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0453B - 多孔膜用填充剂及配合有该填充剂的多孔膜 - Google Patents

多孔膜用填充剂及配合有该填充剂的多孔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0453B
CN101080453B CN2005800434368A CN200580043436A CN101080453B CN 101080453 B CN101080453 B CN 101080453B CN 2005800434368 A CN2005800434368 A CN 2005800434368A CN 200580043436 A CN200580043436 A CN 200580043436A CN 101080453 B CN101080453 B CN 1010804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orous
acid
described porous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434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0453A (zh
Inventor
清水清也
永松诚
柴田洋志
江原昭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NO CALCIUM CO Ltd
Maruo Calci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RNO CALCI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0890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0097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NO CALCI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RNO CALCIUM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5/02264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6064729A1/ja
Publication of CN101080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0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0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04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容易与树脂混合、在树脂中的分散性良好,能获得例如作为液晶显示装置或照明装置的光反射板有用的多孔膜或作为碱电池等的电极间的隔膜(隔板)有用的多孔膜的多孔膜用填充剂。该多孔膜用填充剂的特征在于,其含有用表面活性剂(A)和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B)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粒子。

Description

多孔膜用填充剂及配合有该填充剂的多孔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易与树脂混合、在树脂中的分散性良好、且含有杂质或粗大粒子少的表面处理无机粒子的多孔膜用填充剂;以及配合有该填充剂的多孔膜。
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下述填充剂以及配合有该填充剂的多孔膜,该填充剂例如与树脂或其它添加剂预先混合时的操作性优异,熔融混炼时几乎无树脂分子链的断裂(分子变差),而且具有优异的吐出性,并且不易产生粒子之间或与其它的添加剂、树脂的再凝聚,进而几乎没有杂质或粗大粒子,因此能够得到例如不易产生强度变差的多孔膜,此外由于该填充剂能够进行粒径操作且能够极其均匀地分散于膜中,所以能够得到均匀地控制了空隙径的分布宽度的多孔膜、给多孔膜赋予优异的性能。
背景技术
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多孔膜用于合成纸、卫生材料、医疗用材料、建筑用材料、农业用透气性片、液晶显示器的光反射板、各种电池的隔板等各种用途,在任意一种用途中都要求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
例如,作为个人电脑的显示器或薄型TV的显示装置,使用透射型的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中,通常在液晶元件的背面设置有被称为背光源的面状照明装置。
此外,例如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移动仪器中所使用的锂二次电池,由于与其它电池相比,相对于容积或重量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1990年代初期被实际应用以来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用量的增长率。
而且,伴随着各种移动仪器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对于作为它们的主要电源的锂二次电池也要求进一步提高性能,与正负两电极同样地,对于隔板也要求进一步提高性能。
背光源具有将冷阴极放电管等线状光源转换为面状光源的功能,代表性的结构有:在液晶元件的背面正下方设置光源的方式;以及从侧面使线状光源通过丙烯酸板等透光性的导光体,将光转换为面状得到面光源的方式(侧光方式)。
对于近年消费者对于显示器的轻量化、薄型化的要求,能够在结构上使背光源组件较薄的侧光方式作为显示装置是优选的,多用于便携式个人电脑等的液晶显示器装置。
侧光方式的背光光源的典型结构包括:由丙烯酸板等形成的导光板;由发泡聚酯或聚烯烃膜、金属气相沉积膜等形成的光反射板;设置于光反射板的相反一面的光漫射板;以及设置于导光板的侧面的冷阴极放电管等。
在面向光反射板一侧的导光板的表面上,网点印刷反射涂料,从导光板的侧面导入的线状光在网点印刷部分发光,与由光反射板反射的光一起在漫射板上形成均匀面状。
对于该背光源组件,光反射板所要求的功能为:有效地利用来源于内置光源的光;光的反射率或色调变化较少的长寿命性;以及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显示。
换而言之,要求从导光板在光反射板一侧透过的光毫无浪费地在面方向上无亮度不均地均匀反射,在液晶的彩色显示成为必然的现在,作为各种液晶显示器的主要装置的彩色液晶盒,由于其光线透过率较低,对于光源要求充分的亮度。不仅如此,也必然要求充分的亮度或色调无变化。
此外,由于一般消费者讨厌晃眼的镜面反射,有必要通过漫反射在出射面方向上实现比较均匀的亮度,使消费者自然地感觉来源于显示器的光。
对于上述光反射板所要求的物性,例如,迄今使用白色聚酯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以改善白色聚酯膜的色调变化为目的提出了多孔质聚烯烃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
另一方面,锂二次电池包括:正负两极及其导线、能够防止两极间短路且具有能够在充放电时使锂离子往返的贯通孔的多孔膜隔板、作为锂离子的移动介质的浸渗隔板的有机溶剂(电解液)、以及为了防止电解液的漏出而形成外壳的金属容器。
为了得到高容量的电池,优选增大两极的面积且使两极中的离子容易移动。通常的锂电池通过层压卷绕薄膜状的正极-隔板-负极来确保较宽的有效电极面积。
隔板除了作为其本来目的的两极的绝缘性之外,从离子越容易透过则内部电阻降低越多,电池的性能提高越多方面考虑,优选更薄且具有高空孔率、高透气性。
但是,作为隔板功能的绝缘性与内部电阻的降低是相反的,若单纯地使厚度变薄则不优异,进一步还应该考虑到尺寸稳定性、对于电解液的耐腐蚀性、卷绕时的操作性、价格等。而且对于最近的隔板,为了确保其安全性,必需若由于误连接等产生异常电流则电池内的温度上升,树脂熔融而堵塞孔,从而停止电池反应的停止运转功能。
实际情况是:对于上述要求,能够选择的树脂或膜的厚度等被每一种用途所限定。
迄今,作为锂二次电池用隔板,使用用作尿布、被单等卫生用品或手套等衣服的原材料的多孔性膜。
但是,比所主张的要求更合适的多孔膜的研究开发正在进行中,例如,提出了将平均粒径0.01~10μm的树脂粒子和β核剂配合在聚丙烯中,将聚丙烯组合物加工成膜,对该膜进行辊拉伸得到多孔性膜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4)。
