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1862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1862A
CN101181862A CNA2007101662413A CN200710166241A CN101181862A CN 101181862 A CN101181862 A CN 101181862A CN A2007101662413 A CNA2007101662413 A CN A2007101662413A CN 200710166241 A CN200710166241 A CN 200710166241A CN 101181862 A CN101181862 A CN 101181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block
tire
mentioned
block sheet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62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81862B (zh
Inventor
芝野圭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81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18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818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18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在雪上的转弯性能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2)具有至少一个花纹块列(BL1~BL4),该花纹块列通过设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多条纵沟(Gm、Gs)、和横切该纵沟之间的多条横沟(g1~g4),而使多个花纹块(B)沿轮胎周向排列,其中,至少一个的上述花纹块(B),通过横切相对于轮胎轴向相互反向延伸的一对刀槽花纹(S1、S2),被划分为轮胎周向两侧的主花纹块片(Bm)、和形成于该主花纹块片(Bm)之间且轮胎周向长度从轮胎轴向一侧朝向另一侧递减的平面上看大致呈楔子状的副花纹块片(Bs)。副花纹块片(Bs)的轮胎轴向宽度比主花纹块片(Bm)的轮胎轴向宽度形成得小。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在雪上的转弯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提高了雪上行驶性能的例如冬季用轮胎、防雪轮胎或无防滑钉轮胎等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上,形成有多个由纵沟及横沟划分而成的花纹块。并且,这种轮胎中,通过提高剪切在那些沟内被压实的雪柱时的反作用力,可以提高在雪上的驱动性以及转弯性能。作为欲要提高在雪上的行驶性能的技术,提出有下述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118321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设置有实质上平行地延伸的多条刀槽花纹的花纹块。这种刀槽花纹,通过擦拭效应或毛细管现象去除路面的水膜,而能够提高冰上性能。然而,设置有这种刀槽花纹的花纹块,在横向力作用时,只能是单纯在横方向上的变形,而不能得到压实横沟内的雪柱的作用。换言之,对于在雪上的转弯性能没有充分的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包含于花纹块列的花纹块上,设置有相对轮胎轴方向相互反向延伸且横切该花纹块的一对刀槽花纹,且以在该刀槽花纹之间划分从平面上看略呈楔子状的副花纹块片为基础,在横向力作用时,使该副花纹块片以楔子的方式作用而压实横沟内的雪柱,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在雪上的转弯行驶时的驱动力。
本发明中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具有至少一个花纹块列,该花纹块列通过设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并延伸的多条纵沟、和横切该纵沟之间的多条横沟,而使多个花纹块沿轮胎周向排列,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的上述花纹块,通过相对于轮胎轴向相互反向延伸并横切上述花纹块的一对刀槽花纹,而被划分为轮胎周向两侧的主花纹块片和平面上看大致呈楔子状的副花纹块片,该副花纹块片形成于该主花纹块片之间且轮胎周向长度从轮胎轴向一侧朝向另一侧递减;并且该副花纹块片的轮胎轴向宽度,小于上述主花纹块片的轮胎轴向宽度。
