CN101529285A - 偏振片保护膜、偏振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振片保护膜、偏振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9285A
CN101529285A CNA2007800394980A CN200780039498A CN101529285A CN 101529285 A CN101529285 A CN 101529285A CN A2007800394980 A CNA2007800394980 A CN A2007800394980A CN 200780039498 A CN200780039498 A CN 200780039498A CN 101529285 A CN101529285 A CN 101529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film
weight
polaroid protective
antioxidant
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394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9285B (zh
Inventor
和泉博子
中田善知
上田贤一
服部大辅
小岛理
鹰尾宽行
羽仁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hokubai Co Ltd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hokubai Co Ltd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hokubai Co Ltd,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hokub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29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9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9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92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0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light absorbing layer
    • G02F2201/086UV absorb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片保护膜,其通过使用紫外线吸收性单体作为原料而表现出优异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优异的光学透明性,且着色以及发泡极少;本发明也提供一种使用此种偏振片保护膜的外观缺陷较少的偏振板;本发明并提供一种使用此种偏振板的高质量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其厚度为80μm时的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为30%以下,且其由通过将含有包含(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成分的成型材料挤出成形而成型获得,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通过将含有紫外线吸收性单体及(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单体组合物聚合而获得。

Description

偏振片保护膜、偏振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片保护膜,使用其的偏振板,以及包含至少1片该偏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PDP等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中,其图像形成方式要求必须于形成液晶面板表面的玻璃基板两侧配置偏振板。偏振板通常使用以下述方式而形成的偏振板,即,于由聚乙烯醇系膜以及碘等二色性材料形成的偏振片的两面,使用聚乙烯醇系胶粘剂贴合偏振片保护膜而形成的偏振板。
为防止液晶或偏振片由于紫外线而劣化,偏振片保护膜必须具有紫外线吸收性能。作为用作偏振片保护膜的光学膜的树脂成分,迄今为止通常多使用三乙酰纤维素。现在,于作为偏振片保护膜的三乙酰纤维素膜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使其具有紫外线吸收性能。
然而,三乙酰纤维素存在下述缺点:其耐湿热性不充分,当于高温或高湿环境下使用以三乙酰纤维素膜作为偏振片保护膜的偏振板时,偏光度或色调等偏振板性能会降低。另外,三乙酰纤维素膜会相对于倾斜方向的入射光产生相位差。随着近年来液晶显示器的大型化的发展,该相位差开始对视角特性产生显著影响。
因此,作为代替先前的三乙酰纤维素的偏振片保护膜的材料,已研究了透明性热塑性树脂,且报告有于透明性热塑性树脂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从而使其具有紫外线吸收性能的偏振片保护膜(参照专利文献1~2)。但是,此种偏振片保护膜存在如下问题:与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前的材料树脂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相比,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后的Tg大幅降低(耐热性降低的问题);以及树脂着色(黄变)。因此,强烈期待开发出具有优异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并且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优异的光学透明性的偏振片保护膜。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1667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4-458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1)提供一种偏振片保护膜,其通过使用紫外线吸收性单体作为原料而表现出优异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优异的光学透明性,且着色以及发泡极少;(2)提供一种使用此种偏振片保护膜的外观缺陷较少的偏振板;(3)提供一种使用此种偏振板的高质量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在厚度为80μm时,对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为30%以下,并且,
其为将含有包含(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成分的成型材料挤出成型而成型的,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由将含有紫外线吸收性单体及(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单体组合物聚合而获得。
于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为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性单体及/或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性单体。
于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单体组合物中的上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的含量为1~30重量%。
于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为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于优选实施方式中,厚度为80μm时的b值不到1.5。
于优选实施方式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树脂成分,上述成型材料含有0.2重量份以上的抗氧化剂,且该抗氧化剂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为10%以下。
于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抗氧化剂中包含酚系抗氧化剂。
于优选实施方式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树脂成分,上述抗氧化剂包含0.1重量份以上的酚系抗氧化剂及0.1重量份以上的硫醚系抗氧化剂。
于优选实施方式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树脂成分,上述抗氧化剂包含0.1重量份以上的酚系抗氧化剂及0.1重量份以上的磷系抗氧化剂。
于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挤出成型时的成型材料的温度为250℃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式,提供一种偏振板。本发明的偏振板包含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所形成的偏振片、以及作为偏振片保护膜的本发明的光学膜,且其为通过胶粘剂层(adhesive layer)将该偏振片粘接于该偏振片保护膜而形成的。
于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胶粘剂层为由聚乙烯醇系胶粘剂形成的层。
于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偏振板还具有粘合剂层(pressure-sensitiveadhesive layer),作为最外层中的至少一层。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式,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包含至少1片本发明的偏振板。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片保护膜,其通过使用紫外线吸收性单体作为原料而表现出优异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优异的光学透明性,且着色以及发泡极少。另外,提供一种使用此种偏振片保护膜的外观缺陷较少的偏振板。另外,提供一种使用此种偏振板的高质量图像显示装置。
此种效果可通过使用含有包含(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成分的成型材料作为挤出成型时的成型材料而获得,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由将包含紫外线吸收性单体及(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单体组合物聚合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偏振板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液晶单元
11、11′玻璃基板
12液晶层
13间隔件
20、20′相位差膜
30、30′偏振板
31偏振片
32胶粘剂层
33易粘接层
34偏振片保护膜
35胶粘剂层
36光学膜
40导光板
50光源
60反射板
100液晶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加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A.偏振片保护膜]
[A-1.树脂成分]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为通过由挤出成型使含有包含(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成分的成型材料成型而获得。即,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含有(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成分。
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为使包含紫外线吸收性单体及(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单体组合物聚合而获得。紫外线吸收性单体既可仅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甲基)丙烯酸系单体既可仅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上述单体组合物中的上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的含量较好的是1~30重量%,更好的是2~25重量%,进而更好的是3~20重量%,特别好的是5~15重量%。若上述单体组合物中的上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可充分发挥紫外线吸收能,并且也不会损及与(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合性。
作为上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可于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具有紫外线吸收能的单体。较好的是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性单体、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性单体、三嗪系紫外线吸收性单体。
作为上述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性单体,例如,可列举:2-羟基-4-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基丙烯酰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2-甲基-2-丙烯酰氧基)乙氧基二苯甲酮。
作为上述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性单体,例如,可列举:2-[2′-羟基-5′-(丙烯酰氧基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丙烯酰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甲基-5′-(丙烯酰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甲基-5′-(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丙烯酰氧基丁基)苯基]-5-甲基苯并三唑、[2-羟基-3-叔丁基-5-(丙烯酰氧基乙氧基羰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RUVA-93)、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苯基]-2H-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苯基]-2H-苯并三唑、以下述化学式表示的UVA-5。
