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9623A - 喷墨记录装置、墨水供给机构以及喷墨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墨水供给机构以及喷墨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9623A
CN101209623A CNA2007103070843A CN200710307084A CN101209623A CN 101209623 A CN101209623 A CN 101209623A CN A2007103070843 A CNA2007103070843 A CN A2007103070843A CN 200710307084 A CN200710307084 A CN 200710307084A CN 101209623 A CN101209623 A CN 101209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nozzle
primary tank
jet recording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3070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9623B (zh
Inventor
仁田升
下里正志
西田英明
铃木伊左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09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9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09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9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墨水供给机构及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喷墨头,包括与喷嘴相对压力室、与压力室连通的上游端口、下游端口;主容器,通过上游端口与喷墨头连通,存储墨水;辅助容器,通过下游端口与喷墨头连通,存储墨水,从形成有喷墨头的喷嘴的孔板表面观察到的主容器的势压设为ph,从主容器经由喷墨头至辅助容器的总流路阻力设为R,从主容器至喷嘴的流路阻力、与从喷嘴至辅助容器的流路阻力之比设为1∶r,在连通喷墨头、主容器、辅助容器构成的循环路径中循环墨水流量设为Q时,至少从喷嘴喷出墨水印刷时,保持ph、r、R及Q关系满足算式:ph-{QR×(1/(1+r))}=Pn,其中Pn为表示在喷嘴的适当压力的常数。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墨水供给机构以及喷墨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墨水循环,同时,从喷墨头喷出墨水的喷墨记录装置、墨水供给机构及喷墨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使墨水循环,同时,从喷墨头的喷嘴喷出墨水的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在这样的墨水记录装置中,要求没有墨水从喷嘴泄漏,没有从喷嘴吸入空气,且可以获得墨水的适当的喷出液滴形状。为了实现这些要求,希望将喷墨头的喷嘴附近的压力保持为适当的值。例如,在如图1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为了使喷嘴附近实现负压,将墨水容器配置在头部(head)的下方。头部通过导管连接于墨水容器的下部。当墨水容器下部的液位位于距离喷嘴板的表面仅有高度h之下时,对墨水室的喷嘴附近的势压为-ρgh(其中,ρ为墨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该液位向大气压开放。因此,当墨水导管的压力损失非常小时,将墨水室的喷嘴附近保持为-ρgh的负压。
但是,如上所述,在很多情况下,从头部的下面位置供给墨水受到打印机的结构上的限制。例如,一般情况下,在串行扫描(serialscan)式的打印机中,在头部的附近设有带、导板等扫描机构,以头部为界限,分为上部和下部。而且,在头部固定式的打印机中,一般情况下,由于喷墨头向下喷出,且打印用纸从头部的下边沿水平方向移动,所以通过打印用纸及其输送机构,打印机在结构上被分成上部和下部。在这样的打印机内部,如果从位于头部的下面的墨水容器向头部输送墨水,则墨水导管易于变长且易于弯曲。因此,难以确保导管的粗度。
对于细、长、弯曲的导管,不可忽视其流路阻力的变大。因此,由于流路阻力的影响,喷嘴附近的压力室的负压根据墨水喷出量而变化,从而难以保证适当的负压。
而且,由于长且弯曲的导管使打印机的结构变得复杂,维护性变差,且导管内的墨水体积大,因此墨水的浪费也变多。
在串行扫描式的低速打印机中,有一种技术:在头部的附近上部具备通过多孔材质或变形的袋等构成的、用于产生负压的机构。但是,通过这些机构,难以保证多种墨水的互换性。而且,没有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循环式头部的墨水供给系统的方案。
在大型打印机等中,存在以下技术:通过在头部的附近上部设置供给负压空气的辅助容器,且构成为通过泵从主容器向辅助容器吸入墨水,从而可以将辅助容器设置在头部附近。因此,虽然可以比较容易地降低从辅助容器直至头部的导管的压力损耗,但是也不考虑将该技术应用于循环式的墨水供给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墨水循环,同时,从喷墨头喷出墨水的喷墨记录装置、墨水供给机构及喷墨记录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喷墨头,包括与喷嘴相对的压力室、与上述压力室连通的上游端口、以及与上述压力室连通的下游端口;主容器,通过上述上游端口与上述喷墨头连通,用于存储墨水;以及辅助容器,通过上述下游端口与上述喷墨头连通,用于存储墨水,将从形成有上述喷墨头的上述喷嘴的孔板表面观察到的上述主容器的势压设定为ph,将从上述主容器经由上述喷墨头直至上述辅助容器的总流路阻力设定为R,将从上述主容器直至上述喷嘴的流路阻力、与从上述喷嘴直至上述辅助容器的流路阻力之比设为1∶r,将在使上述喷墨头、上述主容器、以及上述辅助容器连通而构成的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墨水流量设为Q的情况下,至少当从上述喷嘴喷出墨水进行印刷时,保持这些ph、r、R以及Q的关系满足以下算式:ph-{QR×(1/(1+r))}=Pn(Pn为表示在喷嘴中的适当压力的常数)。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的墨水供给机构包括:喷墨头,包括与喷嘴相对的压力室、与上述压力室连通的上游端口、以及与上述压力室连通的下游端口;主容器,通过上述上游端口与上述喷墨头连通,用于存储墨水;以及辅助容器,通过上述下游端口与上述喷墨头连通,用于存储墨水,将从形成有上述喷墨头的上述喷嘴的孔板表面观察到的上述主容器的势压设定为ph,将从上述主容器经由上述喷墨头直至上述辅助容器的总流路阻力设定为R,将从上述主容器直至上述喷嘴的流路阻力、与从上述喷嘴直至上述辅助容器的流路阻力之比设定为1∶r,将在使上述喷墨头、上述主容器、以及上述辅助容器连通而构成的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墨水流量设为Q的情况下,至少当从上述喷嘴喷出墨水进行印刷时,保持这些ph、r、R以及Q的关系满足以下算式:ph-{QR×(1/(1+r))}=Pn(Pn为表示在喷嘴中的适当压力的常数)。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的喷墨记录方法,在循环路径中,将从形成有上述喷墨头的上述喷嘴的孔板表面观察到的上述主容器的势压设为ph,将从上述主容器经由上述喷墨头直至上述辅助容器的总流路阻力设为R,将从上述主容器直至上述喷嘴的流路阻力、与从上述喷嘴直至上述辅助容器的流路阻力之比设为1∶r,将在使连通上述喷墨头、上述主容器、以及上述辅助容器而构成的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墨水流量设为Q的情况下,至少当从上述喷嘴喷出墨水进行印刷时,保持这些ph、r、R以及Q的关系满足以下算式:ph-{QR×(1/(1+r))}=Pn(Pn为表示在喷嘴中的适当压力的常数),其中,上述循环路径由以下部件连通构成:喷墨头,包括与喷嘴相对的压力室、与上述压力室连通的上游端口、以及与上述压力室连通的下游端口;主容器,通过上述上游端口与上述喷墨头连通,用于存储墨水;以及辅助容器,通过上述下游端口与上述喷墨头连通,用于存储墨水。