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7324A - 显示基底及具有该显示基底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底及具有该显示基底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7324A
CN101097324A CNA2007101091243A CN200710109124A CN101097324A CN 101097324 A CN101097324 A CN 101097324A CN A2007101091243 A CNA2007101091243 A CN A2007101091243A CN 200710109124 A CN200710109124 A CN 200710109124A CN 101097324 A CN101097324 A CN 101097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ad
signal
display device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091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东奎
张钟雄
郭玧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97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73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8Terminal pa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02F1/13629Multilayer wir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线电阻的显示基底和一种具有该显示基底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部分、信号线部分和信号焊盘部分。像素部分形成在显示区中。信号线部分形成在环绕显示区的外围区中。信号线部分包括第一线和第二线,第一线形成为第一导电层,第二线形成为第一线上方的第二导电层。第二线与第一线叠置。信号焊盘部分包括与第一线一体形成的第一焊盘和与第二线一体形成的第二焊盘,其中,相同的驱动信号施加到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因此,可以降低信号线部分的线电阻。

Description

显示基底及具有该显示基底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显示基底和一种具有该显示基底的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讲,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提供了降低的线电阻(line resistance)的显示基底和一种具有该显示基底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通过利用液晶的透光率来显示图像;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与显示面板电连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部分。像素部分中的每个包括开关元件以及与开关元件电连接的液晶电容器。栅极驱动电路输出栅极信号以接通开关元件。源极驱动电路输出数据信号以驱动液晶电容器。
形成为芯片的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可以直接安装在显示面板上,以制造更轻、更薄、更短、更小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如上所述的玻璃上芯片(chip on glass)结构中,向芯片传输驱动信号的信号线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上。当信号线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上时,由于信号线的线电阻会导致产生信号延迟,而信号延迟使显示品质劣化。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线电阻的显示基底。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显示基底的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讲,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基底中,显示基底包括多个像素部分、信号线部分和信号焊盘部分。像素部分形成在显示区中。信号线部分形成在环绕显示区的外围区中。信号线部分包括第一线和第二线,第一线形成为第一导电层,第二线形成为第一线上方的第二导电层。第二线与第一线叠置。信号焊盘部分包括与第一线一体形成的第一焊盘和与第二线一体形成的第二焊盘。
在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部分、信号线部分和信号焊盘部分。像素部分形成在显示区中。信号线部分形成在环绕显示区的外围区中。信号线部分包括第一线和第二线,第一线形成为第一导电层,第二线形成为第一线上方的第二导电层。第二线与第一线叠置。信号焊盘部分包括与第一线一体形成的第一焊盘和与第二线一体形成的第二焊盘。根据上述的显示基底和具有该显示基底的显示装置,因为信号线部分包括彼此绝缘并堆叠的第一线和第二线,所以可降低信号线部分的线电阻。
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被引用包含在该部分中。通过考虑下面详细的描述,将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更完全的理解以及对本发明的附带优点的认识。参照首先将简要描述的附图页。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2A是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外围区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2B是示出了图1中的第二外围区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3是示出了图2B中的第二信号线部分和第二信号焊盘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4是沿着图3中的线I-I′和线II-II′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了图5中的第一外围区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外围区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图9是示出了图8中的第一信号线部分和第一信号焊盘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10是沿着图9中的线III-III′截取的局部剖视图。
