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1414A - 振动板及使用其的扬声器单元 - Google Patents

振动板及使用其的扬声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1414A
CN101091414A CNA2006800014506A CN200680001450A CN101091414A CN 101091414 A CN101091414 A CN 101091414A CN A2006800014506 A CNA2006800014506 A CN A2006800014506A CN 200680001450 A CN200680001450 A CN 200680001450A CN 101091414 A CN101091414 A CN 101091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cillating plate
peripheral part
central portion
major axis
curv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14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1414B (zh
Inventor
畠中有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91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1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1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14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5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12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122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or layers
    • H04R7/125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or layer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uperposed layers in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6Arranging circuit leads; Relieving strain on circuit le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307/00Details of diaphragms or cone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ir suspension or their manufacture covered by H04R7/00 or H04R31/003,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307/029Diaphragms comprising fib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18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at the periphery
    • H04R7/20Securing diaphragm or cone resiliently to support by flexible material, springs, cords, or str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得到优于以往的低音特性的振动板及具备该振动板的扬声器单元。在本发明所述的扬声器单元中,由底座框和盖板相互接合而构成扁平的壳体,在该壳体的内部配备振动板(3)和使该振动板(3)振动的驱动机构(2)。振动板(3)由矩形区域(30a)和从该矩形区域(30a)向左右扩展的一对半椭圆区域(30b)(30b)构成,并具有在振动板(3)的长度方向上具有长轴的椭圆形的中央部(31)和向该中央部(31)的周围扩展的外周部(32)。中央部(31)通过在振动板主体(30)的中央区域叠层用于固定线圈(21)的粘接层(33)而形成,并形成厚于外周部(32)的厚壁。

Description

振动板及使用其的扬声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置于便携式电话机、数码照相机等小型电子设备中的扬声器单元及其中所使用的振动板。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此种扬声器单元,开发出如图13所示具有所谓下述的跑道形振动板(5)的扬声器单元(参照专利文献1),该振动板(5)的纵横比超过1,并由矩形区域(5a)和向该矩形区域(5a)的左右扩展的一对半圆区域(5b)(5b)形成。
该扬声器单元(4)具备如图12所示的底座框(41)和盖板(42),该底座框(41)和盖板(42)在各自的外周部相互接合,从而形成扁平的壳体(40)。
在壳体(40)的内部配备跑道形的振动板(5)和驱动该振动板(5)的驱动机构(46)。
