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9425A - 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9425A
CN101449425A CNA2007800179151A CN200780017915A CN101449425A CN 101449425 A CN101449425 A CN 101449425A CN A2007800179151 A CNA2007800179151 A CN A2007800179151A CN 200780017915 A CN200780017915 A CN 200780017915A CN 101449425 A CN101449425 A CN 101449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terminal portion
offset
feeder terminal
electr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79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浦彻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49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94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0023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 B60L3/0061Detecting, eliminating, remedying or compensating for drive train abnormalities, e.g. failures within the drive train relating to electrical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03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 H01R11/05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direct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通过连接部件(4)来连接作为引出导体部的汇流线(263)和供电用端子台(220),所述引出导体部被从作为电气设备的电动发电机的线圈端(262)引出,所述供电用端子台与汇流线(263)隔开间隔设置并与电缆(3A)连接。连接部件(4)作为整体而具有弯曲形状并包括通过使连接部件(4)的一部分弯曲而设置的位置偏移吸收部(46),该位置偏移吸收部能够变形而吸收汇流线(263)与供电用端子台(220)之间的位置偏移。

Description

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以及车辆,特别是涉及从电气设备引出的引出导体部与供电端子部之间的连接构造以及具有该连接构造的车辆。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有各种各样的,作为该电气设备的一个例子的电机广为公知。电机的用途非常广泛,被用于产业设备、各种车辆、空调设备、环境设备等各种设备中。
在上述车辆中也包括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汽车,电机也安装在该混合动力车辆等上。例如在安装在混合动力车辆上的情况下,电机被容纳在框体中,电机的线圈绕线在很多情况下被引出到容纳电机的框体的外部。线圈绕线的引出导体部被进行了清漆处理,在其顶端部压接有压接端子。另一方面,设置有与用于向电机供电的布线相连接的端子台(terminalblock),可以通过电连接该端子台和压接端子来向电机供电。
上述端子台的构造示例例如记载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327184号公报或特开2004-327185号公报中,上述线圈绕线的引出导体部与端子台之间的连接构造示例例如记载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229753号公报、特开2005-229754号公报、特开2005-229755号公报中。
在上述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229753号公报所记载的电机模块中,电机绕线116和端子台120经由可挠部件140连接。通过这样使用可挠部件140,能够利用可挠部件140的变形在某种程度上吸收部件公差,但是在电机绕线116的引出部与端子台120的位置偏移量或其偏差变大了的情况下,可挠部件140的安装作业将变得困难。
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229754号公报所记载的电机模块中,电机绕线116和端子台120经由接线部件130连接。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吸收部件公差,但是由于接线部件130具有包括固定端子132和可动端子135的复杂构造,因此存在着电机绕线116与端子台120之间的连接部的构造变得复杂、制造成本增大的问题。
在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229755号公报所记载的电机模块中,电机绕线116和端子台120经由如板状导体140#那样的可挠部件连接,该板状导体140#具有柔性汇流线(bus bar)140和弹簧状部分141。在该示例中,也能够利用可挠部件的变形在某种程度上吸收部件公差,但是在电机绕线116的引出部与端子台120的位置偏移量或其偏差变大了的情况下,可挠部件的安装作业将变得困难。另外,当将上述柔性汇流线140设置在电机绕线116的引出部上时,也可能会产生制造成本增大的问题。并且,在将具有弹簧状部分141的板状导体140#用作可挠部件的情况下,也可能会产生可挠部件的构造变得复杂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安装在车辆上的以往的电机模块中的电机绕线与端子台之间的连接构造中,可能会产生在电机绕线的引出部与端子台的位置偏移量或其偏差变大了的情况下安装作业变得困难的问题、连接部的构造变得复杂的问题、以及制造成本增大的问题。上述各文献所记载的电机以外的电气设备的引出导体部与供电部的连接构造也同样可能会产生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电气设备的引出导体部与供电端子部的位置偏移量或其尺寸偏差变大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连接作业、能够简化连接部的构造、并且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增大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以及具有该连接构造的车辆。
本发明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包括:引出导体部,被从电气设备引出;供电端子部,与引出导体部隔开间隔设置并与供电线连接;以及连接部件,连接引出导体部和供电端子部。连接部件包括:第一弯曲部,使该连接部件作为整体而形成为弯曲形状;以及位置偏移吸收部,通过使连接部件的一部分弯曲而被设置,包括多个第二弯曲部,能够变形而吸收引出导体部与供电端子部之间的位置偏移。这里,弯曲部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是指弯曲了的地方,例如在为U字状的位置偏移吸收部的情况下,位置偏移吸收部包括4个弯曲部。
上述电气设备例如为旋转电机,也可以在引出导体部的表面形成有提高其刚性的包覆层,上述供电端子部也可以为供电用端子台。
上述连接部件还可以具有被固定在供电端子部上的固定部和被压接在引出导体部上的压接端子部。在该情况下,固定部设置在连接部件的一端侧,压接端子部设置在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侧,第一弯曲部设置在固定部与压接端子部之间,位置偏移吸收部设置在第一弯曲部与压接端子部之间。但是,位置偏移吸收部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弯曲部与固定部之间。
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侧的部分也可以在与包括固定部的连接部件的一端侧的部分相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另外,固定部也可以通过固定部件被固定在供电端子部上并具有接纳上述固定部件的长孔。在该情况下,该长孔的长度方向优选与连接部件的一端侧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为同一方向。
