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9686B - 储放式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储放式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9686B
CN101439686B CN200810167468.4A CN200810167468A CN101439686B CN 101439686 B CN101439686 B CN 101439686B CN 200810167468 A CN200810167468 A CN 200810167468A CN 101439686 B CN101439686 B CN 101439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ack part
attitude
swing
terminal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674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9686A (zh
Inventor
乌韦·旺戈
卡斯滕·绍夫
赫伯特·蒂费特
罗伯特·施帕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Werk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Ford Werk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Werke GmbH filed Critical Ford Werk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439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9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9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96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0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 B60N2/302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composed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0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 B60N2/3004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11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back-rest being hinged on the cushion, e.g. "portefeuille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38Cushion movements
    • B60N2/3063Cushion movements by composed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6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205/00General mechanical or structural details
    • B60N2205/30Seat or sea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comprising plural parts or pie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座椅(2),尤其是中间座椅,其具有以可彼此相对摆动的方式连接的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并且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可以在座椅姿态和储放姿态之间摆动,在座椅姿态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被相反摆动,而在储放姿态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被相向摆动,其中,座椅(2)在座椅姿态可以借助至少一个与其相邻的第二座椅(6)而布置在车辆中,并且座椅(2)可以在第一储放姿态和第二储放姿态之间摆动,在第二储放姿态座椅(2)至少部分位于装载空间(8)内,装载空间(8)布置在第二座椅(6)之下或之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座椅(2)的座椅系统(1)。

Description

储放式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座椅,尤其涉及一种中间座椅,其具有可以彼此相对摆动、相互连接的靠背部分和座面部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座椅的座椅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车辆具有由单个座椅组成的座位行列的情况下经常设有此种类型的附加的座椅,其可以被储放在相邻座椅之下或者之内。例如,车辆具有特别是沿车辆前进方向位于后侧的第三排座位行列,这种情况下经常在第二座位行列内布置两个单独的座椅,这两个单独的座椅被居中的进入第三座位行列用的通道分隔开来。为了增加车辆内座椅的数量通常规定,此类座椅可以布置在该通道内位于第二行列的座椅之间的座椅姿态内,并且此类座椅可以向左或者向右储放在相邻座椅之内或者之下。
这样一种具有此类座椅的座椅系统例如在JP9002113A中有所描述,其中为了储放,靠背部分可以围绕第一摆动轴,以垂直于靠背部分和座面部分的纵向延展方向的方式,借助第一摆动铰链相对于座面部分摆动,相邻第二座椅的座垫在释放位于座垫之下的装载空间的情况下可以被向上折叠,并且该座椅可以被储放在该装载空间内。然而这仅允许一种小型的、不舒适的且不安全的座椅。EP 1 449 710 A2公开了一种类似的方案。
US2005/0218683A1建议,为了储放该座椅可以被转变成扶手,扶手在上述通道情况下将产生妨碍。在JP2002219978A中,座椅将被储放到开销很大的盒子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因而在于,提供一种开始部分所述类型的座椅,其可以储放到相邻座椅之下或者之内,其提供改进的舒适性并且更安全。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将如此解决,即靠背部分被构造为至少在其纵向延展方面是可改变的,其中,所述靠背部分至少在第一终点位置和第二终点位置之间是长度可变的,在所述第一终点位置该靠背部分具有被构造为座椅长度的较大长度,在所述第二终点位置该靠背部分具有被构造为储放长度的较小长度。
通过改变纵向延展,靠背部分一方面可以被设置为储放长度。在此,储放长度小于座椅长度并且是如此构造的,即座椅在其第一储放姿态中具有一种纵向延展,该纵向延展使得座椅可以驶入或者移入到装载空间内,更具体地说可以从第一储放姿态进入到第二储放姿态。此类座椅的问题在于,其靠背部分与其相邻座椅相比在座椅姿态情况下具有减小的纵向延展,于是这种座椅经常仅适于儿童或者矮小的不会高于该靠背部分的人员,进而仅能作为纯粹的辅助座椅。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对纵向延展的改变是如此设计的,即使得靠背部分也可以适应于高大使用者的乘坐尺寸,于是使用者的背部和头部可以紧贴在靠背部分和头枕上,该头枕优选整合到该靠背部分内和/或可以移动到该靠背部分内,于是乘坐舒适性被提高并且因车辆碰撞导致的受伤危险就会被降低。可以借助有级或无级优选手动设定式调整,将靠背部分的纵向延展调整到多个第一终点位置,以配合于相应使用者的乘坐尺寸。
另选地或者附加地,为了解决该任务可以缩小靠背部分的宽度,例如在位于第二座椅下的装载空间比座椅的座椅宽度更窄的情况下。
