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9700B - 格栅件和带有格栅件的车辆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格栅件和带有格栅件的车辆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09700B CN101209700B CN2007101610512A CN200710161051A CN101209700B CN 101209700 B CN101209700 B CN 101209700B CN 2007101610512 A CN2007101610512 A CN 2007101610512A CN 200710161051 A CN200710161051 A CN 200710161051A CN 101209700 B CN101209700 B CN 1012097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dgeware
- vehicle
- grid member
- body structure
- ver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具有:格栅件,该格栅件构造成允许将外部空气从车辆前方引入到车辆的隔舱内;位于所述隔舱内的装置,其位于所述格栅件的后侧。所述格栅件包括第一桥接件和与所述第一桥接件交叉的第二桥接件。所述第一桥接件和第二桥接件中之一具有:桥接件上部,其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其前侧和后侧中之一的脆弱部分;桥接件下部,其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其前侧和后侧中之一的脆弱部分。所述桥接件上部的脆弱部分和所述桥接件下部分脆弱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相反侧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格栅件,该格栅件布置在车辆前部以将外部空气引入发动机舱,并具有彼此交叉的两个桥接件;本发明还涉及带有格栅件的车辆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临时公开No.2005-212631中公开了一种传统的车辆前部结构。该传统的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外部空气引入口,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到容纳发动机的发动机舱内部。通常,外部空气引入口由桥接件构成,所述桥接件形成在车辆前脸护板上,并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基本平行地延伸。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外部空气引入口由带有独立于车辆前脸护板的桥接件的专用零件构成。
发明内容
当外力从前方作用到传统的车辆前部结构上时,桥接件被推向后方,同时保持基本水平。桥接件的后端部与在车辆的发动机舱内布置在桥接件的后端部后方的部件或装置(例如热交换器)接触。来自前方的力通过与部件或装置接触的基本水平的桥接件传递到部件或装置上。这会损坏发动机舱内的部件或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格栅件包括基本水平延伸的桥接件,即使在从车辆前方作用在桥接件上的外力导致处于基本水平状态的桥接件的后部与布置在车辆的发动机舱内的部件或装置接触时,该桥接件也能减少对所述部件或装置造成的损坏。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带有格栅件的车辆前部结构。
从下面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书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前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主要零件的放大剖视图。
图5为示出安装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车辆前脸护板上的格栅加强件的简图。
图6为安装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车辆前脸护板上的格栅加强件的主要零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车辆前脸护板的后视图,并示出了形成在车辆前脸护板的脆弱部分处的肋。
图8A和8B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左右格栅加强件的透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的前视图,该格栅加强件布置在饰件支承件的两侧。
图10A和10B为示出如下情况的简图,即:当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的竖直桥接件向车辆外侧倾斜时,该格栅加强件向车辆外侧变形。
图11A和11B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饰件支承件的透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的竖直桥接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的一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14A至14D为示出在碰撞期间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被压扁的简图。
图15为示出在碰撞期间作用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上的力的方向的简图。