驱动机构(46)包括:在底座框(41)的底面上设置的矩形的磁体(44);包围该磁体(44)且固定在振动板(5)的内面的矩形环状的线圈(45);包围该线圈(45)且设置在底座框(41)的底面上的矩形环状的金属制磁轭(43)。通过向线圈(45)供给驱动电流,振动板(5)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如图13至图15所示,振动板(5)由呈跑道形的合成树脂制的薄板构成,该振动板(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为直径与振动板(5)的矩形区域(5a)的短边长度相等的半圆形。
振动板(5)由在振动板(5)的长度方向上长的跑道形的中央部(51)和向该中央部(51)的周围扩展的外形是跑道形的外周部(52)构成,中央部(51)为保证振动板(5)的强度而形成一定以上的必要的厚度,与中央部(51)相比,外周部(52)形成薄壁。所述线圈(45)被固定在中央部(51)的区域内,中央部(5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为直径与线圈(45)的短边长度大致相等的半圆形。
在振动板(5)的外周部(52),沿外周部(52)的外周缘接合金属制环状部件(53),该环状部件(53)如图12所示被夹持在底座框(41)和盖板(42)之间。
在上述扬声器单元(4)中,为提高扬声器的特性,特别是低音特性,需要削减形成为厚壁的中央部(51)的面积,并增大非常有助于提高低音特性的外周部(52)的面积。
作为削减中央部(51)的面积的方法考虑线圈(45)的小型化。但是,在上述扬声器单元(4)的结构中,对应线圈(45)的小型化,在线圈(45)的内部设置的磁体(44)也需要小型化,由此,存在通过线圈(45)的磁通密度降低,且声压降低的问题。
因此,为提高低音特性,提出了如图16所示的在线圈(21)的外侧配置磁体(22)的扬声器单元(7)的方案。
该扬声器单元(7)具备底座框(11)和盖板(12),该底座框(11)和盖板(12)在各自的外周部相互接合,形成扁平的壳体(10)。
在壳体(10)的内部配备跑道形振动板(6)和驱动该振动板(6)的驱动机构(2)。
驱动机构(2)包括:固定在振动板(6)上的圆环状的线圈(21);包围该线圈(21)且设置在底座框(11)的底面上的圆环状的磁体(22);设置在底座框(11)的底面上的金属制底板(23),在该底板(23)上,向线圈(21)的内部空间突出设置圆柱部(24)。
如图17至19所示,振动板(6)由呈跑道形的合成树脂制的薄板构成,该振动板(6)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为直径与振动板(6)的短轴长度相等的半圆形。
振动板(6)由在振动板(6)的长度方向上长的跑道形的中央部(61)和向该中央部(61)的周围扩展的外周部(62)构成,中央部(61)为保证振动板(6)的强度,形成一定以上的必要的厚度,与中央部(61)相比较,外周部(62)形成薄壁。所述线圈(21)被固定在中央部(61)的区域内,中央部(6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为直径与线圈(21)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半圆形。
在振动板(6)的外周部(62),沿外周部(62)的外周缘接合金属制环状部件(63),该环状部件(63)如图16所示,被夹持在底座框(11)和盖板(12)之间。
根据上述扬声器单元(7),通过将线圈(21)小型化,将图17所示的振动板(6)的中央部(61)的面积消减到能够确保一定以上的强度的最小限度的面积,通过将外周部(62)的面积扩大消减的面积量,可谋求提高低音特性。此外,如图16所示,通过在由线圈(21)的小型化而在线圈(21)的外侧产生的大的空间处配置其大小能够确保一定以上的磁通密度的磁体(22),可以谋求防止声压的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37895号公报[H04R9/04]。
发明内容
但是,即使利用使用了图17所示的振动板(6)的扬声器单元,低音特性的提高依然不充分,因而需要进一步改善低音特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得到比以往更优良的低音特性的振动板及使用其的扬声器单元。
本发明者积累锐意研究的成果,判明了图17所示的振动板(6)不能得到足够的低音特性的如下的原因,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在跑道形的振动板(6)中,外周部(62)的形状、即由与中央部(61)间的边界线和外周缘夹住的环状区域的形状对振动板(6)的振动特性带来极大的影响,在以往的跑道形的振动板(6)中,如图17所示,外周部(62)的外周缘包含直线区域,并且外周部(62)与中央部(61)的边界线包含直线区域,由于两直线区域相互平行地延伸,所以外周部(62)具有下述形状:从由两直线区域夹住的具有最小宽度X的最小宽度处至由两个圆弧区域夹住的具有最大宽度Y的最大宽度处的过程中,宽度急剧增大。
在这种振动板(6)中,在以外周部(62)的外周缘作为固定端,向中央部(61)施加一定的振动力的情况下,在外周部(62)的宽度固定或平缓变化的区域中,对该区域的振动的自由度比较高,伴随振动的变形容易,所以可以自由地振动,但是在外周部(62)的宽度从所述最小宽度向最大宽度急剧变化的区域,对该区域的振动的自由度低,伴随振动的变形不易,所以妨碍自由振动,结果不能得到所期望的低音特性。
因此,在本发明中,通过使振动板的外周部的宽度从最小宽度处平缓地向最大宽度处变化来改善低音特性。
在本发明所述的振动板中,其平面形状具有相互正交的长轴和短轴,所述振动板包括以该长轴和短轴的交叉位置为中心扩展的中央部(31)和向该中央部(31)的周围扩展的外周部(32),中央部(31)形成为厚于外周部(32)的厚壁,且将外周部(32)的外周缘作为固定端进行振动,
在本发明所述的振动板中,所述外周部(32)具有下述形状:以所述交叉位置为中心的径向宽度、即从中央部(31)与外周部(32)间的边界线至外周部(32)的外周缘之间的间隔在所述短轴上最小,在所述长轴上最大,并且该宽度从所述短轴上的最小宽度位置至长轴上的最大宽度位置单调增加。
