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1393B - 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81393B CN102381393B CN201110248596.3A CN201110248596A CN102381393B CN 102381393 B CN102381393 B CN 102381393B CN 201110248596 A CN201110248596 A CN 201110248596A CN 102381393 B CN102381393 B CN 1023813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parts
- mud guard
- inner fender
- outer mu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在车身架的后部设有从上方覆盖后轮的后挡泥板,照明器具支撑在该后挡泥板,该后部结构能提高后挡泥板的形状的自由度及美观性,提高照明器具的支撑刚性。后挡泥板(64)能前后分割地由外挡泥板部件(66)和内挡泥板部件(67)构成。外挡板部件(66)具有从后方看时的后挡泥板(64)的整体外观形状。内挡泥板部件(67)从前方结合于该外挡泥板部件(66)。照明器具(65)以一部分夹在外挡泥板部件(66)与内挡泥板部件(67)之间的方式被支撑在这些挡泥板部件(66、67)。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身架的后部设有从上方覆盖后轮的后挡泥板、并将照明器具支撑在该后挡泥板上的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机动两轮车中,在车身架的后部设有后挡泥板。为了加强该后挡泥板,在后挡泥板的后部安装着合成树脂制的加强部件,照明器具支撑在该加强部件上。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2-1179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机动两轮车中,用加强部件支撑着照明器具,因此为了提高加强部件的刚性,需要在加强部件设置厚的肋、或者将加强部件成形为厚壁等方法。然而,如果用那样的方法来提高加强部件的刚性,则存在在成形加强部件时产生瑕疵等不利于美观的现象,此外后挡泥板的形状的自由度减小。
本发明是鉴于该情形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后挡泥板的形状的自由度及美观性并且提高照明器具的支撑刚性的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在车身架的后部设有从上方覆盖后轮的后挡泥板,照明器具支撑在该后挡泥板,其中,上述后挡泥板能前后分割地由外挡泥板部件和内挡泥板部件构成,上述外挡泥板部件具有从后方看时的上述后挡泥板的整体外观形状,上述内挡泥板部件从前方结合在该外挡泥板部件,上述照明器具以一部分夹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与上述内挡泥板部件之间的方式被支撑在这些挡泥板部件上。
本发明的第2特征是,在第1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上述外挡泥板部件和上述内挡泥板部件在这些挡泥板部件之间形成中空部地结合着。
本发明的第3特征是,在第1或第2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沿上述车身架的宽度方向的上述内挡泥板部件的宽度设定成比上述外挡泥板部件的宽度小。
本发明的第4特征是,在第1~第3特征的结构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在上下方向长的上述内挡泥板部件,一体地突出设置有沿上述内挡泥板部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肋。
本发明的第5特征是,在第1~第4特征的结构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在沿着上述车身架的宽度方向的上述内挡泥板部件的两侧,一体地设有朝后方突出的弯折部;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的与上述内挡泥板部件相对的内表面,以沿着上述弯折部的方式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与上述弯折部嵌合的突部。
本发明的第6特征是,在第1~第5特征的结构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上述内挡泥板部件和上述照明器具安装在上述车身架的后部。
本发明的第7特征是,在第2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在形成于上述外挡泥板部件与上述内挡泥板部件之间的中空部,配设有与安装在上述后挡泥板的第2照明器具连接的电线。
另外,实施方式的尾灯对应于本发明的照明器具,实施方式的牌照灯73对应于本发明的第2照明器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通过用从前方与外挡泥板部件结合的内挡泥板部件来加强具有从后方看时的后挡泥板的整体外观形状的该外挡泥板部件,可提高外挡泥板部件即后挡泥板的外观形状的自由度及美观性,并且使照明器具的一部分夹在外挡泥板部件与内挡泥板部件之间地用这些挡泥板部件支撑着照明器具,从而可以提高对照明器具的支撑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在相互结合着的外挡泥板部件与内挡泥板部件之间形成有中空部,因此可实现后挡泥板整体的刚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内挡泥板部件的宽度比外挡泥板部件的宽度小,所以,从后方看后挡泥板时,看不见内挡泥板部件,即使将肋等设置在内挡泥板部件,也不受肋的形状等的制约。
