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0992B - 透镜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0992B
CN101210992B CN2007101621216A CN200710162121A CN101210992B CN 101210992 B CN101210992 B CN 101210992B CN 2007101621216 A CN2007101621216 A CN 2007101621216A CN 200710162121 A CN200710162121 A CN 200710162121A CN 101210992 B CN101210992 B CN 1012109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board
crawling
outside
lens driver
link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621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10992A (zh
Inventor
和田昭人
佐藤恒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10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0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10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09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17/002Details of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in or on camera bod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即使是在不得不将板弹簧的臂部配置在狭窄区域内的场合,该透镜驱动装置在与光轴方向(L)正交的方向和倾斜的方向上也具有优良的抗振性和抗冲击性。在透镜驱动装置(10)中,支撑移动透镜体的板弹簧(32)包括:与固定体连结的外侧连结部(321a~321d)、与移动透镜体(3)相连的圆环状的内侧连结部(322)、以及将内侧连结部(322)与外侧连结部(321)连结的多个臂部(323a~323d)。臂部(323a、323b)具有蛇行部(325a、325b),这些蛇行部利用内侧折返部分(327a、327b)以及外侧折返部分(328a、328b)将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多个直线部分(326a、326b)串联连接而成。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光轴方向驱动透镜而使被拍摄体的像成像的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装设有摄像机的带摄像头手机和数码相机已经普及,装设在这种便携式设备上的摄像机具有驱动透镜沿光轴方向变位的透镜驱动装置。作为这种透镜驱动装置,提出了以下技术,包括:具有透镜的移动透镜体、通过板弹簧支撑移动透镜体并使其可沿光轴方向移动的固定体、以及沿光轴方向驱动移动透镜体的磁力驱动机构,作为板弹簧,包括:与固定体相连的外侧连结部、与移动透镜体相连的圆环框状的内侧连结部、以及将外侧连结部与内侧连结部连接的多个臂部,臂部的沿周向或切线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分在移动透镜体的外周侧蛇行折返多次(参照专利文献1、2)。
在这种板弹簧中,臂部在外侧连结部与内侧连结部之间延伸,从而发挥弹性,由此,当移动透镜体沿光轴方向移动时,板弹簧对移动透镜体在光轴方向上的移动量进行控制。此外,便携式设备由于便携的性质而常常受到振动和冲击,但这种振动和冲击会由臂部吸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2015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227103号公报
本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具有可应对透镜驱动装置的外形形状为长方体的场合等的形状的板弹簧,此时,板弹簧配置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呈四边形的固定体与外周为圆形的移动透镜体之间的狭窄区域内。因此,对于板弹簧,连接在固定体上的外侧连结部与连接在移动透镜体上的内侧连结部之间变得狭窄,在臂部的形状等方面的设计自由度变小。因此,在像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结构那样的、臂部的沿周向或切线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分在移动透镜体的外周侧蛇行的板弹簧中,由于折返部分变少,因此无法确保足够的弹性,而且,在透镜驱动装置中,当移动透镜体受到掉落冲击等强冲击而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或倾斜的方向上剧烈运动时,板弹簧容易产生塑性变形和断裂,在透镜驱动装置中,存在容易发生行程不良等不良情况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即使是在不得不将板弹簧的臂部配置在狭窄区域内的场合,该透镜驱动装置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以及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倾斜方向)上也具有优良的抗振性和抗冲击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具有透镜的移动透镜体、通过板弹簧支撑所述移动透镜体并使其可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支撑体、以及沿光轴方向驱动所述移动透镜体的磁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弹簧包括:与所述支撑体连结的外侧连结部、与所述移动透镜体连结的内侧连结部、以及通过内侧连接部分及外侧连接部分与所述内侧连结部及所述外侧连结部相连的臂部,所述臂部具有蛇行部,所述蛇行部由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多个伸长部被内侧折返部分及外侧折返部分串联连接而成。
在本发明中,作为用于支撑移动透镜体并使其可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板弹簧,在外侧连结部与内侧连结部之间具有臂部,该臂部具有蛇行部,该蛇行部由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多个伸长部被内侧折返部分及外侧折返部分串联连接而成。因此,与沿周向或切线方向延伸的伸长部朝着半径方向外侧重叠多次的结构不同,当臂部在移动透镜体的周围可占有的面积狭窄时,由于可以配置许多伸长部,因此可相应地增加折返部分的数目。因此,当移动透镜体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倾斜方向)上倾斜了时的抗振性和抗冲击性优良。此外,由于还具有能充分经受住移动透镜体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上倾斜了时所受应力的刚性,因此能可靠地避免臂部产生塑性变形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蛇行部中,最好所述伸长部为5个以上,并沿周向并排。若这样构成,则即使将臂部配置在狭窄区域内,也可分别形成具有两个以上内侧折返部分和两个以上外侧折返部分的蛇行部,因此能充分经受住移动透镜体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上倾斜了时所受的应力。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蛇行部中,最好所述多个伸长部包括彼此大致平行延伸的直线部分。
