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4735A - 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4735A
CN101264735A CNA200810084009XA CN200810084009A CN101264735A CN 101264735 A CN101264735 A CN 101264735A CN A200810084009X A CNA200810084009X A CN A200810084009XA CN 200810084009 A CN200810084009 A CN 200810084009A CN 101264735 A CN101264735 A CN 101264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terminal
connector unit
main body
termin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40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4735B (zh
Inventor
浦野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Motor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64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47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47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47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1Bolt, set screw or screw clamp
    • H01R13/6215Bolt, set screw or screw clamp using one or more bol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9/00Electrical connectors
    • Y10S439/908Contact having two contact surfaces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 on opposite sides of insulative body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包括:具有相对于拆卸方向的倾斜面的机电设备的主体;端子连接器单元,其邻接于所述主体并与该主体分开地形成,并且具有电缆通过其插入所述端子连接器单元中的插入开口和与该倾斜面紧密地接触的接触面;汇流条,其通过形成在该倾斜面和该接触面上的连接开口伸进该端子连接器单元中,并具有电连接于所述主体内的一个端子和电连接于该端子连接器单元内的电缆的端子的另一个端子;以及一个或多个连接螺栓,其穿过该倾斜面和该接触面,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该主体和该端子连接器单元,改进维修效率并减少成本。

Description

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cable connectionstructure),其将流动电力(flowing power)的电缆从蓄电池连接于该车辆内的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动车辆通过电缆从蓄电池向车辆的驱动电机供给电力(例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HEI 8-48164
在这里,将参考附图图9关于围绕通过本发明的创造得到的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机的示意结构进行描述,图9是示意地示出从后面看的电动车辆的透视图。
如图9所示,电动车辆(车辆)100包括用于驱动车辆100的驱动电机101、装有逆变器(inverter)和控制单元(两者均未示出)的MCU(电机控制单元)102、以及装有充电器(未示出)的DC/DC变流器103。
驱动电机101设置在后轴上,而MCU 102设置在驱动电机101的上方。DC/DC变流器103邻接地(contigously to)设置在MCU 102的左侧。
驱动电机101、MCU 102和DC/DC变流器103经由未示出的支架等而固定在电机安装框架104上。该电机安装框架104固定于车辆100的未示出的横梁(cross member)上。
而且,充电有电力以驱动车辆100的蓄电池(未示出)设置在车辆100的底板(未示出)的下面和MCU 102的前面。
驱动电机101和蓄电池用多个电缆106相互电连接于MCU 102,通过该电缆,直流电从蓄电池供给MCU 102,并且通过该电缆,由将直流电变换成三相交流电的该MCU 102中的逆变器得到的三相交流电供给驱动电机101。
附图标记105表示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是用于将由驱动电机101产生的驱动力传输给未示出的驱动轮的传动系(driveline),并且该驱动机构由差动齿轮、各种轴和其他元件(均未示出)形成。该驱动机构连接于可操作的驱动电机101以将驱动力传输给驱动电机101。
