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4534A - 卡片送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片送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4534A
CN101134534A CNA2007101401771A CN200710140177A CN101134534A CN 101134534 A CN101134534 A CN 101134534A CN A2007101401771 A CNA2007101401771 A CN A2007101401771A CN 200710140177 A CN200710140177 A CN 200710140177A CN 101134534 A CN101134534 A CN 101134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reciprocating
reciprocating part
transport direction
hand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01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4534B (zh
Inventor
山宫毅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Se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34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4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4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4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43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from or back into the same magazi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e.g. for separation from top of pile
    • B65H1/06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adapted to support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e.g. for separation from top of pile for separation from bottom of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40Toothed gearings
    • B65H2403/42Spur gea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50Driving mechanisms
    • B65H2403/53Articulated mechanisms
    • B65H2403/533Slotted link mechanism
    • B65H2403/5332Slotted link mechanism with rotating slotted lin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8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reciprocating in transport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914Cards, e.g. telephone, credit and identity c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片送出装置,即使在卡片是用易受损的材质制成的情况下,也不会对卡片造成损伤。这种卡片送出装置是把卡片的表面压紧在配置成固定状态的底座上,并把所述卡片保存为柱状,使通过所述底座的开口与所述卡片表面接触的移送件向规定的方向移动,将卡片一张张地向规定方向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件具有平面形状的接触面,并且借助于扁平环形移动装置使其移动,在规定的进出位置上进出所述开口与卡片表面进行面接触后,保持这种接触状态,并向规定方向直线移动,在退出位置从所述开口退出后,保持这种状态,向所述进出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卡片送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型卡片送出装置。
特别是涉及利用摩擦力把层叠的卡片向规定方向送出的卡片送出装置。
此外,本发明涉及不论卡片的薄厚和材质,都能将其丝毫无损地送出的卡片送出装置。
此外,还特别涉及能防止把两张卡片一起送出的卡片送出装置。
还涉及能增加卡片层叠数量的卡片送出装置。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卡片”一词,是预付货款卡、特种卡(character card)、IC卡等薄片状卡片的总称。
背景技术
第一种公知的现有技术是:使旋转辊的圆周面接触层叠的最下面的卡片表面,通过摩擦接触把这张卡片送出的卡片送出装置(例如参照见专利文献1:实公平7-26276,第3到第5页,图1~5)。
第二种公知的现有技术是:让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往复运动件的台阶部分挡住层叠的最下面的卡片的后端,用台阶部分把这张卡片推送出去的卡片送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特开平10-293816,段落编号0009~0115,图20~25)。
第三种公知的现有技术是:利用能向正、反两个方向移动的平皮带的表面与层叠的最下方卡片的下表面的摩擦接触,把卡片送出的卡片送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特开平9-132335,段落编号0009~0046,图1~4)。
第四种公知的现有技术是:使作圆弧运动的抽出垫板与层叠的最上方卡片的表面摩擦接触,借助于该抽出垫板的圆弧运动,把这张卡片沿直线送出的卡片送出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特开平2000-76389,段落编号0012~0044,图3~4)。
第一种现有技术是使辊的圆周面与卡片的下表面摩擦接触,借助于辊圆周面与卡片下表面的摩擦接触,将卡片向规定的方向送出。
由于当辊的直径小时,宏观上看,卡片的下表面与辊的圆周面是线接触,所以辊与卡片表面的接触压力大。
在辊对卡片表面的接触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在送出材料质地柔软的卡片、例如纸制卡片的情况下,存在有卡片被辊摩擦而损伤的危险。
为了消除这种危险,可以考虑采用质地柔软的材料制成的辊,以增大辊的变形量,增加卡片与辊的接触面积,但是辊的磨损速度快,所以还不能马上采用。
还有,虽然也可以考虑加大辊径来增加与卡片接触的面积,但随着辊径的增大,装置的尺寸变大,所以也不能马上采用。
此外,用辊送出的卡片是夹在排出辊与辅助排出辊之间,以比用于送出卡片的辊的送出速度还要高的速度拉出。
在增加卡片的层叠数量的情况下,施加在最下方的卡片上的重量就增加,此外,因为送出辊的送出速度比牵引速度低,由于送出辊与最下方的卡片之间的接触压力增加,将使最下方的卡片的拉出阻力大幅度增加,有可能不能用排出辊和辅助排出辊把卡片拉出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可以考虑增加排出辊径,以增加接触面积,但如上所述,由于会使装置的尺寸增加,所以还不能马上采用,其结果造成卡片的层叠量受到了限制。
第二种现有技术是利用往复运动件的台阶部分来推动最下方的卡片的后端,需要把力量集中在用这个台阶所推动的卡片的端部上,因而,例如在使用纸制卡片的情况下,卡片端部有可能产生塑性变形,所以不能马上采用。
此外,由于在卡片层叠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施加在最下方的卡片上的重量就增加,所以最下方的卡片的移动阻力增加,卡片的端部会因台阶部分而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在第二种现有技术中,对于卡片的层叠数量也有限制。
第三种现有技术是利用有选择地向正反两个方向移动的平皮带与卡片之间的摩擦力,对卡片施加推进力。
在这种结构中,在卷绕了平皮带的皮带轮部分上,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使平皮带与卡片的表面接触,但在不存在皮带轮的部分,平皮带与卡片表面的接触压力就降低。
这样,由于主要是依靠有皮带轮部分的平皮带与卡片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对卡片向送出方向施加力,所以存在着与第一种现有技术相同的问题。
此外,在卡片的层叠数量增加的情况下,由于施加在最下方的卡片上的重量增加,所以,也和第一种现有技术一样,卡片的层叠量是有限制的。
第四种现有技术是让拱形的抽出垫板与最上方的卡片表面接触后,使这块抽出垫板向送出方向摆动,把这张卡片沿直线送出。
把卡片送出后,在使抽出垫板离开卡片的表面后,让它向与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摆动,回到上述接触位置上,准备送出下一张卡片。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把抽出垫板做成拱形,而不是辊,在限定的范围内,曲率增大,能够抑制对卡片表面的接触压力的增加。
但是,由于抽出垫板作扇形运动,它与卡片的表面之间必然会产生滑动,有可能会损伤卡片的表面。
此外,在卡片的层叠数量增加的情况下,由于施加在最下方的卡片上的重量增加,也和第一种现有技术一样,卡片的层叠量是有限制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卡片送出装置,这种装置即使在卡片是用容易受损的材质制成的情况下,也不会对卡片造成损伤。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使装置大型化、又能达到上述第一目的的卡片送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价格低廉、并能达到上述第一目的的卡片送出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增加卡片的层叠数量的情况下,也能把卡片送出的卡片送出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卡片送出装置具有如下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卡片送出装置是把卡片的表面压紧在配置成固定状态的底座上,并把上述卡片保存为柱状,使通过上述底座的开口与上述卡片表面接触的移送件向规定的方向移动,将卡片一张张地向规定方向送出,其特征在于,上述移送件具有平面形状的接触面,并且借助于扁平环形移动装置使其移动,在规定的进出位置上进出上述开口并与卡片表面进行面接触后,保持这种接触状态,向规定方向直线移动,在退出位置从上述开口退出后,保持这种状态,向上述进出位置移动。
在这种结构中,卡片在面接触状态下保存为柱状,最端部的卡片,由与卡片的表面相对、具有开口的底座支承,保持在规定的位置上。
在输出付出信号的情况下,移送件在最后退位置上,向底座的开口行进,其接触面与卡片的表面相对,并与其面接触。
该移送件由扁平环形移动装置使其进行扁平环形运动。
即,由于移送件用扁平环形移动装置向送出方向作直线移动,卡片借助于与移送件之间的摩擦接触与移送件一起向送出方向移动。
由于移送件相对于卡片的表面进行面接触,接触压力均匀分散在接触面上,不会集中作用在卡片的一部分表面上。
在移送件到达前进位置上的情况下,移送件从开口中退出,解除与卡片表面的面接触,然后移送件保持离开卡片的状态,向上述进出位置移动。
因此,由于移送件对卡片表面的摩擦小,所以优点是,即使是材质强度低的卡片,也不会在卡片上造成疵点。
在本发明的卡片送出装置中,上述扁平环形移动装置包括在沿卡片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还沿与上述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往复运动件。
在这种结构中,移送件用扁平环形移动装置进行扁平环形运动。
该移送件在进行扁平环形运动中,一部分与卡片的表面接触,并保持这种面接触,向送出方向移动,并使卡片也向同一个方向移动。
移送件在进行这种联动后,从底座的开口退出去,解除与卡片的面接触。
然后,移送件向与上述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回到上述进出位置上。
这样,在移送件从送出位置回到进出位置的过程中,由于不与卡片表面进行摩擦接触,因而不会对卡片造成损伤。
此外,由于移送件的扁平环形运动是由在沿卡片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还沿与上述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往复运动件来完成的,所以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在本发明的卡片送出装置中,上述往复运动件包括沿卡片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往复运动件以及沿与上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二往复运动件。
往复运动件通过由沿卡片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往复运动件、以及沿垂直上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移动方向的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二往复运动件的联动,来完成扁平环形运动。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借助于分别作往复直线运动的第一往复运动件和第二往复运动件来完成移送件的运动,所以可以得到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小型结构。
在本发明的卡片送出装置中,上述第二往复运动件为L形,上述第二往复运动件分别具有沿与第一往复运动件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长孔,并用枢轴支承在上述第一往复运动件上,曲柄销插入上述长孔内,上述曲柄销在旋转的过程中,从上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最后退位置附近直到最前进位置附近,都能接触和上述第一往复运动件一起移动的凸轮,通过上述曲柄销与上述凸轮接触,上述第二往复运动件作支点旋转运动,使上述移送件向离开上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方向移动。
在这种结构中,在曲柄销转动后,该曲柄销分别沿第二往复运动件的长孔移动,使第二往复运动件向卡片的送出方向和与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往复运动。
借助于该第二往复运动件的移动,使用枢轴支承第二往复运动件的第一往复运动件,进行向卡片的送出方向和与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往复运动。
在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最后退位置附近,曲柄销与和第一往复运动件一起移动的凸轮接触,使第一往复运动件向后方移动。
第二往复运动件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作支点旋转运动,向离开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方向移动。
这样,移送件便通过底座的开口与一叠卡片上的最端部的卡片进行面接触。
由于曲柄销的转动,第二往复运动件向送出方向移动,所以第一往复运动件也和它一起向送出方向移动,到达最前进的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第二往复运动件借助于上述凸轮和曲柄销的协同动作,使上述移送件继续与卡片表面进行摩擦接触。
这样,在最端部位置的卡片借助于与移送件的面接触向送出方向移动。
由于第一往复运动件处在最前进位置的附近,再加上曲柄销的转动,于是曲柄销解除与上述凸轮的接触。
这样,第二往复运动件就能相对于曲柄销的位置进行移动。
