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2567A - 噪声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噪声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2567A
CN101292567A CNA2006800391210A CN200680039121A CN101292567A CN 101292567 A CN101292567 A CN 101292567A CN A2006800391210 A CNA2006800391210 A CN A2006800391210A CN 200680039121 A CN200680039121 A CN 200680039121A CN 101292567 A CN101292567 A CN 1012925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noise
signal
output
detec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91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2567B (zh
Inventor
水野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92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2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2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2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002Damping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transducers, e.g. motional feedback circui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1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of input or output signals, e.g. frequency range, modes, transfer functions
    • G10K11/17813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of input or output signals, e.g. frequency range, modes, transfer func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acoustic paths, e.g. estimating, calibrating or testing of transfer functions or cross-term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1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of input or output signals, e.g. frequency range, modes, transfer functions
    • G10K11/17821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of input or output signals, e.g. frequency range, modes, transfer func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input signals only
    • G10K11/17823Reference signals, e.g. ambient acoustic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3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handling or detecting of non-standard events or conditions, e.g. changing operating modes under specific operating conditions
    • G10K11/17833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handling or detecting of non-standard events or conditions, e.g. changing operating modes under specific operating conditions by using a self-diagnostic function or a malfunction prevention function, e.g. detecting abnormal output level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5Methods, e.g. algorithms; Devices
    • G10K11/17853Methods, e.g. algorithms; Devices of the filter
    • G10K11/17854Methods, e.g. algorithms; Devices of the filter the filter being an adaptive filter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5Methods, e.g. algorithms; Devices
    • G10K11/17857Geometric disposition, e.g. placement of microphon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7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 G10K11/17879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using both a reference signal and an error signal
    • G10K11/17881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using both a reference signal and an error signal the reference signal being an acoustic signal, e.g. recorded with a micro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2210/00Details of 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covered by G10K11/178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G10K2210/10Applications
    • G10K2210/108Communication systems, e.g. where useful sound is kept and noise is cancelled
    • G10K2210/1081Earphones, e.g. for telephones, ear protectors or heads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噪声控制装置,降低分别到达声学上独立的多个空间的噪声,具备:声音输出单元,设置成分别对应于多个空间并向对应的空间输出声音;噪声检测单元,设置在多个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空间中,检测到达该空间的噪声;及一个信号生成单元,基于由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一个检测出的噪声生成用于消除该噪声的消除信号,将生成的消除信号分别输出到多个声音输出单元。

Description

噪声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噪声控制装置,进一步更特定地涉及降低分别到达声学上独立的多个空间的噪声的噪声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应于以飞机的客室等为代表的噪声过多的环境对舒适性的需求升高,利用通过积极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的控制声音来降低噪声的主动噪声控制技术的头戴式受话装置、所谓消除噪声头戴式受话器已被商品化(例如专利文献1等)。
以下,参照图20说明现有的消除噪声头戴式受话器。图20是表示现有的消除噪声头戴式受话器的结构的图。并且,图20是从用户90的头部上方看的图。图20所示的用户90朝向纸面并向上。
在图20中,消除噪声头戴式受话器具备头带91、左耳盒92a、右耳盒92b、左耳扬声器93a、右耳扬声器93b、左耳麦克风94a、右耳麦克风94b、左耳控制部95a、及右耳控制部95b。左耳盒92a配置在用户90的左耳附近。右耳盒92b配置在用户90的右耳附近。左耳盒92a及右耳盒92b通过耳带91连接。左耳扬声器93a配置在左耳盒92a内。右耳扬声器93b配置在右耳盒92b内。左耳麦克风94a配置在左耳盒92a内。右耳麦克风94b配置在右耳盒92b内。
并且,在左耳盒92a及右耳盒92b内分别形成有空间,这些空间在声学上独立。所谓声学上独立意味着一方的空间和另一方的空间之间的电声变换函数的增益非常小的声学状态。
左耳麦克风94a检测到达左耳盒92a内的噪声。左耳麦克风94a向左耳控制部95a输出基于检测出的噪声的噪声信号作为检测信号eL。左耳控制部95a基于检测信号eL生成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为检测信号eL的电平减小。左耳控制部95a向左耳扬声器93a输出生成的控制信号。同样地,右耳麦克风94b检测到达右耳盒92b内的噪声。右耳麦克风94b向右耳控制部95b输出基于检测出的噪声的噪声信号作为检测信号eR。右耳控制部95b基于检测信号eR生成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为检测信号eR的电平减小。右耳控制部95b向右耳扬声器93b输出生成的控制信号。
接着,参照图21详细说明左耳控制部95a及右耳控制部95b的结构及处理。图21是以信号处理上模块来表示图20所示的消除噪声头戴式受话器的结构的图。在图21中,假设与图20所示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的结构部具有相同的功能,省略说明。
左耳盒92a内的模块921a是表示从左耳扬声器93a的输入到左耳麦克风94a的输出为止的电声变换函数HL的框图。右耳盒92b内的模块921b是表示从右耳扬声器93b的输入到右耳麦克风94b的输出为止的电声变换函数HR的模块。加法器922a将模块921a的输出信号和表示到达左耳盒92a内的噪声的噪声信号NL相加。从加法器922a输出的信号是上述的检测信号eL。加法器922b将模块921b的输出信号和表示到达右耳盒92b内的噪声的噪声信号NR相加。从加法器922b输出的信号是上述的检测信号eR
首先,说明对用户90的左耳的处理。左耳控制部95a包括反馈控制滤波器951a及反转器952a。在反馈控制滤波器951a中设定有表示传递函数CL的滤波系数。从加法器922a输出的检测信号eL被输入到反馈控制滤波器951a。反转器952a使反馈控制滤波器951a的输出信号的相位反转。反转器952a的输出信号输入到模块921a。这里,从噪声信号NL到检测信号eL的传递函数用式(1)表示。
[数学式1]
e L N L = 1 1 + C L H L · · · ( 1 )
这里,反馈控制滤波器951a的传递函数CL如式(2)所示,设定为与左耳中的电声变换函数HL相反的特性。但是,α表示频率恒定的滤波增益。
[数学式2]
C L = α H L · · · ( 2 )
这里,当噪声到达左耳盒92a内时,如根据式(1)可知,左耳麦克风94a输出NL/(1+CL×HL)作为检测信号eL。向反馈控制滤波器951a输入检测信号eL。这时,由反馈控制滤波器951a生成的控制信号成为CL×NL/(1+CL×HL)。传递函数CL设定成如式(2)所示,所以控制信号成为NL/(HL×(1+1/α))。控制信号由反转器952a反转之后输入到模块921a。因此,从左耳扬声器93a向左耳附近发射成为-HL×NL/(HL×(1+1/α))=-NL/(1+1/α)的消除声音。其结果,滤波增益α越大,可消除声音越接近-NL,所以消除到达左耳附近的噪声。
接着,说明对用户90的右耳的处理。右耳控制部95b由反馈控制滤波器951b及反转器952b构成。在反馈控制滤波器951b中设定有表示传递函数CR的滤波系数。从加法器922b输出的检测信号eR输入到反馈控制滤波器951b中。反转器952b使反馈控制滤波器951b的输出信号的相位反转。反转器952b的输出信号输入到模块921b。并且,对右耳的处理相对于上述的对左右的处理的不同点仅在于,右耳控制部95b的传递函数CR的特性与右耳中的电声变换函数HR相反。除此以外的处理与上述的对左耳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此外,在过去已知有组合图21中说明的噪声降低功能和音频信号输出功能的技术。图22是表示组合噪声降低功能和音频信号输出功能的结构的图。并且,在图22中,与图20所示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的结构部具有相同的功能,所以省略说明。
图22所示的结构是对图20所示的结构追加了音频信号输出部97、左耳音频信号消除部98a、右耳音频信号消除部98b、减法器99a及99b、加法器100a及100b的结构。音频信号输出部97输出针对左耳的音频信号AL和针对右耳的音频信号AR。左耳音频信号消除部98a基于表示对电声变换函数HL进行模拟的传递函数的滤波系数,生成消除音频信号AL的消除信号。减法器99a从检测信号eL中减去用于消除音频信号AL的消除信号。减法器99a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左耳控制部95a。从左耳控制部95a输出的控制信号在加法器100a中与音频信号AL相加。加法器100a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左耳扬声器93a。左耳扬声器93a输出基于控制信号及音频信号AL的声音。
这里,在来自左耳麦克风94a的检测信号eL中包含有音频信号AL。但是,减法器99a从检测信号eL中减去用于消除音频信号AL的消除信号。因此,向左耳控制部95a输入音频信号AL,在左耳控制部95a中进行与在图21说明的处理相同的处理。
左耳音频信号消除部98b基于表示对电声变换函数HR进行模拟的传递函数的滤波系数,生成用于消除音频信号AR的消除信号。减法器99b从检测信号eR中减去用于消除音频信号AR的消除信号。减法器99b的输出信号被输入到右耳控制部95b。从右耳控制部95b输出的控制信号在加法器100b中与音频信号AR相加。加法器100b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右耳扬声器93b。右耳扬声器93b输出基于控制信号及音频信号AR的声音。这里,除此以外的处理与上述的对左耳的处理相同,所以省略说明。这样,根据图22所示的结构,能够同时进行噪声的降低和立体音响信号的再现。
并且,上述的电声变换函数HL及HR中,通常在高频带存在相位延迟。因此,例如即使将传递函数CL设定为电声变换函数HL的反特性,在高频带也不是反特性,存在噪声降低效果劣化的问题。因此,为了扩大发挥噪声降低效果的频带,在过去提出了图23所示的结构。图23是表示扩大发挥噪声降低效果的频带的消除噪声头戴式受话器的结构的图。图23所示的结构是对于图20所示的结构追加了左耳高频控制部101a、右耳高频控制部101b、加法器102a及102b的结构。
