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6373A -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6373A
CN101346373A CNA2006800492300A CN200680049230A CN101346373A CN 101346373 A CN101346373 A CN 101346373A CN A2006800492300 A CNA2006800492300 A CN A2006800492300A CN 200680049230 A CN200680049230 A CN 200680049230A CN 101346373 A CN101346373 A CN 1013463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traoxazoline
diphenyl
ligancies
hydrogen
substituted ar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92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6373B (zh
Inventor
张万斌
张勇健
王飞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6800492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46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6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6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3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6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oxazole or hydrogenated 1,3-oxazole rings
    • C07D26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oxazole or hydrogenated 1,3-ox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63/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oxazole or hydrogenated 1,3-ox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one double bond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a ring member and a non-ring member
    • C07D263/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oxazole or hydrogenated 1,3-ox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one double bond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a ring member and a non-ring member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63/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oxazole or hydrogenated 1,3-ox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one double bond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a ring member and a non-ring member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with radicals substituted by oxyge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REA)

Abstract

一种化工技术领域的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使化合物(III)和选自烷基卤硫鎓化合物、芳基卤硫鎓化合物、磷酰氯、五氯化磷、亚硫酰氯以及三苯基磷的可以活化羟基的活化剂,在碱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得到目标产物(IV)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本发明的配体可应用于各种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中,且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的结构式为右式,其中,R1=氢、烷基、取代芳基、取代苄基;R2=氢、烷基、取代芳基、取代苄基;R3=氢、烷基、取代芳基、取代苄基;R4=氢、烷基、取代芳基、取代苄基。

Description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技术领域的化合物及其方法, 具体的说, 涉 及一种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噁唑啉是含有 N和 0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 其中的 N原子可 作为供电子原子能与金属离子很好的配位,而且噁唑啉曾作为底物用 来合成各种手性化合物,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这使化学家们相信它 作为配体在不对称催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经过 30年来的发展, 已有大量的手性噁唑啉配体涌现出来, 特别是含有各种手性侧链的 手性噁唑啉配体相继被开发出来。 