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9414B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9414B
CN101419414B CN2008102139070A CN200810213907A CN101419414B CN 101419414 B CN101419414 B CN 101419414B CN 2008102139070 A CN2008102139070 A CN 2008102139070A CN 200810213907 A CN200810213907 A CN 200810213907A CN 101419414 B CN101419414 B CN 1014194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image
piling
light
recording ch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39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9414A (zh
Inventor
村上励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19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9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9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94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3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using menus, i.e. presenting the us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op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3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using menus, i.e. presenting the us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options
    • H04N1/00416Multi-level menus
    • H04N1/00419Arrangement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pages or parts of the menu
    • H04N1/00432Arrangement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pages or parts of the menu using tab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 H04N1/00716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24Type of sheet, e.g. colour of paper or transpar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29Detection means
    • H04N1/00734Optical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74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04N1/00779Adjusting settings, e.g. mode, feeding rate or type of pap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98User interven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placing documents, responding to an ala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Develop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印刷方法,其中,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图像生成部,设置于该装置主体内,用于生成印刷在记录纸上的图像;供纸机构,用于将多张上述记录纸作为用纸摞进行堆积;用纸种类识别装置,从堆积于该供纸机构的上述用纸摞中识别上述记录纸的种类;印刷部,用于根据由上述用纸种类识别装置识别的上述记录纸的种类,将由上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图像印刷在上述记录纸上。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印刷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以在2007年10月23日申请的临时申请(60/982109)的优先权权益为基础。这些申请的内容被引用在本申请中并与本申请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包括用纸种类识别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多功能型彩色复印装置(MFP)等图像形成装置等中,增加了用于印刷彩色图像等的介质的种类。即使印刷介质仅限于用纸,也使用厚度等不同的各种用纸。
此外,通过表示每一定面积的重量的克重(单位,g/m2)来区别这样的用纸的种类,例如将64~105、106~163、164~209、210~256、257~300的各组的用纸分别称作普通纸、厚纸1、厚纸2、厚纸3、厚纸4。虽然这些克重依存于用纸的密度和厚度,但是如果使用纸的密度固定,则克重与其厚度成比例。
克重被记载在用纸的包装上,用户通过选择该记载的克重的一组克重,从而自动设定与该用纸的种类相对应的印刷条件。
但是,很多用户不注意用纸的包装上记载的克重,或者在将用纸从包装中取出之后,一般的用户要得知克重就非常困难。
于是,近年来,进行了如下尝试:使装置内设置的介质传感器等进行上述用纸的选择,从而节省用户的时间和劳力。
介质传感器通常通过检测用纸的厚度或光穿透率等用纸的特性来识别用纸种类。为了正确检测用纸的特性,优选将用纸分离为一张。但是,用户从用纸摞中仅分离出一张用纸并使介质传感器来检测该用纸的特性则非常烦杂。于是,从层叠在供纸盒内的用纸摞中,在印刷之前,分离出一张用纸之后的所谓送纸中途,设置上述介质传感器。这样,在一张用纸到达介质传感器之后、即在印刷之前直至分离出一张用纸为止都无法辨别用纸种类。
一般情况下,在形成图像并印刷该图像的装置中,优选根据用纸种类的特性来调整图像形成条件,且优选直至开始图像形成的时刻为止能够判明用纸种类。但是,在形成彩色图像并印刷该彩色图像的装置中,通常在从用纸摞中分离出一张用纸之前已经形成有图像的情况十分普遍。因此,即使在该阶段辨别出了用纸种类,也难以将已经进入印刷状态的某种类的用纸更换为其它种类的用纸。即使能够做到,也需要中止处于印刷状态的某用纸的行进,并使其它用纸处于印刷状态,从而使印刷的性能下降。
于是,考虑了在供纸盒中层叠有用纸摞的状态下检测用纸的特性。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2005-104723中,在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介质(sheet)供给盘(供纸盒)中的打印介质摞的侧端面对置的位置上安装CCD传感器,通过该CCD传感器拍摄打印介质摞的侧端面。在该公报中公开有通过该所拍摄的图像来检测打印介质的厚度等的打印介质供给装置。
但是,在这种方法中,利用了基于用纸(打印介质)本身和用纸的缝隙所产生的阴影,因此难以产生阴影的浓淡,且难以正确地测定用纸的厚度等。