在图23中,左耳控制部95a基于检测信号eL生成用于控制为检测信号eL的电平减小的、具有预定频率以下的频率的控制信号。即,左耳控制部95a生成用于消除到达左耳盒92a内的预定频率以下的噪声的消除信号。这里,所谓预定频率是比产生电声变换函数HL的相位延迟的频率低的频率。左耳控制部95a向加法器102a输出所生成的控制信号。左耳高频控制部101a基于检测信号eL生成用于控制为检测信号eL的电平减小的、具有高于预定频率的频率的控制信号。即,左耳高频控制部101a生成用于消除到达左耳盒92a内的高于预定频率的噪声的消除信号。左耳高频控制部101a向加法器102a输出所生成的控制信号。加法器102a将由左耳控制部95a生成的控制信号和由左耳高频控制部101a生成的控制信号相加。由加法器102a相加的信号被输入到左耳扬声器93a。左耳扬声器93a输出基于由左耳控制部95a生成的控制信号和由左耳高频控制部101a生成的控制信号的声音。其结果,在左耳附近消除基于各控制信号的声音和噪声。
另一方面,右耳控制部95b基于检测信号eR,生成用于控制为检测信号eR的电平减小的、具有预定频率以下的频率的控制信号。即,右耳控制部95b生成用于消除到达右耳盒92b内的预定频率以下的噪声的消除信号。这里,所谓预定频率是比产生电声变换函数HR的相位延迟的频率低的频率。右耳控制部95b向加法器102b输出所生成的控制信号。右耳高频控制部101b基于检测信号eR,生成用于控制为检测信号eR的电平减小的、具有高于预定频率的频率的控制信号。即,右耳高频控制部101b生成用于消除频率高于到达右耳盒92b内的预定频率的噪声的消除信号。右耳高频控制部101b向加法器102b输出生成的控制信号。加法器102b将由右耳控制部95b生成的控制信号和由右耳高频控制部101b生成的控制信号相加。由加法器102b相加的信号输入到右耳扬声器93b。右耳扬声器93b输出基于由右耳控制部95b生成的控制信号和由右耳高频控制部101b生成的控制信号的声音。其结果,在右耳附近消除基于各控制信号的声音和噪声。
这样,对于电声变换函数的相位延迟的高于预定频率的高频带,利用设定了基于相位延迟的电声变换函数的滤波系数的左耳高频控制部95a及右耳高频控制部95b分别进行控制。由此,能够进一步扩大发挥噪声降低效果的频带。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94/17512号小册子
在头戴式受话装置等中,如上所述形成于左耳盒92a内的空间和形成于右耳盒92b内的空间在声学上独立。因此,在过去对左耳及右耳分别进行独立的控制是惯例。因此,在上述的过去的消除噪声头戴式受话器中,由左耳控制部95a对左耳进行控制,由右耳控制部95b对右耳进行控制。
这里,考虑用2个运算处理电路(未图示)处理左耳控制部95a及右耳控制部95b的情况。运算处理电路是CPU等。由2个运算处理电路处理时,当然需要准备2个运算处理电路。因此,有成本升高的问题。
因此,为了降低成本,考虑用1个运算处理电路处理左耳控制部95a及右耳控制部95b的情况。但是,在该情况下,与具有2个运算处理电路时相比,增加应处理的运算量。因此,左耳控制部95a及右耳控制部95b的输入输出延迟增大。其结果,有不能极致地得到上述的噪声降低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噪声控制装置,即使在用1个运算处理电路处理的情况下,也不增大控制部中的输入输出延迟,能够充分发挥噪声降低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噪声控制装置,降低分别到达声学上独立的多个空间的噪声,其特征在于,具备:声音输出单元,设置成分别对应于上述多个空间并向对应的空间输出声音;第一噪声检测单元,设置在上述多个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空间中,检测到达该空间的噪声;及一个第一信号生成单元,基于由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一个检测出的噪声生成用于消除该噪声的消除信号,将生成的消除信号分别输出到多个上述声音输出单元。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方面中,第一信号生成单元将消除信号生成为消除信号的电平随着上述消除信号的频率下降而增大。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噪声控制装置,在上述第一方面中还具备:第二噪声检测单元,设置在多个空间以外的空间且存在产生上述噪声的噪声源的空间中,检测从该噪声源到达的噪声;以及第二信号生成单元,基于由第二噪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噪声生成用于消除该噪声的消除信号,向多个声音输出单元分别输出所生成的消除信号。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噪声控制装置,在上述第一方面中,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上述多个空间;上述噪声控制装置还具备第三信号生成单元,该第三信号生成单元设置成分别对应于多个第一噪声检测单元,基于由对应的第一噪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噪声来生成具有高于预定频率的频率的消除信号,向设置在与对应的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相同的空间中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所生成的消除信号;第一信号生成单元基于由多个第一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一个检测出的噪声生成具有预定频率以下的频率的消除信号,向多个声音输出单元分别输出所生成的消除信号。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噪声控制装置,在上述第一方面中,预定频率是比从声音输出单元的输入到设置在与该声音输出单元相同的空间中的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为止的、在电声变换函数中产生相位延迟的频率低的频率。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噪声控制装置,在上述第一方面中,第一噪声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多个空间中,噪声控制装置还具备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将应连接第一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入的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切换为多个第一噪声检测单元中的某一个输出;切换单元根据使用者的行为,将应连接第一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入的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切换为设置于与产生噪声的噪声源最接近的位置的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噪声控制装置,在上述第一方面中,第一噪声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多个空间中;噪声控制装置还具备:切换单元,将应连接第一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入的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切换为多个第一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任一个输出;电平检测单元,分别检测由多个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噪声的电平;切换单元将应连接上述第一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入的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切换为由电平检测单元检测出最高电平的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噪声控制装置,在上述第一方面中,第一噪声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多个空间中;噪声控制装置还具备:切换单元,将应连接第一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入的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切换为多个第一噪声检测单元中的某一个输出;计算单元,计算与由多个第一噪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噪声有关的互相关函数;切换单元基于由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互相关函数切换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噪声控制装置,在上述第一方面中还具备:音频信号输出单元,向多个声音输出单元分别输出音频信号;第四信号生成单元,生成消除信号,该消除信号用于消除从音频信号输出单元输出的音频信号;加法器,将基于由第一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一个检测出的声音的信号、和由第四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的消除信号相加,将相加的信号输出到第一信号生成单元;基于由第一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一个检测出的声音的信号包含:基于到达设有该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空间的噪声的信号、和通过设置在与该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相同的空间中的声音输出单元而从音频信号输出单元输出的音频信号。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集成电路,降低分别到达声学上独立的多个空间的噪声,其特征在于,具备:输入端子,向设置在多个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空间中且检测到达被设置的空间的噪声的噪声检测单元,输入该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一个的输出;一个信号生成单元,基于由输入端子输入的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生成用于消除由该噪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噪声的消除信号;及输出端子,对分别与多个空间对应地设置且向对应的空间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单元,分别输出由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的消除信号。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头戴式受话器,降低分别到达分别形成于使用者的左耳及右耳附近的声学上独立的两个空间的噪声;其特征在于,具备:左耳用声音输出单元,设置在形成于左耳附近的空间,向该空间输出声音;右耳用声音输出单元,设置在形成于右耳附近的空间,向该空间输出声音;噪声检测单元,设置在两个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空间中,检测到达该空间的噪声;及一个信号生成单元,基于由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一个检测出的噪声来生成用于消除该噪声的消除信号,向左耳声音输出单元及右耳声音输出单元分别输出所生成的消除信号。
根据上述的第一方面,对于声学上独立的多个空间,进行利用由1个第一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的共同的消除信号来降低噪声的控制。即,根据本方面,对声学上独立的多个空间共用一个第一信号生成单元。这里,分别到达声学上独立的多个空间的噪声在低频带中相关变高。因此,对于声学上独立的多个空间共用一个第一信号生成单元,也能够充分降低分别到达声学上独立的多个空间的噪声。由此,根据本方面,在充分发挥噪声降低效果的同时,能够将运算量较多的第一信号生成单元削减为1个。其结果,根据本方面,即使在由1个运算处理电路处理第一信号生成单元中的处理的情况下,能够提供不增大第一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入输出延迟的噪声控制装置。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不设置新的控制电路,能够利用低频带以外的相关较低的消除声音来避免用户感觉到的噪声的增加。
根据上述第三方面,能够进一步增大噪声降低效果。
根据上述第四方面,第一及第二信号生成单元生成不同频带的消除信号,因此能够减轻第一及第二信号处理单元的处理负担。
根据上述第五方面,能够进行与电声变换函数的相位延迟对应的最佳的控制。由此,能够进一步扩大发挥噪声降低效果的频带。
根据上述第六~第八方面,能够发挥对应于噪声的到来方向的最佳的噪声降低效果。
根据上述第九方面,不对音频信号造成影响而能够同时进行噪声的降低和音频信号的再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相干函数的计算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涉及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用信号处理的模块来表示图2所示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4A是表示左耳附近的噪声降低效果的图。
图4B是表示右耳附近的噪声降低效果的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控制部15的其它构成例的图。
图6是表示图3所示的控制部15的其它构成例的图。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噪声控制装置还具备外部麦克风14c、前馈控制部16、及加法器17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组合降低噪声的功能和音频信号输出功能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控制部15a的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对图9所示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进一步追加了回波消除部26及减法器27的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3A是表示噪声源存在于用户10的左耳侧的样子的图。
图13B是表示在图13A所示的环境中由左耳麦克风14a检测出的噪声的时间轴波形的图。
图13C是表示在图13A所示的环境中由右耳麦克风14b检测出的噪声的时间轴波形的图。
图14A是表示利用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控制时的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eR的频率特性的图。
图14B是表示利用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eR控制时的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的频率特性的图。
图15是表示对图12所示的结构新追加了麦克风判断部31及切换控制部32的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控制时及非控制时的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及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eR的频率分析结果的图。