在本发明中,最好所述外侧折返部分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内侧折返部分的宽度尺寸。若这样构成,则可提高臂部在半径方向上的刚性。
在本发明中,最好所述外侧折返部分以大于所述内侧折返部分的曲率半径进行弯曲。若这样构成,则即使是在移动透镜体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上倾斜了时的应力集中于外侧折返部分的场合,也可防止外侧折返部分的损伤。
在本发明中,最好所述蛇行部在周向上的三个以上部位具有所述内侧折返部分,在所述内侧折返部分中,位于所述蛇行部的周向中央侧的内侧折返部分与所述内侧连结部间的间隙尺寸大于位于所述蛇行部的周向两端侧的内侧折返部分与所述内侧连结部间的间隙尺寸。若这样构成,则即使当移动透镜体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较多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上倾斜了较多时,内侧折返部分也不会与圆环框状的内侧连结部接触。
在本发明中,最好所述蛇行部形成在从所述内侧连结部与所述臂部间的连接部分的半径方向外侧位置起朝着周向偏移的区域内。此时,具体而言,所述板弹簧具有多个所述臂部,所述多个臂部各自的所述蛇行部可以形成在从所述内侧连结部与所述臂部间的连接部分的半径方向外侧位置起的周向上的同一方向侧。若这样构成,则可使包括移动透镜体及板弹簧在内的部分占有的面积变窄,因此可实现透镜驱动装置本体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最好所述内侧连接部分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蛇行部的宽度尺寸。若这样构成,则即使对内侧连接部分施加大负载也不会破损。此外,当将内侧连接部分形成为大宽度后,由于移动透镜体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上倾斜了时的应力作用在臂部上,因此可有效地吸收移动透镜体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上倾斜了时的应力。
在本发明中,形成有多个臂部,在多个臂部各自中,最好与所述内侧连结部相连的内侧连接部分各自的延长线在所述内侧连结部的中心位置两侧彼此大致平行,或朝着在偏离所述内侧连结部的中心位置的位置上交叉的方向延伸。若这样构成,则臂部对移动透镜体赋予弹性的部位分散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面内,可使板弹簧的弹簧常数保持一定。
在本发明中,当绘制了由在外侧包围所述内侧连结部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构成的假想四边形时,最好所述蛇行部配置在与该四边形的角部相当的区域内。
在本发明中,当作为所述假想四边形而绘制了相对的长边与所述内侧连结部相切的长方形时,最好所述臂部配置在该长方形的内侧。
在本发明中,当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看时,最好所述固定部具有四边形形状,所述臂部配置在该固定部与所述移动透镜体之间的所述固定部的角部分上。
在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由于板弹簧的臂部具有蛇行部,该蛇行部由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多个伸长部被内侧折返部分及外侧折返部分串联连接而成,因此即使当臂部在移动透镜体的周围可占有的面积狭窄时,由于可配置许多伸长部,因此相应地增加折返部分的数目。因此,当移动透镜体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倾斜方向)上倾斜了时的抗振性和抗冲击性优良。此外,由于还具有能充分经受住移动透镜体在与光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上倾斜了时所受应力的刚性,因此能可靠地避免臂部产生塑性变形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分别是从斜上方看到的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正面的外观图和分解立体图。
图2是在与图1(A)的F-F’线相当的位置将透镜驱动装置沿光轴方向L切断时的剖视图。
图3(A)、图3(B)、图3(C)分别是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表示从被拍摄体侧看到的取下了外壳和板状盖子的状态的情况的结构图、表示从被拍摄体侧看到的在套筒上装设了第一板弹簧及第二板弹簧的状态的情况的立体图、以及表示从摄像元件侧看到的在套筒上装设了第一板弹簧及第二板弹簧的状态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4(A)、图4(B)分别是例示驱动线圈与应用了本发明的板弹簧的连接方法的示意图。
图5(A)、图5(B)分别是在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中使用的第一板弹簧及第二板弹簧的俯视图。
图6(A)、图6(B)、图6(C)分别是放大表示图5所示的第二板弹簧的结构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2固定体(支撑体)
3移动透镜体
5透镜驱动机构
10透镜驱动装置
11外壳
16后轭
17驱动磁体
18板状盖子
19基座
31第一板弹簧
31a、31b弹簧片
32第二板弹簧
141、142驱动线圈
308a、308b端子
311、321外侧连结部
312、322内侧连结部
313、323臂部
324a、324b、324c、324d内侧连接部分
325a、325b、325c、325d蛇行部
326a、326b直线部分(伸长部)
327a、327b内侧折返部分
328a、328b外侧折返部分
329a、329b、329c、329d外侧连接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说明。另外,除带摄像头的手机外,下面说明的透镜驱动装置还可安装在各种电子设备上。例如,可用于薄型数码相机、PHS、PDA、条形码阅读机、监视摄像机、车辆的确认背后用摄像机、具有光学认证功能的门等。
(整体结构)
图1(A)、图1(B)分别是从斜上方看到的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正面的外观图和分解立体图。图2是在与图1(A)的F-F’线相当的位置将透镜驱动装置沿光轴方向L切断时的剖视图。
在图1(A)、图1(B)及图2中,本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0是在带摄像头手机等所使用的薄型摄像机中用于使三个透镜121、122、123沿光轴方向L朝着靠近被拍摄体(物体侧)的A方向(前侧)以及靠近被拍摄体的相反侧(像侧)的B方向(后侧)两个方向移动的装置,具有长方体形状。透镜驱动装置10大致包括:将三个透镜121、122、123及固定光圈124一体地保持在圆筒状的透镜保持件12上的移动透镜体3;使该移动透镜体3沿光轴方向L移动的透镜驱动机构5;以及装设有透镜驱动机构5及移动透镜体3的作为支撑体的固定体2。移动透镜体3具有圆筒状的套筒15,在其内侧固接有圆筒状的透镜保持件12。
在本实施形态中,固定体2包括:用于在像侧保持摄像元件(未图示)的矩形基座19、位于被拍摄体侧的矩形外壳11、以及覆盖外壳11的被拍摄体侧的板状盖子18,在外壳11及板状盖子18的中央分别形成有用于将来自被拍摄体的反射光导入到透镜上的圆形的入射窗110、180。固定体2还具有被夹持在基座19与外壳11之间的方筒状的后轭16,后轭16与后述的驱动磁体17一起构成使驱动线圈141、142中产生交链磁场的交链磁场产生体4。