在上述本发明的振动板中,在以外周部(32)的外周缘作为固定端,向中央部(31)施加一定的振动力的情况下,因为外周部(32)的宽度从所述短轴上的最小宽度位置至长轴上的最大宽度位置单调增加,中途没有急剧地变化,所以在外周部(32)的整个区域内相对于振动的自由度高,伴随振动的变形容易。其结果是,与外周部的宽度从最小宽度向最大宽度急剧变化的以往振动板相比,得到优良的低音特性。
具体的结构是,所述外周部(32)的外周缘至少在所述长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描绘出曲率半径变化的曲线,该曲线在与所述长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另一方面,所述外周部(32)与中央部(31)的边界线描绘出在与所述长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在与所述短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曲线
更具体的,所述外周部(32)的外周缘描绘的曲线是椭圆的一部分,所述外周部(32)与中央部(31)的边界线所描绘的曲线是椭圆。
在该具体结构中,所述外周部(32)与中央部(31)的边界线描绘成振动板的长轴方向具有长轴的椭圆,或者描绘成在与振动板的长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在与振动板的短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椭圆状的曲线。此外,外周部(32)的外周缘至少在振动板的长轴方向的两端部描绘成在振动板的长轴方向具有长轴的椭圆的一部分,或者描绘成在与该长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且该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
从而,外周部(32)的外周缘即使包含与振动板的长轴平行的直线区域,也会由于外周部(32)与中央部(31)的边界线不存在直线区域,外周部(32)的宽度从振动板的短轴上的最小宽度位置向长轴上的最大宽度位置平缓地增大。
在该具体的结构中,在以外周部(32)的外周缘作为固定端,向中央部(31)施加一定的振动力的情况下,因为外周部(32)的宽度从所述短轴上的最小宽度位置至长轴上的最大宽度位置平缓地增大,中途没有急剧变化,所以在外周部(32)的整个区域内相对于振动的自由度高,伴随振动的变形容易。其结果是,与外周部的宽度从最小宽度向最大宽度急剧变化的以往振动板相比,得到优良的低音特性。
此外,在本发明所述的扬声器单元中,在扁平的壳体(10)的内部配置有:平面形状具有相互正交的长轴和短轴的振动板(3)和使该振动板(3)振动的驱动机构(2),该驱动机构(2)具有固定在振动板(3)上的环状线圈(21)、包围该线圈(21)配置的环状的磁体(22)、以及向线圈(21)的中央空间突出一部分的底板(23)。所述振动板(3)由以所述长轴和短轴的交叉位置为中心扩展的中央部(31)和向该中央部(31)的周围扩展的外周部(32)构成,中央部(31)形成为厚于外周部(32)的厚壁,在该中央部(31)上固定所述线圈(21),外周部(32)的外周缘连结在壳体(10)上。
所述振动板(3)的外周部(32)具有下述形状:以所述交叉位置为中心的径向宽度在所述短轴上最小,在所述长轴上最大,并且该宽度从所述短轴上的最小宽度位置至长轴上的最大宽度位置单调增加。
在具体的结构中,所述振动板(3)的所述外周部(32)的外周缘至少在所述长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描绘出曲率半径变化的曲线,该曲线在与所述长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另一方面,所述外周部(32)与中央部(31)的边界线描绘出在与所述长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在与所述短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曲线。
更为具体的,所述振动板(3)由矩形区域(30a)和从该矩形区域(30a)向振动板(3)的长轴方向的两侧扩展的一对半椭圆区域(30b)(30b)构成,各半椭圆区域(30b)的外周缘描绘出在与所述长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的椭圆曲线,所述外周部(32)与中央部(31)的边界线描绘出在与所述长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在与所述短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椭圆曲线。
上述本发明的扬声器单元由于具备上述本发明所述的振动板(3),所以,在该振动板(3)的外周部(32)的整个区域相对于振动的自由度高,伴随振动的变形容易,结果发挥出优良的低音特性。
此外,通过采用小型的环状线圈(21),将形成厚壁的振动板(3)的中央部(31)的面积消减到能够确保一定程度以上的强度的最小极限的面积,并通过将外周部(62)的面积扩大所消减的中央部(31)的面积量,能够进一步提高低音特性。
进而,通过在由线圈(21)的小型化而在线圈(21)的外侧产生的大的空间处配置其大小能够确保一定以上的磁通密度的磁体(22),能够防止声压的降低。
此外,在具体的结构中,所述振动板(3)通过在振动板主体(30)的中央区域叠层用于固定所述线圈(21)的粘接层(33)而构成,由该振动板主体(30)的中央区域和粘接层(33)构成所述中央部(31)。