换句话说,由于第二往复运动件能够向接近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方向作支点旋转运动,所以第二往复运动件就由于卡片所施加的推压力从开口中退出,解除与卡片表面的摩擦接触。
由于曲柄销继续转动,第二往复运动件向与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以第一往复运动件也与其联动,向相同的方向移动,即向最后退位置移动。
由于通过把曲柄销、第一往复运动件和第二往复运动件组合在一起完成移送件的扁平环形运动,所以具有结构简单、小型化、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卡片送出装置,在卡片送出方向上互相错开配置有多个上述第二往复运动件。
由于在卡片的送出方向上配置有多个互相错开的上述第二往复运动件,所以能用简单的装置使移送件进行平行的移动。
因此结构简单,具有小型化和成本低的优点。
此外,在本发明的卡片送出装置中,上述曲柄销从安装在与卡片的行进方向垂直配置的旋转轴两端的曲柄上突出,上述旋转轴配置在上述曲柄之间,并用齿轮连接在旋转轴线与上述旋转轴垂直的电动机的输出轴上。
由于电动机的轴线在与卡片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并排配置,所以卡片送出装置的宽度不会受到电动机轴长度的影响。
这样,由于卡片送出装置的宽度不受电动机尺寸的制约,所以能把卡片送出装置的宽度做得很窄,从而能制成小型的卡片送出装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卡片送出装置中,还配置有与上述移送件相邻的卡片拉出装置,在卡片的前端位于上述拉出装置附近的情况下,上述移送件的送出方向的行程在与最端部卡片相对的范围内。
在这种结构中,卡片与移送件之间发生滑动,在由移送件的一次送出运动不能把卡片移交给卡片拉出装置的情况下,要再一次用移送件进行卡片的移送。
这种情况下,移送件的行程确定为:在卡片的前端处在上述拉出装置的附近的情况下,与最端部的卡片相对。
换句话说,在移送件再次与已经送出过一次的卡片接触的情况下,只与同一张卡片进行面接触,而不与从最端部开始的第二张卡片接触。
因此,即使移送件再一次对同一张卡片进行送出运动,也只把输送力传递给最端部的卡片,所以具有不会送出两张卡片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卡片送出装置中,上述底座具有压出斜面,其与上述卡片的后端相对,朝向上述拉出装置向前下方倾斜,把放置在上述底座上的卡片向上述拉出装置压出。
在这种结构中,下部卡片的后端由上述压出斜面向拉出装置压出。
只有最下方的卡片能通过防止送出两张卡片的装置,而放置在上方的卡片被防止送出两张卡片的装置挡住。
这样,通常下部的卡片层叠成台阶状。
在层叠新的卡片的情况下,卡片的后端由压出斜面压出去,层叠成台阶状。
换句话说,在初始设定的情况下,卡片的层叠状态自动地设定为与平常付出状态近似的状态。
因此,在初始设定时就能把卡片的层叠状态设定为近似于平常付出之前的状态,具有能与平常的付出设定相对应的优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卡片送出装置,把卡片的表面压紧在配置成固定状态的底座上,并把上述卡片保存为柱状,根据付出指令,借助于用扁平环形运动进行送出运动的扁平环形移动装置,使通过上述底座的开口与上述卡片表面接触的移送件作扁平环形运动,把卡片一张张地向规定方向送出,在经过防止送出两张装置后,由卡片抽出装置主动拉出并付出这张已送出的卡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卡片抽出装置的下游配置有卡片送出检测装置,根据从上述卡片送出检测装置发出的卡片送出信号,使上述扁平环形移动装置和上述卡片抽出装置停止。
在这种结构中,在由卡片送出检测装置检测到已经由卡片抽出装置把卡片拉出的情况下,停止扁平环形移动装置和卡片抽出装置。
换句话说,卡片的送出工作完全停止,不会送出两张卡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卡片送出装置,把卡片的表面压紧在配置成固定状态的底座上,并把上述卡片保存为柱状,使通过上述底座的开口与上述卡片表面接触的移送件向规定方向移动,把卡片一张张地向规定方向送出后,由抽出装置主动将其从保存部分抽出,其特征在于,上述移送件具有平面形状的接触面,并且由扁平环形移动装置使其移动,在规定的进出位置上进出上述开口并与卡片表面进行面接触后,保持这种接触状态,向规定方向进行直线移动,在退出位置上从上述开口退出来,并保持这种状态,向上述进出位置移动,并且在由上述抽出装置将卡片拉出的情况下,退避到上述开口内。
在这种结构中,保存在底座上层叠成柱状的卡片与通过底座的开口进出的移送件进行面接触,由移送件沿卡片送出方向的直线运动把卡片送出。
移送件由扁平环形移动装置使其沿卡片送出方向进行直线运动,借助于与最下方卡片的下表面的面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把最下方的卡片向送出方向送出。
被送出的最下方卡片的前端由抽出装置将其从保存部分拉出。
在抽出装置把卡片向送出方向拉出的情况下,移送件能向从开口退出的方向移动。
换句话说,由于移送件向离开最下方卡片的方向移动,所以移送件与卡片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拉出卡片的阻力和因与放置卡片的底座之间的摩擦接触所产生的拉出阻力接近。
这样,就能很容易地用抽出装置把卡片拉出去。
于是,即使卡片的层叠量增加了,也能不使装置大型化而把卡片拉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卡片送出装置,把卡片的表面压紧在配置成固定状态的底座上,并把上述卡片保存为柱状,使通过上述底座的开口与上述卡片表面接触的移送件向规定方向移动,把卡片一张张地向规定方向送出后,由抽出装置主动将其从保存部分抽出,其特征在于,上述扁平环形移动装置包括在沿卡片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还沿与上述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往复运动件,上述往复运动件包括沿卡片的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往复运动件以及沿垂直于上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二往复运动件,上述移送件能向离开上述底座的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将其向接近上述底座的方向弹性压靠的退避装置(472)安装在上述第二往复运动件上。
在这种结构中,第二往复运动件借助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的直线移动而向卡片送出方向移动。
第二往复运动件在规定的时间,向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移动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移动。
由于把移送件安装在第二往复运动件上,在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最后退位置上,第二往复运动件向上述直角方向即向保存部分移动后,第一往复运动件向卡片送出的方向移动,在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最前进位置上,第二往复运动件向上述直角方向即远离保存部分的方向移动,然后,第一往复运动件向与送出卡片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这样,移送件就能进行扁平环形运动。
当移送件向上述保存部分移动时,由于移送件通过底座的开口后向保存部分前进,从而与最下方的卡片发生面接触。
而且,由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继续向卡片送出方向移动,所以层叠在底座上保存呈柱状的卡片,能借助于移送件向卡片送出方向的直线运动被送出。
借助于这种送出动作,在卡片的前端被抽出装置拉出的情况下,移送件被卡片的移动所拉动,向同一个方向移动。
由于这种移动,移送件能借助于退避装置,从开口向退出方向移动,换句话说,由于移送件借助于退避装置从保存部分向退出方向移动,从而减小了移送件与卡片之间的接触压力。
这样,拉出卡片的阻力接近于因与放置卡片的底座之间的摩擦接触而产生的拉出阻力。
因此,即使卡片的层叠量增加,也能把卡片拉出,而不会使装置大型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卡片送出装置,把卡片的表面压紧在配置成固定状态的底座上,并把上述卡片保存为柱状,使通过上述底座的开口与上述卡片表面接触的移送件向规定方向移动,把卡片一张张地向规定方向送出后,由抽出装置主动将其从保存部分抽出,其特征在于,上述扁平环形移动装置包括沿卡片的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往复运动件以及沿垂直于上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移动方向的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二往复运动件;上述移送件借助于联动装置安装在上述第二往复运动件上,并由压靠装置向与上述卡片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压靠,上述联动装置包括向离开上述卡片送出方向的方向倾斜的导向孔、以及能够滑动地插入上述导向孔中的联动轴。
在这种结构中,第二往复运动件借助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的直线移动而向卡片送出方向移动。
第二往复运动件在规定的时间,向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的移动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移动。
由于把移送件安装在第二往复运动件上,在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最后退位置上,第二往复运动件向上述直角方向即向保存部分移动后,第一往复运动件向送出卡片的方向移动;在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最前进位置上,第二往复运动件向上述直角方向即向远离保存部分的方向移动,然后,第一往复运动件向与送出卡片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这样,移送件就能进行扁平环形运动。
在移送件向上述保存部分移动时,由于移送件在通过底座的开口后向保存部分前进,从而与最下方的卡片发生面接触。
而且,由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继续向卡片送出方向移动,所以层叠在底座上保存呈柱状的卡片中的最下方的卡片,便能借助于移送件向卡片送出方向的直线运动而送出。
借助于这种送出动作,在卡片的前端被抽出装置拉出的情况下,移送件被卡片的移动所拉动,克服压靠装置的拉力,向同一个方向移动。
进行这种移动的移送件借助于由向离开送出方向倾斜的导向孔来导向的联动轴,从开口向退出方向引导。
换句话说,由于移送件借助于导向孔和联动轴而被从保存部分向退出方向引导,从而减小了移送件与卡片之间的接触压力。
这样,拉出卡片的阻力接近于因与放置卡片的底座之间的摩擦接触而产生的拉出阻力。
因此,即使增加卡片的层叠量,也能把卡片拉出,而不会使装置大型化。
此外,由于能通过导向孔和联动轴来进行移送件的退避动作,所以能使得装置小型化,此外,造价低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卡片送出装置,把卡片的表面压紧在配置成固定状态的底座上,并把上述卡片保存为柱状,使通过上述底座的开口与上述卡片表面接触的移送件向规定方向移动,把卡片一张张地向规定方向送出后,由抽出装置主动将其从保存部分抽出,其特征在于,上述扁平环形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往复运动件,沿卡片的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以及第二往复运动件,沿垂直于上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移动方向的方向作往复运动,向与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杠杆垂直的方向延伸,呈L形;从上述第二往复运动件的水平杠杆向横向突出的联动轴,可以滑动地插入与上述移送件做成一体的、向离开上述卡片送出方向的方向倾斜的导向孔中,并设有将上述移送件向与卡片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压靠的弹性件。
在这种结构中,第二往复运动件借助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的直线移动而向卡片送出方向移动。
第二往复运动件在规定的时间,向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的移动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移动。
移送件能在沿水平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一往复运动件上进行支点旋转运动,而且,安装在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杠杆大致垂直竖立方向延伸的L形的第二往复运动件上,并且,由于沿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的移动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作往复运动,所以,在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最后退位置上,第二往复运动件通过向一个方向作支点旋转运动,向保存部分移动后,第一往复运动件便向卡片的送出方向移动;在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最前进位置上,第二往复运动件通过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作支点旋转运动,向远离保存部分的方向移动,接着第一往复运动件向与卡片的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这样,就能进行扁平环形运动。
在移送件向上述保存部分移动时,由于移送件在通过底座的开口后,向保存部分前进,从而与最下方的卡片发生面接触。
而且,由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继续向卡片送出方向移动,所以层叠在底座上保存呈柱状的卡片中的最下方的卡片,便能借助于移送件向卡片送出方向的直线运动而被送出。
借助于这种送出的动作,在卡片的前端被抽出装置拉出的情况下,移送件被卡片的移动所拉动,向同一个方向移动。
通过这种移动,由于向离开送出方向延伸的导向孔相对于联动轴作相对移动,所以移送件在该联动轴的引导下,从开口被导向退出方向。
换句话说,由于移送件借助于导向孔和联动轴而被从保存部分向退出方向引导,从而减小了移送件与卡片之间的接触压力。
这样,拉出卡片的阻力接近于因与放置卡片的底座之间的摩擦接触而产生的拉出阻力。
于是,即使增加卡片的层叠量,也能把卡片拉出来,而不会使装置大型化。
此外,由于是借助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第二往复运动件、导向孔和联动轴来进行移送件的退避动作,所以能使装置小型化,此外,造价低廉。
在本发明的卡片送出装置中,上述导向孔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被动孔。
在这种结构中,第二往复运动件借助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的直线移动而向卡片送出方向移动。
第二往复运动件在规定的时间,向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的移动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移动。
移送件能在沿水平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一往复运动件上进行支点旋转运动,而且,安装在沿与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杠杆大致垂直竖立方向延伸的L形的第二往复运动件上,并且,由于沿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移动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作往复运动,所以,在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最后退位置上,第二往复运动件通过向一个方向作支点旋转运动,借助于联动轴,将导向孔的被动孔向上推压,向保存部分移动后,第一往复运动件向卡片的送出方向移动;在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最前进位置上,第二往复运动件通过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作支点旋转运动,借助于联动轴,通过导向孔,向远离保存部分的方向移动,然后,第一往复运动件向与卡片的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就能进行扁平环形运动。
