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6384B - 液体分离装置、混合液体供给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分离装置、混合液体供给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6384B
CN101256384B CN2008100093655A CN200810009365A CN101256384B CN 101256384 B CN101256384 B CN 101256384B CN 2008100093655 A CN2008100093655 A CN 2008100093655A CN 200810009365 A CN200810009365 A CN 200810009365A CN 101256384 B CN101256384 B CN 101256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liquid
developer
electrode roller
t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93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56384A (zh
Inventor
小田智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0493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2248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04931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821628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56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6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56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63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88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removing liquid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1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liquid developer
    • G03G15/104Preparing, mixing, transport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1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liquid developer
    • G03G15/11Removing excess liquid developer, e.g. by hea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Wet Develop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分离装置、混合液体供给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液体分离装置从含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液体试样中分离所述分散相和所述分散介质,并把它们提取出来。该液体分离装置包括:液体存放容器,可以存放所述液体试样;电极辊,具有转动轴,配置成与所述液体存放容器内的所述液体试样接触,可沿其周面输送所述液体试样,并绕所述转动轴转动;分离构件,抵接在所述电极辊上,从沿着所述电极辊的周面输送的所述液体试样中分离所述分散介质。所述液体存放容器包括与所述电极辊相距规定间隔予以定位的第一容器以及相对于该第一容器装拆自如的第二容器。

Description

液体分离装置、混合液体供给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含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液体试样中分离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并提取它们的液体分离装置以及使用该液体分离装置的混合液体供给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分离装置是用于从液体试样中把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分离并提取的装置,例如应用于使用含有调色剂(分散相)和载体液(分散介质)的液体显影剂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把在图像形成动作时没在显影中使用的残留液体显影剂进行回收,使用液体分离装置把调色剂和载体液分离,对载体液进行再利用。
在上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回收残留的液体显影剂。回收的液体显影剂经过夹在施加了不同电压的电极之间的开孔发泡体。此时,调色剂附着在开孔发泡体上,载体液经过开孔发泡体。这样把调色剂和载体液分离后,提取载体液(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89573号)。
上述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液体分离装置,一旦调色剂堵塞在开孔发泡体中,就不能分离并提取液体显影剂。因此,需要进行更换开孔发泡体等的维护作业,由此提高了维护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省略更换开孔发泡体等维护作业的麻烦和减少维护所需的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分离装置,其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液体存放容器,可以存放液体试样;电极辊,具有转动轴,配置成与所述液体存放容器内的所述液体试样接触,可沿着其周面输送所述液体试样,并绕所述转动轴转动;分离构件,抵接在所述电极辊上,从沿着所述电极辊的周面输送的所述液体试样中分离分散介质;其中,所述液体存放容器包括与所述电极辊相距规定间隔予以定位的第一容器、以及相对于该第一容器装拆自如的第二容器。
按照上述构成,把含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液体试样装在液体存放容器内。此时,伴随电极辊的转动,液体试样一直输送到电极辊和分离构件接触的部分,通过分离构件把分散介质分离。由于这样的液体分离装置可以通过电极辊和分离构件对液体试样进行分离提取,从而可省略更换开孔发泡体等的维护作业,可减少维护作业所需的成本。另外,液体存放容器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且第二容器相对于第一容器装拆自如,所以从液体存放容器可容易取下电极辊。这样就容易进行电极辊的维护作业和清扫液体存放容器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合液体供给系统,其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液体消耗部,消耗含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混合液体;液体供给部,把所述混合液体提供给所述液体消耗部;回收系统,回收提供给所述液体消耗部的混合液体中没有在该液体消耗部中被消耗的混合液体;以及液体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回收系统中,从回收的混合液体中分离所述分散相和所述分散介质,并把它们提取出来。该液体分离装置具有上述的液体分离装置的构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感光鼓,在其周面上承载调色剂像;显影部,把含有调色剂和载体液的液体显影剂提供给所述感光鼓;显影剂生成部,生成所述调色剂和所述载体液的混合比得到调整的液体显影剂;第一供给系统,把调色剂浓度比所述显影部所使用的显影剂高的显影剂提供给所述显影剂生成部;第二供给系统,把所述载体液提供给所述显影剂生成部;第三供给系统,把所述显影剂生成部所生成的液体显影剂,通过储备罐提供给所述显影部;回收系统,回收提供给所述显影部的液体显影剂中没有在该显影部或感光鼓上被消耗的液体显影剂,并提供给所述显影剂生成部;以及液体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回收系统中,从回收的液体显影剂中分离所述调色剂和所述载体液,并把它们提取出来。该液体分离装置具有上述的液体分离装置的构成。