根据该具体结构,在将线圈(21)固定于振动板主体(30)上的工序中,通过在振动板主体(30)上将用于固定线圈(21)的粘接层(33)形成椭圆形,能够由简单的方法在振动板(3)上形成厚壁的中央部(31)。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振动板及使用其的扬声器单元,能够得到优于以往的低音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内面侧观察本发明所述的扬声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从表面侧观察该扬声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该扬声器单元的剖面图。
图4是振动板的主视图。
图5是沿图4的A-A线的剖面图。
图6是沿图4的B-B线的剖面图。
图7是磁体的主视图。
图8是磁体的剖面图。
图9是线圈的主视图。
图10是线圈的侧视图。
图11是比较本发明及以往的扬声器单元的频率响应的图。
图12是表示以往的扬声器单元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13是在该扬声器单元中使用的振动板的主视图。
图14是沿图13的C-C线的剖面图。
图15是沿图13的D-D线的剖面图。
图16是表示以往的扬声器单元的其他构成的剖面图。
图17是该扬声器单元中使用的振动板的主视图。
图18是沿图17的E-E线的剖面图。
图19是沿图17的F-F线的剖面图。
图中,1-扬声器单元;10-壳体;11-底座框;12-盖板;2-驱动机构;21-线圈;22-磁体;23-底板;3-振动板;30-振动板主体;30a-矩形区域;30b-半椭圆区域;31-中央部;32-外周部;33-粘接层;35-环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扬声器单元(1)具备:合成树脂制且扁平并且一方向长的近似矩形的底座框(11);板金制的跑道形的盖板(12)。底座框(11)和盖板(12)在各自的外周部相互接合,形成扁平的壳体(10)。
在底座框(11)的两端部安装一对板金制的电极端子(13)(13),在底座框(11)的底面安装后述的金属制的底板(23)。此外,底座框(11)的底面由片材(14)覆盖。
另一方面,在盖板(12)的表面上开设用于放音的多个贯通孔(15)(15)。
如图3所示,在壳体(10)的内部配备振动板(3)和使该振动板(3)振动的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包括:固定在振动板(3)的内面的圆环状的线圈(21);由包围该线圈(21)且设置在底座框(11)的底面上的圆环状的金属磁性体形成的磁体(22);设置在底座框(11)的底面上的金属制底板(23)。在该底板(23)上向线圈(21)的内部空间突出设置圆柱部(24)。
如图9及图10所示,线圈(21)通过将金属制的导线圆环状地缠绕数周构成,从线圈(21)的两端部伸出的一对引出线(21a)(21a)分别与图3所示的一对电极端子(13)(13)连接,通过两电极端子(13)(13),向线圈(44)供给驱动电流,由此,振动板(3)振动,从而发出声音。而且,线圈(21)的内径为2.1mm、外径为2.6mm、厚度为1.1mm。此外,图7及图8所示的磁体(22)的内径为3mm、外径为5.4mm、厚度为0.75mm。
如图4至图6所示,振动板(3)由具有矩形区域(30a)和从该矩形区域(30a)向左右扩展的一对半椭圆区域(30b)(30b)的合成树脂制的振动板主体(30)构成。
矩形区域(30a)为长5.5mm×宽4.5mm的长方形,半椭圆区域(30b)呈将长轴的长度为10mm,短轴的长度为5.5mm的椭圆在短轴上二等分的形状。此外,振动板主体(30)的厚度为10μm。
振动板(3)具备椭圆形的中央部(31)和向该中央部(31)的周围扩展的外周部(32),中央部(31)通过在振动板主体(30)的中央区域叠层用于固定所述线圈(21)的粘接层(33)而构成,并形成比外周部(32)厚的厚壁。在外周部(32)上,沿振动板(3)的外周缘固定金属制环部件(35),该环部件(35)如图3所示,被夹持在底座框(11)和盖板(35)之间。
中央部(31)的长轴长度为7.25mm,短轴长度为2.9mm。
在上述本发明的扬声器单元(1)中,通过采用小型的环状线圈(21),将振动板(3)的中央部(31)的面积消减到能够确保一定以上的强度的最小极限面积,从而通过将外周部(62)的面积扩大所消减的中央部(31)的面积量,提高了低音特性。
此外,通过在由线圈(21)的小型化而在线圈(21)的外侧产生的大的空间处配置其大小能够确保一定以上的磁通密度的磁体(22),防止了声压的降低。
因而,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扬声器单元(1),能够在不使声压降低的情况下实现低音特性的提高。
此外,如图4所示,振动板(3)的外周缘由构成矩形区域(3a)的外周缘的一对直线区域和构成两半椭圆区域(3b)(3b)的外周缘的一对曲线区域构成,外周部(32)与中央部(31)的边界线呈在振动板(3)的长轴方向具有长轴的椭圆形。从而,由外周部(32)的外周缘与中央部(31)的边界线夹住的外周部(32)的宽度从振动板(3)的短轴上的具有最小宽度X的最小宽度位置至在振动板(3)的长轴上的具有最大宽度Y的最大宽度位置平缓地增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扬声器单元(1)的振动板(3)由于外周部(31)的宽度具有从最小宽度位置至最大宽度位置平缓变化的平面形状,所以,在将外周部(32)的外周缘设为固定端,对中央部(31)施加一定的振动力的情况下,在外周部(32)的整个区域内相对于振动的自由度提高,伴随振动的变形变得容易。其结果是,与外周部的宽度从最小宽度向最大宽度急剧变化的以往振动板相比,发挥优良的低音特性。
此外,在扬声器单元的安装工序中,在将线圈(21)固定在振动板主体(30)上的工序中,通过将用于在振动板主体(30)上固定线圈(21)的粘接层(33)形成椭圆形,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在振动板(3)上形成厚壁的中央部(31)。此处,通过调整粘接层(33)的厚度,可任意地设定振动板(3)的强度。
为确定本发明的效果,比较了上述本发明的扬声器单元(1)与图12至图15所示的以往的扬声器单元(4)的频率响应性。
