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4271A - 重载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重载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44271A
CN105644271A CN201510830607.7A CN201510830607A CN105644271A CN 105644271 A CN105644271 A CN 105644271A CN 201510830607 A CN201510830607 A CN 201510830607A CN 105644271 A CN105644271 A CN 105644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protuberance
middle portion
end sections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306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44271B (zh
Inventor
松田佳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403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3430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578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2657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44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4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44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4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11Patterns comprising tread lugs arranged parallel or oblique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Patterns comprising isolated re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4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continuous circumferential ribs, e.g. zig-zag
    • B60C11/042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continuous circumferential ribs, e.g. zig-zag fur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1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isolated elements, e.g. b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125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arranged at the groove bott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69Tie bars for linking block elements and bridging the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inusoidal or zigzag at the tread surfac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载充气轮胎,该重载充气轮胎包括胎面部,该胎面部包括由多个周向延伸的主沟槽和多个横向沟槽分隔开的多个区块。这些区块中的至少一个区块设置有两个轴向延伸的胎纹沟以将区块划分为第一端部部分、第二端部部分、以及在第一端部部分与第二端部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第一端部部分包括第一突出部,该第一突出部从中间部分沿区块宽度方向向外突出而使得能够形成阶梯型侧部,并且第二端部部分包括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从中间部分沿与第一突出部相反的区块宽度方向向外突出而使得能够形成阶梯型侧部。

Description

重载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载充气轮胎,并且具体地,涉及可以呈现优异的湿地性能以及雪上性能的重载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特许申请公报No.2005-280457公开了一种包括下述胎面部的重载充气轮胎,所述胎面部设置有由周向延伸的主沟槽和横向沟槽分隔开的多个胎面区块。每个胎面区块设置有两个轴向延伸的胎纹沟以将区块划分为三个部分,所述三个部分包括一对端部部分以及在所述一对端部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区块的多个部分的每个边缘可以通过刮擦道路相对于结冰道路产生大的摩擦力。此外,区块的端部部分中的每个端部部分包括从中间部分沿区块宽度方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各个突出部可以通过剪断被压缩在主沟槽中的雪柱来增大在积雪道路上的牵引力。