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阐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并从描述中部分地变得显而易见,或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结合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上述的概括描述和下面给出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一些改进和更改。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示意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喷墨头的喷嘴周围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墨水供给机构的等效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墨水供给机构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墨水供给机构的等效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流路阻力的分配方法的说明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流路阻力的等效电路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涉及的喷墨头的结构的部分剖面图;以及
图1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的概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至3,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扩大、缩小、省略了适当的结构,概略示出。喷墨记录装置1是使墨水循环,同时,从喷墨头11~16的喷嘴向未图示的记录介质喷出墨水,并形成图像的装置,喷墨记录装置1包括墨水供给机构10。该墨水供给机构10包括多个(此处为6个)喷墨头11~16、作为墨水供给源的主容器(tank)25、用于储存墨水的负压容器30、用于连接上述装置同时构成墨水的循环路径的第一导管31、第二导管32、第三导管33、以及作为使墨水循环的墨水输送机构的循环泵35等。
如图2所示的喷墨头11~16包括具有喷嘴17的孔板(orificeplate)18。在该孔板18的背面侧形成有与喷嘴17相对的压力室19。墨水20经由该压力室19而循环。压力室19构成为窄于与第一导管31、第二导管32连通的循环路径。在图2中,在喷嘴17的对面侧构成的压力室19中设置有执行机构(actuator)22。在压力室19中,通过驱动该执行机构22,从喷嘴喷出墨水滴20a。作为执行机构22可以使用例如,使用PZT等压电元件直接或间接地使压力室变形的装置、以静电驱动隔膜(diaphragm)的装置、或者以静电直接移动墨水的装置等,但并不仅限于此。各喷墨头11~16分别包括上游端口(port)11a~16a和下游端口11b~16b。各喷墨头11~16的上游端口11a~16a通过第一导管31连接于主容器25。各下游端口11b~16b通过第二导管32连接于负压容器。例如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在具有这样结构的喷墨头11~16中,墨水20经由压力室19,从右向左循环。
如图1所示,主容器25被配置在喷墨头11~16的上面,且主容器25具有作为用于补给墨水的墨水供给源的功能。主容器25包括上部容器26和下部容器27,下部容器27的液位向大气开放。上部容器26是可更换的瓶(bottle)。当上部容器26的墨水用完时,使用者可以将上部容器26更换为已填充完墨水的新的瓶。上部容器26和下部容器27通过通气管28及墨水补给管29连接。当从上述喷墨头11~16消耗墨水时,随着墨水的消耗,下部容器27的液位下降,通气管28的下端与墨水容器的液位相分离。这时,空气通过下端露出的通气管28被导入上部容器26。在上部容器26中,当被该空气押出的墨水通过墨水补给管29流入下部容器27时,下部容器27的液位上升。当由于该液位的上升,下部容器27的液位到达通气管28的下端时,由于通气管28被闭塞,因此,阻止了空气流入上部容器26,且停止了墨水的补给。这样,在下部容器27液位被控制的同时,进行墨水的补给。
此外,当喷墨头的墨水室的喷嘴17的附近、即压力室19的适当压力的设定范围存在余量时,由于即使液位的高度不准确,也可以将截面面积大、且浅的容器用作主容器25,从而可以抑制相对于体积变化的水面高度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当主容器25的墨水减少时,使用者也可以向主容器25直接补给墨水,从而可以省略可更换的瓶的结构。
主容器通过第一导管31连接于喷墨头11~16的上游端口11a~16a。为使第一导管31的长度尽可能短,主容器被配置在各喷墨头11~16的正上部且中央附近。
作为辅助容器的负压容器30是具有墨水流入口30a和墨水流出口30b的墨水容器,用于储存墨水,负压容器30具有以孔板18的表面为基准,生成平均单位体积的能量P的压力源的功能。负压容器30被配置在喷墨头11~16的上面。墨水流入口30a通过第二导管32连接于喷墨头11~16的下游端口11b~16b。墨水流出孔30b通过具有循环泵35的第三导管33而连接于主容器25。负压容器30在上部具有阀门34。通过该阀门34的开闭,可以有选择地将负压容器30向大气压开放或密闭。
这些主容器25、负压容器30、第一导管31、第二导管32、第三导管33及压力室19的内部相互连通,从而形成循环路径36。
循环泵35设置在第三导管33中,且具有使墨水20循环的功能。
而且,在此,使喷出流量与循环流量相比小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与喷出流量相比,墨水供给机构10和喷墨头11~16中的压力损失值在很大程度上由循环流量左右。通常,由各喷墨头11~16的下端的喷嘴17附近的循环流而引起的动压很小,可以忽略。而且,在这样的喷墨头11~16的墨水供给机构中,雷诺数通常很小,从而可以忽略紊流的影响。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导管31、上游端口11a及各喷墨头11~16内部的墨水流路(未图示)从主容器25直至各喷墨头11~16下端的喷嘴17为止的流路阻力分别设定为R11~R16。而且,通过喷墨头11~16内部的墨水流路及下游端口11b从喷嘴17直至负压容器30为止的流路阻力分别设定为R12~R62。此外,虽然只是将与喷墨头11相对应的R11及R12附加箭头表示,但是,对于其他的喷墨头12至16也是同样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R11∶R12=R21∶R22=R31∶R32=R41∶R42=R51∶R52=R61∶R62=1∶r,而使从各喷墨头11~16的喷嘴17观察到的上游侧的流路阻力与下右侧的阻抗之比r一致。所以,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R11~R61、R12~R62实际上对应每个头部(head)并不是各自分离的,而是具有共用的导管部,但是,考虑将共用的导管部分配给每个头部。关于分配的方法,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而且,将从主容器25和负压容器30两点观察到合成包括各导管31~33和各喷墨头11~16的流路阻力R11~R61、R12~R62的网络时的流路阻力的值设为R。
由于从各喷墨头11~16的孔板18的表面观察,主容器25的液位位于仅高h的位置上,所以,主容器25的墨水当以孔板18的表面高度作为基准时,具有ph=ρgh势压。
在该墨水供给机构10中,在循环路径36中没有墨水的状态下,打开负压容器30的阀门34,并停止循环泵35,同时,从打开的状态,向主容器25的上部容器26最初安装填充有墨水的瓶。
