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0761A - 防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60761A CN101460761A CNA2007800209049A CN200780020904A CN101460761A CN 101460761 A CN101460761 A CN 101460761A CN A2007800209049 A CNA2007800209049 A CN A2007800209049A CN 200780020904 A CN200780020904 A CN 200780020904A CN 101460761 A CN101460761 A CN 1014607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vibration control
- control equipment
- liquid chamber
- accesso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2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9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687 interca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30 interca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6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987 sulfu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943 EPDM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882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7656 Respiratory Sound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防振装置(10)中,连接杆(12)贯穿橡胶弹性体(44)的空洞部(104)以及主体板(14)的内周侧,并且,固定于连接杆(12)的杆主体(13)外周侧的制动橡胶(98)配置在橡胶弹性体(44)的空洞部(104)内。由此,能够做成为将沿着连接杆(12)的轴向与橡胶弹性体(44)重叠配置的杆主体(13)收纳到装置内部的状态,由固定在该连接杆(12)的杆主体(13)上的制动构件(96)构成制动机构,因此,既能够抑制装置沿轴向的尺寸增大,又能够通过用于防止连接杆(12)沿于轴垂直的方向产生过大位移的制动机构来防止装置沿轴向的尺寸增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适用于汽车、普通产业用机械等中的用于减小及吸收从发动机等振动发生部向车体等振动承受部传递的振动的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汽车等车辆,为了抑制从作为主要振动发生源的包括发动机、齿轮箱的动力单元向车体传递振动,获得优良的乘坐舒适性,并且为了保护安装在车体上的各种构件免受振动的影响,借助作为防振装置的发动机支架将动力单元支承到车体上。作为使用这样的防振装置的动力单元的固定方式,有采用摆锤(pendulum)方式等的悬挂方式,作为在此样的悬挂方式中采用的防振装置,公知有日本特开平10—30675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4—263785号公报所记载的装置。
日本特开平10—30675号公报所记载的防振装置包括:配置在下侧支承板与上侧支承板之间的厚壁圆筒状弹性体(elastomer),以及贯穿下侧支承板和弹性体的中心部、上端部连接固定在上侧支承板上的连接杆(连接构件)。
另外,日本特开2004—263785号公报所记载的防振装置包括:轴部(连接构件)、连接臂和橡胶制动件,该轴部上端部在圆筒状的支架主体内部与橡胶主体(弹性体)相连接,并且下端侧从支架主体突出,该连接臂连接固定在该连接构件下端部、该橡胶制动件覆盖该连接臂外侧。在该防振装置中,当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输入负荷时,连接臂隔着橡胶制动件与防振装置的支脚部相抵接,从而阻止连接构件在车辆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产生过大位移。
但是,在日本特开平10—30675号公报所记载的防振装置中,在下侧支承板的中央部一体地形成圆筒状的轴向通道,在贯穿该轴向通道内周侧的连接构件与轴向通道之间无间隙地填充弹性体,从而限制连接构件在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产生过大位移。但是,采用上述构造时,沿着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的振动传递率也变高,无法有效地吸收沿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的振动。
另外,与日本特开平10—30675号公报所记载的防振装置相比较,在日本特开2004—263785号公报所记载的防振装置中,若不增大装置沿高度方向(轴向)的尺寸,则无法增大连接构件沿轴向的尺寸,连接构件相对于沿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振动的倾斜量相对变大,因此,容易产生弹性体的耐用性降低这样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防振装置中,由沿轴向配置在支架主体下方的连接臂、覆盖该连接臂外侧的制动橡胶、将支架主体连接到车体一侧的支脚部构成制动机构,因此,为了配置该制动机构,不可避免地要增大装置沿着轴向的尺寸。
发明内容
考虑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设置不增大装置尺寸而可使连接构件的轴向长度足够长、且限制连接构件沿着垂直于轴向的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产生过大位移的制动机构的防振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1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防振装置包括:与振动承受部相连接的形成为环状的第1主体构件;贯穿上述第1主体构件的内周侧,并且从该第1主体构件向外侧突出的基端侧与振动发生部相连接的杆状的连接构件;连接固定在上述连接构件的从上述第1主体构件向外侧突出的前端部上的第2主体构件;在上述连接构件外周侧、上述第1主体构件与上述第2主体构件之间配置的、弹性连接上述第1主体构件与上述第2主体构件的大致筒状的弹性体,在上述弹性体的中央部形成有供上述连接构件贯穿的空洞部,在上述空洞部内配置有制动橡胶,并且,将上述制动橡胶固定在上述连接构件的外周侧,使该制动橡胶的外周面与上述第1主体构件的内周面隔开规定间隔地相面对。
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中,在上述弹性体中央部形成有供上述连接构件贯穿的空洞部,在该空洞部内配置有由弹性材料形成的制动橡胶,并且,将制动橡胶固定在连接构件的外周侧,使其与第1主体构件的内周面隔开规定间隔地相面对,从而当通过连接构件沿着与连接构件的轴向垂直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以下,将上述方向统称为“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向装置输入负荷时,弹性体产生弹性变形,并且,杆状连接构件一边以与第2主体部连接的连接部为中心进行摆动一边沿着负荷输入方向产生位移。
此时,在输入负荷较小、连接构件沿横向产生的位移量小于制动橡胶的外周面与第1主体构件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的情况下,连接构件沿横向的位移不受第1主体构件的内周面限制,通过弹性体的弹性变形来逐渐减小连接构件随着负荷输入而产生的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移(振动)。
另外,在输入负荷较大、连接构件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产生的位移与制动橡胶的外周面和第1主体构件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相同时,制动橡胶与第1主体构件的内周面相抵接而产生弹性变形,从而限制连接构件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移。
另外,在第1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中,连结构件贯穿形成在弹性体中央部的空洞部以及第1主体构件的内周侧,并且,将固定在连接构件外周侧的制动橡胶配置在空洞部内,因此,能够做成为将连接构件沿着轴向与弹性体重叠配置的部分收纳到装置内部的状态,能够由固定在收纳于该连接构件的空洞部内的部分上的制动橡胶构成制动机构,因此,既能够抑制装置的轴向尺寸增大,又能够加长连接构件沿轴向的尺寸,并且,可通过用于防止连接构件沿着横向产生过大位移的制动机构来防止装置沿轴向的尺寸增大。
