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5642A - 有机感光体和包括该有机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感光体和包括该有机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5642A
CN101105642A CNA2007100058765A CN200710005876A CN101105642A CN 101105642 A CN101105642 A CN 101105642A CN A2007100058765 A CNA2007100058765 A CN A2007100058765A CN 200710005876 A CN200710005876 A CN 200710005876A CN 101105642 A CN101105642 A CN 101105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 transport
transport material
layer
organophotoreceptor
photographic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58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横田三郎
牧野要
李桓求
金范俊
金承柱
李知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05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56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5Coat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43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 G03G5/047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 transport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03Inert supplements
    • G03G5/051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G03G5/0517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cyclic groups consisting of carbon-atom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03Inert supplements
    • G03G5/051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G03G5/0521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heterocyclic group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64Polycarbon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64Dyes
    • G03G5/0696Phthalocyan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有机感光体和包括该有机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有机感光体具有常规的单层型感光体的优势并且具有更高光敏性和良好的重复稳定性。该感光体包括在导电基材上的感光层,其中感光层含有电子传输材料,其浓度沿着基材和感光层之间的界面方向增大。

Description

有机感光体和包括该有机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感光体和包括该有机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感光体,其具有与常规的单层感光体相同优势,但是当其重复使用时具有更高的光敏性和优异的稳定性。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该有机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基材和形成在所述电导基材上由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粘合剂树脂等组成的感光层。感光层通常是具有分开功能的层压感光体,其通常是通过层压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而获得的。
同时,能够使用简单的生产方法生产的单层感光体已经用于正(+)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该(+)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和(+)型电晕充电一起使用并产生少量的对人类有害的臭氧。
常规的单层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实例包括美国专利3,484,237中公开的感光体,其由PVK/TNF电荷移动络合物(charge moving complex)形成。美国专利3,397,086中公开的感光体包括其中分散有光电导性酞菁的树脂。美国专利3,615,414中公开的感光体包括其中分散有噻喃(thiopyrylium)和聚碳酸酯的聚集体以及电荷传输材料的树脂。然而,这样的感光体不具有足够的静电性能,并且用于制造它们的材料难于选择而且也可能是有害的。因而,当时大部分的这些感光体没有被使用。
近来已经主要发展的单层感光体包括其中分散有电荷产生材料以及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的树脂。由于单层感光体的电荷产生和电荷传输功能是分离的,所以用于制造它们的材料可以从宽范围的材料中选择。此外,可以将电荷产生材料的浓度设定低,以提高感光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耐性。然而,单层感光体具有相当大的缺点为,例如高的剩余电流和低的重复稳定性(repetition stability)。这些缺点可能是因为在均匀地分散在感光层中的电荷产生材料中产生的电荷,因而空穴和电子的注入和传输必须是有效和同时进行的,并且特别的是,因为具有低迁移率的电子可能保持在低电场中,然而在低电场中传输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感光体,其具有和常规的单层感光体相同优势,但是具有改进的电性能。