由此,墨水20流向下部容器27直到变为规定的液位高度。这时,由于上述势压,墨水20通过第一导管31流入喷墨头11~16的上游端口11a~16a。而且,墨水20反向流向循环泵35,并流向负压容器30直到负压容器30的液位高度变为与主容器25的液位高度相同,同时,通过下游侧的第二导管32流向喷墨头11~16的下游端口11b~16b。这样,墨水被填充到喷墨头11~16内。
这时,如果喷嘴17周边干燥,则在喷嘴17形成有墨水20的弯液面21。如果该弯液面压力21a大于ρgh,则从喷嘴17不会滴下墨水20。
在填充墨水20之后,关闭负压容器30的阀门34,并以流量Q驱动循环泵35。这里,将ph、R、rQ的关系设定为满足ph-{QR×(1/(1+r))}=Pn…(1)(其中,Pn表示喷嘴的弯液面压力的常数)。此外,在此,将常数Pn设定为-1kpa,并将流量Q设定为满足上述(1)。当满足ph-{QR×(1/(1+r))}=-1kpa…(2)时,对喷嘴17赋予-1kpa的负压的弯液面压力21a,从而形成适当的凹状弯液面21。
此时,如图1所示,负压容器30的液位仅下降Δh,内压变为pm。QR和Δh、pm的关系是QR=ρgΔh-pm。但是,主容器25的液位的截面面积非常大,由于循环而导致的主容器25的液位高度变化可以忽略。
图3为r=1的等效电路图。这里,使用粘度10mPa·s、比重0.85的油性墨水(oil ink)。喷墨头11~16具有636个喷嘴17,可以以6.24kHz的频率驱动各喷嘴17,各喷嘴17喷出最大42pL的墨水。因此,从一个喷墨头11~16的喷嘴17喷出的墨水的流量最大为1.67×10-7m3/s。
而且,从喷墨头11~16的上游端口11a~16a直至喷嘴17的流路阻力R101~R601、以及从喷嘴17直至下游端口11b~16b的流路阻力R102~R602均为7×108Pa·s/m3
由分别为φ3mm×80mm的第四导管40及第五导管41连接相邻的喷墨头11~16的各上游端口彼此之间以及各下游端口彼此之间,其流路阻力R121、R231、R341、R451、R561、R122、R232、R342、R452、R562分别为4×108Pa·s/m3
第一导管31从配置在喷墨头13的上游端口13a附近的分支点42分支,第一导管31由连接于主容器25的φ4mm×50mm的管构成。该部分的流路阻力R1为8×107Pa·s/m3
而且,第二导管32从配置在喷墨头13的下游端口13b附近的分支点43分支,第二导管32由连接于负压容器30的φ4mm×50mm的管构成。该部分的流路阻力R2为8×107Pa·s/m3
主容器25的液位高度在位于比喷墨头11~16的孔板18的表面高60mm的位置上向大气压开放,并被进行液位控制。当将重力加速度g设为9.8m/s2时,由该主容器25的液位和喷嘴17表面的水位差而产生的势压为0.85×9.8m/s2×60mm=500Pa。
在该墨水供给机构10中,从孔板18的表面观察主容器25的上游侧的流路阻力、和从喷嘴17观察负压容器30的下游侧的流路阻力相等,上述流路阻力之比r为1。
当计算从主容器25和负压容器30两点观察该墨水供给机构网络时的流路阻力R时,R=6.7×108Pa·s/m3。在(1)式中,代入ph=500、r=1、R==6.7×108,并通过500-{Q×6.7×108×(1/2)}=-1000,得到Q=1500/(6.7×108×(1/2))=4.5×10-6。即,当以4.5×10-6(m3/s)的流量驱动循环泵35时,喷嘴17的弯液面压力为-1000Pa。
在图3中,Vph为从孔板18表面的高度观察到的主容器25液位的势压,IQ为循环泵35的流量。IVm0为负压容器30的内压,其为-2.5kPa。而且,IVm1~IVm6为喷墨头11~16的各喷嘴的弯液面压力,其为-1kPa。
而且,Iij1~Iij6表示从喷墨头11~16的各喷嘴17喷出的墨水20的流量。而且,图3的各数值表示没有墨水喷出,且Iij1~Iij6=0时的值。
从喷墨头11~16的各喷嘴17喷出最大量为1.67×107m3/s的墨水20。当将该最大值代入Iij1~Iij6,并使用Spice进行计算时,喷墨头11~16的各喷嘴17的弯液面压力IVm1~IVm6分别变化为-1.38kPa、-1.34kPa、-1.27kPa、-1.38kPa、-1.44kPa、-1.47kPa。其中,上述压力的数值是除执行元件为了进行墨水喷出动作而产生的高频成分以外的平均值。
这里,既没有墨水20从喷嘴17泄漏,也没有从喷嘴17吸入空气,而且,可以得到适当的喷出液滴形状,可以形成弯液面的适当的弯液面压力范围例如比大气压力稍低,为0≥Pn≥-3kPa。上述喷嘴17的弯液面压力IVm1~IVm6与Iij1~Iij6时相比的差小,任一个均为上述适当的压力的范围。
根据本实施例涉及的墨水供给机构,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将墨水室的喷嘴17的附近、即压力室19的压力(其中,除执行元件为了进行墨水喷出动作而产生的高频成分以外的平均值)设定为适当的压力。即,通过适当调节流路阻力、流路阻力比、循环流量的关系,从而即使当对其中任一个存在限制时,也可以确保适当的喷嘴17的负的弯液面压力。而且,由于墨水供给机构10可以构成于喷墨头11~16的上面,所以可以简化喷墨记录装置1自身的结构。即,可以缩短导管31~33等。因此,可以控制墨水的浪费。而且,与使用多孔材质或变形的袋的情况相比,由于没有对墨水的粘度产生影响,所以可以确保与墨水的互换性。
由于易于可以将确定弯液面压力的主容器25和喷墨头11~16之间的第一导管31、以及负压容器30和喷墨头11~16之间的第二导管32设置得粗短,所以可以提供弯液面压力稳定的印刷装置。
由于弯液面压力稳定,且墨水喷出状态稳定,因此,可以提供浓度变动小,且可靠性高的喷墨记录装置。而且,由于所有的导管均在头部的附近,因此可以将所有的导管设置得粗短,由此,可以将为了获得规定的循环流量而必要的压力设定得较小。由于各部分的压力较小,所以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
而且,由于可以将确定弯液面压力的主容器25和喷墨头11~16之间的第一导管31、以及负压容器30和喷墨头11~16之间的第二导管32的体积设定得较小,因此,可以防止墨水的浪费。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喷墨头11~16上的部分完成所有构成循环供给机构10的主要部件。因此,可以提供结构简单且容易维护的喷墨记录装置。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进行说明。由于除流路阻力之比r的值以外,其他均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2中,喷嘴17的上游侧的各部分的流路阻力被设定得小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下游侧的各部分的流路阻力被设定得大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流路阻力之比r值为2。从主容器25和负压容器30两点观察时的流路阻力R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时,从上述式(1)、式(2),可以将喷嘴17的压力保持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适当的值的循环流量Q为Q=1500/(6.7×108×(1/(1+2)))=6.7×10-6(m3/s)。此时,等效电路及各部分的压力如图4所示。
而且,从喷墨头11~16的各喷嘴17喷出1.67×10-7m3/s的墨水时,在上述式(1)中,将该最大值代入Iij1~Iij6,并使用Spice进行计算时,喷墨头11~16的各喷嘴17的弯液面压力IVm1~IVm6分别为-1.25kPa、-1.22kPa、-1.16kPa、-1.25kPa、-1.31kPa、-1.34kPa。
其中,上述压力的数值是除执行机构为了进行墨水喷出动作而产生的高频成分以外的平均值。
上述喷嘴17的弯液面压力IVm1~IVm6与Iij1~Iij6=0时相比的差小于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使r=1的情况,其中任一个都为适当的压力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相同的效果。而且,在喷出墨水时的喷嘴的弯液面压力变化小这点上,比第一实施例更好。即,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将喷嘴17附近的压力室的压力(其中,除执行机构为了进行墨水喷出动作而产生的高频成分以外的平均值)通常设定为适当的压力。而且,本实施例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2有利于以下情况:由于各喷嘴17的弯液面压力21a较强地受到主容器25的压力的影响,较弱地受到负压容器30的影响,所以主容器25的液位高度稳定。
