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3007B - 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3007B
CN101203007B CN200710196946XA CN200710196946A CN101203007B CN 101203007 B CN101203007 B CN 101203007B CN 200710196946X A CN200710196946X A CN 200710196946XA CN 200710196946 A CN200710196946 A CN 200710196946A CN 101203007 B CN101203007 B CN 101203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unit
mobile phone
communication unit
wl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969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3007A (zh
Inventor
松本文明
杉森光洋
角田浩
松山秀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03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3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03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30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 H04M1/27467Methods of retrieving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6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wireless LAN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6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networks is unlicen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通话中的操作进行简化的通信终端。该通信终端具备:无线回路(22);无线LAN回路(23);闪存ROM(31),其存储将用于识别进行通信的对象的用户识别信息、与无线回路(22)和无线LAN回路(23)分别对应的多个接入信息建立关联的电话薄数据;控制部(21),当无线LAN回路(23)在与对方的移动电话机的通信中不能进行通信时,检索电话薄数据,提取出与对方移动电话机的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联且与无线回路(22)对应的移动电话号码,并且使用所提取出的移动电话号码,以无线回路(22)向对方的移动电话进行呼叫。

Description

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终端,尤其涉及能与IP网连接的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出现了利用互联网等的IP(互联网协议)网来取代公众电话网的IP电话机。另外,IP网能够在利用了无线通信的局域网(以下称作“无线LAN”)中实现。如果将与该无线LAN对应的通信回路搭载在PDC(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或者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等移动电话机中,则能够将移动电话机作为IP电话来利用。
另一方面,当将移动电话机作为IP电话来使用时,一般采用对通信介质使用了无线电的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该无线LAN,由于可通信的范围比较窄,所以如果携带移动电话的用户向不能通信的服务范围外移动,则无法继续进行通信。
在特开平6-216835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无线电话装置,当识别单元识别为服务范围外时,如果由操作单元输入电话号码,则将上述电话号码存储在存储单元,在移动后,如果识别单元识别为在服务范围内,则呼叫控制单元对呼叫单元进行控制,以便向上述存储单元所存储的电话号码自动呼叫。
然而,即使使用了在特开平6-21683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技术,当位于无线LAN的服务范围外时,也存在无法通信的问题。即使在位于无线LAN的服务范围外时,如果位于移动电话机的可通信范围,则能够使用移动电话网进行通话。然而,为了连接移动电话网,用户需要输入对方的电话号码、或从电话薄选择对方的电话号码,所以存在操作变得烦杂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平6-2168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对通话中的操作进行简化的通信终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某方面,一种通信终端,具备:多种通信单元;存储单元,其存储将用于识别进行通信的对象的对象识别信息、与多种通信单元分别对应的多个接入信息建立关联的地址表;提取单元,其当多种通信单元中的第一通信单元在与通信对象的通信中不能通信时,检索地址表,提取出与用于识别通信对象的对象识别信息相关联、并且多种通信单元中的与第一通信单元不同的第二通信单元所对应的接入信息;和再连接单元,其使用提取出的接入信息,以第二通信单元向通信对象发送连接请求。
根据该方面,存储将用于识别进行通信的对象的对象识别信息与多个接入信息建立关联的地址表,当第一通信单元在与通信对象的通信中不能通信时,检索地址表,提取出与用于识别通信对象的对象识别信息相关联且与第二通信单元所对应的接入信息,并且使用提取出的接入信息,由第二通信单元向通信对象发送连接请求。由此,能够由第二通信单元与通信对象进行通信。因此,不需要进行切换通信单元的操作、进行呼叫的操作,提高了便利性。其结果,能够提供对通话中的操作进行简化的通信终端。
优选地,接入表,还将对象识别信息、与多种通信单元分别对应的用于发送数据的多个地址信息建立关联;提取单元包括地址信息提取单元,其检索接入表,提取出与用于识别通信对象的对象识别信息相关联、并且多种通信单元中的与第一通信单元不同的第二通信单元所对应的地址信息;该通信终端还具备切换通知单元,其在再连接单元发送连接请求之前,使用提取出的地址信息,以第二通信单元发送切换信息,该切换信息表示切换到通信对象的意思。