按照此构成,可以获得与上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的整体概要剖视图。
图2是放大表示其中一个图像形成部的剖视图。
图3是液体显影剂循环装置的构成图。
图4是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的整体剖视图。
图5是以分解状态表示的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的整体剖视图。
图6是第一容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7是从底面方向看的第一容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8是第一容器的剖视图。
图9是第二容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10是从侧面方向看的第二容器的整体立体图。
图11是第二容器的剖视图。
图12是电极辊的立体图。
图13是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的轴向剖视图。
图14是图13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表示电极辊和分离辊的一端的立体图。
图16是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的作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面上适当强调构件的位置和大小等来进行描述。以下的实施方式是以彩色打印机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只要具有图像形成部即可,可以是具有作为复印机、传真机的功能的数码复合机(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部设备)或只具有复印功能的设备。以下说明的这些构件的具体构成以及其它的构件等可进行适当变更。
1.整体构成
下面用图1、图2对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打印机1的概要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彩色打印机1的整体构成的概要剖视图,图2是放大表示其中一个图像形成部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彩色打印机1包括:根据图像数据形成调色剂图像的串列式图像形成部2;存放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纸的纸存放部3;把图像形成部2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上的二次转印部4;把已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上的定影部5;排出完成定影的纸的出纸部7;把纸从纸存放部3输送到出纸部7的送纸部6。
图像形成部2具有中间转印带21、中间转印带21的清洁部22、分别对应品红(M)、青(C)、黄(Y)、黑(Bk)各种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FM、FC、FY和FB。
中间转印带21具有导电性,其在与送纸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最大的可以使用的纸的宽度,为无端的、即环形的带状构件,如图1、图2中箭头所示,沿着顺时针方向被循环驱动。在中间转印带21的循环驱动中,朝向外侧的面称为表面,另一面称为背面。
中间转印带21张紧架设在二次转印部4的构成要素,即驱动辊41、配置在与该驱动辊41相对的一端位置上的从动辊23以及配置在两个辊41、23的大致中间部位的张力辊24上。驱动辊41由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驱动进行转动,由此驱动中间转印带21进行周向转动。从动辊23和张力辊24随中间转印带21的周向转动而被动转动。此外,张力辊24是对中间转印带21附加适当张力,使中间转印带21不产生松弛的构件。
图像形成单元FM、FC、FY和FB四个并排配置在中间转印带21的附近,位于中间转印带21的清洁部22和二次转印部4之间。在此,表示从中间转印带21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开始依次配置图像形成单元FM、FC、FY和FB的例子。图像形成单元FM、FC、FY和FB的配置顺序不限于此,但考虑到各种颜色的混合颜色对完成图像的影响,优选的是该配置。
图像形成单元FM、FC、FY和FB具有感光鼓10、带电器11、曝光装置12、显影装置14、一次转印辊20、清洁装置26、除电装置13以及载体液去除辊30。此外,图像形成单元中,在位于最靠近二次转印部4的位置上的图像形成单元FB上,没有设置载体液去除辊30,但其它的构成相同。
对应于各图像形成单元FM、FC、FY和FB,分别设置有液体显影剂循环装置LM、LC、LY、LB,以及调色剂罐CM、CC、CY、CB。另外,还具有各图像形成单元FM、FC、FY和FB通用的载体罐CCA。通过这些构件,可进行各种颜色的液体显影剂的提供和回收(此外,省略了连接这些构件的配管等的图示)。关于液体显影剂循环装置LY、LM、LC、LB在后面详细叙述。
感光鼓10是圆柱状构件,其表面可以承载含有带电(在本实施方式中带正极性电)调色剂(本文中也称为“调色剂颗粒”)的调色剂像。感光鼓10是在图2中可以沿着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的构件。
带电器11是使感光鼓10的表面均匀带电的装置。
曝光装置12具有LED等光源,根据从外部设备输入的图像数据,向均匀带电的感光鼓10的表面照射光,由此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
显影装置14(液体消耗部)通过使含有调色剂(分散相)和液体载体(分散介质)的液体显影剂(混合液体)保持与感光鼓10表面的静电潜影相对,而使调色剂附着在静电潜影上。这样静电潜影作为调色剂像予以显影。
参照图2,显影装置14包括:显影容器140、显影辊141、供给辊142、支撑辊143、供给辊刮板144、显影清洁刮板145、显影剂回收装置146和显影辊带电器147。
显影容器140是在内部接受所供给的含调色剂颗粒和液体载体的液体显影剂的容器。在后述中,该液体显影剂在预先对调色剂和载体的浓度进行调整的状态下,从供给喷嘴278向显影容器140内供给。此外,液体显影剂被向支撑辊143中位于供给辊142和支撑辊143的夹缝部附近的部分供给,剩余的部分落到支撑辊143的下方,积存在显影容器140的底部。积存的液体显影剂通过液体显影剂循环装置经管子82予以回收(参照图3)。
支撑辊143配置在显影容器140的大致中央部位,以从下方支撑的状态与供给辊142抵接,形成夹缝部。供给辊142不是配置在支撑辊143的正上方,而是配置在离开供给喷嘴278的方向的斜上方的位置,在其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保持液体显影剂的槽。如图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支撑辊143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供给辊142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
供给喷嘴278所提供的液体显影剂暂时滞留在所述夹缝部中位于转动方向的上游一侧,随着两个辊142、143的转动,以保持在供给辊142的所述槽中的状态向上方输送。供给辊刮板144与供给辊142的周面压力接触,把供给辊142所保持的液体显影剂的量限制在规定量。用供给辊刮板144刮除的剩余液体显影剂由显影容器140的底部接受。
显影辊141配置在显影容器140的上部开口部,与供给辊142接触。显影辊141与供给辊142沿着相同方向转动(在显影辊141和供给辊142抵接的夹缝部中,显影辊141的表面与供给辊142的表面沿着相反的方向移动),这样,供给辊142的周面上所保持的液体显影剂被传递到显影辊141的周面上。由于供给辊142的液体显影剂的层厚被限制在规定值,所以显影辊141的表面上所形成的液体显影剂层的层厚也被保持在规定值。
显影辊带电器147通过赋予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具有相同极性的带电电位,使显影辊141所承载的显影剂层中的调色剂,向显影辊141的表面一侧移动,由此实现提高显影效率的作用。显影辊带电器147在显影辊141的转动方向上,位于显影辊141与供给辊142的接触部的下游一侧,且位于显影辊141与感光鼓10的接触部的上游一侧,并与显影辊141的周面相对。
显影辊141与感光鼓10接触。调色剂对应于感光鼓10表面的静电潜影的电位与施加在显影辊141上的显影偏压之间的电位差,而被赋给感光鼓10。由此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形成对应于形成指示的图像数据的调色剂像(显影动作)。
显影清洁刮板145,在显影辊141的转动方向上,位于显影辊141和感光鼓10的接触部的下游一侧,且位于显影辊141和供给辊142的接触部的上游一侧,并与显影辊141接触,去除完成对感光鼓10的显影动作的显影辊141表面上的液体显影剂。