作为上述三嗪系紫外线吸收性单体,例如,可列举以下述化学式表示的UVA-2、UVA-3、UVA-4。
上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中,就以少量表现出高紫外线吸收能的方面而言,较好的是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性单体、三嗪系紫外线吸收性单体,更好的是RUVA-93、UVA-2、UVA-3、UVA-4、UVA-5,特别好的是UVA-5。
Figure A20078003949800091
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于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采用任意适当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较好的是(甲基)丙烯酸C1-6烷基酯。更好的是甲基丙烯酸甲酯。
上述单体组合物中,除上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以及上述(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以外,还可于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含有任意适当的其它单体。作为其它单体,例如可列举:苯乙烯、降冰片烯、N-取代马来酰亚胺。作为N-取代马来酰亚胺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N-甲基马来酰亚胺、N-乙基马来酰亚胺、N-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叔丁基马来酰亚胺、N-苄基马来酰亚胺。上述N-取代马来酰亚胺中,就耐热性、透明性、低着色性优异方面而言,特别好的是N-苯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这些N-取代马来酰亚胺既可仅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当使用N-取代马来酰亚胺时,其含有比例于上述单体组合物中较好的是15~50重量%。当N-取代马来酰亚胺的含有比例为15重量%以下时,耐热性有可能会降低。当N-取代马来酰亚胺的含有比例超过50重量%时,透明性有可能会降低。
对于上述单体组合物的聚合方法而言,可于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采用任意适当的聚合方法。
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较好的是110℃以上,更好的是115℃以上,进而更好的是120℃以上,特别好的是125℃以上,最好的是130℃以上。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通过含有T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0℃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成分,例如,当将其作为偏振片保护膜而组装入至偏振板中时,可使耐久性变得优异。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Tg的上限值并无特别限定,就成型性等观点而言,较好的是170℃以下。
对于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而言,就具有高耐热性、高透明性、高机械强度的方面而言,较好的是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作为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列举日本专利特开2000-23001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1-151814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2-12032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2-254544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5-146084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6-171464号公报等中所揭示的制造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时的单体组合物中,还含有上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的单体组合物。
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较好的是具有以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内酯环结构。
(通式(1)中,R1、R2以及R3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20的有机残基。再者,有机残基中可含有氧原子。)
作为有机残基,具体而言,较好的是列举:甲基、乙基、丙基等碳数为1~20的烷基;乙烯基、丙烯基等碳数为1~20的不饱和脂肪族烃基;苯基、萘基等碳数为1~20的芳香族烃基;上述烷基、上述不饱和烃基、上述芳香族烃基的一个以上的氢原子由羟基所取代的基;上述烷基、上述不饱和烃基、上述芳香族烃基的一个以上的氢原子由羰基所取代的基;上述烷基、不饱和烃基、芳香族烃基的一个以上的氢原子由醚基所取代的基;以及上述烷基、上述不饱和烃基、上述芳香族烃基的一个以上的氢原子由酯基所取代的基。
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结构中,以通式(1)所表示的内酯环结构的含有比例较好的是5~90重量%,更好的是10~70重量%,进而更好的是10~60重量%,特别好的是10~50重量%。若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构造中,以通式(1)所表示的内酯环结构的含有比例少于5重量%,则耐热性、耐溶剂性、表面硬度有可能会不充分。若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构造中,以通式(1)所表示的内酯环结构的含有比例多于90重量%,则有可能会缺乏成形加工性。
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也可具有以上述通式(1)所表示的结构以外的结构。作为以上述通式(1)所表示的内酯环结构以外的结构,例如,较好的是,作为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制造方法在后文中所说明的使选自(甲基)丙烯酸酯、含有羟基的单体、不饱和羧酸、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单体中的至少1种聚合而构筑的聚合物结构单元(重复单元)。
Figure A20078003949800111
(通式(2)中,R4表示氢原子或甲基,X表示氢原子、碳数为1~20的烷基、芳基、-OAc基、-CN基、-CO-R5基、或-C-O-R6基,Ac基表示乙酰基,R5及R6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20的有机残基。)
对于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构造中以上述通式(1)所表示的内酯环结构以外的结构的含有比例而言,于使(甲基)丙烯酸酯聚合而构筑的聚合物结构单元(重复结构单元)的情形,较好的是10~95重量%,更好的是10~90重量%,进而更好的是40~90重量%,特别好的是50~90重量%,于使含有羟基的单体聚合而构筑的聚合物结构单元(重复结构单元)的情形,较好的是0~30重量%,更好的是0~20重量%,再更好的是0~15重量%,特别好的是0~10重量%。于使不饱和羧酸聚合而构筑的聚合物结构单元(重复结构单元)的情形,较好的是0~30重量%,更好的是0~20重量%,再更好的是0~15重量%,特别好的是0~10重量%。于使通式(2)所表示的单体聚合而构筑的聚合物结构单元(重复结构单元)的情形,较好的是0~30重量%,更好的是0~20重量%,再更好的是0~15重量%,特别好的是0~10重量%。
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质均分子量(有时也称作重均分子量)较好的是1000~2000000,更好的是5000~1000000,再更好的是10000~500000,特别好的是50000~500000。若质均分子量脱离上述范围,则有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本发明的效果。
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较好的是110℃以上,更好的是115℃以上,再更好的是120℃以上,进而更好的是125℃以上,进而更好的是130℃以上,特别好的是135℃以上,最好的是140℃以上。通过使Tg为110℃以上,例如,当制成偏振片保护膜并组装入至偏振板中时,可使耐久性变得优异。对上述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Tg的上限值并无特别限定,就成型性等观点而言,较好的是170℃以下。
对于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而言,其通过射出成型而获得的成型品的经依据ASTM-D-1003的方法而测定的全光线透过率越高越好,较好的是85%以上,更好的是88%以上,进而更好的是90%以上。全光线透过率系透明性的标准,若全光线透过率未达85%,则存在透明性降低、无法用作偏振片保护膜的危险。
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通过任意适当的方法而制造。例如,可援用日本专利特开2000-23001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1-151814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2-12032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2-254544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5-146084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6-171464号公报等中所揭示的制造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方法。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中,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含量较好的是50~100重量%,更好的是50~99重量%,进而更好的是60~98重量%,特别好的是70~97重量%。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中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含量未达50重量%时,有可能无法充分反映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本来所具有的高耐热性、高透明性。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中也可含有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以外的树脂成分。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以外的树脂成分,于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树脂成分。
使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成型时所使用的成型材料中,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含量较好的是50~100重量%,更好的是50~99重量%,进而更好的是60~98重量%,特别好的是70~97重量%。于使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成型时所使用的成型材料中,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含量未达50重量%时,有可能无法充分反映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本来所具有的高耐热性、高透明性。
使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成型时所使用的成型材料中,也可含有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以外的树脂成分。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以外的树脂成分,于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树脂成分。
[A-2.抗氧化剂]
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中,较好的是上述成型材料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树脂成分,含有0.2重量份以上的抗氧化剂,且该抗氧化剂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为10%以下。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存在下述问题,即,通常约于250℃以上时分解受到促进,而生成(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因此,此前通常约于240℃以下使(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成型(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5-8271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4-2835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9-164638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9-164638号公报)。
要求偏振片保护膜的外观缺陷较少。因此,于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材料作为偏振片保护膜材料时,为了去除成为外观缺陷的原因的树脂材料中的异物等,必须在将含有该树脂材料的成型材料挤出成型而成型偏振片保护膜时,使该成型材料通过聚合物过滤器,去除异物。为了这样使含有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材料的成型材料通过聚合物过滤器,必须充分降低含有(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成型材料的粘度,而为充分降低粘度,必须提升通过聚合物过滤器时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温度。然而,若提升(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温度,则会促进分解,而生成(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由于生成有该单体,故存在下述问题:在使偏振片保护膜成型时,会产生发泡,故而无法用作偏振片保护膜。
