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9998A - 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9998A
CN101519998A CN200910118003A CN200910118003A CN101519998A CN 101519998 A CN101519998 A CN 101519998A CN 200910118003 A CN200910118003 A CN 200910118003A CN 200910118003 A CN200910118003 A CN 200910118003A CN 101519998 A CN101519998 A CN 1015199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nkcase
oiled
plate method
holding
oi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8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9998B (zh
Inventor
久保田良
味村政秀
佐藤岳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19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9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9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9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包括在汽缸头内驱动气门系统的凸轮轴、通过滚动轴承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向凸轮轴传递曲轴动力的凸轮轴传动链和具有蓄油槽的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以1个部件兼作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张紧器的蓄油槽侧部闭塞用板和推塞压板,来谋求部件数的削减、制作成本的降低。曲轴箱一体具备导筒,导筒在其顶部具备蓄油槽,蓄油槽是用蓄油板塞住曲轴箱铸造时设置的蓄油槽凹部的脱模方向侧的开口而形成,蓄油板兼作按压支承曲轴的滚动轴承的推塞的压板。

Description

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其具备控油(oil lock)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和用于吸收曲轴的滚动轴承晃动的推塞。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构成是为了确保凸轮轴传动链张紧器的推杆的油压,用板堵塞在右曲轴箱上设置的凹处的一侧部的开口,从而形成蓄油槽,向凸轮轴传动链张紧器的推杆内给油。该构成中,没有设置吸收曲轴的滚动轴承晃动的推塞。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具备吸收曲轴的滚动轴承晃动的推塞,不过,凸轮轴传动链挺杆以与上述专利文献1不同形式设置在远隔的位置。
专利文献1:特开2002—3099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083080号公报
若将凸轮轴传动链挺杆和推塞分别制作并进行组装,则部件数及组装工时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具备带有蓄油槽的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张紧器,同时还具备吸收曲轴的滚动轴承晃动的推塞,以1个部件兼作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张紧器的蓄油槽侧部闭塞用板和推塞压板,来谋求部件数的削减、制作成本的降低。
本发明即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包括:
在汽缸头内驱动气门系统的凸轮轴;
通过滚动轴承支承曲轴并使其旋转自如的曲轴箱;
向凸轮轴传递曲轴动力的凸轮轴传动链;
使滑动自如地支承于上部具有蓄油槽的导筒的推杆向上方突出,对凸轮轴传动链施加张力的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
所述内燃机的特征在于,
上述曲轴箱一体具备上述导筒,
上述导筒在其顶部具备蓄油槽,
上述蓄油槽是用蓄油板塞住曲轴箱铸造时设置的蓄油槽凹部的脱模方向侧的开口而形成的,
上述蓄油板兼作对支承曲轴的滚动轴承进行按压的推塞的压板。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内燃机中,其特征在于,
汽缸以大大前倾到大致接近水平状态的姿势配置,
