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1120B - 樟芝的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樟芝的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1120B
CN101191120B CN200610162766A CN200610162766A CN101191120B CN 101191120 B CN101191120 B CN 101191120B CN 200610162766 A CN200610162766 A CN 200610162766A CN 200610162766 A CN200610162766 A CN 200610162766A CN 101191120 B CN101191120 B CN 101191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phor tree
substratum
tree sesame
vessel
wood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62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1120A (zh
Inventor
蔡达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610162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91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91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1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1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11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樟芝子实体培养方法,包括:取含酵母的培养基,5-35℃下发酵3-30天;加入木屑于发酵后的培养基中并搅拌;将木屑和培养基置于器皿中;将装有木屑和培养基的器皿灭菌;取樟芝菌种接种至灭菌过的含木屑和培养基的器皿中,5-35℃下培养形成菌丝体;将含有樟芝菌丝体的木屑接种至段木;将已接种菌种的段木置于温度5~35℃、湿度65~85%的环境下培养;清除段木上残余的木屑后,将其置温度15~35℃、湿度80~98%环境下栽培一段时间后即可形成樟芝子实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樟芝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和由上述方法培养得到的樟芝子实体,本发明方法培养的樟芝子实体,具有子实体厚实且三萜类的含量与野生樟芝相近的特点。

Description

樟芝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樟芝培养方法,其为将樟芝菌种接种于段木,以大量栽培樟芝子实体。
背景技术
樟芝又称牛樟芝或牛樟菇,属于无褶菌目、多孔菌科、薄孔菌属(Antrodia)、多年生蕈菌类,是台湾特有一种真菌,仅生长于台湾山区海拔200-2000公尺间,寄生于牛樟木(Cinnamomum kanehirai Hay.)的中空心材内壁,或枯死倒伏的牛樟树木材潮湿表面。其学名原为Antrodia camphorata,但牛樟木中主要芳香物为「terpenoids」而非「camphor」,后者为存在于香樟木的芳香物,故菇类培植专家张东柱、周文能先生特将牛樟木的学名正名为Antrodia cinnamomea.。
樟芝子实体由牛樟木的中空树干长出,生长最初呈扁平形,贴生于树干内部表面,之后子实体生长前缘会略卷离树干而翘起,呈现马蹄形或不规则形;其生长愈久,与树干接触愈紧,且逐渐木质化或木拴化,外观则呈现皮状或钟乳状,带有强烈苦味。一年生或多年生的子实体上表面呈橘红色、橘褐色至淡肉色,之后变为褐色,表面平滑具同心圆、其菌孔为圆形或多角形,内有孢子。子实体的菌孔表面新鲜时呈橘红色、橘褐色至淡肉桂色,老化时则呈赭褐色。
由于樟芝对于食物中毒,腹泻,呕吐,农药中毒等均具解毒作用,为一极佳解毒剂;亦被认为其对癌症或慢性病有不错的疗效。惟因樟芝樟树本身有浓郁香气,可驱虫,一般真菌不能生长,仅樟芝能寄生于台湾本土的牛樟树上,而不会寄生于一般的樟树、阴阳樟木等类似树种,故产量本就极为稀少;再加上樟芝所生长的牛樟树为一级保育树种,樟芝属于牛樟树的附属品,亦属于禁采之列,造成樟芝在市场上更为供不应求、奇货可居,因此素有「台湾红宝石」之称,仅产于苗栗南庄、高雄六龟等地。
一直以来,樟芝对慢性疾病及癌症的疗效令人趋之若鹜,传颂不已,更增添了樟芝在市场上的价值。事实上,科学研究曾指出:樟芝对鼠类淋巴血癌细胞P-388有明显的毒杀性,樟芝菌丝体在热水中可溶的多糖,能刺激正常成人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产生细胞激素,以杀死U-937人类淋巴癌细胞;也可以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脾脏细胞(Splenocytes)的增生以及介白素IL-5的分泌。此外,樟芝亦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须疮小芽癣菌的生长,及抑制多种肠道菌。牛樟菇基本上具有清血、解毒、益肾、保肝、整肠、强心、调压、强壮、抗寒、抗菌、止咳、化痰、镇痛、镇静、抗癌、消肿瘤,排毒等功能,实为一种功效广泛的药用真菌。
