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4828B - 输入设备、存储介质、信息输入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设备、存储介质、信息输入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4828B
CN101344828B CN2008101323298A CN200810132329A CN101344828B CN 101344828 B CN101344828 B CN 101344828B CN 2008101323298 A CN2008101323298 A CN 2008101323298A CN 200810132329 A CN200810132329 A CN 200810132329A CN 101344828 B CN101344828 B CN 101344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display screen
input pattern
detection zon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23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4828A (zh
Inventor
高岛宏一郎
高桥勉
久嶋智
沖井秀树
香山俊
清水有希子
泽田高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44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4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4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48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显示屏的光学输入设备,通过操作部件对所述显示屏的一部分实行遮光操作来实现基于多种输入模式的输入处理。所述输入设备包括输入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输入检测单元包括显示预定输入信息的显示单元。所述输入检测单元检测因操作部件靠近所述显示单元而在所述显示屏上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和/或亮度。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到的面积和/或亮度来提供对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控制和输入控制。所述控制单元将检测到的面积和/或亮度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

Description

输入设备、存储介质、信息输入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包含与2007年7月12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7-183596相关的主题,在此将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设备、存储介质、信息输入方法以及电子装置,其中所述输入设备适合于具有因受到触摸而输入信息的显示屏的移动电话、数码相机、信息处理装置等。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包括能提供显示控制和输入控制的控制器的输入设备,其中,检测由操作部件在显示屏上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和/或亮度,并将检测到的面积和/或亮度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便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从而根据操作部件的按压状态实现每个操作阶段的输入处理,因而提高可操作性。 
背景技术
最近,用户或操作员已将各种内容载入诸如移动电话和个人数字助理(PDA)等便携式终端装置中以供使用。这些便携式终端装置上都设有输入设备。输入设备通常包括诸如键盘或多方向滚轮键(JOG dial)等输入单元和诸如触摸面板等显示单元。 
最近,已经可以将使用液晶面板技术的光学触摸面板用作适合于输入设备的触摸面板。光学触摸面板在其液晶显示面上包括具有多个光学传感器(光传感器)的遮光检测面,并且输入信息是从用户手指所形成的遮光区域中获取的。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2006-238053(第4页和第5页,图62)中披露了使用这种光学触摸面板的平面显示设备以及该平面显示设备的图像获取方法。所披露的平面显示设备包括对用于光传感器像素的控制 信号进行控制的校准单元。为了指定遮光区域的位置,检测每个光传感器像素的读取信号,并根据检测到的读取信号对用于每个光传感器像素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使得可以将遮光区域的尺寸缩小至一个区域。这种结构可以精确地检测由物体形成的遮光区域的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相关技术的光学输入设备和信息输入方法作简要说明。图15A和图15B是示出相关技术的输入设备200的示例性结构的视图。参照图15A所示的框图,输入设备200包括:显示单元201,层叠在显示单元201下方的背光源202,控制显示单元201和背光源202的控制器203,以及存储单元204。 
显示单元201包括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210。参照图15B所示的示意图,每个像素210包括显示滤色器211、用于检测遮光区域的光学传感器212、电容器和布线区213。像素210响应于控制器203的控制信号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线。像素210还检测遮光区域并向控制器203输出检测结果。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输入设备200进行输入处理的情况下,首先,控制器203根据存储在存储单元204中的显示程序,控制显示单元201和背光源202,从而使用滤色器211来进行显示处理。 
操作员观察在显示单元201上显示的图像,例如按钮图标,并用手指触摸所需的按钮图标。显示单元201使用光学传感器212来检测由手指形成的遮光区域,并向控制器203输出检测结果。控制器203根据检测结果和存储在存储单元204中且用于输入操作的程序来进行输入处理。另外,输入设备200依次进行差分判定、坐标设定和触摸判定。 
图16是示出由输入设备200进行的差分判定的例子的视图。当手指触摸图16所示的显示单元201时,在显示单元201的被触摸部分处形成了遮光区域220。控制器203检测亮度的降低,并且基于亮度的降低来确定遮光区域220。控制器203还检测所有像素210的亮度水平,并且确定检测到的所有像素210的亮度水平的平均亮度水平Xave与位于遮光区域220内的像素210的亮度水平Xn之间的亮度水平差X=|Xn-Xave|。控制器203还进行差分判定以将亮度水平差X与预定阈值Xth进行比较。如 果亮度水平差X大于阈值Xth,则控制器203进行坐标设定。 
在图17所示的坐标设定中,控制器203在遮光区域220的中央限定质心221。限定质心221之后,控制器203开始触摸判定。 
在图18所示的触摸判定中,控制器203监视在质心221处的亮度水平差X的变化。控制器203测出图18所示的亮度水平差X的微分值(dX/dt)相对于时间t的关系特性,并且确定例如在表示该特性的斜率转折点的时间t1处进行输入处理。在表示斜率消失的转折点的时间t2处,停止该输入处理。基于差分判定、坐标设定和触摸判定的输入处理以下列步骤来实现。 
图19是示出输入设备200的输入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参照图19所示的流程图,在步骤G1中,控制器203执行差分判定,不断地比较亮度水平差X和阈值Xth。当亮度水平差X变得大于阈值Xth时,则该过程进入步骤G2。 
在步骤G2中,控制器203设定遮光区域220的质心221的坐标。然后,该过程进入步骤G3。在步骤G3中,控制器203执行触摸判定。当亮度水平差X的微分值(dX/dt)相对于时间t的关系特性的斜率(见图18)在质心221处发生转折或改变时,控制器203检测该转折开始的时间t1。在检测到时间t1之后,该过程进入步骤G4,在该步骤中控制器203确定并执行与在质心221处显示的按钮图标相对应的输入处理。如果未检测到微分值(dX/dt)的斜率的转折,则该过程返回步骤G2,并再次执行坐标设定。在步骤G4中执行输入处理以后,该过程返回步骤G1,继续进行差分判定。 
可选地,可以在完成输入确定以后,执行类似于步骤G3的处理,从而检测微分值(dX/dt)特性的斜率消失的时间t2。在此情况下,可以确定对按钮图标的按压在时间t2结束。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No.2006-238053(第4页和第5页,图62)中披露的平面显示设备等相关技术的光学输入设备主要根据与手指的质心位置(或坐标)有关的信息来执行输入处理。因而,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即,难以根据手指的按压状态来选择输入模式,并且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感到不适。另一个问题在于,由于未存储用于检测所述质心的移动的数据,因此难以应用滚动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输入设备、一种存储介质、一种信息输入方法和一种电子装置,其中,可以根据诸如手指等操作部件的按压状态或滑动来实现基于多种不同输入模式的输入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显示屏的光学输入设备,通过操作部件对所述显示屏的一部分实行遮光操作来实现基于多种输入模式的输入处理。所述输入设备包括:输入检测构件,其具有显示预定输入信息的显示单元,并检测因操作部件靠近所述显示单元而在所述显示屏上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控制构件,其根据所述输入检测构件检测到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提供对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控制和输入控制;以及振动构件,其与所述控制构件连接并按照与所需输入模式相对应的振动形式使所述显示屏振动。所述控制构件将检测到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且所述控制构件在所述输入检测构件中限定检测区,所述检测区的形状和尺寸对应于所需的输入模式,并且,所述控制构件根据在所述检测区中检测到的所述遮光区域的位置和移动中的至少一者,执行所需输入模式下的输入处理。 