通过参照随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它们的优点最好理解。应该理解的是,相同的标号用于表示在一幅或多幅附图中示出的相同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来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而不应该理解为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当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还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相似或相同的元件。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参照图1,显示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100、显示面板400、源极驱动部分510和栅极驱动部分610。主驱动电路110安装在印刷电路板100上。印刷电路板100通过源极驱动部分510与显示面板400电连接。源极驱动部分510包括第一源极载带封装511、第二源极载带封装512、第三源极载带封装513、第四源极载带封装514、第五源极载带封装515、第六源极载带封装516、第七源极载带封装517和第八源极载带封装518。栅极驱动部分610包括第一栅极载带封装611、第二栅极载带封装612和第三栅极载带封装613。载带封装(下文中称作“TCP”)是其上安装有驱动芯片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多个线部分120、131、132和140形成在印刷电路板100上,多个线部分120、131、132和140将主驱动电路110输出的信号传输到显示面板400。例如,第一线部分120向源极驱动部分510传输源极驱动信号。第二线部分131向位于显示面板400左侧的第一源极TCP 511、第二源极TCP 512、第三源极TCP 513和第四源极TCP 514传输数据信号。第三线部分132向位于显示面板400右侧的第五源极TCP 515、第六源极TCP 516、第七源极TCP 517和第八源极TCP 518传输数据信号。第四线部分140向第一栅极TCP 611、第二栅极TCP 612和第三栅极TCP 613传输栅极驱动信号。
显示面板400包括显示基底200和将与显示基底200结合以容纳液晶层(未示出)的相对基底300。显示面板400包括:显示区DA,显示图像;第一外围区PA1和第二外围区PA2,环绕显示区DA。在显示区DA中形成多条源极线DL和与源极线DL交叉的多条栅极线GL。源极线DL和栅极线GL限定多个像素部分“P”。在每个像素部分“P”中形成开关元件TFT、液晶电容器CLC和存储电容器CST。
源极驱动部分510安装在第一外围区PA1中。例如,第一源极TCP 511、第二源极TCP 512、第三源极TCP 513和第四源极TCP 514安装在第一外围区PA1左侧,第五源极TCP 515、第六源极TCP 516、第七源极TCP 517和第八源极TCP 518安装在第一外围区PA1右侧。第一信号线部分210形成在第一外围区PA1中,向源极驱动部分510施加源极驱动信号。第一信号线部分210形成在相邻的源极TCP之间。第一信号线部分210以级联模式(cascademode)向第一源极载带封装511、第二源极载带封装512、第三源极载带封装513、第四源极载带封装514、第五源极载带封装515、第六源极载带封装516、第七源极载带封装517和第八源极载带封装518传输源极驱动信号。源极驱动信号可以是用于驱动安装在源极TCP上的源极驱动芯片的驱动电压VDD或VSS。第一信号线部分210可包括电源线和地线。第一信号线部分210可包括彼此绝缘的堆叠的金属层。
栅极驱动部分610安装在第二外围区PA2上。例如,第一栅极TCP 611、第二栅极TCP 612和第三栅极TCP 613安装在第二外围区PA2上。向第一栅极TCP 611、第二栅极TCP 612和第三栅极TCP 613传输栅极驱动信号的第二信号线部分220形成在第二外围区PA2中。第二信号线部分220形成在相邻的源极TCP之间。第二信号线部分220以级联模式向第一栅极TCP 611、第二栅极TCP 612和第三栅极TCP 613传输栅极驱动信号。栅极驱动信号可以是栅极电压VON或VOFF。第二信号线部分220可包括电源线和地线。第二信号线部分220可包括彼此绝缘的堆叠的金属层。
图2A是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外围区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图2B是示出了图1中的第二外围区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参照图1和图2A,第一外围区PA1被分为第一安装区CA1和第一分隔区IA1,第一分隔区IA1位于相邻的第一安装区CA1之间。源极TCP安装在第一安装区CA1上。与源极TCP的输入-输出端电连接的第一输入-输出焊盘部分IOP1形成在第一安装区CA1中。用于以级联模式传输源极驱动信号的第一信号线部分210形成在第一分隔区IA1中。
第一输入-输出焊盘部分IOP1包括源极焊盘部分DP和第一信号焊盘部分SP1。源极焊盘部分DP与第一扇出部分FO1电连接,并向源极线DL施加数据信号。第一信号焊盘部分SP1与第一信号线部分210电连接。第一信号线部分210包括:电源线211,传输电源电压VDD;地线213,传输地电压VSS。第一信号线部分210可具有垂直复合或交错结构,例如,具有以彼此绝缘的方式形成的堆叠的第一线和第二线。第一信号焊盘部分SP1可具有水平复合结构,该水平复合结构包括:第一焊盘,与第一线一体形成;第二焊盘,与第二线一体形成。
