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1640A - 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1640A
CN101381640A CNA2008101558170A CN200810155817A CN101381640A CN 101381640 A CN101381640 A CN 101381640A CN A2008101558170 A CNA2008101558170 A CN A2008101558170A CN 200810155817 A CN200810155817 A CN 200810155817A CN 101381640 A CN101381640 A CN 101381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acrylic
polymer composite
pour point
depressant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558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1640B (zh
Inventor
关建宁
姚成
张金俊
宋娜
万嵘
王兰芳
孔祥君
苏桂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1558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816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81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1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1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16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降凝剂由单体马来酸酐、2-甲基丙烯酸酯和羧酸乙烯酯无规共聚而成,其重均分子量为10000~90000g/mol。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主要由重量百分比为55~92%的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和重量百分比为8~45%的表面活性剂组成的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组合物。本发明的降凝剂及组合物可以明显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变性,提高原油开采、集输、储存等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加宽原油炼制时馏分的切割宽度,降低管输能耗。

Description

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制备方法以及一种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原油开采及运输量不断攀升,油品价格不断上升。然而原油的品质在下降,表现在芳烃含量高、硫含量高,石油越来越重,凝固点(或倾点)、粘度、屈服值越来越高,给含蜡原油管道输送带来很多困难。通常,对这类原油均采用传统的逐站加热输送,以保持其良好的流动性,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但是这种输送方法能耗太高,每输送1吨原油自耗燃料原油达0.6%以上,因此如何使石油进行安全高效输送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
降凝的基本机理:
化学降凝剂是由长链烷基基团和极性基团两部分组成的高分子,可依靠自身的分子特点,改变多蜡原油冷却过程中析出的蜡晶形态,抑制蜡晶在原油中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从而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动性。降凝剂可以通过晶核作用、共晶作用和吸附作用实现降凝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变性能以提高原油开采、集输、储存等作业的质量和效率的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的石油降凝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该降凝剂由单体马来酸酐、2-甲基丙烯酸酯和羧酸乙烯酯无规共聚而成,其重均分子量为10000~90000g/mol,最好为20000~60000g/mol;各单体具有如下结构:
Figure A200810155817D00051
马来酸酐   2 -甲基丙烯酸酯   羧酸乙烯酯
式中,R1为C20~C24正构烷基,R2为H或C1~C6烷基,R3为C1~C6烷基。以下是代表式之一:
Figure A200810155817D00052
一种制备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的方法,将马来酸酐和溶剂加热到40~70℃,搅拌20~30min,将温度升高至50~90℃,依次加入预热熔化的2-甲基丙烯酸酯或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羧酸乙烯酯以及引发剂并加热;当温度达到100℃时降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0.5~3h。
其中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或环烷烃。
各单体之间的用量为:2-甲基丙烯酸酯或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马来酸酐,羧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3~11:1:1;其中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为由R1不同的多个2-甲基丙烯酸酯组成。引发剂为过氧化物或偶氮化物,其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5~3%。
一种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组合物,该组合物主要由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其中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5~92%,最好为70~85%,表面活性剂的重量百分比为8~45%,最好为15~30%。该组合物还可加入其他助剂以提供某些特殊的性能,如加入重量百分比为5~10%左右的破乳剂以进一步提高石油流动性,具体可选用WD22-401~420型破乳剂。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以只由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
