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0524A - 判断通信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的方法、设备和程序 - Google Patents

判断通信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的方法、设备和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0524A
CN101120524A CNA200680005289XA CN200680005289A CN101120524A CN 101120524 A CN101120524 A CN 101120524A CN A200680005289X A CNA200680005289X A CN A200680005289XA CN 200680005289 A CN200680005289 A CN 200680005289A CN 101120524 A CN101120524 A CN 101120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d signal
signal quality
handing
judge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52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0524B (zh
Inventor
江幡光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20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0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0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05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04W16/20Network planning tools for indoor coverage or short range network deploy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要判断的区域分割成子区域,发现多个安装的基站(51、52)分别在每个子区域接收的信号质量,每个子区域接收信号质量和邻近上述子区域的子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作为一个改变点,在该点用作交接条件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以及上述接收信号质量改变被检测从而交接发生区域可以准确的判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接收信号质量判断方法,能够非常准确的判断交接是否发生在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区域。

Description

判断通信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的方法、设备和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被接收信号质量判断方法,用于判断移动通信系统通信区域的交接区(hand over area)。
背景技术
由于在用户移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交接很大的影响通信质量,优选的判断和得到一个在设计和运行上有交接(从这以后,指的是交接区域)的区域。当交接区域清楚后,可以做一设计使得交接不再频繁发生且确定由运行上的交接造成的错误。
作为传统交接判断方法的是“空气磁力测量员(http://www.toyo.co.jp/wlan/d_airmagnet_sv.html,http://www.airmagnet.com/)”,它是商业上通用的地点测量工具。该工具在屏幕上以彩色显示各点接收到的能量(在各个等高线采用不同颜色),基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实际测量从基站接收到的能量得到的判断。作为该工具的一个功能,具有一功能用于显示一区域,在被多个基站覆盖的区域,该区域为交接区域。
与之对比,实际交接过程在两个条件下产生,即,一个条件是从一联合基站接收的信号质量小于或等于规定的值(由Qth表示),一个条件是目标基站接收的信号质量和联合基站接收的信号质量的差大于或等于规定值(用h表示)。例如,接收信号质量的例子是接收功率,延迟张开(delay spread),信噪比(信号与噪声能量的比),SIR(信号与干扰噪声能量的比),传输损耗,误码率(比特误差率和数据块误差率),诸如此类。同样可以采用它们的一个或多个组合。
因此,传输终端监控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除了联合基站以外具有最好接收信号质量的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并在上述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执行交接过程。然而,具有地点测量工具的包括覆盖区域的区域是这样的区域,其中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其他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优于规定质量,且不同于上述条件显示的区域。即,由于实际交接由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的基站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确定,且在交接满足条件改变时执行,一个覆盖区域简单重叠的区域与交接区域并不一致。
注意到专利献1,2是这样技术的例子,在移动通信系统服务区的多个位置测量接收信号质量并基于测量结果确定安装的基站的模型。
【专利文献1】JP-A2000-333239
【专利文献2】JP-A2001-285923
发明内容
上面描述的常规技术并不方便,因为交接区域不能准确判断。这是因为在实际交接条件下覆盖区域简单重叠的区域,交接并不执行。进一步的,当服务区内基站的安装确定后,上述专利文献1、2公开的技术并不能判断交接可以执行的区域。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以及程序,用于判断通信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它可以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准确的判断交接区域(hand-over area)。
本发明的其他目标是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以及程序,用于判断通信区域接收信号质量,通过选取交接区域,可以判断交接的频率,使用者可以根据上面描述方法判断的交接区域发射。
根据本发明无线通信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方法,用于判断一区域,其中交接发生在无线通信系统服务区,包括多个基站,该方法包括第一步,从位于服务区任意位置的多个基站找到接收信号质量,第二步,参照接收信号质量判断任意位置是交接区域。
根据本发明用于无线通信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设备,用于判断一区域,其中交接发生在多个基站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区,该设备包括接收信号质量发现装置(received signal quality find means),用于在服务区的任意位置从多个基站发现接收信号质量,以及交接区域判断装置用于参照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该任意区域是交接区域。
在一个程序中,采用计算机执行判断区域的操作,在该区域交接发生在多个基站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区,该程序包括第一过程,从服务区的任意位置的多个基站中发现信号质量,第二过程,根据接收的信号质量判断该任意区域是否是交接区域。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操作。要判断的区域分成分区域,分别在每个分区域,从多个安装基站发现接收信号质量,参照每个分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和邻近上述分区域的分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以及检测检测作为交接条件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上述接收信号质量之间差的变化的变化点,从而可准确判断交接发生的区域。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具有相当于准确交接条件的确定方法可通过确定相应于联合基站交接信号质量,交接获得条件变化的区域获得,以及相应于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区别,具有一个优势,其中可准确判断交接区域。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由于使用者可能对其发射的交接区域,通过耦合使用者发射频率的信息和准确判断的交接区域选取,其具有一个优势,交接频率可判断。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质量判断设备的示意性功能模块图;