参照图1和图2B,第二外围区PA2被分为第二安装区CA2和第二分隔区IA2。栅极TCP安装在第二安装区CA2上。与栅极TCP的输入-输出端电连接的第二输入-输出焊盘部分IOP2形成在第二安装区CA2中。用于以级联模式传输栅极驱动信号的第二信号线部分220形成在第二分隔区IA2中。第二输入-输出焊盘部分IOP2包括栅极焊盘部分GP和第二信号焊盘部分SP2。栅极焊盘部分GP与第二扇出部分F02电连接,并向栅极线GL施加栅极信号。第二信号焊盘部分SP2与第二信号线部分220电连接。第二信号线部分220包括:电源线221,传输栅极导通电压VON;地线223,传输栅极截止电压VOFF。第二信号线部分220可具有垂直复合结构,例如,具有以彼此绝缘的方式形成的堆叠的第一线和第二线。第二信号焊盘部分SP2可具有水平复合结构,该水平复合结构包括:第一焊盘,与第一线一体形成;第二焊盘,与第二线一体形成。
参照图2A和图2B,第一信号线部分210和第二信号线部分220形成为具有以彼此绝缘的方式形成的堆叠的第一线和第二线的结构。与第一信号线部分210连接的第一信号焊盘部分SP1和与第二信号线部分220连接的第二信号焊盘部分SP2中的每个,分别包括与第一线连接的第一焊盘和与第二线连接的第二焊盘。在下文中,将参照第二信号线部分220和第二信号焊盘部分SP2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3是示出了图2B中的第二信号线部分和第二信号焊盘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4是沿着图3中的线I-I′和线II-II′截取的局部剖视图。参照图3和图4,信号线部分包括电源线221和地线223。第二信号线部分包括:电源焊盘部分222,形成在电源线221的端部;地焊盘部分224,形成在地线223的端部。例如,电源线221的第一线221a和电源焊盘部分222的第一焊盘222a形成在底基底201上。电源焊盘部分222的第一焊盘222a形成在第一线221a的端部。第一线221a和第一焊盘222a形成为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可以是形成栅极线GL和与栅极线GL连接的开关元件TFT的栅电极的栅极金属层。
栅极绝缘层202形成在第一线221a和第一焊盘222a上方。电源线221的第二线221b形成在栅极绝缘层202上方,使得第二线221b与第一线221a叠置。电源焊盘部分222的第二焊盘222b形成在第二线221b的端部。第二线221b和第二焊盘222b形成为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可以是形成源极线DL、开关元件TFT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源极金属层。钝化层203形成在第二线221b和第二焊盘222b上方。暴露第一焊盘222a和第二焊盘222b的接触孔形成在钝化层203中。通过接触孔与第一焊盘222a和第二焊盘222b电连接的导电图案222c形成在钝化层203上。导电图案222c形成为第三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可以是形成与开关元件TFT电连接的液晶电容器CLC的像素电极的透明导电层。第一线221a通过第一焊盘222a接收栅极导通电压VON,第二线221b通过第二焊盘222b接收栅极导通电压VON。由于第一线221a和第二线221b彼此平行地形成,所以电源线221具有并联连接的电阻。所以,电源线221的线电阻会降低。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参照图5,显示装置包括印刷电路板100、显示面板400和柔性印刷电路板530。显示面板400包括显示基底200和将与显示基底200结合以容纳液晶层(未示出)的相对基底300。显示面板400包括:显示区DA,显示图像;第一外围区PA1、第二外围区PA2和第三外围区PA3,环绕显示区DA。向源极线DL施加数据信号的源极驱动部分520安装在第一外围区PA1上。源极驱动部分520包括第一源极驱动芯片LD1、第二源极驱动芯片LD2、第三源极驱动芯片LD3、第四源极驱动芯片LD4、第五源极驱动芯片RD1、第六源极驱动芯片RD2、第七源极驱动芯片RD3和第八源极驱动芯片RD4。例如,第一源极驱动芯片LD1、第二源极驱动芯片LD2、第三源极驱动芯片LD3和第四源极驱动芯片LD4安装在第一外围区PA1左侧,第五源极驱动芯片RD1、第六源极驱动芯片RD2、第七源极驱动芯片RD3和第八源极驱动芯片RD4安装在第一外围区PA1右侧。
第一信号线部分230、第二信号线部分240和连接线部分250形成在第一外围区PA1中。第一信号线部分230以级联模式与第一源极驱动芯片LD1、第二源极驱动芯片LD2、第三源极驱动芯片LD3、第四源极驱动芯片LD4、第五源极驱动芯片RD1、第六源极驱动芯片RD2、第七源极驱动芯片RD3和第八源极驱动芯片RD4连接,以向第一源极驱动芯片LD1、第二源极驱动芯片LD2、第三源极驱动芯片LD3、第四源极驱动芯片LD4、第五源极驱动芯片RD1、第六源极驱动芯片RD2、第七源极驱动芯片RD3和第八源极驱动芯片RD4传输源极驱动信号。第二信号线部分240与第一栅极驱动部分620和第二栅极驱动部分630中的每个电连接,并向第一栅极驱动部分620和第二栅极驱动部分630中的每个传输栅极驱动信号。连接线部分250与相邻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LD1和第二源极驱动芯片LD2电连接,并向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LD1和第二源极驱动芯片LD2传输数据信号。源极驱动信号可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源极驱动芯片LD1、第二源极驱动芯片LD2、第三源极驱动芯片LD3、第四源极驱动芯片LD4、第五源极驱动芯片RD1、第六源极驱动芯片RD2、第七源极驱动芯片RD3和第八源极驱动芯片RD4的电源电压VDD和地电压VSS。栅极驱动信号可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栅极驱动部分620和第二栅极驱动部分630的栅极导通电压VON和栅极截止电压VOFF。第一信号线部分230可具有垂直复合结构,例如,具有以彼此绝缘的方式形成的堆叠的第一线和第二线。将第一信号线部分230与第一驱动芯片LD1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焊盘部分(未示出)形成在第一外围区PA1中。第一信号焊盘部分可具有水平复合结构,该水平复合结构包括:第一焊盘,与第一信号线部分230的第一线一体形成;第二焊盘,与第一信号线部分230的第二线一体形成。
