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3709B - 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3709B
CN101113709B CN200710137123XA CN200710137123A CN101113709B CN 101113709 B CN101113709 B CN 101113709B CN 200710137123X A CN200710137123X A CN 200710137123XA CN 200710137123 A CN200710137123 A CN 200710137123A CN 101113709 B CN101113709 B CN 1011137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outlet
equipment
vapor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371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3709A (zh
Inventor
大畠雄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13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3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13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37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包括燃油箱和燃油喷射设备,该燃油喷射设备一体地具有燃油泵、燃油喷射阀和压力调节器,燃油箱设置在燃油喷射设备上方以便利用重力将燃油从燃油箱供应给燃油喷射设备。燃油箱在其底部上形成有燃油出口,并且燃油喷射设备在低于燃油出口的部分上形成有燃油入口,燃油出口通过燃油供应管道连接到燃油入口。燃油箱包括设置在其内部高于燃油出口的部分处的蒸汽入口,并且燃油喷射设备包括布置在低于蒸汽入口的部分上的蒸汽出口,蒸汽出口通过蒸汽回流管道连接到蒸汽入口。

Description

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其具有燃油箱安装在燃油喷射设备上方的结构,其中燃油泵、燃油喷射阀和压力调节器采用使得将燃油从燃油箱供应给燃油喷射设备的方式一体地形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燃油喷射型已经取代之前的化油器型而变得广泛普及。燃油喷射型燃油供应设备具有用于在压力下将燃油从燃油箱馈送给燃油喷射阀(即,喷射器)的燃油泵和用于调节燃油泵施加的燃油压力以便使剩余燃油回流到燃油箱的压力调节器。
一般来说,在摩托车中,如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第2003-120450号中所示,根据零件布局的限制,燃料泵和压力调节器通常集成在一起以便布置在燃油箱内。但是,为了对燃油箱内的燃油加压以便在压力下将燃油馈送给燃油喷射阀,需要燃油泵的相当大的驱动力。因此,在没有安装电池的小型摩托车或类似装置中,很难采用如上所述的将燃油泵安装在燃油箱内的燃油供应设备。
因此,存在如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第2001-221137号中所述的使用排泄泵型燃油喷射设备的燃油供应设备。该排泄泵型燃油喷射设备的结构设计成使得受到电磁阀驱动的柱塞型燃油泵与燃油喷射阀一体地形成。燃油泵部分具有与之一起用作压力调节器的功能,并且具有用于使剩余燃油从燃油喷射阀回流到燃油箱的燃油回流管道。
因为每次在燃油泵部分中对燃油加压时都会产生蒸汽(气泡),所以通过利用上述燃油回流管道来使蒸汽回流到燃油箱中。因此,可以防止喷射的燃油中包含气泡,并且可以精确地喷射所需量的燃油。
在排放泵型燃油喷射设备中,因为燃油泵所在的位置与燃油喷射阀的位置相同,所以通过燃油自身的重量和燃油泵产生的负压来执行从燃油箱的燃油出口到燃油喷射阀的燃料供应。
因为燃油泵由通过增加燃油压力来喷射燃油的柱塞泵组成,所以几乎不可能获得从燃油箱的燃油出口吸取燃油的泵效应。因此,必需将燃油喷射设备布置在比燃油箱低的位置。