遗憾的是,由于各个突出部在轮胎周向方向上紧密地定位在同一侧上,在行驶期间相邻突出部之间的空间趋于被雪堵塞。这可能引起雪上性能劣化以及湿地性能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传统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呈现优异的湿地性能以及雪上性能的重载充气轮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重载充气轮胎包括胎面部,该胎面部包括由多个周向延伸的主沟槽和多个横向沟槽分隔开的多个区块。区块中的至少一个区块设置有两个轴向延伸的胎纹沟以将区块划分为第一端部部分、第二端部部分、以及位于第一端部部分与第二端部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第一端部部分包括第一突出部,该第一突出部从中间部分沿区块宽度方向向外突出而使得能够形成阶梯型侧部,并且第二端部部分包括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从中间部分沿与第一突出部相反的区块宽度方向向外突出而使得能够形成阶梯型侧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在胎面部的平面图中,中间部分可以具有一对侧边缘,所述一对侧边缘中的每一侧边缘面向主沟槽中的对应一个主沟槽。所述一对侧边缘可以沿相同方向倾斜,并且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中的每一者均可以具有沿与侧边缘相同的方向倾斜的边缘。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第一突出部可以具有相对于中间部分的对应侧边缘的延长线的第一最大突出长度,该第一最大突出长度在区块宽度的0.10倍至0.25倍的范围内,并且第二突出部可以具有相对于中间部分的对应侧边缘的延长线的第二最大突出长度,该第二最大突出长度在区块宽度的0.10倍至0.25倍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区块可以包括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该第一区块的第一最大突出长度可以与第二最大突出长度大致相同,并且第二区块的第一最大突出长度可以与第二最大突出长度不同。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胎面部还可以包括第一区块列,该第一区块列包括在轮胎的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的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胎面部还可以包括第二区块列,该第二区块列仅包括多个第一区块,并且第一区块列和第二区块列在轴向上相邻地布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第一端部在第一突出部的轴向相反侧上还可以包括第一非突出部,并且第一非突出部可以不沿区块宽度方向从中间部分向外突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在胎面部的平面图中,中间部分可以具有一对侧边缘,所述一对侧边缘中的每一侧边缘面向主沟槽中的对应一个主沟槽,所述一对侧边缘可以沿相同方向倾斜,并且第一非突出部可以沿与中间部分的侧边缘相反的方向倾斜。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第二端部部分在第二突出部的轴向相反侧上还可以包括第二未突出部,并且第二非突出部可以不沿区块宽度方向从中间部分突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在胎面部的平面图中,中间部分可以具有一对侧边缘,所述一对侧边缘中的每一侧边缘面向主沟槽中的对应一个主沟槽,所述一对侧边缘可以沿相同方向倾斜,并且第二非突出部可以沿与中间部分的侧边缘相反的方向倾斜。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中间部分可以具有一对侧边缘,所述一对侧边缘中的每一侧边缘面向主沟槽中的对应一个主沟槽,横向沟槽中的邻近于第一端部部分布置的至少一个横向沟槽可以设置有底部凸起的连接条,并且连接条可以沿横向沟槽延伸成与中间部分的对应于第一突出部的侧边缘的延长线相交。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第一端部部分具有面向横向沟槽中的一个横向沟槽的以直线的方式延伸的横向边缘,第一突出部可以从延长线沿区块宽度方向向外突出,并且连接条相对于延长线的轴向突出长度可以在第一端部部分相对于延长线的轴向突出长度的0.2倍至0.8倍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重载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中央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示出的中央区块的放大图。
图4是沿图3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中央部的放大图。
图6是沿图5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7是图1中示出的中间部的放大图。
图8是图1中示出的内胎肩部和外胎肩部的放大图。