第二信号线部分240也可具有与上述类似的垂直复合结构。将第二信号线部分240与柔性印刷电路板530(或者第一栅极驱动部分和第二栅极驱动部分)电连接的第二信号焊盘部分(未示出)可以形成为与上述类似的水平复合结构。向栅极线GL传输栅极信号的第一栅极驱动部分620和第二栅极驱动部分630分别形成在第二外围区PA2和第三外围区PA3中。第一栅极驱动部分620和第二栅极驱动部分630与栅极线GL电连接,并向栅极线GL传输栅极信号。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栅极驱动部分620和第二栅极驱动部分630分别形成在位于显示区DA两侧的第二外围区PA2和第三外围区PA3中,但是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栅极驱动部分620和第二栅极驱动部分630可以只形成在第二外围区PA2中。
与印刷电路板100和显示面板400电连接的第一线部分531、第二线部分532、第三线部分533、第四线部分534和第五线部分535形成在柔性印刷电路板530处。例如,第一线部分531向第一信号线部分230传输源极驱动信号。源极驱动信号包括电源电压和地电压。第二线部分532向安装在第一外围区PA1左侧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LD1、第二源极驱动芯片LD2、第三源极驱动芯片LD3和第四源极驱动芯片LD4传输数据信号。第三线部分533向安装在第一外围区PA1右侧的第五源极驱动芯片RD1、第六源极驱动芯片RD2、第七源极驱动芯片RD3和第八源极驱动芯片RD4传输数据信号。第四线部分534向形成在第二外围区PA2中的第一栅极驱动部分620传输栅极驱动信号,第五线部分535向形成在第三外围区PA3中的第二栅极驱动部分630传输栅极驱动信号。
图6是示出了图5中的第一外围区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参照图5和图6,第一外围区PA1被分为安装区CA和分隔区IA,分隔区IA位于相邻的安装区CA之间。源极驱动芯片安装在安装区CA上。第一信号线部分230形成在分隔区IA中。与第一信号线部分230和源极驱动芯片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焊盘部分SP1形成在安装区CA上。第一信号线部分230可以共同形成在安装区CA和分隔区IA中。
第一信号线部分230包括:电源线231,传输电源电压VDD;地线233,传输地电压VSS。第一信号焊盘部分SP1包括:电源焊盘部分232,与电源线23 1电连接;地焊盘部分234,与地线233电连接。第一信号线部分230可具有垂直复合结构,例如,具有以彼此绝缘的方式形成的堆叠的第一线和第二线。第一信号焊盘部分SP1可具有水平复合结构,该水平复合结构包括:第一焊盘,与第一线电连接;第二焊盘,与第二线电连接。电源线231包括形成为第一导电层的第一线231a和形成为第二导电层的第二线231b。形成第二线231b使得第二线231b与第一线231a叠置。电源焊盘部分232的第一焊盘232a与第一线231a一体形成,电源焊盘部分232的第二焊盘232b与第二线231b一体形成。电源焊盘部分232的第一焊盘232a和第二焊盘232b与形成为第三导电层的导电图案232c电连接。电源线231的第一线231a和第二线231b形成并联连接的线电阻,使得电源线231的线电阻可以降低。
地线233包括:第一线233a,形成为第一导电层;第二线233b,形成为第二导电层。形成第二线233b,使得第二线233b与第一线233a叠置。地焊盘部分234的第一焊盘234a与第一线233a一体形成,地焊盘部分234的第二焊盘234b与第二线233b一体形成。地焊盘部分234的第一焊盘234a和第二焊盘234b与形成为第三导电层的导电图案234c电连接。地线233的第一线233a和第二线233b形成并联连接的线电阻,使得地线233的线电阻可以降低。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外围区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图7中的第一外围区除了保护图案之外与图6中的第一外围区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将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如图6中所描述的相同的部件,并将省略对相同元件的详细描述。参照图6和图7,第一信号线部分230形成在第一外围区PA1中。第一信号线部分230包括形成为第一导电层的第一线231a和233a、形成为第二导电层的第二线231b和233b以及形成为第三导电层的保护图案235。保护图案235覆盖形成为第二导电层的第二线231b和233b,并形成为电浮置(float)状态。厚度大约为2000(埃,10-10米)的薄钝化层形成在第二线231b和233b上方。在这种情况下,钝化层的薄的厚度造成空气针孔(pinhole in air),第二线231b和233b会由于针孔而被腐蚀。通过形成保护图案235来覆盖第二线231b和233b,可以提高第一信号线部分230的可靠性。在图7中,保护图案235一体地形成在电源线231和地线233上方,但是保护图案可以单独地形成,以分别覆盖电源线231和地线233。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参照图5和图8,显示面板的第一外围区PA1被分为安装区CA和分隔区IA,分隔区IA位于相邻的安装区CA之间。源极驱动芯片安装在安装区CA中。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连接线部分250形成在分隔区IA中。第一信号线部分260和第二信号线部分270共同形成在安装区CA和分隔区IA中。第一信号线部分260包括分别传输第一源极驱动信号VDD1和VSS1的电源线261和地线262。第二信号线部分270包括分别传输第二源极驱动信号VDD2和VSS2的电源线271和地线272。
输入焊盘部分IP、输出焊盘部分OP、第一信号焊盘部分和第二信号焊盘部分形成在安装区CA上。输入焊盘部分IP与源极驱动芯片的输入端接触,输出焊盘部分OP与源极驱动芯片的输出端接触。第一信号焊盘部分SP1将第一信号线部分260与源极驱动芯片连接,第二信号焊盘部分SP2将第二信号线部分270与源极驱动芯片连接。扇出部分FO形成在安装区CA和分隔区IA中。扇出部分FO将输出焊盘部分OP与源极线DL电连接。第一信号线部分260从安装区CA的下部延伸到分隔区IA,以横过扇出部分FO。第一信号线部分260和扇出部分FO形成为彼此绝缘的导电层,并形成为部分叠置。因此,可以防止通过第一信号线部分260传输的驱动电压的压降。此外,因为另一线形成在第一信号线部分上方的另一层处,所以可以降低第一信号线部分260的线电阻。
