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3373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3373B
CN101093373B CN2007101264331A CN200710126433A CN101093373B CN 101093373 B CN101093373 B CN 101093373B CN 2007101264331 A CN2007101264331 A CN 2007101264331A CN 200710126433 A CN200710126433 A CN 200710126433A CN 101093373 B CN101093373 B CN 1010933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image processing
processing system
device body
intermediate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264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3373A (zh
Inventor
坂下武司
井上知史
目黑雄二
村松武流
畑山耕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93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3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3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33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8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directed to paper handling or jam treat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transf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4Detachable element of feed pat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44Openable part of feed pat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transfer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体,所述装置体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的侧面和一个底面;以及上部单元,所述上部单元可通过沿安装/拆卸方向的移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所述装置体中所述两个侧面之间的空间,所述安装/拆卸方向平行于所述两个侧面以及所述底面。其中所述上部单元包括单元体及单元腿,所述单元腿从所述单元体朝向所述底面延伸且至少定位于所述单元体相对于所述安装/拆卸方向处于所述装置体的相对内侧的部分上,以及所述上部单元构造为在所述上部单元安装至所述装置体或从所述装置体拆卸时使得所述单元体不与所述底面接触。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文件通过引用结合2006年6月12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优先权文件第2006-162866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包括能以可拆卸方式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00-235309号公开了一种上述类型的常规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常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能以可拆卸方式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后文称为“图像形成装置体”)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用户可通过将中间转印带单元插进并推至图像形成装置体的两侧壁之间的空间而将其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体,或可通过将其向用户方向拉而将其拆卸。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中间转印带单元不与图像形成装置体的底面接触。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安装及拆卸过程中支撑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导轨。
当把中间转印带单元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体时,用户抓住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在将中间转印带单元插入至图像形成装置体的方向上的后边缘(后文中称为“后边缘部”)。然后,用户将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在将中间转印带单元插入方向上的前边缘上的导向接触构件放在导轨上,并将中间转印带单元沿导轨推入图像形成装置体。当把中间转印带单元从图像形成装置体上拆卸时,用户沿导轨向前拉动中间转印带单元,并在导向接触构件从导轨上脱离前将中间转印带单元提起。
因为在拆卸或安装过程中,导轨支撑中间转印带单元,中间转印带单元可在不与图像形成装置体的底面实体接触的情况下从图像形成装置体上拆卸或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体。
然而,用户有时可能会在导向接触构件尚未放置到导轨上之前就放松了对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前边缘部的把握。在这样的情况下,中间转印带单元绕用户抓住的后边缘部枢轴转动,使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前部下落。前部就可能会撞击和损坏例如图像形成装置体的底面,或中间转印带单元自身被损坏。
类似地,在中间转印带单元的拆卸过程中,如果导向接触构件在用户提起中间转印带单元之前就脱离导轨,则中间转印带单元就可能绕用户抓住的后边缘部枢轴转动,使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前边缘部下落。甚至在这种情况下,中间转印带的前边缘部也可能撞击和损坏例如图像形成装置体的底面,或中间转印带单元自身被损坏。
