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9084B - 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9084B
CN110169084B CN201780082197.XA CN201780082197A CN110169084B CN 110169084 B CN110169084 B CN 110169084B CN 201780082197 A CN201780082197 A CN 201780082197A CN 110169084 B CN110169084 B CN 1101690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bridge
edge
vibration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21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9084A (zh
Inventor
刘秀珍
刘守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0012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72287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9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9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9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9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081Magnetic 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3/00Transducers having an acoustic diaphragm of magnetisable material directly co-acting with electromag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12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127Non-planar diaphragms or cones dome-shap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18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at the periphery
    • H04R7/20Securing diaphragm or cone resiliently to support by flexible material, springs, cords, or str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5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6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7/00Details of diaphragms or cone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or their suspension covered by H04R7/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H04R7/00 or in H04R2307/00
    • H04R2207/021Diaphragm extensions, not necessarily integrally formed, e.g. skirts, rims, fl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 H04R31/00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for diaphragms or their outer suspen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6Plane diaphrag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or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18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at the periphery
    • H04R7/22Clamping rim of diaphragm or cone against s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将层叠在振动模块的上部及下部的一对磁路,即,线圈和永久磁铁设置成水平配置结构,将永久磁铁配置于线圈内侧,从而可以确保超薄型扬声器,永久磁铁的相反极之间的距离借助限幅器接近,将永久磁铁的内侧磁场可以用作振动板的驱动偏压,从而可以带来磁阻减少及效率增加的效果。

Description

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更详细地涉及如下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其中,将层叠在振动模块的上下部的一对磁路,即,线圈和永久磁铁水平排列,从而获得薄的薄型扬声器,并通过由柔软的强磁性的减震器构成的振动模块,直接传递线圈和振动体之间的磁力,由此可以减少磁阻并提高声音转换效率,同时可以放大低音。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电磁式(Electro-magnetic)扬声器中,在缠绕导线的线圈发生的交流磁力线与在永久磁铁感应的直流磁力线发生相互作用来产生力量的原理虽然与电动式扬声器相同,但与直接驱动线圈的电动式扬声器不同,电磁式扬声器中的线圈被固定,并通过附设于线圈一端的铁片被电磁铁化来发生振动,从而实现电-声音转换。