作为本发明的扬声器单元(1),制作了将图3所示的振动板主体(30)的厚度设为10μm及15μm的两种扬声器单元。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的以往的扬声器单元(4),使用厚度为10μm的振动板(5)、长7.5mm×宽2mm的近似长方形的磁体(44)、内尺寸为长7.9mm×宽2.4mm,外尺寸为长8.4mm×宽2.9mm的近似矩形环状的线圈(45)来构成。图11表示测定各扬声器单元的频率响应的测定结果。
由图11可知,在频率超过1000Hz的高音区域,各扬声器单元的频率响应性没有大的差异,但在频率为600Hz以下的低音区域,本发明的扬声器单元(1)无论振动板的厚度如何,都比以往的扬声器单元(4)具有高的频率响应性。
从而,根据本发明的扬声器单元(1),不仅在将振动板的厚度设为与以往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优良的低音特性,即使在将振动板的厚度设为比以往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优良的低音特性。由此,能够在不损失低音特性的情况下提高振动板的强度。
而且,本发明的各部分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权力要求的所述技术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振动板主体(30)的形状设为由矩形区域(30a)和向该矩形区域(30a)左右扩展的一对半椭圆区域(30b)(30b)构成的形状,但也可以是椭圆形。

Claims (7)

1.一种振动板,是用于内置在小型电子设备中的扬声器单元的构成要素,其平面形状具有相互正交的长轴和短轴,并包括以该长轴和短轴的交叉位置为中心扩展的中央部(31)和向该中央部(31)的周围扩展的外周部(32),中央部(31)形成为厚于外周部(32)的厚壁,并以外周部(32)的外周缘作为固定端进行振动,所述振动板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周部(32)具有下述形状:以所述交叉位置为中心的径向宽度在所述短轴上最小,在所述长轴上最大,并且该宽度从所述短轴上的最小宽度位置至长轴上的最大宽度位置单调增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板,其中,所述外周部(32)的外周缘至少在所述长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描绘出曲率半径变化的曲线,该曲线在与所述长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另一方面,所述外周部(32)与中央部(31)的边界线描绘出在与所述长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在与所述短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曲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板,其中,所述外周部(32)的外周缘描绘的曲线是椭圆的一部分,所述外周部(32)与中央部(31)的边界线所描绘的曲线是椭圆。
4.一种扬声器单元,在扁平的壳体(10)的内部配置有:平面形状具有相互正交的长轴和短轴的振动板(3)和使该振动板(3)振动的驱动机构(2),该驱动机构(2)具有固定在振动板(3)上的环状线圈(21)、包围该线圈(21)配置的环状的磁体(22)、以及向线圈(21)的中央空间突出一部分的底板(23),所述振动板(3)由以所述长轴和短轴的交叉位置为中心扩展的中央部(31)和向该中央部(31)的周围扩展的外周部(32)构成,中央部(31)形成为厚于外周部(32)的厚壁,在该中央部(31)上固定所述线圈(21),外周部(32)的外周缘连结在壳体(10)上,
所述扬声器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板(3)的外周部(32)具有下述形状:以所述交叉位置为中心的径向宽度在所述短轴上最小,在所述长轴上最大,并且该宽度从所述短轴上的最小宽度位置至长轴上的最大宽度位置单调增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单元,其中,在所述振动板(3)中,所述外周部(32)的外周缘至少在所述长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描绘出曲率半径变化的曲线,该曲线在与所述长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另一方面,所述外周部(32)与中央部(31)的边界线描绘出在与所述长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在与所述短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曲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单元,其中,所述振动板(3)由矩形区域(30a)和从该矩形区域(30a)向振动板(3)的长轴方向的两侧扩展的一对半椭圆区域(30b)(30b)构成,各半椭圆区域(30b)的外周缘描绘出在与所述长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的椭圆曲线,所述外周部(32)与中央部(31)的边界线描绘出在与所述长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小的曲率半径、在与所述短轴交叉的位置处具有最大的曲率半径的椭圆曲线。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单元,其中,所述振动板(3)通过在振动板主体(30)的中央区域叠层用于固定所述线圈(21)的粘接层(33)而构成,由该振动板主体(30)的中央区域和粘接层(33)构成所述中央部(31)。
