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附于通信网络,远程办公、远程医疗、远程自动化控制、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随着通信网的类型逐渐增多,以及通信网络的密度日渐增大,现阶段的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容易受到干扰,进而影响到相关领域的正常业务开展。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和多个第一终端互相通信,所述多个第一终端形成第一通信网络,所述电子设备还与第二终端通信,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一终端而言为异构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周期性地接收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每个第一终端发出的第一通信信号并获取每个第一终端发出对应的第一通信信号时的第一位置,确定出每个第一通信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
根据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位置生成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基于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对应的网络节点将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映射至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得到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对应的网络节点所对应的节点覆盖范围;根据所述当前网络拓扑图以及所述当前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个网络节点对应的节点覆盖范围得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通信覆盖区域;
确定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并将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映射至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得到用于表征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所对应的网络节点的稳定性特征向量;
根据所述通信覆盖区域周期性地检测是否存在所述第二终端广播的第二通信信号,若是,基于所述第二通信信号、所述第二终端广播所述第二通信信号时的第二位置,以及从目标电子设备处请求的所述第二终端所处的第二通信网络的动态参数对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进行迭代,得到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移动轨迹;
基于所述位置移动轨迹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信号强度变化率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目标通信区域并判断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是否存在重叠;若是,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根据每个通信干扰因子和每个稳定性特征向量确定出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至少部分网络节点的调整结果并基于所述调整结果对所述至少部分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通信日程信息,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日程信息判断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重叠时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处于通信工作状态;若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重叠时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信工作状态,针对每个第一终端,若检测到该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信工作状态时存在通信数据响应行为,则确定该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网络节点与所述目标通信区域和所述通信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的最短距离;根据所述最短距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该第一终端的信号衰减系数并基于所述信号衰减系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该第一终端的第一干扰权重;获取该第一终端的第一通信日程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日程信息判断在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信工作状态时该第一终端的通信数据响应行为中包括的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是否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除该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之外的其他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一致,若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日程信息以及所述通信数据响应行为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该第一终端的第二干扰权重,若否,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日程信息以及所述通信数据响应行为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该第一终端的第三干扰权重;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网络节点对应的基准干扰因子;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权重和所述第二干扰权重对所述基准干扰因子进行加权得到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该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或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权重和所述第三干扰权重对所述基准干扰因子进行加权得到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该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
可选地,所述确定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并将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映射至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得到用于表征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所对应的网络节点的稳定性特征向量,包括:
调用每个第一终端的参数获取权限并基于所述参数获取权限访问每个第一终端的终端服务器并从终端服务器所存储的运行日志中确定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获取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中的至少一组参数指标;
对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进行数值提取,以获取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多维数组;
在预设的字符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的第一字符相匹配的第二字符,将所述第二字符与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多维数组进行合并,以生成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第一数组;
对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第一数组进行特征分段处理以获取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多个第二数组,将所述多个第二数组添加至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映射数组中,并将所述映射数组输入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对应的映射线程中,得到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每个第二数组在映射线程中的映射结果;基于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网络节点的节点标识为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每个第二数组在所述映射线程中的映射结果进行标记,并将完成标记的映射结果分配至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对应的网络节点中;