本发明降凝剂中所用的表面活性剂为多元醇与脂肪酸反应制得的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纯净物或混合物。多元醇可以是丙二醇,丙三醇,季戊四醇,环己多醇,山梨醇,二甘醇,三甘醇,甘露醇及其它们的混合物。脂肪酸可为C6~C22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具体的表面活性剂如山梨糖醇酐三油酸酯(斯盘-85);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斯盘-83);山梨糖醇酐油酸酯(斯盘-80);山梨糖醇酐三硬脂酸酯(斯盘-65);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斯盘-60);山梨糖醇酐单棕榈酸酯(斯盘-40);山梨糖醇酐单月桂酸酯(斯盘-20);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三油酸酯(吐温-85);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1);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三硬酯酸酯(吐温-65);聚氧乙烯(4)山梨糖醇酐单硬酯酸酯(吐温-61);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硬酸酯(吐温-60);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棕榈酸酯(吐温-40);聚氧乙烯(4)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吐温-21);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月桂酸酯(吐温-20);甘油-月桂酸酯;甘油-亚羊脂酸酯;甘油-硬酯酸酯;三甘醇-肉豆蔻酸酯;丙二醇-棕榈酸酯等。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即使在很低浓度时也能显著降低表(界)面张力的物质。加入表面活性剂之后,由于其特有的极性与非极性基团,能使聚合物更好的向原油中渗透,分散石油中的蜡晶,使蜡晶和聚合物更好的接触,提高降凝效果。而且由于其自润滑的特性,能够降低石油的粘度,提高油品的流动性,增加降凝剂组合物的综合效果。添加表面活性剂之后还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使用成本。经实验发现,本发明组合物中的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和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使得组合物的降凝效果比单独使用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要进一步低4~5℃。
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的降凝剂(及组合物)的制备依次包括下列步骤:
(1)以2-甲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和C20~C24混合醇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按常规技术反应制得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
(2)在引发剂作用下将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马来酸酐和羧酸乙烯酯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反应。所用引发剂可以是过氧化物或偶氮化物,如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等。引发剂的用量一般为单体总重量的0.5~3%,最好为0.8~2%。溶剂用量一般是单体总重量的1.5倍。反应物中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马来酸酐,羧酸乙烯酯的摩尔比可以是3:1:1~11:1:1,最好为5:1:1~9:1:1。具体做法是先把马来酸酐和溶剂加热到40~70℃,搅拌20~30min,将温度升高至50~90℃,依次加入预热熔化的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羧酸乙烯酯以及引发剂。当温度自动加速到100℃时关闭加热装置进行降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0.5~3h,最好为1~2h。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半小时得原油降凝剂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在原油中的添加量一般是50~500μg/g,最好为100~300μg/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降凝剂及组合物可以明显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变性,提高原油开采、集输、储存等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加宽原油炼制时馏分的切割宽度,降低管输能耗。本发明的组合物与原油配合使用可使原油的凝固温度降低15~20℃,可大量节约原油运输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0.5g(0.005mol)马来酸酐和10g甲苯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升温至40~70℃搅拌30min,升温至50~90℃,依次加入17.41g(0.045mol)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由2-甲基丙烯酸与C20~C24混合醇制得,其中醇的比例为二十醇70%,二十二醇20%,二十四醇10%),0.43g(0.005mol)醋酸乙烯酯,0.37g过氧化苯甲酰,温度自动上升到100℃后撤去外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1h,得2-甲基丙烯酸类衍生物聚合物,即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加入7.3g斯盘-85,搅拌半小时得淡黄色粘稠液体状原油降凝剂组合物。重均分子量
Figure A200810155817D00081
为23152g/mol。2-甲基丙烯酸类衍生物聚合物红外数据:1732.85cm-1为酯基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84.40cm-1为酸酐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850.26cm-1为饱和碳氢基团(-CH2、-CH3)的特征吸收峰;在1600~1680cm-1区间未出现C=C双键吸收峰。
实施例2
将0.5g(0.005mol)马来酸酐和10g甲苯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升温至40~70℃搅拌30min,升温至50~90℃,依次加入13.49g(0.035mol)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其中醇的比例为二十醇80%,二十二醇10%,二十四醇10%),0.43g(0.005mol)醋酸乙烯酯,0.29g过氧化苯甲酰,温度自动上升到100℃后撤去外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2h。加入7.1g斯盘-83,搅拌半小时得淡黄色粘稠液体状原油降凝剂组合物。重均分子量
Figure A200810155817D00082
为46989g/mol。2-甲基丙烯酸类衍生物聚合物红外数据:1729.56cm-1为酯基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82.32cm-1为酸酐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921.05cm-1为饱和碳氢基团(-CH2、-CH3)的特征吸收峰;在1600~1680cm-1区间未出现C=C双键吸收峰。
实施例3
