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7502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37502A CN101237502A CNA2008100063151A CN200810006315A CN101237502A CN 101237502 A CN101237502 A CN 101237502A CN A2008100063151 A CNA2008100063151 A CN A2008100063151A CN 200810006315 A CN200810006315 A CN 200810006315A CN 101237502 A CN101237502 A CN 1012375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riginal copy
- printing
- data
- image processing
- output pa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双面复印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原稿的尺寸进行检测的原稿检测单元和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设定单元中的至少一者;原稿顶部位置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顶部位置;印刷模式设定单元,设定从双面到双面、从单面到双面、从双面到单面、从单面到单面中的一种印刷模式;装订方向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装订方向和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输出尺寸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输出纸张的尺寸;印刷倍率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印刷倍率;以及复印区域确定单元,当设所述原稿的顶部位置为上时,以所述原稿的左上角为基准来设定复印区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如下图像形成装置:读取多张原稿的单面进行记录,并将该原稿印刷(记录)在记录纸张(输出纸张)的双面上,或者读取原稿的双面进行记录,并将该原稿印刷在记录纸张的双面或单面上。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各种双面记录模式中,有时以β倍的偏倍率(印刷倍率)复印在尺寸为原稿纸张的α倍的记录纸张上。
在这里,当α=β时,由于进行单纯的放大缩小印刷,因此没有问题,但是当α≠β时,有时原稿的图像会被错位地记录在记录纸张的表背两个面上。对此,公知有在不使用存储器等的情况下解决了该问题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参照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125102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没有考虑原稿的装订方向、原稿的顶部的位置、以及原稿的双面的读入方法(同时读入/交替读入)。因此,在具有可以进行翻转式双面读入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上述现有装置中,除了对左右装订的原稿在背面读入时从后端读入的情况以外,例如当背面的原稿的顶部位置为后端(上下装订)时,会存在输出的图像区域错位的问题。即,当进行双面复印时,特别是无法预测原稿的背面的哪个部分会被印在记录纸张的哪个部分上,从而会产生无法按照使用者的意图来进行双面复印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面复印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将原稿的双面复印在记录纸张上时,能够可靠地复印/印刷出使用者所期望的原稿的范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手段。即,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双面复印功能,包括:对原稿的尺寸进行检测的原稿检测单元和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设定单元中的至少一者;原稿顶部位置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顶部位置;印刷模式设定单元,设定从双面到双面、从单面到双面、从单面到双面、从单面到单面中的一种印刷模式;装订方向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装订方向和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输出尺寸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输出纸张的尺寸;印刷倍率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印刷倍率;以及复印区域确定单元,当设所述原稿的顶部位置为上时,以所述原稿的左上角为基准来设定复印区域。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根据由各个设定单元设定的条件来确定原稿的复印区域的复印区域确定单元,能够以使原稿的顶部位置位于上部时的左上角为基准来确定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原稿的范围。
即,当复印原稿时,能够可靠地确定使用者所期望的范围。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还包括:图像处理单元,根据由所述印刷倍率设定单元设定的印刷倍率、由所述复印区域确定单元设定的复印区域、由所述印刷模式设定单元设定的印刷模式、以及由所述装订方向设定单元设定的所述原稿的装订方向和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对被读入的原稿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以及印刷单元,根据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进行了图像处理的所述数据,将与所述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印刷在所述输出纸张上。
此时,通过根据由所述复印区域确定单元确定的范围和由所述印刷倍率设定单元设定的印刷倍率来印刷对应的数据,能够以使用者所期望的倍率来可靠地复印使用者所期望的原稿的范围。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当由所述装订方向设定单元设定的原稿的装订方向与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不同时,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使原稿的背面的图像在该面内旋转180度后通过所述印刷单元进行印刷。
此时,即使在原稿的装订方向与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印刷出使用者所期望的原稿的范围。
上述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双面复印功能,包括:对原稿的尺寸进行检测的原稿检测单元和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设定单元中的至少一者;原稿顶部位置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顶部位置;印刷模式设定单元,设定从双面到双面、从单面到双面、从双面到单面、从单面到单面中的一种印刷模式;装订方向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装订方向和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输出尺寸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输出纸张的尺寸;印刷倍率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印刷倍率; 印刷区域设定单元,当设所述原稿的所述顶部位置为上时,以所述原稿的左上角为基准来设定印刷区域;以及数据盒,保存被读入的所述原稿的数据。