附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操作的流程图;
附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质量判断程序的示意性功能模块图;
附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图;
附图5是解释本发明的第一例子的示意图;
附图6是显示在附图5的各个观测点格栅的接收能量的例子的视图;
附图7是显示在附图5中整个要判断区域的一个测定的交接区域的例子的视图;
附图8是解释本发明的第二例子的示意图;
附图9是显示在附图8的各个观测点格栅的接收能量的例子的视图;
附图10是显示在附图8中整个要判断区域的一个测定的交接区域的例子的视图;
附图11是显示在本发明的第三例子中建筑楼层和通信线的用户的例子的视图;
附图12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三例子的判断交接区域的例子的视图;
附图13显示本发明第三例子中每个观测点格栅发射频率的一个例子;且
附图14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三例子的交接频率检测结果的一个例子的视图。
附图标记
1质量判断设备
101系统设置信息输入单元
102传播特征获得单元
103HO(交接)区域判断单元
104结果输出单元
105通信线寻找单元
106HO(交接)发生频率计算单元
107结果显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17】(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将在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解释。附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质量判断设备的示意性功能模块图。根据附图1,本发明的质量判断设备1包括系统设置信息输入单元101,传播特征获得单元102,HO(交接)区域判断单元103,结果输出单元104。注意交接在图中缩写为HO。
【18】系统设置信息输入单元101输入使用者之类的信息,除了将判断的无线通信领域的构造信息和无线通信系统的信息。传播特征获得单元102获得根据系统设置信息输入单元101提供的基站信息的传播特征,并发现接收的信号质量。HO区域判断单元103根据由传播特征获得单元102获得的接收的信号质量判断交接区域并报告。结果输出单元104通过显示器之类输出由HO区域判断单元103判断的交接区域。
【19】附图2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操作的流程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将根据附图1和2解释。在步骤S101,操作者输入关于要判断的无线通信区域构造的设计信息,无线通信系统,和采用系统设置信息输入单元101的使用者。尤其是,使用者输入将判断区域的地图,楼层之类的图,单独构造的信息,基站安装的位置,发射功率,天线方向性,之类。
【20】步骤S102,传播特征获得单元102采用系统设置信息输入单元101输入的信息,获得传播特征。当通过划分要判断的区域为分区域而获得的每个分区域限定在观测点光栅时,获得传播特征的数据显示在各个观测点光栅从各个基站接收的信号质量。作为获得传播特征的特殊方法,可采用公知方法例如光线跟踪方法、统计判断方法之类执行仿真,或者从实际安装的基站发射波并在接收装置接收和测量。
【21】在步骤S103和后续步骤,HO区域判断单元103判断交接区域。步骤S103是环端,在该步骤对每个观测点格栅执行判断。此后,隶属于判断过程的观测点格栅称为将判断的观测点格栅。步骤S104是环端,在该步骤对每个基站执行判断。
【22】注意到在附图中,基站缩写为AP作为入口点。此后,从属于判断过程的连接的基站称为将判断的联合基站。尽管假定每个基站为联合基站,在每个观测点格栅执行判断,执行该过程的原因在于交接可在不同联合基站执行,即使在持有终端的使用者的移动行为预定的同一区域。
【23】步骤S105确定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是否可连接到被判断的联合基站。当在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的从被判断的联合基板接收的信号质量不能满足允许通信的最小质量,被判断的联合基站不能作为联合基站。当步骤S105的判定是否,由于被判断的联合基站不能作为交接区域,过程转到步骤S109。然而,如果步骤S105判定的是是,由于被判断的联合基站可作为交接区域,过程转到步骤S106。
【24】在步骤S106,根据在被判断的观测点格栅的被判断的联合基站,选取变成候选交接目标的基站(这以后,称为交接目标基站)。选取作为交接目标基站的基站必须满足条件:它不是被判断的联合基站,且在被判断的观测点格栅具有最好的接收信号质量且该接收信号质量满足执行通信的最小质量。当选取的基站不满足最小质量时,由于被判断的观测点格栅不能作为交接区域,过程转到步骤S109。然而,如果选取的基站满足最小质量,由于被判断的观测点格栅可作为交接区域,过程转到步骤S107。
【25】步骤S107,当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是要判断的联合基站时,要确定是否执行交接。当下面条件1和2都满足时,可判断被判断的观测点格栅是交接区域。注意到Qth定义为从被判断的联合基站接收信号质量的规定值,且h定义为被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的规定值。
【26】条件1:对于要判断的观测格栅的接收信号质量和相邻上述格栅的格栅质量(从这以后,称作邻近格栅),一种情况,在邻近格栅被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小于或等于预定的规定值Qth,被判断的联合基站在被判断的观测点格栅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小于预定的规定值h,且被判断的联合基站在邻近格栅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h。
【27】条件2:一种情况,在邻近格栅,被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h,在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要判断的联合基站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Qth,且在邻近格栅,要判断的联合基站接收信号质量小于预定的规定值Qth
【28】如上面所述,可以检测一个点,在该处,通过采用被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要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与交接目标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以及检测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和邻近格栅之间,接收信号质量与规定值的改变,交接获得条件改变。结果,可以判断一区域具有与实际交接条件相同的条件。
【29】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假定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使用者从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到邻近格栅发射时,交接发生,这对于确定段落【21】和【22】描述的最小质量,是足够的,要判断的联合基站在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在邻近格栅的接收信号质量满足最小质量。
【30】进一步,当一个交接发生的区域,由上述方法根据采用仿真之类获得的波传播特征比率判断,可判断多余区域。这是因为仅仅接收信号质量简单的用做确定因素,因此在考虑实际操作时该区域更加限定。为了进一步限定该区域,将增加一个或所有下述限制。
【31】限制1:当计算了要判断的联合基站和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间的距离以及要判断的联合基站和邻近格栅之间的距离后,仅仅在前一个距离大于后一个距离时,假定要判断的联合基站是交接区域,这是因为,仅仅当从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要邻近格栅的传输意味着从要判断的联合基站的距离增加。这是因为简单连接的基站的距离增加导致交接移到另一个作为实际操作的基站。
