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5061A -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5061A
CN101415061A CN200810171127.4A CN200810171127A CN101415061A CN 101415061 A CN101415061 A CN 101415061A CN 200810171127 A CN200810171127 A CN 200810171127A CN 101415061 A CN101415061 A CN 101415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gent
mentioned
divergent
dither matrix
original cop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11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5061B (zh
Inventor
后藤牧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15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5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5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50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93Enlarging or reducing
    • H04N1/3935Enlarging or reducing with modification of image resolution, i.e. determining the values of picture elements at new relative pos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5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介质。根据设定的缩放率来缩放图像数据,在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第一缩放率以下的缩小处理时,从分辨率不同的多个抖动矩阵中选择分辨率高的抖动矩阵,在对上述图像数据进行第二缩放率以上的放大处理时选择分辨率低的抖动矩阵。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对图像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的缩放处理,并且进行生成半色调的抖动(dither)处理的图像处理方法,执行该方法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在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的OA(Office Automation)设备领域,电子照相式的数字彩色复合机、喷墨式彩色打印机或者热转印方式的彩色打印机等对彩色图像进行数字处理并输出的图像形成装置正在广泛普及。
例如,从数码相机或图像扫描仪等输入设备输入的图像信息或计算机所生成的图像信息,使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输出,此时对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虚拟灰度再现处理(半色调处理)。
多值抖动处理是虚拟灰度再现技术的一种方法,例如对图15所示的抖动矩阵(其中,各单元内的数字表示分配浓的输出值的顺序)的各像素,按照与各自对应的各多个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来进行量化处理,进行将多个输出值中的某一个输出,或者将按照变换表变换后的输出值输出的处理。
另外,在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接受由用户指定的图像的输出尺寸,并根据接受的输出尺寸来进行缩放处理。例如,在接受输出尺寸的放大指示时,对邻近的像素进行插补等来放大图像的输出尺寸,在接受输出尺寸的缩小指示时,对像素进行间隔剔除等来缩小图像的输出尺寸。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能够顺利地进行灰度再现处理和缩放处理而研发了图像处理方法。例如日本特开平1-136465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昭60-97774号公报提出了对图像数据进行灰度再现处理和缩放处理的方案。
但是,在日本特开平1-136465号公报记载的方法中,对通过灰度再现处理二值化后的图像的像素进行缩放处理,即对白或黑的双值像素进行插补或间隔剔除,从而导致粒状性恶化或者产生干涉图案等,存在画质降低的问题。
在特开昭60-97774号公报提出以下方法:首先对图像数据进行缩放处理,然后使用与放大或缩小时相同尺寸的抖动矩阵来进行灰度再现处理。日本特开昭60-97774号公报无论是否进行缩放都使用相同大小的抖动矩阵即相同线数的网屏。因此在对缩小了输出尺寸后的图像进行灰度再现处理的情况下,存在分辨率不足、缩小的图像内的较小的文字或符号等模糊的问题。另外,在对放大了输出尺寸的图像进行灰度再现处理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图像放大而产生的粒状性更加突出而导致画质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图像处理方法、执行该方法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记录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该图像处理方法能够根据设定的缩放倍率对图像数据进行缩放,根据在图像数据的缩放中使用的缩放率来选定分辨率不同的多个抖动矩阵中的任一个,使用选定的抖动矩阵进行抖动处理,从而选定具有最适合于缩放后的图像数据的分辨率的抖动矩阵,使用选定的抖动矩阵对图像数据进行抖动处理。
本发明之一的图像处理方法,其根据设定的缩放率对图像数据进行缩放,使用根据上述设定的缩放率选定的抖动矩阵,对缩放后的上述图像数据进行抖动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上述设定的缩放率为第一缩放率以下时选定高分辨率的抖动矩阵,在上述设定的缩放率为比第一缩放率大的第二缩放率以上时选定低分辨率的抖动矩阵;以及,使用上述选定的抖动矩阵对上述缩放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抖动处理。
根据本发明之一的图像处理方法,根据图像数据的缩放所采用的缩放率来选定分辨率不同的多个抖动矩阵中的任一个,从而在以规定的缩放率对图像数据进行缩小处理时,根据缩放率来选定高分辨率的抖动矩阵。另外,在以规定的缩放率对图像数据进行放大处理时,根据缩放率来选定低分辨率的抖动矩阵。另外,使用选定的抖动矩阵来进行抖动处理,从而确保缩小后的图像内的文字或图形等的再现性并生成半色调。另外,按照放大了的图像中产生的粒状性不被突出的方式边抑制边生成半色调。
因此,在数字彩色复合机等中,对图像数据进行缩放处理或抖动处理时,能够避免粒状性显著突出的情况,防止画质劣化。另外,能够在确保通过缩放处理缩小了的图像内的文字或图形等的再现性的同时,进行抖动处理,并且在抑制了通过缩放处理放大了的图像中产生的粒状性而使其不突出的同时进行抖动处理。
本发明之二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定上述图像数据是否为属于网点区域的数据的步骤,其中,在判定上述图像数据是属于网点区域的数据时,选定与上述设定的缩放率对应的抖动矩阵。
根据本发明之二的图像处理方法,在判定为图像数据是属于网点区域的数据时,根据图像数据的缩放所采用的缩放率来选定分辨率不同的多个抖动矩阵中的任一个,从而能够对特别是由于图像数据的缩放而易于导致再现性降低的网点文字或网点上的文字进行良好的再现。
本发明之三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定上述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是否为包含由网点构成的打印照片的原稿的步骤,其中,在判定为上述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是包含由网点构成的打印照片的原稿时,选定与上述设定的缩放率对应的抖动矩阵。
根据本发明之三的图像处理方法,在判定为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种类是包含由网点构成的打印照片的原稿时,根据图像数据的缩放所采用的缩放率来选定分辨率不同的多个抖动矩阵中的任一个,从而特别是能够对由于图像数据的缩放而易于导致再现性降低的由网点构成的打印照片内所存在的较小的文字或打印照片的细部信息可以很好的保持。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构件、过程、步骤、特性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包括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灰度再现处理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选定表的存储例的模式图。
图4A和图4B是用于说明抖动矩阵A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用于说明抖动矩阵B的示意图。