在上述公报中记载了为了增大阴影浓淡的差,而从打印介质摞的侧端面的斜上方或斜下方照射光源的技术。但是,如果正确地对齐了打印介质摞的侧端位置,则难以产生浓淡的差,相反,如果未正确对齐打印介质摞的侧端位置,则影子的长度会产生参差不齐,从而难以实现打印介质厚度等的正确的检测。除此之外,在上述公报中,还公开有利用打印介质摞的上下移动、从打印介质摞的侧面吹送空气等技术,但是还是难以正确地测定打印介质的厚度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无需从用纸摞中分离出一张用纸即可正确地进行用纸种类的辨别,而且不会使印刷的性能下降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印刷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图像生成部,设置于上述装置主体内,用于生成印刷在记录纸上的图像;供纸机构,用于将多张上述记录纸作为用纸摞堆积;用纸种类识别装置,用于从堆积于上述供纸机构的上述用纸摞中识别上述记录纸的种类;以及印刷部,用于根据由上述用纸种类识别装置识别的上述记录纸的种类,变更将由上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图像向上述记录纸进行印刷的印刷条件,并进行印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装置主体;图像生成部,设置于上述装置主体内,生成印刷在记录纸上的图像;供纸盒,用于将多张上述记录纸作为用纸摞进行堆积;光照射部,设置于上述供纸盒中,用于在上述用纸摞的平面上照射光;漏光检测部,设置于上述供纸盒中,在上述用纸摞的端面接收上述照射的光中的透过上述用纸摞并从上述记录纸间泄漏的光;用纸种类识别部,通过根据上述漏光的光强度获得的电信号,检测上述用纸摞的用纸特性,从而识别用纸的种类;以及印刷部,用于根据由上述用纸种类识别装置识别的上述记录纸的种类,变更将由上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图像向上述记录纸进行印刷的印刷条件,并进行印刷。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提供了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印刷方法,其中,通过装置主体内设置的图像生成部生成印刷在记录纸上的图像;通过设置于供纸盒中的光照射部,在上述用纸摞的平面上照射光,其中,上述供纸盒用于收容堆积多张上述记录纸而成的用纸摞;通过设置于上述供纸盒中的漏光检测部,在上述用纸摞的端面接收由上述光照射部照射的光中的透过上述用纸摞的上述记录纸并从上述记录纸间泄漏的光;基于上述接收的漏光的光强度获得电信号,检测上述用纸摞的用纸的特性,从而识别上述用纸的种类;以及根据所识别的上述记录纸的种类,改变将上述生成的图像印刷于上述记录纸上的印刷条件并执行印刷。
根据本发明,通过向由装载在用纸摞供纸机构上的多张记录纸(以下,称为用纸)构成的用纸摞的一面照射光,并从用纸摞的侧面检测其漏光,从而检测用纸的厚度等特征,并识别用纸种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型彩色复印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用纸种类识别装置的原理的截面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自动供纸盒中的、用纸摞、用纸种类识别装置的光源和受光部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自动供纸盒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纸种类识别装置的电构成的框图;
图6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用纸摞和用纸种类识别装置的光源和受光部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一实施方式的复印装置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8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操作面板102的平面图;
图9是图8所示的操作面板102的触摸面板显示器300的显示画面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的动作的流程的示意图;
图11是在图10中自动检测用纸种类时的触摸面板显示器300的显示画面的示意图;
图12是作为用纸种类识别装置的图像传感器的一例的二维的CCD受光元件排列的示意图;
图13是漏光曲线I1以及积分漏光曲线I2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4是用纸摞的厚度方向(X轴)以及和与该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Y轴)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触摸面板显示器300的电构成的框图;
图1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整体电构成的框图;
图17是表示装卸供纸盒的一例的平面图;以及
图18是表示在装置主体的记录纸插入口重叠记录纸并使其成为用纸摞的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基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下面,将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多功能型彩色复印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型复印装置外观的一例的立体图。
在装置主体100的上部,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uto Document Feeder:ADF)101,该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01兼作原稿盖并用于自动地逐张地输送薄片状原稿。在装置主体100的上表面前部设置有操作面板102,该操作面板102包括用于指示复印条件以及复印开始的各种操作键以及各种显示器等。
在装置主体100前面的操作面板102的下部设置有把手104,以使在卡纸等情况下可以打开主体的内部。
在装置主体100的下部装卸自如地设置有包括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的供纸盒151、152、153、154。在这些供纸盒的各供纸盒中,沿横向或纵向以相同尺寸收容有用纸种类不同的用纸,在进行印刷时,选择用纸并进行供纸。
在装置主体100的右侧部分别开闭自如地设置有用于进行双面复印的自动双面单元155以及手动托盘156。手动托盘156在不使用时折叠,其用于供给自动供纸盒中没有的用纸。此外,如果在用纸插入口设置后述的用纸种类识别机构,则在从用纸插入口重叠地插入几张用纸时,也可以实现这些用纸的识别。
在装置主体100的相反侧设置有用于接收印刷后的用纸的排纸托盘162。
在装置主体100的背面设置有未图示的并行口、单行口、SCSI等的各端子。并行出入口用于在使本装置作为打印机进行动作时,连接本装置和个人计算机(PC)等的外部装置。
单行出入口用于在维护本装置时,连接本装置和PC等的外部装置,以实现本装置的内部管理信息的读出以及本装置的功能设定。SCSI用于在本装置和作为主机进行动作的外部的控制器之间,进行指令和数据的通信。
图2是用于说明检测以下本实施方式的用纸厚度的图,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从上面对用纸摞120照射光,并从端面接收其漏光。图3是用于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用纸摞120、光源122和受光器123的关系的图。
图4是自动供纸盒121(例如自动供纸盒152)的平面图,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光源122和受光器123的设置关系。自动供纸盒121可以承载从包装中取出的用纸摞120,抵接于用纸摞的侧面的侧面导向装置(guide)SGa、SGb设置为可以沿用纸摞的宽度方向滑动。在补给用纸摞时,根据用纸摞的记录纸的大小,侧面导向装置SGa、SGb抵接于用纸摞120的侧面,并将其安装于装置主体内。
其中一个侧面导向装置SGa具有单纯排列以抵接侧面的方式被收容的用纸摞120的功能。另一个侧面导向装置SGb除了与侧面导向装置SGa相同的用纸摞排列功能之外,还与用纸种类检测机构、即用于识别用纸种类的光源122和图像传感器123一体设置。如图2所示,侧面导向装置SGb其截面具有倒L字状的形状,在其上部以光照射到下面的方式安装有光源,在其侧面以受光面朝向内侧的方式安装有图像传感器123。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的控制系统的电构成的图。
这里,采用图2至图5,对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的构造和控制系统进行说明。
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包括以从用纸摞120的上面朝向下面照射光的方式而设置的光源122、以及以接近用纸摞120的端部的方式而设置的受光器、例如图像传感器123。箭头A表示用纸摞的记录纸的供给方向。
图5示出了以下构成例:在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中,测定用纸厚度并据此识别用纸种类时的电路构成例、以及基于该识别的用纸种类改变图像形成时的转印电压时的构成例。