上述位置偏移吸收部也可以通过使连接部件在多处弯曲变形而在连接部件上被设置成凸状。
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侧的部分也可以沿引出导体部延伸。在该情况下,位置偏移吸收部可以在连接部件上被设置成向与引出导体部的引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突出,也可以在连接部件上被设置成向引出导体部的引出方向突出。另外,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侧的部分可以在与引出导体部的引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在该情况下,位置偏移吸收部可以在连接部件上被设置成向与引出导体部的引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突出,也可以在连接部件上被设置成向引出导体部的引出方向突出。
连接部件可以由一体的板状金属部件构成。另外,位置偏移吸收部可以具有近似U字状的形状。
在上述连接部件还具有被固定在供电端子部上的固定部和被压接在引出导体部上的压接端子部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连接部件中,组合沿半径为R的圆弧的多个圆弧状部分来构成位于第一弯曲部与压接端子部或固定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将该中间部分的长度设定成当使中间部分的长度为L时满足R=L/5的关系。
在通过使连接部件的多处弯曲变形而设置了位置偏移吸收部的情况下,可以使位置偏移吸收部的第二弯曲部及其附近部分的厚度大于位置偏移吸收部的除了该第二弯曲部及其附近部分以外的部分的厚度。
此外,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各构成中的至少两个构成。
本发明的车辆具有上述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
在本发明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中,由于连接部件具有位置偏移吸收部,因此即使在电气设备的引出导体部与供电端子部的相对的位置偏移量或其尺寸偏差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使位置偏移吸收部优先变形而吸收电气设备的引出导体部与供电端子部的位置偏移量的情况下容易地进行连接部件的安装作业。另外,由于仅通过使连接部件的一部分形成为弯曲状来设置位置偏移吸收部,因此能够简化连接部件的构造。结果,能够简化电气设备的引出导体部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部的构造,并且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能够安装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构成示例的简要示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发电机及其附近部分的简要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与供电用端子台的连接构造的侧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连接部件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能够制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连接部件的板状部件的形状示例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与供电用端子台的连接构造的侧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的连接部件的变形示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的连接部件的其他变形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与供电用端子台的连接构造的侧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与供电用端子台的连接构造的侧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五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与供电用端子台的连接构造的侧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六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与供电用端子台的连接构造的侧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七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与供电用端子台的连接构造的侧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七的变形例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与供电用端子台的连接构造的侧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七的其他变形例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与供电用端子台的连接构造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15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使用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安装在混合动力车辆上的电动发电机(旋转电机)与端子台(供电用端子台)的连接部的示例,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电动发电机以外的电气设备的引出导体部与供电用端子台以外的供电端子部的连接部。另外,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安装在混合动力车辆以外的各种车辆(例如燃料电池车、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电动车辆)、产业设备、空调设备、环境设备等各种设备上的电气设备。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各实施方式的各构成要素不一定全都是必须的,也存在可以省略一部分构成要素的情况。
这里,首先使用图1和图2来说明能够安装后述的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的混合动力车辆1的构成示例。图1是表示能够安装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构成示例的简要示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发电机及其附近部分的简要构成的图。
图1所示的混合动力车辆1为FF(Front engine Front wheel drive,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方式的车辆,但是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不限于该FF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也可以应用于FR(Front engine Rear wheel drive,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在FR方式的情况下,一般在发动机等的配置、从前方的发动机经由汽车传动轴向后轮传递动力等方面与FF方式的车辆的结构稍有不同,但是此外的基本结构相类似,另外由于FR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结构也是公知的,因此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省略关于FR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混合动力车辆1包括:发动机100、电动发电机200、PCU(Power Control Unit)300、蓄电池400、动力分配机构500、差速机构600、驱动轴700、以及作为前轮的驱动轮800L、800R。