在座椅的一种有利改进实施方式中,靠背部分可以包括折叠机构,靠背部分可以借助折叠机构折叠一次或多重折叠。折叠机构可以为此借助优选大约垂直于纵向延展的分割平面将靠背部分分割为至少两个部分段。优选的是,折叠机构在这些部分段之间具有第二摆动铰链,以使得这些部分段可以围绕位于分割平面内且垂直于纵向延展的第二摆动轴相对摆动。于是,这些部分段在第一终点位置被摆动为彼此远离,而在第二终点位置被摆动为彼此靠近。在第二终点位置这些部分段的至少部分表面相互紧贴。在靠背部分的多重分隔情况下,折叠组合可以如此实现,即在第一储放姿态中的各个部分段以其排列顺序相互叠放,并且至少部分以面接触方式相互紧贴。于是,座椅就可以毫无保留地储放在第二座椅之内或者之下。
在该座椅的一个优选改进实施方式中,靠背部分可以包括作为折叠机构的附加或者另选实施方式的滑动机构,靠背部分可以借助滑动机构优选无级式彼此套合移动。
彼此套合移动和/或折叠组合可以沿纵向延展和/或横向延展(即垂直于所述纵向延展)来实现。
靠背部分在侧边分别具有两个支承元件,它们分别布置在侧边,并且沿纵向延展相互平行间隔延伸。此外,用于构成滑动机构的支承元件在纵向方向上可以在第一终点位置和第二终点位置之间彼此相对移动,优选是线性移动。这些支承元件可以分别具有两个型材部分、尤其是管状空心型材部分,它们可以以可伸缩套合的方式引导。此外,支承元件可以是支架的部件,所述支架具有与所述支承元件连接的横梁。在此,该框架具有两个大约U形的部件作为支柱,该U形部件分别具有支承元件,并以成对方式构成伸缩式连接,它们在端侧被布置为可以相互套合并且可以伸缩。也可以为每个伸缩式连接设置多个可伸缩套合的支承元件。借助这种方式通过相向移动支承元件使得靠背部分从第一终点位置移向第二终点位置的相对长度变化相应地大于借助两个支承元件的伸缩式连接的情况。优选的是,支承元件具有空心型材,尤其是管状空心型材,所述管状空心型材具有优选圆形或者因为支承元件的可实现的抗转动固定而呈非圆形、特别是椭圆形、近似椭圆形或类椭圆的横截面。
靠背部分具有用于使用者背部的接触面。接触面可以在第一以及第二终点位置优选沿靠背部分的长度延伸。通过改变特别是通过滑动机构来改变靠背部分的长度将得到局部问题,即接触面在其纵向延展上也是可改变的。该问题将如此解决,即接触面设有第一软垫部,第一软垫部的纵向延展与靠背部分的储放长度相等或大致相等,于是接触面借助靠背部分的在第一终点位置的移动而具有空隙或者间隙,空隙或者间隙不受第一软垫部限制,并且设有附加的接触件用于在第一终点位置搭接该空隙。此外,第一软垫部可以抗移动地布置或者固定在这些支承元件上,以使得在靠背部分的长度改变情况下在第一软垫部和座面部分之间形成空隙。
在一个优选构造方式中,接触件可以是板形的构件,其布置在这些支承元件之间并借助它们保持。板形构件以适当方式在第二终点位置关于座椅的用于使用者的乘坐空间布置在第一软垫部之后。通过将支承元件移动至第一终点位置就将板形构件关于乘坐空间暴露出来。为了提高乘坐舒适性,至少可以在板材件的被翻转朝向乘坐空间的一侧,设有板材件的织物覆层,该织物覆层优选具有软垫填充。尤其是,板形构件可以具有中间板,中间板在安装位置布置在这些支承元件之间,并且中间板在两个对置的侧上分别通过一个配合于支承元件轮廓的空心型材来限定,其中该空心型材在安装位置在座椅内至少部分包围作用到配属于其的支承元件。优选的是,该构件被布置为,不能或者仅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在支承元件上移动。
在座椅的一个另选实施方式中,接触件可以是张紧覆盖空隙的织物。该织物可以是可折叠的和/或柔性的织物带,该织物带优选固定在第一软垫部的翻转朝向座面部分的一侧上,以及固定在座面部分的翻转朝向靠背部分的一侧上。此外,织物带可以具有侧向连接件(例如吊环),织物带借以侧向连接并支撑在支承元件上,该支承元件包围在安装位置中相邻的支承元件并可以通过该相邻的支撑元件移动。
在座椅的另一个另选实施方式中,接触件可以是第二软垫部。在纵向延展上,第一软垫部和第二软垫部被布置为,可以彼此相向移动。为此,移动应该这样实现,即在第一终点位置的空隙也被软垫部中的一个覆盖,优选被第二软垫部覆盖。优选的是,这两个软垫部在第二终点位置被布置为,以楔形相互套接或者以楔形相互紧贴叠放。
软垫部和/或织物可以至少在分隔区域内具有可被填充的空气室,于是相关的软垫部或者织物可以获得较大的硬度。空气室的填充过程和排空过程可以通过控制过程和/或调节过程这样执行,即由此在支撑于或者紧贴在接触面上的躯体部分(即通常使用者的背部)可以获得一种按摩式的效果。
靠背部分可以抵抗机械蓄能器力、尤其是抵抗机械弹簧力从第一终点位置进入到第二终点位置。借助机械能的存储、特别是机械弹簧势能的存储,利用所存储的能量就使得靠背部分的延长变得简单。此外,必须为缩小靠背部分而付出附加的力,由此为在第一终点位置保持靠背部分提供第一固定安全措施。优选在第一终点位置提供机械预张紧。
机械弹簧力优选在折叠机构情况下通过这些部分段之间的第二摆动铰链借助操纵索生成,所述第二摆动铰链使得这些部分段围绕在分割平面内的第二摆动轴可以相对摆动,并且所述第二摆动铰链垂直于纵向延展,该操纵索在这些部分段彼此相对地从第一终点位置摆动到第二终点位置时被张紧。为此可以设有优选圆形的张紧轮,张紧轮在这两个部分段之一上如此固定,以使得其平面垂直于第二摆动轴,并且该操纵索经过该张紧轮的周边,优选在端侧固定布置在该张紧轮上。在座椅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机械弹簧力在靠背部分从第一终点位置移动到第二终点位置的过程中借助因此可压缩的压簧生成。
有利的是,座椅包括运动机构,运动机构在靠背部分折叠到第一储放姿态时自动将靠背部分从第一终点位置带入第二终点位置。在此任何靠背部分和座面部分之间的传动连接都是可行的,该传动连接在折叠靠背部分时造成靠背部分相应的纵向移动或者摆动运动。
在座椅具有运动机构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导轨上引导的靠背部分在折叠时是抵抗压簧运动的。在打开靠背部分时,使用者却不必为了将靠背部分运动出来而施加力。
有利的是,运动机构容纳有连接靠背部分和座面部分的缆索,其中,缆索在靠背部分向下摆动时卷绕在固定于座面部分的扇形盘片上。有利的是,该扇形盘片布置在第一摆动铰链上。在折叠靠背部分时,卷绕的缆索朝向第一摆动铰链的方向牵引座面部分,由此造成靠背部分的所述自动纵向移动。
靠背部分可以固定和/或锁定在第一终点位置和/或第二终点位置。为此,在折叠机构情况下,第二摆动铰链可以卡定在相应的终点位置内。在这两种机构情况下,即在折叠机构和滑动机构情况下,为靠背部分设有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用于将靠背部分与相邻的座椅锁定,优选与相邻的具有装载空间的处于第一终点位置的第二座椅锁定。锁止机构可以具有锁止栓,锁止栓在自由的端部分内以侧向离开靠背部分的方式延伸,该端部分在第一终点位置背离座面部分,并且锁止栓在第一终点位置锁止地伸入到配合于所述锁止栓的锁止接纳部内。所述锁止接纳部可以在侧边布置在靠背部分的朝向处于座椅姿态的座椅的一侧上。此外,锁止接纳部可以具有止档,所述锁止栓在抵达第一终点位置时以抵抗该止档的方式止动。
在靠背部分具有滑动机构的实施方式中,锁止接纳部可以具有锁止槽,该锁止槽在安装位置朝向所述座椅开放,而在侧边在第二座椅的安装位置的下端部向下开放,锁止栓借助靠背部分的移动至少沿车辆前进方向以力配合的方式伸入到该锁止槽内,并且在后续移动中被引导到第一终点位置。锁止槽可以具有C形型材,锁止栓可以借助在其自由端上设有的头部伸入到该C形型材内。下端部可以朝向第二座椅的乘坐空间开放,以使得锁止栓在靠背部分摆动以获得座椅的座椅姿态时,在安装位置逆向于车辆前进方向摆动进入到所述开放的下端部内,并且锁止栓借助靠背部分从第二终点位置朝向第一终端位置的移动而在锁止槽内移动。
优选的是,锁止机构如此涉及,即所实现的锁定和/或解锁在视觉上不能观察到特别的措施。此外,锁止槽例如如此整合到第二座椅的靠背部分内,即,其从第二座椅的乘坐空间出发完整地或者直到下端部完整地被遮蔽。由此,可以在乘坐空间以受控的方式观察,锁止栓到锁止接纳部的导入。
另选的是,设有类似于在自动推拉门情况下的锁定机构。在靠背部分具有折叠机构的实施方式中,锁止接纳部可以具有锁止槽,该锁止槽在安装位置朝向座椅开放并且沿车辆前进方向开放,锁止槽(类似于汽车摆动门的锁定装置)借助锁止栓的插入而如此摆动或锁定,以使得锁止栓至少沿车辆前进方向以力配合方式和/或力配合方式伸入锁止槽内。