另外,第2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1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该防振装置具有弹性覆盖部,该弹性覆盖部与上述弹性体一体形成,用于覆盖上述第1主体构件内周面的至少与上述制动橡胶相面对的区域。
另外,第3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1技术方案或者第2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主体构件内周面以及上述制动橡胶外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周面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
另外,第4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1技术方案~第3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和上述制动橡胶由在输入振动方面特性各不相同的橡胶材料形成。
另外,第5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1技术方案~第4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该防振装置包括:将上述弹性体作为隔壁的至少一部分并封入有液体的主液室;沿着上述连接构件的轴向与上述主液室相对设置并封入有液体的副液室;构成上述副液室的隔壁的一部分并能向扩大、缩小该副液室内部容积的扩大、缩小方向变形的隔膜构件;沿着上述轴向配置在上述主液室与上述副液室之间,分别形成上述主液室以及上述副液室的内壁面的一部分的分隔构件;使上述主液室和上述副液室相互连通的限制通路。
第6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5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上述主液室、上述副液室以及上述分隔构件分别形成为环状,并且以包围上述连接构件的方式配置在该连接构件的外周侧,上述副液室沿着上述连接构件的轴向与上述主液室相面对地设置。
在上述第6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中,弹性体、主液室、副液室以及分隔构件分别形成为环状,并且以包围连接构件的方式配置在连接构件的外周侧,从而能够配置成使连接构件的轴向中间部与弹性体、主液室、副液室以及分隔构件沿着轴向重叠,因此,既能够抑制装置沿轴向的尺寸增大,又能够加长连接构件沿轴向的尺寸。
另外,在第6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中,使副液室沿着轴向与主液室相面对且将分隔构件夹在他们之间地设置副液室,因此,能够使副液室沿径向与主液室重叠地配置副液室,因此,与副液室配置在主液室外周侧的以往的防振装置相比较,能够减小装置沿径向的尺寸。
另外,本发明第7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技术方案1所述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隔膜构件具有可向上述扩大、缩小方向变形的隔膜主体,该隔膜主体与上述弹性体形成为独立的个体。
另外,第8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7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以及上述隔膜主体分别由不同种类的橡胶材料形成。
另外,第9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7技术方案或者第8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主体构件包括供上述连接构件的前端侧贯穿的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内筒部、在配置在上述内筒部外周侧的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外筒部,上述隔膜构件包括:固定于上述隔膜主体内周部整周上且嵌套固定于上述内筒部外周侧的内周支承配件、固定于上述隔膜主体外周部整周上且嵌套固定于上述外筒部内周侧的外周支承配件。
另外,第10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9技术方案所述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外筒部具有凿紧部,在上述外周支承配件嵌插于上述外筒部的内周侧之后,该凿紧部向内周侧塑性变形而限制上述外周支承配件沿上述轴向移动。
第11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9技术方案或第10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该防振装置包括:从上述连接构件的前端侧开始螺合、一边按压上述内周支承配件一边将内周支承配件固定于上述连接构件上的固定螺母;用于阻止上述第2主体构件与上述内周支承配件沿着圆周方向的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阻止机构。
如上所述,在通过固定螺母将内周支承配件固定到连接构件上时,使固定螺母一边按压内周支承配件一边转动,但本发明如上所述具有相对移动阻止机构。因此,能够防止内周支承配件与第2主体构件之间的滑动,能够防止固定螺母与内周支承配件一起转动,从而能够防止隔膜主体发生扭曲。
第12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11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相对移动阻止机构构成为上述内周支承配件内周面以及上述内筒部外周面的至少一周面为摩擦系数高于平滑面的高摩擦面。
如上所述,通过由高摩擦面构成内周支承配件与内筒部之间的接触部分,从而能够抑制第2主体构件与内周支承配件之间沿圆周方向相对移动。
另外,在此的高摩擦面可以通过滚花加工、其他形成凹凸的加工而构成。
第13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11技术方案或者第12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相对移动阻止机构包括:对上述内周支承配件的内周面朝径向外侧切削而形成的切口部、上述内筒部的外周面朝径向外侧突出且与上述切口部卡合的卡合凸部。
如上所述,通过使内筒部的卡合凸部与内周支承配件的切口部相卡合,能够阻止第2主体构件与内周支承配件之间沿圆周方向相对移动。
第14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11技术方案~第13技术方案中的任一项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相对移动阻止机构包括:从上述内周支承配件内周向内侧突出的凸部、使上述内筒部的上述固定螺母侧端部沿着上述凸部变形的卡合凿紧部。
如上所述,通过使内筒部的端部铆接变形而与内周支承配件的凸部相卡合,能够阻止第2主体构件与内周支承配件之间沿圆周方向相对移动。
第15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11技术方案~第14技术方案中的任一项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分隔构件固定于上述第2主体构件内侧,并且使上述内周支承配件与上述分隔构件相抵接,上述相对移动阻止机构构成为上述内周支承配件的与上述分隔构件相抵接的抵接面以及上述分隔构件的与上述内周支承配件相抵接的抵接面中的至少一面为摩擦系数高于平滑面的高摩擦面。
在将分隔构件固定在第2主体构件的内侧、且使该分隔构件与内周支承配件相抵接的情况下,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高摩擦面,提高分隔构件与内周支承配件的抵接面的摩擦力,也能够阻止第2主体构件与内周支承配件之间沿圆周方向相对移动。
第16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11技术方案~第15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分隔构件固定在上述第2主体构件的内侧,并且使上述内周支承配件与上述分隔构件相抵接,上述相对移动阻止机构包括:上述内周支承配件与上述分隔构件的抵接部分中的形成在上述内周支承配件以及上述分隔构件的一方上的凹部、形成在另一方上的与上述凹部卡合的凸部。
在将分隔构件固定在第2主体构件的内侧、且使该分隔构件与内周支承配件相抵接的情况下,通过如上所述地使分隔构件与内周支承配件构成凹凸形状而卡合,也能够阻止第2主体构件与内周支承配件之间沿圆周方向相对移动。
第17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6技术方案~第16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分隔构件上设有上述限制通路。