第一信号线部分260可具有垂直复合结构,例如,包括形成为第一导电层的第一线和形成为第二导电层的第二线,其中,第一线和第二线彼此绝缘并堆叠。扇出部分FO形成为与第二导电层绝缘的第三导电层。第一信号焊盘部分SP1可具有水平复合结构,包括与第一线电连接的第一焊盘和与第二线电连接的第二焊盘。第二信号线部分270从安装区CA的上部延伸到分隔区IA。第二信号线部分270和连接线部分250形成为彼此绝缘的导电层,并形成为彼此叠置。因此,可以防止通过第二信号线部分270传输的驱动电压的压降。此外,因为另一线形成在第二信号线部分270上方的另一层处,所以可以降低第二信号线部分270的线电阻。第二信号线部分270可具有垂直复合结构,例如第一线和第二线堆叠的结构。第一线形成为第一导电层,第二线形成为第二导电层。连接线部分250形成为第三导电层。第二信号焊盘部分SP2可具有水平复合结构,该水平复合结构包括与第一线电连接的第一焊盘和与第二线电连接的第二焊盘。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第一信号线部分260被分为与扇出部分FO叠置的第一部分和不与扇出部分FO叠置的第二部分时,第一部分可形成为单层结构,第二部分可形成为多层结构,使得第一线和第二线堆叠。同样,当第二信号线部分270被分为与连接线部分250叠置的第三部分和不与连接线部分250叠置的第四部分时,第三部分可以形成为单层结构,第四部分可以形成为第一线和第二线叠置的多层结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形成为第一导电层,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形成为第二导电层。扇出部分FO和连接线部分250形成为第三导电层。例如,第一导电层是栅极金属层,第二导电层是源极金属层,第三导电层是像素电极层。
图9是示出了图8中的第一信号线部分和第一信号焊盘部分的放大平面图。图10是沿着图9中的线III-III′截取的局部剖视图。参照图8和图10,信号线部分260包括电源线261和地线262。第一信号焊盘部分SP1包括:电源焊盘部分(未示出),与电源线261电连接;地焊盘部分263,与地线262电连接。扇出部分FO的输出线OL形成在地线262上方,以彼此交叉。输出线OL与源极线DL电连接。例如,地线262的第一线262a和地焊盘部分263的第一焊盘263a形成在底基底201上。第一线262a形成为第一导电层。第一焊盘263a与第一线262a一体形成。第一导电层可以是形成栅极线GL和开关元件TFT的栅电极的栅极金属层。
栅极绝缘层202形成在第一线262a和第一焊盘263a上方。地线262的第二线262b在栅极绝缘层202上方形成第二导电层,使得第二线262b与第一线262a叠置。地焊盘部分263的第二焊盘263b与第二线262b一体形成。第二导电层可以是形成源极线DL、开关元件TFT的源电极和漏电极的源极金属层。钝化层203形成在第二线262b和第二焊盘263b的上方。暴露第一焊盘263a和第二焊盘263b的接触孔形成在钝化层203中。通过接触孔与第一焊盘263a和第二焊盘263b电连接的导电图案263c形成在钝化层203上。导电图案263c形成为第三导电层。
输出线OL在地线262上方形成第三导电层。输出线OL的端部通过接触孔与源极线DL电连接。第三导电层可以是形成与开关元件TFT电连接的液晶电容器CLC的像素电极的透明导电层。第一线262a通过第一焊盘263a接收地电压VSS1,第二线262b通过第二焊盘263b接收地电压VSS1。结果,因为第一线262a和第二线262b彼此平行地形成,所以地线262具有并联的线电阻。因此,可以降低地线262的线电阻。此外,通过形成地线262和扇出部分FO以使其相互叠置,可以有效地利用显示面板的剩余空间。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部分具有第一线和第二线彼此绝缘并堆叠的多重结构,从而可以降低线电阻。信号线部分与向其施加驱动信号的信号焊盘部分电连接。信号焊盘部分包括:第一焊盘,向第一线施加驱动信号;第二焊盘,向第二线施加驱动信号。因此,由第一线造成的第一电阻和由第二线造成的第二电阻形成并联连接的线电阻,使得信号线的线电阻可以降低。此外,另一线形成在第一信号线部分上方的另一层,以与第一信号线部分相互叠置,使得信号线部分的线电阻可以被最小化,显示面板中将形成线的空间可以被最有效地利用。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如权利要求所保护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更改。

Claims (17)

1、一种显示基底,包括:
多个像素部分,形成在显示区中;
信号线部分,形成在环绕显示区的外围区中,信号线部分包括:
第一线,形成为第一导电层;
第二线,形成为第一线上方的第二导电层,第二线与第一线叠置;
信号焊盘部分,包括:
第一焊盘,与第一线一体形成;
第二焊盘,与第二线一体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底,还包括保护图案,保护图案形成为第三导电层,以覆盖第二线。
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多个像素部分,形成在显示区中;
信号线部分,形成在环绕显示区的外围区中,信号线部分包括:
第一线,形成为第一导电层;
第二线,形成为第一线上方的第二导电层,第二线与第一线叠置;
信号焊盘部分,包括:
第一焊盘,与第一线一体形成;
第二焊盘,与第二线一体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信号焊盘部分还包括与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电连接的导电图案,导电图案形成为第三导电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保护图案,保护图案形成为第三导电层以覆盖第二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栅极线,与像素部分电连接,栅极线形成为显示区中的第一导电层;
栅极驱动部分,向栅极线输出栅极信号,栅极驱动部分形成在外围区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信号线部分传输用于驱动栅极驱动部分的栅极驱动信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栅极驱动部分是栅极载带封装,产生栅极信号的栅极驱动芯片安装在栅极载带封装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源极线,与像素部分电连接,源极线形成为显示区中的第二导电层;
源极驱动部分,向源极线输出数据信号,源极驱动部分形成在外围区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信号线部分传输用于驱动源极驱动部分的源极驱动信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源极驱动部分是源极载带封装,产生数据信号的源极驱动芯片安装在源极载带封装上。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输出焊盘部分,与源极驱动部分的输出端电连接;