【32】限制2:当h’(h’>h)限定为要判断的联合基站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的规定值时,当要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在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和邻近格栅均等于或大于h’,假定要判断的联合基站不是交接区域。这是因为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在两格栅足够大,可以预期的,在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到达前交接已经执行。
【33】在步骤S107,当判断被判断的联合基站在交接区域时,过程转到S108,在该步骤记录,当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是要判断的联合基站,联合基站是交接区域,其中对交接目标基站执行交接。当不能将联合基站判断为交接区域,则过程转至步骤S109。
[34]步骤S109是一个环端,在该步骤已经判断了在要判断的联合基站连接在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时交接是否执行。然后,过程从步骤S109转到S104,在该步骤要判断的联合基站转为其他联合基站,且上述过程重复,直到基站通过执行步骤S105和后续步骤的流程成为要判断的联合基站。
【35】步骤S110是环端,在该步骤完成判断,当各个基站在一个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假定为联合基站。然后,过程从步骤S110转到步骤S103,在该步骤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转为其他观测点格栅,且上述过程重复,直到通过执行步骤S104和后续步骤观测点格栅成为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
【36】当通过在所有观测点格栅的上述操作流程,所有基站假定为联合基站时,判断它们是否用做交接区域。HO区域判断单元103输出判断结果到结果输出单元104。
【37】在步骤S111,结果输出单元104输出交接区域的判断结果。当判断结果输出时,每个观测点格栅的颜色或图案根据交接区域的判断结果改变。由颜色或图案表征的接收信号质量使得可以容易的观察在整个要判断的区域上的判断结果。作为输出结果的特殊方法,观测点格栅在要判断区域的地图上和例如楼层图之类的结构信息上覆盖,例如显示器之类的显示装置且仅显示颜色的交接区域。观察者通过颜色显示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实际结构和交接区域的位置关系,这种设置在设计和操作中很容易应用。
【38】(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解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显示上面描述的第一实施例操作流程的附图2中的步骤S107中的过程将如下面所述执行。假定质量判断装置的功能块和除了上述实施例的操作流程的操作流程与上面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39】当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是要判断的联合基站时,在步骤S107判断是否执行交接,且在此实施例中,当下面条件3和4满足时判断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是交接区域。注意Qth1和Qth2限定为对于要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规定值,且h1和h2分别限定为要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的规定值。
【40】条件3:对于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和临近格栅的接收信号质量,一种情况,从要判断的联合基站接收的信号质量小于或等于Qth1,同时要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h1且小于或等于h2。
【41】条件4:一种情况,要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h1,同时要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大于Qth1小于或等于Qth2
【42】如上面所述,由于考虑要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要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与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同时假定,一个满足交接条件的点通过检测该差是否在两个值的范围内而变化,从而可以判断一个区域具有与实际交接条件相同的交接条件。
【43】由于第二实施例不需要将观测点格栅与其他不同于上面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观测点格栅比较,可以高速执行过程。进一步,在Qth1、Qth2、h1和h2确定时,当传输速度高于平均使用者的传输速度时,由于Qth1和Qth2的宽度以及h1和h2的宽度分别增加,交接区域可更准确的判断。这是因为当从联合基站到交接目标基站测量接收信号质量时,使用者在高速移动时从测量点到下个测量点移动了很长的距离。
【44】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解释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考虑采用上面描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要判断的交接区域,依赖于具有移动装置为终端的使用者的移动特性,例如使用者在地图上和楼层图的通信线,从而判断交接发生频率。
【45】附图3是功能模块曲线图,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质量判断设备,其中与附图1中相同的部分用相同数字表示。质量判断设备1由系统设置信息输入单元101,传播特征获得单元102,HO区域判断单元103,通信线寻找单元105,HO发生频率计算单元106和结果显示单元107组成。
【46】假定系统设置信息输入单元101包括使用者在一区域的要判断的通信线信息之类。附图4是过程流程图,显示实施例的操作。根据附图3和4解释此实施例的操作。
【47】第一,附图4的步骤S301中,交接区域采用上面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方法判断。接下来,步骤S302,通信线寻找单元105计算每个由传播特征获取单元102指示的观测点格栅的传输频率,根据系统设置信息输入单元102获得的使用者的通信线信息。计算传输频率的特殊方法的一个例子包括一种方法,计数通过各个观测点格栅的通信线的数目,并由数值显示。
【48】在步骤S303,交接发生频率通过耦合交接区域和每个来自步骤S301和S302的观测点格栅的传输频率来计算。作为计算的特殊例子,当判断观测点格栅是交接区域时,步骤S302获得的传输频率的数值乘“1”,当判断观测点格栅不是交接区域时,乘“0”,从而仅在通信线上成为交接区域的观测点格栅具有数值。
【49】在步骤S304,步骤S303计算的交接发生频率显示。对于每个采用显示装置的观测点格栅,交接发生频率根据它的在步骤S303中计算的值以颜色和图形显示,从而它覆盖在地图和楼层图上。正如上面描述的,当交接发生频率的判断结果通过覆盖在要判断区域的地图和建筑物楼层图上显示,具有交接告发生频率的区域可容易发现。结果,交接发生频率可通过在设计上调整安装基站位置和发射功率而减少。
【50】(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解释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显示上面描述的第一实施例操作流程的附图2的步骤S107的过程将如下所述执行。假定质量判断设备的功能模块和不同于上面实施例操作流程的操作流程与上面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51】当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是要判断的基站时,在步骤S107判断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是否成为通信不稳定区域,其中不能执行交接。当满足下面条件5时,判断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是否是通信不稳定区域。注意到Qth定义为对于要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规定值,h定义为要要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与交接目标基站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的规定值,分别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52】条件5:一种情况,要判断的联合基站在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的接收信号质量小于或等于预定的规定值Qth,同时要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小于或等于预定的规定值h。