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包括所述有机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电子照相处理盒(cartridge)和电子照相鼓(dru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有机感光体包括:导电基材;和形成在所述导电基材上的感光层,所述感光层包括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和粘合剂树脂,其中电荷传输材料包括电子传输材料,并且电子传输材料的浓度朝着靠近导电基材的界面的方向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成像装置包括有机感光体,其包括:导电基材;和形成在所述导电基材上的感光层,所述感光层包括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和粘合剂树脂,其中电荷传输材料包括电子传输材料,并且电子传输材料的浓度朝着靠近导电基材的界面的方向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电子照相处理盒包括:有机感光体,其包括:导电基材;和形成在所述导电基材上的感光层,所述感光层包括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和粘合剂树脂,其中电荷传输材料包括电子传输材料,并且电子传输材料的浓度朝着靠近导电基材的界面的方向增大;
用于使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充电装置;
用于使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用于清洁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的清洁装置,
其中所述电子照相处理盒可安装在成像装置上或从成像装置上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电子照相鼓包括有机感光体,该有机感光体包括:导电基材;和形成在所述导电基材上的感光层,所述感光层包括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和粘合剂树脂,其中电荷传输材料包括电子传输材料,并且电子传输材料的浓度朝着靠近导电基材的界面的方向增大;
其中所述电子照相鼓可安装在成像装置上或从成像装置上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成像装置包括:
包括有机感光体的感光体单元,该有机感光体包括导电基材;和形成在所述导电基材上的感光层,所述感光层包括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和粘合剂树脂,其中电荷传输材料包括电子传输材料,并且电子传输材料的浓度朝着靠近导电基材的界面的方向增大;
用于使感光体单元带电的充电装置;
成影像式光辐射装置(imagewise light-irradiating device),其将光辐射在所述带电的感光体单元上,从而在所述感光体单元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其利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在所述感光体单元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转印装置,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接受器上。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通过本发明的下述详述变得明白,下述的详述公开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
附图说明
参考图1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示范性实施方案,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图1说明了本发明实施方案中的成像装置、电子照相鼓和电子照相处理盒。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感光体,其包括导电基材和形成在所述导电基材上的感光层,感光层包括在单层中的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和粘合剂树脂。电荷传输材料包括电子传输材料,其中电子传输材料的浓度从感光层的外表面朝着靠近导电基材的界面的方向增大。换句话说,在感光层中,在靠近导电基材的界面的周围比在感光层的其它部分中包含更多的电子传输材料。
在上述的构造中,有机感光体具有更高的光敏性和更好的重复稳定性。
如下所述的是使得本发明的有机感光体杰出的因素。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大量努力和研究发现,电荷产生在感光层的表面上和在感光体的感光层和导电基材之间的界面上,其中在单独的感光层中含有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和粘合剂树脂。换句话说,吸收在感光层中的光能不会立刻产生电荷,但是光能传送经过内部,并且当它到达表面和界面时它开始产生电荷。
在正电荷的感光体中,在感光层表面上的电荷产生造成的空穴传输到导电基材。另一方面,当电荷在导电基材和感光层之间的界面处产生时,电荷传输到感光层的表面。换句话说,空穴传输材料与在感光层表面上的电荷产生有关,并且电子传输材料主要地涉及在感光层和导电层之间的界面处的电荷产生。
然而,用作感光体的电子传输材料的电子迁移率相对于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迁移率而言是非常小的,因而在导电基材的界面处的电荷产生阻断了迁移率低的电子的平稳传输。不能传输的电子可能消失,例如,由于和空穴的再结合,因此降低了传输效率。因此,在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以均匀浓度分布的常规感光体中,电荷主要在感光层的表面产生,并且到达导电基材界面的大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损失。
在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由于电子传输材料以高的浓度存在导电基材和感光层的界面,电子的分离和传输是容易的,因此在感光层的表面和在基材的界面电荷产生是有效的并且能量损失小,由此获得高的光敏性。此外,阻止了在基材界面的电子阱的堆积(电子陷阱的堆积会恶化感光体的电性能),因而提高了重复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使用的导电基材可以由金属制造,金属例如为铝、铝合金、不锈铜、铜、镍等等。此外,导电基材可以是在基材表面上涂覆如铝、铜、钯、氧化锡、氧化铟等导电层的绝缘基材,例如聚酯薄膜、纸、玻璃等等。在导电基材和感光层之间可以涂敷使用硫化物溶液、草酸盐等的阳极化的氧化薄膜,或者是如聚酰胺、聚氨酯、环氧树脂等粘合剂树脂。
本发明的有机感光体的主要特征在于:感光体层中靠近导电基材的界面比其它部分包括更多的电子传输材料。上述构造可如下实现:首先在导电基材上提供单独的电子传输材料或由树脂分布层形成的电子传输材料层,然后涂敷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溶液,该溶液包括能够溶解所述电子传输材料层的溶剂。换句话说,下部(lower portion)的部分或全部电子传输材料溶解,而表面层(upper layer)被覆盖和干燥,并和表面层的成分混合。因此,电子传输材料以较高的浓度包括在导电基材和感光层之间的界面周围。
电子传输材料层的形成可以通过使用液涂法(liquid coating)、真空沉积、喷涂或CVD方法施加单独的电子传输材料,或者通过液体涂敷电子传输材料和粘合剂来提高薄膜的粘附力或强度。当与粘合剂树脂一起使用时,电子传输材料应该为至少约30重量%,优选约40-80重量%的高浓度。
电子传输材料层的厚度可以为约0.01至约lμm。