扇出部分,将输出焊盘部分与源极线电连接;
输入焊盘部分,与源极驱动部分的输入端电连接;
连接线部分,与输入焊盘部分电连接,连接线部分形成在外围区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信号线部分包括第一信号线部分和第二信号线部分,第一信号线部分与扇出部分部分叠置,第二信号线部分与连接线部分部分叠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扇出部分和连接线部分形成为第三导电层。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信号线部分被分为与扇出部分叠置的第一部分和与扇出部分不叠置的第二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形成为第一线,第二部分具有第一线和第二线堆叠的复合结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二信号线部分被分为与连接线部分叠置的第三部分和不与连接线部分叠置的第四部分,
其中,第三部分形成为第一线,第四部分具有第一线和第二线堆叠的复合结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扇出部分和连接线部分形成为第三导电层。
CNA2007101091243A 2006-06-30 2007-06-12 显示基底及具有该显示基底的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0973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60481 2006-06-30
KR1020060060481A KR20080001975A (ko) 2006-06-30 2006-06-30 표시 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7324A true CN101097324A (zh) 2008-01-02

Family

ID=38663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091243A Pending CN101097324A (zh) 2006-06-30 2007-06-12 显示基底及具有该显示基底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049856B2 (zh)
EP (1) EP1873581A3 (zh)
JP (1) JP2008015507A (zh)
KR (1) KR20080001975A (zh)
CN (1) CN101097324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2450A (zh) * 2010-04-16 2011-10-1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2253507A (zh) * 2011-04-08 2011-1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芯片扇出设计、其形成方法及使用所述设计的液晶显示器
CN103578357A (zh) * 2012-07-25 2014-02-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塑料面板和使用该塑料面板的平板显示设备
WO2015051642A1 (zh) * 2013-10-11 2015-04-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125418A (zh) * 2016-08-11 2016-11-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106531119A (zh) * 2017-01-10 2017-03-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WO2018000485A1 (zh) * 2016-07-01 2018-01-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WO2020006946A1 (zh) * 2018-07-02 2020-0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扇出走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3126805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CN113345322A (zh) * 2020-03-02 2021-09-03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走线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2893B1 (ko) * 2005-08-24 2011-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어레이 기판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KR20110062170A (ko) * 2009-12-02 2011-06-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1087168A1 (ko) * 2010-01-15 2011-07-21 삼성엘이디 주식회사 인쇄회로기판
KR101696393B1 (ko) 2010-06-15 2017-01-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KR101324383B1 (ko) * 2010-10-25 2013-11-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871773B1 (ko) 2012-07-25 2018-06-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라스틱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평판표시장치