根据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可以在预先添加了所述原稿的顶部位置的信息的状态下将原稿数据化并保存在数据盒中,所述原稿的顶部位置的信息根据由各个设定单元设定的参数来确定。因此,当印刷所保存的原稿的数据时,仅通过设定与输出纸张相关的信息,就能够以原稿的左上角为基准来确定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原稿的范围。
即,当印刷保存在数据盒中的原稿数据时,能够简单并可靠地确定使用者所期望的原稿数据的范围。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还包括:图像处理单元,根据由所述印刷倍率设定单元设定的印刷倍率、由所述印刷区域设定单元设定的印刷区域、由所述印刷模式设定单元设定的印刷模式、以及由所述装订方向设定单元设定的所述原稿的装订方向和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对保存在所述数据盒中的所述原稿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以及印刷单元,根据通过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进行了图像处理的所述数据,将与所述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印刷在所述输出纸张上。
此时,通过根据由所述复印区域确定单元确定的范围和由所述印刷倍率设定单元设定的印刷倍率来印刷对应的数据,能够以使用者所期望的倍率来可靠地复印使用者所期望的原稿的范围。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当由所述装订方向设定单元设定的原稿的装订方向与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不同时,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使原稿的背面的图像在该面内旋转180度后通过所述印刷单元进行印刷。
此时,即使在原稿的装订方向与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印刷使用者所期望的原稿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印机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操作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复印机的框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复印机使用双面复印功能时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设定原稿顶部位置时的显示部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的复印机中确定被读入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7A和图7B是用于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将原稿直接载置在载置台上时被读入的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的说明图,特别地,图7A是表示扫描器与原稿的位置关系的图,图7B示出了由扫描器读取的原稿的数据图像;
图8A和图8B是用于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将原稿载置在ADF的托盘上时被读入的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的说明图,特别地,图8A是表示扫描器与原稿的位置关系的图,图8B示出了由扫描器读取的原稿的数据图像;
图9A~图9D是表示通过该实施方式的复印机将双面原稿双面印刷在输出纸张上时原稿与被印刷的输出纸张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0A和图10B是表示通过该实施方式的复印机将双面原稿单面印刷在输出纸张上时原稿与被印刷的输出纸张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1A和图11B是表示通过该实施方式的复印机将单面原稿双面印刷在输出纸张上时原稿与被印刷的输出纸张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复印机的立体图;
图13是该实施方式的操作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该实施方式的复合机的框图;
图15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将原稿数据保存在数据盒中时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设定原稿顶部位置时的显示部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的复合机中确定被读入的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18A和图18B是用于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将原稿直接载置在载置台上时被读入的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的说明图,特别地,图18A是表示扫描器与原稿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8B示出了由扫描器读取的原稿的数据图像;
图19A和图19B是用于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将原稿载置在ADF的托盘上时被读入的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的说明图,特别地,图19A是表示扫描器与原稿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9B示出了由扫描器读取的原稿的数据图像;
图20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保存在数据盒中的原稿数据进行印刷时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21A~图21D是表示通过该实施方式的复合机将双面原稿双面印刷在输出纸张上时原稿与被印刷的输出纸张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2A和图22B是表示通过该实施方式的复合机将双面原稿单面印刷在输出纸张上时原稿与被印刷的输出纸张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3A和图23B是表示通过该实施方式的复合机将单面原稿双面印刷在输出纸张上时原稿与被印刷的输出纸张的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图11B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复印机中采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
如图1所示,复印机1在下部具有复印机主体3,该复印机主体3包括未图示的图像存储部、图像处理部、印刷部、以及控制部等。在复印机1的上部眼前一侧设置有操作显示装置11,该操作显示装置11包括用于执行复印机1的各种操作的操作部5以及整个面配置为触摸屏7的显示部9,其中该触摸屏7中包括有透明电极。另外,在复印机1的上部设置有图像读取部17,该图像读取部17包括用于自动供应原稿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13、用于载置原稿的由透明玻璃形成的载置台14、以及用于读取原稿的扫描部15。
如图2所示,操作显示装置11包括操作部5和显示部9。
操作部5包括多个按钮19,该多个按钮19接受来自使用者的各种操作指示,并将该操作指示内容输出给控制部33。按钮19包括起动复印操作等的启动键19a、设定复印张数等的数字键19b、以及起动初始设定画面的功能键19c等。
另外,显示部9由彩色或单色液晶显示器(LCD)构成,根据从控制部33输入的显示指示来显示各种图像、文字、图形等各种信息。另外,触摸屏7通过由使用者触碰显示部9上显示的各个功能键而发挥作用。在这里被输入的操作指示内容被输出给控制部33。
在图3中示出了复印机1的框图。如该图所示,复印机1的功能面板主要包括操作部5、显示部9、图像读取部17、图像存储部27、图像处理部29、印刷部31、以及控制部33等。操作部5和显示部9如上所述与控制部33连接并可以与之通信,因此可以进行与用于多种功能的各种操作相对应的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图像读取部17包括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13和内置于复印机主体3中的扫描器部15。在图像读取部17中,在控制部33的控制下,在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3供应的原稿被输送到载置台14上的同时,通过扫描器部15依次读取原稿的图像。被读取的原稿图像作为彩色图像数据而被输出给图像存储部27。另外,当将原稿直接载置在载置台14上时,也通过扫描器部15来读取原稿的图像。