根据该方面,当第一通信单元在与通信对象的通信中不能通信时,检索接入表,提取出与用于识别通信对象的对象识别信息相关联且与第二通信单元对应的地址信息,在发送连接请求之前,使用提取出的地址信息,以第二通信单元发送切换信息。由于发送切换信息后发送连接请求,所以通信对象能够切换到使用了第二通信单元的通信,能够平滑过渡到使用了第二通信单元的通信。因此,能够缩短切换的等待时间。
优选地,该通信终端还具备切断单元,其在通过第一通信单元而与通信对象进行通信中,如果第二通信单元从通信对象接收切换信息,则切断由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
优选地,该通信终端还具备自动呼入单元,其在切断单元切断通信后,如果第二通信单元从通信对象接收连接请求,则开始由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
优选地,多种通信单元各自包括:电波强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在通信中所接收的电波的电波强度;和通信状态检测单元,其根据检测出的电波强度,检测是否不能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电话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电话机的功能的一例的功能框图。
图4是表示电话薄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由控制部执行的通话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无线LAN通话中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无线LAN切断时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移动网通话中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移动网切断时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呼入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中:1-移动电话机;2-显示侧部;3-操作侧部;10-通信系统;11-第一扬声器;12-第二扬声器;13-话筒;14-操作键;14A-电源键;15-LCD;16-话筒端子;17-耳机端子;21-控制部;22-无线回路;23-无线LAN回路;24-照相机;26-振动部;27-卡I/F;27A-存储卡;28-编解码部;29-声音切换部;30-显示控制部;41-电池;43-电力切换部;100~102-接入点;110-LAN电缆;111-G/W;112-VoIP服务器;115-互联网;200-移动电话系统;201-基站装置;202-通信网;300-无线LAN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部件标注相同符号。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也相同。从而,不重复进行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通信系统的概要的图。参照图1,通信系统10包括移动电话系统200、无线LAN系统300。移动电话系统200是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系统,这里作为移动电话系统的一例,包括通信网202、与该通信网202连接的基站装置201、作为与基站装置201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终端的移动电话机1。这里,为了说明而示出了1个基站装置201,但是台数只要是1台以上即可,而不限定台数。基站装置201是作为通信网202的中继器发挥功能的无线站装置。移动电话机1在位于基站装置201的可通信区域内时,与基站装置201进行无线通信,并且与通信网202连接。这里,将通信运营商提供的通信网202称作第一网络(移动网)。
无线LAN系统300包括移动电话机1、3台接入点(AP)100~102、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服务器112、网关(G/W)111。AP100~102、VoIP服务器112、G/W111,分别与LAN电缆110连接,由此构成通过这些部件可彼此收发数据的第二网络(无线LAN)。这里,为了说明而示出了3台接入点100~102,但是只要台数是1以上即可,而不限定台数。接入点100~102是作为LAN的中继器发挥功能的无线站装置。移动电话机1能够与接入点100~102的任一个进行通信,如果与接入点100~102的任一个进行无线通信,则移动电话机1与无线LAN连接,能够与VoIP服务器112、G/W111进行通信。
无线LAN经由G/W111而与互联网115连接。因此,移动电话机1在与第二网络连接的期间,能够与连接于互联网115的其他通信终端进行通信。
VoIP服务器112对各自与第二网络连接的移动电话机1与对方装置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对方装置包括与第二网络连接的计算机、IP电话机和与接入点100~102的任一个通信的其他移动电话机。VoIP服务器112预先存储将用于识别移动电话机1的装置识别信息与预先分配给该移动电话机1的内线号码建立关联的用户表,在移动电话机1连接到无线LAN的阶段,将分配给该移动电话机1的IP地址与分配给移动电话机1的内线号码建立关联。例如,说明对第一移动电话机分配第一装置识别信息和第一内线号码,对第二移动电话机分配第二装置识别信息和第二内线号码的情况。第一移动电话机如果连接到第二网络,则通过DHCP(Dynamic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服务器来分配第一IP地址,从DHCP服务器取得第一IP地址。然后,如果第一移动电话机向VoIP服务器112请求登记第一IP地址,则VoIP服务器112将第一内线号码与第一IP地址建立关联。同样地,第二移动电话机如果连接到第二网络,则通过DHCP服务器来分配第二IP地址,从DHCP服务器取得第二IP地址。然后,如果第二移动电话机向VoIP服务器112请求登记第二IP地址,则VoIP服务器112将第二内线号码与第二IP地址建立关联。第一移动电话机1如果向VoIP服务器112发送第二内线号码,则VoIP服务器对第一及第二移动电话机之间进行中继,使得第一及第二移动电话机之间能够进行收发IP分组的通信。由此,第一及第二移动电话机各自作为IP电话机发挥功能,能够进行通话。另外,第一移动电话机也可将第二内线号码向VoIP服务器112发送,从VoIP服务器112取得分配给第二移动电话机的第二IP地址,并且在第一移动电话机与第二移动电话机之间直接收发IP分组。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电话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A)表示打开样式下的移动电话机的外观,图2(B)表示闭合样式下的移动电话机的外观。参照图2(A)和图2(B),移动电话机1包括操作侧部3和显示侧部2。