通过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中使用特定的抗氧化剂,可抑制(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分解,抑制自由基的产生。由此,可防止由于自由基攻击树脂或各种添加剂而引起的发泡、着色。另外,由于抗氧化剂的存在,可防止高温下由紫外线吸收性单体或者来自该单体的结构部分所引起的着色。再者,上述所谓特定的抗氧化剂是指具有“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为10%以下”的特定条件的抗氧化剂。
通过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中使用特定的抗氧化剂,则即便成型温度为250℃以上,也可充分抑制最后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的着色、以及偏振片保护膜中发泡的产生。
上述抗氧化剂的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树脂成分较好的是0.2重量份以上,更好的是0.2~5重量份,进而更好的是0.5~3重量份,特别好的是0.1~2.5重量份。若上述抗氧化剂的量小于0.2重量份,则树脂成分(尤其是(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分解有可能会受到促进。若上述抗氧化剂的量大于5重量份,则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的光学特性有可能会降低。
上述抗氧化剂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为10%以下。「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的测定方法将于后文中加以说明。上述抗氧化剂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越小越好。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较好的是9%以下,更好的是8%以下,进而更好的是6%以下,特别好的是5%以下。使用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大于10%的抗氧化剂时,存在下述危险:当使偏振片保护膜成型时,会促进树脂成分(尤其是(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分解,产生发泡,而无法用作偏振片保护膜。
对于上述抗氧化剂而言,为进一步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较好的是包含酚系抗氧化剂。作为酚系抗氧化剂,可采用任意适当的酚系抗氧化剂。例如,可列举: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正十八酯、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乙酸正十八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正十八酯、3,5-二-叔丁基-4-羟苯基苯甲酸正己酯、3,5-二-叔丁基-4-羟苯基苯甲酸正十二酯、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新十二酯、β-(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十二酯、α-(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异丁酸乙酯、α-(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异丁酸十八酯、α-(4-羟基-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十八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正辛硫基)乙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乙酸2-(正辛硫基)乙酯、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乙酸2-(正十八硫基)乙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正十八硫基)乙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2-羟基乙硫基)乙酯、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二乙二醇酯、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2-(正十八硫基)乙酯、十八酰胺-N,N-双[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乙烯酯]、正丁基亚胺基-N,N-双[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乙烯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2-(2-硬脂酰氧基乙硫基)乙酯、7-(3-甲基-5-叔丁基-4-羟苯基)庚酸2-(2-硬脂酰氧基乙硫基)乙酯、1,2-丙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乙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新戊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乙二醇双(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乙酸酯)、甘油-1-正硬脂酸酯-2,3-双(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乙酸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1,1,1-三羟甲基乙烷-三-[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山梨糖醇六[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7-(3-甲基-5-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2-羟基乙酯、7-(3-甲基-5-叔丁基-4-羟苯基)庚酸2-硬脂酰氧基乙酯、1,6-正己二醇双[(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酸酯)、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8,10-四氧杂[5,5]-十一烷。作为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为10%以下者,例如可列举: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3,9-双[1,1-二甲基-2-[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8,10-四氧螺[5,5]-十一烷、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
对于上述抗氧化剂而言,为使其进一步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更好的是,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树脂成分,包含0.1重量份以上的酚系抗氧化剂及0.1重量份以上的硫醚系抗氧化剂。进而更好的是,包含0.25重量份以上的酚系抗氧化剂及0.25重量份以上的硫醚系抗氧化剂,特别好的是,包含0.4重量份以上的酚系抗氧化剂及0.4重量份以上的硫醚系抗氧化剂。
作为硫醚系抗氧化剂,可采用任意适当的硫醚系抗氧化剂。例如,可列举: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3,3′-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3,3′-硫代二丙酸双十四酯、3,3′-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酯。至于在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为10%以下者,例如可列举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
对于上述抗氧化剂而言,为使其进一步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更好的是,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树脂成分,包含0.1重量份以上的酚系抗氧化剂及0.1重量份以上的磷系抗氧化剂。进而更好的是,包含0.25重量份以上的酚系抗氧化剂及0.25重量份以上的磷系抗氧化剂,特别好的是,包含0.5重量份以上的酚系抗氧化剂及0.5重量份以上的磷系抗氧化剂。
作为磷系抗氧化剂,可采用任意适当的磷系抗氧化剂。例如,可列举: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フォスファィト)、2-[[2,4,8,10-四(1,1-二甲基乙基)二苯并[d,f][1,3,2]二噁磷环庚烷(dioxaphosphepin)-6-基]氧基]-N,N-双[2-[[2,4,8,10-四(1,1-二甲基乙基)二苯并[d,f][1,3,2]二噁磷环庚烷-6-基]氧基]-乙基]乙胺、亚磷酸二苯基十三烷基酯、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环新戊烷四基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亚磷酸酯。作为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为10%以下者,例如可列举环新戊烷四基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亚磷酸酯等。
[A-3.成型材料]
为了通过挤出成型而获得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而使用的成型材料含有上述树脂成分,较好的是还含有上述抗氧化剂。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成型材料于不损及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含有任意适当的其它成分。例如,可含有通常的配合剂,具体而言,可含有:稳定剂、润滑剂、加工助剂、增塑剂、耐冲击助剂、相位差减小剂、消光剂、抗菌剂、防霉剂等。
[A-4.偏振片保护膜的特性]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较好的是光透过率较高者,且较好的是面内相位差Δnd及厚度方向相位差Rth较小者。面内相位差Δnd可通过Δnd=(nx-ny)×d而求得。厚度方向相位差Rth可通过Rth=(nx-nz)×d而求得。此处,nx、ny分别为滞相轴方向、进相轴方向的面内折射率,nz为厚度方向折射率。再者,所谓滞相轴方向是指面内折射率最大的方向。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厚度为80μm时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为30%以下,较好的是25%以下,更好的是20%以下,进而更好的是15%以下,特别好的是10%以下,最好的是6%以下。若上述偏振片保护膜的厚度为80μm时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超过30%,则有可能无法发挥出充分的紫外线吸收能力。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厚度为80μm时的YI(Yellowness index,黄度系数)较好的是1.27以下,更好的是1.25以下,进而更好的是1.23以下,特别好的是1.20以下。若上述YI超过1.3,则有可能无法发挥出优异的光学透明性。再者,YI例如可利用下述方式求出:使用高速积分球式分光透过率测定器(商品名DOT-3C: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测定色的三刺激值(X,Y,Z),并使用测定所获得的色的三刺激值(X,Y,Z),根据下式而求出。
YI=[(1.28X-1.06Z)/Y]×100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厚度为80μm时的b值(依据亨特(Hunter)表色系统的色调标度)较好的是未达1.5,更好的是1.0以下。于b值为1.5以上时,由于膜着色,有可能无法发挥出优异的光学透明性。再者,例如可裁剪出3cm见方的偏振片保护膜样品,使用高速积分球式分光透过率测定器(商品名DOT-3C: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测定色调b值。另外,可依据亨特表色系统,以b值评估色调。
对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而言,面内相位差Δnd较好的是3.0nm以下,更好的是1.0nm以下。当上述面内相位差Δnd超过3.0nm时,有可能无法发挥出本发明的效果,尤其是无法发挥出优异的光学特性。厚度方向相位差Rth较好的是5.0nm以下,更好的是3.0nm以下。当上述厚度方向相位差Rth超过5.0nm时,有可能无法发挥出本发明的效果,尤其是无法发挥出优异的光学特性。于将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配置于偏振片与液晶单元之间的情形时,较好的是具有上述相位差。
对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而言,透湿度较好的是100g/m2·24hr以下,更好的是60g/m2·24hr以下。当上述透湿度超过100g/m2·24hr时,有可能会使耐湿性较差。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较好的是也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拉伸强度于MD方向上较好的是65N/mm2以上,更好的是70N/mm2以上,进而更好的是75N/mm2以上,特别好的是80N/mm2以上,于TD方向上较好的是45N/mm2以上,更好的是50N/mm2以上,进而更好的是55N/mm2以上,特别好的是60N/mm2以上。拉伸伸长于MD方向上较好的是6.5%以上,更好的是7.0%以上,进而更好的是7.5%以上,特别好的是8.0%以上,于TD方向上较好的是5.0%以上,更好的是5.5%以上,进而更好的是6.0%以上,特别好的是6.5%以上。于拉伸强度或者拉伸伸长脱离上述范围的情形时,有可能无法发挥出优异的机械强度。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表示光学透明性的浊度越低越好,较好的是5%以下,更好的是3%以下,进而更好的是1.5%以下,特别好的是1%以下。若浊度为5%以下,则于视觉上可赋予膜以良好的透明感,若进一步为1.5%以下,则于用作窗等采光构件时,可同时获得可见性及采光性,另外,用作显示装置的前面板时,可良好地辨识显示内容,因此工业利用价值较高。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厚度较好的是10~250μm,更好的是15~200μm,进而更好的是30~180μm,特别好的是40~160μm。当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厚度为20μm以上时,具有适度的强度、刚性,且层叠或印刷等二次加工时的操作性良好。另外,也可容易控制由于牵引时的应力而产生的相位差,故可稳定且容易地进行膜制造。若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厚度为200μm以下,则膜卷取变得容易,除此以外,线速度、生产性、以及控制性也变得良好。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可与其它基材层叠后使用。例如,也可通过包含粘接性树脂层的多层挤出成型或多层充气成型,将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与玻璃、聚烯烃树脂、形成高遮断性层的乙烯偏乙烯共聚物、聚酯等基材层叠成形。于热融着性较高的情形时,也可省略粘接层。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例如可与窗或车库屋顶材料等建筑用采光构件、窗等车辆用采光构件、温室等农业用采光构件、照明构件、前面滤光片等显示器构件等层叠而使用,另外,也可与先前被覆有(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的家电的壳体、车辆内装构件、内装用建筑材料、壁纸、装饰板、玄关门、窗框、壁脚板等层叠使用。
