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1423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1423A
CN101231423A CNA2007103007657A CN200710300765A CN101231423A CN 101231423 A CN101231423 A CN 101231423A CN A2007103007657 A CNA2007103007657 A CN A2007103007657A CN 200710300765 A CN200710300765 A CN 200710300765A CN 101231423 A CN101231423 A CN 101231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mentioned
display panel
display
intermediat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3007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1423B (zh
Inventor
高井良频忠
坂本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31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1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1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1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在显示装置中,可以形成即使在从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呈平面的方向上受到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前框体和后框体的固定也不会脱开的耐冲击性的固定结构。其具备: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2);载置有显示面板(2)的中间框体(8);在内侧配置有中间框体(8)的后框体(9);以及前框体(9),该前框体(9)设有使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2a)露出的开口部,在与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2a)大致平行的面(9c)上,具有向与显示面(2a)侧相反的面(2b)侧突出并与中间框体(8)连接的连接部(9d)。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有耐冲击性固定结构的框体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装置是,在例如使用液晶的显示装置中,为了将光引导到显示面板上而将导光板配置在和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在导光板的侧面上配置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光源。通过使来自光源的光在导光板内传播,并用设置在导光板内的扩散图案进行扩散,从而使光取出到显示面上。
进而,配置支撑导光板的中间框体(middle frame),在导光板的和配置显示面板的面相反侧的面上,配置支撑导光板的水平方向的移动的后框体(rearframe),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配置支撑显示面板和中间框体并具有开口部的前框体(front frame)。
在现有的显示装置中,在上框体上形成有上框体爪,在下框体上在和上框体爪对应的位置上,形成下框体槽并实现配合,从而进行上框体和下框体的固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在其它现有的显示装置中,在散热板的左右分别设置2个散热板的突起部,以该各2个散热板的突起部进入成形框体的分段部中,成形框体的突起部进入散热板的凹部的方式配置散热板。从其上放置背板以安装在成形框体上。这里,使成形框体的突起部从设置在背板的弯曲部附近的背板的孔中稍稍突出,散热板的突起部突起到背板的弯曲部的弯曲的内侧,即和成形框体的侧板相同的面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7-1991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11-133393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在从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呈平面的方向上受到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因为由上框体(前框体)的侧面吸收振动或冲击,所以上框体断开,上框体爪(固定爪)和下框体槽(卡爪部)的配合脱开。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设置在成形框体(中间框体)上的突起部用于规制散热板的位置,关于前框体和后框体的固定,完全没有公开或者暗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即使在从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呈平面的方向上受到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前框体和后框体的固定也不会脱开的耐冲击性的固定结构。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后框体,载置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的中间框体配置在内侧并在侧面具有卡爪部(claw receiving portion);前框体,由金属材料构成,并设有使显示面板的显示面露出的开口部,在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大致平行的面上,具有向与显示面侧相反的面侧突出并与中间框体连接、抑制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移动的连接部,在侧面具有与上述后框体的卡爪部固定的固定爪。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以得到具有即使在从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呈平面的方向上受到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前框体和后框体的固定也不会脱开的耐冲击性的固定结构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全部结合图1分解图而完成显示装置时的平面图。
图3是图2中的A-A截面图。
图4是图2中的B-B截面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其它框体固定结构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其它框体固定结构的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其它框体固定结构的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其它框体固定结构的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后框体和前框体的连接方法的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其它的后框体和前框体的连接方法的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后框体、中间框体和前框体的连接方法的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其它的后框体、中间框体和前框体的连接方法的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中间框体和前框体的连接方法的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其它的中间框体和前框体的连接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可以采用的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为了说明的明确化,以下的记载被适当省略和简化。此外,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很容易地对以下的实施方式的各要素进行变更、增加、变换。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全部结合图1分解图而完成显示装置时的平面图,图3是图2中的A-A截面图,图4是图2中的B-B截面图,图5~图8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其它框体固定结构的图。