进一步地,对于电池的内部电阻,着眼于多孔性膜的空孔的大小,在热塑性树脂中配合特定量的平均粒径为1μm以下的无机粒子制成一次膜后,在特定条件下对该一次膜进行拉伸,由此控制多孔膜的空孔的大小,提出具有较低的内部电阻的隔板用膜(参照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4-2395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17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57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17635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2012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由于近年来IT技术的显著发展,不仅对显示器装置本身的面方向要求大型化或轻量化、对厚度方向要求薄型化,而且还要求显示器的像素的精密化,要求从背光源发出的光的亮度更高且经时稳定。
然而,专利文献1的白色聚酯膜,由于光源附近的树脂因从光源发出的热或紫外光附近的波长的光线而变差变色,导致来源于液晶显示器的色调变化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特别是由于根据更高亮度的要求,光源本身较强且与光源的距离缩短,树脂的变差显著,要求经时稳定性。
此外,专利文献2、3中,使用与聚酯树脂相比经时劣化少的聚烯烃类树脂,进一步使用以重质碳酸钙或硫酸钡为主的无机粒子作为在树脂中产生微细孔的粒子,由此得到亮度的降低较少、更具有经时稳定性、树脂本身具有柔软性、进而不易损伤导光板的膜。
但是,对于现在的液晶显示器装置的更高亮度的要求,用上述方法不能充分满足,期待进一步的改善。
另一方面,对于隔板膜,使用以往的多孔膜时,不仅在日益发展的大容量、高输出功率化中,而且在今后所期待的大型电池或车辆用蓄电池用途中,能力不足,要求进一步的改善。
例如,上文举出的专利文献4的方法中,对于使用所得到的多孔膜作为隔板的锂电池,虽然原因不明确但是电池的内部电阻增大,浪费了通过改善正、负两极得到的输出功率,作为隔板膜是不能满足的。
此外,若用专利文献5的方法制造多孔膜,则表现出可能由所使用的粒子的粒度不均匀所导致的绝缘不好的部位较多,由于这些部位的检查、除去以及回收率,导致成本增大,并且所得到的电池的内部电阻较高,所以不优选。
制造具有空孔的膜的现有方法,若大致区分则可以举出,配合无机粒子,进行单轴以及双轴拉伸,在粒子和树脂之间产生被称为void(ボイド)的空隙的方法;和通过酸、碱等溶解粒子本身的方法。任意一种方法中,都有必要制成形成于膜中的空隙以及空孔的大小的不均匀度少且空隙在膜面内的分布一样的多孔膜。因此,要求无机粒子均匀分散于膜用树脂组合物中,进一步要求粒子本身的杂质少;无诱发两电极间短路的粗大粒子、粒度分布窄。
此外,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如上所述,由于必需停止运转功能,要求使用熔点低的聚烯烃类树脂且能够廉价、容易、良好地配合它们。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含有容易与作为多孔膜基材的树脂混合、在该树脂中的分散性优异、且杂质或粗大粒子少的表面处理无机粒子的多孔膜用填充剂;以及配合有该填充剂的多孔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下述填充剂以及配合有该填充剂的多孔膜,该填充剂例如与树脂或其它的添加剂预混时的操作性优异、熔融混炼时几乎无树脂分子链的断裂(分子变差)而且具有优异的吐出性、并且不易产生粒子之间或与其它添加剂等的再凝聚、进而几乎无杂质或粗大粒子,因此能够得到不易产生强度变差的多孔膜,此外由于该填充剂能够进行粒径操作,并且能够极其均匀地分散于膜中,所以能够得到均匀地控制了空隙径的分布宽度的多孔膜,给多孔膜赋予优异的性能。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精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杂质或粗大粒子极少、粒度分布窄的无机粒子中,并用表面活性剂、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得到对于树脂分散性极其优异的表面处理无机粒子;所得到的表面处理无机粒子容易配合于树脂中且不产生再凝聚等而能够良好地分散;进一步地,配合有该表面处理无机粒子的多孔膜用树脂组合物,例如用于单轴以及双轴拉伸的膜时产生良好的空隙,可以用作例如液晶显示器等的背光源装置的光反射板用膜、锂二次电池的隔板等,解决了上述问题,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方案1为一种多孔膜用填充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用表面活性剂(A)和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B)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粒子。
本发明的方案2为方案1记载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粒子为碳酸钙或硫酸钡。
本发明的方案3为方案1记载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A)为脂肪酸盐。
本发明的方案4为方案1~3任意一项记载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A)具有C原子数为16以上的直链脂肪酸盐含量为50~98重量%、C原子数为10~14的直链脂肪酸盐含量为1.5~50重量%的组成。
本发明的方案5为方案1~4任意一项记载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其特征在于,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B)的缩合磷酸为环状缩合磷酸或偏磷酸。
本发明的方案6为方案1~5任意一项记载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无机粒子,表面活性剂(A)为0.1~20重量%,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B)为0.05~7重量%。
本发明的方案7为方案1~6任意一项记载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下述(1)~(4)的粒度特性:
(1)0.3≤D50≤1.5[μm]
(2)0.02≤Dx≤0.6[μm]
(3)Da≤20[μm]
(4)3≤Sw≤60[m2/g]
其中,
D50:用Leeds & Northrup公司制Microtrac(マイクロトラツク)FRA测定的筛上累积平均粒径[μm]
Dx: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进行倍率20000倍的观测,任意选择100个粒子,从最大和最小的粒子分别除去20个粒子后的剩余粒子的平均粒径[μm]
Da:用Leeds & Northrup公司制Microtrac FRA测定时表示的最大粒径[μm]
Sw:通过氮吸附法得到的BET式比表面积[m2/g]
本发明的方案8为一种多孔膜,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方案1~7任意一项记载的多孔膜用填充剂。
本发明的方案9为方案8记载的多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膜的树脂为聚烯烃类树脂。
本发明的方案10为方案8或9记载的多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膜用于光反射。
本发明的方案11为方案8~10任意一项记载的多孔膜,其特征在于,其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或照明装置的光反射板。
本发明的方案12为方案8或9记载的多孔膜,其特征在于,其用于电池电极间的隔膜。
本发明的方案13为方案12记载的多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锂二次电池。
本发明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容易与树脂混合且在树脂中的分散性良好,例如,可以提供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装置的光反射板、电池电极间的隔板有用的多孔膜。此外,本发明的多孔膜用填充剂,除了迅速地与树脂混合之外,具有如下特征:在混合器的内壁面或搅拌、混合用的翼上的附着少;因在混合器内部附着引起的变质树脂或凝聚物的产生也减少;混合的操作性优异,并且后续步骤中混炼挤出机的滤网堵塞等的产生也较少等。
