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4804A - 摩托车的把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的把手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54804A CN101254804A CNA2007100884799A CN200710088479A CN101254804A CN 101254804 A CN101254804 A CN 101254804A CN A2007100884799 A CNA2007100884799 A CN A2007100884799A CN 200710088479 A CN200710088479 A CN 200710088479A CN 101254804 A CN101254804 A CN 1012548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cover
- rear portion
- motor bike
- vehicle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把手结构,使用者能够可靠地把持把手,可以防止泥等尘埃附着在把手上,可以提高摩托车的外观性。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的把手(70)由俯视呈环状从后部车架(35)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把手主体(71)、和设于后挡泥板(50)上覆盖把手主体(71)的下方及内侧的把手罩(72)构成。在把手罩(72)上形成在把手主体(71)内侧从下方进入上方的把手用凹部(7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的把手结构,特别是涉及设在摩托车的后部车架上的把手的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摩托车的把手结构的一例,众所周知的是具有覆盖后部车架的周围的后部车身罩及后挡泥板,在后部车架的下部设置把手主体,并且在后挡泥板的侧方形成能够容纳把手主体的突出部,该突出部构成把手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08-40339号公报(第2页、第3图)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中,后部车身罩在车辆的侧方具有膨胀,并且把手配置在后部车架的垂直方向下方,在俯视中后部车架和把手重叠,因此,从后部车身罩的外侧面至把手的车宽方向的距离变长,在使用者把持把手时难以用力。另外,由于把手配置在后挡泥板的附近,因此,在把手的内侧附着泥等尘埃,有可能污染把持把手的使用者的手。另外,由于后部车身罩和后挡泥板的接合部配置在车身侧面,因此,存在摩托车的外观性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以上的不良情况而构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把手结构,使用者能够可靠地把持把手,且能够防止泥等尘埃附着在把手上,能够提高摩托车的外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摩托车的把手结构,其具备:后部车架、设置在后部车架上的把手、至少覆盖后部车架的后部车身罩、安装在后部车架上覆盖后轮上方的后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把手由俯视呈环状从后部车架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把手主体、和设于后挡泥板上覆盖把手主体的下方及内侧的把手罩构成,在把手罩上形成在把手主体内侧从下方进入上方的把手用凹部。
本发明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把手罩上形成沿把手主体形成壁厚且与把手主体接触的把手接触部。
本发明第三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后挡泥板上形成收容后轮的后轮用凹部,在把手罩上形成在后轮用凹部和把手用凹部之间向下方突出的凸部。
本发明第四方面在第一~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后部车身罩上形成与把手罩的侧面形状对应的切口部。
本发明第五方面在第一~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后部车身罩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后部车身罩和后挡泥板及把手罩的接合部配置在车身下方。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把手由俯视呈环状从后部车架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出的把手主体、和设于后挡泥板上覆盖把手主体的下方及内侧的把手罩构成,在把手罩上形成在把手主体的内侧从下方进入上方的把手用凹部,因此,由于把手配置在后部车身罩的外侧面附近,所以从后部车身罩的外侧面到把手的车宽方向的距离变短,从而使用者能够可靠地把持把手。另外,由于把手离开后轮而配置,因此可以防止泥等尘埃附着在把手上。另外,由于把手主体由把手罩覆盖,所以能够提高摩托车的外观性。另外,由于在把手罩上形成把手用凹部,因此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握住把手,可以提高摩托车的操控。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由于在把手罩上形成沿把手主体形成壁厚且与把手主体接触的把手接触部,因此,把手主体和把手罩的接触部分变多,所以能够提高把手罩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由于在后挡泥板上形成收纳后轮的后轮用凹部,在把手罩上形成在后轮用凹部和把手用凹部之间向下方突出的凸部,故从后轮飞散的泥等尘埃由凸部阻挡,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泥等尘埃附着在把手上。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由于在后部车身罩上形成与把手罩的侧面形状对应的切口部,故不会对后部车身罩的侧面形状造成影响,因此,不会降低摩托车的外观性,可以将把手配置在从后部车架离开的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由于后部车身罩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后部车身罩和后挡泥板及把手罩的接合部配置在车身下方,故接合部不会向外部露出,因此,不会降低摩托车的外观性,而可以将把手配置在从后部车架离开的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把手及周边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把手及周边构成的俯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把手及周边构成的侧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把手及周边构成的底视图;
图6是图3的A-A线剖面图;
图7是图3的B-B线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 摩托车
11 车架
15 前轮
16 发动机
18 后轮
30 主架
33 座位横档(后部车架)
34 侧架(后部车架)
35 角板(后部车架)
40 侧壳(后部车身罩)
41 后壳(后部车身罩)
42 切口部
50 后挡泥板
