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6432A - 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6432A
CN101486432A CNA2009100025258A CN200910002525A CN101486432A CN 101486432 A CN101486432 A CN 101486432A CN A2009100025258 A CNA2009100025258 A CN A2009100025258A CN 200910002525 A CN200910002525 A CN 200910002525A CN 101486432 A CN101486432 A CN 101486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enger conveyor
object detection
safety device
rail
passe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25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6432B (zh
Inventor
坂上充
伊势阳一
桑村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86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6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6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6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确保乘客传送设备的移动扶手(6)出入口(61)处的安全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在倾斜地设置在上下分开的楼层之间的乘客传送设备(1)的安全装置中,在遮盖上下口附近的栏杆(3)的外侧下部的外侧护板(5)上设置有物体检测传感器(7),该物体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区域是由边(71)和边(72)构成的大致为扇形的检测区域(73),该检测区域与上下口地板(8)平行,对为了从内侧护板(4)以及外侧护板(5)的外边接近移动扶手(6)的出入口(61)而滞留在上下口部分的物体进行检测,并在检测到这些物体时进行提醒注意的语音提示和降低运行速度以及停止运行等安全动作。

Description

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事先检测有无人靠近移动扶手的出入口来防止发生危险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有物体或者人过分靠近位于乘客传送设备的运行方向终端处的移动扶手的出入口时,具有该物体或者人等被扶手的出入口夹住的危险。
近年来,人们对乘客传送设备和电梯等的公共用升降机的安全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开发出更为有效的安全对策。
作为避免上述危险发生的对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对接近移动扶手出入口的物体进行检测并发出提醒和警告的方案。
专利文献1  日本国专利特开2007-137675号公报(段落编号0010,图2)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由于所使用的是检测有无物体靠近移动扶手出入口的传感器,因此,为了避免对正常的乘客作出错误的异常检测,需要将检测范围设定在移动扶手端部的移动扶手正下方的范围内。根据过去的一般经验判断,对移动扶手出入口部分有兴趣并试图接近和触摸移动扶手出入口部分的人大多是儿童,尤其是能够一个人独立行走的幼儿。从儿童的体型上来看,由于其手臂的长度短,无法从移动扶手的行进方向触摸到出入口部分,因此大多从侧面接近出入口部分。在采用上述专利文献的方案时,当物体从移动扶手的行进方向接近时,由于检测范围与出入口部分之间具有一段距离,所以提醒注意的语音提示能够发挥其效果,但如果物体从移动扶手的侧面接近时,由于检测范围与出入口部分之间的距离短,因此该物体很可能在听到提醒注意的语音提示前就已经与移动扶手的出入口部分发生了接触,所以存在无法对最应该检测到的儿童有效地进行检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控制方法,根据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控制方法,即使在儿童等从移动扶手行进方向的侧面接近时,也能够确保移动扶手的出入口处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物体传感器,其设置在上下口附近的所述外侧护板上,并且被构成为透过构成所述栏杆的玻璃面板进行检测,使得其检测区域覆盖包括左右的外侧护板的外侧区域在内的与上下口步行面平行的检测区域;以及安全单元,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有物体接近所述移动扶手的出入口并输出了物体检测信号时,该安全单元响应该物体检测信号起动并进行安全动作。
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响应物体检测信号,进行提醒乘客离开移动扶手的出入口附近的语音提示。
并且,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物体传感器具有紧急事态应对单元,该紧急事态应对单元在物体检测信号连续输出了规定时间时,降低乘客传送设备的运行速度或者使乘客传送设备停止运行。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具有根据乘客传送设备的运行方向,通过所述传感器的物体检测信号对安全动作的动作/不动作进行切换的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例如被构造成,在进行下降运行时,在接收到来自下方楼层侧传感器的物体检测信号时起动并实施安全动作,并且在上升运行时,在接收到来自上方楼层侧传感器的物体检测信号时起动并实施安全动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能够确立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控制方法,根据该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控制方法,即使在儿童等从移动扶手行进方向的侧面接近移动扶手的出入口时,也能够确保移动扶手的出入口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物体检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乘客传送设备(自动扶梯)