附图说明
[图1]用于评价亮度不均的正下型背光源组件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外壳
2冷阴极灯
3LCD盒
4光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A),可以举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脂环族羧酸、树脂酸或它们的盐、它们的酯;醇类表面活性剂;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酰胺类表面活性剂;胺类表面活性剂;聚氧化烯烷基醚类;聚氧化乙烯壬基苯基醚;α-烯烃磺酸钠;长链烷基氨基酸;氧化胺;烷基胺;季铵盐等,这些可以单独或根据需要至少2种组合使用。
作为饱和脂肪酸,可以举出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软脂酸、硬脂酸等,作为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举出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作为脂环族羧酸,可以举出在环戊烷或环己烷环的末端具有羧基的环烷酸等,作为树脂酸,可以举出松香酸、海松酸、新松香酸等。
作为醇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烷基硫酸酯钠、烷基醚硫酸酯钠等,作为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可以举出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或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等,作为酰胺类或胺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脂肪酸烷醇酰胺、烷基氧化胺等,作为聚氧化烯烷基醚类,可以举出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等,作为长链烷基氨基酸,可以举出十二烷基甜菜碱、硬脂基甜菜碱等。
作为氧化胺,可以举出聚氧乙烯脂肪酰胺、烷基氧化胺等,作为烷基胺,可以举出硬脂基胺乙酸酯等,作为季铵盐,可以举出硬脂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季铵硫酸盐等。
作为上述各种酸的盐,可以举出例如,钾、钠等碱金属盐,具体地说,可以举出,月桂酸钾、肉豆蔻酸钾、软脂酸钾、软脂酸钠、硬脂酸钾、硬脂酸钠等饱和脂肪酸盐;油酸钾、油酸钠等不饱和脂肪酸盐;环烷酸铅、环己基丁酸铅等脂环族羧酸盐;松香酸钾或钠。
此外,作为上述各种酸的酯,可以举出例如,己酸乙酯、己酸乙烯酯、己二酸二异丙酯、辛酸乙酯、癸酸烯丙酯、癸酸乙酯、癸酸乙烯酯、癸二酸二乙酯、癸二酸二异丙酯、异辛酸十六烷基酯、二甲基辛酸辛基十二烷基酯、月桂酸甲酯、月桂酸丁酯、月桂酸十二烷基酯、肉豆蔻酸甲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肉豆蔻酸十六烷基酯、肉豆蔻酸十四烷基酯、肉豆蔻酸异十六烷基酯、肉豆蔻酸辛基十二烷基酯、肉豆蔻酸异十三烷基酯、软脂酸甲酯、软脂酸异丙酯、软脂酸辛酯、软脂酸十六烷基酯、软脂酸异硬脂酯、硬脂酸甲酯、硬脂酸丁酯、硬脂酸辛酯、硬脂酸硬脂酯、硬脂酸胆甾醇酯、异硬脂酸异十六烷基酯、二十二烷酸甲酯、二十二烷酸二十二烷基酯等饱和脂肪酸酯;油酸甲酯、亚油酸乙酯、亚油酸异丙酯、橄榄油酸乙酯、芥酸甲酯等不饱和脂肪酸酯,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出,长链脂肪酸高级醇酯、新戊基多元醇(包括长链、中链)脂肪酸类酯以及部分酯化合物、二季戊四醇长链脂肪酸酯、复合中链脂肪酸酯、12-硬脂酰基硬脂酸异十六烷基酯、12-硬脂酰基硬脂酸异硬脂酯、12-硬脂酰基硬脂酸硬脂酯、牛脂脂肪酸辛酯、多元醇脂肪酸烷基甘油基醚的脂肪酸酯等耐热性特殊脂肪酸酯、以苯甲酸酯类为代表的芳香族酯。
上述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或根据需要至少2种组合使用。
上述表面活性剂中,由于用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脂环族羧酸、树脂酸的各盐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粒子配合在树脂中时,不会阻碍树脂的绝缘性或耐热性等,分散性也优异,所以优选,特别是进一步优选脂肪酸的碱金属盐的混合物。
对于饱和脂肪酸的碱金属盐,优选其组成为:软脂酸、硬脂酸、花生酸、二十二烷酸等C原子数为16以上的直链脂肪酸的碱金属盐以50~98重量%、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等C原子数为10~14的直链脂肪酸的碱金属盐以1.5~50重量%的比率存在。
对于C原子数为16以上的直链脂肪酸的碱金属盐,优选为硬脂酸、油酸等C原子数为18以上的直链脂肪酸的碱金属盐、特别是钾盐。对于C原子数为10~14的直链脂肪酸的碱金属盐,从分散性方面考虑优选C原子数为12的月桂酸的钠盐或C原子数为14的肉豆蔻酸的钾盐。
直链脂肪酸的碱金属盐的组成中,C原子数为16以上的直链脂肪酸的含量小于50重量%时,与为50重量%以上时相比,虽然原因不明确但是无机粒子在树脂中的分散性稍微变差,若超过98重量%,则与为98重量%以下时相比,在树脂和粒子之间产生的空隙(void)有过小的趋势,所以不优选。若空隙过小,则例如用于光反射膜时,在现有的技术中,膜中的树脂过薄,例如容易变差,所以不优选;例如用于隔板膜时不能确保优异的离子通过性,所以不优选。
此外,脂肪酸组成中C原子数为10~14的直链脂肪酸的含量小于1.5重量%时,与为1.5重量%以上时相比,添加效果不充分,相当于C原子数为18以上的直链脂肪酸超过98重量%,空隙减小,所以不优选,相反,若超过50重量%,则与为50重量%以下时相比,损害了与树脂的亲和性,存在易产生白化现象或成型后向树脂表面渗移等问题的趋势,所以不优选。
用上述直链脂肪酸的碱金属盐作为表面活性剂(A)时,虽然优选选择、混合各种组成的脂肪酸来进行调整,但是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也可以使用同等组成的市售的皂、例如“ノンサ一ルSK-1”(日本油脂制注册商标)等。
表面活性剂(A)的用量因无机粒子的比表面积而异,一般比表面积越大则用量越大。
但是,由于根据以形成多孔膜基材的树脂的MI值等各种物性、或混合时添加的活化剂为主的各种条件改变而改变,难以一概规定,不过通常相对于无机粒子为0.1重量%~20重量%。用量小于0.1重量%时不能得到充分的分散效果,另一方面,若超过20重量%则向多孔膜表面的渗移、多孔膜的强度降低等成为问题。
另外,知道了本发明中的表面活性剂(A)的用量与表面处理的无机粒子的比表面积Swx成比例,若在以下式(1)表示的量为中心的±20%以内的范围使用,则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方面更优异。
[表面活性剂(A)相对于无机粒子的用量(%)]
=1/3×[表面处理前的无机粒子的BET比表面积Swx]  (1)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B),可以举出例如,以乙二胺四乙酸、氮川三乙酸、羟基乙基乙二胺三乙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三亚乙基四胺六乙酸等为代表的氨基羧酸类螯合剂;羟基亚乙基二亚磷酸、次氮基三亚甲基膦酸等膦酸类螯合剂;含有聚氯化铝等铝化合物的水处理剂;聚丙烯酸、柠檬酸等多元羧酸或其盐;聚丙烯酸的马来酸或衣康酸的共聚物的盐;或以多磷酸、缩合磷酸为代表的磷酸类或其盐类。
作为多元羧酸的盐,可以举出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铵等,作为共聚物的盐,可以举出丙烯酸-马来酸的共聚物(聚合比100∶80等)的铵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聚合比100∶80等)的铵盐等,作为磷酸类的盐可以举出六偏磷酸钠、多磷酸钠、焦磷酸钠等,它们可以单独或根据需要至少2种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这些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B)中,如锂二次电池要求高度的绝缘性时,优选为多磷酸、缩合磷酸、多元羧酸或它们的盐,其中,优选为缩合磷酸的环状缩合磷酸或偏磷酸。
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B)的用量,如表面活性剂(A)中所述,因无机粒子的比表面积、所使用的树脂、混合条件等而异,难以一概规定,但是通常相对于无机粒子优选为0.05重量%~7重量%。用量小于0.05重量%时不能得到充分的分散效果,另一方面,添加量超过7重量%时,未发现效果的进一步提高,所以不优选。
