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3899B - 车身侧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3899B
CN101513899B CN2009100018339A CN200910001833A CN101513899B CN 101513899 B CN101513899 B CN 101513899B CN 2009100018339 A CN2009100018339 A CN 2009100018339A CN 200910001833 A CN200910001833 A CN 200910001833A CN 101513899 B CN101513899 B CN 1015138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vehicle body
subpost
front pillar
body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18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3899A (zh
Inventor
钱谷恒明
中发修一
影山和宏
大柳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13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38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38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38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侧部结构(2)。车身侧部结构(2)包括发动机罩(4)、配置在比发动机罩(4)的车辆外侧部后端还靠后方的位置上的前柱(20),以及配置在发动机罩(4)的车辆外侧的前翼子板(6)。车身侧部结构(2)还在夹于前柱(20)与发动机罩(4)的车辆外侧部后端之间的部位包括不是与前柱(20)及前翼子板(6)同一部件的前副柱(30),前副柱(30)构成为:通过安装在车身上的加强件(50)支撑在车身上。因此,能够在将不是与前柱及前翼子板同一部件的部件配置在位于前柱与发动机罩的车辆外侧部后端之间的部位的情况下确保该不是同一部件的部件的支撑刚性。

Description

车身侧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侧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将前柱(front pillar)、前翼子板(front fender)及发动机罩连接起来的部位的车身侧部结构。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将副窗设置在前柱上侧部件的下方且前门的前方的位置上的车身侧部结构已为人所知(例如,参照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0-103360号公报)。
在这种车身侧部结构中,设为这样的外观,即:前翼子板的一部分延伸到前柱上侧部件的下端与发动机罩的车辆外侧部后端之间,使得前柱上侧部件和发动机罩夹着前翼子板的一部分呈连续的形状。
然而,从可成形性和美观的角度来看,将前翼子板形成为该前翼子板的一部分夹在前柱上侧部件的下端与发动机罩的车辆外侧部后端之间的形状,是一种其中还有改进的余地的办法。就是说,在上述车身侧部结构中,可以想到下述办法,即:在前柱上侧部件的下端与发动机罩的车辆外侧部后端之间配置不是与前翼子板及前柱同一部件的部件,以实现良好的前翼子板可成形性和良好的车辆美观。
然而,例如在乘员等当洗车时将脚登在前轮胎上的情况下,因为乘员等会将手放在从前柱上侧部件的下端到发动机罩的车辆外侧部后端为止的部位上,以支撑身体,所以该部位会受到很大的负载。因此,在别的部件配置在该部位的情况下,有出现下述情况之虞,即:由于该别的部件的存在,不能确保支撑刚性。这是一个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解决所述课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将不是与前柱及前翼子板同一部件的部件配置在位于前柱与发动机罩的车辆外侧部后端之间的部位的情况下确保该不是同一部件的部件的支撑刚性的车身侧部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部结构,该车身侧部结构包括发动机罩,配置在比该发动机罩的车辆外侧部后端还靠后方的位置上的前柱,以及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罩的车辆外侧的前翼子板。该车身侧部结构还包括不是与前柱及前翼子板同一部件的前副柱,该前副柱配置于夹在前柱与发动机罩的车辆外侧部后端之间的部位。前副柱构成为:通过安装在车身上的加强件(reinforcement)支撑在所述车身上。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在前柱与发动机罩之间设置有不是与前柱及前翼子板同一部件的前副柱。因为当登在轮胎上时,乘员等会将手放在设置有该前副柱的部位上,所以该部位会往往受到外部负载。