图17是表示在图12及图15所示的结构中新具备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回波消除部26的结构的图。
图18是表示利用了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第一利用方式的结构的图。
图19是表示进一步发展了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第二利用方式的结构的图。
图20是表示过去的头戴式受话器的结构的图。
图21是用信号处理系统的模块表示图20所示的消除噪声头戴式受话器的结构的图。
图22是表示组合噪声降低功能和音频信号输出功能的结构的图。
图23是表示扩大可维持噪声降低效果的频带的消除噪声头戴式受话器的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头带
12a左耳盒
12b右耳盒
13a左耳扬声器
13b右耳扬声器
14a左耳麦克风
14b右耳麦克风
14c外部麦克风
15、15a、15b、15c控制部
151反馈控制滤波器
152反转器
153回波消除滤波器
154、20、27、34减法器
155过滤X滤波器(filtered X filter)
156系数更新部
157自适应滤波器
158、159低通滤波器
16前馈控制部
17、21a、21b加法器
18音频信号输出部
19音频信号消除部
25a左耳高频控制部
25b右耳高频控制部
26回波消除部
30、33切换部
31麦克风判断部
32切换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在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之前,说明本发明的概念。在头戴式受话装置等中,在用户的左耳及右耳附近分别形成声学上独立的空间。对这样的空间,利用相干函数求出到达形成于左耳附近的空间的噪声和到达形成于右耳附近的空间的噪声的相关。
所谓相干函数是表示关于2个噪声的相关的程度的函数。具体地,将相干函数设为γ2(f),将基于左耳附近的噪声的噪声信号NL的功率频谱设为SLL(f),将基于右耳附近的噪声的噪声信号NR的功率频谱设为SRR(f),将噪声信号NL及NR的交叉频谱设为SLR(f)时,相干函数γ2(f)用式(3)表示。但是,f是频率。
[数学式3]
γ 2 ( f ) = | S LR ( f ) | 2 S LL ( f ) S RR ( f ) · · · ( 3 )
若基于式(3)计算相干函数,则成为图1所示的结果。图1是表示相干函数的计算结果的一例的图。在图1所示的结果中,相干函数的值随着噪声的频率下降而增大。这里,相干函数的值越大,2个噪声的相关越高。因此,根据图1所示的结果,可知左耳附近的噪声和右耳附近的噪声的相关随着频率下降而升高。并且,在图1所示的结果中,特别是在100Hz以下的低频带相关非常高。
这样,发现如下事实:对于分别形成在用户的左耳及右耳附近的声学上独立的空间,左耳附近的噪声和右耳附近的噪声的相关随着频率下降而升高。并且,该发现表示:即使将用于消除到达任一空间的噪声的消除信号利用在另一空间,也能够消除到达另一空间的噪声中的低频带的噪声。即,该发现表示:即使将用于消除到达任一空间的噪声的消除信号利用在另一空间,也能够充分消除到达另一空间的噪声。
因此,在本发明中,对于分别形成在用户的左耳及右耳附近的声学上独立的空间,用于消除到达任一空间的噪声的消除信号还利用于另一空间。即,在本发明中,对于声学上独立的2个空间,共用生成消除信号的控制部。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充分发挥噪声降低效果的同时,削减运算量较多的控制部。其结果,即使在由1个运算处理电路处理控制部的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提供不增大控制部中的输入输出延迟的噪声控制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首先,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并且,图2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应用于头戴式受话装置时的结构。此外,图2及后述的图3、图7、图8是从用户10的头部上方看的图,用户10面向纸面并朝上。
在图2中,噪声控制装置具备头带11、左耳盒12a、右耳盒12b、左耳扬声器13a、右耳扬声器13b、左耳麦克风14a、及控制部15。左耳盒12a配置在用户10的左耳附近,在左耳盒12a内形成空间。右耳盒12b配置在用户10的右耳附近,在右耳盒12b内形成空间。左耳盒12a、右耳盒12b通过头带11连接。左耳扬声器13a配置在左耳盒12a内。右耳扬声器13b配置在右耳盒12b内。左耳扬声器13a是具有与右耳扬声器13b相同的特性的扬声器。左耳麦克风14a配置在左耳盒12a内。
形成在左耳盒12a及右耳盒12b内的空间在声学上独立。如上所述,声学上独立是指一个空间和另一空间之间的电声变换函数的增益非常小的声学状态。换言之,是指从配置在一个空间的扬声器发射出的声音到达另一空间时,到达另一空间的声音的电平非常小的声学状态。作为声学上独立的空间的例子,可以举出例如图2所示的头戴式受话装置中的形成于一边耳朵附近的空间和形成于另一边耳朵附近的空间。并且,例如可举出在用墙壁等隔开的相邻的房间内形成的空间等。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的动作。左耳麦克风14a检测到达左耳盒12a内的噪声。左耳麦克风14a向控制部15输出基于检测出的噪声的噪声信号作为检测信号eL。控制部15基于检测信号eL生成用于控制为检测信号eL的电平减小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5分别向左耳扬声器13a及右耳扬声器13a输出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对于声学上独立的2个空间共用一个控制部15。
在左耳附近,从左耳扬声器13a输出基于由控制部15生成的控制信号的声音。其结果,在左耳附近消除基于控制信号的声音和噪声。这样,控制信号是消除噪声的消除信号。
在左耳附近,基于控制信号的声音和噪声未完全被消除时,由左耳麦克风14a检测出合成了基于控制信号的声音和噪声时的残差成分即控制误差。左耳麦克风14a向控制部15输出基于控制误差的误差信号作为检测信号eL。这样,在左耳附近,由左耳麦克风14a、控制部15、及左耳扬声器13a形成反馈回路。并且,通过该反馈回路,噪声控制装置工作为使控制误差衰减。
在右耳附近,从右耳扬声器13b输出与基于在左耳附近输出的控制信号的声音相同的声音。如图1所示,在低频带附近与到达左耳盒12a内的噪声相关较高的噪声到达右耳盒12b内。因此,在右耳附近通过基于在左耳附近输出的控制信号的声音,消除相关较高的低频带的噪声。这样,控制部15对于左耳及右耳附近生成共同的消除信号,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信号生成单元。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还具备用于对由左耳麦克风14a检测出的检测信号eL进行放大的麦克风放大器、或用于放大控制部15的控制信号以便能够驱动左耳扬声器13a及右耳扬声器13b的扬声器放大器等,但在图2中省略。
接着,参照图3详细说明控制部15的结构及处理。图3是用信号处理模块来表示图2所示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例的图。在图3中,假设与图2所示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的结构部具有相同的功能,省略说明。
左耳盒12a内的模块121a是表示从左耳扬声器13a的输入到左耳麦克风14a的输出为止的电声变换函数HL的模块。右耳盒12b内的模块121b是表示从右耳扬声器13b的输入到右耳麦克风14b的输出为止的电声变换函数HR的模块。加法器122a将模块121a的输出信号和表示到达左耳盒12a内的噪声的噪声信号NL相加。从加法器122a输出的信号是上述的检测信号eL
控制部15由反馈控制滤波器151及反转器152构成。在反馈控制滤波器151中设定了表示传递函数CL的滤波系数。从加法器122a输出的检测信号eL输入到反馈控制滤波器151。反转器152使反馈控制滤波器151的输出信号的相位反转。反转器152的输出信号分别输入到模块121a及模块121b。这里,从噪声信号NL到检测信号eL的传递函数用式(4)来表示。
[数学式4]
e L N L = 1 1 + C L H L · · · ( 4 )
并且,反馈控制滤波器151的传递函数CL如式(5)所示,设定为左耳中的电声变换函数HL的反特性。但是,α表示频率恒定的滤波增益。
[数学式5]
C L = α H L · · · ( 5 )
这里,当噪声到达左耳盒12a内时,根据式(1)可知,左耳麦克风14a作为检测信号eL输出NL/(1+CL×HL)。向反馈控制滤波器151输入检测信号eL。这时,由反馈控制滤波器151生成的控制信号成为CL×NL/(1+CL×HL)。传递函数CL被设定为如式(5)所示,所以控制信号成为NL/(HL×(1+1/α))。控制信号由反转器152反转之后,输入到模块121a。因此,在左耳附近,从左耳扬声器13a发射出作为-HL×NL/(HL×(1+1/α))=-NL/(1+1/α)的消除声音。其结果,滤波增益α越大,消除声音越接近-NL,到达左耳附近的噪声被消除。
另一方面,在右耳附近,从右耳扬声器13b发射出成为-HR×NL/(HL×(1+1/α))的消除声音。这里,左耳扬声器13a和右耳扬声器13b具有相同的特性。即,成立HL≈HR的关系。此外,如图1所示,关于低频带的噪声成立NL≈NR的关系式。并且,滤波增益α较大,成立1/α≈0的关系式。根据这些,对于低频带的噪声,成立式(6)。其结果,在右耳附近消除低频带的噪声。
[数学式6]
N R + ( H R - N L H L ( 1 + 1 / α ) ) ≅ N R - N L ≅ 0 · · · ( 6 )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对于声学上独立的2个空间,进行利用由1个控制部15生成的共同的控制信号来降低噪声的控制。即,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对于声学上独立的2个空间共用控制部15。这里,分别到达声学上独立的2个空间的噪声如图1所示,在低频带相关较高。因此,对于到达左耳盒12a内的噪声,能够消除全频带的噪声,对于到达右耳盒12b内的噪声,能够消除低频带的噪声。即,即使对于声学上独立的2个空间共用控制部15,也能够充分降低分别到达声学上独立的2个空间的噪声。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能够充分发挥噪声降低效果的同时,将运算量较多的控制部15削减为1个。其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用1个运算处理电路来处理控制部15中的处理时,也能够提供不增大控制部15中的输入输出延迟的噪声控制装置。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对声学上独立的2个空间进行控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中,不需要考虑从右耳扬声器13b到左耳麦克风14a的消除声音的泄漏(串话)。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有不需要设置用于对消除声音的泄露进行控制的电路的优点。
并且,在图3中说明的控制部15的处理中,假设在右耳附近输出与基于左耳附近输出的控制信号的声音相同的声音。因此,在右耳附近还输出低频带以外的相关较低的消除声音。这里,在相关较低的频带的消除声音输出到右耳附近时,由于消除声音的频率较高,有时消除声音与到达右耳盒12b的噪声不成为同振幅反相位。消除声音与到达右耳盒12b的噪声不成为同振幅且反相位时,在该频带,消除声音重叠在增加噪声的方向上。即,用户10感觉在该频带噪声增加。因此,这时若设为使控制部15生成具有与图1所示的相干函数的频率特性对应的特性的控制信号,就更好。消除声音的频率特性成为对应于相干函数的频率特性的特性,所以不新设置控制电路,能够避免用户10感觉到噪声增加。
并且,所谓对应于相干函数的频率特性的特性是随着频率下降而控制信号的电平增大的特性。作为这种特性,例如,也可以是对相干函数的频率特性本身进行模拟的特性,也可以是以预定的频率为基准频率,在基准频率以下的频率下电平成为恒定值,随着频率变得高于基准频率,电平从恒定值衰减的特性等。
图4是表示控制部15生成了具有与相干函数的频率特性对应的特性的控制信号时的噪声降低效果的图。在图4中,利用具有如下特性的控制信号:以150Hz为基准频率,在150Hz以下的频率下电平成为恒定值,随着频率变得高于150Hz,电平从恒定值衰减。图4中的图4A是表示左耳附近的噪声降低效果的图。图4B是表示右耳附近的噪声降低效果的图。如图4A所示,可知在左耳附近,在150Hz以下的低频带,控制时的噪声的电平比非控制时充分下降。此外,如图4B所示,可知在右耳附近,在150Hz以下的频带,控制时的噪声的电平比非控制时降低。可知在右耳附近,降低的电平的量比左耳附近差,但得到10dB以上的充分的噪声降低效果。
并且,上述的控制部15的结构不限于图3所示的结构。如图5所示,控制部15可以是还具备回波消除滤波器153及减法器154的结构。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控制部15的其它结构例的图。回波消除滤波器153是消除有助于振鸣的回波的滤波器。在回波消除滤波器153设定有表示传递函数EL的滤波系数。减法器154在从加法器122a输出的检测信号eL中减去回波消除滤波器153的输出信号。减法器154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反馈控制滤波器151。反转器152的输出信号分别输入到回波消除滤波器153、模块121a及121b。这里,用式(7)表示从噪声信号NL到检测信号eL的传递函数。
[数学式7]
e L N L = 1 - C L E L 1 + C L ( H L - E L ) · · · ( 7 )
这里,回波消除滤波器153的传递函数EL设定成模拟左耳中的电声变换函数HL。这时,式(7)的分母成为1,控制部15始终稳定工作。进而,反馈控制滤波器151的传递函数CL如式(5)所示,设定为左耳中的电声变换函数HL的反特性。这时,式(7)的右边成为0,左耳附近的噪声被消除。这样,通过将控制部15做成图5所示的结构,实现反馈回路的稳定。其结果,能够抑制伴随振鸣等的振荡发生异常声音。
此外,上述的控制部15的结构也可以是图6所示的结构。图6是表示图3所示的控制部15的其它构成例的图。在图6中,控制部15具备过滤X滤波器155、系数更新部156、自适应滤波器157、及反转器152。过滤X滤波器155是设定对电声变换函数HL进行模拟的滤波系数的滤波器。系数更新部156基于LMS算法依次计算滤波系数,更新设定在自适应滤波器157中的滤波系数。自适应滤波器157是能够依次变更设定在自身的滤波系数的滤波器。并且,假设图6所示的控制部15的各构成部由数字电路构成。用数字电路构成控制部15的各构成部时,控制部15未示于图6,但是还具备模拟/数字变换器、数字/模拟变换器、及抗混入滤波器等。
系数更新部156通过式(8)所示的更新式来依次计算滤波系数,以便从加法器122a输出的检测信号eL的电平减小。
[数学式8]
w(k+1)=w(k)+2μeL(k)x(k)    …(8)
但是w(k)是采样时刻k的滤波系数向量,μ是适应步骤大小、eL(k)是采样时刻k的检测信号,x(k)是采样时刻k的输入向量。x(k)是将过滤X滤波器155的输出信号关于从采样时刻k-m+1到k进行向量化的向量(m是自适应滤波器157滤波抽头数)。由系数更新部156计算出的滤波系数设定为自适应滤波器157的滤波系数。系数更新部156在检测信号eL减小收敛的时刻结果计算处理。若使用在该结束时刻设定于自适应滤波器157中的滤波系数,则能够与图3中说明的处理同样地降低左右两耳附近的噪声。并且,对于图6所示的结构,可以再追加图5所示的回波消除滤波器153及减法器154。
并且,在图2所示的噪声控制装置中,将检测噪声的麦克风即左耳麦克风14a配置在左耳盒12a内,但不限于此。检测噪声的麦克风可以不配置在左耳盒12a内,而是配置在右耳盒12b内。这时,构成图3所示的控制部15的反馈控制滤波器151的滤波系数设定为与右耳中的电声变换函数HR的相反的特性。
此外,在图2所示的噪声控制装置中,将噪声控制装置应用于头戴式受话装置中,但不限于此。只要是需要降低到达声学上独立的空间的噪声的装置,可以在任意的装置中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
此外,在图2所示的噪声控制装置中,作为声学上独立的空间设想了左耳盒12a及右耳盒12b内的2个空间,但是空间不限于2个。声学上独立的空间可以是3个以上。这时,在各空间配置扬声器,至少在1个空间配置麦克风。并且,控制部15仅设置1个。控制部15生成用于消除由麦克风检测出的噪声的控制信号,对配置在各空间的扬声器分别输出共同的控制信号。