在所述输入设备中,用于提供显示控制和输入控制的所述控制构件将检测到的由操作部件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和/或亮度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因此,可以根据操作部件的按压状态来实现每个操作阶段的输入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所述程序适用于根据用操作部件对显示预定输入信息的显示屏执行的遮光操作来实现基于多种输入模式的输入处理。所述程序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因操作部件靠近所述显示屏而在所述显示屏上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将检测到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根据所选择的输入模式,限定与输入信息相对应的检测区,使该检测区的形状和尺寸对应于所选择的输入模式;检测在所述检测区中所述遮光区域的位置和移动中的至少一者;以及根据检测到的位置和移动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需输入模式下的输入处理。 
因此,可以使具有所述存储介质的输入设备和电子装置重复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输入方法,所述信息输入方法用于根据用操作部件对显示预定输入信息的显示屏进行的遮光操作来实现基于多种输入模式的输入处理,所述信息输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因操作部件靠近所述显示屏而在所述显示屏上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将检测到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根据所选择的输入模式,限定与输入信息相对应的检测区,使该检测区的形状和尺寸对应于所选择的输入模式;检测所述检测区中所述遮光区域的位置和移动中的至少一者;以及根据检测到的位置和移动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需输入模式下的输入处理,根据该输入处理产生声音或触感。 
在所述信息输入方法中,检测由操作部件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和/或亮度,并将其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因此,可以根据操作部件的按压状态来实现每个操作阶段的输入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具有显示屏的光学输入设备的电子装置,通过操作部件对所述显示屏的一部分实行遮光操作来实现基于多种输入模式的输入处理。所述输入设备包括:输入检测构件,其具有显示预定输入信息的显示单元,并检测因操作部件靠近所述显示单元而在所述显示屏上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控制构件,其根据所述输入检测构件检测到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提供对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控制和输入控制;以及振动构件,其与所述控制构件连接并按照与所需输入模式相对应的振动形式使所述显示屏振动。所述控制构件将检测到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且所述控制构件在所述输入检测构件中限定检测区,所述检测区的形状和尺寸对应于所需的输入模式,并且,所述控制构件根据在所述检测区中检测到的所述遮光区域的位置和移动中的至少一者,执行所需输入模式下的输入处理。 
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输入设备。利用此结构,可以根据操作部件的按压状态来实现每个操作阶段的输入处理。因此,可以根据操作部件的诸如靠近、触摸或按压等按压状态来实现诸如启动、滚动或确定等每个操作阶段的输入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提供显示控制和输入控制的控制构件。该控制构件检测由操作部件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和/或亮度,并将其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利用此结构,可以根据操作部件的按压状态来实现每个操作阶段的输入处理。因此,可以根据操作部件的诸如靠近、触摸或按压等按压状态来实现诸如启动、滚动或确定等每个操作阶段的输入处理。另外,可以为单独的输入模式限定适合于输入处理的每个操作的检测区,从而实现容易的滚动操作。而且,可以给操作部件一种酷似机械式操作按钮的触感和/或声音。因此,可以减少操作部件感觉到的不适感,并提高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设备的示例性结构的视图; 
图2A是示出显示屏的示例性结构的示意剖面图; 
图2B是示出显示屏的像素的示例性结构的视图; 
图3A~图3D是示出输入模式I下的输入处理的例子的视图; 
图4A~图4D是示出输入模式II下的输入处理的例子的视图; 
图5A~图5D是示出输入模式III下的输入处理的例子的视图; 
图6A~图6D是示出在输入模式II下所提供的触感的例子的视图; 
图7A~图7F是示出在输入模式III下所提供的触感的例子的视图; 
图8是示出输入模式的选择条件的例子的表格; 
图9是示出输入设备的输入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输入模式的选择条件的例子的表格;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的示例性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移动电话的示例性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摄像机的示例性结构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移动个人电脑的示例性结构的立体图; 
图15A和图15B是示出相关技术的输入设备的示例性结构的视图; 
图16是示出通过上述输入设备进行的差分判定的视图; 
图17是示出通过上述输入设备进行的坐标设定的例子的视图; 
图18是示出通过上述输入设备进行的触摸判定的例子的特征图;以及 
图19是示出上述输入设备的输入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来描述输入设备、存储介质、信息输入方法和电子装置。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设备100的示例性结构的视图。图1所示的输入设备100适合用于诸如移动电话等电子装置。输入设备100包括带有内置光学传感器的显示屏11,并且根据触摸显示屏11的操作部件的滑动来实现信息输入。输入设备100不采用现有的使用操作按钮的输入操作,而是通过使操作部件靠近、触摸和按压在显示屏11上显示出来的例如图标ICx(图1中未示出)等输入信息来进行屏幕输入操作。 
当显示屏11的一部分被诸如手指等操作部件遮住光线时,输入设备100根据该遮光区域来评估操作部件的按压状态,并且实现对应输入模式下的输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设备100还提供对应于操作部件的输入操作的触感。输入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1、控制器15、存储单元16和激励器20。 
显示屏11是带有内置光学传感器的液晶屏,并且包括显示单元10和背光源12。显示单元10包括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40。每个像素40包括显示滤色器和输入检测光学传感器。像素40响应于控制器15的控制信号D4而发出光线,并向控制器15输出遮光区域的亮度信息S1和位置(坐标)信息S2。 
控制器15提供对显示屏11的显示控制和输入控制。控制显示屏11的控制器15与存储单元16连接。存储单元16是存储介质的一个例子, 并且存储有能实现基于多种输入模式的输入处理的程序。存储单元16存储有用于显示显示屏11的显示数据D4以及对应于显示数据D4的诸如图标ICx的检测区位置和振动形式等控制信息Dc。控制信息Dc包括用于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输入模式的程序,以及用于选择输入模式的阈值数据。存储单元16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控制器15从存储单元16中读取控制信息Dc,并将检测到的显示屏11上的遮光区域的面积和/或亮度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控制器15主要根据亮度信息S1来评估操作部件的按压状态。 
控制器15还向激励器20提供振动控制信号Sa,从而产生与输入操作相对应的振动形式。激励器20可以是具有激励功能的微接收器。激励器20具有用于电话通话的接收器(或听筒)、扬声器和激励器的功能。 
激励器20根据与输入模式相对应的振动形式使显示屏11振动,并且给操作部件或者呈现给操作部件一触感。响应于使用显示屏11进行的信息输入,激励器20产生咔嗒声(电子计算机开关(cyber-switch)的操作声)并给触摸显示屏11的操作员一触感。输入设备100以上述方式构造而成。下面描述用于输入信息的显示屏11。 