另外,为了读取原稿的双面,复印机1在ADF13的内部具有扫描器,或者具有反转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反转机构。
图像存储部27包括硬盘等外部存储装置或/和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从图像读取部17输入的原稿图像的彩色图像数据。在控制部33的控制下,该图像存储部27进行被读取的原稿图像的彩色图像数据的写入,并读出该彩色图像数据而输出给图像处理部29。
在控制部33的控制下,图像处理部29将从图像存储部27输入的彩色图像数据转换成印刷用的数据并将其输出给印刷部31。
在控制部33的控制下,印刷部31在输送印刷纸张的同时使调色剂附着在该印刷纸张上,由此根据上述彩色图像数据将原稿图像输出到印刷纸张上(印刷单元)。
控制部33根据从操作部5或显示部9的触摸屏7输入的操作指示、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以及各种控制用数据等来控制复印机1的整体动作。即,控制部33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根据上述操作指示、控制程序以及各种控制用数据等来进行控制运算;以及与其他各部分(例如,操作部5、显示部9、图像读取部17、图像存储部27、图像处理部29、以及印刷部31)进行数据的收发的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线路等。控制部33可以通过综合控制上述其他各部分而使用复印功能在印刷部31中印刷由图像读取部17读取的原稿图像。
接着,参照图4的流程图来说明使用复印机1来进行双面印刷的操作流程。
如图4所示,在步骤1(S1)中,通过未图示的传感器来检测原稿是否放置在ADF13的托盘上,或者是否直接放置在载置台14上。当原稿载置在托盘或载置台上时,前进到步骤2(S2)。
在步骤2中,设定双面印刷或单面印刷。作为设定模式而可以选择“从双面到双面”、“从单面到双面”、“从双面到单面”、“从单面到单面”中的某一种。另外,由于通常设定为“从单面到单面”,因此当希望选择除此以外的模式时,通过由显示部9显示的功能键来选择期望的设定。在这里,当设定为“从双面到双面”、“从双面到单面”、或者“从单面到双面”时,前进到步骤3(S3)。当设定为“从单面到单面”时,前进到步骤4。
在步骤3中,设定原稿的装订方向和被印刷的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装订方向设定单元)。作为装订方向,有“左右装订”和“上下装订”之分,选择其中的一种。当在步骤2中选择了“从双面到双面”时,设定原稿的装订方向和被印刷的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这两者,当选择了“从双面到单面”时,仅设定原稿的装订方向,而当选择了“从单面到双面”时,仅设定被印刷的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当设定了装订方向后,前进到步骤4。
在步骤4中,设定在原稿的顶部位置朝向哪个方向的状态下进行印刷(原稿顶部位置设定单元)。在这里,原稿的顶部位置是指根据该原稿上的文字或图像的朝向而确定的原稿的上部的位置。如图5所示,从显示部9所显示的8个模式中选择原稿的朝向。当将原稿放置在ADF13的托盘上时,选择在表面(第奇数张的原稿)朝上的状态下载置在托盘上时的原稿的朝向。另外,当原稿放置在载置台14上时,选择按照表面(第奇数张的原稿)与扫描器部15相对的方式载置时的原稿的朝向。当设定了原稿的顶部位置后,前进到步骤5(S5)。
返回到图4,在步骤5中,确定原稿的尺寸。如下来确定原稿的尺寸:通过设置在复印机1中的未图示的传感器来自动地进行检测(原稿检测单元),或者通过手动在显示部9中设定该尺寸(原稿尺寸设定单元)。特别地,当由于原稿的尺寸不规则而无法通过自动检测来获得准确的尺寸时,可以通过手动进行设定来确定原稿尺寸。当设定了原稿的尺寸后,前进到步骤6(S6)。
在步骤6中,确定输出纸张的尺寸(输出尺寸设定单元)。通过对显示部9进行操作来确定印刷输出在何种尺寸的纸张上。当确定了输出纸张的尺寸后,前进到步骤7(S7)。
在步骤7中,设定对输出纸张的印刷倍率(印刷倍率设定单元)。通过对显示部9进行操作来确定与原稿的印刷尺寸相比为百分之几大小的印刷尺寸。当设定了印刷倍率后,前进到步骤8(S8)。
在步骤8中,通过控制部33,根据原稿的表背(是奇数页还是偶数页)、放置原稿的位置(是载置台14还是ADF13)、装订方向、以及原稿的顶部位置来确定被读入的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在这里,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是指通过扫描器部15读入的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当设定了被读入的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后,前进到步骤9(S9)。
如图6所示,根据各种条件来分别确定上述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另外,在图6中,仅记载了原稿的朝向为顶部位于里侧(从使用者的角度观察时原稿的顶部位置位于里侧的状态)或顶部位于左侧(从使用者的角度观察时原稿的顶部位置位于左侧的状态)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原稿按照顶部位于里侧或顶部位于左侧的方式放置的情况较多的缘故。当从使用者的角度观察时原稿在顶部位置位于眼前一侧或右侧的状态下被放置时,也可以确定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
对于原稿的朝向和被读入的数据的朝向,使用图7A~图8B来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图7A示出了按照顶部位于里侧的方式将原稿载置在载置台14上的情况(图6的“载置台读入”的情况)。在如图所示那样来载置原稿的状态下,扫描器15a从上向下进行扫描(在图7A中用一根箭头表示),并且扫描器15a在向右移动的同时(在图7A中通过两根箭头表示)将整个原稿一直读入下去。因此,如图7B所示,由扫描器15a读取的数据的顶部的朝向为朝向左侧(相当于图6的“数据的顶部朝左”)。在这里,图7A中的扫描器15a的上下方向的移动为主扫描方向的移动,扫描器15a的左右方向的移动(原稿的移动方向)为副扫描方向的移动。
图8A示出了按照顶部位于里侧的方式在ADF13的托盘上载置原稿的情况(图6的“ADF读入”的情况)。如该图所示,原稿在被ADF13反转的同时被向扫描器部15输送。然后,在原稿通过扫描器15a的上部的同时,整个原稿被一直读入下去(在图8A中,用一根箭头来表示扫描器15a的扫描方向,用两根箭头来表示原稿的移动方向)。因此,如图8B所示,由扫描器15a读取的数据的顶部的朝向为朝向右侧(相当于图6的“数据的顶部朝右”)。
返回图6,当进行双面复印时,按照原稿的双面的读入方法来确定原稿数据的顶部位置。在这里,双面同时读入是指:在设置有内置于复印机主体3中的扫描器部15和ADF13内部的未图示的扫描器的复印机1中,通过所述两个扫描器同时读取由ADF13输送的原稿的表面和背面。另外,双面交替读入是指:在ADF13内设置有反转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未图示的反转机构的复印机1中,通过内置于复印机主体3内的扫描器部15来依次读取原稿的表面和背面。根据采用上述读入方式中的哪一种读入方式来确定原稿数据的顶部位置。
返回图4,在步骤9中,通过控制部33,根据被读入的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原稿尺寸、输出纸张尺寸、印刷倍率来确定原稿的印刷区域(复印区域确定单元)。此时,当设原稿的顶部位置为上时,以左上角为基准来确定原稿的印刷区域。由于可以根据在步骤8中确定的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来得知在该数据上原稿的左上角与何处相当,因此可以根据该点(坐标)来确定印刷所需的数据区域(印刷区域)。当确定了原稿的印刷区域后,前进到步骤10(S10)。
在步骤10中,通过图像读取部17开始原稿的读入。当原稿被直接放置在载置台14上时,扫描器部15在移动的同时开始扫描。另外,当原稿被放置在ADF13的托盘上时,当从所述托盘一张一张地向载置台14上输送原稿后,扫描器部15从该原稿的顶端开始扫描。此时,扫描器部15不移动而被固定。当扫描开始后,前进到步骤11(S11)。