在本发明中,该前副柱通过加强件支撑在车身上,能够确保支撑外部负载的支撑刚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最好是这样的,即:加强件构成为与前副柱形成封闭截面(closedsection)。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因为利用加强件在前副柱内形成封闭截面结构,所以能够增强前副柱的支撑刚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最好是这样的,即:加强件通过安装在前柱上的安装支架支撑在车身上。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能够通过使前柱支撑加强件,来进一步确保支撑刚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最好是这样的,即:前副柱和加强件设置在覆盖发动机罩的铰链部的位置上。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能够一边用前副柱覆盖发动机罩的铰链部,一边确保支撑刚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最好是这样的,即:前副柱安装在车身上。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能够通过使车身支撑前副柱,来容易地确保安装精度,并确保支撑刚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最好是这样的,即:该车身侧部结构在位于前柱的下方且前侧门的车辆前方的位置上包括安装有副窗玻璃的开口部,而且,车身侧部结构在车身侧部中的位于该开口部的车辆前方且前副柱与前翼子板之间的位置上还包括外部安装部件安装凹部,装饰物(garnish)、头灯(headlamp)的延伸部分或副窗玻璃的延伸部分配置于该外部安装部件安装凹部。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不是使前翼子板的一部分向上方延伸并突出,且由该延伸并突出的部位形成外部安装部件安装凹部的结构。因此,能够将前翼子板的形状简化,前翼子板的可成形性很良好,能够减低制造成本。此外,能够通过将装饰物、头灯的延伸部分或副窗的延伸部分配置于该外部安装部件安装凹部,来提高车辆侧部的美观。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侧部结构,能够在将不是与前柱及前翼子板同一部件的部件配置在位于前柱与发动机罩的车辆外侧部后端之间的部位的情况下确保该不是同一部件的部件的支撑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侧部结构的图。
图2是放大而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车身侧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在图2中省略前副柱而显示的立体图。
图4是从车辆内侧前方看图3所示的结构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5是在图3中省略加强件而显示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2的VI-VI线的剖面图。
图7是沿图2的VII-VII线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车辆;2-车身侧部结构;3-前保险杠;4-发动机罩;4a-铰链部;4b-铰链安装支架;4c-铰接杆;5-前窗玻璃;6-前翼子板;7-头灯;8-装饰物;9-副窗玻璃;10-车颈(cowl)侧部加强件(车身);11、11a-凹部(外部安装部件安装凹部);20-前柱;21-前柱上侧部件;23-前柱下侧部件;30-前副柱;31-主体壁部;33-外侧壁部;33a-斜面部;33b-接合部;33c-安装部;35-内侧壁部;40-安装支架;50-加强件;51-上壁部;53-外侧壁部;53a-接合部;55-内侧壁部;55a、55b-接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上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图1是显示车身侧部结构的图。图2是放大而显示车身侧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在图2中省略前副柱而显示的立体图。图4是从车辆内侧前方看图3所示的结构而得到的立体图。图5是在图3中省略加强件而显示的立体图。图6是沿图2的VI-VI线的剖面图。图7是沿图2的VII-VII线的剖面图。
图1显示车辆1的车身侧部结构2。该车辆是设置在车身前部的发动机室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比较短的微型厢式车(minivan)。车辆1具有前保险杠3、发动机罩4、前窗玻璃5及前翼子板6等等,该前保险杠3配置在发动机室的前方,该发动机罩4配置为从前保险杠3向车辆后侧的上方倾斜的状态,该前窗玻璃5配置为从发动机罩4的车辆后方向上方倾斜的状态,该前翼子板6在发动机室的侧边沿车辆前后方向从前保险杠3配置到未示的前门为止。