虽然在上文中间转印带单元被叙述为能以可拆卸方式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体中的单元,但只要此单元可在被导轨支撑而不与图像形成装置体的底面接触的情况下从图像形成装置体中拆卸或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体,任何单元都可能有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至少部分解决常规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具有两个互相面对的侧面以及底面的装置体,和可通过在平行于两个侧面以及底面的拆/装方向上的移动以可拆卸方式安装至装置体的两个侧面之间的空间的上部单元。该上部单元包括单元体及从单元体向底面延伸且至少相对于拆装方向位于单元体的处于装置体的相对内侧的一部分上的单元腿,并且该上部单元的构造使单元体在上部单元相对于装置体安装或拆卸时不与底面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具有两个互相面对的侧面以及底面的装置体,和可通过在平行于两个侧面以及底面的拆装方向上的移动以可拆卸方式安装至装置体的两个侧面之间的空间的上部单元。该上部单元包括单元体及从单元体向底面延伸的单元腿,并且该上部单元的构造使单元体在上部单元相对于装置体安装或拆卸时不与底面接触,以及单元腿的结构使其下边缘在上部单元相对于装置体的拆装过程中在底面上滑动。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文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及其它的目标、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外部前盖打开的打印机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外部前盖打开的打印机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4A及4B是说明从打印机内移除每个单元的操作的打印机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是中间转印单元及色粉收集盒的透视图;
图6是中间转印单元及色粉收集盒的放大的左视图;
图7是中间转印单元及色粉收集盒的放大的右视图;
图8A是打印机体的透视剖视图;
图8B是中间转印单元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9A是打印机的示意性侧视图,说明中间转印单元定位前的状态;
图9B是打印机的示意性侧视图,说明中间转印单元定位后的状态;
图10是说明锁定机构的打印机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11是外部前盖打开的打印机的修改型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3是图12中的打印机外前盖打开时的示意性侧视图;以及
图14是图12中具有外前盖的打印机的示意性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机100的示意性侧视图。打印机100是全色彩色打印机。打印机100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
打印机100包括几乎位于图像形成装置体中心的中间转印单元80。中间转印单元80包括卷绕在多个辊子上并跨越这些辊子延伸的中间转印带8a。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4K、4C、4M及4Y)沿中间转印带8a的上表面设置。图像形成单元4的上方设置向每个图像形成单元4K、4C、4M及4Y的每个感光器照射每道光束的曝光单元3。在图像转印单元体的下方设置用于在中间转印带8a上残留的色粉及感光器表面上残留的色粉被移除并收集后存储这些色粉的色粉收集盒14。色粉收集盒14下方还设有纸张盒1。
在图1中所示的中间转印单元80的右方设置包括次级转印辊11的次级转印单元11a。次级转印辊11的上方设置定影单元12。中间转印带8a具有与次级转印辊11相对并由转印相对辊10支撑的部分。该部分作为次级转印点。
全色图像按以下方式形成。曝光单元3向每个图像形成单元4K、4C、4M及4Y的感光器的表面照射光束,以在感光器表面上形成彩色色粉图像。彩色色粉图像在感光器与中间转印带8a相对的初级转印点被初级转印至中间转印带8a。因此,在中间转印带8a的表面上形成分层的彩色色粉图像。
堆叠在纸张盒1中的转印纸由传送辊2逐张传送并到达阻挡辊9。当中间转印带8a上分层的彩色色粉图像抵达次级转印点的时刻阻挡辊9传送转印纸,并且分层的彩色色粉图像在次级转印点被转印到转印纸上。
转印纸上分层的彩色色粉图像由定影单元12定影,而后由输出辊17输出。残留在中间转印带8a上的色粉由清洁单元13使用清洁机构清除并存储在色粉收集盒14中。色粉收集盒14的构造使其也可存储从图像形成单元4的感光器表面上收集的残留色粉。
用户可站在图1中箭头X所指的一侧(后文中称为“前侧”)进行包括维护打印机100及更换损耗部件的操作。
图2是外前盖5打开的打印机100的示意性侧视图,用于说明打印机100的各个单元从打印机100的机体拆卸的方向(后文中称为“拆卸方向”)。使外前盖5绕外前盖枢转轴27枢轴转动,以将其在图1中箭头X所指的方向上打开。因此,次级转印单元11a、中间转印单元80及色粉收集盒14可分别沿图2中箭头A、B、C所指方向从打印机机体中拆卸。使外顶盖6枢轴转动并在图2中箭头D所指的方向上打开,以将图像形成单元4K、4C、4M及4Y沿图2中箭头E所指方向从打印机机体中拆卸。
如果打印机尺寸较小,则各个单元的布局要求保证每个单元的空间并且这些单元在拆卸及安装过程中互不干涉。
图3是沿图2中箭头X所示一侧所视的其外前盖5打开的打印机100的示意性前视图。能以可拆卸方式安装至打印机100的各个单元被安装至打印机100,以便从一侧同时可视。因此,所有单元都可沿图2中箭头X所指方向拆卸。
如图3所示,中间转印单元80被安装至打印机100,使其容纳在单元安装空间50中,该单元安装空间50由作为侧面的两个侧板110,作为底面的底板101以及外顶盖6限定。当外前盖5打开时,单元安装空间50与打印机100外侧之间的边界作为开口。如图3所示,中间转印单元80被安装至打印机100,使其不与底板101接触且位于色粉收集盒14的上方。中间转印单元80作为上部单元而色粉收集盒14作为下部单元。中间转印单元80的中间转印单元体8包括位于底板101上方且不与色粉收集盒14接触的中间转印带8a。中间转印单元80包括每一个都作为单元腿的两个直立构件81。每个直立构件81都在宽度方向(图3中箭头Y所指的方向)上位于中间转印单元体8的两边缘,并且从中间转印单元体8向底板101延伸。当中间转印单元80和色粉收集盒14被安装至打印机100时,每个直立构件81都在图3所示的单元宽度方向上位于色粉收集盒14的各个边缘外侧,且中间转印单元80横跨色粉收集盒14。
与打印机100相反,常规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支撑中间转印单元80的两个侧边缘的导轨以给中间转印单元80导向,且导轨位于打印机机体的上部。为了把中间转印单元80安装至常规的图像形成装置,用户抓住中间转印单元80在安装方向上的后边缘部上的一部分,并提起中间转印单元80在安装方向上的前边缘。当得知前边缘被放置到导轨上后,用户放松对后边缘部的把握并在抓住后边缘部的同时将中间转印单元80推入装置体。通过此方式,中间转印单元80被安装至常规的图像形成装置。然而,有时,虽然前边缘还未放置在导轨上用户就放松了把握,使中间转印单元80绕用户抓住的后边缘部枢轴转动,发生前边缘掉落。结果,中间转印单元体8撞击例如底板101,使中间转印单元80损坏。
类似地,有时,在中间转印单元80从常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拆卸的过程中也会损坏。此情形是当用户没有在前边缘从导轨中脱落时抓牢后边缘部以将前边缘提起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中间转印单元80绕用户抓住的后边缘部枢轴转动,前边缘掉落,使中间转印单元80撞击例如底板101。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100包括与中间转印单元体8形成为一体的直立构件81。每个直立构件81在中间转印单元体8下方沿图4中所示的安装方向从中间转印单元体8的前边缘延伸至后边缘,图4将在下文中作介绍。换言之,直立构件81也位于中间转印单元体8在安装方向的前边缘上。因此,当中间转印单元80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绕被用户抓住的后边缘部枢轴转动时,直立构件81在安装方向上的前边缘阻止中间转印单元80的枢轴转动。通过此方式,可阻止中间转印单元80的前边缘掉落并撞击例如底板101。
而且,在拆卸/安装过程中,打印机100的每个直立构件81的下边缘与底板101相接触。因此,通过在直立构件81的下边缘与底板101接触的同时滑动中间转印单元80,可将中间转印单元80拆出或装进打印机机体。因此,可以防止当用户没有正确抓牢中间转印单元80的后边缘部时中间转印单元80的前边缘掉落并损坏例如底板101。
因为直立构件81设置到中间单元体在单元宽度方向的两边缘上,直立构件81的下边缘可保持与底板101接触且无垂直方向上作用到中间转印单元80上的力。因此,只通过施加在安装/拆卸方向上用于滑动中间转印单元80的力,就可将中间转印单元80安装至或拆卸出打印机机体。