因为其在第二座椅内的储放性,在结构方面必须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被布置为,在座椅姿态关于其在安装位置的下边缘相对于车身地板而言高于第二座椅。此外适当的是如此设计座面部分和靠背部分的厚度,即使得有充足空间,被用作为设置在座面部分之下的装载空间。在实践中这意味着,为了实现尽可能高的舒适性,第二座椅通常具有比根据本发明的座椅更厚的厚度。这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结构而被加强,按照本发明的结构靠背部分至少在其纵向延展方面是可改变的。这两种已知的结构将会导致,座椅的第一摆动铰链(靠背部分和座面部分通过该第一摆动铰链可以以彼此相向的方式摆动)相对于车身地板而言以高于第二座椅相应摆动铰链的方式定位。由此在摆动座椅的两个靠背部分时,得到不同的摆动半径。如一个实施方式规定的那样,如果靠背部分通过锁止机构相互连接,那么共同摆动靠背部分时会产生例如几个厘米的差别。这可以通过相应的在之前所述的座椅支承元件的伸缩来补偿。为此,座面部分可以借助其可伸缩的、在安装位置的上端部在第一终点位置至少关于围绕第一摆动铰链的摆动运动与相邻第二座椅以力配合方式连接,以使得由此可以实现力传递以及因此造成的靠背部分的伸缩式长度改变,借以抵消所述差别。附加的或者另选的可以规定,该补偿优选自动借助机械预张紧实现,该预张紧在第一终点位置沿着从第二终点位置朝向第一终点位置的方向作用到上端部。此外,锁止元件,例如上述的锁止栓在第一终点位置在预张紧作用下紧贴在被安装到第二座椅的锁止接纳部内的止挡上,所述预张紧优选通过借助压簧的弹簧张紧实现,所述压簧有利地在支承元件内引导或者借助支承元件引导。由于两个靠背部分不同的摆动半径,止挡借助第二座椅靠背部分的摆动可以改变其相对于锁止栓的位置,并且锁止栓出于其以弹簧施压的方式贴合在止挡上的原因而可以被止挡带动。
因为座椅在安装位置在座椅姿态仅能接纳沿靠背部分的纵向延展上很小的力,因此可以以力配合地在相邻座椅上连接的方式或者另选地以连接在车体上的方式设有用于安全带的接纳部。借助座椅与相邻第二座椅的连接可能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即相邻的这些座椅在车辆前进方向f上被以不同程度移动,由此产生这样的危险,即用于安全带的接纳部同样关于车辆前进方向f错开,由此,在事故中不能保证通过安全带以合乎规定的方式受力。作为补救措施,在该结构中与第二座椅连接的接纳部可以具有轨道,安全带通过杆、锚部等以沿车辆前进方向f可移动的方式伸入该导轨。在导轨内,控制该杆的、优选以操纵索形式的连接可以作用于杆端。借助座椅的移动,杆可以通过操纵索这样改变位置,以使得杆关于车辆前进方向以同样高度伸入到其当时的接纳部内。在安装位置,导轨的上侧可以设有卡槽,卡槽具有以垂直于杆的方向设置的止动面。在通过安全带受力的情况下,与安全带相连的杆可以借助端侧的横向栓以抵触分别配属于该位置内的止动面的方式引导,以使得在安全带和接纳部之间的力传递可以被实现为在两侧均匀或者对称。
在座椅的一个改进实施方式中规定,座椅可以借助靠背部分的摆动而从座椅姿态进入到第一储放姿态,其中,所述摆动是,靠背部分围绕垂直于靠背部分和座面部分的纵向延展的第一摆动轴抵抗机械蓄能器力、尤其是抵抗机械弹簧力朝向座面部分的摆动,并且座椅优选可以在第一储放姿态被固定。
借助机械能的存储、特别是机械弹簧势能的存储,利用所存储的能量就使得靠背部分的延长变得简单。此外,必须为缩小靠背部分而付出附加的力,由此为在第一终点位置保持靠背部分提供第一固定安全措施。为了储存机械能而设有操纵索,所述操纵索分别在端侧与靠背部分和座面部分连接,并且所述操纵索可以借助靠背部分朝向座面部分摆动进入第一储放姿态而被张紧。这里,操纵索在座椅姿态具有至少轻微的预张紧。有利的是,操纵索为了其转向而通过优选圆形的转向盘的周边引导,所述转向是从靠背部分的纵向延展转向座面部分的纵向延展,所述转向盘布置在靠背部分和/或座面部分上,并且其中轴线平行于摆动轴。转向盘可以为此具有在周边的转向槽,根据适当方式操纵索按照固定以防止侧向滑脱的方式在该转向槽内引导。
针对靠背部分和座面部分的相对摆动,可以在简单且稳定的座椅实施方式中设置摆动系统,该摆动系统具有普通的第一摆动轴承。在座椅姿态中,靠背部分和座面部分通常关于乘坐空间以钝角相互布置,其中,第一摆动铰链因为座面部分的软垫部按照适当方式如此布置,即其在朝向靠背部分的自由端部的方向上凸出于座面部分。这将导致,靠背部分与座面部分的连接端和第一摆动铰链之间的靠背部分区域,与靠背部分和座面部分的相对摆动无关,与座面部分保持该钝角,并且在储放用的第一储放姿态以不利的姿态凸出,由此所需的装载空间会变得不必要地大。因而建议了另一个摆动铰链,其被构造作为第三摆动铰链并且优选以平行于第一摆动铰链的方式发挥作用,该另一个摆动铰链有利地布置在座面部分和靠背部分之间的连接端。由此,可以在这两个摆动铰链之间设有摆动杠杆系统,其优选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连接这些摆动铰链并被构造为摆动杠杆,借助该连接件靠背部分在座椅的安装位置在储放姿态可以沿车辆前进方向相对于座面部分移动,并且由此该靠背部分可以被移入对于第二储放姿态的相对于座面部分的有利位置。
为了简化在这些储放姿态之间的座椅移动而规定,第一摆动铰链和/或第三摆动铰链可以在第一储放姿态和/或第二储放姿态被固定。第一摆动铰链可以以根据现有技术的常见方式被固定。为了将第三摆动铰链固定在这些储放姿态中,可以设有可解除式机械锁定桥接件,用于机械搭接并锁定第三摆动铰链。锁定桥接件可以具有锁止杆,该锁止杆在这些储放姿态中被接合并且发挥锁定作用,并且优选通过靠背部分相对于座面部分的运动而可以被自动解除接合。为此,锁止杆可以借助中间区域枢接安装在连接件上。借助被构造为锁止端部和例如设有爪的端部,摆动锁止杆在锁止位置连接于被构造为锁止栓的栓,其中,该锁止杆被用于锁止或者固定第三摆动铰链。优选在这里规定,弹簧或者弹簧系统如此作用于锁止杆,以使得其弹簧力以朝向锁止位置的方向挤压该锁止杆。锁定栓可以通过其被构造为操作端部的自由端被解除接合。为此,操作端部例如在周边作用于摆动铰链或者作用于与摆动铰链连接的盘片,该盘片具有优选椭圆形的轮廓,该轮廓具有长轴和短轴,其中,锁定栓在座椅姿态紧贴在具有长轴的周边范围,并借助其锁止端部从锁定栓解除接合,而在这些储放姿态借助短轴紧贴于周边区域,并且借助其爪连接于锁定栓。在另一种优选构造方式中,锁止杆借助其操作端部如此与伸缩式靠背部分连接,即锁止杆借助靠背部分在这些终点位置之间的移动而被操作,也就是说,借助朝向第二终点位置方向的移动借助其爪以力配合的方式连接在锁定栓上,或者朝向第一终点位置借助其爪从锁定栓解除接合。
有利的是,如此构造座椅在第一和/或第二储放姿态的纵向延展,以使得它大约小于开口的纵向延展,通过所述开口该座椅可以被摆动到装载空间内。为了在此仍旧向乘坐在第二座椅后方的使用者提供足够的腿部自由度,必要的是,该座椅朝向该使用者以低于该开口最大可能延展的程度来延展,同时,这可以在第一终点位置结构性限定靠背部分的最大可能达到的纵向延展。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规定,该座椅被布置为,在达到其第二储放姿态之后可以以线性运动在安装位置朝向车辆前进方向移动。
另选的是,座椅借助其从第一储放姿态至第二储放姿态的移动可以同时以线性运动在安装位置沿车辆前进方向移动。为此,座椅可以借助引导部在第一储放姿态和第二储放姿态之间以关联的摆动平移运动方式来回运动,所述摆动平移运动围绕大约沿所述座面部分的纵向延展定位的第四摆动轴以及沿第四摆动轴方向的平移方向。借助引导部,座椅可以在平移运动的同时围绕第四摆动轴转过一个摆动角、其优选约为180°。在引导部的结构性实施方式中,该引导部可以具有引导凸出部,该引导凸出部布置在座面部分的在侧边的框架件上并且该引导凸出部沿该框架件侧向延伸,所述框架件沿平移方向或者说座面部分的纵向方向延展。此外可以设有沿平移方向纵向延展的引导套管,该引导套管在安装位置与具有装载空间的相邻座椅固定连接,或者与车身部分连接,该引导套管关于框架件以同轴且可转动的方式布置,并且该引导套管具有径向引导间隙,该径向引导间隙具有螺纹线形的走向,其中,所述引导凸出部为了其引导延伸穿过所述引导间隙。该引导凸出部优选被构造为栓,该栓优选具有圆形横截面。引导栓直径和引导间隙宽度优选如此相互匹配,以使得引导凸出部在安装位置为了其引导在侧边紧贴在引导间隙内并且以可移动的方式紧贴引导间隙的内表面。
在引导部的另一种结构性实施方式中,该引导部同样可以具有沿平移方向延伸的位于侧边的座面部分框架件以及沿平移方向纵向延伸的引导套管。优选地,它们可以在安装位置与具有装载空间的第二座椅固定连接或者固定连接在车身部分上,并且它们关于框架件以同轴且可转动的方式布置。框架件和引导套管可以分别具有一个带有端面的端部分,端面以锐角相对于框架件的纵轴线或者座面部分的纵轴线延伸,借助围绕第四摆动轴的摆动在这些端面上相互滑动,并且框架件和引导套管在第一储放姿态在这些端面上以面接触方式紧贴。在引导部的这两种构造形式中,座椅在围绕第四摆动轴摆动的同时沿车辆前进方向摆动进入第二储放姿态,于是座椅在第二储放姿态被朝向车辆前进方向移动,并向乘坐在第二座椅之后的使用者提供更大的腿部自由度。理所当然可以反向实施该布置方式,即,引导套管布置在根据本发明的座椅上,而引导凸出部布置在第二座椅上。
在这种运动过程中有利地规定,从第一储放姿态到所述第二储放姿态的运动是以抵抗机械蓄能器力、特别是抵抗机械弹簧力的方式实现的,通过这种方式,座椅朝向第一储放姿态的运动就将被简化,或者甚至在释放之后可以自动完成。
为了降低用于座椅的成本而建议,上述座椅的运动以手动方式操作。在这里,座椅可以以纯粹的手动方式操作,用以在第一终点位置和第二终点位置之间移动靠背部分,和/或在座椅姿态和第二储放姿态之间移动靠背部分,和/或在第一储放姿态和第二储放姿态之间移动靠背部分。也可以对于单独或者全部列出的这些移动设置马达式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优选可以在与座椅存在距离的位置被操作。