根据本发明的第4特征,在上下长的内挡泥板部件设置在上述内挡泥板部件的长度方向长的肋,所以,可提高内挡泥板部件乃至后挡泥板的扭曲刚性。另外,相对于在把用于提高刚性的肋设在外挡泥板部件的结构中产生瑕疵而导致美观性降低的问题,通过设在内挡泥板部件的肋来实现后挡泥板的刚性提高,所以,也提高后挡泥板的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5特征,突出设置在外挡泥板部件的内表面的突部,与一体地设在内挡泥板部件的两侧的弯折部嵌合,所以,内挡泥板部件和外挡泥板部件的结合刚性提高,进而后挡泥板的刚性也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6特征,内挡泥板部件和照明器具安装在车身架的后部,所以,车身架也可有助于后挡泥板的刚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7特征,使与安装于后挡泥板的第2照明器具连接的电线通过外挡泥板部件与内挡泥板部件之间的中空部,这样,从外部看不见电线,可提高美观性,并且可以防止对电线的人为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机动两轮车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省略了车座的状态的、图1的2向视图。
图3是省略了车座的状态的、图1的3向视图。
图4是图2中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后挡泥板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6向视图。
图7是图6的7-7线剖视图。
图8是图6的8-8线剖视图。
图9是后挡泥板的、从斜后方看的立体图。
图10是外挡泥板部件的、从斜前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11是内挡泥板部件的、从斜后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12是尾灯的、从斜前方看到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64...后挡泥板,65...作为照明器具的尾灯,66...外挡泥板部件,67...内挡泥板部件,73...作为第2照明器具的牌照灯,77...中空部,84...肋,85...弯折部,86...突部,F...车身架,WR...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图1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在图1中,该机动两轮的车身架F具有头管16、主管17、左右一对中间管18...、下管19、左右一对底管20...、左右一对座椅横挡21...、加强管22和左右一对后架23。头管16可转向地支撑着前叉15,在该前叉15的下端部轴支撑着前轮WF。主管17从该头管16朝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中间管18...从该主管17的后端朝下方延伸。下管19以比上述主管17更陡的角度倾斜地从上述头管16朝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底管20...连接该下管19的后端与上述两中间管18...之间。左右一对座椅横挡21...从上述中间管18...的上部朝后上方延伸。加强管22连接上述主管17与上述下管19的中间部之间,并朝后上方延伸。左右一对后架23连接上述两中间管18...的下部与上述两座椅横挡21...的中间部之间,并朝后上方延伸。中间管18...和底管20...一体连接地形成,两座椅横挡21...的后端部相互连接。
作为空冷式单气缸4冲程内燃机E的内燃机主体24,由上述主管17的后部、上述两中间管18...、上述下管19的下部和上述两底管20...包围地搭载在车身架F上。该内燃机主体24使曲柄轴25沿着车宽方向地搭载在车身架F上。
在上述中间管18...的下部,设有可上下摆动地支撑摆动臂26的前端的托架27。在上述摆动臂26的后部轴支撑着后轮WR。另外,在中间管18...的下部与摆动臂26的前部之间设有连杆机构28。在构成该连杆机构28的一部分的连杆部件29与上述主管17的后端部之间,设有后缓冲单元30。
在上述内燃机主体24内,收容着将上述曲柄轴25的旋转动力变速的齿轮式变速器(未图示)。该齿轮式变速器的输出轴31从上述内燃机主体24向左侧方突出。环形的链34绕挂在固定于该输出轴31端部的驱动链轮32和同轴地设置在后轮WR上的从动链轮33上,上述齿轮式变速器的输出经由上述链34传递到后轮WR侧。
在上述内燃机主体24的上方,燃料箱35以跨过上述主管17的方式搭载在该主管17上。在该燃料箱35的后方,配置着双座式车座36,该车座36由上述两座椅横挡21...支撑着。
吸气装置38与构成上述内燃机主体24的一部分的气缸头37的后部侧壁连接。排气装置39与上述气缸头37的前部侧壁连接。在排气装置39的下游端具有的排气消音器40,配置在后轮WR的右侧。
在上述车身架F的前部支撑着前罩41和前侧罩42...。该前罩41从前方覆盖上述头管16。该前侧罩42...与该前罩41连接,从两侧覆盖上述燃料箱35的前部。从上方覆盖前轮WF的前挡泥板43与上述前罩41及上述前侧罩42...连续设置。另外,在车身架F的后部,支撑着从两侧覆盖上述吸气装置38的侧罩44...。
一并参照图2和图3,在上述车身架F的后部支撑着后罩45。该后罩45的一部分被上述车座36覆盖,其余部分配置在上述车座36的后方。坐在车座36后部的同乘者可握住的左右一对扶手杆46、46,在上述后罩45的两侧安装在上述车身架F的后部。
上述两座椅横挡21...的后端部之间由连接架47连接着。在连接架47的前方,在上述两座椅横挡21...的中间部之间,架设着横梁48。在与上述横梁48对应的部分,在左右成对的座椅横挡21...与后架23...之间,设有支架49、49。上述扶手杆46...的前部各由一对螺栓50...、51...紧固到支架49...。上述扶手杆46...的后部用螺栓52...紧固到上述连接架47。
一并参照图4,上述后罩45一体地具有前半部45a、后半部45b和左右一对侧方伸出部45c、45c。该前半部45a以使前端部载置在上述横梁48上的方式跨在两座椅横挡21...之间,并且从上方被车座36的后部覆盖。该后半部45b向车座36的后方伸出地从上述前半部45a向后方延伸。该左右一对侧方延伸部45c、45c从上述前半部45a的两侧朝着扶手杆46...的中间部侧向侧方伸出。上述前半部45a和上述后半部45b的连续设置部的两侧,由螺栓53、53紧固在上述扶手杆46...的后部。上述后半部45b的后部两侧由一对螺栓54、54紧固在上述扶手杆46...的后部。
另外,在后罩45的前半部45a,在上述横梁48的后方朝下方突出地一体设有矩形的突部45d。该矩形的突出部45d形成被上述车座36的后部覆盖地朝上方开放的收容凹部55。
