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7232A - 电动马达中的刷握 - Google Patents

电动马达中的刷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7232A
CN101167232A CNA2006800144232A CN200680014423A CN101167232A CN 101167232 A CN101167232 A CN 101167232A CN A2006800144232 A CNA2006800144232 A CN A2006800144232A CN 200680014423 A CN200680014423 A CN 200680014423A CN 101167232 A CN101167232 A CN 101167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carrier
brush
yoke
carriage
elastomeric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44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7232B (zh
Inventor
山本勉
近藤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a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67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7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7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72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4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 H02K5/143Means for supporting or protecting brushes or brush holders for cooperation with commutators
    • H02K5/148Slidably supported brus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马达中的刷握,在有底筒形的磁轭与覆盖该磁轭开口的托架之间保持刷握,可实现小径紧凑化。使用第一盘部(8)和第二盘部(9)构成刷握(7),所述第一盘部(8)形成有电刷收容部(11)的三个侧片部(11b)、(11c),所述第二盘部(9)形成有电刷收容部的底片部,在刷握(7)的托架(6)侧形成环状的抵接面(8k),该抵接面(8k)通过第一盘部(8)和第二盘部(9)构成,包括电刷收容部(11)的底片部(9b),在该抵接面(8k)和托架(6)的内径侧盘面(6h)之间安装具有外径侧片部(16a)、内径侧片部(16b)以及将其连接的连接片部(16c)的托架侧弹性部件(16)。

Description

电动马达中的刷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搭载在车辆上的电气部件等的电动马达中的刷握。
背景技术
在这种电动马达中,一般具有以下构成,即,将具有形成电刷收容部的盘部的刷握夹持状地保持在有底筒形的磁轭和覆盖该磁轭开口的托架之间。这样构成的情况下,需要防止刷握相对于磁轭或托架转动或错位,因此,虽然有使用基于螺钉等的固定方法使三个零件一体化的方法,但这样做不仅组装作业麻烦且复杂,而且有作业工时增加或零件数量增加等问题。