另外,知道了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B)的用量与表面处理的无机粒子的比表面积Swx成比例,若在以下式(2)表示的量为中心的±20%以内的范围使用,则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方面更优异。
[化合物(B)对于无机粒子的用量(%)]
=1/9×[表面处理前的无机粒子的BET比表面积Swx]  (2)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无机粒子,一般只要是水不溶性的无机粒子则不特别限定,但是优选含有硫酸钡、碳酸钙、碱性碳酸镁、氢氧化镁、hydroxytalcite、羟基磷灰石、滑石、粘土等主要成分;含有碱土金属作为副成分或杂质,特别优选为碳酸钙、碱性碳酸镁、氢氧化镁、hydroxytalcite、羟基磷灰石。
其中,由于硫酸钡和碳酸钙安全且易廉价地获得,进而粒径操作较容易,不仅粒子中所含有的杂质较少而且易除去,所以优选,特别是碳酸钙在制备中全部步骤都安全,原料本身也是国内产出丰富的优质石灰石,所以更优选。
碳酸钙一般大致分为重质碳酸钙和沉降制碳酸钙(合成碳酸钙)2种,所述重质碳酸钙是机械地将石灰石粉碎,对该粉碎物进行分级,调整为各种级别而得到的,所述沉降制碳酸钙是通过使在高温下对石灰石进行煅烧得到的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备石灰乳,向该石灰乳中导入煅烧石灰石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合成碳酸钙的二氧化碳化合法;使碳酸钠与石灰乳反应的石灰-碳酸钠法;使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的氯化钙-碳酸钠法等化学方法制备的。
只要是满足本发明条件的表面处理碳酸钙,没有由于其制造方法所导致的物性差异,但是重质碳酸钙,由于其制备方法上的原因,作为原料的石灰石含有具有碳酸钙之外的各种元素的杂质,所以例如在必需除去该杂质的高纯度的碳酸钙的电池隔板用途中不优选。进一步地,由于粒度分布总体上较宽,具有一定以上微细度的碳酸钙不能用现有的粉碎-分级技术制备,所以不优选。
使石灰乳与碳酸钠反应的石灰-碳酸钠法、使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钠法等,从所得到的沉降性碳酸钙的粒度范围较窄且粒径操作容易,所含杂质极少方面考虑,在电池隔板用途中是有利的。
但是,相对于重质碳酸钙或用二氧化碳化合法制备的沉降制碳酸钙的原料仅为石灰石和煅烧中所使用的焦炭、轻油等,使用碳酸钠的方法通常为了得到作为原料的碳酸钠或氯化钙,以石灰石和盐等为起始材料原料进行工业生产,其再次生成碳酸钙,这在原料的获得方面,即使在成本上有利,但在对现在所关注的环境负荷方面不优选。
此外,如本发明这样必需粒子的良好分散性时,必须除去反离子,因此在反应后的粒子洗涤需要大量的水,这在成本和环境负荷方面不优选。
对石灰石进行煅烧得到生石灰,将该生石灰溶解于水中得到石灰乳,使该石灰乳与煅烧时所得到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沉降制碳酸钙,该沉降制碳酸钙,在所得到的粒子微细、一次粒子的粒径、形状也均匀、所含有的杂质也较少、能够通过反应时的条件或反应后的步骤进行粒度调整除去粗大粒子、相对于所得粒子的物性的经济性或环境负荷方面优异。适合用于例如电池隔板用途的膜。另外,用于电池隔板用途时,作为原料的石灰石优选在考虑杂质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煅烧时的燃料虽然一般使用焦炭或轻油,但是只要成本允许,从杂质方面考虑,煅烧更优选用轻油进行。
此外,由反应得到的碳酸钙粒子,其为水浆形式时,为了除去杂质和粗大粒子,优选进行被称为倾析的利用重力或离心力、浮力选矿等的分级,以及用筛、过滤器等除去。
此外,对于干燥、粉碎后得到的碳酸钙或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优选进行空气分级等分级操作,除去由于干燥所产生的凝聚物。
对于所得到的碳酸钙粒子使用上述表面活性剂(A)和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B)进行表面处理方法例如可以为如下方法:使用被称为高速混合器(super mixer)或亨舍尔混合机的混合机,在粉末中直接混合表面处理剂,根据需要加热进行表面处理的一般被称为干式处理的方法;或例如将表面活性剂(A)和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B)溶解于水或热水中,添加到搅拌中的碳酸钙的水浆中进行表面处理,然后进行脱水、干燥的一般被称为湿式处理的方法;或这两者的复合方法。从对碳酸钙粒子表面的处理程度和经济方面考虑,主要优选单独使用湿式法。
本发明中的表面处理无机粒子满足下述(1)~(4)的粒度特性:
(1)0.3≤D50≤1.5[μm]
(2)0.02≤Dx≤0.6[μm]
(3)Da≤20[μm]
(4)3≤Sw≤60[m2/g]
其中,
D50:用Leeds&Northrup公司制Microtrac FRA测定的筛上累积平均粒径[μm]
Dx: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进行倍率20000倍的观测,任意选择100个粒子,从最大和最小的粒子分别除去20个粒子后的剩余粒子的平均粒径[μm]
Da:用Leeds & Northrup公司制Microtrac FRA测定时显示的最大粒径[μm]
Sw:通过氮吸附法得到的BET式比表面积[m2/g]
本发明中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粒子用Leeds & Northrup公司制Microtrac FRA测定的平均粒径D50优选在0.3≤D50≤1.5[μm]的范围,更优选为0.3≤D50≤1.0[μm]。
虽然使平均粒径D50小于0.3μm在技术上是可能的,但是从成本方面考虑不优选,若D50超过1.5μm,则由一次粒子的凝聚体构成的二次粒子的凝聚力较强,一部分粒子直接以二次粒子的形式存在于树脂中的可能性增大,由于它们例如在光反射层用多孔膜或电池隔板用膜中形成超过所需大小的空隙,例如用于光反射膜时,易产生反射光的不均匀,所以不优选;例如用于隔板膜时,离子的通过性不均匀,所以不优选。
本发明中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粒子由电子显微镜视野测定的粒径Dx优选为0.02≤Dx≤0.6[μm],更优选为0.02≤Dx≤0.4[μm]。
若粒径Dx超过0.6μm,则由于例如配合于光反射板用多孔膜或电池用隔板膜中时,形成目标以上的大空孔,所以不优选,若小于0.02μm,则在树脂和粒子之间产生的空隙(void)有过小的趋势,所以不优选,不仅如此,由于粒子间的凝聚力较强,与树脂配合时一部分粒子不分散而表现出与粗大粒子相同的性能,配合于光反射板用多孔膜或电池用隔板膜中时,形成目标以上的大空孔,所以不优选。
本发明中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粒子用上述Microtrac FRA测定的最大粒径Da优选在Da≤20[μm]的范围,更优选在Da≤5[μm]的范围,特别是用于电池用隔板膜时进一步优选为Da≤3[μm]。
若最大粒径Da超过20μm,则由于例如配合于光反射板用多孔膜或电池用隔板膜中时,形成目标以上的大空孔,所以不优选。
另外,在用Microtrac FRA进行测定中所使用的介质,根据粒子的表面处理中所使用的表面处理剂适当选择,但是通常用显示亲水性的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时优选使用水,用显示疏水性的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时优选使用甲醇或乙醇。
此外,进行测定时,对于测定所用的水或甲醇-乙醇浆料,使用日本精机制作所制超声波分散机Ultra Sonic Generator US-300T进行前分散,300μA下照射60秒后进行测定。
本发明中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粒子通过氮吸附法得到的BET比表面积Sw优选为3≤Sw≤60[m2/g],更优选为5≤Sw≤20[m2/g]以下。
若BET式比表面积Sw超过60m2/g,则由于如上所述,空隙有减小的趋势,并且粒子易产生凝聚,从分散性方面考虑不优选,小于3m2/g时,由于一次粒子过大,例如配合于光反射板用多孔膜或电池用隔板膜中时形成目标以上的大空孔,所以不适合作为背光源装置或锂二次电池中所使用的粒子。
含有如上得到的表面处理无机粒子的多孔膜用填充剂,配合于各种树脂、特别是烯烃类树脂中,用于制造各种用途的多孔膜、特别是诸如光反射板或电池隔板的多孔膜。