将0.5g(0.005mol)马来酸酐和10g甲苯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升温至40~70℃搅拌30min,升温至50~90℃,依次加入17.47g(0.045mol)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其中醇的比例为二十醇60%,二十二醇30%,二十四醇10%),0.43g(0.005mol)醋酸乙烯酯,0.37g过氧化苯甲酰,温度自动上升到100℃后撤去外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1h。加入7.27g斯盘-80,搅拌半小时得淡黄色粘稠液体状原油降凝剂组合物。重均分子量
Figure A200810155817D00091
为29868g/mol。2-甲基丙烯酸类衍生物聚合物红外数据:1732.23cm-1为酯基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83.78cm-1为酸酐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810.56cm-1为饱和碳氢基团(-CH2、-CH3)的特征吸收峰;在1600~1680cm-1区间未出现C=C双键吸收峰。
实施例4
将0.5g(0.005mol)马来酸酐和10g甲苯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升温至40~70℃搅拌30min,升温至50~90℃,依次加入9.78g(0.025mol)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其中醇的比例为二十醇50%,二十二醇30%,二十四醇20%),0.43g(0.005mol)醋酸乙烯酯,0.22g过氧化苯甲酰,温度自动上升到100℃后撤去外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1.5h。加入4.4g斯盘-80,搅拌半小时得淡黄色粘稠液体状原油降凝剂组合物。重均分子量
Figure A200810155817D00092
为51090g/mol。2-甲基丙烯酸类衍生物聚合物红外数据:1731.31cm-1为酯基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83.32cm-1为酸酐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920.23cm-1为饱和碳氢基团(-CH2、-CH3)的特征吸收峰;在1600~1680cm-1区间未出现C=C双键吸收峰。
实施例5
将0.5g(0.005mol)马来酸酐和10g甲苯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升温至40~70℃搅拌30min,升温至50~90℃,依次加入17.68g(0.045mol)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其中醇的比例为二十醇50%,二十二醇20%,二十四醇30%),0.43g(0.005mol)醋酸乙烯酯,0.32g过氧化苯甲酰,温度自动上升到100℃后撤去外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1h。加入11.4g斯盘-60,搅拌半小时得淡黄色粘稠液体状原油降凝剂组合物。重均分子量
Figure A200810155817D00093
为20580g/mol。2-甲基丙烯酸类衍生物聚合物红外数据:1733.53cm-1为酯基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82.91cm-1为酸酐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945.89cm-1为饱和碳氢基团(-CH2、-CH3)的特征吸收峰;在1600~1680cm-1区间未出现C=C双键吸收峰。
实施例6
将0.5g(0.005mol)马来酸酐和10g甲苯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升温至40~70℃搅拌30min,升温至50~90℃,依次加入17.81g(0.045mol)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其中醇的比例为二十醇40%,二十二醇20%,二十四醇40%),0.43g(0.005mol)醋酸乙烯酯,0.37g过氧化苯甲酰,温度自动上升到100℃后撤去外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2h。加入6.6g吐温-40,搅拌半小时得淡黄色粘稠液体状原油降凝剂组合物。重均分子量为31650g/mol。2-甲基丙烯酸类衍生物聚合物红外数据:1731.94cm-1为酯基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83.46cm-1为酸酐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856.90cm-1为饱和碳氢基团(-CH2、-CH3)的特征吸收峰;在1600~1680cm-1区间未出现C=C双键吸收峰。
实施例7
将0.5g(0.005mol)马来酸酐和10g甲苯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升温至40~70℃搅拌30min,升温至50~90℃,依次加入17.48g(0.045mol)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其中醇的比例为二十醇70%,二十二醇10%,二十四醇20%),0.43g(0.005mol)醋酸乙烯酯,0.37g过氧化苯甲酰,温度自动上升到100℃后撤去外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1.5h。加入6.6g斯盘-60,搅拌半小时得淡黄色粘稠液体状原油降凝剂组合物。重均分子量
Figure A200810155817D00102
为40630g/mol。2-甲基丙烯酸类衍生物聚合物红外数据:1733.31cm-1为酯基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81.53cm-1为酸酐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842.51cm-1为饱和碳氢基团(-CH2、-CH3)的特征吸收峰;在1600~1680cm-1区间未出现C=C双键吸收峰。
实施例8
将0.5g(0.005mol)马来酸酐和10g甲苯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升温至40~70℃搅拌30min,升温至50~90℃,依次加入17.54g(0.045mol)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其中醇的比例为二十醇60%,二十二醇20%,二十四醇20%),0.43g(0.005mol)醋酸乙烯酯,0.37g过氧化苯甲酰,温度自动上升到100℃后撤去外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1h。加入6.6g吐温-60,搅拌半小时得淡黄色粘稠液体状原油降凝剂组合物。重均分子量
Figure A200810155817D00111
为22150g/mol。2-甲基丙烯酸类衍生物聚合物红外数据:1734.89cm-1为酯基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83.28cm-1为酸酐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930.15cm-1为饱和碳氢基团(-CH2、-CH3)的特征吸收峰;在1600~1680cm-1区间未出现C=C双键吸收峰。
实施例9
将0.5g(0.005mol)马来酸酐和10g甲苯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升温至40~70℃搅拌30min,升温至50~90℃,依次加入17.41g(0.045mol)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其中醇的比例为二十醇70%,二十二醇20%,二十四醇10%),0.43g(0.005mol)醋酸乙烯酯,0.37g过氧化苯甲酰,温度自动上升到100℃后撤去外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1h。加入11.57g吐温-20,搅拌半小时得淡黄色粘稠液体状原油降凝剂组合物。重均分子量