图9是根据比较实施方式的重载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当指出的是,在整个公开中,相似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重载充气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例如,重载充气轮胎1优选地可以被实施为冬季轮胎。轮胎1的胎面部2设置有多个周向延伸的主沟槽3、多个轴向延伸的横向沟槽7以及通过这些沟槽划分开的多个区块8。
主沟槽3包括至少一个中央主沟槽4、至少一个胎肩主沟槽5以及至少一个胎肩窄沟槽6。
例如,至少一个中央主沟槽4布置成靠近于轮胎赤道线C。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中央主沟槽4和4沿轮胎的周向方向布置且连续地延伸。
胎肩主沟槽5在轮胎赤道线C的每侧上布置在中央主沟槽3的轴向上的外部。每个胎肩主沟槽5沿轮胎的周向方向连续地延伸。
优选地,中央主沟槽4的沟槽宽度W1和胎肩主沟槽5的沟槽宽度W2可以分别设定在胎面宽度TW的0.3%至8.0%的范围内。优选地,中央主沟槽4的深度和胎肩主沟槽5的深度可以设定在10mm至25mm的范围内。
胎面宽度TW定义为在正常充气无负荷条件下所测量的宽度,其为胎面边缘Te与Te之间的轴向距离。正常充气无负荷条件是这样的:轮胎1以标准压力安装在标准轮辋上,而不加载轮胎负荷。
在轮胎赤道线C的每一侧中,胎面边缘Te指的是当轮胎的外倾角为零时在正常充气加载条件下产生的胎面部2的地面接触区片的轴向上的最外边缘。正常充气加载条件是这样的:轮胎1以标准压力安装在标准轮辋上,并且加载有标准轮胎负荷。
标准轮辋是由标准组织官方批准或推荐用于轮胎的轮辋,其中,例如,标准轮辋是JATMA(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中规定的“标准轮辋(standardrim)”、ETRTO(欧洲轮胎与轮辋技术组织)中的“测量轮辋(MeasuringRim)”、以及TRA(美国轮胎轮辋协会)中的“设计轮辋(DesignRim)”等。
标准压力是由标准组织官方批准或推荐用于轮胎的标准压力,其中,例如,标准压力是JATMA中的“最大空气压力(maximumairpressure)”、ETRTO中的“充气压力(InflationPressure)”、以及TRA中的在“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表中给出的最大压力等。
标准轮胎负荷由标准组织官方批准或推荐用于轮胎的轮胎负荷,其中,标准负荷是JATMA中的“最大负荷能力(maximumloadcapacity)”、ETRTO中的“负荷能力(LoadCapacity)”、以及TRA中的在上述表中给出的最大值等。
在包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的该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轮胎的各种尺寸、位置等指的是在轮胎的正常充气无负荷条件下的尺寸、位置等。
胎肩窄沟槽6布置成靠近于胎面边缘Te,并且在轮胎赤道线C的每一侧上沿轮胎的周向方向以直线的方式连续地延伸。
胎肩窄沟槽6的宽度W3小于中央主沟槽4的宽度和胎肩主沟槽5的宽度。例如,胎肩窄沟槽6的宽度W3可以设定在胎肩主沟槽5的宽度W2的0.10倍至0.15倍的范围内。此外,胎肩窄沟槽6的深度小于中央主沟槽4的深度和胎肩主沟槽5的深度。例如,胎肩窄沟槽6的深度可以设定在5mm至13mm的范围内。
胎面部2由中央主沟槽4、胎肩主沟槽5以及胎肩窄沟槽6分隔成中央部10、一对中间部11、一对内胎肩部12以及一对外胎肩部13。
图2示出了中央部10的放大图。如图2中所示,中央部10布置在所述一对中央主沟槽4与4之间。中央部10设置有多个中央横向沟槽14以形成多个中央区块15。
每个中央横向沟槽延伸成使得一个中央主沟槽与另一个中央主沟槽相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中央横向沟槽14中的以直线的方式延伸,并且沿相同方向倾斜。
优选地,中央横向沟槽14具有相对于轮胎的轴向方向的在3度至7度的范围内的角θ1,以及在5mm至10mm的范围内的宽度W6。
图3示出了中央区块15的放大图。如图3中所示,中央区块15设置有两个轴向延伸的胎纹沟18以将区块15划分为第一端部部分21、第二端部部分22、以及在第一端部部分21与第二端部部分22之间的中间部分24。
胎纹沟18沿中央横向沟槽14延伸(图2中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胎纹沟18彼此大致平行地延伸。替代性地,每个胎纹沟18可以以相对于轮胎的轴向方向的不同的角度延伸。
图4示出了沿图3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如图3和图4中所示,例如,每个胎纹沟18具有在5mm至10mm的范围内的深度d1。胎纹沟18包括具有大致恒定的宽度的主部3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胎纹沟18的顶部处设置有宽度增大部35。
在胎面部2的平面图中,胎纹沟18的主部34以锯齿形的方式延伸。主部34优选地具有在0.3mm至1.0mm的范围内的宽度W4以及在4.0mm至9.5mm的范围内的深度d2。
在胎面部2的平面图中,宽度增大部35以直线的方式延伸,并且更具体地,以与宽度增大部35的幅度中心线平行的方式延伸。优选地,例如,宽度增大部35具有在0.5mm至2.0mm的范围内的宽度W5以及在0.5mm至1.5mm的范围内的深度d3。在本实施方式中,胎纹沟18的主部34位于宽度增大部35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处。具有主部34和宽度增大部35的胎纹沟18当与道路相接触时可以通过吸起结冰道路上的水来呈现优异的冰上性能。