图16为示出在碰撞期间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的竖直桥接件的一部分折断的简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的一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的一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其中脆弱部分和高强度部分的面积彼此相等。
图19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的一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其中在竖直桥接件的上部和下部的脆弱部分内形成了通孔。
图20A至20D为示出在碰撞期间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被压扁的简图。
图21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的一部分的放大侧视图。
图22A至22D为示出在碰撞期间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被压扁的简图。
图23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的一部分的放大侧视图,其示出了倾斜的横向桥接件。
图24A至24D为示出在碰撞期间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被压扁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部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多种具体细节以便更完全地理解本发明。但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此外,为更突出地表示本发明,没有描述公知的特征。
图1至图16为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的简图。
如图1至图4所示,车辆前部结构包括:形成在车辆前脸护板1上的格栅2,布置在格栅2的后侧的热交换器3,在热交换器前侧靠近格栅2布置的格栅加强件4。车辆前脸护板1用作格栅加强件4的支承件。格栅2用作外侧空气引入部分。热交换器3是布置在发动机舱内的装置,并包括冷凝器3A和散热器3B。每个格栅加强件都是格栅件。
车辆前脸护板构造成覆盖车身的一部分,该部分包括保险杠加强件(未示出),保险杠加强件布置在发动机舱的前侧。车辆前脸护板1包括保险杠17,保险杠17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以覆盖保险杠加强件,并用作向车辆前方凸出的凸起部。车辆前脸护板1还包括格栅2,格栅2形成在保险杠17的上方,并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车辆前脸护板1的中间部分。车辆前脸护板1还包括切割出来的灯安装部分16,以容纳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格栅2的两个外端部分上的灯。
格栅2具有位于其中间部分处的饰件支承部分5,以支承饰件23。格栅2构造为将饰件支承部分5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夹在格栅2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之间。格栅2形成为网格形状,并包括竖直桥接件2A和横向桥接件2B,这些桥接件相互配合以形成网格形状。格栅2用作外部空气引入件,使外部空气被引入发动机舱。
热交换器3固定在散热器芯6上。具体地,按照从车辆前侧到车辆后侧的顺序,冷凝器3A和散热器3B固定在散热器芯6上。格栅2位于热交换器3前方,并与热交换器3基本对齐,用于向热交换器3供给外部空气。
空气引导件7也固定在散热器芯6上,用于把外部空气有效地引入到热交换器3。空气引导件7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分别安装在热交换器3的两侧。空气引导件7基本布置在沿格栅加强件4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分开的外表面延伸的直线上(如后面所述)。空气引导件7防止外部空气泄漏到除热交换器3以外的其它装置。
如图5至图7所示,格栅加强件4安装在车辆前脸护板1的与格栅2相对的后表面1a上。格栅加强件4是独立于车辆前脸护板1的单独的零件。格栅加强件4分别布置在车辆的左侧和右侧,并且格栅2的饰件支承部分5置于格栅加强件4之间。为简明起见,位于车辆右侧的格栅加强件4以后称为右格栅加强件4,位于车辆左侧的格栅加强件4以后称为左格栅加强件4。
如图8A、图8B和图9所示,左右格栅加强件4各具有网格形状,该网格形状具有竖直桥接件8和横向桥接件9。左右格栅加强件4形成为矩形体,矩形体的外形与格栅2的左右部分基本相同。竖直桥接件8和横向桥接件9分别对应于格栅2的竖直桥接件2A和横向桥接件2B进行定位。竖直桥接件8和横向桥接件9相互配合以将外部空气从格栅2导入发动机舱。横向桥接件9基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水平延伸。相反,竖直桥接件8各自在沿车辆高度方向布置的上下横向桥接件9之间延伸,并连接上下横向桥接件9。每个竖直桥接件8还相对于横向桥接件9倾斜,使得竖直桥接件8的上侧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朝向车辆的外侧。
每个格栅加强件4都具有转动加速结构,以在外力从车辆前方作用在车辆前脸护板1上时,允许竖直桥接件8和横向桥接件9转动。如图12和图13所示,转动加速结构是竖直桥接件结构,其具有分别布置在竖直桥接件8的上部的竖直桥接件上部10和布置在竖直桥接件8的下部的竖直桥接件下部11。竖直桥接件上部10具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在前侧的高强度部分10A,和在车辆前后方面上布置在后侧的脆弱部分10B。竖直桥接件下部11具有布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高强度部分11A和脆弱部分11B,其中高强度部分11A和脆弱部分10B相对,脆弱部分11B和高强度部分10A相对。即,高强度部分11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在竖直桥接件下部11的后侧,脆弱部分11B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布置在竖直桥接件下部11的前侧。当从图12中的箭头A的方向观看时,竖直桥接件上部10和竖直桥接件下部11在俯视图中都具有基本梯形形状。即,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竖直桥接件上部10和竖直桥接件下部11的厚度都从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增加。竖直桥接件上部10和竖直桥接件下部11彼此旋转相对,即相对彼此偏转180度。厚度边界部分12设置在竖直桥接件上部10和竖直桥接件下部11之间。