第三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进行说明。此外,由于除流路阻力之比r值以外,其他均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3中,喷嘴17的上游侧的各部分的流路阻力被设定得大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下游侧的各部分的流路阻力被设定得小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流路阻力之比r值为0.5。这里,对从主容器25和负压容器30两点观察时的流路阻力R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时的情况进行说明。根据上述式(1)、式(2),可以将喷嘴压力保持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适当的值的循环流量Q为Q=1500/(6.7×108×(1/(1+0.5)))=3.36×10-6(m3/s)。此时,等效电路及各部分的压力如图5所示。从各喷嘴没有喷出时的喷嘴表面的压力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相同,为-1kPa。
而且,从喷墨头11~16的各喷嘴17喷出1.67×10-7m3/s的墨水时,将该最大值代入Iij1~Iij6,并使用Spice进行计算时,喷墨头11~16的各喷嘴的表面压力IVm1~IVm6分别变化为-1.48kPa、-1.45kPa、-1.39kPa、-1.48kPa、-1.54kPa、-1.57kPa。
其中,上述压力的数值是除执行机构为了进行墨水喷出动作而产生的高频成分以外的平均值。
虽然该喷嘴表面的压力IVm1~IVm6与Iij1~Iij6=0时相比的差稍大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但是,其中任一个都为上述适当的压力范围,为容许范围内。
即使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即,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与墨水的循环流量无关地将喷嘴17附近的压力室19的压力(其中,除执行机构为了进行墨水喷出动作而产生的高频成分以外的平均值)通常设定为适当的压力。
第四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进行说明。此外,由于除设置有盖(cap)11c~16c这点以外,其他均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4中,如图6所示,在各喷墨头11~16的喷嘴17的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的盖11c~16c。在向喷墨头11~16填充墨水时,如果喷嘴17的周围被沾湿,则无法形成弯液面,且墨水从喷嘴17滴下。在本实施例中,将从喷嘴17滴下的墨水作为废墨水进行回收,同时,在充填结束时刻,立刻用盖11c~16c来密闭喷嘴17。由此,即使在主容器25的墨水从喷嘴17流向盖11c~16c内的情况下,盖11c~16c的内压上升,墨水的流动停止,所以可以防止主容器25的墨水全部流下来。
而且,存在以下情况:不完全地进行最初的墨水填充,从而导致气泡残留在喷墨头11~16内的情况、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从喷嘴17吸入空气,喷墨头11~16内的空气通过下游侧的第二导管32被输送给负压容器30,从而导致负压容器32的液位下降的情况。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用盖11c~16c密闭喷嘴,再次停止及打开循环泵35,打开负压容器30的阀门34,使负压容器30的液位与主容器25的液位相一致,然后,关闭阀门34,再次起动循环泵35,由此,也可以进行应对。
而且,如图7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5,可以设置可开闭循环流路的阀门38、39。在这种情况下,在使循环停止时,通过使阀门38、39变为关闭状态,从而可以防止墨水从喷嘴全部流掉。
而且,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实施本发明时,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对各构成部件的具体形状等本发明的构成要素进行各种变更并实施。例如,虽然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仅对喷嘴17位于喷墨头11~16内的循环流路的中途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喷嘴17和循环流路分离,且通过流路相连接。这是因为:此时,如果在连接喷嘴和循环流路的流路中产生的压力小,则可以将其流路和循环流路的连接点大致认为是喷嘴的弯液面压力。而且,即使在处于循环流路在喷墨头11~16之外,且通过流路来连接循环流路和喷墨头11~16的情况下,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将循环流路和喷墨头11~16的连接点、和喷嘴17的附近(压力室19)的压力差认为较小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例示出了具有6个喷墨头的情况,但并不仅限于此。
下面,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共用导管部的流路阻力的分配方法进行说明。由于当导管相对于各个头部的每个头部不分离且在多个头部上具有共用的导管部和分支点时,也可以考虑按照与分支目的地的各个流路阻力的比相同的比例,对共用的导管部进行分配利用,因此,将共用导管部作为与分支目的地的各个流路阻力的比相同比例的并列阻力进行分配,并计算每个头部的流量阻力。
在此,使用如图9所示的等效电路图,对将共用导管部分配为并列阻力的方法进行说明。当将从喷墨头11的喷嘴直至上游侧、下游侧的各分支点为止的流路阻力分别作为R3、R4,将从喷墨头12的喷嘴直至上游侧、下游侧的各分支点为止的流路阻力分别作为R5、R6,将上游侧的共用导管部的流量阻力作为R7,将下游侧的共用导管部的流路阻力作为R8时,考虑将R7分配为并列流路阻力R71和R72,将R8分配为并列流路阻力R81和R82。
分配方法为:
R71∶R72=R81∶R82=(R3+R4)∶(R5+R6)、
如果1/R7=1/R71+1/R72成立,且1/R8=1/R81+1/R82成立即可。此时,R71∶R81=R72∶R82=R7∶R8。
而且,将喷墨头11的喷嘴上游的流路阻力设定为(R71+R3),将喷墨头11的喷嘴下游的流路阻力设定为(R81+R4),将喷墨头12的喷嘴上游的流路阻力设定为(R72+R5),将喷墨头12的喷嘴下游的流路阻力设定为(R82+R6)。
这里,如果R3∶R4=R5∶R6=R7∶R8=1∶r,(R71+R3)∶(R81+R4)=(R72+R5)∶(R82+R6)=1∶r,所以,实际上,即使不计算R71、R72、R81、R82,也可以认为从喷嘴观察到的上游侧的流路阻力和下游侧的流路阻力之比为1∶r。
此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当实施本发明时,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之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构成要素,例如各构成部件的具体形状等进行各种变更。例如,虽然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地构成喷墨头11~16,且例示出通过墨水的压力室19使墨水20循环并喷出的结构。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在从循环路径分支的目的地上具有压力室和喷嘴的头部,还可以是在从循环路径分支的目的地上形成独立的头部的头部模块。