如图3中所示,中央区块15包括第一端部部分21、第二端部部分22、以及在第一端部部分21与第二端部部分22之间的中间部分24。每个部分21、22以及24形成为未设置有任何其他沟槽也未设置有胎纹沟的大致平的块。这些部分21、22以及24对抑制区块的不均匀磨损可以是有用的。
中间部分24具有大致四边形的顶面。中间部分24包括一对侧边缘36和36,所述一对侧边缘36和36各自中的每一侧边缘中央主沟槽4中的对应一个中央主沟槽,并且所述一对侧边缘36和36优选地沿相同方向倾斜。优选地,各个侧边缘36和36以直线的方式并且以彼此平行的方式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中间部分24具有形成为平行四边形的顶面。
第一端部部分21包括第一突出部26,该第一突出部26从中间部分24沿区块宽度方向向外突出而使得形成阶梯型侧部。第二端部部分22包括第二突出部27,该第二突出部27从中间部分24沿与第一突出部26相反的区块宽度方向向外突出而使得形成阶梯型侧部。
第一突出部26和第二突出部27可以通过将雪强力地压缩在相应的主沟槽中然后将其剪断来提供优异的雪上性能。
此外,由于第一突出部26和第二突出部27设置在不同的主沟槽中,各个突出部26和突出部27并未紧密地布置在相同的主沟槽中。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可以通过防止主沟槽的空隙的减小而在确保湿地性能的同时改善雪上性能。
第一突出部26包括面向中央主沟槽4的边缘37。边缘37包括长边缘37a和短边缘37b,该长边缘37a沿与中间部分24的侧边缘36相同的方向倾斜,该短边缘37b沿与中间部分24的侧边缘36相反的方向倾斜,并且长边缘37a和短边缘37b连接成形成突边型拐角部39。
类似地,第二突出部27包括面向中央主沟槽4的边缘38。边缘38包括长边缘38a和短边缘38b,该长边缘38a沿与中间部分24的侧边缘36相同的方向倾斜,该短边缘38b沿与中间部分24的侧边缘36相反的方向倾斜,并且长边缘38a和短边缘38b连接成形成突边型拐角部39。
第一突出部26和第二突出部27中的每一者均从中间部分24的侧边缘36的对应的延长线32沿区块宽度方向向外突出。
第一突出部26具有相对于中间部分24的对应侧边缘36的延长线32的轴向方向上的第一最大突出长度W7,该第一最大突出长度W7在下述范围内,即,不小于中央区块15的区块宽度W10(图2中所示)的0.10倍、更优选地不小于中央区块15的区块宽度W10的0.15倍,但优选地不大于中央区块15的区块宽度W10的0.25倍、更优选地不大于中央区块15的区块宽度W10的0.20倍。类似地,第二突出部27具有相对于中间部分24的对应侧边缘36的延长线32的轴向方向上的第二最大突出长度W8,该第二最大突出长度W8在下述范围内,即,不小于中央区块15的区块宽度W10(图2中所示)的0.10倍、更优选地不小于中央区块15的区块宽度W10的0.15倍,但优选地不大于中央区块15的区块宽度W10的0.25倍、更优选地不大于中央区块15的区块宽度W10的0.20倍。这些构型对以良好均衡的方式改善湿地性能和雪上性能可以进一步有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块15包括第一区块41,该第一区块41具有与第二最大突出长度W8大致相同的第一最大突出长度W7。这样的第一区块41可以防止端部部分21和端部部分22中的每一者的不均匀磨损。
第一端部部分21在第一突出部26的轴向上的相反侧上还包括第一非突出部28。第一非突出部28没有构造成沿区块宽度方向从中间部分24突出。类似地,第二端部部分22在第二突出部27的轴向上的相反侧上还包括第二非突出部29。第二非突出部29没有构造成沿区块宽度方向从中间部分24突出。
第一非突出部28构造为边缘33a,该边缘33a面向中央主沟槽4并且沿与中间部分24的侧边缘36相反的方向倾斜。第二非突出部29构造为边缘33b,边缘33b面向中央主沟槽4并且沿与中间部分24的侧边缘36相反的方向倾斜。第一非突出部28和第二非突出部29可以在多个方向上提供边缘效应以改善冰上性能。此外,这些非突出部28和非突出部29可以确保中央主沟槽4的足够的空隙以改善湿地性能。
如图3中所示,第一端部部分21的边缘33a连接至中间部分24的侧边缘36以形成朝向中央主沟槽4突出的拐角部23。第二端部部分22的边缘33b连接至侧边缘36以形成朝向中央主沟槽4突出的拐角部23。例如,具有V形边缘的各个拐角部23对于产生对诸如结冰道路和积雪道路的道路的较大的摩擦力可以是有用的。
此外,当第一端部部分21的边缘33a受到来自中央主沟槽4中的被压缩的雪的横向力时,第一端部部分21弹性变形成使得第一突出部26进一步突出至中央主沟槽4中。因此,第一突出部26能够进一步压缩被引入到中央主沟槽4中的雪,使得能够获得较大的剪切力。随后,当第一端部部分21从接触区片释放时,由第一突出部26保持的被压缩的雪也将被释放离开主沟槽。该动作对于防止堵塞中央主沟槽4可以是有用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第二端部部分22会产生相同的有益效果。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中央部10的放大图。如图5中所示,中央横向沟槽14可以设置有底部凸起的连接条40。连接条40可以防止中央区块15的过度变形以改善抗不均匀磨损能力。
图6示出了沿图5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如图6中所示,中央横向沟槽14在连接条40处具有深度d5,该深度d5在中央横向沟槽14的最大深度d4的0.4倍至0.6倍的范围内,以在确保雪上性能和湿地性能的同时改善抗不均匀磨损能力。返回参照图5,连接条40沿中央横向沟槽14延伸使得与中间部分24的一个侧边缘36的延长线32相交。这样的连接条40对于改善第一突出部26和第二突出部27的边缘效应可以是有用的。
为了进一步改善有益效果,连接条40相对于位于中央区块15的边缘33处的延长线32的轴向突出长度L1在下述范围内,即,不小于从第一突出部27的拐角部39至延长线32与中央区块15的边缘33相交处的交点43的轴向宽度W11的0.2倍、更优选地不小于该轴向宽度W11的0.4倍,但优选地不大于该轴向宽度W11的0.8倍、更优选地不大于该轴向宽度W11的0.6倍。