图2A和图2B是示出显示屏11的示例性结构的视图。图2A所示的显示屏11可以是输入检测构件的一个例子。显示屏11包括显示预定输入信息的显示单元10,并且检测因操作部件靠近显示单元10而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亮度、位置等。 
显示屏11由带有内置光学传感器的液晶屏形成。显示屏11包括被操作部件触摸的显示板13和设置在显示板13下方的空气间隙14。在空气间隙14下方设置有显示单元10和背光源12。显示板13可以由厚度d为约0.2mm~约1.5mm的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碳酸酯(PC)板形成。空气间隙14可以是厚度为约25μm~约0.3mm的空气间隙。可以不使用空气间隙而是形成透明附着层。显示单元10包括多个像素40。用于液晶显示的显示单元10和背光源12与控制器15连接。 
显示屏11例如与移动电话1(见图11)的壳体30连接。移动电话1无操作按钮,并且能让手指触摸或按压显示屏11,从而实现诸如电话通话、电子邮件通信或摄影等信息处理。照相机4安装在显示屏11的后表面上,并且通过操作来拍摄目标图像。在壳体30的上部设置有激励器20。模块天线6安装在壳体30的内部,并且电路基板7设置在壳体30内。电池5容纳在壳体30中,从而为电路基板7、显示屏11和其它单元供电。 
参照图2B所示的示意图,显示单元10的每个像素40包括显示滤色器41、用于输入检测的光学传感器42、电容器以及布线区43。每个像素40响应于控制器15的控制信号D4使滤色器41发出光线,并且光学传感器42主要检测所接收到的光线的亮度。显示单元10向控制器15输出由光学传感器42检测到的包括亮度信息S1和位置信息S2的遮光信息。显示屏11以上述方式构造而成。 
输入设备100根据来自显示屏11的遮光信息,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当作为操作部件的一个例子的手指80靠近显示屏11时,输入设备100选择输入模式I;当手指80触摸显示屏11时,输入设备100选择输入模式II;当手指80按压在显示屏11上时,输入设备100选择输入模式III。下面根据移动电话1的地址搜索操作来描述输入模式I~III下的输入处理的详细情况。 
图3A~图3D是示出输入模式I下的输入处理的例子的视图。当期望启动地址搜索的用户使手指80靠近输入设备100的显示屏11放置时,输入模式I首先被选择。如图3A的立体图所示,当手指80靠近显示屏11而使显示屏11与手指80之间的距离变得大致等于值Δh时,输入模式I被选择。 
当手指80靠近显示屏11时,由于手指80的阴影而产生了遮光区域82。遮光区域82的亮度水平Xn低于整个显示屏11的平均亮度水平Xave。控制器15根据亮度信息S1来确定亮度水平Xn与平均亮度水平Xave之间的亮度水平差X=|Xn-Xave|,并且如果亮度水平差X在输入模式I的选择范围内则控制器15运行从而选择输入模式I。 
如果选择了输入模式I,则执行用于启动地址搜索的输入处理。在显 示屏11上显示图标IC1和IC2。图标IC1和IC2表示待选择的输入信息。图标IC1代表组号,图标IC2代表由该组号指定的组(group)中所包含的人名。 
在输入模式I下,在显示屏11上对应于那些图标IC1和IC2的位置处,限定检测区F1和F2,使它们分别具有与图标IC1和IC2相同的形状和尺寸(见图3B)。也就是说,图标IC1和IC2与检测区F1和F2使用相同像素40的滤色器41和光学传感器42形成。在输入模式I下的后续处理中,使用检测区F1和F2的像素40进行输入检测。 
在限定了检测区F1和F2以后,主要进行基于位置信息S2的处理。在该处理中,控制器15根据位置信息S2来检测遮光区域82的质心的坐标。当检测遮光区域82的质心的坐标时,如图3C的立体图所示,位于手指80下方的一个图标IC2以放大的方式显示出来。 
如图3D的表格所示,在输入模式I下不随输入处理产生声音或触感。输入模式I使用户认识到移动电话1已经识别手指80的位置并且已经启动输入处理。当手指80进一步靠近并触摸显示屏11时,输入模式II被选择。 
图4A~图4D示出了输入模式II下的输入处理的例子的视图。如图4A的立体图所示,当手指80触摸显示屏11时,输入模式II被选择。如果亮度水平差X在输入模式II的选择范围内,则控制器15运行从而选择输入模式II。如果选择了输入模式II,则执行用于滚动的输入处理。 
如果选择了输入模式II,则在显示屏11上的图标IC1和IC2的边缘部处限定检测区F3和F4(见图4B)。当遮光区域82移动穿过检测区F3或检测区F4时,如图4C的立体图所示,图标IC2在手指80的移动方向上滚动。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来源于位置信息S2的遮光区域82的质心移动方向、移动速度和移动量,确定滚动方向、滚动速度和滚动量。 
如图4D的表格所示,在输入模式II下,随滚动操作而产生声音和触感。例如,当移动穿过显示屏11的手指80经过在图标IC2的边缘部处形成的检测区F4时,产生低的嘟嘟声。同时还产生用于形状识别的振动波形。这时,手指80感觉到类似于沿操作按钮外周行进的触感。在显 示出表示在输入模式II下待搜索的人名的图标IC2以后,用户用手指80按压图标IC2中所需的那个图标。响应于手指80的按压操作,输入模式III被选择。 
图5A~图5D是示出输入模式III下的输入处理的例子的视图。如图5A的立体图所示,当手指80进行按压操作时,输入模式III被选择。如果亮度水平差X在输入模式III的选择范围内,则控制器15运行从而选择输入模式III。 
在输入模式III下,执行用于确定(或设定)的输入处理。如果选择了输入模式III,则在显示屏11上的图标IC1和IC2的中央部处限定图5B所示的检测区F5和F6。 
在设定输入模式III以后,当检测到在检测区F5和F6之中任意检测区中的遮光区域82的质心时,如图5C的立体图所示,已经受到手指80按压的那个图标IC2的颜色改变。例如,图标区域的颜色和文本的颜色调换。 
如图5D的表格所示,随确定操作而产生声音和触感。在输入模式III下,当手指80按压显示屏11上的检测区F5和F6之中的任意检测区时,例如,产生例如提示嘟嘟声等相对较大的声音,还产生用于提供咔嗒感的振动波形。振动波形给手指80一类似于按压轻触开关那种感觉的咔嗒感,并且声音使用户认识到已经进入确定操作。下面描述在输入模式II和III下的触感提供功能。 
图6A~图6D是示出在输入模式II下所提供的触感的例子的视图。图6A示出了手指80沿机械式突出操作按钮83的外周行进的方式。参照图6A,当手指80从状态80a沿箭头表示的方向移动时,手指80在阶段80b触摸到操作按钮83的边缘部(见图6B)。当手指80进一步沿箭头表示的方向移动时,手指80在阶段80c滑动到操作按钮83的上表面上,并在阶段80d触摸到边缘部。然后,手指80进入非接触状态80e。 
在输入模式II下,为了获得图6A和图6B所示的触摸操作按钮83的那种感觉,当手指80经过图4B所示的检测区F3和F4之中的任意检测区时,由激励器20产生图6C所示的振动波形,从而使显示屏11振动。 当触摸显示屏11的手指80经过图标ICx(图标IC1和IC2中的任一个)时,手指80感觉到如图6D中所示的瞬时振动一样的相对较轻的触感。因而,操作员感觉到类似于沿操作按钮83的外周行进那种感觉的触感。 
图7A~图7F是示出在输入模式III下所提供的触感的例子的视图。图7A示出了手指80按压轻触开关84的方式。参照图7A,手指80在阶段80f~80i沿按压方向移动,在阶段80j将轻触开关84按压至底部,并且在阶段80k~80n沿松开方向移动。 
当手指80从上方沿按压方向移动时,在阶段80h获得当打开轻触开关84时所获得的咔嗒感(见图7B)。当手指80在将轻触开关84按压至底部之后沿松开方向移动时,在阶段80l获得当关闭轻触开关84时所获得的咔嗒感。这是由于如图7D所示,轻触开关84施加了一个与图7C所示的手指80的按压力相对的反作用力。 
在输入模式III下,为了获得图7A所示的按压轻触开关84的那种感觉,当手指80按压图5B所示的检测区F5和F6之中的任意检测区时,由激励器20产生图7E所示的振动波形,从而使显示屏11振动。当触摸显示屏11的手指80按压图标ICx时,获得如图7F所示的瞬时振动一样的咔嗒感。因而,按压图标ICx的操作员感觉到类似于按压轻触开关84的那种感觉的触感。以这种方式,实现了在输入模式II和III下的触感功能。下面描述用于确认输入模式I~III的选择条件。 
图8是示出输入模式的选择条件的例子的表格。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判定由亮度信息S1确定的亮度水平差X是否满足预定选择条件,来选择输入模式。例如,在判定1中,判定亮度水平差X是否满足输入模式I的选择条件。如果满足该选择条件,则选择输入模式I(见图9)。 
在该例子的基于亮度的输入模式选择过程中,从存储在存储单元16中的控制信息Dc中读取亮度阈值数据D11、D12和D13(其中D11<D12<D13)。阈值数据D11~D13根据实验结果等被预先确定下来,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6中。 
根据亮度水平差X=|Xn-Xave|的大小进行输入模式的选择。亮度水平差X是从所有像素40中检测到的亮度水平的平均值Xave与从遮光区域 82内的像素中检测到的亮度水平Xn之间的差值。 
判定1是对输入模式I的判定。在判定1中,判定亮度水平差X是否满足输入模式I的选择条件。在用于判定1的选择条件中,亮度水平差X落入等于或大于阈值数据D11且小于阈值数据D12的范围内。阈值数据D11和D12被分别设定为当手指80与显示屏11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值Δh时所获得的亮度水平差X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判定2是对输入模式II的判定。在判定2中,判定亮度水平差X是否满足输入模式II的选择条件。在用于判定2的选择条件中,亮度水平差X落入等于或大于阈值数据D12且小于阈值数据D13的范围内。阈值数据D12和D13被分别设定为当手指80触摸显示屏11时所获得的亮度水平差X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判定3是对输入模式III的判定。在判定3中,判定亮度水平差X是否满足输入模式III的选择条件。在用于判定3的选择条件中,亮度水平差X落入等于或大于阈值数据D13的范围内。阈值数据D13被设定为当手指80按压显示屏11时所获得的亮度水平差X的最小值。因此,根据选择条件执行各个判定来选择输入模式。下面描述利用那些选择条件的信息输入方法。 
图9是示出输入设备100的输入过程的例子的流程图。在对移动电话1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当手指80靠近显示有图标ICx的显示屏11时,首先,控制器15评估手指80的按压状态(例如靠近、触摸或按压)从而选择输入模式,并执行每个操作阶段的输入处理。 