在与上述后罩45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对应的位置,在两座椅横挡21...上固定有朝内方突出的支撑支架58、58。上述后罩45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由螺栓59、59紧固在上述支撑支架58...上,上述螺栓59、59与固定在上述支撑支架58...上的焊接螺母60、60螺合。
在上述两扶手杆46...的后部下面用螺栓62、62紧固信号装置支撑支架61、61。从上述两扶手杆46...向侧方突出的信号装置63、63...的臂部63a、63a,由上述信号装置支撑支架61...支撑着。
在图5~图8中,在上述车身架F的后部设有从上方覆盖后轮WR的后挡泥板64,作为第1照明器具的尾灯65被支撑在该后挡泥板64上。
上述后挡泥板64可前后分割地由合成树脂制的外挡泥板部件66和从前方与该外挡泥板部件66结合的合成树脂制的内挡泥板67构成。上述尾灯65的一部分夹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与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之间,而由这些挡泥板部件66、67支撑着上述尾灯65。
一并参照图9和图10,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基本上朝后下方倾斜地形成,具有从后方看时的上述后挡泥板64的整体外观形状。在该外挡泥板部件66的上部,设有用于配置上述尾灯65的开口部68。在该开口部68的下方,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上从上往下依次一体地突出设置着上部支撑台69、左右一对板支撑部70、70和下部支撑台71以使其朝后方突出。从上方照亮安装在一对板支撑部70...上的牌照板72的作为第2照明器具的牌照灯73,被安装在上部支撑台69上。在下部支撑台71上安装着反射板74。另外,在与上述上部支撑台69对应的部分,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上形成朝前方开放的第1凹部75,在与上述下部支撑台71对应的部分,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上形成朝前方和下方开放的第2凹部76。
一并参照图11,如图6所明确表示的那样,沿上述车身架F的宽度方向的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的宽度设定成比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的宽度小。该内挡泥板部件67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的上述开口部68的下方,从前方覆盖第1凹部75地与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结合。
为了将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与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结合,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的前表面一体地突出设置有配置于第1凹部75的下方的左右一对第1安装凸部78、78。在与上述两板支撑部70...间对应位置,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的前表面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一个第2安装凸部79。另一方面,在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上,设有从前方与左右一对第1安装凸部78...抵接的左右一对第1安装部80、80,和从前方与第2安装凸部79抵接的第2安装部81。第1安装部80...由自攻螺钉82、82紧固到第1安装凸部78...。第2安装部81由自攻螺钉83紧固到第2安装凸部79。这样,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和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被紧固而构成后挡泥板64,在该状态下,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与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之间形成有中空部77。
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在上下方向较长地形成,在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的后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一体地突出设置着沿该内挡泥板部件67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肋84。第2安装部81形成在上述肋84的下端。第1安装部80...在上述肋84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两侧,一体地形成在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的后表面。
另外,在沿车身架F的宽度方向的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的两侧,一体地设有朝后方突出的弯折部85。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的、与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相对的内表面(前表面),以沿着上述弯折部85的方式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与上述弯折部85嵌合的突部86。
另外,在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的上部的左右两侧,一体地设有第1架支撑部89、89。该第1架支撑部89、89载置在固定于上述两座椅横挡21...并从两座椅横挡21...朝内方突出的上述支撑支架58...上。如图4所示,在第1架支撑部89...与上述支撑支架58...之间夹设着支撑缓冲橡胶90...的状态下,用螺栓91...和螺母92...将该第1架支撑部安装在支撑支架58...上。即,内挡泥板部件67的上部通过支撑支架58...安装在构成车身架F的后部的一部分的座椅横挡21...上。