作为电磁式扬声器有平衡电枢扬声器(balanced armature speaker)及板式扬声器等,韩国专利授权号第1596894号(以下,简称“文献1”)公开了与这种电磁式扬声器中的板式扬声器相关的内容。
在上述文献1的电磁式扬声器中,上部线圈和下部线圈以相对应的方式配置,在上部线圈及下部线圈的外侧配置永久磁铁,在上部线圈及下部线圈之间配置振动板,其中,为了借助上部减震器部件及下部减震器部件来支撑上述振动板的上部面及下部面的边缘,上述振动板与间隙引导件一同配置于永久磁铁之间。
在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文献1的电磁式扬声器中,振动板借助上部线圈及下部线圈的电磁力来被电磁铁化,并在排除线圈的重量的状态下,与永久磁铁的磁力发生反应来直接驱动,从而可以实现与电信号相应的快速响应,由此可以再生非常细腻、具体的声音。
并且,振动板主动驱动来转换声音,从而可以使振动部的转换路径失真率最小化,由此,更有利于再生清澈的声音。
然而,对于如上所述的文献1的电磁式扬声器,磁路具有线圈设置于永久磁铁的内侧的水平配置结构,线圈的外径放大受到限制,因此阻抗的变化也受限,因此难以实现薄型化。
并且,作为振动板的驱动偏压,需利用在上部线圈及下部线圈的外侧组装的永久磁铁上下部的外侧磁场,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永久磁铁的相反极之间的距离远,并由此使磁阻增加,同时减小了声音转换效率。
并且,在线圈的外侧插入永久磁铁来设置为磁路之后,在磁路的永久磁铁之间设置间隙引导件,因此只能发生磁路的组装公差,从而存在如下问题,即,不仅难以维持上部线圈及下部线圈之间的对称,而且在操作上还可能难以实现音压/特性的均匀化。
并且,振动板借助额外的上部减震器及下部减震器-环被支撑,并且,在振动板的外侧设置间隙引导件,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部件数量及组装工序多,可发生空隙高度和减震器-环的尺寸不均匀的现象,若发生这种不均匀的现象,则不仅不利于实现特性/音压/再生频率的均匀,还可发生低音泄漏的现象。
并且,由于振动板为由圆形或椭圆形等的板形一体化的单一振动板,因此高音及低音区域的扩张有限,若将振动板设置为圆顶和圆锥形状,则可以实现全频带化,但由于作为非晶合金材料的特性的强弹性,难以成型制造,因此存在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
尤其,包括文献1的以往的电磁型扬声器中的大部分都具有高分辨率,但是大部分都在低音和超低音的放大性能方面不理想,高音及中音和低音专用分别单独设置,组合配置这些来进行系统化,由此放大频率再生带宽,因成本上的限制及低的声音转换效率,难以广泛使用为高性能扬声器。鉴于最近音频市场本身以高分辨率为基础发展,为了确保未来音频市场的竞争优势,基于一个单一扬声器实现高分辨率宽带化和声音转换的高效率化是整个声音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以往扬声器的诸多缺点及问题而研究开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层叠在振动模块的上部及下部的一对磁路,即,线圈和永久磁铁设置成水平配置结构,将永久磁铁配置于线圈内侧,从而可以确保超薄型扬声器,永久磁铁的相反极之间的距离借助限幅器接近,将永久磁铁的内侧磁场可以用作振动板的驱动偏压,从而可以带来磁阻减少及效率增加效果。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桥型边缘方式的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振动板的减震器由柔软、具有弹力的柔性的磁性体材料构成,线圈和振动板之间以无额外的空间的方式直接相接触,从而可以实现非常低的磁阻,并以没有损耗的方式向振动板传递线圈的磁能,同时有助于振动板的振幅放大,由此增加声音转换效率,降低低音再生界限频率,因此有利于实现宽带。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桥型边缘方式的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在振动板的外侧设置具有多个桥型的桥型边缘,桥型边缘的外侧被减震器支撑,从而使振动板的外周支撑部分的全部区间的柔性增加,由此使振幅位移变大,非常有利于放大更广泛的低音以及增加效率。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桥型边缘方式的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通过设置借助镶嵌成形方式来使振动板外侧的磁性体减震器和挡止部一体化的振动模块,可以使制造工序和不良率最小化,并可以节省成本,通过减震器消除线圈和振动板之间的缝隙来实现紧贴结构,由此解决了低音泄漏。
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振动模块、第一磁路及第二磁路,上述振动模块至少包括振动板,上述第一磁路、第二磁路分别在上述振动模块的上部和下部由线圈和永久磁铁构成一对,在上述振动模块的上部层叠用于构成第一磁路的垫圈形的第一线圈,在第一线圈的内部配置垫圈形的第一永久磁铁,在振动模块的下部层叠用于构成第二磁路的垫圈形的第二线圈,在第二线圈的内部配置垫圈形的第二永久磁铁。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永久磁铁及第二永久磁铁在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内部借助平顶草帽类型(boater type)的第一限幅器及第二限幅器(limiter)放置,上述第一限幅器及第二限幅器通过控制与振动板的间距来维持上下磁场的平衡。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限幅器以朝向下部凹陷的方式一体形成在外壳的上部面,以放置第一永久磁铁。并且,第一限幅器可以不设置在外壳的上部面,而是单独设置,这种情况下具有与后述的第二限幅器相同的形状,可以代替第二限幅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限幅器配置于第二线圈的下部面,朝向上部突出而成,以放置第二永久磁铁,具有中心形成有第二声音放出口的平顶草帽形状。