借助于弹性件,移送件被向与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压靠,所以,只要移送件不被卡片拉出,联动轴就留在被动孔中。
在移送件向着上述保存部分移动的过程中,联动轴卡在被动孔中,向上推压。
这样,由于联动轴大致从垂直方向把被动孔的边缘部分向上推压,因而能把层叠的卡片向上推压。
在移送件向上述保存部分移动时,由于移送件在通过底座的开口后向保存部分前进,从而与最下方的卡片发生面接触。
而且,由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继续向卡片送出方向移动,所以层叠在底座上保存呈柱状的卡片,能借助于移送件向卡片送出方向的直线运动而被送出。
借助于这种送出动作,在卡片的前端被抽出装置拉出的情况下,移送件被卡片的移动所拉动,克服弹性件的拉力,向同一个方向移动。
通过这种移动,沿离开送出方向延伸的导向孔相对于联动轴作相对移动,所以移送件在该联动轴的引导下,从开口向退出方向移动,换句话说,由于移送件借助于导向孔和联动轴而被从保存部分向退出方向引导,从而减小了移送件与卡片之间的接触压力。
这样,拉出卡片的阻力接近于因与放置卡片的底座之间的摩擦接触而产生的拉出阻力。
于是,即使增加卡片的层叠量,也能把卡片拉出,而不会使装置大型化。
此外,由于借助于第一往复运动件、第二往复运动件、导向孔、联动轴和弹性件来进行移送件的退避动作,所以能使装置小型化,此外,造价低廉。
特别是,由于能利用被动孔向上推压卡片,所以即使增加卡片的层叠量,也能可靠地向上推压。
此外,由于是由连接在导向孔上的被动孔、联动轴和弹性件所构成的结构,所以,不会使装置大型化,而且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送出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图2中的A-A线的剖面图。
图6是沿图7中的B-B线的、移送件驱动装置处于后退到最后位置附近的剖面图。
图7是把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中的卡片盒拆下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把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中的左侧板拆下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把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中的右侧板拆下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移送件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移送件驱动装置的曲柄装置的俯视图、侧视图。
图12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移送件驱动装置的原动装置。
图13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拉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5是说明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作用的流程图。
图16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7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8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9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20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21是实施例2的、与图5同样位置上的剖面图。
图22是实施例2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23是实施例1中担心的问题的说明图。
图24是实施例3的、把卡片保存装置102拆下状态的卡片送出构件104的俯视图。
图25是沿图24中的C-C线的剖面图。
图26是实施例3的保持件背面的立体图。
图27是实施例3中,在移送件正要把卡片保存装置内的卡片送出之前的状态下,沿图24中的C-C线的剖面图和作用说明图。
图28是实施例3中,在用卡片抽出装置开始拉出卡片的状态下,沿图24中的C-C线的剖面图和作用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C    卡片
DS  送出信号
11   底座
124  开口
144  移送件
146  扁平环形移动装置
148  拉出装置
172  接触面
184  第一往复运动件
186  第二往复运动件
212RF、212RR、212LF、212LR  长孔
222  凸轮
230RF、230RR、230LF、230LR  曲柄销
232RF、232RR、232LF、232LR  曲柄
234RF、234RR、234LF、234LR  旋转轴
284  电动机
332  防止送出两张装置
334  抽出装置
426  卡片送出检测装置
472  退避装置
474  导向孔
475  联动轴
484RF、484LF、484RR、484LR  被动孔
486  压靠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卡片送出装置,把排列整齐的卡片的表面压紧在设置成固定状态的底座上,并把上述一叠卡片保存为柱状,使通过上述底座的开口与上述卡片的表面接触的移送件向规定的方向移动,把卡片向规定的方向一张张送出,其特征在于,上述移送件具有平面形状的接触面,并且借助于扁平环形移动装置使其移动,上述扁平环形移动装置在规定的进出位置上进出上述开口,与卡片表面进行面接触,并且具有往复运动件,该往复运动件在沿卡片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还沿与上述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上述往复运动件包括沿卡片送出方向进行直线往复移动的第一往复运动件和沿与上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往复运动件,上述第二往复运动件呈L形,上述第二往复运动件分别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上述第二往复运动件用枢轴支承在被引导能作直线移动的上述第一往复运动件上,在上述长孔中插入曲柄销,上述曲柄销在旋转的过程中,从上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最后退位置附近直到最前进位置附近,都能与和上述第一往复运动件一起移动的凸轮接触,通过上述曲柄销与上述凸轮的接触,上述第二往复运动件作支点旋转运动,使上述移送件向离开上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方向移动,在卡片送出方向上错开配置了多个上述第二往复运动件,上述曲柄销从安装在与卡片的行进方向成直角配置的旋转轴两端的曲柄上突出,上述旋转轴配置在上述曲柄之间,并用齿轮连接在旋转轴线与上述旋转轴垂直的电动机的输出轴上。
实施例1
图1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送出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图2中的A-A线的剖面图。
图6是沿图7中的B-B线的、移送件驱动装置处于后退到最后位置时的剖面图。
图7是把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中的卡片盒拆下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把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中的左侧板拆下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把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中的右侧板拆下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移送件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移送件驱动装置的曲柄装置的俯视图、侧视图。
图12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移送件驱动装置的原动装置。
图13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拉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5是说明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作用的流程图。
图16~20是说明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的作用的说明图。
卡片送出装置100具有从表面之间紧密接触、并整齐排列成柱状的一叠卡片的最端部,将卡片一张张分离后送出的功能。
卡片送出装置100主要包括卡片保存装置102和卡片送出构件104。
首先,说明卡片保存装置102。
卡片保存装置102具有使各卡片的表面紧密接触,并整齐排列成柱状后保存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卡片保存装置102用能够装拆的、纵向长的矩形盖子112,把俯视呈槽形的保存件106一个侧面上的开口108封闭,形成了断面呈矩形的、沿纵向的保存室114。
卡片保存装置102的下面用底座116封闭。
如图5所示,卡片C放置在底座116上,在保存室114内沿上下方向层叠,以表面之间紧密接触的状态被保存。
在配置于卡片保存装置102的开口108上的盖子112下端与底座116之间,形成横向长的窄缝状的出口118。
出口118的高度大约是卡片C厚度的3倍。
在底座116上形成了使后述的移送件进出的开口124。
在本实施例中,开口124由三个开口124A、124B、124C构成。
另外,在保存件106上形成了纵向长的观察窗115,在盖子112上形成了纵向长的观察窗120。
卡片保存装置102安装成把在保存件106的左侧壁下部上向侧面水平突出的凸起126LF、126LR、以及在右侧壁下部上向侧面水平突出的凸起126RF、126RR,分别卡在卡片送出构件104的左侧壁132L的横向长的卡槽134LF、134LR、以及右侧壁132R的横向长的卡槽134RF、134RR中,并用锁片138锁定,以防止脱落。
另外,在卡片C与后述的移送件的摩擦力小的情况下,优选在最上方的卡片上放上重物,或者利用弹簧力等进行压靠来增加摩擦力。
下面,说明卡片送出构件104。
卡片送出构件104具有把层叠在卡片保存装置102中的卡片中最下面的卡片C,一张张地向规定方向送出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卡片送出构件104包括:框架装置142、移送件144、环形移动装置146、拉出装置148、以及原动装置150。
首先,说明框架装置142。
框架装置142是安装扁平环形移动装置146、拉出装置148和原动装置150的筐体,由纵向长的矩形底板152、左侧板132L、右侧板132R形成,断面呈槽形。
详细地说,用连接装置154把底板152与左侧板132L和右侧板132R联结在一起,并能够拆开。
连接装置154包括:在底板152的前方和后方的左、右端面上形成的钩子156;与该钩子156相对,在左侧板132L和右侧板132R的下部形成的矩形卡孔158,在底板152侧面中央形成的凸起162;以及能卡住该凸起162的弹性卡件164。
在把钩子156分别插入卡孔158中后,通过使其向后方(图3中的右方)滑动,用钩子156钩住了左侧板132L和右侧板132R的外表面,再把凸起162卡在弹性卡件164的前端上,使左侧板132L和右侧板132R与底板152成为一个整体,不能向相反的方向滑动。
此时,借助于从底板152垂直向上竖立的宽度限制板166,把左侧板132L和右侧板132R的间隔设定为规定的间隔。
底板152固定在金属制的滑动底座168上,能做成一个整体。
下面,说明移送件144。
移送件144与一叠卡片端部的卡片C的表面进行面接触,具有借助于摩擦力对这张卡片施加推进力,把它向送出方向送出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移送件144纵向长,而且具有规定的宽度,是用高摩擦性能的软橡胶制成的矩形棒状件,并排配置了四根。
换句话说,在移送件144上端具有与卡片的表面进行面接触的平面形状的接触面172。
在与卡片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情况下,为了不在卡片上产生擦痕,优选的是移送件144比卡片材质的硬度低。
可是,在卡片是纸制的情况下,由于纸的硬度非常的低,所以优选硬度与纸接近的软橡胶。
移送件144用粘接等方式并排固定在平板状的保持件145的上表面上,可以整体移动。
移送件144也可以做成宽度很宽的一根,或者相反,也可以增加根数。
移送件144通过在卡片保存装置102的底座116上形成的开口124,能向保存室114前进。
下面,说明扁平环形移动装置146。
扁平环形移动装置146具有使移送件144作扁平环形运动的功能。
详细地说,扁平环形移动装置146具有这样的功能:在使移送件144在规定的进出位置上进出开口124并与卡片C的表面进行面接触后,保持该接触状态,并向规定的送出方向直线移动后,在退出位置上从开口124退出,然后保持这种状态,并向上述进出位置移动。
扁平环形移动装置146具有往复运动件182,在卡片的送出方向上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还沿与上述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
往复运动件182包括:沿卡片的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往复运动件184、沿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二往复运动件186、保持第二往复运动件186位置的相对位置保持装置187、以及驱动装置189。
首先,说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
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具有使移送件144向卡片送出方向和与之相反的返回方向运动的功能。
换句话说,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具有使移送件144作扁平环形运动中的向送出方向和与之相反方向的直线运动的功能。
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断面呈倒U形,由顶板188、从顶板188的左侧一端垂下的左侧壁192L、以及从右侧一端垂下的右侧壁192R构成。
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由左导向装置194L和右导向装置194R引导,向卡片的送出方向和与之相反的方向作直线运动。
左导向装置194L包括:在左侧板132L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左导向槽196L;以及安装在左侧壁192L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上,能自由转动的直径相同的导向辊198LF、198LR。
这两根辊198LF、198LR插入左导向槽196L内,由该导向漕196L导向,可以作直线运动。
右导向装置194R包括:在右侧板132R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右导向槽196R;以及安装在右侧壁192R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上,能自由转动的直径相同的导向辊198RF、198RR。
这两根辊198RF、198RR插入右导向槽196R内,由该导向漕196R导向,可以作直线运动。
下面,说明第二往复运动件186。
第二往复运动件186具有使移送件144向与卡片C的表面接触的方向或离开的方向运动的功能。
换句话说,第二往复运动件186具有使移送件144向扁平环形运动中的与卡片C接近的方向或远离的方向直线运动的功能。
第二往复运动件186是安装在旋转轴204上,能作支点旋转运动的倒L形的杠杆206。