高强度部分10A和11A的厚度分别大于脆弱部分10B和11B的厚度。即,脆弱部分10B和11B的厚度分别小于高强度部分10A和11A的厚度。通过这种具有高强度部分10A和11A以及脆弱部分10B和11B的构造,当作用在车辆前脸护板1上的外力传递到竖直上部10上时,位于车辆后侧的薄的脆弱部分10B比位于车辆前侧的高强度部分10A更易发生变形。另一方面,当作用在车辆前脸护板1上的外力传递到竖直桥接件下部11上时,位于车辆前侧的薄的脆弱部分11B比位于车辆后侧的高强度部分11A更易发生变形。
另外,转动加速结构还促进竖直桥接件8转动。具体地,位于厚度彼此不同的竖直桥接件上部10和竖直桥接件下部11之间的厚度边界部分12按如下方式构造,即:使得脆弱部分10B和11B与高强度部分10A和11A相比,面积都分别增加。在第一实施例中,厚度边界部分12是倾斜的,使得其后侧比其前侧更低。因为厚度边界部分12是倾斜的,所以位于竖直桥接件上部10的后侧的脆弱部分10B的面积和位于竖直桥接件下部11的前侧的脆弱部分11B的面积都增加。
另外,每个格栅加强件都构造成逐渐向车辆前方凸出,使得其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最下部位于最向前方凸出的位置。具体地,在第一实施例中,位于车辆下侧的横向桥接件9比位于车辆上侧的横向桥接件9更靠前。
另外,如图6所示,每个格栅加强件4都包括由车辆前脸护板1支撑的四个支撑部分13A-13D。第一支撑部分13A位于在车辆高度方向上最上面的位置处的横向桥接件9上。第一支撑部分13A通过第一螺钉14A安装在车辆前脸护板1的上部上,第一螺钉14A是紧固件。第二支撑部分13B位于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部分处的竖直桥接件8上。第二支撑部分13B通过第二螺钉14B安装在肋15上,肋15形成在车辆前脸护板1的后表面1a上。
肋15布置在格栅2、灯安装部分16和保险杠17之间的边界部分处。由于格栅2形成网格形状,所以格栅加强件4以悬垂(悬臂)状态通过边界部分固定在保险杠17上。因此,边界部分趋向于受到应力集中的影响。肋15用作边界部分的加强肋。另外,肋15从车辆前脸护板1的后表面1a向车辆后侧凸出,以便与格栅2的横向桥接件2B或格栅加强件4的横向桥接件9连续连接。因此,肋15作为加强肋的作用得到改善。
第三支撑部分13C和第四支撑部分13D布置在格栅加强件4的最内侧的竖直桥接件8上,并且分别通过第三螺钉14C和第四螺丝钉14D安装在车辆前脸护板1的后表面1a上。第三支撑分部13C从格栅加强件4的最上面的横向桥接件9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类似地,第四支撑部分13D从最下面的横向桥接件9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
格栅加强件4在第一支撑部分13A和第二支撑部分13B通过第一螺钉14A和第二螺钉14B安装在车辆前脸护板1上,并和车辆前脸护板1的饰件支承部分5以及饰件23一起通过第三螺钉14C和第四螺钉14D固定在第三支撑部分13C和第四支撑部分13D处。
如图11A和11B所示,饰件23设有多个凸起部19,这些凸起部提高刚度,并保护布置在饰件23后面的传感器。凸起部19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在沿车辆前后方面截取的剖面内具有波纹形状。另外,饰件23在四个角部具有螺钉安装部分20,饰件23、格栅2和格栅加强件4在所述螺钉安装部分通过螺钉一起紧固在车辆前脸护板1上。
下面,解释当外力从车辆前方作用在车辆前部结构上时,格栅加强件4的作用方式。如图14A所示,当外力F从车辆前方作用在保险杠17(其位于车辆的最前部位置并处于格栅加强件4的下方)上时,车辆前脸护板1变形,并且如图14A中的箭头B所示,格栅加强件4向下转动。
当外力F使格栅加强件4向下转动之后,如图14B所示,支撑部分13A至13D断开,并且格栅加强件4向发动机舱内侧移动。此时,由于格栅加强件4的转动,基本水平延伸的横向桥接件9倾斜,使得其前侧朝下。
然后,格栅加强件4变成处于夹在车辆前脸护板1和热交换器3之间的状态。如图14C所示,横向桥接件9受到转矩M的作用,转矩M使横向桥接件9的后端部分9A向上移动。另外,上下横向桥接件9之间的空间减小,并且竖直桥接件8受到在上下方向压缩竖直桥接件8的力的作用。这里,上下方向是对于在外力F使格栅加强件4转动之前的状态而言的。由于压缩力,竖直桥接件8脆弱部分10B和11B变形,即被压扁或者压弯,并且横向桥接件9加速向强迫横向桥接件9的后端部分9A向上移动的方向转动。
另外,由于竖直桥接件8的脆弱部分10B、11B和横向桥接件9之间的接触部分(如图16中的波浪线所示)的面积小于竖直桥接件8的高强度部分10A、11A和横向桥接件9之间的接触部分的面积,所以脆弱部分10B、11B和横向桥接件9之间的接触部分易于断开。因为脆弱部分10B、11B和横向桥接件9之间的接触部分断开,所以竖直桥接件8的脆弱部分10B、11B可进一步变形,从而使横向桥接件9进一步加速向强迫横向桥接件9的后端部分9A向上移动的方向转动。
最后,如图14D所示,竖直桥接件8的高强度部分10A和11A变形,同时吸收由外力F产生的能量。在外力F作用之前保持为基本水平状态的横向桥接件9转动,以减小格栅加强件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因此,即使在横向桥接件9在保持基本水平状态的情况下移动并且后端部分9A与热交换器3接触时,格栅加强件4也能吸收从车辆前方作用于其上的外力。因此,可减少热交换器3因为与格栅加强件4接触而造成的损坏。