例如,在用于地址搜索的输入处理中,选择参照图3A~图5D所描述的输入模式I~III中的某个输入模式,并执行用于启动、滚动和确定的输入处理。用于输入处理的这些操作的程序和阈值数据作为控制信息Dc存储在存储单元16中。 
控制器15从控制信息Dc中读取与操作部件的输入操作相对应的程序和阈值数据,并对应于输入模式执行输入处理。在图9的流程图所示的步骤A1中,控制器15使用读取到的程序和阈值数据作为处理条件来执行差分判定,并检测靠近显示屏11的手指80。这时,控制器15计算 遮光区域82的亮度水平差X,并判定亮度水平差X是否等于或大于例如阈值数据D11。当亮度水平差X变得等于或大于阈值数据D11时,则确定手指80已经靠近显示屏11。然后,该过程进入步骤A2。 
在步骤A2中,执行判定1,并判定根据手指80的靠近状态所选择的输入模式是否为输入模式I。控制器15比较亮度水平差X与阈值数据D11和D12,从而判定亮度水平差X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数据D11且小于阈值数据D12。当亮度水平差X等于或大于阈值数据D11且小于阈值数据D12时,选择输入模式I。然后,该过程进入步骤A3。如果未选择输入模式I,则该过程进入步骤A5。 
在步骤A3中,控制器15在显示屏11上的图标ICx的显示位置处限定输入模式I的检测区F1和F2。在此例子中,检测区F1和F2被限定为分别与图标IC1和IC2重叠。在限定检测区F1和F2后,该过程进入步骤A4。 
在步骤A4中,执行与输入模式I相对应的输入处理,并检测在检测区F1和F2之中的任意检测区中的遮光区域82的位置。这时,控制器15根据位置信息S2来计算遮光区域82的质心的坐标信息从而确定位于手指80下方的那个图标ICx,并以放大的方式显示该图标ICx。图标ICx的放大显示使操作员认识到能够利用该图标ICx实现输入操作或者已经开始输入处理。 
如果未选择输入模式I并且该过程从步骤A2进入步骤A5,则执行判定2,并比较亮度水平差X与阈值数据D12和D13从而判定是否满足输入模式II的选择条件。也就是,判定手指80是否已经触摸到显示屏11。例如,如图8所示的判定2所表示的那样,判定亮度水平差X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数据D12且小于阈值数据D13。如果作为该判定的结果而确定了输入模式II,则该过程进入步骤A6。如果未确定输入模式II,则该过程进入步骤A8。 
在步骤A6中,在显示屏11上限定输入模式II的检测区。例如,分别在图标IC1和IC2的边缘部处限定检测区F3和F4。在限定检测区F3和F4以后,该过程进入步骤A7。 
在步骤A7中,执行输入模式II的输入处理。这时,控制器15使位于手指80下方的图标ICx根据从位置信息S2确定的遮光区域82的质心移动方向、移动速度和移动量而滚动。在该滚动操作中,产生图6C所示的振动波形,从而为操作员提供当操作员沿操作按钮83的外周行进时所感觉到的形状识别触感。除了触感之外,还产生图4D所示的声音从而给操作员一滚动感,并且还呈现了滚动速度。 
如果未选择输入模式II并且该过程从步骤A5进入步骤A8,则执行判定3,并判定是否满足输入模式III的选择条件。也就是,判定手指80否已经执行了按压操作。例如,如图8中的判定3所表示的那样,将亮度水平差X和阈值数据D13进行比较。如果亮度水平差X等于或大于阈值数据D13,则输入模式III被确定。然后该过程进入步骤A9。如果在判定3中未确定输入模式III,则该过程返回步骤A1。如果该过程返回步骤A1,则重新开始差分判定过程。 
在步骤A9中,在显示屏11上限定输入模式III的检测区。例如,分别在图标IC1和IC2的中央部处限定检测区F5和F6。在限定检测区F5和F6以后,该过程进入步骤A10。 
在步骤A10中,执行输入模式III的输入处理。这时,控制器15根据由位置信息S2指定的遮光区域82的质心坐标信息,改变受到手指80按压的图标ICx的颜色,并进行确定阶段的输入处理,从而确定并输入图标ICx的输入信息。在用于确定的按压操作中,由激励器20产生图7E所示的振动波形,从而给操作员一酷似轻触开关84的咔嗒感的触感。除了触感之外,还产生图5D所示的声音,从而使操作员认识到所述确定已经完成。输入设备100的输入过程以上述方式执行。 
因此,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设备100被构成得使提供显示控制和输入控制的控制器15将检测到的由手指80形成的遮光区域82的亮度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三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因此,可以根据手指80的按压状态来实现每个操作阶段的输入处理。例如,可以根据手指80的诸如靠近、触摸或按压等按压状态实现诸如启动、滚动或确定等操作阶段的输入处理。 
另外,可以为每种输入模式限定适合于输入处理的每个操作的检测区,从而提高可操作性。例如,可以在图标ICx的边缘部处限定用于滚动的检测区F3和F4,因而提供容易的滚动操作。 
而且,可以给操作部件一酷似机械式操作按钮的触感或声音。例如,在滚动过程中,可以利用在边缘部处限定的检测区F3和F4来提供沿操作按钮的外周行进的触感。由此可以减少操作部件所感觉到的不适感。 
此外,可以在图标ICx的中央部处限定用于确定的检测区F5和F6。因而增加了相邻检测区之间的间隔,从而防止对确定的错误输入。 
第二实施例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输入模式的选择条件的例子的表格。在第二实施例中,当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输入设备100根据图9中的流程图所示的过程执行输入处理时,进行基于面积的判定而不是基于亮度的判定。在第二实施例中,输入设备100的控制器15判定遮光区域82的面积(或像素数)是否满足用来选择输入模式的预定选择条件。 
在这种输入模式选择中,从存储在存储单元16中的控制信息Dc中读取亮度水平差X的阈值数据D11和D12以及面积的阈值数据D21和D22(其中D21<D22)。阈值数据D21和22根据实验结果、统计结果等被确定出来,并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16中。 
输入设备100根据亮度信息S1和位置信息S2来检测遮光区域82的面积(或像素数)Nx1和Nx2。面积Nx1代表当亮度水平差X等于或大于阈值数据D11且小于阈值数据D12时所获得的像素数,面积Nx2代表当亮度水平差X等于或大于阈值数据D12时所获得的像素数(D11<D12)。也就是说,面积Nx1表示尚未触摸到显示屏11的手指80的阴影的面积,面积Nx2表示已受到手指80触摸的部分的面积。 
判定1是对输入模式I的判定。在判定1中,判定是否满足输入模式I的选择条件。在该例子中,用于判定1的选择条件是面积Nx1大于阈值数据D21。阈值数据D21被设定为等于当手指80与显示屏11之间的距离变得大致等于值Δh时所获得的手指80的阴影的面积。 
判定2是对输入模式II的判定。在该例子中,用于判定2的选择条 件是面积Nx1大于阈值数据D21且面积Nx2小于阈值数据D22。阈值数据D22被设定为大于当手指80轻轻触摸显示屏11时所获得的触摸部分的面积。 
判定3是对输入模式III的判定。在该例子中,用于判定3的选择条件是面积Nx1大于阈值数据D21且面积Nx2等于或大于阈值数据D22。阈值数据D22被设定为小于当手指80按压在显示屏11上时所获得的触摸部分的面积。 
随着年龄、性别和身体特征的不同,人的手指80具有不同的尺寸。为了弥补这种不同,可以在存储单元16中存储多个条目的阈值数据D21和D22,因而用户可以选择适合于他们手指的任意条目的阈值数据D21和D22。例如可以选择较大、中等或较小的尺寸。可选地,可以在存储单元16中存储用于获知用户的手指80的尺寸的程序。 
因此,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输入设备100被构成得使控制器15将检测到的由操作部件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和亮度(主要是面积)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 
因此,可以根据操作部件的按压状态来实现每个操作阶段(每种输入模式)的输入处理。另外,基于亮度差阈值数据D11和D12以及面积阈值数据D21和D22的全面判定确保了更加精确的选择。 
第三实施例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的示例性结构的立体图。图11所示的移动电话1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输入设备100,并且被构成得能让显示特定输入信息的显示屏11受到触摸。移动电话1可以是电子装置的一个例子,并且根据显示屏11上的按压状态来执行基于多种输入模式的输入处理。移动电话1通过用手指80在显示屏11上滑动或按压在显示屏11上而实现诸如电话通话、电子邮件通信或摄影等各种信息处理。在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名称和附图标记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功能和结构,在此不再作讨论。 
移动电话1具有壳体30,输入设备100的显示屏11布置在壳体30的大致整个前表面上。在第三实施例中,在显示屏11上显示诸如多个按 钮图标等输入信息或操作面板8。用手指操作在显示屏11上显示出来的用于输入操作的图标图像,从而输入与所显示的图标图像对应的信息。 
例如,在地址搜索操作中,在显示屏11上显示出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人名列表。在电话号码输入操作中,在显示屏11上显示出操作面板8。操作面板8包括多个按钮开关2。按钮开关2可以包括例如表示数字“0”~“9”的数字键,表示诸如“*”和“#”等符号的符号键,诸如“on-hook(摘机)”和“off-hook(挂机)”键等摘挂按钮,以及菜单键。 
照相机4安装在显示屏11的后表面上,并且通过操作来拍摄目标图像。用于电话通话的麦克风3安装在壳体30前表面的下部中,并具有电话话筒的功能。 
激励器20设置在壳体30前表面的中央上部,并且具有用于电话通话的接收器(或听筒)功能和提供触感的激励器功能。激励器20根据在显示屏11上的信息输入而产生咔嗒声(电子计算机开关的操作声),并给触摸显示屏11的操作员的手指80一触感。 