51 后轮用凹部
70 把手
71 把手主体
72 把手罩
73 把手用凹部
74 把手接触部
75 凸部
76 接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图是以符号方向为观看方向的图。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的车辆的侧视图,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把手及周边构成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把手及周边构成的俯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把手及周边构成的侧视图,图5是图2所示的把手及周边构成的底视图,图6是图3的A-A线剖面图,图7是图3的B-B线剖面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根据驾驶员的观看方向,将前方表示为Fr、将后方表示为Rr、将左侧表示为L、将右侧表示为R、将上方表示为U、将下方表示为D。
摩托车10如图1所示,具备:车架11、被车架11的头管12可以旋转地支承的前叉13、安装在前叉13上端部的手柄14、被前叉13的下端部可以旋转地支承的前轮15、安装在车架11的下方的发动机16、在发动机16的后侧被车架11可以上下摆动地支承的摆臂17、被摆臂17的后端部可旋转地支承的后轮18、配设于摆臂17和车架11间的后缓冲垫19、配置于车架11的上部的燃料箱20、设于燃料箱20后侧的座位21。另外,图中的符号22是前照灯、23是前壳、24是前挡泥板、25是侧后视镜、26是主支架、27是侧支架、28是后支架、29是尾灯。
车架11如图1及图2所示,具备:从头管12向后方且向下方延伸的主架30、从主架30的前部向下方延伸的发动机支架31、在主架30的下端部设置的一对枢轴板32、32、从主架30的中间部向后方延伸的一对座位横档(后部车架)33、33、将枢轴板32和座位横档33连接的侧架(后部车架)34、将座位横档33和侧架34连接的角板(后部车架)35。
另外,在车架11上安装有:作为后部车架的座位横档33、侧架34、覆盖角板35侧方的侧壳(后部车身罩)40及后壳(后部车身罩)41。
另外,在一对座位横档33、33的上部设有横跨车宽方向的横梁36,在该横梁36上,通过螺栓37a及螺母37b结合有覆盖后轮18的上方的后挡泥板50(参照图6)。另外,在后挡泥板50的内侧形成收纳后轮18的后轮用凹部51。
发动机16具备:曲轴箱60、与曲轴箱60的上端部结合的气缸61、与气缸61的上端部结合的气缸盖62、与气缸盖62的上端部结合的盖罩63。另外,在设于曲轴箱60的输出轴64上安装有主动链轮65,通过在主动链轮65和设于后轮18上的从动链轮18a上卷挂传动链66,将发动机16的驱动力传递给后轮18。另外,图中的符号67是气化器、68是排气管、69是消声器。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7所示,在作为后部车架的座位横档33、侧架34、及角板35上设置把手70。该把手70由俯视呈环状从角板35的下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把手主体71、和设于后挡泥板50上覆盖把手主体71的下方及环状部分的内侧的把手罩72构成。
把手主体71是截面圆形的管状构件,俯视形成大致コ形状。另外,把手主体71的前端部与角板35的下面接合,后端部与角板35的角部接合。还有,把手主体71的中间部与把手罩72的上面接触。
把手罩72与后挡泥板50的左侧面一体形成,在该把手罩72上形成在把手主体71的环状部分内侧从下方进入上方的把手用凹部73。
在把手罩72上形成沿把手主体71的中间部壁厚地形成,且与把手主体71的中间部的下部接触的把手接触部74。
另外,在把手罩72上形成在后轮用凹部51和把手用凹部73之间向下方突出的凸部75。
另外,在后壳41的下部形成与把手罩72的侧面形状对应的切口部42。由此,由于把手罩72的侧面部分嵌合在该切口部42,因此,在后壳41和把手罩72之间不会产生间隙。
另外,后壳41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该弯曲的后壳41的下端缘与把手罩72的接合部76配置在车身下方。换言之,接合部76以与路面相向的方式配置。此外,后壳41的下端缘与在把手罩72的把手接触部74的外侧面形成的接合用台阶部74a接触。由此,防止使用者在把持把手70时,在后壳41和把手罩72间产生上下方向的间隙。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把手70由俯视呈环状从角板35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把手主体71、和设于后挡泥板50上覆盖把手主体71的下方及内侧的把手罩72构成,在把手罩72上形成在把手主体71内侧从下方进入上方的把手用凹部73,因此,由于把手70配置在后壳41的外侧面的附近,所以,从后壳41的外侧面到把手70的车宽方向的距离变短,使用者能够可靠地把持把手70。另外,由于把手70离开后轮18而配置,因此能够防止泥等尘埃附着在把手70上。另外,由于把手主体71由把手罩72覆盖,所以能够提高摩托车10的外观性。另外,由于在把手罩72上形成把手用凹部73,因此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握住把手70,可以提高摩托车10的操控。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由于在把手罩72上形成沿把手主体71壁厚地形成且与把手主体71接触的把手接触部74,因此把手主体71和把手罩72的接触部分变多,所以可以提高把手罩72的强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由于在后挡泥板50形成收纳后轮18的后轮用凹部51,在把手罩72上在后轮用凹部51和把手用凹部73之间形成向下方突出的凸部75,故从后轮18飞散的泥等尘埃被凸部75阻止,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泥等尘埃附着在把手70上。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由于在后壳41上形成与把手罩72的侧面形状对应的切口部42,故不会对车身罩41的侧面形状造成影响,因此不会使摩托车10的外观性降低,可以将把手70配置在离开座位横档33的位置。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由于后壳41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后壳41和后挡泥板50及把手罩72的接合部76配置在车身下方,故接合部76不会向外部露出,所以不会使摩托车10的外观性降低,可以将把手70配置在离开座位横档33的位置。
Claims (5)
1. 一种摩托车的把手结构,其具备:后部车架、设于所述后部车架上的把手、至少覆盖所述后部车架的后部车身罩、安装在所述后部车架上覆盖后轮的上方的后挡泥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由俯视呈环状从所述后部车架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把手主体、和设于所述后挡泥板上覆盖所述把手主体的下方及内侧的把手罩构成,
在所述把手罩上形成在所述把手主体的内侧从下方进入上方的把手用凹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手罩上形成沿所述把手主体形成壁厚且与所述把手主体接触的把手接触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挡泥板上形成收纳所述后轮的后轮用凹部,在所述把手罩上形成在所述后轮用凹部和所述把手用凹部之间向下方突出的凸部。