对操作侧部3而言,包括电源键14A、数字键和通话键等的操作键14和话筒13配置于内侧面,话筒端子16和耳机端子17配置于右侧面。对显示侧部2而言,液晶显示装置(LCD)15、构成接收机的第一扬声器11和照相机24配置于内侧面,第二扬声器12配置于外侧面。须指出的是,这里示出了移动电话机1具备LCD15的例子,但是取代LCD15,也可以使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用铰链机构可旋转地联结操作侧部3与显示侧部2,操作侧部3与显示侧部2开闭自如。折叠移动电话机1而使操作侧部3与显示侧部2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移动电话机1的状态为闭合样式,打开移动电话机1而使操作侧部3与显示侧部2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移动电话机1的状态为打开样式。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电话机的功能的一例的功能框图。参照图3,移动电话机1包括:用于控制移动电话机1整体的控制部21;与天线22A连接的无线回路22;与天线23A连接的无线LAN回路23;用于处理声音数据的编解码部28;用于切换编解码部28的输入输出的声音切换部29;各自与声音切换部29连接的话筒13、第一扬声器11、第二扬声器12、话筒端子16和耳机端子17;照相机24;用于接受用户的操作输入的操作键14;振动部26;用于控制LCD15的显示的显示控制部30;用于存储控制部21执行用的程序、地址薄数据和电子邮件等的闪存ROM(Read Only Memory)31;作为控制部21的作业区域来使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32;和卡接口(I/F)27。
无线回路22被控制部21控制,并且与连接于通信网202的基站装置201进行无线通信。由基站装置201从天线发送的无线信号由天线22A接收。无线回路22输入由天线22A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并将解调了无线信号的声音信号输出到编解码部28。另外,无线回路22从编解码部28输入声音信号,并且将调制了声音信号的无线信号输出到天线22A。用基站装置201的天线接收从天线22A发送的无线信号,并输出到基站装置201。
无线LAN回路23被控制部21控制,并且与接入点100~102的任一个进行无线通信。由接入点100~102的任一个发送的无线信号由天线23A接收。无线LAN回路23输入由天线23A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并且将解调过无线信号的声音信号输出到编解码部28。另外,无线LAN回路23从编解码部28输入声音信号,并且将调制了声音信号的无线信号输出到天线23A。用接入点100~102的任一个接收从天线23A发送的无线信号。无线LAN回路23与接入点100~102的每一个之间的通信既可以将电磁波作为通信介质,也可以将红外线等作为通信介质。
编解码部28对从无线回路22或无线LAN回路23输入的声音信号进行解码,并且将解码后的数字的声音信号变换为模拟的声音信号并进行放大,然后输出到声音切换部29。另外,编解码部28经由声音切换部29从话筒13或话筒端子16输入模拟的声音信号,并将模拟的声音信号变换为数字的声音信号而进行编码,然后将编码后的声音信号输出到无线回路22或无线LAN回路23。
声音切换部29被控制部21控制,切换声音信号向编解码部28的输入输出。声音切换部29将从编解码部28接受的声音信号输出到耳机端子17、第一扬声器11和第二扬声器12的任一个。当耳机端子17与耳机连接时,将从编解码部28接受的声音信号输出到耳机端子17。当耳机端子17与耳机未连接时,如果移动电话机1为免提模式,则将从编解码部28接受的声音信号输出到第二扬声器12,如果移动电话机1不是免提模式,则将从编解码部28接受的声音信号输出到第一扬声器11。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键14,从而将移动电话机1设定为免提模式。另外,在移动电话机1在打开样式下处于通话状态时,即使没有设定成免提模式,如果移动电话机1的状态变化到闭合样式,则控制部21也设定成免提模式。因此,如果移动电话机在打开样式下处于通话状态时没被设定成免提模式,则声音切换部29将从编解码部28接受的声音信号输出到第一扬声器11,但是如果移动电话机1的状态变化到闭合样式,则将从编解码部28接受的声音信号输出到第二扬声器12。
声音切换部29将由话筒13或话筒端子16的任一个输出的声音信号输出到编解码部28。声音切换部29,当话筒端子16与话筒连接时,将从话筒端子16接受的声音信号输出到编解码部28,当话筒端子16与话筒未连接时,将从话筒13接受的声音信号输出到编解码部28。
显示控制部30被控制部21控制,按照从控制部21输入的指示对LCD15进行控制,使LCD15显示操作画面或图像。显示于LCD15的图像包括动态图像和静止图像。
卡I/F27中安装有可拆卸的存储卡27A。存储卡27A例如为CompactFlash、SmartMedia(注册商标)、SD(Secure Digital)存储卡、存储棒(memory stick)、MMC(MultiMedia Card)、xD图像卡(picturecard)等。
振动部26被控制部21控制,使与重心不同的位置固定于电动机的轴的振动板旋转,由此产生振动。控制部21例如在由无线回路22或无线LAN回路23接收到呼入信号时,通过驱动振动部26,执行基于振动的呼入通知动作。
控制部21能够经由卡I/F27而访问存储卡27A。须指出的是,这里举例说明了将控制部21执行用的程序预先存储到闪存ROM31的情况,但是也可将程序预先存储在存储卡27A,从存储卡27A读出程序,并且由控制部21执行。作为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不限于存储卡27A,也可为软盘、盒式磁带(cassette tape)、光盘(CD-ROM(Compact Disc-ROM)/MO(Magnetic Optical Disc)/MD(MiniDisc)/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光卡、掩膜ROM、EP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等。另外,也可以经由无线回路22或无线LAN回路23而将移动电话机1连接到互联网,并且从连接在互联网的计算机下载程序,由控制部21执行。这里所指的程序,不仅包括由控制部21可直接执行的程序,还包括源程序、压缩处理后的程序、加密后的程序等。
照相机24具备透镜和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传感器等光电变换元件,使通过透镜聚光后的光成像于CMOS传感器,CMOS传感器对所接收的光进行光电变换而将图像数据输出到控制部21。照相机24被控制部21控制,根据来自控制部21的指示开始进行摄像,并将所得到的静止图像数据或动态图像数据输出到控制部21。照相机24具备:图像处理电路,其执行用于提高图像数据的画质的图像处理;和A/D变换电路,其将图像数据由模拟变换为数字。控制部21将照相机24输出的静止图像数据或动态图像数据输出到显示控制部30,并且使LCD15进行显示、或者,以压缩编码方式对静止图像数据或动态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并存储到闪存ROM31或安装于卡I/F27的存储卡27A。当移动电话机1作为电视电话发挥功能时,照相机24摄像移动电话机1的用户。
