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2907A -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用于编织针织物的编织程序以及针织物 - Google Patents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用于编织针织物的编织程序以及针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2907A
CN101072907A CNA2005800421264A CN200580042126A CN101072907A CN 101072907 A CN101072907 A CN 101072907A CN A2005800421264 A CNA2005800421264 A CN A2005800421264A CN 200580042126 A CN200580042126 A CN 200580042126A CN 101072907 A CN101072907 A CN 101072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knitting
braiding
trim ring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21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2907B (zh
Inventor
冈本一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72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2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2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29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46Upper torso garments, e.g. sweaters, shirts, leotar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1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narrowing or widening to produce fully-fashioned goo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22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special provision for commencing goods, e.g. with non-run e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进行线圈折回编织后进行压圈处理的情况下,能够不在针织物上产生凸起,使充分的下拉力作用在针织物的同时进行线圈折回编织,从而能够编织成所希望的形状。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横机在线圈折回编织后施行压圈处理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该横机,至少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的至少前后一对的针床,前后针床中的至少一方可左右转移,并且能够在前后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进行通过线圈折回编织减少编织宽度的编织时,反复进行如下的工序: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喂纱而进行规定线圈横列数的线圈折回编织后,从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不同的压圈处理用喂纱口喂纱,从而对在编织宽度端部不形成线圈而保持在织针上的至少1个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Description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用于编织针织物的编织程序以及针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线圈折回编织后施行压圈处理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用于在横机中编织这种针织物的编织程序以及针织物。
背景技术
作为进行线圈折回编织后,在进行该线圈折回编织的部分施行压圈处理的针织物,例如可列举在针织套衫等的衣服中,在身片的肩部分形成落肩部的情况。
在身片的肩部分形成落肩部的情况下,首先通过线圈折回编织使编织宽度逐渐变窄而对前身片的左右的肩部分和后身片的肩部分进行编织。此时的线圈折回编织,由于通常在身片形成领口,因而领口形成部分也对线圈进行收针。因此,进行线圈折回编织时,编织宽度的领口侧端部和袖笼侧端部的线圈在每次编织宽度减少时,依次保持在休止针上。线圈折回编织结束后,将保持在休止针上的肩部分的线圈,从袖笼侧端部依次进行压圈处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表2002-66722号公报
如上所述,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期间,未编织的线圈从编织宽度的端部保持在休止的织针上。
然而,要使落肩部的角度变大或领口变大时,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线圈横列数变多。这样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编织线圈横列数变多时,针织物由于从编织宽度端部将线圈保持在休止针上,因而保持在休止针上的线圈数变得越多,下拉力就越难以作用在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针织物部分。其结果,针织物不会向针织机的齿口下方下降,有时在编织中产生针织物的凸起,从而不能进行编织。
特别是,在编织前身片肩部分的情况下,由于还形成领口,因而各肩部分以使线圈从编织宽度两端部保持在休止针上的方式进行线圈折回编织。即,进行肩部分针织物的线圈折回编织的部分,朝向编织宽度中央部分依次变窄,在编织宽度两端部保持在休止针上的状态的部分变多。如此针织物处于在编织宽度两端侧保持在休止针上的状态时,与仅有编织宽度一端侧保持在休止针上的情况相比,下拉力更难以作用在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针织物部分。
如此,在以往,线圈折回编织的编织线圈横列数变多时,由于产生针织物的凸起而不能进行编织,因而不能编织成图5的双点划线100表示的理想的肩部分形状。因此,如图5的实线200所示,必须要减少线圈折回编织的编织线圈横列数,且产生不能得到足够大的领口或落肩部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以及用于在横机进行编织的编织程序是鉴于以上情况开发的,其目的在于,在进行线圈折回编织后进行压圈处理的情况下,能够不在针织物上产生凸起,使充分的下拉力作用在针织物上的同时进行线圈折回编织,从而能够编织成所希望的形状。
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是使用横机在线圈折回编织后施行压圈处理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该横机,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的至少前后一对的针床,前后针床中的至少一方可左右转移,并且能够在前后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