在这里,现在将描述电缆106和MCU 102之间的连接结构。如图10所示,端子连接器单元102A形成在将被连接于电缆106的端子106A的MCU 102上,该电缆106将MCU 102连接于电机101和设置在下面的蓄电池。端子连接器单元102A由从MCU主体102B的上侧水平地伸出的悬臂形成。
在该MCU 102内,安装汇流条102C以电连接电缆106和MCU主体102B。对应于螺栓113具有螺纹的螺栓孔形成在每个汇流条102C的端部上。
电缆106通过凸缘111从端子连接器单元102A的底部而插入MCU 102中。凸缘111被螺栓112压接抵靠(crimped onto)在端子连接器单元102A的底部上。这样避免水通过电缆106的插入部分而浸入MCU 102内。
每个电缆106的一端采取所谓的圆形端子的形式,并且每个端子106A形成为螺栓113通过其穿入的圆环形形状。电缆106的端子106A和对应的汇流条(busbar)102C沿着车辆的机器(machine)方向由螺栓113接合,因而电连接MCU 102和电缆106。在端子连接器单元102A的后面上,形成可封闭的工作窗口114,以允许操作人员紧固螺栓113。
如果布局结构限制像车辆100那样的设置在MCU 102下面的驱动电机101和蓄电池,优选地,电缆106分布成从MCU 102的底部连接于MCU 102(具体是端子连接器单元102A),以便电缆106的长度变成最短。
当在参考图9和图10所描述的车辆100中,设置在MCU 102下面的诸如电机101的单元将进行维修时,MCU 102应当被从车辆100上拆去,如图11所示。在维修MCU 102本身的情况下,MCU 102应当被从车辆100拆卸。
如果MCU 102设置在车辆100的底板(在这里是行李箱底板)120的下面,操作人员临时提升MCU 102到允许操作人员通过工作窗口114来松开电缆106的位置(即,在螺栓113比底板120高的位置),以通过形成在底板120上的底板开口120A,从车辆100拆下MCU 102,因为汇流条102C沿着机器方向由螺栓113接合于电缆106。而且,操作人员需要松开被提升的MCU 102里面的螺栓113。为此,用车辆100举例说明的这类车辆使得MCU 102和在MCU 102下面的其他单元的维修变得复杂。
此外,MCU 102应当被提升到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工作窗口114处理MCU 102的位置。这需要每个电缆106的足够充分的长度,但这引起成本增加和重量增加。
在上述电动车辆100中使用的电缆106具有大直径和高刚性,并因此往往不容易弹性变形,为此,即便电缆106具有足够充分的长度,该充分长度的弹性对MCU 102向上施加很大的力,这个力在通常安装状态不必要地加载在端子106A上。相反,如果电缆106的充分的长度设置成较短,那么电缆106的刚度进一步大大地加载在提升的MCU 102上,降低操作效率。
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与电缆106和MCU 102有关,而且与用于任何使用目的的任何机电设备(electric machinery)有关。
机电设备的拆卸方向不限于竖直方向,并且在电缆沿着不同于拆卸方向的方向连接的情况下,也产生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前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提高维修效率并减少成本,其中电缆沿着不同于机电设备拆卸方向的方向连接于该机电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一般特征,提供一种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该电动车辆由电机产生的驱动力驱动,并且在该电动车辆中,电缆的端子连接于从该车辆上可拆卸的机电设备,该电缆连接结构包括:机电设备的主体,其具有其假想的法线相对于拆卸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端子连接器单元,其邻接于该主体并与该主体分开地形成,并且具有电缆通过其插入该端子连接器单元中的插入开口和与该倾斜面紧密地接触的接触面;汇流条,其通过形成在该倾斜面和接触面上的连接开口伸进该端子连接器单元中,并具有电连接于该主体里面的一个端子和电连接于在该端子连接器单元里面的该电缆的端子的另一个端子;以及一个或多个连接螺栓,其穿过该倾斜面和接触面,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该主体和该端子连接器单元。
为了除去该机电设备,通过松开该连接螺栓,该主体和端子连接器单元能够被分开。不用改变该主体,主体能够被从该车辆拆下。这样不需要沿着拆卸方向临时移动该机电设备。而且,由于连接螺栓相对于该拆卸方向倾斜,操作人员能够很容易紧固/松开该连接螺栓,并且能够大大提高维修效率。
还有,充分的电缆长度能够被缩短,这能够减少成本和重量,同时节省车辆内的空间。
此外,由于机电设备的主体和端子连接器单元仅仅在该倾斜面和接触面之间的连接处连接,只在该连接处进行的密封处理能够确保足够的防水性,这使电缆连接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的特征,该电缆连接结构还可以包括:用于保持电力以驱动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并且该机电设备可以是用于调节从蓄电池向电机供给的电力的电机控制单元。