在步骤11中,将在步骤9中确定的原稿的印刷区域的读入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部27中。在这里,在图像存储部27中存储有通过扫描器部15读取的图像数据中的、与在步骤9中确定的印刷区域相当之处的数据。通过如上构成,不需要在存储器中存储无用的数据,因此可以应对大量的复印。当在图像存储部27中存储了原稿的读入数据后,前进到步骤12(S12)。
在步骤12中,对于由图像存储部12存储的原稿的读入数据,通过图像处理部29来适当地进行改变印刷倍率等图像处理。当进行了上述图像处理后,前进到步骤13(S13)。
在步骤13中,通过印刷部31输出在步骤12中进行了图像处理的数据。即,使用内置于复印机1中的调色剂,将对应的图像印刷在输出纸张上。被进行了印刷的输出纸张被未图示的纸张排出部排出,然后结束处理。
在图9A~图11B中示出了按照上述流程图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右侧)和原稿的图像(左侧)。在图9A~图11B中按照原稿的表面的顶部位置位于上方的方式示出了各个图像。另外,使该原稿以与其长边方向平行的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反转)后看到的面作为背面而示出。
以下,说明当原稿和输出纸张均使用A4纸张、并且印刷倍率为200%时,通过图9A~图11B所示的各种复印条件得到的复印结果。
(从双面复印到双面的情况)
在图9A中示出了左右装订的原稿图像和以左右装订的方式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此时,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顶部位置在该图中均为上方。因此,以使各个面的顶部位置位于上方时的左上角的点R为基准而确定的范围(虚线表示的范围)均位于该图的左上方。这些虚线所示的范围分别被放大,并如该图的右侧所示那样被印刷在输出纸张上。另外,在图9B~图11B中,以同样地确定的点R(图中的黑点)为基准。
在图9B中示出了上下装订的原稿图像和以上下装订的方式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此时,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顶部位置在该图中相差180度。因此,以使各个面的顶部位置位于上方时的左上角的点R为基准而确定的范围(虚线表示的范围)在表面上位于该图的左上方,而在背面上则位于该图的右下方。这些虚线所示的范围分别被放大,并如该图的右侧所示那样被印刷在输出纸张上。
在图9C中示出了左右装订的原稿图像和以上下装订的方式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此时,复印范围与图9A的情况相同,表面和背面均为该图的左上方(虚线所示的范围)。但是,在图像处理部29中,对于背面的复印范围的图像,如同按照上下装订的方式印刷在输出纸张上那样,以原稿的中心为轴在平面内旋转180度,然后印刷在输出纸张上。
在图9D中示出了上下装订的原稿图像和以左右装订的方式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此时,复印范围与图9B的情况相同,表面为该图的左上方,而背面则为该图的右下方。但是,当对这些复印范围进行印刷时,与上述图9C的情况相同,在图像处理部29中以原稿的中心为轴在平面内旋转180度,将背面的复印范围的图像印刷在输出纸张上。
(从双面复印到单面的情况)
在图10A中示出了左右装订的原稿图像和按照每个单面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此时,复印范围与图9A的情况相同,在表面和背面上均为该图的左上方(虚线表示的范围)。该表面的复印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第一张上,背面的复印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第二张上。
在图10B中示出了上下装订的原稿图像和按照每个单面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此时,复印范围与图9B的情况相同,在表面上为该图的左上方,而在背面则为该图的右下方。该表面的复印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第一张上,背面的复印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第二张上。此时,在图像处理部29中背面以原稿的中心为轴而在平面内旋转180度,在其顶部位置与表面的顶部位置相同的情况下被排出。
(从单面复印到双面的情况)
在图11A中示出了两张单面原稿的图像和按照左右装订的方式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的双面上的图像。此时,对于原稿的第一张和第二张,以使各自的顶部位置位于上方时的左上角的点R为基准而确定了虚线表示的复印范围。该第一张的复印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表面上,第二张的复印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背面上。
在图11B中示出了两张单面原稿的图像和按照上下装订的方式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的双面上的图像。此时,与图11A的情况相同,对于原稿的第一张和第二张,以各自的左上角的点R为基准而确定了虚线表示的复印范围。该第一张的复印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表面上,第二张的复印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背面上。此时,第二张的复印范围的图像在图像处理部29中以原稿的中心为轴在平面内旋转180度而被印刷在该背面上,从而按照上下装订的方式印刷在输出纸张上。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可以始终复印以原稿的相同位置(设原稿的顶部位置为上时的原稿的左上角)为基准的范围。同样,即便使载置原稿的方向(顶部位置)为与图9A~图11B不同的方向(在图9A~图11B中使原稿的顶部位于里侧,而在该情况下例如使顶部位于左侧),只要通过顶部位置设定单元正确地设定了顶部位置,就可以同样地复印原稿。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双面复印功能的复印机1包括:对原稿的尺寸进行检测的原稿检测单元和设定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设定单元;原稿顶部位置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原稿的顶部位置;印刷模式设定单元,设定从双面到双面、从单面到双面、从双面到单面、从单面到单面中的一种印刷模式;装订方向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原稿的装订方向和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输出尺寸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输出纸张的尺寸;印刷倍率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印刷倍率;以及复印区域确定单元,根据由上述各个设定单元设定的条件来确定原稿的复印区域。由此,能够以设原稿的顶部位置为上时该原稿的左上角为基准来确定复印位置。
即,可以通过各个设定单元来确定将原稿的哪个范围复印到输出纸张上,并且由于该被复印的范围以原稿纸张的左上角为基准而被读入,因此使用者可以容易地预测出如何复印在输出纸张上。即,当复印原稿时,使用者可以容易地得到希望得到的复印物。
另外,复印机1可以仅将由扫描器15a读取的原稿的数据中的、与复印区域相对应的范围的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部27中,根据该数据,通过图像处理部29来进行放大、缩小等处理,通过印刷部31印刷在输出纸张上并排出。因此,可以在不增大临时保存由扫描器15a读取的数据的RAM等存储器的容量的情况下实现如上所述的复印功能。即,可以在不增加复印机1的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如上所述的复印功能。
并且,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即,通过本实施方式举出的具体的方法等仅为一个例子,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例如,对于各种设定的顺序,可以在复印功能能够被适当地执行的前提下更换顺序(例如,原稿尺寸设定、输出纸张尺寸设定、以及印刷倍率设定等)。
接着,参照图12~图23B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具有复印、打印、传真、以及扫描等多种功能的复合机中采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