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模块以使振动板的周缘部分借助一个减震器来支撑振动板的上部面及下部面的方式由镶嵌成形方式注塑而成,在减震器的外周面一体设置挡止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减震器为在高分子或硅酮等柔性材料中混合强磁性的粉末或粒子(铁、镍、金属硅、钴等)而成的磁性体减震器,从而以没有损耗的方式传递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磁能。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板中,在作为边缘部分的外周缘设置有形状均匀的多个模具轨道,并在上述多个模具轨道之间分别设置桥型边缘,使得振动板的边缘的全部区间的柔性得到增加。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板可以设置成一个至十几个孔在本体的中心部穿孔而成的穿孔类型,上述振动板还可以设置成通过在本体的中心以放射状切开的星号形状孔而形成有多个振动翼的翼类型,上述振动板还可以设置成振动翼长度不同且对称的复合翼类型。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板包括:孔,与振动板构成同心并同轴结合;以及圆顶状的辅助振动板,用于覆盖振动翼。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板中,对本体的全部或规定部位进行凹凸印处理,由此抑制振动板自身的板共振。
本发明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的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板由铁、镍、硅及其合金等强磁性体形成,上述辅助振动板由高分子等非磁性体或铝、镁、铜合金等抗磁性非铁金属形成。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为了防止向外部泄漏声音和线圈线受损,而在上述第一线圈与第一永久磁铁之间以及第二线圈与第二永久磁铁之间都设置用于使它们紧贴的软垫。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将层叠在振动模块的上部及下部的一对磁路,即,线圈和永久磁铁设置成水平配置结构,将永久磁铁配置于线圈内侧,从而可以确保超薄型扬声器,永久磁铁的相反极之间的距离借助限幅器相互对称,将接近的永久磁铁的内侧磁场可以用作振动板的驱动偏压,从而具有磁阻减少及效率增加的优点。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即,永久磁铁配置于线圈的内侧,偏压磁场也利用内侧,因此运行区间内的磁通量集中度变高,从而可期待相对于现有技术更高的声音转换效率。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即,在线圈的内侧设置有用于装载永久磁铁的限幅器,从而可以形成精确的空气间隙,使得与振动板之间的上下间距相互对称,由此可以防止因上下空气间隙的不对称导致的失真及其他声音转换特性的不均匀性,从而可以获得音压、特性、音质的偏差非常少且具有均匀的高质量的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即,通过限幅器对于平顶草帽深度的控制,可以调节与振动板之间的空气间隙,由此可以调节声音转换效率,并通过永久磁铁的小型化使作为磁铁材料的稀土类材料的使用量最小化,有利于节省成分。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即,由于振动模块的减震器由柔软的磁性体形成,因此,磁阻低、振动板和线圈之间以无额外的空间的方式直接相接触,可以以没有损耗的方式向振动板传递线圈的磁能,同时有助于振动板的振幅放大,由此增加声音转换效率,并降低低音再生界限频率,因此有利于实现宽带。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即,在振动板的外周缘设置具有多个桥型的桥型边缘,桥型边缘的外侧被减震器支撑,从而使振动板的外周支撑部分的全部区间的柔性增加,由此使振幅位移变大,非常有利于放大更广泛的低音以及增加声音转换效率。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即,通过设置借助镶嵌成形方式来使振动板外侧的磁性体减震器和挡止部一体化的振动模块,并通过减震器消除线圈和振动板之间的缝隙来实现紧贴结构,由此解决了再生特性不均匀,并实现了制造工序和不良率的最小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分解示出本发明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的分解图。
图5为从本发明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中提取振动模块来详细示出的俯视图。
图6为从图5的振动模块中提取振动板来示出的俯视图。
图7为沿着图5的A-A线截取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为沿着图B-B线截取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电磁扬声器中的振动板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11为提取适用于图10的振动板来示出的俯视图。
图12及图13为示出可适用于图10的振动模块的高音用振动板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4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15为提取适用于图14的振动板来示出的俯视图。
图16为示出本发明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7为比较本发明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和以往的电磁扬声器的频率响应特性来示出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参照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作为参考,为了方便理解,多多少少夸张地表现了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所参照的附图中示出的结构要素的大小、线的厚度等。并且,在本发明的说明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考虑了在本发明中起到的功能而定义的,其可以根据使用人员、运用人员的意图、惯例等而发生改变。因此,对术语的定义应基于本说明书全部内容而下定义。