图4A及4B是说明从打印机机体内拆卸中间转印单元80及次级转印单元11a的操作的打印机100的示意性透视图。图4A说明外前盖5打开的状态,图4B说明当通过向前拉而将中间转印单元80从打印机机体中拆出后的状态。
为了将中间转印单元80沿图4A中箭头X所示方向从打印机机体中拉出,以图4A中箭头所示方向打开外前盖5。中间转印单元80需从机体中比空间F所处位置更靠里侧的位置移出,空间F是当外前盖5关闭后次级转印单元11a所处的位置。次级转印单元11a作为开口侧单元。图4A中所示的次级转印单元11a的宽度M大于图4A中所示的中间转印单元80的宽度m。
在包括设置在装置体中的导轨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如果次级转印单元的宽度等于或大于中间转印单元的宽度,则导轨不能定位在图4A中所示的用于次级转印单元11a的空间F中。换言之,导轨定位在装置体的比图4A中箭头L所示延伸的部分所处的位置更靠内侧的部分中,且无法延伸至作为单元安装空间50和打印机100外侧之间的边界的开口处。如此就使用户难以知道中间转印单元80的由导轨支撑的部分脱离导轨的时刻。如果用户不知道正确的时刻,被支撑的部分就会脱离而掉落。因此,中间转印单元80可能会掉落并撞击例如底板101,在最坏的情况下中间转印单元80可能损坏。因为导轨面对开口的边缘在装置体中位于打印机机体相对的后侧,用户无法容易地看到导轨的位置,还有,也是因为该导轨的位置,中间转印单元80可能会撞击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构件,使中间转印单元80和其它构件损坏。
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打印机100包括与中间转印单元体8形成一体的直立构件81,并且即使在中间转印单元80被拆出机体后直立构件81仍支撑中间转印单元体8。因此,中间转印单元80可以正确地从打印机100中拆卸或安装至打印机100,而不像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用于次级转印单元11a的空间造成上述不便的情况。应注意,清洁单元13被固定到中间转印单元80上,并可与中间转印单元80一起安装至打印机机体或从该机体中拆出。
为了将中间转印单元80、色粉收集盒14及次级转印单元11a从打印机100中拆出,外前盖5以如图2及4A中所示的方式打开。当外前盖5打开时,原本固定到外前盖5上的次级转印单元11a如图4A所示被向前从打印机机体拉出。而后,次级转印单元11a从外前盖5上拆下。然后,原本位于中间转印单元80下方的色粉收集盒14在被按图2中箭头C所指方向水平向前拉的同时从打印机机体中拆下。如图4B所示,然后中间转印单元80被沿图2中箭头B所指方向从打印机机体向前拉并从机体中拆出。在拆/装过程中,直立构件81作为导向构件。
图5为从近似前侧(图1中箭头X所示的一侧)所视的安装至打印机100的中间转印单元80和色粉收集盒14的透视图。图6是图5中所示的中间转印单元80和色粉收集盒14的前部的放大的左侧视图。
为了将色粉收集盒14在侧板110上定位,需将定位销141拉出色粉收集盒14。然而,如图3所示,打印机机体中的每个直立构件81在单元宽度方向上位于色粉收集盒14的每一个边缘的外部,这样会妨碍色粉收集盒14的定位。为了防止这样的干扰,在直立构件81上形成切口81a,如图6所示。
用于定位色粉收集盒14的孔可取代设置到色粉收集盒14定位销141设置在色粉收集盒14上,而定位销141可设置到侧板110上。然而,横跨在色粉收集盒14和打印机机体的定位销141处在向前拉动直立构件81时经过的通道上,因此妨碍了中间转印单元80被沿此通道向前拉。为了使中间转印单元80能被向前拉,打印机100具有一个如图5所示的宽度F大于直立构件81的宽度的空间,并且当色粉收集盒14安装至打印机100时定位销141横跨此空间。利用上述结构,当色粉收集盒14被从打印机机体中向前拉后,直立构件81可与中间转印单元体8一起被向前拉。
图7是图5中所示的中间转印单元80和色粉收集盒14的前部的放大的右侧视图。中间转印带8a上残留的色粉由清洁单元13清除,然后经过收集导管13a和导入部14a送入色粉收集盒14。因为清洁单元位于中间转印单元80上方而色粉收集盒14位于中间转印单元80下方,直立构件81上设置连接清洁单元13和色粉收集盒14的管道切口81b,否则由于直立构件81的存在两者将无法连接。因此,清洁单元13和色粉收集盒14可与收集导管13a连接。色粉收集盒14的主体为与打印机100的形状一致的块形并具有最紧凑的形状。然而,收集导管13a需要连接清洁单元13和色粉收集盒14而不与位于清洁单元13和色粉收集盒14之间的中间转印单元80交迭。因此,导入部14a伸出到色粉收集盒14的块状盒体之外,如图5及7所示。
因为作为色粉输送通道的收集导管13a更接近于使收集导管13a垂直的位置,色粉可依靠重力落入色粉收集盒14。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收集导管13a所处的位置使由垂直轴和收集导管13a形成的夹角θ不大于45°。或者说,通过将色粉通过收集导管13a流动的方向与水平面的角度设定到不小于45°和不大于90°的角度,色粉可通过收集导管13a的简单结构依靠重力落入色粉收集盒14。
下文将介绍在打印机机体上安装中间转印单元80所包括的过程。图8A是打印机100的透视剖视图,图8B是中间转印单元80的示意性透视图。
如图8B所示,中间转印单元80包括用作上部单元定位构件的主基准部85及用作上部单元定位构件的子基准部86。主基准部85处于转印相对辊10在单元宽度方向上的两边缘,该转印相对辊10位于中间转印单元80在安装方向上的后边缘。子基准部86位于中间转印单元80在安装方向上的前边缘。
如图8A所示,每块侧板110都具有将主基准部85在打印机机体上定位的主基准部接纳部82a及将子基准部86在打印机机体上定位的子基准部接纳部83a。
通过在底板101上滑动中间转印单元80,中间转印单元80按图8A及8B中箭头G所指的方向安装至打印机100。
图9A是打印机100的示意性侧视图,说明中间转印单元80在打印机机体上定位前的状态,图9B是打印机100的示意性侧视图,说明中间转印单元80在打印机机体上定位后的状态。
如图9A所示,当中间转印单元80按图8A中箭头G所指方向在底板101上滑动时,直立构件81的下边缘与底板101接触。主基准部85经过主基准部接纳部82a前面的主基准部滑动部82b,子基准部86经过子基准部接纳部83a前面的子基准部滑动部83b。当图9A所示的中间转印单元80被进一步推进打印机机体时,主基准部85分别沿主基准部滑动部82b的后倾斜表面抬高,抵达主基准部接纳部82a并与主基准部接纳部82a的后表面碰撞。同时,子基准部86分别沿子基准部滑动部83b的后倾斜表面抬高,抵达子基准部接纳部83a并与子基准部接纳部83a的后表面碰撞。在此方式下,主基准部85与子基准部86如图9B所示在打印机100中定位。
定位后,直立构件81的下边缘不与底板101接触,因为主基准部85和子基准部86在定位过程中被提高。
由于中间转印单元80在打印机机体上不正确的定位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因此要求中间转印单元80精确定位。如果在打印机机体上定位的是直立构件81而不是主基准部85和子基准部86,则直立构件81的加工及向中间转印单元体的安装都需要高精度。这样就使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在如上文所述设置用于在打印机机体上定位中间转印单元80的主基准部85和子基准部86的情况下,直立构件81的加工及安装精度可以降低,否则对该精度将有更高的要求。
如上所述,直立构件81有助于中间转印单元80的安装或拆卸过程。定位以后,如图9B所示,直立构件81不与底板101接触。换言之,中间转印单元80在垂直方向上不干扰主基准部85和子基准部86。
下文将介绍用作防止安装至打印机100的中间转印单元80沿拆卸方向移动的上部单元防分离单元的锁定单元。
图10是用于说明锁定单元的打印机100的示意性俯视图。如图10所示,每个直立构件81包括一个与相应的一个侧板110面对的外片簧87,以及每个侧板110包括外片簧87配合于其内的侧板凹陷部87a。如图9B所示,当中间转印单元80被插入打印机机体以被定位时,外片簧87分别配合进侧板凹陷部87a中。中间转印单元80因此被锁定在侧板110上,这样就可防止中间转印单元80沿图10中箭头X所指的拆卸方向移动。
应注意,通过将中间转印单元80从打印机机体向前拉,可以容易地将中间转印单元80从侧板110解锁。