作为改良措施,提出了利用螺钉等的固定方法将刷握、磁轭以及托架一体化的方案。作为这样的装置,例如,提出了以下的结构,即,在周方向形成多个从刷握的盘部外周向外径方向突出的突部,分别将管状的弹性部件外嵌安装在该突部上,将这样的结构嵌合支撑在形成于磁轭或壳体(相当于本发明的托架)的任何一方上的嵌合凹部上。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12209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必须在磁轭或壳体的外周形成用于嵌合突部的凹部,因此,磁轭或壳体的外径增大,具有与轻量、小型化背道而驰的问题。并且,在该结构中,必须将管状的弹性部件外嵌安装在形成于周方向的每个突部上,因此作业麻烦、还具有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这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以解决这些课题为目的而形成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电动马达中的刷握,在有底筒形的磁轭与覆盖该磁轭开口的托架之间保持具有收容电刷的电刷收容部的树脂制的刷握时,将第一盘部和第二盘部一体化、构成所述刷握,所述第一盘部一体形成有除了电刷收容部的底片部以外的三个侧片部,所述第二盘部具有电刷收容部的底片部,在刷握的托架侧的盘面上形成包括电刷收容部的底片部的环形的抵接面,将该抵接面形成为经由托架侧弹性部件、利用托架向磁轭侧按压的保持部。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托架侧弹性部件形成为平板环形。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在托架侧弹性部件上突出设置肋,使其与抵接面的接触为线接触。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刷握是如下的结构,即,在抵接面的外径侧形成向托架侧突出的环形的突起,而在托架的刷握侧的侧面上形成嵌入所述突起的环形的第一凹部,托架侧弹性部件具有安装在抵接面上的内径侧片部、安装在突起前端面和第一凹部槽底之间的外径侧片部、连接片部,该连接片部连接所述内径侧、外径侧片部并安装于第一凹部内侧周面和突起内侧周面之间。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在刷握上,向托架侧突出的引导片形成在抵接面的内径侧,而在托架上形成嵌入所述引导片、进行相互的定位的环形的第二凹部。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刷握和磁轭开口端部之间安装平板环形的磁轭侧弹性部件进行保持。
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托架侧弹性部件具有小于磁轭侧弹性部件的外径的外径。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托架形成的刷握保持部成为内径侧,可实现小型化。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不用螺钉固定等专门的固定方法就可切实地将刷握固定保持在托架上。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可提高密封性,并且可以以稳定的状态保持刷握。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可提高刷握和托架之间的密封性,并且可切实地进行固定保持,可进一步牢固地保持刷握,并且,可提高组装性,同时,可不破坏内、外径侧的各片部的各自的功能。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可容易进行组装刷握和托架时的径方向的定位。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可提高磁轭和托架之间的密封性,并且,不用螺钉固定等特别的固定方法就可切实地将刷握固定保持在磁轭上。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无需将磁轭和托架的形状形成特别的形状,可提高设计自由度,并且可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马达的局部剖面正视图。
图2(A)、(B)是图1的左侧视图和右侧视图。
图3(A)、(B)分别是刷握和托架的组装状态中的左侧视图和图3(A)的X-X剖视图。
图4(A)、(B)、(C)分别是刷握的左侧视图、图4(A)的X-X剖视图、图4(B)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图5(A)、(B)分别是第一盘部的右侧视图、刷握的右侧视图。
图6(A)、(B)、(C)、(D)是第二盘部的左侧视图、图6(A)的X-X剖视图、图6(A)的Y-Y剖视图、右侧视图。