根据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个网络节点对应的多个映射结果得到每个网络节点的稳定性特征向量。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进行数值提取,以获取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多维数组,包括:
在确定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中包括用于访问所述电子设备的访问请求标识时,根据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中包括的用于访问所述电子设备所使用的所述访问请求标识,从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访问链接的至少一个通信记录上,获取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在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记录上处于数据请求状态时的第一状态数据;
根据所述访问请求标识在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中的权重,从所述电子设备中预设的数值提取规则集中查找与所述访问请求标识对应的目标数值提取规则,其中,所述目标数值提取规则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进行数值提取;
基于所述目标数值提取规则建立数值提取线程,将所述第一状态数据输入所述数值提取线程以对所述数值提取线程进行调试,得到所述数值提取线程输出的与所述第一状态数据对应的目标数值并基于所述目标数组进行数据恢复得到第二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第一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状态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完成对所述数值提取线程进行调试,若否,则确定所述数值提取线程的线程参数并对所述线程参数进行修改,然后返回将所述第一状态数据输入所述数值提取线程以对所述数值提取线程进行调试的步骤;
将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输入所述数值提取线程得到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多维数组。
可选地,所述根据每个通信干扰因子和每个稳定性特征向量确定出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至少部分网络节点的调整结果并基于所述调整结果对所述至少部分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包括:
针对每个第一终端,根据该第一终端对应的通信干扰因子和稳定性特征向量确定该第一终端的在进行通信数据收发时的丢包率和延时;
根据该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权重系数判断该第一终端对应的丢包率是否高于第一设定值;在该第一终端对应的丢包率高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将该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网络节点标记为扰动节点;在该第一终端对应的丢包率不高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判断该第一终端对应的延时是否高于第二设定值;在该第一终端对应的延时高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时,将该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网络节点标记为扰动节点;
根据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扰动节点确定出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通信干扰区域;基于所述通信干扰区域中的每个扰动节点以及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对应的非通信干扰区域中的每个网络节点生成所述调整结果,将所述调整结果下发至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以使每个扰动节点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调整结果下发至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以使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包括:
接收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广播的终端状态报文,所述终端状态报文用于表征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广播的接口类型;
根据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接口类型将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调整结果进行转换,得到调整指令;将所述调整指令发送给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以使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根据对应的调整指令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调整指令发送给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包括:
根据预设的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的认证信息对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的调整指令进行加密,将完成加密的调整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第一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系统,包括电子设备、第二终端和多个第一终端,所述电子设备和多个第一终端互相通信,所述多个第一终端形成第一通信网络,所述电子设备还与第二终端通信,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一终端而言为异构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周期性地发出第一通信信号;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周期性地接收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每个第一终端发出的第一通信信号并获取每个第一终端发出对应的第一通信信号时的第一位置,确定出每个第一通信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根据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位置生成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基于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对应的网络节点将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映射至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得到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对应的网络节点所对应的节点覆盖范围;根据所述当前网络拓扑图以及所述当前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个网络节点对应的节点覆盖范围得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通信覆盖区域;确定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并将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映射至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得到用于表征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所对应的网络节点的稳定性特征向量;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周期性地广播第二通信信号;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根据所述通信覆盖区域周期性地检测是否存在第二终端广播的第二通信信号,若是,基于所述第二通信信号、所述第二终端广播所述第二通信信号时的第二位置,以及从目标电子设备处请求的所述第二终端所处的第二通信网络的动态参数对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进行迭代,得到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移动轨迹;基于所述位置移动轨迹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信号强度变化率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目标通信区域并判断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是否存在重叠;若是,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根据每个通信干扰因子和每个稳定性特征向量确定出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至少部分网络节点的调整结果并基于所述调整结果对所述至少部分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周期性地接收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每个第一终端发出的第一通信信号并获取每个第一终端发出对应的第一通信信号时的第一位置,确定出每个第一通信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