根据如此构造的车辆前部结构,当外力从车辆前方作用在车辆前部结构的格栅加强件4上时,竖直桥接件8变形,使得横向桥接件9可转动。因此,即使当横向桥接件9的后端部分9A与热交换器3或布置在发动机舱内的其它部件或装置接触时,格栅加强件4也能吸收外力,并减小发动机舱内的部件或装置由于与格栅加强件4接触而造成的损坏。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通过将格栅加强件4布置成靠近格栅2并位于发动机舱内的装置的前侧,使得不能从格栅2看到发动机舱内的装置(例如,冷凝器3A和散热器3B),从而改善了从车辆前侧看到的外观。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当外力F从车辆前方作用在车辆前部结构上时,每个格栅加强件4的转动加速结构的竖直桥接件上部10的脆弱部分10B和竖直桥接件下部11的脆弱部分11B都可早于竖直桥接件上部10的高强度部分10A和竖直桥接件下部11的高强度部分11B发生变形。结果,可加速横向桥接件9的转动。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格栅加强件4的转动加速结构的厚度边界部分12按如下方式构造,即:与高强度部分10A和11A相比,脆弱部分10B和11B的面积增加。因此,竖直桥接件上部10和竖直桥接件下部11可易于变形,并加速横向桥接件9的转动。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保险杠17位于格栅加强件4的下方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车辆前脸护板1中的最前位置。因此,从车辆前方作用在车辆前部结构上的外力可在作用到格栅加强件4上之前作用到保险杠17上,并使车辆前脸护板1整体围绕其上部转动。车辆前脸护板1的转动使得格栅加强件4转动,从而使横向桥接件9的后端部分9A向上移动。结果,可进一步加速横向桥接件9的转动。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左右格栅加强件4的竖直桥接件8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车辆外侧倾斜。通过这种布置方式,能够促进各个格栅加强件4变形,以使各个格栅加强件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车辆外侧展开。因此,可以防止左右格栅加强件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向车辆内侧变形,向车辆内侧变形会导致与向车辆外侧变形发生干涉。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每个格栅加强件4都作为独立于车辆前脸护板1的单独的零件形成,并且布置在格栅2的后表面上。通过这样布置格栅加强件4,使得不能从格栅2看到发动机舱内的装置。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刚性增强的饰件23、车辆前脸护板1的饰件支承件5和格栅加强件4通过螺钉一起紧固。结果,可进一步提高车辆前部结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刚度。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格栅加强件4,当外力F从车辆前方作用在格栅加强件4上时,竖直桥接件上部10的脆弱部分10B和竖直桥接件下部11的脆弱部分11B可分别早于竖直桥接件上部10的高强度部分10A和竖直桥接件下部11的高强度部分11A发生变形。结果,可加速横向桥接件9的转动。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格栅加强件4,厚度边界部分12使得与高强度部分10A和11A相比,脆弱部分10B和11B的面积增加。因此,竖直桥接件上部10和竖直桥接件下部11可易于变形,从而加速横向桥接件9的转动。
尽管在第一实施例中,车辆前脸护板1的保险杠17,即车辆的最向前凸出部分,布置在格栅加强件4的下方,但保险杠17的布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保险杠17可布置在格栅加强件4的上侧。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获得和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效果。
图17至19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如图17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脆弱部分10B和高强度部分10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别布置在竖直桥接件上部10的前侧和后侧,高强度部分11A和脆弱部分11B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别布置在竖直桥接件下部11的前侧和后侧。第二实施例的竖直桥接件8的作用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并具有和第一实施例类似的优点。
如图18所示,厚度边界部分12水平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实施例的厚度边界部分12相比,第二实施例的厚度边界部分12允许减少竖直桥接件8的变形程度。
如图19所示,不是通过相对于高强度部分10A和11A减少厚度,而是通过在脆弱部分10B和11B中形成通孔18或狭槽,来降低竖直桥接件上部10的脆弱部分10B和竖直桥接件下部11的脆弱部分11B的刚度。在这种情况下,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从前侧到后侧,竖直桥接件上部10和竖直桥接件下部11具有均匀的厚度。
图20A至20D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格栅加强件4的支撑部分13A、13B和凸起部21的布置。在第三实施例中,仅在格栅加强件4的上侧设置了支撑部分13A、13B。另外,代替在车辆前脸护板1中形成的凸起部17,在格栅加强件4的没有支撑部分13A的下侧上设置了向车辆前方凸出的凸起部21。
如图20A所示,当外力F直接作用在位于格栅加强件4下侧上的凸起部21上时,如箭头B所示,格栅加强件4围绕第一支撑分部13A和第二支撑部分13B向下转动。随后,如图20B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第一支撑部分13A和第二支撑部分13B断开,并且格栅加强件4向发动机舱内侧移动。然后,格栅加强件4整体转动,使得横向桥接件9倾斜并且前部朝下。然后,如图20C所示,转矩M作用在横向桥接件9上,并随后从横向桥接件9传递到竖直桥接件8。最后,如图20D所示,竖直桥接件8变形,从而加速横向桥接件9的转动,并且使外力F产生的能量被吸收。