图7(A)、(B)、(C)分别是托架侧弹性部件的左侧视图、图7(A)的X-X剖视图、图7(B)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中,1是构成安装在车辆上的电子部件的电动马达,在构成该电动马达1的有底筒形的磁轭2的筒底部2a上形成轴承部2b,在该轴承部2b上通过轴承3a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撑有马达轴3的基端部。层压多张芯材4a而构成的芯体4一体地外嵌在上述马达轴3上,多个线圈4b卷绕在该芯体4上。而且,整流子5以位于线圈4的前端侧的方式一体地外嵌在马达轴3上,在周方向设置在该整流子5的外周面的多个整流子片5a的整流子竖片5b上,悬绕着所述多个线圈4b的端部、进行与整流子片5a的电连接。并且,马达轴3的前端部经由轴承3b以可自动旋转的状态贯通式地支撑在贯通孔状的轴承部6a上,该轴承部6a形成在以覆盖磁轭2的开口端部的方式设置的托架6上。并且与现有的相同,在马达轴3的贯通前端部3c上连动连接有无图示的传动装置。
上述磁轭2构成为在筒内周面固定一对永久磁铁2c,由此在周方向形成一对磁极。并且,在磁轭2的筒开口端部一体形成凸缘部2d,该凸缘部2d向外径侧伸出、构成向径方向突出的接触面,该凸缘部2d构成用于保持后述的刷握7的磁轭侧保持部。
另一方面,上述托架6通过铝型材构成为如下结构,即,在盘状体的中央部形成贯通支撑马达轴3的上述轴承部6a,在托架6的外周部形成向磁轭2侧突出的突片部6b,该突片部6b的突出端面6c成为与凸缘部2c接触的接触面。而且,作为面对托架6的磁轭2侧的盘面6d、在位于轴承部6a和突片部6b之间的盘面6d上,两个第一、第二凹部6e、6f以在径方向排列的状态形成环形,外径侧的第一凹部6e形成为浅槽形,内径侧的第二凹部6f形成为比第一凹部6e深的深槽形。
并且,在上述磁轭2和托架6之间,将刷握7支撑在相当于马达轴3的整流子5的外嵌部位的轴方向位置。上述刷握7由具有规定的板厚的盘(圆板)状体构成,但本实施方式的刷握7通过将第二盘部9一体地装入第一盘部8而构成。
这些第一、第二盘部8、9都是通过将树脂材料一体模制成形而构成的,第一盘部8由具有规定板厚的圆板状体构成,在中央开设有用于松动嵌合整流子5的贯通孔8a,同时,在外周以向外径方向突出的状态形成联接器部8b。上述联接器部8b形成有朝向马达轴3的轴向的连接部,并且该联接器部8b以越过磁轭凸缘部2d、沿着磁轭2的外周的方式形成。并且,在上述第一盘部8的一对盘面中,一方的盘面(以下称为托架侧盘面)8c面对托架6,另一方的盘面(以下称为磁轭侧盘面)8d面对磁轭2。
并且,在磁轭侧盘面8d上一体形成向磁轭2侧突出的环形的第一引导片8e,通过将该第一引导片8e内嵌在磁轭2的开口端侧的筒内(嵌入),可进行刷握7和磁轭2的径方向定位,在该内嵌状态下,磁轭侧盘面8d上的第一引导片8e的外径侧的外径侧面8f与磁轭凸缘部2d相对(抵接),在该外径侧面8f和凸缘部2d之间安装磁轭侧弹性部件10。另外,磁轭侧弹性部件10是橡胶质弹性材料,一体形成平板环形。
在此,刷握7的联接器部8b向外径侧突出形成,由此超越凸缘部2d、位于沿着磁轭2的外周的部位,连接联接器部8b和磁轭侧盘面8d的连结部8g与外径侧面8f连续形成,与凸缘部2d接触,这些外径侧面8f和连结部8g成为保持在磁轭2上的刷握7侧的环形保持部。
而且,在第一盘部8的磁轭侧盘面8d上,以与径方向相对的状态一体形成一对电刷收容部11、一对保持柱13以及多个引导件15等必要的部件,所述一对保持柱13保持螺旋弹簧12a,该螺旋弹簧12a用于将收容在该电刷收容部11中的电刷12分别向内径侧按压、使其与整流子5的整流子片5a滑动接触;所述多个引导件15用于将与各电刷12连接的软辫线12b向被模制在第一盘部8上的一对端子板14侧引导。另外,上述各端子板14与被模制在联接器部8b上的一对端子板14a导通,通过使外部联接器与联接器部8b连接而导通外部电源,通过端子板14a、14向软辫线12b、电刷12以及整流子片5a供给电源,对线圈4b进行励磁。
在此,在图3中,螺旋弹簧12a处于如下状态,即,按压电刷12的按压片12c卡定在设置于电刷收容部11中的保持爪11a(设置在后述的上片部11b上)上,电刷12处于不受由螺旋弹簧12a形成的作用力的临时保持状态。并且,螺旋弹簧12a通过在将马达轴3装入刷握7的状态下解除按压片12c与保持爪11a的卡合、使其与电刷12的外径侧端面抵接,以此对电刷12向内径侧加力、按压在内径侧上(图3中的虚线)。