【53】正如上面所述,当交接目标基站不具有足够的质量,不考虑要判断的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恶化成要求交接的质量,由于可以预期通信的执行不稳定,要判断的联合基站定为通信不稳定区域。由于通信不稳定区域通过覆盖在地图和楼层图结构信息之类上以颜色显示,采用与交接区域相同的显示装置,可发现实际结构和通信不稳定区域的位置关系,从而可调整参数以减少通信不稳定区域。可以将第四实施例联合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使用。
【54】(第一例子)
为了更好理解第一实施例,将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例子。附图5是一个示意图,解释一个例子,其中要判断的区域由格栅分割,每个对应于一个观测点格式,且在左上部给格栅识别数字。进一步的,假定安装两个基站51、52。从这些基站到各个观测点格栅接收的信号质量通过附图2中的步骤S101和S102获得,且附图6所示的数据,例如在该附图所示的各个格栅获得。
【55】一个观测点格栅在步骤S103处理,一个基站在步骤S104处理为联合基站。此处假定观测点格栅17处理为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且基站51处理为要判断的联合基站。在步骤S105确定从作为联合基站的基站51接收的信号质量是否是在观测点格栅17的可连接质量。此处假定采用接收功率-80dBm作为可能连接质量(最小质量)。由于基站51在观测点格栅17的接收功率是-64dBm,它优于可能连接质量,确定可以连接连接基站。
【56】接下来,在步骤S106,选定除了要判断的联合基站具有最好接收信号质量的基站作为交接目标基站。在此例子中,然而,由于除了基站51仅仅有基站52,基站52选做交接目标基站。在第一例子中,并不需要确认交接目标基站在在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的质量。
【57】在步骤S107,判断基站52是否是交接区域。判断中使用的规定值Qth和h分别设置成-70dBm和5dB。
【58】尽管判断了交接区域,确认位于观测点格栅17右侧作为邻近格栅的观测点格栅18的接收信号质量。基站51作为联合基站在观测点格栅17和18的接收信号质量从-64dBm变为-71dBm,这意味着接收功率变化超过-70dB,这是Qth的值。这与条件2的一部分符合。接下来,由于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是从-8dB到-4dB,且邻近格栅的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小于值h。在观测点格栅17与右邻近格栅的关系中,接收功率变化超过Qth。然而,由于邻近格栅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小于h,判断基站52不是交接区域。
【59】相应的,作为联合基站的基站51的接收功率从-64dBm变到-60dBm,通过判断位于观测点格栅17下面作为邻近格栅的观测点格栅29的接收信号质量,和这两个值超过作为Qth值的-70dBm。进一步,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是从-8dB到-8dB,且这两个值小于h值。因此,判断基站52不是交接区域。
【60】正如上面所述,根据邻近格栅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交接区域为一个要判断区域的各个观测点格栅。观测点格栅68是判断为交接区域的观测点格栅的例子。在观测点格栅68和邻近格栅68位于其下部的格栅80,作为联合基站的基站51的接收信号质量从-77dBm变成-78dBm,且邻近格栅的接收信号质量小于或等于Qth(-70dBm)。
【61】进一步,作为交接目标基站的基站52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作为联合基站的基站51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从17dB变到4dB,超过了5dB这一值h。由于这两个格栅的关系满足条件1,判断观测点格栅68是交接区域。注意到,附图5中,曲线53显示一个位置,在该位置连接进入点的接收信号质量变成Qth,曲线54显示一位置,在该位置接收信号质量的差为h。
【62】进一步,尽管以右和下格栅作为邻近格栅的例子,也可以对所有方向例如上,左,右,右上,右下,左上,和左下之类的方向执行相同的判断。
【63】采用各个基站作为被判断的联合基站和各个观测点格栅作为被判断的观测点格栅,执行对如上面描述的交接区域的判断。尽管附图7中以彩色例如红色显示判断为交接区域的格栅,同时将它们覆盖在要要判断的建筑楼层图上,它们用倾斜影线显示。在楼层图中以矩形显示房间和桌子。如上所述,交接可能发生的位置可通过在地图和建筑物楼层图上显示格栅简单确认。
【64】(第二例子)
接下来,将在下面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个例子以更好的理解第二实施例。附图8是解释一个例子的示意图,该例子中被判断的区域由多个格栅分割,每个对应于一个观测点格栅,且给格栅左上部标上数字。进一步的,两个基站51、52如附图5一样安装。
【65】假定从这些基站到各个观测点格栅的接收信号质量通过附图2中的步骤S101和S102获得,附图9所示的数据,例如在附图8中的各个格栅获得。在步骤S103采用一个观测点格栅,在步骤S104采用一个基站作为联合基站。假定观测点格栅30用作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且基站51用作要判断的联合基站。
【66】在步骤S105确定从作为联合基站的基站51接收的信号质量在观测点格栅30是否是可能连接质量。当假定可能连接质量对应于-80dBm的接收功率,由于从基站51接收的功率在观测点格栅17是-17dBm,确定可以连接。接下来,在步骤S106,在除要判断的联合基站以外的基站具有最好接收信号质量的基站选做交接目标基站。在此例子中,然而,由于除了基站51外仅仅有一个基站52,基站52可选做交接目标基站,且可以确定这些基站是否满足可能连接质量。当除了要判断的基站有多个基站时,选择具有最大接收能量的基站。
【67】由于在观测点格栅30从基站52接收的功率是-67dBm,其大于作为可能连接质量的接收功率-80dBm,基站52选做交接目标基站。在步骤S107,可判断基站52是否是交接区域。这里,用于判断的规定值Qth1,Qth2,h1,h2分别是-72dBm,3dB和5dB。
从基站51的接收功率,其是观测点格栅30的联合基站,是-71dBm,且作为联合基站的基站51的接收功率与用作交接目标基站的基站52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是-4dB。由于这些值对应于条件4,在该条件下,接收信号质量的差至少是h1,同时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大于Qth1且等于或小于Qth2,判断基站52是交接区域。
【69】如上面所述,在要判断的区域判断各个交接区域为各个观测点格栅。观测点格栅66作为一个不被判断为交接区域的观测点格栅的例子。从作为联合基站的基站51在观测点格栅66的接收功率是-71dBm,且作为联合基站的基站51的接收功率和作为交接目标基站的基站52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是-1dB。由于接收信号质量的差是-1dB,条件3和条件4均不满足,因此基站52不被判断为交接区域。注意到,附图8中,曲线83显示一个位置,在该位置连接进入点的接收信号质量为Qth1,曲线84显示一个位置在该位置接收信号质量的差是h2,且曲线85显示一个位置,在该位置连接进入点的接收信号质量为Qth2
【70】进一步,尽管在例子中右和左格栅用作邻近格栅,对于所有方向例如上,左,右上,右下,左上和左下之类方向,均可执行判断。
【71】上面描述的交接区域判断各个基站作为被判断的联合基站和各个观测点格栅作为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尽管在附图10以彩色例如红色显示判断为交接区域的格栅,同时将它们覆盖在要判断的建筑物楼层图上,它们采用倾斜影线显示。房间和桌子在楼层图中以矩形表示。如上所述,交接发生的位置可以通过在地图和建筑楼层图上的格栅容易的确认。
【72】(第三例子)
接下来,在下面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三个例子以更好的理解第三实施例。附图11显示建筑楼层图,打算对其设计无线通信系统,以及使用无线通信系统的使用者的通信线的例子。在楼层图中,用矩形显示房间和桌子,用曲线显示通信线。