其中轴手性侧链因其特有的刚性 结构,在配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得到单一构型的轴手性配体, 目前主要通过拆分等方法得到, 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 Imai教授等在 . Org. ChemK有 机化学)(65, 3326-3333)上发表的 "Novel Chiral Bisoxazoline Ligands with a Biphenyl Backbone: Preparation, Complex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Asymmetric Catalytic Reactions" (含有联苯骨架的新型手性双噁唑 啉配体和配位化合物的制备及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应用), 该文中提 出了轴不稳定配体 1, 即在溶液中 (S,aS,S)-l和 (S,aR,S)-l相互转换, 但通过和金属盐离子的螯合发现: 只有 (S,aS,S)-l 和金属盐离子的螯 合形成一种轴手性配位化合物 (S,aS,S)-2。该轴手性配位化合物合成简 单方便, 且不必进行拆分的复杂分离手段, 而且在催化烯烃的不对称 环丙烷化反应中 (S,aS,S 2 获得了一定的对映选择性。 但其不足之处 在于: 该配体仍然是一个轴手性配体, 只是它的轴手性不稳定, 没有 突破轴手性配体的设计概念。
R,S)-2 {S,aS, S)-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 2,2',6,6'-四噁唑 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使其避免了目前在制备单一轴手性配体可 能造成的资源浪费等问题, 而且合成方法简单, 制备出来的配体可用 于制备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催化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 2,2',6,6'-四噁 唑啉联苯配体, 其结构式如下:
氢、 烷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R2=氢、 垸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R3=氢、 烷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氢、 烷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式中的 〜 的烷基优选碳原子数 1〜8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作为芳基优选苯基、 对甲苯磺酰基、 二甲苯基、 萘甲酰基。 另外, 上 述芳基、 苄基也可以具有垸基、 羟基、 烷氧基、 卤素原子的取代基。 本发明上述的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 其制备方法为: 使以 结构式(III)表示的化合物, 和选自烷基卤硫鑰化合物、 芳基卤硫鑰 化合物 磷 氯、 五氯化磷、 亚硫酰氯以及三苯基磷的可以活化羟基 的活化剂, 在碱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在下面在工序 (4) 说明中 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 以结构式 (III) 表示的化合物优选使用通过 实施下述的 (1 ) 〜 (
III
(式中, 、 R4的意义与上相同。)
另外, 本发明方法中的化合物 (I) 〜 (IV) 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
II
IV
III
在上述结构式中, 、 、 R4的意义与上相同, 工序 (1 ): 以芘为原料合成化合物 (I)
以芘为原料, 在高碘酸钠和三氯化钌的氧化体系中, 在溶剂中进 行氧化开环, 以合成 2,2',6,6'-四羧酸基联苯 (1)。
反应条件为, 芘和高碘酸钠的摩尔比为 1 : 5〜15, 芘和三氯化 钌的摩尔比为 1 : 0.01-0.1 , 反应温度为 10〜50°C, 反应时间为 12〜 25小时。
作为溶剂可举出甲酸甲酯、 甲酸乙酯、 乙酸甲酯、 乙酸乙酯、 乙 酸丁酯、 丙酸乙酯等的酯类, 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二氯 乙垸、 二溴乙烷、 氯苯等的卤化烃, 二乙醚、 二丁醚、 1,4-二氧六环、 四氢呋喃等的醚类, 乙腈、 丁腈等的腈类, 戊烷、 己烷、 环己垸等的 烃类等。 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 1种, 也可以并用 2种以上。
工序 (2): 以化合物 (I) 为原料合成化合物 (Π )
在有机溶剂中, 使化合物 (I) 与二氯亚砜进行反应, 以合成酰 氯 (11 )。
反应条件为, 化合物 (I) 与化合物 ( II ) 的摩尔比为 1 : 3〜6, 反应温度为 10〜100°C, 反应时间为 1〜20小时。
作为有机溶剂可举出三氯甲烷、 二氯甲垸、 二氯乙烷、 四氯化碳 等的低级卤化烃, 苯、 氯苯等的芳香族烃, 二乙醚、 二甲醚等的二低 级垸基醚, 四氢呋喃、 1,4-二氧六环等的环醚, 1,2-二甲氧基乙烷、 1,2- 二乙氧基乙烷、 1,2-二丁氧基乙烷、 1,2-二己氧基乙垸等的低级二烷氧 基乙烷, 二甲基甲酰胺等的脂肪族酰胺。这些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 1种, 也可以并用 2种以上。
工序 (3): 以化合物 (Π ) 为原料合成化合物 (ΠΙ)
在有机溶剂中, 使酰氯(Π )与氨基醇在碱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 应, 以合成化合物 (111)。
反应条件为, 酰氯 (Π ) 与氨基醇的摩尔比为 1 : 4〜6, 反应温 度为 0〜80°C, 反应时间为 4〜25小时。
所述的氨基醇是 H2N °H
¾ ¾ , 其中, R R2、 R3、 R4同上所述。
作为碱可举出氢化钠等的金属氢化物, 三甲胺、 三乙胺、 二异丙 基乙胺等的胺类,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等的氢氧化碱, 碳酸钠、 碳酸 钾等的碳酸碱, 甲氧基钠、 甲氧基钾、 乙氧基钠、 乙氧基钾等的醇盐, 哌啶、 吡啶、 甲酚钾、 烷基锂、 1,8-二氮杂二环 [5,4,0]十一碳 -7-烯、 六甲基二硅基胺基锂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 1种, 也可以并用 2种以 上。