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副花纹块片具有:位于胎面接地端一侧且轮胎周向长度较大的外侧壁面;位于轮胎赤道一侧且轮胎周向长度比上述外侧壁面小的内侧壁面,上述副花纹块片的轮胎周向长度,从外侧壁面一侧朝向内侧壁面一侧递减。
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主花纹块片具有位于胎面接地端一侧的外侧壁面,且上述副花纹块片的外侧壁面被设置于比主花纹块片的侧壁面更靠胎面接地端一侧。
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副花纹块片的外侧缘,从平面上看,为向胎面接地端一侧突出的大致V字状或大致梯形。
另外,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刀槽花纹为直线状且相对于轮胎轴向以15~40°的角度倾斜延伸。
另外,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横沟的宽度为胎面接地宽度的2.5~7.5%。
另外,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上,上述主花纹块片的纵横比为0.3~0.8,且上述副花纹块片的纵横比为0.2~0.7。
在本发明中,设置于胎面部的至少一个花纹块,通过相对于轮胎轴向相互反向延伸的一对刀槽花纹,而被划分为轮胎周向两侧的主花纹块片和平面上看大致呈楔子状的副花纹块片,该副花纹块片形成于该主花纹块片之间且轮胎周向长度从轮胎轴向一侧朝向另一侧递减。由于该副花纹块片,其轮胎轴向宽度比主花纹块片的轮胎轴向宽度形成得小,因此相对地横向刚性较小。因此,当受到横向力时,使副花纹块片在轮胎轴向上变形并能够在主花纹块片之间以楔子的方式挤进。由此可以将主花纹块片向分别相对的横沟一侧挤压。通过该作用,横沟内的雪柱被压实,从而能够提高转弯时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剖视图。
图2为其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3为表示花纹块的局部的放大平面图。
图4(a)、(b)为花纹块的部分立体图。
图5为比较例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符号说明如下:
1...充气轮胎;B...花纹块;Gs...主纵沟;Gm...副纵沟;g...横沟;BL1~BL4...花纹块列;Bm...主花纹块片;Bs...副花纹块片;S1、S2...刀槽花纹;E...胎面接地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正规状态的剖视图。上述正规状态是指,将轮胎的姿态作唯一的规定,而将轮胎1组装于正规轮辋J且充填了正规内压的无负荷的状态。另外“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该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为标准轮辋,如果是TRA,则为“设计轮辋(DesignRim)”,如果是ETRTO,则为“测量轮辋(Measuring Rim)”。此外,“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空气压力,如果是JATMA,则为最高空气压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INFLATION PRESSURE”,然而轮胎为轿车用时一律为180kPa。充气轮胎1包括胎体6和带束层7;该胎体6具有从胎面部2经过胎侧部3在胎圈部4的胎圈芯5折返而卡止的至少一层帘布层6A;该带束层7配置于该胎体6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且胎面部2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为用于卡车或公交车等重型车辆的重载荷用的轮胎。上述胎体6,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一层帘布层6A形成。该帘布层6A是将胎体帘线用初馏橡胶覆盖而形成的。另外,胎体帘线使用钢丝帘线,但也可以根据需要或根据轮胎类别而使用尼龙、聚酯、人造丝或芳香族聚酰胺等的有机纤维。另外,胎体帘线优选为例如相对于轮胎赤道C以75~90度,更优选为以80~90度的角度倾斜而排列。
上述带束层7,是由第一带束层7A、第二~第四带束层7B、7C以及7D构成的多个带束层而构成的。该第一带束层7A为:例如将钢丝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C,例如在以40~70°左右的角度倾斜的轮胎半径方向上配置于最内侧;该第二~第四带束层7B、7C以及7D为:相对于轮胎赤道C将带束层帘线以10~30°的较小角度倾斜的。