映射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位置生成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基于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对应的网络节点将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映射至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得到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对应的网络节点所对应的节点覆盖范围;根据所述当前网络拓扑图以及所述当前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个网络节点对应的节点覆盖范围得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通信覆盖区域;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并将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映射至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得到用于表征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所对应的网络节点的稳定性特征向量;
迭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覆盖区域周期性地检测是否存在第二终端广播的第二通信信号,若是,基于所述第二通信信号、所述第二终端广播所述第二通信信号时的第二位置,以及从目标电子设备处请求的所述第二终端所处的第二通信网络的动态参数对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进行迭代,得到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移动轨迹;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位置移动轨迹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信号强度变化率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目标通信区域并判断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是否存在重叠;若是,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根据每个通信干扰因子和每个稳定性特征向量确定出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至少部分网络节点的调整结果并基于所述调整结果对所述至少部分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的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能够确定出每个第一终端发出第一通信信号时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一通信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然后基于第一位置生成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并基于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映射第一信号强度得到网络节点对应的节点覆盖范围以确定出第一通信网络的通信覆盖区域。进一步地,基于检测第二终端广播的第二通信信号的检测结果对第二终端的位置移动轨迹进行确定,进而确定出第二终端的目标通信区域。进一步地,基于目标通信区域与通信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确定出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并基于确定出的网络节点对应的稳定性特征向量对至少部分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如此,能够有效改善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进而确保第一终端的通信稳定性和正常的业务开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框图。
图标:
100-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系统;
1-电子设备;11-接收模块;12-映射模块;13-确定模块;14-迭代模块;15-调整模块;
2-第一终端;
3-第二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通信网络的稳定性通常会受到异构设备的干扰。例如,以车联网络为例,多个车载控制器之间互为同构设备,其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传输协议和数据传输频段均相同,以多个车载控制器形成的车联网络在单独运行时是具有足够的网络稳定性的。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车联网络并不是单独运行的。移动终端的交互所形成的即时通信网络会对车联网络进行干扰,相应地,移动终端相较于车载控制器为异构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车联网络的稳定性容易受到移动终端的影响。
由上述内容可得,通信网络的稳定性会由于异构设备的侵入而受到干扰。
为此,为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100的架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电子设备1、第一终端2和第二终端3。其中,第一终端2和第二终端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电子设备1与多个第一终端2互相之间通信连接形成第一通信网络。
进一步地,第二终端3对于第一终端2而言是异构设备,第二终端3在工作时所处的第二通信网络会对第一通信网络产生干扰进而影响第一通信网络的稳定性以及第一终端2的正常业务开展。为此,图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1可以执行如图2所示的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可以理解,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21,周期性地接收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每个第一终端发出的第一通信信号并获取每个第一终端发出对应的第一通信信号时的第一位置,确定出每个第一通信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可以理解为对第一通信网络进行状态检测的设备,电子设备1可以对第一通信网络中的任意一个第一终端2进行通信状态调整,以确保第一终端2的正常业务开展。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可以按照设定时间间隔接收第一通信信号并获取第一位置。其中,设定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的数量进行调整,例如,若第一终端2的数量较少,可以延长设定时间间隔,若第一终端2的数量较多,可以缩短设定时间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信信号可以是第一终端2进行通信交互时发出的检测信号,第一位置可以是经纬度信息,也可以是以世界坐标系为基准确定得第一终端1的三维坐标信息,在此不作限定。信号强度用于表征第一终端2的最大通信范围。
步骤S22,根据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位置生成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基于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对应的网络节点将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映射至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得到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对应的网络节点所对应的节点覆盖范围;根据所述当前网络拓扑图以及所述当前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个网络节点对应的节点覆盖范围得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通信覆盖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用于描述多个第一终端形成的第一通信网络。节点覆盖范围可以根据网络节点的位置与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得第一位置的映射关系得到。
步骤S23,确定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并将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映射至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得到用于表征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所对应的网络节点的稳定性特征向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可以包括通信协议、报文吞吐量、通信频率和数据传输格式等。稳定性特征向量用于表征网络节点,也就是第一终端的通信稳定性,稳定性特征向量为多维向量,可以从多个维度描述第一终端的通信稳定性。