图6A和图6B是用于说明抖动矩阵C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图像再现处理部所进行的矩阵选定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像再现处理部所进行的与区域对应的矩阵选定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包括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2的灰度再现处理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2的选定表的存储例的模式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2的与原稿种类对应的矩阵选定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3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4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现有抖动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基于表示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包括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在实施例1中说明图像形成装置为数字彩色复印机的一例。但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是数字彩色复印机,也可以是数字彩色复合机等。另外,也能够适用于对于将通过扫描仪等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通过彩色打印机等打印机进行输出的情况。
图中的图像形成装置构成为包括图像输入装置1、图像处理装置2、图像输出装置3以及操作面板4。图像输入装置1例如是具有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的扫描仪,能够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作为RGB模拟信号接受,并向图像处理装置2输出。图像处理装置2对接受的RGB模拟信号进行后述的处理,并作为CMYK数字彩色信号向图像输出装置3输出。图像输出装置3例如是采用电子照片方式或喷墨方式的彩色图像输出装置,能够接受从图像处理装置2输出的CMYK数字彩色信号,根据接受的数字彩色信号向纸等记录介质的表面输出彩色图像。操作面板4例如由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部和操作按钮构成,当操作按钮被按压时向图像处理装置2输出对应的指示信号。图像处理装置2执行与指示信号对应的动作。
图像处理装置2构成为包括A/D转换部20、阴影校正部21、输入灰度校正部22、区域分离处理部23、颜色校正部24、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5、缩放部26、空间滤波处理部27、输出灰度校正部28、灰度再现处理部29。另外,图像处理装置2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未图示,下同)或者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未图示,下同),CPU或DSP对各硬件进行控制。
A/D转换部20将从图像输入装置1接受的RGB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转换所得数字信号向阴影校正部21输出。
阴影校正部21接受自A/D转换部20输出的数字信号,对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除去在图像输入装置1的照明系统、成像系统、摄像系统中产生的各种失真。另外,阴影校正部21将RGB的反射率信号转换为浓度信号等彩色图像处理装置所采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易于处理的信号,并且进行调整彩色平衡的处理,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向输入灰度校正部22输出。
输入灰度校正部22接受自阴影校正部21输出的数字信号,对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背景浓度的去除或者对比度等画质灰度处理,并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向区域分离处理部23输出。
区域分离处理部23接受自输入灰度校正部22输出的数字信号,根据接受的数字信号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例如分离为文字区域、网点区域以及照片区域(连续灰度区域)的任一种的区域分离处理。而对于区域分离处理的步骤将在后面叙述。
另外,区域分离处理部23按照分离结果来生成表示属于文字区域、网点区域或照片区域中哪一个的区域识别信号,将生成的区域识别信号向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5、空间滤波处理部27以及灰度再现处理部29输出,并且将从输入灰度校正部22接受的数字信号向颜色校正部24输出。
颜色校正部24接受自区域分离处理部23输出的数字信号,利用CMK分光材料的分光特性对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除去不必要吸收成分的杂色的处理,并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向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5输出。
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5接受自颜色校正部24输出的数字信号(CMY),根据接受的数字信号生成黑色信号(K),并且生成从上述数字信号中减去已生成的黑色信号后得到的新的数字信号(CMY),将生成的新的数字信号(CMY)和黑色信号(K)分别向缩放部26输出。另外,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5接受自区域分离处理部23输出的区域识别信号,参照接受的区域识别信号进行黑生成底色除去的处理。
另外,作为黑生成处理的一例有通过轮廓黑版法(skeleton black)来进行黑生成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设轮廓曲线(skeleton curve)的输入输出特性为y=f(x),接受的数字信号为C、M、Y,输出的数字信号为C’、M’、Y’、K’,UCR(Under Color Removal)率为α(0<α<1),通过下式进行黑生成底色除去。
(式1)
K′=f{min(C,M,Y)}
C′=C-αK′
M′=M-αK′
Y′=Y-αK′
缩放部26在通过操作面板4接受倍率、放大、缩小等指示信号时,按照接受的指示信号进行图像输出尺寸的放大或缩小。缩放部26通过插补运算对于从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5输出的数字信号所表示的图像的主扫描方向、副扫描方向的像素进行像素插补或者间隔剔除来放大或缩小图像。缩放部26将表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像的数字信号(CMYK)向空间滤波处理部27输出。另外,缩放部26将图像的缩放率m向灰度再现处理部29输出。
另外,在实施例1中说明了对图像的主扫描方向、副扫描方向的像素进行插补运算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对副扫描方向的像素在光学上进行处理,对主扫描方向的像素进行插补运算。
空间滤波处理部27接受自缩放部26输出的数字信号(CMYK),对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空间滤波处理来校正空间频率特性,并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CMYK)向输出灰度校正部28输出。空间滤波处理部27接受从区域分离处理部23输出的区域识别信号,参照接受的区域识别信号进行空间滤波处理。
其结果是,能够减轻待输出图像的模糊或粒状性劣化。作为空间滤波处理例如有强调文字轮廓的清晰强调处理、用以除去输入网点成分的低通滤波处理等。
输出灰度校正部28接受从空间滤波处理部27输出的数字信号(CMYK),按照浓度信号进行转换为网点面积率的输出灰度校正处理。另外,输出灰度校正部28将接受的数字信号向灰度再现处理部29输出。
灰度再现处理部29接受自输出灰度校正部28输出的数字信号(CMYK),对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以下的灰度再现处理。灰度再现处理部29将处理过的数字信号(CMYK)存储到存储装置(未图示,下同)中,并且在接受了从外部输入的输出指示的时刻,从存储装置读取数字信号而向图像输出装置3输出。图像输出装置3接受自灰度再现处理部29输出的数字信号(CMYK),并且将接受的数字信号向纸介质等记录介质输出。另外,灰度再现处理部29参照从区域分离处理部23输出的区域识别信号来进行灰度再现处理。而对于灰度再现处理部29的结构和作用将在后面叙述。
例如,在输出表示文字区域的区域识别信号时,接受了该信号的空间滤波处理部27使空间滤波处理中的清晰强调处理所采用的高频强调值增大,来提高图像文字区域的再现性。同时,接受了该信号的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适于高频再现的高分辨率的网屏上进行二值化或多值化处理。
另外,在输出表示网点区域的区域识别信号时,接受了该信号的空间滤波处理部27执行低通滤波处理而将图像的输入网点成分除去。输出灰度校正部28按照接受的数字信号所含浓度信号进行将信号转换为在图像输出装置3内设定的网点面积率的输出灰度校正处理。然后,接受了该信号的灰度再现处理部29最终地将图像分离成像素单位,对于分离的像素进行以半色调可以再现的灰度再现处理,换言之即进行半色调处理。
另外,在输出表示照片区域的区域识别信号时,接受了该信号的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重视灰度再现性的网屏上进行二值化或多值化处理。
下面对灰度再现处理部29的结构和作用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灰度再现处理部29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表示选定表的存储例的模式图。图4A和图4B是用于说明抖动矩阵A的示意图。图5A和图5B是用于说明抖动矩阵B的示意图。图6A和图6B是用于说明抖动矩阵C的示意图。