图2表示胎面部2的展开图。在胎面部2,通过设置在周向上连续延伸的多条纵沟Gm、Gs、和横切该纵沟之间的多条横沟g,而划分为多个花纹块B。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纵沟包括沟宽GW1相对较大的主纵沟Gm、和沟宽GW2相对较小的副纵沟Gs。对于在主纵沟Gm的轮胎轴向上测定的沟宽GW1,未作特别限定,然而为了在雪路上形成大的雪柱且确保充分的驱动力,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2.5%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另外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下。另一方面,副纵沟Gs的沟宽GW2也未作特别限定,然而为了形成最小限度的雪柱的同时确保胎面部2的接地面积,优选为上述胎面接地宽度TW的0.5%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
在此,上述“胎面接地宽度”TW为胎面部2的胎面接地端E、E之间的轮胎轴向的距离。另外,上述“接地端”E为,在上述正规状态的轮胎1负载正规载荷,且以偏离角为0°推压于平面时的接地端部。另外,上述“正规载荷”为,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的规格体系中,各规格按每一轮胎规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为最大负载能力,如果是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为“LOAD CAPACITY”,然而轮胎为轿车用时相当于上述载荷的88%的载荷。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纵沟Gm由在轮胎赤道C两侧延伸的一对第一主纵沟Gm1、和在第一主纵沟Gm1的轮胎轴向外侧延伸的一对第二主纵沟Gm2构成。另外,副纵沟Gs由在轮胎赤道C上面延伸的第一副纵沟Gs1、和在第一主纵沟Gm1和第二主纵沟Gm2之间且其大致中间位置延伸的第二副纵沟Gs2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各纵沟Gm以及Gs均沿轮胎周向锯齿状地延伸,但不局限于这种实施方式。
另外,上述横沟g由第一横沟g1、第二横沟g2、第三横沟g3、第四横沟g4构成。该第一横沟g1在第一副纵沟Gs和第一主纵沟Gm1之间划分花纹块B;该第二横沟g2在第一主纵沟Gm1和第二副纵沟Gs2之间划分花纹块B;该第三横沟g3在第二副纵沟Gs2和第二主纵沟Gm2之间划分花纹块B;该第四横沟g4在第二主纵沟Gm2和胎面接地端E之间划分花纹块B。
各横沟g1至g4均以与上述纵沟Gm以及Gs的锯齿形的一个间距相等的间距隔开设置于轮胎周向上。另外,各横沟g1至g4的沟的两端,均连通于纵沟Gm或Gs的锯齿形的顶点位置(拐角的位置)。此外,在轮胎轴向上有邻接关系的横沟(例如第一横沟g1和第二横沟g2),通过使相互配置的相位错开半个间距,而使轮胎周向的位置错开配置。换言之,横沟g1至g4相互之间不为直接连通地被设置。这对提高横沟g1至g4的分散性,且确保雪路上的均匀的驱动力是有利的。
另外,在雪路上行驶时,横沟g1至g4的内部形成有较大的雪柱,且通过将其剪切可以提高驱动力。根据这种观点,在各横沟g1至g4的轮胎周向上测定的沟宽GW3,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2.5%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最优选为4.0%以上。
另一方面,若横沟g的上述沟宽GW3过大,除了胎面部2的花纹刚性降低,容易发生不均匀磨损性能和花纹块缺损等以外,还有可能降低胎面部2的接地面积且使在冰上的行驶性能恶化。另外,也有沟内的雪柱容易崩坏的现象。根据此种观点,横沟g1至g4的各沟宽GW3优选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7.5%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最优选为5.0%以下。另外,沟宽GW3可以是恒定的,此外,也可以适当进行变化。另外,在各横沟g1至g4中也可以使沟宽GW3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横沟g1至g3,例如相对于轮胎周向以大于0°且小于20°的较小的角度倾斜。这除了有助于上述的驱动力的提高外,也有助于提高各花纹块的刚性,进而有助于在干燥沥青路面上行驶时的不均匀磨损的抑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至第三横沟g1、g2以及g3,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方向不同的两种。具体地说,包括在图2中沿右上方延伸的横沟gr和沿右下方延伸的横沟g1;且这些横沟gr、gl交替地配置于轮胎周向。这防止起因于花纹的所谓的一面坡,且提高直线稳定性,并且有助于在雪路上转弯时确保均匀的驱动力。
图3表示胎面部2的部分放大图。上述花纹块B包括设置有将相对于轮胎轴向而相互反向延伸的上述花纹块进行横切的一对刀槽花纹S1、S2的带刀槽花纹的花纹块Bd。由此,带刀槽花纹的花纹块Bd通过上述刀槽花纹S1、S2而划分为轮胎周向两侧的主花纹块片Bm、和平面上看大致呈楔子状的副花纹块片Bs,该副花纹块片Bs形成于该主花纹块片Bm之间且轮胎周向长度从轮胎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递减。并且,该带刀槽花纹的花纹块Bd中,副花纹块片Bs的轮胎轴向的宽度BWs,比主花纹块片Bm的轮胎轴向的宽度BWm更小地形成。在此,各花纹块片Bm以及Bs的轮胎轴向的宽度,如图3所示,为由平行的一对轮胎周向线所夹的最大宽度。