步骤S24,根据所述通信覆盖区域周期性地检测是否存在第二终端广播的第二通信信号,若是,基于所述第二通信信号、所述第二终端广播所述第二通信信号时的第二位置,以及从目标电子设备处请求的所述第二终端所处的第二通信网络的动态参数对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进行迭代,得到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移动轨迹。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二终端所处得第二通信网络所对应得电子设备。第二通信网络的动态参数用于表征第二通信网络中终端的位置变化带来的第二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的变化。第二终端的位置移动轨迹用于表征第二终端的实时位置变化。
步骤S25,基于所述位置移动轨迹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信号强度变化率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目标通信区域并判断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是否存在重叠;若是,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根据每个通信干扰因子和每个稳定性特征向量确定出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至少部分网络节点的调整结果并基于所述调整结果对所述至少部分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干扰因子用于表征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的通信稳定性的干扰程度,通信干扰因子越大,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的通信稳定性的干扰程度越强。
在本实施例中,调整结果用于对至少部分网络节点在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位置和节点覆盖范围进行调整。可以基于网络节点与第一终端在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映射关系将调整结果进行转换,得到对第一终端进行抗通信干扰的调整指令,然后将调整指令发送给第一终端,从而实现对第一终端的通信稳定性的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终端的通信稳定性调整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当然,在具体实施时,并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为第一终端生成信号屏蔽网络。例如,可以将调整指令发送给第一终端,以使得第一终端根据调整指令生成信号屏蔽网络,其中,该信号屏蔽网络可以用于屏蔽第二终端所在的第二通信网络的信号频段。如此,能够确保第一终端免受第二终端的通信干扰。
第二种,为第一终端设置缓冲时段。例如,可以将调整指令发送给第一终端,以使得第一终端根据调整指令在目标通信区域与通信覆盖区域出现重叠时进行通信行为的缓冲,避免第一终端在开展正常业务时受到第二终端的通信干扰,确保整个第一通信网络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步骤S21-步骤S25,能够确定出每个第一终端发出第一通信信号时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一通信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然后基于第一位置生成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并基于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映射第一信号强度得到网络节点对应的节点覆盖范围以确定出第一通信网络的通信覆盖区域。进一步地,基于检测第二终端广播的第二通信信号的检测结果对第二终端的位置移动轨迹进行确定,进而确定出第二终端的目标通信区域。进一步地,基于目标通信区域与通信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确定出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并基于确定出的网络节点对应的稳定性特征向量对至少部分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如此,能够有效改善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进而确保第一终端的通信稳定性和正常的业务开展。
可以理解,上述的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物联网领域、车联网领域、远程医疗领域、区块链领域、自动控制领域、智慧城市领域和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的准确性,需要将第一终端的位置漂移考虑在内,为此,在步骤S22中,所述根据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位置生成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221,获取每个第一终端在发出对应的第一通信信号时的通信地址和每个通信地址对应的地址偏移系数以及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定位逻辑信息;其中,所述通信地址为IP地址。
步骤S222,根据所述通信地址和每个通信地址对应的地址偏移系数对所述定位逻辑信息进行解析,获取所述定位逻辑信息对应的基于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通信地址以及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通信信号确定的多个偏移位置。
步骤S223,根据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多个偏移位置得到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位置偏移区域。
步骤S224,针对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位置,判断该第一位置是否落入该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终端的位置偏移区域。
步骤S225,若该第一位置落入该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终端的位置偏移区域,将该第一位置列入预设的待处理位置表单中;其中,所述待处理位置表单。
步骤S226,若该第一位置未落入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终端的位置偏移区域,确定该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终端的累计工作时长以及定位模块折损率;基于所述累计工作时长和所述定位模块折损率确定该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终端的位置修正系数并根据所述位置修正系数确定出位置修正步长,根据所述位置修正步长对该第一位置进行修正得到修正位置;判断所述修正位置是否落入该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终端的位置偏移区域,若是,将所述修正位置列入所述待处理位置表单中,若否,根据所述位置修正步长对所述修正位置进行修正并返回判断所述修正位置是否落入该第一位置对应的第一终端的位置偏移区域的步骤。
步骤S227,根据所述待处理位置表单中的第一位置和修正位置生成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步骤S221-步骤S227,能够将第一终端的位置漂移考虑在内,进而确定出每个第一终端的第一位置是否落入第一终端对应的位置偏移区域,若落入,则表征第一位置是准确的,若未落入,则表征第一位置是不准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第一终端的累计工作时长和定位模块折损率确定位置修正步长,从而基于位置修正步长对第一位置进行修正。如此,确保待处理位置表单的准确性,进而确保前通信网络拓扑图的准确性。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确保通信参数与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的准确映射,进而准确确定网络节点的稳定性特征向量,在步骤S23中,所述确定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并将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映射至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得到用于表征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所对应的网络节点的稳定性特征向量,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231,调用每个第一终端的参数获取权限并基于所述参数获取权限访问每个第一终端的终端服务器并从终端服务器所存储的运行日志中确定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获取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中的至少一组参数指标。
在本实施例中,运行日志用于存储第一终端在运行时的所有运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通信参数和内部数据处理参数等,参数指标用于表征通信参数在不同维度的特征,例如,参数指标可以是通信时长、通信时段、通信频率和通信信号类别等。