并且,在图2所示的噪声控制装置中,仅通过利用配置于左耳盒12a内的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的麦克风控制,进行了消除噪声的控制。对此,图2所示的噪声控制装置可以如图7所示,还具备外部麦克风14c、前馈控制部16、及加法器17。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噪声控制装置还具备外部麦克风14c、前馈控制部16、及加法器17的结构的图。
外部麦克风14c配置在左耳盒12a的外部。左耳盒12a的外部的空间不是声学上独立的空间,而是存在噪声源的空间。外部麦克风14c检测左耳盒12a的外部噪声。即,外部麦克风14c检测从噪声源到来的噪声。外部麦克风14c向前馈控制部16输出基于检测出的外部噪声的外部噪声信号作为外部检测信号eo。前馈控制部16基于表示设定的传递函数G的滤波系数,作为控制信号生成消除外部检测信号eo的消除信号。这样,前馈控制部16用于生成消除外部噪声的消除信号,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信号生成单元。
在设从外部麦克风14c的位置到左耳麦克风14a的位置的电声变换函数设为H时,前馈控制部16的传递函数G只要设计为满足式(9)就可以。并且,式(9)中的HL是从左耳扬声器13a的输入到左耳麦克风14a的输出为止的电声变换函数。
[数学式9]
H+HLG=0    …(9)
根据式(9)可知,前馈控制部16的传递函数G只要设定为G=-H/HL就可以。通过做成这种结构,在基于反馈控制的噪声降低效果上还追加基于前馈控制的噪声降低效果。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增大噪声降低效果。
此外,在图2所示的噪声控制装置中,做成仅具有降低噪声的功能的结构,但也可以设为与音频信号输出功能组合的结构。图8是表示组合降低噪声的功能和音频信号输出功能的结构的图。在图8中,与图2所示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的结构部具有相同的功能,省略说明。
图8所示的结构是在图2所示的结构上追加了音频信号输出部18、音频信号消除部19、减法器20、加法器21a及21b的结构。音频信号输出部18输出音乐等的立体声音频信号。在图8中,音频信号输出部18输出对左耳的音频信号AL和对右耳的音频信号AR。音频信号消除部19基于表示对电声变换函数HL进行模拟的传递函数的滤波系数,生成消除音频信号AL的消除信号。这样,音频信号消除部19生成消除音频信号AL的消除信号,相当于本发明的第四信号生成单元。减法器20从检测信号eL中减去消除音频信号AL的消除信号。减法器20的输出信号输入到控制部15。从控制部15输出的控制信号在加法器21a中与音频信号AL相加。加法器21a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左耳扬声器13a。左耳扬声器13a输出基于控制信号及音频信号AL的声音。同样地,从控制部15输出的控制信号在加法器21b中与音频信号AR相加。加法器21b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右耳扬声器13b。右耳扬声器13b输出基于控制信号及音频信号AR的声音。
这里,在来自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中包含音频信号AL。但是,减法器20从检测信号eL中减去消除音频信号AL的消除信号。因此,不向控制部15输入音频信号AL,在控制部15中进行与图3中说明的处理同样的处理。
这样,根据图8所示的结构,能够同时进行噪声降低和立体声音频信号的再现。此外,根据图8所示的结构,能够不影响音频信号而降低分别到达两耳附近的噪声。并且,音频信号输出部18不仅输出立体声音频信号,而是向两耳输出单声道信号。此外,音频信号输出部18可以通道缩减混音DVD内容等的多声道音频信号而输出到两耳。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上述的电声变换函数HL及HR通常在高频带存在相位延迟。因此,即使将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控制部15的传递函数CL设定为电声变换函数HL的反特性,在高频带也不是反特性,有时噪声降低效果恶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电声变换函数的相位延迟的、高于预定频率的高频带,另外利用高频控制部来进行控制,该高频控制部中设定了基于相位延迟的电声变换函数的滤波系数。
以下,参照图9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图9中,假设用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结构部具有相同的功能,省略详细的说明。此外,图9及后述的图11是从用户10的头部上方看的图,用户10面向纸面并朝上。
在图9中,噪声控制装置具备头带11、左耳盒12a、右耳盒12b、左耳扬声器13a、右耳扬声器13b、左耳麦克风14a、右耳麦克风14b、控制部15a、加法器21a及21b、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及右耳高频控制部25b。图9所示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新具备右耳麦克风14b、加法器21a及21b、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及右耳高频控制部25b。此外,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5被替换为控制部15a这一点也不同。其中,右耳麦克风14b配置在右耳盒12b内,检测到达形成于用户10的左耳附近的空间的噪声。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左耳麦克风14a检测到达左耳盒12a内的噪声。左耳麦克风14a向控制部15a及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分别输出基于检测出的噪声的噪声信号作为检测信号eL。控制部15a基于检测信号eL生成用于控制为检测信号eL的电平减小的、具有预定频率以下的频率的控制信号。即,控制部15a生成用于消除到达左耳盒12a内的预定频率以下的噪声的消除信号。这里,所谓预定频率是低于产生电声变换函数HL的相位延迟的频率的频率。控制部15a分别向加法器21a及21b输出所生成的控制信号。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基于检测信号eL生成用于控制为检测信号eL的电平减小的、具有高于预定频率的频率的控制信号。即,左耳高频控制部25a生成用于消除到达左耳盒12a内的高于预定频率的噪声的消除信号。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向加法器21a输出所生成的控制信号。加法器21a将由控制部15a生成的控制信号和由左耳高频控制部25a生成的控制信号相加。由加法器21a相加的信号输入到左耳扬声器13a。左耳扬声器13a输出基于由控制部15a生成的控制信号和由左耳高频控制部25a生成的控制信号的声音。其结果,在左耳附近消除基于各控制信号的声音和噪声。
在左耳附近,基于各控制信号的声音和噪声未完全被消除时,由左耳麦克风14a检测出合成了基于各控制信号的声音和噪声时的残差成分即控制误差。左耳麦克风14a向控制部15a及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分别输出基于控制误差的误差信号作为检测信号eL。这样,在左耳附近形成由左耳麦克风14a、控制部15a、加法器21a及左耳扬声器13a构成的反馈回路。并且,在左耳附近形成由左耳麦克风14a、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加法器21a及左耳扬声器13a构成的反馈回路。通过这2个反馈回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噪声控制装置工作为使左耳附近的控制误差进一步衰减。
在右耳附近,右耳麦克风14a检测到达右耳盒12b内的噪声。右耳麦克风14b向右耳高频控制部25b输出基于检测出的噪声的噪声信号作为检测信号eR。右耳高频控制部25b基于检测信号eR生成用于控制为检测信号eR的电平减小的、具有高于预定频率的频率的控制信号。即,右耳高频控制部25b生成用于消除到达右耳盒12b内的比预定频率高的噪声的消除信号。右耳高频控制部25b向加法器21b输出所生成的控制信号。加法器21b将由控制部15a生成的控制信号和由右耳高频控制部25b生成的控制信号相加。由加法器21b相加的信号被输入到右耳扬声器13b。右耳扬声器13b输出基于由控制部15a生成的控制信号和由右耳高频控制部25b生成的控制信号的声音。这里,如图1所示,在低频带附近与到达左耳盒12a内的噪声相关较高的噪声到达右耳盒12b内。因此,在右耳附近通过基于由控制部15a生成的控制信号的声音消除相关较高的低频带的噪声。基于由右耳高频控制部25b生成的控制信号的声音、和该控制信号具有的频带的噪声被消除。这样,控制部15a对于左耳及右耳附近生成共同的消除信号,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信号生成单元。此外,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及右耳高频控制部25b生成用于消除高频带的噪声的消除信号,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三信号生成单元。此外,控制部15a对分别形成于左耳及右耳的空间仅存在1个。此外,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及右耳高频控制部25b分别对应于形成在左耳及右耳的2个空间而存在。
在右耳附近,基于各控制信号的声音和噪声未完全被消除时,由右耳麦克风14b检测出合成了基于各控制信号的声音和噪声时的残差成分即控制误差。右耳麦克风14b向右耳高频控制部25b输出基于控制误差的误差信号作为检测信号eR。这样,在右耳附近形成由右耳麦克风14b、右耳高频控制部25b、加法器21b及右耳扬声器13b构成的反馈回路。通过该反馈回路,噪声控制装置工作为使右耳附近的控制误差衰减。
接着,参照图10对控制部15a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控制部15a的结构的图。并且,在图10中,作为一例示出使用自适应滤波器实现了控制部15a的结构。图10所示的控制部15a的结构是在图6所示的控制部15的结构上追加了低通滤波器158及159的结构。低通滤波器158使过滤X滤波器155的输出信号中的高于预定频率的高频成分衰减。低通滤波器159使左耳麦克风14a的输出信号中的高于预定频率的高频成分衰减。因此,在系数更新部156中,高于预定频率的高频成分的滤波系数难以被更新。由此,能够使由系数更新部156计算出的滤波系数收敛为仅在预定频率以下的低频带具有增益的滤波系数。由系数更新部156计算出的滤波系数设定为自适应滤波器157的滤波系数。因此,由控制部15a生成的控制信号成为基于具有电声变换函数的反特性的滤波系数生成的信号,成为具有预定频率以下的频率的信号。
通过将图10所示的控制部15a的结构中的低通滤波器158及159分别替换为高通滤波器,实现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及右耳高频控制部25b。各高通滤波器使所输入的信号中的预定频率以下的低频成分衰减。因此,在系数更新部156中,难以更新预定频率以下的低频成分的滤波系数。此外,在系数更新部156中,在高于预定频率的高频带,更新具有相位延迟的电声变换函数的反特性的滤波系数。由此,能够将由系数更新部156计算出的滤波系数收敛为具有相位延迟的电声变换函数的反特性的、仅在高于预定频率的高频带具有增益的滤波系数。由系数更新部156计算出的滤波系数设定为自适应滤波器157的滤波系数。因此,由左耳高频控制部25a生成的控制信号成为基于具有相位延迟的电声变换函数HL的反特性的滤波系数生成的信号,成为具有高于预定频率的频率的信号。此外,由右耳高频控制部25b生成的控制信号成为基于具有相位延迟的电声变换函数HR的反特性的滤波系数生成的信号,成为具有高于预定频率的频率的信号。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对于电声变换函数的相位延迟的高于预定频率的高频带,利用基于相位延迟的电声变换函数设定滤波系数的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及右耳高频控制部25b分别进行控制。即,通过控制部15a、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及右耳高频控制部25b分频带来生成控制信号。由此,能够进行与电声变换函数的相位延迟对应的最佳的控制。其结果,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扩大发挥噪声降低效果的频带。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控制部15a仅生成预定频率以下的控制信号即可,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5相比能够减轻处理负担。
并且,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图9所示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上进一步追加回波消除部26及减法器27。图11是在图9所示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上进一步追加回波消除部26及减法器27的结构的图。回波消除部26消除有助于振鸣的回波,与图5所示的回波消除滤波器153具有同样的功能。在回波消除部26中设定有表示传递函数EL的滤波系数。传递函数EL设定为模拟左耳中的电声变换函数HL。回波消除部26基于表示传递函数EL的滤波系数处理来自加法器21a的输出信号,向减法器27输出所处理的信号。减法器27在从左耳麦克风14a输出的检测信号eL中减去回波消除部26的输出信号。这样,通过追加回波消除部26,能够使包含控制部15a的反馈回路和包含左耳高频控制部25a的反馈回路的处理稳定。其结果,能够抑制伴随振鸣等的振荡的异常声音的发生。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噪声控制装置是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上进一步可发挥与噪声的到来方向对应的最佳的噪声降低效果的装置。
参照图12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图12中,噪声控制装置具备头带11、左耳盒12a、右耳盒12b、左耳扬声器13a、右耳扬声器13b、左耳麦克风14a、右耳麦克风14b、控制部15a、加法器21a及21b、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右耳高频控制部25b及切换部30。图12所示的结构与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新具备切换部30。此外,假设用与图9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结构要素具有相同的功能,省略说明。此外,图12及后述的图13A、图15、图17是从用户10的头部上方看的图,用户10面向纸面并朝上。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切换部30将应连接控制部15a的麦克风的输出切换为左耳麦克风14a的输出及右耳麦克风14b的输出中的任一个。在切换部30中设有端子a~c。控制部15a的输入与端子c连接。左耳麦克风14a的输出与端子a连接。右耳麦克风14b的输出与端子b连接。切换部30根据连线端子ac之间、或连线bc之间来切换连线状态。切换为何种连线状态是根据用户10的操作来进行。在图12中,切换部30的连线状态成为连线端子ac之间的状态。
接着,参照图12及图13,对切换部30的连线状态和噪声降低动作的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2所示,设想噪声源存在于用户10的左耳侧的环境来说明。图13是用于说明切换部30的连线状态和噪声降低动作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3A是表示噪声源存在于用户10的左耳侧的样子的图。图13B是表示在图13A所示的环境中用左耳麦克风14a检测出的噪声的时间轴波形的图。图13C是表示在图13A所示的环境中用右耳麦克风14b检测出的噪声的时间轴波形的图。