Figure A200810155817D00112
为29350g/mol。2-甲基丙烯酸类衍生物聚合物红外数据:1730.58cm-1为酯基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83.60cm-1为酸酐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872.51cm-1为饱和碳氢基团(-CH2、-CH3)的特征吸收峰;在1600~1680cm-1区间未出现C=C双键吸收峰。
实施例10
将0.5g(0.005mol)马来酸酐和10g甲苯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升温至40~70℃搅拌30min,升温至50~90℃,依次加入17.68g(0.045mol)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其中醇的比例为二十醇50%,二十二醇20%,二十四醇30%),0.64g(0.005mol)三甲基醋酸乙烯酯,0.38g过氧化苯甲酰,温度自动上升到100℃后撤去外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1h。加入11.66g斯盘-80,搅拌半小时得淡黄色粘稠液体状原油降凝剂组合物。重均分子量
Figure A200810155817D00113
为26365g/mol。2-甲基丙烯酸类衍生物聚合物红外数据:1731.85cm-1为酯基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81.28cm-1为酸酐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952.51cm-1为饱和碳氢基团(-CH2、-CH3)的特征吸收峰;在1600~1680cm-1区间未出现C=C双键吸收峰。
实施例11
将0.5g(0.005mol)马来酸酐和10g甲苯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升温至40~70℃搅拌30min,升温至50~90℃,依次加入17.41g(0.045mol)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其中醇的比例为二十醇70%,二十二醇20%,二十四醇10%),0.64g(0.005mol)三甲基醋酸乙烯酯,0.37g过氧化苯甲酰,温度自动上升到100℃后撤去外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1h。加入6.80g甘油-月桂酸酯,搅拌半小时得淡黄色粘稠液体状原油降凝剂组合物。重均分子量
Figure A200810155817D00121
为21562g/mol。2-甲基丙烯酸类衍生物聚合物红外数据:1732.90cm-1为酯基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82.28cm-1为酸酐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928.91cm-1为饱和碳氢基团(-CH2、-CH3)的特征吸收峰;在1600~1680cm-1区间未出现C=C双键吸收峰。
实施例12
将0.5g(0.005mol)马来酸酐和10g甲苯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升温至40~70℃搅拌30min,升温至50~90℃,依次加入17.81g(0.045mol)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其中醇的比例为二十醇30%,二十二醇40%,二十四醇30%),0.43g(0.005mol)醋酸乙烯酯,0.38g过氧化苯甲酰,温度自动上升到100℃后撤去外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1h。加入6.6g三甘醇-肉豆蔻酸酯,搅拌半小时得淡黄色粘稠液体状原油降凝剂组合物。重均分子量
Figure A200810155817D00122
为29598g/mol。2-甲基丙烯酸类衍生物聚合物红外数据:1733.46cm-1为酯基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81.50cm-1为酸酐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950.66cm-1为饱和碳氢基团(-CH2、-CH3)的特征吸收峰;在1600~1680cm-1区间未出现C=C双键吸收峰。
实施例13
将0.5g(0.005mol)马来酸酐和10g甲苯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升温至40~70℃搅拌30min,升温至50~90℃,依次加入17.74g(0.045mol)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其中醇的比例为二十醇40%,二十二醇30%,二十四醇30%),0.64g(0.005mol)三甲基醋酸乙烯酯,0.38g过氧化苯甲酰,温度自动上升到100℃后撤去外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1h,得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加入4.8g斯盘-83,搅拌半小时得淡黄色粘稠液体状原油降凝剂组合物。重均分子量
Figure A200810155817D00131
为34680g/mol。2-甲基丙烯酸类衍生物聚合物红外数据:1733.12cm-1为酯基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82.82cm-1为酸酐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876.95cm-1为饱和碳氢基团(-CH2、-CH3)的特征吸收峰;在1600~1680cm-1区间未出现C=C双键吸收峰。
本发明的降凝剂组合物效果评价工艺条件为:
预处理:将原油在70℃下预热熔化,加入100~300μg/g的原油降凝剂,恒温搅拌0.5h,然后以0.5℃/min的速度匀速降温并搅拌至动冷终温(预期凝点以上5℃)。
测试:按凝固点测定方法(GB510-83)测定。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各实施例所得组合物的降凝效果
Figure A200810155817D00132

Claims (10)

1、一种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其特征在于该降凝剂由单体马来酸酐、2-甲基丙烯酸酯和羧酸乙烯酯无规共聚而成,其重均分子量为10000~90000g/mol;所述的2-甲基丙烯酸酯和羧酸乙烯酯具有如下结构:
Figure A200810155817C00021
2-甲基丙烯酸酯              羧酸乙烯酯
式中,R1为C20~C24正构烷基,R2为H或C1~C6烷基,R3为C1~C6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其特征在于该降凝剂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60000g/mol。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马来酸酐和溶剂加热到40~70℃,搅拌20~30min,将温度升高至50~90℃,依次加入预热熔化的2-甲基丙烯酸酯或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羧酸乙烯酯以及引发剂并加热;当温度达到100℃时降温,当温度降至60~85℃后恒温反应0.5~3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或环烷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2-甲基丙烯酸酯或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马来酸酐,羧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3~11:1: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物或偶氮化物,其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5~3%。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甲基丙烯酸类混合酯为由R1不同的多个2-甲基丙烯酸酯组成。