该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包括:供纸盒插入检测部131,通过盒插入检测开关119检测自动供纸盒121嵌入在主体中;用纸种类识别控制部133,接收用纸摞120的插入检测信号,并指示光照射部132向用纸摞进行光照射;漏光检测部134,检测来自于用纸摞的端部的漏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积分部135,在用纸的端部方向上积分该电信号;峰值间距离检测部136,检测积分后的漏光信号的峰值间的距离;以及用纸种类识别部137,基于该检测出的峰值间距离来检测用纸的厚度,并识别用纸种类。
用纸种类识别控制部133还进行供纸盒插入检测部131、光照射部132、漏光检测部134、积分部135、峰值间距离检测部136、用纸种类识别部137的控制。供纸盒插入检测部131(具体而言,包括盒插入检测开关119)、光照射部132以及漏光检测部134被设置于自动供纸盒121中。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的其它电部分被设置于装置主体100中。
此外,虽然优选各自动供纸盒均分别包括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的机械部分、即供纸盒插入检测部131、光照射部132以及漏光检测部134,但是其它的电部分可以以共通的方式设置在自动供纸盒中。这样,如果共通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的电部分,则具有降低成本的优点。但是,在每个自动供纸盒中,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的电部分可以设置在光源122或图像传感器123的附近。
此外,插入到自动供纸盒121的用纸摞在从包装中取出之后,如果一次整体歪斜,则记录纸间分离,由于稍微拉开间隙,因此在测定用纸厚度时,优选这种方式。
用纸摞120包括多张记录纸,在该用纸摞的厚度方向上从光源照射光,并对在用纸之间从用纸摞的端面泄漏到外部的光进行检测。
在光照射部132中包括光源122。漏光检测部134包括受光器、即图像传感器123。通过该用纸种类检测装置106检测用纸种类的动作将在后面叙述。
在图5中,图像形成部138包括:潜影生成部139,扫描例如复印的图像,并形成光学潜影;显影部140,通过色调剂等显影在该潜影生成部139中生成的潜影;转印部141,转印通过该显影部140显影的可视图像;以及定影部142,使转印的图像定影。
如果在用纸种类识别部137中对用纸种类进行识别,则其信息被传达给图像形成部138,从而可以根据用纸种类变更图像生成条件或向记录纸印刷的印刷条件、例如转印部141的转印电压、显影部140中的显影时的附加电压、定影部142中的可视图像的定影温度等。这样,如果根据用纸种类自动地变更图像形成条件或印刷条件,即可以经常获得良好的记录图像。
如果使用图4所示构造的自动供纸盒121,则根据记录纸的大小,侧面导向装置SGb进行滑动,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的光源和图像传感器123被配置在距离用纸摞的侧面的规定位置上。因此,具有以下优点:根据记录纸的大小,无需为了检测漏光而专门移动光源122和图像传感器123。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从用纸摞120的上面照射的光,相对于记录纸的供给方向A从其侧面来接收漏光。但是,用于接收漏光的受光器(图像传感器)也可以在记录纸的行进方向A的前部进行检测。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这样的用纸种类识别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如果将图6和图3进行比较可知:图像传感器123被设置在供给用纸摞120时记录纸移动的方向A的前部。在这样配置图像传感器123时,优选供给记录纸时,使用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退避电机,使图像传感器123以箭头B所示方式向下或向上退避。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图像传感器123可以配置在记录纸的全部(前部)的中央,所以具有以下优点:即不论记录纸的大小,都可以将光源设置在装置主体的记录纸上面的规定的位置上。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型彩色复印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构成例的框图。
本装置包括:系统CPU200;程序或固定数据存储用的闪存ROM201;用于将文本数据转换为字形数据(font date)的字形ROM(font ROM)202;操作用以及数据存储用的非易失性RAM(NVRAM)203以及DRAM204。
系统CPU200用于进行本装置整体的控制,这里,根据基于用户的来自于操作面板102的指示信号、以及来自于通信线路的信号输入、来自于各种外部接口的输入信号,进行各功能的控制。
扫描接口(SIF)205用于接收来自于扫描部205S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电路206用于进行与记录介质相对应的高画质化处理、扩大缩小处理、像素内插处理、基于标识器检测的指定区域的轮廓(outline)处理等图像编辑处理。
印刷接口(PIF)207用于将图像数据赋予打印机部207P。页存储器(page memory)208用于将由图像处理电路206进行图像处理、并等待输出的图像数据以页为单位进行存储,并且页存储器208内置有解码器,该解码器具有暂时存储图像数据的页缓冲器的功能,并且,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扩展(解压缩)。
包括系统CPU200和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的各设备间的控制信号通过系统总线211进行高速的交换。另一方面,图像信号的处理所涉及的各设备通过图像总线212进行连接。
图像总线212是为了用于该装置作为复印机进行动作时而专门设置的部分,为了保证复印机的实时动作,通过扫描接口205接收从扫描部205S输入的图像数据,通过图像处理电路206进行高画质化处理、扩大缩小处理等的各种编辑处理,通过打印机接口207并行进行向打印机部207P输出的动作。这里,将该处理称为基本复印。在连接于图像总线212的交换器(board)中,此时的动作所不需要的处理交换器为通过状态。
大容量存储装置、例如硬盘驱动电路(HDD)209用于存储从外部装置赋予的图像数据、在扫描部205S中所获得的多份的每份印刷涉及的图像数据等。
打印机网络控制器(PRNC)210包括与打印机部207P侧的接口,其中,该打印机部207P用于控制复印动作或打印机动作时的图像形成功能,此外,同时通过网络接口卡等内置设备进行LAN连接,通过LAN从外部的个人计算机等的设备接收打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缓冲,进行用于向打印机部207P侧进行数据传送的通信规约控制以及数据传送/压缩/扩展控制。
图8示出了操作面板102的构成例。在操作面板102上,在其左侧设置有触摸面板显示器300,在其右侧设置有开始键301、停止键302、复位键303、用于设定数字的0~9数字键304、可以选择复印或传真等功能模式的功能模式选择键305等。打印是外部连接个人计算机等进行印刷时所采用的模式。
0~9数字键304被配置为与按键电话装置等的0~9数字键排列相同,以使复印、传真、印刷可以共用。
在触摸面板显示器300上,显示例如图9所示的触摸面板引导画面。作为模式,存在基本、图像调整、应用、保存、确认五种模式,通过触摸所显示的该标记(tab),从而可以选择这些模式中的一种。
在基本模式中,如图9所示,在其左侧显示表示该装置主体的侧面图的主体侧面图符(icon)401,在其右侧显示彩色/单色图符402,该彩色/单色图符402用于选择印刷图像为彩色或黑色或自动颜色中的一种。在这些图符的右侧,显示有复印倍率图符403、单面/双面图符404、分类图符405、图像种类图符406、表示记录纸的种类的各用纸种类图符407、以及浓度图符408,该浓度图符408用于在这些图像的下面图示浓度,并可以选择浓度。
各用纸种类图符407的显示与进入左侧的自动供纸盒151、152、153、154的用纸种类、即普通纸、厚纸1、厚纸2、厚纸3联动地进行显示。在最下级的自动供纸盒154中供给厚纸4来替代厚纸3,并如上述地进行设定,作为用纸种类图符407可显示厚纸4。
此外,显示有选择显示画面,其中,该选择显示画面是用于通过触摸复印倍率图符403、单面/双面图符404、分类图符405、图像种类图符406,从而可以选择这些多个种类图符中的一种。在该选择显示画面中,用户通过手指触摸并选择其中一个图符,从而返回图9所示的显示画面,由其图符来显示所选择的选项。
例如,触摸单面/双面图符403,选择原稿为单面或双面、以及印刷为单面或双面。例如,如果选择将印刷在双面上的原稿印刷在单面上,则图9所示的单面/双面图符404显示“双面→单面”。
在初始状态下,以记录纸为普通纸为前提进行印刷,各用纸种类图符407显示普通纸。这里,参照图10,对通过用户将用纸摞120收容于自动供纸盒121并收容于主体时的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1中,如图9所示的触摸面板引导画面作为第一引导画面进行显示。在后续的步骤S102中,通过用户是否触摸了用纸种类图符407来检测是否变换用纸种类。