在噪声源存在于用户10的左耳侧的环境中,从噪声源产生的噪声从用户10的左侧向右侧传递。这里,用户10的左右两耳一般仅相距15cm。因此,若设音速为340m/h,则用左耳麦克风14a检测出噪声的定时和用右耳麦克风14b检测出的定时之间存在大约0.4ms的时间差。即,如图13B及图13C所示,用右耳麦克风14b检测出的定时比用左耳麦克风14a检测出的定时晚大约0.4ms。
这里,如图12所示,在切换部30的连线状态是连线了端子ac之间的状态时,控制部15a利用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生成控制信号。这里,在理想状态下,与噪声到达左耳附近的定时同时基于利用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生成的控制信号的声音从右耳扬声器13b发射出。因此,在基于控制信号的声音从右耳扬声器13b发射出来的定时的0.4ms以后,成为控制对象的噪声到达右耳附近。
另一方面,切换部30的连线状态成为连线了bc之间的状态时,控制部15a利用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eR生成控制信号。这时,在理想状态下,与噪声到达右耳附近的定时同时,基于利用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eR生成的控制信号的声音从右耳扬声器13b发射出来。即,噪声到达右耳附近的定时和在右耳附近从右耳扬声器13b发射出基于控制信号的声音的定时成为相同的定时。
但是,实际上由于控制部15a的处理延迟或电声变换函数的群延迟等的处理延迟,从在麦克风中检测出噪声到由扬声器输出基于控制信号的声音为止存在时间延迟。
因此,如图12所示,当切换部30的连线状态成为连线了端子ac之间的状态时,若由上述处理延迟造成的时间延迟是0.4ms左右,则由该处理延迟造成的时间延迟和图12所示的连线状态时的时间延迟相抵消。即,实际上,图12所示的连线状态时,从右耳扬声器13b发射出基于控制信号的声音的定时和噪声到达右耳附近的定时成为相同的定时。
此外,在左耳附近,由上述处理延迟产生的时间延迟不抵消。即,在图12所示的连线状态时,在左耳附近从左耳扬声器13a发射出基于控制信号的声音的定时比噪声到达左耳附近的定时延迟上述处理延迟量(0.4ms)。因此,与右耳附近相比,在左耳附近降低噪声的水平减小。
另一方面,切换部30的连线状态是连线了端子bc之间的状态时,在右耳附近,从右耳扬声器13b发射出基于控制信号的声音的定时比噪声到达右耳附近的定时延迟上述处理延迟量(0.4ms)。
并且,在左耳附近,从左耳扬声器13a发射出基于控制信号的声音的定时比噪声到达左耳附近的定时延迟将上述处理延迟量(0.4ms)和噪声从左耳到达右耳附近的时间延迟量(0.4ms)相加的量(0.8ms)。即,与右耳部分相比,在左耳附近降低噪声的水平减小。
这里,切换部30的连线状态是连线了端子ac之间的状态时、和连线了端子bc之间的状态时,比较一下基于控制信号的声音从扬声器发射出的定时和噪声到来的定时之间的时间延迟。在切换部30的连线状态是连线了端子ac之间的状态时,如上所述,在右耳附近,时间延迟是0,在左耳附近时间延迟是上述处理延迟量(0.4ms)。另一方面,在切换部30的连线状态是连线了端子bc之间的状态时,如上所述,在右耳附近,时间延迟是上述处理延迟量(0.4ms),在左耳附近时间延迟是将上述处理延迟量(0.4ms)和噪声从左耳到达右耳附近的时间延迟量(0.4ms)相加的量(0.8ms)。因此,在切换部30的连线状态是连线了端子ac之间的状态时,即,利用存在于最接近噪声源的位置的左耳麦克风14a进行控制时,能够增大降低噪声的水平。
图14A示出在噪声源存在于用户10的左耳侧的环境中、利用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控制时的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eR的频率特性。此外,图14B示出在噪声源存在于用户10的左耳侧的环境中、利用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eR控制时的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的频率特性。在控制时,可知图14A所示的检测信号相对于非控制时降低音压水平的频带较宽,相对于非控制时音压水平降低的量也较多。即,可知图14A所示的检测信号对于噪声降低的频带及噪声降低的量均优越。
并且,设想噪声源存在于用户10的右耳侧的环境时,通过用户10的操作,切换部30将应连接控制部15a的输入的麦克风的输出切换为最接近噪声源的右耳麦克风14b的输出即可。此外,在噪声控制装置具备3个以上的麦克风时,通过用户10的操作,切换部30将应连接控制部15a的输入的麦克风的输出切换为最接近噪声源的麦克风的输出即可。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噪声控制装置通过用户10的操作,切换部30将应连接控制部15a的输入的麦克风的输出切换为最接近噪声源的麦克风的输出。由此,能够发挥与噪声的到来方向对应的最佳的噪声降低效果。
并且,在上述中,假设通过用户10的操作切换部30切换连接,但在用户10不能确定噪声源的位置时,可以做成新追加麦克风判断部31及切换控制部32的结构。图15是在图12所示的结构中新追加了麦克风判断部31及切换控制部32的结构的图。
在图15中,麦克风判断部31参照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和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eR,判断最接近噪声源的麦克风是左耳麦克风14a及右耳麦克风14b中的哪一个麦克风。以下,对麦克风判断部31的判断方法进行说明。并且,假设图15所示的噪声控制装置的初始状态是切换部30连线了端子ac之间或端子bc之间的任一个的状态。麦克风判断部31对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和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eR分别进行频率分析。麦克风判断部31在由控制部15a进行控制的频带内的某个频率f,比较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的音压水平和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eR的音压水平。
这里,如上所述,切换部30连线了端子ac之间或端子bc之间的任一个的状态下,在接近噪声源的耳朵附近比另一耳朵附近降低噪声的水平减小。即,即使在切换部30连线了端子ac之间或端子bc之间的任一个的状态下,接近噪声源的麦克风的检测信号的音压水平比另一个麦克风的检测信号的音压水平高。因此,麦克风判断部31将音压水平大的麦克风判断为最接近噪声源的麦克风。
图16示出非控制时的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及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eR的频率分析结果、控制时的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的频率分析结果、及控制时的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eR的频率分析结果。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非控制时的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的音压水平和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eR的音压水平成为相同的水平。对此,在控制时,与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eR相比,左耳麦克风14a的检测信号eL的一方的音压水平大。因此,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麦克风判断部31将左耳麦克风14a判断为最接近噪声源的麦克风。
切换控制部32基于麦克风判断部31的判断结果控制切换部30,以便应连接控制部15a的输入的麦克风的输出切换为最接近噪声源的麦克风的输出。
这样,做成图15所示的结构,从而在用户10不能确定噪声源的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应连接控制部15a的输入的麦克风的输出自动切换为最接近噪声源的麦克风的输出。
并且,在图15所示的结构中,基于麦克风判断部31及切换控制部32的切换动作,可以仅在噪声控制装置的动作初始时进行,也可以定期进行。
此外,在图15所示的结构中,麦克风判断部31比较左耳麦克风14a及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的音压水平,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与检测信号有关的互相关函数来判断。这时,麦克风判断部31首先计算与左耳麦克风14a及右耳麦克风14b的检测信号有关的互相关函数。基于互相关函数取检测信号的时间差的最大值的特征,麦克风判断部31根据互相关函数计算两检测信号的时间差。麦克风判断部31根据计算出的时间差评价噪声到来方向,判断最接近噪声源的麦克风。此外,麦克风判断部31例如也可以基于飞机等乘坐物内的座位位置信息来判断最接近噪声源的麦克风。所谓座位位置信息是例如右侧座位或左侧座位、过道侧座位或窗口侧座位等的信息。并且,例如在窗口侧座位中,噪声源存在于窗口侧,所以麦克风判断部31判断最接近窗口侧的麦克风。
并且,在图12及图15所示的结构中做成具有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及右耳高频控制部25b的结构,但可以是省略这些的结构。
此外,在图12及图15所示的结构中,如图17所示,可以是新具备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回波消除部26的结构。图17是表示在图12及图15所示的结构中新具备第二实施方式说明的回波消除部26的结构的图。这时,如图17所示,在图12所示的结构上新具备回波消除部26、切换部33、及减法器34。切换部33将回波消除部26的连接端切换为加法器21a的输出及加法器21b的输出中的任一个。在切换部33设有端子a~c。回波消除部26的输入与端子c连接。加法器21a的输出与端子a连接。加法器21b的输出与端子b连接。切换部33通过连线端子ac之间或端子bc之间来切换连线状态。并且,切换部33与切换部30连动而切换为任意的连线状态。即,在切换部30的连线状态是连线了端子ac之间的状态时,假设切换部33的连线状态也是连线了端子ac之间的状态。此外,在切换部30的连线状态是连线了端子bc之间的状态时,假设切换部33的连线状态也是连线了端子bc之间的状态。减法器34从切换部30的输出信号中减去回波消除部26的输出信号。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利用上述的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进一步发展的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8说明第一利用方式。图18是表示利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第一利用方式的结构的图。图18所示的结构是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追加了控制部15b的结构。在图18中,假设用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结构部具有相同的功能,省略详细的说明。此外,图18是从用户10的头部上方看的图,用户10面向纸面并朝上。
控制部15b除了具有右耳扬声器部14b的电声变换函数HR的反特性的滤波系数设定为反馈控制滤波器以外,是与用图3说明的控制部15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控制部15b基于检测信号eL生成用于控制为由左耳麦克风14a检测出的检测信号eL的电平减小的控制信号。由控制部15a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右耳扬声器13b。
根据图18所示的结构,即使在左耳扬声器13a和右耳扬声器13b的特性差别很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左右两耳降低噪声。此外,相对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由于仅使用1个用于检测噪声的麦克风,所以有能够抑制麦克风成本的优点。
接着,参照图19说明第二利用方式。图19是表示进一步发展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的第二利用方式的结构的图。图19所示的结构是在图9所示的结构上追加了控制部15c的结构。在图19中,假设用与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结构部具有相同的功能,省略详细的说明。此外,图19是从用户10的头部上方看的图,用户10面向纸面并朝上。
控制部15c除了设定对电声变换函数HR进行模拟的滤波系数的过滤X滤波器155以外,是与用图10说明的控制部15a的结构相同的结构。控制部15c基于检测信号eL生成用于控制为由左耳麦克风14a检测出的检测信号eL的电平减小的控制信号。由控制部15c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加法器21b。控制部15a基于检测信号eR生成用于控制为由右耳麦克风14b检测出的检测信号eR的电平减小的控制信号。由控制部15a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加法器21a。加法器21a将由控制部15a生成的控制信号和由左耳高频控制部25a生成的控制信号相加,输出到左耳扬声器13a。加法器21b将由控制部15c生成的控制信号和由右耳高频控制部25b生成的控制信号相加,输出到右耳扬声器13b。
在这种结构中,例如考虑电声变换函数HL而设计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因此,在左耳麦克风14a的特性因经年劣化等原因而变差时,由左耳高频控制部25a生成的控制信号不能成为消除噪声的信号。因此,由左耳麦克风14a、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加法器21a及左耳扬声器13a形成的反馈回路不按照设计工作,不能够在左耳附近降低噪声的高频带。同样地,考虑作为与电声变换函数HL相同的值的电声变换函数HR而设计控制部15c。因此,当左耳麦克风14a的特性因经年劣化等原因而变差时,由控制部15c生成的控制信号不是能够消除噪声的信号。不能在右耳附近降低低频带的噪声。
但是,若右耳麦克风14b的特性不变差而正常工作,则控制部15a和右耳高频控制部24b输出可消除噪声的控制信号。因此,能够降低到达左耳附近的噪声的低频带及到达右耳附近的噪声的高频带。这样,在图19所示的结构中,将包含控制部15a的反馈回路内包含的麦克风设为右耳麦克风14b,将包含控制部15c的反馈回路内包含的麦克风设为左耳麦克风14a。由此,在一方的麦克风的特性劣化时,也能够避免完全没有噪声降低效果的危险。
接着,对第三利用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利用方式的结构是在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将由左耳高频控制部25a及右耳高频控制部25b生成的控制信号的频带设为与控制部15a相同的频带的结构。根据该结构,降低噪声的频带是由控制部15a生成的控制信号的频带,能够进一步增大降低噪声的水平。