另一方面,通过燃油回流管道使燃油喷射设备中产生的蒸汽回流到燃油箱中。但是,必需使燃油回流管道的位于燃油箱这一侧上的末端部分高于位于燃油喷射设备这一侧上的末端部分,以便防止蒸汽停留在燃油回流管道中,从而得以安全地排放蒸汽。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形而构思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该设备甚至可以在利用支架停车期间以及在开动时将燃油箱中的燃油安全地供应给排泄泵型燃油喷射器,并且可以利用简单、紧凑的结构使在燃油喷射设备中产生的蒸汽安全地回流到燃油箱中。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提供这样一种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来实现,该燃油供应设备包括燃油箱和燃油喷射设备,燃油喷射设备一体地具有燃油泵、燃油喷射阀和压力调节器,燃油箱设置在燃油喷射设备上方以便利用重力将燃油从燃油箱供应给燃油喷射设备,
其中,燃油箱在其底部上形成有燃油出口,并且燃油喷射设备在低于燃油出口的部分上形成有燃油入口,燃油出口通过燃油供应管道连接到燃油入口,
燃油箱包括设置在其内部高于燃油出口的部分处的蒸汽入口,并且燃油喷射设备包括布置在低于蒸汽入口的部分上的蒸汽出口,蒸汽出口通过蒸汽回流管道连接到蒸汽入口。
在以上方面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希望将蒸汽回流管道布置成保持从蒸汽出口朝向蒸汽入口上升的状态。
希望蒸汽出口顺着车辆宽度方向斜向上的方向沿着近似朝向一侧的方向从燃油喷射设备的顶部延伸。
可以在燃油供应管道的中间部分设置燃油过滤器,可以将燃油出口布置成偏向支架这一侧,并且可以将燃油过滤器、蒸汽入口和连接到发动机的排气管布置成偏向与支架相反的一侧。
还希望燃油供应管道的一段将燃油过滤器连接到燃油入口,以便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在燃油喷射设备下方。
可以在蒸汽回流管道的中间部分上提供三向分支部分以便分支到燃油回流管道中,并且可以将燃油回流管道连接到燃油过滤器。
此外,希望蒸汽回流管道的一段以近似直线的形状从蒸汽回流管道的三向分支部分延伸到蒸汽入口,以便布置成保持从三向分支部分朝向蒸汽入口上升的状态,并且将燃油回流管道布置成保持从三向分支部分朝向燃油过滤器下降的状态。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和特征的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甚至可以在停车状态以及开动状态通过重力将燃油箱中的燃油安全地供应给燃油喷射设备,并且还可以利用简单、紧凑的结构使在燃油喷射设备中产生的蒸汽安全地回流到燃油箱。
在阅读以下参照附图给出的描述后,性质及其它特性特征将变得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可应用本发明的燃油供应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摩托车的车身骨架、发动机、燃油箱等的左侧视图;
图2是相同的右侧视图;
图3是从图1中的箭头III方向观察的平面图;以及
图4是从沿图1中的线IV-IV所取的箭头方向观察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此外,应注意,这里参照附图的图示或在摩托车的实际安装状态下使用术语“上”、“下”、“右”、“左”及类似术语。
参照图1-4,摩托车1的车身骨架2具有头管3、上管4、下管5、一对中心管6、座管7、位于车身骨架的右侧和左侧上的座撑8、增强管9和10、若干桥接管11等类似物。此外,发动机15固定在分别提供于下管5的下端、中心管6的中部和中心管6的下端附近的发动机安装托架12、13和14上。
下管5和中心管6通过发动机15牢固地联结,并且发动机15本身还用作车身骨架2的结构部件。
发动机15由例如单汽缸4冲程循环风冷式发动机组成,并且汽缸总成17安装在发动机外壳16的上表面上以便向前倾斜。汽缸总成17的结构设计成使得将汽缸体18、汽缸盖19和头罩20依次安装在发动机外壳16上。
头管3以枢转方式支撑用于支撑前轮的前叉(未示出),以便与车把等物一起左右进行驾驶。支撑后轮的摇臂(未示出)的底座部分通过发动机固定螺栓23与发动机15一起紧固在提供于中心管6的中部的发动机安装托架13上,并且摇臂受到支撑以便自由地上下摆动。
坐垫托架25牢固地附接在上管4的后端,并且后坐垫单元26的上端通过枢轴27旋转地联结到坐垫托架25。后坐垫单元26的下端经由连杆机构(未示出)等物联结到摇臂。此外,支架托架29提供在位于中心管6和左侧的座撑8之间的接合部分附近,并且其中装配有用于停车的支架(未示出)。
横跨上管4提供燃油箱31,并且骑车人的座位(未示出)安装在燃油箱31的后侧中的座管7的上部上。此外,在由中心管6、座管7和座撑8包围的三角形空间上提供空气滤清器33。
在发动机15的汽缸盖19的后部上提供进气口35,管状节流阀体36联结到进气口35,并且从空气滤清器33的前面向前突出的进气管37联结到节流阀体36的后部。
由附图标记38表示的部件是复合型传感器,其中集成了用于检测节流阀开放程度的节流阀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节流阀体36内的进气管道中的进气压力的进气压力传感器和用于检测进气管道内的进气温度的进气温度传感器。由附图标记39表示的部件由用于空转速度控制的螺线管阀组成。