2 阶梯
3 栏杆
4 内侧护板
5 外侧护板
6 移动扶手
7 物体传感器
8上下口地板
9 检测物体
10 信号处理单元
11 CPU
12 串行通信发送接收部分
14 接口部分
20 控制单元
21 逆变器
22 感应电动机
23 远程监视部分
24 语音合成单元
61 扶手出入口
71、72 物体传感器的扇形扫瞄区域的2条边
73、74 物体传感器的检测区域
75~78 物体检测区域
251、252 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乘客传送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作为乘客传送设备,例如可以是倾斜地设置在上下分开的楼层之间,被设定成能够在上升运行和下降运行之间进行切换的自动扶梯1,该自动扶梯大致由以下的主要结构组成:环状连接并且进行循环移动的多个阶梯2;竖直地设置在这些阶梯2的两侧的栏杆3;遮盖这些栏杆3的下部内侧的内侧护板4;遮盖栏杆3的下部外侧的外侧护板5;以及由栏杆3支承并且与阶梯2同步移动的移动扶手6。
在此,作为自动扶梯1的安全装置的一个构成部分,例如设置有利用激光束的物体传感器7,该物体传感器用来检测有无乘客接近危险区域。具体来说是在上下口附近的外侧护板5上设置有物体传感器7,该物体传感器的检测区域是由边71和边72构成的大致为扇形的检测区域73,该检测区域与上下口地板8平行。由于使用光束进行检测,所以能够透过玻璃面板进行检测,从而只需要在外侧护板5部分设置一个传感器7,就能形成上述大致为扇形的检测区域73。此外,为了方便起见,在图1中只在自动扶梯1的下部侧的一侧图示了传感器7,但实际上优选在上方楼层侧的上下口处也设置传感器7,在S1000型等可供2个人并排站立的自动扶梯中,由于在乘客排列成2列时传感器会产生死角,因此优选在左右的外侧护板5上也设置一对传感器。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自动扶梯1中,如图2所示,传感器7与信号处理单元10连接,通过设置在信号处理单元10内部的串行通信发送接收部分12接收来自传感器7的数据,并且通过CPU11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将处理结果从接口部分14输出。信号处理单元10的输出被发送到控制单元20,控制单元20根据所处的状态使相应的安全动作起动。具有安全单元,在传感器7检测到有物体接近移动扶手6的出入口61并输出了物体检测信号时,该安全单元相应地使各个不同的安全动作起动。作为所述安全动作,首先,通过语音合成单元24,并且通过设置在上下口附近的扬声器251、252向乘客进行提醒注意的语音提示,并且降低逆变器部分21的输出频率,由此降低感应电动机22的旋转速度,将自动扶梯的运行速度降低到安全的速度。此外,通过远程监视部分23将发生了紧急事态这一情况通知维修管理公司的管理装置,促使维修管理公司对自动扶梯的安全管理状态进行确认。
另外,传感器7例如使激光发射部分以及激光接收部分旋转,并且输出与障碍物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及激光接收部分的旋转角度。该数据通过设置在信号处理单元10内的串行通信发送接收部分12发送到CPU11。由于该数据是圆坐标系的数据,因此,在假定检测距离为r,旋转角度为θ时,采用公式(1),将该数据变换为XY平面坐标数据,生成以传感器7为中心的物体的坐标数据图。
x=r·cosθ,y=r·sinθ ………(1)
将该坐标数据图与预先测得的包括处于没有乘客和行李等物体的状态下的自动扶梯主体在内的固定物体的坐标数据图重叠。并且,通过删除固定物体的坐标数据,能够计算出固定物体以外物体的数据的平面坐标数据图即只表示了自动扶梯的乘客和行李等物体的平面坐标数据图。根据该平面坐标数据图,算出物体的中心点,并存储在信号处理单元10的存储器13中。以很短的时间间隔为单位,例如以100ms的时间间隔为单位,将过去一定时间的该纪录数据,例如过去一秒钟的该纪录数据存储在存储器13内,以此对每个物体的物体中心点的移动量进行监视,并且算出各个物体的移动量。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物体检测的示意图,以下参照图3对物体的检测区域和安全单元的概念进行说明。
首先,对传感器7的物体检测区域进行说明。图中的检测区域75、76、77、78根据从移动扶手6的出入口61起算的距离设定,当在该区域内检测到物体时,进行提醒注意的语音提示。
以下对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例如,有儿童为了将其手从自动扶梯的乘入口即内侧护板4侧伸到移动扶手6的右侧扶手出入口61处而蹲在扶手出入口61的周围(图3中的检测物体9的位置)。此时,传感器7检测到检测区域76中存在有物体,并算出检测物体的外形尺寸,以此识别该物体是否具有检测除外对象以上的外形尺寸。对外形尺寸进行比较的理由是,例如在拄着拐杖的状态下乘入时会在相同的部位检测到物体,考虑到这些因素,对能够识别出人体和儿童的外形尺寸设定了判断阈值。此外,进行比较和计算,以此判断检测物体的移动速度或者移动量是否在一定量以下,同时判断该物体是否滞留在检测区域内,在该物体滞留在检测区域内时,作出需要发出警告的判断。此时,控制单元20根据上述情况,通过语音合成单元24,并且通过设置在上下口附近的扬声器251、252对乘客进行“扶手的出入口附近非常危险,请不要靠近”等提醒注意的语音提示。由于在进行了提醒注意的语音提示后,儿童仍然会继续将手伸向移动扶手6的出入口61,因此,当该物体在该检测区域76内的滞留时间超过了一定时间时,判断为危险状态仍然存在。此时,控制单元20通过语音合成单元24,并且通过扬声器251、252向乘客进行“请注意,自动扶梯将停止。”等提醒注意的语音提示。与此同时,向逆变器21输出将输出频率降低到0Hz的指令,降低感应电动机22的旋转速度,然后,在速度降低到预先规定的实质为零的速度时,通过制动器装置,以机械方式将自动扶梯1保持在静止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在自动扶梯的上下口部分的范围检测有无物体接近移动扶手6的出入口61,因此,在哪一个方向接近等因素不会对检测产生大的影响,从而能够在物体接近移动扶手6的出入口61前作出警告动作。
以下对物体传感器7的设置及其利用形式的多样性进行说明。
首先,如上所述,优选在图1的未图示的上方楼层侧的上下口的左右的外侧护板上也设置物体传感器7。此时,各个物体传感器的全部检测功能没有必要一直使用。例如,在自动扶梯1上升时,下方楼层侧上下口处的扶手的出入口61只具有扶手出口的功能,所以物体在该处被夹住的危险性很小。此时,使用物体传感器7的物体检测信号的必要性小。因此,可以设置成不使用该处的物体检测信号,或者干脆不生成该物体检测信号。如此,在自动扶梯进行上升运行时,可以只使用上方楼层侧传感器的物体检测信号,由此可以将使用的物体检测信号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此外,如果是能够在上升运行/下降运行之间进行切换的双向自动扶梯,则能够在上述上升运行自动扶梯的利用形式和下降运行之间进行切换,分别使用下方楼层侧传感器的第1物体检测信号和上方楼层侧传感器的第2物体检测信号,由此可以将使用的物体检测信号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如上所述,通过在乘客传送设备的上下楼层的上下口附近的左右的外侧护板上设置传感器,即设置4个传感器,能够更为切实地检测到有无物体接近移动扶手的出入口并且能够更为切实地进行安全动作。