图21和图22A至22D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格栅加强件4的支撑部分13A和13B以及凸起部22的布置方式。具体地,仅在格栅加强件4的下侧上设置了支撑部分13A和13B。另外,代替在车辆前脸护板1中形成的凸起部17,在格栅加强件4的没有支撑部分13A的上侧上设置了向车辆前方凸出的凸起部22。另外,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和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脆弱部分10B和11B以及高强度部分10A和11A的布置方式。具体地,如图21所示,脆弱部分10B和高强度部分10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别布置在竖直桥接件上部10的前侧和后侧,高强度部分11A和脆弱部分11B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别布置在竖直桥接件下部11的前侧和后侧。
如图22A所示,当外力F直接用作在位于格栅加强件4的上端侧上时,如箭头B所示,格栅加强件4围绕第一支撑部分13A和第二支撑部分13B向上转动。随后,如图22B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第一支撑部分13A和第二支撑部分13B断开,并且格栅加强件4向发动机舱内侧移动。然后,格栅加强件4整体转动,使得横向桥接件9倾斜并且前侧朝上。然后,如图22C所示,转矩M作用在横向桥接件9上,并随后从横向桥接件9传递到竖直桥接件8。最后,如图22D所示,竖直桥接件8变形,从而加速横向桥接件9的转动,并且外力F产生的能量被吸收。
图23和24A至24D示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车辆前部结构。第五实施例与第一、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用了带有倾斜横向桥接件9的格栅加强件4。在第五实施例中,当外力F作用在车辆前部结构上时,竖直桥接件8在不导致整个格栅加强件4转动的情况下使横向桥接件9转动。
如图23所示,横向桥接件9倾斜,以使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9B朝下。另外,横向桥接件9布置成使得前端9B和后端9A分别在车辆高度方向上对齐。另外,脆弱部分10B和高强度部分10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别布置在竖直桥接件上部10的后侧和前侧,高强度部分11A和脆弱部分11B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别布置在竖直桥接件下部11的后侧和前侧。另外,脆弱部分10B、11B所占面积与竖直桥接件8的总面积的比值与高强度部分10A、11A所占的面积与竖直桥接件8的总面积的比值相等。
如图24A所示,支撑部分13A和13B分别设置在格栅加强件4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上。支撑部分13A和13B固定在车身上。横向桥接件9的前端9B位于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同一平面内。当外力F从车辆前方直接作用在格栅加强件4上时,如图24B所示,第一支撑部分13A和第二支撑部分13B断开,并且格栅加强件4水平地向发动机舱内侧移动。然后,如图24C所示,转矩M作用在横向桥接件9上,并随后从横向桥接件9传递到竖直桥接件8。最后,如图24D所示,竖直桥接件8变形,从而加速横向桥接件9的转动,并且由外力F产生的能量被吸收。
在第六实施例中,把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的格栅加强件4的具有竖直桥接件8和横向桥接件9的网格结构应用于在车辆前脸护板1上形成的格栅2。
尽管上面参考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所公开的内容可以看出,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设想出其它的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后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20)
1.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包括:
格栅件,其构造成允许将外部空气从车辆前方引入到车辆的隔舱内;以及
位于所述隔舱内的部件,其位于所述格栅件的后侧,其中
所述格栅件包括第一桥接件和与所述第一桥接件交叉的第二桥接件,
所述第一桥接件和第二桥接件之一包括:
桥接件上部,其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其前侧和后侧中之一的脆弱部分,以及
桥接件下部,其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其前侧和后侧中之一的脆弱部分,并且
所述桥接件上部的脆弱部分和所述桥接件下部分脆弱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相反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桥接件上部和桥接件下部之间的厚度边界部分,其中
所述厚度边界部分增加每个所述脆弱部分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格栅件安装在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格栅件的上侧和下侧中之一上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向前方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还包括:
支撑部分,其设置在所述格栅件的上侧和下侧中之一上,并安装在支撑件上,以及