本实施例中的杠杆206包括L形的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它们支承在旋转轴204F、204R上,能作支点旋转运动,旋转轴204F、204R安装在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左侧壁192L和右侧壁192R的前端部上。
也可以用一根杠杆206或左右一对杠杆206RF、206RR构成杠杆206。
在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的几乎垂直竖立的第一杆部208RF、208RR、208LF、208LR上,形成几乎垂直竖立的长孔212RF、212RR、212LF、212LR。
在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的大致与顶板188平行延伸的第二杆部214RF、214RR(214LF、214LR看不见)的前端部上,用轴218RF、218RR、218LF、218LR支承支腿件216RF、216RR、216LF、216LR,能作旋转运动,支腿件216RF、216RR、216LF、216LR从保持件145通过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顶板188上的开口,向下延伸。
由第二杆部214RF、214RR、214LF、214LR和支腿件216RF、216RR、216LF、216LR构成平行四元联杆机构219。
因此移送件144可以沿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
下面说明相对位置保持装置187。
相对位置保持装置187具有在第一往复运动件184作直线运动的过程中,使第二往复运动件186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相对位置保持规定的位置关系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相对位置保持装置187是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一体形成的凸轮222。
凸轮222是在分别从左侧壁192L和右侧壁192R沿着第一杆部208RF、208RR、208LF、208LR的外侧向下方延伸的凸轮凸起222RF、222RR、222LF、222LR的一个侧面上形成的板状凸轮224RF、224RR、224LF、224LR。
由于板状凸轮224RF、224RR、224LF、224LR的结构相同,所以用板状凸轮224LR作为代表进行说明。
板状凸轮224LR具有在下端部向后下方形成的第一凸轮部分226,以及在与其连接的上方、向后上方形成的第二凸轮部分228。
该第一凸轮部分226和第二凸轮部分228,能分别与后述的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接触。
具体地说,在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与第一凸轮部分226接触时,由于使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随着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的转动,而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转动,所以移送件144向接近或者远离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方向移动。
在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与第二凸轮部分228接触时,即使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的位置改变,第二往复运动件186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相位仍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设定成即使在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转动的情况下,移送件144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相对位置也不改变。
利用上述结构,移送件144在扁平的横向、即在卡片C的送出方向与反送出方向上的行程,决定于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的转动直径。
该行程被设定为:即使在最下端的卡片C的前端到达紧靠后述的抽出装置334的辊382、384的侧面的情况下,移送件144再次向开口124前进,与卡片C接触时,也只与最下端的卡片C接触。
这是为了只把最下端的卡片C送出。
下面,说明驱动装置189。
驱动装置189具有驱动扁平环形移动装置146的功能。
驱动装置189包括曲柄232、以及安装在该曲柄232的规定半径位置上的曲柄销230。
本实施例中的曲柄232设置成与L形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相对,分别具有半径相同的曲柄232RF、232RR、232LF、232LR。
曲柄232RF和232LF是在旋转轴234RF和234LF的端面上形成的齿轮236RF和236LF。
使旋转轴234RF和234LF的端面啮合连接,曲柄232RF和232LF成为一个整体。
按照这种结构,曲柄232RF和232LF可以用同样的树脂成形件构成,造价低廉。
同样,曲柄232RR和232LR是在旋转轴234RR和234LR的端面上形成的齿轮236RR和236LR,使旋转轴234RR和234LR的端面啮合连接,曲柄232RR和232LR成为一个整体。
在齿轮236RF和236LF、齿轮236RR和236LR的各个向外的端面上,安装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
在本实施例中,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是辊。这是为了减小驱动力和提高寿命。
旋转轴234RF和234LF以及旋转轴234RR和234LR分别插入在箱形的驱动件框架242的上端形成的半圆形轴承槽244RF、244LF和244RR、244LR中,从上方覆盖保持件246的半圆形轴承槽248RF(248LF看不见)、248RR(248LR看不见),由这些轴承槽支承,能自由转动。驱动件框架242用树脂成形方法制成,与底板152做成一个整体。
因此,驱动件框架242或者说驱动装置189,配置在左、右曲柄232LF、232RF和232LR、232RR之间。
旋转轴252支承在驱动件框架242的轴承槽244RF、244LF和244RR、244LR之间,能自由转动,固定在其两端的小齿轮254L和254R分别与齿轮236LF和236LR、以及236RF和236RR啮合。
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设定在同一个相位上。
因此,当正转时,齿轮236LF和236LR借助于小齿轮254L、齿轮236RF和236RR借助于小齿轮254R,向同一个方向(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而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则在同一个相位上向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分别插入对应的长孔212RF、212RR、212LF、212LR中,而且能够滑动。
因此,第二往复运动件186主要通过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在图5中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向卡片的送出方向和反送出方向移动,并通过枢轴204F、204R,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向卡片的送出方向和反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
此外,第二往复运动件186在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向图5中的上下方向转动过程中的规定时刻,与第一凸轮部分226接触,并且在它转动时,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
还有,在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向送出方向移动时,与第二凸轮部分228接触,并且使其以在垂直方向上离开或接近的方式转动。
于是,移送件144借助于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的转动,通过保持件145作扁平环形运动。
在旋转轴252的中间固定着第一伞齿轮256。
啮合在该第一伞齿轮256上的第二伞齿轮258以及与第二伞齿轮258固定在同一根旋转轴265上的齿轮264,都装在驱动件框架242内。
因此,旋转轴265绕与旋转轴252垂直的轴线转动。
在驱动件框架242上安装了与旋转轴265并排的旋转轴266,在这根旋转轴266上固定着与齿轮264啮合的小齿轮268。
在旋转轴266的端面上,设有与其成为一体的啮合离合器272的一个离合器片272A。
由于把驱动装置189配置在左右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之间的所谓“闲置空间”内,因而具有使装置小型化的优点。
下面主要参照图12说明原动装置150。
图12(A)是原动装置150的俯视图,(B)是后视图,(C)是左侧视图,(D)是沿C-C线的剖面图。
原动装置150具有驱动驱动装置189和拉出装置148的功能。
原动装置150包括:俯视呈L形的壳体282、电动机284、减速机构286和拉出装置148的驱动装置288。
原动装置150利用壳体282使其单元化,通过用从驱动件框架242的端部凸出的钩子290L、290R卡在壳体282的卡住部分291上,安装成能装能卸。
电动机284被用螺钉283固定在壳体282上,驱动小齿轮294固定在电动机284的输出轴292上。
驱动小齿轮294与固定在正上方的旋转轴296上的齿轮298啮合,相邻的、固定在旋转轴296上的齿轮302,与固定在和旋转轴296相对地并排配置的旋转轴304上的齿轮306啮合。
与齿轮306相邻固定的齿轮308,与在旋转轴304下方、且固定在配置于齿轮294侧面的旋转轴312上的齿轮314啮合。
啮合离合器272的另一个离合器片272B固定在旋转轴312的端面上。
在原动装置150固定在驱动件框架242上的情况下,由于离合器片272A与离合器片272B啮合,所以电动机284的转动通过输出轴292、驱动小齿轮294、齿轮298、旋转轴296、齿轮302、306、旋转轴304、齿轮308、314、旋转轴312和离合器272,传递给齿轮268。
下面,说明驱动装置288。
驱动装置288具有驱动把由扁平环形移动装置146送出的卡片C拉出的拉出装置148的功能。
驱动装置288是齿轮机构313。
齿轮机构313使旋转轴304上固定的伞齿轮316与伞齿轮318啮合。
伞齿轮318固定在旋转轴322上。
齿轮324固定在旋转轴322的从壳体282凸出的前端上。
下面,说明拉出装置148。
拉出装置148具有把由扁平环形移动装置146送出的卡片C一张张拉出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拉出装置148包括防止送出两张装置332和抽出装置334。
首先说明防止送出两张装置332。
防止送出两张装置332具有在由移送件144把卡片重叠送出情况下,只能让最端部的一张卡片通过的功能。
因此,也可以改变为具有同样功能的其它装置。
防止送出两张装置332配置在出口122的侧面,包括辊335、反转辊336和间隙调整装置338。
下面,下面说明辊335。
辊335配置在出口122的延长线、即卡片通道342的下侧,与旋转轴344松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辊335由在卡片宽度方向上间隔配置的两根辊335L和335R构成,这两根辊都用树脂成形。
辊335能相对于旋转轴344转动。
通过固定在旋转轴344端部的齿轮345与支承在轴346上自由转动的中间齿轮348啮合,从齿轮324驱动旋转轴344转动。
下面说明反转辊336。
反转辊336配置在卡片通道342的上侧,与辊335相对配置,在往复运动件182进行移送运动时,相对的圆周面进行转动,向与卡片C送出方向相反的一侧移动。
还有,辊335与反转辊336的间隔设定为超过卡片的厚度,但不到两张卡片的厚度,反转辊336使得不能重叠送出两张卡片。
详细地说,在两张卡片C重叠前进的情况下,反转辊336的作用是把上方卡片的端面推回去,只让与辊335接触的卡片通过辊335与反转辊336之间。
反转辊336固定在旋转轴352上,用耐磨损性能优良并有规定摩擦系数的软质橡胶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在辊335上的齿轮353通过支承在轴356上能自由转动的齿轮357,与固定在轴344上的齿轮345啮合,驱动反转辊336转动。
下面说明间隙调整装置338。
间隙调整装置338具有把辊335圆周面的上方与反转辊336圆周面的下方之间的间隙,调整到超过一张卡片的厚度,而不到两张卡片的厚度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间隙调整装置338包括:支承反转辊336的旋转轴352的摇摆件362;作为调整装置的螺钉364L、364R;以及具有拧入螺钉364L、364R用的螺钉孔374L、374R的螺孔板366。
摇摆件362从侧面看呈倒L形的门的形状,从两端向侧面凸出来的轴368L插入左侧板132L的轴孔372L中,而轴368R插入右侧板132R的轴孔372R中,都能自由转动。
螺孔板366的右端固定在左侧板132L上,左端固定在右侧板132R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在摇摆件362的上方。
在螺孔板366的左右端部上形成了向上下方向延伸的螺孔374L、374R,螺钉364L、364R分别拧入其中。
螺钉364L、364R的前端顶在摇摆件362的上端面上。
摇摆件362借助于挂在它与螺孔板366之间的弹簧376,把反转辊336向离开辊335的方向上压靠。
通过每次拧动螺钉364L、364R,使摇摆件362稍微转动,能使反转辊336一点点靠近辊335。
因此,通过拧紧或者松开螺钉364L、364R,就能把反转辊336圆周面的下方与辊335圆周面的上方之间的距离,调整到超过一张卡片的厚度,而不到两张卡片的厚度。
这样,就只有一张卡片C能通过辊335与反转辊336之间的间隙。
下面说明抽出装置334。
抽出装置334具有使通过了防止送出两张装置332的卡片,再向送出方向前进的功能。
因此,抽出装置334可以更改为具有同样功能的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抽出装置334由上下配置的一对辊382、384构成。
辊382配置在卡片通道342的下侧,固定在旋转轴386上。
辊384配置在卡片通道342的上侧,与辊382相对,固定在旋转轴388上。
辊382、384用软质橡胶成型,设定为通常辊子382和384的圆周面轻轻接触。
固定在旋转轴386端部上的齿轮392与中间齿轮348啮合。
齿轮392与固定在轴388端部上的齿轮394啮合。
因此,辊382借助于齿轮348向卡片的送出方向转动,即向正转方向转动。
辊384从齿轮392通过齿轮394、轴388,向卡片的送出方向转动,即向正转方向转动。
在已经送入卡片的情况下,辊382、384发生弹性变形,从上下夹住卡片,把它送出去。
在本实施例中,辊384由隔开规定间隔配置的辊384L和384R构成。
优选的是:轴346、辊335的旋转轴344以及辊382的轴386都安装在一个箱形的第一轴承件396中,进行单元化,以便于组装和更换辊。
在本实施例中,在正对着框架装置142的左侧板132L和右侧板132R的内表面上,形成从前面一侧端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下侧导向边缘388L、388R和上侧导向边缘392L、392R,这些导向边缘用垂直竖立的停止边缘395连接。
分别把第一轴承件396左右端部的底面和上面,紧压在下侧导向边缘388L、388R和上侧导向边缘392L、392R上,压住停止边缘395。
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在左侧板132L和右侧板132R上一体形成的悬臂状态的挡块396L、396R互相相对,通过把它们挂在第一轴承件396侧面的凸起398上,第一轴承件396固定在框架装置142上。
辊382、384的圆周速度设定为相同的速度,并设定为移送件144向送出方向的移动速度的2倍到6倍。
辊384的旋转轴388安装在箱形的第二轴承件402中。
第二轴承件402的长度设定为能紧密地插入左侧板132L和右侧板132R之间的长度。
此外,在左侧板132L和右侧板132R相对的内表面上,形成引导第二轴承件402的下表面的下方导向条404、和引导第二轴承件402的上表面的上方导向条406。
把第二轴承件402插入这两个下方导向条404与上方导向条406之间,使其滑动,一直插入到第二轴承件402端部的纵向长槽408的底部碰上左侧板132L和右侧板132R的端面为止,从而将其定位在规定的位置上。