灰度再现处理部29构成为包括选择部29a和存储部(未图示,下同),在存储部中存储有多个抖动矩阵A、B、C、D。选择部29a接受从输出灰度校正部28输出的数字信号(C),并且接受从缩放部26输出的缩放率m和从区域分离处理部23输出的区域识别信号。选择部29a通过执行后述的矩阵选定处理,根据接受的缩放率m和区域识别信号来选择决定确定抖动矩阵A~D中任一个最适合的抖动矩阵。
缩放率m与抖动矩阵的对应关系由选定表T1建立关联(参照图3)。选定表T1预先保存在存储部中。在选定表T1中,缩放率m例如50(%)以下的情况与线数30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A对应,缩放率m超过50(%)而小于200(%)的情况与线数20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B对应,缩放率m为200(%)以上的情况与线数15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C对应。
抖动矩阵A具有2×2的蒙板(mask)(参照图4A),在各蒙板中保存阈值。在使用抖动矩阵A进行半色调处理的情况下,图像以4种点图案被再现(参照图4B)。
另外,抖动矩阵B具有3×3的蒙板(参照图5A),在各蒙板中存储阈值。在使用抖动矩阵B进行半色调处理的情况下,图像以9种点模式再现(参照图4B)。
另外,抖动矩阵C具有4×4的蒙板(参照图6A),在各蒙板中存储阈值。在使用抖动矩阵C进行半色调处理的情况下,图像以16种点模式再现(参照图6B)。
另外,抖动矩阵D具有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蒙板数(未图示)。
另外,在实施例1中说明了抖动矩阵A~D用于图像二值化时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用于图像多值化的情况。
下面对图像处理装置2内的灰度再现处理部29进行的矩阵选定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图像再现处理部29进行的矩阵选定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通常,抖动矩阵的选定需要满足细部再现性(分辨率)、粒状性和灰度性。以下将200(线/英寸)作为标准的抖动矩阵的线数。相当于抖动矩阵B。
另外,在对图像的输出尺寸进行大幅缩小时,文字或符号等也会缩小,因此使用低分辨率的抖动矩阵进行半色调时处理会导致该文字或符号等模糊。因而在缩小图像输出尺寸的情况下,抖动矩阵的线数规定为高分辨率300(线/英寸)。相当于抖动矩阵A。
另外,在对图像的输出尺寸进行大幅放大时,由于粒状性和灰度等特性的恶化变得显著,图像画质发生劣化。因此抖动矩阵的线数规定为较低的分辨率即150(线/英寸)。相当于抖动矩阵C。
图像处理装置2内的灰度再现处理部29,接受从缩放部26输出的缩放率m(S101),判断接受的缩放率m是否为50(%)以下(S102)。其结果是,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判断为接受的缩放率m是50(%)以下时(S102:是),从存储在存储部内的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抖动矩阵A(S103),并将选定的抖动矩阵A从存储部读出。灰度再现处理部29使用读出的抖动矩阵A进行灰度再现处理,换言之即进行抖动处理(S107),在高分辨率的网屏上进行二值化而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步骤S102中判断接受的缩放率m为超过50(%)时(S102:否),判断接受的缩放率m是否为200(%)以上(S104)。其结果是,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判断接受的缩放率m为200(%)以上时(S104:是),从存储在存储部内的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抖动矩阵C(S105),并将选定的抖动矩阵C从存储部读出。灰度再现处理部29使用读出的抖动矩阵C进行抖动处理(S107),在重视灰度再现性的网屏上进行二值化而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步骤S104中判断接受的缩放率m为小于200(%)时(S104:否),从存储在存储部内的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抖动矩阵B(S106),并将选定的抖动矩阵B从存储部读出。灰度再现处理部29使用读出的抖动矩阵B进行抖动处理(S107),在标准的网屏上进行二值化而结束处理。对于抖动矩阵进行切换的缩放率m、所使用的抖动矩阵,可以使用各种图像数据以获取适当的图像数据的方式进行设定即可。
下面对图像处理装置2内的灰度再现处理部29所进行的与区域对应的矩阵选定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图像再现处理部29所进行的与区域对应的矩阵选定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通过区域分离处理部23对于判断为网点区域的区域,选定具有与缩放率对应的线数的抖动矩阵。网点文字或网点上的文字,即使在设定为能够再现的12个点的情况下,也会由于包含网点文字等的图像的输出尺寸缩小为50(%),使该网点文字等缩小为6个点而导致再现性降低。因此,图像处理装置2通过仅对网点区域选定线数最适当的抖动矩阵,从而能够抑制图像劣化。
图像处理装置2内的灰度再现处理部29,接受从缩放部26输出的缩放率m(S201),并且接受从区域识别处理部23输出的区域识别信号(S202)。灰度再现处理部29判断接受的区域识别信号是否表示网点区域(S203),在判断为接受的区域识别信号不表示网点区域时(S203:否),针对文字区域或照片区域选定预先设定的抖动矩阵D(S204)。
例如,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判断区域识别信号为表示文字区域的情况下,选定不易发生失真而适于文字再现的抖动矩阵,并且将其从存储部读出。此时,选定线数为30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不进行适合图像输出尺寸缩放的抖动矩阵切换。
在判断为表示照片区域的情况下,选定能够按照灰度特性和粒状性良好的像素顺序生成点的抖动矩阵,并将其从存储部读出。此时,选定线数为15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进行适合图像输出尺寸缩放的抖动矩阵切换。
另一方面,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步骤S203中判断区域识别信号为表示网点区域的情况下(S203:是),判断在步骤S201中接受的缩放率m是否为50(%)以下(S205)。其结果是,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判断接受的缩放率m是50(%)以下时(S205:是),从存储在存储部内的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抖动矩阵A(S206),并将选定的抖动矩阵A从存储部读出。灰度再现处理部29使用读出的抖动矩阵A进行抖动处理(S210),在高分辨率的网屏上进行二值化而完成处理。
另一方面,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判断步骤S201中接受的缩放率m为超过50(%)的情况下(S205:否),判断接受的缩放率m是否为200(%)以上(S207)。其结果是,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判断接受的缩放率m是200(%)以上时(S207:是),从存储在存储部内的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抖动矩阵C(S208),并将选定的抖动矩阵C从存储部读出。灰度再现处理部29使用读出的抖动矩阵C进行抖动处理(S210),在重视灰度再现性的网屏上进行二值化而完成处理。
另一方面,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步骤S207中判断接受的缩放率为小于200(%)时(S207:否),从存储在存储部内的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抖动矩阵B(S209),并将选定的抖动矩阵B从存储部读出。灰度再现处理部29使用读出的抖动矩阵B进行抖动处理(S210),在标准的网屏上进行二值化而完成处理。
下面对图像处理装置2内的区域分离处理部23进行的区域分离处理进行说明。区域分离处理例如使用本申请人提出申请的特开2002-232708号公报中记载的图像处理方法。下面对该方法进行简单说明。
区域分离处理部23对含有关注像素的多个像素所组成的块(例如15×15像素)中的最小浓度值和最大浓度值的差分最大浓度差,以及邻接像素的浓度差的绝对值总和即总和浓度繁杂度进行计算。区域分离处理部23对算出的最大浓度差以及总和浓度繁杂度和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将关注像素分离为背景区域或印相纸照片区域,换言之即分离为印相纸照片等的连续灰度区域、文字边缘区域或者网点区域。
区域分离处理部23在分离区域时参照以下特征量。
第一,背景区域的浓度分布通常由于浓度变化少而最大浓度差和总和浓度繁杂度都较小。
第二,印相照片区域的浓度分布具有平滑的浓度变化,最大浓度差以及总和浓度繁杂度都较小,并且比背景区域略大。
第三,网点区域的浓度分布,尽管由于网点形式为多种而并不确定最大浓度差,但是在总和浓度繁杂度根据网点数发生浓度变化时,总和浓度繁杂度相对于最大浓度差的比例增大。因此,在总和浓度繁杂度比最大浓度差和文字以及网点区域判定的阈值的乘积大的情况下,可以判别为是网点像素。
第四,文字区域的浓度分布的最大浓度差较大,相应地总和浓度繁杂度也较大,但是由于浓度变化比网点区域的情况小,因此总和浓度繁杂度比网点区域的情况小。因此,在总和浓度繁杂度比最大浓度差和文字以及网点区域判定的阈值的乘积小的情况下,可以判别为是文字边缘区域。