透镜驱动机构5包括:沿光轴方向以两段状配置在套筒15外周面上的圆环状的第一驱动线圈141及第二驱动线圈142;以及使驱动线圈141、142中产生交链磁场的交链磁场产生体4,由驱动线圈141、142及交链磁场产生体4构成磁力驱动机构5a。交链磁场产生体4包括:相对于驱动线圈141、142在外周侧相对的四个驱动磁体17、以及由钢板等强磁性板构成的方筒状的后轭16,四个驱动磁体17分别固定在后轭16内周面的四个角部分上。四个驱动磁体17均沿光轴方向L被分割成两部分,在每一部分,内表面和外表面均被磁化成不同的磁极。此外,在四个驱动磁体17中,例如,在上半部分,内表面被磁化成N极,外表面被磁化成S极,在下半部分,内表面被磁化成S极,外表面被磁化成N极。
后轭16处在被夹持在基座19与外壳11之间的状态,后轭16在透镜驱动装置10的侧面露出,构成其侧面部。
此外,透镜驱动机构5还具有被夹持在后轭16与基座19之间的第一板弹簧31,并具有被夹持在后轭16与外壳11之间的第二板弹簧32。由于第一板弹簧31及第二板弹簧32双方均由金属制的薄板形成,在光轴方向L上的厚度相同,因此生产效率高。另外,第一板弹簧31及第二板弹簧32在光轴方向L上的厚度也可适当地变更。此外,虽然构成第一板弹簧31及第二板弹簧32的材质互不相同,但也可采用将厚度做成相同的结构。
后轭16大于配置有驱动线圈141、142的区域在光轴方向L的尺寸以及驱动磁体17在光轴方向L上的尺寸。因此,可减少来自在驱动磁体17与第一驱动线圈141之间构成的磁路以及在驱动磁体17与第二驱动线圈142之间构成的磁路的漏磁通,可提高套筒15的移动量与流经驱动线圈141、142的电流之间的线性度。因此,对于本实施形态的后轭16,即使不将后轭16的形状形成为覆盖驱动线圈141、142的侧面及下表面或上表面的形状,也可起到减少所述漏磁通等的效果。
此外,透镜驱动机构5还具有被保持在套筒15上端的圆环状的磁性片138。该磁性片138利用在其与驱动磁体17之间作用的吸引力对移动透镜体3施加光轴方向L的施力。因此,可防止移动透镜体3在未通电时因自重而变位,从而可使移动透镜体3维持期望的姿态。而且,磁性片138作为一种后轭而起作用,可减少来自在驱动磁体17与第一驱动线圈141之间构成的磁路以及在驱动磁体17与第二驱动线圈142之间构成的磁路的漏磁通。
在透镜驱动装置10上形成有对应于驱动线圈141、142的端子308a、308b,这些端子308a、308b的结构和第一板弹簧31及第二板弹簧32的结构在后面说明。
(固定体2及套筒15的详细结构)
图3(A)是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表示从被拍摄体侧看到的取下了外壳和板状盖子的状态的情况的结构图,图3(B)、图3(C)分别是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表示从被拍摄体侧和摄像元件侧看到的在套筒上装设了第一板弹簧及第二板弹簧的状态的情况的立体图。下面用图1~图3来说明固定体2及套筒15的详细结构。
如图1及图3(A)所示,后轭16的外周形状呈大致长方形,相对的一对侧面部161形成为平面状,在相对的另一对侧面部162上,两端部163向内侧凹陷,相应地,在中央形成有以台阶状向外侧突出的凸部164。因此,当从光轴方向L看时,在后轭16上,被侧面部161和侧面部162的两端部163包围的长方形区域为可以配置板弹簧31、32的空间。
外壳11覆盖在后轭16的被拍摄体侧,在中央具有形成有入射窗110的板部115。在板部115的四个角上形成有向被拍摄体侧延伸的凸部111以及向拍摄元件侧延伸的凸部112,在板部115的一对相对的边部,在板部115的上表面形成有对后述的板状盖子18的卡合部189的周向予以保持的保持部113。此外,在基座19的四个角上形成有向被拍摄体侧延伸的凸部192,从基座19的侧面起向被拍摄体侧延伸有柱状部件191。另外,基座19的凸部192和外壳11的凸部112在将后述的板弹簧31、32连接到固定体2上时使用。
板状盖子18由非磁性的薄板(例如SUS304)构成,覆盖在外壳11的被拍摄体侧,具有在中央形成有入射窗180的顶板部185。顶板部185呈大致长方形,在四个角及相对的一对边的中央附近分别形成有矩形形状的缺口186、187。从顶板部185的一对对边部分起向下方延伸有一对卡合脚部181。此外,在顶板部185的另一对对边部分,从夹着缺口187的两端附近起分别向下方延伸有一对卡合脚部182。在各卡合脚部181、182上,在其中央区域附近形成有贯穿孔183。
因此,当在重叠了基座19、第一板弹簧31、后轭16、第二板弹簧32及外壳11的状态下使板状盖子18重叠时,将板状盖子18的缺口187分别嵌入外壳11的保持部113中,从而将板状盖子18配置在外壳11的上面。此时,在外壳11的四个角上形成的凸部111被配置于在顶板部185的四个角上形成的缺口186内。而且,卡合脚部181与后轭16的侧面部161抵接,卡合脚部182与后轭16的侧面部162抵接,并以夹持凸部164的形态配置。在这样配置的卡合脚部181、182中,例如利用它们各自具有的贯穿孔183来涂敷厌气性粘结剂,从而将侧面部161、162与卡合脚部181、182固定,并利用激光熔焊将侧面部161、162与卡合脚部181、182接合,从而可将板状盖子18固定在后轭16上。
如图1(B)及图3所示,在套筒15的侧面的光轴方向L上,在被拍摄体侧的端部、中央区域及摄像元件侧的端部分别形成有朝着外周侧延伸的檐状的突出部151、152、153。而且,这些突出部151、152、153以夹着套筒15相对的形态设置有两个。此外,在套筒15的侧面上,沿周向并穿过突出部151、152、153彼此之间地形成有两个环状的槽部155,通过在两个槽部155内卷绕线圈,可在套筒15的外周配置驱动线圈141、142。
另外,如图3(B)所示,在套筒15的被拍摄体侧的边缘部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嵌合部156,此外,如图3(C)所示,在套筒15的摄像元件侧的边缘部上,在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朝着拍摄元件侧竖立的柱状部157。它们在将后述的板弹簧31、32装设到套筒15上时使用。
在将这样形成的套筒15(移动透镜体3)配置在固定体2内时,突出部151、152、153配置在后轭16的凸部164的内侧。这样配置,当移动透镜体3因冲击等而在与光轴方向L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突出部151、152、153与后轭16的凸部164的内侧抵接,因此可防止移动透镜体3在与光轴方向L正交的方向上的进一步变位。而且,在突出部151、152、153中,与后轭16的凸部164的内侧抵接的面既可由圆弧面构成,也可由直角面构成。
(对驱动线圈141、142的供电构造)
图4(A)、图4(B)分别是例示驱动线圈与应用了本发明的板弹簧的连接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3(B)、图3(C)所示,在本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0中,在套筒15(移动透镜体3)的上下端上连接第一板弹簧31及第二板弹簧32。板弹簧31、32均具有下面说明的构造,起着支撑移动透镜体3并使其可沿光轴方向L变位、并阻止移动透镜体3绕光轴旋转的作用。
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一板弹簧31和第二板弹簧32形成为大致相同形状,第一板弹簧31和第二板弹簧32彼此相对地配置。
在本实施形态中,第二板弹簧32整体一体形成。与此相反,第一板弹簧31由电气性分离的两个弹簧片31a、31b构成,在弹簧片31a、31b上分别形成有端子308a、308b。因此,如图4(A)、图4(B)所示,若在弹簧片31a、31b上电气性连接驱动线圈141、142的线圈末端,则可通过端子308a、308b对驱动线圈141、142供电。但是,当将两个弹簧片31a、31b平面排列时,第一板弹簧31也具有与第二板弹簧32相同的结构。