作为有机溶剂可举出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 乙酸丁酯、 丙酸乙酯等的酯类, 二氯甲垸、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二 氯乙垸、 二溴乙垸、 氯苯等的卤化烃, 二乙醚、 二丁醚、 1,4-二氧六 环、 四氢呋喃等的醚类, 乙腈、 丁腈等的腈类, 戊烷、 己烷、 环己烷 等的烃类等。 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 1种, 也可以并用 2种以上。
工序 (4): 以化合物 (III) 为原料合成化合物 ( IV )
在有机溶剂中, 使化合物(III)和选自烷基卤硫鎿化合物、 芳基 卤硫鏺化合物、磷酰氯、 五氯化磷、 亚硫酰氯以及三苯基磷的可以活 化羟基的活化剂, 在碱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以合成 2,2',6,6'-四噁 唑啉联苯配体(IV)。 反应条件为, 化合物(111)、 碱与活化剂的摩尔 比为 1 : 5〜12: 4〜10, 反应温度为 0〜80°C, 反应时间为 1〜25小 时。
作为碱没有特别限制, 例如可举出氢化钠等的金属氢化物, 三甲 胺、 三乙胺、 二异丙基乙胺等的胺类,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等的氢氧 化碱, 碳酸钠、碳酸钾等的碳酸碱, 甲氧基钠、 甲氧基钾、 乙氧基钠、 乙氧基钾等的醇盐, 哌啶、 吡啶、 甲酚钾、 烷基锂、 1,8-二氮杂二环 [5,4,0]十一碳 -7-烯、六甲基二硅基胺基锂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 1种, 也可以并用 2种以上。
另外, 活化剂可以使用甲磺酰氯等的烷基卤硫鑰化合物, 苯磺酰 氯、 对甲苯磺酰氯等的芳基卤硫鑰化合物, 磷酰氯, 五氯化磷, 亚硫 酰氯后者三苯基磷。
作为有机溶剂可举出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 乙酸丁酯、 丙酸乙酯等的酯类, 二氯甲浣、 三氯甲垸、 四氯化碳、 二 氯乙垸、 二溴乙垸、 氯苯等的卤化烃, 二乙醚、 二丁醚、 1,4-二氧六 环、 四氢呋喃等的醚类, 乙腈、 丁腈等的腈类, 戊垸、 己烷、 环己烷 等的烃类等。 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 1种, 也可以并用 2种以上。 本发明避免了目前在制备单一轴手性配体可能造成的资源浪费等 问题, 而且合成方法简单。 本发明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既含有 噁唑啉的中心手性, 同时也含有联苯类的轴手性。该类配体可应用于 各种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中, 如不对称环丙垸化反应, 分子内 Wacker-Type环化反应, 烯烃的不对称氧化反应和分子内 [2+1]环加成 反应等, 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和立体选择性,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有助于理解本发明, 但不限于本发明的内容。
另外, 实施例中的合成路线具体如下-
III
实施例 1
( 1 ) 化合物 (I)的合成
将芘(3.00 g, 14.90 mmol)溶于二氯甲烷(60 mL)、乙腈(60 mL) 和水 (100 mL) 的溶液中,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高碘酸钠 (29.94 g, 140 mmol)和三氯化钌 (120.31 g, 0.58 mmol)。 将反应液加热至 40 °C, 搅 拌 16h, 有黄色沉淀生成。 过滤得到的固体用丙酮 (200mL) 溶解, 过滤除去不溶物。 滤液旋蒸浓缩后得到白色粉末 (I) (2.30 g, 76%)。
!H NMR(400MHz, CD3COCD3) 6.99 (d, J = 7.6 Hz, 4 H, Ar-H),
6.77(t,J = 7.6Hz,2H,Ar-H)。
(2) 化合物 (II)的合成
取四酸(I ) (1.00 g, 3.03 mmol) 溶解在二氯甲垸 (20mL) 中, 置于冰浴后, 向溶液中加入二氯亚砜(1.0 mL, 13.34 mmol)和 16 DMF。 反应液的温度升到室温, 经过 1 h的室温搅拌, 将反应液加热 回流直到反应液呈均相(〜5h)。再经过 lh加热回流,浓缩桔色溶液, 得到固体 (Π) (收率 90%)。
¾ NMR(400MHz, CDC13) 8.539 (d, J = 8.0 Hz, 2 H, Ar-H), 7.803 (t: J = 8.0 Hz, 1H, Ar-H) 。
(3) 化合物 (III) (R!=i-Pr, R2=R3=R4=H) 的合成
在冰浴下, 将 (Π) (1.28 g , 3.16 mmol)溶于二氯甲垸(40mL) 并缓慢滴加入至 L-缬氨醇(1.96 g, 14.88 mmol)的二氯甲垸(20 mL) 溶液中。 全部滴加完后, 快速加入三乙胺 (2.4 mL, 17.28 mmol)。 室温搅拌 20个小时后, 水洗, 过滤得到酰氨化合物 (III)
R2=R3=R4=H) (1.70g, 2.53 mmol), 收率 80%。
!H MR(400MHz5 CD3OD) 7.48-7.52 (m, 6 H, Ar-H), 3.574-3.617 (m, 4 H, NCH), 3.46 (dd, J = 6.4, 11.6 Hz, 4 H, OCH), 3.39 (dd, J = 4.4, 11.6 Hz, 4 H, OCH), 1.65-1.77 (m, 4 H, Me2CH), 0.72 (d, J = 2.4 Hz, 12 H, CH3), 0.71 (d, J = 2.4 Hz, 12 H, CH3)。
(4) 化合物 (W) (R!=i-Pr, R2=R3=R4=H) 的合成
将甲基磺酰氯 (0.7 mL, 8.96 mmol) 滴加入至酰氨化合物 (III) (R -Pr, R2=R3=R4=H) (l.Og, 1.49 mmol), 三乙胺(1.3 mL, 9.32 mmol)和二氯甲烷(10mL)。溶液室温搅拌 12h后, 用二氯甲烷(10 mL)稀释, 用水洗涤有机相, 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旋蒸得到粗产物。 用乙酸乙酯:石油醚 = 1 : 3作洗脱剂,柱层分离得到化合物 (IV) (0.53 g, 0.88 mmol), 收率 59°/。。