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树脂,不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聚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或丙烯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等。
另外,用作光反射层用多孔膜时,从上述亮度的降低较少、经时更稳定、树脂本身具有柔软性、进而不易损害导光板、价格方面考虑,优选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其中更优选为聚丙烯。
此外,用作电池用隔板膜时,从赋予上述停止运转功能、电池制造时的操作性、价格方面考虑,优选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类树脂,其中更优选为聚乙烯。
对多孔膜用填充剂与这些树脂的配合比率不特别限定,根据树脂的种类或用途、所需的物性或成本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可以根据这些适当决定,但是通常相对于树脂100重量份为60~150重量份,优选为80~120重量份左右。
此外,在不阻碍本发明的多孔膜用填充剂的效果的范围,为了提高膜特性,可以添加脂肪酸、脂肪酰胺、亚乙基二硬脂酰胺、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等润滑剂,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等,进一步可以配合一般膜用树脂组合物中所使用的添加物,例如,润滑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中和剂、防雾剂、抗粘连剂、抗静电剂、增滑剂、着色剂等。
将本发明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和上述各种添加剂配合于树脂中时,通常用单轴或双轴挤出机、捏合机、班伯里密炼机等进行加热混炼,用T型模等制成片后,进行单轴或双轴拉伸制成具有微细孔的多孔膜的制品。
此外,也可以混炼后用T型模挤出或使用膨胀成型等公知的成型机进行制膜,对它们进行酸处理,溶解本发明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制成具有微细孔的多孔膜制品。
树脂的形状有:颗粒状、调整为任意粒径的粉末(微粒)状,分散粒子时,优选使用粉末状的树脂且使用被称为亨舍尔混合机、转鼓混合机、带式掺合器等公知的混合机的混合机进行混合。
本发明的多孔膜用填充剂,与颗粒状树脂使用时,与本发明之外的粒子相比,在树脂中的分散性等方面也表现出优异的物性,若与粉末状的树脂混合使用则特别优异,不仅如此,例如用亨舍尔混合机混合时,除了混合迅速的优点之外,还具有下述特征:在混合器的内壁面或搅拌、混合用的翼上的附着少;在混合器内部附着引起的变质树脂或凝聚物的产生也减少;混合的操作性优异以及后续步骤中在混炼挤出机中的滤网堵塞等的产生也较少等。
上述加热混炼机有各种机种或设定条件,原料的投入方法,除了考虑粒子在树脂中的分散之外,根据对树脂本身的MI值等的影响或成本适当决定。将本发明的多孔膜用填充剂配合于树脂中时,虽然考虑到这些来进行选择,但是优选将定量的用亨舍尔混合机等与适当的粒度范围的树脂粉末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投入双轴混炼机等混炼机的料斗中的方法。
也可以在混合与制膜期间,一旦制成被称为母炼胶的含有以本发明的多孔膜用填充剂为主的各种添加物的颗粒后,与无添加的树脂一起进行熔融、制膜。进一步根据需要,也可以重叠多个上述步骤中的T型模挤出机、或进行拉伸时导入贴合步骤制造多层膜,此外为了给上述膜赋予印刷适性,可以对膜表面实施等离子体放电等表面处理,涂布油墨接受层。
实施例
下文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另外,在下述记载中,只要不特别说明,%指的是重量%。
实施例1
对于以煤油为热源用流动槽式窑煅烧灰色致密质石灰石得到的生石灰,通过筛除去异物后溶解于水中制成消石灰浆,用旋风分离器等进一步除去异物或粗大粒子后使其与二氧化碳反应,然后重复进行被称为奥斯特瓦尔德熟化(オストワルド熟成)的从碳酸钙的粒子向水中的溶出和吸附,使粒子成长,得到含有BET比表面积为10m2/g的沉降制碳酸钙10%的水浆。
然后,作为表面活性剂(A),将相对于碳酸钙固体成分为3.3%的以下述所示组成另外制成的混合处理剂A1溶解于80℃的热水中制成表面活性剂(A)的水溶液,进一步作为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下文称为螯合化合物)(B),将相对于碳酸钙固体成分为0.9%的六偏磷酸钠(试剂1级)溶解于40℃的水中制成螯合化合物(B)的水溶液。
将先前得到的沉降制碳酸钙浆搅拌的同时调整到60℃,往其中依次添加上述螯合化合物(B)、表面活性剂(A),搅拌4小时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浆料。
对于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浆料用タナベウイルテツク(株)制高速倾析器和350目的筛除去异物和粗大粒子,进行脱水、干燥、粉碎,进一步用空气分级机将所得到的干粉分级,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
所得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D50为0.476μm、Dx为0.15μm、Da为1.635μm、Sw为9.3m2/g。
混合处理剂A1
硬脂酸钾  65%
软脂酸钠  20%
月桂酸钠  15%
实施例2
除了将表面活性剂(A)改变为硬脂酸钾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除了将表面活性剂(A)改变为月桂酸钠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除了将表面活性剂(A)改变为油酸钠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除了将表面活性剂(A)改变为松香酸钠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除了将表面活性剂(A)改变为月桂酸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7
除了将螯合化合物(B)改变为聚氯化铝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8
除了将螯合化合物(B)改变为聚丙烯酸钠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9
除了将螯合化合物(B)改变为氮川三乙酸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10
除了将螯合化合物(B)改变为羟基亚乙基二亚磷酸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11
除了将螯合化合物(B)改变为聚丙烯酸和马来酸共聚物(聚合比100∶80)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12
除了将表面活性剂(A)相对于碳酸钙的添加量改变为5%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13
除了将螯合化合物(B)相对于碳酸钙的添加量改变为2%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14~18
除了在BET比表面积为Swxm2/g时停止通过老化进行的粒子成长,将表面活性剂(A)、螯合化合物(B)的添加量分别改变为表2所示的值之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含有沉降制碳酸钙10%的水浆,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19
除了不进行反应后的老化,将表面活性剂(A)、螯合化合物(B)的添加量分别改变为20%、7%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20
除了将表面活性剂(A)改变为市售的肥皂(日本油脂制注册商标ノンサ一ルSK-1),将螯合化合物(B)改变为工业用六偏磷酸钠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另外,所使用的肥皂的代表性组成如下所示。
ノンサ一ルSK-1
软脂酸钾        27.4%
硬脂酸钾        65.6%
花生酸钾        1.4%
二十二烷酸钾    1.0%
肉豆蔻酸钾      2.0%
其它            2.6%