一般的MCU连接更多数目的电缆,比较高的电流将流过所述电缆,并且该电缆因此具有大直径、高刚性和重重量。但是,本发明设置将被引导进入MCU的电缆的长度比常规的电动车辆中的所用的电缆短,因此能够实现提高维修效率并减少成本。
作为另一个优选的特征,拆卸方向可以是竖直方向;并且该端子连接器单元可以邻接地设置在该主体的侧面。
在具有电缆从底部插入其中的机电设备的电动车辆中,重量很重的机电设备无需沿着向上的竖直方向被临时提升,而能够从车辆上拆卸。能够大大提高维修效率。
作为附加的优选特征,电缆的端子可以沿着该拆卸方向,用螺栓而可拆卸地连接于汇流条;并且该端子连接器单元可以具有可封闭的检修口(access opening),以便通过该检修口沿着拆卸方向进行从汇流条上拆卸该电缆的端子的操作。
检修窗口的存在使得能够可靠地连接电缆的端子和汇流条。同时,该电缆的端子和汇流条通过该检修窗口能够很容易从该拆卸方向连接/拆开。
作为又一优选的特征,面向该拆卸方向的该主体的面与面向该拆卸方向的端子连接器单元的面基本上齐平。
另外,面向该拆卸方向的该机电设备的面被优选设置成相对于面向该拆卸方向的该端子连接器单元的面而朝着该拆卸方向。换句话说,优选形成面向该拆卸侧的该端子连接器单元的该侧为从该主体的倾斜面的顶端或从该顶面之下水平地延伸。
利用这种结构,面向拆卸方向的该端子连接器单元的面不伸出到面向拆卸方向的该主体的面的外面,以便能够节省该车辆的内部空间。
作为再一个优选的特征,该端子连接器单元可以包括:用于从连接开口向电缆的端子引导该汇流条的汇流条引导部分;和形成在接触面上的螺栓接合部分,该螺栓接合部分采取板的形式,在其上形成一个或多个用于该连接螺栓的螺栓孔。
利用这种结构,通过形成在该主体的倾斜面和该端子连接器单元的接触面上的连接开口,该汇流条能够被引导到该电缆的端子。
由于在端子连接器单元的接触面上以板的形式形成螺栓接合部分不会引起该连接孔穿过该端子连接器单元的内部空间,因此不需要考虑由于牢固地紧固连接螺栓而引起的变形。这能够进一步牢固地将主体连接于端子连接器单元。这使得该主体进一步紧密地接触该端子连接器单元,增强了防水性。此外,具有较短螺纹的螺栓能够被用作连接螺栓,以有利地减少成本。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另外的特征将变得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车辆中的机电设备和电缆连接结构的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示意地示出从车辆的后面看的该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后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示意地示出从上面看的该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后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4是仅仅示出该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机电设备的透视图;
图5是仅仅示意地示出从车辆的后面看的该第一实施例的端子连接器单元的透视图;
图6是仅仅示意地示出从车辆的前侧看的该第一实施例的端子连接器单元的透视图;
图7是示意地示出从侧面看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动车辆中的机电设备和电缆连接结构的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仅仅示出从该车辆后面看的该第二实施例的端子连接器单元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从车辆的后面看的通过本发明的创造得到的电动车辆的后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10是示意地示出通过本发明的创造得到的电动车辆的机电设备和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以及
图11是示出从上面看的通过本发明的创造得到的电动车辆的后部结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种优选实施例。图1-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的结构。图1是示意地示出机电设备和电缆之间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示意地示出从车辆的后面看的该电动车辆的后部结构的透视图;图3是示意地示出从上面看的该电动车辆的后部结构的透视图;图4是仅仅示出该电动车辆的机电设备的透视图;图5是仅仅示意地示出从车辆的后面看的该端子连接器单元的透视图;图6是仅仅示出从车辆的前侧看的该端子连接器单元的透视图。
如图2所示,该电动车辆(车辆)50包括用于驱动该车辆50的驱动电机(电机)1、MCU(电机控制单元)2,该MCU(电机控制单元)2装有逆变器和控制器(均未示出),用于调节从蓄电池供给的电力并控制被供给到驱动电机1的电力、以及容纳已安装充电器(charger)(未示出)的DC/DC变流器3。
驱动电机1设置在后轴上,而MCU 2设置在驱动电机1的上方。DC/DC变流器3邻接地设置在MCU 2的左侧。此外,为了驱动车辆50,当车辆50处于再生制动状态时,驱动电机1用作发电机,以产生再生能量。