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电话机1,在闪存ROM31中存储有电话薄数据(地址表)。图4是表示电话薄数据的一例的图。参照图4,电话薄数据将用于识别通话对方的姓名(用户识别信息)、在移动网中分配的移动电话号码、在无线LAN网中分配的内线号码建立关联。另外,电话薄数据将通话对方的姓名(用户识别信息)、用于由移动网中的短消息服务(SMS)来发送数据的消息地址、无线LAN网中分配的用于由电子邮件来发送数据的电子邮件地址建立关联。须指出的是,移动电话号码和内线号码也可为任一方。例如,用户识别信息“中山”,与无线LAN网中分配的内线号码、无线LAN网中分配的用于由电子邮件来发送数据的电子邮件地址建立关联,但是没有与移动网中分配的移动电话号码、用于由移动网中的短消息服务(SMS)来发送数据的消息地址建立关联。
图5是表示由控制部执行的通话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通话处理是通过由控制部21执行闪存ROM31所存储的程序,从而由控制部21执行的处理。如果移动电话机1接通电源,则通话处理由控制部21来执行。参照图4,控制部21在接通电源后,开始对无线回路22供给电力,起动无线回路22(步骤S01)。由此,无线回路22检索基站装置201(称作1x检索),如果在与基站装置201可通信的范围内存在移动电话机1,则处于等待状态。接着,开始对无线LAN回路23供给电力,起动无线LAN回路23(步骤S02)。由此,无线LAN回路23,检索接入点100、101、102的任一个,如果在与接入点100、101、102的任一个可通信的范围内存在移动电话机1,则处于等待状态。另外,在无线LAN回路23中,通过由控制部21执行例如用于浏览Web网页的浏览器程序、导航程序、电子邮件的收发及编辑程序、文件的下载程序等,从而由无线LAN回路23执行通信。
在步骤S03中,判断是否收到发起呼叫指示。如果收到发起呼叫指示则处理进入步骤S04,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1。发起呼叫指示包含通信网的选择和发起呼叫目标号码的选择。移动电话机1的用户对操作键进行操作,来选择移动网或者无线LAN的任一个,进而输入内线号码或者移动电话号码,从而控制部21接受发起呼叫指示。另外,也可从闪存ROM31读出电话薄数据,并在LCD15上一览显示,由用户对操作键14进行操作,从一览显示的内线号码和移动电话号码中选择任一个。当选择了内线号码时,选择无线LAN,当选择了移动电话号码时,选择移动网。
在步骤S04中,根据由步骤S03中接受的发起呼叫指示选择的通信网,使处理分支。如果选择了无线LAN则处理进入步骤S05,如果选择了移动网则处理进入步骤S23。在步骤S05中,以无线LAN进行发起呼叫。具体而言,使无线LAN回路23发送呼叫信号。呼叫信号包含步骤S03中接受的发起呼叫指示所包含的内线号码。在下一步骤S06中执行无线LAN通话中处理。关于无线LAN通话中处理,后面将会详细叙述,其是一种根据无线LAN的线路的状态来判断是维持还是切断线路的连接的处理。在步骤S07中,根据无线LAN通话中处理的结果使处理分支。当判断为切断线路时,处理进入步骤S21,当判断为维持线路时处理进入步骤S08。
在步骤S08中,判断通话是否结束。如果通话未结束则处理进入步骤S09,但是如果通话结束则结束处理。当用户按下了通话结束的操作键14时,或者,如果从无线LAN接收到线路切断指示,则判断为通话结束。在步骤S09中,判断是否接收到切换信号。在此,判断无线回路22是否接收到切换信号。关于切换信号将会后面叙述,其是一种在步骤S09中接收切换信号时,正在通信的对方移动电话机不能以无线LAN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对方移动电话机经由移动网发送的切换信号,由移动电话机1的无线回路22来接收该切换信号。如果接收到切换信号则处理进入步骤S10,如果未接收到切换信号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06。
在步骤S10中,切断无线LAN的线路,并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03。当处理返回到步骤S03时,控制部21使无线回路23开始进行用于检索接入点100、101、102的检索动作,并且将无线回路22设为等待状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中,执行无线LAN切断时处理。关于无线LAN切断时处理,后面将会详细叙述,其是一种判断在与以无线LAN连接线路的对方移动电话机1之间能否进行经由移动网的线路的连接的处理。就无线LAN切断时处理的处理结果而言,如果不能进行经由移动网的线路的连接则报错。在下一步骤S22中,判断无线LAN切断时处理的处理结果是否为报错。如果无线LAN切断时处理的处理结果为报错,则无线LAN和移动网均不能进行通话,所以结束通话处理,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为了以移动网连接线路,向以无线LAN通话的对方移动电话机的移动电话号码进行发起呼叫。具体而言,使无线回路22发送呼叫信号。呼叫信号包含步骤S21中执行的无线LAN切断时处理中取得的移动电话号码。须指出的是,当处理从步骤S04进入步骤S23时,在步骤S23中,使无线回路22发送包含发起呼叫指示中所包含的移动电话号码的呼叫信号。
在下一步骤S24中,执行移动网通话中处理。关于移动网通话中处理,后面将会详细叙述,其是一种根据移动网的线路的状态判断是维持还是切断线路的处理。在步骤S25中,根据移动网通话处理的结果,使处理分支。如果判断为切断线路则处理进入步骤S29,如果判断为维持移动网的线路则处理进入步骤S26。
在步骤26中,判断通话是否结束。如果通话未结束则处理进入步骤S27,但是如果通话结束则结束通话处理。当用户按下了通话结束的操作键14时,或者,如果从移动网接收到线路切断指示,则判断为通话结束。在步骤S27中,判断是否接收到切换信号。在此,判断无线LAN回路23是否接收到切换信号。关于切换信号将会后面叙述,其是一种步骤S24中接收切换信号时,进行通信的对方移动电话机不能以移动网进行通信时,由移动电话机1的无线LAN回路23来接收对方移动电话机经由无线LAN发送的切换信号。如果接收到切换信号则处理进入步骤S28,如果未接收到切换信号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24。
在步骤S28中,切断移动网的线路,并且处理返回到步骤S03。当处理返回到S03时,控制部21使无线回路22开始1X检索动作,并且使无线LAN回路23处于等待状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29中,执行移动网切断时处理。关于移动网切断时处理,后面将会详细叙述,其是一种判断在与以移动网连接线路的对方移动电话机1之间能否进行经由无线LAN的线路的连接的处理。就移动网切断时处理的处理结果而言,如果不能进行经由无线LAN的线路的连接则报错。在步骤S30中,判断移动网切断时处理的处理结果是否为报错。如果移动网切断时处理的处理结果为报错,则无线LAN和移动网均不能进行通话,所以,结束通话处理,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06。