但是,上述第一盘部8是如上所述地将树脂材料一体模制成形而构成的,并且,成为在外径侧形成向磁轭2侧突出的第一引导片8e的结构。因此,在第一盘部8上形成电刷收容部11的情况下,作为电刷收容部11,需要形成具有用于围绕保持电刷12的四个侧面的四个侧面的结构,但为了模制成形该形状,在第一盘部8的径方向中心侧需要具有拔出型材的空间。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盘部8由于实施了小径化,因此不能确保朝向内径侧拔出型材的空间,在第一盘部8上,不能一次将电刷收容部11的四个侧面都进行模制成形。因此,形成在第一盘部8侧的电刷收容部11通过一次的模制成形只形成为轴方向磁轭2侧的侧面(上片部)11b和与周方向相对的一对侧片部11c的三个侧片部,在第一盘部8上不形成轴方向托架6侧的侧片部(底片部),该部位成为开口H。
另一方面,在第一盘部8的托架侧盘面8c上,第二引导片8h(相当于本发明的引导片)向托架6侧突出地形成在贯通孔8a的外径侧附近。上述第二引导片8h是将环形的突片的一部分切槽,具有从电刷收容部11形成部位起位于联接器部8b形成部位的相反侧的、在图4(B)中沿着大致整个下侧部位的第二引导片8h,和从电刷收容部11形成部位开始的上侧的第二引导片8h,该上侧的第二引导片8h在端子板14的设置部位被切槽。而且,在托架侧盘面8c上,向托架6侧突出的环形的突起8i一体形成在第二引导片8h的外径侧,将该突起8i的突起量设定成小于第二引导片8h的突起量。
并且,在第一盘部8的托架侧盘面8c中,包括电刷收容部11形成部位的下侧部位的、在第二引导片8h和突起8i之间的马达轴3方向的面位置,形成比上侧半部的第二引导片8h和突起8i之间的面位置更向磁轭2侧退避的台阶差面S。
并且,在与上述下侧的台阶差面S接触的状态下装入第二盘部9。即,第二盘部9具有紧贴在第一盘部8的台阶差面S上的平板状的半环形板体的板部9a,在该板部9a的两端部形成底片部形成部(底片部)9b,该底片部形成部9b覆盖一体形成在第一盘部8上的电刷收容部11的开口H、用于构成电刷收容部11的底片部。而且,第二盘部9的托架侧的盘面9c在板部9a部位和底片部形成部9b部位的两个部位形成为一个平面,并且,在将第二盘部9装入第一盘部8的状态下,与第一盘部8的上侧的托架侧盘面8c形成一个平面。这样,在刷握7的托架6侧,在第二引导片8h和突起8i之间,即,在突起8i的内径侧,在电刷收容部11的形成部位形成一个平面的且环形的抵接面8k,使该抵接面8k成为保持在托架6上的刷握7侧的保持部。另外,上述抵接面8k形成在外周侧面8f的更内径侧,该外周侧面8f成为保持在磁轭2上的保持部。
在此,就将第二盘部9装入第一盘部8进行说明,第二盘部9从第一盘部8的托架6侧进行组装,但在第一盘部8的突起8i上,向内径侧突出的卡定爪8m形成在图4中的下侧位置的内周面部位。并且,使图4中的下侧的第二引导片8h的周方向两端部,分别与形成于板部9a和底部形成用片部9b之间的、切成圆弧形的拐角部9d卡合,同时,使板部9a的下端部与上述卡定爪8m接触,以上述卡合部为定位支点压入板部9a,以此,在板部9a的下端部越过卡定爪8m、与第一盘部8的台阶差面S抵接的状态下一体地装入第二盘部9。顺便说一下,下侧的第二引导片8h的周方向两端部被切成倾斜状,使周长缩短成比突出端侧短。这样,使第二盘部9的拐角部9d和第二引导片8h的周方向两端部在第二引导片8h的突出端侧卡合,通过在该状态下按压,容易进行两者的一体化作业。
并且,刷握7和托架6是通过将形成在刷握7的第一盘部8上的联接器部8b嵌入切开托架6的突片部6b而形成的联接器部支撑部6g中来进行周方向的定位的,通过在使突起8i与托架6的第一凹部6e嵌合,使第二引导片8h在与托架6的第二凹部6f嵌合的状态下抵接,形成径方向的定位的状态。在该装入状态下,在刷握7的托架侧盘面8c中,位于突起8i外径侧的外周侧面8j和突片部6b的内径侧的盘面6d相对,同时,作为位于突起8i内径侧的保持部的抵接面8k与形成于第一、第二凹部6e、6f之间的内径侧盘面6h相对,将上述内径侧盘面6h设定为用于保持刷握7的托架侧保持部。
这样,在装入后的状态下,将托架侧弹性部件16安装在刷握7和托架6之间。上述托架侧弹性部件16是一体成形橡胶质弹性材料而形成,由位于外径侧的平板环形外径侧片部16a和位于内径侧的平板环形内径侧片部16b构成。并且,外径侧片部16a安装于突起8i的前端面和第一凹部6e的槽底面之间,内径侧片部16b相当于本发明的弹性部件,安装于通过第一、第二盘部8、9构成、成为保持部的抵接面8k,和形成于第一、第二凹部6e、6f之间的内径侧盘面6h之间。
而且,托架侧弹性部件16形成有位于上述外径侧片部16a和内径侧片部16b之间、在连接两者的状态下形成筒状的连接片部16c,外径侧片部16a和内径侧片部16b形成一体。该连接片部16c形成比上述外径侧片部16a薄的状态,以沿着突起8i的内侧内周面和第一凹部6e的内侧内周面之间的方式设置。