凸起部,其在所述格栅件的上侧和下侧中另一个上向车辆前方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桥接件是竖直桥接件,所述竖直桥接件构造成在受到从前方作用的力时发生变形,
所述第二桥接件是与所述竖直桥接件交叉的横向桥接件,
所述格栅件包括布置在车辆左侧的左格栅件和布置在车辆右侧的右格栅件,所述左格栅件和右格栅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平行,并且
所述竖直桥接件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横向桥接件向车辆外侧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格栅件位于布置在车辆前侧的外部空气引入部分的后表面上,并且所述格栅件是与所述支撑件分开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在左格栅件和右格栅件之间设置有强度比左格栅件和右格栅件都高的中间件,并且所述中间件、支撑件和左格栅件及右格栅件通过紧固件一起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格栅件安装在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布置在所述格栅件的上侧和下侧中之一上,并向前方凸出。
9.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格栅件包括:
支撑部分,其布置在所述格栅件的上侧和下侧中之一上,并且安装在支撑件上,以及
凸起部,其在所述格栅件的上侧和下侧中另一个上向前方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桥接件是竖直桥接件,所述竖直桥接件构造成在受到从前方作用的力时发生变形,
所述第二桥接件是与所述竖直桥接件交叉的横向桥接件,
所述格栅件包括布置在车辆左侧的左格栅件和布置在车辆右侧的右格栅件,所述左格栅件和右格栅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平行,并且
所述竖直桥接件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横向桥接件向车辆外侧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桥接件是竖直桥接件,所述竖直桥接件构造成在受到从前方作用的力时发生变形,
所述第二桥接件是与所述竖直桥接件交叉的横向桥接件,
所述格栅件包括布置在车辆左侧的左格栅件和布置在车辆右侧的右格栅件,所述左格栅件和右格栅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平行,并且
所述竖直桥接件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横向桥接件向车辆外侧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桥接件是竖直桥接件,所述竖直桥接件构造成在受到从前方作用的力时发生变形,
所述第二桥接件是与所述竖直桥接件交叉的横向桥接件,
所述格栅件包括布置在车辆左侧的左格栅件和布置在车辆右侧的右格栅件,所述左格栅件和右格栅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平行,并且
所述竖直桥接件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横向桥接件向车辆外侧倾斜。
13.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桥接件是竖直桥接件,所述竖直桥接件构造成在受到从前方作用的力时发生变形,
所述第二桥接件是与所述竖直桥接件交叉的横向桥接件,
所述格栅件包括布置在车辆左侧的左格栅件和布置在车辆右侧的右格栅件,所述左格栅件和右格栅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平行,并且
所述竖直桥接件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横向桥接件向车辆外侧倾斜。
14.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桥接件是竖直桥接件,所述竖直桥接件构造成在受到从前方作用的力时发生变形,
所述第二桥接件是与所述竖直桥接件交叉的横向桥接件,
所述格栅件包括布置在车辆左侧的左格栅件和布置在车辆右侧的右格栅件,所述左格栅件和右格栅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平行,并且
所述竖直桥接件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横向桥接件向车辆外侧倾斜。
1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格栅件位于布置在车辆前侧的外部空气引入部分的后表面上,并且所述格栅件是与所述支撑件分开形成的。
1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格栅件位于布置在车辆前侧的外部空气引入部分的后表面上,并且所述格栅件是与所述支撑件分开形成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在所述左格栅件和右格栅件之间设置有强度比所述左格栅件和右格栅件都高的中间件,所述中间件、支撑件和左格栅件以及右格栅件通过紧固件一起固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辆前部结构,其中
所述隔舱内的部件是热交换器。
19.一种车辆的格栅件,包括:
第一桥接件;以及
第二桥接件,其与所述第一桥接件交叉,其中
所述第一桥接件和第二桥接件中之一包括:
桥接件上部,其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其前侧和后侧中之一的脆弱部分,以及
桥接件下部,其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其前侧和后侧中之一的脆弱部分,并且
所述桥接件上部的脆弱部分和所述桥接件下部的脆弱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相反侧上。
20.一种车辆的格栅件,包括:
第一桥接件;以及
第二桥接件,其与所述第一桥接件交叉,其中