8、一种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主要由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其中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5~92%,表面活性剂的重量百分比为8~4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的重量百分比为70~85%,表面活性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5~30%。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多元醇与脂肪酸反应制得的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N2008101558170A 2008-10-16 2008-10-16 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16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558170A CN101381640B (zh) 2008-10-16 2008-10-16 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558170A CN101381640B (zh) 2008-10-16 2008-10-16 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1640A true CN101381640A (zh) 2009-03-11
CN101381640B CN101381640B (zh) 2012-11-14

Family

ID=40461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5581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1640B (zh) 2008-10-16 2008-10-16 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81640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5730A (zh) * 2009-09-16 2010-03-1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柴油冷滤点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1377A (zh) * 2010-08-17 2010-12-22 浙江大学 酸酐酰胺化嵌段梳状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原油降凝减粘剂的用途
CN102127409A (zh) * 2011-01-10 2011-07-2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原油降黏降凝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53705A (zh) * 2010-12-30 2011-08-17 吉化集团吉林市星云工贸有限公司 柴油降凝剂的制备方法
CN101717675B (zh) * 2009-11-04 2012-08-22 山东省华冠建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复合流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84043A (zh) * 2013-02-28 2013-07-03 大连大学 一种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71058A (zh) * 2014-11-04 2015-02-25 大连东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含(甲基)丙烯酸芳基烷基酯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79584A (zh) * 2016-09-28 2017-03-0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清洁型柴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7556A (zh) * 2017-02-20 2017-07-1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清洁型柴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7010A (zh) * 2018-09-27 2019-02-15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US11193053B2 (en) 2017-04-13 2021-12-07 Bl Technologies, Inc. Wax inhibitors for oi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wax inhibitors to reduce wax deposition from oil
CN114736328A (zh) * 2022-03-09 2022-07-1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生物柴油-石化柴油掺混油用三元聚合物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8036B (zh) * 2006-08-14 2011-06-15 上海海联润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降凝剂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5730A (zh) * 2009-09-16 2010-03-1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柴油冷滤点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65730B (zh) * 2009-09-16 2014-04-0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柴油冷滤点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7675B (zh) * 2009-11-04 2012-08-22 山东省华冠建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复合流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1377B (zh) * 2010-08-17 2012-06-27 浙江大学 酸酐酰胺化嵌段梳状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原油降凝减粘剂的用途
CN101921377A (zh) * 2010-08-17 2010-12-22 浙江大学 酸酐酰胺化嵌段梳状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原油降凝减粘剂的用途