这样,使马达轴3贯通定位式地装入托架6的刷握7,通过将这样的结构装入磁轭2、形成电动马达1,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固定部2e和固定部6i进行对位来进行周方向的定位,所述固定部2e在磁轭2的突缘部2d上在周方向形成多个,所述固定部6i在托架6外周的突片部6b上在周方向形成多个,在通过使刷握7的向磁轭2侧突出的环形的第一引导片8e内嵌(嵌入)在磁轭2的开口端侧的筒内来进行径方向的定位的状态下进行组装。另外,在该组装的过程中,在第一盘部8的外周侧面8f和磁轭凸缘部2d之间如上所述地安装磁轭侧弹性部件10。
在这样组装的结构中,通过使从磁轭侧固定部2e插入的螺钉17与托架侧固定部6i的螺钉槽螺合,磁轭侧、托架侧弹性部件10、16分别成为被压扁的状态,磁轭、刷握7以及托架6形成一体。在此,在磁轭2和刷握7之间,磁轭2通过磁轭侧弹性部件10将外周侧面8f向托架7侧弹压、按压,并且,在刷握7和托架6之间,通过设置于位于突起8i内径侧的抵接面8k和内径侧盘面6h之间的托架侧弹性部件内径侧片部16b,托架6将抵接面8k向磁轭2侧弹压、按压,这样,外周侧面8f和抵接面8k在磁轭2与托架7之间被夹持成弹压状,刷握7在止转的状态下被固定保持。
而且,在托架侧弹性部件16的内径侧片部16b上,环形的第一肋16d和多个为了与该第一肋16d直交而朝向放射方向的第二肋16e在周方向上一体形成在面对刷握7侧的面上。这样,在刷握7侧的抵接面8k和托架侧弹性部件内径侧片部16b的抵接面上形成线接触状态,可减轻因使内径侧片部16b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内径侧片部16b的反弹力,可保持平衡地弹压刷握7。
并且,在刷握7和托架6之间,突起8i的前端面和第一凹部6e的槽底面通过托架侧弹性部件16的外径侧片部16a弹压状地面接触,这样,可切实地进行刷握7和托架6之间的密封并进行固定保持。
并且,此时,由于连接托架6侧的托架侧弹性部件16的连接片部16c形成薄壁状,因此,在负荷作用于外径侧片部16a、产生大的弹性变形时,该弹性变形的影响不会传递到内径侧片部16b。这样,作为一个部件的托架侧弹性部件16,组装简便,并且,外径侧片部16a和内径侧片部16b分别弹性变形、发挥各自的密封功能、固定保持功能,而且此时,这些功能不相互破坏,可确实地发挥这些功能。
在如上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电动马达1的刷握7不用螺钉固定等的固定方法就可夹持状地保持在磁轭2和托架6之间。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磁轭2和托架6在与刷握7之间安装有分别在径方向具有规定长度的平板环形的磁轭弹性部件10、托架侧弹性部件16,经由这些弹性部件16、10,利用从磁轭2侧向着托架6侧的作用力、从托架6侧向磁轭2侧的作用力分别弹压作为刷握7的保持部的环形的外周侧面8f以及环形的抵接面8k,因此,刷握7被弹压状地夹持在这些部件之间,可切实地进行在止转状态下的固定保持。其结果,无需像现有的那样,在刷握的外周设置向外径侧突出的突部,在磁轭或壳体上形成突部嵌入部位等形成特别的形状,而且无需将磁轭2或托架6的外径形成大径,可实现小型化。
并且,在托架6与刷握7之间形成如下结构,即,内径侧盘面6h通过托架侧弹性部件16的内径侧片部16b向磁轭2侧弹压,相对于作为刷握7的电刷收容部11形成部位的抵接面8k进行保持,因此,可尽可能地使托架6的外径小型化。
并且,在该装置中,将刷握7形成使第一盘部8和第二盘部9一体化的结构,所述第一盘部8一体形成除了电刷收容部11的底边部以外的三个侧片部11b、11c;所述第二盘部9具有覆盖电刷收容部11的开口H、作为底片部的底片部形成部9b,在形成电刷收容部11的部位,形成接触托架侧弹性部件16的内径侧片部16b的抵接面8k,将该抵接面8k作为刷握7的保持部,在与托架6的内径侧盘面6g之间安装托架侧弹性部件16,由于这样地构成,无需为了确保(形成)用于固定保持刷握7的部位而使托架6大径化,可将第一盘部8形成为小径,并且,形成在电刷收容部11上的开口H由于被第二盘部9的底片部形成部9b覆盖,因此,电刷12的底面不从刷握7露出,电刷收容部11上的绝缘性好。