为了使樟芝的食用普及化,平抑居高不下的市场价格,维护牛樟树的长期保育,人工大量栽培樟芝为相关产业积极寻求突破的一个重大瓶颈。目前,樟芝人工栽培方法多以液态发酵培育出菌丝体或以固态方式培养菌丝体后,再将此菌种接种于太空包,以长成樟芝子实体。但以现有技术培养樟芝时,菌丝体的生长状况不佳,利用太空包进行子实体室内培养时,包体较为松软,也易生长杂菌。此外,以太空包培养而得的樟芝子实体相较于野生樟芝子实体薄,三萜类含量与野生樟芝仍有其明显差异。再者,太空包难为土壤所分解,造成环保问题,目前由生物可分解材质所制成的太空包虽已问世,但价格偏高,在真菌、菇类的大量栽培成本上,无异是一大负担。最重要的,由于野生樟芝的孢子在感染段木时,具有明显的宿主专一性,仅能感染牛樟木而寄生于其上,进而长成子实体,故就现有技术而言,人工培养菌丝体无法感染不同树种所锯成的段木,仅是直接取用已受樟芝孢子感染的野生牛樟树段木进行子实体培养。即便如此,此种人工栽培方式亦不易长成具有多量且厚实子实体的樟芝培养物,其三萜类及多糖体含量亦属有限。
市售子实体多为单薄的一年生菌体,而肥厚多年生者极为少见,即可得知市场上对于樟芝需求日殷,而天然野生者又不易取得,樟芝在采集方面确有极大的压力。因此,开发一种具有厚实子实体、富含三萜类的人工段木樟芝栽培技术,以有效供应品质优良的樟芝,为值得深入研究的技术领域。
发明内容
樟芝为台湾特有菇菌,又名牛樟菇,仅生长于台湾的牛樟木,此树种为保育类植物,因此,生长于牛樟木中空树干的樟芝,取得极为不易、产量极为稀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樟芝菌丝体的固态培养方法,将樟芝菌种接种至含酵母培养基及木屑的器皿中培养,以形成菌丝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樟芝菌丝体的液态培养方法,将一樟芝菌种接种至含酵母培养基的器皿中培养,以形成菌丝体。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樟芝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可将含有樟芝菌丝体的基质接种至段木,培养一段时间后即可形成樟芝子实体。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樟芝子实体,其藉由所述樟芝子实体的培养方法所培养而成,含有丰富三萜类,为深具生物利用潜力的药用真菌。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樟芝菌丝体的培养方法,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取一含酵母的培养基,于5-35℃下发酵3-30天;(b)加入木屑于所述发酵后的培养基并搅拌;(c)将所述木屑和培养基置于一器皿中;(d)将所述装有木屑和培养基的器皿灭菌;及(e)取一樟芝菌种接种至所述灭菌过的含有木屑和培养基的器皿中,并于5~35℃下培养形成菌丝体。
上述培养方法为固态培养方法。
优选地,所述步骤(a)的培养基包含:1~8%糖、0.06~1.2%酵母、0.01~0.4%硫酸镁及0.01~0.4%磷酸二氢钾,该含酵母的培养基需进行7-14天发酵。
优选地,所述步骤(c)于湿度60~90%(最优选80%)器皿中进行培养。
优选地,所述步骤(e)的樟芝菌种在20~30℃培养。
本发明的还提供一种樟芝菌丝体的培养方法,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取含酵母的培养基,于5-35℃下发酵3-30天;(b)将所述发酵后的培养基置于器皿中;(c)将装有培养基的器皿灭菌;及(d)取樟芝菌种接种至所述灭菌过的培养基中,并于5~35℃下培养形成菌丝体。该培养方法为液态培养方法。
优选地,所述步骤(a)的培养基包含:糖、酵母、硫酸镁和磷酸二氢钾;更优选包含:1~8%糖、0.06~1.2%酵母、0.01~0.4%硫酸镁及0.01~0.4%磷酸二氢钾,该含酵母的培养基需进行7-14天的发酵。
优选地,所述步骤(d)的樟芝菌种在20~30℃培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樟芝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将含有樟芝菌丝体的基质接种至一段木;(b)将所述已接种菌种的段木置于温度5~35℃、湿度65~85%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c)清除段木上残余的基质后,将段木置温度15~35℃、湿度80~98%的环境下栽培一段时间后即可形成樟芝子实体。
该方法所使用的樟芝菌丝体可使用本发明前述方法培养的菌丝体或其它方式培养的菌丝体,不受特别限制。
优选地,所述步骤(a)的含有樟芝菌丝体的基质包含固态基质或液态基质,该固态基质可为木屑。
优选地,所述步骤(b)的段木的培养环境为温度25~30℃、湿度75~85%,且至少培养一个月以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c)的培养环境为温度26~30℃、湿度80~98%,且至少培养三个月以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b)及(c)在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的环境下培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樟芝的培养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取一含酵母的培养基,于5-35℃下发酵3-30天;(b)加入木屑于所述发酵后的培养基并搅拌;(c)将所述木屑和培养基置于一器皿中;(d)将所述装有木屑和培养基的器皿灭菌;及(e)取一樟芝菌种接种至所述灭菌过的含有木屑和培养基的器皿中,并于5~35℃下培养形成菌丝体;(f)将所述含有樟芝菌丝体的木屑接种至一段木;(g)将所述已接种菌种的段木置于一温度5~35℃、湿度65~85%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及(h)清除段木上残余的木屑后,将段木置温度15~35℃、湿度80~98%的环境下栽培一段时间后即可形成樟芝子实体。
优选地,所述步骤(c)的器皿中的湿度为60~90%,更优选为80%。