另外,将检测区域75~78的检测区域设定信息纪录在可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即EEPROM或FLASH存储器等中,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任意地设定检测区域。为此,能够根据乘客传送设备的设置环境来设定检测区域。

Claims (8)

1.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其中,所述乘客传送设备具有:环状连接并且循环移动的多个阶梯;竖立地设置在这些阶梯的两侧的栏杆;支承在这些栏杆的上部并与所述阶梯同步移动的移动扶手;控制所述阶梯以及所述移动扶手的驱动的控制单元;以及遮盖所述栏杆的外侧下部的外侧护板,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物体传感器,其设置在上下口附近的所述外侧护板上,并且透过构成所述栏杆的玻璃面板进行检测,使得其检测区域覆盖包括左右外侧护板的外侧区域在内的与上下口步行面平行的检测区域;以及
安全单元,其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有物体接近所述移动扶手的出入口并输出了物体检测信号时,响应该物体检测信号起动安全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单元响应表示有物体接近了所述移动扶手的出入口的物体检测信号,进行提醒乘客离开所述移动扶手的出入口附近的语音提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体传感器具有紧急事态应对单元,该紧急事态应对单元在表示有物体接近了所述移动扶手的出入口的物体检测信号连续输出了规定时间时,降低乘客传送设备的运行速度或者使乘客传送设备停止运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传感器的大致为扇形的检测区域分割为检测有效区域和检测无效区域,并与各个所述检测区域相对应地输出物体检测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物体检测区域内检测到的物体相对于所经过时间内的移动距离在规定值以上时,将该检测物体判断为正常的乘客流动,并将其从包括提醒乘客注意的语音提示在内的安全动作的对象中删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物体检测区域内检测到的物体的外形尺寸在规定值以下时,将该检测物体作为不检测对象处理,并将其从包括提醒乘客注意的语音提示在内的安全动作的对象中删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物体检测区域设置在乘客传送设备的上下口部分的内侧以及乘客传送设备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通过控制应用程序对所述物体检测区域的检测范围进行变更以及使所述物体检测区域无效的功能。
CN2009100025258A 2008-01-18 2009-01-16 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4864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8621A JP5285919B2 (ja) 2008-01-18 2008-01-18 乗客コンベアの安全装置
JP2008-008621 2008-01-18
JP2008008621 2008-01-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6432A true CN101486432A (zh) 2009-07-22
CN101486432B CN101486432B (zh) 2011-04-06

Family

ID=40889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25258A Active CN101486432B (zh) 2008-01-18 2009-01-16 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285919B2 (zh)
CN (1) CN101486432B (zh)
HK (1) HK113324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6774A (zh) * 2010-11-26 2012-05-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跌倒检测装置及乘客输送机
CN105270980A (zh) * 2015-11-11 2016-01-27 日立电梯(广州)自动扶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安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7922168A (zh) * 2015-08-26 2018-04-17 奥的斯电梯公司 输送机装置
US10059569B2 (en) 2016-07-29 2018-08-28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nitoring system of a passenger conveyor, a passenger conveyor, and a monitoring method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25344A (ja) * 2010-04-21 2011-11-10 Hitachi Ltd 乗客コンベア
JP5776289B2 (ja) * 2010-11-26 2015-09-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倒れ検知装置及び乗客コンベア
CN106167226A (zh) * 2016-08-12 2016-11-30 太仓市微贯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扶梯梳齿防护装置
JP6321126B1 (ja) * 2016-12-09 2018-05-0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WO2019016966A1 (ja) * 2017-07-21 2019-01-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システム