对于这样的带刀槽花纹的花纹块Bd,以第三花纹块列BL3为例进行讲述。例如在雪路上的转弯行驶时,箭头表示的横向力SF作用于带刀槽花纹的花纹块Bd时,与主花纹块片Bm相比相对的刚性较小的副花纹块片Bs,按照横向力SF向第二副纵沟Gs2一侧在轮胎轴向上变形。此时,副花纹块片Bs呈楔子状,因此副花纹块片Bs的轮胎轴向移动,通过各刀槽花纹S1、S2变换成将各个主花纹块片Bm、Bm向与其相对的横沟g3、g3的周向移动来被传递。由此,横沟g3内的雪柱,通过主花纹块片Bm被更强地压实,因此能够将其剪切时的较大的驱动力施予轮胎。因此,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提高雪路上的转弯性能。另外,当副花纹块片Bs的轮胎轴向的宽度BWs过小时,在其一部分有可能容易发生不均匀磨损,因此其与主花纹块片Bm的轮胎轴向的宽度BWm之比(BWs/BWm)优选为0.7~0.9。
如上述的作用,只要是胎面部2的花纹块B的至少一个为如上述那样的带刀槽花纹的花纹块Bd就能够实现。然而,优选为将至少一个花纹块列的花纹块的全部形成为上述带刀槽花纹的花纹块Bd,更优选为,如图2所示,将胎面部2的全部的花纹块B设为上述带刀槽花纹的花纹块Bd。
对于上述刀槽花纹S1、S2的形状等,未作特别限定。然而,将刀槽花纹S1、S2形成为锯齿状时,通过其锯齿形状使副花纹块片Bs和主花纹块片Bm相互咬合,从而有可能在两者之间不能产生平滑的相对滑动。这样,就成为上述楔子作用的阻碍。根据此种观点,刀槽花纹S1、S2优选为以直线状地横切花纹块B且其两端部连接于纵沟Gs或Gm。
另外,相对于刀槽花纹S1、S2的轮胎轴向的倾斜角度θ1、θ2(为绝对值,且方向相反)优选为8°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4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当上述角度θ1或θ2不足8°时,上述的楔子作用较小,从而有可能不能充分地期待在雪上的转弯性能的提高效果,反之当超过40°时,主花纹块片Bm的变形量过大,除了有可能使花纹块的耐久性恶化以外,也有可能降低在冰路上的刀槽花纹的边缘效果。此外,刀槽花纹S1和刀槽花纹S2,相对于轮胎轴向相互反向,即,刀槽花纹S1是向右下,且刀槽花纹S2是向右上倾斜的,优选为这些角度θ1、θ2实质上是相同的。
对于上述刀槽花纹S1、S2的宽度GW4,也未作特别限定,然而当过大时降低花纹块刚性,且有可能使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恶化,反之当过小时,除了恶化生产率以外,也变得不容易获得楔子作用。根据此种观点,刀槽花纹S1以及S2的宽度GW4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0.5~1.5mm。
另外,对于刀槽花纹S1、S2的深度Ds(图1所示),也未作特别限定,然而当该深度Ds过小时,副花纹块片Bs的变形量被限制得较小,因此有不能充分地获得上述楔子作用的倾向,反之当过大时,使花纹块B的全体刚性降低,且有可能使耐久性和耐不均匀磨损性恶化。根据此种观点,刀槽花纹S1、S2的深度Ds优选为其花纹块所属的花纹块列的横沟的沟深Dy的55%以上,更优选为65%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95%以下,更优选为85%以下。
此外,转弯时,从任意一方的胎面接地端E一侧朝向轮胎赤道C一侧产生横向力SF。因此,为了使该横向力SF有效地作用于副花纹块片Bs,副花纹块片Bs优选为:具有外侧壁面Wso和内侧壁面Wsi,该外侧壁面Wso位于胎面接地端E一侧且轮胎周向长度BL1较大,该内侧壁面Wsi位于轮胎赤道C一侧且轮胎周向长度BL2比上述外侧壁面Wso更小;并且包括该副花纹块片Bs的轮胎周向长度,从外侧壁面Wso一侧朝向内侧壁面Wsi一侧递减的带刀槽花纹的花纹块Bd。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带刀槽花纹的花纹块Bd,在轮胎赤道C的两侧,在第一至第三花纹块列BL1~BL3中,分别在轮胎周向上间隔一个地被设置。这种花纹块的配置,有助于在接地面内均匀地包含上述带刀槽花纹的花纹块Bd,且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在雪上的转弯性能。此外,当副花纹块片Bs的内侧壁面Wsi的轮胎周向长度BL2变小时,过度地降低副花纹块片Bs的刚性,且除了降低上述的楔子作用以外,有可能发生将其一部分作为起点的不均匀磨损。根据该种观点,内侧壁面Wsi的轮胎周向长度BL2优选为4.0mm以上,更优选为5.0mm以上。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主花纹块片Bm的轮胎赤道C一侧通过副纵沟Gs邻接配置其它的花纹块的主花纹块片Bm。因此,在较大的横向力作用时,将副纵沟Gs闭合而邻接的主花纹块片Bm、Bm看上去一体化并提高横向刚性,从而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转弯时的操纵安定性。另一方面,在副花纹块片Bs的轮胎赤道一侧,配置有横沟g1或g2,因此可以充分地提供副花纹块片Bs可向轮胎赤道一侧移动的空间。