显影剂回收装置146回收显影清洁刮板145所去除的液体显影剂,并把该液体显影剂送往液体显影剂循环装置的管子81。液体显影剂沿着显影清洁刮板145的表面向下流动,由于液体显影剂的粘度较高,所以在显影剂回收装置146中设置有辅助液体显影剂输送的送出辊。
一次转印辊20配置在中间转印带21的背面,与感光鼓10相对。从未图示的电源向一次转印辊20施加与调色剂像中的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负)的电压。即,一次转印辊20在与中间转印带21接触的位置上,向中间转印带21施加与调色剂相反的极性的电压。由于中间转印带21具有导电性,所以,通过该施加的电压,调色剂被吸引到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一侧及其周围。
清洁装置26用于清洁没有从感光鼓10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而残留的液体显影剂,具有残留显影剂输送螺旋桨261和清洁刮板262。残留显影剂输送螺旋桨261配置在清洁装置26内,将通过清洁刮板262刮除而收容在清洁装置26内的残留显影剂输送到清洁装置的外部。
清洁刮板262用于刮除感光鼓10的表面上所残留的液体显影剂,是沿着感光鼓10的转动轴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清洁刮板262的端部与感光鼓10的表面滑动接触,伴随感光鼓10的转动,刮除残留在感光鼓10上的液体显影剂。
电荷去除装置13具有用于去除电荷的光源,针对下一次的图像形成,在由清洁刮板262从感光鼓10的表面去除液体显影剂后,通过来自光源的光对感光鼓10的表面进行电荷去除。
载体液去除辊30是以与感光鼓10的转动轴平行的转动轴为中心,可沿着与感光鼓10相同的方向进行转动且大致呈圆柱状的构件。载体液去除辊30相对于感光鼓10和中间转印带21接触的位置,位于配置有二次转印部4的一侧,是从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去除载体液的构件。
返回到图1,纸存放部3是存放用于调色剂像定影的纸的部分,其配置在彩色打印机1的下部。此外,纸存放部3具有存放纸的供纸盒31、供纸辊32和纸分离辊对33。
二次转印部4是把中间转印带21上所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的部分,具有支撑中间转印带21的支撑辊41和与支撑辊相对配置的二次转印辊42。
定影部5是使调色剂像定影在纸上的部分,其配置在二次转印部4的上侧。此外,定影部5具有加热辊51和与加热辊51相对配置的加压辊52。
送纸部6具有多个输送辊对,把纸从纸存放部3送往二次转印部4、定影部5和出纸部7,具有输送辊对61和对准辊对62。
出纸部7把在定影部5经过调色剂像定影的纸排出,其具有多个出纸辊对71以及彩色打印机1的上面所设置的出纸盘72。
中间转印带21的清洁部22具有清洁辊22a和清洁刮板22b。
2.液体显影剂循环装置
图3概略地表示了一个液体显影剂循环装置LY的整体。其它的液体显影剂循环装置LM、LC、LB也是相同的结构。该液体显影剂循环装置LY使供给至显影装置14但未用于在感光鼓10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影的显影而被积存在显影容器140的底部的残留显影剂(调色剂和载体液的混合物)进行循环和再利用。
液体显影剂循环装置LY包括:残留显影剂罐271、显影剂存放容器(developer adjusting device)272、固态部分浓度检测装置273、载体罐274、调色剂罐275、液面检测装置276、显影剂储备罐277、液体显影剂供给装置(供给喷嘴)278、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相当于液体分离装置)、多个泵P1~P11和控制部90。
残留显影剂罐271通过第一管子81和第二管子82连接在显影装置14上,可以存放从显影装置14回收的液体显影剂。在第一管子81和第二管子82的途中部分,分别安装有第一泵P1和第五泵P5。
在向感光鼓10供给调色剂后,通过显影清洁刮板145从显影辊141的表面上刮下来的液体显影剂,通过第一泵P1的驱动经第一管子81被送到残留显影剂罐271中。此外,在显影容器140内没有从供给辊142供给至显影辊141而积存在显影容器140中的液体显影剂,通过第五泵P5的驱动经第二管子82被送到残留显影剂罐271中。
显影剂存放容器272与残留显影剂罐271连接。显影剂存放容器272,通过向残留显影剂中加入与显影装置14所使用的显影剂相比调色剂浓度高的显影剂,或者载体液,将残留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调整到适当的范围。调色剂浓度经过调整的液体显影剂被补给到显影装置14中。显影剂存放容器272通过第三管子83与残留显影剂罐271连接,该第三管子83上安装有第二泵P2。残留显影剂罐271内的液体显影剂通过第二泵P2的驱动,经第三管子83被送往显影剂存放容器272(以上为回收系统)。
固态部分浓度检测装置273用于检测显影剂存放容器272内的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该固态部分浓度检测装置273与显影剂存放容器272上所连接的环状的第四管子84相连接。第四泵P4安装在该环状的第四管子84上。显影剂存放容器272内的液体显影剂,通过第四泵P4的驱动,从第四管子84的入口端被导向固态部分浓度检测装置273,此后,从第四管子84的出口端返回到显影剂存放容器272。
载体罐274是存放载体液的罐。当通过固态部分浓度检测装置273判断出显影剂存放容器272内的调色剂浓度高于适当范围时,从载体罐274向显影剂存放容器272内供给载体液,使容器272内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降低。载体罐274和显影剂存放容器272通过第五管子85连接,所述载体液的供给通过设置在第五管子85的途中部分的第三泵P3的驱动来执行(第二供给系统)。另外,载体罐274通过未图示的管子接受从载体罐CCA供给的载体液。
调色剂罐275是存放与显影装置14中所使用的显影剂相比调色剂浓度较高的液体显影剂的罐。当通过固态部分浓度检测装置273判断出显影剂存放容器272内调色剂的浓度低于适当范围时,从调色剂罐275向显影剂存放容器272内供给调色剂浓度较高的液体显影剂,使容器272内的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升高。调色剂罐275和显影剂存放容器272通过第六管子86连接,所述液体显影剂的供给通过设置在第六管子86途中部分的第八泵P8的驱动来执行(第一供给系统)。另外,调色剂罐275通过未图示的管子接受从对应于各种颜色的调色剂罐供给的调色剂浓度较高的液体显影剂。
液面检测装置276检测显影剂存放容器272内的液体显影剂量,其配置在显影剂存放容器272内。液面检测装置276具有:液面检测构件276a,配置成在显影剂存放容器272内的液体显影剂的液面高度达到规定高度位置以上时与该液体显影剂接触;电动机(图示省略),驱动该液面检测构件276a。液面检测构件276a根据伴随与液体显影剂的液面接触而产生的所述电动机的负荷变化,来检测液体显影剂量。
显影剂储备罐277是存放向显影装置14进行补给的液体显影剂的罐。显影剂储备罐277通过第七管子871与显影剂存放容器272连接,通过第七管子871的途中部分所设置的第六泵P6的驱动,接受从显影剂存放容器272供给的液体显影剂。
供给喷嘴278用于把存放在显影剂储备罐277中的液体显影剂向显影装置14(显影容器140)供给。供给喷嘴278和显影剂储备罐277通过第八管子872连接,所述液体显影剂的供给通过安装在第八管子872上的第七泵P7的驱动来执行(以上为第三供给系统)。
此外,虽未图示,但在残留显影剂罐271、载体罐274、调色剂罐275和显影剂储备罐277的适当部位,设置有用于检测这些罐内的液面高度的液面检测装置。
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从清洁装置26所回收的残留显影剂中分离调色剂和载体液,并分别提取调色剂和载体液。在清洁装置26和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之间,通过安装了第九泵P9的第九管子881进行连接。通过第九泵P9的驱动,把清洁装置26内的残留显影剂送往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此外,在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和载体罐274之间设置有安装了第十泵P10的第十管子882。通过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提取的载体液通过第十泵P10的驱动向载体罐274输送。
下面对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的整体剖视图,图5是以分解状态表示的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的整体剖视图。如这些图所示,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具有:液体存放容器281、电极辊282、分离辊283(分离构件)、刮板构件284(回收构件)、施加电压装置285(参照图3)、防止液体移动部286(参照图15)、压靠机构287(参照图4)、第一容器压靠机构288、第二容器压靠机构289、调色剂回收容器290和调色剂浓度测定装置291(参照图3)。