本发明任务将通过为车辆设置座椅系统来实现,该座椅系统包括:根据之前所述实施方式之一的座椅,以及与所述座椅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二座椅。这里两个座椅可以布置在车辆内的座位行列中。第二座椅可以具有布置在其座面部分之下的装载空间,座椅可以通过从第一储放姿态到第二储放姿态的移动而被储放在所述装载空间内。第二座椅的座面部分可以具有开口,该开口用于在上侧开放装载空间,该开口通过向上折叠或者去除第一座椅的软垫部而被打开,其中该软垫部可以在第二座椅被在侧边向上折叠,或者被从第二座椅去除。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多个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在图中:
图1a至1c表示座椅系统的主视图,这里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在中间布置的座椅,其中该座椅在下图中处于以下状态:
图1a座椅姿态,表示被打开;
图1b第一储放姿态,表示被折叠;以及
图1c第二储放姿态,表示被折叠;
图2a至2c表示座椅的示意性侧视图,其具有可被折叠的靠背部分,其中靠背部分处于以下状态:
图2a在第一终点位置;
图2b和2c在第二终点位置;
图2d至2g表示根据图2a值2c的线I至IV的局部剖视图;
图3a至3b表示座椅的示意性侧视图,其具有可伸缩的靠背部分,其中该靠背部分具有第一软垫部,并且处于以下位置:
图3a表示在第一终点位置;
图3b表示在第二终点位置;
图4表示可伸缩的靠背部分的示意性主视图,其具有作为接触件的板形构件;
图5表示沿图4的线V-V的剖视图;
图6表示座椅的示意性侧视图,其具有处于第一终点位置的可伸缩的靠背部分,其中靠背部分具有织物;
图7a和7b分别表示座椅的一个示意性侧视图,其具有在第一终点位置或第二终点位置的可伸缩的靠背部分,其中靠背部分具有第二软垫部;
图8a和8b分别表示座位行列的一个示意性主视图,其具有在第二终点位置的或者在第一终点位置的包括锁止机构的座椅;
图9表示具有锁止接纳部的第二座椅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0a和10b分别表示座位行列的一个示意性俯视图,其中座椅位于在沿车辆前进方向之后的位置或者之前的位置;
图11a和11b表示安全带接纳部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1a表示滑动位置,图11b表示固定位置;
图12a和12b分别示出处于座椅姿态和第一储放姿态的座椅的一个示意性侧视图,其具有第一摆动铰链;
图13a和12b分别示出处于座椅姿态和第一储放姿态的座椅的一个示意性侧视图,其具有第一摆动铰链和第三摆动铰链;
图14a和14b分别表示类似于图13a和13b的座椅的一个示意性侧视图,其具有锁止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5a和15b分别表示类似于图14a和14b的座椅的一个示意性侧视图,其具有锁止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16a和16b分别示出引导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个示意性俯视图,该引导部被用于在第一储放姿态(图16a)和第二储放姿态(图16b)之间摆动座椅;
图17a和17b分别示出引导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个示意性俯视图,该引导部被用于在第一储放姿态(图17a)和第二储放姿态(图17b)之间摆动座椅;
图18a和18b分别示出座位行列一个示意性俯视图,其具有呈第二实施方式形式的引导部和处于第一储放姿态或者第二储放姿态的座椅;以及
图19a和19b分别示出座椅的一个示意性侧视图,其具有用于靠背部分的自动运动机构。
附图标记列表:
1座位行列
2座椅
3靠背部分
3.1部分段
3.2部分段
4座面部分
5第一摆动铰链
6第二座椅
7第三座椅
8装载空间
9头枕
10第二摆动铰链
11弹簧装置
12止动装置
13操纵索
14张紧轮
15支承元件
16支架
17接触面
18第一软垫部
19空隙
20接触件
21构件
22板
23空心型材
24织物
25第二软垫部
26锁止机构
27锁止栓
28锁止接纳部
29滑动面
30锁止槽
31接纳部
32杆
33导轨
34卡槽
35横向栓
36止动面
37连接件
38第三摆动铰链
39锁止杆
40锁止端部
41爪
42锁止栓
43操作端部
44盘片
45第四摆动铰链
46压簧
47引导部
48引导套筒
49框架件
50端面
51引导间隙
52引导凸出部
53手柄
54运动机构
55缆索
56扇形盘片
57导轨
58压簧
f车辆前进方向
s滑动方向
s1第一摆动轴
s2第二摆动轴
s3第三摆动轴
s4第四摆动轴
T平移方向
F力
K折叠机构
S滑动机构
si座椅长度
st储放长度
α角度
β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9分别以示意图示出在不同实施方式和视图中的、用于这里未示出的车辆的座位行列1,以及以座位行列1的截面、剖面和单个构件或者构件组示出座位行列1。座位行列1包括中间座椅2,中间座椅2具有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座位行列1可通过第一摆动铰链5围绕第一摆动轴s1垂直于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的纵向延展以可彼此相关摆动的方式相互连接。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可在例如图1a、图6、图7a、图12a和图13a所示的座椅姿态和例如图12b和图13b所示的第一储放姿态之间摆动,在所述座椅姿态中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被彼此相反摆开,而在所述第一储放姿态中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彼此相对摆动。座位行列1面向车辆前进方向f布置在车辆内,其中,座位行列1内的中间座椅2与两个另外的座椅侧面相接,该两个另外的座椅是在车辆前进方向f左侧的第二座椅6和车辆前进方向f右侧的第三座椅7。座椅2可在第一储放姿态和第二储放姿态之间运动(例如图1c),在这里座椅2被布置在第二座椅6下方的装载空间8内。
根据本发明,靠背部分3被构造成至少可在其纵向延展方面被改变。为此,靠背部分3至少在例如图3a所示的第一终点位置和例如图3b所示的第二终点位置之间可以被改变长度,在第一终点位置靠背部分3具有呈座椅长度si的较大长度,在第二终点位置靠背部分3具有呈装载长度st的较小的长度。为了减少在事故中的受伤危险以及为了增加座椅舒适度,座面部分4和可能具有集成式头枕9的靠背部分3(例如图3)可以配合于人体比例。因为座椅2储放在装载空间8内,座椅2沿其纵向延展沿车辆前进方向f配合于座面部分4的纵向延展(座面部分4属于第二座椅6),所以在传统的此类座椅中,其靠背部分的纵向延展相应很小,以使得这种座椅就其自身而言具有短的靠背部分,进而更多地纯粹起到辅助座椅的作用。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靠背部分3的长度可变性,靠背部分3可以达到需要的长度。
示例性建议两个不同的机构,借以实现靠背部分3的长度可变性:折叠机构KM和滑动机构S,借助折叠机构K靠背部分3可折叠一次或多重折叠;借助滑动机构S靠背部分3可相互套接,其中,这两个机构也可以相互组合地应用。
在图2a至图2c中,为构建折叠机构K,靠背部分3具有将靠背部分3划分为两个部分段3.1和3.2的分割部,部分段3.1和3.2具有大约垂直于靠背部分3的纵向延展的分割平面并且在图2a至图2c中,该分割平面垂直于图像平面。两个部分段3.1和3.2通过第二摆动铰链10连接,第二摆动铰链10被用以使得两个部分段3.1和3.2围绕分割平面内的第二摆动轴s2相对摆动,并且第二摆动铰链10垂直于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的纵向延展,其中,部分段3.1和3.2在图2a中在第一终点位置上被彼此远离地摆动,而在图2b中在第二终点位置上部分段3.1和3.2被彼此相对地摆动。在图2c中,处于第一储放姿态的座椅2具有被彼此相对摆动的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