此时,在一体地安装于第二轴承件402上的挡块409的左、右端面上形成的凸起410L、410R,分别卡在左侧板132L和右侧板132R的卡孔412L、412R的端部上,从而被固定。
挡块409为树脂制的矩形环,只有前面一侧的部分固定在第二轴承402上。
因而侧框架414L、414R能弹性变形。
这两个侧框架414L、414R用连接件416进行连接。
优选的是,连接件416能弯曲成很容易地用指尖钩住。
当要把第二轴承件402从框架装置142上拆下来时,用大拇指压住第二轴承件402的前端面,用食指等钩住连接件416,将其拉到靠近前端面这一侧,侧框架414L、414R发生弹性变形,向内部移动,凸起408L、408R从卡孔412L、412R脱出。
在这种脱开状态下,通过把第二轴承件402拉出,可以把它从框架装置142上拆下来。
下面说明控制装置422。
控制装置422包括:保存卡片检测装置424、卡片送出检测装置426、最后退位置检测装置432、微型计算机等运算处理装置434、和电动机284。
首先说明保存卡片检测装置424。
保存卡片检测装置424具有检测卡片保存装置102内有无卡片的功能。
因此,保存卡片检测装置424可以变更为具有同样功能的其他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保存卡片检测装置424包括:安装在第一往复运动件184上的第一检测件436、用做压靠装置的弹簧438、以及与第一检测件436联动的第一被检测件442。
第一检测件436安装在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轴444上,能够转动,其上端部位于移送件144的侧面,由弹簧438对其施加转动力,使其位于移送件144的上方。
第一被检测件442用轴448安装在连在第一检测件436上的杠杆446的前端,能作旋转运动。
杠杆446和第一被检测件442构成了平行四元联杆机构的一部分。
因此,第一被检测件442随着第一检测件436的摆动,以平行的状态接近或远离第一往复运动件184。
在第一检测件436凸出在移送件144上方时,该第一被检测件442能被固定在保持件246上的保存传感器450检测到。
通过这种检测,保存传感器450输出没有卡片的信号。
换句话说,保存传感器450在没有检测到第一被检测件442的情况下,输出保存信号FS。
下面说明卡片送出检测装置426。
卡片送出检测装置426具有检测拉出装置148中存在的卡片的功能。
因此,卡片送出检测装置426可以变更为具有同样功能的其他装置。
卡片送出检测装置426包括第二检测件452和送出传感器454。
第二检测件452被压靠,其上端部在第一轴承件396的辊382L、382R之间向卡片通道342突出。
送出传感器454装在第一轴承件396内部,当第二检测件452由于卡片而被压入第一轴承件396时,输出卡片的送出信号DS。
下面说明最后退位置检测装置432。
最后退位置检测装置432具有检测移送件144的最后退位置的功能。
因此,最后退位置检测装置432可以更换为具有同样功能的其它装置。
最后退位置检测装置432包括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向下方凸出的第二被检测件456、以及最后退位置传感器458。
当第一往复运动件184位于最后退位置附近的情况下,第二被检测件456可由固定在保持件246上的最后退位置传感器458检测到。
此时,最后退位置传感器458输出最后退位置信号RS。
下面说明运算处理装置434。
运算处理装置434例如是一台微型计算机,它根据存储在ROM中的程序,接收从保存传感器450、送出传感器454和最后退位置传感器458发来的检测信号,进行规定的处理,使电动机284导通或断开,以及向外部处理装置输出显示信号等规定的信号。
另外,优选的是在第二轴承件402中装有卡片压板462。
卡片压板462具有把由抽出装置334送出来的卡片C保持在卡片送出构件104中的功能。
因此,在要让卡片C从卡片送出构件104中落下来的情况下,不安装卡片压板462。
卡片压板462是用弹性体制成的突片,其一端固定在第二轴承件402上,前端以规定的力压接在第一轴承件396上。
在本实施例中,卡片压板462配置成从左右夹持第二检测件452,以实现可靠的卡片检测。
下面参照图15中的流程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卡片送出装置的作用。
首先,在开动卡片送出装置100之前,把卡片保存装置102从送出装置104上拆下来,把卡片C层叠在保存件106的保存室114中。
详细地说,通过把锁片138的前端向下压,凸起126LR、126RR的卡住被脱开,使卡片保存装置102向后方(图3中的右方)错开,于是就把凸起126RF、126RR、126LF、126RF从对应的卡槽134RF、134RR、134LF、134LR中拔出来。
这样,就能把卡片保存装置102从卡片送出装置104上拆下来。
然后,打开盖子112,从开口108把卡片C层叠在保存室114中。
详细地说,最下面的卡片支撑在底座116上,然后再把卡片C的表面之间以紧密接触的状态层叠成柱状。
然后,当用盖子112关闭开口108后,与以上所述相反地,把凸起126LF、126LR、126RF、126RR放在左侧板132L、右侧板132R的上端,通过使其横向滑动,插入卡槽134RF、134RR、134LF、134LR中。
在凸起126LF、126LR、126RF、126RR碰到卡槽134RF、134RR、134LF、134LR的内壁时,锁片138L、138R因弹性而向上方复位,将凸起126LR、126RR的后端卡住,把卡片保存装置102固定在卡片送出构件104上。
通常,移送件144停止在最后退位置的附近(图16所示的位置)。
因此第二被检测件446处于能被最后退位置传感器458检测到的位置上。
在安装好卡片保存装置102的情况下,第一检测件436为了通过底座116的开口124B进出保存室114,要压在最下方的卡片C的表面上,位于只比移送件144的接触面172稍微向上方一点的位置上。
这样,由于图6中的第一检测件436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一被检测件442被向上拉,不能由保存传感器450检测到,于是保存传感器450输出保存信号FS。
首先,在步骤S1中,判断是否从最后退位置传感器458输出了最后退位置信号RS。
换句话说,在由最后退位置传感器458检测第二被检测件456,而没有输出最后退信号RS的情况下,便进入到步骤S2。
在最后退位置传感器458输出最后退位置信号RS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7。
在步骤S2中,电动机284以低速或者点动进行反转,使曲柄销230LF、230LR、230RF、230RR反转,将移送件144移动到初始位置(图16的位置)上,然后进入到步骤S3。
这样,移送件144在从底座116的开口凸出到保存室114内的状态下,向后方移动,并且由最后退位置传感器458检测到第二被检测件456,最后退位置传感器458输出最后退位置信号RS。
此时,虽然移送件144擦过卡片C的表面,但因为速度低,不会损伤卡片C。
在步骤S3中,在判断有最后退位置信号RS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4,在判断没有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5。
在步骤S4中,停止电动机284,在结束了移送件144的初始位置处理后,进入到步骤S7。
经过初始位置处理的移送件144大约停止在图16所示的位置上。
因此,移送件144使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位于曲柄232RF、232RR、232LF、232LR的最后退位置(图16中最右侧)附近。
这样,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借助于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通过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大约移动到最后退位置。
此外,还使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转动到不与凸轮222接触的位置上。
这样,第二往复运动件186保持在靠近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位置上。
换句话说,移送件144由于卡片C的重量而被向下压,从底座116的开口124退出,位于保存室114外的位置上。
另外,初始位置处理也可以让电动机284正转来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是送出最下方的卡片C的情形,但已经送出去的卡片C也可以返回到卡片保存室114。
在步骤S3中,在判断没有最后退位置信号RS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5中,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在没有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3,在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6。
在步骤S6中,当认为发生了即使电动机284转动,移送件144也不移动的异常情况时,则向外部处理装置输出错误信号,在显示装置上显示错误后,结束处理。
在步骤S7中,判断是否有来自保存传感器450的卡片C的保存信号FS。
在判断有保存信号FS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8,在判断没有保存信号FS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9。
在步骤S9中,向外部处理装置输出没有卡片的信号,在显示了催促补充卡片后,结束处理。
在步骤S8中,判断是否有从外部控制装置发来的卡片付出信号PS。
在判断有卡片付出信号PS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0,在判断没有该信号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7。
在步骤S10中,电动机284正转驱动,进入步骤S11。
当电动机284进行正转时,通过减速机构286使离合器片272B转动,从而使与它啮合的离合器片272A转动。
这样,通过旋转轴266、齿轮268、264、旋转轴265、伞齿轮258、256和旋转轴252,使小齿轮254L、254R向图11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由于小齿轮254L、254R的转动,使齿轮236RF、236RR、236LF、236LR向图10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沿圆弧形轨迹大致向上方移动。
这样,由于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分别接触第一凸轮部分226,所以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向图17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规定的角度。
因此,第二往复运动件186借助于平行四元联杆机构219平行地向上推压,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离开规定的距离。
通过第二往复运动件186的这种移动,移送件144通过保持件145经过底座116的开口124,向保存室114内部前进,稍微把一叠卡片向上推。
换句话说,最下面的卡片C与移送件144的接触面172接触,离开底座116。
此外,曲柄232RF、232RR、232LF、232LR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沿圆弧形轨迹向横向(图18中的左方)移动。
这样,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向图中的左方移动。
由于辊198RF、198RR、198LF、198LR分别由右导向槽196R和左导向槽196L导向,所以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向图18中的左方直线移动。
于是,第二往复运动件186通过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在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移动的同时向横向(图中的左方)移动。
换句话说,使移送件144向送出方向移动。
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与第二往复运动件186向送出方向的移动联动,与第二凸轮部分228接触。
通过第二凸轮部分228,使得即使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位置变动了,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在移动时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位置关系也不会改变。
因此,移送件144在继续保持接触面172与卡片的表面为面接触的状态下,向图18的左方作直线移动,到达最前进的位置(图19)。
这样,最下方的卡片C借助于与移送件144的接触面172的摩擦力向送出方向移动。
移送件144的行程对于卡片C的前端到达抽出装置334来说是很充分的行程。
借助于曲柄232RF、232RR、232LF、232LR的转动,当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到达左端部时,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沿圆弧形轨迹,大体向下方移动(图20)。
于是,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继续在最前进的位置。
另一方面,由于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与第一凸轮部分226接触,所以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第二往复运动件186借助于平行四元联杆机构219向下方平行移动,接近第一往复运动件184。
这样,由于移送件144因卡片C的重量被向下压,从底座116的开口124退出,最下面的卡片C支承在底座116上,解除与移送件144的面接触。
借助于曲柄232RF、232RR、232LF、232LR的转动,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沿圆弧形轨迹,向图20中的右方移动。
于是,第一往复运动件184通过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向与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直线移动。
因为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受到其它的限制,因而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
因此,第二往复运动件186继续处于开口124下方的位置上,并向图20中的右方移动,到达最后退位置附近(图16)。
在最后退位置附近,由最后退位置传感器458检测到第二被检测件456,并输出最后退位置信号RS。
另一方面,由于电动机284转动,通过驱动装置288,齿轮324向图8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这样,通过齿轮348、345、353、357和轴352,使反转辊336向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换句话说,反转辊336的下表面向与卡片C的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
此外,通过齿轮392、394,使辊382、384以相同的圆周速度向送出方向转动。
当最下面的卡片C借助于移送件144向送出方向的直线运动,向送出方向输送时,通过卡片保存装置102的出口118,向卡片通道342送出。
然后被送入辊335与反转辊336之间。
在卡片C是一张的情况下,由于辊335与反转辊336之间的间隔超过一张卡片C的厚度,且不到两张卡片的厚度,所以卡片C的前进没有受到任何阻力而通过。
通过后的卡片C夹在辊382、384之间被送出。
被送出的卡片C的后端由卡片压板462压紧并保持在第一轴承件396上。
在卡片C夹在辊382、384之间的情况下,强制把卡片从卡片保存装置102中拉出。
在卡片夹在辊382、384之间的情况下,第二检测件452由于卡片而向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借助于这种转动,由送出传感器454检测到第二检测件452,并由送出传感器454输出送出信号DS。
在步骤S11中,在判断有输出最后退位置信号RS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2,在判断没有的情况下,则进入到步骤S14。