也可以适用例如,如图10所示的喷墨头50一样的,向墨水存储部52循环供给墨水的方法。该喷墨头50包括多个喷嘴51、与该喷嘴51相对形成的发热元件51a、墨水存储部52、与该墨水存储部52的上游侧及下游侧连通的流路53、54等。由于该流路53、54分别与上述实施例的墨水供给机构10中的第四导管40、第五导管41连通,所以可以发挥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作用,同时,可以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在该实施例中,隔着切缝(slits)52a,与墨水存储部52分离地具备有压力室52b和形成有弯液面的喷嘴51,可以认为墨水存储部52是隔着墨水循环部分和切缝52a的、压力室52b和喷嘴51之间的分支点。当在这样的头部中使墨水循环时,若墨水存储部52与喷嘴51表面的高度大体相同,则当不喷出时,该分支点与喷嘴的弯液面压力大体相同。因此,也可以将墨水存储部52的墨水压力视为喷嘴的弯液面压力而进行实施。并且,当喷出时,可以认为喷嘴的弯液面压力下降了相当于向喷出流量增加从分支点直至喷嘴的流路阻力的压力。
并且,用于该喷墨装置的印刷头部也可以是从循环路径的中途通过过滤器向执行机构、喷嘴分支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当未喷出时,可以将喷嘴的压力视为过滤器的主要侧(primary side)与循环路径连接的部分的压力相同。此外,当喷出时,也可以认为喷嘴的压力下降了相当于向喷出流量增加从过滤器主要侧直至喷嘴的流路阻力的压力。
作为执行机构22,除了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机构之外,还可以适用例如压电式、共用压电(piezoelectric share mode)模式、热喷墨式等。
并且,在孔板表面形成有多个喷嘴开口,且各个高度不同时,只要由高度不同引起的喷嘴附近的压力不同不超过适当的喷嘴附近的压力范围,则考虑将各个喷嘴的高度的平均作为孔板表面的高度即可。这时,因为若将头部内的墨水循环流的方向设定为从接近高度低的喷嘴向接近高度高的喷嘴的方向,则可以减少由高度不同引起的喷嘴附近的压力不同,因此也可以这样设置墨水循环流的方向。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流量Q和高度h的调整可以通过在设计喷墨记录装置1等时预先设定来进行调整,也可以通过设置流量检测单元以及流量控制单元来检测/控制流量Q等,在印字过程中进行调整。
而且,虽然将0kPa~-3kPa的范围例示为用于形成为了不会从喷嘴17吸入空气,且为了获得适当的喷出液滴形状的弯液面的适当的弯液面压力的范围。但是,并不仅限于该范围,也可以通过根据喷墨记录装置的各部件的形状加以适当的变更而得到。而且,也可以为:即使例如在对喷墨记录装置施加一定的振动的状态下,为了防止上述墨水泄漏及吸入而设定适当的喷嘴压力范围。
因此,本发明在其广泛意义上不限于这里示出并描述的特定细节以及代表实施例。因此,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总发明概念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更改。

Claims (10)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墨头,包括与喷嘴相对的压力室、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上游端口、以及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下游端口;
主容器,通过所述上游端口与所述喷墨头连通,用于存储墨水;以及
辅助容器,通过所述下游端口与所述喷墨头连通,用于存储墨水,
将从形成有所述喷墨头的所述喷嘴的孔板表面观察到的所述主容器的势压设定为ph,将从所述主容器经由所述喷墨头直至所述辅助容器的总流路阻力设定为R,将从所述主容器直至所述喷嘴的流路阻力、与从所述喷嘴直至所述辅助容器的流路阻力之比设为1∶r,将在使所述喷墨头、所述主容器、以及所述辅助容器连通而构成的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墨水流量设为Q的情况下,至少当从所述喷嘴喷出墨水进行印刷时,保持这些ph、r、R以及Q的关系满足以下算式:
ph-{QR×(1/(1+r))}=Pn
其中,Pn为表示在喷嘴中的适当压力的常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容器及所述辅助容器被设置在所述喷嘴的上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n为0≥Pn≥-3000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容器包括:下部容器,液位向大气开放;以及上部容器,通过通气路径和墨水供给路径与所述下部容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墨水输送机构,在使所述喷墨头、所述主容器、以及所述辅助容器连通而构成的循环路径中使墨水循环,同时,用于调节墨水的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容器的高度可调节,通过调节所述高度,可保持所述算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阀门,可选择性地将所述辅助容器的液位向大气压开放或者封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喷墨头。
9.一种墨水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墨头,包括与喷嘴相对的压力室、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上游端口、以及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下游端口;
主容器,通过所述上游端口与所述喷墨头连通,用于存储墨水;以及
辅助容器,通过所述下游端口与所述喷墨头连通,用于存储墨水,
将从形成有所述喷墨头的所述喷嘴的孔板表面观察到的所述主容器的势压设定为ph,将从所述主容器经由所述喷墨头直至所述辅助容器的总流路阻力设定为R,将从所述主容器直至所述喷嘴的流路阻力、与从所述喷嘴直至所述辅助容器的流路阻力之比设定为1∶r,将在使所述喷墨头、所述主容器、以及所述辅助容器连通而构成的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墨水流量设为Q的情况下,至少当从所述喷嘴喷出墨水进行印刷时,保持这些ph、r、R以及Q的关系满足以下算式:
ph-{QR×(1/(1+r))}=Pn
其中,Pn为表示在喷嘴中的适当压力的常数。
10.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在循环路径中,将从形成有所述喷墨头的所述喷嘴的孔板表面观察到的所述主容器的势压设为ph,将从所述主容器经由所述喷墨头直至所述辅助容器的总流路阻力设为R,将从所述主容器直至所述喷嘴的流路阻力、与从所述喷嘴直至所述辅助容器的流路阻力之比设为1∶r,将在使连通所述喷墨头、所述主容器、以及所述辅助容器而构成的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墨水流量设为Q的情况下,至少当从所述喷嘴喷出墨水进行印刷时,保持这些ph、r、R以及Q的关系满足以下算式:ph-{QR×(1/(1+r))}=Pn,其中,Pn为表示在喷嘴中的适当压力的常数,其中,所述循环路径由以下部件连通构成:喷墨头,包括与喷嘴相对的压力室、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上游端口、以及与所述压力室连通的下游端口;主容器,通过所述上游端口与所述喷墨头连通,用于存储墨水;以及辅助容器,通过所述下游端口与所述喷墨头连通,用于存储墨水。
CN2007103070843A 2006-12-28 2007-12-27 喷墨记录装置、墨水供给机构以及喷墨记录方法 Active CN1012096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617,246 2006-12-28