这里纯粹示意性示出的弹簧装置11和止动装置12使得靠背部分3可抵抗弹簧力折叠到第二终点位置内,以及使得靠背部分3可在第一终点位置和第二终点位置上被止动。因此在座椅2周围以及和应用座椅2时获得较高的运行安全性。弹簧力在第二终点位置是这样大的,即座椅2通过该弹簧力可以自动移动到第一终点位置。图2d至图2g示出根据图2a至图2c的截面I至截面IV,它们分别具有一个摆动铰链5、10。在两个摆动铰链5、10处,弹簧力分别通过一根操纵索13生成,操纵索13在第二摆动铰链10处与两个部分段3.1、3.2连接(图2d、图2e),而在第一摆动铰链5处(图2f、图2g)操纵索13与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连接。操纵索13为了其转向而在周边分别延伸经过环形的张紧轮14,并且借助一端固定在张紧轮14上。因此操纵索借助部分段3.1、3.2(图2d、图2e)从第一终点位置彼此相对地摆入第二终点位置而被张紧或者借助图中的下部分段相对座面部分4的摆动而被张紧。
如图3所示,在座椅2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为构建滑动机构(S),靠背部分3包括支架16的两个支承元件15,支承元件15沿靠背部分3的纵向延展布置并且以相互间隔的方式平行延伸,并且分别在侧边布置在靠背部分3上且沿车辆前进方向f布置在前面,并且支承元件15可在纵向上彼此相对地在第一终点位置(图3a)和第二终点位置(3b)之间沿着滑动方向s或与滑动方向s相反线性且无级地伸缩。未示出的是,靠背部分3可抵抗弹簧朝向第二终点位置缩合。显而易见,通过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彼此相对地相对摆入第一储放姿态(同样如在靠背部分3的上述实施方式中那样,借助两个部分段3.1和3.2),可以造成弹簧被加载的方式的预张紧(这里借助操纵索13)。为了说明这一点,在图2f和图2g中,除了部分段3.1的附图标记之外还使用了靠背部分3的附图标记。
借助靠背部分3的伸缩,接触面17此时可调节其纵向延展,以紧贴这里未示出的使用者的背部。在可伸缩靠背部分3的这里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靠背部分3同样具有第一软垫部18,其纵向延展与靠背部分3的装载长度st相同。通过靠背部分3移入第一终点位置,接触面17具有空隙19,为其搭接而设置附加的接触件20,接触件20以不同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
在根据图4和图5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接触件20例如被构造为板形构件21,该接触件20布置在支承元件13之间并且借助其以可移动的方式保持。板形构件21包括刚性的中间板22,板22在安装位置布置在支承元件13之间,并且板22在其对置的两侧分别被一个(这里是圆形的、开放的)空心型材23限定,该空心型材23(参见图5:沿图4线V-V的横截面图)配合于支承元件13的轮廓,其中,空心型材23在座椅2内的安装位置中局部包围配属于座椅2的支承元件13。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接触件20根据图6被构造为张紧覆盖空隙19的、弹性的织物24,织物24在座面部分4和靠背部分3上拉紧。
在图7a和图7b中所示的接触件20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接触件20被构造为第二软垫部25,第二软垫部25在第一终点位置(图7a)搭接空隙19,其中,第一软垫部18和第二软垫部25在纵向延展方面以可彼此相向移动的方式布置。在示意性十足的视图中未示出两个软垫部18、25的精确构造方式,所述软垫部18、25可如之前所述被构造为以楔形相互套接。
靠背部分3在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中可固定在第一终点位置,在这里,靠背部分3为此将借助在第二座椅上的锁止机构26锁止。这在图8和图9中示例性地示出,在此,锁止机构26的该实施方式适合于可伸缩的靠背部分3。锁止机构26具有锁止栓27,锁止栓27在自由的端部分28内以侧向离开靠背部分3的方式延伸,该端部分28在第一终点位置背离座面部分4,并且锁止栓27在第一终点位置锁止地伸入到配合于锁止栓27的锁止接纳部28内。锁止接纳部28为此具有滑动面29和U形锁止槽30,锁止栓27在座椅2的座椅姿态以及在其第二终点位置相对滑动面29止挡(图8a),而U形锁止槽30在滑动方向s前方和侧向以及沿滑动方向s是开放的。通过靠背部分3从第二终点位置(图8a)到第一终点位置(图8b)的延长,锁止栓27逆向于滑动方向s在滑动面29上滑动至锁止槽30,并且在第一终点位置止挡在锁止槽30的底侧。图9示意性示出的锁止接纳部28,同时示出在第二终点位置和第一终点位置的伸入的锁止栓27。借助这个简单机构,锁止栓27在第一终点位置可以承受力,所述力是沿着车辆前进方向f或者与车辆前进方向f相反的力以及与滑动方向s相反的力。因为第一终点位置的弹簧预张紧是借助与滑动方向s相反的力实现的,于是,即使第二座椅6的靠背部分与座椅2的靠背部分3发生较小相对移动(例如由于两个座椅2、6靠背部分的不同摆动半径、和/或沿滑动方向s和/或沿车辆前进方向f的相互间隔的摆动轴),靠背部分3也可以借助锁止栓27保持在锁止槽30内。
借助座椅2与第二座椅6的连接,为安全带而设置的接纳部31以两侧方式布置在相邻座椅上。(图10a,座位行列1的示意性俯视图),在这里,安全带分别通过一个杆32接合。如果第二座椅6连同座椅2一起关于车辆前进方向f与第三座椅保持不同定位,也就是说沿车辆前进方向f移动到不同远的程度,那么存在这样的危险:用于安全带的接纳部31也关于车辆前进方向f错开布置,如在图10b(座位行列1的俯视图)中示出的那样,由此,在事故中不能保证通过安全带以合乎规定的方式受力。补救措施是,将与第二座椅6连接的接纳部31设在导轨33内,杆32以可沿车辆前进方向f移动的方式接合到导轨33内。控制杆32的操纵索13在导轨33内作用在杆32上。借助座椅6的移动,杆32可以通过操纵索13这样改变位置,以使得杆32关于车辆前进方向f以同样高度伸入到接纳部31内。在导轨33安装位置上侧设有具有卡槽34,卡槽34具有垂直于杆方向的止动面36。在例如由事故引发力F作用到安全带的情况下,杆32通过端侧布置的横向栓35抵触在该位置内的止动面36,从而可以实现在安全带和接纳部31之间的力传递。
在图12a和图12b中设有常见的第一摆动铰链5用于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的相对摆动,其中,座面部分4具有框架16,框架16具有以与座面部分4的纵向延展呈钝角方式布置的连接件37,出于座面部分4的软垫部的原因,第一摆动铰链5如此布置在连接件37的端侧,以使得第一摆动铰链5在朝向靠背部分3的自由端部的方向上高出于座面部分4。由此,第一摆动铰链5对于在第一储放姿态的储放而言以不利的方式凸出,这是因为需要的装载空间8为此必须构造得相应的大。图13至图15以侧视图示出座椅2的在这方面进行了改进的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设有构造为第三摆动铰链38且优选平行于第一摆动铰链5的另一有效摆动铰链,通过该摆动铰链连接件37可围绕平行于第一摆动轴s1的第三摆动轴s4以可摆动的方式与支架16连接,并且连接件37可在第二储放姿态内固定。
为将第三摆动铰链38固定在储放姿态而设有锁止杆39,锁止杆39在储放姿态被接合并且起锁止作用,同时锁止杆39通过靠背部分3相对于座面部分4的运动可以自动释放接合。锁止杆39在中间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起摆动臂作用的连接件上。在锁止位置,用于锁止第三摆动铰链38的锁止杆39,借助被构造为锁止端部40且配备有爪41的端部,接合在被构造为锁定栓42的螺栓上(图14a、图15a)。在锁止位置,与连接件连接的所设置的弹簧42牵引并固定锁止杆39。锁止杆39通过被构造为操作端部43的自由端部解除连接。这可以通过在图14和15示意性示出的两个结构设计中的任意一种来实现。
如图14示意性示出的那样,操作端部43作用于具有椭圆形轮廓的盘片44,盘片44可借助第一摆动铰链5围绕第一摆动轴s1旋转。根据图14a,在座椅姿态,锁止杆39紧贴盘片44长轴周边区域,并且借助其锁止端部39从锁定栓42脱离。根据图14b,在储放姿态,锁止杆39紧贴盘片44短轴周边区域,并且借助其爪41以锁止第三摆动铰链38的方式侧向包围作用于锁定栓42。
图15a和图15b示出锁止杆39的第二实施方式。与图14a和图14b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锁止杆39借助其操作端部43与这里可伸缩的靠背部分4这样连接,即,锁止杆39借助靠背部分4的移动被操作进入第一端部位置,并且借助其爪41从锁定栓42脱离。