此外,在空气滤清器33的左侧表面上提供用于吸入环境空气的进气管41。在该布置中,在节流阀体36的前端上提供用于联结到进气口35的联结翼板42(参照图4)。
节流阀体36具有形成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燃油供应设备45的主要部分的排泄泵型燃油喷射设备46。该燃油喷射设备46通过一体形成由电磁阀驱动的柱塞型燃油泵、燃油喷射阀和用于调节燃油压力的压力调节器构造而成。该燃油喷射设备46以向后倾斜的姿势提供在节流阀体36的上部上,并且燃油喷射方向指向进气口35的内部。
另一方面,在汽缸盖19的前部上提供排气口48,并且排气管49连接到排气口48。排气管49从排气口48向前延伸,然后以向右U形转弯的形状弯曲,经过发动机外壳16的右上侧向后延伸,并连接到排气消声器(未示出)。
排气管49布置成如上所述偏向车身的右侧以使得不会因为消声器高度受热而对通常从摩托车的左侧上下车或用手推车的骑车人造成伤害。
在燃油喷射设备46的左侧表面上提供联管形燃油入口51,并在燃油喷射设备46的顶部上提供联管形蒸汽出口52。蒸汽出口52顺着车辆宽度方向沿朝向一侧(例如,在该实施例中是对角线右上侧)的方向从燃油喷射设备46的顶部延伸。
另一方面,在位于燃油喷射设备46上方的燃油箱31的底部上提供燃油出口54。燃油出口54布置成偏向支架(即,支架托架29)这一侧,即在平面图(图3)和正视图(图4)中沿前进方向的左侧。
此外,在位于燃油箱31内足够高于燃油出口54的部分上提供蒸汽入口55。蒸汽入口55布置成偏向与支架相反的一侧,即沿前进方向的右侧,并形成为例如滤网形状。
燃油喷射设备46的燃油入口51布置在足够低于燃油箱31的燃油出口54的部分上,并且燃油箱31的蒸汽入口55设置在足够高于燃油喷射设备46的蒸汽出口52的位置处。此外,燃油出口54和燃油入口51通过燃油供应管道63、64相连,并且蒸汽出口52和蒸汽入口55通过蒸汽回流管道66、67、68相连。
在燃油供应管道63、64之间连接有燃油过滤器61。燃油过滤器61布置成偏向与支架侧相反的一侧,即车身的右侧,并且固定到例如空气滤清器33的右前部分。在此情况下,因为燃油过滤器61刚好布置在位于车身骨架2的右侧上的中心管6的内侧(即左侧)上,所以每次摩托车1倒下或发生类似情况时,中心管6都能保护燃油过滤器61,并且燃油过滤器61不易破裂,从而具有优势。
燃油供应管道由从燃油出口54连接到燃油过滤器61的燃油软管63和从燃油过滤器61连接到燃油入口51的燃油软管64组成。燃油软管63沿车辆宽度方向从燃油出口54向后延伸到内侧,并且沿车辆宽度方向从左侧越过燃油喷射设备46的后侧延伸到右侧,然后连接到燃油过滤器61的后上部。此外,燃油软管64从燃油过滤器61的前面延伸,在节流阀体36下方沿车辆宽度方向弯曲延伸到左侧,并在沿车辆宽度方向从右侧越过燃油喷射设备46的下侧延伸到左侧之后在燃油喷射设备46的左侧指向上侧,然后连接到燃油入口51。
另一方面,蒸汽回流管道66、67、68由从蒸汽出口52延伸到上侧的回流软管66、连接到回流软管66的另一端的三向分支部分67和从三向分支部分67延伸到前侧以便连接到蒸汽入口55的回流软管68组成。
回流软管66布置成保持从蒸汽出口52朝向三向分支部分67上升的状态,并且回流软管68近似形成线性形状且布置成保持从三向分支部分67朝向蒸汽入口55上升的状态。因此,蒸汽回流管道整体形成保持从蒸汽出口52朝向蒸汽入口55上升的形状。
在一端形成燃油回流管道的回流软管70从蒸汽回流管道的三向分支部分67分支,并且回流软管70的另一端连接到燃油过滤器61的后上部。回流软管70和回流软管68以使得近似形成直线的方式布置而成,其间具有三向分支部分67。此外,回流软管70布置成保持从三向分支部分67朝向燃油过滤器61下降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如图4所示,三向分支部分67、回流软管68和回流软管70的前半部布置成隐藏在车身骨架2的上管4和燃油箱31之间的空间内,并且从外部得到保护。
在如上所述构造而成的燃油供应设备45中,燃油箱31内的燃油从燃油出口54经过燃油软管63流入燃油过滤器61内,然后经过过滤器61过滤,并通过燃油软管63供应给燃油喷射设备46的燃油入口51。因为燃油入口51位于足够低于燃油出口54的位置处,所以由于重力,燃油可以容易地从燃油出口54流向燃油入口51,并且可以将燃油安全地供应给燃油喷射设备46。
此外,经由回流软管66、三向分支部分67和回流软管68将每次在燃油喷射设备46的内部的燃油泵中对燃油加压时产生的蒸汽从蒸汽出口52经过蒸汽入口55排放到燃油箱31内。
因为蒸汽入口55位于足够高于蒸汽出口52的位置处,并且其间连接的蒸汽回流管道(回流软管66和回流软管68)布置成保持从蒸汽出口52朝向蒸汽入口55上升的状态,所以从蒸汽出口52排放的蒸汽可以容易地到达蒸汽入口55,而不会停留在蒸汽回流管道内。
此外,其中蒸汽入口55位于高于燃油出口54的位置处并且蒸汽(即,气体)在高于燃油箱31中的燃油液体表面的位置处流入燃油箱31的结构造成蒸汽平稳地回流到燃油箱31内。