【73】第一,对要设计的建筑采用上面描述的单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方法判断交通区域(附图4的步骤S301)。附图12显示在这种情况用倾斜格栅形影线判断的交接区域的一个例子。在此例子中,假定基站51和52安装在楼层的左上部和坐下部,如附图所示。
【74】接下来,在每个观测点格栅(步骤S302)发现每个观测点格栅的传输频率。附图13显示因此发现的传输频率的一个例子。在此例子中,传输频率由四个步骤限定,即,传输频率1(最低)到传输频率4(最高),依赖于通信线的密度。尽管观测点格栅可以通过不同颜色或图案显示,在附图13中,传输频率1用白色显示,传输频率2用左下倾斜影线显示,传输频率3用右下倾斜影线显示,传输频率4或更多的用倾斜格栅形影线之类显示以区别它们。
【75】这以后,通过耦合交接区域的判断结果和发现传输频率的结果(步骤S303)计算交接频率。在例子中,交接区域的判断结果用0(判断建筑未用作交接区域)或1(判断建筑作为交接区域)显示,基于步骤0到4,通过乘判断结果和传输频率1到4执行该判断。然后,输出上述计算的结果(步骤S304)。附图14显示如上面所述执行的判断的结果以及楼层图,其中可以,例如用白显示交接频率0,用左下倾斜影线显示交接频率1,右下倾斜影线显示交接频率2,大致倾斜格栅形影线显示交接频率3,密集倾斜格栅形影线显示交接频率4。
【76】
可以容易的从结果判断,在楼层的中心部分交接频率增加,因而预测到接收的信号质量恶化。相应的,可以设计建筑以减少交接频率,通过利用上述结果,改变基站位置和发射功率。
【77】
(第四例子)
将解释本发明的第四个例子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像第一个实施例一样采用附图5和6解释该例子。根据附图5和6,基站51作为联合基站在观测点格栅18的接收功率是-71dBm,作为交接目标基站的基站52的接收功率是-67dBm。当假定用于判断的规定值Qth和h分别是-70dBm和5dBm,由于在观测点格栅18的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Qth,且联合基站的接收功率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功率的差是4dBm,观测点格栅18满足条件5,因此确定观测点格栅是通信不稳定区域。如上面描述的判断通信不稳定区域,采用每个基站作为要判断的联合基站,且每个观测点格栅作为要判断的观测点格栅。
【78】显然,上面描述的每个实施例中操作流程可以预先存储在例如ROM之类中,且可以通过计算机读取执行。尽管接收功率的值用做上面实施例中的接收信号质量,本发明决不限制于此,例如,接收数据的误码率,SIR(信号与干扰波功率比)之类的均可使用。

Claims (30)

1.一种无线通信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方法,用于判断一区域,在该区域,交接发生在由多个基站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区,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步,从位于服务区的任意位置的多个基站找到接收信号质量;和
第二步,参照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该任意位置是交接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方法,特征在于接收功率、延迟张开、SNR(信号与噪声功率的比)、SIR(信号与干扰信号功率的比)、传输损耗、和误码率的一个或多个组合用作接收信号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方法,特征在于:
参照要判断的位置的接收信号质量和邻近要判断的位置的位置的接收信号质量,当在第二步确定在邻近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小于或等于预定的规定值Qth、在要判断的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小于预定的规定值h、在邻近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大于或等于预定的规定值h时,或者当在第二步确定在邻近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h、在要判断的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Qth、在邻近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小于预定的预定值Qth时,可在第二步判断要判断的位置是交接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方法,特征在于在第二步计算联合基站到要判断的位置的距离,和从要判断的位置到邻近要判断的位置的位置的距离,当后一个距离大于前一个距离时,在第二步判断要判断的位置是交接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方法,特征在于,在第二步,当在要判断的位置和邻近要判断的位置的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大于h的规定值h’时,在第二步不判断要判断的位置是交接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方法,特征在于,参照要判断的位置的接收信号质量,当在第二步确定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Qth1,以及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h1且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h2时,或者当在第二步确定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h1,以及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Qth1且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Qth2时,在第二步判断要判断的位置是交接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方法,特征在于,参照要判断的位置的接收信号质量,当在第二步确定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Qth,以及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h时,在第二步判断要判断的位置是不能执行交接的通信不稳定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方法,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三步,通过耦合被判断交接区域和使用者的传输频率信息,判断交接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方法,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四步,用颜色或图案表示在第二步判断的结果,并通过将其覆盖在结构信息上显示该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方法,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四步,以颜色或图案表示作为第三步判断结果的交接频率,并通过将其覆盖在结构信息上显示该结果。
11.一种无线通信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设备,用于判断一区域,在该区域,在由多个基站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区发生交接,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
接收信号质量发现装置,用于在服务区的任意位置的多个基站中发现接收信号质量;和
交接区域判断装置,用于参照接收信号质量判断任意区域是交接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设备,特征在于接收功率、延迟张开、SNR(信号与噪声功率的比)、SIR(信号与干扰波功率的比)、传输损耗、和误码率的一个或多个组合用作接收信号质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设备,特征在于:
参照第二步中要判断的位置的接收信号质量和邻近要判断的位置的位置的接收信号质量,当交接区域判断装置发现在邻近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Qth、在要判断的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小于预定的规定值h、且在邻近位置联合基站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h时,或者当交接区域判断装置发现在邻近位置联合基站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h、在要判断的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Qth且在邻近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小于预定的规定值Qth时,交接区域判断装置判断要判断的位置为交接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设备,特征在于,交接区域判断装置计算从联合基站到要判断的位置的距离和从要判断的位置到邻近要判断的位置的位置的距离,当后一个距离大于前一个距离时,交接区域判断装置判断要判断的位置为交接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接受信号质量判断设备,特征在于,交接区域判断装置确定在要判断的位置和邻近要判断的位置的位置联合基站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大于h的规定值h’,交接区域判断装置不判断要判断的位置是交接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1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设备,特征在于,参照要判断的位置的接收信号质量,当交接区域判断装置确定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Qth1,以及联合基站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h1且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h2时,或者当交接区域判断装置确定联合基站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h1,以及联合基站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Qth1且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Qth2时,交接区域判断装置判断要判断的位置为交接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1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设备,特征在于,参照要判断的位置的接收信号质量,当交接区域判断装置确定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Qth,以及联合基站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h,交接区域判断装置判断要判断的位置是不能执行交接的通信不稳定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1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设备,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频率判断装置,用于通过耦合要判断的交接区域和使用者传输频率的信息,判断交接频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1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设备,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显示装置,用于通过颜色或图案表示交接区域判断装置判断的结果,并通过将其覆盖在结构信息上显示该结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接收信号质量判断设备,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显示装置,用于通过颜色或图案表示频率判断装置判断的结果,并通过将其覆盖在结构信息上显示该结果。
21.一种促使计算机执行设备操作的程序,该设备用于判断一区域,在该区域交接发生在由多个基站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区,特征在于,该程序包括:
第一过程,从位于服务区的任意位置的多个基站发现接收信号质量;和
第二过程,参照接收信号质量判断任意区域是交接区域。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程序,特征在于接收功率、延迟张开、SNR(信号与噪声功率的比)、SIR(信号与干扰波功率的比)、传输损耗、和误码率的一个或多个组合用作接收信号质量。
23.根据权利要求21的程序,特征在于:参照要判断的位置的接收信号质量和邻近要判断的位置的接收信号质量,当在第二过程确定在邻近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Qth、在要判断的位置联合基站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小于预定的规定值h、在邻近位置联合基站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h时,或者当在第二过程确定在邻近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h、在要判断的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Qth、在邻近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小于预定的规定值Qth时,在第二过程判断要判断的位置是交接区域。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程序,特征在于在第二过程计算从联合基站到要判断的位置的距离和从要判断的位置到邻近要判断位置的位置的距离,当后一距离大于前一距离时,在第二过程判断要判断的位置是交接区域。
25.根据权利要求23的程序,特征在于当在第二过程判断在要判断的位置和邻近要判断的位置的位置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大于h的规定值h’时,在第二过程不判断要判断的位置是交接区域。
26.根据权利要求21的程序,特征在于,参照要判断的位置的接收信号质量,当在第二过程判断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Qth1,以及联合基站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h1且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h2时,或者在第二过程判断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h1,以及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值Qth1且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Qth2时,在第二过程判断要判断的位置是交接区域。
27.根据权利要求21的程序,特征在于,参照要判断的位置的接收信号质量,当在第二步确定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Qth,以及联合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和交接目标基站的接收信号质量的差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规定值h时,在第二步判断要判断的位置是不能执行交接的通信不稳定区域。
28.根据权利要求21的程序,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三过程,通过耦合要判断的交接区域和使用者的传输频率的信息,判断交接频率。
29.根据权利要求21的程序,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四过程,用颜色或图案表示第二过程判断的结果,并将其覆盖在结构信息上显示该结果。
30.根据权利要求28的程序,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四过程,用颜色或图案表示作为第三过程判断结果的交接频率,并通过将其覆盖在结构信息上显示该结果。
CN200680005289.XA 2005-06-15 2006-06-15 判断通信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0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74439A JP4186957B2 (ja) 2005-06-15 2005-06-15 通信エリアの受信品質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174439/2005 2005-06-15