在图1的示例中,发动机100、电动发电机200、PCU 300、动力分配机构500配置在发动机舱900内。PCU 300设置在前围板与前轮的悬架之间的车辆侧部。电动发电机200与PCU 300通过电缆3A连接。PCU 300与蓄电池400通过电缆3B连接。另外,包括发动机100和电动发电机200的动力输出装置经由动力分配机构500与差速机构600连结。差速机构600经由驱动轴700与驱动轮800L、800R连结。
电动发电机200为三相交流同步电动发电机,通过从PCU 300接收的交流电力来产生驱动力。另外,电动发电机200在混合动力车辆1减速时等情况下也用作发电机,通过其发电作用(再生发电)产生交流电力,并将该产生的交流电力输出给PCU 300。
PCU 300将从蓄电池400接收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并对电动发电机200进行驱动控制。该PCU 300将电动发电机200产生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对蓄电池400充电。动力分配机构500例如通过组合行星齿轮(未图示)等各种要素而构成。
从发动机100和/或电动发电机200输出的动力从动力分配机构500经由差速机构600被传递给驱动轴700。并且,被传递给驱动轴700的驱动力作为转矩被传递给驱动轮800L、800R而使车辆能够行驶。在该情况下,电动发电机200作为电动机工作。
另一方面,在车辆减速时等情况下,通过驱动轮800L、800R或发动机100来驱动电动发电机200。在该情况下,电动发电机200作为发电机工作。由该电动发电机200发出的电力经由PCU 300内的逆变器蓄存在蓄电池400中。
接着,使用图2来详细地说明电动发电机200及其附近部分的构成。
电动发电机200如上所述是作为电动机或发电机发挥功能的旋转电机,具有经由轴承230而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210上的旋转轴240、安装在旋转轴240上的转子250、以及定子260。
定子260具有定子铁心261,在定子铁心261上卷绕有线圈。作为被卷绕的线圈的端部的线圈端262经由汇流线(引出导体部)263与设置在壳体210上的供电用端子台220电连接。供电用端子台220经由供电电缆3A与PCU 300电连接。由于PCU 300如图1所示经由供电电缆3B与蓄电池400电连接,因此经由PCU 300和供电电缆3A、3B,将蓄电池400与线圈262电连接。
如图2所示,上述电动发电机200经由减速机构270与差速机构600连接,差速机构600经由驱动轴承接部710与驱动轴700连接。因此,从电动发电机200输出的动力经由减速机构270、差速机构600、以及驱动轴承接部710被传递至驱动轴700。
(实施方式一)
接着,使用图3~图5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一中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引出导体部)263与作为供电端子部的供电用端子台220的连接构造的图。该图3所示的连接构造是对于FR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来说有用的构造。
如图3所示,从定子铁心261的线圈端262引出的汇流线263在电动发电机的定子的轴向上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一中,对汇流线263的表面进行了清漆处理,提高了汇流线263的刚性。此外,也可以进行清漆处理以外的处理来形成用于提高汇流线263的刚性的包覆层。
例如图1和图2所示,供电用端子台220经由电缆3(3A、3B)等供电线与如PCU 300或蓄电池400这样的供电源电连接。例如如图3所示,该供电用端子台220具有:框体221、与设置在该框体221内的电缆(供电线)3A的端部(连接端)225电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22、设置在框体221内并由金属制部件等导电性部件构成的内部导体224、以及与后述的连接部件4电连接并设置在框体221内的第二连接部223。第一和第二连接部222、223分别包括金属制部件等导电性部件并与内部导体电连接。由此,能够经由供电用端子台220电连接电缆3A和连接部件4。
在图3的示例中,供电用端子台220配置在汇流线263附近的、在电动发电机的轴向(汇流线的引出方向)上与定子铁心261的线圈端262相邻的位置。更详细地说,供电用端子台220在汇流线263周围的空间中的线圈端262的附近与汇流线263和线圈端262隔开间隔配置。
在为FR方式的车辆的情况下,电动发电机在很多情况下配置在乘车空间的下方,为了尽可能确保宽阔的乘车空间,优选在该电动发电机的径向上扩展用于容纳电动发电机的空间。因此,如上所述在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上与线圈端262相邻的位置配置供电用端子台220。由此,不需要为了配置供电用端子台220或与其连接的各要素而在电动发电机的径向上扩大容纳该电动发电机的空间。因此,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连接构造可以被称为对于FR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来说有用的构造。
在上述供电用端子台220与汇流线263之间配置电连接并机械连接上述两者的连接部件4。连接部件4作为整体而具有弯曲形状(例如近似L形的形状),如图3和图4所示,其包括:被压接在汇流线263上并具有通孔43的压接端子部40、弯曲部(第一弯曲部)41、被固定在供电用端子台220上并具有长孔44的固定部42、以及位置偏移吸收部46。
可以通过具有导电性的可挠性部件来制造上述连接部件4。例如,可以通过使铜等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变形来制造连接部件4。在通过板状部件来制造连接部件4的情况下,对图5所示的形状的板状部件4a进行冲压加工等而使之产生塑性变形即可。由于能够仅通过这样使一体的板状部件变形来制造连接部件4,因此能够容易并低成本地制造连接部件4。
此外,也可以通过组合多个部件来制造连接部件4。另外,还考虑了预先准备具有弯曲状部分的板状导电部件并通过使该板状导电部件的一部分变形来制造连接部件4。例如,考虑了准备L形的板状导电部件并通过使该板状导电部件变形来形成压接端子部40或位置偏移吸收部46。
在图5的例子中,板状部件4a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具有长孔44,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具有外伸部40a。使该图5所示的板状部件4a弯曲变形,并且使外伸部40a的两个顶端部抵接或重叠而使外伸部40a变形为环状。由此,能够制造出图3和图4所示的形状的连接部件4。
如图3所示,连接部件4的固定部42设置在连接部件4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侧,通过螺栓5等固定部件被固定在供电用端子台220上。在图3的示例中,在螺栓5的头部与固定部42之间设置有垫圈6等铺垫部件。通过这样设置铺垫部件,能够抑制螺栓5的松动。
该固定部42在典型的情况下由连接部件4上的平板状部分构成。另一方面,与固定部42抵接的供电用端子台220的表面也由平坦的面构成。由此,能够容易并牢固地将连接部件4固定在供电用端子台220上。这里,如图3所示,从螺栓5的头部向外伸出而增大了上述垫圈6等铺垫部件的大小,由此能够更加牢固地将固定部42固定在供电用端子台220上并抑制螺栓5在固定后松动。
图3所示的螺栓5的轴部插入到长孔44中。如图4所示,该长孔44的长度方向优选与连接部件4的一端侧的部分的延伸(长度)方向为同一方向。由此,能够在安装连接部件4时使连接部件4向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例如从供电用端子台220朝向汇流线263的方向)错动,由此即使汇流线263在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上产生了位置偏移,也能够吸收该位置偏移。
在设置长孔44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该长孔44的长度方向朝向上述以外的任何方向。例如,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也可以使长孔44的长度方向朝向与连接部件4的一端侧的部分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宽度方向来形成长孔44,还可以使长孔44的长度方向朝向与连接部件4的一端侧的部分的延伸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即,可以根据汇流线263向远离供电用端子台220的方向的位置偏移量和/或位置偏移方向来适当地选择长孔44的长度、宽度、方向等。