图16至图18示出座椅2或座位行列1的其它实施方式,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座椅2可借助第四摆动铰链45围绕第四摆动轴s4的摆动,并且同时借助沿平移方向t(或者说在安装位置或沿车辆前进方向f)的移动,从第一储放姿态(图16a、图17a和图18a)移动到第二储放姿态(图16b、图17b和图18b),并借此以摆动平移运动方式移动。于是,装载空间8(图18)内的座椅2向前移动,由此,坐在第二座椅6的就车辆前进方向f而言后面的、未示出的使用者,在获得更大的腿部自由度条件下,可以将他的脚在第二座椅6下方相应远地移动。该运动是通过抵抗仅在图16中示出的压簧46实现的,借助压簧46,座椅6可以在反向运动中更容易从第二储放姿态进入第一储放姿态。针对所述摆动平移运动设有引导部47,这里再次通过两个不同实施方式示例性示出引导部47。在这两种情况下,引导部47都具有沿平移方向t(或者说在安装位置沿车辆前进方向f)延伸的引导套管48,引导套管48与具有装载空间8的第二座椅6固定连接并且关于座面部分4的支架16的侧向框架件49以同轴方式布置。
在图16a和图16b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引导套管47和框架件48分别以一个端面50相互紧贴,引导套管47和框架件48被布置为与框架件48的纵轴线或者说座面部分4的纵轴线成锐角β(这里约为45°)。借助围绕第四摆动轴s4摆动180°,这些端面50这样相互滑开,即,这些端面50在执行座椅2平移运动时在第一储放姿态(图16a)以面的方式紧贴,而在第二储放姿态(图16b)仅以面对的短段或者点来紧贴。
在图17和图1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引导套管48具有径向引导间隙51,其具有螺旋线形的走向,引导套管48关于框架件49以同轴方式且可旋转的方式布置。具有环形横截面的螺栓式引导凸出部52在引导间隙51内引导,引导凸出部52布置在座面部分4的侧向的框架件49上并且从其出发侧向延伸。在座椅2旋转约180°的同时,座椅2通过在引导间隙51内引导的引导凸出部52沿车辆前进方向f移动。在座椅2座面部分4的下表面(其在第二储放姿态上朝向上方)上设有手柄53,其用于在手动将座椅移入第二储放姿态或者从第二储放姿态取出情况下操作座椅。
在图19a和19b的座椅情况下设有常见的第一摆动铰链5,用以相对于座面部分4摆动靠背部分3。该座椅包括运动机构54,运动机构54布置在第一摆动铰链5的区域内并且包含缆索55,缆索55连接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靠背部分3安装在导轨57上并且可以在导轨57上相对于第一摆动铰链5相对移动。
在翻下靠背部分3时,缆索55可以卷绕在固定于座面部分4上的扇形盘片56上,并且借此沿第一摆动铰链5的方向牵引靠背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在该靠背部分被折叠成第一储放姿态的情况下,靠背部分将会自动从第一端部位置过渡到第二端部位置。在折起过程中,缆索以抵抗布置在导轨57内的压簧58的方式工作。在打开靠背部分3的过程中,压簧朝上挤压靠背部分3,从而使靠背部分3自动移动至第一端部位置。

Claims (32)

1.一种车辆的座椅(2),其具有以可彼此相对摆动的方式连接的靠背部分(3)和座面部分(4),并且所述靠背部分(3)和所述座面部分(4)能够在座椅姿态和储放姿态之间摆动,在所述座椅姿态所述靠背部分(3)和所述座面部分(4)被彼此远离摆动,而在所述储放姿态所述靠背部分(3)和所述座面部分(4)被彼此相向摆动,其中,所述座椅(2)能够借助至少一个装载空间(8)来布置,并且所述座椅(2)能够在所述第一储放姿态和第二储放姿态之间来回摆动,在所述第二储放姿态所述座椅(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装载空间(8)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部分(3)被构造为至少在其纵向延展方面是可改变的,其中,所述靠背部分(3)至少在第一终点位置和第二终点位置之间是长度可变的,在所述第一终点位置所述靠背部分(3)具有被构造为座椅长度(si)的较大长度,而在所述第二终点位置该靠背部分(3)具有被构造为储放长度(st)的较小长度;
所述靠背部分(3)具有用于使用者背部的接触面(17),所述接触面(17)设有第一软垫部(18),所述第一软垫部(18)的纵向延展与所述靠背部分的储放长度(st)相等或大致相等,于是所述接触面(17)借助所述靠背部分(3)在第一终点位置的移动而具有空隙(19),所述空隙(19)不受所述第一软垫部限制,并且设有附加的接触件(20)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点位置搭接所述空隙(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2)与座位行列(1)的至少一个第二座椅(6)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空间(8)布置在所述相邻的第二座椅(6)之下或之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部分(3)包括折叠机构(K),所述靠背部分(3)能够借助所述折叠机构(K)折叠一次或多重折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部分(3)包括折叠机构(K),所述靠背部分(3)能够借助所述折叠机构(K)折叠一次或多重折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部分(3)包括折叠机构(K),所述靠背部分(3)能够借助所述折叠机构(K)折叠一次或多重折叠。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K)能够借助大约垂直于靠背部分(3)的纵向延展的分割平面将所述靠背部分(3)分割为至少两个部分段(3.1、3.2),并且所述折叠机构(K)在这些部分段(3.1、3.2)之间具有摆动铰链(10),用于使得这些部分段能够围绕位于分割平面内且垂直于纵向延展的摆动轴(s2)相对摆动,并且所述部分段(3.1、3.2)被布置为,在所述第一终点位置彼此远离摆动,而在所述第二终点位置彼此相向摆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部分(3)包括滑动机构(S),所述靠背部分(3)借助所述滑动机构(S)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部分(3)具有两个支承元件(15),这两个支承元件(15)分别布置在侧边并且在靠背部分(3)的纵向延展上相互平行间隔延伸,并且用于构成所述滑动机构(S)的所述支承元件(15)能够在纵向方向上在所述第一终点位置和所述第二终点位置之间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这些支承元件(15)分别具有两个型材部分,它们能够以可伸缩套合的方式引导。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面(17)在所述第一终点位置和所述第二终点位置沿整个所述靠背部分(3)的长度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件(20)是板形构件(21),所述板形构件(21)被布置在这些支承元件(15)之间并且借助这些支承元件保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形构件(21)具有中间板(22),所述中间板(22)在安装位置布置在这些支承元件(15)之间,并且所述中间板(22)在两个对置的侧上分别通过一个配合于所述支承元件(15)轮廓的空心型材来被限定,其中该空心型材在安装位置在所述车辆的座椅(2)内至少部分包围作用到配属于其的所述支承元件(15)。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件(20)是张紧覆盖所述空隙(19)的织物(24)。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件(20)是第二软垫部(25),并且所述第一软垫部(18)和所述第二软垫部(25)在纵向延展以可彼此相向移动的方式布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部分(3)能够抵抗机械蓄能器力从所述第一终点位置进入到所述第二终点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包括运动机构(54),所述运动机构(54)在所述靠背部分(3)被折叠到所述第一储放位置时自动将所述靠背部分(3)从所述第一终点位置带入所述第二终点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机构(54)在靠背部分(3)折叠时将在导轨(57)上引导的所述靠背部分(3)抵抗压簧(58)移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机构(54)容纳有连接所述靠背部分(3)和所述座面部分(4)的缆索(55),其中,所述缆索(55)在所述靠背部分(3)向下摆动时卷绕在固定于所述座面部分(4)的扇形盘片(56)上。