优选地,所述步骤(g)的段木培养环境为温度25~30℃、湿度75~85%,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
优选地,所述步骤(h)的段木培养环境为温度26~30℃、湿度90~98%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
优选地,所述步骤(g)的段木培养时间为至少一个月以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h)的樟芝子实体的栽培时间为至少三个月以上。
本发明的还提供一种樟芝子实体,其由上述樟芝培养方法培养而成。
综上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樟芝培养方法,为可利用人工发酵培养基所培养的樟芝菌丝体接种至多种树种所锯成的段木上;藉由突破其寄生宿主的专一性而达到大量栽培樟芝子实体的目的,以满足市场上对樟芝的迫切需求、增加其在生技医药应用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利用香樟木段木培养樟芝子实体的影像图;
图2:本发明利用相思树段木培养樟芝子实体的影像图;
图3:本发明利用牛樟木段木培养樟芝子实体的影像图;
图4:樟芝市售品(胶囊)的HPLC分析图谱;
图5:野生樟芝的HPLC分析图谱;
图6:本发明利用香樟木段木培养樟芝子实体的HPLC分析图谱;
图7:本发明利用相思树段木培养樟芝子实体的HPLC分析图谱;
图8:本发明利用牛樟木段木培养樟芝子实体的HPLC分析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本发明利用樟芝菌丝体人工接种段木的方式,提高在段木上出菇的产率,以大量培育活性与成分同于或优于野生樟芝的厚实子实体。尤其天然牛樟芝仅生长于牛樟木,若能使樟芝菌种成功接种于不同树种所裁切而成的段木,则对于人工段木栽培技术而言,不啻为一项重大的突破。
本发明提供一种樟芝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取一含酵母的培养基,于5-35℃下发酵3-30天,由于经过发酵,可使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进行转化,有助于后续樟芝培养物对于营养成分的利用;再加入木屑于所述发酵后的培养基并搅拌;将所述木屑和培养基置于一器皿中;将所述装有木屑和培养基的器皿灭菌;最后,取一樟芝菌种接种至所述灭菌过的含有木屑和培养基的器皿中,并于5~35℃下培养形成活性强的菌丝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樟芝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先将含有樟芝菌丝体的基质接种至一段木;再将所述已接种菌种的段木置于一温度5~35℃、湿度65~85%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之后,清除段木上残余的基质后,将段木置温度15~35℃、湿度80~98%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的环境下栽培一段时间后即可形成樟芝子实体。所述含有樟芝菌丝体的基质可为固态或液态基质。
本发明所使用的樟芝菌丝体可使用本发明前述方法培养的菌丝体或其它方式培养的菌丝体,不受特别限制。
因此,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樟芝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先取一含酵母的培养基,于5-35℃下发酵3-30天;加入木屑于所述发酵后的培养基并搅拌;将所述木屑和培养基置于一器皿中;将所述装有木屑和培养基的器皿灭菌;取一樟芝菌种接种至所述灭菌过的含有木屑和培养基的器皿中,并于5~35℃下培养形成菌丝体;将所述含有樟芝菌丝体的木屑接种至一段木;将所述已接种菌种的段木置于一温度5~35℃、湿度65~85%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并清除段木上残余的木屑后,将段木置温度15~35℃、湿度80~98%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的环境下栽培一段时间后即可形成樟芝子实体。
适用于本发明樟芝子实体培养方法的段木种类包含但不限于:牛樟、樟树(如:香樟、有樟)、大陆樟或杂木,例如:相思树、土肉桂、杉木、楠木、枫木、蕃石榴树、华木科、金缕梅科、壳斗科等树种,尤以木头材质坚硬的树种为佳。
本发明的方法可适用于任何樟芝菌种,例如已寄存于食品科学研究所的编号:BCRC 35396、BCRC 35716、BCRC 35398或BCRC 36401等可自由分让的樟芝菌种皆可。
实施例一:利用香樟木段木培养樟的子实体
取一含酵母的培养基,于28℃下发酵14天,由于经过发酵,可使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进行转化,有助于后续樟芝培养物对于营养成分的利用;再加入木屑于所述发酵后的培养基并搅拌,再将所述木屑和培养基置于一三角瓶中,并将所述装有木屑和培养基的三角瓶于高温下灭菌,最后,取一樟芝菌种接种至所述灭菌过的含有木屑和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并于28℃下培养2.5个月,即形成菌丝体。
将所述培养的含有樟芝菌丝体的木屑接种于该香樟木段木上,再将所述已接种菌种的段木置于一温度5~35℃、湿度65~85%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的环境下培养2.5个月,待段木已感染樟芝菌丝体后清除段木上残余的木屑,再将段木置温度15~35℃、湿度80~98%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的环境下栽培7个月后,即可形成樟芝子实体,如图1所示,由图1可明显看出,利用本发明的培养方法所培养的樟芝子实体,具有厚实的子实体,已相当接近天然野生的樟芝子实体型态,至于其三萜类成分含量分析详述如后。