并且,在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中,除了头带11、左耳盒12a、右耳盒12b、左耳扬声器13a、右耳扬声器13b、左耳麦克风14a、右耳麦克风14b、及外部麦克风14Cc外的各构成部可以通过由LSI等的集成电路或专用的信号处理电路形成单芯片的器件来实现。此外,上述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的噪声控制装置也可以通过将相当于上述各构成部的功能的部件分别芯片化的器件来实现。例如,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控制部15由集成电路实现。这时,该集成电路具备输入来自左耳麦克风14a的输出的输入端子和分别向左耳扬声器13a及右耳扬声器13b输出由控制部15生成的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子。并且,这里假设为LSI,但是根据集成度的不同,有时也称为IC、系统LSI、超级LSI、极级LSI。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可以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在LSI制造之后,可以利用可编程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或可再构成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进而,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或衍生的其它技术而出现可替换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当然可以利用该技术来进行功能模块的集成化。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的噪声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在用一个运算处理电路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增大控制部中的输入输出延迟而充分发挥噪声降低效果的头戴式受话装置及具有音乐再现功能的头戴式受话装置等中。

Claims (11)

1.一种噪声控制装置,降低分别到达声学上独立的多个空间的噪声,其特征在于,具备:
声音输出单元,设置成分别对应于上述多个空间并向对应的空间输出声音;
第一噪声检测单元,设置在上述多个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空间中,检测到达该空间的噪声;及
一个第一信号生成单元,基于由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一个检测出的噪声生成用于消除该噪声的消除信号,将生成的消除信号分别输出到多个上述声音输出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信号生成单元将上述消除信号生成为上述消除信号的电平随着上述消除信号的频率下降而增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二噪声检测单元,设置在上述多个空间以外的空间且存在产生上述噪声的噪声源的空间中,检测从该噪声源到达的噪声;以及
第二信号生成单元,基于由上述第二噪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噪声生成用于消除该噪声的消除信号,向多个上述声音输出单元分别输出所生成的消除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上述多个空间;
上述噪声控制装置还具备第三信号生成单元,该第三信号生成单元设置成分别对应于多个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基于由对应的第一噪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噪声来生成具有高于预定频率的频率的上述消除信号,向设置在与对应的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相同的空间中的上述声音输出单元输出所生成的消除信号;
上述第一信号生成单元基于由多个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一个检测出的噪声生成具有上述预定频率以下的频率的上述消除信号,向多个上述声音输出单元分别输出所生成的消除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定频率是比从上述声音输出单元的输入到设置在与该声音输出单元相同的空间中的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为止的、在电声变换函数中产生相位延迟的频率低的频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上述多个空间中,
上述噪声控制装置还具备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将应连接上述第一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入的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切换为多个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中的某一个输出;
上述切换单元根据使用者的行为,将应连接上述第一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入的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切换为设置于与产生上述噪声的噪声源最接近的位置的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上述多个空间中;
上述噪声控制装置还具备:
切换单元,将应连接上述第一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入的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切换为多个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任一个输出;
电平检测单元,分别检测由多个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噪声的电平;
上述切换单元将应连接上述第一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入的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切换为由上述电平检测单元检测出最高电平的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
8.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分别设置在上述多个空间中;
上述噪声控制装置还具备:
切换单元,将应连接上述第一信号生成单元的输入的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切换为多个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中的某一个输出;
计算单元,计算与由多个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噪声有关的互相关函数;
上述切换单元基于由上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互相关函数切换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噪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音频信号输出单元,向多个上述声音输出单元分别输出音频信号;
第四信号生成单元,生成消除信号,该消除信号用于消除从上述音频信号输出单元输出的音频信号;
加法器,将基于由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一个检测出的声音的信号、和由上述第四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的上述消除信号相加,将相加的信号输出到上述第一信号生成单元;
基于由上述第一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一个检测出的声音的信号包含:基于到达设有该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的空间的噪声的信号、和通过设置在与该第一噪声检测单元相同的空间中的上述声音输出单元而从上述音频信号输出单元输出的音频信号。
10.一种集成电路,降低分别到达声学上独立的多个空间的噪声,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入端子,向设置在上述多个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空间中且检测到达被设置的空间的噪声的噪声检测单元,输入该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一个的输出;
一个信号生成单元,基于由上述输入端子输入的上述噪声检测单元的输出,生成用于消除由该噪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噪声的消除信号;及
输出端子,对分别与上述多个空间对应地设置且向对应的空间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单元,分别输出由上述信号生成单元生成的消除信号。
11.一种头戴式受话器,降低分别到达分别形成于使用者的左耳及右耳附近的声学上独立的两个空间的噪声;其特征在于,具备:
左耳用声音输出单元,设置在形成于上述左耳附近的空间,向该空间输出声音;
右耳用声音输出单元,设置在形成于上述右耳附近的空间,向该空间输出声音;
噪声检测单元,设置在上述两个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空间中,检测到达该空间的噪声;及
一个信号生成单元,基于由上述噪声检测单元中的一个检测出的噪声来生成用于消除该噪声的消除信号,向上述左耳声音输出单元及右耳声音输出单元分别输出所生成的消除信号。
CN2006800391210A 2005-10-21 2006-10-18 噪声控制装置 Active CN1012925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06904 2005-10-21
JP306904/2005 2005-10-21
PCT/JP2006/320769 WO2007046435A1 (ja) 2005-10-21 2006-10-18 騒音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2567A true CN101292567A (zh) 2008-10-22
CN101292567B CN101292567B (zh) 2012-11-21

Family

ID=37962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91210A Active CN101292567B (zh) 2005-10-21 2006-10-18 噪声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16472B2 (zh)
JP (2) JPWO2007046435A1 (zh)
CN (1) CN101292567B (zh)
WO (1) WO2007046435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193A (zh) * 2009-04-03 2010-10-06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回音处理装置与其相关方法
CN101930731A (zh) * 2010-07-01 2010-12-2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矿用多波自适应主动噪声控制系统
CN101976561A (zh) * 2010-10-28 2011-02-16 苏州辰戈电子有限公司 多变量空气振动消降噪装置及消降噪方法
CN101996626A (zh) * 2010-10-29 2011-03-30 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 噪音消除方法与装置
CN102348150A (zh) * 2010-07-22 2012-02-08 索尼公司 音频信号处理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2414741A (zh) * 2009-04-29 2012-04-11 伯斯有限公司 响应于环境噪声水平进行的基于前馈的anr调整
US8718273B2 (en) 2009-02-18 2014-05-06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echo signal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075796A (zh) * 2013-12-17 2014-10-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高准确性个体噪声测量方法
CN104184434A (zh) * 2013-05-22 2014-12-03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滤波装置以及信号滤波方法
CN104364844A (zh) * 2012-06-08 2015-02-18 英特尔公司 针对长延迟回声的回声消除算法
CN106797193A (zh) * 2014-05-23 2017-05-31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马达的噪音调制和噪音降低的方法
CN109313888A (zh) * 2016-06-13 2019-02-05 索尼公司 声音处理装置、声音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45693A1 (en) * 2007-03-20 2010-06-10 Martin L Lenhardt Method of decoding nonverbal cues in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s and language impairment
JP4942555B2 (ja) * 2007-06-01 2012-05-30 株式会社オーディオテクニカ ノイズキャンセルヘッドホン
CN102273232B (zh) * 2008-11-10 2016-03-16 伯恩同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播放双声道和单声道信号的耳机和方法
US9202455B2 (en) 2008-11-24 2015-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enhanced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US9202456B2 (en) * 2009-04-23 2015-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for automatic control of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US8611553B2 (en) * 2010-03-30 2013-12-17 Bose Corporation ANR instability detection
US8315405B2 (en) * 2009-04-28 2012-11-20 Bose Corporation Coordinated ANR reference sound compression
US8532310B2 (en) * 2010-03-30 2013-09-10 Bose Corporation Frequency-dependent ANR reference sound compression
US20110183629A1 (en) * 2010-01-26 2011-07-28 Broadcom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Having Adaptable Feature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