驱动电机1、MCU 2和DC/DC变流器3经由未示出的支架等而固定在电机安装框架4上。该电机安装框架4固定于车辆50的未示出的横梁(cross member)上。
而且,充电有电力以驱动车辆50的蓄电池(未示出)设置在车辆50的底板(未示出)的下面和MCU 2的前面。
驱动电机1和蓄电池电用电缆6互相电连接于MCU 2,直流电通过该电缆从蓄电池供给MCU 2,并且,通过将直流电变换成三相交流电的该MCU 2中的逆变器得到的三相交流电通过该电缆供给驱动电机1。
此外,MCU 2、DC/DC变流器3电互连接,以便将由驱动电机1产生的并且其在DC/DC变流器3中整流的再生能量供给蓄电池。
由于作为电动车辆的车辆50、,需要将比较大的电流引入MCU 2、驱动电机1、DC/DC变流器3和其他元件中,因此电缆6设置成直径比较大并且刚性比较高,以便防止由于电流的引入产生热量。
附图标记5表示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是用于将由驱动电机1产生的驱动力传输给未示出的驱动轮的传动系(drive line),并且该驱动机构由差动齿轮、各种轴和其他元件(均未示出)形成。该驱动机构连接于驱动电机1以便将驱动力传输给驱动电机1。
如图1和图3所示,MCU 2可以通过形成在车辆50的底板40上用于维修目的的底板开口40A,沿着拆卸方向(即,竖直方向)从车辆50上拆下。
即,从车辆50上拆卸MCU 2允许维修MCU 2本身,并且附加地维修设置在该MCU 2下面的诸如驱动电机1的其他元件。
在这里,现在将描述关于多个电缆和MCU 2之间的连接结构。
如图1所示,MCU 2由主体21和端子连接器单元22形成。MCU2的顶面设置在底板40和用于维修车辆50的底板孔40A的下面。
主体21包括逆变器和控制器(两者均未示出),并且用作MCU 2的主要部分。
在MCU 2的主体21的顶面21A和后侧面21B之间形成有垂直于向上的对角假想线(即,沿着向后的方向向上延伸)的倾斜面21C。换句话说,倾斜面21C的假想法线P相对于竖直方向沿着车辆50的向后方向倾斜。
如图4所示,开口(连接开口)24形成在倾斜表面21C上,多个汇流条23通过这个开口24从主体21内沿着基本水平的方向向后伸出。
汇流条23的数量对应于电缆6(即,端子6A)的数量。每个汇流条23的一端电连接于该主体21的未示出的内部装置,而该汇流条23的另一端具有螺栓14拧入其中的具有螺纹的未示出的螺栓孔。
端子连接器单元22形成为邻接主体21的后侧但是与主体21分开。具体说,端子连接器单元22处于具有内部空间的盒形形状中,该内部空间容纳电缆6的端子6A或该汇流条23的另一端。
如图1所示,端子连接器单元22设置成以便沿着后侧面21B和倾斜面21C而与主体21接触。
为了简化说明,假定端子连接器单元22被分成端子连接盒22A和附件22B两部分。端子连接盒22A是在主体21的后侧面21B后面的端子连接器单元22的一部分,并且在端子连接盒22A的前侧的剩余部分被当作附件22B。
正如在下面详细描述的,端子连接盒22A容纳每个电缆6的连接和对应的汇流条23,并且附件22B将主体21和端子连接器单元22连接在一起,以便汇流条23通过该连接面从主体21内伸出。
从详细描述端子连接盒22A开始。如图1所示,与电缆6同样数量的插入开口28形成在端子连接盒22A的底面,通过这个开口从MCU2的下面沿着竖直方向(即,沿着拆卸方向)伸出的电缆6被插入端子连接盒22A中。每个电缆6经由凸缘11插入穿过对应的插入开口28。
凸缘11具有未示出的螺栓12配合在其中的带有螺纹的螺栓孔。由于这种结构,紧固螺栓12使凸缘11的顶面与端子连接盒22A的底面紧密接触,并且在电缆6插进插入开口28中时防止水浸入该MCU 2内,确保了MCU 2的流体密封性。
在每个电缆6的一端,形成所谓圆形端子形式的端子6A。端子6A在其底座处以近似直角朝着车辆50的前侧弯曲,并且设置在端子支柱13上。允许螺栓14穿过其的圆环形状的螺栓孔形成在每个电缆6的端子6A上。端子支柱13固定于端子连接器单元22,并且具有在其顶表面上对应于螺栓14的未示出的螺栓孔。
螺栓14从上面配合形成在对应的端子6A和汇流条23上的螺栓孔的螺纹,以电连接电缆6的端子6A和汇流条23。
此外,如图5所示,可封闭的工作窗口(检修窗口)16形成在端子连接器单元22的顶面,以便操作人员能够从上面通过该检修窗口16紧固螺栓14。
下面,详细描述附件22B。如图6所示,附件22B具有与主体21的倾斜面21C紧密接触的接触面25。在接触面25上,形成形状与连接开口24相同的开口(连接开口)26,以便汇流条23通过相互连通的连接开口24和26而从主体21伸向(即,连接)端子连接器单元22内部。
使用用于防水目的的密封件(垫圈)27围绕开口26。形成在垫圈27外面并靠近垫圈27的四个角落的螺栓孔容纳螺栓18A-18D(见图1、图3和图5)。
附件22B和主体21由设置在(倾斜面21C和接触面25的)四个角落的多个螺栓18A-18D连接,如图3所示。
换句话说,附件22B和主体21的倾斜面21C具有多个螺栓孔(未示出),该螺栓孔具有配合螺栓18A-18D的螺纹。沿着垂直于该倾斜面21C的方向(即,沿着与假想法线P基本相同的方向,在这个实例中,沿着朝后的方向对角线地向上),附件22B和主体21通过将螺栓18A-18D拧入对应螺栓孔的螺纹中而连接,该对应的螺栓孔形成在附件22B和倾斜面21C上。垫圈(密封件)27设置在该主体21和端子连接盒22A之间,以确保液密性。利用垫圈27,紧固螺栓18A-18D防止水浸入外部连接部分22C和主体21之间的空间中。
出于清楚的原因,在图1中螺栓18A-18D用实线示出,但是设置在附件22B和主体21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具有上述结构并且带来下面的优点和效果。