实施例二:利用相思树段木培养樟的子实体
取一含酵母的培养基,于28℃下发酵14天,由于经过发酵,可使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进行转化,有助于后续樟芝培养物对于营养成分的利用;再加入木屑于所述发酵后的培养基并搅拌,再将所述木屑和培养基置于一三角瓶中,并将所述装有木屑和培养基的三角瓶于高温下灭菌,最后,取一樟芝菌种接种至所述灭菌过的含有木屑和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并于5~35℃下培养形成菌丝体培养3个月。
将所述培养的含有樟芝菌丝体的木屑接种于该相思树段木上,再将所述已接种菌种的段木置于一温度5~35℃、湿度65~85%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的环境下培养3个月,待段木已感染樟芝菌丝体后清除段木上残余的木屑,再将段木置温度15~35℃、湿度80~98%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的环境下栽培6个月后,即可形成樟芝子实体,如图2所示,由图2可明显看出,利用本发明的培养方法所培养的樟芝子实体,具有厚实的子实体,已相当接近天然野生的樟芝子实体型态,至于其三萜类成分含量分析详述如后。
实施例三:利用牛樟木段木培养樟的子实体
取一含酵母的培养基,于5-35℃下发酵3-30天,由于经过发酵,可使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进行转化,有助于后续樟芝培养物对于营养成分的利用;再加入木屑于所述发酵后的培养基并搅拌,再将所述木屑和培养基置于一三角瓶中,并将所述装有木屑和培养基的三角瓶于高温下灭菌,最后,取一樟芝菌种接种至所述灭菌过的含有木屑和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并于5~35℃下培养2.5个月,即形成菌丝体。
再将所述培养的含有樟芝菌丝体的木屑接种于该牛樟木段木上,再将所述已接种菌种的段木置于一温度5~35℃、湿度65~85%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的环境下培养2.5个月,待段木已感染樟芝菌丝体后清除段木上残余的木屑,再将段木置温度15~35℃、湿度80~98%且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的环境下栽培8个月后,即可形成樟芝子实体,如图3所示,由图3可明显看出,利用本发明的培养方法所培养的樟芝子实体,具有厚实的子实体,已相当接近天然野生的樟芝子实体型态,至于其三萜类成分含量分析详述如后。
实施例四:比较本发明培养的樟芝、野生樟芝以及市售樟芝的成分含量
利用高压液相层析(HPLC)分析各检品的指纹图谱,基于同品种具有相同成分的原则,而使用此指纹图谱比对各检品之间的物种同源性,并分析比对成分总含量,以进行品质评价评估。
检液制备:
本实验是针对野生樟芝子实体、樟芝市售品(67mg/ml)胶囊内含粉末以及利用本发明培养方法于三种不同段木--牛樟木、香樟木、相思树---人工栽培樟芝子实体(所述实施例一至三)等五种检体进行分析。首先,将上述五种检品细切或研粉,置于60℃恒温烘箱连续干燥20小时,取出后置于干燥器放冷;再将各检品精确秤量800毫克置于25毫升定量瓶中,并精确加入15毫升甲醇,盖紧瓶盖。之后,在超音波震荡器内震荡抽取3小时,并将抽取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取得的澄清液体即可作为分析用检液。
高压液相层析:
本分析使用的高压液相层析仪为HITACHI D-7000系列:泵:L-7100、侦测仪(Detector):L-7420、自动进样器(Autosampler):L-7200;其中,层析管RP-18管柱长度250mm,内径4.6mm(粒径5μm)。
分析条件为流速每分钟1mL,检测吸光波长为UV210nm,注入体积25μL,分析终止的时间为190分钟。移动相(流动相)使用两种溶媒系统做梯度冲提(Gradient),移动相A:10%乙腈(内含1%磷酸),移动相B:100%乙腈(内含1%磷酸),梯度冲提(或称为梯度洗脱)条件如表1所示。
表1.HPLC移动相梯度冲提条件
  时间(min)   流动相A   流动相B   流速(mL/min)
  0.0   100.0   0.0   1.0000
  5.0   100.0   0.0   1.0000
  10.0   70.0   30.0   1.0000
  15.0   55.0   45.0   1.0000
  25.0   55.0   45.0   1.0000
  30.0   50.0   50.0   1.0000
  45.0   50.0   50.0   1.0000
  55.0   40.0   60.0   1.0000
  70.0   40.0   60.0   1.0000
  80.0   20.0   80.0   1.0000
  90.0   0.0   100.0   1.0000
  145.0   0.0   100.0   1.0000
  165.0   100.0   0.0   1.0000
  时间(min)   流动相A   流动相B   流速(mL/min)
  190.0   100.0   0.0   1.0000
吸收峰面积(Peak Area)由内建软件自动计算,其中,吸收峰面积剔除值(Peak rejection level)设定为200,000,且凡吸收峰面积未达200,000的视为噪声,将舍弃不予列入计算;吸收峰面积达到200,000而吸收峰呈现不规则形状者,亦经人工筛选而舍弃;最后将各分析用检液可信赖的吸收峰面积加合(加总),并互相比较,以进行品质评估。
如下列表2所示,野生樟芝子实体的吸收峰总面积积分值为139,983,370,相思树段木人工栽培樟芝子实体的总面积积分值为76,165,715,香樟木段木人工栽培樟芝子实体的总面积积分值为111,356,206,牛樟木段木人工栽培樟芝子实体的总面积积分值为152,760,267;而樟芝市售品胶囊的总面积积分值为21,126,138,与上述四种检品相去甚远。