诸如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子等连接器9布置在壳体30的前部外侧上,从而可以与外部装置通信。模块天线6安装在壳体30的内部,并且声音较大的扬声器(图未示)设置在天线6的内侧周边部位中,从而输出诸如响铃旋律或者附加在视频数据中的音乐等声音。电路基板7设置在壳体30内。电池5容纳在壳体30中,从而向电路基板7、显示屏11和其它单元供电。移动电话1以上述方式构造而成。 
下面,描述移动电话1的示例性内部结构和触觉反馈输入方法。图12是示出移动电话1的示例性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2所示的移动电话1被构成得在壳体30的电路基板7上安装有各种功能的组件。移动电话1包括控制器15、接收单元21、传送单元22、天线双工器(duplexer)23、显示屏11、激励器20、供电单元33、照相机4和存储单元16。 
图12所示的显示屏11的一部分被操作员(或用户)81的手指80遮住光线,从而至少产生亮度信息S1和位置信息S2。控制器15包括模拟-数字(A/D)驱动器31、中央处理器(CPU)32、图像处理单元26和激励器 驱动电路37。向A/D驱动器31提供来自显示屏11的亮度信息S1和位置信息S2。 
A/D驱动器31将由亮度信息S1和位置信息S2形成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从而识别操作部件的按压状态。A/D驱动器31进一步对数字数据进行计算,从而根据按压状态选择输入模式,并向CPU 32提供用于识别输入模式的标记数据D3,或者亮度信息D1或位置信息D2。这种计算可以在CPU 32中执行。 
CPU 32与A/D驱动器31连接。CPU 32根据系统程序来控制移动电话1的全部操作。存储单元16存储用于控制移动电话1的全部操作的系统程序数据。RAM(图未示)用作工作存储器。当移动电话1开机时,CPU32从存储单元16中读取系统程序数据从而将它载入RAM中,并且启动该系统,控制移动电话1的全部操作。 
例如,响应于来自A/D驱动器31的输入数据D1~D3,CPU 32进行控制,将预定指令数据[D]提供给诸如电池(供电单元)5、照相机4、存储单元16、激励器驱动电路37和视频音频处理单元44等设备,从接收单元21中获得已接收的数据,或者向传送单元22传送传输数据。 
激励器驱动电路37与CPU 32连接,并且根据来自CPU 32的控制信息Dc产生振动控制信号Sa。振动控制信号Sa具有正弦输出波形。激励器20与激励器驱动电路37连接,并且响应于振动控制信号Sa而振动。 
除了与激励器驱动电路37连接之外,CPU 32还与图像处理单元26连接,并且图像处理单元26对用于显示图标ICx的显示信息D4进行图像处理。将经过图像处理后的显示信息D4提供给显示屏11。 
当手指80接收到振动时,操作员81感觉到触感并且感到来自CPU32的每种功能的振动。在显示屏11上显示出来的内容和从激励器20中输出的声音使操作员通过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分别确定各个功能。 
除了输入屏之外,还可以在显示屏11上根据视频信号Sv显示响铃图像。 
图12所示的天线6与天线双工器23连接,在电话呼入时,从对方接收来自基站等的无线电波。天线双工器23与接收单元21连接。接收 单元21接收来自天线6的接收数据,从而对音频和视频数据进行解调,并且向CPU 32等输出解调后的视频和音频数据Din。接收单元21通过CPU 32与视频音频处理单元44连接。视频音频处理单元44对数字音频数据进行数字-模拟转换从而输出音频信号Sout,对数字视频数据进行数字-模拟转换从而输出视频信号Sv。 
视频音频处理单元44与激励器20及声音较大的扬声器(图未示)连接,激励器20具有电话听筒功能和扬声器功能。在电话呼入时,声音较大的扬声器输出诸如铃声或响铃旋律等声音。激励器20接收音频信号Sout,并增加对方语音的音量水平。除了与激励器20连接之外,视频音频处理单元44还与用作电话话筒的麦克风3连接。麦克风3收集操作员81的语音并输出音频信号Sin。在电话呼出时,视频音频处理单元44对要传送给对方的模拟音频信号Sin进行模拟-数字转换从而输出数字音频数据,对模拟视频信号Sv进行模拟-数字转换从而输出数字视频数据。 
除了与接收单元21连接之外,CPU 32还与传送单元22连接。传送单元22对诸如视频和音频数据Dout等要传送给对方的数据进行调制,通过天线双工器23向天线6提供调制后的传输数据。从天线6向基站等发射由天线双工器23提供的无线电波。 
除了与传送单元22连接之外,CPU 32还与照相机4连接。拍摄目标的图像,并将诸如静止图像信息或动作图像信息等图像信息通过传送单元22传送给对方。供电单元33包括电池5(图12中未示出),从而向控制器15、显示屏11、接收单元21、传送单元22、激励器20、照相机4和存储单元16供应直流(DC)电。 
因此,采用移动电话1,可以直接输入被操作员触摸的图标的位置信息,并且能根据操作员的按压状态实现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另外,在使用不同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与这些不同应用程序的操作相符的不同输入模式。 
另外,可以在第三实施例的操作面板8的边缘部处限定诸如图4B所示的检测区F3和F4等检测区。在使用这样的检测区的情况下,可以给操作员一沿现有操作按钮的外周行进的触感,并且可以实现与现有移 动电话的操作类似的操作。 
第四实施例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摄像机400的示例性结构的立体图,摄像机400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输入设备100。图13所示的摄像机400可以是电子装置的另一个例子,其中,操作部件(或操作员)触摸摄像机400的显示屏而输入信息。摄像机400拍摄目标图像并记录周围的声音。摄像机400包括在第一实施中描述的输入设备100。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11和存储单元16应用于输入设备100。 
摄像机400具有构成外表面的外壳402,并且在外壳402前表面的上部设置着结合有摄影光学系统404的镜筒403。镜筒403的后端结合有图像元件(图未示)。该图像元件拍摄由摄影光学系统404引入的目标图像。 
在外壳402的后表面、上表面和侧表面上设置有包括电源开关、拍摄开始/结束开关及变焦开关的各种操作开关405。触摸面板显示设备401布置在外壳402的左侧面上,通过绞接件406以可打开且可关闭的方式与外壳402连接,并且显示由成像元件(图未示)拍摄到的图像。 
触摸面板显示设备401包括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输入设备100和具有激励器功能的激励器20。 
在第四实施例中,在用作触摸面板显示设备401的监视器的显示屏11上显示出用于输入操作的图标图像,当用操作员的手指操作图标图像时,根据由手指形成的遮光区域的亮度或面积来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并执行该输入模式。另外,从激励器20产生咔嗒声(电子计算机开关的操作声),并且给触摸显示屏的操作员的手指一触感。 
因此,第四实施例的摄像机400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输入设备100。控制器15将检测到的由操作部件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或亮度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因此,可以根据操作部件的按压状态,实现每个操作阶段(每种输入模式)的输入处理。 
由于设置了激励器20,因此可以根据在显示屏11上的输入操作, 给摄像机400的操作员的手指一触感。 
第五实施例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移动个人电脑(PC)500的示例性结构的立体图,移动PC 500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输入设备100。图14所示的移动PC 500可以是电子装置的另一个例子,其中,操作部件(或操作员)触摸显示屏而输入信息。移动PC 500进行包括音频和视频处理的各种数据处理。移动PC 500还可以拍摄目标图像并记录周围的声音。移动PC 500包括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输入设备100。将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11和存储单元16应用于输入设备100。 
移动PC 500包括:下壳体901,它被成型为具有左把手50a和右把手50b的托盘;以及上壳体902,它可在该托盘的顶面上滑动。壳体901和902例如通过铰接机构91彼此结合得可以滑动(或可以旋转)。采用铰接机构91,使得设置在下壳体901的操作面上的预定位置处的滑动段(图未示)和设置在上壳体902的背侧上的端部处的结合容纳段(图未示)之间可滑动地结合,因而上壳体902可以与下壳体901面接触,并具有对应于预定移动距离的滑动自由度。 
在下壳体90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操作面板98。操作面板98包括呈矩阵排列的多个按钮开关92。按钮开关92可以包括表示日文假名字符“あ”~“ん”的“kana(假名)”键,表示字母字符“A”~“Z”的字母键,表示数字“0”~“9”的数字键,表示诸如“*”和“#”等符号的符号键,诸如“on-hook(摘机)”和“off-hook(挂机)”键等摘挂按钮,以及菜单键。诸如USB端子等连接器99设置在下壳体901的前部外侧上,从而可以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在下壳体901的内侧上部安装有模块天线96,在天线96的内侧上部周边上设置有声音较大的扬声器(图未示),从而输出诸如响铃旋律或附加在视频数据中的音乐等声音。除了设置有铰接机构91之外,在下壳体901中还设置有电路基板97。电池94装在下壳体901的左把手50a中,从而为电路基板97、显示屏11和其它单元供电。用于电话通话的麦克风93安装在右把手50b中,并且用作电话话筒。 
通过铰接机构91可滑动地与下壳体901结合的上壳体902具有显示屏11。照相机54安装在显示屏11上,并且通过操作来拍摄目标图像。在上壳体902的表面上,例如在该表面的左上部中,设置有具有激励器功能的微激励器20。微激励器20具有用于电话通话的接收器(或听筒)和用于提供触感的激励器的功能。 