另外,第18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6技术方案~第17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振装置包括:设于上述分隔构件内部的中空状的收纳室、使上述收纳室与上述主液室相连通的第1开口部、使上述收纳室与上述副液室相连通的第2开口部及流通控制板,该流通控制板配置在上述收纳室内,当向上述连接构件或上述第1主体构件输入振动时,与该振动输入同步地相对于上述收纳室内壁面的上述第1开口部周缘部以及上述第2开口部周缘部接近或离开,交替打开关闭上述第1开口部以及上述第2开口部,控制通过上述收纳室的在上述主液室与上述副液室之间的液体流通。
另外,第19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18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纳室沿着以上述连接构件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延伸而形成,上述流通控制板形成为沿着以上述连接构件附近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延伸且两端部分别作为可动端的大致C字状。
另外,第20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以第18技术方案或第19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为基础,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纳室内壁面的至少上述第1开口周缘部以及上述第2开口部周缘部由弹性材料形成。
采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防振装置,能够设置不增大装置尺寸而可使连接构件沿轴向的长度足够长,且限制连接构件沿垂直于轴向的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产生过大位移的制动机构。
附图说明
图1A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1B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制动面形状的概略俯视图。
图2为第1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主体外壳以及配置在主体外壳内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A为从下方观察配置在第1实施方式防振装置的主体外壳内的孔构件时的立体图。
图3B为配置在第1实施方式防振装置的主体外壳内的孔构件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省略了收纳室以及可动隔板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5A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5B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制动面形状的概略俯视图。
图6为第2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主体外壳以及配置在主体外壳内的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连接环和内筒配件的筒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第2实施方式的将连接环和内筒配件的筒部铆接连接起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为第2实施方式变形例的将连接环和内筒配件的筒部铆接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变形例中的连接环、底板和内筒配件的筒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11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另一变形例中的连接环和内筒配件的筒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2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另一变形例中的连接环、底板和内筒配件的筒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13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防振装置;12、连接杆(连接构件);14、主体板(第1主体构件);24、主体外壳(第2主体构件);26、内筒配件(第2主体构件);28、外筒配件(第2主体构件);36、底板(第2主体构件);44、橡胶弹性体(弹性体);46、制动支承部;48、覆盖部(弹性覆盖部);52、主液室;84、孔通路;94、隔膜;95、副液室;96、制动构件;98、制动橡胶;110、防振装置;112、主体外壳(第2主体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A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该防振装置10适于用作将作为汽车等车辆的振动发生部的包括发动机以及齿轮箱的动力单元支承到作为振动承受部的车体上的支架装置。另外,图1A中的附图标记S表示装置的轴心线,以沿着该轴心线S的方向为装置的轴向进行以下说明。
如图1A所示,在防振装置10的中心部设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大致圆棒状的连接杆12,并且,在该连接杆12外周侧配置有板状的主体板14。在连接杆12的轴向中间部设有外径大致恒定的杆主体13,并且,在相对于该杆主体13的上端侧以及下端侧分别一体地设有螺旋轴16以及螺旋轴18。在此,螺旋轴16的直径小于杆主体13的直径,从而在杆主体13和螺旋轴16之间形成环状的台阶部20。在螺旋轴16的外周侧套有与台阶部20相抵接的环状的衬垫21。
连接杆12的螺旋轴18的直径比杆主体13的直径小一些,在连接杆12的杆主体13与螺旋轴18之间一体地形成有直径大于杆主体13的轴环部22。该轴环部22的下表面侧形成为相对于轴向倾斜的锥状的抵接面23。在防振装置10中,在螺旋轴16的外周侧配置有形成为大致有底圆筒状的主体外壳24。在主体外壳24的内周侧设有大致圆筒状的内筒配件26,并且,在该内筒配件26的外周侧配置有大致圆筒状的外筒配件28。在内筒配件26的下端部弯曲形成有向内周侧延伸的环状凸缘部30,在外筒配件28的下端部弯曲形成有向内周侧延伸的环状凸缘部32,并且,在外筒配件28的上端部形成有内外径朝上方呈锥状缩径的凿紧部34。
另外,在主体外壳24内设置有环状底板36,该底板36从上端侧嵌插到在内筒配件26和外筒配件28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间内而与凸缘部30、32相抵接。如图2所示,在底板36的中心部穿设有供内筒配件26的筒部27贯穿的圆形贯穿孔38,并且,在该贯穿孔38的外周侧穿设有下部连通孔40以及多个流通开口42。下部连通孔40形成为大致矩形,流通开口42形成为开口宽度从内周侧向外周侧扩大的大致扇形。
如图1A所示,在防振装置10中,在主体外壳24的下侧配置有主体板14,在主体板14和主体外壳24之间配置有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橡胶弹性体44。另外,在主体板14的中央部附近一体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大致圆筒状的制动支承部46,连接杆12穿过制动支承部46的内周侧向主体板14的上方以及下方突出。在此,制动支承部46沿与轴向垂直方向的截面形状被形成为以主体板14的长度方向为短径方向(图1B的箭头DS方向)的椭圆形。
橡胶弹性体44上端面的外周侧与外筒配件28的凸缘部32硫化粘结,并且,其上端面的内周侧与内筒配件26的凸缘部30硫化粘结。另外,橡胶弹性体44的下端部与主体板14的上表面侧硫化粘结。由此,橡胶弹性体44将主体外壳24和主体板14弹性连接。另外,在橡胶弹性体44上一体形成有用于覆盖主体板14的制动支承部46的内周面以及外周面的覆盖部48。在此,如图1B所示,用于覆盖制动支承部46内周侧的覆盖部48沿着短径方向(箭头DS方向)的壁厚较薄,沿着长轴方向(箭头DL方向)的壁厚较厚,其内周面由以轴心线S为中心、曲率半径恒定的弯曲面形成。
如图1A所示,在橡胶弹性体44的上端面,在凸缘部33的外周端与凸缘部32的内周端之间形成有凹部50。该凹部50的截面形状为沿着径向细长的大致长方形,沿着以轴心线S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呈环状延伸。通过用底板36封闭凹部50的上端侧而在凹部50的内部形成了与外部划分开的环状的液室空间,在该液室空间内部填充水、乙二醇等液体,从而形成为内部容积随着橡胶弹性体44弹性变形而扩大、缩小的主液室52。另外,在橡胶弹性体44的内周部有形成沿轴向贯穿的大致圆柱状的空洞部104。该空洞部104形成为内径从主体外壳24的下端部到主体板14的上端面附近逐渐扩大的大致圆台状。