在触摸了用纸种类图符407时,在步骤S103中,如图11所示,例如排列有用纸种类的图符的用纸种类检测引导画面作为第二引导画面进行显示(步骤S103)。
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普通纸、厚纸1、厚纸2、厚纸3以及厚纸4的各图符421、422、423、424、425,以及显示有用纸种类检测的图符426。在这些图符的上面显示有“请选择用纸类型”。
五个图符421、422、423、424、425与各自动供纸盒对应且与各用纸种类对应。在当前自动供纸盒只有四个、即151、152、153、154的情况下,最多只能补充给自动供纸盒上述五种用纸中的四种用纸。因此,在自动供纸盒151、152、153、154中例如预先放入了普通纸、厚纸1、厚纸2、厚纸3时,厚纸4的图符425显示为白色,从而无法进行选择。
在上述五个图符的四个显示为黑色并可以进行选择时,选择其中任一个图符的用纸所对应的用纸即可。
于是,在步骤S104中,检测在五个用纸种类图符421、422、423、424、425中,是否有显示为黑色并可以进行选择的图符。显示为黑色的用纸种类图符意味着该用纸种类的用纸已放入自动供纸盒中。因此,如后所述,用户看着该显示为黑色的用纸种类图符,选择期望的用纸种类。
在步骤S104中为是(NO)时、即五个用纸种类图符421、422、423、424、425的任一个显示为白色时,用纸种类识别控制部133向光照射部132发送光照射开始信号,并从步骤S104移至步骤S105。在为了确认放入各自动供纸盒中的用纸种类而按压了用纸种类检测图符426时,同样地,用纸种类识别控制部133向光照射部132发送光照射开始信号,并从步骤S104移至步骤S105。
在步骤S105中,根据用纸种类识别控制部133的控制,点亮安装入各自动供纸盒的图3所示的光源122。
在步骤S105中,光源122从上面向用纸摞120的上表面照射例如截面是圆形的光。优选光源122和用纸摞120之间为轻轻接触程度的距离。这是因为从光源照射的光尽量进入用纸摞120时,漏光强烈,基于该电信号的用纸厚度等的测定更加容易,并可以防止从光源照射的光直接进入图像传感器,对漏光造成不良影响。
如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自动供纸盒121所示,当使光源122和图像传感器123与侧面导向装置SGb一体设置时,可以使光源和图像传感器相对于用纸摞保持固定的关系。
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以如下所述的方式使光源122和图像传感器123移动。漏光检测时,光源122接近用纸摞120,通过未图示的退避电机使光源122离开。在图11的用纸种类图符全都显示为白色时,在即将对光照射部132指示光照射之前,用纸种类识别控制部133进行机械地控制即可,以便使光源122接近用纸摞120的最上面的记录纸,并且,使图像传感器123向下面移动并位于用纸摞120的前方。
通过将退避电机等作为驱动源的机构,使光源122轻轻地接触用纸摞的用纸表面。此外,当漏光检测结束时,再使光源从用纸摞离开即可。这样,可以获得正确地进行基于漏光的用纸特性的检测、并且操作性良好的用纸种类识别装置。
但是,当为了朝向用纸摞的照射光不进入图像传感器而设置有遮光板时,也可以使光源122一定程度地离开用纸摞120。
在图2中,用纸摞120是以最上面(第一张)的用纸124a、第二张的用纸124b、第三张的用纸124c的顺序重叠的。在第一张用纸124a和第二张用纸124b之间有间隙125a,在第二张用纸124b和第三张用纸124c之间有间隙125b,在第三张用纸124c和第四张用纸124d之间有间隙125c,并依此类推。
由于用纸是纤维的集合体,所以照射光的一部分被用纸的表面反射,但是其它的光则透过该用纸。即,光源122的照射光126的一部分从第一张用纸124a散射反射,但是剩余的光从该用纸124a中扩散传播,一部分透过该用纸124a到达间隙125a。达到该间隙125a的光的一部分被第二张用纸124b反射,在间隙125a中沿横向传播,但是剩余的光从第二张用纸124b中扩散传播,其一部分到达间隙125b。
到达间隙125b的光的一部分被第三张用纸124c反射,在间隙125b中沿横向传播,但是剩余的光从第三张用纸124c中扩散传播,其一部分到达间隙125c。下面,照射光126以同样的方式,在减弱的同时依次从用纸摞120的第一张用纸124a开始透过各用纸中,其一部分从这些用纸之间的间隙泄漏。这些漏光127由漏光检测部134的图像传感器123接收(步骤S106)。
例如如图12所示,图像传感器123可以采用将CCD受光元件129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二维配置的二维传感器。在图12中,放大表示了CCD受光元件129,但是实际上,因为是高密度地配置了很多受光元件,从而成为了二维传感器。从用纸摞120的端部泄漏到外部的光、即漏光在漏光检测部134中从光信号被转换为电信号。
图13示出了由图像传感器123接受的光的测定例。在该图中,横轴(X轴)表示图14所示的X方向、即从用纸摞的第一张到第二张的方向上的位置,纵轴表示该位置上的光的强度。
与X轴方向的某位置上的光的强度对应的电信号为虚线所表示的漏光曲线I1。在图5的积分部135中,在横方向、即在端面上相对于光照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在图14中为Y所示的方向)上积分该光信号。这样,光强度的电信号在图13中为实线所示的积分漏光曲线I2。该积分漏光曲线I2的光强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差大于漏光曲线I1的光强度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差(步骤S107)。
这里,“大致垂直方向”意味着只要获得Y方向上的漏光即可,没有必要必须垂直。
漏光曲线I1以及积分漏光曲线I2中的某极大值的位置和邻接的极大值的位置的间隔、或者某极小值的位置和邻接的极小值的位置的间隔称为峰值间距离。
在步骤S108中,在峰值间距离检测部136中测定光强度的例如最大值的峰值间距离。在图13中,峰值间距离P2与第二张的用纸的厚度对应。
在相对于照射光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积分从用纸摞120的侧面所获得的漏光的电信号,从而峰值的差增大,从而具有可以容易地测定用纸间的距离、容易且正确地测定用纸厚度的优点。但是,在本发明中,在横方向上积分漏光并不是必须的。
在步骤S109中,在图5所示的用纸识别部137中,基于峰值间距离检测部136所测定的峰值间距离来识别用纸种类。使用分别设置在自动供纸盒152、153、154中的光源和图像传感器123,通过共通的电路,对于已放入任一个自动供纸盒中的用纸进行该用纸种类识别。
这样,通过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对放入各自动供纸盒中的用纸的用纸种类进行自动检测,与所放入用纸的种类对应的用纸种类图符421~427显示为黑色、即通过黑色框来进行显示(步骤S110)。用户选择并按压通过该黑框显示的图符。在步骤S111中,检测该基于用户的图符的选择。在后续的步骤S112中,也是这样来确定用纸种类的。
此外,在图9所示的触摸面板引导画面的用纸种类图符407中,显示由用户选择确定的用纸的用纸种类。
虽然在流程图中未进行表示,但是当在识别了用纸种类并由用户选择了指定的用纸种类时,如图5所示,可以根据该用纸种类变更图像形成装置138的转印部141中的图像的转印电压。
主体侧面图符401显示了装置主体的整体状况,用于显示例如,在自动供纸盒中已放入了用纸的盒、或故障位置等。
此外,在该触摸面板显示器300的左上部分显示有例如当前所设定的扩大缩小倍率、复印张数、用纸的大小。
例如,在复印五份时,将功能模式选择键305切换为复印,通过触摸单面/双面图符404,选择双面复印等所期望的处理之后,按压0~9数字键304的“5”的键。
这样,在触摸面板显示器300上的右上的区域中显示该数字。在用户确认该数字后,设定原稿,如果按压开始键301,则开始复印动作,并复印五份。
图15是表示上述触摸面板显示器300的电构成的框图。
触摸面板显示器300在液晶显示器521上重叠触摸面板520而构成的。触摸面板520是在透明基板上均匀地涂敷透明电阻,在X/Y方向上分别隔开规定的距离间隔地平行配置透明电极组。
基于触摸面板控制部523的控制,在触摸面板520的X/Y方向的各透明电极上,分别沿规定方向依次附加电压。使用专用的导电性笔或手指进行对触摸面板520的位置的指示操作。
触摸面板控制部523监视X/Y方向上的各个方向的电极间的电阻值,基于各电极间的电阻值通过运算,检测由于导电性笔或手指的指示而局部地电阻值降低的位置。
此外,在液晶显示器521上连接有用于显示驱动该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器控制部522,在显示器控制部522上连接有以显示像素为单位存储显示数据的视频RAM(VRAM)524。
在包括以上构成的触摸面板显示器300中,通过主控制部内的系统CPU200(参照图7)读取通过触摸面板控制部523获得的位置数据,由系统CPU200执行与该位置数据对应的处理。该触摸面板显示器300可以用于如下所述的广泛用途:例如,进行手写输入时,将触摸面板520上所指示的位置对应的视频RAM524上的数据从非显示状态逆转为显示状态,基于在液晶显示器521上显示的键盘显示或各种设定按钮组中进行选择来进行动作参数的输入等。