表2.不同种类的人工栽培樟芝子实体检液的吸收峰面积
Figure G2006101627665D00101
结果
取上述五种检品,将樟芝市售品(胶囊)、野生樟芝和利用三种不同段木---牛樟木、香樟木、相思树进行人工栽培的樟芝子实体的指纹图谱比对后(参见图4至图8),可观察到前述三种人工栽培的樟芝子实体均与野生樟芝子实体的指纹图谱在相同位置(即在相同的滞留时间)呈现相同的吸光基团,仅吸光强度互有差异而已;而樟芝市售品的指纹图谱与上述四种检品的指纹图谱有明显的差异,且吸光强度极其微弱。图5至图8的结果非常清楚的显示出,利用牛樟木、香樟木、相思树所人工栽培出的樟芝子实体与野生樟芝子实体具有同源性,表示本发明使用不同段木所栽培的樟芝子实体具有与野生樟芝子实体相类似的三萜类成分和相同的生理活性和用途。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大量人工栽培樟芝子实体的方法,且所培养出来的樟芝子实体厚实,其活性与成分同于或优于野生樟芝或市售人工培养芝樟,为人工培养樟芝子实体技术的一大突破。
其它实施态样
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内容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樟芝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a)取一含酵母的培养基,于5-35℃下发酵3-30天;
(b)加木屑于所述发酵后的培养基中并搅拌;
(c)将所述木屑和培养基置于一器皿中;
(d)将所述装有木屑和培养基的器皿灭菌;及
(e)取一樟芝菌种接种至所述灭菌过的含有木屑和培养基的器皿中,并于5~35℃培养形成菌丝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为一种固态培养方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器皿的湿度为60~9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器皿的湿度为80%。
5.一种樟芝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a)取一含酵母的培养基,于5-35℃下发酵3-30天;
(b)将所述发酵后的培养基置于一器皿中;
(c)将装有培养基的器皿灭菌;及
(d)取一樟芝菌种接种至所述灭菌过的培养基中,并于5~35℃下培养形成菌丝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为一种液态培养方法。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为发酵7-14天。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培养基的成分包含糖、酵母、硫酸镁和磷酸二氢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培养基成分包含:1~8%糖、0.06~1.2%酵母、0.01~0.4%硫酸镁和0.01~0.4%磷酸二氢钾。
10.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樟芝菌种在20~30℃培养。
11.一种樟芝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a)取一含酵母的培养基,于5-35℃下发酵3-30天;
(b)加入木屑于所述发酵后的培养基中并搅拌;
(c)将所述木屑和培养基置于一器皿中;
(d)将所述装有木屑和培养基的器皿灭菌;及
(e)取一樟芝菌种接种至所述灭菌过的含有木屑和培养基的器皿中,并于5~35℃下培养形成菌丝体;
(f)将所述含有樟芝菌丝体的木屑接种至段木;
(g)将所述已接种菌种的段木置于温度5~35℃、湿度65~85%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及
(h)清除段木上残余的木屑后,将段木置温度15~35℃、湿度80~98%的环境下栽培一段时间后即可形成樟芝子实体;
其中所述段木为杉木、牛樟木、香樟木或相思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的器皿的湿度为60~90%。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的器皿的湿度为80%。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g)的段木在温度25~30℃、湿度75~85%的环境中培养。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h)的段木在温度26~30℃、湿度90~98%的环境下栽培。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g)的培养时间为至少一个月。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h)的樟芝子实体的栽培时间为至少三个月。
CN200610162766A 2006-11-28 2006-11-28 樟芝的培养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1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62766A CN101191120B (zh) 2006-11-28 2006-11-28 樟芝的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62766A CN101191120B (zh) 2006-11-28 2006-11-28 樟芝的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1120A CN101191120A (zh) 2008-06-04
CN101191120B true CN101191120B (zh) 2010-05-19