液体存放容器281是可以存放液体显影剂的容器,由导电性材料制成。液体存放容器281具有第一容器281A和第二容器281B,分别由施加电压装置285向它们施加规定电压。第二容器281B相对于第一容器281A装拆自如,在两者的结合部夹有密封构件280j。
图6是第一容器281A的整体立体图,图7是从底面方向看的第一容器281A的整体立体图,图8是第一容器281A的剖视图。第一容器281A具有可以存放电极辊282的周向下侧的半个面的半圆柱状空腔C,且从俯视方向看呈长方形。该空腔C的表面和电极辊282的周面的间隔保持在规定距离(例如0.5mm)。
第一容器281A包括:容器主体281a,形成有所述空腔C;供给口281f,形成在容器主体281a的侧方且与电极辊282的侧方下部相对的位置上;多个喷出开口280e,沿着空腔C的长度方向在容器主体281a上穿孔形成并排成一列;第一排出口281c,形成在容器主体281a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且位于电极辊282的正下方的位置;一对盘盖281d,安装在容器主体281a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
如图7所示,供给口281f用于接受向该液体存放容器281供给的液体显影剂,与第九管子881(参照图3)的末端相连。喷出开口280e用于把液体显影剂向空腔C内的电极辊282喷出,是从空腔C的内周壁向容器主体281a的外面贯通且具有微小直径的贯通孔。清洁装置26所回收的残留显影剂经过这些供给口281f和喷出开口280e,导入空腔C内。
供给口281f设置在通过螺钉281f2安装于容器主体281a侧壁的第一盖构件281f1上。如图8所示,第一盖构件281f1具有较浅的凹部281f3,用于形成与各喷出开口280e连通的第一液体输送通路P1。供给口281f设置成贯通该凹部281f3的底面。此外,凹部281f3的开口一侧抵接在容器主体281a的侧壁上,如在图8的圆内放大表示的那样,在开口端边缘夹有密封构件281f4,以防止液体泄漏。通过安装这样的第一盖构件281f1,供给口281f、第一液体输送通路P1和多个喷出开口280e连通,形成液体显影剂的多支管供给路径。
此外,图8中所示的空腔C的剖面形状为凹凸状,这是因为固定第一盖构件281f1的螺钉281f2以锯齿形安装(参照图7),而图8是避开该螺钉281f2部分进行描绘的剖视图。
第一排出口281c是用于把分离提取的载体液向第一容器281A的外部排出的排出口。第一排出口281c是在空腔C的最低位置穿孔,并朝着正下方向从空腔C的内周壁向容器主体281a的外面贯通的孔。
管状构件281c0的一端插入第一排出口281c(参照图5、图7)。管状构件281c0是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筒状构件,其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位设置有凸缘板281c1。该凸缘板281c1与容器主体281a的外表面抵接,并通过螺栓281c2固定,由此管状构件281c0被安装在容器主体281a上。管状构件281c0的位于空腔C一侧的端缘部,以较高的精度进行定位,以使其与空腔C内壁之间不形成台阶。
盘盖281d具有与在电极辊282的长度方向端部,转动自如地保持电极辊282的转动轴282a的未图示的轴承隔着微小间隔而相对的圆弧状凹部。该盘盖281d通过螺钉281d1紧固在容器主体281a上,防止在把第一容器281A从电极辊282上取下时,残留在第一容器281A中的液体显影剂向外部泄漏。
图9是第二容器281B的整体立体图,图10是从侧视方向看的第二容器281B的整体立体图,图11是第二容器281B的剖视图。第二容器281B具有可以容纳电极辊282的周向上侧的大致1/4个面且剖面呈圆弧状的空腔Cb、且从俯视方向看呈长方形。该空腔Cb的表面和电极辊282的周面的间隔保持在规定距离(例如0.5mm)。该第二容器281B可以在所述第一容器281A上进行装拆,在两者连接的状态下可以覆盖电极辊282的周面的大约75%。
第二容器281B包括:容器主体281b,形成有所述空腔Cb;多个第二排出口281g,沿着空腔Cb的长度方向在容器主体281b穿孔形成并排成一列;总排出口281h,与第二排出口281g连通。
如图4所示,第二排出口281g位于电极辊282和分离辊283的接触部分附近,是沿着水平方向从空腔Cb的内周壁向容器主体281b的外侧面贯通的孔。第二排出口281g并不是必须,但为了不费时而高效率地把载体液从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取出,并为了把滞留在电极辊282和分离辊283的接触部附近的载体液吸出而设置。
此外,即使不设置第二排出口281g,滞留在电极辊282和分离辊283的接触部附近的载体液,也会随时间的增加流过液体存放容器281,并从第一排出口281c排出。
总排出口281h是把从各个第二排出口281g排出的载体液,汇总后排到液体存放容器281的外部的排出孔。总排出口281h设置在通过螺钉281h2安装在容器主体281b侧壁上的第二盖构件281h1上。如图11所示,第二盖构件281h1具有较浅的凹部281h3,用于形成与各个第二排出口281g连通的第二液体输送通路P2。总排出口281h设置成贯通该凹部的底面。此外,凹部281h3的开口一侧抵接在容器主体281b侧壁上,如在图11的圆内放大表示的那样,在开口端边缘夹有密封构件281h4,以防止液体泄漏。通过安装这样的第二盖构件281h1,多个第二排出口281g、第二液体输送通路P2和总排出口281h连通,形成载体液的多支管排出路径。
第一排出口281c(管状构件281c0)和总排出口281h与第十管子882(参照图3)的一个末端连接。被分离提取的载体液通过第十管子882导向载体罐274。此时通过后述的调色剂浓度测定装置291,确认载体液中的调色剂浓度。
密封构件280j用于防止液体显影剂从第一容器280A和第二容器280B的装拆部,即各个结合面280m、280n向外部泄漏,由微孔聚合物(cell polymer)构成。密封构件280j配置在第一容器280A的结合面280m和第二容器280B的结合面280n之间,与第一容器280A连接,并以经过弹性变形的状态予以配置。
下面对电极辊282和分离辊283进行说明。图12是电极辊282的立体图,图13是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的轴向剖视图,图14是图13中圆圈所包围部分的放大图。图15是表示电极辊282和分离辊283的一端的立体图。
电极辊282是金属材料制(具体说是SUS材料)的辊状构件,与施加电压装置285连接而被施加电压。此外,电极辊282具有作为其他构件(液体存放容器281、分离辊283)的位置基准的作用。电极辊282具有转动轴282a、与该转动轴282a同心且一体转动的管状辊部282b、轴支撑构件282c(环状构件)、密封圈282d以及防止液体泄漏构件282f。
转动轴282a通过图示省略的驱动部而被赋予转动驱动力(例如5rpm左右)。辊部282b被嵌在转动轴282a上,位于与液体存放容器281的空腔C、Cb相对的部位。例如彩色打印机1是对应于最大为A3尺寸的纸的打印机时,辊部282b可以采用直径为40mm左右、轴向长度为320mm左右、表面粗糙度Ry=6.3左右的结构。
轴支撑构件282c是环状构件,通过使第一容器281A的空腔C和第二容器281B的空腔Cb与后述的突起282e抵接,规定电极辊282与第一容器281A和第二容器281B的位置关系。轴支撑构件282c以与辊部282b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接触的状态配置在辊部282b的轴向两端。轴支撑构件282c的直径与电极辊282的辊部282b的直径相同。轴支撑构件282c包括多个突起282e、一对突设片282i、环形槽282g和凹部282h。
在轴支撑构件282c的外周面上以等间隔形成六个突起282e。该突起282e与液体存放容器281的空腔C、Cb的壁面接触。该突起282e与液体存放容器281接触(参照图4),起到液体存放容器281相对于电极辊282进行定位的作用。
突起282e的高度决定空腔C、Cb的内壁面和电极辊282的周面的间隔。例如突起282e的高度为0.5mm时,可以使所述间隔为0.5mm,但该间隔未必是一定的,可以在满足不发生因液体显影剂的分离效率和施加电压而造成的泄漏等条件的范围内进行改变。例如,也可以采用对应于电极辊282的最下部的间隔为0.5mm,电极辊282和第二容器281B相对的最上部的间隔为0.3mm。
突设片282i向轴支撑构件282c的轴向外方突出并形成一对。突设片282i插入到转动自如地支撑电极辊282的转动轴282a的未图示的固定的轴承中。通过这样插入,轴支撑构件282c被固定保持。这样,图4所示的突起282e的位置被固定,从而可以使液体存放容器281的空腔C、Cb的内壁面和电极辊282的周面的间隔保持一定。
环形槽282g是在轴支撑构件282c的外周面上凹陷的槽。在环形槽282g中装有防止液体泄漏构件282f。防止液体泄漏构件282f防止液体显影剂从液体存放容器281泄漏,配置成靠近辊部282b的两端。凹部282h是在轴支撑构件282c的不与辊部282b相对的端面上形成的环形坑,用于容纳密封圈282d。
密封圈282d配置在转动轴282a的外周面一侧,防止液体显影剂沿转动轴282a向外移动。
分离辊283是与电极辊282抵接配置的导电性辊,是从沿着电极辊282的周面输送的液体显影剂中分离载体液的构件。分离辊283的表面由弹性构件制成,通过压靠机构287(参照图13、14)向电极辊282一侧压靠而产生弹性变形。