在这样构成的第一板弹簧31及第二板弹簧32中,若要将第二板弹簧32用于对驱动线圈141、142进行供电,则例如如图4(A)所示,将从驱动线圈141的内周侧引出的卷绕起始线141a钎焊于在弹簧片31b上形成的线圈连线部302b上,另一方面,将从驱动线圈142的外周侧引出的卷绕终止线142b钎焊于在弹簧片31a上形成的线圈连线部302a上。此外,将从驱动线圈141的外周侧引出的卷绕终止线141b与从驱动线圈142的内周侧引出的卷绕起始线142a连接。若这样构成,则可将驱动线圈141、142串联连接,并可使驱动线圈141、142的卷绕方向一致。但是,当这样配置驱动线圈141、142时,在驱动磁体17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磁化方向相同。
与此相反,在图4(B)的例子中,将从驱动线圈141的外周侧引出的卷绕终止线141b钎焊于在弹簧片31b上形成的线圈连线部302b上,另一方面,将从驱动线圈142的外周侧引出的卷绕终止线142b钎焊于在弹簧片31a上形成的线圈连线部302a上。此时,将从驱动线圈141的内周侧引出的卷绕起始线141a与从驱动线圈142的内周侧引出的卷绕起始线142a连接。若这样构成,则可将驱动线圈141、142串联连接。但是,由于此时可使驱动线圈141、142的卷绕方向相反,因此可应用于像本实施形态那样的、磁化方向在驱动磁体17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相反的场合。
另外,在将驱动线圈141、142的线圈末端连接到线圈连线部302a、302b上时,通过在将线圈末端缠绕到在图3(C)所示的套筒15上形成的柱状部157上并用焊锡将线圈末端与线圈连线部302a、302b接合后熔接柱状部157,可防止污垢物堆积在连接有线圈末端的线圈连线部302a、302b上。
(基本动作)
在本实施形态的透镜驱动装置10中,如图2所示,移动透镜体3通常位于摄像元件侧(像侧)。具体而言,套筒15的下端面(像侧面)处于与基座19的上表面(前侧面)抵接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当在驱动线圈141、142中流过规定方向的电流时,驱动线圈141、142分别会受到朝向上方(前侧)的电磁力。由此,固接有驱动线圈141、142的套筒15便会开始向被拍摄体侧(前侧)移动。此时,在板弹簧32与套筒15的前端之间以及板弹簧31与套筒15的后端之间分别产生限制套筒15移动的弹力。因此,当想要使套筒15朝着前侧移动的电磁力与限制套筒15移动的弹力达到了平衡时,套筒15停止。此外,当在驱动线圈141、142中流过反向的电流时,驱动线圈141、142分别会受到朝向下方(后侧)的电磁力。
此时,通过对流经驱动线圈141、142的电流量以及板弹簧31、32作用在套筒15上的弹力进行调整,可使套筒15(移动透镜体3)停止在期望的位置上。此外,由于还利用了保持在移动透镜体3上的磁性片138和驱动磁体17的施力,因此可实现对移动透镜体3产生沿光轴方向L的推进力的磁力驱动机构5a的小型化等。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使用了弹力(应力)与变位量(应变量)之间满足线性关系的板弹簧31、32,因而可提高套筒15的移动量与在驱动线圈141、142中流过的电流之间的线性度。此外,通过使用板弹簧31、32这两个弹性部件,当套筒15停止后,在光轴方向L上会受到较大的平衡力,从而即使在光轴方向L上作用有离心力和冲击力等其它力,也能更为稳定地使套筒15停止。另外,在透镜驱动装置10中,在使套筒15停止时,并非通过使其与碰撞材料(缓冲材料)等碰撞而停止,而是利用电磁力与弹力的平衡来使其停止,因此还可防止碰撞声的产生。
(第一板弹簧31及第二板弹簧32的详细结构)
图5(A)、图5(B)分别是在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中使用的第二板弹簧32及第一板弹簧31的俯视图。图6(A)、图6(B)、图6(C)是用于对在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中使用的第二板弹簧32的结构进行说明的放大俯视图。
如图3(A)、图3(B)及图5(A)所示,第二板弹簧32包括:保持在固定体2上的四个圆环状的较小的外侧连结部321a、321b、321c、321d;与套筒15的上端连结的圆环框状的内侧连结部322;以及将内侧连结部322与外侧连结部321连结的四个臂部323a、323b、323c、323d。四个外侧连结部321a~321d分别被配置在构成固定体2的矩形形状的后轭16的四个角上,通过将外壳11上形成的凸部112插入外侧连结部321a~321d的内部,使第二板弹簧32夹持在外壳11与后轭16之间。此时,对后轭16与板弹簧32之间采取了绝缘措施。在内侧连结部322上形成有多个小孔322c,在将套筒15的上端部形成的小突起158嵌入这些小孔322c内的状态下,内侧连结部322与套筒15的上端部连结。
此外,如图3(C)及图5(B)所示,当将两个弹簧片31a、31b平面排列时,第一板弹簧31也具有与第二板弹簧32相同的形状。即,具有包括以下部件的结构,这些部件是:保持在固定体2上的四个圆环状的较小的外侧连结部311a、311b、311c、311d;与套筒15的上端连结的圆环框状的内侧连结部312;以及将内侧连结部312与外侧连结部311连结的四个臂部313a、313b、313c、313d。但是,内侧连结部312被分割成两部分。四个外侧连结部311a~311d分别被配置在构成固定体2的矩形形状的后轭16的四个角上,通过将基座19上形成的凸部1 92插入外侧连结部311a~311d的内部,使第一板弹簧31夹持在基座19与后轭16之间。在内侧连结部312上形成有多个小孔312c,在将套筒15的下端部形成的小突起159嵌入这些小孔内的状态下,内侧连结部312与套筒15的下端部连结。
下面参照图6(A)、图6(B)、图6(C)以第一板弹簧31及第二板弹簧32中的第二板弹簧32为例来说明板弹簧31、32的详细结构。
在图6(A)中,对于第二板弹簧32,在周向排列的四个外侧连结部321a~321d中,两个外侧连结部321a、321c以光轴0为中心配置在点对称的位置上,两个外侧连结部321b、321d也以光轴0为中心配置在点对称的位置上。此外,在四个臂部323中,两个臂部323a、323c具有以光轴0为中心的点对称构造,两个臂部323b、323d具有以光轴0为中心的点对称构造。
在这些臂部323中,如图6(A)、图6(B)所示,臂部323a通过内侧连接部分324a与内侧连结部322相连,并通过外侧连接部分329a与外侧连结部321a相连。
臂部323a具有蛇行部325a,该蛇行部325a由沿内侧连结部322的半径方向延伸的共计1 2个作为伸长部的直线部分326a被内侧折返部分327a及外侧折返部分328a串联连接而成。在此,12个直线部分326a彼此大致平行地延伸,在周向上并排。内侧折返部分327a及外侧折返部分328a均构成圆弧状的弯曲部分。
臂部323a并非等宽,直线部分326a的宽度尺寸从半径方向内侧起向外侧连续增大。因此,比较内侧折返部分327a和外侧折返部分328a,外侧折返部分328a的宽度尺寸Wa1比内侧折返部分327a的宽度尺寸Wa2稍宽。此外,比较内侧折返部分327a和外侧折返部分328a,外侧折返部分328a形成为具有比内侧折返部分327a稍大的曲率半径的圆弧状。另外,在蛇行部325a,在12个直线部分326a中,周向中央侧的直线部分326a比位于两端侧的直线部分326a长,位于周向中央侧的内侧折返部分327a与内侧连结部322间的间隙尺寸Ga1比位于周向两端侧的内侧折返部分327a与内侧连结部322间的间隙尺寸Ga2宽。另外,内侧连接部分324a比蛇行部325a的宽度尺寸宽,且宽度尺寸朝着其根部连续增大。外侧连接部分329a的宽度尺寸也朝着其根部连续增大,但具有与蛇行部325a相同的宽度尺寸。另外,外侧连接部分329a也可与内侧连接部分324a一样,构成为宽度尺寸朝着其根部连续增大,并具有比蛇行部325a宽的宽度尺寸。再者,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对外侧连接部分329a的直线部分的宽度做适当调整,可将弹簧常数调整为规定值。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直线部分326a的宽度尺寸从半径方向内侧起向外侧连续增大,外侧折返部分328a的宽度尺寸Wa1比内侧折返部分327a的宽度尺寸Wa2稍宽,外侧折返部分328a形成为具有比内侧折返部分327a稍大的曲率半径的圆弧状,另外,在蛇行部325a,在12个直线部分326a中,位于周向中央侧的直线部分326a比位于两端侧的直线部分326a长,位于周向中央侧的内侧折返部分327a与内侧连结部322间的间隙尺寸Ga1比位于周向两端侧的内侧折返部分327a与内侧连结部322间的间隙尺寸Ga2宽,但这些结构并非一定要全部采用。根据必要的特性以及配置空间等的状况,只要适当采用如下结构即可,或是将宽度尺寸Wa1做成比宽度尺寸Wa2宽,或是将外侧折返部分328a的曲率半径做成大于内侧折返部分327a的曲率半径,或是将间隙尺寸Ga1做成大于间隙尺寸Ga2。