另一方面,燃油喷射设备46内的剩余燃油经由蒸汽回流管道的回流软管66流到三向分支部分67。在从三向分支部分67向前延伸的两个回流软管68和70中,回流软管48朝向蒸汽入口55上升,而回流软管70则相反地朝向燃油过滤器61下降。因此,三向分支部分67内的剩余燃油根据重力流到回流软管70,经过燃油过滤器64,并且进一步经过燃油软管64,以便再次供应给燃油喷射设备46。从而改善剩余燃油的回流性能。
此外,因为三向分支部分67提供在蒸汽回流管道的中部上以便从蒸汽回流管道分支到回流软管70中,并且回流软管70的另一端连接到燃油过滤器61以作为燃油供应设备45,所以可以共同使用蒸汽回流管道(回流软管66)作为用于回流剩余燃油的管道,并且可以简化燃油供应设备45的结构。
此外,因为可以将作为蒸汽排除的燃油回流到燃油过滤器61而无需回流到燃油箱31,所以可以高效供应燃油。
此外,在燃油供应设备45中,燃油过滤器61连接在燃油供应管道的中部中,燃油箱31的燃油出口54布置成偏向支架侧,燃油过滤器61和蒸汽入口55布置成偏向与支架相反的一侧,并且从燃油过滤器61连接到燃油入口51的燃油软管64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因此,可以有效防止蒸汽滞留在蒸汽回流管道(66、68)内,并且即使在发动机工作时在通过使用支架使车身向左侧倾斜时燃油箱31内的剩余燃油量较小,也可以安全地吸出燃油以免燃油短缺。
此外,因为燃油过滤器61布置在与支架相反的一侧上,并且燃油软管64布置成沿车辆宽度方向从右侧越过燃油软管64延伸到左侧,所以可以在停车状态启动发动机时将燃油软管64内的剩余燃油安全地供应给燃油喷射设备46,并且改善发动机的启动性。
此外,因为发动机15的排气管49布置成偏向与支架相反的一侧,并且燃油过滤器61布置在这一侧上,所以可以有效地利用车身内部中的死角空间。另外,因为排气管49偏向与支架相反的一侧,所以在车身朝向左侧倾斜以便停车的状态在排气管49上方不存在燃油供应管道63、64,由此可以防止在发动机15的工作过程中受热的排气管49周围的空气变暖从而在上侧对流流动时燃油供应管道63、64内的燃油变成高温。因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将蒸汽混合到供应给燃油喷射设备46的燃油中。
此外,从燃油喷射设备46的顶部延伸的蒸汽出口52有所延伸以便沿车辆宽度方向朝着对角线上侧近似指向一侧(在此情况下是右侧)。因此,可以防止一般往往相互靠近的车身骨架2的上管4和蒸汽出口52由于存在较窄间隔而相互干扰。因此,可以降低上管4的高度,可以增加设计车身的自由度,并且可以降低骑车人的座位的高度以便改善诸如脚骑性能的骑车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发动机15由单汽缸发动机组成。但是,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可以应用于其中安装了多汽缸发动机的摩托车。
还应注意,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许多其它改变和修改。

Claims (7)

1.一种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包括燃油箱和燃油喷射设备,所述燃油喷射设备一体地具有燃油泵、燃油喷射阀和压力调节器,所述燃油箱设置在所述燃油喷射设备上方以便利用重力将燃油从所述燃油箱供应给所述燃油喷射设备,
其中,所述燃油箱在其底部上形成有燃油出口,并且所述燃油喷射设备在低于所述燃油出口的部分上形成有燃油入口,所述燃油出口通过燃油供应管道连接到所述燃油入口,
所述燃油箱包括设置在其内部高于所述燃油出口的部分处的蒸汽入口,并且所述燃油喷射设备包括布置在低于所述蒸汽入口的部分上的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通过蒸汽回流管道连接到所述蒸汽入口,
一个上管布置在一个进气管道上方,所述进气管道联结到一个节流阀体的后部,和所述燃油喷射设备布置在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上管之间,
连接到在燃油喷射设备的顶部上形成的蒸汽出口的蒸汽回流管道被布置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倾斜向上延伸,
所述燃油箱的底部设置具有凹槽,该凹槽向上凹使得上管和蒸汽回流管道被容纳在凹槽中,蒸汽入口成形在凹槽的位于与支架相反的一侧上的一个底部上,蒸汽出口成形在燃料箱的位于自所述凹槽的支架侧上的一个底部上,
一个燃油软管布置成沿车辆宽度方向从燃油出口向后延伸到内侧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从左侧越过燃油喷射设备的后侧延伸到右侧,
所述燃油软管连接到燃油过滤器的后上部,从燃油过滤器的前面延伸,在节流阀体下方沿车辆宽度方向弯曲延伸到左侧,