压接端子部40设置在连接部件4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该压接端子部40在典型的情况下具有环状的形状,但是可以采用能够与汇流线263的顶端部进行压接连接的任意形状。当连接压接端子部40与汇流线263时,例如可以在将汇流线263的顶端部收入到成形为环状的压接端子部40的通孔43内的状态下对压接端子部40进行铆接而使其变形。由此,能够将压接端子部40压接在汇流线263的顶端部,从而能够使压接端子部40与汇流线263电连接并机械连接。
弯曲部41(第一弯曲部)具有使连接部件4作为整体而形成为弯曲形状的功能,如图3所示,该弯曲部41设置在固定部42与压接端子部40之间。弯曲部41的数量可以任意设定,在图3的示例中,在连接部件4的长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设置了一个弯曲部41。
另外,在图3的示例中,设置了固定部42的那侧部分、即连接部件4的一端侧部分与设置了压接端子部40的那侧部分、即连接部件4的另一端侧部分向近似垂直的方向延伸,但是该连接部件4的一端侧部分与另一端侧部分向相互交叉的方向延伸即可,它们所成的角度既可以为锐角也可以为钝角,可以任意地设定。
例如可以仅通过使连接部件4的一部分弯曲变形来设置位置偏移吸收部46,该位置偏移吸收部46可以变形而吸收汇流线263与供电用端子台220之间的位置偏移。通过这样在连接部件4上设置位置偏移吸收部46,即使在汇流线263与供电用端子台220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偏移量或其偏差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位置偏移吸收部46优先产生变形而吸收汇流线263与供电用端子台220之间的位置偏移,从而容易地进行连接部件4的安装作业。另外,由于可以仅通过使连接部件4的一部分变形等使其成为弯曲状来设置位置偏移吸收部46,因此还可以简化连接部件4的构造。结果,能够简化汇流线263与供电用端子台220的连接部的构造,另外还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增大。
位置偏移吸收部46设置在离开了弯曲部41的位置,例如可以如图3所示那样设置在弯曲部41与压接端子部40之间,还可以设置在弯曲部41与固定部42之间。通过将位置偏移吸收部46设置在离开了弯曲部41的位置,能够在将弯曲部41处的连接部件4的变形量抑制得较小的同时有效地通过位置偏移吸收部46来吸收所期望的方向上的位置偏移量。另外,位置偏移吸收部46具有多个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在图3的示例中,例如通过使连接部件4的多处弯曲变形而在连接部件4上将位置偏移吸收部46设置成凸状。更详细地说,位置偏移吸收部46具有近似U字的形状,由在远离汇流线263的方向上延伸的一组立起部和连结该立起部的连结部限定而成。
在图3的示例中,连接部件4的另一端侧的部分(压接端子部40侧的部分)沿汇流线263在电动发电机的轴向上延伸,因此位置偏移吸收部46向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汇流线263的长度方向)近似垂直的方向突出。即,位置偏移吸收部46的一组立起部在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近似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位置偏移吸收部46的连结部在电动发电机的轴向上延伸。
包括位置偏移吸收部46的连接部件4的另一端侧的部分可以在电动发电机的轴向和与该轴向垂直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变形,在图3的示例中,能够使电动发电机轴向上的连接部件4的变形量多于与该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连接部件4的变形量。因此,图3所示的连接部件4会有效地吸收电动发电机的轴向上的位置偏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设置在固定部42上的长孔44来吸收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垂直(交叉)的方向上的汇流线263的位置偏移。
因此,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一中的连接部件4,不仅能够容易地吸收电动发电机的轴向上的汇流线263的位置偏移,还能够容易地吸收与该轴向相垂直(交叉)的方向上的汇流线263的位置偏移。
在图3的示例中,位置偏移吸收部46被设置成仅向连接部件4的一个表面(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为上侧的表面)侧突出,但是也可以考虑将位置偏移吸收部46设置成从连接部件4的两个表面(图3中的上下表面)分别向上下突出。
(实施方式二)
接着,使用图6~图8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及其变形例。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二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263与供电用端子台220的连接构造的图。本实施方式二的连接构造也是对于FR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来说有用的构造。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二中,使位置偏移吸收部46的角部为圆角。通过这样使位置偏移吸收部46的角部为圆角,能够缓和使位置偏移吸收部46产生了变形时的角部处的应力集中。除此之外的构成与实施方式一的情况基本相同。因此,能够期望获得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效果。
接着,使用图7和图8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二的变形例。如图7和图8所示,在连接部件4中,位于弯曲部41与压接端子部40之间的中间部分也可以由弯曲部构成。由此,能够进一步缓和位置偏移吸收部46与连接部件4一起产生变形时位置偏移吸收部46及其附近部分的应力集中。
在图7的示例中,组合多个圆弧状的部分来构成在连接部件4上位于弯曲部41与压接端子部40之间的中间部分,使各圆弧状部分的由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45限定的圆弧的半径R相等。另外,设定中间部分的长度以使得当使连接部件4的上述中间部分的长度为L时满足R=L/5的关系。由于位置偏移吸收部46从连接部件4的突出高度H优选为高的突出高度,因此也可以考虑增大位置偏移吸收部46的一组立起部的长度以增大该突出高度H。
在图8的示例中,使连接部件4的厚度t改变。更详细地说,使连接部件4的弯曲部及其附近部分的厚度t1大于除了该弯曲部及其附近部分以外的部分的厚度t。在位置偏移吸收部46中,使该位置偏移吸收部46的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及其附近部分的厚度t1大于位置偏移吸收部46的除了该弯曲部及其附近部分以外的部分的厚度t。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连接部件4的弯曲部及其附近部分的强度。
(实施方式三)
接着,使用图9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263与供电用端子台220的连接构造的图。本实施方式三的连接构造也是对于FR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来说有用的构造。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位置偏移吸收部46形成为近似U字的形状,但是可以任意地选择位置偏移吸收部46的形状。例如如图9所示,也可以将位置偏移吸收部46形成为近似V字的形状。除此之外的构成与实施方式一的情况基本相同。因此,本实施方式三也能够期望获得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四)
接着,使用图10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四的电动发电机263与供电用端子台220的连接构造的图。本实施方式四的连接构造也是对于FR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来说有用的构造。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设置一个位置偏移吸收部46的情况,但是也可以设置多个位置偏移吸收部46。例如,在图10的示例中设置有两个位置偏移吸收部46。除此之外的构成与实施方式一的情况基本相同。