所述格栅件布置在所述车辆的前侧并布置在格栅形的外部空气引入部分的后表面上,所述外部空气引入部分构造成允许外部空气被引入所述车辆内,
所述第一桥接件和第二桥接件中之一包括:
桥接件上部,其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其前侧和后侧中之一的脆弱部分,以及
桥接件下部,其包括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其前侧和后侧中之一的脆弱部分,并且
所述桥接件上部的脆弱部分和所述桥接件下部的脆弱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相反侧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355212 | 2006-12-28 | ||
JP2006355212 | 2006-12-28 | ||
JP2006355212 | 2006-12-28 | ||
JP2007272397A JP4905314B2 (ja) | 2006-12-28 | 2007-10-19 | 格子部材及び該格子部材を有する車両前部構造 |
JP2007-272397 | 2007-10-19 | ||
JP2007272397 | 2007-10-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09700A CN101209700A (zh) | 2008-07-02 |
CN101209700B true CN101209700B (zh) | 2011-08-17 |
Family
ID=39610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6105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9700B (zh) | 2006-12-28 | 2007-12-24 | 格栅件和带有格栅件的车辆前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2) | JP4905314B2 (zh) |
CN (1) | CN10120970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936771B1 (fr) * | 2008-10-03 | 2011-06-10 | Renault Sas | Agencement pour le montage d'une face avant technique de vehicule. |
JP2010100228A (ja) * | 2008-10-24 | 2010-05-06 | Kanto Auto Works Ltd | ラジエータグリル |
ES1071266Y (es) * | 2009-09-25 | 2010-05-06 | Seat Sa | Rejilla frontal para automoviles |
JP5196041B2 (ja) | 2010-12-21 | 2013-05-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バンパモジュール |
JP5757210B2 (ja) * | 2011-09-28 | 2015-07-29 |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 乗用車のフロントバンパ |
JP5492166B2 (ja) * | 2011-09-28 | 2014-05-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前部構造 |
JP5956177B2 (ja) * | 2012-02-14 | 2016-07-27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可変ダクト支持構造 |
JP5497866B2 (ja) * | 2012-09-27 | 2014-05-21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開口調整装置の取付構造 |
JP5470431B1 (ja) | 2012-09-28 | 2014-04-16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開口調整装置の取付構造 |
US8931824B2 (en) * | 2013-03-11 | 2015-01-13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Pedestrian-friendly structure for motor vehicle front end |
JP6214264B2 (ja) * | 2013-07-26 | 2017-10-18 | 株式会社ファルテック | 樹脂成形品の組付構造 |
JP2016101787A (ja) * | 2014-11-27 | 2016-06-0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シャッタ、および車載熱交換器モジュール |
KR102413208B1 (ko) * | 2017-09-11 | 2022-06-27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이종색상을 구비한 차량용 라디에이터 |
CN107571821B (zh) * | 2017-10-10 | 2020-09-04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前格栅 |
FR3083755B1 (fr) * | 2018-07-10 | 2020-06-26 | Renault S.A.S | Guide d'ai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realise d'une piece en materiau polymere expanse et comportant des zones d'absorption de choc |
JP7048478B2 (ja) * | 2018-11-16 | 2022-04-0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グリルシャッタ |