2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部分(3)能够固定和/或锁定在所述第一终点位置和/或所述第二终点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部分(3)具有锁止机构(26),用于将所述靠背部分(3)在所述第一终点位置与第二座椅(6)锁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机构(26)具有锁止栓(27),所述锁止栓(27)在自由的端部分内以侧向离开所述靠背部分(3)的方式延伸,所述自由的端部分在第一终点位置背离所述座面部分(4),并且所述锁止栓(27)在所述第一终点位置以锁止的方式伸入到配合于所述锁止栓(27)的锁止接纳部(28)内。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座椅(2)能够借助所述靠背部分(3)的摆动而从所述座椅姿态进入到第一储放姿态,其中,所述靠背部分(3)的摆动是,所述靠背部分(3)围绕垂直于所述靠背部分(3)和所述座面部分(4)的纵向延展的摆动轴(s1)抵抗机械蓄能器力朝向所述座面部分(4)的摆动,并且所述车辆的座椅(2)能够在所述第一储放姿态被固定。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设有操纵索(13),用于生成机械蓄能器力,所述操纵索(13)分别在端侧与所述靠背部分(3)和所述座面部分(4)连接,并且所述操纵索能够借助所述靠背部分(3)朝向所述座面部分(4)的摆动而被张紧。
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为了实现所述靠背部分(3)和所述座面部分(4)的相对摆动借助第一摆动铰链(5)和第二摆动铰链(38)设计两个摆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摆动铰链(5)布置在所述靠背部分(3)上,而所述第二摆动铰链(38)布置在所述座面部分(4)上,并且第一、第二摆动铰链(5、38)通过杠杆系统相互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摆动铰链(5)和/或所述第二摆动铰链(38)在所述第一储放姿态和/或所述第二储放姿态是可固定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3、5、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能够借助引导部(47)在所述第一储放姿态和所述第二储放姿态之间以关联的摆动平移运动方式来回运动,所述摆动平移运动是指所述座椅围绕大约沿所述座面部分(4)的纵向延展的摆动轴(s4)摆动并借助沿所述摆动轴(s4)方向的平移方向移动,其中,所述车辆的座椅(2)在朝向车辆前进方向(f)的车辆内的安装位置中,能够借助移动到所述第二储放姿态而沿着车辆前进方向(f)以平移方式移动。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座椅(2)借助所述引导部(47)在所述平移运动的同时能够围绕所述摆动轴(s4)摆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47)具有引导凸出部(52)和沿着平移方向(t)纵向延伸的引导套管(48),所述引导凸出部(52)以沿着所述座面部分的纵向或者平移方向(t)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座面部分(4)的侧边的框架件(49)上,并且所述引导凸出部(52)以在侧边从所述框架件出发的方式延伸,所述引导套管(48)在安装位置与具有所述装载空间(8)的第二座椅(6)固定连接或者连接在车身部分上,所述引导套管(48)以同轴且可转动的方式沿着所述框架件(49)布置,并且所述引导套管(48)具有径向的引导间隙(51),所述引导间隙(51)匹配于所述引导凸出部(52)的横截面具有螺旋线形的走向,其中,所述引导凸出部(52)为了其引导延伸穿过所述引导间隙(51)。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47)具有沿着平移方向(t)延伸的引导套管(48),所述引导套管(48)在安装位置与所述第二座椅(6)固定连接或者固定连接在车身部分上,并且所述引导套管以同轴且可转动的方式沿着所述框架件(49)布置,其中所述框架件(49)和所述引导套管(48)分别具有一个包括端部分的端面(50),这些端面(50)相对于所述框架件(49)或者所述摆动轴(s4)的轴线呈锐角(β),在围绕所述摆动轴(s4)摆动时以相互紧贴的方式滑动。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座椅,
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储放姿态到所述第二储放姿态的运动是以抵抗机械蓄能器力的方式实现的。
32.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系统,该车辆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车辆的座椅(2)并且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车辆的座椅(2)相邻的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第二座椅(6),其中这两个座椅(2、6)能够布置在所述车辆的座位行列(1)中,所述第二座椅(6)具有布置在其座面部分之下的装载空间,所述车辆的座椅(2)能够通过从所述第一储放姿态到所述第二储放姿态的移动而被储放在所述装载空间内,并且所述第二座椅(6)的所述座面部分(4)能够为了在上侧打开所述装载空间(8)而被向上折叠或者被从其自身拆除。
CN200810167468.4A 2007-11-19 2008-10-13 储放式车辆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96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55144A DE102007055144A1 (de) 2007-11-19 2007-11-19 Verstaubarer Fahrzeugsitz
DE102007055144.6 2007-1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9686A CN101439686A (zh) 2009-05-27
CN101439686B true CN101439686B (zh) 2014-08-20

Family

ID=40560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746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9686B (zh) 2007-11-19 2008-10-13 储放式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39686B (zh)
DE (2) DE1020070551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13146B2 (en) 2010-01-20 2012-11-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towable vehicle seat
CN105793099B (zh) * 2013-11-29 2018-10-02 约翰逊控股公司 用于车辆的座椅系统
WO2015094968A1 (en) 2013-12-16 2015-06-25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A seat arrangement
CN104924927A (zh) * 2015-06-12 2015-09-23 苏州中航中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多功能汽车三人座椅