区域分离处理部23在分离区域时执行以下步骤。区域分离处理部23对算出的最大浓度差与总和浓度繁杂度的阈值进行比较。在比较的结果判断为满足最大浓度差比最大浓度差的阈值小,并且总和浓度繁杂度比总和浓度繁杂度的阈值小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判断为关注像素为背景或印相纸照片区域。另一方面,区域分离处理部23在判断为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判断为关注像素是文字或网点区域。
区域分离处理部23,在判断为关注像素是背景或印相纸照片区域的情况下,进一步对算出的最大浓度差和背景以及印相纸照片区域判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比较的结果判断为最大浓度差比背景以及印相纸照片区域判定的阈值小的情况下,判断为关注像素为背景区域。另一方面,区域分离处理部23,在判断为最大浓度差比背景以及印相纸照片区域判定的阈值大的情况下,判断为关注像素是印相纸照片区域。
区域分离处理部23,在判断为关注像素是文字区域或网点区域的情况下,对算出的总和浓度繁杂度与对最大浓度差乘以文字以及网点区域判断的阈值后的乘积进行比较。当比较的结果判断为总和浓度繁杂度比乘积小的情况下,判断为关注像素是文字边缘区域。另一方面,区域分离处理部23,在判断为总和浓度繁杂度比乘积大的情况下,判断为关注像素是网点区域。
另外,在实施例1中说明了区域分离处理部23将关注像素分离为文字区域、网点区域、印相纸照片区域或者背景区域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区域分离处理部23也可以将关注像素分离为文字区域、网点区域或其它区域(印相纸照片区域和背景区域)。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说明了根据缩放率选定具有规定线数的抖动矩阵,或者对通过区域分离处理部23判断为网点区域的区域选定具有与缩放率对应的线数的抖动矩阵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原稿种类来选定具有规定线数的抖动矩阵。因此,在实施例2说明图像处理装置2具有判别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原稿种类的功能的一例。另外,在实施例2中说明图像形成装置为数字彩色复合机的一例。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含有图像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中的图像形成装置构成为包括图像输入装置1、图像处理装置2、图像输出装置3以及操作面板4。
另外,图像输入装置1、图像输出装置3以及操作面板4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结构和功能的说明。
图像处理装置2构成为包括A/D转换部20、阴影校正部21、输入灰度校正部22、区域分离处理部23、颜色校正部24、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5、缩放部26、空间滤波处理部27、输出灰度校正部28、灰度再现处理部29、原稿种类判别部210。另外,图像处理装置2内的各硬件由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未图示,下同)或者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未图示,下同)控制。
A/D转换部20将从图像输入装置1接受的RGB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转换所得数字信号向阴影校正部21输出。
阴影校正部21接受自A/D转换部20输出的数字信号,对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处理,并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向原稿种类判别部210输出。
原稿种类判别部210接受来自阴影校正部21的数字信号,并根据数字信号来判别输入图像的原稿种类是否是文字原稿、打印照片原稿、文字和打印照片等混合后的文字打印照片原稿。原稿种类判别部210根据判别结果生成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并将生成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向输入灰度校正部22、颜色校正部24、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5、空间滤波处理部27以及灰度再现处理部29输出。另外,原稿种类判别部210将从阴影校正部21接受的数字信号向输入灰度校正部22输出。
输入灰度校正部22接受自原稿种类判别部210输出的数字信号,对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背景浓度去除或者对比度等画质灰度处理,并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向区域分离处理部23输出。另外,输入灰度校正部22接受从原稿种类判别部210输出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并参照接受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来进行输入灰度校正。
区域分离处理部23接受从输入灰度校正部22输出的数字信号,根据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处理。区域分离处理部23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向颜色校正部24输出。另外,区域分离处理部23与实施例1同样地生成区域识别信号,将生成的区域识别信号向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5、空间滤波处理部27以及灰度再现处理部29输出。
颜色校正部24,接受从区域分离处理部23输出的数字信号,对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处理。颜色校正部24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向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5输出。另外,颜色校正部24接受从原稿种类判别部210输出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参照接受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来进行颜色校正。
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5接受从颜色校正部24输出的数字信号,对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处理。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5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向缩放部26输出。另外,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5接受从原稿种类判别部210输出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和从区域分离处理部23输出的区域识别信号,并参照接受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和区域识别信号来进行黑生成底色除去的处理。
缩放部26接受从黑生成底色除去部25输出的数字信号,对接受的数字信号所示的图像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处理。缩放部26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向空间滤波处理部27输出。
空间滤波处理部27接受自缩放部26输出的数字信号,对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处理。空间滤波处理部27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向输出灰度校正部28输出。另外,空间滤波处理部27接受从原稿种类判别部210输出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和从区域分离处理部23输出的区域识别信号,并参照接受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和区域识别信号来进行空间滤波处理。
输出灰度校正部28接受从空间滤波处理部27输出的数字信号,根据含有接受的数字信号的浓度信号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处理。输出灰度校正部28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向灰度再现处理部29输出。
灰度再现处理部29接受自输出灰度校正部28输出的数字信号,对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处理。灰度再现处理部29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存储到存储装置中,并在规定的时刻向图像输出装置3输出。另外,灰度再现处理部29接受从原稿种类判别部210输出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和从区域分离处理部23输出的区域识别信号,并参照接受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和区域识别信号来进行灰度再现处理。而对于实施例2的灰度再现处理部29的结构和作用将在后面叙述。
下面对实施例2的灰度再现处理部29的结构和作用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实施例2的灰度再现处理部29的结构的框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2的选定表的存储例的模式图。