CN2006800014506A 2005-02-02 2006-01-27 振动板及使用其的扬声器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14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26864 2005-02-02
JP026864/2005 2005-02-02
PCT/JP2006/301279 WO2006082754A1 (ja) 2005-02-02 2006-01-27 振動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1414A true CN101091414A (zh) 2007-12-19
CN101091414B CN101091414B (zh) 2012-07-18

Family

ID=36777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145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1414B (zh) 2005-02-02 2006-01-27 振动板及使用其的扬声器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35165B2 (zh)
JP (1) JP4386939B2 (zh)
CN (1) CN101091414B (zh)
WO (1) WO200608275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7538A (zh) * 2010-12-21 2012-07-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扬声器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WO2017054729A1 (zh) * 2015-09-29 2017-04-06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其鼓纸、限位机构、制造方法和发声方法以及音效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98609A1 (en) * 2007-06-01 2008-12-04 Taiwan Carol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magnetic microphone
US9173037B2 (en) 2008-02-25 2015-10-27 Pioneer Corporation Vibrating body for acoustic transducer and speaker device
JP5429194B2 (ja) * 2009-02-09 2014-02-2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
US9584886B2 (en) * 2014-07-16 2017-02-28 Htc Corporation Micro-speaker
DE102014219630A1 (de) * 2014-09-26 2016-03-31 Sennheiser Electronic Gmbh & Co. Kg Elektrodynamischer Schallwandler
CN206923031U (zh) * 2017-06-20 2018-01-23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音膜、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JP7323756B2 (ja) * 2018-10-09 2023-08-09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振動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ーユニット、ヘッドホン、並びにイヤホ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69189A (ja) 1983-03-16 1984-09-25 Nec Corp 半導体レ−ザ駆動電流検出回路
JPS59169189U (ja) * 1983-04-28 1984-11-1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電気音響変換器用振動板
JP2913723B2 (ja) * 1990-01-18 1999-06-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
JP3213100B2 (ja) * 1992-03-11 2001-09-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車輪ユニフォミティに優れる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132253B2 (ja) * 1993-07-30 2001-02-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用エッジ
JP3397659B2 (ja) * 1997-10-30 2003-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太陽光発電屋根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JP3337631B2 (ja) * 1997-11-10 2002-10-2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ドームスピー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24918B2 (ja) * 1998-05-20 2007-06-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楕円型スピーカ