图1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型彩色复印装置中的控制部的功能构成的框图。虽然该控制部相当于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闪存RAM201所存储的程序或固定数据的系统CPU200、触摸面板控制部523等各主要部件的控制部等,但是功能上可以如图16所示。
扫描控制部530相当于进行扫描控制ASIC、图像输入时的扫描驱动控制、ADF控制等的扫描控制固件(firmware)以及进行图像斑点调整等的前处理用图像处理单元,并且扫描控制部530被安装在图7所示的扫描部205S中。
打印机控制部531相当于安装于打印机部52等的、进行打印机控制ASIC、输出侧图像处理ASIC、印刷时的打印机控制、用纸输送控制等的打印机动作控制固件以及打印机侧图像处理固件。
此外,打印机控制部531包括个人计算机等与打印机驱动器之间的接口,打印机控制部531用于进行控制指令、状态等的指令通信以及打印数据通信控制。此外,还执行以下两方面的控制:由扫描部205S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印刷输出、以及从打印机驱动器发送来的图像数据输出。
扫描控制部530和打印机控制部531分别包括控制CPU,并实现高速控制。这些控制部在与图15所示的系统CPU200之间进行指令状态通信,控制显示、扫描器、打印机的同步动作等,并实现作为装置主体的复印动作、印刷输出动作。
输入输出动作控制部532包括图像处理单元,此外,包括与扫描控制部530和打印机控制部531之间的接口,以通过整体控制部533接收的动作开始命令等作为触发,进行扫描部50、打印机部52的驱动定时控制。与此同时,进行图像处理参数的计算以及对图像处理电路406的设定,控制复印功能。
定时控制意味着例如ADF的驱动定时、扫描驱动定时、在存储器中扩展的图像的修饰处理或印刷开始定时的指定,以及下一张原稿的输入开始定时指定等。此外,将由显示控制部534接收的打印机资源相关的确保/释放指令等也通知给打印机控制部531。
显示控制部534构成为包括显示控制软件,该显示控制软件用于控制在以上部分中采用图8、图9进行了说明的本装置的操作面板102。这里,将操作面板102的操作信息传达至整体控制部533,并且,机器状态管理部535将装置中所发生的各种状态变化作为信息进行接收,并反映于显示,此外,整体控制部533接收复印结果、复印的份数或尺寸信息等的处理结果和与经过相关的信息,并反映于显示。该反映方法具体意味着操作面板102上的LED的点亮或向液晶显示器521的信息显示。
整体控制部533还经常监视装置整体的动作状态,通过扫描部205S、打印机部207P等多种功能来实施共有的资源的专用(排他)控制、复印、打印数据印刷的优先度操作、画面部替换操作等。例如,在复印的画面为操作中时,或者在可以优先执行复印时,在一定期间内禁止打印机数据印刷,相反,在打印数据印刷开始后,将画面切换为印刷中显示,限制复印的执行。此外,还进行计时器监视等时间控制,根据状态,适当地对显示控制部534进行菜单的切换控制等。
机器状态管理部535监视从监视扫描控制部530或打印机控制部531通知的机器的状态,具体为卡纸、卡纸解除、前盖开闭等信息,并通过通知给整体控制部533或显示控制部534,从而将错误状态反应于显示,并反映于判断可否执行复印动作。
此外,通过整体控制部533的指示,管理错误解除时的机器恢复动作,有时是管理工作结束时的机器恢复动作。此时的恢复动作是指用于进行下一次复印的准备动作,即扫描部205S的指示器位置的初始化或加热辊部的预热运转等。
数据传送控制部536具有外部装置间的数据传送功能。该数据传送控制部536包括图7中的打印机网络控制器(PRNC)210,也相当于通过LAN所连接的扫描器或打印机、或数字复印机的控制信号以及图像数据的通信控制软件。打印机网络控制器210构成为包括网络接口卡(NIC)以及缓冲存储器等。
在该多功能型彩色复印装置中,在图8所示的操作面板102中,用户通过功能模式选择键305按压某一个键来选择功能。关于用纸种类图符407即为上述情况。
例如用户想要进行复印时,按压复印的键,并通过0~9数字键304输入复印的张数。此时,可以观察在触摸面板显示器300所显示的第一引导画面上显示的设定。当用户想要变更这些设定时,通过手指触摸对应的图符来进行变更。如果是选项有三项以上的设定,则在接下来出现的第二引导画面中显示选项。例如,如果触摸了复印倍率图符403,则在第二引导画面中,显示当前的倍率、上升(up)键以及下降(down)键,通过触摸上升键,可以升高倍率,通过触摸下降键,可以降低倍率。在结束之后,触摸“返回”图符(未图示),返回第一引导画面。如果是基于触摸面板显示器300所显示的第一引导画面上的设定,则按压图8所示的开始键301。
通过包括触摸面板显示器300的操作面板102所指定的信息通过图16所示的显示控制部534被发送给整体控制部533,以进行整体的控制。
在复印时,从显示控制部534通过整体控制部533将根据上述用纸种类图符407指定、或自动识别的信息以及复印张数的信息发送至输入输出控制部532,并进一步发送至打印机控制部531,以控制根据用纸种类进行良好的印刷。
功能模式选择键305用于在选择了LAN、PRN、FAX各模式时,将该功能模式选择信号从显示控制部534发送至整体控制部533,并发送至机器状态管理部535。此外,使该多功能型彩色复印装置成为适合于该被选择模式的状态。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如下所述的多功能型彩色复印装置:即使在印刷时,用户不知道记录纸的用纸种类而未输入用纸种类,也可以自动、容易且正确地识别用纸种类,从而不会增加整体的印刷时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在自动供纸盒中包括用纸种类识别装置机构(光源和漏光检测部)的构造。但是,同样地,也可以在图1所示的MFP的装卸供纸盒156中设置该用纸种类识别机构。
图17示出了该装卸供纸盒156的一例。该装卸供纸盒621包括与图4所示的自动供纸盒121相同的构造。即,包括用于从侧面按压所放入的用纸摞120的侧面导向装置SGa、SGb,在侧面导向装置SGb上设置有用于从上面照射光的光源622、以及用于在侧面检测漏光的受光器、即图像传感器623。
盒插入检测开关619设置在该盒的插入侧,光源622和图像传感器623所连接的引线的连接部626也设置在该装卸供纸盒621的插入侧。因此,通过将该盒插入装置主体来检测该盒被插入,并且,用纸种类识别机构也与用纸种类识别装置的电路连接。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将多张用纸作为用纸摞从用纸插入口插入的手动插入情况。图18示出了从侧面观察该实施方式的用纸插入口附近的一个例子的构造。
701是装置主体的用纸插入口部,在其下部设置有插入托盘702,在该插入托盘上将手动插入的用纸721作为用纸摞堆积并插入。在用纸插入口的上部设置有光源722,在放置了手动插入用的用纸摞的侧面,设置有如虚线所示的图像传感器723。在该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手动插入用纸摞时,检测该插入,并由光源722从手动插入的用纸摞的上面照射光,由图像传感器723检测来自于手动插入用纸的漏光。
这样,即使在手动插入并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基于本发明的用纸种类的识别,从而通知用户、或者根据用纸种类变更印刷条件。例如,可以变更图6所示的图像形成部138中的转印部141中的转印电压或显影部140中的潜影可视化时的附加电压、定影部142的定影温度等。
但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用纸种类识别装置中,都是从任一个用纸摞的上面照射光的构成。但是,本发明并不一定需要从上面照射光。例如,也可以从用纸摞的下面照射光,在用纸摞的端部检测其漏光。当不是平着将用纸摞插入插入口,而是使用纸摞以竖着的状态插入时,由于是从横方向对用纸摞照射光,所以可以在其端部检测漏光。
总之,在本发明中,只要是对于包括多张用纸的用纸摞的平面大致垂直地照射光,在该用纸摞的厚度方向上检测从记录纸间的用纸摞的端部泄漏的光即可。也可以为:这种情况下的用纸摞的端部不是指记录纸的短边的部分,检测来自于长边部分的漏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构成为包括二维的CCD受光元件。但是,在本发明中,并不一定必须是二维的受光元件。也可以使用在包括多张用纸的用纸摞的厚度方向上,设置于该用纸摞的端面附近的一维的光传感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根据来自于用纸摞的端部的漏光来检测用纸厚度,并识别用纸种类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图13所示的漏光的分布具有不仅依存于用纸厚度,还依存于用纸密度等的特性。因此,通过用纸种类识别装置106,可以例如基于漏光的分布来检测用纸的特性、即密度等,算出相当于克重的值,识别用纸种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适用于多功能型彩色复印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可以适用于多功能型彩色复印装置,还可以适用于其它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其它的图像形成装置是指普通的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等包括用于生成印刷在记录纸上的图像的图像生成部,并指定印刷的用纸种类的图像形成装置。