实施例21
根据日本特开平7-196316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制备1.5mol/L的碳酸钠溶液100L、1.35mol/L的氯化钙溶液100L、0.0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将该混合液和氯化钙溶液分别调整为16.0℃。
用200秒向搅拌下的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液200L中滴加氯化钙溶液100L,滴加结束180秒后,添加相当于通过反应理论上生成的碳酸钙的0.8wt%的量的六偏磷酸钠(试剂1级),进一步搅拌5分钟。
对于用六偏磷酸钠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碳酸钙浆料,用高速倾析器等重复脱水、稀释除去反离子和异物后调整为60℃,将相对于该碳酸钙固体成分为2.9%的混合处理剂A1溶解于80℃的热水中后添加到碳酸钙浆料中,搅拌4小时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浆料。
将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浆料干燥、粉碎,进一步用空气分级机将所得到的干粉分级,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22
除了使用焦炭作为热源,用竖窑煅烧灰色致密质石灰石,不进行除去异物的步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23
与白色糖晶质石灰石混合制成10%的浆料后,用湿式粉碎机ダイノ一ミルKB-20B对该浆进行湿式粉碎,得到BET比表面积为0.9m2/g的碳酸钙的水浆。
然后,将相对于碳酸钙固体成分为0.3%的混合处理剂A1溶解于80℃的热水中制成表面活性剂(A)的水溶液,进一步将相对于碳酸钙固体成分为0.1%的六偏磷酸钠(试剂1级)溶解于40℃的水中得到螯合化合物(B)的水溶液。
将先前得到的碳酸钙浆料搅拌同时调整到60℃,往其中依次添加上述螯合化合物(B)、表面活性剂(A),搅拌4小时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浆料。
对于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浆料用タナベウイルテツク(株)制高速倾析器和350目的筛除去异物和粗大粒子,进行脱水、干燥、粉碎,进一步用空气分级机将所得到的干粉分级,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实施例24
对液温调整为15℃的0.8mol/L的硫化钡溶液100L进行搅拌的同时,用400秒滴加调整为14.4℃的0.8mol/L的硫酸钠溶液100L,并混合生成硫酸钡。
然后,将相对于硫酸钡固体成分为1.2%的混合处理剂A1溶解于80℃的热水中制成表面活性剂(A)的水溶液,进一步将相对于硫酸钡固体成分为0.38%的六偏磷酸钠(试剂1级)溶解于40℃的水中得到螯合化合物(B)的水溶液。
将先前得到的硫酸钡浆料搅拌同时调整到60℃,往其中依次添加上述螯合化合物(B)、表面活性剂(A),搅拌4小时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浆。
对于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硫酸钡浆料用350目的筛除去异物和粗大粒子,进行脱水、干燥、粉碎,进一步用空气分级机将所得到的干粉分级,得到表面处理硫酸钡粉末。
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硫酸钡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除了不使用螯合化合物(B)作为处理剂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比较例2
除了不使用表面活性剂(A)作为处理剂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所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的各种物性如表1所示。
Figure G05843436820070620D000211
Figure G05843436820070620D000221
(表1)续3
  比较例1   比较例2
  表面活性剂(A)   表面活性剂A1   无
  添加量(%)   5   -
  螯合剂(B)   无   六偏磷酸钠
  添加量(%)   -   1.67
  无机粒子的BET              Swx   10   10
  平均粒径                   D50   1.382   0.422
  电子显微镜视野中的平均粒径 Dx   0.15   0.15
  粗大粒子                   Da   15.56   1.635
  BET式比表面积              Sw   8.9   9.3
实施例25~48;比较例3、4
向亨舍尔混合机中加入含有聚丙烯树脂(住友化学(株)制FS2011DG2、MI=2.0g/10min)100份、由实施例1~24和比较例1、2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构成的光反射多孔膜用填充剂110份以及硬脂酸钙1份,混合5分钟得到填充剂-树脂混合物。
通过排气型双轴挤出机将所得到的混合物加工成颗粒状。对于该颗粒物,使用装配有T型模的挤出机得到未拉伸片。在拉幅烘箱中于140℃的温度下将所得到的未拉伸片拉伸约7倍,得到180μm的多孔质拉伸膜。
在所得到的多孔质拉伸膜上用凹版辊涂布机以7μm的厚度涂布聚酯类热溶型粘合剂。75℃的温度下,在该涂布有粘合剂的多孔质拉伸膜上层压作为板状支撑体的厚度为20μm的铝膜,得到光反射板。此时的粘合强度为100g/cm2
对于如此得到的光反射板,进行总光线反射率、亮度不均匀、连续点灯时的色调变化(黄变)的测定、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总光线反射率通过算出根据JIS-Z-8701在波长40nm~700nm的范围测定的各波长的反射率的平均值求得。
进一步地,使用该光反射板进行下述高温环境试验(耐久试验),测定总光线反射率的变化率(%){[(耐久试验前的总光线反射率-耐久试验后的总光线反射率)/耐久试验前的总光线反射率]×100}。
高温环境试验(耐久试验)
将光反射板在83℃、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
亮度不均匀的评价使用如图1所示的24英寸型正下型的面光源显示装置。在相同的装置中,使用将由实施例25~48、比较例3~4得到的光反射板成型加工而成的面光源显示装置的光反射板4,在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冷阴极灯2、在正面设置有LCD盒3。
将其点灯,进行照射目视评价是否产生正面方向的亮度不均匀,以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均匀的亮度,无不均。
×:有不均。
连续点灯时的色调变化(黄变)评价中,使用アイ·ス一パ一UVテスタ一SUV-W13(岩崎电气(株)制),对于以照射强度90Mw/cm2点灯照射在距离光反射板的膜表面10cm位置设置的金属卤化物灯24小时后的膜的色调变化,使用比色计(S&Mカラ一コンピユ一タ、スガ试验机(株)社制),由试验前后测定的各指数值读出色差EH值(JIS-Z-8730),以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色调完全无变化,极其良好(EH<0.3)。
○:色调基本上无变化,是良好的(0.3≤EH<1)。
×:色调有变化,是不良的(EH≥1)。
综合评价
综合性评价上述评价,即,以最优异的为5,按下述5个等级进行评价。
5:极其优异。
4:优异。
3:良好。
2:稍差。
1:差。
Figure G05843436820070620D000261
Figure G05843436820070620D000271
Figure G05843436820070620D000281
(表2)续3
  比较例3   比较例4
  所使用的粒子   比较例1   比较例2
总光线反射率  耐久试验前  [%] 88.5 83
                耐久试验后  [%]   83.4   78.7
                变化率      [%]   5.76   5.18
  亮度不均匀                [-]   ×   ×
  色调变化⊿EH              [-]评价   0.94○   1.21×
  综合评价   1   1
实施例49~72、比较例5、6