图6是表示无线LAN通话中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无线LAN通话中处理是在图5的步骤S06中执行的处理。参照图6,检测无线LAN回路23所接收的电波的电波强度(步骤S41)。在下一步骤S42中,判断所检测出的电波强度是否大于预先确定的阈值T1。如果电波强度大于阈值T1则处理进入步骤S43,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44。在步骤S43中将返回值设定为“正常”,并且处理返回到通信处理。
在步骤S44中,切断以无线LAN建立的线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45。在步骤S45中,将返回值设定为“切断无线LAN”,并且处理返回到通信处理。
如果无线LAN回路23接收的电波的电波强度变弱,则无法进行通话。因此,为了在电波强度强的期间继续进行通话而维持经由无线LAN连接的线路,但是如果电波强度变弱则切断经由无线LAN连接的线路。须指出的是,在此用电波强度来判断能否进行通话,但是也可以根据能否接收接入点100、101、102的每一个送出的信标,来判断能否进行通信。再有,也可以通过比较错误比特率与阈值,来判断能否进行通话。
图7是表示无线LAN切断时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无线LAN切断时处理是图5的步骤S21中执行的处理。参照图7,检索电话薄数据(步骤S51)。当执行无线LAN切断时处理时,在此之前移动电话机1经由无线LAN而与对方的移动电话机连接。因此,将以无线LAN分配给对方移动电话机的内线号码作为关键字,来取得以移动网分配的移动电话号码。具体而言,将以无线LAN分配给对方移动电话机的内线号码为关键字,来检索闪存ROM113所存储的电话薄数据,提取电话薄数据。
在下一步骤S52中,判断是否存在以移动网分配给对方移动电话机的移动电话号码。具体而言,判断能否提取出包含内线号码的电话薄数据,进而,如果不能提取时,判断该提取出的电话薄数据中是否定义了移动电话号码。当不能提取电话薄数据时,处理进入步骤S56。当能够提取电话薄数据时,如果该提取出的电话薄数据中定义了移动电话号码,则处理进入步骤S53,但是如果没有定义移动电话号码,则处理进入步骤S56。
在步骤S53中,向移动网发送切换信号。具体而言,生成包含切换信号的消息,并且以步骤S52中提取出的电话薄数据中所定义的消息地址为目的地址,发送消息。切换信号包含使对方的移动电话机切断以无线LAN建立的线路、并且转移到等待状态的指示。以移动电话号码向移动电话网进行发起呼叫之前,发送切换指示,所以对方移动电话机始终不会成为连接以无线LAN建立的线路的状态,而成为能够与下一次移动电话机1发起的呼叫对应的等待状态。
在下一步骤S54中,判断是否成功发送切换信号。如果发送成功则处理进入步骤S55,如果发送失败则处理进入步骤S56。在步骤S55中,将返回值设定为“正常”,并且处理返回到通话处理。
在步骤S56中,执行报错处理,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57。当不能发送消息时,由于在移动网中无法建立线路,所以结束通话。报错处理,例如为在LCD15显示用于向用户通知不能通话的消息的处理。在步骤S57中,将返回值设定为“报错”,并且处理返回到通话处理。
图8是表示移动网通话中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移动网通话中处理是图5的步骤S24中执行的处理。参照图8,检测无线回路22接收的电波的电波强度(步骤S61)。在下一步骤S62中,判断所检测出的电波强度是否大于预先确定的阈值T2。如果电波强度大于阈值T2则处理进入步骤S63,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64。在步骤S63中,将返回值设定为“正常”,并且处理返回到通信处理。
在步骤S64中,判断以移动网建立的线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65。在步骤S65中,将返回值设定为“移动网切断”,并且处理返回到通信处理。
如果无线回路22接收的电波的电波强度变弱,则无法进行通话。因此,为了在电波强度强的期间继续进行通话而维持经由移动网连接的线路,但是如果电波强度变弱则切断经由移动网连接的线路。须指出的是,在此用电波强度来判断能否进行通话,但是也可以通过比较错误比特率与阈值,来判断能否进行通话。
图9是表示移动网切断时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移动网切断时处理是图5的步骤S29中执行的处理。参照图9,检索电话薄数据(步骤S71)。当执行移动网切断时处理时,在此之前移动电话机1经由移动网而与对方的移动电话机连接。因此,将由移动网分配给对方移动电话机的移动电话号码作为关键字,来取得以无线LAN分配的内线号码。具体而言,将以移动网分配给对方移动电话机的移动电话号码为关键字,来检索闪存ROM113所存储的电话薄数据,提取电话薄数据。
在下一步骤S72中,判断是否存在以无线LAN分配给对方移动电话机的内线号码。具体而言,判断能否提取出包含移动电话号码的电话薄数据,进而,如果不能提取时,判断该提取出的电话薄数据中是否定义了内线号码。当不能提取电话薄数据时,处理进入步骤S76。当能够提取电话薄数据时,如果该提取出的电话薄数据中定义了内线号码,则处理进入步骤S73,但是如果没有定义内线号码,则处理进入步骤S76。
在步骤S73中,向无线LAN发送切换信号。具体而言,生成包含切换信号的电子邮件,并且以步骤S72中提取出的电话薄数据中所定义的电子邮件地址为目的地址,发送电子邮件。切换信号包含使对方移动电话机切断以移动网建立的线路、并且转移到等待状态的指示。以内线号码向对方移动电话机经由无线LAN发起呼叫之前,发送切换指示,所以对方移动电话机始终不会成为连接以移动网建立的线路的状态,而成为能够与下一次移动电话机1发起的呼叫对应的等待状态。
在下一步骤S74中,判断是否成功发送切换信号。如果发送成功则处理进入步骤S75,如果发送失败则处理进入步骤S76。在步骤S75中,将返回值设定为“正常”,并且处理返回到通话处理。
在步骤S76中,执行报错处理,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77。当不能发送电子邮件时,由于在无线LAN中无法建立通话用线路,所以结束通话。报错处理,例如为在LCD15显示用于向用户通知不能通话的消息的处理。在步骤S77中,将返回值设定为“报错”,并且处理返回到通话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判断是否接受呼入,如果接受了呼入则执行呼入处理(步骤S12),如果没有呼入则返回到处理S03。