图1至图8为用于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而的附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包括:外壳10,中空且截面呈盖状;垫圈形的第一磁路20,安装于上述外壳10的内部的上部空间;垫圈形的第二磁路30,与上述第一磁路20的下部相向配置;以及振动模块40,配置于多个上述磁路之间。
上述外壳10需在其内部留有包括第一磁路20、第二磁路30在内的振动模块40和电极部件50等的设置空间,因此整体形状呈中空的盖状截面,优选地,由非磁性体或者铝、镁、高分子等抗磁性体形成。在上述外壳10的上部面的中心部朝向下部凹陷形成包括第一声音放出口11的第一限幅器13,在盖状截面的下端形成有以可向外壳10的中心方向弯曲的方式截取的多个弯曲部件12,从而可以安装组装于设置空间的多个部件。
上述第一磁路20及第二磁路30由线圈和永久磁铁构成一对并具有水平配置结构,第一磁路20由第一线圈21和第一永久磁铁22构成,第二磁路30由第二线圈31和第二永久磁铁32构成。
上述第一永久磁铁22及第二永久磁铁32通过第一限幅器13及第二限幅器14放置于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的内面位置,如上所述,第一限幅器13可一体设置在外壳10的上部面,第二限幅器14单独设置在第二线圈31的内面。
具体地,上述第二限幅器14配置于第二线圈31的下部面,朝向上部突出而成,以便放置第二永久磁铁32,设置成其中心形成有第二声音放出口15的平顶草帽形状。与外壳10相同地,上述第二限幅器14由非磁性体或铝、镁、高分子等抗磁性体形成。
上述第一磁路20的第一线圈21层叠于振动模块40的上部,在作为第一线圈21的内面位置的第一限幅器13放置垫圈形的第一永久磁铁22,第二磁路30的第二线圈31层叠于振动模块40的下部,在第二线圈31的内面位置通过第二限幅器14放置垫圈形的第二永久磁铁32。
像这样,在振动模块40的上下部面,第一磁路20及第二磁路30的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和第一永久磁铁22及第二永久磁铁32构成同心且具有水平配置的结构,从而可以获得厚度薄的超薄型电磁扬声器。
换句话说,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排列在第一永久磁铁22及第二永久磁铁32的外侧,因此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的外径的放大不受限制,阻抗的变化也不受限制,从而可以打破以往扬声器的限制,获得2.0mm以下的非常薄的超薄型高分辨率扬声器。
上述第一永久磁铁22及第二永久磁铁32插入于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的内面而相向配置,第一限幅器13及第二限幅器14使第一永久磁铁22及第二永久磁铁32更加接近振动板41,同时其相向的内侧面不受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的阻碍,从而可以提高偏压磁通量,由此增加的第一永久磁铁22及第二永久磁铁32的内侧磁能可以用作驱动偏压,不发生磁通量损耗,非常有利于提高声音转换效率。尤其,第一永久磁铁22及第二永久磁铁32配置于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的内侧,偏压磁场也可以利用内侧,偏压磁场也利用内侧,因此运行区间内的磁通量集中度变高,从而可期待相对于现有技术更高的声音转换效率。
上述第一永久磁铁22及第二永久磁铁32借助第一限幅器13及第二限幅器14放置,通过调节第一限幅器13及第二限幅器14的平顶草帽深度的深浅,可在第一线圈21或第二线圈31的内部准确设置与振动板之间的间距,通过准确设置平顶草帽深度,可以维持上下磁场的平衡。
如上所述,在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的内侧设置有用于装载第一永久磁铁22及第二永久磁铁32的第一限幅器13及第二限幅器14,从而可以形成精确的空气间隙,使得与振动板41之间的上下间距相互对称,由此可以防止因上下空气间隙的不对称导致的失真及其他声音转换特性的不均匀性,从而可以获得音压、特性、音质的偏差非常少且具有均匀的高质量的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
并且,通过第一限幅器13及第二限幅器14对于平顶草帽深度的控制,可以调节与振动板41之间的空气间隙,由此可以调节声音转换效率,并通过第一永久磁铁22及第二永久磁铁32的小型化使作为磁铁材料的稀土类材料的使用量最小化,有利于节省成分。
上述电极部件50设置成在中心形成有第三声音放出口51的板状,并配置于第二磁路30的第二永久磁铁32的下部面,起到与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构成电路并相连接来供给电流的作用。在上述电极部件50的声音放出口51可设置电阻器53,上述电阻器53用于控制在振动板41发生的低音至高音的细微音。上述电阻器53为多孔材料足以,例如,使用无纺布、微打孔材料等。
并且,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以各个磁力线相向的方式相连接,借此电磁铁化的振动模块40的振动板41从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获得驱动力。上述振动板41对应于向上述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施加的电性正(+)的周期信号及负(-)的周期信号来进行上下振动。