灰度再现处理部29由选择部29b和存储部构成,在存储部中存储有多个抖动矩阵A、B、C和D。灰度再现处理部29接受从输出灰度校正部28输出的数字信号(C)并且接受从缩放部26输出的缩放率m、从区域分离处理部23输出的区域识别信号和从原稿种类判别部210输出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选择部29b通过进行后述的与原稿种类对应的矩阵选定处理,从而根据接受的缩放率m和原稿种类来确定选择抖动矩阵A~D中的任一个最佳矩阵。
缩放率m和原稿种类与抖动矩阵的对应关系由选定表T2建立关联(参照图11)。选定表T2预先存储在存储部中。选定表T2使缩放率m、原稿种类、缩放率m的行和原稿种类的列交叉的区域内的抖动矩阵对应起来。
选定表T2例如当缩放率m为50(%)以下时,使文字原稿与线数为30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A对应,印相纸照片原稿或文字印相纸照片原稿与线数为15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C对应,打印照片原稿或文字打印照片原稿与线数为30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A对应。
另外,选定表T2在缩放率m超过50(%)而小于200(%)的情况下,使文字原稿与线数为30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A对应,印相纸照片原稿或文字印相纸照片原稿与线数为15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C对应,打印照片原稿或文字打印照片原稿与线数为20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B对应。
另外,选定表T2在缩放率m为200(%)以上时,使文字原稿与线数为30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A对应,印相纸照片原稿或文字印相纸照片原稿与线数为15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C对应,打印照片原稿或文字打印照片原稿与线数为15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C对应。
另外,抖动矩阵A、B、C、D与实施例1相同而省略详细说明。
下面对图像处理装置2内的灰度再现处理部29执行的与原稿种类对应的矩阵选定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实施例2的与原稿种类对应的矩阵选定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灰度再现处理部29,对于通过后述的原稿种类判别处理判断为是打印照片原稿或文字打印照片原稿的图像,选定具有与缩放率m对应的线数的抖动矩阵。这里的打印照片原稿是指由网点构成的照片或者背景区域。网点文字或网点上的文字,即使在设定为能够再现的12个点的情况下,也会由于含有网点文字等的图像的输出尺寸被缩小为50(%),因此使该网点文字等缩小为6个点而导致再现性降低。因此,灰度再现处理部29,对于含有打印照片的原稿选定具有最适当的线数的抖动矩阵,从而抑制画质劣化(参照图11)。
另外,灰度再现处理部29,对通过后述的原稿种类判别处理判断为文字原稿、印相纸照片原稿或文字印相纸照片原稿的图像,不选定与缩放率m对应的线数的抖动矩阵(参照图11)。另外,在实施例2中说明了文字原稿与线数为30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A对应,而印相纸照片原稿或文字印相纸照片原稿与线数为15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C对应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文字原稿、印相纸照片原稿或文字印相纸照片原稿与线数为200(线/英寸)的抖动矩阵B对应。
图像处理装置2内的灰度再现处理部29,接受从缩放部26输出的缩放率m(S301),并且接受从原稿种类判别部210输出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S302)。灰度再现处理部29判断接受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是否表示打印照片原稿或文字打印照片原稿(S303),在判断为接受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不表示打印照片原稿或文字打印照片原稿中任意一方的情况下(S303:否),对打印照片原稿或文字打印照片原稿选定预先设定的抖动矩阵D(S304)。
另一方面,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判断为接受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为打印照片原稿或文字打印照片原稿中任意一方的情况下(S303:是),判断接受的缩放率m是否为50(%)以下(S305)。其结果是,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判断为接受的缩放率m是50(%)以下时(S305:是),从存储在存储部内的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抖动矩阵A(S306),并将选定的抖动矩阵A从存储部读出。灰度再现处理部29使用读出的抖动矩阵A进行抖动处理(S310),在高分辨率的网屏上进行二值化而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判断为接受的缩放率m超过50(%)的情况下(S305:否),判断接受的缩放率m是否为200(%)以上(S307)。其结果是,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判断为接受的缩放率m为200(%)以上时(S307:是),从存储在存储部内的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抖动矩阵C(S308),并将选定的抖动矩阵C从存储部读出。灰度再现处理部29使用读出的抖动矩阵C进行抖动处理(S310),在重视再现性的网屏上进行二值化而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灰度再现处理部29,在判断为接受的缩放率m小于200(%)时(S307:否),从存储在存储部内的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抖动矩阵B(S309),并将选定的抖动矩阵B从存储部读出。灰度再现处理部29使用读出的抖动矩阵B进行抖动处理(S310),在标准的网屏上进行二值化而结束处理。
下面对图像处理装置2内的区域分离处理部23进行的区域分离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区域分离处理例如采用申请人提出申请的日本特开2002-232708号公报记载的图像处理方法。另外,该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而省略详细说明。
下面对图像处理装置2内的原稿种类判别部210进行的原稿种类判别处理的步骤进行说明。原稿种类判别处理使用上述的区域分离处理,将由一个或多个像素构成的块分离为背景区域、网点区域或文字区域,并对分离的块进行计数。另外,对计数得到的块数和预先设定的背景区域、印相纸区域、网点区域或文字区域判定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来判断含有该块的整个图像的种类。
例如,原稿种类判别部210,在判断为文字区域的比率和网点区域的比率分别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整个图像是文字打印照片原稿。另外,这里的文字打印照片原稿是由文字和网点构成的原稿。
另外,原稿种类判别部210在文字区域的比率相对于整个图像的像素数为30(%)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整个图像为文字原稿。
另外,原稿种类判别部210在网点区域的比率相对于整个图像的像素数为20(%)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整个图像为网点原稿(打印照片原稿)。
另外,原稿种类判别部210在印相纸照片区域的比率相对于整个图像的像素数为10(%)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整个图像为印相纸照片原稿。
另外,在实施例2中说明了对通过图像输入装置1预扫描的图像进行原稿种类判别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在扫描后暂时存储到辅助存储装置等中的图像。
另外,在实施例2中说明了图像处理装置2内的原稿种类判别部210自动地进行原稿种类判别处理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图像处理装置2也可以通过操作面板4接受用户输入的图像模式,判断与接受的图像模式对应的原稿种类。此时,原稿种类判别信号由图像处理装置2内的CPU生成。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说明了通过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图像处理装置2进行原稿种类判别处理、缩放处理、区域分离处理、矩阵选定处理以及半色调处理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仅执行原稿种类判别处理、缩放处理、区域分离处理的图像读取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例如是平板式扫描仪。图13是表示实施例3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中的图像读取装置由图像输入装置5和图像处理装置6构成。图像输入装置5例如是具有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的扫描仪,能够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作为RGB模拟信号接受,并向图像处理装置6输出。图像处理装置6对接受的RGB模拟信号进行后述的处理,并作为CMYK数字彩色信号向外部装置输出。