当MCU 2沿着向上的竖直方向被从车辆50拆卸时,操作人员首先打开工作窗口16,通过该工作窗口16松开螺栓14,并且从相应的汇流条23上拆下每个电缆6的端子6A。
此后,操作人员通过形成在底板40上用于维修的底板孔40A从后部松开螺栓18A-18D,以从端子连接器单元22松开主体21。
上述的一系列操作松开主体21和端子连接器单元22之间的整个螺栓连接,使得主体21能够通过底板孔40A从车辆50中拆下而不与电缆6发生干涉。
相反,当主体21将要被连接于车辆50时,操作人员首先将主体21固定于车辆50的适当位置,并且将螺栓18A-18D拧入形成在端子连接器单元22的附件22B和主体21上的相应的螺栓孔中,以连接端子连接器单元22和主体21。
然后,操作人员通过工作窗口16将螺栓13拧入形成在每个电缆6的端子6A上和相应的汇流条23的另一端上的螺栓孔中。在电缆6和相应的汇流条23连接之后,工作窗口16被封闭.这样电连接主体和每个电缆6。
即便MCU 2设置在底板40的底板开口40A的下面,仅通过松开相对于竖直方向(即主体21的拆卸方向)向后倾斜的螺栓18A-18D到一定程度,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从主体21松开外部连接部分22C。而且,通过工作窗口16从竖直方向(即,主体21的拆卸方向)松开螺栓14,支架15能够容易地从汇流条23上拆开。
利用这种结构,MCU 2能够从车辆501拆卸,而勿需向上提升沉重的MCU 2到与底板40一样高的位置,大大地改善维修的方便性。通过在以第一实施例举例说明的后侧的行李箱底板40从车辆50上拆卸主体21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从车辆50的后侧紧固/松开螺栓18A-18D和螺栓14,有利地使操作人员容易紧固/松开螺栓。
此外,由于操作人员不需要提升MCU 2到底板40,每个电缆6足够的长度可以大大地缩短,导致减少成本和重量。较短的电缆长度另外还节省车辆50的内部空间。
而且,电缆的充分的长度的减少减轻端子6A和汇流条23上的载荷,这种载荷是由长电缆6的弹性引起的。
主体21和端子连接器单元22通过拧紧在围绕开口(即连接开口24和26)的垫圈27的四个角落外面的螺栓18A-18D而彼此连接,该螺栓18A-18D连接主体21和端子连接器单元21。这改进了主体21的倾斜面21C和端子连接器单元22的接触面25之间的紧密接触。有利的是,在四个角落的简单螺栓连接结构保证该主体21和端子连接器单元22之间的接触表面的足够的液密性。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除了第二实施例的端子连接器单元之外,该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因此任何重复的描述将在这里被省去。同样的附图标记赋予该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之间同样的部件或元件。
如图7和图8所示,端子连接器单元32的形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端子连接器单元的22的形状。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端子连接器单元32被详细地分成端子连接盒32A和附件32B的两部分,该端子连接盒32A是主体21的后侧面21B之后的一部分,该附件32B是从该端子连接盒32A的前侧上的剩余部分。
端子连接器盒32A是与第一实施例的端子连接盒22A相同的结构,并且采取盒状的形式,以确保容纳电缆6的端子6A和汇流条23的另一端的空间。
另一方面,附件32B由汇流条引入部分33和设置在汇流条引入部分33两侧的板(螺栓接合部分)34A和34B形成。
汇流条引入部分33包括具有用作接触面25的一部分的连接开口26的连接面(未示出)和基本上与主体21的顶面(即,拆卸面)21A齐平的顶面33A。汇流条引入部分33容纳从主体21通过连接开口24和26伸出的汇流条23,并将该汇流条23引导到该端子连接盒32A内的电缆6的端子6A。
板34A设置在汇流条引入部分33的左侧,而板34B设置在汇流条引入部分33的右侧。
板34A和34B每个具有适合用于螺栓连接的厚度并具有与主体21的倾斜面21C一致的形状。在板34A和34B上,具有螺纹的螺栓孔对应于螺栓38A-38D平行于纵向(或横向)形成。
换句话说,板34A和34B和汇流条引入部分33联合形成与主体21的倾斜面21C一致并与其紧密接触的接触面52。紧固螺栓38A-38D连接主体21和端子连接器单元32。
开口(连接开口24和26)被垫圈27围绕,并且螺栓38A-38D紧固垫圈27的四个角落。
利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缆连接结构的上述结构,为了沿着向上的竖直方向从车辆50拆下MCU 2,操作人员首先打开工作窗口16并通过该工作窗口16松开螺栓14,以从相应的汇流条23松开电缆6的端子6A。
此后,操作人员通过形成在底板40上用于维修的底板孔40A松开螺栓38A-38D,以沿着向上的方向从对角线向上的位置从端子连接器单元32松开主体21,并且主体21易于从车辆50拆下。
相反地,当主体21连接于车辆50时,操作人员首先固定将主体21固定在车辆50上的适当位置,并且将螺栓38A-38D紧固在通过端子连接器单元32的板34A和34B和主体21而形成的相应的螺纹孔中,以连接端子连接器单元22和主体21。