此外,车辆1的前柱20包括前柱上侧部件21和前柱下侧部件23,该前柱上侧部件21是沿着前窗玻璃5的车辆侧部边缘部分向发动机罩4的车辆外侧部后端延伸的部分,该前柱下侧部件23从前柱上侧部件21向下方延伸并支撑前门。此外,设置有纵梁部25,以将前柱下侧部件23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门铰链部分的上端及前柱上侧部件21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分附近连结起来。由该纵梁部25、前柱上侧部件21及前柱下侧部件23包围而形成副窗用开口部27。
此外,在前柱上侧部件21的下端附近接合有机身(body)(车颈侧部加强件)10(以下,称为“车身10”),车身10在发动机室的侧边向车辆前方延伸。前翼子板6的设置为从该前翼子板6的上边缘部分向上方突出的安装片通过螺栓紧固在车身10上,前翼子板6由此固定在所述车身10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中,头灯7、装饰物8及副窗玻璃9配置为:沿车辆前后方向在车辆前方与前门之间成为一体地连续且向车辆后方扩大。配置上列部件的部位是与前保险杠3、发动机罩4、前翼子板6及前柱上侧部件21的外表面相比向车辆内侧凹进的凹部11,当配置头灯7、装饰物8及副窗玻璃9时,这些部件的外表面与周围的外表面呈连续的样子。
头灯7紧固在车身前部上,配置为:从前保险杠3开始在前翼子板6与发动机罩4之间延伸。
装饰物8是大致呈梯形且外表面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板。在前翼子板6与发动机罩4及后述的前副柱30之间,该装饰物8以与头灯7的延伸方向连续的方式向车辆后方延伸。装饰物8配置为嵌入到凹部11中的凹部11a中,该凹部11a是该凹部11还由发动机罩4、前副柱30、前翼子板6、头灯7及副窗玻璃9包围而成的。该装饰物8通过夹子固定在位于该凹部11a的底部的车身10及前副柱30上。
副窗玻璃9大致呈梯形,以与装饰物8的延伸方向连续的方式配置在前柱上侧部件21与前翼子板6之间。该副窗玻璃9粘结固定在前柱20上,来覆盖开口部27。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柱上侧部件21的下端与发动机罩4的车辆外侧部后端之间,以让该前柱上侧部件21及发动机罩4的形状连续的方式设置有从侧面来看大致呈菱形的前副柱30,该前副柱30具有外表面形状与前柱上侧部件21连续的外观。更为具体地说,沿着前窗玻璃5的侧部边缘部分配置有前柱上侧部件21,以从该前柱上侧部件21向车辆前方连续的方式沿着前窗玻璃5的车辆前侧的侧部边缘部分配置前副柱30。该前副柱30是不是与前柱20、发动机罩4及前翼子板6同一部件的部件。
下面,根据图2到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前副柱30加以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发动机罩4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发动机罩4的铰链部4a安装在前副柱30的配置部位。
铰链部4a包括铰链安装支架4b和铰接杆4c。该铰链安装支架4b的剖面大致呈L字形,该铰链安装支架4b从侧面来看大致呈三角形。该铰接杆4c以该铰接杆4c能够转动的方式被铰链安装支架4b支撑。
铰链安装支架4b通过两根螺栓紧固在车身10的上表面10a上,使得该铰链安装支架4b从车身10的上表面10a向上方突出。
铰接杆4c具有与发动机罩4固定在一起的固定部和从固定部延伸的弯曲部,铰链安装支架4b的上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弯曲部的前端。弯曲部形成为弯曲形状,以免当转动时与铰链安装支架4b互相干扰。
本实施方式的前副柱30通过加强件50及安装支架40安装在车身上。
如图5所示,安装支架40接合在前柱上侧部件21上。该安装支架40是通过压制加工等将金属薄板形成为剖面大致呈倒U字形而成的部件。在该安装支架40的顶部还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安装片41。在该安装片41中形成有沿车宽方向贯通该安装片41的螺栓孔。
如图5所示,在前柱上侧部件21中形成有前端部21b,该前端部21b位于用人眼从外部认识到的曲面状设计外表面21a的车辆前端一侧的端部。该前端部21b形成为:以在该前端部21b与该外表面21a的前端之间有高低差的方式与该外表面21a的前端连续,并钻入前副柱30内而向车辆前侧的下方延伸。
此外,前端部21b具有倾斜面21c,该倾斜面21c以比外表面21a的倾斜角大的角度向车辆前侧的下方倾斜,并且面向车辆前侧的斜上方。在该倾斜面21c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隆起部21d,该隆起部21d以剖面大致呈倒U字形的方式向车辆前侧上方突出,并且沿倾斜面21c向车辆前方延伸。安装支架40嵌合在该隆起部21d上,通过焊接固定在前端部21b上。
如图3和图4所示,加强件50是通过压制加工等将金属薄板形成为剖面大致呈倒U字形而成的部件,该加强件50以覆盖铰链部4a的方式通过螺栓紧固在安装支架40上。该加强件50包括: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上壁部51、从上壁部51的车辆外侧边缘部分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外侧壁部53、以及从上壁部51的车辆内侧边缘部分向车辆下方延伸的内侧壁部55。