如图2所示,在主体板14的外周侧的部分上穿设有多个沿轴向贯穿的连接孔54。在防振装置10中,主体板14的外周侧的部分将载置到车辆的车体136F(参照图1A)上,并且,通过分别贯穿了多个连接孔54的螺栓等紧固构件(省略图示)将主体板14紧固固定到车体136F上。另外,如图1A所示,在防振装置10中,将连接杆12的螺旋轴18拧入到设于构成动力单元的一部分的齿轮箱130G上的螺孔132G中,从而使连接杆12的下端部与齿轮箱130G相连接。在此,在齿轮箱130G的螺孔132G的开口端周缘部形成有与连接杆12的抵接面23相对应的、由倾斜面形成的支承面134G,通过将抵接面23压接到该支承面134G上,从而将防振装置10自动定位到齿轮箱130G的规定安装位置。
如图1A所示,在主体外壳24内以沿轴向层叠在底板36上侧的状态收纳环状的底盖构件56以及孔构件64。如图2所示,底盖构件56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树脂等具有柔软性的材料形成为整体厚度恒定的圆板状,其外径与底板36的外径大致相同。在底盖构件56的中央部穿设有供内筒配件26的筒部27穿过的圆形贯穿孔58,并且,在贯穿孔58的外周侧穿设有中间连通孔60以及多个下部开口62。
在此,中间连通孔60形成为大致矩形,与底板36的下部连通孔40相对配置。另外,多个下部开口62分别沿着圆周方向形成为细长的狭缝状,在底盖构件56上沿着圆周方向排列多个下部开口62,并且,沿着径向在外周侧以及内周侧分别配置下部开口62。在防振装置10中,沿着底盖构件56的径向配置的一对下部开口62与底板36的1个流通开口42相对。
孔构件64形成为上端侧被圆板状的顶板部66封闭的浅底的大致有底圆筒状,其外径与底盖构件56的外径大致相同。如图3B所示,在孔构件64的顶板部66的中央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贯穿部68,内筒配件26的筒部27贯穿该贯穿部68内。另外,在孔构件64的顶板部66的贯穿部68的外周侧穿设有多个上部开口70。在此,多个上部开口70的形状和配置与底盖构件56的下部开口62大致相同。另外,在孔构件64的顶板部66的外周侧一体地形成有向下方开放的弯曲为大致コ字状的槽状部72。
如图3A所示,在孔构件64上形成有从贯穿部68的外周面延伸到槽状部72的封闭部74,封闭部74、贯穿部68以及槽状部72各自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在该封闭部74上形成有外周侧面向槽状部72内开口的大致矩形的流通凹部78,该流通凹部78与底盖构件56的中间连通孔60相对配置。另外,在孔构件64上形成有沿着径向横截槽状部72内的封闭部74,该封闭部74的下端面与槽状部72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在槽状部72上的沿着圆周方向距离封闭部74规定距离的部位穿设有矩形的上部连通孔80。
在防振装置10中,沿着轴向配置在主液室52和副液室95之间的孔构件64、底盖构件56以及底板36构成为分别形成主液室52以及副液室95的一部分内壁面的分隔构件106。如图3B所示,在孔构件64的下端面上通过硫化粘接粘贴有薄膜状的橡胶膜65,在顶板部66以及槽状部72的下表面侧也分别粘贴有该橡胶膜65。
如图1A所示,在防振装置10中,孔构件64的下端侧被底盖构件56封闭,从而在底盖构件56与孔构件64的顶板部66之间形成了轴向扁平的空间、即收纳室82,并且,在槽状部72内形成有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的细长的空间,该空间填充与主液室52相同的液体而形成孔通路84。在此,收纳室82沿着以轴心线S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呈C字状延伸,其两端部由封闭部76封闭。另外,孔通路84也沿着以轴心线S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呈C字状延伸,其两端部由封闭部78封闭。该孔通路84的长度和截面面积、即液体的流通阻力被设定(调整)为适合于例如摇动振动。
在防振装置10中,在收纳室82内配置有橡胶制的可动隔板86。如图2所示,可动隔板86由具有规定厚度的橡胶板形成内径及外径恒定的大致C字状,在其圆周方向上的与封闭部76相对应的部分切成扇状。由此,可动隔板86的两端部分别形成为沿着厚度方向的变形阻力小于圆周方向中间部的可动端87。可动隔板86的内径比贯穿部68的外径大一些,并且,其外径比槽状部72的内径小一些。另外,可动隔板86的厚度比收纳室82的轴向尺寸小规定尺寸。由此,可动隔板86可以在收纳室82内、在与可动隔板86和收纳室82的轴向尺寸差大致相同的范围内沿轴向移动。
在此,可动隔板86的厚度与收纳室82的轴向尺寸之差例如与车辆行驶时产生的低频带(例如8~12Hz)振动、即摇动振动的振幅(例如0.5mm~1mm左右)相对应地设定。
如图1A所示,在防振装置10中,在外筒配件28的内周侧的、孔构件64的上侧嵌插有薄壁圆筒状的连接配件88。在组装防振装置10时,将外筒配件28的凿紧部34铆接成锥状,从而通过凿紧部34限制该连接配件88沿轴向移动并将其固定在外筒配件28内。
在防振装置10中,在内筒配件26的外周侧的、底板36以及孔构件64的上侧嵌插有厚壁的大致圆筒状的连接环90,并且,设有拧入到连接杆12的螺旋轴16上的固定螺母92。在防振装置10中,固定螺母92拧入到螺旋轴16上直到与连接环90的上端面压接,从而将连接环90固定到底板36以及孔构件64和固定螺母92之间。另外,底板36、底盖构件56以及孔构件64沿着轴向被橡胶弹性体44、连接配件88和连接环90夹持,从而限制它们沿轴向移动并将它们固定在主体外壳24内。
如图1A所示,在防振装置10中设有架设在连接配件88和连接环90之间的环状隔膜94。该隔膜94例如由耐臭氧性优良的NR/EPDM系的橡胶材料形成为薄膜状,其外周部与连接配件88的内周侧整周硫化粘接,并且,其内周部与连接环90的内周侧整周硫化粘接。由此,连接配件88和连接环90之间由隔膜94封闭。隔膜94呈在连接配件88与连接环90之间沿着轴向鼓出的松弛的状态,可因较小的负荷(液压)而向轴向产生变形。
在防振装置10中,在主体外壳24内的孔构件64与隔膜94之间形成有与外部划分开的环状液室空间,在该液室空间内部填充与主液室52相同的液体,从而形成内部容积可根据隔膜94的变形而扩大、缩小的副液室95。主液室52和副液室95通过底板36的下部连通孔40、底盖构件56的中间连通孔60、孔通路84以及孔构件64的上部连通孔80相互连通。
如图1A所示,在防振装置10中设有嵌套固定在连接杆12的杆主体13外周侧上的环状制动构件96。在制动构件96的内周侧设有薄壁圆筒状的金属套筒102,并且,在该金属套筒102的外周侧配置有厚壁圆筒状的制动橡胶98。金属套筒102嵌套在杆主体13的外周侧,以与轴环部22上端部相抵接的状态固定。
制动橡胶98的外周面形成为制动面100,其内周面通过硫化粘结固定到金属套筒102的外周面上。由此,制动橡胶98的制动面100借助覆盖部48与主体板14的制动支承部46内周面相面对地被支承。另外,制动橡胶98由与橡胶弹性体44不同种类的橡胶材料形成。
具体地说,为了使橡胶弹形体44相对于摇动振动等低频振动的减振性良好,由NR/SBR系橡胶等高阻尼橡胶材料形成;另一方面,为了使制动橡胶98在输入高频振动时的防振性良好,由NR系橡胶等动倍率较低的橡胶材料形成。但是,对于防振装置10,在输入低频振动时,可利用在孔通路84中流通的液体产生的共振现象(液体共振)使低频振动产生衰减,因此,也可以用动倍率较低的橡胶材料形成橡胶弹性体44。
在此,制动橡胶98的轴向厚度比主体板14的制动支承部46的宽度小一些,其外径比覆盖制动支承部46的覆盖部48的最小内径(短轴)小规定长度。由此,如图1B所示,在覆盖部48的内周面与制动面100之间形成有径向宽度在沿着圆周方向的任意位置大致恒定的间隙。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0的动作以及作用进行说明。在防振装置10中,在从齿轮箱130G侧输入振动时,作为减振主体的橡胶弹性体44因该振动而产生弹性变形。由此,通过橡胶弹性体44吸收所输入的振动而使该振动衰减。此时,所输入的振动无论是沿轴向产生振幅的纵向振动,还是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产生振幅的横向振动,在输入振动时,都可以通过橡胶弹性体44产生弹性变形来吸收所输入的振动而使该振动衰减。
另外,在防振装置10中,在从齿轮箱130G输入振动时,当橡胶弹性体44与该振动输入同步地产生弹性变形时,主液室52的液压随着主液室52的内部容积扩大、缩小而产生变化。随着该液压变化,液体通过孔通路84在主液室52与副液室95之间相互流通,并且,在收纳于通过下部开口62与主液室52相连通的收纳室82内的可动隔板86上作用有与输入振动同步周期性变化的液压(压力波),受到该压力波的可动隔板86在收纳室82内沿着轴向在与可动隔板86和收纳室82之间的尺寸差相同的可动范围内进行往复移动(振动)。由此,可动隔板86反复进行其上表面部相对于孔构件64的顶板部66抵接及离开的动作以及下表面部相对于底盖构件56抵接及离开的动作,当与底盖构件56相抵接时封闭下部开口62,且在与顶板部66相抵接时封闭上部开口70。
另外,在防振装置10中,若输入振动时主液室52内的液压相对于副液室95内的液压上升,则可动隔板86承受主液室52的液压(正压),从而可动隔板86向上方移动,另外,若输入振动时主液室52内的液压相对于副液室95内的液压降低,则可动隔板86承受主液室52的液压(负压),从而可动隔板86向下方移动。
在防振装置10中,在输入振动的频率小于或等于摇动振动的频率(例如8~12Hz),且其振幅较大(例如0.5mm~1mm左右)的情况下,在主液室52的液压变化方向刚刚发生变化(从上升到降低或者从降低到上升)之后,可动隔板86与底盖构件56以及顶板部66中的一个相抵接,实际上阻止了液体通过收纳室82在主液室52和副液室95之间流通。