如图2中所示,中央部10优选地形成为仅包括第一区块41的第二区块列。这可以有助于防止车辆的偏斜行驶。
优选地,在周向相邻的一对中央区块15中,一对第一突出部26和26可以在一个中央横向沟槽14两侧邻近,以通过将雪强力地压缩在相邻突出部之间来进一步改善雪上牵引力。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对第二突出部27和27可以在一个中央横向沟槽14两侧邻近。
图7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左侧中间部11的放大图。如图7中所示,中间部11形成在中央主沟槽4与胎肩主沟槽5之间。中间部11设置有多个中间横向沟槽44以形成多个中间区块45。
每个中间横向沟槽44使中央主沟槽4与胎肩主沟槽5相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中间横向沟槽44沿与如图2中所示的中央横向沟槽14相反的方向相对于轮胎的轴向方向倾斜。此外,每个中间横向沟槽44沿轮胎的周向方向相对于每个中央横向沟槽14的布置在不同位置中。
每个中间区块45形成为与中央区块15(参见图3)相同的构型。
例如,中间部11形成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区块41和至少一个第二区块42的第一区块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区块41具有与第二最大突出长度W8大致相同的第一最大突出长度W7,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区块42具有与第二最大突出长度W8不同的第一最大突出长度W7。优选地,第一区块41和第二区块42沿轮胎的周向方向交替布置在中间部11中。该构型可以有助于防止雪堵塞主沟槽。
如图1中所示,形成为第一区块列的中间部11与形成为第二区块列的中央部10相邻。该构型通过提供各个区块在行驶期间的不同变形可以进一步有助于防止雪堵塞主沟槽。
例如,每个中间区块45设置成使得能够沿轮胎的周向方向相对于每个中央区块15以大致一半区片长度移位。该构型在确保排水性能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有助于防止雪堵塞主沟槽4。
如图7中所示,每个第二区块42的第一最大突出长度W7大于第二最大突出长度W8。优选地,第二区块42设置成使得第一突出部26轴向向外突出,并且第二突出部27轴向向内突出。通常,胎肩主沟槽5易受到比中央主沟槽4所受到的地面接触压力小的地面接触压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相对较大的最大突出长度的第一突出部26位于胎肩主沟槽5中,待从胎肩主沟槽5产生的雪剪切力可以被相对地增大,使得从中央主沟槽4和胎肩主沟槽5产生的相应的雪剪切力得以平衡。
优选地,第二区块42的第一最大突出长度W7在下述范围内,即,不小于第二最大突出长度W8的1.65倍、更优选地不小于第二最大突出长度W8的1.75倍,但优选地不大于第二最大突出长度W8的2.00倍、更优选地不大于第二最大突出长度W8的1.90倍。
图8示出了图1中的左侧内胎肩部12和左侧外胎肩部13的放大图。如图8中所示,内胎肩部12形成在胎肩主沟槽5与胎肩窄沟槽6之间。内胎肩部12设置有多个内胎肩横向沟槽47以形成多个内胎肩区块48。
每个内胎肩横向沟槽47使胎肩主沟槽5与胎肩窄沟槽6相连通。内胎肩横向沟槽47沿与中间横向沟槽44(图7中所示)相反的方向倾斜。此外,每个内胎肩横向沟槽47相对于每个中间横向沟槽44沿轮胎的周向方向布置在不同位置中。
每个内胎肩区块48设置有仅两个胎纹沟18以将该内胎肩区块划分为一对端部部分20、以及在所述一对端部部分20之间的中间部分24。
在内胎肩区块48中,端部部分20中的仅一个端部部分构造为突出部25,该突出部25从中间部分24沿区块宽度方向向外突出以形成阶梯型侧部。这样的内胎肩区块48可以在确保胎肩主沟槽5的排水性能的同时产生较大的雪剪切力。
外胎肩部13形成于胎肩窄沟槽6的轴向上的外部,并且设置有多个外胎肩横向沟槽49以形成多个外胎肩区块50。
每个外胎肩横向沟槽49沿轮胎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于每个内胎肩横向沟槽47沿轮胎的周向方向布置在不同位置中。优选地,外胎肩横向沟槽49具有朝向胎面边缘Te增大的宽度以改善湿地性能以及漂移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胎肩横向沟槽49包括第一外胎肩横向沟槽51和第二外胎肩横向沟槽52,第一外胎肩横向沟槽51具有一宽度,第二外胎肩横向沟槽52的宽度小于第一外胎肩横向沟槽51的宽度,并且第一外胎肩横向沟槽51和第二外胎肩横向沟槽52沿轮胎的周向方向交替布置。
外胎肩区块50设置有至少一个胎纹沟54,该胎纹沟54从区块的轴向上的外侧边缘53轴向向内延伸而未到达胎肩窄沟槽6。胎纹沟54对于在改善漂移性能的同时防止外胎肩区块50的缺损可以是有用的。
优选地,胎纹沟54可以弯曲成包括沿轮胎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纵向部。此外,至少一个胎纹沟54可以包括一对胎纹沟54a和54b,所述一对胎纹沟54a和54b中的每一者均具有纵向部,这些纵向部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该构型可以通过使外胎肩区块50的刚度缓和来改善漂移性能,以及通过防止胎纹沟的轴向上的内端中产生裂纹来改善区块的抗裂性能。
虽然已经对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的特定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所说明的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各种方面进行修改并执行。