上壁部51中靠近车辆前方内侧的角部已被切掉,以免与铰接杆4c互相干扰。此外,在上壁部51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分中靠近车辆内侧的角部形成有形成到内侧壁部55为止的开口部,以免与铰链部4a互相干扰。
外侧壁部53具有接合部53a,该接合部53a在车宽方向上从铰链安装支架4b离开,并以覆盖该铰链安装支架4b的车辆外部侧面的方式向下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外侧壁部53的其他部分相比接合部53a向下方延伸。
内侧壁部55具有与前副柱30接合的接合部55a、55b,以及用来与安装支架40的安装片41紧固在一起的安装部55c。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部55a、55b形成为:夹着安装部55c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互相离开。在安装部55c中形成有沿车宽方向贯通该安装部55c的螺栓孔。此外,在安装部55c与接合部55a、55b之间设有高低差,以免螺栓头向车辆内侧过于突出。内侧壁部55形成为:安装部55c位于比接合部55a、55b还靠近车辆外侧的位置上。
如图2、图6及图7所示,前副柱30是通过对金属薄板进行压制加工等来形成的部件,该前副柱30包括主体壁部31、外侧壁部33及内侧壁部35。
主体壁部31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与前柱上侧部件21及发动机罩4的外表面连续的曲面状外表面。
外侧壁部33包括斜面部33a、接合部33b及安装部33c。该斜面部33a以钻入凹部11a内的方式从主体壁部31的车辆外侧边缘部分向车辆内侧下方倾斜着延伸。该接合部33b以与铰链安装支架4b大致平行的方式从斜面部33a的下端向下方延伸。该安装部33c在以避免与上表面10a接触的方式从接合部33b向车辆外侧折弯后还沿着车身10的车辆外侧的侧面10b延伸。在安装部33c的下端附近,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互相离开的方式形成有两个螺栓孔,安装部33c通过螺栓紧固在侧面10b上。
内侧壁部35从主体壁部31的车辆内侧边缘部分向前窗玻璃5一侧折弯,再向车辆内侧下方倾斜着延伸。内侧壁部35覆盖铰链安装支架4b及铰接杆4c的基端部分的车辆内侧。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前副柱30的车辆外侧,该前副柱30的接合部33b通过焊接固定在加强件50的接合部53a上。此外,如图7所示,在前副柱30的车辆内侧,该前副柱30的内侧壁部35通过焊接固定在加强件50的接合部55a上。此外,虽然在附图中未示,但是内侧壁部35及加强件50的接合部55b通过焊接也固定在一起。
如上所述,前副柱30和加强件50夹着铰链部4a在车宽方向的两侧互相接合起来。这样,加强件50就在该加强件50与覆盖该加强件50的前副柱30之间形成封闭截面,来提高支撑强度。
当将前副柱30安装在车身时,首先通过焊接将前副柱30及加强件50固定在一起。然后,将安装支架40接合在前柱20上,并将铰链部4a安装在车身10上。接着,用螺栓将与前副柱30已成为一体的加强件50的安装部55c紧固在安装支架40的安装片41上,并用螺栓将前副柱30的安装部33c紧固在车身10的侧面10b上。这样,就能够以可以进行安装及卸下的方式将前副柱30和加强件50成为一体而成的部件安装在车身上。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侧部结构所起的作用加以说明。
夹在前柱上侧部件21(外表面21a)与发动机罩4的车辆外侧部后端之间的部位,是乘员等在登于轮胎上等情况下为了支撑身体而容易把住的部分。这时被把住的部分会受到乘员等的体重。本实施方式的前副柱30设置在该部位,确保支撑外部负载的支撑刚性。
剖面大致呈倒U字形的前副柱30在车辆外侧被两根螺栓紧固在车身(车身10)上,并在车辆内侧通过已焊接在一起的加强件50被螺栓紧固在车身(前柱20)上。如上所述,因为本实施方式的前副柱30通过固定在车身上的加强件50被支撑,所以能够实现很高的支撑刚性。这样,就能够确保能够耐住乘员等的体重所产生的外部负载的支撑刚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前副柱30和加强件50形成封闭截面,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前副柱30的支撑刚性。
此外,前副柱30的外侧壁部33不是固定在前翼子板6上,而是固定在车身10上。因此,与固定在前翼子板6上的情况相比能够设组装偏差为很小的差,并能够确保支撑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副柱30形成为覆盖发动机罩4的铰链部4a,在不会与发动机罩4的开闭动作互相干扰的状态下确保支撑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柱上侧部件21的前端与发动机罩4的车辆外侧部后端之间设置不是与前翼子板6同一部件的前副柱30,并且,在夹于头灯7与副窗玻璃9之间的部位设置装饰物8。这样,就不需要如现有技术那样使前翼子板6的一部分向上方突出,因而能够实现良好的前翼子板6可成形性,能够谋求制造成本的低廉化。此外,能够通过由头灯7、装饰物8及副窗玻璃9形成连续的线状部位,来实现良好的外观。