然后,通过工作窗口16将螺栓13拧入形成在电缆6的端子6A的另一端上和对应的汇流条23上的螺栓孔中。在电缆6和对应的汇流条23连接之后,工作窗口16被封闭。这样电连接主体和每个电缆6。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保证了和第一实施例同样的优点。具体说,操作人员能够从上面紧固/松开螺栓,以便大大改进从车辆50拆卸MCU 2的可操作性。
而且,由于用作端子连接器单元32的顶面的汇流条引入部分33的顶面33A基本与主体21的顶面21A齐平,端子连接器单元32不伸出到主体21之上,并且该第二实施例能够比第一实施例更有利地节省车辆50里面的空间。
汇流条引入部分33的顶面33A决不应当形成为与主体21的顶面21A基本齐平。可选地,汇流条引入部分33的顶面33A可以设置成低于主体21的顶面21A。由于即便利用这种定位,端子连接器单元32的顶面被容纳在主体21的顶面的内侧,行李箱底板40和底板开口40A能够更自由地构造。
汇流条引入部分33的出现使得能够通过分别形成在主体21的倾斜面21C上和端子连接器单元32的接触面25上的连接开口24和26,可靠地将汇流条23引导到电缆6的端子6A。同时,板34A和34B以设置在接触面25的左右边缘上的一对薄板的形式出现,防止紧固螺栓38A-38D穿入该端子连接器单元32的内部空间。不需要考虑由于牢固地紧固螺栓38A-38D引起的端子连接器单元32的变形。
因此,紧固螺栓38A-38D能够比第一实施例中的螺栓18A-18D更牢固地紧固,并且因此主体21能够更牢固地接合端子连接器单元32。此外,具有较短螺纹的螺栓能够用作紧固螺栓38A-38D,以有利地减少成本。
本发明决不应当限于这些前述的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点的情况下可以提出各种变化和修改。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电缆与其连接的机电设备用MCU作为例子说明,但是决不应当局限于这种MCU。可以用任何机电设备。特别是,由于除MCU之外DC/DC变流器和车辆驱动电机需要比较大大的电流,并且因此需要连接于直径和重量更大的电缆,本发明有效地减少成本和重量。
在前面的实施例中,机电设备沿着竖直方向从车辆上拆卸,本发明决不应当限于此。换句话说,机电设备可以沿着任何方向从车辆上拆下。
而且,决不应当具体限制电缆连接于机电设备的方向,即,电缆能沿着任何方向连接于机电设备。本发明还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电缆沿着与机电设备的拆卸方向相同的方向分布的车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该电动车辆由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驱动,并且在该电动车辆中,电缆的端子连接于从该车辆上可拆卸的机电设备,该电缆连接结构包括:
机电设备的主体,其为该机电设备的主要部分,并且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的假想的法线相对于拆卸方向是倾斜的;
端子连接器单元,其邻接于所述主体并与该主体分开地形成,并且具有电缆通过其插入所述端子连接器单元中的插入开口和与所述倾斜面紧密地接触的接触面;
汇流条,其通过形成在所述倾斜面和所述接触面上的连接开口伸进所述端子连接器单元中,并具有电连接于所述主体的里面的一个端子和电连接于在所述端子连接器单元里面的电缆的端子的另一个端子;以及
一个或多个连接螺栓,其穿过所述倾斜面和所述接触面,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端子连接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保持电力以驱动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其中该机电设备是用于调节从所述蓄电池向该电机供给的电力的电机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拆卸方向是竖直方向;并且
所述端子连接器单元与所述主体的所述面邻接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
沿着该拆卸方向,该电缆的端子用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汇流条;并且
所述端子连接器单元具有可封闭的检修口,以便通过所述检修口沿着该拆卸方向进行从所述汇流条拆卸该电缆的端子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
面向该拆卸方向的所述主体的面与面向该拆卸方向的所述端子连接器单元的面基本上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端子连接器单元包括:
用于从所述连接开口向该电缆的端子引导所述汇流条的汇流条引导部分;和
形成在所述接触面上的螺栓接合部分,该螺栓接合部分是板的形式,在其上形成一个或多个用于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栓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
该拆卸方向是竖直方向;并且
所述端子连接器单元与所述主体的所述面邻接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