CN102153705A (zh) * 2010-12-30 2011-08-17 吉化集团吉林市星云工贸有限公司 柴油降凝剂的制备方法
CN102127409A (zh) * 2011-01-10 2011-07-20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原油降黏降凝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27409B (zh) * 2011-01-10 2013-01-2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原油降黏降凝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84043A (zh) * 2013-02-28 2013-07-03 大连大学 一种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71058A (zh) * 2014-11-04 2015-02-25 大连东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含(甲基)丙烯酸芳基烷基酯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79584A (zh) * 2016-09-28 2017-03-0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清洁型柴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7556A (zh) * 2017-02-20 2017-07-1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种清洁型柴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US11193053B2 (en) 2017-04-13 2021-12-07 Bl Technologies, Inc. Wax inhibitors for oi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wax inhibitors to reduce wax deposition from oil
US11261369B2 (en) 2017-04-13 2022-03-01 Bl Technologies, Inc. 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with broadly dispersed ester side chain as wax inhibitor and wax crystallization enhancer
CN109337010A (zh) * 2018-09-27 2019-02-15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7010B (zh) * 2018-09-27 2021-05-14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原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36328A (zh) * 2022-03-09 2022-07-1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生物柴油-石化柴油掺混油用三元聚合物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36328B (zh) * 2022-03-09 2024-01-23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生物柴油-石化柴油掺混油用三元聚合物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1640B (zh) 2012-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1640B (zh) 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Sierra-Cantor et al.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cold flow properties of biodiesel with high saturated fatty acids content: A review
CN102559302B (zh) 一种柴油降凝剂及制备方法
Pérez et al. Winterization of peanut biodiesel to improve the cold flow properties
CN101948702A (zh) 锅炉用醇基生物燃料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9033B (zh) 一种高含蜡原油降凝剂的制备方法
US9102767B2 (en) Low molecular weight (meth)acrylic polymers, free of sulphur-containing, metallic and halogenated compounds and with low residual monomer content,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uses thereof
Srikanth et al. Acetone and Diethyl ether: Improve cold flow properties of Dairy Washed Milkscum biodiesel
CN105647502A (zh) 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00599A (zh) 一种油溶性高浓度降凝剂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5201A (zh) 一种柴油抗磨剂的制备方法
CN101948683B (zh) 一种含有甲基萘液体的原油降凝降粘剂
Cabral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methyl and ethyl esters prepared from Aleurites moluccanus (L.) Willd (Euphorbiaceae) nut oil
CN107513374B (zh) 高潜热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760328A (zh) 一种支化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
CN100489071C (zh) 一种甲醇改性剂及其应用
CN114605586A (zh) 一种聚丙烯酸高碳醇酯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037C (zh) 一种高凝原油的降凝剂
CN104693344A (zh) 三元聚合物复合石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emulsion fuels from diesel and model compound of walnut shell pyrolysis oil
CN101705120A (zh) 柴油降凝剂助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60883B (zh) 一种含硼螺环型原油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03053B (zh) 一种油溶性稠油降粘剂
WO2022089534A1 (zh) 一种合成有机酯型基础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999538A (zh) 一种高渗透性环保型沥青中温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