[A-5.偏振片保护膜的成型]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可通过将上述成型材料挤出成型(T模法或充气法等熔融挤出法)而获得。具体而言,较好的是直接添加或者利用母料(master batch)法进行双轴混练。作为混练方法,较好的是使用单轴挤出机或双轴挤出机等挤出机、加压捏合机、东芝机械公司制造的TEM等进行混练。另外,也可将预先用Omni mixer等预混合的混练。
本发明中,若如上所述,使用下述成型材料作为挤出成型时的成型材料,则即便成型温度为250℃以上,也可充分抑制最后偏振片保护膜中的着色以及发泡的产生,该成型材料含有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成分,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由使包含紫外线吸收性单体及(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单体组合物聚合而获得,且较好的是进一步含有相对于该树脂成分为特定比例量以上的特定抗氧化剂。因此,较好的是,以使挤出成型时的成型材料的温度达到250℃以上的方式进行温度设定。挤出成型时的成型材料的温度更好的是250~300℃。若温度过于上升,则(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有可能容易分解。
挤出成型无须如干式层叠法般,使加工时所使用的胶粘剂中的溶剂、例如干式层叠用的胶粘剂中的有机溶剂干燥、飞散,且无需溶剂干燥步骤,生产性优异。
作为用以获得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成型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一例,如下所述:将成型材料添加于双轴混练机中,将成型温度设定为250℃以上,将成型材料挤出而制作树脂颗粒,将所获得的树脂颗粒供给至与T模相连结的单轴挤出机中,以250℃以上的模具温度挤出,制成偏振片保护膜。本发明中,通过挤出成型而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的厚度较好的是20~250μm,更好的是25~200μm,进而更好的是30~180μm,特别好的是40~160μm。
通过T模法挤出进行膜成形时,可于任意适当的单轴挤出机或双轴挤出机的前端部安装T模,并卷取挤出成膜状的膜,获得辊状的膜。此时,也可适当调整卷取辊的温度,沿挤出方向施加拉伸,通过进行单向拉伸步骤。另外,也可通过进行沿挤出方向及垂直方向使膜拉伸的步骤,而进行逐次双向拉伸、同时双向拉伸等步骤。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可通过纵向拉伸及/或横向拉伸而拉伸。上述拉伸既可为仅利用纵向拉伸所进行的拉伸(自由端单向拉伸),也可为仅利用横向拉伸所进行的拉伸(固定端单向拉伸),较好的是纵向拉伸倍率为1.1~3.0倍、横向拉伸倍率为1.1~3.0倍的逐次拉伸或同时双轴拉伸。若为仅利用纵向拉伸所进行的拉伸(自由端单向拉伸)或仅利用横向拉伸所进行的拉伸(固定端单向拉伸),则仅拉伸方向上的膜强度提升,相对于拉伸方向的直角方向上的强度并不上升,导致膜整体无法获得充分的膜强度。上述纵向拉伸倍率更好的是1.2~2.5倍,进而更好的是1.3~2.0倍。上述横向拉伸倍率更好的是1.2~2.5倍,进而更好的是1.4~2.5倍。纵向拉伸倍率、横向拉伸倍率未达1.1倍时,拉伸倍率过低,有可能几乎不存在拉伸效果。若纵向拉伸倍率、横向拉伸倍率超过3.0倍,则由于膜端面的平滑性的问题,导致容易产生拉伸破裂。
上述拉伸温度较好的是所拉伸的膜的Tg~(Tg+30℃)。若上述拉伸温度低于Tg,则膜有可能会破裂。若上述拉伸温度超过(Tg+30℃),则有可能膜开始熔融,使膜难以通过。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是利用纵向拉伸及/或横向拉伸进行拉伸而形成的,故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并且机械强度也较优异,且生产性及二次加工性得到提升。拉伸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厚度较好的是10~80μm,更好的是15~60μm。
[B.偏振板]
本发明的偏振板包含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较好的是包含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所形成的偏振片及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偏振板,且是通过胶粘剂层将该偏振片粘接于该偏振片保护膜而形成。
本发明的偏振板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为下述形态:如图1所示,偏振片31的其中一面隔着胶粘剂层32及易粘接层33粘接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34,而偏振片31的另一面隔着胶粘剂层35粘接于光学膜36。光学膜36既可为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也可为其它任意适当的光学膜。
上述由聚乙烯醇系树脂所形成的偏振片为使用以二色性物质(具有代表性者为碘、二色性染料)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染色并进行单向拉伸而得。构成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较好的是100~5000,进而更好的是1400~4000。构成偏振片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可通过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使将树脂溶解于水或有机溶剂中所得的溶液流延成膜的流延法、浇铸法、挤出法)成型。偏振片的厚度可根据使用偏振板的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的目的或用途而适当设定,具有代表性的是5~80μm。
作为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可根据目的、使用材料以及条件等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是采用将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供给至包括膨润、染色、交联、拉伸、水洗、以及干燥步骤的一系列制造步骤的方法。在除干燥步骤之外的各处理步骤中,通过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包含各步骤所使用的溶液的浴中而进行处理。可根据目的、使用材料以及条件等适当设定膨润、染色、交联、拉伸、水洗、及干燥中各处理的顺序、次数以及是否实施。例如,既可于1个步骤中同时进行几项处理,也可省略特定的处理。更详细而言,例如,拉伸处理既可于染色处理后进行,也可于染色处理前进行,也可与膨润处理、染色处理以及交联处理同时进行。另外,例如,可较好的采用于拉伸处理前后进行交联处理的方法。另外,例如,水洗处理既可于全部处理后进行,也可仅于特定处理后进行。
膨润步骤具有代表性的是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以水填满的处理浴(膨润浴)中而进行。通过该处理,可清洗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表面的污渍及抗结块剂,并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膨润,由此可防止染色不均等不均匀性。可于膨润浴中适当添加甘油或碘化钾等。膨润浴的温度具有代表性的是20~60℃左右,在膨润浴中的浸渍时间具有代表性的是0.1~10分钟左右。
着色步骤具有代表性的是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包含碘等二色性物质的处理浴(着色浴)中而进行。染色浴的溶液中所使用的溶剂通常使用水,也可适量添加与水具有兼容性的有机溶剂。具有代表性的是,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溶剂为0.1~1.0重量份的比例使用二色性物质。于使用碘作为二色性物质的情形时,较好的是于染色浴的溶液中还含有碘化物等助剂。其原因在于可改善染色效率。对于助剂而言,较好的是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溶剂为0.02~20重量份的比例使用,进而更好的是2~10重量份的比例。作为碘化物的具体例,可列举:碘化钾、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锌、碘化铝、碘化铅、碘化铜、碘化钡、碘化钙、碘化锡、碘化钛。染色浴的温度具有代表性的是20~70℃左右,在着色浴中的浸渍时间具有代表性的是1~20分钟左右。
交联步骤具有代表性的是通过将经上述染色处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包含交联剂的处理浴(交联浴)中而进行。作为交联剂,可采用任意适当的交联剂。作为交联剂的具体例,可列举:硼酸、硼砂等硼化合物,以及乙二醛、戊二醛等。这些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交联浴的溶液中所使用的溶剂通常使用水,也可适量添加与水具有兼容性的有机溶剂。交联剂具有代表性的是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溶剂为1~10重量份的比例使用。于交联剂的浓度未达1重量份的情形时,多无法获得充分的光学特性。于交联剂的浓度超过10重量份的情形时,拉伸时膜中所产生的拉伸力增大,有时会导致所获得的偏振板收缩。交联浴的溶液较好的是进而含有碘化物等助剂。其原因在于容易获得面内均匀的特性。助剂的浓度较好的是0.05~15重量%,进而更好的是0.5~8重量%。碘化物的具体例与染色步骤相同。交联浴的温度具有代表性的是20~70℃左右,较好的是40~60℃。在交联浴中的浸渍时间具有代表性的是1秒~15分钟左右,较好的是5秒~10分钟。
拉伸步骤可如上所述于任意阶段进行。具体而言,既可于染色处理后进行,也可于染色处理前进行,也可与膨润处理、染色处理以及交联处理同时进行,也可于交联处理后进行。必须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累计拉伸倍率达到5倍以上,较好的是5~7倍,更好的是5~6.5倍。累计拉伸倍率未达5倍的情形时,有时难以获得高偏光度的偏振板。累计拉伸倍率超过7倍时,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偏振片)容易破裂。作为拉伸的具体方法,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于采用湿式拉伸法时,于处理浴(拉伸浴)中以特定倍率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拉伸。作为拉伸浴的溶液,可较好地使用在水或有机溶剂(例如,乙醇)等溶剂中添加各种金属盐、碘、硼或锌的化合物所形成的溶液。
水洗步骤具有代表性的是通过将经实施了上述各种处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处理浴(水洗浴)中而进行。通过水洗步骤,可洗掉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无用残留物。水洗浴既可为纯水,也可为碘化物(例如,碘化钾、碘化钠)的水溶液。碘化物水溶液的浓度较好的是0.1~10质量%。可于碘化物水溶液中添加硫酸锌、氯化锌等助剂。水洗浴的温度较好的是10~60℃,进而更好的是30~40℃。浸渍时间具有代表性的是1秒~1分钟。水洗步骤既可仅进行1次,也可视需要进行多次。于实施多次水洗步骤的情形时,可适当调整各处理中所使用的水洗浴中所包含的添加剂的种类或浓度。例如,水洗步骤包括:将聚合物膜于碘化钾水溶液(0.1~10质量%、10~60℃)中浸渍1秒~1分钟的步骤、以及用纯水冲洗的步骤。
干燥步骤可采用任意适当的干燥方法(例如,自然干燥、通风干燥、加热干燥)。例如,加热干燥时,干燥温度具有代表性的是20~80℃,干燥时间具有代表性的是1~10分钟。由此进行上述操作可获得偏振片。
于本发明的偏振板中,隔着胶粘剂层将上述偏振片粘接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
本发明中,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与偏振片的粘接为通过以胶粘剂形成的胶粘剂层而进行。为了表现出更强的粘接性,该胶粘剂层较好的是由聚乙烯醇系胶粘剂所形成的层。聚乙烯醇系胶粘剂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及交联剂。
对于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使聚乙酸乙烯酯皂化而获得的聚乙烯醇;其衍生物;乙酸乙烯酯及与乙酸乙烯酯具有共聚合性的单体的共聚物的皂化物;以及将聚乙烯醇缩醛化、氨基甲酸酯化、醚化、接枝化、磷酸酯化等所得的改性聚乙烯醇等。作为上述单体,可列举:马来酸(酐)、富马酸、丁烯酸、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等不饱和羧酸及其酯类;乙烯、丙烯等α-烯烃,(甲基)烯丙基磺酸(钠),马来酸单烷酯磺酸钠,马来酸烷基酯二磺酸钠,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烷基磺酸碱盐,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衍生物等。这些聚乙烯醇系树脂既可仅使用1种,也可并用2种以上。
就粘接性方面而言,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较好的是100~3000,更好的是500~3000,平均皂化度较好的是85~100摩尔%,更好的是90~100摩尔%。
作为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使用具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具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系具有高反应性的官能基的聚乙烯醇系胶粘剂,于提升偏振板的耐久性方面较好。