JP6819750B2 (ja) * 2019-09-17 2021-01-27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警告装置及び乗客コンベア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4232A (zh) * 1997-03-25 1998-09-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自动扶梯的控制装置
JP2000053361A (ja) * 1998-08-12 2000-02-22 Hitachi Ltd マンコンベアの乗客監視装置
CN1189383C (zh) * 1999-05-17 2005-02-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乘客传送带的控制装置
JP2003104680A (ja) * 2001-10-02 2003-04-09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JP4424890B2 (ja) * 2001-11-15 2010-03-0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接近警報装置取付構造
JP4844280B2 (ja) * 2005-10-21 2011-12-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安全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6774A (zh) * 2010-11-26 2012-05-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跌倒检测装置及乘客输送机
CN102476774B (zh) * 2010-11-26 2015-04-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跌倒检测装置及乘客输送机
CN107922168A (zh) * 2015-08-26 2018-04-17 奥的斯电梯公司 输送机装置
US10259685B2 (en) 2015-08-26 2019-04-16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nveyor device
CN107922168B (zh) * 2015-08-26 2020-09-18 奥的斯电梯公司 输送机装置
CN105270980A (zh) * 2015-11-11 2016-01-27 日立电梯(广州)自动扶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安全检测装置及方法
US10059569B2 (en) 2016-07-29 2018-08-28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nitoring system of a passenger conveyor, a passenger conveyor, and a monitor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66983A (ja) 2009-07-30
JP5285919B2 (ja) 2013-09-11
CN101486432B (zh) 2011-04-06
HK1133240A1 (en) 2010-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6432B (zh) 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控制方法
CN101456518B (zh) 乘客传送设备的安全装置以及安全控制方法
JP5089304B2 (ja)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安全装置
EP3459893B1 (en) Elevator sensor array system
JP4353763B2 (ja) 自動運転方式マンコンベア
JP5001170B2 (ja) エレベータ安全システム
WO2011111096A1 (ja) 安全位置センサ付きエレベータ
KR101622825B1 (ko) 무게감지센서 및 변속수단을 구비한 에스컬레이터의 안전운행시스템
US11932512B2 (en) Methods and architectures for end-to-end robot integration with elevators and building systems
JP2017214180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5259676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107555288A (zh) 限位开关系统
JP5921238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警告装置
EP3492416B1 (en)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for occupant evacuation
JP6786577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6876355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システム、乗客コンベアシステム用の携帯端末
JP2016185856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安全装置
CN113401741A (zh) 对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的专业化、个性化和增强电梯呼叫
JP2021155206A (ja) 乗客転倒検知装置を具える乗客コンベア
KR101608943B1 (ko) 천정크레인 탑승 감지장치
JP7150916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および制御方法
JP7485474B1 (ja)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方法
CN104828686A (zh) 自动扶梯的保护装置
KR101954279B1 (ko) 속도 가변형 핸드레일을 갖는 에스컬레이터 또는 무빙 워크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JP2021070539A (ja) 乗客コンベ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3324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3324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