另外,臂部323c通过内侧连接部分324c与内侧连结部322相连,并通过外侧连接部分329c与外侧连结部321c相连,由于其蛇行部325c的构造等与臂部323a相同,因此省去说明。
另外,臂部323b也与臂部323a、323c一样,通过内侧连接部分324b与内侧连结部322相连,并通过外侧连接部分329b与外侧连结部321b相连。
如图6(A)、图6(B)所示,臂部323b具有蛇行部325b,该蛇行部325b由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共计12个作为伸长部的直线部分326b被内侧折返部分327b及外侧折返部分328b串联连接而成。在此,12个的直线部分326b彼此大致平行地延伸,在周向上并排。内侧折返部分327b及外侧折返部分328b均构成圆弧状的弯曲部分。
臂部323b并非等宽,直线部分326b的宽度尺寸从内周侧起向外周侧连续增大。因此,比较内侧折返部分327b和外侧折返部分328b,外侧折返部分328b的宽度尺寸Wb1比内侧折返部分327b的宽度尺寸Wb2稍宽。此外,比较内侧折返部分327b和外侧折返部分328b,外侧折返部分328b形成为具有比内侧折返部分327b稍大的曲率半径的圆弧状。另外,在蛇行部325b,在12个直线部分326b中,周向中央侧的直线部分326b比位于两端侧的直线部分326b长,位于周向中央侧的内侧折返部分327b与内侧连结部322间的间隙尺寸Gb1比位于周向两端侧的内侧折返部分327b与内侧连结部322间的间隙尺寸Gb2宽。另外,内侧连接部分324b比蛇行部325b的宽度尺寸宽,且宽度尺寸朝着其根部连续增大。外侧连接部分329b的宽度尺寸也朝着其根部连续增大,但具有与蛇行部325b相同的宽度尺寸。
另外,臂部323d通过内侧连接部分324d与内侧连结部322相连,并通过外侧连接部分329d与外侧连结部321d相连,由于其蛇行部325d等的构造与臂部323b相同,因此省去说明。
在这样构成的板弹簧32中,当绘制了由在外侧包围内侧连结部322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构成的假想四边形时,臂部323a、323b、323c、323d被配置在与四边形的角部相当的区域内。此外,在臂部323a、323b中,蛇行部325a、325b都并非形成在内侧连接部分324a、324b的半径方向外侧,而是形成在从内侧连接部分324a、324b的半径方向外侧起朝着周向的一侧(图6(A))中的顺时针CW侧)偏移的位置上。臂部323c、323d也与臂部323a、323b一样,蛇行部325c、325d都并非形成在内侧连接部分324c、324d的半径方向外侧,而是形成在从内侧连接部分324c、324d的半径方向外侧起朝着周向的一侧(图6(A))中的顺时针CW侧)偏移的位置上。此外,内侧连接部分324a、324b、324c、324d并非是等角度间隔,在以内侧连接部分324a、324c为基准设定了等角度位置时,内侧连接部分324b、324d被配置在从等角度位置起朝着顺时针CW方向偏移的位置上。因此,作为假想的四边形,如图6(A)的点划线所示,当绘制了相对的长边与内侧连结部相切的长方形P时,臂部323a、323b、323c、323d被收纳在该长方形P内。因此,在固定体2的后轭16中,可将第二板弹簧32配置在由侧面部161和侧面部162的两端部163包围的长方形的区域内。
另外,由于第一板弹簧31的结构与第二板弹簧32相同,因此省去说明,第一板弹簧31和第二板弹簧32以在光轴方向L上重叠的方向进行配置。
(本实施形态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作为用于支撑移动透镜体3并使其可沿光轴方向L移动的板弹簧31、32使用的是大致相同构造的部件,因此以第二板弹簧32为例进行说明,第二板弹簧32在外侧连结部329a~329d与内侧连结部322之间具有四个臂部323a~323d,臂部323a、323b分别具有蛇行部325a、325b,这些蛇行部325a、325b由沿半径方向延伸的多个直线部分326a、326b被内侧折返部分327a、327b以及外侧折返部分328a、328b串联连接而成。其它的臂部323c、323d也一样。因此,即使当臂部323a~323d在移动透镜体3的周围能占有的面积狭窄时,与沿周向或切线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分朝着半径方向外侧重叠几次的结构不同,也可以配置许多直线部分326a、326b,因此可相应地增加内侧折返部分327a、327b以及外侧折返部分328a、328b的数目。因此,当移动透镜体3在与光轴方向L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倾斜方向)上倾斜了时的抗振性和抗冲击性优良。此外,由于还具有能充分经受住移动透镜体3在与光轴方向L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上倾斜了时所受应力的刚性,因此能可靠地避免臂部323a~323d产生塑性变形的情况。
此外,在蛇行部325a、325b中,直线部分326a、326b由11个或12个构成等,在蛇行部325a、325b的任一个中,5个以上的直线部分326a、326b沿周向并排。因此,即使将臂部323a~323d配置在狭窄区域内,也可形成具有许多内侧折返部分327a、327b以及外侧折返部分328a、328b的蛇行部325a、325b,因此能充分经受住移动透镜体3在与光轴方向L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上倾斜了时所受的应力。
此外,外侧折返部分328a、328b的宽度尺寸比内侧折返部分327a、327b的宽度尺寸宽。而且,由于外侧折返部分328a、328b以大于内侧折返部分327a、327b的曲率半径进行弯曲,因此即使是在移动透镜体3在与光轴方向L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上倾斜了时的应力集中于外侧折返部分的场合,也可防止外侧折返部分328a、328b的损伤。
另外,在蛇行部325a、325b中,由于在位于周向中央侧的内侧折返部分327a、327b与内侧连结部322之间确保了足够的间隙尺寸,因此即使当移动透镜体3在与光轴方向L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较多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上倾斜了较多时,内侧折返部分327a、327b也不会与内侧连结部322接触。
此外,由于内侧连接部分324a~324d形成为大宽度,且朝着跟部连续变宽,因此即使对内侧连接部分324a~324d施加大负载也不会破损。而且,当将内侧连接部分324a~324f形成为大宽度后,由于移动透镜体3在与光轴方向L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上倾斜了时的应力作用在蛇行部325a~325d上,因此可有效地吸收移动透镜体3在与光轴方向L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了时或是在相对于光轴倾斜的方向上倾斜了时的应力。
此外,由于蛇行部325a~325d形成在从内侧连接部分324a~324d的半径方向外侧位置起朝着周向偏移的区域内,因此当绘制了由在外侧包围内侧连结部322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构成的假想四边形时,可将臂部323a~323d配置在与四边形的角部相当的区域内。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当作为假想四边形而绘制了相对的长边与内侧连结部322相切的长方形时,臂部323a~323d被收容在长方形的内侧。因此,可使包括移动透镜体3及板弹簧31、32在内的部分占有的面积变窄,因此可实现透镜驱动装置1整体的小型化。