步骤S232,对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进行数值提取,以获取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多维数组。
步骤S233,在预设的字符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的第一字符相匹配的第二字符,将所述第二字符与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多维数组进行合并,以生成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第一数组。
步骤S234,对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第一数组进行特征分段处理以获取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多个第二数组,将所述多个第二数组添加至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映射数组中,并将所述映射数组输入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对应的映射线程中,得到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每个第二数组在映射线程中的映射结果;基于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网络节点的节点标识为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每个第二数组在所述映射线程中的映射结果进行标记,并将完成标记的映射结果分配至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对应的网络节点中。
步骤S235,根据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个网络节点对应的多个映射结果得到每个网络节点的稳定性特征向量。
可以理解,通过步骤S231-步骤S235,能够对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中的参数指标进行数值提取和字符匹配,以实现参数指标的数组化处理,如此,能够将参数指标中能够反映通信参数特征的数值进行提取和归纳,并基于数组化处理的结果实现通信参数向当前网络拓扑图中的映射。如此,确保通信参数与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的准确映射,进而准确确定网络节点的稳定性特征向量。
在实际应用中,数值提取的准确性是确保通信参数与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的准确映射的关键,为此,在步骤S232中,所述对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进行数值提取,以获取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多维数组,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2321,在确定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中包括用于访问所述电子设备的访问请求标识时,根据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中包括的用于访问所述电子设备所使用的所述访问请求标识,从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访问链接的至少一个通信记录上,获取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在所述至少一个通信记录上处于数据请求状态时的第一状态数据。
步骤S2322,根据所述访问请求标识在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中的权重,从所述电子设备中预设的数值提取规则集中查找与所述访问请求标识对应的目标数值提取规则,其中,所述目标数值提取规则用于指示所述电子设备对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进行数值提取。
步骤S2323,基于所述目标数值提取规则建立数值提取线程,将所述第一状态数据输入所述数值提取线程以对所述数值提取线程进行调试,得到所述数值提取线程输出的与所述第一状态数据对应的目标数值并基于所述目标数组进行数据恢复得到第二状态数据,判断所述第一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状态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完成对所述数值提取线程进行调试,若否,则确定所述数值提取线程的线程参数并对所述线程参数进行修改,然后返回将所述第一状态数据输入所述数值提取线程以对所述数值提取线程进行调试的步骤。
步骤S2324,将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输入所述数值提取线程得到所述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多维数组。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323中,在建立数值提取线程之后,会基于第一状态数据对数值提取线程进行调试,如此,能够确保数值提取线程对至少一组参数指标的数值提取的准确性,确保获取的至少一组参数指标对应的多维数组是与至少一组参数指标相一致的。可以理解,通过上述方法,能够确保数值提取的准确性,进而确保通信参数与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的准确映射。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确保通信干扰因子的准确性,在步骤S25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通信日程信息,基于所述第二通信日程信息判断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重叠时所述第二终端是否处于通信工作状态;若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重叠时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信工作状态,针对每个第一终端,若检测到该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信工作状态时存在通信数据响应行为,则确定该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网络节点与所述目标通信区域和所述通信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的最短距离;根据所述最短距离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该第一终端的信号衰减系数并基于所述信号衰减系数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该第一终端的第一干扰权重;获取该第一终端的第一通信日程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日程信息判断在所述第二终端处于通信工作状态时该第一终端的通信数据响应行为中包括的目标终端的终端标识是否与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除该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之外的其他第一终端的终端标识一致,若是,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日程信息以及所述通信数据响应行为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该第一终端的第二干扰权重,若否,基于所述第一通信日程信息以及所述通信数据响应行为确定所述第二终端对该第一终端的第三干扰权重;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网络节点对应的基准干扰因子;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权重和所述第二干扰权重对所述基准干扰因子进行加权得到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该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或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权重和所述第三干扰权重对所述基准干扰因子进行加权得到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该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
可以理解,通过上述内容,能够对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重叠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通信工作状态进行分析,进而确定第二终端相对于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如此,能够准确确定出通信干扰因子。
在实际应用中,在步骤S25中,所述根据每个通信干扰因子和每个稳定性特征向量确定出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至少部分网络节点的调整结果并基于所述调整结果对所述至少部分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251,针对每个第一终端,根据该第一终端对应的通信干扰因子和稳定性特征向量确定该第一终端的在进行通信数据收发时的丢包率和延时。
步骤S252,根据该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权重系数判断该第一终端对应的丢包率是否高于第一设定值;在该第一终端对应的丢包率高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将该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网络节点标记为扰动节点;在该第一终端对应的丢包率不高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时判断该第一终端对应的延时是否高于第二设定值;在该第一终端对应的延时高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时,将该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网络节点标记为扰动节点。