电子传输材料的实例包括吸电子的低分子量化合物或电子传输聚合物混合物,例如苯醌、四氰乙烯、四氰基对醌二甲烷、芴酮、氧杂蒽酮、菲醌(penantraquinone)、邻苯二甲酸酐、二苯合醌(diphenoquinone)、二苯乙烯醌(stilbene quinone)、萘、噻喃等等,但是不限于此。
粘合剂树脂可以是能够形成电绝缘薄膜的聚合物。此外,为了提高对形成在其上的感光层的亲合力,粘合剂树脂可以是和用于形成表面层(upperlayer)的树脂相同的树脂。聚合物的实例包括聚碳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丙烯酸(酯)类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偏二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有机硅树脂、有机硅-醇酸树脂、苯酚-甲醛树脂、苯乙烯-醇酸树脂、聚-N-乙烯咔唑、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甲醛、聚砜、酪蛋白、明胶、聚乙烯醇、乙基纤维素、酚醛树脂、聚酰胺、羧甲基纤维素、偏二氯乙烯基聚合物胶乳、聚氨酯等等,但是不限于此。粘合剂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至少两种材料结合使用。
表面层可以使用常规的液涂法涂敷。当表面层使用常规的浸渍方法涂敷时,底层(lower layer)可能被洗脱,因此浸渍溶液可能被污染。为了阻止这样的污染,可以使用喷涂法、环涂法(ring coating method)、辊涂法等等。
将要涂敷在电子传输材料层上的表面层可如下获得:将电荷产生材料和粘合剂树脂以及电荷传输材料一起分散在溶剂中,并涂敷混合的溶液。
用在光电导层中的电荷产生材料的实例包括有机颜料,如偶氮颜料、醌颜料、二萘嵌苯颜料、靛蓝颜料、硫靛蓝颜料、二苯并咪唑(bisbenzoimidazole)颜料、酞菁颜料、喹吖啶酮颜料、喹啉颜料、色淀颜料、偶氮色淀颜料、蒽醌颜料、嗪颜料、二嗪颜料、三苯甲烷颜料、薁(azulenium)颜料、斯夸(squarylium)颜料、吡喃颜料(pyryliumpigment)、三芳基甲烷颜料(trialyl methane)、氧杂蒽颜料、噻嗪颜料、花青颜料等等,或者包括无机颜料,如无定形硅、无定形硒、碲(telulium)、硒-碲合金、硫化镉、硫化锑、氧化锌、硫化锌等等。电荷产生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至少两种材料结合使用。电荷传输材料可包括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并且本发明的感光体包含作为主要成分的空穴传输材料。
空穴传输材料的实例包括如芘(pyrene)、咔唑、腙、唑、二唑、吡唑啉、芳基胺、芳基甲烷、联苯胺、噻唑、二苯乙烯或丁二烯化合物的低分子量化合物和如聚-N-乙烯基咔唑、卤化聚-N-乙烯基咔唑、聚乙烯基芘、聚乙烯基蒽、聚乙烯基吖啶、芘甲醛树脂、乙基咔唑甲醛树脂、三苯甲烷聚合物或聚硅烷的高分子量化合物。
可以用在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的空穴传输材料不限于上述的实例并且可以单独使用或至少两种材料结合使用。必要时,电子传输材料可以和空穴传输材料混合。
电子传输材料不但可以是可以作为底层的材料而且可以是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无机材料或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颜料。电子传输材料的实例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材料,并且包括苯醌化合物、荼醌化合物、蒽醌化合物、丙二腈化合物、芴酮化合物、二氰基芴酮化合物、苯醌亚胺化合物(benzoquinoneimine)、二苯合醌(diphenoquinone)化合物、二苯乙烯醌化合物、二亚氨基醌化合物、二氧并四苯二酮化合物、噻喃化合物等等。然而,用在本发明中的电荷传输材料不限于空穴传输材料或电子传输材料,并且可以是除已知材料之外的其他材料,以及可以是至少两种材料结合使用。
可以用于底层的树脂也可以用于表面层。用于表面层的粘合剂树脂可以是和用于底层的树脂相同或不同的树脂。
在感光层中的电荷传输材料的含量相对于感光层的总重量而言可以是约10至约60重量%。当电荷传输材料的含量小于10重量%时,电荷传输能力不够并且剩余电位增大。当电荷传输材料的含量大于60重量%时,树脂的量减小,因而机械强度降低。
感光层的总厚度通常设置在约5至约50μm的范围内。
粘合剂树脂也可以和添加剂一起使用,添加剂如为分散稳定剂、增塑剂、表面改性剂、抗氧化剂、光致变质抑制剂(photodeterioration inhibitor)以及其他添加剂。
增塑剂的实例包括联苯、氯化联苯、三联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甘醇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亚磷酸三苯酯、甲基萘、二苯甲酮、氯化石蜡、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各种各样的氯化烃。
表面改性剂的实例是硅油、氟树脂等。
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苯酚类、含磷、含硫、胺类化合物等等。苯酚类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2,6-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2-叔丁基苯酚、3,6-二叔丁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2-叔丁基-4,6-二甲基苯酚、2,4,6-三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硬脂基丙酸酯苯酚(2,6-di-tert-butyl-4-stearylpronate phenol)、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萘酚AS、萘酚AS-D、萘酚AS-BO、4,4′-亚甲基二(2,6-二叔丁基苯酚)、4,4′-亚甲基二(6-叔丁基-4-甲基苯酚)、2,2′-亚甲基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二(4-乙基-6-叔丁基苯酚)、2,2′-亚乙基二(4,6-二叔丁基苯酚)、2,2′-亚丙基二(4,6-二叔丁基苯酚)、2,2′-丁烷二(4,6-二叔丁基苯酚)、2,2′-亚乙基二(6-叔丁基-间-甲酚)、4,4′-丁烷二(6-叔丁基-间-甲酚)、2,2′-丁烷二(6-叔丁基-对-甲酚)、2,2′-硫代二(6-叔丁基苯酚)、4,4′-硫代二(6-叔丁基-间-甲酚)、4,4′-硫代二(6-叔-邻甲酚)、2,2′-硫代二(4-甲基-6-叔丁基苯酚)、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戊基-4-羟基苯甲基)苯、1,3,5-甲基-2,4,6-三(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苯甲基)苯、2-叔丁基-5-甲基-苯基氨基酚、4,4′-二氨基(2-叔丁基-4-甲基苯酚)、正-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2,2,4-三甲基-6-羟基-7-叔丁基色满、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苯基)丙酸酯)甲烷、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等,但是不限于此。