[其它实施形态]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在各臂部323a、323b中,多个直线部分326a、326b大致平行地延伸,但并不局限于大致平行延伸。例如,在蛇行部325a、325b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形成为以光轴为中心的放射状或ハ字状的多个直线部分326a、326b被内侧折返部分327a、327b以及外侧折返部分328a、328b串联连接。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内侧连结部322呈圆环框状,外侧连结部321a~321d分别为与臂部323a、323b的前端部相当的结构,但也可采用将外侧连结部321a~321d的整体或是其一部分连结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例如对于第二板弹簧32,四个臂部323a~323d中位于对角位置上的臂部的内侧连接部分的延长线彼此处在一直线上,且四个内侧连接部分沿着在内侧连结部的中心位置交叉的方向延伸,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在多个臂部323a~323d各自中,位于对角位置的臂部的内侧连接部分的延长线在内侧连结部的中心位置两侧彼此大致平行,相邻臂部的内侧连接部分的延长线沿着在偏离内侧连结部的中心位置的位置上交叉的方向延伸。若这样构成,则臂部323a~323d对移动透镜体3赋予弹性的部位分散在与光轴方向L正交的面内,可使板弹簧的弹簧常数保持一定,因此可有效地抑制移动透镜体3朝倾斜方向的振动。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在板弹簧32上形成有四个臂部323,但也可使用具有两个臂部323的板弹簧。

Claims (18)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具有透镜的移动透镜体、通过板弹簧支撑所述移动透镜体并使其可沿光轴方向移动的支撑体、以及沿光轴方向驱动所述移动透镜体的磁力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弹簧包括:与所述支撑体连结的外侧连结部、与所述移动透镜体连结的内侧连结部、以及通过内侧连接部分及外侧连接部分与所述内侧连结部及所述外侧连结部相连的臂部,
所述臂部具有蛇行部,所述蛇行部由沿圆环框状的所述内侧连结部的半径方向延伸的多个伸长部被作为圆弧状弯曲部分的内侧折返部分及外侧折返部分串联连接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蛇行部中,沿半径方向延伸的所述多个伸长部为5个以上,并沿周向并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蛇行部中,沿半径方向延伸的所述多个伸长部包括彼此大致平行延伸的伸长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折返部分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内侧折返部分的宽度尺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折返部分以大于所述内侧折返部分的曲率半径进行弯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蛇行部在周向上的三个以上部位具有所述内侧折返部分,
在所述内侧折返部分中,位于所述蛇行部的周向中央侧的内侧折返部分与所述内侧连结部间的间隙尺寸大于位于所述蛇行部的周向两端侧的内侧折返部分与所述内侧连结部间的间隙尺寸。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连接部分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蛇行部的宽度尺寸。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折返部分以大于所述内侧折返部分的曲率半径进行弯曲。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蛇行部在周向上的三个以上部位具有所述内侧折返部分,
在所述内侧折返部分中,位于所述蛇行部的周向中央侧的内侧折返部分与所述内侧连结部间的间隙尺寸大于位于所述蛇行部的周向两端侧的内侧折返部分与所述内侧连结部间的间隙尺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折返部分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内侧折返部分的宽度尺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连接部分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蛇行部的宽度尺寸。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蛇行部形成在从所述内侧连结部与所述臂部间的连接部分的半径方向外侧位置起朝着周向偏移的区域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弹簧具有多个所述臂部,
所述多个臂部各自的所述蛇行部形成在从所述内侧连结部与所述臂部间的连接部分的半径方向外侧位置起的周向上的同一方向侧。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蛇行部的沿半径方向延伸的所述多个伸长部被内侧折返部分及外侧折返部分串联连接而沿周向形成,
所述外侧连结部配置在所述蛇行部的周向中央侧,且与所述外侧连结部相连的所述外侧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蛇行部形成在所述内侧连结部与所述臂部的连接部分的相反侧,并与所述蛇行部相连。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弹簧具有多个所述臂部,
在所述多个臂部各自中,与所述内侧连结部相连的内侧连接部分各自的延长线在所述内侧连结部的中心位置两侧彼此大致平行,或朝着在偏离所述内侧连结部的中心位置的位置上交叉的方向延伸。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弹簧具有多个所述臂部,
当绘制了由在外侧包围所述内侧连结部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构成的假想四边形时,所述臂部配置在与该四边形的角部相当的区域内。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作为所述假想四边形而绘制了相对的长边与所述内侧连结部相切的长方形时,所述臂部配置在该长方形的内侧。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弹簧具有多个所述臂部,
当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看时,所述固定部具有四边形形状,所述臂部配置在该固定部与所述移动透镜体之间的所述固定部的角部分上。
CN2007101621216A 2006-12-28 2007-12-18 透镜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09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55727 2006-12-28
JP2006355727A JP5004579B2 (ja) 2006-12-28 2006-12-28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06-355727 2006-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0992A CN101210992A (zh) 2008-07-02
CN101210992B true CN101210992B (zh) 2011-05-04