DE202017106245U1 (de) * 2017-10-16 2017-11-09 Cybex Gmbh Kinderwagensitz und Kinderwagen-Syste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851A (zh) * 2003-02-13 2006-03-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结构
CN1749067A (zh) * 2004-09-16 2006-03-22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可折叠和可存放的车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37938C1 (de) * 1993-11-06 1995-05-04 Keiper Recaro Gmbh Co Fahrzeugsitzreihe, insbesondere Fluggastsitzreihe
JPH092113A (ja) 1995-06-19 1997-01-07 Daihatsu Motor Co Ltd 車両のシート装置
DE19925306C2 (de) * 1999-06-02 2002-11-21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Rückenlehne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JP2002219978A (ja) 2001-01-29 2002-08-06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2225603A (ja) * 2001-01-29 2002-08-14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US6726283B2 (en) * 2002-05-15 2004-04-27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Gear driven actuator for retractable headrest
DE10344569B4 (de) * 2002-09-27 2005-08-11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Canada Ltd., Mississauga Fahrzeugsitzbaugruppe zur Unterbringung in einer Fahrzeugbodenwanne
JP4135523B2 (ja) 2003-02-19 2008-08-2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ート装置
US7823950B2 (en) 2004-03-31 2010-11-0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Seat device for vehicle
FR2874869B1 (fr) * 2004-09-06 2007-12-2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ieg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US7866696B2 (en) * 2004-12-10 2011-01-1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seat assembly
DE102005005345A1 (de) * 2005-02-05 2006-08-10 Daimlerchrysler Ag Sitzanordnung
DE102005056570A1 (de) * 2005-11-25 2007-05-31 Johnson Controls Gmbh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Rücksitzbank für Kraftfahrzeug
DE202005019374U1 (de) * 2005-12-05 2006-03-02 Waldowski, Marius Vorrichtung zum Verschwenken eines Sitzes
DE102007005143A1 (de) * 2007-02-01 2008-08-07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Fahrzeugsitzanordnu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851A (zh) * 2003-02-13 2006-03-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结构
CN1749067A (zh) * 2004-09-16 2006-03-22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可折叠和可存放的车座椅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51869A 2006.02.2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7055144A1 (de) 2009-05-20
CN101439686A (zh) 2009-05-27
DE202007018960U1 (de) 201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9686B (zh) 储放式车辆座椅
US20170080831A1 (en) Vehicle seat, in particular motor vehicle seat
US8313146B2 (en) Stowable vehicle seat
US7631930B2 (en) Vehicle seat having an adjustable head restraint
US7413246B2 (en) Safety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KR101055827B1 (ko) 자동차의 승객용 좌석 장치
CN103562002B (zh) 车辆座椅
EP2865583B1 (en) Compact vehicle
US20090127911A1 (en) Downwards folding seat
US20150164716A1 (en) Reconfigurable Passenger Restraint
CN106068205A (zh) 车用座椅
CN101646582A (zh) 车辆座椅
US20150115684A1 (en) Foot support for a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US20140312670A1 (en) Vehicle seat, in particular motor vehicle seat
US20190225123A1 (en) Seat having a backrest and a head restraint
CN101018690A (zh) 可收起的座椅
EP3883812B1 (en) Vehicle seat
DE102008044180B4 (de) Seitenkonso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9070768B (zh) 具有中间座椅位置的车辆
US20130234488A1 (en) Locking device, adjustment device, motor vehicle seat, motor vehicle as well as related method
DE102015207841A1 (de)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
CN106379203B (zh) 一键解锁式汽车座椅
CN107009920A (zh) 具有容易进入模块的车辆座椅
US20230063384A1 (en) Adjust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KR102411246B1 (ko) 숄더 조절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시트 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