明显地,根据上述技术,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应该理解,在本发明所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可以进行其他实际的应用而不是具体限定于本发明的说明书。

Claims (1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体;
图像生成部,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用于生成印刷在记录纸上的图像;
供纸机构,用于将多张所述记录纸作为用纸摞堆积;
用纸种类识别装置,用于从堆积于所述供纸机构的所述用纸摞中识别所述记录纸的种类;以及
印刷部,用于根据由所述用纸种类识别装置识别的所述记录纸的种类,变更将由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图像向所述记录纸进行印刷的印刷条件,并进行印刷,
其中,所述用纸种类识别装置包括:
光照射部,用于在所述用纸摞的顶面上照射光;
漏光检测部,在所述用纸摞的端面接收所照射的光中的透过所述用纸摞且从所述记录纸间泄漏的光;以及
用纸种类识别部,通过基于所述漏光的光强度而获得的电信号,检测插入的所述用纸摞的用纸特性,从而识别用纸的种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机构是用于收容多张所述记录纸的供纸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漏光检测部接收被所述光照射部照射的、用纸摞的厚度方向的漏光,并转换为电信号,从而获得漏光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纸种类识别部基于在所述漏光检测部中获得的所述漏光曲线检测所述用纸的特性,从而识别用纸种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纸种类识别部测定所述漏光曲线的峰值间距离,检测所述记录纸的厚度,从而识别用纸种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纸种类识别部对与在所述用纸摞的端面上大致垂直于所述用纸摞的厚度方向的方向上的漏光相对应的信号进行积分,获得所述用纸摞的厚度方向的积分漏光曲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纸种类识别部测定所述积分漏光曲线的峰值间距离,检测所述记录纸的厚度,从而识别用纸种类。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体;
图像生成部,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用于生成印刷在记录纸上的图像;
供纸机构,用于将多张所述记录纸作为用纸摞堆积;
用纸种类识别装置,用于从堆积于所述供纸机构的所述用纸摞中识别所述记录纸的种类;以及
印刷部,用于根据由所述用纸种类识别装置识别的所述记录纸的种类,变更将由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图像向所述记录纸进行印刷的印刷条件,并进行印刷,
其中,所述用纸种类识别装置包括:
光照射部,用于在所述用纸摞的顶面上照射光;
漏光检测部,用于检测由所述光照射部照射于所述用纸摞的顶面上的光中从所述用纸摞的厚度方向上的所述记录纸之间漏出的光的强度,并转换为电信号,从而获得漏光曲线;
峰值间距离检测部,基于由所述漏光检测部获得的漏光曲线,测定邻接的极大值间或极小值间的峰值间距离;
用纸种类识别部,基于由所述峰值间距离检测部获得的所述峰值间距离,识别所述用纸摞的用纸种类,
其中,所述供纸机构是供纸盒,所述光照射部和所述漏光检测部被设置于所述供纸盒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盒是安装入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自动供纸盒。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体;
图像生成部,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生成印刷在记录纸上的图像;
供纸盒,用于将多张所述记录纸作为用纸摞进行堆积;
光照射部,设置于所述供纸盒中,用于在所述用纸摞的顶面上照射光;
漏光检测部,设置于所述供纸盒中,在所述用纸摞的端面接收所述照射的光中的透过所述用纸摞并从所述记录纸间泄漏的光;
用纸种类识别部,通过根据所述漏光的光强度获得的电信号,检测所述用纸摞的用纸特性,从而识别用纸的种类;以及
印刷部,用于根据由所述用纸种类识别装置识别的所述记录纸的种类,变更将由所述图像生成部生成的图像向所述记录纸进行印刷的印刷条件,并进行印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条件是转印所生成并显影的图像时的转印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条件是对生成、显影并转印的图像定影时的定影温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纸盒是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自动供纸盒。
1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装置主体内设置的图像生成部生成印刷在记录纸上的图像;
通过设置于供纸盒中的光照射部,在用纸摞的顶面上照射光,其中,所述供纸盒用于收容堆积多张所述记录纸而成的所述用纸摞;
通过设置于所述供纸盒中的漏光检测部,在所述用纸摞的端面接收由所述光照射部照射的光中的透过所述用纸摞的所述记录纸并从所述记录纸间泄漏的光;
基于所述接收的漏光的光强度获得电信号,检测所述用纸摞的用纸的特性,从而识别所述用纸的种类;以及
根据所识别的所述记录纸的种类,改变将所述生成的图像印刷于所述记录纸上的印刷条件并执行印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条件是转印所生成并显影的图像时的转印电压。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条件是对生成、显影并转印的图像定影时的定影温度。
CN2008102139070A 2007-10-23 2008-08-28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印刷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94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8210907P 2007-10-23 2007-10-23
US60/982,109 2007-10-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9414A CN101419414A (zh) 2009-04-29
CN101419414B true CN101419414B (zh) 2011-11-09

Family

ID=405632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390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9414B (zh) 2007-10-23 2008-08-28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印刷方法
CN200810213911.7A Active CN101419415B (zh) 2007-10-23 2008-08-28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3911.7A Active CN101419415B (zh) 2007-10-23 2008-08-2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20090103148A1 (zh)
JP (2) JP5039664B2 (zh)
CN (2) CN1014194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14946B2 (en) * 2008-06-30 2012-11-20 Eastman Kodak Company Image rendering prior to media type detection