Family

ID=39611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212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0992B (zh) 2006-12-28 2007-12-18 透镜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97216B2 (zh)
JP (1) JP5004579B2 (zh)
CN (1) CN1012109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1863B2 (ja) 2005-10-21 2010-09-29 シコ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WO2009056144A2 (en) * 2007-11-02 2009-05-07 Vkr Holding A/S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device related to a building aperture
WO2009060419A2 (en) * 2007-11-08 2009-05-14 Elcam Medical A.C.A..L. Ltd Vial adap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for
JP2010066286A (ja) * 2008-09-08 2010-03-25 Nidec Sankyo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0066287A (ja) * 2008-09-08 2010-03-25 Nidec Sankyo Corp 磁気装置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
US8571399B2 (en) * 2008-10-14 2013-10-29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Photographic optical device
JP5214425B2 (ja) * 2008-12-12 2013-06-1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0197690A (ja) * 2009-02-25 2010-09-09 Nidec Sankyo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1750708A (zh) * 2008-12-12 2010-06-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JP2010151007A (ja) * 2008-12-25 2010-07-08 Seiko Instruments Inc 駆動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TWM359730U (en) * 2009-01-07 2009-06-21 Wah Hong Ind Corp Lens actuator device
WO2010085223A1 (en) * 2009-01-23 2010-07-29 Optoelectronics Co., Ltd. Autofocus light source module
JP5295830B2 (ja) * 2009-03-17 2013-09-1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1039481A (ja) * 2009-03-26 2011-02-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350895B2 (ja) * 2009-06-09 2013-11-2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1039485A (ja) * 2009-07-14 2011-02-24 Seiko Instruments Inc 駆動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5471412B2 (ja) * 2009-12-18 2014-04-16 Tdk株式会社 レンズ保持装置
KR101591954B1 (ko) * 2009-12-21 2016-02-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101738704B (zh) * 2009-12-29 2011-06-01 宁波金诚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
JP2011191562A (ja) * 2010-03-15 2011-09-29 Seiko Instruments Inc 駆動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11209467A (ja) * 2010-03-29 2011-10-20 Seiko Instruments Inc 駆動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12073478A (ja) * 2010-09-29 2012-04-12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装置
JP2012078555A (ja) * 2010-10-01 2012-04-19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
KR101164755B1 (ko) 2010-11-02 2012-07-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JP2012103373A (ja) * 2010-11-09 2012-05-31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モバイル端末
JP5423989B2 (ja) * 2010-11-25 2014-02-1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8912690B2 (en) 2010-12-13 2014-12-16 Lg Innotek Co., Ltd. Voice coil motor
CN103018873B (zh) * 2011-09-28 2015-07-01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相机以及附有相机的移动终端
JP2013222053A (ja) * 2012-04-16 2013-10-2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駆動機構
JP5996672B2 (ja) * 2012-12-26 2016-09-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6283480B2 (ja) * 2013-08-02 2018-02-21 惠州市大亜湾永昶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1616602B1 (ko) * 2013-08-27 2016-04-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2015099262A (ja) * 2013-11-19 2015-05-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並びに電子機器
