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7712B - 一种绿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27712B CN101427712B CN2007100313330A CN200710031333A CN101427712B CN 101427712 B CN101427712 B CN 101427712B CN 2007100313330 A CN2007100313330 A CN 2007100313330A CN 200710031333 A CN200710031333 A CN 200710031333A CN 101427712 B CN101427712 B CN 1014277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een
- tea
- tealeaves
- pot
- st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生产工艺,包括摊青工序、杀青工序、揉捻工序、炒干成型工序,其特征在于:在炒干成型工序中将茶叶炒至九成干,茶叶定形后,进入“辉锅”工序,即在锅温120~130℃,翻炒4.0~4.5小时,通过茶叶与锅内壁之间的摩擦,磨去茶叶表面的黑色物质,使茶叶变得灰绿而富有光泽,而且含水量可以降低到3.5%以下。另外,通过高温、长炒等强的热化学作用,使得绿茶色泽翠绿、均匀,汤色深绿、明亮、清澈,香气清和持久、耐泡,味道清醇、香滑、回甘,从而形成特有的外形及内在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的生产工艺,属于茶叶加工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绿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康禾贡茶”,从清康熙年代开始成为贡茶,直至清嘉庆历时进贡4代皇帝饮用,茶味清香甘醇,回味无穷,是河源三大特产之一(《辞海》912页有记载)。现有的绿茶制作工艺包括分拣-杀青-揉捻-成型-干燥-商品,其通常是在锅温130~180度下杀青8~10分钟,然后在110~120度下烘干20分钟,然后在90~100度温度下历时1~1.5小时烤干成型。另外中国专利00107622.1公开了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新鲜茶叶在130℃杀青1分钟,自然冷却后在80℃杀青1分钟,揉捻5分钟。干燥时首先在80℃炒50分钟,继之在120℃烘干,最后在80℃烤30分钟。制作过程中,茶叶在高温的时间约2、5~4个小时。这种绿茶制造工艺的成型温度较低、时间较短、热化学作用较弱,茶叶显棕色,表面有一层黑色物质,而且香气不足,含水量高,使得茶叶难以长久保存。并不可避免地还有多少不等的碎叶和茶灰,影响茶叶的型态与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色泽翠绿、香气清和持久的绿茶生产工艺。
一种绿茶生产工艺,包括摊青工序、杀青工序、揉捻工序、炒干成型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干成型工序包括初烘、包揉和复烘,其中初烘的锅温为300~330℃,时间10~15分钟,至茶叶六成干;复烘的前期锅温为300~330℃,时间10~15分钟,至茶叶八成干;后期锅温为280~300℃,时间40~50分钟,至茶叶九成干;茶叶定形后,进入“辉锅”工序,即在锅温120~130℃,翻炒4.0~4.5小时,通过茶叶与锅内壁之间的摩擦,磨去茶叶表面的黑色物质,使茶叶变得灰绿而富有光泽。而且含水量可以降低到3.5%以下。
所述杀青工序中锅温300~330℃,每锅杀青时间10~15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绿茶生产工艺中由于增加了“辉锅”工艺,因此通过茶叶与锅内壁之间的摩擦,磨去茶叶表面的黑色物质,使茶叶变得灰绿而富有光泽。特别是通过高温、长炒等强的热化学作用,使得绿茶色泽翠绿、均匀,汤色深绿、明亮、清澈,香气清和持久、耐泡,味道清醇、香滑、回甘,从而形成特有的外形及内在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绿茶生产工艺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主要是在传统的工艺基础上,加入机械设备和新的工艺,其加工工艺过程如下:
鲜叶→精选→杀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辉锅→再精选→贡茶。
鲜叶质量的基本要求是:采摘细嫩、肉厚等良种芽叶。对夹二叶为主,少量对夹三叶,芽叶完整,色泽鲜绿,新鲜,匀净。鲜叶品质分3个等级(1~3等),标准如表。
摊青(晒青、凉青、浪青)工序中要求摊青车间清洁卫生,室内通风,清洁,无异气味,无外来粉尘,采用水泥或磨石子地面,层高4m以上。进入加工车间的鲜叶,应立即摊青,摊青厚度3cm以下。另外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的鲜叶要分别摊青,有表面水的鲜叶单独摊青,上、下午鲜叶分开摊青,分别付制。摊青时间3~5小时,最多不超过8小时。摊青过程中要适当翻叶散热,轻翻、翻匀,减少机械损伤。