US11/617,246 US20080158321A1 (en) 2006-12-28 2006-12-28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ink supplying mechanism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9623A true CN101209623A (zh) 2008-07-02
CN101209623B CN101209623B (zh) 2010-06-02

Family

ID=39583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70843A Active CN101209623B (zh) 2006-12-28 2007-12-27 喷墨记录装置、墨水供给机构以及喷墨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080158321A1 (zh)
JP (1) JP5031545B2 (zh)
CN (1) CN101209623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9377A (zh) * 2010-09-28 2012-07-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液头及具有其的喷液装置
CN102630201A (zh) * 2009-11-27 2012-08-08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液体循环系统
CN102666108A (zh) * 2009-11-27 2012-09-12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液体循环系统
CN103140352A (zh) * 2010-09-29 2013-06-05 京瓷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头及使用了其的液体喷出头装置、液体喷出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N104417069A (zh) * 2013-08-26 2015-03-18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及油墨的循环控制方法
CN106985542A (zh) * 2016-01-08 2017-07-28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
CN108569030A (zh) * 2017-03-09 2018-09-25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出头、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CN108688330A (zh) * 2017-04-10 2018-10-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的供给方法
CN109551896A (zh) * 2017-09-25 2019-04-0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循环装置及液体喷出装置
CN111002710A (zh) * 2018-10-05 2020-04-14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装置和喷墨打印方法
CN111791585A (zh) * 2019-04-03 2020-10-20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设备和墨罐
CN114312009A (zh) * 2020-09-30 2022-04-12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97434B2 (en) * 2006-04-27 2009-10-06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the same
KR20080104508A (ko) * 2007-05-28 2008-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화상형성장치
JP4839274B2 (ja) * 2007-07-13 2011-12-2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7914109B2 (en) * 2007-11-26 2011-03-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Liquid drop dispenser with movable deflector
US7914121B2 (en) * 2008-02-01 2011-03-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Liquid drop dispenser with movable deflector
ITRE20080022A1 (it) * 2008-02-19 2009-08-20 Vincenzo Palumbo Sistema d'alimentazione dell'inchiostro per stampanti
US8262209B2 (en) * 2008-05-28 2012-09-1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Circulating type ink supply system
US8210648B2 (en) * 2009-06-30 2012-07-03 Eastman Kodak Company Flow through dispenser including two dimensional array
JP5515523B2 (ja) * 2009-08-31 2014-06-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5600910B2 (ja) * 2009-08-31 2014-10-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における液体噴射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5569020B2 (ja) * 2010-02-15 2014-08-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5624812B2 (ja) * 2010-06-30 2014-11-12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US20120033019A1 (en) 2010-08-09 2012-02-09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US8876243B2 (en) 2010-09-13 2014-11-04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JP2012152972A (ja) * 2011-01-25 2012-08-16 Seiko Epson Corp 流路ユニット、および、流路ユニット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8517522B2 (en) * 2011-02-07 2013-08-27 Fujifilm Dimatix, Inc. Fluid circulation
JP5776227B2 (ja) * 2011-03-04 2015-09-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821326B2 (ja) * 2011-06-28 2015-11-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15307B2 (ja) * 2012-02-14 2014-10-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JP6317886B2 (ja) * 2012-09-07 2018-04-25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液体供給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の供給方法