图像处理装置6构成为包括A/D转换部60、阴影校正部61、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62、输入灰度校正部63、区域分离处理部64以及缩放部65。图像处理装置6内的各硬件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未图示,下同)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未图示,下同)控制。
A/D转换部60将从图像输入装置5接受的RGB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转换得到的数信号向阴影校正部61输出。
阴影校正部61接受自A/D转换部60输出的数字信号,对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除去在图像输入装置5的照明系统、成像系统、摄像系统中产生的各种失真的处理。另外,阴影校正部61将RGB的反射率信号转换为浓度信号等彩色图像处理装置中采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易于处理的信号,并且进行调整彩色平衡的处理,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向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62输出。
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62接受从阴影校正部61输出的数字信号,并根据数字信号来判别输入图像的原稿种类是否是文字原稿、打印照片原稿、文字和打印照片混合后的文字打印照片原稿。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62根据判别结果生成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并将生成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向外部输出。另外,原稿种类判别部210将从阴影校正部61接受的数字信号向输入灰度校正部63输出。
输入灰度校正部63接受从原稿种类自动判别部62输出的数字信号,对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背景浓度的去除或对比度等的画质灰度处理,并将完成处理的数字信号向区域分离处理部64输出。
区域分离处理部64接受自输入灰度校正部63输出的数字信号,根据接受的数字信号进行将输入的图像分离为文字区域、网点区域或照片区域中的任一个的区域分离处理。
另外,区域分离处理与实施例1中说明的区域分离处理相同而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区域分离处理部64将接受的数字信号向缩放部65输出。
缩放部65在通过操作面板4接受倍率、放大、缩小等指示信号时,根据接受的指示信号来进行图像输出尺寸的放大或缩小。缩放部65对从区域分离处理部64输出的数字信号所表示的图像的主扫描方向、副扫描方向的像素进行插补运算,通过像素的重复或间隔剔除来进行图像的放大或缩小。缩放部65将表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像的数字信号向外部输出。另外,缩放部65将像素的缩放率m向外部输出。
另外,在实施例3中说明了对图像的主扫描方向、副扫描方向的像素进行插补运算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对副扫描方向的像素进行光学处理,而对主扫描方向的像素进行插补运算。
这样,图像读取装置将数字信号、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区域识别信号以及缩放率m向外部装置输出。外部装置例如是彩色打印装置、数字彩色复合机、电子计算机,可以经由通信网络与图像读取装置通信。外部装置在接受从图像读取装置输出的数字信号、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区域识别信号以及缩放率m时,根据接受的原稿种类判别信号、区域识别信号以及缩放率m来选定最适当的抖动矩阵。外部装置使用选定的抖动矩阵进行半色调处理,再现数字信号表示的图像的半色调。
另外,原稿种类判别处理、区域分离处理、矩阵选定处理以及缩放处理,与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而省略具体说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3中说明了图像处理装置6通过原稿种类自动判别处理部62进行原稿种类判别处理,并且通过区域分离处理部64进行区域分离处理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既可以进行原稿种类判别处理或区域分离处理中的任一个,也可以同时进行这两个处理。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图像处理装置具有A/D转换部、阴影校正部等各种硬件,各硬件进行各种处理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装置具有的CPU进行各种处理。因此在实施例4中说明通过图像处理装置具有的CPU进行各种处理的一例。图14是表示实施例4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图中的8表示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8构成为包括外部存储装置81、通信接口82、RAM 83、ROM 84、输入接口85、输出接口86、图像输入接口87、图像输出接口88、CPU 89。另外,图像处理装置8内的各硬件通过总线80彼此连接。
外部存储装置81是用于将存储在记录介质81a中的程序或数据读出的部件。外部存储装置81当插入口(未图示)中插入有记录介质81a时,将存储在插入的记录介质81a中的程序等读出,并将读出的程序等向ROM84输出。
在记录介质81a中存储有用于CPU 89对图像处理装置8的各硬件进行控制的程序(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
记录介质81a例如是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或CD(CompactDisc)等光盘、软盘或硬盘等磁盘、IC卡等半导体卡、掩模ROM、EPROM、EEROM、闪存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磁带等。
通信接口82作为通信网络的终端部件,是经由通信网络与外部装置连接的窗口。通信网络例如是互联网、内部网、外联网、LAN、ISDN网、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通信接口82接受来自外部的数据或程序等,并将接受的数据或程序等向RAM 83输出。
另外,利用通信接口82传输介质是IEEE 1334、USB、电力线载波、CATV线路、电话线路、ADSL线路等有线,或者是红外线、Buletooth(注册商标)、802.11无线、HDR、移动电话线路、卫星线路、地面波数字网等无线方式。
RAM 83由SRAM或DRAM等构成,例如存储从RAM 83读出的程序、通过执行该程序生成的各种数据。
ROM 84由快闪存储器等构成,例如存储有用于计算机执行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输入接口85与操作面板85a连接。操作面板85a具有多个操作按钮,根据被按压的操作按钮输出对应的信号。输出的信号被存储到RAM 83中。
输出接口86与液晶监视器86a连接。输出接口86将存储在RAM 83中的各种数据转换为图像,并将转换得到的图像向液晶监视器86a输出。
图像输入接口87与外部装置即图像输入装置连接。图像输入装置例如是平板式扫描仪、胶片扫描仪、数字照相机等。图像输出接口88与外部装置即图像输出装置连接。图像输出装置例如是打印装置。图像处理装置8与图像输入装置和图像输出装置连接而构成图像处理系统。
CPU 89对图像处理装置8具有的各硬件进行控制,并且根据ROM84中存储的程序执行本发明的处理方法。CPU 89按照程序执行原稿种类判别处理、区域分离处理、矩阵选定处理、缩放处理、半色调处理等。
另外,这些处理与上述实施例1~3中的处理相同而省略具体说明。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说明了图像形成装置为数字彩色复印机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具有复印功能、打印功能、传真功能、Scan to e-mail功能等的数字彩色复合机。此时,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调制解调器和网卡等通信接口而能够与外部进行通信。
例如图像形成装置在使用传真功能发送时,通过调制解调器与对方进行发送操作来确保可发送状态。然后,将以规定形式压缩的图像数据从存储该数据的存储器中读出,对读出的图像数据实施改变压缩形式等规定的处理。将实施了规定处理的图像数据经由通信线路向对方顺次发送。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在使用传真功能接受时,通过调制解调器接受来自对方的发送操作以确保可通信状态。然后,接受从对方发送的图像数据,将接受的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对输入的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处理,并根据需要进行旋转处理或分辨率转换处理。进而,对图像数据进行输出灰度校正以及灰度再现处理,将完成处理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输出到图像输出装置。图像输出装置输出图像。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能够经由通信接口与网上连接的电子计算机或其它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数据通信。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说明了对彩色图像进行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对黑白图像进行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根据设定的缩放率对图像数据进行缩放,使用根据上述设定的缩放率所选定的抖动矩阵,对缩放后的上述图像数据进行抖动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上述设定的缩放率为第一缩放率以下时,选定高分辨率的抖动矩阵,在上述设定的缩放率为比第一缩放率大的第二缩放率以上时,选定低分辨率的抖动矩阵;