在图1~图8中,为了将来自冷阴极荧光灯(CCFL)等光源1的光向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2a引导扩散,将该光源1配置在导光板3的侧面3a侧。在导光板3的反出光面3b(这里,反出光面指的是导光板3的纸面下方的面)上形成光散射部(未图示),其用于扰乱光的传播方向并将光引导到出光面3c(这里,出光面指的是导光板3的纸面上方的面)上。该光散射部的功能是作为通过扰乱在导光板内传播的光的全反射条件从而从导光板中取出光的单元。更具体地说,作为上述实现散射的单元,存在在导光板3的反出光面3b上印刷点图案的方法、使反出光面3b为粗糙面的方法、在反出光面3b上形成微小球面或棱镜等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凹凸的方法等。
导光板3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或者环烯类等的树脂板或者玻璃基板等具有使光透射的功能的导光板。特别是通过使用聚碳酸酯或环烯类树脂,从而温度变化引起的导光板3的尺寸变化少,能够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所以是优选的。
在导光板3的反出光面3b侧,以有效反射光的方式设置反射板4,在由金属或者树脂等构成的后框体5内部配设导光板3和反射板4。作为反射板4的材质,存在银、铝、不锈钢等金属性材料,或含有荧光剂的发泡性PET膜(白色PET膜)等。特别是因为白色PET膜的反射面的伤难以看到,容易处理,所以是优选的。
此外,在导光板3的出光面3c侧,配置由用于有效利用光的多张光学板构成的光学板组6。
此外,光学板组6是用扩散板夹入透镜板的结构。此外,在需要提高亮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考虑形成在多张透镜板的表面上的板的棱镜方向的情况下对该多张透镜板进行组合。此外,扩散板在使扩散性提高的情况下可使用2张以上。进而,根据透镜板的配光特性,透镜板可以是1张,也可以不使用透镜板。进而,还可以组合透镜板和偏振反射板。此外,也可以任何一种都不使用,优选鉴于所求的亮度和配光特性等而实现最佳化。
此外,在导光板3的侧面3a侧,以在导光板3的侧面3a侧具有开口部并覆盖光源1的方式配置灯反射器7。
此外,光源1、导光板3、反射板4、光学板组6以及灯反射器7配置在后框体5的上表面(这里,上表面指的是后框体5的纸面上方的面),被后框体5和由金属或者树脂等构成的中间框体8夹持。进而,光源1、显示面板2、导光板3、反射板4、光学板组6、灯反射器7以及中间框体8被后框体5和具有开口的前框体9夹持。另外,在图1中,仅仅在导光板3的1个侧面上设置了光源1,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导光板的2个以上的侧面上设置光源和光源基板。进而,作为光源1,除了CCFL以外,还可以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或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等点光源。
此外,具有开口部的前框体9在该前框体9的侧面9a的多个部分具有由冲压加工等形成的固定爪9b,通过对后框体5和该后框体5的侧面5a的卡爪部5b施加弯曲铆接来实现固定。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铝、不锈钢、铁等金属材料构成的前框体9是,在与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2a大致平行的面9c上,具有向和显示面2a相反侧的面(反显示面2b)一侧突出并和形成在中间框体8上的连接部8a配合的连接部9d,设置中间框体8的连接部8a和前框体9的连接部9d接触的接触面9e、9f、9g以及9h。形成在中间框体8上的连接部8a也可以是孔、贯通孔或者不贯通的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着中间框体8的1边设置的连接部8a的两端部分别各设置1个前框体9的连接部9d,对于上下方向(这里,上下方向指的是图2记载的前框体9的纸面上方和纸面下方)的振动或冲击,对于接触面9e和/或9f、左右(这里,左右方向指的是图2记载的前框体9的纸面左方和纸面右方)方向的振动或冲击,由接触面9g和/或9h吸收振动或冲击。
即使在由该接触面9e、9f、9g和9h从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呈平面的方向上受到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也能由前框体9的侧面9a、接触面9e、9f、9g和9h分散接收振动或冲击,可以抑制前框体9和后框体5的固定脱开。
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即使在前框体9的连接部9d上设置贯通部9i的情况下,也能够设置中间框体8的连接部8a与前框体9的连接部9d接触的接触面9e和/或9f、接触面9g和/或9h,可以由前框体9的侧面9a、接触面9e和/或9f、接触面9g和或9h分散吸收振动或冲击。
此外,如图7所示,即使在中间框体8上设置和前框体9的贯通部9i配合的突起部8b的情况下,利用中间框体8的突起部8b和前框体9的接触部9d接触的接触面9e、9f、9g以及9h,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下面,如图8所示,在前框体9的和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2a大致平行的面9c上,具有向和显示面2a相反侧的面(反显示面2b)一侧突出并和形成在中间框体8上的切口部8c配合的连接部9d,设置与中间框体8接触的接触面9f、和与后框体5的侧面5a接触的接触面9j。在该接触面9f和9j中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组装作业的容易性,说明了在沿着中间框体8的1边设置的连接部8a的两端部分别各设置1个前框体9的连接部9d,并以接触面9e、9f、9g和9h接触的情况,但是,因为可以通过以与中间框体8的连接部8a用全部的面接触的方式形成连接部9d,从而在前框体9的与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2a大致平行的面9c上的仅1处设置连接部9d,所以可以使前框体9的结构简化。
此外,通过在前框体9的与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2a大致平行的4边的面9c上设置连接部9d,可以更可靠地抑制前框体9和后框体5的固定脱开。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虽然说明了在前框体9的1边上的2处形成前框体9的连接部9d的情况,但也可以以能够抑制前框体9和后框体5的固定脱开的方式,鉴于整体结构来任意决定位置、数量和形状。
实施方式2
通过图9~图12对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2中,光源1、显示面板2、导光板3、反射板4、光学板组6、灯反射器7的结构和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这里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以下利用图9~图12特别对后框体5、中间框体8和前框体9的形状进行说明。这里对和图1~图8相同的构成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9和图10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后框体5和前框体9的连接方法的图,图11和图12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后框体5、中间框体8和前框体9的连接方法的图。
在图9中,在后框体5上,在后框体5的与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2a相反侧的面5c上,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5d,和与后框体5的面5c重叠的前框体9的面9k上设置的连接部即孔9r配合。
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即使在从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呈平面的方向上受到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前框体9和后框体5的固定脱开。
此外,如图10所示,由于后框体5的突起部5d是在前框体9的面9k上,和向后框体5的面5c侧突出设置的连接部即突起部9s配合,设置接触面9t,所以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对置的2边上设置图9和图10所示的后框体5和前框体9的连接方法更有效。
下面,如图11所示,在中间框体8上,在中间框体8的和显示面板2的显示面2a一侧相反侧的面8d上,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8e,和与中间框体8的面8d重叠的后框体5的面5e上设置的贯通孔5f以及和后框体5的面5c重叠的前框体9的面9k上设置的孔9r配合。
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即使在从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呈平面的方向上受到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也可以更可靠地抑制前框体9和后框体5的固定脱开。另外,在图9和图11中,前框体9的孔9r是贯通的,但只要可以和后框体5的突起部5d或者中间框体8的突起部8e配合,也可以是不贯通的。