上述振动模块40以使振动板41的周缘部分借助一个减震器42来支撑振动板41的上部面及下部面的方式由镶嵌成形方式注塑而成,在上述减震器42的外周面一体设置挡止部43。如上所述,用于构成振动模块40的振动板41、挡止部43及减震器42借助镶嵌成形方式注塑成型,从而可以使制造工序及不良率最小化,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和振动板41可通过减震器42实现无缝隙的紧贴结构。引导孔42a借助当镶嵌成形振动模块40时镶嵌成形的设置突起(未图示)来形成,是为了利用镶嵌成形的设置突起来使振动板41位于正确的位置
上述减震器42为在高分子或硅酮等柔性材料中混合强磁性的粉末或粒子(铁、镍、金属硅、钴等)而成的磁性体减震器,从而以没有损耗的方式传递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的磁能。由于这种振动板41的减震器42设置成非常柔软的磁性体减震器,因此,磁阻低、磁性体减震器在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之间以无额外的空间的方式直接相接触,从而可以无损耗地传递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的磁能,同时有利于振动板41的振幅放大,由此使声音转换效率增加、低音再生界限频率下降,从而有利于全频带的再现。
在上述减震器42和挡止部43的接触面形成对接凹凸部42b,从而防止上述减震器42和挡止部43的分离,并维持一定的结合力。上述对接凹凸部42b由形成于减震器42的外侧的环状的槽和在挡止部43的内侧的与槽相对应的形状的环状突起构成。
虽然以四边形示出了上述对接凹凸部42b,但三角形、圆形等的相匹配结合的任何形状也无妨。为了正确地维持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之间的间隔,上述挡止部43由坚固的材料形成,同时,为了无损耗地传递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的磁能,还可由强磁性体形成。
上述振动板41与挡止部43同样地,由铁、镍、硅酮等的强磁性体形成,以图5的点划线为基准,由起到振动的主功能的本体41a(body)和设置于上述本体41a的外周缘的边缘41b(edge)构成。在作为上述振动板41的边缘41b部分的外周缘设置有形状均匀的多个模具轨道41c,在多个模具轨道41c之间分别设置桥型边缘41d。
在这种振动板41的外周缘设置具有多个桥型的桥型边缘41d,上述桥型边缘41d被柔性材料的减震器42支撑,从而使振动板41的外周支撑部分的全部区间的柔性增加,由此如图8的虚线所示,使上下振幅位移变大,非常有利于放大低音以及增加声音转换效率。
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电磁扬声器中的振动板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其中,除了在本体41a的全部或规定部位形成凹凸印41e,以使振动板41可抑制振动板自身的板共振之外,与一实施例的振动板的结构相同。
根据如上所述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板,因形成于本体41a的凹凸印41e,可以抑制振动板自身的板共振,并可实现由这种板共振的抑制引起的失真率的下降及清澈的声音的再现。
图10为示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桥型边缘方式的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的剖视图,图11为提取适用于图10的振动板来示出的俯视图。其中,除了振动模块40适用高音用的振动板410,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磁扬声器的结构相同。因此,下面仅对振动板410的结构及作用作出具体的说明。
如图10及图11所示,振动板410设置成通过在本体41a的中心以放射状切开的星号(*)形状孔41f而形成有多个振动翼41g的翼类型。
根据如上所述的再一实施例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在作为振动板410的外周缘的桥型边缘41d被减震器42支撑的状态下,以振动翼41g的根部分为相同圆周(图11的点划线所示),如图10的点划线所示,各个的振动翼41g自由地进行上下圆弧运动并振动。由此,借助振动板410的振动翼41g之间的星号(*)形状孔41f,在振动翼41g自身发生的低音区域通过反相主动消灭,并只放出振动翼41g借助圆弧运动来发生的高音至超高音。
图12及图13为示出可适用于图10的振动模块的高音用振动板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2的振动板410借助星号(*)形状孔41f设置成复合翼类型的振动翼41g、41h,其中,上述振动翼41g、41h相对称且长度不同。
根据如上所述的另一实施例的高音用振动板,在作为振动板410的外周缘的桥型边缘41d被减震器42支撑的状态下,以振动翼41g、41h的根部分为相同圆周,各个的振动翼41g、41h自由地进行上下圆弧运动并振动。由此,借助振动板410的振动翼41g、41h之间的星号(*)形状孔41f,在振动翼41g、41h自身发生的低音区域通过反相主动消灭,并只放出振动翼41g、41h借助圆弧运动来发生的高音至超高音。
图13的振动板410设置成中心孔41i在本体41a的中心部穿孔而成,多个周边孔41j在上述中心孔41i的周围穿孔而成的穿孔类型。
根据这种另一实施例的振动板,以桥型边缘41d的相同圆周为基准,本体41a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圆弧运动并振动,由此,借助振动板410的中心孔及周边孔41h、41i,在振动板410的本体41a自身发生的低音区域通过反相主动消灭,并只放出振动板410的本体41a借助圆弧运动来发生的高音至超高音。
如上所述的高音用的振动板410中,随着改变孔41f、41i、41j的面积,低音消灭区域也发生变化。若上述孔41f、41i、41j的面积小,则低音消灭区域低,若孔41f、41i、41j的面积越大,低音消灭区域则逐渐放大为高音区域。
上述振动板410中,根据孔41f、41i、41j面积,低音消灭区域可发生改变,并与此相对应地,高音区域发生改变,因此,可将孔41f、41i、41j的面积设计变更为多种,从而不仅可以放大及改变高音区域,而且还有利于细微调整。
图14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的剖视图,图15为提取适用于图14的振动板来示出的俯视图。其中,除了振动模块40适用宽带用的振动板412之外,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磁扬声器的结构相同,因此仅对振动板412的结构及作用作出具体说明。