使用上述选定的抖动矩阵对上述缩放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抖动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判定上述图像数据是否为属于网点区域的数据的步骤,其中,
在判定为上述图像数据是属于网点区域的数据时,选定与上述设定的缩放率对应的抖动矩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判定上述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是否为包含由网点构成的打印照片的原稿的步骤,其中,
在判定为上述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是包含由网点构成的打印照片的原稿时,选定与上述设定的缩放率对应的抖动矩阵。
4.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使用抖动矩阵对图像数据进行抖动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受缩放率的接受部;
缩放部,其根据上述接受部接受的缩放率对图像数据进行缩放;
存储部,其存储分辨率不同的多个抖动矩阵;
选定部,其从上述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与上述接受的缩放率对应的抖动矩阵;以及
处理部,其使用上述选定部选定的抖动矩阵,对上述缩放部缩放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抖动处理,
在上述接受部接受了第一缩放率以下的上述缩放率时,上述选定部选定高分辨率的抖动矩阵,在上述接受部接受了比第一缩放率大的第二缩放率以上的上述缩放率时,上述选定部选定低分辨率的抖动矩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区域判定部,其判定图像数据是否为至少属于网点区域的数据,其中,
在上述区域判定部判定上述图像数据是属于网点区域的数据时,上述选定部从上述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与上述接受的缩放率对应的抖动矩阵。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原稿判定部,其判定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是否为至少包含由网点构成的打印照片的原稿,其中,
在上述原稿判定部判定上述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是包含由网点构成的打印照片的原稿时,上述选定部从上述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与上述接受的缩放率对应的抖动矩阵。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处理装置,其对图像数据进行使用抖动矩阵的抖动处理;以及
图像形成部,其形成与该图像处理部进行了抖动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其中,
上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接受缩放率的接受部;
缩放部,其根据上述接受部接受的缩放率对图像数据进行缩放;
存储部,其存储分辨率不同的多个抖动矩阵;
选定部,其从上述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与上述接受的缩放率对应的抖动矩阵;以及
处理部,其使用上述选定部选定的抖动矩阵,对上述缩放部缩放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抖动处理,
在上述接受部接受了第一缩放率以下的上述缩放率时,上述选定部选定高分辨率的抖动矩阵,在上述接受部接受了比第一缩放率大的第二缩放率以上的上述缩放率时,上述选定部选定低分辨率的抖动矩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区域判定部,其判定图像数据是否为至少属于网点区域的数据,其中,
在上述区域判定部判定为上述图像数据是属于网点区域的数据时,上述选定部从上述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与上述接受的缩放率对应的抖动矩阵。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原稿判定部,其判定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是否为至少包含由网点构成的打印照片的原稿,其中,
在上述原稿判定部判定为上述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是包含由网点构成的打印照片的原稿时,上述选定部从上述多个抖动矩阵中选定与上述接受的缩放率对应的抖动矩阵。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根据设定的缩放率对图像数据进行缩放,使用根据上述设定的缩放率选定的抖动矩阵,对缩放后的上述图像数据进行抖动处理,该记录介质特征在于,
上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在上述设定的缩放率为第一缩放率以下时,选定高分辨率的抖动矩阵,在上述设定的缩放率为比第一缩放率大的第二缩放率以上时,选定低分辨率的抖动矩阵;
使用上述选定的抖动矩阵对上述缩放后的图像数据进行抖动处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算机程序还包括使计算机判定上述图像数据是否为属于网点区域的数据的步骤,其中,
在判定上述图像数据是属于网点区域的数据时,使计算机选定与上述设定的缩放率对应的抖动矩阵。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上述计算机程序还包括使计算机判定上述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是否为包含由网点构成的打印照片的原稿的步骤,其中,在判定为上述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是包含由网点构成的打印照片的原稿时,使计算机选定与上述设定的缩放率对应的抖动矩阵。
CN200810171127.4A 2007-10-15 2008-10-15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50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68171 2007-10-15
JP2007-268171 2007-10-15
JP2007268171A JP4568748B2 (ja) 2007-10-15 2007-10-15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5061A true CN101415061A (zh) 2009-04-22
CN101415061B CN101415061B (zh) 2013-01-02

Family

ID=40533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112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5061B (zh) 2007-10-15 2008-10-15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30410B2 (zh)
JP (1) JP4568748B2 (zh)
CN (1) CN10141506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351A (zh) * 2010-11-19 2012-07-1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4240672A (zh) * 2014-09-12 2014-1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1886850A (zh) * 2018-03-23 2020-11-0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4819B2 (ja) 2010-06-28 2014-03-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ディザマトリクス選択装置及びディザマトリクス選択プログラム
US20120081388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caling for a lcd based upon viewing angle