PCT/JP2006/312025 WO2006135004A1 (ja) 2005-06-15 2006-06-15 通信エリアの受信品質推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20911A Division CN102098690B (zh) 2005-06-15 2006-06-15 判断通信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的方法、设备和程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0524A true CN101120524A (zh) 2008-02-06
CN101120524B CN101120524B (zh) 2014-09-24

Family

ID=3753235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209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8690B (zh) 2005-06-15 2006-06-15 判断通信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的方法、设备和程序
CN20068000528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0524B (zh) 2005-06-15 2006-06-15 判断通信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209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8690B (zh) 2005-06-15 2006-06-15 判断通信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的方法、设备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26980B2 (zh)
EP (1) EP1892857B1 (zh)
JP (1) JP4186957B2 (zh)
CN (2) CN102098690B (zh)
WO (1) WO200613500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6954A (zh) * 2010-06-25 2011-12-28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采煤机的无线遥控通讯状态检测系统
US8355680B2 (en) 2007-12-10 2013-01-15 Nec Corporation Radio wave propagation analysis result display system
CN102132618B (zh) * 2008-07-01 2014-04-0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CN111277953A (zh) * 2020-02-22 2020-06-12 杜义平 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42613B2 (ja) * 2005-09-06 2011-03-02 Kddi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4642612B2 (ja) * 2005-09-06 2011-03-02 Kddi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4853362B2 (ja) 2007-04-04 2012-01-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エリアの受信品質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1810023B (zh) * 2007-09-26 2014-12-1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
JP5645027B2 (ja) * 2010-01-04 2014-12-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評価システム、評価装置、評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20072852A (ko) * 2010-12-24 2012-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기 및 그 단말기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JP2014506019A (ja) 2010-12-28 2014-03-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特性推定システム、ハンドオーバパラメータ最適化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494507B2 (ja) * 2011-01-25 2014-05-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品質評価プログラム
JP5790424B2 (ja) * 2011-11-09 2015-10-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領域検出装置、領域検出方法、及び領域検出プログラム
US9949181B2 (en) * 2013-02-14 2018-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terminal adaptation of handover parameter
US20150296386A1 (en) * 2014-04-15 2015-10-15 Eden Rock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ctrum sharing
JP6345334B2 (ja) 2015-02-24 2018-06-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特性表示装置
JP6994628B2 (ja) 2017-06-28 2022-01-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波環境表示装置及び電波環境表示方法
WO2019176747A1 (ja) 2018-03-12 2019-09-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波環境表示装置および電波環境表示方法
WO2019176748A1 (ja) 2018-03-12 2019-09-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波環境解析装置および電波環境解析方法
JP7008255B2 (ja) 2018-04-10 2022-0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波環境表示装置および電波環境表示方法
JP7008256B2 (ja) 2018-04-10 2022-0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波環境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波環境表示方法
CN113747345A (zh) * 2020-05-29 2021-12-03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管理移动终端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810959B (zh) * 2020-06-15 2022-04-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13891246B (zh) * 2020-07-01 2023-03-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用户设备的网络接入设备切换方法
WO2022203385A1 (ko) * 2021-03-23 2022-09-29 주식회사 인포씨즈시스템 단말의 위치측정을 위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09279A (ja) 1993-01-11 1994-07-26 Fujitsu Ltd 移動通信模擬方式
JP2000101596A (ja) 1998-09-24 2000-04-07 Toshiba Corp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切替方式
JP2000333239A (ja) 1999-05-24 2000-1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屋内基地局の最適配置決定方法および最適配置決定システム
US6304754B1 (en) * 1999-06-02 2001-10-16 Avaya Technology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ying out wireless cells to account for cell handoff