分离辊283例如可以使用把经导电处理的聚氨酯橡胶覆盖在SUS材料的管表面的辊。如果使其与以上述例举的电极辊282配合,例如可以采用直径为20mm左右、轴向长度为310mm左右、相对于电极辊282的夹缝深度为0.5mm左右的结构。如图4中箭头所示,分离辊283沿着与电极辊282相反的方向转动(夹缝部的周面的移动方向与电极辊282相同),其转数为10rpm左右。
分离辊283和电极辊282如果是上述例举的尺寸,则每一次的液体显影剂的处理量为5g(其中4.3g为载体液,0.7g为调色剂),经75秒左右的处理,可以提取3.7g左右的载体液。
此外,在分离辊283的轴向两端,配置有可以相对于分离辊283进行相对转动的带轮283a(参照图15)。
返回到图4、5,作为回收构件的刮板构件284用于从电极辊282的周面回收调色剂。刮板构件284,在电极辊282的转动方向上,相对于电极辊282和分离辊283的夹缝部位于下游一侧,相对于第一容器281A上所设置的供给口281f位于上游一侧。刮板构件284是在电极辊282的转动轴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板状构件。
如图3所示,施加电压装置285为了向液体存放容器281、电极辊282、分离辊283施加电压,而与各个构件进行电连接。施加电压装置285对电极辊282施加负500V的电压,对分离辊283施加正500V的电压,使得在电极辊282和分离辊283之间,产生使带正电的调色剂从分离辊283向电极辊282移动的电场。同样,施加电压装置285对液体存放容器281也施加正500V的电压,使得在电极辊282和液体存放容器281之间,产生使调色剂从液体存放容器281向电极辊282移动的电场。
如图15所示,防止液体移动部286配置在分离辊283和电极辊282的轴向两端部。防止液体移动部286包括可以容纳分离辊283的圆形孔以及具有曲率与电极辊282的曲率相同的圆弧部分。
压靠机构287用于把分离辊283向电极辊282一侧压靠。压靠机构287具有一端固定在未图示的外框上的螺旋弹簧287a以及配置在螺旋弹簧287a的另一端上、可以支撑分离辊283的轴的辊轴支撑构件287b。分离辊283的轴经辊轴支撑构件287b通过螺旋弹簧287a进行压靠,这样分离辊283的周面被按压在电极辊282的周面上。因螺旋弹簧287a产生的分离辊283的按压力例如可为2kg。
如图4和图16所示,第一容器压靠机构288使第一容器281A向配置电极辊282一侧,即图4的上侧压靠,其配置在第一容器281A的下侧。第一容器压靠机构288具有第一接触构件288a、第二螺旋弹簧288b和弹簧支撑构件288c。
第一接触构件288a接触第一容器281A的底面,分别设置在第一容器281A的长度方向两端附近。此外,第一接触构件288a为圆板状部分,与第二螺旋弹簧288b的上端连接。第二螺旋弹簧288b使第一接触构件288a向电极辊282一侧压靠,其下端与弹簧支撑构件288c连接。
第二容器压靠机构289使第二容器281B向第一容器281A一侧,即向图4的下侧压靠,其配置在第二容器281B的上侧。第二容器压靠机构289具有与第二容器281B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分289a和对第二接触部分289a进行压靠的压靠构件(未图示)。
通过设置第一容器压靠机构288和第二容器压靠机构289,可以提高第一容器281A和第二容器281B的连接强度,可进一步使液体显影剂难以从两者的连接部泄漏。此外,也可以省掉第一容器压靠机构288和第二容器压靠机构289中的任意一个。
调色剂回收容器290容纳刮板构件284所回收的调色剂。虽在图3中没有详细表示,但其具有把刮板构件284所刮除的调色剂用扫描辊送到接受容器,并用配置在该接受容器内的输送螺旋桨把回收调色剂输送到调色剂回收容器290的机构。
调色剂浓度测定装置291是为了测量通过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分离提取的载体液的浓度是否在规定值以下而设置的装置。把调色剂浓度超过规定值的载体液提供给载体罐274是不希望的。所以把从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流出的载体液取出,用调色剂浓度测定装置291测量载体液中的调色剂浓度,当确认调色剂浓度为规定值后,把载体液送往载体罐274。为了实现这样的系统,在图3中表示了一例构成,在第九管子881和第十管子882上分别安装三通阀2911,并设置反馈配管系统2912,在该反馈配管系统2912组装入第十一泵P11和调色剂浓度测定装置291。
控制部90包括进行运算处理的CPU(中央处理器)、存储各种控制程序等的ROM(只读存储器)、暂时保存运算处理和控制处理等数据的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控制部90控制第一泵P1~第十一泵P11的驱动、使液面检测构件276a动作的电动机的驱动等。
3.动作
首先对彩色打印机1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彩色打印机1从连接在彩色打印机1上的个人计算机(图示省略)接受图像形成指示,通过图像形成单元FM、FC、FY、FB形成对应于所接受的形成指示的图像数据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具体说,在感光鼓10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影,从显影装置14向该静电潜影供给调色剂。这样把在各图像形成单元FM、FC、FY、FB形成的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上,并在中间转印带21上重合成为彩色调色剂像。
与形成该彩色调色剂像同步,装在纸存放部3的供纸盒31中的纸通过供纸辊32从供纸盒31中取出,并通过分离辊对33逐张送往送纸部6。纸通过送纸部6的输送辊对61送到对准辊对62,并通过该对准辊对62对输送状态进行修正,使其暂时停止。然后,配合向中间转印带21的一次转印的时机,把纸从对准辊对62送入到二次转印部4,在二次转印部4中把中间转印带21上的彩色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纸上。
转印了彩色调色剂像的纸被输送到定影部5,利用热和压力的作用使彩色调色剂像定影在纸上。再把已经定影了彩色调色剂像的纸送到出纸部7,通过出纸辊对71排到设置在彩色打印机1外部的出纸盘72上。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21上的调色剂,通过中间转印带21的清洁部22的清洁辊22a和清洁刮板22b去除。
下面对向显影装置14供给液体显影剂的动作进行说明,即对液体显影剂的循环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像形成动作时没有提供给感光鼓10而残留在显影辊141上的液体显影剂,用显影清洁刮板145刮除,并通过第一管子81向残留显影剂罐271回收。此外,没有从供给辊142向显影辊141供给而被显影容器140回收的液体显影剂,通过第二管子82也向残留显影剂罐271回收。此外,通过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从清洁装置26所回收的剩余显影剂中提取的载体液,被回收到载体罐274中。为了执行这样的液体循环,通过控制部90对第一泵P1、第五泵P5、第九泵P9、第十泵P10进行驱动控制。
一旦显影剂存放容器272内没有了液体显影剂,控制部90就驱动第二泵P2,把残留显影剂从残留显影剂罐271提供给显影剂存放容器272。显影剂存放容器272一旦被残留显影剂填满,就用固态部分浓度检测装置273检测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根据该检测的结果,控制部90驱动第三泵P3或第八泵P8,向显影剂存放容器272提供需要量的载体液或高浓度的液体显影剂。此后,再一次用固态部分浓度检测装置273检测液体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如果调色剂浓度处于适当的范围,根据需要,把液体显影剂提供给显影剂储备罐277。
下面参照图17对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7是用于说明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作用的示意图。如前面说明的那样,调色剂带正电。施加电压装置285对电极辊282施加负电压(例如-500V),对液体存放容器281和分离辊283施加正电压(例如+500V)。
即,对液体存放容器281和分离辊283施加与调色剂相同极性的电压,对电极辊282施加与调色剂相反极性的电压。其结果,装在液体存放容器281内的液体显影剂中的调色剂向电极辊282一侧移动,不带电荷的载体液残留在液体存放容器281中。
因此,一旦把液体显影剂从供给口281f导入容器内,该液体显影剂中的调色剂就受到电吸引力的作用而向电极辊282一侧移动,吸附在电极辊282的表面上。另一方面,不带电荷的载体液不受电吸引力的作用,以在电极辊282和液体存放容器281之间流动的状态,一直存在到调色剂浓度测定装置291所测量的调色剂浓度的结果在规定值以下,在确认调色剂浓度的测量结果在规定值以下后,从第一排出口281c(和第二排出口281g)排出。