在步骤S12中,在判断有从卡片送出检测装置426发送出的送出信号DS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3,在判断没有送出信号DS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6。
在步骤S13中,在停止向电动机284供电后,付出处理结束,将移送件144保持在初始位置上(图16)。
在步骤S11中,在判断没有最后退位置信号RS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4,判断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在尚未经过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11,继续进行付出处理。
在步骤S14中,在判断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15,在向外部处理装置输出错误信号后,终止付出处理。
换句话说,即使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了卡片的送出作业,在判断移送件144没有作扁平环形运动时,也停止送出装置100的送出处理。
在步骤S12中,当判断没有卡片送出信号DS时,进入步骤S16。
在步骤S16中,判断最后退位置信号的次数是不是两次,在不是两次时,返回到步骤S11,继续进行付出处理。
换句话说,移送件144再次进行扁平环形运动,再次进行卡片C的送出。
在这种情况下,移送件144使最不好处理的最下方的卡片C进行送出运动。
即,移送件144的送出方向的行程被设定成:即使是在最下方的卡片的前端到达了抽出装置334的辊382、384附近的情况下,当移送件144再次进入开口124中与卡片C接触时,也只与最下方的卡片接触。
另外,移送件144的行程由曲柄232RF、232RR、232LF、232LR的半径决定。
上述次数是决定由移送件144所进行的扁平环形运动的重复次数,这个次数可以适当设定。
在步骤S16中,当判断最后退位置信号的次数是两次时,进入到步骤S17。
在步骤S17中,向外部处理装置输出错误信号,在进行了错误显示等后,进入到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停止电动机284,并停止在初始位置上。
在本发明中,可以把卡片送出构件104配置成面对层叠的一叠卡片的最上方的卡片。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用弹性件或者重物之类的压靠装置,把卡片推压到最上方的位置上。
还有,本发明也可以在把一叠卡片放倒的状态下送出卡片。
在这种情况下,也必须用压靠装置向横向压靠使卡片送出构件104一侧的卡片位于规定的位置上。
此外,也可以把底座116与保存件106分开设置,把它配置在卡片送出构件104一侧。
另外,初始位置也可以定为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与第一凸轮部分226接触,移送件144把卡片C向上推压状态下的位置。
实施例2
图21是实施例2的、与图5相同位置的剖面图。
图22是实施例2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23是实施例1中担心的问题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2中,通过简单的结构可防止实施例1中的、当初始设定后付出最初的卡片C时会付出两张卡片C的情况。
首先,参照图23说明实施例1的卡片送出装置中担心的问题。
在本卡片送出装置中,在初始设定时,最下面的卡片C位于保存室114内(参见图(23A))。
当最下面的卡片C借助于卡片送出构件104的送出运动向拉出装置148一侧送出时,最下面的卡片C通过辊335与反转辊336之间,向抽出装置334一侧前进,放置在其上面的卡片C2也由于摩擦接触而连在一起,但构成防止送出两张装置332的反转辊336阻止它前进,使它不会向抽出装置334一侧移动(参见图23(B))。
放置在卡片C2上并能通过出口122的卡片C3,也同样被反转辊336所阻止,出现了阶梯状层叠的运转状态(参见图23(B))。
移送件144的行程必须这样设定:在卡片C处于上述初始设置位置、并且发生一定的滑动的情况下,卡片C的前端也要能到达抽出装置334。
可是,由于从运转状态开始的送出卡片C的次数,远比从初始设置状态开始的送出卡片C的次数多,所以要把移送件144的行程设定为在运转状态下也不会送出两张卡片C。
换句话说,移送件144的行程设定为从初始设置状态开始送出时的滑动余量少。
因此,在初始设置时送出时,在移送件144的一次行程中,有时卡片C的前端只能到达抽出装置334之前(参见图23(B))。
此时,移送件144在经过实施例1中的步骤S16后,要进行第二次送出运动。
这样,最下方的卡片C在移送件144的送出运动开始后,马上由抽出装置334抽出,在它上面的卡片C2则借助于移送件144,通过防止送出两张装置332,向抽出装置334一侧输送(参见图23(C))。
这张卡片C2由于它的前端被反转辊336阻挡,所以与抽出装置334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有可能由于上述第二次送出运动到达抽出装置334而被付出。
本实施例2就能防止这种多付出。
参照图21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只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构成卡片保存装置102的保存件106的底座116的后端,形成了压出斜面464。
压出斜面464大约向前下方倾斜45°。
换句话说,压出斜面464朝着拉出装置148向前下方倾斜,其下端距出口122约5mm。
借助于这种结构,层叠在保存室114内的卡片C下部的几张卡片,其后端(与出口122相反一侧的端部)与压出斜面464接触。
而且,由于放置在上方的卡片C的重量,后端被压在压出斜面464上的卡片C,被相对地向出口122一侧压出。
这样,在保存于保存室114内的初始设置状态下,下部的卡片C在出口122处层叠成阶梯状。
下面参照图22说明实施例2的作用。
如图22所示,在把新装填了卡片C的保存件106安装在框架装置142中的情况下,最下部的卡片C在出口122中因压出斜面464向拉出装置148一侧被压成阶梯状,进行初始设置。
这种初始设置状态,虽然是最下部的卡片C的前端处于不与防止送出两张装置332的反转辊336接触的位置上,但却是在接近的位置上。
第二张以后的卡片C2…的付出从上述运转状态开始进行。
比较上述初始设置状态和运转状态,在层叠成阶梯状的状态方面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层叠的位置距拉出装置148稍微远一点。
在这种初始设置状态下,在移送件144进行了最初的送出运动的情况下,最下方的卡片C通过防止送出两张装置332,到达抽出装置334,然后付出。
在本实施例2中,最下方的卡片C借助于压出斜面464靠近抽出装置334。
因此,即使在移送件144与卡片C之间的滑动比设想的多的情况下,也能使卡片C以与上述情况相近的状态到达抽出装置334。
换句话说,即使把移送件144等设定为适合于在运转状态下送出卡片C,使初始设置时送出卡片C的余量增加,也不会发生送出的差错。
由于运转状态下的最下方的卡片C的前端处于与反转辊336接触或者基本接触的位置上,所以比初始设置位置更接近抽出装置334的位置。
因此,借助于移送件144的一次送出运动,就能把最下方的卡片C移交给抽出装置334,而不会发生付出差错。
实施例3
图24是实施例3的、在拆下卡片保存装置102的状态下,卡片送出构件104的俯视图。
图25是沿图24中的C-C线的剖面图。
图26是实施例3中的保持件的背面立体图。
图27是实施例3中、在移送件正要把卡片保存装置内的卡片送出之前的状态下,沿图24中的C-C线的剖面图和作用说明图。
图28是实施例3中,在用卡片抽出装置开始拉出卡片的状态下,沿图24中的C-C线的剖面图和作用说明图。
实施例3是这样一种实施例:用抽出装置以比卡片送出装置高的速度把卡片拉出,即使在卡片的层叠量增加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抽出装置的拉出动作变得困难,其结果,可以增加卡片的层叠数量。
具体地说,在实施例1和2的卡片送出装置中,被送出来的卡片在用抽出装置抽出的状态下,移送件将在规定的时间间隔里与最下方的卡片的下表面接触。
层叠起来的卡片的几乎全部重量都施加在最下方的卡片上。
移送件用高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以便与卡片之间尽可能不发生滑动。
这样,在卡片的层叠数量增加的情况下,移送件与卡片的下表面之间的接触压力也增大,其结果,用抽出装置拉出卡片的拉出阻力也大幅度增加,用抽出装置拉出卡片变得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改进抽出装置,例如,可以增大辊的直径,使接触面积增加。
可是,在增大辊径的情况下,装置的尺寸也要成比例增大,所以不是优选的。
而实施例3就是一种不会使装置大型化、就能增加卡片层叠数量的改进方案。
下面,参照图24~图28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
在实施例3的说明中,与实施例1或2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只说明不相同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3中,在第二移送件186与移送件144之间,设有退避装置472(参见图25)。
退避装置472具有在移送件144受到因抽出装置334拉出卡片C所施加的拉力的情况下,可以使移送件144向从卡片保存装置102的开口124退出的方向移动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3中,退避装置472具有导向孔474和联动轴476。
首先,参照图26说明导向孔474。
在本实施例3中,导向孔474在凸轮板478上形成,凸轮板478从固定移送件144的保持件145向保存室114的相反一侧突出,即向下方突出。
由于凸轮板478做成与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相对,所以如图26所示,它由分别从保持件145下面的前后左右向下突出的凸轮板478RF、478RR、478LF、478LR构成。
导向孔474由分别在凸轮板478RF、478RR、478LF、478LR上形成的同样形状的导向孔474RF、474RR、474LF、474LR构成。
由于导向孔474RF、474RR、474LF、474LR完全做成同样的形状,因此,以导向孔474RF为代表来进行说明。
导向孔474RF包括倾斜孔482RF和被动孔484RF。
倾斜孔482RF朝向卡片C的送出方向向前下方倾斜,倾斜的角度优选相对于层叠起来的卡片C大致为45度。
被动孔484RF在倾斜孔482RF的卡片C行进方向前方一侧连续地形成。
被动孔484RF做成与层叠起来的卡片C大体平行,其长度大致与联动轴476F的直径相等。
被动孔484RF、484LF、484RR和484LR,可以配置成能承受来自后述的第一联动轴476F或者第二联动轴476R的几乎垂直的力。
采用此结构,不设置第一联动轴476F相对于导向孔474RF的防止移动装置,也能将保持件145向上压,结构简单,尺寸小而且廉价。
另外,通过使导向孔474相对于层叠起来的卡片C的倾斜角度为30~45度,优选30~35度,不设置被动孔484RF,也能把移送件144向上推压。
在导向孔474RF的倾斜角度比规定的角度大的情况下,由于层叠起来的卡片C等的重量不能向上推压,此外,在倾斜角度比规定的角度小的情况下,在移送件144被卡片C拉住时,不能与卡片C一起移动。
下面说明联动轴476。
联动轴476具有使保持件145、进而使移送件144沿导向孔474移动的功能。
联动轴476包括:第一联动轴476F,其左右端部插入对应的前侧杠杆206RF和206LF的水平部分前端的插入孔中;以及第二联动轴476R,其左右端部插入后侧杠杆206RR和206LR的水平部分前端的插入孔中。
第一联动轴476F与杠杆206RF和206LF连成一体进行摆动,第二联动轴476R与杠杆206RR和206LR连成一体进行摆动。
第一联动轴476F贯穿导向孔474RF和474LF。
第二联动轴476R贯穿导向孔474RR和474LR。
换句话说,第一联动轴476F设计成与实施例1和2中的轴218RF和218LF相对应的圆棒状轴,第二联动轴476R设计成与轴218RR和218LR相对应的圆棒状轴。
另外,如果能用一侧的杠杆206RF、206LF和第一联动轴476F、第二联动轴476R把移送件144向上推压,也可以不设计成实施例3那样的左右一对。
但设计成像实施例3那样左右一对的情况,即使卡片C层叠的数量增加,移送件144也不会倾斜,仍能向上推压,所以是优选的。
下面说明压靠装置486。
压靠装置486具有将保持件145、进而将移送件144相对往复运动件184,向与送出卡片C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压靠的功能。
换句话说,具有通过将保持件145向图25中的右方压靠,使第一联动轴476F位于被动孔484RF、484LF中,并使第二联动轴476R位于被动孔484RR和484LR中的功能。
压靠装置486包括第一压靠装置486L和第二压靠装置486R(参见图24)。
第一压靠装置486L,是挂在从保持件145的下面向下凸出的第一钩搭板488L与在第一往复运动件184上形成的第一钩搭孔492L之间的第一弹簧494L。
第二压靠装置486R,是挂在从保持件145的下面向下凸出的第二钩搭板488R与在第二往复运动件184上形成的第二钩搭孔492R之间的第二弹簧494R。
第一弹簧494L和第二弹簧494R可以更换为橡皮带等其它弹性压靠装置,此外,如果能完成上述功能,使用任何一种均可。
但通过使用第一弹簧494L和第二弹簧494R,可以使具有一定宽度的保持件145不倾斜,就能平行移动,所以是优选的。
采用这种结构,通常,保持件145由第一弹簧494L和第二弹簧494R拉向图27B的左方,第一联动轴476F卡在被动孔484RF、484LF的端部,而第二联动轴476R卡在被动孔484RR和484LR的端部。
这样,在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已经向图25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情况下,由于第一联动轴476F相对于被动孔484RF、484LF的上边缘、第二联动轴476R相对于被动孔484RR、484LR的上边缘沿几乎垂直的方向向上推压,所以不必设置其它的保持装置,就能把移送件144向上推压,其结果能把层叠的卡片C向上推压。
此外,在这种状态下,在移送件144向图27(B)中的左方移动时,第一联动轴476F和第二联动轴476R相对于保持件145处于静止状态。
于是,保持件145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向图27(B)中的左方移动,第一联动轴476F和第二联动轴476R作相对的移动,从被动孔484RF、484LF、484RR、484LR向倾斜孔482RF、482LF、482RR和482LR移动。
这样,保持件145由倾斜孔482RF、482LF、482RR和482LR引导,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向前下方倾斜移动。
换句话说,移送件144从保存件106的开口124A、124B、124C向退出方向移动。
再换一句话说,移送件144从保存室114向退出方向移动。
下面参照图27和图28说明实施例3的作用。
根据付出信号,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便循着圆弧轨迹大体向上方移动。
由于这种移动,在曲柄232RF、232RR、232LF、232LR从图25的初始状态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与实施例1一样,由于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分别与第一凸轮部分226接触,所以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规定的角度,成为图27所示的状态。
随着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的转动,第一联动轴476F和第二联动轴476R以枢轴204F、204R为中心,向同一方向转动。
这样,第一联动轴476F相对于被动孔484RF、484LF的上边缘、第二联动轴476R相对于被动孔484RR、484LR的上边缘大体沿垂直方向向上推压。
这样,第二往复运动件186被平行向上推压,离开第一往复运动件184规定的距离。
由于第二往复运动件186的这种移动,移送件144通过保持件145经过底座116的开口124,向保存室114内前进,把一叠卡片稍稍向上推压。
换句话说,最下方的卡片C与移送件144的接触面172发生面接触,离开底座116(参见图27(A)、(B))。
此外,曲柄232RF、232RR、232LF、232LR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沿圆弧形轨迹向横向(图27(A)中的左方)移动。
这样,使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向图27(A)中的左方移动。