Family

ID=39486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627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1120B (zh) 2006-11-28 2006-11-28 樟芝的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9112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1931A (zh) * 2014-10-20 2015-02-25 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N105766382A (zh) * 2016-05-24 2016-07-20 福建华神樟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提高三萜含量的牛樟芝培育方法
CN106912295A (zh) * 2017-03-10 2017-07-04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采用杉木快速培育牛樟芝子实体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4284A (zh) * 2010-06-12 2011-12-14 台湾利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土肉桂叶萃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血脂异常中的用途
CN102047814B (zh) * 2010-10-25 2012-05-02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微通气段木栽培樟芝的方法
TWI422680B (zh) * 2010-12-31 2014-01-11 Oasis Bio Tech Co Ltd 用以培養牛樟芝子實體之培養基及其培養方法
CN103518528B (zh) * 2012-07-06 2015-04-29 丰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提高三萜类含量的漂浮式牛樟菌培养法
CN104221703B (zh) * 2013-06-06 2016-11-09 澄霖农业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牛樟芝菌体培养方法及培养基底成份
CN103270890B (zh) * 2013-06-18 2015-12-09 徐芳 一种牛樟芝皿式培养方法
CN103392512B (zh) * 2013-08-13 2014-08-27 深圳市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樟芝高产三萜菌株及其应用
CN104212726A (zh) * 2014-09-17 2014-12-17 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牛樟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
CN104293684A (zh) * 2014-10-13 2015-01-21 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牛樟菌的固态培养基
CN104293683A (zh) * 2014-10-13 2015-01-21 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
CN104312926A (zh) * 2014-10-20 2015-01-28 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实体质量的牛樟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1977B (zh) * 2015-01-08 2018-05-11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牛樟芝的杉木板培方法
CN104920063A (zh) * 2015-05-12 2015-09-23 柳州市耕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牛樟芝椴木栽培的方法
CN105145112B (zh) * 2015-07-08 2017-08-25 范春娟 一种利用龙脑樟段木培育牛樟芝子实体的方法
CN106358762A (zh) * 2016-09-08 2017-02-01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一种沉水樟替代牛樟木繁育樟芝的培育方法
CN110122180A (zh) * 2018-02-08 2019-08-16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牛樟芝培养基质、培养牛樟芝的方法以及牛樟芝产品
CN110896783A (zh) * 2018-09-18 2020-03-24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 培养基体以及牛樟芝子实体栽培方法
CN114317282B (zh) * 2021-12-27 2024-02-13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一种樟芝的液体发酵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997A (zh) * 1999-12-02 2001-06-06 上海国宝企业发展中心 北冬虫夏草子实体的培养方法