具有触感功能的输入设备100设置在上壳体902的扬声器安装面的下方。输入设备100具有显示屏11,并且根据操作部件在显示屏11的输入检测面上的按压操作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某一输入模式并执行该输入模式。在显示屏11上显示出诸如多个按钮图标等输入信息。还是在第五实施例中,当用手指80操作在显示屏11上显示出来的用于输入操作的图标图像时,根据由手指80形成的遮光区域的亮度或面积来选择某一所需的输入模式,并执行该输入模式。另外,从激励器20中产生咔嗒声(电子计算机开关的操作声),并且给触摸显示屏11的操作员的手指一触感。 
因此,第五实施例的移动PC 500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输入设备100。控制器15将检测到的由操作部件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或亮度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因此,可以根据操作部件的按压状态来实现每个操作阶段(每种输入模式)的输入处理。以此方式,可以得到配备有光学输入设备100的移动PC 500。 
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按照包括光学输入设备的移动电话1、摄像机400和移动PC 500对电子装置进行了描述。但这些电子装置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包括现有的翻盖移动电话,滑盖移动电话,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都设置有显示屏的便携式终端装置,以及数码相机。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在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次组合和改变。 

Claims (5)

1.一种具有显示屏的光学输入设备,通过操作部件对所述显示屏的一部分实行遮光操作来实现基于多种输入模式的输入处理,所述输入设备包括:
输入检测构件,其具有显示预定输入信息的显示单元,并检测因操作部件靠近所述显示单元而在所述显示屏上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
控制构件,其根据所述输入检测构件检测到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提供对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控制和输入控制;以及
振动构件,其与所述控制构件连接并按照与所需输入模式相对应的振动形式使所述显示屏振动,
其中,所述控制构件将检测到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且所述控制构件在所述输入检测构件中限定检测区,所述检测区的形状和尺寸对应于所需的输入模式,并且,
所述控制构件根据在所述检测区中检测到的所述遮光区域的位置和移动中的至少一者,执行所需输入模式下的输入处理。
2.一种信息输入方法,所述信息输入方法用于根据用操作部件对显示预定输入信息的显示屏进行的遮光操作来实现基于多种输入模式的输入处理,所述信息输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因操作部件靠近所述显示屏而在所述显示屏上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
将检测到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
根据所选择的输入模式,限定与输入信息相对应的检测区,使该检测区的形状和尺寸对应于所选择的输入模式;
检测所述检测区中所述遮光区域的位置和移动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根据检测到的位置和移动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需输入模式下的输入处理,根据该输入处理产生声音或触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输入方法,其中限定检测区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出输入信息的部分的边缘部处限定所述检测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输入方法,其中限定检测区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出输入信息的部分的中央部处限定所述检测区。
5.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具有显示屏的光学输入设备,通过操作部件对所述显示屏的一部分实行遮光操作来实现基于多种输入模式的输入处理,所述输入设备包括:
输入检测构件,其具有显示预定输入信息的显示单元,并检测因操作部件靠近所述显示单元而在所述显示屏上形成的遮光区域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
控制构件,其根据所述输入检测构件检测到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提供对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控制和输入控制;以及
振动构件,其与所述控制构件连接并按照与所需输入模式相对应的振动形式使所述显示屏振动,
其中所述控制构件将检测到的面积和亮度中的至少一者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从多种输入模式中选择所需的输入模式,且所述控制构件在所述输入检测构件中限定检测区,所述检测区的形状和尺寸对应于所需的输入模式,并且,
所述控制构件根据在所述检测区中检测到的所述遮光区域的位置和移动中的至少一者,执行所需输入模式下的输入处理。
CN2008101323298A 2007-07-12 2008-07-11 输入设备、存储介质、信息输入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48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83596 2007-07-12
JP2007183596A JP4897596B2 (ja) 2007-07-12 2007-07-12 入力装置、記憶媒体、情報入力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183596 2007-07-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4828A CN101344828A (zh) 2009-01-14
CN101344828B true CN101344828B (zh) 2011-05-25

Family

ID=40246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232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4828B (zh) 2007-07-12 2008-07-11 输入设备、存储介质、信息输入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93334B2 (zh)
JP (1) JP4897596B2 (zh)
KR (1) KR20090006737A (zh)
CN (1) CN101344828B (zh)
TW (1) TW20091718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9280A2 (en) * 2008-02-05 2009-08-13 Lg Electronics Inc. Input un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552154B2 (en) * 2008-11-25 2017-01-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US9477396B2 (en) 2008-11-25 2016-10-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WO2010073596A1 (ja) * 2008-12-22 2010-07-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JP4633166B2 (ja) 2008-12-22 2011-02-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100201275A1 (en) * 2009-02-06 2010-08-12 Cok Ronald S Light sensing in display device
JP5428436B2 (ja) * 2009-03-25 2014-02-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489046B2 (en) * 2009-05-04 2016-11-08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aptic feedback to non-input locations
US20100302212A1 (en) * 2009-06-02 2010-12-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Touch personalization for a display device
TWI407322B (zh) * 2009-06-19 2013-09-01 Ipeer Multimedia Internat Ltd 多媒體辨識系統與方法,及其應用之多媒體客製化方法
TWI501121B (zh) * 2009-07-21 2015-09-21 Pixart Imaging Inc 手勢辨識方法及使用該方法之觸控系統
JP2011028635A (ja) 2009-07-28 2011-02-10 Sony Corp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989150A (zh) * 2009-07-29 2011-03-23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势辨识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触控系统