KR102279058B1 (ko) * 2014-07-25 2021-07-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4142588B (zh) * 2014-07-30 2017-0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器
KR102194484B1 (ko) * 2014-09-05 2020-12-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용 구동 인쇄 회로 기판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TWI504969B (zh) * 2014-10-27 2015-10-2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面板以及顯示裝置
JP6403796B2 (ja) * 2014-11-21 2018-10-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5390114B (zh) * 2015-12-15 2017-12-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JP2017181594A (ja) * 2016-03-28 2017-10-05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2539031B1 (ko) * 2016-04-28 2023-06-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208422916U (zh) 2018-08-07 2019-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JP7112930B2 (ja) * 2018-10-05 2022-08-0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20210022785A (ko) * 2019-08-20 2021-03-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111399A (ko) * 2020-03-02 2021-09-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TWI740397B (zh) * 2020-03-02 2021-09-2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的走線結構
KR20220000396A (ko) * 2021-11-25 2022-01-03 주식회사 오픈엠 열가소성 캐스트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5177A (en) * 1995-10-05 1998-11-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rray substrate with bus lines takeout/terminal sections having multiple conductive layers
KR100235593B1 (ko) * 1997-02-12 1999-12-15 구본준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3767154B2 (ja) * 1997-06-17 2006-04-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及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0019549A (ja) * 1998-06-29 2000-01-21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6384889B1 (en) * 1998-07-24 2002-05-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sub pixel regions defined by sub electrode regions
JP2002040486A (ja) 2000-05-19 2002-02-06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TW535287B (en) * 2001-05-31 2003-06-01 Fujitsu Display Te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drive IC mounted on a flexible board directly connected to a liquid crystal panel
KR100800318B1 (ko) * 2001-12-20 2008-02-0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라인 온 글래스형 액정표시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3255381A (ja) * 2001-12-28 2003-09-10 Advanced Display Inc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06284B2 (ja) * 2002-07-17 2007-11-14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JP3770240B2 (ja) 2003-02-20 2006-04-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071861A (ja) * 2004-09-01 2006-03-16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2450B (zh) * 2010-04-16 2014-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2222450A (zh) * 2010-04-16 2011-10-1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2253507A (zh) * 2011-04-08 2011-1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芯片扇出设计、其形成方法及使用所述设计的液晶显示器