一并参照图12,上述尾灯65具有朝后方开放的箱状的外壳89、基板91、内透镜92、基座部件93和透镜94。上述基板91以安装着多个发光二极管90...的状态安装在上述外壳89前端部。内透镜92从前方覆盖包括上述发光二极管90...在内的上述基板91,安装在上述外壳89的前端部。基座部件93从后方覆盖上述外壳89和上述内透镜92,并且支撑着上述外壳89。透镜94从前方覆盖上述外壳89和上述内透镜92,安装在上述基座部件93的前端部。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上部的开口部68,使上述透镜94从上述开口部68朝后方突出地进行配置。
在上述基座部件93的下部,一体地设有朝下方突出的左右一对外挡泥板紧固部95、95。另一方面,在外挡泥板部件66中,在上述开口部68的下方的内表面(前表面),一体地设有朝前方突出的左右一对灯支撑凸部96、96。上述两外挡泥板连接部95...由自攻螺钉97...紧固到上述两灯支撑凸部96...。
另外,在上述外挡泥板连接部95...的上方,在上述基座部件93的下部,朝前方突出地一体地设有左右一对内挡泥板紧固用凸部98、98。另一方面,在内挡泥板部件67的上部,设有从前方与这些内挡泥板紧固用凸部98...抵接的左右一对第3安装部99、99。第3安装部99...由自攻螺钉100...紧固到上述内挡泥板紧固用凸部98...。
即,上述尾灯65的基座部件93的下部,被夹持在外挡泥板部件66的灯支撑凸部96...与内挡泥板部件67的上部的第3安装部99...之间,而被外挡泥板部件66和内挡泥板部件67支撑。
另外,在上述基座部件93的上部的左右两侧,一体地设有第2架支撑部101、101。该第2架支撑部101、101从下方与固定在上述两座椅横档21...上的扶手杆46...的后部相对。如图4所示,在第2架支撑部101...与上述扶手杆46...的后部之间夹设着装配橡胶102...的状态下,用螺栓103...和螺母104...将该第2架支撑部安装在上述扶手杆46...上。即,尾灯65中的基座部件93的上部,通过扶手杆46...,安装在构成车身架F的后部的一部分的座椅横挡21...上。
即,尾灯65通过扶手杆46...安装在构成车身架F的后部的一部分的座椅横挡21...上,并且,被夹持在通过支撑支架58...安装在车身架F的后部的座椅横挡21...上的内挡泥板部件67的上部、与安装在该内挡泥板部件67上的外挡泥板部件66之间,而支撑在后挡泥板64上。
另外,在上述后罩45的后半部45b,设有供螺栓103...插通的通孔105、105。该螺栓103...用于把设在基座部件93的上部的左右两侧的第2架支撑部101...安装在扶手杆46...上。
另外,在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的上部,形成有位于上述尾灯65的前方的平坦的载置部106。缠绕着与尾灯65连接的电线108、与牌照灯73连接的电线109等的电线束107,配置在上述载置部106上。与上述牌照灯73连接的电线109的一部分,配设在相互构成后挡泥板64的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和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之间的中空部77中。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从上方覆盖后轮WR地设在车身架F的后部的后挡泥板64,可前后分割地由外挡泥板部件66和内挡泥板部件67构成,该外挡泥板部件66具有从后方看时的上述挡泥板64的整体外观形状,该内挡泥板部件67从前方与该外挡泥板部件66结合。因此,通过用从前方与该外挡泥板部件66结合的内挡泥板部件67加强外挡泥板部件66,可以提高外挡泥板部件66、即后挡泥板64的外观形状的自由度和美观性。另外,尾灯65的一部分被夹在这些挡泥板部件66、67之间,而将该尾灯65支撑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和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上,所以可提高尾灯65的支撑刚性。
另外,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和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结合成在这些挡泥板部件66、67之间形成中空部77,所以,可提高后挡泥板64整体的刚性。
另外,沿车身架F的宽度方向的、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的宽度,比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的宽度小,所以,从后方看后挡泥板64时,看不见内挡泥板部件67。即使在内挡泥板部件67上设置肋84等,也没有肋84的形状等的制约。另外,相对于在把用于提高刚性的肋设在外挡泥板部件66的结构中产生瑕疵而导致美观性降低的问题,通过设在内挡泥板部件67上的肋84实现后挡泥板64的刚性提高,所以,后挡泥板64的美观性也得以提高。
另外,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上下较长地形成,在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上一体地突出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肋84,所以,可提高内挡泥板部件67乃至后挡泥板64的扭曲刚性。
另外,在沿车身架F的宽度方向的、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的两侧,一体地设有朝后方突出的弯折部85,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的、与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相对的内表面,沿着上述弯折部85地一体突出设置有与上述弯折部85嵌合的突部86。所以,内挡泥板部件67和外挡泥板部件66的结合刚性提高,进而后挡泥板64的刚性提高。