!H NMR ( 400MHz, CDC13) 7.89 (d, J = 8.0 Hz, 4 H, Ar-H), 7.34 (d, J = 7.6 Hz, 2 H, Ar-H), 3.98 (dd3 J = 7.6, 9.2 Hz, 4 H, NCH) , 3.67-3.77 (m, 8 H, OCH2), 1.52-1.60 (m, 4 H, Me2CH), 0.76 (d, J = 6.8 Hz, 12 H, CH3), 0.73 (d, J = 6.8 Hz, 12 H, CH3)0
该实施例合成方法简单, 收率较高, 制得的轴手性配体与铜、 钯 等金属离子配位后可形成轴手性配位化合物。该轴手性配位化合物的 制备不必进行拆分的复杂分离手段。
实施例 2
( 1 ) 化合物 (I)的合成
该合成方法参考实施例 1中 (1 )。
(2) 化合物 (Π )的合成
该合成方法参考实施例 1中 (2)。
(3) 化合物 (III) (R -Pr, R2=R3=R4=H) 的合成
在冰浴下, 将(II) ( 1.01 g , 2.49 mmol)溶于二氯甲烷(30 mL) 并缓慢滴加入至 L-缬氨醇(1.97 g, 14.88 mmol)的二氯甲垸(20 mL) 溶液中。 全部滴加完后, 快速加入三乙胺 (2.4 mL, 17.28 mmol)。 室温搅拌 20个小时后, 水洗, 过滤得到酰氨化合物 (III) (R!=i-Pr, R2=R3=R4=H) ( 1.44 g, 2.14 mmol), 收率 86%。
(4) 化合物 (IV) (Ri=i-Pr, R2=R3=R4=H) 的合成
将甲基磺酰氯 (1.2 mL, 14.86 mmol) 滴加入至酰氨化合物 III ( 1.0 g, 1.49 mmol)、三乙胺(2.5 mL, 17.67 mmol)和二氯甲垸(10 mL)。 溶液室温搅拌 5 h后, 用二氯甲烷(10 mL)稀释, 用水洗涤有机相, 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旋蒸得到粗产物。 用乙酸乙酯:石油醚 = 1 : 3作洗脱剂,柱层分离得到化合物 (IV) (0.56 g, 0.93 mmol), 收率 62%。
实施例 3
( 1 ) 化合物 (I)的合成 该合成方法参考实施例 1中 (1)。
(2) 化合物 ( II )的合成
该合成方法参考实施例 1中 (2)。
(3) 化合物 (III) (R!=t-Bu, R2=R3=R4=H) 的合成
在冰浴下, 将(Π) (l.OOg , 2.46 mmol)溶于二氯甲烷(40 mL) 并缓慢滴加入至 L-叔丁基亮氨醇 (1.44 g, 12.30 mmol) 的二氯甲烷 (20 mL) 溶液中。 全部滴加完后, 快速加入三乙胺 (1.8 mL, 12.96 mmol)。 室温搅拌 20 个小时后, 水洗, 过滤得到酰氨化合物 (III) (1.51 g, 2.08 mmol), 收率 84%。
]H NMR ( 400MHz, CD3OD) 7.46-7.52 (m, 6 H, Ar-H), 3.69-3.74
(m, 8 H, NCH, OCH), 3.37 (dd, J = 10.8, 12.8 Hz, 4 H, OCH), 0.734 (s,
(4) 化合物 (IV) (R!=t-Bu, 2=R3=R4=H) 的合成
将甲基磺酰氯 (0.5 mL, 6.90 mmol) 滴加入至酰氨化合物 III (R!=t-Bu, R2=R3=R4=H) (1.0 g, 1.38 mmol).三乙胺(1.2mL, 8.60 mmol)和二氯甲烷(10mL)。溶液室温搅拌 12h后, 用二氯甲烷(10 mL)稀释, 用水洗涤有机相, 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旋蒸得到粗产物。 用乙酸乙酯:石油醚 =1: 3作洗脱剂,柱层分离得到化合物 (IV) (0.48 g, 0.73 mmol), 收率 53%。
l NMR ( 400MHz, CDC13) 7.92 (d, J = 7.6 Hz, 4 H, Ar-H), 7.34 (d,
J = 8.0 Hz, 2 H, Ar-H), 3.91 (dd, J = 12.0, 13.2 Hz, 4 H, NCH), 3.68-3.73 (m, 8H,OCH), 0.664 (s,36H,CH3)0

Claims (1)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 其特征在于,
    该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的结构式为:
    ( IV )
    其中, Ri =氢、 烷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R2~ > 焼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Ra =氧、 焼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氧、 焼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2、 一种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是由所述结构式(IV )表示的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的制备方 使由下述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 (III) 和选自烷基卤硫鎗化合物、 芳基卤硫鎗化合物、 磷酰氯、 五氯化磷、 亚硫酰氯以及三苯基磷的可 以活化羟基的活化剂, 在碱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得到目标生成物 ( IV )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
    式中, 、 R2、 R3、 R4同上所述。
    3、 一种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是由所述结构式(W )表示的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的制备方 法,
    以芘为原料, 在高碘酸钠和三氯化钌的氧化体系中氧化开环, 得 到 2,2',6,6'-四羧酸基联苯 (1), 接着,
    在有机溶剂中,使该 2,2',6,6'-四羧酸基联苯 (I)和二氯亚砜进行反应 得到酰氯 (11 ), 接着,