因此,在防振装置10中,当输入摇动振动时,液体实际上不会通过收纳室82内在主液室52和副液室95之间流通,而是仅通过孔通路84在主液室52和副液室95之间相互流通。其结果是,在防振装置10中,在输入的振动尤其为摇动振动的情况下,在孔通路84内流通的液体产生共振现象(液体共振),利用该液体共振的作用能够特别有效地使输入振动(摇动振动)衰减。
另外,在防振装置10中,在输入振动的频率高于摇动振动的频率且其振幅较小的情况下,例如,在输入振动为空转振动(例如,20~30Hz),其振幅为0.1mm~0.2mm左右的情况下,被调整为适合摇动振动了的孔通路84呈堵塞状态,液体难以流过孔通路84。
此时,在防振装置10中,随着主液室52的周期性的液压变化,可动隔板86在收纳室82内沿着轴向产生振动,其振幅小于可动隔板86与收纳室82的尺寸差,因此,可动隔板86不会以完全面接触的状态与底盖构件56和顶板部66中的任一个相抵接,底盖构件56的下部开口62和顶板部66的上部开口70双方分别被可动隔板86保持在限制性的开放状态。
因此,在防振装置10中,当输入空转振动等高频振动时,孔通路84呈堵塞状态,液体难以流过孔通路84,但由于主液室52内的液体通过收纳室82向副液室95流出,抑制了主液室52内的液压上升,因此,能够抑制由主液室52内的液压上升引起的装置弹簧常数增大,即使在输入上述高频振动时,也可将橡胶弹性体44的动态弹簧常数维持得较低,并通过该橡胶弹性体44的弹性变形有效地吸收高频振动。
另外,在防振装置10中,通过可动隔板86能够有效地抑制输入高频振动时橡胶弹性体44的动态弹簧常数增大,但是,可动隔板86在与输入振动同步地碰撞底板构件56以及顶板部66,从而产生敲打声。在上述敲打声成为比输入高频振动时动态弹簧常数增大更重要的问题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也可以省略设置在孔构件64上的收纳室82,并且省略不在收纳室82内配置可动隔板86。由此,与图1A所示的装置相比,采用图4所示的防振装置10,能消除可动隔板86在振动时的敲打声,并且,能够简化装置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0中,在橡胶弹性体44的中央部形成有供连接杆12贯穿的空洞部104,将制动橡胶98配置在该空洞部104内,并且,将制动橡胶98固定到连接杆12的杆主体13外周侧,使其与主体板14的制动支承部46内周面空出规定间隙地相面对,从而当通过连接杆12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车辆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向装置输入负荷时,橡胶弹性体44产生沿着扭转方向的弹性变形,并且,连接杆12一边以与主体外壳24的连接部为中心进行摆动一边沿着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产生位移。
此时,在输入负荷较小、连接杆12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移量小于制动橡胶98的外周面与覆盖部48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的情况下,连接构件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移不被制动支承部46限制,通过橡胶弹性体44的弹性变形来逐渐减小连接杆12随着负荷输入而产生的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移(振动)。
另外,在输入负荷较大、连接杆12产生的位移大于制动橡胶98的外周面与覆盖部48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时,制动橡胶98压接到覆盖部48上,并且,制动橡胶98和覆盖部48产生弹性变形(压缩变形)。通过该制动橡胶98和覆盖部48的弹性变形阻力限制连接杆12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移,并且,通过制动橡胶98和覆盖部48来抑制在连接杆12与主体板14之间传递振动。
另外,在防振装置10中,连接杆12贯穿橡胶弹性体44的空洞部104和主体板14的内周侧,并且,固定在连接杆12的杆主体13的外周侧的制动橡胶98配置在橡胶弹性体44的空洞部104内,因此,能将沿着连接杆12的轴向与橡胶弹性体44重叠配置的杆主体13做成为收纳到装置内部的状态,可通过固定在该连接杆12的杆主体13上的制动构件96构成制动机构,因此,既能够抑制装置的轴向尺寸增大,又能够加长连接杆12的轴向尺寸,并且,通过用于防止连接杆12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产生过大位移的制动机构也可防止装置的轴向尺寸增大。
另外,在防振装置10中,覆盖部48的沿着制动支承部46短径方向的壁厚相对较薄,沿着制动支承部46长径方向的壁厚相对较厚。由此,例如,若以制动支承部46的长径方向与车辆前后方向实际上一致、且制动支承部46的短径方向与车辆左右方向实际上一致的方式将防振装置10配置在齿轮箱130G和车辆136F之间,则能够使连接杆12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产生的位移大于制动橡胶98的外周面与覆盖部48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时的弹簧常数的增加小于连接杆12的位移量的增加,并且,能够使连接杆12沿着车辆左右方向产生的位移大于制动橡胶98的外周面与覆盖部48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时的弹簧常数的增加大于连接杆12的位移量的增加。
其结果是,能够通过制动橡胶98和覆盖部48有效地减少对乘坐舒适性有较大影响的前后方向上的振动,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对操作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的齿轮箱130G的沿着左右方向的位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制动支承部46内周面的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形状形成为非圆形,并且,使覆盖部48的壁厚在长径方向和短径方向上不同,但使制动橡胶98的壁厚在长径方向和短径方向上不同或者使覆盖部48和制动橡胶98的壁厚均在长径方向和短径方向上不同,也能够获得与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防振装置10中,将主液室52、副液室95以及孔通路84分别配置在连接杆12的外周侧,从而即使设置主液室52、副液室95以及孔通路84,也能够防止装置的轴向尺寸增大。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振装置10中,橡胶弹性体44、主液室52、副液室95以及分隔构件106(孔构件64、底盖构件56以及底板36)分别形成为环形,并且以包围连接杆12的方式配置在连接杆12的外周侧,从而能够配置成使连接杆12的轴向中间部与橡胶弹性体44、主液室52、副液室95以及分隔构件106沿着轴向重叠,因此,既能够抑制装置的轴向尺寸增大,又能够加长连接杆12的轴向尺寸。
另外,在防振装置10中,使副液室95沿着轴向与主液室52相面对且将分隔构件106夹在它们之间地设置副液室95,因此,可以将副液室95沿着径向与主液室52重叠配置,因此,与将副液室95配置在主液室52的外周侧的以往的防振装置相比较,能够减小装置的径向尺寸。
其结果是,采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振装置10,不增大装置的径向以及轴向尺寸,即可使连接杆12的轴向长度足够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0中,隔膜94和主体橡胶44形成为独立的个体,从而与将隔膜94和橡胶弹性体一体形成的以往的防振装置相比较,可以不考虑橡胶弹性体44的原材料(橡胶种类),由防臭氧性优良的NR/EPDM系橡胶材料形成隔膜94,因此,能够长期防止隔膜94产生由于臭氧老化等引起的裂纹等损坏,另外,由于提高了设计隔膜94的壁厚等各部分尺寸的自由度,因此,能够将隔膜94设计成不易出现产生较强的交变应力的应力集中区的形状,从而也能够提高隔膜94的耐用性。
特别是通过将连接环90整周固定在隔膜94的内周部,将该连接环90嵌套固定在内筒配件26的筒部27外周侧,并且将连接配件88整周固定在隔膜94的外周部,将该连接配件88嵌插固定在外筒配件28的内周侧,使上述连接环90以及连接配件88与主体外壳24相连接,从而能够使隔膜94的与主体外壳24相连接的部分(隔膜94的内周部以及外周部)足够长,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隔膜94与主体外壳24的连接部产生应力集中,有效地防止隔膜94的连接部分产生损坏。
另外,在防振装置10中,设置在分隔构件106内部的收纳室82形成为沿着以轴心线S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延伸并且两端部分别被封闭的C字状,收纳在该收纳室82内的可动隔板86也形成为沿着以轴心线S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延伸并且两端部分别作为可动端87的C字状,由于可动隔板86在可动端87附近的变形阻力小于其他部分,因此,在输入振动时可动隔板86随着主液室52内的液压发生变化而受到压力波作用的情况下,可动隔板86的可动端87附近优先于其他部分在收纳室82内开始移动,比其他部分更早地与顶板部66或者底盖构件56相抵接。