此外,如图12所示,由于在前框体9的面9k上,向后框体5的面5c一侧突出设置的连接部即突起部9s和在后框体5的面5e上设置的贯通孔5f以及在中间框体8的面8d上设置的孔8f配合,所以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在图12中,前框体9的突起部9s通过中间框体8的面8d上设置的孔8f实现配合,但也可以通过后框体5的贯通孔5f实现配合。其它和实施方式1相同。
实施方式3
通过图13和图14对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1、显示面板2、导光板3、反射板4、后框体5、光学板组6、灯反射器7的结构和上述实施方式1或者实施方式2相同,这里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以下利用图13和图14特别对中间框体8和前框体9的形状进行说明。这里对和图1~图12相同的构成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3(a)和图14(a)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中间框体8和前框体9的连接方法的图,图13(b)和图14(b)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中间框体8的连接部的放大图,图13(c)和图14(c)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前框体9的弯曲部的放大图。
在图13和图14中,在前框体9的侧面9a设置有向内侧弯曲并具有孔9v或者突起部9w的弯曲部9y,在设置于中间框体8的和前框体9的侧面9a相对的侧面8g上的切口部8h中,前框体9的孔9v或者突起部9w与中间框体8的连接部即凸部8i或者凹部8j连接。另外,只要可以和凸部8i连接,则孔9v也可以不贯通。
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即使在从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呈平面的方向上受到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前框体9和后框体5的固定脱开。
此外,虽然在图13和图14中,中间框体8和前框体9的连接部是仅仅1处,但只要能抑制前框体9和后框体5的固定脱开,就可以鉴于整体结构来任意决定位置、数量、形状。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对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组合加以使用。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1~3中,作为导光板3采用了板状的,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通过成为随着从光源1离开而使导光板3的厚度变薄的楔形,从而有效地取出所入射的光,能够有效地将上述光引导到出光面3c上。

Claims (6)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面板,显示图像;
中间框体,载置有上述显示面板;
后框体,在内侧配置有上述中间框体并在侧面具有卡爪部;以及
前框体,由金属材料构成,并设有使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露出的开口部,在与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大致平行的面上,具有向与显示面侧相反的面侧突出并与上述中间框体连接、抑制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移动的连接部,在侧面具有与上述后框体的卡爪部固定的固定爪。
2.权利要求1记载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框体的连接部与上述中间框体上形成的孔配合。
3.权利要求1或者2记载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框体的连接部形成在上述前框体的与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大致平行的4边的面上。
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面板,显示图像;
中间框体,载置有上述显示面板;
后框体,在内侧配置有上述中间框体并在侧面具有卡爪部;以及
前框体,由金属材料构成,并设有使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露出的开口部,在和上述后框体的与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相反侧的面重叠的面上,具有与上述中间框体或者上述后框体连接的连接部,在侧面具有与上述后框体的卡爪部固定的固定爪。
5.权利要求4记载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框体的连接部由孔形成,并在上述后框体的与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侧相反侧的面上,与向外侧突出形成的突起部配合。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面板,显示图像;
前框体,设有使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露出的开口部,并在侧面设有向内侧弯曲、具有孔或者突起部的弯曲部;以及
中间框体,载置有上述显示面板,在与上述前框体侧面相对的侧面上形成的切口部中,具有与上述前框体的弯曲部的孔或者突起部连接的连接部。
CN2007103007657A 2006-12-25 2007-12-25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12314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47596A JP5233116B2 (ja) 2006-12-25 2006-12-25 表示装置
JP2006-347596 2006-12-25
JP2006347596 2006-1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1423A true CN101231423A (zh) 2008-07-30
CN101231423B CN101231423B (zh) 2010-06-09

Family

ID=39542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07657A Active CN101231423B (zh) 2006-12-25 2007-12-25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50851A1 (zh)
JP (1) JP5233116B2 (zh)
KR (1) KR20080059515A (zh)
CN (1) CN10123142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2942A (zh) * 2010-11-10 2011-08-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背光模块框体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TWI409549B (zh) * 2010-08-02 2013-09-21 Au Optronics Corp 膠框、背光模組、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WO2013149435A1 (zh) * 2012-04-06 2013-10-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窄边框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模组及其液晶显示器
CN106896558A (zh) * 2017-04-17 2017-06-2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351544A (zh) * 2015-09-03 2018-07-31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4151B2 (ja) * 2007-02-27 2012-07-11 京セラ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収納ケース
JP5411071B2 (ja) * 2010-06-24 2014-02-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JP2014032283A (ja) * 2012-08-02 2014-02-20 Orion Denki Kk 表示パネルアッセンブリまたは該表示パネルアッセンブリ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JP6140993B2 (ja) * 2012-12-06 2017-06-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7219661A (zh) * 2017-07-20 2017-09-2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345970B (zh) * 2018-12-07 2023-12-01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壳体、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壳体加工工艺