液体显影剂伴随电极辊282的转动,向电极辊282和分离辊283的夹缝部输送。被电吸引到电极辊282上的调色剂,在所述夹缝部中,从分离辊283向离开该分离辊283的方向即向着电极辊282一侧被电吸引。相对于此,载体液未被赋予电吸引力,在所述夹缝部被挡住。因此,只有附着在电极辊282上的调色剂经过电极辊282和分离辊283之间。
附着在电极辊282上的调色剂用刮板构件284刮除。被刮除的调色剂回收到调色剂回收容器290(图3)中。
载体液用载体罐274回收,但此前要确认载体液中的调色剂浓度是否小于规定值。因此,从第一排出口281c和第二排出口281g排出的载体液,不直接送到载体罐274,而是首先通过反馈配管系统2912向调色剂浓度测定装置291输送。
一旦调色剂浓度测定装置291确认在被分离提取的载体液中,残留的调色剂浓度为规定值以下,就切换下游一侧三通阀2911的流路,通过第十泵P10的驱动,把该载体液输送到载体罐274。另一方面,在残留的调色剂浓度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不切换下游一侧三通阀2911的流路,继续液体显影剂向液体存放容器281的反馈。
按照这样的液体显影剂分离装置28,由于利用电极辊282和分离辊283可以对液体显影剂进行分离提取,所以可以节省维护的时间和费用。
此外,在轴支撑构件282c的外周面上形成的突起282e,与液体存放容器281的空腔壁面接触,所以可以使电极辊282和液体存放容器281之间的间隔保持一定。此外,由于轴支撑构件282c的整个外周面与液体存放容器281的空腔壁面不接触,所以轴支撑构件282c难以贴在空腔壁面上,在维护等时可以容易地从电极辊282上取下液体存放容器281。此外,通过防止液体泄漏构件282g和密封圈282d,可以防止液体显影剂向电极辊282的转动轴282a的轴向外侧泄漏。
其中,在维护作业等时,解除第一容器压靠机构288或第二容器压靠机构289的压靠力,解除第一容器281A和第二容器281B的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液体存放容器281采用可以分成第一容器281A和第二容器281B的构成,所以尽管是电极辊282和液体存放容器281的间隔非常窄,仅为0.5mm,液体存放容器281覆盖电极辊282的大部分的结构,也可以在进行电极辊282的维护作业时,容易把液体存放容器281从电极辊282上取下。而且在把液体存放容器281配置在电极辊282上时也容易进行安装。再有,由于在第一容器281A和第二容器281B之间配置有密封构件280j,所以可以防止液体显影剂从液体存放容器281内部向外部泄漏。
4.其他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回收构件,例举了刮板构件284。除此之外,也可以用清洁辊、清洁刷等其他的构件,只要是可以去除附着在电极辊282上的调色剂的构件即可。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把成为处理对象的液体试样作为液体显影剂、分散相为调色剂、分散介质为载体液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也可以是其他物质,例如把分散相是颜料、分散介质是水的物质作为液体试样。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在轴支撑构件282c的外周面设置突起282e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液体存放容器281的空腔C、Cb壁面中对应于轴支撑构件282c的位置上设置凸起部。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密封构件280j采用了微孔聚合物,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例如橡胶等其它物质。
此外,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括具有以下构成的发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液体分离装置,从含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液体试样中分离所述分散相和所述分散介质,并把所述分散相和所述分散介质提取出来,该液体分离装置包括:液体存放容器,可以存放所述液体试样;电极辊,具有转动轴,配置成与所述液体存放容器内的所述液体试样接触,可沿着其周面输送所述液体试样,并绕所述转动轴转动;分离构件,抵接在所述电极辊上,从沿着所述电极辊的周面输送的所述液体试样中分离所述分散介质;其中所述液体存放容器包括与所述电极辊相距规定间隔予以定位的第一容器以及相对于该第一容器装拆自如的第二容器。
按照上述构成,把含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液体试样装在液体存放容器内。此时,伴随电极辊的转动,液体试样一直输送到电极辊和分离构件接触的部分,通过分离构件把分散介质分离。由于这样的液体分离装置可以通过电极辊和分离构件对液体试样进行分离提取,从而可省略更换开孔发泡体等的维护作业,可减少维护作业所需的成本。另外,液体存放容器包括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且第二容器相对于第一容器装拆自如,所以从液体存放容器可容易取下电极辊。这样就容易进行电极辊的维护作业和清扫液体存放容器等。
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回收构件,位于与所述电极辊和所述分离构件的抵接部位相比靠近所述电极辊的转动方向下游一侧的位置上,从所述电极辊的周面回收所述分散相。按照该构成,可以可靠地进行分散相的回收。
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存放容器具有对应于所述电极辊的周面的空腔,并覆盖所述电极辊的周向的半个面以上。按照该构成,液体存放容器的与电极辊相对的部分的面积变大,由此液体试样的分散介质和分散相容易进行分离。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容器可具有能装入所述电极辊的大致半个面的半圆柱状的空腔,所述第二容器可具有装入所述电极辊的大致1/4个面且剖面呈圆弧状的空腔。
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密封构件,夹在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的结合部中,防止所述液体试样从所述结合部泄漏。按照该构成,可以防止液体试样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连接部向外部泄漏。
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容器具有第一排出口,使从所述液体试样中分离的分散介质可以从所述空腔中排出。在这种情况下,更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容器覆盖所述电极辊的下面一侧,所述第一排出口在所述空腔的最下部或其附近穿孔形成。按照该构成,可以有效地回收被分离的分散介质。
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容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容器的上侧,所述第二容器具有可以使所述分散介质排出的第二排出口。在这种情况下,更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排出口配置在所述电极辊和所述分离构件抵接的部分的附近。按照该构成,也可以在第二容器一侧回收被分离的分散介质。
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管状构件,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排出口,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容器的外侧突出。按照该构成,可以简单地进行与分散介质的回收系统的连接。
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容器具有液体试样供给口,将液体试样供给至所述空腔内。按照该构成,液体试样在液体存放容器内不会产生飞溅而进行提供。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容器具有多个贯通孔,从所述空腔内壁贯通所述第一容器的外壁,还包括第一盖构件,其具有所述液体试样供给口,覆盖所述多个贯通孔,并安装在所述第一容器的外壁上。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容器具有多个从所述空腔内壁贯通所述第二容器的外壁的贯通孔,作为所述第二排出口,还包括第二盖构件,其具有总排出口,覆盖所述多个贯通孔,并安装在所述第二容器的外壁上。
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压靠机构,使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中的至少一方向所述第二容器或所述第一容器一侧压靠。按照该构成,可以提高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连接强度,可靠地抑制液体试样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连接部泄漏。