因此,在输入振动时,可动隔板86的一对可动端87附近与顶板部66或者底盖构件56相抵接之后,可动隔板86与顶板部66或者底盖构件56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加,因此,与可动隔板整体同时与顶板部66或者底盖构件56相抵接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减小可动隔板86与顶板部66或底盖构件56相抵接时产生的敲打声。
另外,在防振装置10中,可动隔板86反复抵接以及离开的底盖构件56由具有弹性或柔软性的材料形成,并且,孔构件64的顶板部66的下表面侧被具有弹性的橡胶膜65覆盖,因此,利用底盖构件56以及橡胶膜65所具有的对撞击缓冲作用,也可减小可动隔板86与顶板部66或者底盖构件56相抵接时产生的敲打声。
第2实施方式
图5A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1。本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1的内筒配件26-2、连接环90-2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内筒配件26、连接环90不同,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内筒配件26-2、连接环90-2以及与它们相关的部分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1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0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如图5A所示,在螺旋轴16的外周侧配置有形成为大致有底圆筒状的主体外壳24。在主体外壳24的内周侧设置有大致圆筒状的内筒配件26-2,并且,在该内筒配件26-2的外周侧配置有大致圆筒状的外筒配件28。
如图6所示,内筒配件26-2包括圆筒状筒部27以及从筒部27下侧端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环状凸缘部30。在筒部27的上端侧的3个部位进行切削而构成了突状的卡合凿紧部27A。
如图5A所示,在防振装置10中,在隔着孔构件64与主液室52相反的一侧设置隔膜94。隔膜94形成为环状,例如,由耐臭氧性优良的NR/EPDM系橡胶材料形成为薄膜状。隔膜94的外周部与连接配件88的内周侧整周硫化粘接。另外,隔膜94的内周部与连接环90-2的外周侧整周硫化粘接。
连接配件88形成为环状,嵌入到外筒配件28的内周侧的、孔构件64的上侧。在组装防振装置10时,将外筒配件28的凿紧部34铆接成锥状,从而通过凿紧部34限制该连接配件88沿轴向移动并将其固定在外筒配件28内。
底盖构件56和孔构件64沿轴向被橡胶弹性体44和连接配件88以及连接环90-2夹持,从而限制底盖构件56和孔构件64向轴向移动并将它们固定在主体外壳24内。
如图5A所示,连接环90-2为层叠了外径不同的3个圆板的形状,从上侧开始顺次为大径部92A、中径部92B以及小径部92C。在连接环90-2的中央部构成有可供内筒配件26-2的筒部27贯穿的贯穿孔90A。如图7所示,在构成贯穿孔90A的内周壁上端的等间隔的3个部位形成有朝径向外侧切削内周壁而形成的切口部91。连接环90-2嵌入筒部27的外周面与孔构件64的贯穿部68的内周面之间,小径部92C的顶端面与底板36的上表面相抵接。在组装防振装置11时,将筒部27的卡合凿紧部27A配置在与切口部91相对应的位置地嵌入连接环90-2。而且,使卡合凿紧部27A朝径向外侧打开地进行铆接,从而如图8所示,卡合凿紧部27A与切口部91相卡合。如上所述,通过使卡合凿紧部27A与切口部91相卡合,可防止内筒配件26-2与连接环90-2沿着圆周方向相对移动。
如图5A所示,在连接杆12上,在螺旋轴16上螺合有固定螺母97。固定螺母97将连接环90-2的上端面作为底座面,拧入固定螺母97使其压接连接环90-2,在固定螺母97与衬垫21之间夹持内筒配件26、底板36和连接环90-2,并将上述构件固定在连接杆12上。
由此,通过连接配件88和连接环90-2将隔膜94固定在主体外壳24上,主体外壳24的上表面被隔膜94封闭。隔膜94呈在连接配件88与连接环90-2之间沿着轴向鼓出的松弛的状态,该隔膜94可因较小的负荷(液压)而沿轴向变形。
这样一来,在将隔膜94固定到主体外壳24上的情况下,在拧入固定螺母97时,若固定螺母97与连接环90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则固定螺母97与连接环90一起转动。此时,若连接环90-2与内筒配件26-2相对移动,则会产生隔膜94扭曲这样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卡合凿紧部27A卡合到切口部91中来防止连接环90-2与内筒配件26-2之间的相对移动。由此,能够防止隔膜94扭曲。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卡合凿紧部27A卡合到切口部91中来阻止内筒配件26-2与连接环90-2沿圆周方向的相对移动,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进行阻止。
例如,如图9所示,不将内筒配件26-2的筒部27做成为在前端部形成切口部,而是将其做成稍稍朝外侧打开的形状,并且,在连接环90-2的贯穿孔90A的内壁上部形成肋90R。于是,在将连接环90-2嵌套到筒部27的外侧之后,沿着连接环90-2的内周对筒部27的前端进行铆接。由此,以棱90R陷入筒部27的前端的方式使连接环90-2与筒部27卡合,从而能够阻止内筒配件26-2与连接环90-2沿圆周方向相对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底板36固定在主体外壳24内,因此,通过阻止连接环90-2与底板36的相对移动也能够阻止内筒配件26-2与连接环90-2沿圆周方向相对移动。例如,如图10所示,在连接环90-2的小径部92C的前端面形成凸部99,并且,在底板36上构成可以供凸部99插入的凹部39。于是,通过将凸部99嵌入凹部39中也能够阻止连接环90-2沿圆周方向的相对移动。
另外,通过增大连接环90-2与内筒配件26接触部分的摩擦力也能够实现阻止内筒配件26-2与连接环90-2沿圆周方向相对移动。为了增大摩擦力,例如图11所示,可以考虑使用对筒部27的外周面施加滚花加工RT或在连接环90-2的贯穿孔90A的内壁上形成凹凸等方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底板36固定在主体外壳24内,因此,通过增大连接环90-2与底板36接触部分的摩擦力也能够实现阻止内筒配件26-2与连接环90-2沿圆周方向相对移动。为了增大摩擦力,例如图12所示,可以考虑使用在底板36的上表面、连接环90的小径部92C的前端面施加滚花加工RT或形成凹凸等方法。
第3实施方式
图13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该防振装置110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振装置10相同,适于用作将汽车等车辆的作为振动发生部的包括发动机以及齿轮箱的动力单元支承到作为振动承受部的车体上的固定装置。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10与第1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0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符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10与第1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0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10不具有主液室52、副液室95以及孔通路84。如图13所示,在防振装置110中,在连接杆12的螺旋轴16的外周侧配置有大致碟形的主体外壳112。在该主体外壳112的中心部穿设有圆形的贯穿孔114,螺旋轴16贯穿该贯穿孔114内。另外,在主体外壳112中,在贯穿孔114的外周侧形成有朝向上方倾斜的锥部116,并且,将外周端部向上方弯曲的弯曲部118形成为环状。
在防振装置110中,在螺旋轴16的外周侧嵌套厚壁圆筒状的衬垫120,并且,拧入固定螺母92,从而将主体外壳112固定在连接杆12上。另外,在防振装置110中,在主体外壳112与主体板14之间配置有橡胶弹性体44,将橡胶弹性体44的上端部硫化粘结到主体外壳112的锥部116的下表面侧,并且,将橡胶弹性体44的下端部硫化粘结到主体板14的上表面侧。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振装置110的动作以及作用进行说明。