在如本实施方式四那样设置有多个位置偏移吸收部46的情况下,除了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应对电动发电机的轴向上的汇流线263的位置偏移量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情况。
可以任意地选择设置有多个位置偏移吸收部46时的位置偏移吸收部46之间的间隔。例如在设置三个以上的位置偏移吸收部46的情况下,位置偏移吸收部46之间的间隔既可以相等也可以不同。另外,可以如图10所示那样使各位置偏移吸收部46从连接部件4突出的突出方向为同一方向,也可以使各位置偏移吸收部46向不同的方向突出。并且,既可以在连接部件4的一端侧的部分(固定部42侧的部分)上设置多个位置偏移吸收部46,也可以在连接部件4的一端侧的部分和另一端侧的部分(压接端子部40侧的部分)这两个部分上设置单个或多个位置偏移吸收部46。
(实施方式五)
接着,使用图11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五。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五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263与供电用端子台220的连接构造的图。本实施方式五的连接构造也是对于FR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来说有用的构造。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汇流线263的顶端与线圈端262之间配置了供电用端子台220的情况的构造示例,但是本发明的连接构造也可以应用于相对于汇流线263的顶端将供电用端子台220配置在与线圈端262相反的一侧的情况。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五中,使连接部件4的另一端侧的部分(压接端子部40侧的部分)沿电动发电机的轴向向远离汇流线263的顶端的方向延伸。并且,将位置偏移吸收部46设置在压接端子部40与弯曲部41之间,使连接部件4作为整体而弯曲,使得连接部件4的一端侧部分(固定部42侧的部分)在与连接部件4的另一端侧部分相交叉的方向(例如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除此之外的构成与实施方式一的情况基本相同。因此,本实施方式五也能够期望获得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六)
接着,使用图12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六。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六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263与供电用端子台220的连接构造的图。本实施方式六的连接构造也是对于FR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来说有用的构造。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连接部件4的另一端侧部分(压接端子部40侧的部分)上设置了位置偏移吸收部46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连接部件4的一端侧部分(固定部42侧的部分)上设置位置偏移吸收部46。在该情况下,位置偏移吸收部46向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六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增大连接部件4向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例如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变形量,因此在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上的汇流线263的位置偏移量大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六的连接构造有用。除此之外的构成与实施方式一的情况基本相同。
由于如上所述可以通过位置偏移吸收部46来吸收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上的汇流线263的位置偏移,因此当在固定部42上设置长孔44时,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可以将长孔44形成为长孔44的长度方向朝向与固定部42的延伸(长度)方向(图4中的上下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例如与上述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宽度方向,图4中的左右方向)。另外,根据不同的情况,也可以考虑代替长孔44而在固定部42上设置圆形的孔。
(实施方式七)
接着,使用图13~图15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七及其变形例。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七的电动发电机的汇流线263与供电用端子台220的连接构造的图。本实施方式七的连接构造是对于FF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来说有用的构造。
在为FF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电动发电机200一般设置在发动机舱900中。在该情况下,与FR方式的情况不同,能够在电动发电机200的周围确保配置供电用端子台220等要素的空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七中,如图13所示,在电动发电机200的周围的空间中设置供电用端子台220。
在图13的示例中,在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定子铁心261的径向)上从线圈端262的外周引出汇流线263。另外,汇流线263的顶端部弯曲而沿电动发电机的轴向延伸。在该汇流线263的顶端部压接有连接部件4的压接端子部40。
连接部件4的一端侧部分(固定部42侧的部分)在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例如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连接部件4的另一端侧部分(压接端子部40侧的部分)沿电动发电机的轴向延伸。并且,将位置偏移吸收部46设置在弯曲部41与固定部42之间。在图13的示例中,位置偏移吸收部46向电动发电机的轴向(与汇流线263的引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突出。除此之外的构成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情况基本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七的情况下,由于在沿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的连接部件4的一端侧部分上设置位置偏移吸收部46,因此能够增大连接部件4向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的变形量。因此,对于汇流线263向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的位置偏移量大的情况有用。
当在固定部42上设置了在其延伸(长度)方向(图13中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长孔44时,还能够应对汇流线263向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的位置偏移量进一步增大的情况。
另外,由于还可以使本实施方式七的连接部件4在电动发电机的轴向上以某种程度变形,因此还可以通过连接部件4的变形在某种程度上吸收汇流线263向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的位置偏移。