示例
【示例1】
基于表1的细节制造了尺寸为11R22.5并具有图1和图9中所示的胎面花纹的重载充气轮胎,然后对该重载充气轮胎的雪上性能和湿地性能进行了试验。轮胎的通用规格和试验过程如下。
轮辋尺寸:8.25×22.5
内压力:900kPa
试验车辆:10吨卡车,其中,在该卡车的平台的前侧上具有5吨载荷
轮胎安装位置:所有车轮
雪上性能试验:
使上述试验车辆在积雪道路上行进,然后驾驶者通过他的感觉评价行驶性能。试验结果使用基于参照例1为100的分数示出。值越大,湿地性能越好。
湿地性能测试:
试验驾驶者在具有5mm深的水坑的湿柏油路上通过在发动机转速为1,500rpm时接合车辆的离合器而使用第二档位突然起动上述试验车辆,并且测量用于行驶至10m距离的时间。使用基于表1中的参照例1为100的指标对作为时间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指标越小,湿地性能越好。
试验结果在表1中示出。根据试验结果,证实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轮胎的雪上性能和湿地性能能够以良好均衡的方式得到改善。
【示例2】
基于表2的细节制造了尺寸为11R22.5的具有图1和图9中所示的胎面花纹的重载充气轮胎,然后对该重载充气轮胎的雪上性能、湿地性能和耐磨性进行试验。轮胎的通用规格以及雪上性能和湿地性能的试验过程与上文所述相同。耐磨性测试如下。
耐磨性测试:
使试验车辆在干柏油试验道路上行进一定距离,然后对中央区块的平均磨损量进行测量。使用基于参照例1为100的指标指示结果。值越小,性能越好。
试验结果在表2中示出。根据试验果,证实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轮胎的雪上性能和湿地性能能够以良好均衡的方式得到改善。

Claims (12)

1.一种重载充气轮胎,包括:
胎面部,所述胎面部包括由多个周向延伸的主沟槽和多个横向沟槽分隔开的多个区块;
所述区块中的至少一个区块设置有两个轴向延伸的胎纹沟以将所述区块划分为第一端部部分、第二端部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一端部部分与所述第二端部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
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包括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从所述中间部分沿区块宽度方向向外突出而使得形成阶梯型侧部;并且
所述第二端部部分包括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从所述中间部分沿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反的区块宽度方向向外突出而使得形成阶梯型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充气轮胎,
其中,在所述胎面部的平面图中,所述中间部分具有一对侧边缘,所述一对侧边缘中每一侧边缘面向所述主沟槽中的对应的一个主沟槽,所述一对侧边缘沿相同方向倾斜,并且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中的每一者均具有沿与所述侧边缘相同的方向倾斜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载充气轮胎,
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具有相对于所述中间部分的对应侧边缘的延长线的第一最大突出长度,所述第一最大突出长度在区块宽度的0.10倍至0.25倍的范围内,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相对于所述中间部分的对应侧边缘的延长线的第二最大突出长度,所述第二最大突出长度在所述区块宽度的0.10倍至0.25倍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载充气轮胎,
其中,所述区块包括第一区块和第二区块,所述第一区块的第一最大突出长度与第二最大突出长度大致相同,并且所述第二区块的第一最大突出长度与第二最大突出长度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载充气轮胎,
其中,所述胎面部还包括第一区块列,所述第一区块列包括在所述轮胎的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的所述第一区块和所述第二区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载充气轮胎,
其中,所述胎面部还包括第二区块列,所述第二区块列仅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区块,并且所述第一区块列和所述第二区块列在轴向上相邻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充气轮胎,
其中,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在所述第一突出部的轴向相反侧上还包括第一非突出部,并且所述第一非突出部没有沿所述区块宽度方向从所述中间部分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载充气轮胎,
其中,在所述胎面部的平面图中,所述中间部分具有一对侧边缘,所述一对侧边缘中的每一侧边缘面向所述主沟槽中的对应一个主沟槽,所述一对侧边缘沿相同方向倾斜,并且所述第一非突出部沿与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侧边缘相反的方向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充气轮胎,