摊青后进入杀青工序。可用平锅手工杀青或微型滚筒杀青机杀青。如可采用口径100cm光滑平锅,每锅投叶量约5kg。如果采用直径30cm微型滚筒杀青机,则投叶量为每小时25kg的摊青叶。在杀青工序中,锅温或滚筒体温度300~330度,最适宜的温度为310~320度。杀青时间为平锅每锅杀青10~15分钟,滚筒杀青从摊青叶入筒到出筒时间为10~15分钟。在杀青工序结束后,杀青叶失重率:13%~15%。
杀青工序结束后,进入揉捻工序。揉捻工序中采用手工揉捻或25型或30型揉捻机进行机械揉捻,经过杀青后的杀青叶应趁热揉捻。手工揉捻在蔑匾内进行,每次3~4锅杀青叶,采用双手在蔑匾内来回推揉,来轻去重,反复轻揉,10-15分钟;机械揉捻每次投叶量为揉捅九成满为宜,1等鲜叶揉捻7~10分钟,2等鲜叶揉捻9~12分钟,3等鲜叶揉捻12~15分钟。
揉捻叶散热后即进入初烘工序,如果时间稍长茶叶易红变。初烘工序以手工抛炒为主,以失水为主要目的,结合适当做条造型,锅温300~330度,时间约15分钟,至茶叶六成干,手感尚不刺手为度。
初烘后进入包揉工序,主要用于茶叶定型,因属于常规工艺,不多描述。
包揉后进入复烘工序,复烘时前期锅温300~330度,以做形为主,时间约15分钟,至八成干,手触有较强刺手感为度。后期锅温280~300度,以炒干挥发水分为主。至九成干,茶叶已定形。约45分钟。
茶叶定型后,进入本发明特有的‘辉锅’工序。该工序中锅温度维持120~130度,历时4.0~4.5小时。此阶段目的是通过茶叶与锅内壁之间的适度磨檫,磨去茶叶表面的黑色物质,使茶叶变得灰绿而富光泽,形成其特有的外形及内质品质特色,另外进一步降低茶叶的含水量。例如采用生长在东江上游生态自然保护区康禾镇的细嫩茶叶,由于当地常年云雾缭绕,气候独特,非常适宜茶叶生长。用当地中小叶茶树品种新梢的鲜叶,经过精选、摊青、杀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辉锅、再精选等工序,制成具有色泽翠绿、均匀,汤色深绿、明亮、清澈,香气清和持久、耐泡,味道清醇、香滑、回甘的优质贡茶。经过上述一系列工序加工的绿茶其理化指标如下:
项目 | 指标(%) |
碎末茶含量 | ≤0.6 |
总灰分 | ≤5.5 |
粗纤维含量 | ≤10.5 |
水浸出物含量 | ≥32.0 |
含水量 | ≤3.5 |
Claims (2)
1.一种绿茶生产工艺,包括摊青工序、杀青工序、揉捻工序、炒干成型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干成型工序包括初烘、包揉和复烘,其中初烘的锅温为300~330℃,时间10~15分钟,至茶叶六成干;复烘的前期锅温为300~330℃,时间10~15分钟,至茶叶八成干;后期锅温为280~300℃,时间40~50分钟,至茶叶九成干;茶叶定形后,进入“辉锅”工序,即在锅温120~130℃,翻炒4.0~4.5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绿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工序中锅温300~330℃,每锅杀青时间10~15分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313330A CN101427712B (zh) | 2007-11-09 | 2007-11-09 | 一种绿茶生产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313330A CN101427712B (zh) | 2007-11-09 | 2007-11-09 | 一种绿茶生产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27712A CN101427712A (zh) | 2009-05-13 |
CN101427712B true CN101427712B (zh) | 2012-07-11 |
Family
ID=40643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3133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27712B (zh) | 2007-11-09 | 2007-11-09 | 一种绿茶生产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2771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4081B (zh) * | 2009-09-15 | 2012-03-28 | 华南师范大学 | 客家茶的制备方法 |
CN102077879A (zh) * | 2010-12-16 | 2011-06-01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炒青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
CN102132744B (zh) * | 2011-03-31 | 2013-05-01 | 贵州凤冈县仙人岭锌硒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绿茶的加工方法 |
CN103651998A (zh) * | 2012-08-31 | 2014-03-26 | 江苏吟春碧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精致绿茶的生产工艺 |