接着,使用图14和图15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七的连接构造的变形例。
如图14所示,也可以将位置偏移吸收部46设置在弯曲部41与压接端子部40之间。在该情况下,位置偏移吸收部46向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汇流线263的引出方向)突出。除此之外的构成与图13所示的情况基本相同。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在沿电动发电机的轴向延伸的连接部件4的另一端侧部分上设置位置偏移吸收部46,因此能够增大连接部件4向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的变形量。因此,对于汇流线263向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的位置偏移量大的情况来说有用。
另外,当在固定部42上设置了沿其长度方向(图14中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44时,能够通过该长孔44来吸收汇流线263向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的位置偏移。另外,由于还可以使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4在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上以某种程度变形,因此还能够通过连接部件4的变形在某种程度上吸收汇流线263向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的位置偏移。
如图15所示,也可以使汇流线263的顶端部弯曲并使该顶端部沿电动发电机的轴向向远离线圈端262的方向延伸。并且,在该汇流线263的顶端部压接有连接部件4的压接端子部40。位置偏移吸收部46设置在弯曲部41与压接端子部40之间并向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汇流线263的引出方向)突出。除此之外的构成与图14所示的情况基本相同。
由于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也是在沿电动发电机的轴向延伸的连接部件4的另一端侧的部分上设置位置偏移吸收部46,因此能够增大连接部件4向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的变形量。因此,对于汇流线263向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的位置偏移量大的情况来说有用。
另外,当在固定部42上设置了沿其长度方向(图15中的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44时,能够通过该长孔44来吸收汇流线263向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的位置偏移。另外,由于还可以使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件4在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上以某种程度变形,因此还能够通过连接部件4的变形在某种程度上吸收汇流线263向与电动发电机的轴向相交叉的方向的位置偏移。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可以适当地组合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构成从最初就是预定的。另外,应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向均仅为例示而不具有限制作用。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均包括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在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以及车辆中。

Claims (15)

1.一种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包括:
引出导体部(263),被从电气设备(200)引出;
供电端子部(220),与所述引出导体部(263)隔开间隔设置并与供电线(3A)连接;以及
连接部件(4),连接所述引出导体部和所述供电端子部;
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
第一弯曲部(41),使所述连接部件整体形成为弯曲形状;以及
位置偏移吸收部(46),被设置而使得所述连接部件的一部分弯曲,包括多个第二弯曲部,该位置偏移吸收部能够变形而吸收所述引出导体部与所述供电端子部之间的位置偏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其中,
所述电气设备(200)为旋转电机,
在所述引出导体部(263)的表面形成有提高其刚性的包覆层,
所述供电端子部(220)为供电用端子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其中,
所述连接部件(4)还具有被固定在所述供电端子部(220)上的固定部(42)和被压接在所述引出导体部(263)上的压接端子部(40),
所述固定部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侧,
所述压接端子部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侧,
所述第一弯曲部(41)被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压接端子部之间,
所述位置偏移吸收部(46)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压接端子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其中,
所述连接部件(4)还具有被固定在所述供电端子部(220)上的固定部(42)和被压接在所述引出导体部(263)上的压接端子部(40),
所述固定部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侧,
所述压接端子部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侧,
所述第一弯曲部(41)被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压接端子部之间,
所述位置偏移吸收部(46)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其中,
所述连接部件(4)的所述另一端侧的部分在与包括所述固定部(42)的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一端侧的部分相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所述固定部通过固定部件(5)被固定在所述供电端子部上并具有接纳所述固定部件的长孔(44),
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部件的所述一端侧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为同一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其中,
所述位置偏移吸收部(46)通过使所述连接部件(4)在多处弯曲变形而在所述连接部件上被设置成凸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其中,
所述连接部件(4)的所述另一端侧的部分沿所述引出导体部(263)的引出方向延伸,
所述位置偏移吸收部(46)在所述连接部件上被设置成向与所述引出导体部的引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突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其中,
所述连接部件(4)的所述另一端侧的部分沿所述引出导体部(263)的引出方向延伸,
所述位置偏移吸收部(46)在所述连接部件上被设置成向所述引出导体部的引出方向突出。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其中,