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部车身罩上形成与所述把手罩的侧面形状对应的切口部。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的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车身罩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所述后部车身罩和所述后挡泥板及所述把手罩的接合部配置在车身下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50034A JP4989991B2 (ja) | 2007-02-28 | 2007-02-28 | 自動二輪車のグリップ構造 |
JP2007-050034 | 2007-02-28 | ||
JP2007050034 | 2007-02-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54804A true CN101254804A (zh) | 2008-09-03 |
CN101254804B CN101254804B (zh) | 2010-07-28 |
Family
ID=39834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8847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54804B (zh) | 2007-02-28 | 2007-03-27 | 摩托车的把手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989991B2 (zh) |
CN (1) | CN10125480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01335A (zh) * | 2014-10-10 | 2016-04-2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后部构造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37756B2 (ja) * | 2009-09-29 | 2014-03-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JP6133912B2 (ja) * | 2015-01-23 | 2017-05-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50884A (ja) * | 1982-09-14 | 1984-03-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サイドグリツプ支持構造 |
JPS6352685U (zh) * | 1986-09-26 | 1988-04-08 | ||
JPH06234383A (ja) * | 1993-02-12 | 1994-08-23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動二輪車のサイドグリップ構造 |
JP3497522B2 (ja) * | 1993-05-07 | 2004-02-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グリップ装置 |
JPH0840339A (ja) * | 1994-07-27 | 1996-02-13 | Suzuki Motor Corp | 自動二輪車のハンドグリップ構造 |
JP3476306B2 (ja) * | 1996-05-23 | 2003-12-10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スタンディングハンドル構造 |
-
2007
- 2007-02-28 JP JP2007050034A patent/JP498999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3-27 CN CN2007100884799A patent/CN10125480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01335A (zh) * | 2014-10-10 | 2016-04-20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后部构造 |
CN105501335B (zh) * | 2014-10-10 | 2018-11-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身后部构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213534A (ja) | 2008-09-18 |
CN101254804B (zh) | 2010-07-28 |
JP4989991B2 (ja) | 2012-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40100B2 (en) | Cover structure for buggy vehicle | |
JP5988639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 |
JP6208647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燃料タンク支持構造 | |
US8302726B2 (en) | Saddle ride type vehicle | |
US7850225B2 (en) | Motorcycle | |
JP2007131030A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633387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エアクリーナ構造 | |
JP3154590U (ja) | 自動二輪車 | |
EP1783040B1 (en) | Straddle-type vehicle | |
JP4675735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 |
JP2014118099A (ja) | 自動二輪車 | |
CN102381393B (zh) | 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 | |
JP4506317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CN101254804B (zh) | 摩托车的把手结构 | |
JP5460511B2 (ja) | 車両用のリヤフェンダ | |
US9581073B2 (en) | Radiator structure for two-wheeled vehicle | |
EP3277565B1 (en) | Inner rear fender structure for a motorcycle | |
JP580664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 |
EP1108644B1 (en) | Battery arranging construction for a two-wheeled vehicle | |
CN100377959C (zh) | 载物架装置 | |
JP2007030526A (ja) | 自動二輪車 | |
CN106005136A (zh) | 鞍骑型车辆的下罩结构 | |
JP4531847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 |
JP2009173216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 |
JP4414316B2 (ja) | 自動二輪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