制备以7∶3的比率混合聚乙烯树脂(三井化学制ハイゼツクスミリオン340M)和聚乙烯蜡(三井化学制ハイワツクス110P)而成的混合聚乙烯树脂,向亨舍尔混合机中以体积比3∶7的比率加入含有由实施例1~24和比较例1、2得到的表面处理碳酸钙粉末构成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和混合树脂,混合5分钟得到多孔膜用填充剂-树脂混合物。
对于所得到的混合物,用装配用T型模的东洋精机制双轴混炼机2D25W,进行熔融混炼和制膜,得到膜厚为80μm的膜。在拉幅烘箱中于110℃的温度下将所得到的膜在长度方向上拉伸约5倍,得到多孔质拉伸膜。
对于所得到的多孔膜用下述方法对各种物性进行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评价方法]
1)离子透过性
离子的透过性,通过以导电率测定在溶液中移动的Li离子进行评价。测定方法如下:在过滤试验等中所使用的过滤器支架和250ml漏斗之间夹着由本发明得到的多孔膜(预先切成47mm径)来替代滤纸或过滤器,并用夹具固定,插入装满有体积比为30∶35∶35的碳酸亚乙酯、乙基甲基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的混合溶液的1L吸滤瓶中后,进一步在漏斗中注入以1mol/L将作为电解质的LiPF6溶解于另外的该混合溶液中而成的电解液200ml,30分钟后测定吸滤瓶内的电解液的导电率,由此求得离子的透过性。导电率的值越大则离子的透过性越高越优异。
2)Gurley透气度(ガ一レ通気度)
根据JIS-P8117,用东洋精机制B型デンソメ一タ一测定仪测定多孔膜的Gurley值。Gurley透气度的值越小则气体或离子的透过性越高越优选。
3)平均细孔径
根据ASTM F316-86,用Perm-Porometer(PMI社制)通过泡点法测定平均细孔径。
4)膜厚
使用膜厚计进行测定。若膜厚小则对离子的透过性有利,但是由于两极间的绝缘性或击穿强度变弱,优选维持优异的离子透过性的同时具有较厚的膜厚。
5)综合评价
综合性评价上述评价,即,以最优异的为5,按下述5个等级进行评价。
5:极其优异。
4:优异。
3:良好。
2:稍差。
1:差。
Figure G05843436820070620D000311
Figure G05843436820070620D000321
(表3)续3
  比较例5   比较例6
  所使用的粒子   比较例1   比较例2
  离子透过性   [μS/cm]   400   360
  Gurley透气度 [sec./100cc]   220   400
  平均细孔径   [μm]   0.123   0.146
  膜的厚度     [μm]   44   46
  综合评价   1   1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容易与树脂混合且在树脂中的分散性优异,例如,可以提供作为液晶显示装置或照明装置的光反射板有用的多孔膜、作为电池的电极间的隔板有用的多孔膜。

Claims (12)

1.一种多孔膜用填充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相对于无机粒子,用0.1~20重量%的表面活性剂(A)和0.05重量%以上的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B)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粒子,其满足下述粒度特性:筛上累积平均粒径D50、平均粒径Dx、最大粒径Da和BET比表面积Sw:
0.3≤D50≤1.5μm
0.02≤Dx≤0.6μm
Da≤20       μm
3≤Sw≤60    m2/g
其中,
D50:用Leeds & Northrup公司制Microtrac FRA测定的筛上累积平均粒径μm;
Dx: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进行倍率20000倍的观测,任意选择100个粒子,从最大和最小的粒子分别除去20个粒子后的剩余粒子的平均粒径μm;
Da:用Leeds & Northrup公司制Microtrac FRA测定时显示的最大粒径μm;
Sw:通过氮吸附法得到的BET式比表面积m2/g。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粒子为碳酸钙或硫酸钡。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A)为脂肪酸盐。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A)具有C原子数为16以上的直链脂肪酸盐含量为50~98重量%、C原子数为10~14的直链脂肪酸盐含量为1.5~50重量%的组成。
5.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其特征在于,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B)的缩合磷酸为环状缩合磷酸或偏磷酸。
6.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膜用填充剂,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无机粒子,对碱土金属具有螯合能力的化合物(B)为0.05~7重量%。
7.一种多孔膜,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膜用填充剂。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膜的树脂为聚烯烃类树脂。
9.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多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膜用于光反射。
10.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多孔膜,其特征在于,其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或照明装置的光反射板。
11.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多孔膜,其特征在于,其用于电池电极间的隔膜。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锂二次电池。
CN2005800434368A 2004-12-17 2005-12-09 多孔膜用填充剂及配合有该填充剂的多孔膜 Active CN1010804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65544A JP5027385B2 (ja) 2004-12-17 2004-12-17 多孔質フィルム用填剤及び該填剤を配合してなる多孔質フィルム
JP365544/2004 2004-12-17
JP2005089057A JP5100972B2 (ja) 2005-03-25 2005-03-25 光反射多孔質フィルム用填剤及び該填剤を配合してなる光反射多孔質フィルム
JP089057/2005 2005-03-25
PCT/JP2005/022649 WO2006064729A1 (ja) 2004-12-17 2005-12-09 多孔質フィルム用填剤及び該填剤を配合してなる多孔質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0453A CN101080453A (zh) 2007-11-28
CN101080453B true CN101080453B (zh) 2011-09-28

Family

ID=36670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34368A Active CN101080453B (zh) 2004-12-17 2005-12-09 多孔膜用填充剂及配合有该填充剂的多孔膜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27385B2 (zh)
CN (1) CN1010804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5663B2 (ja) * 2006-02-01 2013-10-02 丸尾カルシウム株式会社 多孔質樹脂フィルム用微孔形成剤及び、これを配合してなる多孔質樹脂フィルム用組成物
WO2010029994A1 (ja) 2008-09-12 2010-03-18 日本バイリーン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5079144B2 (ja) * 2010-01-29 2012-11-21 丸尾カルシウム株式会社 樹脂用表面処理炭酸カルシウムフィラー及び該フィラーを含有してなる樹脂組成物