WO2012136010A1 (zh) * 2011-04-08 2012-10-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芯片扇出设计、其形成方法及使用所述设计的液晶显示器
CN102253507B (zh) * 2011-04-08 2014-03-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形成芯片扇出的方法
CN103578357A (zh) * 2012-07-25 2014-02-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塑料面板和使用该塑料面板的平板显示设备
CN103578357B (zh) * 2012-07-25 2016-01-2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塑料面板和使用该塑料面板的平板显示设备
WO2015051642A1 (zh) * 2013-10-11 2015-04-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18000485A1 (zh) * 2016-07-01 2018-01-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6125418A (zh) * 2016-08-11 2016-11-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CN106531119A (zh) * 2017-01-10 2017-03-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WO2018129776A1 (zh) * 2017-01-10 2018-07-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WO2020006946A1 (zh) * 2018-07-02 2020-0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扇出走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13126805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CN113126805B (zh) * 2019-12-30 2024-04-2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CN113345322A (zh) * 2020-03-02 2021-09-03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走线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01975A (ko) 2008-01-04
EP1873581A3 (en) 2009-10-07
JP2008015507A (ja) 2008-01-24
EP1873581A2 (en) 2008-01-02
US8049856B2 (en) 2011-11-01
US20080001892A1 (en) 2008-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7324A (zh) 显示基底及具有该显示基底的显示装置
CN100535714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6080316B2 (ja) 表示装置
EP4068258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til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riving method
CN111142295B (zh) 显示装置
CN109377890B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00590502C (zh) 阵列基底和具有该阵列基底的显示装置
CN103886823B (zh) 显示设备
CN118053878A (zh) 栅极驱动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74982B (zh) 显示设备
US11069320B2 (en) Chip-on-film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478728A (zh) 多视图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阵列基板
CN102141709A (zh) 具有面板内栅极结构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11367125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01118329A (zh) 柔性构件及具有该柔性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TW202036127A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2017006185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190099149A (ko) 반도체 발광 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552131A (zh) 显示装置
US2007008111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a circuit thereon
CN11188356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95168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9227858A1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US20050194678A1 (en) Bonding pad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bonding pad array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335935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