US9053697B2 (en) 2010-06-01 2015-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device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udio equalization
US8908877B2 (en) 2010-12-03 2014-12-09 Cirrus Logic, Inc. Ear-coupling detection and adjustment of adaptive response in noise-canceling in personal audio devices
US9142207B2 (en) 2010-12-03 2015-09-22 Cirrus Logic, Inc. Oversight control of an adaptive noise canceler in a personal audio device
DE102011013343B4 (de) * 2011-03-08 2012-12-13 Austriamicrosystems Ag Regelsystem für aktive Rauschunterdrückung sowie Verfahren zur aktiven Rauschunterdrückung
US9318094B2 (en) 2011-06-03 2016-04-19 Cirrus Logic, Inc. Adaptive noise canceling architecture for a personal audio device
US9824677B2 (en) 2011-06-03 2017-11-21 Cirrus Logic, Inc. Bandlimiting anti-noise in personal audio devices having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ANC)
US8958571B2 (en) 2011-06-03 2015-02-17 Cirrus Logic, Inc. MIC covering detection in personal audio devices
US9214150B2 (en) 2011-06-03 2015-12-15 Cirrus Logic, Inc. Continuous adaptation of secondary path adaptive response in noise-canceling personal audio devices
US8948407B2 (en) 2011-06-03 2015-02-03 Cirrus Logic, Inc. Bandlimiting anti-noise in personal audio devices having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ANC)
EP2551845B1 (en) * 2011-07-26 2020-04-01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Noise reducing sound reproduction
US9325821B1 (en) 2011-09-30 2016-04-26 Cirrus Logic, Inc. Sidetone management in an adaptive noise canceling (ANC) system including secondary path modeling
US9014387B2 (en) 2012-04-26 2015-04-21 Cirrus Logic, Inc. Coordinated control of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ANC) among earspeaker channels
US9142205B2 (en) 2012-04-26 2015-09-22 Cirrus Logic, Inc. Leakage-modeling adaptive noise canceling for earspeakers
US9082387B2 (en) 2012-05-10 2015-07-14 Cirrus Logic, Inc. Noise burst adaptation of secondary path adaptive response in noise-canceling personal audio devices
US9318090B2 (en) 2012-05-10 2016-04-19 Cirrus Logic, Inc. Downlink tone detection and adaptation of a secondary path response model in an adaptive noise canceling system
US9319781B2 (en) 2012-05-10 2016-04-19 Cirrus Logic, Inc. Frequency and direction-dependent ambient sound handling in personal audio devices having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ANC)
US9123321B2 (en) 2012-05-10 2015-09-01 Cirrus Logic, Inc. Sequenced adaptation of anti-noise generator response and secondary path response in an adaptive noise canceling system
WO2014037766A1 (en) * 2012-09-10 2014-03-13 Nokia Corporation Detection of a microphone impairment
US9532139B1 (en) 2012-09-14 2016-12-27 Cirrus Logic, Inc. Dual-microphone frequency amplitude response self-calibration
US9107010B2 (en) 2013-02-08 2015-08-11 Cirrus Logic, Inc. Ambient noise root mean square (RMS) detector
US9369798B1 (en) 2013-03-12 2016-06-14 Cirrus Logic, Inc. Internal dynamic range control in an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ANC) system
US9215749B2 (en) 2013-03-14 2015-12-15 Cirrus Logic, Inc. Reducing an acoustic intensity vector with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with two error microphones
US9414150B2 (en) 2013-03-14 2016-08-09 Cirrus Logic, Inc. Low-latency multi-driver adaptive noise canceling (ANC) system for a personal audio device
US9635480B2 (en) 2013-03-15 2017-04-25 Cirrus Logic, Inc. Speaker impedance monitoring
US9467776B2 (en) 2013-03-15 2016-10-11 Cirrus Logic, Inc. Monitoring of speaker impedance to detect pressure applied between mobile device and ear
US9324311B1 (en) 2013-03-15 2016-04-26 Cirrus Logic, Inc. Robust adaptive noise canceling (ANC) in a personal audio device
US9208771B2 (en) 2013-03-15 2015-12-08 Cirrus Logic, Inc. Ambient noise-based adaptation of secondary path adaptive response in noise-canceling personal audio devices
US10206032B2 (en) 2013-04-10 2019-02-12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mode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for audio headsets
US9462376B2 (en) 2013-04-16 2016-10-04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ybrid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US9478210B2 (en) 2013-04-17 2016-10-25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ybrid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US9460701B2 (en) 2013-04-17 2016-10-04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by biasing anti-noise level
US9578432B1 (en) 2013-04-24 2017-02-21 Cirrus Logic, Inc. Metric and tool to evaluate secondary path design in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systems
CN103269465B (zh) 2013-05-22 2016-09-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噪声环境下的耳机通讯方法和一种耳机
US9264808B2 (en) 2013-06-14 2016-02-16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on and cancellation of narrow-band noise
WO2014207990A1 (ja) * 2013-06-27 2014-12-31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US9392364B1 (en) 2013-08-15 2016-07-12 Cirrus Logic, Inc. Virtual microphone for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in personal audio devices
US9666176B2 (en) 2013-09-13 2017-05-30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by adaptively shaping internal white noise to train a secondary path
US9620101B1 (en) 2013-10-08 2017-04-11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intaining playback fidelity in an audio system with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US10382864B2 (en) 2013-12-10 2019-08-13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daptive playback equalization in an audio device
US10219071B2 (en) 2013-12-10 2019-02-26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ndlimiting anti-noise in personal audio devices having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US9704472B2 (en) 2013-12-10 2017-07-11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secondary path information between audio channels in an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system
US9369557B2 (en) 2014-03-05 2016-06-14 Cirrus Logic, Inc. Frequency-dependent sidetone calibration
US9479860B2 (en) 2014-03-07 2016-10-25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performance of audio transducer based on detection of transducer status
US9648410B1 (en) 2014-03-12 2017-05-09 Cirrus Logic, Inc. Control of audio output of headphone earbuds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 headphone earbuds
JP6377935B2 (ja) * 2014-03-31 2018-08-22 株式会社東芝 音響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音響制御方法
US9319784B2 (en) 2014-04-14 2016-04-19 Cirrus Logic, Inc. Frequency-shaped noise-based adaptation of secondary path adaptive response in noise-canceling personal audio devices
US9609416B2 (en) 2014-06-09 2017-03-28 Cirrus Logic, Inc. Headphone responsive to optical signaling
US10181315B2 (en) 2014-06-13 2019-01-15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enabling and disabling adaptation of an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system
US9478212B1 (en) 2014-09-03 2016-10-25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of adaptive secondary path estimate to control equalization in an audio device
US9552805B2 (en) 2014-12-19 2017-01-24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control for feedback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US9905216B2 (en) * 2015-03-13 2018-02-27 Bose Corporation Voice sensing using multiple microphones