SI2537806T1 (sl) 2010-02-15 2020-02-28 Shiraishi Kogyo Kaisha, Ltd. Površinsko obdelan kalcijev karbonat in sestavek smole v obliki paste, ki ga vsebuje
US9422419B2 (en) * 2012-05-08 2016-08-23 Maruo Calcium Co., Ltd. Surface-treated calcium carbonate filler, and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filler
JP2014074143A (ja) * 2012-10-05 2014-04-24 Asahi Kasei E-Materials Corp ポリオレフィン微多孔膜
JP6279479B2 (ja) * 2012-10-31 2018-02-14 旭化成株式会社 多層多孔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非水電解液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US9711771B2 (en) * 2013-09-18 2017-07-18 Celgard, Llc Porous membranes filled with nano-particles, separators, batteries, and related methods
JP6174453B2 (ja) * 2013-10-28 2017-08-02 帝人フィルム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05980310B (zh) * 2014-02-28 2018-11-06 丸尾钙株式会社 树脂用碳酸钙填料以及含有该填料的树脂组合物
KR20170044498A (ko) * 2015-10-15 2017-04-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기공형성 입자를 포함하는 미다공막,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기 화학 전지
JP7338929B1 (ja) 2023-05-30 2023-09-05 丸尾カルシウム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炭酸カルシウムフィラー、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2499B2 (ja) * 1986-05-09 1994-11-16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充填材用炭酸カルシウ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8269220A (ja) * 1995-02-02 1996-10-15 Kao Corp 多孔性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JP2637389B2 (ja) * 1995-11-10 1997-08-06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多孔性フィルム又はシート
JP2000256494A (ja) * 1999-03-11 2000-09-19 Tokuyama Corp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多孔質フィルム
JP2001072890A (ja) * 1999-09-06 2001-03-21 Maruo Calcium Co Ltd 表面処理炭酸カルシウム、及び多孔性フィルム用樹脂組成物、並びに多孔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01151917A (ja) * 1999-11-29 2001-06-05 Mitsui Chemicals Inc 多孔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080625A (ja) * 2000-09-07 2002-03-19 Mitsui Chemicals Inc 多孔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34760A (ja) * 2001-05-18 2003-02-07 Maruo Calcium Co Ltd 表面処理重質炭酸カルシウ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表面処理重質炭酸カルシウムを配合してなる樹脂組成物
JP3897543B2 (ja) * 2001-06-01 2007-03-28 丸尾カルシウム株式会社 樹脂用表面処理無機フィラー及びこれを配合した樹脂組成物
JP2005290054A (ja) * 2004-03-31 2005-10-20 Maruo Calcium Co Ltd 重質炭酸カルシウムからなる合成樹脂添加剤及びこれを含有してなる合成樹脂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027385B2 (ja) 2012-09-19
CN101080453A (zh) 2007-11-28
JP2006169421A (ja) 200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80453B (zh) 多孔膜用填充剂及配合有该填充剂的多孔膜
CN101379120B (zh) 多孔树脂膜用微孔形成剂及配合其的多孔树脂膜用组合物
KR101208339B1 (ko) 다공질 필름용 충전제 및 이 충전제를 배합하여 이루어지는다공질 필름
CN102712788B (zh) 树脂用表面处理碳酸钙填充剂及含有该填充剂的树脂组合物
CN103476846B (zh) 树脂用碳酸钙填料、其制造方法及包含该填料的树脂组合物
US10738194B2 (en) Composite pigments containing calcium phosphate and method for their manufacture
CN101636350A (zh) 石膏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US9926428B2 (en) Calcium carbonate filler for resin and resin composition including said filler
JP2006265472A (ja) 光反射多孔質フィルム用填剤及び該填剤を配合してなる光反射多孔質フィルム
JP3981335B2 (ja) バックライト用光拡散性合成樹脂フィルムに用いられる光拡散剤及び該光拡散剤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用光拡散性合成樹脂フィルム
CN1319489A (zh) 模塑制品
JPH0689160B2 (ja) 白色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トフイルム
Melato et al. Effect of Ho3+ concentration on the structure, morphology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Ba0. 5Mg0. 5Al2O4 nanophosphor
JP2009263224A (ja) コロイド炭酸カルシウム填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填剤を配合してなる樹脂組成物
JP2005290054A (ja) 重質炭酸カルシウムからなる合成樹脂添加剤及びこれを含有してなる合成樹脂組成物
CN101375217B (zh) 调色剂用外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23947A (zh) 氢氧化镁组合物、其制造方法、以及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品
JP3146139B2 (ja) 光拡散用プラスチック添加剤及び光拡散用プラスチック組成物
TWI394783B (zh) A filler for a porous film, and a porous film having the filler
CN101915948A (zh) 光扩散构造体
WO2001042139A1 (fr) Production de carbonate de calcium de forme cubique
Li Plastic UV radiation protection operating by stokes e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