CN114274766B (zh) * | 2021-12-31 | 2023-09-22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进气格栅切换方法和安装结构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38445A1 (de) * | 2002-08-16 | 2004-03-04 | Daimlerchrysler Ag | Kühlergitt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35468Y2 (zh) * | 1980-03-12 | 1986-10-15 | ||
JPS56134216A (en) * | 1980-03-19 | 1981-10-20 | Toray Ind Inc | Twisting nozzle for fluid false twist spinning |
JPS57158171A (en) * | 1981-03-25 | 1982-09-29 | Fuji Heavy Ind Ltd | Device to reduce air resistance of car |
JPH0629134Y2 (ja) * | 1988-12-12 | 1994-08-1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ラジエータグリル取付構造 |
JPH1134771A (ja) * | 1997-07-22 | 1999-02-09 | Nissan Motor Co Ltd | ラジエータグリル |
JP2005212631A (ja) * | 2004-01-30 | 2005-08-11 | Suzuki Motor Corp | フロントバンパ構造 |
JP2006273245A (ja) * | 2005-03-30 | 2006-10-12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
-
2007
- 2007-10-19 JP JP2007272397A patent/JP490531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2-24 CN CN2007101610512A patent/CN10120970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11-17 JP JP2011251407A patent/JP527323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38445A1 (de) * | 2002-08-16 | 2004-03-04 | Daimlerchrysler Ag | Kühlergitt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5-212631A 2005.08.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179342A (ja) | 2008-08-07 |
CN101209700A (zh) | 2008-07-02 |
JP4905314B2 (ja) | 2012-03-28 |
JP5273233B2 (ja) | 2013-08-28 |
JP2012030798A (ja) | 2012-0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09700B (zh) | 格栅件和带有格栅件的车辆前部结构 | |
JP5493897B2 (ja) | 車体後部の下部構造 | |
US7887125B2 (en) | Grid member and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with the grid member | |
CN107074297B (zh) |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 |
JP5560922B2 (ja) | 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パック収納構造 | |
US7552964B2 (en) | Front windshield support structure of a vehicle | |
CN107031726B (zh) | 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 |
CN109969268A (zh) | 侧车身加强结构 | |
US8091941B2 (en) | Lowe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rear part | |
JP5471061B2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構造 | |
US20090108611A1 (en) | Tailgate for vehicle | |
CN102963436B (zh) | 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加强结构 | |
CN104724188A (zh) | 多用途车辆 | |
CN105730509A (zh) | 车身前部结构 | |
CN107264636A (zh) | 前围上盖板装饰件 | |
JP2013256266A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JP2012101697A (ja) | 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 |
CN105745141A (zh) | 车身后部构造 | |
CN112298366A (zh) | 车身的横梁结构 | |
JP4165494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車のインバータの車体締結構造 | |
CN206749932U (zh) | 一种挡泥板 | |
JP2008013144A (ja)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
JP2009045996A (ja) | 四輪車両のカウル構造 | |
CN110371196A (zh) | 支撑塔 | |
CN220549001U (zh) | 用于车辆的衣帽架和具有该衣帽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