JP2000278790A (ja) * 1999-03-24 2000-10-06 Foster Electric Co Ltd 動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4419352B2 (ja) 2001-07-26 2010-02-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
US6655495B2 (en) * 2001-10-16 2003-1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oudspeaker damper and loudspeaker
JP4061928B2 (ja) * 2002-03-12 2008-03-1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557495B2 (ja) * 2003-02-18 2010-10-06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電気音響変換器
JP2005026920A (ja) * 2003-06-30 2005-01-27 Sony Corp スピーカ振動板およびスピーカ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7538A (zh) * 2010-12-21 2012-07-0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扬声器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WO2017054729A1 (zh) * 2015-09-29 2017-04-06 宁波升亚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及其鼓纸、限位机构、制造方法和发声方法以及音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35165B2 (en) 2012-03-13
CN101091414B (zh) 2012-07-18
JPWO2006082754A1 (ja) 2008-06-26
WO2006082754A1 (ja) 2006-08-10
US20090052726A1 (en) 2009-02-26
JP4386939B2 (ja) 200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1414B (zh) 振动板及使用其的扬声器单元
US9838799B2 (en) Electroacoustic converter
US9686615B2 (en) Electroacoustic convert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0592925B1 (ko) 다기능형 진동 액츄에이터
EP3145214A1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US20080063234A1 (en)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CN110178383B (zh) 桥型边缘方式的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
KR102069140B1 (ko) 전기 음향 변환 장치
CN110169084B (zh) 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
EP1742502A1 (en) Speaker
JP5032707B2 (ja) 多機能マイクロスピーカー
JP6394158B2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
JP2008092560A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
JP2013522946A (ja) スピーカー
JP6792979B2 (ja)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KR100621648B1 (ko) 직접구동 진동플레이트를 갖는 마이크로 스피커
JP6481480B2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
JP6996853B2 (ja)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JP6667930B2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
KR20070025875A (ko) 마이크로스피커용 이중 진동판
KR102021181B1 (ko) 전기 음향 변환 장치
JP6875908B2 (ja)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KR102672287B1 (ko) 브리지 에지 방식의 초슬림형 고해상 전자기 스피커
JP2021027506A (ja)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JPH1155794A (ja) 電磁型レシー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