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可通过公知的方法使聚乙烯醇系树脂与双烯酮反应而获得。例如可列举:预先将聚乙烯醇系树脂分散于乙酸等溶剂中,再于其中添加双烯酮的方法;以及将聚乙烯醇系树脂预先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或二噁烷等溶剂中,再于其中添加双烯酮的方法等。另外,可列举:使双烯酮气体或液状双烯酮直接接触聚乙烯醇的方法。
对于具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乙酰乙酰基改性度而言,若为0.1摩尔%以上则无特别限制。若未达0.1摩尔%,则胶粘剂层的耐水性不充分,故不合适。乙酰乙酰基改性度较好的是0.1~40摩尔%,更好的是1~20摩尔%。若乙酰乙酰基改性度超过40摩尔%,则与交联剂的反应点减少,耐水性的提升效果较小。乙酰乙酰基改性度为由NMR(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磁核共振)而测定的值。
作为上述交联剂,可无特别限制地使用于聚乙烯醇系胶粘剂中所使用的交联剂。交联剂可使用具有至少两个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基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乙二胺、三乙二胺、己二胺等具有亚烷基及两个氨基的亚烷基二胺类(其中较好的是己二胺);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三亚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加合物、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亚甲基双(4-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以及这些的酮肟嵌段物或酚嵌段物等异氰酸酯类;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二或三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基苯胺、二缩水甘油胺等环氧类;甲醛、乙醛、丙醛、丁醛等单醛类;乙二醛、丙二醛、丁二醛、戊二醛、顺丁烯二醛、邻苯二甲醛等二醛类;羟甲基尿素、羟甲基蜜胺、烷基化羟甲基尿素、烷基化羟甲基化蜜胺、乙胍、苯胍与甲醛的缩合物等氨基-甲醛树脂;进而钠、钾、镁、钙、铝、铁、镍等二价金属或三价金属的盐及其氧化物等。交联剂较好的是蜜胺系交联剂,特别好的是羟甲基蜜胺。
上述交联剂的调配量,相对于100重量份聚乙烯醇系树脂较好的是0.1~35重量份,更好的是10~25重量份。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提升耐久性,可于相对于100重量份聚乙烯醇系树脂为超过30重量份且为46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调配交联剂。尤其是使用含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时,交联剂的使用量较好的是超过30重量份。通过以超过30重量份且为46重量份以下的范围内调配交联剂,可提升耐水性。
再者,于上述聚乙烯醇系胶粘剂中,可进而调配硅烷偶联剂、钛偶联剂等偶联剂,各种增黏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耐水解稳定剂等稳定剂等。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中,为提升粘接性,可对与偏振片接触的面实施易粘接处理。作为易粘接处理,可列举:电晕处理、等离子处理、低压UV处理、皂化处理等表面处理,或形成锚定(anchor)层的方法,也可并用这些。这些中,较好的是电晕处理、形成锚定层的方法、以及并用这些方法。
作为上述锚定层,例如,可列举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硅酮层。对于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硅酮层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含有异氰酸酯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含有氨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含有巯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含有羧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含有环氧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含有乙烯基型不饱和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含有卤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含有异氰酸酯基的烷氧基硅烷醇类,较好的是氨系硅烷醇。通过进一步添加用以使上述硅烷醇高效率反应的钛系催化剂或锡系催化剂,可使粘接力牢固。另外,也可于上述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硅酮中添加其它添加剂。具体而言,可进而使用萜烯树脂、酚树脂、萜烯酚树脂、松香树脂、二甲苯树脂等增黏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等稳定剂等。另外,作为锚定层,也可列举由使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树脂皂化所得者所构成的层。
上述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硅酮层可通过公知的技术进行涂布、干燥而形成。对于硅酮层的厚度而言,于干燥后,较好的是1~100nm,更好的是10~50nm。涂布时,可使用溶剂稀释具有反应性官能基的硅酮。对稀释溶剂并无特别限制,可列举醇类。对稀释浓度并无特别限制,较好的是1~5重量%,更好的是1~3重量%。
上述胶粘剂层由以下述方式形成,即,将上述胶粘剂涂布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某一侧或两侧、以及偏振片的某一侧或两侧。将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与偏振片贴合后,实施干燥步骤,形成由涂布干燥层所构成的胶粘剂层。也可在形成胶粘剂层之后将其贴合。可通过辊层叠机等进行偏振片与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贴合。加热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可根据胶粘剂的种类而适当确定。
对于胶粘剂层的厚度而言,若干燥后的厚度过厚,则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粘接性方面不佳,故胶粘剂层的厚度较好的是0.01~10μm,更好的是0.03~5μm。
对偏振片贴合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可以下述方式进行:以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其中一侧粘接偏振片的两面。
另外,对偏振片贴合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可以下述方式进行:以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的其中一侧粘接偏振片的一面,于另一面上贴合纤维素系树脂。
对上述纤维素系树脂并无特别限定,其中三乙酰纤维素于透明性、粘接性方面较好。纤维素系树脂的厚度较好的是30~100μm,更好的是40~80μm。若厚度薄于30μm,则膜强度降低,作业性劣化,若厚于100μm,则于耐久性方面,光透过率显著降低。
本发明的偏振板可具有粘合剂层作为最外层的至少一层(有时将此种偏振板称作粘合型偏振板)。作为特别好的形态,可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未与偏振片粘接的侧,设置用以与其它光学膜或液晶单元等其它构件相粘接的粘合剂层。
对形成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适当选择使用以丙烯酸系聚合物、硅酮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醚、氟系或橡胶系等的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尤其是可较好地使用丙烯酸系粘合剂之类的光学透明性优异,表现出适度的润湿性、凝聚性及粘接性的粘合特性,且耐候性及耐热性等优异的粘合剂。特别好的是包含碳数为4~12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丙烯酸系粘合剂。
另外,除上述方面以外,自防止由吸湿所引起的发泡现象或剥落现象、防止由热膨胀差等所引起的光学特性降低或液晶单元翘曲、以及质量高且耐久性优异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性等方面考虑,较好的是吸湿率低且耐热性优异的粘合剂层。
上述粘合剂层中,可含有包含例如天然物或合成物的树脂类尤其是粘合性赋予树脂、玻璃纤维、玻璃珠、金属粉、其它无机粉末等的填充剂或颜料、着色剂、抗氧化剂等可添加于粘合剂层中的添加剂。
另外,上述粘合剂层也可为含有微粒子而表现出光扩散性的粘合剂层等。
可以适当的方式附设上述粘合剂层。作为其例,例如可列举如下等方式:将基础聚合物或其组合物溶解或分散于由甲苯或乙酸乙酯等适当溶剂的单独物或混合物形成的溶剂中,制备10~40重量%左右的粘合剂溶液,通过流延方式或涂布方式等适当的展开方式将其直接附设于偏振板上或偏振片保护膜上;或者依据上述方式,于分离件上形成粘合剂层后,将该粘合剂层转移至偏振片保护膜面上。
也可将组成或种类等不同的粘合剂层形成为重叠层,设置于偏振板的一面或两面上。另外,于设置于两面,也可于偏振板的表背面设置组成、种类或厚度等不同的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的厚度可根据使用目的或粘接力等而适当确定,较好的是1~40μm,更好的是5~30μm,特别好的是10~25μm。若薄于1μm,则耐久性变差,另外,若厚于40μm,则容易由于发泡等而产生浮起或剥落,导致外观不良。
为提升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与上述粘合剂层之间的密着性,也可于其层间设置锚定层。
作为上述锚定层,较好的是使用选自聚氨酯、聚酯、分子中含有氨基的聚合物类的锚定层,特别好的是使用分子中含有氨基的聚合物类。由于分子中含有氨基的聚合物的分子中的氨基与粘合剂中的羰基、或导电性聚合物中的极性基反应或者表现出离子性相互作用等相互作用,故可确保良好的密着性。
作为分子中含有氨基的聚合物类,例如,可列举:聚乙烯亚胺、聚芳胺、聚乙烯胺、聚乙烯吡啶、聚乙烯吡咯啶、上述丙烯酸系粘合剂的共聚单体中所示的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等含有氨基的单体的聚合物等。
为赋予上述锚定层以抗静电性,也可添加抗静电剂。作为用以赋予抗静电性的抗静电剂,可列举离子性界面活性剂系,聚苯胺、聚噻吩、聚吡咯、聚喹喔啉等导电聚合物系,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铟等金属氧化物系等,尤其是自光学特性、外观、抗静电效果、以及抗静电效果在加热、加湿时的稳定性的观点考虑,较好的是使用导电性聚合物系。其中,特别好的是使用聚苯胺、聚噻吩等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或水分散性导电性聚合物。其原因在于:于使用水溶性导电性聚合物或水分散性导电性聚合物作为抗静电层的形成材料的情形时,进行涂布步骤时,可抑制有机溶剂所引起的偏振片保护膜基材的变质。
本发明中,可通过下述方式使形成上述偏振板的偏振片或光学膜(偏振片保护膜等)、以及粘合剂层等各层具有紫外线吸收能,即,使用例如水杨酸酯系化合物或苯并苯酚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或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镍络合盐系化合物等紫外线吸收剂进行处理的方式等。
本发明的偏振板既可设置于液晶单元的可视侧、背光侧的某一单侧,也可设置于两侧,并无限定。
[C.图像显示装置]
其次,就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加以说明。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包含至少1片本发明的偏振板。此处,就液晶显示装置加以说明作为一例,当然,本发明可应用于需要偏振板的所有显示装置中。作为可应用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具体例,可列举:电致发光(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PD:plasma display)、场发射显示器(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等自发光型显示装置。图2系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剖面图。图标例中系对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当然,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等中。
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液晶单元10,夹持液晶单元10而配置的相位差膜20、20′,配置于相位差膜20、20′的外侧的偏振板30、30′,导光板40,光源50,以及反射板60。偏振板30、30′为以其偏光轴相互正交的方式而配置。液晶单元10具有:一对玻璃基板11、11′,配置于该基板间作为显示媒体的液晶层12。于其中一基板11上设置有:控制液晶的电光学特性的开关组件(具有代表性的是TFT(thin-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对该开关组件供给闸信号的扫描线以及供给源信号的信号线(均未图标)。于另一玻璃基板11′上设置有构成彩色滤光片的彩色层及遮光层(黑色矩阵层)(均未图示)。基板11、11′之间隔(单元间隙)由间隔件13控制。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采用上述本发明的偏振板作为偏振板30、30′中的至少一者。
例如,于TN(Twisted Nematic,扭转向列)方式的情形时,当未施加电压时,此种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液晶层12的液晶分子以使偏光轴偏转90度的状态而排列。于此种状态下,由于偏振板的存在而仅一方向的光透过所形成的入射光被液晶分子扭转90度。如上所述,由于偏振板是以偏光轴相互正交的方式而配置,故而到达另一偏振板的光(偏振光)透过该偏振板。因此,当未施加电压时,液晶显示装置100进行白显示(正常显白方式)。另一方面,当对此种液晶显示装置100施加电压时,液晶层12内的液晶分子的排列产生变化。其结果,到达另一偏振板的光(偏振光)无法透过该偏振板,而形成黑显示。使用有源元件对每一像素进行此种显示切换而形成图像。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再者,只要未特别说明,则实施例、比较例中的百分比为重量基准。以如下方式进行评估。
<重均分子量>
通过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凝胶渗透层析仪)(Tosoh公司制造的GPC系统)的聚苯乙烯换算,求出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展开液使用氯仿。
<树脂的热分析>