JP3439396B2 (ja) 1999-09-24 2003-08-2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電磁環境設計方法および設計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1285923A (ja) 2000-03-31 2001-10-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基地局配置パターン決定方法
JP3701844B2 (ja) 2000-06-08 2005-10-0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管理方法
JP4257040B2 (ja) 2000-06-30 2009-04-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伝搬環境通知方法及び通知システム並びに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184834C (zh) * 2001-12-24 2005-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间切换方法
JP2003299149A (ja) * 2002-03-29 2003-10-17 Fujitsu Ltd 着信呼無線分配装置および移動コールセンタシステム
US7424296B2 (en) * 2002-04-29 2008-09-0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 handover area detection for uplink interference avoidance
JP3997120B2 (ja) 2002-07-19 2007-10-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JP2004059835A (ja) 2002-07-31 2004-02-26 Toray Ind Inc ポリフェニレンサルファイド共重合体樹脂組成物
JP2004201166A (ja) 2002-12-20 2004-07-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体携帯端末
JP2005117357A (ja) 2003-10-08 2005-04-28 Ne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管理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管理装置
JP2005252623A (ja) 2004-03-03 2005-09-15 Denso It Laboratory Inc 通信端末及び情報提供装置並びにハンドオーバ処理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55680B2 (en) 2007-12-10 2013-01-15 Nec Corporation Radio wave propagation analysis result display system
CN102132618B (zh) * 2008-07-01 2014-04-0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用户装置以及方法
CN102296954A (zh) * 2010-06-25 2011-12-28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采煤机的无线遥控通讯状态检测系统
CN102296954B (zh) * 2010-06-25 2013-11-06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采煤机的无线遥控通讯状态检测系统
CN111277953A (zh) * 2020-02-22 2020-06-12 杜义平 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1277953B (zh) * 2020-02-22 2020-11-13 杜义平 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92857A4 (en) 2012-07-18
EP1892857B1 (en) 2014-11-26
CN102098690A (zh) 2011-06-15
JP2006352385A (ja) 2006-12-28
WO2006135004A1 (ja) 2006-12-21
EP1892857A1 (en) 2008-02-27
CN102098690B (zh) 2013-08-21
CN101120524B (zh) 2014-09-24
JP4186957B2 (ja) 2008-11-26
US20090239532A1 (en) 2009-09-24
US8526980B2 (en) 2013-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8690B (zh) 判断通信区域的接收信号质量的方法、设备和程序
US6246861B1 (en) Cellular telephone location system
US7945212B2 (en) Network overlay geo-location system with smart antenna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7035651B2 (en) Process and devices for determining the radio reception direc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60014548A1 (en) Determination of mobile terminal position
CN105578496B (zh) 一种邻区优化方法及装置
EP3716677B1 (en) Optimization system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JPH0918706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組織の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US6397073B1 (en) Method of locating terminal, and cellular radio system
CA2379167A1 (en) Selection of location measurement units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tation
AU458649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pilot coverages
CN106452620A (zh) 无线终端接收性能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4540148B (zh) 一种越区覆盖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US9264919B2 (en) Method, node and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a mobile network
CN101272591A (zh) 基于速度测量的无线定位上报周期调节方法
KR101696387B1 (ko) 기지국 위치 추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EP0917771B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effect of radio wave multipath fading
CN103841639A (zh) 用于室内定位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EP1772037B1 (en) Determination of mobile terminal position
JP2004304302A (ja) 伝搬環境模擬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01013526A2 (en) Wireless telephone network optimization
KR102226683B1 (ko) 다중 주파수에서의 다중 하향링크 정보를 이용한 단말 위치의 측위 방법 및 측위 장치
CN104936198B (zh) 一种确定邻区关系的方法和装置
CN101272590A (zh) 到达时间-接收强度联合无线定位方法及装置
JP4091190B2 (ja) 無線端末試験における電波環境のパラメータ決定方法、無線端末試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