US8023843B2 (en) * 2008-10-30 2011-09-20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dia thickness measurement in an image production device
JP2010134364A (ja) * 2008-12-08 2010-06-1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20100164164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carrying device
JP5106440B2 (ja) * 2009-02-18 2012-12-26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種類判別装置、紙葉類種類判別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265498B2 (en) * 2009-07-28 2012-09-11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media thickness in a feeder section of an image production device
US20110069327A1 (en) * 2009-09-22 2011-03-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US20110164887A1 (en) * 2010-01-04 2011-07-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217104A1 (en) * 2010-03-03 2011-09-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arrying structure around sheet junction
US8606128B2 (en) 2010-05-11 2013-12-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more efficient printing
US8737860B2 (en) 2010-06-17 2014-05-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12008385A (ja) 2010-06-25 2012-01-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018933B2 (ja) * 2010-06-28 2012-09-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用紙折畳装置
US8681395B2 (en) 2011-03-16 2014-03-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JP5827488B2 (ja) * 2011-04-08 2015-12-02 株式会社東芝 記録媒体判定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判定方法
US9189675B2 (en) * 2011-04-28 2015-11-17 Moon J. Kim Adaptive fingerprint scanning
US8699762B2 (en) * 2011-05-13 2014-04-15 Moon J. Kim Multi-sided card having a resistive fingerprint imaging array
JP5349556B2 (ja) * 2011-09-13 2013-11-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555530A (zh) * 2011-12-22 2012-07-11 深圳中航信息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兼容性的存折打印机
JP6283995B2 (ja) * 2013-12-03 2018-02-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材情報を検出する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129776B2 (ja) * 2014-03-28 2017-05-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種検出装置及び紙種検出方法
JP6296342B2 (ja) * 2014-04-09 2018-03-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材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10129B2 (ja) * 2014-04-11 2018-10-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材の情報を検出する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748081B1 (ko) * 2016-05-04 2017-06-16 주식회사 빅솔론 용지 타입에 따라 인쇄 데이터를 수정하는 프린터
US10029871B2 (en) 2016-05-20 2018-07-2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etting method
JP6415499B2 (ja) * 2016-08-24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1748092B1 (ko) * 2016-11-10 2017-06-16 주식회사 빅솔론 용지 타입에 따라 인쇄 데이터를 수정하는 프린터
JP6672239B2 (ja) * 2017-11-14 2020-03-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センサ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01167B2 (ja) * 2018-02-05 2019-04-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材情報を検出する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551811B2 (ja) * 2018-02-26 2019-07-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材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115268B2 (ja) * 2018-12-05 2022-08-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24929B2 (ja) * 2019-01-21 2023-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09229B2 (ja) 2020-05-25 2024-01-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14211870B (zh) * 2021-12-13 2024-02-06 浦江莱迪恩斯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丝绒面料纺织布平面印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6704B2 (en) * 2001-11-13 2003-10-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aging system having media stack component measuring system
US6996349B2 (en) * 2001-05-07 2006-02-0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determining type of recording sheet to prevent sheet jam
CN101013281A (zh) * 2005-11-15 2007-08-08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方法与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9223A (ja) * 1990-06-01 1992-02-10 Sharp Corp 用紙選択機能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H06230687A (ja) * 1993-02-01 1994-08-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5629672A (en) * 1995-06-27 1997-05-13 Gift Certificate Center, Inc. Low paper detection system