所述连接部件(4)的所述另一端侧的部分在与所述引出导体部(263)的引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所述位置偏移吸收部(46)在所述连接部件上被设置成向与所述引出导体部的引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突出。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其中,所述连接部件(4)的所述另一端侧的部分在与所述引出导体部(263)的引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所述位置偏移吸收部(46)在所述连接部件上被设置成向所述引出导体部的引出方向突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其中,
所述连接部件(4)由一体的板状金属部件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其中,
所述位置偏移吸收部(46)具有近似U字状的形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其中,
所述连接部件(4)还具有被固定在所述供电端子部(220)上的固定部(42)和被压接在所述引出导体部(263)上的压接端子部(40),
所述固定部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侧,
所述压接端子部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件的另一端侧,
所述第一弯曲部(41)被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压接端子部之间,
在所述连接部件中,组合沿半径为R的圆弧的多个圆弧状部分来构成位于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压接端子部或所述固定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将所述中间部分的长度设定成当该中间部分的长度为L时满足R=L/5的关系。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其中,
通过使所述连接部件(4)的多处弯曲变形来设置所述位置偏移吸收部(46),
使所述位置偏移吸收部的所述第二弯曲部及其附近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位置偏移吸收部的除了所述第二弯曲部及其附近部分以外的部分的厚度。
15.一种车辆,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200)与供电端子部(220)的连接构造。
CNA2007800179151A 2006-05-17 2007-05-14 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以及车辆 Pending CN1014494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7911/2006 2006-05-17
JP2006137911A JP2007311123A (ja) 2006-05-17 2006-05-17 電気機器と給電端子部との接続構造および車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9425A true CN101449425A (zh) 2009-06-03

Family

ID=38694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179151A Pending CN101449425A (zh) 2006-05-17 2007-05-14 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08688A1 (zh)
JP (1) JP2007311123A (zh)
CN (1) CN101449425A (zh)
WO (1) WO200713293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3457A (zh) * 2010-05-12 2013-01-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缆和电连接器
CN104022364A (zh) * 2013-03-01 2014-09-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与汇流条的连接结构
CN104485784B (zh) * 2014-12-25 2017-02-01 成都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用无刷励磁发电机引联线
CN109215845A (zh) * 2017-07-06 2019-01-15 保时捷股份公司 用于至少部分电驱动的机动车辆的接触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40740B2 (ja) * 2007-07-19 2009-10-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ステータに用いられる接続線、その接続線を備えた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の接続線の曲げ方法
JP4867912B2 (ja) * 2007-12-27 2012-02-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樹脂モールドバス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力変換装置
JP4840671B2 (ja) * 2008-10-29 2011-12-21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電気的接続構造
FR2949841B1 (fr) * 2009-09-04 2011-12-09 Valeo Vision Sas Module optique pour projec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 d'un organe de raccordement electrique avec des organes distants
CN102362411B (zh) * 2009-11-06 2014-06-2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安装在电机壳中的逆变器端子板以及衬垫
JP5703604B2 (ja) * 2010-03-03 2015-04-2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及びモータ
JP5721332B2 (ja) 2010-03-05 2015-05-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ケースに設置されたインバータ端子台
JP5689710B2 (ja) * 2011-03-02 2015-03-25 木谷電器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への端子ボックスの電気接続構造
EP2562915B1 (en) * 2011-08-24 2015-05-2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entral power supply memb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JP5579241B2 (ja) * 2012-10-18 2014-08-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6075175B2 (ja) * 2013-04-15 2017-02-0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モータ用接続部材及びモータ装置
JP6075174B2 (ja) * 2013-04-15 2017-02-0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モータ用接続部材及びモータ装置
JP2016058182A (ja) * 2014-09-08 2016-04-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付電線及び端子
JP6406206B2 (ja) * 2015-10-20 2018-10-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端子台接続構造
JP6712425B2 (ja) * 2016-01-18 2020-06-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用アース回路