CN1379082A (zh) * 2001-08-10 2002-11-13 吴丽玉 樟芝的固体培养方法,所得固体培养物及其产品与用途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997A (zh) * 1999-12-02 2001-06-06 上海国宝企业发展中心 北冬虫夏草子实体的培养方法
CN1379082A (zh) * 2001-08-10 2002-11-13 吴丽玉 樟芝的固体培养方法,所得固体培养物及其产品与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建等.食用菌温室栽培的环境影响因子及控制系统.农机化研究 5.2006,(5),第91-95页.
王建等.食用菌温室栽培的环境影响因子及控制系统.农机化研究 5.2006,(5),第91-95页.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1931A (zh) * 2014-10-20 2015-02-25 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N105766382A (zh) * 2016-05-24 2016-07-20 福建华神樟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提高三萜含量的牛樟芝培育方法
CN106912295A (zh) * 2017-03-10 2017-07-04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采用杉木快速培育牛樟芝子实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1120A (zh) 2008-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1120B (zh) 樟芝的培养方法
US8524486B2 (en) Culture method of Aantrodia camphorata
Miles et al. Mushrooms: cultivation, nutritional value, medicinal effec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Chang Mushroom and mushroom biology
KR20210058759A (ko) 동충하초의 대량 증식 종균 획득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대량 배양방법
Kalaw et al. Optimization of culture conditions for secondary mycelial growth of wild macrofungi from selected areas in Central Luzon, Philippines
CN104789483A (zh) 桉蝙蛾白僵菌菌种的分离培养及其防治桉蝙蛾的方法
CN102283022A (zh) 冬虫夏草菌无性阶段菌种分离的方法
CN107810780A (zh) 一种灵芝的露地栽培方法
Bijalwan et al. Growth performance of Ganoderma lucidum using billet method in Garhwal Himalaya, India
Bilay et al. Growth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 on commercial agar media
El-Deeb et al. Reaction of some tomato cultivars to tomato leaf curl virus and evaluation of the endophytic colonisation with Beauveria bassiana on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its vector, Bemisia tabaci
CN106135294A (zh) 一种新型球孢白僵菌颗粒剂
CN111793566B (zh) 一种杉木内生真菌及其生物防治应用
CN101375689B (zh) 一种黑平菇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557312A (zh) 一种以黄粉虫幼虫为载体培养虫草产品的方法
CN104371931A (zh) 一种牛樟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N110072392A (zh) 含有寡雄腐霉微生物的液体生物抗真菌制品和制备方法
TWI577797B (zh) Studies on the Culture Methods and Culture Substrate of
CN106922386A (zh) 一种蝉花的人工培养方法
Dong et al. Pulsed light mutagenesis of the willow bracket mushroom, Phellinus igniarius (Agaricomycetes), for enhanced production of flavonoids, laccase, and fermentation biomass
CN106922389A (zh) 一种蝉花的人工培养方法
US9102962B2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solid cultured active mushroom mycelium and fruit-body metabolites (AMFM) products thereof
Wartchow Inocybe cavalcantiae, a new species from northern Brazil
CN102168030B (zh) 一种醉马草内生菌荧光假单胞菌及其用于蚜虫病害生防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