推塞配置在曲轴下方,蓄油槽配置在上述推塞的后方附近。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蓄油板紧固在曲轴箱上,其紧固部配置在塞住曲轴箱上设置的蓄油槽的侧部开口的部位和按压推塞的部位之间。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在曲轴箱中,蓄油槽凹部的侧部开口面和蓄油槽凹部的板紧固面设置在同一平面内。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设定成对推塞向滚动轴承侧施力的螺旋弹簧的蓄油板侧的端部所在的面与曲轴箱的蓄油板的紧固面为同一面。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蓄油板为水平方向长的形状,蓄油板的推塞按压部设置在塞住蓄油槽侧部开口的部分的上方。
发明效果
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只要用板塞住一体设置在曲轴箱上的凹部,就能够形成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的蓄油槽,因此能够实现部件数削减、制作成本的削减。
在设置用来防止支承曲轴的滚动轴承晃动的推塞时,将推塞的压板兼作蓄油板,因此,能够避免部件数增加,能够削减部件成本、组装成本。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由于在配置成大致水平的汽缸的曲轴下方配置推塞,因此,是位于从活塞受到的最大压力(爆发压力)的方向偏离的位置,因此不会受到最大压力,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推塞的小型化,材料选定的自由度提高。另外,蓄油槽配置在链轮附近、从链轮和链等飞溅的油容易落入的位置,因此有效。
再有,能够将蓄油板小型化。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中,能够将蓄油板的大致中央部紧固,因此能够平衡良好且稳定地固定。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中,能够将蓄油板作成平板,因此能够节省板金加工,不需要尺寸管理、且能够确保蓄油槽的密闭性。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中,能够用平板构成蓄油板。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中,溅到蓄油板的推塞按压部的油,在蓄油板上传送,容易流入到蓄油槽,因此容易确保向凸轮轴传动链挺杆的给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的侧视图。
图2是内燃机25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图2的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51的外观图。
图5是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51的剖视图。
图6是图2的VI—VI剖视图。
图中,27L—左曲轴箱,27R—右曲轴箱,28—汽缸体,29—汽缸头,30—汽缸头盖,40—曲轴,41—滚动轴承,41L—左滚动轴承,41R—右滚动轴承,41x—滚动轴承的外圈,42—凸轮轴传动链室,43—驱动链轮,44—凸轮轴,45—从动链轮,46—凸轮轴传动链,47—凸轮轴传动链升降装置,48—张力臂,50—张紧链轮,51—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52—推杆,58L—左钢制轴套,58R—右钢制轴套,60—蓄油槽,61—蓄油凹部,61a—蓄油凹部的侧部开口面,61b—蓄油凹部的板紧固面,62—蓄油板,62a—推塞按压部,62b—紧固部,63—导筒,63a—导筒的圆孔,64—螺旋弹簧,65—油压装置,68—螺栓,69—连通孔,71—通气孔,72—阀座,73—阀帽,74—滚珠,76—油压室,77—推塞,78—螺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的侧视图。该机动二轮车1中,车体机架2由车体前部的头管3、从该头管3向后方斜向下倾斜地伸出1根的主机架4、固定在该主机架4后部向下方伸出的左右一对枢轴托架5、5、在主机架4后部从枢轴托架5、5的固定位置前附近向后方倾斜向上伸出且中途弯曲直到后端的左右一对坐垫导轨6、6、夹入该坐垫导轨6、6的中央部和枢轴托架5、5之间的中间机架7、7构成。
在上述车体机架2的左右一对坐垫导轨6、6之间架设收纳箱8等,乘车用坐垫9开闭自如地覆盖收纳箱8等上方。在车体前部上方设置由头管3轴支承的车把10,向下方延伸出前叉11,在其下端轴支承着前轮12。在车体中央的枢轴托架5、5上经由枢轴13轴支承着后叉14前端,后叉14向后方延伸,在后叉14的后端部轴支承着后轮15。在以枢轴13为中心上下摆动的后叉14的后部和坐垫导轨6、6之间夹入后缓冲器16、16。
在主机架4的下方且枢轴托架5、5的前方悬架着动力单元17。动力单元17的上部通过支轴19吊挂在主机架4中央部垂设的支承托架18上。动力单元17的后部通过支轴20、21以2个部位固定在枢轴托架5、5上。依靠这些支承,在主机架4的下方且枢轴托架5、5的前方,动力单元17固定在车体机架2上。车体机架2由分割成各部的合成树脂制的盖构件22覆盖。