CN102885169A (zh) * | 2012-09-21 | 2013-01-23 | 陕西文冠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文冠绿茶的制备方法 |
CN103891928A (zh) * | 2014-03-04 | 2014-07-02 | 郎溪县雪瓯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绿茶的机械化制备方法 |
CN104351372A (zh) * | 2014-11-21 | 2015-02-18 | 元阳县水卜龙茶厂 | 一种元阳水卜龙磨锅茶的制作工艺 |
CN104938676B (zh) * | 2015-07-02 | 2018-05-01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紫红色茶汤适口型绿茶的加工方法 |
CN105124020A (zh) * | 2015-09-09 | 2015-12-09 | 安龙县仙鹤坪茶叶有限公司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CN106819296A (zh) * | 2017-03-13 | 2017-06-13 | 宋长荣 | 一种黑果腺肋花楸茶的制备工艺 |
-
2007
- 2007-11-09 CN CN2007100313330A patent/CN10142771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倪德江等.炒青绿茶干燥后期"升温增香"理论研究初报.《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第18卷(第S1期),18-21. |
倪德江等.辉锅温度对炒青绿茶香气的影响.《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第15卷(第1期),94-99. * |
阚能才.绿茶的初制加工.《今日种业》.1992,(第4期),38-39.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27712A (zh) | 2009-05-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27712B (zh) | 一种绿茶生产工艺 | |
CN100998357B (zh) | 一种有机绿茶的生产方法 | |
CN106615304A (zh) | 一种兰花香型工夫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32435B (zh) | 一种条形绿茶加工方法 | |
CN102726554A (zh) | 低咖啡碱绿茶制备方法、低咖啡碱绿茶及其茶制品 | |
CN104012694A (zh) | 一种云雾绿茶的制作工艺 | |
CN104171075A (zh) | 一种高香型黑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4186855A (zh) | 一种桑叶茶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4585370B (zh) | 一种非白化期茶青制备毛峰茶的方法 | |
CN103843920A (zh)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2870901A (zh) | 炒青类绿茶的初制加工工艺 | |
CN105028743A (zh) | 一种花香型藏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2940058A (zh) | 平阳黄汤茶加工方法 | |
CN104186801A (zh) | 一种荷叶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4186743A (zh) | 千年古红茶加工工艺 | |
CN104938676A (zh) | 一种紫红色茶汤适口型绿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4585372A (zh) | 一种香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2948503B (zh) | 一种醇香绿茶的精制加工方法 | |
CN103583715A (zh) | 一种绿茶制作工艺 | |
CN105145913A (zh) | 平阳黄汤茶加工方法 | |
CN104146084A (zh) | 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3976048B (zh) | 一种涮青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4585371A (zh) | 一种正安白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6942401A (zh) | 早春甘露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82808A (zh) | 一种茶叶的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Termination date: 2013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