JPH09114267A (ja) * 1995-10-19 1997-05-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231682B2 (ja) * 1997-10-20 2001-11-26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US6850717B2 (en) * 2001-07-17 2005-02-01 Oki Data Corporation Medium thickness detecting apparatus
JP2003162198A (ja) * 2001-11-28 2003-06-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7450279B2 (en) * 2003-02-19 2008-1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4412009B2 (ja) 2003-09-09 2010-02-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
US7490828B2 (en) * 2005-10-17 2009-02-17 Avago Technologies Ecbu Ip (Singapore) Pte. Ltd. Image-based edge detection of stacked sheet media
JP2007206167A (ja) * 2006-01-31 2007-08-1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777920B2 (en) * 2006-02-28 2010-08-17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opier and image copying method
US20070273935A1 (en) * 2006-05-24 2007-11-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MFP, and Document Detecting Method
JP2008083689A (ja) * 2006-08-29 2008-04-10 Canon Inc 記録材の種類を判別する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950767B2 (en) * 2007-02-23 2011-05-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663769B2 (en) * 2007-09-27 2010-02-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thickness measur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945500B2 (ja) * 2007-09-27 2012-06-06 株式会社東芝 紙葉類厚さ測定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20122B2 (ja) * 2008-03-14 2010-02-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文書廃棄装置、文書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文書廃棄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6349B2 (en) * 2001-05-07 2006-02-07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determining type of recording sheet to prevent sheet jam
US6636704B2 (en) * 2001-11-13 2003-10-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aging system having media stack component measuring system
CN101013281A (zh) * 2005-11-15 2007-08-08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方法与图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104723A 2005.04.2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20021A1 (en) 2011-01-27
CN101419414A (zh) 2009-04-29
US7831160B2 (en) 2010-11-09
JP5039665B2 (ja) 2012-10-03
US7970302B2 (en) 2011-06-28
JP2009104116A (ja) 2009-05-14
US20090103148A1 (en) 2009-04-23
CN101419415A (zh) 2009-04-29
JP5039664B2 (ja) 2012-10-03
JP2009104117A (ja) 2009-05-14
CN101419415B (zh) 2013-01-23
US20090103934A1 (en) 200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9414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印刷方法
CN10125172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94713B (zh) 显示输入装置
US20080144131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37763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印刷方法
CN103813048B (zh)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CN103129173A (zh)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P0911651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edge
CN10430157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3233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CN103853005B (zh) 成像装置及其彩色配准方法
JP20102651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712704B2 (en) Scanner providing centered alignment marks
CN105763759A (zh) 智能型复印设备
JP2008171356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4243737B (zh) 多功能设备和读取装置
JP20181112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36514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31424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80072448A1 (en) Development view information generation device and wrapping sheet output apparatus
CN102602165B (zh) 确定可调节进给器托盘侧面导板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US20060268365A1 (en) Imaging apparatus configured for scanning a document
JP587548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14998A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207867218U (zh) 原稿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