所述燃油软管在沿车辆宽度方向从右侧越过燃油喷射设备的下侧延伸到左侧之后在燃油喷射设备的左侧指向上侧,然后连接到燃油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回流管道布置成保持从所述蒸汽出口朝向所述蒸汽入口上升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出口顺着车辆宽度方向和斜向上的方向沿近似朝向一侧的方向从所述燃油喷射设备的顶 部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油供应管道的中间部分处设置燃油过滤器,所述燃油出口布置成偏向一个支架的一侧,并且所述燃油过滤器、所述蒸汽入口和连接到发动机的排气管布置成偏向与所述支架相反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供应管道的一段将所述燃油过滤器连接到所述燃油入口,以便沿车辆宽度方向布置在所述燃油喷射设备下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蒸汽回流管道的中间部分上提供三向分支部分以便从所述蒸汽回流管道分支到所述燃油回流管道中,并且所述燃油回流管道连接到所述燃油过滤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回流管道的一段以近似直线的形状从所述蒸汽回流管道的所述三向分支部分延伸到所述蒸汽入口,以便布置成保持从所述三向分支部分朝向所述蒸汽入口上升的状态,并且所述燃油回流管道布置成保持从所述三向分支部分朝向所述燃油过滤器下降的状态。 
CN200710137123XA 2006-07-28 2007-07-30 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3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07046A JP4784426B2 (ja) 2006-07-28 2006-07-28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供給装置
JP2006-207046 2006-07-28
JP2006207046 2006-07-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3709A CN101113709A (zh) 2008-01-30
CN101113709B true CN101113709B (zh) 2011-10-05

Family

ID=39022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712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3709B (zh) 2006-07-28 2007-07-30 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784426B2 (zh)
CN (1) CN101113709B (zh)
IT (1) ITRM200704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31774A (ja) * 2008-07-30 2010-02-12 Mikuni Corp 燃料供給装置
JP5184479B2 (ja) * 2009-09-29 2013-04-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供給装置
JP5371669B2 (ja) * 2009-09-30 2013-12-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5996257B2 (ja) * 2011-12-15 2016-09-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6256182B2 (ja) * 2014-05-12 2018-01-1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キャニスター配置構造
JP7284933B2 (ja) * 2019-04-09 2023-06-01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燃料供給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7200A (zh) * 2001-07-30 2004-10-13 ������������ʽ���� 用于内燃机中的燃油供给系统的蒸汽去除装置
CN1573080A (zh) * 2003-06-02 2005-02-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化气体分离装置以及过滤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9998B2 (ja) * 1991-02-18 2001-04-2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装置