上述宽带用的振动板412中,在翼类型的高音用的振动板410的底部面的本体41a设置以与振动板410构成同心并同轴结合的方式覆盖振动翼41g的圆顶状的辅助振动板44。此时,上述振动板410由铁、镍、硅等强磁性体形成,上述辅助振动板44由非磁性体或铝、镁、高分子等抗磁性体形成。
根据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再一实施例的振动板,与经过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的电信号交替交链的电磁场发生磁化,并成为主动驱动的主动型振动体,从而可以实现低频至超高频的高频频带的超高分辨率。
尤其,在宽带用的振动板412的外侧的桥型边缘41d被软质磁性体的减震器42支撑的状态下,以作为桥型边缘41d的外径的相同圆周为基准,振动板410及辅助振动板44进行上下圆弧运动并振动。
并且,如图14的点划线所示,本体41a的内部的振动翼41g以其根部分为基准自由地驱动呈弧形,因此借助第一线圈21及第二线圈31的电磁力被电磁铁化,与第一永久磁铁22及第二永久磁铁32的磁力直接反应来自身驱动。由此具备与电信号相对应的非常迅速的响应性,进而可以再生更细腻、具体的声音。
当上述宽带用的振动板412以低频率驱动时,辅助振动板44与振动板410一同以被上述振动模块40的减震器42支撑的状态在同轴线上同时被驱动,由此可在防止因反相引起的声音损失的同时,基于辅助振动板44的低音成为主音,可以实现更低频带的再现。
与此不同地,当上述宽带用的振动板412以高频驱动时,即使振动板410的本体41a及辅助振动板44被振动模块40的减震器42支撑,也无法与高频相对应地发生振动,或者以本体41a的内部的振动翼41g的根部分为基准,如同被悬臂支撑,在内侧自由地驱动成弧形。
如上所述,当振动板410的振动翼41g自由地驱动成弧形时,由于在振动翼41g自身发生的低音进行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圆弧运动,因此通过反相被消灭,仅发生并放出高音。即,当以高频驱动时,实现辅助振动板44为几乎停止,只有振动板410单独的运行的物理上分离的双重状态,其中,由于辅助振动板44和振动板410的驱动在一个本体相连接,因此可实现低音至超高音的非常自然的最终综合特性。
图16为示出本发明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外壳10的上部面不设置限幅器而具有单纯的盖状截面,单独设置第一限幅器13及第二限幅器14,并且在第二永久磁铁32的下部面设置护板54。上述外壳10磁性体形成而起到护壳作用,护板54也由磁性体形成。
在单独设置上述第一限幅器13的情况下,只不过是与第二限幅器14相向配置,具有相同的形状,直接代替平顶草帽形状的第二限幅器14来使用即可。
根据如上所述其他实施例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不仅可以使外壳10得截面形状简化,还可以使第一永久磁铁22及第二永久磁铁32的不同极与作为护壳的外壳10和护板54相连接,因此可以防止磁场向外部泄漏,并可增加偏压运行区间的磁能,还可增加声音转换效率。
图17为比较本发明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和以往的电磁扬声器的频率响应特性来示出的曲线图。
以往的电磁扬声器如以往扬声器的曲线图所示,其特性为约200Hz至10kHz带的区域,相反,本发明的全频带用电磁扬声器如本发明1的曲线所示,形成于振动板的末端的桥型边缘和减震器柔性相联动来驱动,因此可再生相比以往电磁扬声器更低的80Hz带的低频率,线圈和振动板通过磁性体减震器实现无缝隙的紧贴结构,由此大幅度地减小磁阻,相对于以往电磁扬声器,具有非常高的声音转换效率和高域界限频率也宽至20kHz频带的全频带再生的特征。
本发明的高音用电磁扬声器如本发明2的曲线所示,具有如下特征,进行圆弧引动,并借助非常低质量的穿孔类型、翼类型及复合翼类型的振动板,在没有额外的高通过滤器的情况下也可以主动消灭低频率、仅再现高频,并且以迅速的速度详细地再现大大超过20KHz的超高频区域。并且,线圈和振动板通过磁性体减震器实现无缝隙的紧贴结构,由此大幅度地减小磁阻,相对于以往电磁扬声器,具有声音转换效率非常高的再生特征。
本发明的宽带用电磁扬声器如本发明3的曲线所示,具有如下优点,即,虽然是单一扬声器,但实现40Hz以下的频率至超过可听区域界限频率的20kHz以上的超宽带声音再生。并且,辅助振动板的高音界限频率和振动板的低音界限频率融合于一个本体来自由地相联接,因此提供如下效果,即,使基于非同轴的损失和失真极小化,由此再生非常清澈且分离度突出的高质量声音,在再生物理及声音上明确分离的各区域的频率的同时,使得在低音部和高音部相交叉的交叉区域中的特性联动能够顺利地完成。
以上,参照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说明书中揭示的实施例及附图,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就可以进行多种变更,并且,只要驱动原理和部件的排列与本发明的等同概念相一致,部分设计变更要素就应当被理解为全部包含在本发明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中,将层叠在振动模块的上部及下部的一对磁路,即,线圈和永久磁铁水平配置,将永久磁铁配置于线圈内侧,从而适可以用于超薄型扬声器领域。

Claims (11)

1.一种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包括振动模块、第一磁路及第二磁路,上述振动模块至少包括振动板,上述第一磁路、第二磁路分别在上述振动模块的上部和下部由线圈和永久磁铁构成一对,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振动模块的上部层叠用于构成第一磁路的垫圈形的第一线圈,在第一线圈的内部配置垫圈形的第一永久磁铁,在振动模块的下部层叠用于构成第二磁路的垫圈形的第二线圈,在第二线圈的内部配置垫圈形的第二永久磁铁,