下面,显示本发明的车身侧部结构的变形例。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铰链部4a的配置位置与前副柱30的配置位置重叠,构成为前副柱30覆盖铰链部4a。本发明不被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前副柱30的配置位置和铰链部4a的配置位置不重叠。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前柱20上安装有用来安装加强件50的安装支架40。本发明不被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安装支架40安装在车身10上的结构。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专门用于安装加强件50的安装支架40。本发明不被限于此。也可以在铰链部4a的铰链安装支架4b中设安装加强件50的部位,来代替设置专门用于安装加强件50的安装支架40。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装饰物8覆盖凹部11a。本发明不被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头灯7中设后方延伸部分,并使该后方延伸部分覆盖凹部11a;也可以构成为在副窗玻璃9中设前方延伸部分,并使该前方延伸部分覆盖凹部11a。在如上所述设为延伸部分覆盖凹部11a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从头灯7到副窗玻璃9为止的线状部位的外观设为良好的外观。

Claims (5)

1.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包括发动机罩,配置在比该发动机罩的车辆外侧部后端还靠后方的位置上的前柱,以及配置在所述发动机罩的车辆外侧的前翼子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侧部结构还包括不是与所述前柱及所述前翼子板同一部件的前副柱,该前副柱配置于夹在所述前柱与所述发动机罩的车辆外侧部后端之间的部位,
所述前副柱构成为:通过安装在车身上的加强件支撑在所述车身上,
所述加强件构成为:与所述前副柱形成封闭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件通过安装在所述前柱上的安装支架支撑在所述车身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副柱和所述加强件设置在覆盖所述发动机罩的铰链部的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副柱安装在所述车身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在位于所述前柱的下方且前侧门的车辆前方的位置上包括安装有副窗玻璃的开口部,
所述车身侧部结构在车身侧部中的位于所述开口部的车辆前方且所述前副柱与所述前翼子板之间的位置上还包括外部安装部件安装凹部,
装饰物、头灯的延伸部分或所述副窗玻璃的延伸部分配置于所述外部安装部件安装凹部。 
CN2009100018339A 2008-02-19 2009-01-06 车身侧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38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37634 2008-02-19
JP2008037634A JP4947380B2 (ja) 2008-02-19 2008-02-19 側部車体構造
JP2008-037634 2008-0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3899A CN101513899A (zh) 2009-08-26
CN101513899B true CN101513899B (zh) 2012-10-10

Family

ID=41038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183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13899B (zh) 2008-02-19 2009-01-06 车身侧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47380B2 (zh)
CN (1) CN1015138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50854B1 (fr) * 2009-10-05 2015-06-26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artie avant de vehicule dotee d'une piece de fermeture de montant de baie multifonction.