动力单元17由前部的内燃机25和后部的动力传递装置26构成。动力传递装置26主要由V带无级变速器和齿轮减速机构组成。内燃机25是单缸4循环内燃机,汽缸体28、汽缸头29及汽缸头盖30从曲轴箱27的前面重叠着、且以大大前倾到大致接近水平状态的姿势突出。在汽缸头29上方伸出的吸气管31上连接着节气门本32。另外,在汽缸头29下方伸出并向后方弯曲的排气管33,向后方延伸、连接到后轮15右侧的消音器34。在嵌装于上述动力单元17的输出轴35上的动力传递链驱动链轮36和一体设置在后轮15上的动力传递链从动链轮37之间,架设着动力传递链38,动力单元17的旋转驱动力向后轮15传递。
图2是上述内燃机25的主要部分侧视图。曲轴箱27是左右分割形式,图中表示左曲轴箱27L。在曲轴箱27的前方呈大致水平方向地突出设置汽缸体28,在其前方连接汽缸头29和汽缸头盖30,它们与曲轴箱27结合成一体。在左右曲轴箱27L、27R中通过左右滚动轴承41L、41R旋转自如地轴支承着指向车宽方向的曲轴40。图中表示左滚动轴承41L。
在左曲轴箱27L、汽缸体28、及汽缸头29及汽缸头盖30的左侧形成连续的凸轮轴传动链室42。在曲轴40的向凸轮轴传动链室42内突出的突出部上嵌装着驱动链轮43。在汽缸头29和汽缸头盖30的边界部设置的气门机构的凸轮轴44,向凸轮轴传动链室42内突出,在该突出部嵌装着从动链轮45。在曲轴40的驱动链轮43和上述从动链轮45上架设有环状的凸轮轴传动链46。
在左曲轴箱27L中设有凸轮轴传动链升降装置47,对上述凸轮轴传动链46赋予适度的张紧。在左曲轴箱27L的壁体部27a的曲轴40的上方,经由支轴49摆动自如地枢轴支承凸轮轴传动链升降装置47的张力臂48。该张力臂48向支轴49的前后伸出。张力臂48的伸出到后方斜下方的后臂48r的后端抵接到凸轮轴传动链升降装置47的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51的推杆52的顶部,被朝向上方施力。在伸出到前方的前臂48f的前端轴支承着张紧链轮50,张紧链轮50与凸轮轴传动链46啮合,并从上方按压着从驱动链轮43送出的凸轮轴传动链46。
在从汽缸体28突出到凸轮轴传动链室42内的支轴53上旋转自如地设置导轮54,与上下凸轮轴传动链46卡合,防止凸轮轴传动链46摇摆。另外,在从左曲轴箱27L的曲轴40的下方斜前方突出到凸轮轴传动链室42的支轴55上,旋转自如地设置辅助链轮56,将引入到驱动链轮43一侧的凸轮轴传动链46向上方提升。
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曲轴箱27由左曲轴箱27L和右曲轴箱27R构成,利用左右滚动轴承41L、41R旋转自如地支承曲轴40。图中表示驱动链轮43、张紧链轮50、张力臂48、张力臂48的支轴49、及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51。
图4是图2、图3所示的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51的外观图。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51具备导筒63、滑动自如地插入该导筒63中的推杆52。导筒63倾斜贯通左曲轴箱27L的凸轮轴传动链室42的周壁部27b的下部地贯穿设置,突出到外部的其下端部螺合密封螺栓66而被封闭。
在导筒63的上部形成蓄油槽60。蓄油槽60由蓄油凹部61和塞住该蓄油凹部61的侧部开口面61a的蓄油板62构成。蓄油凹部61其左曲轴箱27L的铸造时的脱模方向侧的侧面成为开口状态,因此,用蓄油板62塞住其开口面以储蓄油。图4中表示去除了蓄油板62的状态,去除的蓄油板62以两点划线表示。
图4中以十字剖面线表示蓄油凹部61的板紧固面61b。该面为平面,在此抵接着由平板作成的蓄油板62。蓄油板62利用螺栓68(图2)与设置在上述紧固面61b上的螺纹孔67紧固。蓄油凹部61的侧部开口面61a和蓄油凹部61的板紧固面61b设置成同一平面,因此,可用平板制作蓄油板62,能够节省板金加工,不需要尺寸管理,且能够确保蓄油槽60的密闭性。
图5是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51的剖视图。图5中,导筒63在左曲轴箱27L中穿设形成,上部在左曲轴箱27L铸造时形成蓄油凹部61。在导筒63的圆孔63a中滑动自如地插入推杆52。该圆孔63a朝向蓄油凹部61开口。推杆52从蓄油槽60的底面向上方的外部露出。
图6是图2的VI—VI剖视图。图中示出了导筒63的圆孔63a、蓄油凹部61、蓄油板62、蓄油板安装螺栓68。
图5中,推杆52呈圆筒状,在中央部穿孔有多个连通孔69,上端嵌装有推杆头部70,在推杆头部70附近形成有多个通气孔71。在推杆52的下端开口设有阀座72和阀帽73,在它们之间动配合着滚珠74。在阀座72和阀帽73上分别形成比滚珠小径的开口72a、73a,构成滚珠74进行阀座72的开口72a的开闭的检验阀。上述开口72a、73a通常开放着,因此上下的空间连通。
在与导筒63下端螺合的密封螺栓66和推杆52下端的阀帽73之间夹装有螺旋弹簧64,对推杆52向上方施力。比阀座72靠下方的、装有上述螺旋弹簧64的空间构成油压室76。设定成推杆52往导筒63插入大致一半,推杆中央部的多个连通孔69均位于蓄油槽60内,流入到蓄油槽60的油经过连通孔69流入到推杆52中,因此在推杆52内部的下半部和油压室76中充满了油。凸轮轴传动链室42内的油位低于上述蓄油槽60的位置,不过,随着凸轮轴传动链46的转动等飞溅的油被捕集在向导筒63上端开口的蓄油槽60中,不断地向推杆52内的下半部和油压室76补充油。