JPH05124560A (ja) * 1991-11-05 1993-05-21 Suzuki Motor Corp スクータのエバポレーシヨン装置
JP2000110684A (ja) * 1998-10-09 2000-04-18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燃料供給装置
JP4154114B2 (ja) * 1999-11-29 2008-09-24 株式会社ミクニ 電子制御燃料噴射装置
JP4364521B2 (ja) * 2003-01-30 2009-1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7200A (zh) * 2001-07-30 2004-10-13 ������������ʽ���� 用于内燃机中的燃油供给系统的蒸汽去除装置
CN1573080A (zh) * 2003-06-02 2005-02-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化气体分离装置以及过滤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1-32567U 1986.02.27
JP特开2001-221137A 2001.08.17
JP特开2002-147303A 2002.05.22
JP特开2004-278527A 2004.10.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3709A (zh) 2008-01-30
ITRM20070401A1 (it) 2008-01-29
JP4784426B2 (ja) 2011-10-05
JP2008030639A (ja) 2008-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3709B (zh) 摩托车的燃油供应设备
US8584783B2 (en) Motorcycle with supercharger
US8100113B2 (en) Fuel pump layout structure in motorcycle
JP4555413B2 (ja) バックボーン型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燃料噴射装置
JP5039412B2 (ja) 車両の燃料供給装置
US9051907B2 (en) Vehicle fuel supply device
JP483540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供給装置
JP473024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装置
CN1369624A (zh) 轻便摩托车式车辆的废气净化装置
JP2005096504A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燃料タンク構造
JP5011422B2 (ja) 車両の燃料供給装置
JP2008280995A (ja) 自動二輪車
JP592497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2007062601A (ja) 小型車両における気化器配設構造
JP5508908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2007009881A (ja)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噴射装置
JP4673870B2 (ja) バックボーン型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燃料噴射装置
JP2008261340A (ja) バックボーン型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燃料噴射装置
JP2008261340A5 (zh)
JP5643031B2 (ja) 車両の燃料供給装置
JP2011213229A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EP1980477B1 (en) Motorcycle
JP2007297049A5 (zh)
CN104775960A (zh) 喷射器附接结构
JPH0481380A (ja) 自動二輪車の給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7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