    在有机溶剂中, 在碱存在的条件下, 使酰氯 (Π ) 和氨基醇进行 反应得到产物 (III), 接着,
    在碱存在的条件下, 使该产物 (III) 和选自烷基卤硫鎗化合物、 芳基卤硫鎿化合物、 磷酰氯、 五氯化磷、 亚硫酰氯以及三苯基磷的可 以活化羟基的活化剂进行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从化合物 (Π ) 制备化合物 (III) 的反应中, 化合物 (Π ) 与氨 基醇的摩尔比为 1:4〜6,反应温度为 0〜80°C,反应时间为 4〜25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从化合物 (ΙΠ) 制备化合物 (IV) 的反应中, 化合物 (111)、 碱与 活化剂的摩尔比为 1: 5〜12: 4〜10, 反应温度为 0〜80°C, 反应时间 为 1〜25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氨基醇是 其中, 氢、 垸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R2 =氢、 垸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R3=氢、 烷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氢、 垸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说 明 书 摘 一种化工技术领域的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的制备方法。本发 明使化合物 (III) 和选自垸基卤硫鎿化合物、 芳基卤硫鑰化合物、 磷 酰氯、 五氯化磷、 亚硫酰氯以及三苯基磷的可以活化羟基的活化剂, 在碱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以得到目标产物 (W ) 2,2',6,6'-四噁唑啉 联苯配体。 本发明的配体可应用于各种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中, 且 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和立体选择性, 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2,2',6,6'- 四噁唑啉联苯配体的结构式为:
    (IV)
    其中, 氢、 烷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R2=氢、 垸基、 取 代芳基、 取代苄基; R3=氢、 烷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 ; 氢、 烷基、 取代芳基、 取代苄基。 3 2
CN2006800492300A 2005-12-29 2006-12-29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6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800492300A CN101346373B (zh) 2005-12-29 2006-12-29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510112234.6 2005-12-29
CNB2005101122346A CN100349880C (zh) 2005-12-29 2005-12-29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06800492300A CN101346373B (zh) 2005-12-29 2006-12-29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06/003695 WO2007073698A1 (fr) 2005-12-29 2006-12-29 Ligands de 2,2',6,6'-tetraoxazoline a squelette biphenyle et leurs procedes de prepa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6373A true CN101346373A (zh) 2009-01-14
CN101346373B CN101346373B (zh) 2012-01-18

Family

ID=368047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223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9880C (zh) 2005-12-29 2005-12-29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CN20068004923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6373B (zh) 2005-12-29 2006-12-29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223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9880C (zh) 2005-12-29 2005-12-29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767825B2 (zh)
JP (1) JP5171640B2 (zh)
CN (2) CN100349880C (zh)
WO (1) WO20070736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49880C (zh) * 2005-12-29 2007-11-21 上海交通大学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15755C (zh) * 2006-08-10 2008-09-03 上海交通大学 2,2’,6,6’-四取代氮膦配体及其合成方法
CN101412702A (zh) * 2008-03-20 2009-04-22 上海交通大学 制备手性苯并二氢呋喃类化合物的方法及使用的催化剂