其中,所述第二端部部分在所述第二突出部的轴向相反侧上还包括第二非突出部,并且所述第二非突出部没有沿所述区块宽度方向从所述中间部分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载充气轮胎,
其中,在所述胎面部的平面图中,所述中间部分具有一对侧边缘,所述一对侧边缘中的每一侧边缘面向所述主沟槽中的对应一个主沟槽,所述一对侧边缘沿相同方向倾斜,并且所述第二非突出部沿与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侧边缘相反的方向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充气轮胎,
其中,所述中间部分具有一对侧边缘,所述一对侧边缘中的每一侧边缘面向所述主沟槽中的对应一个主沟槽,所述横向沟槽中的邻近于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布置的至少一个横向沟槽设置有底部凸起的连接条,并且
所述连接条沿所述横向沟槽延伸成与所述中间部分的对应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所述侧边缘的延长线相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重载充气轮胎,
其中,所述第一端部部分具有面向所述横向沟槽中的一个横向沟槽的以直线的方式延伸的横向边缘,
所述第一突出部从所述延长线沿所述区块宽度方向向外突出,并且
所述连接条相对于所述延长线的轴向突出长度在所述第一端部部分相对于所述延长线的轴向突出长度的0.2倍至0.8倍的范围内。
CN201510830607.7A 2014-11-27 2015-11-25 重载充气轮胎 Active CN1056442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0397 2014-11-27
JP2014240397A JP6134308B2 (ja) 2014-11-27 2014-11-27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4-257824 2014-12-19
JP2014257824A JP6126572B2 (ja) 2014-12-19 2014-12-19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4271A true CN105644271A (zh) 2016-06-08
CN105644271B CN105644271B (zh) 2019-10-29

Family

ID=54542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30607.7A Active CN105644271B (zh) 2014-11-27 2015-11-25 重载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32669B2 (zh)
EP (1) EP3025878B1 (zh)
CN (1) CN1056442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248574S (en) * 1976-01-16 1978-07-18 Roger Graham Bowl for a smoking device
JP6367139B2 (ja) * 2015-02-27 2018-08-01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DE102016117816A1 (de) * 2015-10-06 2017-04-06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Luftreifen
EP3378678B1 (en) * 2017-03-24 2021-01-20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Tire
CA181432S (en) * 2018-01-17 2019-03-13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Tir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0916A1 (en) * 1992-09-30 1994-04-0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JP2003118320A (ja) * 2001-10-15 2003-04-23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5138713A (ja) * 2003-11-06 2005-06-0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181862A (zh) * 2006-11-13 2008-05-2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US20110209806A1 (en) * 2010-03-01 2011-09-01 Masahiro Kishida Pneumatic tire
US20120006456A1 (en) * 2009-01-26 2012-01-1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US20130105052A1 (en) * 2011-10-26 2013-05-02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Heavy duty pneumatic tire