于是,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在辊198RF、198RR、198LF、198LR分别由右导向槽196R和左导向槽196L导向的同时,向左方直线移动。
于是,第二往复运动件186通过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在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移动的同时,向横向(图27中的左方)移动。
此时,第一联动轴476F、第二联动轴476R通过推动被动孔484RF、484LF、484RR、484LR的前边缘,使保持件145向卡片C的送出方向移动,结果也使移送件144向卡片C的送出方向移动。
于是,即使导向孔474LF、474RF、474LR、474RR是长孔,也能使移送件144向卡片C的送出方向移动。
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与第二往复运动件186向送出方向的移动联动,与第二凸轮部分228接触。
通过第二凸轮部分228,即使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位置发生变化,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移动时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的位置关系也不改变。
于是,移送件144的接触面172保持与卡片C的下表面的面接触状态,从图25中的位置向左方直线移动,到达最前进的位置(图28(A))。
这样,最下方的卡片C借助于与移送件144的接触面172的摩擦力,向送出方向输送。
移送件144的行程是对于卡片C的前端到达抽出装置334来说很充分的行程。
在卡片C的前端夹在辊384R与382R之间的情况下,卡片C便由辊382R、384R的圆周速度来牵引。
换句话说,牵引卡片C的速度是移送件144的送出速度的2~6倍。
这样,卡片C被从移送件144与层叠的卡片C之间拉出。
由于移送件144是用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所以,在卡片C移动的同时被向卡片送出方向拉动的情况下,作为第二往复运动件186的保持件145,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向卡片C的送出方向移动。
于是,第一联动轴476F和第二联动轴476R从被动孔484LF、484RF、484LR、484RR向倾斜孔482LF、482RF、482LR、482RR进行相对移动,结果保持件145向从保存室114退出的方向移动,因此移送件144向从保存室114退出的方向移动(如图28(B)中的点划线所示)。
卡片C支承在底座116上,结果移送件144与卡片C的下表面之间的接触压力大幅度减小。
这样,当用辊384R和382R拉出卡片C时的拉出阻力,大体上由底座116与卡片C之间的摩擦系数、以及层叠的卡片C的重量来决定。
因此,由于尽可能减小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的移送件144对于卡片C拉出的影响,所以即使在卡片C的层叠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增加一倍)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必改变辊384R和382R的直径而把卡片C拉出。
通过曲柄232RF、232RR、232LF、232LR转动,在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到达左端部的情况下,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沿圆弧形轨迹大致上向下方移动(参见图20)。
于是,第一往复运动件184继续处于最前进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由于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与第一凸轮部分226接触,因而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相对于第一往复运动件18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由于通过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向图28(A)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一联动轴476F、第二联动轴476R向下方移动,第二往复运动件186因卡片C的重量而向下方平行移动,接近第一往复运动件184。
这样,由于移送件144从底座116的开口124中退出,最下方的卡片C支承在底座116上,解除与移送件144的面接触。
在移送件144与卡片C下表面的摩擦接触力使第一弹簧494L、第二弹簧494R的压靠力减小的情况下,移送件144被这两个弹簧的作用力拉动,第一联动轴476F、第二联动轴476R被拉回,卡在被动孔484RF、484LF、484RR、484LR的前端部上。
由于曲柄232RF、232RR、232LF、232LR的转动,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沿圆弧形轨迹向右方移动(参见图21)。
于是,第一往复运动件184通过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向与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直线移动。
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受到其它的限制,因而与杠杆206RF、206RR、206LF、206LR和第一往复运动件184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变。
于是,第二往复运动件186继续处在开口124下方的位置上,并向右移动,到达最后退位置附近(参见图25)。
在最后退位置附近,当由最后退位置传感器458检测到第二被检测件456时,停在这一状态下,准备下一张卡片送出。

Claims (14)

1.一种卡片送出装置,把卡片(C)的表面压紧在配置成固定状态的底座(116)上,并把所述卡片保存为柱状,使通过所述底座的开口(124)与所述卡片表面接触的移送件向规定的方向移动,将卡片一张张地向规定方向送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件具有平面形状的接触面(172),并且借助于扁平环形移动装置(146)进行移动,在规定的进出位置上进出所述开口,与卡片表面进行面接触后,保持这种接触状态,并向规定方向直线移动,在退出位置上从所述开口退出后,保持这种状态,向所述进出位置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环形移动装置包括在沿卡片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还沿与所述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往复运动件(18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片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运动件包括沿卡片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往复运动件(184)以及沿与所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二往复运动件(18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片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往复运动件为L形,所述第二往复运动件分别具有沿垂直第一往复运动件移动方向的方向延伸的长孔(212RF、212RR、212LF、212LR),并用枢轴支承在所述第一往复运动件上,曲柄销(230RF、230RR、230LF、230LR)插入所述长孔内,所述曲柄销在旋转的过程中,从所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最后退位置附近直到最前进位置附近,都能接触和所述第一往复运动件一起移动的凸轮(222),通过所述曲柄销与所述凸轮接触,所述第二往复运动件作支点旋转运动,使所述移送件向离开所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的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片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卡片送出方向上互相错开配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往复运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销从安装在与卡片的行进方向垂直配置的旋转轴(234RF、234LF、234RR、234LR)两端的曲柄(232RF、232RR、232LF、232LR)上突出,所述旋转轴配置在所述曲柄之间,并用齿轮连接在旋转轴线与所述旋转轴垂直的电动机(284)的输出轴(292)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片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所述移送件相邻的卡片拉出装置(148),所述移送件的送出方向的行程在卡片的前端位于所述拉出装置附近的情况下,在与最端部卡片相对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压出斜面(464),其与所述卡片的后端相对,朝向所述拉出装置向前下方倾斜,把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卡片向所述拉出装置压出。
9.一种卡片送出装置,把卡片(C)的表面压紧在配置成固定状态的底座(116)上,并把所述卡片保存为柱状,根据付出指令,借助于用扁平环形运动进行送出运动的扁平环形移动装置(146),使通过所述底座的开口(124)与所述卡片表面接触的移送件(144)作扁平环形运动,把卡片一张张地向规定方向送出,在经过防止送出两张装置(332)后,由卡片抽出装置(334)主动拉出并付出这张已送出的卡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片抽出装置的下游配置有卡片送出检测装置(426),根据从所述卡片送出检测装置发出的卡片送出信号(DS),使所述扁平环形移动装置和所述卡片抽出装置停止。
10.一种卡片送出装置,把卡片的表面压紧在配置成固定状态的底座上,并把所述卡片保存为柱状,使通过所述底座的开口与所述卡片表面接触的移送件向规定方向移动,把卡片一张张地向规定方向送出后,由抽出装置主动将其从保存部分抽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送件具有平面形状的接触面,并且由扁平环形移动装置使其移动,在规定的进出位置上进出所述开口并与卡片表面进行面接触后,保持这种接触状态,并向规定方向进行直线移动,然后在退出位置上从所述开口退出来,并保持这种状态,向所述进出位置移动,并且在由所述抽出装置将卡片拉出的情况下,退避到所述开口内。
11.一种卡片送出装置,把卡片的表面压紧在配置成固定状态的底座上,并把所述卡片保存为柱状,使通过所述底座的开口与所述卡片表面接触的移送件向规定方向移动,把卡片一张张地向规定方向送出后,由抽出装置主动将其从保存部分抽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扁平环形移动装置包括在沿卡片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同时还沿与所述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的往复运动件,
所述往复运动件包括沿卡片的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往复运动件以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移动方向的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二往复运动件,
所述移送件能向离开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将其向接近所述底座的方向弹性压靠的退避装置(472),安装在所述第二往复运动件上。
12.一种卡片送出装置,把卡片的表面压紧在配置成固定状态的底座上,并把所述卡片保存为柱状,使通过所述底座的开口与所述卡片表面接触的移送件向规定方向移动,把卡片一张张地向规定方向送出后,由抽出装置(334)主动将其从保存部分抽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扁平环形移动装置包括沿卡片的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往复运动件以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作往复运动的第二往复运动件,
所述移送件借助于联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往复运动件上,并由压靠装置(486)向与所述卡片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压靠,所述联动装置包括向离开所述卡片送出方向的方向倾斜的导向孔(474)、以及能够滑动地插入所述导向孔中的联动轴(476)。
13.一种卡片送出装置,把卡片的表面压紧在配置成固定状态的底座上,并把所述卡片保存为柱状,使通过所述底座的开口与所述卡片表面接触的移送件向规定方向移动,把卡片一张张地向规定方向送出后,由抽出装置主动将其从保存部分抽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扁平环形移动装置包括:第一往复运动件,沿卡片的送出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以及第二往复运动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往复运动件移动方向的方向作往复运动,向与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杠杆垂直的方向延伸,呈L形,
从所述第二往复运动件的水平杠杆向横向突出的联动轴,可以滑动地插入与所述移送件做成一体的、向离开所述卡片送出方向的方向倾斜的导向孔中,
并设有将所述移送件向与卡片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压靠的弹性件(494L、494R)。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片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被动孔(484RF、484LF、484RR、484LR)。
CN2007101401771A 2006-08-30 2007-08-08 卡片送出装置 Active CN101134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33261 2006-08-30
JP2006233261 2006-08-30
JP2006233261 2006-08-30
JP2007064269 2007-03-14
JP2007-064269 2007-03-14
JP2007064269 2007-03-14
JP2007-131113 2007-05-17
JP2007131113 2007-05-17
JP2007131113A JP4991995B2 (ja) 2006-08-30 2007-05-17 カードの送り出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4534A true CN101134534A (zh) 2008-03-05
CN101134534B CN101134534B (zh) 2010-09-08

Family

ID=39978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01771A Active CN101134534B (zh) 2006-08-30 2007-08-08 卡片送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80420B2 (zh)
JP (1) JP4991995B2 (zh)
CN (1) CN101134534B (zh)
TW (1) TW20081726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9580A (zh) * 2012-06-26 2012-11-21 广州汇豪计算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切换式自动发/收卡机