沿着所述拆卸方向,该电缆的端子用螺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汇流条;并且
所述端子连接器单元具有可封闭的检修口,以便通过所述检修口沿着该拆卸方向进行从所述汇流条拆卸该电缆的端子的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
面向该拆卸方向的所述主体的面与面向该拆卸方向的所述端子连接器单元的面基本上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端子连接器单元包括:
用于从所述连接开口向该电缆的端子引导所述汇流条的汇流条引导部分;和
形成在所述接触面上的螺栓接合部分,该螺栓接合部分是板的形式,在其上形成一个或多个用于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栓孔。
CN200810084009XA 2007-03-13 2008-03-11 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47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63084 2007-03-13
JP2007063084A JP4442622B2 (ja) 2007-03-13 2007-03-13 電気自動車用ケーブル接続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4735A true CN101264735A (zh) 2008-09-17
CN101264735B CN101264735B (zh) 2011-07-06

Family

ID=39688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400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4735B (zh) 2007-03-13 2008-03-11 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97691B2 (zh)
JP (1) JP4442622B2 (zh)
CN (1) CN101264735B (zh)
DE (1) DE10200801408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2269A (zh) * 2011-01-21 2012-07-25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蓄电池盒
CN102640360A (zh) * 2009-10-05 2012-08-1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线盒
CN103373211A (zh) * 2012-04-11 2013-10-30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电池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45157B2 (en) * 2005-03-15 2010-01-1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nector
EP2338731B1 (de) 2009-12-04 2014-09-03 Hella KGaA Hueck & Co. Steuergerät zur Steuerung von Fahrzeugscheinwerfern zum Erzeugen einer Lichtverteilung mit nachführbaren vertikalen Hell-Dunkel-Grenzen
JP5800214B2 (ja) 2011-02-23 2015-10-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パワーユニット懸架構造
JP5783440B2 (ja) * 2011-02-23 2015-09-24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パワーユニット周辺構造
JP5434996B2 (ja) * 2011-09-09 2014-03-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導体ケーブルのシールド構造及び電動車両
DE102016102817A1 (de) * 2016-02-18 2017-08-24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Hochvoltbauteil
JP2020113408A (ja) * 2019-01-09 2020-07-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130919T1 (de) * 1991-07-09 1995-12-15 Faster Srl Schnellkupplung zum jeweils gleichzeitigen herstellen oder lösen der verbindungen mehrerer kupplungen und/oder anschlussstecker, insbesondere kupplungsblock für anbaufrontlader an fahrzeugen.