此外,如图3所示,上述副花纹块片Bs的外侧壁面Wso优选为比其两侧的主花纹块片Bm的外侧壁面Wmo更靠近胎面接地端E一侧来设置。本实施方式的外侧壁面Wso,如图4(a)所示,表示呈大致V字状并向胎面接地端E一侧突出的形态,如同图(b)所示,在平面上看,优选为采用向胎面接地端一侧以尖端细状地突出的大致梯形。
这样的副花纹块片Bs,由于更接近胎面接地端E,所以更进一步地容易受到横向力SF的影响,因此更能够提高上述的楔子效果。另外,上述副花纹块片Bs的外侧壁面Wso,都包括相对于轮胎轴方向倾斜的斜面Z,因此在锯齿状的主纵沟Gm2内压实的雪柱,将副花纹块片Bs的外侧壁面Ws在轮胎周向上挤压时,通过上述斜面Z其力变换为轮胎轴向。这对于更加促进上述楔子效果来讲是优选的,从该含义来看,副花纹块片Bs的外侧壁面Wso优选为以面向沟宽大的主纵沟Gm的方式被配置。
虽未作特殊限定,然而为了将横向力以及来自主纵沟Gm内的雪柱的压力更有效地作用于副花纹块片Bs,而如图3所示,从主花纹块片Bm的外侧壁面Wmo到副花纹块片Bs的外侧壁面Wso向轮胎轴向外侧的突出量F,优选为主花纹块片Bm的轮胎轴向的宽度BWm的5~25%。
另外,为了有效地发挥副花纹块片Bs的上述楔子作用,主花纹块片Bm的纵横比优选为0.3以上,更优选为0.4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0.8以下,更优选为0.7以下。在此,上述纵横比被定义为主花纹块片Bm的轮胎周向的长度BL3(由平行的两条轮胎轴向所夹的长度)与轮胎轴向的宽度BWm之比(BL3/BWm)。具有这种纵横比的主花纹块片Bm,比轮胎轴向更易于在轮胎周向上变形,因此通过副花纹块片Bs的向轮胎赤道一侧的移动,有效地在压缩横沟g的方向上变形,且更有效的压实该横沟内的雪柱,可以形成坚硬的雪柱。另外,当上述纵横比不足0.3时,容易过度地降低主花纹块片Bm的轮胎周向刚性,进而容易产生主花纹块片Bm的缺损或被称为踵趾磨损的不均匀磨损。反之,当上述纵横比超过0.8时,轮胎周向刚性过高,容易降低压实横沟内的雪柱的效果。
另外,上述副花纹块片Bs的纵横比(BL1/BWs)优选为0.2以上,更优选为0.3以上,另一方面优选为0.7以下,更优选为0.6以下。当上述副花纹块片Bs的纵横比(BL1/BWs)不足0.2时,容易降低副花纹块片Bs的轮胎周向刚性,与上述同样,也容易产生副花纹块片Bs的缺损或被称为踵趾磨损的不均匀磨损。反之,当上述纵横比(BL1/BWs)超过0.7时,导致副花纹块片Bs的轮胎周向刚性过高,副花纹块片Bs变得不易向轮胎轴向移动,从而有难于获得上述楔子作用的倾向。
以上对于发明的实施方式以重载荷用轮胎进行了说明,然而不言而喻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轿车用轮胎等。
[实施例]
对以图1、图2以及表1的规格来制造尺寸为11R22.5的重载荷用子午线轮胎的雪上性能以及冰上性能进行了测试。另外,如图5所示,对于具有将刀槽花纹平行地配置的花纹的同样尺寸的轮胎(比较例)也进行了同样的测试。共通规格如下。
胎面接地宽度TW:220mm
主纵沟的沟宽GW1:7.0mm
副纵沟的沟宽GW2:2.0mm
横沟的沟宽GW3:7.0mm
刀槽花纹的宽度GW4:1.0mm
另外,实施例、比较例中花纹块的外轮廓都是同样的。另外,除实施例4以外,将副花纹块片的内侧壁面的轮胎周向的长度BL2统一为5.0mm,通过使刀槽花纹S1、S2角度变化,仅使BL1发生变化。实施例4中,长度BL2为3.0mm。测试方法如下。
<雪上性能>
将各测试轮胎安装于下述条件的车辆上,且在下坡弯路上行驶时,测量车辆产生横向滑动的极限速度。极限速度越高表示雪上转弯性能越优越。
内压:700kPa
轮辋:8.25×22.5
测试车辆:载重量8t的2-D车(定载重、测试轮胎安装于全部车轮上)
测试路线的路面:压雪路
下坡弯路的坡度:4%
弯路的曲率半径:60R
行驶速度(初始速度):40km/H
<冰上性能>
使用上述车辆,在零下4℃的冰路上,测定了从速度30km/h开始实施锁定的紧急制动(无防锁系统)时的制动距离。结果,以比较例1为100的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大,制动距离短,冰上制动性能越优越。
<不均匀磨损、花纹块缺损的评价>
使各测试轮胎在干燥沥青路面上行驶20000km,作为不均匀磨损量,测量花纹块之间的高低差,即所谓的踵趾磨损,且评价花纹块缺损,刀槽花纹底有无裂缝。
测试的结果,表示于表1。
    比较例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刀槽花纹S1的角度θ1(deg)     0     5     15     25     50
刀槽花纹S2的角度θ2(deg)     0     5     15     25     50
副花纹块片的内侧壁面的周向长度BL2(mm)     5.0     5.0     5.0     5.0     3.0
副花纹块片的外侧壁面的突出量F/BWm(%)     5.0     5.0     5.0     5.0     5.0
雪上性能(指数)     100     105     115     110     102
冰上性能(指数)     100     100     100     100     100
不均匀磨损·花纹块缺损的有无     无     无     无     无     有