CN103020663A (zh) * 2012-12-13 2013-04-03 厦门积硕科技有限公司 卡机出卡方法及装置
CN104379476A (zh) * 2012-05-31 2015-02-25 威德米勒界面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具有分离装置的印刷机
CN107331078A (zh) * 2017-08-05 2017-11-07 广州明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领卡机的送卡机构
CN111483839A (zh) * 2020-05-11 2020-08-04 杭州芷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擦花的家装木板抽拉装置
CN112520427A (zh) * 2020-11-09 2021-03-19 宁波阅荷思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控式精密防磨损卡片送料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16541A1 (de) * 2007-04-05 2008-10-16 Böwe Systec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Fördern von Gütern aus einem Stapel zu einem Ausgang
CN102164837B (zh) * 2008-09-30 2014-06-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卡升降装置及发卡回收装置
TWI367458B (en) * 2008-12-31 2012-07-01 Ind Tech Res Inst Automatic card dispenser
CN101488254B (zh) * 2009-02-20 2011-03-23 深圳市中成汇实业有限公司 自动收发卡器
JP5480592B2 (ja) * 2009-10-23 2014-04-23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送出装置およびカード送出装置の制御方法
US9481200B2 (en) * 2010-03-03 2016-11-01 Panduit Corp. Embossing system
US8702328B2 (en) * 2010-03-05 2014-04-22 Datacard Corporation Desktop card printer
CH703916A1 (de) * 2010-10-11 2012-04-13 Ferag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zeugen einer gesteuerten hin- und herbewegung eines beweglichen mechanischen elements.
JP5648003B2 (ja) * 2012-01-30 2015-01-07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媒体読取装置、発券機及び媒体読取方法
US20130292405A1 (en) * 2012-05-04 2013-11-07 Saint-Fun International Ltd. Card vending machine
CN103810760B (zh) * 2014-01-25 2016-04-27 贵州中南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伸缩型自动发卡机
KR101567322B1 (ko) * 2014-03-20 2015-11-11 아이디피 (주) 카드 스태커 장치
JP6145607B2 (ja) * 2014-06-04 2017-06-14 旭精工株式会社 物品払い出し装置
GB201417286D0 (en) * 2014-09-30 2014-11-12 Asahi Seiko Europ Ltd Card handling device
US20160364940A1 (en) * 2015-06-09 2016-12-15 Stephen P. Shoemaker, Jr. Card dispensing machine anti-theft device
US9878867B2 (en) 2015-07-29 2018-01-30 Asahi Seiko Co., Ltd. Card feeding apparatus
JP6286697B2 (ja) * 2015-07-29 2018-03-07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カード送出装置
CN106778934B (zh) * 2016-12-22 2023-06-02 云南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台式多介质自动存取装置
US10639217B2 (en) * 2018-02-02 2020-05-05 Saniplast S.R.L. Sterilising automatic dispenser of disposable devices for aid of female urination in a standing-up position
CN108555562A (zh) * 2018-05-15 2018-09-21 张家港易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太阳能组件边框的改进型角码供给装置
TWI807205B (zh) * 2020-07-30 2023-07-01 高泰精工有限公司 卡片輸送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33937A (en) * 1925-08-13 1927-06-28 Tabulating Machine Co Card-feeding apparatus
US2263040A (en) * 1937-10-26 1941-11-18 Ernest M Kaltenbach Newspaper vending machine
US2265007A (en) * 1940-10-29 1941-12-02 Nat Postal Meter Company Feeding mechanism
US2680614A (en) * 1950-07-29 1954-06-08 Jr George A Gibson Article feeder
GB1245833A (en) 1968-08-30 1971-09-08 Glacier Co Ltd Method of making a bi-metallic strip
GB1307201A (en) 1971-01-06 1973-02-14 Brown Co Ltd V S Paper feed mechanisms
US3957175A (en) * 1973-05-18 1976-05-18 Safe Rack, Inc. Newspaper vending machine
US4557472A (en) * 1982-09-30 1985-12-10 Stepper, Inc. Multi-purpose feeder for successively delivering single sheet or multi-leaved articles from a stack thereof
US4591070A (en) * 1984-05-01 1986-05-27 Fawn Engineering Corp. Article dispenser adjustable for different size articles
JPS6231622A (ja) * 1985-08-02 1987-02-10 Sankyo Giken Kogyo Kk 種袋給送方法
FR2585682A1 (fr) 1985-08-05 1987-02-06 Bem Sa Bureau Etudes Mecanique Dispositif d'extraction automatique sequentielle de feuilles de papier notamment pour les machines de traitement de documents
US4873591A (en) * 1986-08-28 1989-10-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ape loading device having pair of tape guide post units on pair of rotatable members
US4872591A (en) * 1987-11-19 1989-10-10 Konopka Richard O Medication dispenser
JPH0726276Y2 (ja) * 1988-05-09 1995-06-14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カード自動販売機のカード送出装置
US5167345A (en) * 1991-07-25 1992-12-01 Bobrick Washroom Equipment, Inc. Dual dispenser
US5232123A (en) * 1992-06-12 1993-08-03 Richardson Robert G Literature dispensing mechanism
US5857588A (en) * 1995-01-24 1999-01-12 Algonquin Industries, Inc.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tickets, cards and the like from a stack
TW301442U (en) * 1995-09-04 1997-03-21 Asahi Seiko Co Ltd Plate-like article dispensing device
JPH09132335A (ja) 1995-11-07 1997-05-20 Retsupusu:Kk カードディスペンサ
JPH09221231A (ja) * 1996-02-16 1997-08-26 Copal Co Ltd カード供給装置
US5941414A (en) * 1996-07-01 1999-08-24 Algonquin Industries, Inc.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tickets, cards and the like from a stack
CA2225994A1 (en) * 1997-12-30 1999-06-30 John R. Smith Adjustable log splitting head
JP3800565B2 (ja) * 1997-02-26 2006-07-26 株式会社日本コンラックス カード払出し装置
US5938073A (en) * 1997-09-08 1999-08-17 Gamemax Corporation Card stacking and conveyance structure for automatic card vending machines
US5950865A (en) * 1998-01-02 1999-09-14 Menes; Cesar Disposable microscope slide dispenser
JP3772022B2 (ja) * 1998-05-14 2006-05-10 株式会社日本コンラックス カード払出し装置
JP2000076389A (ja) 1998-09-01 2000-03-14 Anritsu Corp カード払出し装置
JP3903118B2 (ja) * 1998-11-16 2007-04-11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カード体の払い出し装置
FR2827263A1 (fr) 2001-07-11 2003-01-17 Pascal Borreca Dispositif permettant de deramer des cartes rigides ou relativement rigides empilees les unes sur les autres
JP4423368B2 (ja) * 2003-12-19 2010-03-03 旭精工株式会社 カード状商品の自動払出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9476A (zh) * 2012-05-31 2015-02-25 威德米勒界面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具有分离装置的印刷机
CN102789580A (zh) * 2012-06-26 2012-11-21 广州汇豪计算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切换式自动发/收卡机
CN103020663A (zh) * 2012-12-13 2013-04-03 厦门积硕科技有限公司 卡机出卡方法及装置
CN107331078A (zh) * 2017-08-05 2017-11-07 广州明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领卡机的送卡机构
CN107331078B (zh) * 2017-08-05 2023-01-24 广州明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领卡机的送卡机构
CN111483839A (zh) * 2020-05-11 2020-08-04 杭州芷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擦花的家装木板抽拉装置
CN112520427A (zh) * 2020-11-09 2021-03-19 宁波阅荷思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控式精密防磨损卡片送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80420B2 (en) 2011-07-19
JP4991995B2 (ja) 2012-08-08
TW200817266A (en) 2008-04-16
JP2008254923A (ja) 2008-10-23
US20090001095A1 (en) 2009-01-01
TWI340116B (zh) 2011-04-11
CN101134534B (zh) 201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4534B (zh) 卡片送出装置
CN102985049B (zh) 药剂发放装置
KR940009295B1 (ko) 지엽류수납상자 및 지엽류취급장치
EP3185222B1 (en) Rotary paper money conveying device
US7942401B2 (en) ATM equipped with structure for preventing rotation of stack roller
CN101110104B (zh) Ic卡吐卡装置
US8579279B2 (en) Conveying direction-switching device for paper leaves with direction-changing drum
CN1722183B (zh) 媒体盘片自动售货机和用于退回媒体盘片的方法
EP1679669B1 (en) Automatic flat-article dispensing apparatus
EP1343114B1 (en) Card handling device with a card recycling device
JP2008254923A5 (zh)
EP2980762A1 (en) Banknote processing device and circulating cash box mechanism thereof
CN102958492B (zh) 药剂发放装置和药剂发放方法
CN102043968A (zh) 卡送出装置及卡送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3248787B (zh) 文件读取器
CN106067230B (zh) 金融自助设备多容量吞卡退卡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3052578A (zh) 介质重叠运送防止机构及介质送出装置
KR200401525Y1 (ko) 카드 디스펜서
KR100902111B1 (ko) 카드 송출 장치
JP4834368B2 (ja) カード処理装置
KR200202654Y1 (ko) 카드 디스펜서
KR102498664B1 (ko) 매체 저장 장치
KR100835902B1 (ko) 카드 디스펜서
JP4230415B2 (ja) カード受け入れ収納装置
CN115634846B (zh) 一种医学样本智能分拣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