图2中,凸轮轴传动链升降装置47是利用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51的螺旋弹簧64对推杆52向上方施力,使张力臂48以支轴为支点摆动,将张紧链轮50向凸轮轴传动链46按压,使凸轮轴传动链46适度张紧。即使凸轮轴传动链46伸长时,由于推杆52在螺旋弹簧64的施力作用下前进,因此也能够使凸轮轴传动链46张紧。
图5中,当凸轮轴传动链46过度张紧,推杆52从凸轮轴传动链46受到按压力而抵抗螺旋弹簧64的施力后退时,推杆52与阀座72一起后退,通常状态下连通的阀座72的开口72a由滚珠闭塞,油被封闭在油压室76中,因此阻止了推杆52的过度后退。
图3表示曲轴箱27的截面。曲轴箱27形成由左曲轴箱27L和右曲轴箱27R构成的左右两分的构成。曲轴40是将左右分别作成的左曲轴40L和右曲轴40R利用曲轴销40P结合而一体化。曲轴40通过左右滚动轴承41L、41R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上述曲轴箱27中。上述滚动轴承41L、41R的外圈41Lx、41Rx与曲轴箱铸造时铸成的钢制轴套58L、58R抵接。
将如上所述左右一体化而形成的曲轴40嵌入左右曲轴箱27L、27R中后,视左右曲轴箱27L、27R一体化的组合工序的情况而言,曲轴箱27内用于支承曲轴40的2个滚动轴承41L、41R的各内外面4个面中、3面是压入,剩下1面是松缓的插入。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面A、B、C为压入面,而接触面D是松缓的插入面。
图6中,是与左曲轴箱27L的壁体部27a一体化的左钢制轴套58L和左滚动轴承41L的外圈41Lx之间的接触面D被松缓地插入。在这个被松缓插入的左滚动轴承41L中有可能产生曲轴40方向的晃动。为了防止该晃动,在左曲轴箱27L内设置按压左滚动轴承41L的推塞77。该推塞77经由装在其中的螺旋弹簧78被蓄油板62的向蓄油槽60相反侧伸出的推塞按压部62a按压。推塞77用其前端部的倾斜面按压左滚动轴承41L的外圈41Lx的肩部,防止左右方向的晃动。
如图5所示,上述推塞按压部62a设置在塞住蓄油凹部61的侧部开口面61a的部分的上方。因而,溅到蓄油板62的推塞按压部62a的油,在蓄油板62上传送,容易流入到蓄油槽60,因此容易确保向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51的给油量。
图6中,上述蓄油板62的紧固部62b配置在塞住蓄油凹部61的侧部开口的部位62c和推塞按压部62a之间,能够将蓄油板62的大致中央部紧固,因此蓄油板62平衡良好且稳定地被固定。另外,设定成使连接蓄油板62的一侧的螺旋弹簧78的端部78a所在的面与曲轴箱27的蓄油凹部61的板紧固面61b为同一面,因此能够将蓄油板62包括推塞按压部62a用平板构成。
如以上详细所述,上述实施方式中达到了以下效果。
(1)只要用蓄油板62塞住一体设置在曲轴箱27上的蓄油凹部61,就能够形成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51的蓄油槽60,因此能够实现部件数削减、制作成本的削减。另外,在设置用来防止支承曲轴40的滚动轴承41晃动的推塞77时,将推塞77的压板兼作蓄油板62,因此,能够避免部件数增加,能够削减部件成本、组装成本。
(2)由于在配置成大致水平的汽缸的曲轴下方配置推塞,因此,是位于从活塞受到的最大压力(爆发压力)的方向偏离的位置,因此不会受到最大压力,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推塞的小型化,材料选定的自由度提高。
另外,蓄油槽配置在链轮附近、从链轮和链等飞溅的油容易落入的位置,因此有效。
再有,能够将蓄油板小型化。
(3)蓄油板62的紧固部62b设置在推塞按压部62a和塞住蓄油凹部61侧部开口的部位62c之间,因此能够将蓄油板62的大致中央部紧固,因此能够平衡良好且稳定地被固定。
(4)蓄油凹部61的侧部开口面61a和蓄油凹部61的板紧固面61b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可用平板制作蓄油板62,能够节省板金加工,不需要尺寸管理,且能够确保蓄油槽60的密闭性。
(5)使螺旋弹簧78的蓄油板62侧的端部所在的面与左曲轴箱27L的蓄油凹部61的板紧固面61b为同一面,因此能够用平板构成包括推塞按压部62a在内的蓄油板62。
(6)蓄油板62的推塞按压部62a设置在塞住蓄油凹部61的侧部开口的部位62c的上方,因此,溅到蓄油板62的推塞按压部62a的油,在蓄油板62上传送,容易流入到蓄油槽60,因此容易确保向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51的给油量。

Claims (6)

1.一种内燃机,包括:
在汽缸头内驱动气门系统的凸轮轴;
通过滚动轴承支承曲轴并使其旋转自如的曲轴箱;
向凸轮轴传递曲轴动力的凸轮轴传动链;
使滑动自如地支承于上部具有蓄油槽的导筒的推杆向上方突出,对凸轮轴传动链施加张力的控油式凸轮轴传动链挺杆,
所述内燃机的特征在于,
上述曲轴箱一体具备上述导筒,
上述导筒在其顶部具备蓄油槽,
上述蓄油槽是用蓄油板塞住曲轴箱铸造时设置的蓄油槽凹部的脱模方向侧的开口而形成的,
上述蓄油板兼作对支承曲轴的滚动轴承进行按压的推塞的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汽缸以大大前倾到大致接近水平状态的姿势配置,