CN103991337A (zh) * 2013-02-19 2014-08-2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8536A (en) * 1990-05-10 1992-02-18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ll season type tire tread
JP4198199B2 (ja) * 1995-11-10 2008-12-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315366B2 (ja) * 1998-05-13 2002-08-19 オーツタイヤ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03013881A1 (en) * 2001-08-03 2003-02-20 Pirelli Pneumatici S.P.A. Tyre,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snow-covered ground
JP4445307B2 (ja) 2004-03-29 2010-04-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6188185A (ja) * 2005-01-07 2006-07-20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AU2014227282B2 (en) * 2013-03-06 2016-03-17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EP2905150B1 (en) * 2013-05-27 2016-01-06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imited Pneumatic tire
JP5806707B2 (ja) * 2013-07-03 2015-11-1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0916A1 (en) * 1992-09-30 1994-04-0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JP2003118320A (ja) * 2001-10-15 2003-04-23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5138713A (ja) * 2003-11-06 2005-06-0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181862A (zh) * 2006-11-13 2008-05-2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US20120006456A1 (en) * 2009-01-26 2012-01-12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US20110209806A1 (en) * 2010-03-01 2011-09-01 Masahiro Kishida Pneumatic tire
US20130105052A1 (en) * 2011-10-26 2013-05-02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Heavy duty pneumatic tire
CN103991337A (zh) * 2013-02-19 2014-08-2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52089A1 (en) 2016-06-02
EP3025878B1 (en) 2018-06-06
US10232669B2 (en) 2019-03-19
EP3025878A1 (en) 2016-06-01
CN105644271B (zh)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4446B2 (en) Tire
US10792957B2 (en) Pneumatic tire
US10836215B2 (en) Tire
US8191590B2 (en) Studless tire
US9731555B2 (en) Pneumatic tire
EP3000622B1 (en) Pneumatic tire
US10703145B2 (en) Pneumatic tire
EP3213932B1 (en) Tire
US10471777B2 (en) Pneumatic tire
US11192404B2 (en) Tyre
CN108263146B (zh) 轮胎
CN110406327B (zh) 轮胎
EP2452836B1 (en) Heavy duty pneumatic tire
CN105644271A (zh) 重载充气轮胎
EP3189981B1 (en) Tire
EP3031624B1 (en) Pneumatic tire
JP528247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345192B2 (en) Tyre
EP3075571A2 (en) Tire
EP3321103B1 (en) Heavy duty tire
US11724548B2 (en) Tire
CN110341389B (zh) 轮胎
CN112829520B (zh) 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