此外,每个直立构件81包括一个面对色粉收集盒14的内片簧88,以及色粉收集盒14包括相应的一个内片簧88配合进其内的凹陷部88a。每个凹陷部88a位于色粉收集盒14在单元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的每一个之上。当色粉收集盒14在中间转印单元80定位后被插入打印机机体时,每个内片簧88配合在每个凹陷部88a中且色粉收集盒14被定位在中间转印单元80下方。因此,色粉收集盒14被锁定在中间转印单元80上。因为中间转印单元80被锁定在打印机机体上,因此可防止色粉收集盒14沿图10中箭头X所示的拆卸方向移动。
应注意,通过向前拉色粉收集盒14,可容易地将色粉收集盒14从中间转印单元80解锁。
锁定单元并不局限于外片簧87和内片簧88。例如,如果直立构件81由树脂制成,可在每个直立构件81上设置替代内片簧88的搭扣形的配合构件,以将中间转印单元80锁定在色粉收集盒14上。
直立构件81以可拆卸方式安装至中间转印单元体8。因此,只有体积小的中间转印单元体8才可被传送。或者,直立构件81可构造为可折叠结构,使中间转印单元80在被传送时保持较小体积。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中间转印单元80包括作为单元腿并位于中间转印单元体8在单元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处的直立构件81。或者,中间转印单元80可构造成包括设置于中间转印单元体8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中的任何一个边缘的单个的直立构件,和设置到另一个边缘并构造成在打印机机体中设置的导轨上滑动的被导向构件。
图11是外前盖5打开的打印机100的修改型的示意性前视图。
如图11所示,中间转印单元80包括位于中间转印单元体8的两个边缘中的在图11的单元宽度方向上的右面一个边缘上的直立构件81,及设置于另一个左边缘上并由设置到图11中左面的侧板110上的导轨92支撑的被导向构件91。
图11所示的修改型可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中间转印单元80的结构,除了右边缘上的直立构件81和左边缘上的被导向构件91之外。
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中间转印单元80按以下方式发生掉落,即中间转印单元80绕用户抓住的后边缘部枢轴转动,而中间转印单元80的前边缘在用户支撑后边缘部的同时掉落。为了防止中间转印单元80掉落,在中间转印单元体8的两个边缘中在单元宽度方向的某一边缘上设置直立构件81。直立构件81阻止中间转印单元80枢轴转动,因而防止中间转印单元80的前边缘掉落。
因为直立构件81具有与导轨92处于同一水平的表面,只需通过滑动直立构件81使直立构件81的下边缘与底板101接触就可将被导向构件91置于导轨92上。利用上述结构,用户在将中间转印单元80插入打印机机体或从打印机机体向前拉中间转印单元80时无需观察导轨的位置。因此,在将中间转印单元80插入或拉出打印机机体的过程中可以避免中间转印单元80及其它单元损坏。
因为中间转印单元80的两个边缘中只在单元宽度方向上的一个边缘上设置直立构件81,修改型的中间转印单元80只对色粉收集盒14在单元宽度方向上的一个边缘产生干扰。换言之,色粉收集盒14的其上设置导轨92的边缘不被直立构件81干扰,因此打印机机体与色粉收集盒14可容易地连接。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及其修改型中,中间转印单元80作为包括至少一个直立构件的上部单元。在下文所述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转印传送单元用作上部单元。
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200的示意性侧视图。打印机200包括转印传送单元70,该转印传送单元70包括卷绕在多个辊子上并并跨越多个辊子延伸并大体位于打印机200的机体中心的转印传送带7a。各自包括一个感光器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4K、4C、4M及4Y)沿转印传送带7a的上表面设置。向每个感光器照射光束的曝光单元3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4上方。在转印传送带7a的内表面上分别面对各个感光器的部分中设置四个转印辊21(21K、21C、21M及21Y)。
在转印传送单元体7的下方设置用于在转印传送带7a上及感光器表面上的残留色粉被移除并收集后存储该色粉的色粉收集盒14。纸张盒1设置在色粉收集盒14下方。
在打印机200中全色图像按以下方式形成。曝光单元3向每个图像形成单元4的感光器照射每一道光束,以在每个感光器的表面上形成每一个彩色色粉图像。
堆叠在纸张盒1中的转印纸由馈送辊2逐张馈送然后抵达阻挡辊9。阻挡辊9按一定的时间顺序馈送转印纸,以使感光器表面上的彩色色粉图像在与转印辊21K、21C、21M及21Y面对的转印位置处转印到转印传送带7a上的转印纸上。因此,在转印纸表面上形成分层的彩色色粉图像。在转印过程中,转印纸在转印传送带7a上并被其传送。
其上具有分层的彩色色粉图像的转印纸在转印传送带7a上被传送至定影单元12以定影分层的彩色色粉图像。当分层的彩色色粉图像作为图像被定影在转印纸表面上后,转印纸被输出至输出纸盘120。从转印传送带7a和感光器表面清除的残留色粉存储在色粉收集盒14中。
如打印机100的情况一样,用户站在图12中箭头X所指的一侧(后文中称为“前侧”)进行打印机200的操作及维护工作以及更换损耗部件。
图13是外前盖5打开的打印机200的示意性侧视图,用于说明打印机200内各个单元的拆卸方向。使外前盖5绕外前盖枢转轴27枢轴转动,以在图13中箭头X所指的方向上打开。从而,转印传送单元及色粉收集盒14可分别按图13中箭头B和C所指方向从打印机机体中拆卸。
图14是从前侧观察的外前盖5打开的打印机200的示意性前视图。打印机200内各个单元的设置使其可从某一方向同时可视。即,所有单元都可按图13中箭头X所指方向拆出或安装至打印机机体。
图14中所示的打印机200包括几乎位于打印机200中心位置的转印传送单元70。相反,图3中所示的打印机100包括几乎位于打印机100中心位置且包括清洁单元13的中间转印单元80。打印机200中其它单元的设置与打印机100相同,这样,转印传送单元70可以用与中间转印单元80相同的结构拆出及装进打印机机体。这样的结构防止转印传送单元70在其安装方向上的前边缘掉落并撞击例如底板101,因而在拆装过程中防止转印传送单元70损坏。
如图12及13所示,打印机200包括位于图12及13右侧的外前盖5和位于左侧的定影单元12。此外,外前盖5包括从纸张盒1延伸至转印传送单元70的转印传送通道。
或者,定影单元12可设置到外前盖5上(图12中的右侧),且转印传送通道可位于装置体中与前侧相反的后侧,以使转印传送单元70位于转印通道与外前盖5之间。利用该结构,转印纸被馈送至转印传送单元70并在转印传送带7a上由该传送带7a从后侧传送至前侧。因为定影单元12设置到外前盖5上,因此当外前盖5打开时,打印机200内所有的单元都可在单一方向上看到。
如上所述,打印机200包括与中间转印单元体8形成一体的直立构件81。每个直立构件81都在转印传送单元体7下方沿安装方向从转印传送单元体7的前边缘延伸至后边缘。换言之,直立构件81还位于转印传送单元体在安装方向上的前边缘。因此,当转印传送单元70在进行安装或拆卸的过程中绕用户抓住的后边缘部枢轴转动时,直立构件81在安装方向上的前边缘阻止转印传送单元70枢轴转动。因此,可以防止转印传送单元70在安装方向上的前边缘部掉落并撞击例如底板101。
在打印机100中,直立构件81的下边缘在拆装过程中与底板101接触。因此,通过在直立构件81的下边缘与底板101接触的同时在底板101上滑动中间转印单元80,可将中间转印单元80拆出或装进机体。因此,可以防止当用户没有抓住中间转印单元80在拆卸/安装方向上的后边缘部时中间转印单元80的前边缘掉落并损坏例如底板101。
因为中间转印单元80包括在中间转印单元体在单元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上的直立构件81,直立构件81的下边缘可保持与底板101接触且无垂直方向作用到中间转印单元80上的力。因此,只需通过施加在底板101上滑动中间转印单元80的力,就可将中间转印单元80安装至或拆出打印机机体。这样,尤其是因为中间转印单元80被构造成滑动到如图4B中所示的打开的外前盖5上方的位置,中间转印单元80的拆装性能可得到改进。