含磷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2,4-二-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三(4-正-壬基苯基)亚磷酸酯或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磷酸酯以及这些含磷抗氧化剂的组合。
光致变质抑制剂的实例包括苯并三唑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受阻胺类化合物等。
用于溶液的溶剂可以根据粘合剂树脂的类型而变化,并且可以选择最佳的溶剂。有机溶剂的实例包括:醇,如甲醇、乙醇和正丙醇;酮,如丙酮、甲乙酮和环己酮;胺,如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醚,如四氢呋喃、二烷、甲基溶纤剂等;酯,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亚砜和砜,如二甲基亚砜、环丁砜(sulforane);卤化脂族烃,如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和三氯乙烷;和芳香族烃,如苯、甲苯、二甲苯、一氯代苯、二氯代苯等。此外,必要时在本发明的有机感光体中可以进一步包括功能层,如中间层或表面保护层。
现在将详细地描述使用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电子照相感光体鼓和电子照相处理盒。
图1示意地说明了成像装置30,其包括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感光体鼓28和电子照相处理盒21。电子照相处理盒21通常包括电子照相感光体29、一个或多个用来使电子照相感光体29带电的充电装置25、用于使在电子照相感光体29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24,和用于清洁电子照相感光体29的表面的清洁装置26。电子照相处理盒21可以安装在成像装置30上或从成像装置30上分离。
成像装置30的电子照相感光体鼓28通常可以安装在成像装置30上或从成像装置30上分离,并且包括电子照相感光体29。
通常,成像装置30包括:感光单元(例如,形成为鼓28和电子照相感光体29);用于使感光体单元带电的充电装置25;成影像式光辐射装置22,其将光辐射在所述带电的感光体单元上,从而在所述感光体单元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4,其利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在感光体单元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转印装置27,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如纸P的接受材料上。感光体单元包括以下将描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29。充电装置25可以施加电压作为充电单元,并且可以使电子照相感光体29带电。成像装置30也可以包括预曝光单元23以消除电子照相感光体29表面上的剩余电荷,从而为下次打印循环作准备。
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有机感光体能够结合至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例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中。
在下文中,本发明将会参考下述的实施例来详细地描述。然而,这些实施例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贯穿实施例描述的术语“份”指的是“重量份”。
实施例1
将5份下式1的电子传输材料溶解在96份的氯仿中获得的涂层溶液施加在限定30mm直径基材的铝鼓上,形成具有0.1μm厚的电子传输材料层。
<式1>
Figure A20071000587600131
分散溶液如下制备:将3份X型非金属酞菁均匀地分散在含有60份聚碳酸酯Z树脂(Iupilon Z-200,获自Mitsubishi Gas Chemicals)和40份下式2表示的空穴传输材料以及300份氯仿的溶液中。分散溶液通过环涂法涂敷在电子传输材料层上并在100℃下干燥1小时,获得电子照相感光体。剥落一部分感光体并且使用显微镜观察该部分的横断面。因此,在离由铝鼓限定的基材约2μm远的范围内观察到由于底层的电子传输材料层的洗脱而产生的着色,这表明含有高浓度的电子传输材料的区域形成在基材和所得到的光电导层的界面周围。
<式2>
Figure A20071000587600132
实施例2
以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获得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的是使用下述溶液代替实施例1中的形成电子传输材料层的溶液,形成0.2μm厚的电子传输材料层,所述溶液为3份式1的电子传输材料和2份用在表面层的聚碳酸酯Z树脂溶解在95份氯仿中形成的。
实施例3
以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获得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的是使用下述分散溶液代替实施例1中的形成表面层的溶液,形成20μm厚的感光层,所述分散溶液为3份非金属酞菁、55份聚碳酸酯Z树脂(Iupilon Z-200,获自Mitsubishi Gas Chemicals)、10份式1的电子传输材料和35份式2的材料溶解在300份氯仿中形成的。
比较例1
以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获得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的是不含有电子传输材料层。
比较例2
以和实施例3相同的方法获得电子照相感光体,不同的是不含有电子传输材料层。
电子照相性能
使用鼓式感光体评价装置(PDT-2000,获自QEA)在23℃,在50%的湿度下测量每个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性能。
测量条件如下。对电子照相感光鼓施加7kV的电晕电压,充电装置和感光体的相对速度为100mm/sec。立刻,具有780nm波长的单色光以10mW/m2的曝光强度辐射到电子照相感光鼓的表面5秒,记录在感光鼓的表面电势值的变化。在此,在光辐射之前的表面电势称为V0[V],而在5秒光辐射之后的表面电势称为Vi[V]。此外,将从V0衰减至一半所需的时间所获得的辐射能量称为E1/2[mJ/m2]。然后,重复100次下述一系列步骤:充电、后曝光(post exposure)和辐射660nm波长的且具有50mJ/m2曝光能量的抗静电光,然后记录感光体的电性能,并检测从起始状态的变化来评价重复稳定性。结果列在表1中。
[表1]
感光体 状态 V0[V] Vi[V] E1/2[mJ/m2]
实施例1 682  49  3.91
655  82  4.47
实施例2 703  52  4.02
652  89  4.58
比较例1 678  50  5.22
597  113  6.17
实施例3 678  26  3.87
675  34  3.91
比较例3 676  28  4.37
671  39  4.44