CN101648977B (zh) * 2009-09-10 2013-04-24 上海交通大学 2,2’,6,6’位连接的1,1’-联苯类轴手性双亚膦酰胺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9789B (zh) * 2011-02-25 2015-10-14 上海交通大学 轴不安定性联吡啶-双噁唑啉类手性配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702218B (zh) * 2011-03-26 2014-11-05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含手性螺环骨架结构的双噁唑啉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51257B (zh) * 2013-05-13 2016-05-25 上海药合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均苯三羧酸的衍生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17185916B (zh) * 2023-11-06 2024-01-09 山东海科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1,1'-联苯-2-2',6,6'-四甲酸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7691A (ja) * 1997-04-17 1998-10-27 Nissan Chem Ind Ltd パラジウム錯体触媒を用いる不斉ワッカー型環化反応
US6521769B1 (en) * 1999-09-20 2003-02-18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Chiral phosphines,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thereof and uses thereof in asymmetric reactions
JP2004161963A (ja) * 2002-11-15 2004-06-10 Takasago Internatl Corp 高分子担持光学活性ビナフチル型オキサゾリン化合物
CN100349880C (zh) * 2005-12-29 2007-11-21 上海交通大学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67825B2 (en) 2010-08-03
CN100349880C (zh) 2007-11-21
JP5171640B2 (ja) 2013-03-27
US20090043104A1 (en) 2009-02-12
JP2009522210A (ja) 2009-06-11
WO2007073698A1 (fr) 2007-07-05
WO2007073698A8 (fr) 2007-09-20
CN1793130A (zh) 2006-06-28
CN101346373B (zh) 201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6373A (zh) 2,2',6,6'-四噁唑啉联苯配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5923B (zh) 一类3-芳基喹喔啉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05772094A (zh) 一种手性氮杂环卡宾类催化剂及其应用
WO2021169359A1 (zh) 一种苯并二氢呋喃并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66528A (zh) 一种制备4‑氨基喹啉衍生物的方法
CN104447755A (zh) 一种六氢吡咯[2,3-b]吲哚羧酸酯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8912044A (zh) 一种铜催化烯基叠氮合成多取代吡啶的方法
CN105237413B (zh) 一种手性含结晶水苯甘氨醇钴配合物
CN101560191A (zh) α-萘甲基取代的螺环双噁唑啉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在合成吡唑烷衍生物中的应用
CN110283066A (zh) 一种奈妥吡坦中间体2-(3,5-二(三氟甲基)苯基)-2-甲基丙酸的合成方法
CN115385903A (zh) 一种氰基取代苯并噁嗪-4-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4957329A (zh) 一种联芳基轴手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30763B (zh) 一种镍类催化剂在铃木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CN110343040B (zh) 一种制备手性反式第一菊酸的方法
CN110467527B (zh) 一种制备反式右旋菊酸的方法
CN113004178A (zh) 一种(e)-3-甲硫基-2-碘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6243079A (zh) 双环醇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化合物
CN101113138A (zh) 二茂铁亚胺环钯配合物催化下芳基腈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01346359A (zh) 5,5'位连接的1,1'-联苯类轴手性配体及其合成方法
JP5280858B2 (ja) 5,5’位で連結された1,1’−ビフェニル類軸性キラリティー配位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909057B (zh) 一种环戊烯基芳基酮肟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9796372B (zh) 一种制备多取代烯基脒的方法
CN103073520A (zh) 一种合成2-苯基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CN102503867A (zh) N-芳基-n-烃基叔丁基亚磺酰胺及其应用
JP5208928B2 (ja) C2−対称の面性キラリティーだけをもつルテノセンビスホスフィン配位子及びその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