如图12所示,复合机101在下部具有复合机主体103,该复合机主体103包括未图示的图像存储部、图像处理部、印刷部、以及控制部等。在复合机101的上部眼前一侧设置有操作显示装置111,该操作显示装置111包括用于执行复合机101的各种操作的操作部105、整个面配置为触摸屏107的显示部109,其中该触摸屏7包括有透明电极。另外,在复合机101的上部设置有图像读取部117,该图像读取部117包括用于自动供应原稿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113、用于载置原稿的由透明玻璃形成的载置台114、以及用于读取原稿的扫描部115。复合机101具有复印、打印、传真、以及扫描的功能。
如图13所示,操作显示装置111包括操作部105和显示部109。
操作部105包括多个按钮119,该多个按钮119接受来自使用者的各种操作指示,并将该操作指示内容输出给控制部133。按钮119包括起动复印操作或传真发送操作等的启动键119a、设定复印张数或传真的电话号码等的数字键119b、以及起动初始设定画面的功能键119c等。
另外,显示部109由彩色或单色液晶显示器(LCD)构成,根据从后述的控制部133输入的显示指示来显示各种图像、文字、图形等各种信息。另外,触摸屏7通过由使用者触碰显示部109上显示的各个功能键而发挥作用。在这里被输入的操作指示内容被输出给控制部133。
在图14中示出了复合机101的框图。如该图所示,复合机101的功能面板主要包括操作部105、显示部109、图像读取部117、图像存储部127、图像处理部129、印刷部131、以及控制部133等。操作部105和显示部109如上所述与控制部133连接并可以与之通信,因此可以进行与用于多种功能的各种操作相对应的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图像读取部117包括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113和内置于复合机主体103中的扫描器部115。在图像读取部117中,在控制部133的控制下,在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13供应的原稿被输送到载置台114上的同时,通过扫描器部115依次读取原稿的图像。被读取的原稿图像作为彩色图像数据被输出给图像存储部127。另外,当将原稿直接载置在载置台114上时,也通过扫描器部115来读取原稿的图像。
另外,为了读取原稿的双面,复合机101在ADF113的内部具有扫描器,或者具有反转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反转机构。
图像存储部127包括硬盘等外部存储装置或/和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从图像读取部117输入的原稿图像的彩色图像数据。在控制部133的控制下,该图像存储部127进行被读取的原稿图像的彩色图像数据的写入,并读出该彩色图像数据而输出给图像处理部129。
在控制部133的控制下,图像处理部129将从图像存储部127输入的彩色图像数据转换成印刷用的数据并将其输出给印刷部131。
在控制部133的控制下,印刷部131在输送印刷纸张的同时使调色剂附着在该印刷纸张上,由此根据上述彩色图像数据将原稿图像输出到印刷纸张上(印刷单元)。
控制部133根据从操作部105或显示部109的触摸屏107输入的操作指示、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的控制程序和各种控制用数据等来控制复合机101的整体动作。即,控制部133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根据上述操作指示、控制程序以及各种控制用数据等来进行控制运算;以及与其他各部分(例如,操作部105、显示部109、图像读取部117、图像存储部127、图像处理部129、以及印刷部131)进行数据的收发的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线路等。控制部133可以通过综合控制上述其他各部分而使用复印或扫描的功能在印刷部131中印刷由图像读取部117读取的原稿图像,或者作为打印机而印刷从外部接收到的原稿数据,或者印刷接收到的传真数据。
在这里,在复合机101中设置有数据盒(data box),该数据盒可以保存通过扫描器等读取的原稿数据、或经由LAN等连接的个人计算机中保存的数据等。数据盒包括硬盘等,可以保存多个数据。另外,在复合机101中,可以读出保存在所述数据盒中的数据,并从印刷部131输出期望的数据。另外,数据盒兼用作图像存储部127。
接着,参照图15的流程图来说明使用复合机101将原稿保存在数据盒中的操作流程。
如图15所示,在步骤100(S100)中,通过未图示的传感器来检测原稿是否放置在ADF113的托盘上,或者是否直接放置在载置台114上。当原稿载置在托盘或载置台上时,前进到步骤102(S102)。
在步骤102中,设定是否将原稿的数据保存在数据盒中。由于通常设定为不保存数据,因此当保存数据时,通过由显示部109显示的功能键来进行选择。当设定为保存数据时,前进到步骤103(S103)。当设定为不保存数据时,前进到步骤100(S100),在此处通过扫描器来读取原稿,在不保存数据的情况下进行通常的复印。
在步骤103中,设定原稿是双面还是单面。由于通常设定为“单面”,因此当希望选择“双面”时,通过由显示部109显示的功能键来进行选择。在这里,当设定为“双面”时,前进到步骤104(S104),当设定为“单面”时,前进到步骤105(S105)。
在步骤104中,设定原稿的装订方向(装订方向设定单元)。作为装订方向,有“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之分,选择其中的一种。当设定了装订方向后,前进到步骤105。
在步骤105中,设定是原稿的顶部位置朝向哪个方向的状态(原稿顶部位置设定单元)。在这里,原稿的顶部位置是指按照该原稿上的文字或图像的朝向而确定的原稿的上部的位置。如图16所示,从显示部109所显示的8个图案中选择原稿的朝向。当将原稿放置在ADF113的托盘上时,选择在使表面(第奇数张的原稿)朝上的状态下载置在托盘上时的原稿的朝向。另外,当将原稿放置在载置台114上时,选择使表面与扫描部115相对而载置时的原稿的朝向。当设定了原稿的顶部位置后,前进到步骤106(S106)。
返回到图15,在步骤106中,确定原稿的尺寸。通过设置在复合机101中的未图示的传感器来自动地检测原稿的尺寸(原稿检测单元),或者通过手动在显示部109中设定原稿的尺寸(原稿尺寸设定单元)。特别地,当由于原稿的尺寸不规则而无法通过自动检测来获得准确的尺寸时,可以通过以手动进行设定来确定原稿尺寸。当设定了原稿的尺寸后,前进到步骤107(S107)。
在步骤107中,通过控制部133,根据原稿的表里(是奇数页还是偶数页)、放置原稿的位置(是载置台114还是ADF113)、装订方向、顶部位置、以及原稿的尺寸来确定被读入的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在这里,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是指通过扫描器部115读入的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当设定了被读入的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后,前进到步骤108(S108)。
如图17所示,根据各种条件来分别确定上述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另外,在图17中,仅记载了原稿的朝向为顶部位于里侧(当从使用者的角度观察时原稿的顶部位置位于里侧的状态)或顶部位于左侧(当从使用者的角度观察时原稿的顶部位置位于左侧的状态)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原稿按照顶部位于里侧或顶部位于左侧的方式载置的情况较多的缘故。当从使用者的角度观察时原稿在顶部位置位于眼前一侧或右侧的状态下被载置时,也可以确定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
对于原稿的朝向和被读入的数据的朝向,使用图18A~图19B来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图18A示出了按照顶部位于里侧的方式将原稿载置在载置台114上的情况(图17的“载置台读入”的情况)。在如图所示那样来载置原稿的状态下,扫描器115a从上向下进行扫描(在图18A中用一根箭头表示),并且扫描器115a在向右移动的同时(在图18A中用两根箭头表示)将整个原稿一直读入下去。因此,如图18B所示,由扫描器115a读取的数据的顶部的朝向为朝向左侧(相当于图17的“数据的顶部朝左”)。在这里,图18A中的扫描器115a的上下方向的移动为主扫描方向的移动,扫描器115a的左右方向的移动(原稿的移动方向)为副扫描方向的移动。
图19A示出了按照顶部位于里侧的方式在ADF113的托盘上载置原稿的情况(图17的“ADF读入”的情况)。如该图所示,原稿在被ADF113反转的同时被向扫描器部115输送。然后,在原稿通过扫描器115a的上部的同时,整个原稿被一直读入下去(在图19A中,通过一根箭头来表示扫描器115a的扫描方向,通过两根箭头来表示原稿的移动方向)。因此,如图19B所示,由扫描器115a读取的数据的顶部的朝向为朝向右侧(相当于图17的“数据的顶部朝右”)。