WO2020217751A1 (ja) * 2019-04-24 2020-10-2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KR102292254B1 (ko) * 2020-02-20 2021-08-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99180A (ja) * 1994-01-07 1995-08-04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593433B2 (ja) * 1997-01-22 2004-11-2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この修理方法
JP3286589B2 (ja) * 1998-01-30 2002-05-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3734952B2 (ja) * 1998-03-30 2006-01-1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H11344937A (ja) * 1998-06-02 1999-12-14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066178A (ja) * 1998-08-21 2000-03-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のパネル固定構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083887A (ja) * 1999-09-10 2001-03-30 Nec Eng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の実装構造
JP2001290134A (ja) * 2000-04-07 2001-10-19 Alps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195779A (ja) * 2001-12-27 2003-07-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パネル固定部材並びに表示パネル
CN100526940C (zh) * 2002-07-11 2009-08-12 迪尔阿扣基金两合公司 背光液晶显示器
US7483092B2 (en) * 2002-07-11 2009-01-27 Diehl Ako Stiftung & Co. Kg Back-l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 particular for use as a display module behind the operating panel of a large domestic appliance
JP4543655B2 (ja) * 2003-10-17 2010-09-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306324C (zh) * 2004-01-12 2007-03-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
KR101073043B1 (ko) * 2004-11-16 2011-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4428220B2 (ja) * 2004-12-07 2010-03-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330273B (en) * 2006-03-17 2010-09-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r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9549B (zh) * 2010-08-02 2013-09-21 Au Optronics Corp 膠框、背光模組、顯示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CN102162942A (zh) * 2010-11-10 2011-08-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背光模块框体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CN102162942B (zh) * 2010-11-10 2013-04-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背光模块框体结构的液晶显示器
WO2013149435A1 (zh) * 2012-04-06 2013-10-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窄边框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模组及其液晶显示器
CN108351544A (zh) * 2015-09-03 2018-07-31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8351544B (zh) * 2015-09-03 2021-03-05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6896558A (zh) * 2017-04-17 2017-06-2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150851A1 (en) 2008-06-26
CN101231423B (zh) 2010-06-09
JP5233116B2 (ja) 2013-07-10
KR20080059515A (ko) 2008-06-30
JP2008158306A (ja) 200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1423B (zh) 显示装置
CN101191607B (zh) 面状光源装置
JP6334129B2 (ja) 曲面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0802462B1 (ko)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317038B (zh) 背光装置和使用该背光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070127261A1 (en) LED backlight device
JP2004186000A (ja)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WO2010016322A1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CN214041938U (zh)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JP2011249332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JP201307387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5593594A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JP501618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149493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5050876B2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
KR101835116B1 (ko) 도광판 홀더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면 광원 장치
JP2002244133A (ja) 両面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317474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KR20080036437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480646B (zh) 背光模組
JP2019114413A (ja) 照明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344017B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KR102415255B1 (ko) 백라이트 장치
JP2011023115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照明装置
KR20080047846A (ko) 직하식 백라이트 모듈의 확산판의 성형방법과 그 응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