并且,在该装置中,在托架侧弹性部件16的内径侧片部16b上形成向刷握7(抵接面8k)侧突出的环形的第一肋16d和多个放射状的第二肋16e,形成与抵接面8k线接触的结构,因此,即使在过量的负荷作用在内径侧片部16b上的情况下,通过因内径侧片部16b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反弹力,刷握7也不会从托架6上浮起,可使内径侧片部16b的应力平衡,可实现稳定的刷握7的保持。
而且,在该装置中,在刷握7和托架6之间形成如下的结构,即,在刷握7侧形成环形的突起8i,在该突起8i的前端面和托架6之间安装托架侧弹性部件16的外径侧片部16a,因此,可实现这些部件之间的密封,同时,可进一步确保固定保持。
并且,在该装置中,在托架6上形成嵌入刷握7的突起8i的环形的第一凹部6e,在托架侧弹性部件16上形成安装于突起8i的前端面和第一凹部6e的槽底之间的外径侧片部16a以及具有径方向的规定长度的内径侧片部16b,该外径侧片部16a安装于形成于刷握7的突起8i形成部位的内径侧的环形的抵接面8k与托架6的第一凹部6e形成部位的内径侧盘面6h之间,因此,在突起8i的内径侧部位,可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保持,实现更牢固地保持刷握7。并且,外径侧片部16a和内径侧片部16b之间通过连接片部16c连接,可作为一个弹性部件装入刷握7和托架之间,可提高组装性。而且,在托架侧弹性部件16中,内径侧片部16b和外径侧片部16a之间通过连接片部16c连接,可作为一个弹性部件组装在刷握7和托架之间,可提高组装性。并且,虽然是一个部件,但连接各片部16a、16b的连接片部16c形成薄壁状,因此,即使在为了充分发挥密封功能、外径侧片部16a的弹性变形很大的情况下,连接片部16c也将吸收该变形,可避免传递到内径侧片部16b的问题,可分别充分发挥单独的功能而不会相互破坏,因此,不会发生外径侧片部16a的密封功能差的问题。
这样,通过安装作为一个弹性部件的托架侧弹性部件16,可确保刷握7和托架6之间的密封性,并且可进行固定保持,在刷握7上,向托架6侧突出的第二引导片8h形成在与托架侧弹性部件16的抵接面的内径侧,而在托架6上形成嵌入上述引导片8h的第二凹部(引导凹部)6f,因此,容易进行组装刷握7和托架6时的径方向的定位。
而且,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磁轭侧弹性部件10,可提高磁轭2和托架6的密封性,不用螺钉固定等特别的固定方法就可切实地将刷握固定保持在磁轭上。并且,设置在托架6侧的托架侧弹性部件16和设置在磁轭2侧的磁轭侧弹性部件10不仅各形状不同,而且,外径也不同,磁轭2按压刷握7的径方向位置和托架6按压刷握7的位置在径方向错位设置,因此,无需要求磁轭2和托架6是用于将刷握7夹持状地固定保持的特别形状,不仅可提高设计自由度,而且可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用于电动马达中的刷握的保持结构,该电动马达构成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气部件等,由于无需在磁轭或壳体的外周形成用于嵌合突部的凹部,因此,磁轭或壳体可形成小的外径,实现轻量化、小型化,而且,由于无需将管状的弹性部件外嵌安装在形成于周方向的突部上,因此可提高生产效率。

Claims (7)

1.一种电动马达中的刷握,其特征在于,在有底筒形的磁轭与覆盖该磁轭开口的托架之间保持具有收容电刷的电刷收容部的树脂制的刷握时,将第一盘部和第二盘部一体化、构成所述刷握,所述第一盘部一体形成有除了电刷收容部的底片部以外的三个侧片部,所述第二盘部具有电刷收容部的底片部,在刷握的托架侧的盘面上形成包括电刷收容部的底片部的环形的抵接面,将该抵接面形成为经由托架侧弹性部件、利用托架向磁轭侧按压的保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马达中的刷握,其特征在于,托架侧弹性部件形成为平板环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马达中的刷握,其特征在于,在托架侧弹性部件上突出设置肋,使其与抵接面的接触为线接触。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中的刷握,其特征在于,刷握是如下的结构,即,在抵接面的外径侧形成向托架侧突出的环形的突起,而在托架的刷握侧的侧面上形成嵌入所述突起的环形的第一凹部,托架侧弹性部件具有安装在抵接面上的内径侧片部、安装在突起前端面和第一凹部槽底之间的外径侧片部、连接片部,该连接片部连接所述内径侧、外径侧片部并安装于第一凹部内侧周面和突起内侧周面之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中的刷握,其特征在于,在刷握上,向托架侧突出的引导片形成在抵接面的内径侧,而在托架上形成嵌入所述引导片、进行相互的定位的环形的第二凹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中的刷握,其特征在于,刷握和磁轭开口端部之间安装平板环形的磁轭侧弹性部件进行保持。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马达中的刷握,其特征在于,托架侧弹性部件具有小于磁轭侧弹性部件的外径的外径。