上述振动模块通过用于形成引导孔的镶嵌成形的设置突起来使振动板位于正确的位置,以振动板的作为周缘部分的上部面及下部面被一个减震器支撑且在减震器的外周面一体形成挡止部的方式借助镶嵌成形方式注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永久磁铁及第二永久磁铁在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内部借助平顶草帽类型的第一限幅器及第二限幅器放置,上述第一限幅器及第二限幅器通过控制与振动板的间距来维持上下磁场的平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限幅器以朝向下部凹陷的方式一体形成在外壳的上部面,以放置第一永久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限幅器配置于第二线圈的下部面,朝向上部突出而成,以放置第二永久磁铁,具有中心形成有第二声音放出口的平顶草帽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减震器为在包括高分子或硅酮的柔性材料中混合包括铁、镍、金属硅、钴在内的强磁性的粉末或粒子而成的磁性体减震器,从而以没有损耗的方式传递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磁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板中,在作为边缘部分的外周缘设置有形状均匀的多个模具轨道,并在上述多个模具轨道之间分别设置桥型边缘,使得振动板的边缘的全部区间的柔性得到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板中,对本体的全部或规定部位进行凹凸印处理,由此抑制振动板自身的板共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板设置成通过在本体的中心以放射状切开的星号形状孔而形成有多个振动翼的翼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板设置成振动翼长度不同且对称的复合翼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板包括:
孔,与振动板构成同心并同轴结合;以及
圆顶状的辅助振动板,用于覆盖振动翼。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振动板设置成一个至十几个孔在本体的中心部穿孔而成的穿孔类型。
CN201780082197.XA 2017-01-04 2017-12-28 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 Active CN1101690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01259 2017-01-04
KR1020170001259A KR102672287B1 (ko) 2017-01-04 브리지 에지 방식의 초슬림형 고해상 전자기 스피커
PCT/KR2017/015603 WO2018128325A1 (ko) 2017-01-04 2017-12-28 브리지에지 방식의 초슬림형 고해상 전자기 스피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9084A CN110169084A (zh) 2019-08-23
CN110169084B true CN110169084B (zh) 2021-03-09

Family

ID=62791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2197.XA Active CN110169084B (zh) 2017-01-04 2017-12-28 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89736A1 (zh)
EP (1) EP3567872A4 (zh)
JP (1) JP7257321B2 (zh)
CN (1) CN110169084B (zh)
WO (1) WO20181283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5127B (zh) * 2020-10-29 2022-02-11 美商富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揚聲器之封裝結構
CN113055795B (zh) * 2021-02-02 2023-04-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装置和耳机
CN112770234A (zh) * 2021-02-02 2021-05-07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声单体
CN113873405A (zh) * 2021-09-02 2021-12-31 头领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耳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2379A (ja) * 1998-11-11 2000-05-30 Kazutoshi Tsukahara スピーカー
KR100387645B1 (en) * 2003-03-08 2003-06-18 Jong Pyo Lee Vibration plate edge of speaker
CN1647578A (zh) * 2002-04-25 2005-07-2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扬声器组件的电磁驱动单元
JP4754012B2 (ja) * 2009-08-05 2011-08-24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装置
CN104093108A (zh) * 2014-07-07 2014-10-08 朱幕松 双频道电磁鞭炮
KR101596894B1 (ko) * 2014-12-30 2016-02-23 유옥정 밸런스드 플레이트 방식의 전자석 스피커
KR101596891B1 (ko) * 2014-10-02 2016-02-23 유옥정 전자기적 구동형 슬림 스피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60282A (en) * 1957-07-26 1962-10-23 Baldwin Piano Co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GB838159A (en) * 1957-12-06 1960-06-22 Siemens Edison Swan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electro-acoustic í¡í¡