此外,在拆装过程中,中间转印单元体8不与底板101接触。此外,中间转印单元体在装进或拆出打印机机体时不与底板101接触。因此,色粉收集盒14可以作为下部单元设置在中间转印单元体8的正下方以及底板101的上方。
如图3所示,所设置的中间转印单元体8、色粉收集盒14及直立构件81在中间转印单元80及色粉收集盒14被安装至打印机100时使直立构件81在单元宽度方向上位于色粉收集盒14的两个边缘的外侧。因此,中间转印单元体8、色粉收集盒14及直立构件81可在单一方向上安装至打印机机体或从该机体中拆卸。
打印机100包括用作开口侧单元且包括记录介质转印单元和记录介质传送单元的次级转印单元11a。当安装中间转印单元80之后,次级转印单元11a在前侧安装至打印机100。次级转印单元11a的宽度M等于或大于中间转印单元80的宽度m。如果象打印机100中那样为中间转印单元80设置导轨,打印机机体内导轨无法延伸至外前盖5关闭后次级转印单元11a所定位的空间处。利用此结构时,为了装拆中间转印单元80,用户需要观察导轨的位置。因此,中间转印单元80有时可能会撞击打印机100的其它部件,且中间转印单元80及打印机100的其它部件可能会损坏。另一方面,利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时,当中间转印单元80在底板101上滑动以装进或拆出打印机机体时,直立构件81与底板101接触。因此,即使打印机100的前侧设置宽度比中间转印单元80更大的单元,用户也无需观察导轨的位置。因此,可以防止中间转印单元80及打印机100的其它构件损坏,否则,相对于打印机机体反复插入及向前拉出中间转印单元80,此类损坏将会发生。
此外,因为次级转印单元11a作为包括记录介质转印单元和记录介质传送单元的开口侧单元,记录介质转印单元和记录介质传送单元的拆装容易。因此,记录介质转印单元和记录介质传送单元的维护工作也容易。
色粉收集盒14包括的定位销141用作连接至色粉收集盒14在单元宽度方向上相应一个边缘的侧板110上的下部单元连接构件,并且相应的一个直立构件81具有定位销141从中穿过的切口81a。因为有该切口81a,直立构件81不占用色粉收集盒14与侧板110之间的空间,色粉收集盒14可以在打印机机体上定位。
每个直立构件81包括的内片簧88用作在中间转印单元80和色粉收集盒14安装至打印机机体后防止色粉收集盒14在拆卸方向上移动的下部单元分离阻止单元。因此,可以防止色粉收集盒14掉落。此外,由于靠近色粉收集盒14的直立构件81包括锁定单元,下部单元分离阻止单元的结构可被简化。
因为中间转印单元80用作上部单元,中间转印单元80可在不损坏中间转印带8a的情况下进行拆装。
因为色粉收集盒14用作被收集色粉存储单元以及下部单元,被收集的色粉可容易地清除出打印机100之外。
用作清洁单元的清洁单元13可以与中间转印单元80一起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打印机机体。因此,足以将清洁单元13固定至中间转印单元80,不必设置清洁单元13的其它拆装结构。这样,容纳此结构的空间就可省略。
色粉收集盒14在其单元宽度方向上的一个边缘包括收集导管13a。收集导管13a用作将残留色粉从清洁单元13传送至色粉收集盒14的被收集色粉传送单元。直立构件81具有收集导管13a从中穿过的导管切口81b。因为有该导管切口81b,残留色粉可从中间转印单元80上方的清洁单元13传送至中间转印单元80下方的色粉收集盒14,而不受直立构件81的干扰。
因为所收集的色粉可通过收集导管13a沿与水平面成不小于45°且不大于90°的角度的方向传送,因此,所收集的色粉可以靠自身重力落入色粉收集盒14。通过此方式,收集导管13a的结构可被简化。
中间转印单元80包括用作将中间转印单元80在打印机100中定位的上部单元定位构件的主基准部85和子基准部86。因此,直立构件的精度可以降低,否则对该精度将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足以保证直立构件81具有一定的刚度和高度,直立构件81的加工成本因而降低。
通过定位操作,中间转印单元80被插入打印机机体的后侧,使主基准部85定位在主基准部接纳部82a上,子基准部86定位在子基准部接纳部83a上。因此,在定位过程中中间转印单元80抬高,定位后直立构件81的下边缘不与底板101接触。如上所述,直立构件81仅有助于中间转印单元80的定位,而不是直接定位中间转印单元80。因此,可以可靠地进行中间转印单元80在打印机机体上的定位。
直立构件81包括的外片簧87用作在中间转印单元80被安装至打印机100时防止中间转印单元80沿拆卸方向移动的上部单元分离阻止单元。外片簧87阻止中间转印单元80掉落。此外,因为直立构件81上设置的锁定单元,上部单元分离阻止单元的结构可以简化。
如果直立构件81由树脂制成,可将搭扣型的配合构件设置到直立构件81上,以将中间转印单元80锁定在色粉收集盒14上,减少打印机100部件的数量。
通过将直立构件81构造成可折叠结构,中间转印单元体8在被传送时可保持较小体积。因此,中间转印单元80的操作性能得到改进。
中间转印单元80的相同的优点可在转印传送单元70中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防止上部单元损坏。
虽然已经对本发明相关于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述,以实现完整的,清晰的公开,但附后的权利要求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制,而是应被认为是对本技术领域中的熟练人员可以实现的并且落入本文阐明的基本原理范围内的所有的修改和替代结构的体现。

Claims (42)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体,所述装置体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的侧面和一个底面;以及
上部单元,所述上部单元可通过沿安装/拆卸方向的移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所述装置体中所述两个侧面之间的空间,所述安装/拆卸方向平行于所述两个侧面以及所述底面,其中
所述上部单元包括单元体及单元腿,所述单元腿从所述单元体朝向所述底面延伸且至少定位于所述单元体的安装方向的前边缘上,以及
所述上部单元构造为在所述上部单元安装至所述装置体或从所述装置体拆卸时使得所述单元体不与所述底面接触,
所述上部单元作为中间转印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单元腿构造为在所述上部单元相对于所述装置体的安装或拆卸过程中使得所述单元腿的下边缘在所述底面上滑动。
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体,所述装置体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的侧面和一个底面;以及
上部单元,所述上部单元可通过沿安装/拆卸方向的移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所述装置体中所述两个侧面之间的空间,所述安装/拆卸方向平行于所述两个侧面以及所述底面,其中
所述上部单元包括单元体及从所述单元体朝向所述底面延伸的单元腿,
所述上部单元构造为在所述上部单元相对于所述装置体安装或拆卸时使得所述单元体不与所述底面接触,以及
所述单元腿构造为在所述上部单元相对于所述装置体安装或拆卸的过程中使得所述单元腿的下边缘在所述底面上滑动,
所述上部单元作为中间转印单元。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下部单元,所述下部单元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所述装置体且正好定位于所述单元体下方和所述底面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部单元安装到所述装置体时,所述单元腿处于所述下部单元在与所述安装/拆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中相对应的一个边缘的外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上部单元相对于所述装置体安装或拆卸过程之后安装到所述装置体的一侧的开口侧单元,所述装置体的一侧为所述上部单元相对于所述装置体进行安装或拆卸的一侧,其中