JP2013169815A (ja) * 2012-02-17 2013-09-0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前部構造
EP2634047B1 (en) * 2012-03-02 2014-11-26 Volvo Car Corporation Hinge mechanism
KR101394035B1 (ko) 2012-10-09 2014-05-09 기아자동차 주식회사 펜더 에이프론 연결 구조
FR2997370B1 (fr) * 2012-10-26 2016-02-05 Plastic Omnium Cie Support d'ail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JP5371075B2 (ja) * 2012-11-06 2013-12-18 猛 阿部 自動車用樹脂製透明フロントピラーの製造方法
JP6479087B2 (ja) * 2017-04-25 2019-03-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580110B2 (ja) * 2017-11-21 2019-09-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6921137B2 (ja) * 2019-03-11 2021-08-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EP3957550B1 (en) * 2019-04-15 2023-12-20 NISSAN MOTOR Co., Ltd. Body side panel
FR3104537B1 (fr) * 2019-12-12 2022-01-07 Psa Automobiles Sa Interface de fixation monobloc entre une pluralité d'éléments de carrosserie et un pied de porte avant que comporte une caiss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45937A2 (en) * 2000-04-12 2001-10-1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window member support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4319Y (es) * 1986-05-23 1987-06-01 Pijuan Miquel Ramon Mango perfeccionado para articulos del hogar
JPH0786929B2 (ja) * 1987-10-22 1995-09-20 株式会社イーゼル 画像処理方法
JP2632945B2 (ja) * 1988-07-30 1997-07-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H0371983A (ja) * 1989-08-07 1991-03-27 Mazda Motor Corp バツクバー電極の摩耗検出方法
JP4147638B2 (ja) * 1998-09-29 2008-09-1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4120004B2 (ja) * 2002-02-14 2008-07-16 関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三角窓付き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JP4199601B2 (ja) * 2003-06-09 2008-12-17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固定窓用遮蔽部材及び固定窓及びフェンダパネル取付構造
JP4206878B2 (ja) * 2003-09-22 2009-01-14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ェンダ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JP4867469B2 (ja) * 2006-05-18 2012-02-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45937A2 (en) * 2000-04-12 2001-10-1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window member support structur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237622A 2003.08.27
JP特开2007-308014A 2007.11.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96429A (ja) 2009-09-03
JP4947380B2 (ja) 2012-06-06
CN101513899A (zh) 2009-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3899B (zh) 车身侧部结构
US7651158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1254774B (zh) 气囊装置的配设结构
JPH0714691B2 (ja) 自動車の後部開閉体構造
US6659538B2 (en) Hatchback for an automobile
CN1291879C (zh) 三厢式的机动车辆
US7506911B2 (en) Front pillar apparatus
JP2003276638A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CN101774401B (zh) 装配载货车的具有驾驶室的前车的方法以及载货车的前车
CN105539277B (zh) 车身构造
KR20140057699A (ko) 차량의 프런트 필러
US7641272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KR100828616B1 (ko) 자동차의 선루프 링 레인프 결합 구조
CN109927787B (zh) 一种用于车身后部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08032907B (zh)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的车身侧铰链安装结构
CN114274750B (zh) 一种内部空间可拓展的车身结构及汽车
US11535312B2 (e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 vehicle
CN108698645A (zh) 车辆车身
US7963590B2 (en) Assembly for vehicles including adjustable mirrors
CN211196083U (zh) B柱上饰板、b柱总成和车辆
TW200302793A (en) Vehicle open stay mounting structure
JP4502681B2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CN220220914U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208396547U (zh) 玻璃升降器安装支架及汽车
CN108569117A (zh) 车辆用后尾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