DE1155486B (de) * 1961-03-08 1963-10-10 Arnstadt Fernmeldewerk Ringfoermiges oder rechteckfoermiges, in bezug auf den Anker symmetrisches Magnetsystem fuer elektroakustische Wandler
JPS5366216A (en) * 1976-11-26 1978-06-13 Hitachi Ltd Diaphragm for speaker
JPS5731594Y2 (zh) * 1978-04-05 1982-07-12
JPS58182993A (ja) * 1982-04-20 1983-10-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ピ−カ用振動板
JPS59106296U (ja) * 1982-12-31 1984-07-17 澤藤 正 振幅型電磁音響変換器
JP2004343527A (ja) * 2003-05-16 2004-12-02 Alps Electric Co Ltd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JP2010287989A (ja) * 2009-06-10 2010-12-24 Bridgestone Corp スピーカー用部材およびそれの製造方法
US8540049B2 (en) * 2010-12-23 2013-09-24 Bose Corporation Acoustic diaphragm suspending
JP2016082321A (ja) * 2014-10-14 2016-05-16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気音響変換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52379A (ja) * 1998-11-11 2000-05-30 Kazutoshi Tsukahara スピーカー
CN1647578A (zh) * 2002-04-25 2005-07-2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扬声器组件的电磁驱动单元
KR100387645B1 (en) * 2003-03-08 2003-06-18 Jong Pyo Lee Vibration plate edge of speaker
JP4754012B2 (ja) * 2009-08-05 2011-08-24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装置
CN104093108A (zh) * 2014-07-07 2014-10-08 朱幕松 双频道电磁鞭炮
KR101596891B1 (ko) * 2014-10-02 2016-02-23 유옥정 전자기적 구동형 슬림 스피커
KR101596894B1 (ko) * 2014-12-30 2016-02-23 유옥정 밸런스드 플레이트 방식의 전자석 스피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57321B2 (ja) 2023-04-13
EP3567872A1 (en) 2019-11-13
US20200389736A1 (en) 2020-12-10
KR20180080485A (ko) 2018-07-12
EP3567872A4 (en) 2021-01-27
CN110169084A (zh) 2019-08-23
WO2018128325A1 (ko) 2018-07-12
JP2020504511A (ja) 2020-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8383B (zh) 桥型边缘方式的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
CN110169084B (zh) 桥型边缘方式的超薄型高分辨率电磁扬声器
CN110199529B (zh) 提高气隙精密度的高品质电磁扬声器
EP3370436B1 (en) Hybrid speaker
JP6926341B2 (ja) ハイブリッドスピーカー
JPH06209498A (ja) 軽量のコーン型スピーカー
WO2007058133A1 (ja) スピーカ、および磁気回路
KR101877176B1 (ko) 하이브리드 스피커
KR20110051642A (ko) 리본형 스피커
JP2004032659A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及び電子機器
US6636611B2 (en) Combined receiver and speaker
JP4034696B2 (ja)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
US9282410B2 (en) Transducer motor structure with enhanced flux
JP2012138887A (ja) 振動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スピーカー装置
KR102518442B1 (ko) 광대역 고해상 전자기 스피커
CN107623888B (zh) 电声转换装置
KR102672287B1 (ko) 브리지 에지 방식의 초슬림형 고해상 전자기 스피커
KR102636952B1 (ko) 전자기방식 고음스피커
JP3888146B2 (ja) スピーカ
KR100675507B1 (ko) 분리형 다이어프램을 갖는 마이크로 스피커
KR101876804B1 (ko) 하이브리드 스피커
JP2000069587A (ja) スピーカ
JPH05344592A (ja) スピーカ
KR20110051643A (ko) 리본형 스피커
JP2018152790A (ja) 磁気回路及びスピー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