推塞配置在曲轴下方,蓄油槽配置在上述推塞的后方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蓄油板紧固在曲轴箱上,其紧固部配置在塞住曲轴箱上设置的蓄油槽的侧部开口的部位和按压推塞的部位之间。
4.根据权利要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在曲轴箱中,蓄油槽侧部开口面和蓄油板紧固面设置在同一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设定成对推塞向滚动轴承侧施力的螺旋弹簧的蓄油板侧的端部位置与曲轴箱的蓄油板的紧固面位置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
蓄油板为水平方向长的形状,蓄油板的推塞按压部设置在塞住蓄油槽侧部开口的部分的上方。
CN2009101180034A 2008-02-25 2009-02-23 内燃机 Active CN1015199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43557 2008-02-25
JP2008043557A JP5009834B2 (ja) 2008-02-25 2008-02-25 内燃機関
JP2008043557 2008-0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9998A true CN101519998A (zh) 2009-09-02
CN101519998B CN101519998B (zh) 2011-06-08

Family

ID=41080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80034A Active CN101519998B (zh) 2008-02-25 2009-02-23 内燃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009834B2 (zh)
CN (1) CN101519998B (zh)
BR (1) BRPI0900489B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7020A (zh) * 2010-06-11 2011-12-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
CN104005843A (zh) * 2013-02-26 2014-08-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改善的拉伸带安装的发动机配件安装座
CN105332817A (zh) * 2014-08-14 2016-02-17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引擎曲轴的辅助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54638B2 (ja) * 2010-06-11 2014-07-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6404764B2 (ja) * 2014-09-30 2018-10-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ローラー式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装置
WO2018061086A1 (ja) * 2016-09-27 2018-04-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JP2019060347A (ja) * 2017-09-22 2019-04-18 大同工業株式会社 ブシュレスローラチェーン及びタイミングチェーン伝動装置
JP6995454B2 (ja) * 2020-03-25 2022-01-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カム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35226B2 (ja) * 1998-03-31 2008-01-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カム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装置
JP4245224B2 (ja) * 1999-04-23 2009-03-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弁駆動装置
JP4578016B2 (ja) * 2001-04-16 2010-11-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カムチェーンリフタ装置
JP3531741B2 (ja) * 2001-09-12 2004-05-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カムチェーンの脱落防止構造