所述开口侧单元沿着与所述安装/拆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上部单元的相应宽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开口侧单元包括将色粉图像从色粉图像载体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转印单元。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开口侧单元包括传送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传送单元。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开口侧单元包括传送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传送单元。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下部单元包括下部单元连接构件,所述下部单元连接构件定位于所述下部单元在与所述安装/拆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中相对应的一个边缘,且连接到所述侧面中相对应的一个侧面,以及
所述单元腿具有所述下部单元连接构件从中穿过的通孔和切口中的任何一种。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单元腿包括下部单元分离阻止单元,当所述上部单元及所述下部单元安装到所述装置体时,所述下部单元分离阻止单元阻止所述下部单元沿所述下部单元从所述装置体拆卸的拆卸方向的移动。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部单元为中间转印单元,所述中间转印单元包括中间转印介质,色粉图像从图像载体初级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上,且产生的色粉图像从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次级转印至记录介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清除并收集在所述色粉图像被初级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上后留在所述图像载体表面上的残留色粉以及所述产生的色粉图像次级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后留在所述中间转印介质表面上的残留色粉,其中
下部单元是其中存储由所述清洁单元收集的残留色粉的被收集色粉存储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清洁单元与所述中间转印单元形成为一体并且构造成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所述装置体。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被收集色粉存储单元包括将所述残留色粉从所述清洁单元传送至所述被收集色粉存储单元的被收集色粉传送单元,所述被收集色粉传送单元位于所述被收集色粉存储单元在与所述安装/拆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中的任何一个边缘上,且
所述单元腿具有所述被收集色粉传送单元从中穿过的通孔或切口中的任何一种。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残留色粉沿着与水平面成45°和90°之间的角度的方向通过所述被收集色粉传送单元被传送。
1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部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装置体中定位所述上部单元的上部单元定位构件。
1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部单元进一步包括上部单元定位单元,所述上部单元定位单元用于在将所述上部单元安装到所述装置体的过程中通过定位操作将所述上部单元定位在所述装置体中,
所述上部单元通过所述定位操作被向上移动,且
所述定位操作过程中所述单元腿的下边缘不与所述底面接触。
1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单元腿包括上部单元分离阻止单元,在所述上部单元安装至所述装置体时,所述上部单元分离阻止单元阻止所述上部单元沿所述安装/拆卸方向移动。
2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单元腿可相对于所述单元体折叠。
21.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单元腿构造成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所述单元体。
2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体,所述装置体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的侧面和一个底面;以及
上部单元,所述上部单元可通过沿安装/拆卸方向的移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所述装置体中所述两个侧面之间的空间,所述安装/拆卸方向平行于所述两个侧面以及所述底面,其中
所述上部单元包括单元体及单元腿,所述单元腿从所述单元体朝向所述底面延伸且至少定位于所述单元体的安装方向的前边缘上,以及
所述上部单元构造为在所述上部单元安装至所述装置体或从所述装置体拆卸时使得所述单元体不与所述底面接触,
所述上部单元作为转印传送单元。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单元腿构造为在所述上部单元相对于所述装置体的安装或拆卸过程中使得所述单元腿的下边缘在所述底面上滑动。
2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体,所述装置体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的侧面和一个底面;以及
上部单元,所述上部单元可通过沿安装/拆卸方向的移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所述装置体中所述两个侧面之间的空间,所述安装/拆卸方向平行于所述两个侧面以及所述底面,其中
所述上部单元包括单元体及从所述单元体朝向所述底面延伸的单元腿,
所述上部单元构造为在所述上部单元相对于所述装置体安装或拆卸时使得所述单元体不与所述底面接触,以及
所述单元腿构造为在所述上部单元相对于所述装置体安装或拆卸的过程中使得所述单元腿的下边缘在所述底面上滑动,
所述上部单元作为转印传送单元。
25.如权利要求22至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下部单元,所述下部单元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到所述装置体且正好定位于所述单元体下方和所述底面上方。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下部单元安装到所述装置体时,所述单元腿处于所述下部单元在与所述安装/拆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中相对应的一个边缘的外部。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上部单元相对于所述装置体安装或拆卸过程之后安装到所述装置体的一侧的开口侧单元,所述装置体的一侧为所述上部单元相对于所述装置体进行安装或拆卸的一侧,其中