图10是表示呼入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呼入处理是响应于来自对方侧的呼叫的检测(呼入),连接通话用线路的处理。在步骤S81中,判断有呼入的通信网。当无线LAN回路检测出呼入时处理进入步骤S82,当无线回路22检测到呼入时处理进入步骤S85。在步骤S82中,判断在图5所示的通信处理的步骤S27中无线LAN回路23是否接收到切换信号。在步骤S27中,如果是来自发送过无线LAN回路23所接收的切换信号的移动电话机的呼入(连接请求的接收),则进入步骤S84,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83。在步骤S83中,判断是否按下了操作键14的通话键。如果检测到通话键的按下则处理进入步骤S84,否则处理返回到通话处理的步骤S03。在步骤S84中,使无线LAN回路23建立线路。由此,能够以无线LAN回路23进行通话。
在步骤S85中,判断在图5所示的通信处理的步骤S09中无线回路22是否接收到切换信号。在步骤S09中,如果是来自发送过无线回路22所接收的切换信号的移动电话机的呼入(连接请求的接收),则进入步骤S87,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86。在步骤S86中,判断是否按下了操作键14的通话键。如果检测到通话键的按下则处理进入步骤S87,否则处理返回到通话处理的步骤S03。在步骤S87中,使无线回路22建立线路。由此,能够以无线回路22进行通话。
当在无线LAN回路23接收到切换信号后,检测到来自发送过该切换信号的移动电话机的呼入时,自动连接通话用线路。另外,当在无线回路22接收到切换信号后,检测到来自发送过该切换信号的移动电话机的呼入时,自动连接通话用的线路。因此,用户不需要进行用于切换通信网的操作、与呼入对应的操作等,能够简化操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电话机1存储将通话对方的用户的姓名(用户识别信息)、移动电话号码和内线号码建立关联的电话薄数据,当通话的对方所携带的移动电话机和以无线LAN建立线路中不能通信时,检索电话薄数据,提取出与正在通话的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与移动网对应的移动电话号码,并且以移动电话号码向对方移动电话机进行呼叫。由此,即使与对方的移动电话机不能以无线LAN进行通话的情况下,也以移动网自动进行呼叫,所以自动建立通话用线路。因此,不需要进行由无线LAN切换到移动网的操作、以移动电话号码进行呼叫的操作,从而提高便利性。
另外,当与通话的对方所持有的移动电话机以移动网建立线路中无法进行通信时,检索电话薄数据,提取出与正在通话的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与无线LAN对应的内线号码,并且以该内线号码向对方的移动电话机进行呼叫。由此,即使与对方移动电话机不能以移动网进行通话的情况下,也以无线LAN自动进行呼叫,所以自动建立通话用线路。因此,不需要进行由移动网切换到无线LAN的操作、以内线号码进行呼叫的操作,从而提高便利性。
另外,当在以无线LAN建立线路的期间不能通信时,检索电话薄数据,提取出与正在通话的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联且以移动网分配的消息地址,并且在以移动电话号码进行呼叫之前,以消息地址为目的地址来发送切换信号。在发送切换信号后,以移动电话号码进行呼叫,所以接收到切换信号的对方移动电话机能够成为等待状态,并且自动响应移动电话机1的呼叫。另外,当在以移动网建立线路的期间不能通信时,检索电话薄数据,提取出与正在通话的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相关联且以无线LAN分配的电子邮件地址,并且在以内线号码进行呼叫之前,以电子邮件地址为目的地址来发送切换信号。在发送切换信号后,以内线号码进行呼叫,所以接收到切换信号的对方移动电话机,能够成为等待状态并且自动响应移动电话机1的呼叫。因此,能够缩短切换的等待时间。
应当认为,这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全部是举例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并没有任何限定的意思。本发明的范围不是通过上述的说明而是通过技术方案的范围来表示,本发明的范围内包括与技术方案的范围均等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4)

1.一种通信终端,具备:
多种通信单元;
存储单元,其存储将用于识别进行通信的对象的对象识别信息、与所述多种通信单元分别对应的多个接入信息建立关联的地址表;
提取单元,其当所述多种通信单元中的第一通信单元在与通信对象的通信中不能通信时,检索所述地址表,提取出与用于识别所述通信对象的所述对象识别信息相关联、且与所述多种通信单元中的第二通信单元对应的接入信息,其中第二通信单元不同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和
再连接单元,其使用所述提取出的接入信息,以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向所述通信对象发送连接请求,
其中,所述地址表,还将所述对象识别信息、与所述多种通信单元分别对应且用于发送数据的多个地址信息建立关联;
所述提取单元包括地址信息提取单元,其检索所述地址表,提取出与用于识别所述通信对象的所述对象识别信息相关联、并且与所述多种通信单元中的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对应的地址信息;
该通信终端还具备切换通知单元,其在所述再连接单元发送所述连接请求之前,使用所述提取出的地址信息,以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发送切换信号,其中该切换信号表示切换到所述通信对象的意思,
所述切换信号包括使所述通信对象切断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建立的线路,并且转移到能够与下一次通信终端发起的呼叫对应的等待状态的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通信终端还具备切断单元,其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而与所述通信对象进行通信中,如果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从所述通信对象接收所述切换信号,则切断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通信终端还具备自动呼入单元,其在所述切断单元切断通信后,如果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从所述通信对象接收所述连接请求,则开始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种通信单元各自包括:
电波强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在通信中所接收的电波的电波强度;和