测试的结果确认了,实施例的充气轮胎,在雪上的转弯性能得到了有意义的提高。另外,也确认了对于冰上性能和耐不均匀磨损性能等而言,与以往的轮胎相比毫不逊色。

Claims (7)

1.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具有至少一个花纹块列,该花纹块列通过设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并延伸的多条纵沟、和横切该纵沟之间的多条横沟,而使多个花纹块沿轮胎周向排列,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的上述花纹块,通过相对于轮胎轴向相互反向延伸并横切上述花纹块的一对刀槽花纹,而被划分为轮胎周向两侧的主花纹块片和平面上看大致呈楔子状的副花纹块片,该副花纹块片形成于该主花纹块片之间且轮胎周向长度从轮胎轴向一侧朝向另一侧递减;
并且该副花纹块片的轮胎轴向宽度,小于上述主花纹块片的轮胎轴向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副花纹块片具有:位于胎面接地端一侧且轮胎周向长度较大的外侧壁面;位于轮胎赤道一侧且轮胎周向长度比上述外侧壁面小的内侧壁面,
上述副花纹块片的轮胎周向长度,从外侧壁面一侧朝向内侧壁面一侧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花纹块片具有位于胎面接地端一侧的外侧壁面,且上述副花纹块片的外侧壁面被设置于比主花纹块片的侧壁面更靠胎面接地端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副花纹块片的外侧缘,从平面上看呈向胎面接地端一侧突出的大致V字状或大致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刀槽花纹为直线状且相对于轮胎轴向以15~40°的角度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横沟的宽度为胎面接地宽度的2.5~7.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主花纹块片的纵横比为0.3~0.8,且上述副花纹块片的纵横比为0.2~0.7。
CN2007101662413A 2006-11-13 2007-11-06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11818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07018 2006-11-13
JP2006-307018 2006-11-13
JP2006307018A JP5032829B2 (ja) 2006-11-13 2006-11-13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1862A true CN101181862A (zh) 2008-05-21
CN101181862B CN101181862B (zh) 2012-04-11

Family

ID=39447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62413A Active CN101181862B (zh) 2006-11-13 2007-11-06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32829B2 (zh)
CN (1) CN10118186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4271A (zh) * 2014-11-27 2016-06-0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重载充气轮胎
CN106457923A (zh) * 2014-05-01 2017-02-2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000502A (zh) * 2014-12-08 2017-08-01 普利司通美国轮胎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感测错位花纹
CN107791751A (zh) * 2016-08-31 2018-03-1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08883669A (zh) * 2016-08-31 2018-11-23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8127B2 (ja) * 2008-06-02 2013-09-0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57662B2 (ja) * 2009-08-21 2013-12-0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077934B2 (ja) * 2013-05-27 2017-02-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34308B2 (ja) * 2014-11-27 