JP5971070B2 (ja) * 2012-10-10 2016-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6142631B2 (ja) * 2013-03-29 2017-06-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5742928B2 (ja) * 2013-12-26 2015-07-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6400397B2 (ja) * 2014-09-08 2018-10-03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塗布液供給装置、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液供給方法
JP6862165B2 (ja) * 2016-01-08 2021-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方法
JP6716258B2 (ja) * 2016-01-08 2020-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969165B2 (en) * 2016-01-08 2018-05-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JP6878020B2 (ja) * 2017-01-31 2021-05-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ヘッド
JP6736497B2 (ja) * 2017-02-17 2020-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987923B2 (ja) * 2019-08-27 2022-0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補充システム
US11298945B2 (en) 2019-08-27 2022-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replenishing system
JP7501182B2 (ja) 2020-07-15 2024-06-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7175A (en) * 1981-12-02 1985-07-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Ink supply system for nonimpact printers
US4404566A (en) * 1982-03-08 1983-09-13 The Mead Corporation Fluid system for fluid jet printing device
JP3419220B2 (ja) * 1996-10-15 2003-06-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H10230623A (ja) * 1997-02-21 1998-09-02 Hitachi Koki Co Ltd 加熱溶融形インク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気泡除去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GB9828476D0 (en) * 1998-12-24 1999-02-17 Xaar Technology Ltd Apparatus for depositing droplets of fluid
JP2000289222A (ja) 1999-04-12 2000-10-17 Canon Inc 液体吐出記録装置、液体吐出記録装置の液体供給方法、液体吐出記録装置内の液体抜き方法、液体吐出記録装置の液体入れ換え方法
JP2000326523A (ja) * 1999-05-24 2000-11-28 Canon Aptex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471343B1 (en) * 1999-06-24 2002-10-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supply system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1219580A (ja) * 2000-02-07 2001-08-14 Hitachi Ltd 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2283585A (ja) * 2001-03-26 2002-10-03 Fuji Xerox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GB0121909D0 (en) * 2001-09-11 2001-10-31 Xaar Technology Ltd Droplet deposition apparatus
JP4064739B2 (ja) * 2002-06-24 2008-03-1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及びメンテナンス装置
CN100586721C (zh) * 2002-11-12 2010-02-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功能液滴喷出头的吸引装置
JP2005161633A (ja) 2003-12-02 2005-06-2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1796907A2 (en) 2004-09-18 2007-06-20 Xaar Technology Limited Fluid supply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764617Y (zh) * 2004-12-16 2006-03-15 孙实宁 全智能再生注墨机
EP1831025B1 (en) 2004-12-17 2008-05-07 Agfa Graphics Nv Ink circulation system for inkjet printing
JP2006175651A (ja) 2004-12-21 2006-07-06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WO2006075314A2 (en) * 2005-01-11 2006-07-20 Jemtex Ink Jet Printing Ltd. Inkjet prin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US7401907B2 (en) * 2005-01-21 2008-07-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maging device including a passive valve
JP2006224435A (ja) * 2005-02-17 2006-08-31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36648B2 (ja) * 2005-07-19 2009-03-11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溶液の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0201A (zh) * 2009-11-27 2012-08-08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液体循环系统