CN2006800144232A 2005-05-02 2006-04-28 电动马达中的刷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72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4218/2005 2005-05-02
JP2005134218 2005-05-02
JP134219/2005 2005-05-02
JP2005134219 2005-05-02
PCT/JP2006/308945 WO2006120934A1 (ja) 2005-05-02 2006-04-28 電動モータにおけるブラシホル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7232A true CN101167232A (zh) 2008-04-23
CN101167232B CN101167232B (zh) 2011-09-21

Family

ID=3739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442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7232B (zh) 2005-05-02 2006-04-28 电动马达中的刷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71505B2 (zh)
EP (1) EP1881585B1 (zh)
JP (1) JP4785852B2 (zh)
CN (1) CN101167232B (zh)
WO (1) WO200612093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6480A (zh) * 2015-03-31 2016-10-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6374670A (zh) * 2015-07-21 2017-02-0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9983668A (zh) * 2016-11-23 2019-07-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1654149A (zh) * 2020-05-19 2020-09-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连接结构及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61305B2 (ja) * 2007-12-28 2012-01-25 マブチ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有ブラシdcモータのケース蓋組立体
JP5431042B2 (ja) * 2009-06-25 2014-03-05 アスモ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
US9601967B2 (en) 2014-05-02 2017-03-21 The Scott Fetzer Company Electric motor brush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492892B2 (ja) * 2015-03-31 2019-04-03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45642U (de) * 1966-07-15 1966-09-08 Rau Swf Autozubehoer Kollektormotor.