树脂的热分析是于样品约为10mg、升温速度为10℃/min、氮气流量为50cc/min的条件下,使用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示差扫描热析仪)(Rigaku股份有限公司制,装置名:DSC-8230)而进行。再者,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根据ASTM-D-3418、利用中点法而求得。
<内酯环结构单位的含有比例>
首先,以自通过聚合而获得的聚合物组成中将全部羟基以甲醇的形态而脱醇化时所产生的重量减少为基准,根据动态TG(dynamic thermogravimetry,动态热重量法)测定中重量开始减少前的150℃至聚合物开始分解前的300℃为止的脱醇化反应所引起的重量减少,求出脱醇化反应率。
即,于具有内酯环结构的聚合物的动态TG测定中,测定自150℃至300℃为止期间的重量减少率,设所获得的实测重量减少率为(X)。另一方面,假设该聚合物组成中所包含的全部羟基均参与形成内酯环而变成醇,从而自该聚合物的组成脱醇化,将此时的理论重量减少率(即,假设于其组成上产生100%脱醇化反应时所计算出的重量减少率)设为(Y)。再者,更具体而言,理论重量减少率(Y)可根据聚合物中的具有参与脱醇化反应的结构(羟基)的原料单体的摩尔比、即该聚合物组成中的上述原料单体的含有率而算出。若将该等值(X,Y)代入下述脱醇化计算式:
1-(实测重量减少率(X)/理论重量减少率(Y))
求出其值,并以%表述,则得到脱醇化反应率。
作为示例,而计算下述参考例3中所获得的颗粒中,内酯环结构的占有比例。求出该聚合物的理论重量减少率(Y),可知甲醇的分子量为32,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分子量为116,在组成上,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聚合物中的含有率(重量比)为20重量%,故
Figure A20078003949800291
重量%。另一方面,动态TG测定的实测重量减少率(X)为0.18重量%。将这些值代入于上述脱醇化计算式中时,
Figure A20078003949800292
,故脱醇化反应率为96.7重量%。
继而,设仅该脱醇化反应率的部分进行了特定的内酯环化,将具有参与内酯环化的结构(羟基)的原料单体在该共聚物组成中的含有率(重量比)乘以脱醇化反应率,换算成内酯环单位结构的含有率(重量比),由此,可计算出该共聚物中内酯环结构的含有比例。参考例3的情形中,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该共聚物中的含有率为20.0重量%,所计算出的脱醇化反应率为96.7重量%,分子量为116的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缩合时所生成的内酯环化结构单元的式量为170,据此,该共聚物中的内酯环的含有比例为28.3重量%((20.0×0.967×170/116)重量%)。
<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
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通过在氮气气流中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率进行评估。使用约5~10mg的样品,利用热重量分析装置(Seiko Instruments股份有限公司制,TG/DTA6200),在氮气气流中进行测定。以10℃/分钟升温至280℃后,于280℃保持20分钟。设处理前的重量=M0,处理后的重量=M1,重量减少率(%)=M,以下式进行计算。
M=(M1-M0)/M0
<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
将膜样品裁剪成3cm见方,使用岛津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UV-VIS-NIR-SPECTROMETER UV3150」(实施例1~3、比较例1)或「UV-3100」(实施例5~15、比较例2),测定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
<b值>
将膜样品裁剪成3cm见方,使用高速积分球式分光透过率测定器(商品名DOT-3C: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测定色调。依据亨特表色系统,以b值评估色调。
<利用加热进行着色评估>
将所获得的树脂颗粒于氮气环境下、于280℃加热20分钟。对加热前的树脂颗粒的颜色与加热后的树脂颗粒的颜色进行比较。
×…黄色程度增加。
○…几乎无变化(几乎未着色)。
◎…完全无变化(完全未着色)。
<树脂的着色度(YI)>
树脂的着色度(YI)是通过下述方式测定:将树脂溶解于氯仿中,形成15重量%并装入至石英槽中,根据JIS-K-7103,使用色差计(日本电色工业公司制,装置名:SZ-∑90),并利用透射光而进行测定。
<有无发泡的观察>
当使用单轴挤出机于模具温度为290℃下自T模挤出树脂时,观察自T模挤出的树脂,观察有无发泡。
××…于整个面中观察到大量直径(椭圆形状的情形时是指长径)为0.5mm以上的发泡。
×…于整个区域中观察到直径(椭圆形状的情形时是指长径)为0.5mm以上的发泡。
○…观察到0.5mm以下的发泡。
◎…目视未观察到发泡。
<耐热分解性的评估方法>
于试管中加入1g树脂,将试管插入于升温至260℃的加热块(SCINICS公司制DRY-BLOCK-Bath)中。以此状态保持30分钟后,取出试管,目视观察其中的树脂的分解、发泡状态。根据下述状态观察的基准进行判断。
×…着色、发泡显著。发泡所引起的气泡面的上升较大。
△…产生着色、发泡。发泡所引起的气泡面上升。
○…未产生着色、发泡,或即使着色、发泡,其程度也较小。
[参考例1]:偏振片的制造
将厚度为80μm的聚乙烯醇膜,于5重量%(重量比:碘/碘化钾=1/10)的碘的水溶液中染色。继而,将该聚乙烯醇膜浸渍于包含3重量%的硼酸以及2重量%的碘化钾的水溶液中,进而于包含4重量%的硼酸以及3重量%的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拉伸至5.5倍为止后,浸渍于5重量%的碘化钾水溶液中。其后,于40℃的烘箱中干燥3分钟,获得厚度为30μm的偏振片。
[参考例2]:含有内酯环的丙烯酸系树脂的制造(使用紫外线吸收性单体)
于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30L反应釜中,投入7000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1000g的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苯并三唑、2000g的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MHMA)、10000g的甲苯,于其中通入氮气,且升温至105℃为止,进行回流,之后添加10.0g的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 Yoshitomi制,商品名:Lupasol570)作为引发剂,同时,一面以4小时滴加包含20.0g的引发剂及100g的甲苯的溶液,一面于回流下(约105~110℃)进行溶液聚合,进而进行4小时熟化。
于所获得的聚合物溶液中,加入10g的磷酸十八烷酯/磷酸双十八烷酯混合物(堺化学制,商品名:Phoslex A-18),于回流下(约90~110℃)进行5小时环化缩合反应。接着,通过以树脂量换算为2.0kg/小时的处理速度,将由上述环化缩合反应而获得的聚合物溶液导入至机桶温度为260℃、转速为100rpm、减压度为13.3~400hPa(10~300mmHg)、后通气孔数量为1个、前通气孔数量为4个的通气孔型双螺杆挤出机(Φ=29.75mm,L/D=30)中,于该挤出机内进行环化缩合反应及去挥发,并进行挤出,由此获得透明的含有内酯环的丙烯酸系树脂颗粒(A)。
含有内酯环的丙烯酸系树脂颗粒(A)的内酯环化率为97.0%。
[参考例3]:含有内酯环的丙烯酸系树脂的制造(不使用紫外线吸收性单体)
于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30L反应釜中,投入8000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2000g的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MHMA)、10000g的甲苯,于其中通入氮气且升温至105℃为止,进行回流,之后添加10.0g的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 Yoshitomi制,商品名:Lupasol 570)作为引发剂,同时,一面以4小时滴加包含20.0g的引发剂及100g的甲苯的溶液,一面于回流下(约105~110℃)进行溶液聚合,进而进行4小时熟化。
于所获得的聚合物溶液中,加入10g的磷酸十八烷酯/磷酸双十八烷酯混合物(堺化学制,商品名:Phoslex A-18),于回流下(约90~110℃)进行5小时环化缩合反应。接着,通过以树脂量换算为2.0kg/小时的处理速度,将上述环化缩合反应所获得的聚合物溶液导入至机桶温度为260℃、转速为100rpm、减压度为13.3~400hPa(10~300mmHg)、后通气孔数量为1个、前通气孔数量为4个的通气孔型双螺杆挤出机(Φ=29.75mm,L/D=30)中,于该挤出机内进行环化缩合反应及去挥发,并进行挤出,由此获得透明的含有内酯环的丙烯酸系树脂颗粒(B)。
含有内酯环的丙烯酸系树脂颗粒(B)的内酯环化率为96.7%。
[实施例1]
使用双轴混练机,于230℃下,相对于100重量份参考例2中所获得的含有内酯环的丙烯酸系树脂颗粒(A),混合1重量份磷系抗氧化剂(ADEKA公司制,PEP-36)、1重量份酚系抗氧化剂(汽巴精化(Ciba Specialty ChemicalsCo.,Ltd)公司制,IRGANOX1010),制作树脂颗粒。
所使用的各添加剂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分别为:磷系抗氧化剂(ADEKA公司制,PEP-36)=7.9%;酚系抗氧化剂(汽巴精化公司制,IRGANOX1010)=4.2%。
对所获得的树脂颗粒(1)利用加热进行着色评估。将结果示于表1中。
将所获得的树脂颗粒(1)于800Pa(6Torr)、100℃下干燥12小时,使用单轴挤出机,于290℃的模具温度下将其自T模挤出,制作厚度为80μm的偏振片保护膜(1)。
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1)观察有无发泡。将结果示于表1中。
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1),测定厚度为80μm时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厚度为80μm时的b值。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2]
使用双轴混练机,于230℃下,相对于参考例2中所获得的含有内酯环的丙烯酸系树脂颗粒(A)100重量份,混合1.0重量份硫醚系抗氧化剂(住友化学公司制,Sumilizer TP-D)、1.0重量份酚系抗氧化剂(汽巴精化公司制,IRGANOX1010),制作树脂颗粒(2)。
所使用的各添加剂于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分别为:硫醚系抗氧化剂(住友化学公司制,Sumilizer TP-D)=2.4%;酚系抗氧化剂(汽巴精化公司制,IRGANOX1010)=4.2%。
对所获得的树脂颗粒(2)利用加热进行着色评估。将结果示于表1中。
使所获得的树脂颗粒(2)于800Pa(6Torr)、100℃下干燥12小时,利用单轴挤出机于290℃的模具温度下将其自T模挤出,制作厚度为80μm的偏振片保护膜(2)。
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2)观察有无发泡。将结果示于表1中。
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2)测定厚度为80μm时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厚度为80μm时的b值。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3]
将参考例2中所获得的含有内酯环的丙烯酸系树脂颗粒(A)直接作为树脂颗粒(3)。
对所获得的树脂颗粒(3)利用加热进行着色评估。将结果示于表1中。
使所获得的树脂颗粒(3)于800Pa(6Torr)、100℃下干燥12小时,使用单轴挤出机,于250℃的模具温度下将其自T模挤出,获得120μm的膜。于140℃将该膜沿纵向拉伸1.5倍之后,于140℃沿横向拉伸1.3倍,制作厚度为80μm的偏振片保护膜(3)。
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3)观察有无发泡。将结果示于表1中。
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3),测定厚度为80μm时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厚度为80μm时的b值。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1]
将参考例3中所获得的含有内酯环的丙烯酸系树脂颗粒(B)直接作为树脂颗粒(C1)。
对所获得的树脂颗粒(C1)利用加热进行着色评估。将结果示于表1中。
使所获得的树脂颗粒(C1)于800Pa(6Torr)、100℃下干燥12小时,使用单轴挤出机于290℃的模具温度下将其自T模挤出,获得厚度为80μm的偏振片保护膜(C1)。
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C1)观察有无发泡。将结果示于表1中。
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C1),测定厚度为80μm时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厚度为80μm时的b值。将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树脂颗粒的着色评估   有无发泡的观察结果   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   b值
 实施例1   ◎   ◎   0.01   1.2
 实施例2   ◎   ◎   0.01   1.3
 实施例3   ○   ○   0.01   5
 比较例1   ×   ××   90.57   0.726
[实施例4]
(胶粘剂)
将相对于100重量份(乙酰化度为13%)经乙酰乙酰基改性的聚乙烯醇树脂而含有20重量份的羟甲基蜜胺的水溶液调整为浓度达到0.5重量%,制备聚乙烯醇系胶粘剂水溶液。
(偏振板的制作)
使用聚乙烯醇系胶粘剂,于参考例1中所获得的偏振片的两面上,贴合实施例1中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1)。将聚乙烯醇系胶粘剂分别涂布于丙烯酸系树脂面侧,于70℃干燥10分钟,获得偏振板。
(粘合剂)
使用含有下述重均分子量为200万的丙烯酸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溶液(固形分为30%),该丙烯酸系聚合物由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丙烯酸羟乙酯=100∶5∶0.1(重量比)的共聚物形成。于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中,相对于100重量份聚合物固形分,加入4重量份作为异氰酸酯系多官能性化合物的日本聚胺酯公司制造的Coronet L、以及0.5重量份添加剂(KBM403,Shin-Etsu Silicone制)、以及用以调整粘度的溶剂(乙酸乙酯),制备粘合剂溶液(固形分12%)。以干燥后的厚度为25μm的方式,将该粘合剂溶液涂布于脱模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Diafoil MRF38,日本三菱化学聚酯薄膜公司制)上后,以热风循环式烘箱进行干燥,形成粘合剂层。