JP3993547B2 (ja) * 2003-09-30 2007-10-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における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の軸受構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7020A (zh) * 2010-06-11 2011-12-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
CN102297020B (zh) * 2010-06-11 2014-08-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
CN104005843A (zh) * 2013-02-26 2014-08-27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改善的拉伸带安装的发动机配件安装座
CN105332817A (zh) * 2014-08-14 2016-02-17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引擎曲轴的辅助机构
CN105332817B (zh) * 2014-08-14 2019-04-23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引擎曲轴的辅助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900489A2 (pt) 2009-11-10
JP5009834B2 (ja) 2012-08-22
CN101519998B (zh) 2011-06-08
JP2009197769A (ja) 2009-09-03
BRPI0900489B1 (pt) 202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9998B (zh) 内燃机
TWI277571B (en) Motorcycle
US4920825A (en) Vehicle engine
EP1930562B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EP2239430B1 (en) Oil storage structure for engine
JP2674805B2 (ja) 変速装置のリンク機構
US10514085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f saddle riding vehicle
JP5525288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
US10655512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f saddle riding vehicle
CN101403327B (zh) 发动机的减压装置
WO2020189303A1 (ja) 内燃機関
US7721700B2 (en) Engine unit and straddle-type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2006283623A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構造
JP2007024007A (ja)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WO2010016161A1 (ja) 鞍乗型車両用の有段式自動変速装置、それを備えるパワー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る鞍乗型車両
US5588406A (en) Structure for lubricating cam sliding surface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981291B (zh) 小型车辆用内燃机
EP3222827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8091676B2 (en)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auxiliaries of engine for snow vehicle
CN101460729B (zh) 内燃机
CN104343495B (zh) 内燃机的通气结构
JP2009068697A (ja) 有段式自動変速装置、それを備えたパワーユニット及び車両
US8720632B2 (en)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CN218669601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JP2008082311A (ja) 車両用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潤滑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