FR2402964A1 (fr) * 1977-09-13 1979-04-06 Paris & Du Rhone Moteur electrique
JPS59216438A (ja) * 1983-05-20 1984-12-06 Nippon Denso Co Ltd ブラシホルダ
JPH0729718Y2 (ja) * 1989-04-21 1995-07-05 株式会社三ツ葉電機製作所 モータ
JPH02139455A (ja) * 1989-09-01 1990-05-29 Tsudakoma Corp よこ糸移送方法
GB2248348B (en) * 1990-09-28 1994-04-27 Johnson Electric Sa A brush holder for an electric motor
JPH0729718A (ja) 1993-06-25 1995-01-31 Sony Corp 高密度フェライトの製造方法
JP2001112209A (ja) 1999-10-05 2001-04-20 Asmo Co Ltd ブラシホルダのフローティング取付構造
JP2001218420A (ja) * 2000-02-20 2001-08-10 Asmo Co Ltd モ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59188B1 (en) * 2000-07-31 2002-10-01 Valeo Electrical Systems, Inc. Integral brush holder gasket
CN2443508Y (zh) * 2000-07-31 2001-08-15 吴旭升 碳刷组件
MXPA02008073A (es) * 2000-12-21 2003-02-27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Ensamble de portaescobillas para una maquina electrica.
JP4307892B2 (ja) * 2003-04-14 2009-08-05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電動モータ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26480A (zh) * 2015-03-31 2016-10-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6026480B (zh) * 2015-03-31 2018-10-1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6374670A (zh) * 2015-07-21 2017-02-0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6374670B (zh) * 2015-07-21 2018-11-2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9983668A (zh) * 2016-11-23 2019-07-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9983669A (zh) * 2016-11-23 2019-07-0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9983668B (zh) * 2016-11-23 2020-12-0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US11088594B2 (en) 2016-11-23 2021-08-10 Nidec Corporation Mo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CN109983669B (zh) * 2016-11-23 2021-08-3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和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11654149A (zh) * 2020-05-19 2020-09-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连接结构及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81585B1 (en) 2015-09-16
WO2006120934A1 (ja) 2006-11-16
EP1881585A4 (en) 2014-01-08
EP1881585A1 (en) 2008-01-23
JPWO2006120934A1 (ja) 2008-12-18
US20090058220A1 (en) 2009-03-05
CN101167232B (zh) 2011-09-21
JP4785852B2 (ja) 2011-10-05
US7671505B2 (en) 2010-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7232B (zh) 电动马达中的刷握
US10185117B2 (en) Voice coil motor
US9136744B2 (en) Electric motor with reduced axial footprint
EP3471243B1 (en) Ground terminal, cover assembly and motor comprising same
US20110051265A1 (en) Lens Drive Device
US9461518B2 (en) Stepping motor
US9557564B2 (en) Rotary body driving apparatus
KR102216550B1 (ko) 공기베어링장치
CN101533142B (zh) 镜头模组
EP1024582B1 (en) Small-sized motor
JP2009195800A (ja) 振動発生装置
US6603235B1 (en) Small-sized motor having a brush unit with an improved brush arm and terminal connections
JP2009028642A (ja) 振動発生装置
JP5560486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WO1998038832A1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comprising spring contacts formed with at least one bend
JP5113033B2 (ja) 回転型電気部品
US20120185885A1 (en) Turn table for spindle motor and spindle motor having the same
JP2014011868A (ja) 直流電動機
JP3682592B2 (ja) 小型モータ
CN217522933U (zh) 麦克风装置
CN213151787U (zh) 一种无刷电机
US20090309429A1 (en) Stepping motor
CN213694131U (zh)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CN210927414U (zh) 电动机和排水阀驱动装置
JP2001128409A (ja) リード線付き小型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