JP3463366B2 (ja) 1994-08-09 2003-11-0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駆動装置
JPH09277840A (ja) 1996-04-16 1997-10-28 Nissan Motor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強電ボックス構造および強電ボックス組付方法
JP3993979B2 (ja) * 2000-11-17 2007-10-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電気接続箱の取付構造
JP2002171636A (ja) 2000-11-28 2002-06-1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の取付構造
US6709287B2 (en) * 2001-01-05 2004-03-23 International Truck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pany, Llc Electrical connection module for use on a vehicle
US6443498B1 (en) * 2001-01-22 2002-09-03 Aerospa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Joint engagement device for two multi-joint mechanisms
JP3846849B2 (ja) * 2001-03-13 2006-11-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接続装置
JP2005119331A (ja) * 2003-10-14 2005-05-12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
US7150631B2 (en) * 2004-03-22 2006-12-1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Hybrid 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wire isolators with threaded inserts
JP2006271130A (ja) 2005-03-24 2006-10-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接続箱
JP4442545B2 (ja) * 2005-10-14 2010-03-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の支持装置
JP4862358B2 (ja) * 2005-10-31 2012-01-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の支持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0360A (zh) * 2009-10-05 2012-08-1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线盒
CN102602269A (zh) * 2011-01-21 2012-07-25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蓄电池盒
CN102602269B (zh) * 2011-01-21 2015-06-17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蓄电池盒
CN103373211A (zh) * 2012-04-11 2013-10-30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电池装置
CN103373211B (zh) * 2012-04-11 2016-05-04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电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497691B2 (en) 2009-03-03
US20080227304A1 (en) 2008-09-18
CN101264735B (zh) 2011-07-06
DE102008014082A1 (de) 2008-09-18
JP4442622B2 (ja) 2010-03-31
JP2008222032A (ja) 2008-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4735B (zh) 电动车辆中的电缆连接结构
CN101712302B (zh) 带有一体式高电压互锁装置的高电压端子组件
CN100398360C (zh) 功率转换装置和装备功率转换装置的车辆
US9308966B2 (en) Saddle type electric vehicle
CN101559748B (zh) 高压车辆部件连接方法及设备
CN207166317U (zh) 连接器及具有其的集成式动力驱动系统
CN103367679B (zh) 电池单元
CN102438863A (zh) 车辆部件安装结构
CN102470893A (zh) 电力机动车的底盘框架及电力机动车
CN205292313U (zh) 燃料电池电动车
CN104112832A (zh) 电动汽车用底盘快换电池箱
US10144308B2 (en) Electric equipment unit and vehicle
DE112014004588B4 (de) Brennstoffzellenfahrzeug
US20200144579A1 (en) Electrified vehicle with low profile busbar for high current interface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CN103847499B (zh) 电缆布线结构
US11001305B2 (en) Vehicle with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routed through frame
CN104228600A (zh) 仓库货车
JPH09277840A (ja) 電気自動車の強電ボックス構造および強電ボックス組付方法
JP4793289B2 (ja) 電気自動車用ケーブル接続構造
CN112018291B (zh) 电池箱架单元、电池箱架模组及新能源汽车
CN105489801A (zh) 底盘快换电池箱
CN104859718A (zh) 电动轻型客车动力电池装置及电动轻型客车
US20150086833A1 (en)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attachment assembly and method
JP6042004B1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に用いる高圧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バータ装置
CN209921218U (zh) 一种汽车前围对接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