(偏振板锚定层)
使用甲基异丁基酮,将聚丙烯酸酯的聚乙烯亚胺加成物(日本催化剂公司制,商品名:Poriment NK380)稀释50倍。使用环棒式湿膜涂布器(#5),以干燥后的厚度为50nm的方式将其涂布于偏振板的尼龙树脂侧,并加以干燥。
(粘合型偏振板的制作)
将形成有上述粘合剂层的脱模膜贴合于上述偏振板的锚定层上,制作粘合剂型偏振板。
(偏振板的评估)
评估所获得的偏振板中膜与偏振片的粘接性以及外观。可知其粘接性良好,且偏振片与膜一体化,未产生剥落。另外,外观上未观察到缺陷。
[实施例5]
于附有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30L反应釜中,投入37.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10重量份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MHMA)、2.5重量份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大塚化学制,商品名:RUVA-93)、50重量份甲苯,于其中通入氮气,且升温至105℃为止,进行回流,之后添加0.05重量份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 Yoshitomi制,商品名:Lupasol 570)作为引发剂,同时,一面以2小时滴加0.10重量份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一面于回流下(约105~110℃)进行溶液聚合,进而进行4小时熟化。
于所获得的聚合物溶液中,加入0.05重量份磷酸十八烷酯/磷酸双十八烷酯混合物(堺化学公司制,商品名:Phoslex A-18),于回流下(约90~110℃)进行5小时环化缩合反应。接着,通过以树脂量换算为2.0kg/小时的处理速度,将上述环化缩合反应所获得的聚合物溶液导入至机桶温度为260℃、转速为100rpm、减压度为13.3~400hPa(10~300mmHg)、后通气孔数量为1个、前通气孔数量为4个的通气孔型双螺杆挤出机(φ=29.75mm,L/D=30)中,于该挤出机内进行环化缩合反应及去挥发,并进行挤出,由此获得透明颗粒(5)。将所获得的颗粒(5)的分析结果示于表2中。
对所获得的颗粒(5),使用具有20mmφ的螺杆的双轴挤出机,自宽度为150mm的衣架式T模中熔融挤出,获得厚度为80μm的偏振片保护膜(5)。
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5)测定厚度为80μm时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将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6]
投入3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10重量份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MHMA)、2.5重量份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大塚化学制,商品名:RUVA-93)、2.5重量份苯乙烯(St),除此以外,进行与实施例5相同的实验,获得透明颗粒(6)。将所获得的颗粒(6)的分析结果示于表2中。
利用所获得的颗粒(6),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获得厚度为80μm的偏振片保护膜(6)。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6)测定厚度为80μm时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将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7]
使用单轴挤出机(φ=30mm),以实施例5中所获得的颗粒(5)/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90/10的重量比进行混练,获得透明颗粒(7)。将所获得的颗粒(7)的分析结果示于表2中。
利用所获得的颗粒(7),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获得厚度为80μm的偏振片保护膜(7)。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7)测定厚度为80μm时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将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8]
于附有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30L反应釜中,投入13.2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6.25重量份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CHMI)、2.5重量份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大塚化学制,商品名:RUVA-93)、25重量份甲苯,于其中通入氮气,且升温至100℃为止,进行回流,之后添加0.015重量份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Kayakuakzo公司制,商品名:Kayacarbon BIC-75)作为引发剂。
接着,预先以氮气使15.7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6.25重量份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6重量份苯乙烯、25重量份甲苯、0.081重量份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的混合物起泡,以3.5小时滴加至上述反应槽中,于回流下(约110℃)进行溶液聚合,进而进行3.5小时熟化。
将该聚合液供给到机桶温度控制为240℃得实施例1揭示的双轴挤出机中,通过通气口进行真空挥发,是挤出的线状物颗粒化,获得透明颗粒(8)。将所得的颗粒(8)的分析结果示于表2中。
利用所获得的颗粒(8),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获得厚度为80μm的偏振片保护膜(8)。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8)测定厚度为80μm时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将结果示于表2中。
[比较例2]
于附有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30L反应釜中,投入4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10重量份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MHMA)、50重量份甲苯,于其中通入氮气,升温至105℃为止,进行回流,之后添加0.05重量份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Arkema Yoshitomi制,商品名:Lupasol 570)作为引发剂,同时,一面以2小时滴加0.10重量份过氧化异壬酸叔戊酯,一面于回流下(约105~110℃)进行溶液聚合,进而进行4小时熟化。
于所获得的聚合物溶液中,加入0.05重量份磷酸十八烷酯/磷酸双十八烷酯混合物(堺化学公司制,商品名:Phoslex A-18),于回流下(约90~110℃)进行5小时环化缩合反应。接着,于上述环化缩合反应所获得的聚合物溶液中,添加2.5重量份2-(5-甲基-2-羟苯基)苯并三唑(汽巴精化公司制,商品名:Tinuvin P),充分搅拌后,通过以树脂量换算为2.0kg/小时的处理速度,导入至机桶温度为260℃、转速为100rpm、减压度为13.3~400hPa(10~300mmHg)、后通气孔数量为1个、前通气孔数量为4个的通气孔型双螺杆挤出机(φ=29.75mm,L/D=30)中,于该挤出机内进行环化缩合反应及去挥发,并进行挤出,由此获得获得透明颗粒(C2)。将所获得的颗粒(C2)的分析结果示于表2中。
利用所获得的颗粒(C2),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获得厚度为80μm的偏振片保护膜(C2)。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C2)测定厚度为80μm时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将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9~13]
除将进行聚合的单体的组成设为表1的组成以外,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获得透明颗粒(9)~(13)。将所获得的颗粒(9)~(13)的分析结果示于表2中。
利用所获得的颗粒(9)~(13),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获得厚度为80μm的偏振片保护膜(9)~(13)。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9)~(13)测定厚度为80μm时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将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14]
除将进行聚合的单体设为37.5重量份的MMA、5重量份的MHMA、7.5重量份的RUVA-93,且将环化缩合反应的催化剂设为0.05重量份磷酸2-乙基己酯(堺化学公司制商品名:Phoslex A-8)以外,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获得透明颗粒(14)。将所获得的颗粒(14)的分析结果示于表2中。
利用所获得的颗粒(14),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获得厚度为80μm的偏振片保护膜(14)。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14)测定厚度为80μm时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将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15]
除将进行聚合的单体设为35重量份的MMA、5重量份的MHMA、10重量份的RUVA-93,且将环化缩合反应的催化剂为0.05重量份磷酸2-乙基己酯(堺化学公司制商品名:Phoslex A-8)以外,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获得透明颗粒(15)。将所获得的颗粒(15)的分析结果示于表2中。
利用所获得的颗粒(15),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获得厚度为80μm的偏振片保护膜(15)。对所获得的偏振片保护膜(15)测定厚度为80μm时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将结果示于表2中。
Figure A2007800394980039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偏振片保护膜以及偏振板可较好地用于各种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PDP等)中。

Claims (14)

1.一种偏振片保护膜,其在80μm厚度时的对380nm的光的光线透过率为30%以下,并且,
其由利用挤出成型将含有树脂成分的成型材料成型而获得,所述树脂成分含有由将含紫外线吸收性单体及(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单体组合物聚合而得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主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片保护膜,其中,所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为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性单体及/或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性单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片保护膜,其中,所述单体组合物中,所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的含量为1~30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膜,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为具有内酯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膜,其厚度为80μm时的b值不到1.5。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膜,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树脂成分,所述成型材料含有0.2重量份以上的抗氧化剂,所述抗氧化剂在280℃加热20分钟时的重量减少为1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振片保护膜,其中,所述抗氧化剂包含酚系抗氧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振片保护膜,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树脂成分,所述抗氧化剂包含0.1重量份以上的酚系抗氧化剂及0.1重量份以上的硫醚系抗氧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振片保护膜,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树脂成分,所述抗氧化剂包含0.1重量份以上的酚系抗氧化剂及0.1重量份以上的磷系抗氧化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膜,其中,所述挤出成型时的成型材料的温度为250℃以上。
11.一种偏振板,其包括由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的偏振片及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保护膜,且通过由胶粘剂层将所述偏振片粘接于所述偏振片保护膜而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胶粘剂层是由聚乙烯醇系胶粘剂形成的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偏振板,其中,还具有粘合剂层作为最外层中的至少一层。
14.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至少1片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
CN2007800394980A 2006-10-26 2007-09-27 偏振片保护膜、偏振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92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91049 2006-10-26