返回图17,当进行双面复印时,按照原稿的双面的读入方法来确定原稿数据的顶部位置。在这里,双面同时读入是指:在设置有内置于复合机主体103中的扫描器部115和ADF113内部的未图示的扫描器的复合机101中,通过所述两个扫描器同时读取由ADF113输送的原稿的表面和背面。另外,双面交替读入是指:在反转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未图示的反转机构设置在ADF113内的复合机101中,通过内置于复合机主体103内的扫描器部115来依次读取原稿的表面和背面。根据采用上述读入方式中的哪一种读入方式来确定原稿数据的顶部位置。
在步骤108中,通过按下启动键119a,在扫描器部115中开始原稿的读入。当原稿的读入完全结束时,前进到步骤109(S109)。
在步骤109中,将在步骤108中读入的原稿数据保存在数据盒中。在数据盒中保存被读入的所有数据。此时,被读入的原稿数据被添加了顶部朝向的信息而被保存。
接着,参照图20的流程图来说明使用复合机101向输出纸张输出保存在数据盒中的数据的情况。
如图20所示,在步骤111(S111)中,从数据盒中选择希望输出的数据。此时,在数据盒中保存有通过上述程序读入的原稿数据、从经由LAN等连接的个人计算机(PC)发送并被保存的原稿数据等。可以从其中选择期望的数据。当选择了数据后,前进到步骤112(S112)。
在步骤112中,确定数据纸张的尺寸(数据尺寸设定单元)。通过对显示部109进行操作来确定印刷输出在何种尺寸的纸张上。当确定了输出纸张的尺寸后,前进到步骤113(S113)。
在步骤113中,设定对输出纸张的印刷倍率(印刷倍率设定单元)。通过操作显示部109来设定与原稿的印刷尺寸相比为百分之几大小的印刷尺寸。当设定了印刷倍率后,前进到步骤114(S114)。
在步骤114中,设定是对输出纸张的单面进行印刷,还是对双面进行印刷。具体地说,在显示部109中,选择是“单面印刷”还是“双面印刷”。当设定了“单面印刷”时,前进到步骤116(S116),而当设定了“双面印刷”时,前进到步骤115(S115)。
在步骤115中,设定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作为装订方向,有“左右装订”和“上下装订”之分,选择其中的一种。 当设定了装订方向后,前进到步骤116。
在步骤116中,通过控制部133,根据被读入的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原稿尺寸、输出纸张尺寸、印刷倍率来确定原稿的印刷区域(输出区域)(印刷区域设定单元)。此时,当使原稿的顶部位置位于上方时,以左上角为基准来确定原稿的印刷区域。在这里,按照图15的流程图,由于原稿数据的顶部的朝向已经保存在数据盒中,因此可以得知在该数据上原稿的左上角与何处相当。因此,可以根据该点(坐标)来确定印刷所需的数据区域(印刷区域)。当确定了原稿的印刷区域后,前进到步骤117(S117)。另外,关于经由LAN保存的数据,预先通过PC进行调整以使原稿数据的顶部位置为上,然后将其保存在数据盒中,由此可以同样地进行应对。
在步骤117中,从存储在数据盒中的原稿数据中选取与印刷数据相对应的区域的数据,通过图像处理部129对该数据适当地进行改变印刷倍率等图像处理。当进行了图像处理后,前进到步骤118(S118)。
在步骤118中,通过印刷部131输出在步骤117中进行了图像处理的数据。即,使用内置于复合机101中的调色剂,将对应的图像印刷在输出纸张上。被进行了印刷的输出纸张被未图示的纸张排出部排出,然后结束处理。
在图21A~图23B中示出了按照上述流程图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右侧)和原稿的图像(左侧)。在图21A~图23B中按照原稿的表面的顶部位置位于上方的方式示出了各个图像。另外,使该原稿以与其长边方向平行的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反转)后看到的面作为背面而被示出。
以下,说明当原稿和输出纸张均使用A4纸张、并且印刷倍率为200%时,通过图21A~图23B所示的各种印刷条件得到的印刷结果。
(从双面印刷到双面的情况)
在图21A中示出了左右装订的原稿图像和以左右装订的方式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此时,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顶部位置在该图中均为上方。因此,以使各个面的顶部位置位于上方时的左上角的点R为基准而确定的印刷范围(虚线表示的范围)均位于该图的左上方。这些虚线所示的范围分别被放大,并如该图的右侧所示那样被印刷在输出纸张上。另外,在图21B~图23B中,以同样地确定的点R(图中的黑点)为基准。
在图21B中示出了上下装订的原稿图像和以上下装订的方式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此时,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顶部位置在该图中相差180度。因此,以使各个面的顶部位置位于上方时的左上角的点R为基准而确定的范围(虚线表示的范围)在表面上位于该图的左上方,而在背面上则位于该图的右下方。这些虚线所示的范围分别被放大,并如该图的右侧所示那样被印刷在输出纸张上。
在图21C中示出了左右装订的原稿图像和以上下装订的方式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此时,复印范围与图21A的情况相同,在表面和背面上均为该图的左上方(虚线所示的范围)。但是,在图像处理部129中,对于背面的复印范围的图像,如同按照上下装订的方式印刷在输出纸张上那样,以原稿的中心为轴在平面内旋转180度而被印刷在输出纸张上。
在图21D中示出了上下装订的原稿图像和以左右装订的方式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此时,印刷范围与图21B的情况相同,表面为该图的左上方,而背面则为该图的右下方。但是,当对这些印刷范围进行印刷时,与上述图21C的情况相同,在图像处理部129中以原稿的中心为轴在平面内旋转180度,将背面的印刷范围的图像印刷在输出纸张上。
(从双面印刷到单面的情况)
在图22A中示出了左右装订的原稿图像和按照每个单面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此时,印刷范围与图21A的情况相同,表面和背面均为该图的左上方(虚线表示的范围)。该表面的印刷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第一张上,背面的印刷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第二张上。
在图22B中示出了上下装订的原稿图像和按照每个单面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上的图像。此时,印刷范围与图21B的情况相同,表面为该图的左上方,而背面则为该图的右下方。该表面的印刷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第一张上,背面的印刷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第二张上。此时,背面在图像处理部129中以原稿的中心为轴而在平面内旋转180度,在其顶部位置与表面的顶部位置相同的情况下被排出。
(从单面印刷到双面的情况)
在图23A中示出了两张单面原稿的图像和按照左右装订的方式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的双面上的图像。此时,对于原稿的第一张和第二张,以使各自的顶部位置位于上方时的左上角的点R为基准而确定了虚线表示的印刷范围。该第一张的印刷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表面上,第二张的印刷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背面上。