通信状态检测单元,其根据所述检测出的电波强度,检测是否不能进行通信。
CN200710196946XA 2006-12-11 2007-12-06 通信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30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33590A JP4925805B2 (ja) 2006-12-11 2006-12-11 通信端末
JP2006-333590 2006-12-11
JP2006333590 2006-12-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3007A CN101203007A (zh) 2008-06-18
CN101203007B true CN101203007B (zh) 2012-08-08

Family

ID=39497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694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3007B (zh) 2006-12-11 2007-12-06 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09647B2 (zh)
JP (1) JP4925805B2 (zh)
KR (1) KR100961050B1 (zh)
CN (1) CN1012030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02599B2 (ja) * 2008-06-30 2012-03-2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切替制御方法
JP5387044B2 (ja) 2009-02-25 2014-01-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複数種類の通信モードが利用される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方法
US8843099B2 (en) * 2009-12-17 2014-09-2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for providing extension list selection
TWI430138B (zh) * 2010-06-01 2014-03-11 Shuttle Inc 電腦的按鍵功能顯示方法,應用程式及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US9052898B2 (en) 2011-03-11 2015-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mote access and administration of device content, with device power optimization, using HTTP protocol
US8862693B2 (en) * 2011-03-11 2014-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mote access and administration of device content and configuration using HTTP protocol
US8924556B2 (en) 2011-03-11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a device having an assigned network address
JP2014225745A (ja) * 2013-05-15 2014-12-04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回線制御システム、回線制御方法、及び回線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0997A (zh) * 2002-10-14 2004-04-21 西安西邮双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双网ip电话的实现方法及双网ip电话集线器
WO2005067334A1 (en) * 2004-01-07 2005-07-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f a network selection by a mobile node
CN1741647A (zh) * 2004-08-25 2006-03-01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手机自由切换的方法
CN1801998A (zh) * 2004-12-31 2006-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从多媒体子系统域到电路子系统域的会话切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00767B1 (ko) 2000-12-14 2003-10-08 (주) 엘지텔레콤 무전기 모듈을 장착한 이동 단말기 운영 방법
US7039027B2 (en) * 2000-12-28 2006-05-02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and seamless vertical roaming betwe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and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WWAN) while maintaining an active voice or streaming data connec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program products
JP3790159B2 (ja) * 2001-12-27 2006-06-28 日立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03339083A (ja) * 2002-03-15 2003-11-28 Sanyo Electric Co Ltd 携帯端末装置、通信装置、電話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AU2004200486B2 (en) 2003-02-12 2007-06-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lex wireless service apparatus using wire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 thereof