JP5633364B2 (ja) * 2010-12-24 2014-12-0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6043081B2 (ja) * 2012-04-06 2016-1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219527A (ja) 2012-04-06 2013-10-24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79963B2 (ja) * 2012-05-07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016588B2 (ja) * 2012-11-16 2016-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6156997B2 (ja) 2013-10-04 2017-07-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印刷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30705A (ja) * 2018-01-30 2019-08-08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12273C3 (de) * 1982-04-06 1996-03-21 Canon Kk Bildverarbeitungsgerät
JPS6097774A (ja) 1983-11-01 1985-05-31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US4701808A (en) * 1983-11-01 1987-10-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variable magnification and gray level processing
JPS6182577A (ja) * 1984-09-29 1986-04-26 Toshiba Corp 画像記録装置
JPH01136465A (ja) 1987-11-20 1989-05-29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2716447B2 (ja) * 1988-02-25 1998-02-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
JPH034179A (ja) * 1989-06-01 1991-01-10 Fujitsu Ltd コンタクトプローブによる電気的試験方法
CA2020627C (en) * 1989-07-07 1995-06-27 Yuzo Koik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777202B2 (ja) 1989-07-07 1998-07-16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
JP3143209B2 (ja) * 1992-05-25 2001-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変倍装置
JPH11218173A (ja) 1998-01-30 1999-08-10 Tokai Rubber Ind Ltd 防振懸架装置
JP2000263875A (ja) * 1999-03-16 2000-09-26 Canon Inc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01229002A (ja) 2000-02-16 2001-08-24 Ricoh Co Ltd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JP2001268376A (ja) * 2000-03-21 2001-09-28 Ricoh Co Ltd ホスト装置及びソースカラーイメージの2値化処理方法
JP3784649B2 (ja) 2001-02-06 2006-06-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処理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351A (zh) * 2010-11-19 2012-07-1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2566351B (zh) * 2010-11-19 2015-03-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4240672A (zh) * 2014-09-12 2014-1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处理装置及方法
US9697795B2 (en) 2014-09-12 2017-07-0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Video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11886850A (zh) * 2018-03-23 2020-11-0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US11388296B2 (en) 2018-03-23 2022-07-12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CN111886850B (zh) * 2018-03-23 2022-09-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68748B2 (ja) 2010-10-27
JP2009100121A (ja) 2009-05-07
US8130410B2 (en) 2012-03-06
US20090097043A1 (en) 2009-04-16
CN101415061B (zh) 2013-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5061B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7940434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image processing, and a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an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JP4495197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する記録媒体
US8041112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storing the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with segmentation and density correction optimization
JP419734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176114B2 (ja) 画像圧縮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圧縮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圧縮処理方法
JP433115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JP3989738B2 (ja)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333404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読取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手順を記憶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CN101867684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US6868183B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original image
JP473159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52297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616324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08025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09936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80828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する記録媒体
JP2004248103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れ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6045182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10174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086537B2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0278924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11882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5192184A (ja)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18272A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