在防振装置110中,从齿轮箱130G侧输入振动时,作为减振主体的橡胶弹性体44因该振动而产生弹性变形。由此,通过橡胶弹性体44吸收输入的振动而使该振动衰减。此时,输入的振动无论是沿轴向产生振幅的纵向振动,还是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产生振幅的横向振动,当输入振动时,都可以通过橡胶弹性体44的弹性变形来吸收输入的振动而使该振动衰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防振装置110中,在输入负荷较小、连接杆12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产生的位移量小于制动橡胶98的外周面与覆盖部48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的情况下,连接构件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移也不会被制动支承部46限制,通过橡胶弹性体44的弹性变形来逐渐减小连接杆12随着输入负荷而产生的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移(振动)。
另外,在输入负荷较大、连接杆12产生的位移大于制动橡胶98的外周面与覆盖部48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时,制动橡胶98压接到覆盖部48上,并且,制动橡胶98以及覆盖部48产生弹性变形(压缩变形)。通过上述制动橡胶98以及覆盖部48的弹性变形阻力来限制连接杆12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的位移,并且,通过制动橡胶98以及覆盖部48来抑制连接杆12与主体板14之间的振动传递。
另外,在防振装置110中,由于连接杆12贯穿橡胶弹性体44的空洞部104以及主体板14的内周侧,并且,固定在连接杆12的杆主体13的外周侧的制动橡胶98配置在橡胶弹性体44的空洞部104内,因此,也能做成为将沿着连接杆12的轴向与橡胶弹性体44重叠配置的杆主体13收纳到装置内部的状态,由固定在该连接杆12的杆主体13上的制动构件96构成制动机构,因此,既能够抑制装置的轴向尺寸增大,又能够加长连接杆12的轴向尺寸,并且,通过用于防止连接杆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产生过大位移的制动机构也能够防止装置的轴向尺寸增大。
Claims (20)
1.一种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振装置包括:
第1主体构件,其形成为环状,与振动承受部相连接,
杆状的连接构件,其贯穿上述第1主体构件的内周侧,并且该杆状的连接构件从该第1主体构件向外侧突出的基端侧与振动发生部相连接,
第2主体构件,其连接固定于上述连接构件的从上述第1主体构件向外侧突出的前端部上,
大致筒状的弹性体,其配置在上述连接构件的外周侧的、上述第1主体构件与上述第2主体构件之间,弹性连接上述第1主体构件与上述第2主体构件;
在上述弹性体的中央部形成有供上述连接构件贯穿的空洞部,
在上述空洞部内配置制动橡胶,并且将上述制动橡胶固定在上述连接构件的外周侧,使该制动橡胶的外周面与上述第1主体构件的内周面隔开规定间隔地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振装置具有弹性覆盖部,该弹性覆盖部与上述弹性体一体形成,用于覆盖上述第1主体构件内周面的至少与上述制动橡胶相对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主体构件内周面以及上述制动橡胶外周面中的至少一个周面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和上述制动橡胶由在输入振动方面特性各不相同的橡胶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振状装置包括:
主液室,其将上述弹性体作为隔壁的至少一部分,封入有液体,
副液室,其沿着上述连接构件的轴向与上述主液室相对设置,封入有液体,
隔膜构件,其构成上述副液室的隔壁的一部分,可向扩大、缩小该副液室内部容积的扩大、缩小方向变形,
分隔构件,其沿着上述轴向配置在上述主液室与上述副液室之间,分别形成上述主液室以及上述副液室的内壁面的一部分,
限制通路,其使上述主液室和上述副液室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上述主液室、上述副液室以及上述分隔构件分别形成为环状,并且以包围上述连接构件的方式配置在该连接构件的外周侧,上述副液室沿着上述连接构件的轴向与上述主液室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隔膜构件具有可向上述扩大、缩小方向变形的隔膜主体,该隔膜主体与上述弹性体形成为独立的个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体以及上述隔膜主体分别由不同种类的橡胶材料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主体构件包括:供上述连接构件的前端侧贯穿的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内筒部、配置在上述内筒部的外周侧且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外筒部,
上述隔膜构件包括:固定于上述隔膜主体内周部整周上且嵌套固定在上述内筒部外周侧的内周支承配件、固定于上述隔膜主体外周部整周上且嵌插固定在上述外筒部内周侧的外周支承配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外筒部具有凿紧部,在上述外周支承配件嵌插到上述外筒部的内周侧之后,该凿紧部向内周侧塑性变形而限制上述外周支承配件沿上述轴向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振装置包括:
固定螺母,其从上述连接构件的前端侧开始螺合,一边按压上述内周支承配件一边将内周支承配件固定于上述连接构件上,
相对移动阻止机构,其阻止上述第2主体构件与上述内周支承配件沿圆周方向相对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相对移动阻止机构构成为上述内周支承配件内周面以及上述内筒部外周面中的至少一周面为摩擦系数高于平滑面的高摩擦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相对移动阻止机构包括:对上述内周支承配件内周面朝径向外侧切削而形成的切口部、在上述内筒部外周面朝径向外侧突出且与上述切口部卡合的卡合凸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相对移动阻止机构包括:从上述内周支承配件内周面向内侧突出的凸部、使上述内筒部的上述固定螺母侧端部沿着上述凸部变形的卡合凿紧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分隔构件固定在上述第2主体构件的内侧,并且使上述内周支承配件与上述分隔构件相抵接,
上述相对移动阻止机构构成为上述内周支承配件的与上述分隔构件相抵接的抵接面以及上述分隔构件的与上述内周支承配件相抵接的抵接面中的至少一面为摩擦系数高于平滑面的高摩擦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分隔构件固定在上述第2主体构件的内侧,并且使上述内周支承配件与上述分隔构件相抵接,
上述相对移动阻止机构包括:上述内周支承配件与上述分隔构件的抵接部分中的形成在上述内周支承配件和上述分隔构件的一方上的凹部、形成在另一方上的与上述凹部相卡合的凸部。
17.根据权利要求6~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分隔构件上设置上述限制通路。
18.根据权利要求6~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振装置包括:
中空状的收纳室,其设置在上述分隔构件的内部,
第1开口部,其使上述收纳室与上述主液室相连通,
第2开口部,其使上述收纳室与上述副液室相连通,
流通控制板,其配置在上述收纳室内,当向上述连接构件或上述第1主体构件输入振动时,与该振动输入同步地相对于上述收纳室内壁面的上述第1开口部周缘部以及上述第2开口部周缘部接近或离开,交替打开或关闭上述第1开口部以及上述第2开口部,控制液体通过上述收纳室在上述主液室与上述副液室之间流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收纳室沿着以上述连接构件为中心的周向延伸而形成,
上述流通控制板形成为沿着以上述连接构件附近为中心的周向延伸并且两端部分别成为可动端的大致C字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纳室内壁面的至少上述第1开口周缘部以及上述第2开口部周缘部由弹性材料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156283A JP4976056B2 (ja) | 2006-06-05 | 2006-06-05 | 防振装置 |
JP156283/2006 | 2006-06-05 | ||
JP2006228621A JP4976080B2 (ja) | 2006-08-25 | 2006-08-25 | 防振装置 |
JP228621/2006 | 2006-08-25 | ||
JP2007066235A JP5001688B2 (ja) | 2007-03-15 | 2007-03-15 | 防振装置 |
JP066235/2007 | 2007-03-15 | ||