在图23B中示出了两张单面原稿的图像和按照上下装订的方式将其放大印刷在输出纸张的双面上的图像。此时,与图23A的情况相同,对于原稿的第一张和第二张,以各自的左上角的点R为基准而确定了虚线表示的印刷范围。该第一张的印刷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表面上,第二张的印刷范围的图像被印刷在输出纸张的背面上。此时,在图像处理部129中,第二张的印刷范围的图像以原稿的中心为轴在平面内旋转1 80度而被印刷在该背面上,从而按照上下装订的方式印刷在输出纸张上。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可以始终印刷以原稿的相同位置(设原稿的顶部位置为上时原稿的左上角)为基准的范围。同样,即便使载置原稿的方向(顶部位置)为与图21A~图23B不同的方向(在图21A~图23B中使原稿的顶部位于里侧,而在该情况下例如使顶部位于左侧),只要通过顶部位置设定单元正确地设定了顶部位置,就可以同样地印刷对应的图像。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双面复印功能的复合机101包括:对原稿的尺寸进行检测的原稿检测单元和设定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设定单元;原稿顶部位置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原稿的顶部位置;印刷模式设定单元,设定从双面到双面、从单面到双面、从双面到单面、从单面到单面中的一种印刷模式;装订方向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原稿的装订方向和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输出尺寸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输出纸张的尺寸;印刷倍率设定单元,按照要求来设定印刷倍率;印刷区域确定单元,根据由上述各个设定单元设定的条件来确定原稿的印刷区域;以及数据盒,保存原稿的数据。由此,当对保存在该数据盒中的原稿的数据进行印刷时,能够以设原稿的顶部位置为上时该原稿的左上角为基准来确定印刷区域。
即,可以在预先添加了由各个设定单元设定的信息的状态下将原稿数据化并保存在数据盒中。另外,当输出所保存的原稿数据时,可以根据该添加信息而以原稿的左上角为基准来进行印刷,因此使用者可以容易地预测出如何印刷在输出纸张上。即,当输出保存在数据盒中的原稿数据时,使用者可以容易地得到希望得到的印刷物。
另外,复合机101不仅可将通过图像读取部117读取的原稿数据传送给数据盒并保存起来,而且还可将经由LAN等与复合机101连接的PC中保存的数据传送给数据盒并保存起来。另外,对于来自PC的数据,预先通过PC进行调整以使原稿数据的顶部位置位于上方,由此可以如上所述那样以原稿的左上角为基准来进行印刷。这样,复合机101可以处理各种数据,而使用者也可以容易地预测出该数据如何被印刷在输出纸张上。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的具体方法等仅为一个示例,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例如,对于各种设定的顺序,可以在印刷功能能够被适当地执行的前提下更换顺序(例如,原稿尺寸设定、输出纸张尺寸设定、以及印刷倍率设定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复合机中采用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但也可以用于复印机或FAX专用机等。
上面虽然说明、例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将其理解为本发明的典型示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省略、替换、以及其他变更。因此,不应认为本发明受到上述说明的限制,本发明仅由添付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双面复印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原稿的尺寸进行检测的原稿检测部和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设定部中的至少一者;
原稿顶部位置设定部,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顶部位置;
印刷模式设定部,设定从双面到双面、从单面到双面、从双面到单面、从单面到单面中的一种印刷模式;
装订方向设定部,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装订方向和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
输出尺寸设定部,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输出纸张的尺寸;
印刷倍率设定部,按照要求来设定印刷倍率;以及
复印区域确定部,当设所述原稿的顶部位置为上时,以所述原稿的左上角为基准来设定复印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图像处理部,根据由所述印刷倍率设定部设定的印刷倍率、由所述复印区域确定部设定的复印区域、由所述印刷模式设定部设定的印刷模式、以及由所述装订方向设定部设定的所述原稿的装订方向和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对被读入的原稿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以及
印刷部,根据通过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了图像处理的所述数据,将与所述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印刷在所述输出纸张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由所述装订方向设定部设定的原稿的装订方向与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不同时,所述图像处理部使原稿的背面的图像在该面内旋转180度后通过所述印刷部进行印刷。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双面复印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原稿的尺寸进行检测的原稿检测部和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设定部中的至少一者;
原稿顶部位置设定部,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顶部位置;
印刷模式设定部,设定从双面到双面、从单面到双面、从双面到单面、从单面到单面中的一种印刷模式;
装订方向设定部,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原稿的装订方向和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
输出尺寸设定部,按照要求来设定所述输出纸张的尺寸;
印刷倍率设定部,按照要求来设定印刷倍率;
印刷区域设定部,当设所述原稿的所述顶部位置为上时,以所述原稿的左上角为基准来设定印刷区域;以及
数据盒,保存被读入的所述原稿的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图像处理部,根据由所述印刷倍率设定部设定的印刷倍率、由所述印刷区域设定部设定的印刷区域、由所述印刷模式设定部设定的印刷模式、以及由所述装订方向设定部设定的所述原稿的装订方向和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对保存在所述数据盒中的所述原稿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以及
印刷部,根据通过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了图像处理的所述数据,将与所述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印刷在所述输出纸张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由所述装订方向设定部设定的原稿的装订方向与输出纸张的装订方向不同时,所述图像处理部使原稿的背面的图像在该面内旋转180度后通过所述印刷部进行印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21801A JP2008187668A (ja) | 2007-01-31 | 2007-01-31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7-021801 | 2007-01-31 | ||
JP2007021801 | 2007-01-31 | ||
JP2007055353 | 2007-03-06 | ||
JP2007-055353 | 2007-03-06 | ||
JP2007055353A JP4680218B2 (ja) | 2007-03-06 | 2007-03-06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37502A true CN101237502A (zh) | 2008-08-06 |
CN101237502B CN101237502B (zh) | 2011-04-13 |
Family
ID=39730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063151A Active CN101237502B (zh) | 2007-01-31 | 2008-01-29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8187668A (zh) |