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和上述尾灯65安装在上述车身架F的后部的座椅横挡21...上,所以,车身架F也有助于提高后挡泥板64的刚性。
另外,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与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之间形成的中空部77中,配设有与安装在上述后挡泥板64上的牌照灯73连接的电线109,所以,从外部看不见电线109,可提高美观性,并且可以防止电线109被人为损坏。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范围内,可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6)
1.一种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在车身架(F)的后部设有从上方覆盖后轮(WR)的后挡泥板(64),照明器具(65)支撑于该后挡泥板(64);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挡泥板(64)能前后分割地由外挡泥板部件(66)和内挡泥板部件(67)构成;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以具有从后方看时的上述后挡泥板(64)的整体外观形状的方式形成;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从前方结合于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上述照明器具(65)以一部分夹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与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之间的方式被支撑于这些挡泥板部件(66、67),
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及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都朝后下方倾斜地形成,
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的上部配置有上述照明器具(65),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在上述照明器具(65)的下方与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结合,
在沿上述车身架(F)的宽度方向的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的两侧,一体地设有朝后方突出的弯折部(85);在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的与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相对的内表面,以沿着上述弯折部(85)的方式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与上述弯折部(85)嵌合的突部(8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和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在这些挡泥板部件(66、67)之间形成中空部(77)地结合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沿上述车身架(F)的宽度方向的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的宽度设定成比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的宽度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方向长的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一体地突出设置有沿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肋(8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和上述照明器具(65)安装在上述车身架(F)的后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上述外挡泥板部件(66)与上述内挡泥板部件(67)之间的中空部(77),配设有与安装在上述后挡泥板(64)的第2照明器具(73)连接的电线(109)。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93098 | 2010-08-31 | ||
JP2010193098A JP5513317B2 (ja) | 2010-08-31 | 2010-08-31 | 自動二輪車の後部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81393A CN102381393A (zh) | 2012-03-21 |
CN102381393B true CN102381393B (zh) | 2014-08-06 |
Family
ID=45821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4859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1393B (zh) | 2010-08-31 | 2011-08-26 | 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513317B2 (zh) |
CN (1) | CN102381393B (zh) |
BR (1) | BRPI1104638B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93176B2 (ja) * | 2012-08-28 | 2017-03-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