JP291049/2006 2006-10-26
JP2007091179 2007-03-30
JP091179/2007 2007-03-30
PCT/JP2007/068774 WO2008050573A1 (fr) 2006-10-26 2007-09-27 Film de protection de polariseur, plaque de polarisation et affichage d'im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9285A true CN101529285A (zh) 2009-09-09
CN101529285B CN101529285B (zh) 2011-08-31

Family

ID=3932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949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9285B (zh) 2006-10-26 2007-09-27 偏振片保护膜、偏振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20396A1 (zh)
JP (1) JPWO2008050573A1 (zh)
KR (1) KR20090082197A (zh)
CN (1) CN101529285B (zh)
TW (1) TWI465463B (zh)
WO (1) WO2008050573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9838A (zh) * 2011-07-23 2011-12-07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95792A (zh) * 2013-06-18 2015-03-04 Lg化学株式会社 多层光学膜,其制备方法和包括所述多层光学膜的偏光片
CN105445839A (zh) * 2014-09-19 2016-03-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
CN109311219A (zh) * 2016-06-14 2019-02-05 株式会社可乐丽 黑色膜
CN109964156A (zh) * 2016-10-12 2019-07-02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窗口基板、制造其的方法及包含其的图像显示设备
US11493795B2 (en) 2018-03-30 2022-11-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31158B2 (ja) * 2007-10-24 2013-07-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733680B2 (ja) * 2007-10-31 2011-07-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203328A (ja) * 2011-03-28 2012-10-22 Nippon Shokubai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
CN103091768A (zh) * 2013-02-07 2013-05-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
US9171167B2 (en) * 2013-06-20 2015-10-27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e in analyzing cyber-security threats in an aviation platform
KR101988982B1 (ko) 2013-07-30 2019-06-14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6392516B2 (ja) * 2014-01-16 2018-09-19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光学部材用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1758432B1 (ko) * 2014-08-29 2017-07-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5871408B1 (ja) * 2014-09-19 2016-03-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光学積層体
KR101663698B1 (ko) 2015-03-16 2016-10-07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CN110088152B (zh) * 2016-12-26 2021-02-12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混合物及其制造方法、高分子、光学膜、光学各向异性体、偏振片、显示装置及防反射膜
JP2019077855A (ja) * 2017-10-24 2019-05-23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メタ)アクリル系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成形品およびフィル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70205B2 (ja) * 1995-04-04 2003-01-27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基板
JP2928266B2 (ja) * 1989-05-08 1999-08-03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H08239509A (ja) * 1995-03-06 1996-09-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ポリマーフィルム
JPH09166711A (ja) * 1995-12-15 1997-06-24 Konica Corp 偏光板用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JP2001253025A (ja) * 2000-03-13 2001-09-18 Kimoto & Co Ltd 保護フィルム
JP2001305335A (ja) * 2000-04-18 2001-10-31 Sumitomo Chem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用部材
JP4352592B2 (ja) * 2000-07-11 2009-10-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ドープ組成物、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JP4414080B2 (ja) * 2000-10-18 2010-02-10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透明熱可塑性樹脂積層体
JP2002363420A (ja) * 2001-06-06 2002-12-18 Konica Corp 樹脂組成物、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2003155309A (ja) * 2001-09-05 2003-05-27 Toray Ind Inc 耐熱性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03716A (ja) * 2001-09-28 2003-04-09 Kimoto & Co Ltd 表面保護シート
US6767937B2 (en) * 2001-10-03 2004-07-27 Eastman Kodak Company Stabilizer system for polymer components of displays
CN1512934A (zh) * 2001-12-10 2004-07-14 ���˶Ű�����ձ���ʽ���� 光学用粘结性聚酯膜
JP2004034481A (ja) * 2002-07-03 2004-02-0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それにより得られた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の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
BR0215901A (pt) * 2002-10-08 2005-08-09 Borealis Tech Oy Composição polimérica estabilizada, uso de uma composição antioxidante, método para a produção de um artigo polimérico, e, artigo polimérico
JP4158498B2 (ja) * 2002-11-20 2008-10-01 東レ株式会社 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26367B2 (ja) * 2003-01-23 2012-05-09 株式会社クラレ 偏光フィルム
JP4326268B2 (ja) * 2003-06-18 2009-09-02 ソニーケミカル&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CN100340873C (zh) * 2004-07-29 2007-10-03 长兴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抗紫外线的光学膜
JP2006215465A (ja) * 2005-02-07 2006-08-17 Nitto Denko Corp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227090A (ja) * 2005-02-15 2006-08-31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
JP2007017555A (ja) * 2005-07-06 2007-01-25 Nitto Denko Corp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9838A (zh) * 2011-07-23 2011-12-07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69838B (zh) * 2011-07-23 2013-09-04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95792A (zh) * 2013-06-18 2015-03-04 Lg化学株式会社 多层光学膜,其制备方法和包括所述多层光学膜的偏光片
CN105445839A (zh) * 2014-09-19 2016-03-3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
CN109311219A (zh) * 2016-06-14 2019-02-05 株式会社可乐丽 黑色膜
CN109311219B (zh) * 2016-06-14 2021-07-16 株式会社可乐丽 黑色膜
CN109964156A (zh) * 2016-10-12 2019-07-02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窗口基板、制造其的方法及包含其的图像显示设备
US11493795B2 (en) 2018-03-30 2022-11-0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11906830B2 (en) 2018-03-30 2024-02-2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82197A (ko) 2009-07-29
CN101529285B (zh) 2011-08-31
US20100020396A1 (en) 2010-01-28
TWI465463B (zh) 2014-12-21
WO2008050573A1 (fr) 2008-05-02
JPWO2008050573A1 (ja) 2010-02-25
TW200831539A (en) 2008-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9285B (zh) 偏振片保护膜、偏振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0549739C (zh) 偏振镜保护膜、偏振片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568860B (zh) 偏振片保护薄膜、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156096B (zh) 偏振镜保护薄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568861B (zh) 偏振片保护薄膜、偏振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KR101251082B1 (ko)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01755227B (zh) 光学膜、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JP4751312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398677B (zh) A polarizing element protective film, a polarizing plate, and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KR100973454B1 (ko)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US8861077B2 (en) Polarizing plate having ultraviolet shielding layer containing inorganic fine particles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JP4859038B2 (ja) 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133377A (ja)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076764A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EP2816085B1 (en) Optical film using a polyester-based primer composition and polarizing plate comprising the polyester-based primer composition
JP5068105B2 (ja) 非晶性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非晶性樹脂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20210074200A (ko) 편광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