在实施例1和2以及比较例1中,在主要产生电荷的感光层的表面上不含有电子传输材料。因而,在感光层表面周围产生的电子不能移动,所以剩余电流高。然而,实施例1和2感光体的光敏性与比较例1的感光体的光敏性相比有较大地提高。此外,当比较在表面层中含有电子传输材料的实施例3和比较例2的感光体时,实施例3的感光体的光敏性明显更高,并且其重复稳定性更好。
从上述结果的明白的是,本发明的感光体具有和常规的单层感光体相同的优势,但是具有更高的光敏性和良好的重复稳定性。
当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案进行特别地表示和描述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而不会偏离如下述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根据35 U.S.C.§119(a),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07月11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06-0064972的权利,其公开内容在此全部引入作为参考。

Claims (23)

1.一种有机感光体,其包括:
导电基材;和
形成在所述导电基材上的感光层,所述感光层包括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和粘合剂树脂,
其中所述电荷传输材料包括电子传输材料,并且电子传输材料的浓度朝着靠近导电基材的界面的方向增大。
2.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其中感光层如下形成:在导电层上形成含有电子传输材料的电子传输材料层,然后涂敷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溶液,该溶液包括能溶解所述电子传输材料层的溶剂。
3.权利要求2的有机感光体,其中电子传输材料层的厚度为约0.01至约1μm。
4.权利要求2的有机感光体,其中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溶液包括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粘合剂和能溶解电子传输材料层的溶剂。
5.权利要求2的有机感光体,其中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溶液利用选自环涂法、喷涂法和辊涂法中的方法来涂敷。
6.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其中感光层如下形成:在导电基材上形成含有用粘合剂分散的电子传输材料的层,然后在含有电子传输材料的层上涂敷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溶液。
7.权利要求6的有机感光体,其中电子传输材料层中的电子传输材料的含量为30重量%或更大。
8.权利要求6的有机感光体,其中电子传输材料层的厚度为约0.01至约1μm。
9.权利要求6的有机感光体,其中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溶液包括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粘合剂和能溶解电子传输材料层的溶剂。
10.权利要求6的有机感光体,其中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溶液利用选自环涂法、喷涂法和辊涂法中的方法来涂敷。
11.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
12.一种电子照相处理盒,包括:
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
用于使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充电装置;
用于使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用于清洁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的清洁装置,
其中所述电子照相处理盒可安装在成像装置上或从成像装置上分离。
13.一种电子照相鼓,其包括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
所述电子照相鼓可安装在成像装置上或从成像装置上分离。
14.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
感光体单元,其包括权利要求1的有机感光体;
用于使感光体单元带电的充电装置;
成影像式光辐射装置,其将光辐射在所述带电的感光体单元上,从而在所述感光体单元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其利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在所述感光体单元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转印装置,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接受器上。
15.一种制造有机感光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在导电基材上涂敷电子传输材料而形成电子传输材料层;以及
通过在电子传输材料层上涂敷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溶液而形成感光层。
16.一种制造有机感光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在导电基材上涂敷用粘合剂分散的电子传输材料而形成含有电子传输材料的层;以及
通过在电子传输材料层上涂敷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溶液而形成感光层。
17.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电子传输材料层或含有电子传输材料的层的厚度是0.01-1μm。
18.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溶液包括能溶解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粘合剂和电子传输材料层的溶剂,其中电子传输材料迁移经过感光层以形成在朝着导电基材和感光层之间的界面具有增大的电子传输材料浓度的感光层。
19.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溶液利用选自环涂法、喷涂法和辊涂法中的方法来涂敷。
20.权利要求16的有机感光体,其中电子传输材料层中的电子传输材料的含量为30重量%或更大。
21.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电子传输材料层或含有电子传输材料的层的厚度是0.01-1μm。
22.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溶液包括能溶解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粘合剂和电子传输材料层的溶剂,其中电子传输材料迁移经过感光层以形成在朝着导电基材和感光层之间的界面具有增大的电子传输材料浓度的感光层。
23.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溶液利用选自环涂法、喷涂法和辊涂法中的方法来涂敷。