CN102666108A (zh) * 2009-11-27 2012-09-12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液体循环系统
CN102666108B (zh) * 2009-11-27 2014-12-17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液体循环系统
CN102630201B (zh) * 2009-11-27 2015-06-10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液体循环系统
CN102529377B (zh) * 2010-09-28 2015-09-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液头及具有其的喷液装置
CN102529377A (zh) * 2010-09-28 2012-07-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液头及具有其的喷液装置
CN103140352A (zh) * 2010-09-29 2013-06-05 京瓷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头及使用了其的液体喷出头装置、液体喷出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N104417069A (zh) * 2013-08-26 2015-03-18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及油墨的循环控制方法
CN104417069B (zh) * 2013-08-26 2016-06-2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及油墨的循环控制方法
CN106985542B (zh) * 2016-01-08 2019-08-23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
CN106985542A (zh) * 2016-01-08 2017-07-28 佳能株式会社 液体排出头和液体排出设备
CN108569030A (zh) * 2017-03-09 2018-09-25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喷出头、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方法
CN108688330A (zh) * 2017-04-10 2018-10-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的供给方法
CN109551896A (zh) * 2017-09-25 2019-04-02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液体循环装置及液体喷出装置
CN111002710A (zh) * 2018-10-05 2020-04-14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装置和喷墨打印方法
US11141990B2 (en) 2018-10-05 2021-10-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CN111002710B (zh) * 2018-10-05 2022-07-26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装置和喷墨打印方法
US11919318B2 (en) 2018-10-05 2024-03-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CN111791585A (zh) * 2019-04-03 2020-10-20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设备和墨罐
CN111791585B (zh) * 2019-04-03 2022-04-19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设备和墨罐
US11491796B2 (en) 2019-04-03 2022-11-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 tank
CN114312009A (zh) * 2020-09-30 2022-04-12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4312009B (zh) * 2020-09-30 2023-09-29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05973B2 (en) 2012-06-26
CN101209623B (zh) 2010-06-02
JP5031545B2 (ja) 2012-09-19
JP2008162285A (ja) 2008-07-17
US20100134539A1 (en) 2010-06-03
US20080158321A1 (en) 2008-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9623B (zh) 喷墨记录装置、墨水供给机构以及喷墨记录方法
CN10181725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085249B2 (ja) インク供給機構
CN101209624B (zh) 喷墨记录装置、墨水供给机构及墨水供给方法
JP529917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2283816U (zh) 液体收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JP5164926B2 (ja) 循環式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
CN102666108B (zh) 液体循环系统
CN102046389B (zh) 一种喷墨打印装置
JP2008162285A5 (zh)
EP2416965B1 (en) Ink delivery system
JP52729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06201690U (zh) 数码光油印刷机用大墨量喷头的供墨系统
US20130293640A1 (en) Ink delivery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US11345163B2 (en) Ink delivery system for a printing module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ink
JP52782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991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512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826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465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215620884U (zh) 一种工业打印机的墨水循环系统
JP201027460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108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83458A (ja) 気体遮断弁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液滴吐出装置並びにリザーバータン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