US9558731B2 (en) * 2015-06-15 2017-01-31 Blackberry Limited Headphones using multiplexed microphone signals to enable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US10026388B2 (en) 2015-08-20 2018-07-17 Cirrus Logic, Inc. Feedback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ANC) controller and method having a feedback response partially provided by a fixed-response filter
US9578415B1 (en) 2015-08-21 2017-02-21 Cirrus Logic, Inc. Hybrid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system with filtered error microphone signal
WO2017072947A1 (ja) * 2015-10-30 2017-05-0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能動型騒音制御装置、能動型騒音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182722B1 (en) * 2015-12-16 2020-12-09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Active noise control in a helmet
US10013966B2 (en) 2016-03-15 2018-07-03 Cirrus Log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for multiple-driver personal audio device
KR101827276B1 (ko) * 2016-05-13 2018-03-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945630B1 (ko) 2017-09-29 2019-02-07 강건일 잡음제거용 스피커 박스.
US10872592B2 (en) 2017-12-15 2020-12-22 Skullcandy, Inc. Noise-canceling headphones including multiple vibration members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484792B2 (en) 2018-02-16 2019-11-19 Skullcandy, Inc. Headphone with noise cancellation of acoustic noise from tactile vibration driver
EP3528241B1 (en) * 2018-02-20 2021-01-2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Noise reduction device, noise reduction system, and noise reduction control method
US10418021B2 (en) 2018-02-21 2019-09-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Noise reduction device, noise reduction system, and noise reduction control method
US11074903B1 (en) * 2020-03-30 2021-07-2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udio device with adaptive equalization
CN112509549B (zh) * 2020-12-28 2022-08-05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用于环境噪声的主动降噪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717043D0 (en) * 1987-07-20 1987-08-26 Plessey Co Plc Noise reduction systems
JP2781193B2 (ja) * 1989-02-25 1998-07-30 カル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ノイズ・キャンセラー
JP2517150B2 (ja) * 1990-03-30 1996-07-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消音装置
US5182774A (en) * 1990-07-20 1993-01-26 Telex Communications, Inc. Noise cancellation headset
JPH0536991U (ja) * 1991-10-17 1993-05-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ヘツドホン装置
JPH0667679A (ja) * 1992-08-18 1994-03-1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能動消音システム及び消音装置
US5715321A (en) * 1992-10-29 1998-02-03 Andrea Electronics Coporation Noise cancellation headset for use with stand or worn on ear
GB2274757A (en) 1993-01-28 1994-08-03 Secr Defence Ear defenders employing active noise control
JP3131716B2 (ja) 1993-05-13 2001-02-05 長野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音声検出装置
JPH0792988A (ja) * 1993-09-27 1995-04-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音声検出装置と映像切り替え装置
JPH07181980A (ja) * 1993-12-22 1995-07-21 Sekisui Chem Co Ltd 消音装置
JPH07181982A (ja) * 1993-12-24 1995-07-21 Nkk Corp 能動的消音装置
JPH07219558A (ja) 1994-01-28 1995-08-18 Hitachi Ltd ダクト用能動消音装置
US5604813A (en) * 1994-05-02 1997-02-18 Noise Cancell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dustrial headset
JPH08272374A (ja) * 1995-03-30 1996-10-18 Daiken Trade & Ind Co Ltd アクティブ消音装置
JPH0937380A (ja) * 1995-07-24 1997-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騒音制御型ヘッドセット
JPH09160567A (ja) 1995-12-05 1997-06-20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セル形電子消音システム
JPH1011072A (ja) * 1996-06-24 1998-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騒音制御装置
US5995631A (en) * 1996-07-23 1999-11-30 Kabushiki Kaisha Kawai Gakki Seisakusho Sound image localization apparatus, stereophonic sound image enhancement apparatus, and sound image control system
JPH11305784A (ja) * 1998-04-24 1999-11-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騒音制御装置
JP2001016679A (ja) * 1999-07-02 2001-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ノイズ低減装置
JP3863323B2 (ja) * 1999-08-03 2006-12-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ホンアレイ装置
JP4086743B2 (ja) * 2002-09-20 2008-05-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騒音制御装置
JP2005257720A (ja) * 2004-03-09 2005-09-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能動騒音制御装置
US20050276422A1 (en) * 2004-05-25 2005-12-15 Buswell Thomas N Integral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section
US7353908B1 (en) * 2004-09-21 2008-04-08 Em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ttenuating noise from a cabinet housing computer equipment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18273B2 (en) 2009-02-18 2014-05-06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echo signal and method thereof
CN101854193B (zh) * 2009-04-03 2013-06-05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回音处理装置与其相关方法
CN101854193A (zh) * 2009-04-03 2010-10-06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回音处理装置与其相关方法
CN102414741A (zh) * 2009-04-29 2012-04-11 伯斯有限公司 响应于环境噪声水平进行的基于前馈的anr调整
CN101930731A (zh) * 2010-07-01 2010-12-2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矿用多波自适应主动噪声控制系统
CN102348150A (zh) * 2010-07-22 2012-02-08 索尼公司 音频信号处理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2348150B (zh) * 2010-07-22 2016-05-04 索尼公司 音频信号处理装置、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1976561A (zh) * 2010-10-28 2011-02-16 苏州辰戈电子有限公司 多变量空气振动消降噪装置及消降噪方法
CN101996626B (zh) * 2010-10-29 2013-04-24 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 噪音消除方法与装置
CN101996626A (zh) * 2010-10-29 2011-03-30 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 噪音消除方法与装置
CN104364844A (zh) * 2012-06-08 2015-02-18 英特尔公司 针对长延迟回声的回声消除算法
CN104184434A (zh) * 2013-05-22 2014-12-03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滤波装置以及信号滤波方法
CN104075796A (zh) * 2013-12-17 2014-10-0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高准确性个体噪声测量方法
CN106797193A (zh) * 2014-05-23 2017-05-31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马达的噪音调制和噪音降低的方法
CN106797193B (zh) * 2014-05-23 2019-08-20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马达的噪音调制和噪音降低的方法
CN109313888A (zh) * 2016-06-13 2019-02-05 索尼公司 声音处理装置、声音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226366A (ja) 2012-11-15
WO2007046435A1 (ja) 2007-04-26
JP5566427B2 (ja) 2014-08-06
JPWO2007046435A1 (ja) 2009-04-23
US8116472B2 (en) 2012-02-14
US20100150367A1 (en) 2010-06-17
CN101292567B (zh)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2567B (zh) 噪声控制装置
CN100493235C (zh) 夏富拉型音响信号处理电路以及方法
CN103385009B (zh) 声场控制装置以及声场控制方法
CN102460567B (zh) 声音相关的anr信号处理调节
CN102460566A (zh) Anr信号处理增强
JP6870078B2 (ja) 動的サウンド調整のための雑音推定
CN106060715A (zh) 噪声降低的声音再现
US20100215190A1 (en) Noise suppressing device, noise suppr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9643538A (zh) 用于固定前馈噪声衰减系统的自适应换能器校准
CN102440003A (zh) 音频空间化和环境仿真
US6111962A (en) Reverberation system
US20010021257A1 (en) Stereophonic sound field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2020106619A (ja) 能動型騒音制御システム、能動型騒音制御システムの設定方法及びオーディオシステム
CN109690671A (zh) 主动噪声降低装置、移动体装置以及主动噪声降低方法
KR100952400B1 (ko) 원하지 않는 라우드 스피커 신호들을 제거하는 방법
JP3985234B2 (ja) 音像定位装置
JPH1066198A (ja) ステレオ音像拡大装置及び音像制御装置
CN107666637A (zh) 自调式主动噪声消除方法、系统及耳机装置
JP2007043615A (ja) 音場再現方法、音声信号処理方法、音声信号処理装置
JPH09233599A (ja) 音像定位装置および音像定位方法
KR20190016953A (ko) 음향 처리 장치, 음향 처리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JP4402632B2 (ja) オーディオ装置
WO2022227982A1 (zh) Tws耳机和tws耳机的播放方法及装置
WO2019135269A1 (ja) スピーカ駆動装置、スピー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H10126898A (ja) 音像定位装置及び音像定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