CN (1) | CN101237502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6233A (zh) * | 2010-07-09 | 2012-01-11 |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产生文件复本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影像处理设备 |
CN103182865A (zh) * | 2011-12-31 | 2013-07-03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印刷机自适应装订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716486A (zh) * | 2012-09-28 | 2014-04-09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图像处理方法 |
JP2018121268A (ja) * | 2017-01-27 | 2018-08-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84165B2 (ja) * | 2015-06-23 | 2019-10-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187C (zh) * | 1987-12-21 | 1995-04-12 | 夏普公司 | 有图像处理功能的成像装置 |
JP2002125102A (ja) * | 2000-10-13 | 2002-04-26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3791523B2 (ja) * | 2003-12-08 | 2006-06-28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デジタル複写機 |
JP2005268893A (ja) * | 2004-03-16 | 2005-09-29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JP2006121607A (ja) * | 2004-10-25 | 2006-05-11 | Canon Inc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
US7546056B2 (en) * | 2004-12-22 | 2009-06-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performing either automatic or manual duplex printing based on copy media attributes |
-
2007
- 2007-01-31 JP JP2007021801A patent/JP2008187668A/ja active Pending
-
2008
- 2008-01-29 CN CN2008100063151A patent/CN101237502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6233A (zh) * | 2010-07-09 | 2012-01-11 |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产生文件复本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影像处理设备 |
CN103182865A (zh) * | 2011-12-31 | 2013-07-03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印刷机自适应装订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716486A (zh) * | 2012-09-28 | 2014-04-09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图像处理方法 |
CN103716486B (zh) * | 2012-09-28 | 2016-08-17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图像处理方法 |
JP2018121268A (ja) * | 2017-01-27 | 2018-08-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37502B (zh) | 2011-04-13 |
JP2008187668A (ja) | 2008-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666521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
CN101237502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07116588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US830562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function of detecting errors in printing process | |
US824865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images based on document position and binding direction using manual or automatic feeding function | |
JP3531383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200120928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90214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010758A (ja) | 原稿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ファクシミリ装置、及び電子メール装置 | |
US11064080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tray sett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structions executable by th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JP468021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14798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電子ペーパー印刷方法及び電子ペーパー印刷プログラム | |
JP201904738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7167523B2 (ja) | 電子機器、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468021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510744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5930795B2 (ja) | 原稿読取装置 | |
JP2007251431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 |
JP2007283532A (ja) | 用紙面検出方法、用紙面検出システム、及び読取装置 | |
JP480713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24033823A (ja) |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検査装置、及び印刷検査方法 | |
JP3858190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
JP2011044922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201024366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303645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