CNA2007100058765A 2006-07-11 2007-02-28 有机感光体和包括该有机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Pending CN1011056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64972/06 2006-07-11
KR1020060064972A KR20080006170A (ko) 2006-07-11 2006-07-11 유기감광체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 화상형성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5642A true CN101105642A (zh) 2008-01-16

Family

ID=38566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058765A Pending CN101105642A (zh) 2006-07-11 2007-02-28 有机感光体和包括该有机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14515A1 (zh)
EP (1) EP1879073A3 (zh)
KR (1) KR20080006170A (zh)
CN (1) CN1011056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9083B (zh) * 2011-02-04 2015-12-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61767A (ko) * 2006-12-28 2008-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 감광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사진 화상형성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27937B2 (ja) * 1994-11-22 1998-11-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下引き層を有する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US5942359A (en) * 1996-07-24 1999-08-24 Konica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receptor
US20030228534A1 (en) * 2002-05-31 2003-12-11 Jiayi Zhu Organophotoreceptor with a light stabilizer
US7163771B2 (en) * 2004-06-29 2007-01-16 Xerox Corporation Imaging member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9083B (zh) * 2011-02-04 2015-12-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79073A3 (en) 2009-09-23
US20080014515A1 (en) 2008-01-17
KR20080006170A (ko) 2008-01-16
EP1879073A2 (en) 200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50161B1 (en) Single layer photoreceptor
JP393783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3186216A (ja) 有機感光体,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電荷輸送化合物
JP5233687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30209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4226637A (ja) 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3242167B (zh) 胺化合物、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
JP2013029789A (ja) 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05642A (zh) 有机感光体和包括该有机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JP3228624B2 (ja)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US6265124B1 (en) Photoconductors and charge generation layers comprising polymeric hindered phenols
JP3893632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と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CN101211126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JP2004093794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1249469A (ja) 潜像担持体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21265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電子写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ドラム
JP2004062211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ドラム,電子写真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069104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724037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3458255B2 (ja) 潜像転写方式による電子写真プロセス
JP3300828B2 (ja)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JPH04232973A (ja) 多様な厚さの画像形成部材
JPH08629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326022A (ja) 負帯電用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1105645A (zh) 有机感光体和包括所述有机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