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分离构件由具有导电性和弹性的辊构件构成。按照该构成,通过与电极辊的辊之间的接触可以形成夹缝部,有利于挡住分散介质。
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回收构件由从所述电极辊的周面刮除所述分散相的刮板构件构成。按照该构成,可以简单而且可靠地刮除分散相。
在上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试样是液体显影剂,所述分散相是调色剂,所述分散介质是载体液。按照该构成,可以从含有调色剂和载体液的液体显影剂中,分离并提取调色剂和载体液。因此,在湿式图像形成装置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液体分离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合液体供给系统,包括:液体消耗部,消耗含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混合液体;液体供给部,把所述混合液体提供给所述液体消耗部;回收系统,回收提供给所述液体消耗部的混合液体中没有在该液体消耗部中被消耗的混合液体;以及液体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回收系统中,从回收的混合液体中分离所述分散相和所述分散介质,并把所述分散相和所述分散介质提取出来;其中所述液体分离装置包括:液体存放容器,可以存放所述混合液体;电极辊,具有转动轴,配置成与所述液体存放容器内的所述混合液体接触,可沿着其周面输送所述混合液体,并可绕所述转动轴转动;分离构件,抵接在所述电极辊上,从沿着所述电极辊的周面输送的所述混合液体中分离所述分散介质;以及回收构件,在与所述电极辊和所述分离构件的抵接部位相比靠近所述电极辊的转动方向下游一侧的位置上,从所述电极辊的周面回收所述分散相;其中,所述液体存放容器包括与所述电极辊相距规定间隔予以定位的第一容器以及相对于该第一容器装拆自如的第二容器。
按照该构成,可以构建回收在液体消耗部中没有消耗掉的混合液体、分离所述分散相和所述分散介质并把它们提取出来的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鼓,在其周面上承载调色剂像;显影部,把含有调色剂和载体液的液体显影剂提供给所述感光鼓;显影剂生成部,生成所述调色剂和所述载体液的混合比得到调整的液体显影剂;第一供给系统,把调色剂浓度比所述显影部所使用的显影剂高的显影剂提供给所述显影剂生成部;第二供给系统,把所述载体液提供给所述显影剂生成部;第三供给系统,把所述显影剂生成部所生成的液体显影剂,通过储备罐提供给所述显影部;回收系统,回收提供给所述显影部的液体显影剂中没有在该显影部或感光鼓上消耗的液体显影剂,并提供给所述显影剂生成部;以及液体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回收系统中,从回收的液体显影剂中分离所述调色剂和所述载体液,并把所述调色剂和所述载体液提取出来;其中所述液体分离装置包括:液体存放容器,可以存放所述液体显影剂;电极辊,具有转动轴,配置成与所述液体存放容器内的所述液体显影剂接触,可沿着其周面输送所述液体显影剂,并可绕所述转动轴转动;分离构件,抵接在所述电极辊上,从沿着所述电极辊的周面输送的所述液体显影剂中分离所述载体液;以及回收构件,在与所述电极辊和所述分离构件的抵接部位相比靠近所述电极辊的转动方向下游一侧的位置上,从所述电极辊的周面回收所述调色剂;其中所述液体存放容器包括与所述电极辊相距规定间隔予以定位的第一容器以及相对于该第一容器装拆自如的第二容器。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供给系统具有贮存载体液的罐,所述液体分离装置把提取的载体液提供给该罐。

Claims (20)

1.一种液体分离装置,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从含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液体试样中分离所述分散相和所述分散介质,并把所述分散相和所述分散介质提取出来,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存放容器,可以存放所述液体试样;
电极辊,具有转动轴,配置成与所述液体存放容器内的所述液体试样接触,可以沿着其周面输送所述液体试样,并绕所述转动轴转动;以及
分离构件,抵接在所述电极辊上,从沿着所述电极辊的周面输送的所述液体试样中分离所述分散介质;其中,
所述液体存放容器包括与所述电极辊相距规定间隔予以定位的第一容器、以及相对于该第一容器装拆自如的第二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构件,在与所述电极辊和所述分离构件的抵接部位相比靠近所述电极辊的转动方向下游一侧的位置上,从所述电极辊的周面回收所述分散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存放容器具有对应于所述电极辊的周面的空腔,并覆盖所述电极辊的周向的半个面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具有可以装入所述电极辊的大致半个面的半圆柱状的空腔,
所述第二容器具有可以装入所述电极辊的大致1/4个面的剖面呈圆弧状的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构件,夹在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的结合部中,防止所述液体试样从所述结合部泄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具有第一排出口,使从所述液体试样分离的分散介质可以从所述空腔中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覆盖所述电极辊的下面一侧,所述第一排出口在所述空腔的最下部或其附近穿孔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容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容器的上侧,
所述第二容器具有可以排出所述分散介质的第二排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出口配置在所述电极辊和所述分离构件相抵接部分的附近。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状构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排出口,另一端向所述第一容器的外侧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具有液体试样供给口,将液体试样供给至所述空腔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具有多个贯通孔,从所述空腔内壁贯通所述第一容器的外壁,
还包括第一盖构件,其具有所述液体试样供给口,覆盖所述多个贯通孔,并安装在所述第一容器的外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容器具有多个从所述空腔内壁贯通所述第二容器的外壁的贯通孔,作为所述第二排出口,
还包括第二盖构件,其具有总排出口,覆盖所述多个贯通孔,并安装在所述第二容器的外壁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靠机构,使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的至少一方向所述第二容器或所述第一容器一侧压靠。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构件由具有导电性和弹性的辊构件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构件由从所述电极辊的周面刮除所述分散相的刮板构件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试样是液体显影剂,所述分散相是调色剂,所述分散介质是载体液。
18.一种混合液体供给系统,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消耗部,消耗含有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混合液体;
液体供给部,把所述混合液体提供给所述液体消耗部;
回收系统,回收提供给所述液体消耗部的混合液体中没有在该液体消耗部中被消耗的混合液体;以及
液体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回收系统中,从回收的混合液体中分离所述分散相和所述分散介质,并把所述分散相和所述分散介质提取出来;其中,
所述混合液体为液体试样,
所述液体分离装置为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