JP6053477B2 (ja) * | 2012-11-29 | 2016-12-27 |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ラップ・ステー |
BR112016013735B1 (pt) * | 2013-12-27 | 2021-12-28 | Honda Motor Co., Ltd | Veículo do tipo para montar |
JP6351172B2 (ja) * | 2014-10-10 | 2018-07-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体後部構造 |
JP7236415B2 (ja) * | 2020-09-03 | 2023-03-0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99151A (en) * | 1997-06-18 | 2000-08-08 | Tlustos; Martin | Lighting system at rear part of motorcycles |
CN101007553A (zh) * | 2007-02-05 | 2007-08-01 | 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摩托车尾灯与尾罩的配合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58573A (en) * | 1980-09-23 | 1982-04-08 | Honda Motor Co Ltd | Rear fender device in autobicycle |
JP4144222B2 (ja) * | 2002-01-11 | 2008-09-03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
JP4993270B2 (ja) * | 2006-11-16 | 2012-08-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ライセンスライト一体型テールライト装置 |
JP5332666B2 (ja) * | 2009-02-03 | 2013-11-06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フェンダ構造及び自動二輪車 |
-
2010
- 2010-08-31 JP JP2010193098A patent/JP5513317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8-26 CN CN201110248596.3A patent/CN10238139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8-29 BR BRPI1104638-4A patent/BRPI1104638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99151A (en) * | 1997-06-18 | 2000-08-08 | Tlustos; Martin | Lighting system at rear part of motorcycles |
CN101007553A (zh) * | 2007-02-05 | 2007-08-01 | 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摩托车尾灯与尾罩的配合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開2008-126708A 2008.06.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81393A (zh) | 2012-03-21 |
JP2012051388A (ja) | 2012-03-15 |
BRPI1104638A2 (pt) | 2013-01-22 |
BRPI1104638B1 (pt) | 2020-06-30 |
JP5513317B2 (ja) | 2014-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568097B1 (ko) | 자동이륜차의 배기 제어장치 | |
CN102381393B (zh) | 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 | |
US7740100B2 (en) | Cover structure for buggy vehicle | |
CN104321244A (zh) | 跨骑型车辆 | |
CN101712364B (zh) | 机动二轮车 | |
US7845835B2 (en) | Blinker integrated rear-view mirror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CN102205820A (zh) | 摩托车 | |
CN1229254C (zh) | 摩托车上的前方向指示灯的安装结构 | |
CN102343956B (zh) | 车辆用的后挡泥板 | |
JP2009056950A (ja) | リフレクタ支持構造 | |
CN100417572C (zh) | 摩托车 | |
TWI458655B (zh) | 機車 | |
CN101531225B (zh) | 机动二轮车的后侧罩支承结构 | |
CN107709146B (zh) | 摩托车内后挡泥板结构 | |
CN1506263A (zh) | 踏板型摩托车的空气滤清器的配置结构 | |
CN101254804B (zh) | 摩托车的把手结构 | |
JP2007030526A (ja) | 自動二輪車 | |
CN101712352B (zh) | 机动二轮车 | |
JP2009173216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 |
JP5013196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CN1090120C (zh) | 两轮摩托车的车架护罩结构 | |
CN1749093A (zh) | 二轮机动车 | |
CN1796219A (zh) | 机动两轮车的头盔保持架安装构造 | |
CN1608939A (zh) | 踏板式车辆的车体结构 | |
CN221874203U (zh) | 跨骑型车辆的前围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