PCT/JP2007/061331 WO2007142215A1 (ja) | 2006-06-05 | 2007-06-05 | 防振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60761A true CN101460761A (zh) | 2009-06-17 |
CN101460761B CN101460761B (zh) | 2010-09-22 |
Family
ID=38854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2090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0761B (zh) | 2006-06-05 | 2007-06-05 | 防振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976056B2 (zh) |
CN (1) | CN101460761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5226A (zh) * | 2010-06-12 | 2011-12-14 | 南京搏峰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瓷砖切割机 |
CN102686904A (zh) * | 2009-10-27 | 2012-09-19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隔振装置 |
CN107850172A (zh) * | 2015-08-06 | 2018-03-27 | Inl-国际伊比利亚纳米技术实验室 | 振动阻尼连接器及其用途 |
CN110366466A (zh) * | 2017-03-02 | 2019-10-22 | 别格大昭和株式会社 | 工具保持件的工具紧固方法以及工具保持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04120A (ja) | 2008-02-28 | 2009-09-10 | Bridgestone Corp | 防振装置 |
JP5230520B2 (ja) * | 2009-04-27 | 2013-07-10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防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48750B2 (ja) * | 1991-11-06 | 1998-05-13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防振マウント |
JP2560949B2 (ja) * | 1992-04-22 | 1996-12-04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防振装置の振動体取付構造 |
JPH08291835A (ja) * | 1995-04-21 | 1996-11-05 | Bridgestone Corp | 防振装置 |
JPH10169713A (ja) * | 1996-12-12 | 1998-06-26 | Toyoda Gosei Co Ltd | 防振装置 |
JP3671790B2 (ja) * | 2000-01-13 | 2005-07-13 |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 建設機械の運転室支持装置 |
KR20030085715A (ko) * | 2002-05-01 | 2003-11-07 | 가부시키가이샤 후코쿠 | 액체봉입식 마운트장치 |
JP3929927B2 (ja) * | 2003-04-14 | 2007-06-1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封入マウント装置 |
JP3998671B2 (ja) * | 2004-04-08 | 2007-10-31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防振装置および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
-
2006
- 2006-06-05 JP JP2006156283A patent/JP4976056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6-05 CN CN2007800209049A patent/CN10146076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86904A (zh) * | 2009-10-27 | 2012-09-19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隔振装置 |
CN102275226A (zh) * | 2010-06-12 | 2011-12-14 | 南京搏峰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瓷砖切割机 |
CN107850172A (zh) * | 2015-08-06 | 2018-03-27 | Inl-国际伊比利亚纳米技术实验室 | 振动阻尼连接器及其用途 |
CN107850172B (zh) * | 2015-08-06 | 2020-05-19 | Inl-国际伊比利亚纳米技术实验室 | 振动阻尼连接器及其用途 |
CN110366466A (zh) * | 2017-03-02 | 2019-10-22 | 别格大昭和株式会社 | 工具保持件的工具紧固方法以及工具保持件 |
CN110366466B (zh) * | 2017-03-02 | 2020-09-01 | 别格大昭和株式会社 | 工具保持件的工具紧固方法以及工具保持件 |
US11471954B2 (en) | 2017-03-02 | 2022-10-18 | Big Daishowa Co., Ltd. | Tool clamping method of tool holder and the tool hold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7321964A (ja) | 2007-12-13 |
CN101460761B (zh) | 2010-09-22 |
JP4976056B2 (ja) | 2012-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60761B (zh) | 防振装置 | |
JP5051915B2 (ja)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
US9494210B2 (en) | Vehicle mount and method | |
JP6807257B2 (ja) | 防振装置 | |
CN101618675A (zh) | 动力单元支撑结构 | |
CN102537195B (zh) | 全解耦液压扭矩支柱 | |
JP5933984B2 (ja) | 防振装置 | |
CN102414474B (zh) | 隔振装置 | |
WO2015145672A1 (ja) | 防振装置 | |
JP2005023973A (ja) | ストッパ機構付き防振装置 | |
JP2006097824A (ja)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
JP2009074653A (ja) | 防振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 |
US6029961A (en) | Sleeve-type rubber shock absorber with hydraulic damping | |
CN106394220A (zh) | 用于液压发动机悬置的解联器 | |
JP6774794B2 (ja) | 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自動車 | |
CN102808892A (zh) |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 |
JP2008163970A (ja)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
CN111094789B (zh) | 隔振装置 | |
JP4630216B2 (ja)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
JP6329870B2 (ja) | 防振装置 | |
JP2007032745A (ja)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
JP2009275746A (ja) | トルクロッド | |
JP2013170660A (ja)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
JP2009002426A (ja) |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 | |
JP5386289B2 (ja) |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8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Prologi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