1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光鼓,在其周面上承载调色剂像;
显影部,把含有调色剂和载体液的液体显影剂提供给所述感光鼓;
显影剂生成部,生成所述调色剂和所述载体液的混合比得到调整的液体显影剂;
第一供给系统,把调色剂浓度比所述显影部所使用的显影剂高的显影剂提供给所述显影剂生成部;
第二供给系统,把所述载体液提供给所述显影剂生成部;
第三供给系统,把所述显影剂生成部所生成的液体显影剂,通过储备罐提供给所述显影部;
回收系统,回收提供给所述显影部的液体显影剂中没有在该显影部或感光鼓上被消耗的液体显影剂,并提供给所述显影剂生成部;以及
液体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回收系统中,从回收的液体显影剂中分离所述调色剂和所述载体液,并把所述调色剂和所述载体液提取出来;其中,
所述液体显影剂为液体试样,所述调色剂为分散相,所述载体液为分散介质,
所述液体分离装置为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分离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供给系统具有贮存载体液的罐,
所述液体分离装置把提取的载体液提供给该罐。
CN2008100093655A 2007-02-27 2008-02-25 液体分离装置、混合液体供给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563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46898 2007-02-27
JP2007046898 2007-02-27
JP2007-046898 2007-02-27
JP2007-049318 2007-02-28
JP2007049318A JP5222480B2 (ja) 2007-02-28 2007-02-28 液体試料分離抽出装置
JP2007-049317 2007-02-28
JP2007049318 2007-02-28
JP2007049317 2007-02-28
JP2007049317A JP2008216282A (ja) 2007-02-28 2007-02-28 液体試料分離抽出装置
JP2007048450 2007-02-28
JP2007048450 2007-02-28
JP2007-048450 2007-0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6384A CN101256384A (zh) 2008-09-03
CN101256384B true CN101256384B (zh) 2010-08-18

Family

ID=39716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936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56384B (zh) 2007-02-27 2008-02-25 液体分离装置、混合液体供给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844204B2 (zh)
CN (1) CN1012563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39220B2 (ja) * 2010-02-19 2014-03-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37355B2 (ja) * 2015-05-27 2019-07-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66723B2 (ja) 2015-05-27 2019-08-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65850B2 (ja) * 2015-05-27 2020-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分離装置
JP2018013631A (ja) * 2016-07-21 2018-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93472A (ja) * 1997-02-24 1998-11-0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89573A (ja) 1998-09-10 2000-03-31 Ricoh Co Ltd 湿式画像形成装置
US6731885B2 (en) * 2001-06-29 2004-05-04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Capacitive probe toner level detector assembly
JP4368839B2 (ja) * 2005-09-30 2009-11-18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湿式画像形成装置
US7831179B2 (en) * 2007-01-30 2010-11-09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Liquid separator, liquid mixture supplying system adopting such liquid separa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44204B2 (en) 2010-11-30
US20080205935A1 (en) 2008-08-28
CN101256384A (zh) 2008-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8352B (zh) 液体分离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混合液体供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JP5130067B2 (ja) 液体試料分離抽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56384B (zh) 液体分离装置、混合液体供给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222480B2 (ja) 液体試料分離抽出装置
JP2009183855A (ja) ろ過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81489B2 (ja) 湿式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湿式画像形成方法
KR100481543B1 (ko) 습식 전자사진방식 프린터
US852106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liquid developer
JP7086733B2 (ja) 現像装置及び分離抽出装置
JP2008268917A (ja) 液体現像剤循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16282A (ja) 液体試料分離抽出装置
JP5279465B2 (ja) 液体現像剤分離抽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576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77139B2 (ja) 抽出装置及び該抽出装置が組み込まれ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79632A (ja) 湿式画像形成装置
JP3965253B2 (ja) 湿式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湿式画像形成方法
JP3713390B2 (ja) 湿式画像形成装置
KR20040004921A (ko) 습식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KR100263885B1 (ko) 감광매체 클리닝 기능을 갖는 습식 인쇄기의현상기 및 이를이용한 감광매체 클리닝 방법
KR100322557B1 (ko) 습식전자사진방식프린터의잉크순환시스템
KR100396576B1 (ko) 습식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기기의 현상장치
KR200168975Y1 (ko) 전자사진방식인쇄기의현상장치
JP20091571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95443A (ja) 抽出装置、該抽出装置が組み込まれ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抽出方法
JP2011095441A (ja) 抽出装置及び該抽出装置が組み込まれ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