GB2403098B (en) * 2003-06-16 2006-10-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ata re-routing method for dual mode terminal after handover
US7447165B1 (en) * 2004-04-14 2008-11-0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aptive dialing
JP4127400B2 (ja) * 2004-06-18 2008-07-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話管理サーバプログラム、通話管理方法、および通話管理サーバ
ATE425643T1 (de) * 2004-12-17 2009-03-15 Huawei Tech Co Ltd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halten einer sitzungskontinuität
KR100691128B1 (ko) * 2005-01-26 2007-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통화불능 대처방법 및 그 이동통신단말기
KR100606104B1 (ko) * 2005-07-15 2006-07-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핑퐁 현상을 최소화하기 위한 로밍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듀얼모드 단말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0997A (zh) * 2002-10-14 2004-04-21 西安西邮双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双网ip电话的实现方法及双网ip电话集线器
WO2005067334A1 (en) * 2004-01-07 2005-07-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f a network selection by a mobile node
CN1741647A (zh) * 2004-08-25 2006-03-01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手机自由切换的方法
CN1801998A (zh) * 2004-12-31 2006-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从多媒体子系统域到电路子系统域的会话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48057A (ja) 2008-06-26
US20080137628A1 (en) 2008-06-12
KR100961050B1 (ko) 2010-06-01
KR20080053887A (ko) 2008-06-16
JP4925805B2 (ja) 2012-05-09
US8009647B2 (en) 2011-08-30
CN101203007A (zh) 2008-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3007B (zh) 通信终端
CN102144421B (zh) 经由近场通信促进wlan连接
CN101523860B (zh) 用于语音通信的双模装置
US7949374B2 (en)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1199127A (zh) 用于对包括在短消息服务中的电话号码提供超链接功能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1473636A (zh) 用于检索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91146B (zh) 移动通信、模式切换方法及网络切换方法
CN101188635A (zh) 声音通话装置
JP2002218542A (ja) 携帯型電話機
US7336933B2 (en) Method of maintaining communication with a device
WO2009091024A1 (ja) 携帯情報端末
CN101150747A (zh) 多功能媒体播放装置
JP2001157264A (ja)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それに用いる自動機能設定方法
JP3605751B2 (ja) 電話機
JP5467024B2 (ja) 携帯通信端末
JP2003008769A (ja) 情報提供装置及び情報要求装置並びに携帯端末
JP2001103530A (ja) 通信装置
EP1120948A1 (fr) Téléphone portable utilisé conjointement avec un téléphone sans fil pour une station d'accueil de type DECT
JP2003060783A (ja) 携帯端末
KR100619691B1 (ko) 통화 품질의 선택이 가능한 무선 통화 장치 및 방법
KR20060007352A (ko) 발생신호의 음성알림 기능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음성알림 방법
JP2003158772A (ja) 電話システム,サーバ・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電話装置
KR20060094178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발신측 정보 저장 방법
JPH11196039A (ja) 発呼信号出力機能付き携帯端末装置及び発呼信号受信部付き電話機
JP2008085492A (ja) 携帯通信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YOTO CERAM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11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1113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Applicant after: KYOCERA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Japan's Osaka Moriguchi city Beijing Sakamoto 2 D eyes 5 times 5

Applicant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