步骤S253,根据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扰动节点确定出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通信干扰区域;基于所述通信干扰区域中的每个扰动节点以及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对应的非通信干扰区域中的每个网络节点生成所述调整结果,将所述调整结果下发至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以使每个扰动节点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
可以理解,基于上述内容,能够以第一终端的丢包率和延时作为通信稳定性的判断依据,如此,能够准确确定出第一终端是否收到第二终端的通信干扰,进而准确确定出调整结果以实现对第一终端的抗通信干扰调整。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所述将所述调整结果下发至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以使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根据所述调整结果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接收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广播的终端状态报文,所述终端状态报文用于表征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广播的接口类型。
(2)根据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接口类型将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调整结果进行转换,得到调整指令;将所述调整指令发送给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以使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根据对应的调整指令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
可以理解,通过上述内容,能够将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的接口类型考虑在内,从而基于不同的接口类型将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的调整指令进行转换,避免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在接收到调整结果时的不兼容,确保了第一终端的抗通信干扰调整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调整指令发送给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根据预设的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的认证信息对每个扰动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的调整指令进行加密,将完成加密的调整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第一终端。如此,能够避免调整指令被拦截,提高调整指令传输的安全性。
在上述基础上,请结合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的模块框图,该电子设备1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接收模块11,用于周期性地接收第一通信网络中的每个第一终端发出的第一通信信号并获取每个第一终端发出对应的第一通信信号时的第一位置,确定出每个第一通信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
映射模块12,用于根据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位置生成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基于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对应的网络节点将每个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映射至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得到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对应的网络节点所对应的节点覆盖范围;根据所述当前网络拓扑图以及所述当前网络拓扑图中的每个网络节点对应的节点覆盖范围得到所述第一通信网络的通信覆盖区域。
确定模块13,用于确定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并将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参数映射至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得到用于表征每个第一终端在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所对应的网络节点的稳定性特征向量。
迭代模块14,用于根据所述通信覆盖区域周期性地检测是否存在第二终端广播的第二通信信号,若是,基于所述第二通信信号、所述第二终端广播所述第二通信信号时的第二位置,以及从目标电子设备处请求的所述第二终端所处的第二通信网络的动态参数对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位置进行迭代,得到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移动轨迹。
调整模块15,用于基于所述位置移动轨迹以及所述第二终端的信号强度变化率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目标通信区域并判断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是否存在重叠;若是,基于所述目标通信区域与所述通信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根据每个通信干扰因子和每个稳定性特征向量确定出所述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中的至少部分网络节点的调整结果并基于所述调整结果对所述至少部分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总线。其中,处理器、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的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稳定性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能够确定出每个第一终端发出第一通信信号时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一通信信号的第一信号强度,然后基于第一位置生成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并基于当前通信网络拓扑图映射第一信号强度得到网络节点对应的节点覆盖范围以确定出第一通信网络的通信覆盖区域。进一步地,基于检测第二终端广播的第二通信信号的检测结果对第二终端的位置移动轨迹进行确定,进而确定出第二终端的目标通信区域。进一步地,基于目标通信区域与通信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确定出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每个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因子,并基于确定出的网络节点对应的稳定性特征向量对至少部分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一终端进行抗通信干扰调整,如此,能够有效改善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的通信干扰,进而确保第一终端的通信稳定性和正常的业务开展。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云电子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云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云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云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存储器和总线。云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等。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特征权重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云电子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云电子设备匹配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云电子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云电子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云电子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