所述开口侧单元沿着与所述安装/拆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上部单元的相应宽度。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开口侧单元包括将色粉图像从色粉图像载体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转印单元。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开口侧单元包括传送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传送单元。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开口侧单元包括传送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传送单元。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下部单元包括下部单元连接构件,所述下部单元连接构件定位于所述下部单元在与所述安装/拆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中相对应的一个边缘,且连接到所述侧面中相对应的一个侧面,以及
所述单元腿具有所述下部单元连接构件从中穿过的通孔和切口中的任何一种。
32.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单元腿包括下部单元分离阻止单元,当所述上部单元及所述下部单元安装到所述装置体时,所述下部单元分离阻止单元阻止所述下部单元沿所述下部单元从所述装置体拆卸的拆卸方向的移动。
33.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部单元是将色粉图像从图像载体转印到记录介质并传送所述记录介质的记录介质转印传送单元。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清除并收集在所述色粉图像被初级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上后留在所述图像载体表面上的残留色粉以及所述产生的色粉图像次级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后留在所述中间转印介质表面上的残留色粉,其中
下部单元是其中存储由所述清洁单元收集的残留色粉的被收集色粉存储单元。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清洁单元与所述中间转印单元形成为一体并且构造成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所述装置体。
36.如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被收集色粉存储单元包括将所述残留色粉从所述清洁单元传送至所述被收集色粉存储单元的被收集色粉传送单元,所述被收集色粉传送单元位于所述被收集色粉存储单元在与所述安装/拆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中的任何一个边缘上,且
所述单元腿具有所述被收集色粉传送单元从中穿过的通孔或切口中的任何一种。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残留色粉沿着与水平面成45°和90°之间的角度的方向通过所述被收集色粉传送单元被传送。
38.如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部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装置体中定位所述上部单元的上部单元定位构件。
39.如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部单元进一步包括上部单元定位单元,所述上部单元定位单元用于在将所述上部单元安装到所述装置体的过程中通过定位操作将所述上部单元定位在所述装置体中,
所述上部单元通过所述定位操作被向上移动,且
所述定位操作过程中所述单元腿的下边缘不与所述底面接触。
40.如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单元腿包括上部单元分离阻止单元,在所述上部单元安装至所述装置体时,所述上部单元分离阻止单元阻止所述上部单元沿所述安装/拆卸方向移动。
41.如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单元腿可相对于所述单元体折叠。
42.如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单元腿构造成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至所述单元体。
CN2007101264331A 2006-06-12 2007-06-08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33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62866 2006-06-12
JP2006162866A JP4928839B2 (ja) 2006-06-12 2006-06-12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62866 2006-06-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3373A CN101093373A (zh) 2007-12-26
CN101093373B true CN101093373B (zh) 2010-10-27

Family

ID=38933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643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3373B (zh) 2006-06-12 2007-06-0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45887B2 (zh)
JP (1) JP4928839B2 (zh)
CN (1) CN1010933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60116B2 (ja) 2006-12-08 2012-10-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廃トナー収容体、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031451B2 (ja) * 2007-06-18 2012-09-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135307B2 (en) 2007-06-22 2012-03-13 Ricoh Company, Ltd. Transfer belt device,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918421B2 (ja) * 2007-07-03 2012-04-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87338B2 (ja) 2010-03-29 2013-04-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53127B2 (ja) 2010-08-19 2015-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549493B2 (ja) 2010-09-07 2014-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装置、転写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87208B2 (ja) 2011-03-18 2015-09-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36639B2 (ja) 2011-05-17 2015-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19950A (ja) 2011-07-07 2013-01-31 Ricoh Co Ltd 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68033B (zh) 2011-08-29 2015-08-1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JP6132133B2 (ja) 2012-07-05 2017-05-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ユニット落下防止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164470B2 (en) 2012-09-18 2015-10-20 Ricoh Company, Limited Transfer device and attachment of the transfer device to a cover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094174B2 (ja) 2012-11-28 2017-03-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回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8327400B (zh) * 2013-03-01 2020-02-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转印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JP7059538B2 (ja) 2017-08-25 2022-04-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66945A (ja) 2020-10-19 2022-05-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14875Y2 (ja) 1990-02-26 1996-10-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130867A (ja) 1992-10-14 1994-05-13 Konica Corp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567445B2 (ja) * 1996-04-19 2004-09-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H1020595A (ja) 1996-06-28 1998-01-23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27719B2 (ja) 1999-02-15 2007-06-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338744A (ja) * 1999-05-27 2000-12-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6708011B2 (en) * 2001-07-05 2004-03-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ystem for forming color images
JP2002139876A (ja) 2001-09-10 2002-05-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86370A (ja) * 2001-12-14 2003-07-0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交換ユニット
JP2004144918A (ja) * 2002-10-23 2004-05-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223264B2 (ja) * 2002-10-30 2009-02-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離接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84647B2 (ja) * 2004-09-17 2010-06-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161952B2 (ja) * 2004-09-29 2008-10-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1674948B1 (en) * 2004-12-27 2018-08-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28839B2 (ja) 2012-05-09
JP2007333817A (ja) 2007-12-27
US20080028967A1 (en) 2008-02-07
US8045887B2 (en) 2011-10-25
CN101093373A (zh) 200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337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392533C (zh) 成像设备及分离构件
CN101592913B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US8798517B2 (en) Sheet suppl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0468228C (zh) 显影剂回收装置
CN102759878B (zh) 单元装卸机构及包括该单元装卸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825856A (zh) 调色剂供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51124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858230B2 (ja)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220046A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ejected sheet stacking device for use therewith
CN101571683A (zh) 成像设备
CN102243453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5773186B2 (ja)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4485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装着ユニット
JP20111752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9045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95127B2 (ja) 給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873058A (ja) 給紙カセットのカバー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4952981A (en) Toner image printing apparatus
JP7349875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4241839U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H0342436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のシート収納カセット
US2022035338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9059610A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62908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