EP3848742B1 (en) * 2014-03-05 2024-04-10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US9791713B2 (en) 2014-07-24 2017-10-17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JP6238236B2 (ja) * 2014-09-03 2017-11-29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2311663B1 (ko) 2015-03-18 2021-10-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07430256B (zh) * 2015-04-15 2020-03-0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和内窥镜
CN107533207B (zh) * 2015-04-15 2020-07-07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和内窥镜
JP2017037231A (ja) * 2015-08-11 2017-02-16 惠州市大亜湾永昶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12379503B (zh) 2015-08-31 2023-10-1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仪器
CN108027493B (zh) 2015-09-08 2021-08-13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双相机模块及光学装置
JP2017219675A (ja) * 2016-06-07 2017-12-14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用板バネ、レンズ駆動装置
TWI649595B (zh) * 2017-02-08 2019-02-01 日商阿爾普士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透鏡驅動裝置
CN110138168A (zh) * 2018-02-09 2019-08-16 四川安和精密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用弹簧
TWI706210B (zh) 2018-09-17 2020-10-0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CN109143419B (zh) * 2018-10-22 2024-08-23 浙江宝乐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片贴膜用压合设备
CN113132619B (zh) * 2019-12-31 202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防抖装置、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CN115079485A (zh) * 2022-07-19 2022-09-20 诚瑞光学(南宁)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1825A (zh) * 2005-02-15 2006-08-23 索尼株式会社 镜头单元和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77533B2 (ja) 2005-01-21 2011-04-27 シコ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433303B2 (ja) * 2005-02-15 2010-03-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4706899B2 (ja) * 2005-02-15 2011-06-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制御装置及びレンズ駆動制御方法、撮像装置
JP4654358B2 (ja) * 2005-03-11 2011-03-16 シコ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714845B2 (ja) * 2005-09-30 2011-06-29 シコ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1825A (zh) * 2005-02-15 2006-08-23 索尼株式会社 镜头单元和成像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227100A 2006.08.3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697216B2 (en) 2010-04-13
CN101210992A (zh) 2008-07-02
JP2008165032A (ja) 2008-07-17
JP5004579B2 (ja) 2012-08-22
US20090015948A1 (en) 200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0992B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1666901B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1178470B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88011B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01435906B (zh) 透镜驱动装置和线圈卷绕方法
CN102016709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摄影用光学装置
US8098985B2 (en) Photographing module
CN112596193B (zh) 驱动器及摄像模组
EP3239758B1 (en) Lens-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 device
CN101666900B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101652694A (zh) 透镜驱动装置
JP2008165032A5 (zh)
KR101721263B1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US11169390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apparatus
EP1998201A1 (en) Lens barrel and imaging device
JP647698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KR20160114557A (ko) 촬상 장치
KR100947285B1 (ko) 자동초점 조절용 경통 구동기구 및 이를 구비한 셔터구동장치
KR101072404B1 (ko) 요크를 사용하지 않는 카메라 자동초점 조절장치
KR100703588B1 (ko) 자동 초점 렌즈 조립체
US8238734B2 (en)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KR20050062972A (ko) 영상 촬영 장치
JP2009251474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KR20100068701A (ko) 렌즈 액츄에이터용 탄성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렌즈 액츄에이터
JP2009053573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