JP2011048409A (ja) * 2009-07-29 2011-03-10 Kyocera Corp 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2014375A (ja) 2010-06-30 2012-01-19 Kyocera Corp 触感呈示装置および触感呈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9927874B2 (en) 2009-07-29 2018-03-27 Kyocera Corporation Input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put apparatus
JP4633184B1 (ja) 2009-07-29 2011-02-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633183B1 (ja) * 2009-07-29 2011-02-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TWI498786B (zh) * 2009-08-24 2015-09-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觸控感應器及其驅動方法與顯示裝置
US8390583B2 (en) * 2009-08-31 2013-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ssure sensitive user interface for mobile devices
KR101073194B1 (ko) 2009-10-06 2011-10-1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내장형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073345B1 (ko) * 2009-10-06 2011-10-1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내장형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1048747A1 (ja) * 2009-10-19 2011-04-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JP2011101184A (ja) 2009-11-05 2011-05-19 Sony Corp 撮影装置、撮影制御方法及び撮影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721238B2 (ja) * 2009-11-27 2011-07-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1182244A (ja) * 2010-03-02 2011-09-15 Lixil Corp コントローラ
JP5342484B2 (ja) * 2010-03-24 2013-11-13 株式会社日立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座標入力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92627B2 (ja) * 2010-03-25 2014-05-1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情報表示装置および情報表示方法
US20110248946A1 (en) * 2010-04-08 2011-10-13 Avaya Inc Multi-mode prosthetic device to facilitate multi-state touch screen detection
TWI433017B (zh) * 2010-08-19 2014-04-01 Htc Corp 電子裝置及其相關控制方法
JP5554689B2 (ja) * 2010-11-22 2014-07-23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位置および動作判定方法および入力装置
KR101725550B1 (ko) * 2010-12-16 2017-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식 터치 패드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및 상기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데이터 제어방법
JP5656661B2 (ja) 2011-01-18 2015-01-2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JP5769975B2 (ja) * 2011-01-18 2015-08-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
WO2012105158A1 (ja) * 2011-02-04 2012-08-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02192810A (zh) * 2011-06-07 2011-09-21 北京布莱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压力记录仪
US9223440B2 (en) 2011-06-28 2015-12-29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Optical navigation utilizing speed based algorithm selection
US9448629B2 (en) * 2011-09-27 2016-09-20 Kyocera Corporation Multi-mode tactile sensation providing device
JP2013073426A (ja) * 2011-09-28 2013-04-22 Tokai Rika Co Ltd 表示入力装置
CN103175606A (zh) * 2011-12-26 2013-06-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Led亮度检测系统
EP3196752B1 (en) 2012-02-09 2020-05-06 Sony Corporatio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device, corresponding touch input detec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3297669A (zh) * 2012-03-05 2013-09-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13196465A (ja) * 2012-03-21 2013-09-30 Kddi Corp オブジェクト選択時に触覚応答が付与される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触覚応答付与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56518B2 (ja) 2012-03-28 2016-02-09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2957799B (zh) * 2012-11-12 2015-07-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JP6095420B2 (ja) * 2013-03-07 2017-03-15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入力装置
CN103365493B (zh) * 2013-08-02 2016-05-11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平面触摸板及使用方法
JPWO2015029222A1 (ja) * 2013-08-30 2017-03-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JP6081324B2 (ja) * 2013-09-05 2017-02-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入力装置、携帯型情報端末、操作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9569027B2 (en) * 2013-12-12 2017-02-14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Implementing a hidden touch surface
JP6433144B2 (ja) * 2014-04-21 2018-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触感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R3026866B1 (fr) * 2014-10-02 2019-09-06 Dav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command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FR3026867A1 (fr) * 2014-10-02 2016-04-08 Dav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command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16143971A (ja) * 2015-01-30 2016-08-0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6580904B2 (ja) * 2015-08-31 2019-09-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入力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37714B2 (ja) * 2015-10-21 2017-05-31 Kddi株式会社 押圧の度合いに応じて異なる触覚応答を付与可能な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触覚応答付与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131775A1 (en) * 2015-11-10 2017-05-11 Castar,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haptic feedback by referral of sensation