JP6271611B2 (ja) * 2016-02-01 2018-01-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端子、バスバー端子接続構造及びバスバー端子接続方法
CN107465006B (zh) * 2016-06-02 2024-03-0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汇流排、连接组件、连接器及中央电器盒
WO2017212574A1 (ja) * 2016-06-08 2017-12-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DE102016225291A1 (de) * 2016-12-16 2018-06-21 Zf Friedrichshafen Ag Entkopplungselement zur Verbindung einer Leistungselektronik mit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DE102018214104A1 (de) * 2018-08-21 2020-02-2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omaschine und Montageverfahren
DE102018217157A1 (de) * 2018-10-08 2020-04-09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Elektromotor-Kontaktschiene
DE102019202911A1 (de) 2019-03-05 2020-09-10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schaltungsanordnung und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AT522633B1 (de) * 2019-05-29 2021-07-15 Melecs Ews Gmbh Kontaktstift, Trägerplatte und elektrische Maschine
KR20210006655A (ko) * 2019-07-09 2021-01-1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모터 결선용 터미널블럭 조립체 및 그 조립방법
JP7389684B2 (ja) 2020-03-11 2023-11-30 株式会社Subaru 接続構造
DE102020215853A1 (de) 2020-12-14 2022-06-15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bindungselement, Elektromotorsystem und Montageverfahren
JP7393394B2 (ja) * 2021-08-06 2023-12-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1097A (en) * 1990-11-30 1992-05-05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Rotor pole crossover
JP2562735Y2 (ja) * 1992-12-17 1998-02-16 マブチ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小型モータ
JP3517763B2 (ja) * 1996-01-11 2004-04-12 株式会社ゼクセルヴァレオクライメートコントロール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3607859B2 (ja) * 2000-08-11 2005-01-05 アスモ株式会社 端子の半田付け構造、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US6824432B2 (en) * 2000-10-26 2004-11-30 Fanuc Ltd. Terminal unit for electric motor
JP3909680B2 (ja) * 2002-04-25 2007-04-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構造
JP4046283B2 (ja) * 2003-07-01 2008-02-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2005229755A (ja) * 2004-02-13 2005-08-25 Toyota Motor Corp モータモジュール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3457A (zh) * 2010-05-12 2013-01-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缆和电连接器
CN102893457B (zh) * 2010-05-12 2015-04-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缆和电连接器
CN104022364A (zh) * 2013-03-01 2014-09-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与汇流条的连接结构
CN104022364B (zh) * 2013-03-01 2016-05-1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与汇流条的连接结构
CN104485784B (zh) * 2014-12-25 2017-02-01 成都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机车用无刷励磁发电机引联线
CN109215845A (zh) * 2017-07-06 2019-01-15 保时捷股份公司 用于至少部分电驱动的机动车辆的接触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311123A (ja) 2007-11-29
US20090108688A1 (en) 2009-04-30
WO2007132934A1 (ja) 2007-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9425A (zh) 电气设备与供电端子部的连接构造以及车辆
CN106347090B (zh) 车辆
US10381902B2 (en) Integrated system
US20070138882A1 (en) Motor module
US7615975B2 (en) Motor module having a deformable component that absorbs tolerances
WO2012026272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20160218584A1 (en) Integrated system
EP2975715B1 (en) Wire harness fixing tool
CN104425906A (zh) 用于车辆的电缆单元
JP6822922B2 (ja) 電子機器の車載構造
JP7329490B2 (ja) 回転電機ユニット
JP5660111B2 (ja) 電気自動車のモータルームにおけるケーブル配索構造
JP6981228B2 (ja) 電力制御ユニットの搭載構造
JP2007074848A (ja) 車両駆動用モータの配線接続構造
JP6763208B2 (ja) 車載された電子機器
JP2007014090A (ja) 電動車両の強電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JP2005229753A (ja) モータモジュール
FR2778873B1 (fr) Vehicule automobile a generateurs mecanique et electrique
JP4046134B2 (ja) 車両用の機能装置および車両用の駆動装置
JP2023136720A (ja) 電動車両の駆動装置
WO2023195054A1 (ja) 電動車両の駆動ユニット
JP6950606B2 (ja) 走行用モータを制御する電力制御器の支持構造
JP2005088782A (ja) 車両の給電装置
JP2007336676A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車両
CN113891813A (zh) 混合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