2017-05-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283201B2 (ja) * 2019-04-24 2023-05-3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0983B2 (ja) * 1991-11-11 2002-10-0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898832B2 (ja) * 1992-09-30 1999-06-0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7237408A (ja) * 1994-02-28 1995-09-12 Bridgestone Corp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JP3315366B2 (ja) * 1998-05-13 2002-08-19 オーツタイヤ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431871B2 (ja) * 1999-11-19 2003-07-2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657934B2 (ja) * 2002-09-19 2005-06-0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タイヤ
JP4268576B2 (ja) * 2004-08-23 2009-05-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7923A (zh) * 2014-05-01 2017-02-2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5644271A (zh) * 2014-11-27 2016-06-0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重载充气轮胎
CN105644271B (zh) * 2014-11-27 2019-10-29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重载充气轮胎
CN107000502A (zh) * 2014-12-08 2017-08-01 普利司通美国轮胎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感测错位花纹
CN107791751A (zh) * 2016-08-31 2018-03-1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08883669A (zh) * 2016-08-31 2018-11-23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8883669B (zh) * 2016-08-31 2020-09-22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791751B (zh) * 2016-08-31 2021-06-15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US11312181B2 (en) 2016-08-31 2022-04-26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20270A (ja) 2008-05-29
CN101181862B (zh) 2012-04-11
JP5032829B2 (ja)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1862B (zh) 充气轮胎
CN101531122B (zh) 无防滑钉轮胎
US10894446B2 (en) Tire
CN101992660B (zh) 充气轮胎
CN101249778B (zh) 无钉轮胎
EP2671710B1 (en) Tire vulcanization mold and use of the mold
CN103863016B (zh) 充气轮胎
CN101758745B (zh) 充气轮胎
CN102039787B (zh) 充气轮胎
EP3213932B1 (en) Tire
CN103895453B (zh) 充气轮胎
CN101407159B (zh) 充气轮胎
CN101920636A (zh) 充气轮胎
CN101856954A (zh) 充气轮胎
CN102442164A (zh) 充气轮胎
CN102310722A (zh) 充气轮胎
CN107757260A (zh) 轮胎
CN104723798A (zh) 重载荷用轮胎
US10926585B2 (en) Tire with tie bars
US20220063344A1 (en) Tire
CN108068558A (zh) 轮胎
CN102463853A (zh) 载重充气轮胎
CN101177107B (zh) 充气轮胎
CN104044407A (zh) 充气轮胎
CN106604833A (zh) 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