US9684376B1 (en) * 2016-01-28 2017-06-2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texture of a surface
JP2017183799A (ja) * 2016-03-28 2017-10-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機器、携帯機器の制御方法、携帯機器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9478089A (zh) * 2016-07-08 2019-03-15 意美森公司 多模态触觉效果
CN107734167A (zh) * 2017-10-11 2018-02-2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25254B (zh) * 2018-08-13 202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装置及其交互方法
CN112394870B (zh) * 2019-08-15 2024-01-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信息的显示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330188A1 (en) 1996-05-29 1999-04-26 Deutsche Telekom Ag Information entering apparatus
US6259436B1 (en) * 1998-12-22 2001-07-10 Ericsso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election of touchable items on a computer touchscreen by an imprecise touch
JP3949912B2 (ja) * 2000-08-08 2007-07-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携帯型電子機器、電子機器、振動発生器、振動による報知方法および報知制御方法
US20020136455A1 (en) * 2001-01-31 2002-09-26 I-Jong L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bust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image data separation for location of objects in front of a controllable display within a camera view
JP2003280782A (ja) * 2002-03-20 2003-10-02 Fuji Xerox Co Ltd 操作キー装置
JP2003330618A (ja) * 2002-05-16 2003-11-21 Sony Corp 入力方法及び入力装置
JP4257221B2 (ja) * 2003-03-31 2009-04-22 東芝松下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情報端末装置
US7786980B2 (en) 2004-06-29 2010-08-3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ng staining of a display device
US8381135B2 (en) * 2004-07-30 2013-02-19 Apple Inc. Proximity detector in handheld device
JP2006172106A (ja) * 2004-12-15 2006-06-29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画像取込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2006243927A (ja) * 2005-03-01 2006-09-14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表示装置
JP4630744B2 (ja) * 2005-02-03 2011-02-09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4550619B2 (ja) 2005-02-24 2010-09-22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平面表示装置とその画像取り込み方法。
JP2006276223A (ja) * 2005-03-28 2006-10-12 Sony Corp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KR20070013492A (ko) * 2005-07-26 2007-01-31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효율적인 입력 기능을 가진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그제어 방법
JP4765473B2 (ja) * 2005-08-15 2011-09-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入出力パネルの制御装置
JP4557228B2 (ja) * 2006-03-16 2010-10-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7186A (en) 2009-04-16
JP4897596B2 (ja) 2012-03-14
KR20090006737A (ko) 2009-01-15
US20090015555A1 (en) 2009-01-15
CN101344828A (zh) 2009-01-14
JP2009020759A (ja) 2009-01-29
US8493334B2 (en) 2013-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4828B (zh) 输入设备、存储介质、信息输入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TWI420889B (zh) 符號輸入用電子裝置與方法
KR100919179B1 (ko) 소형 장치에 자유로운 키보드를 통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326369B2 (en)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 having operation keys and a display on opposite sides
KR100782927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문자 입력 장치 및 방법
KR100842547B1 (ko) 터치 센시티브 키패드를 갖는 이동 핸드셋 및 사용자인터페이스방법
CN101641667B (zh) 便携信息终端以及便携电话机
EP2000884A1 (en) Shape-changing disply for a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071212A1 (en) Portable terminal apparatus
US825369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haracter input module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characters thereof
CN101452356A (zh) 输入装置、显示装置、输入方法、显示方法及程序
WO2007043222A1 (ja) 入力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WO2007084078A1 (en) A keyboard for a mobile phone or othe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1711380A (zh) 具有精确输入能力的设备
CN100483320C (zh) 输入装置、携带终端装置及内容数据的操作方法
JP2017194776A (ja) 携帯端末装置
KR100899864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포인팅 제어 방법
KR101229357B1 (ko) 방향입력용 터치패드와 터치패널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단말기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0752141B1 (ko) 회전식 네비게이션 버튼 장치
KR20070070790A (ko) 디지털 처리 장치의 입력 장치 및 방법
JP2010041542A (ja) 通信端末、通信端末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端末のプログラム
CN101247590A (zh) 有关电子设备的改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