本发明的线圈折回编织后施行压圈处理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复进行如下的工序: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喂纱而进行规定线圈横列数的线圈折回编织后,从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不同的压圈处理用喂纱口喂纱,从而对在编织宽度端部不形成线圈而保持在织针上的至少1个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在本发明中,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纱线和进行压圈处理的纱线分别通过不同的喂纱口喂纱而进行线圈折回编织和压圈处理。反复进行如下动作而编织针织物:每次进行规定线圈横列数的线圈折回编织时,对在编织宽度端部不形成线圈而保持在织针上的线圈中的至少1个线圈进行压圈处理。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全部编织线圈横列数的编织结束后,对保持在织针上的全部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以上的编织方法,优选的是,将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全部编织线圈横列数至少分为2个线圈横列组,每次编织由各线圈横列组设定的线圈折回编织线圈横列数时,对在编织宽度端部不形成线圈而保持在织针上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全部编织线圈横列数,例如在前身片的左右肩部分编织落肩部的情况下,指从前身片的右侧或左身片部分上的袖笼与袖子的接合结束的位置至成为肩部分顶部的肩的领口侧端部进行线圈折回编织所需的编织线圈横列。
将全部编织线圈横列数至少分为2个线圈横列组,例如在全部编织线圈横列数有8线圈横列的情况下,指以每4线圈横列分为2组或以每2线圈横列分为4组,或分为2线圈横列、4线圈横列、2线圈横列。该分组,不必分为全部相同的线圈横列数,也可以将线圈横列设定得各自不同。
例如全部编织线圈横列数为8线圈横列且线圈横列组有4组的情况下,从起针侧的线圈横列组开始,每进行2线圈横列线圈折回编织,对在编织宽度端部、例如前身片的装袖侧端部没有形成线圈而保持在织针上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从而从织针释放线圈。
由此,在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由于通过线圈折回编织减少编织宽度的同时依次对休止状态的编织宽度端部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而从织针释放线圈,因而能够防止在线圈折回编织中产生针织物的凸起。
然而,压圈处理,也可以对线圈折回编织后在编织宽度端部不形成线圈而保持在织针上的至少1个线圈,从压圈处理用喂纱口喂纱而直接进行压圈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对保持在休止针上的线圈,从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不同的压圈处理用喂纱口重新喂纱,同时进行压圈处理。
并且,压圈处理,对于线圈折回编织后在编织宽度端部不形成线圈而保持在织针上的至少1个线圈,也可以紧接其之后从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和压圈处理用喂纱口不同的喂纱口喂纱而形成作为调整用线圈的新线圈,对该新线圈从压圈处理用喂纱口喂纱而进行压圈处理。
在本发明中,通过线圈折回编织时的集圈,即使在1根休止针上保持有2个线圈的情况下,通过与保持在休止针上的所述线圈连续而形成新线圈,成为这些旧线圈被新线圈从织针拂落,在织针上保持有该1个新线圈的状态。
本发明中,不仅对保持有上述双重线圈的织针,对于保持有通过线圈折回编织形成的1个线圈的织针,也形成与旧线圈连续的新线圈,并对所述新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编织方法,进行如下的编织:在线圈折回编织中使用的纱线、用于形成调整用线圈的纱线以及用于压圈处理的纱线从不同的喂纱口喂纱,紧接着对应各处理更换纱线的同时进行线圈折回编织而编织出的线圈(保持线圈),形成用于对齐线圈的调整用线圈(上述新线圈),并对调整用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通过线圈折回编织形成的线圈上形成作为调整用线圈的新线圈,并对所述新线圈进行压圈处理,因而能够形成大小均匀的压圈连续的状态,能够形成外观美观的压圈。因此,与在通过线圈折回编织在休止针上保持有集圈引起的双重线圈的状态下进行压圈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压圈状态整体上均匀,能够使外观美观。
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不限于针织套衫、开襟绒线衫,只要是线圈折回编织后进行压圈处理的针织物,也可以适用于短裤等其他衣服,不限于对筒状针织物进行编织的情况,在单层针织物,例如单独编织前后的身片的情况下也可以适用本发明。本发明的编织方法中的压圈处理,可以适用于仅在编织宽度一侧进行线圈折回编织后进行压圈处理的情况、在编织宽度的两侧进行线圈折回编织后,在一侧或两侧进行压圈处理的情况等。
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使内置计算机的横机根据以下指令在线圈折回编织后施行压圈处理的编织针织物的程序,使用该程序以横机编织针织物,该横机,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的至少前后一对的针床,前后针床中的至少一方可左右转移,并且能够在前后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
本发明的编织程序,包括线圈折回编织设定指令、组设定指令、编织指令。线圈折回编织设定指令,输出用于设定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全部编织线圈横列数的指令。组设定指令,输出将线圈折回编织的全部编织线圈横列数至少分为2个线圈横列组的指令。编织指令,输出如下的指令: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喂纱,每次编织在各线圈横列组中设定的线圈折回编织线圈横列数时,从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不同的压圈处理用喂纱口喂纱,从而对在编织宽度端部不形成线圈而保持在织针上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并且,在编织程序中,还包括输入与用户设计的编织图案各部分对应的形状和尺寸而记录编织图案的指令。并且,还包括根据所记录的编织图案,选择压圈处理、放针、收针、线圈折回编织等编织方式的选择指令。
该编织程序在CAD装置中生成,并使该生成的程序存储在磁盘等记录介质中。然后,由内置于横机中的计算机读取该记录介质,通过该程序所执行的各指令,使横机的各机构驱动而编织针织物。
CAD装置,例如包括以下单元和存储器。输入单元,输入用户设计的编织图案的形状和尺寸。用于记录由输入单元输入的针织物的形状和尺寸的存储器。存储有进行编织所需的压圈处理、放针、收针、线圈折回编织等编织方式的存储器。程序生成单元,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编织图案选择用于编织针织物的编织方式,并根据编织图案生成以横机编织针织物的编织程序。输出单元,将该程序输出到记录介质。
在此,所谓编织图案,例如在编织针织套衫的情况下,指前身片、后身片、左右的袖子的形状,分别将所述前身片、后身片、左右的袖子称为零件。
通过本发明的编织程序的编织指令使横机进行编织驱动,从而即使在进行线圈折回编织,并在进行该线圈折回编织后施行压圈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自动地编织出不会产生针织物的凸起,外观形状美观的针织物。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编织方法,由于通过线圈折回编织减少编织宽度的同时对休止状态的编织宽度端部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从而能够从织针逐渐释放线圈。因此,即使线圈折回编织的全部编织线圈横列数较多,也能够防止在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部分产生凸起。
特别是,通过将本发明的编织方法应用于前身片肩部分的编织中,不会在编织中产生针织物的凸起,能够将领口编织得较大,也能够将落肩部编织成所希望的形状。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编织程序以横机编织针织物,可以不在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针织物部分产生凸起而自动地编织针织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针织物品的零件平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针织品肩部分的编织顺序的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针织品左前身片的肩部分的编织工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针织物的左前身片肩部分的编织工序图。
图5是表示现有的针织物肩部分的编织状态以及理想的编织状态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针织套衫  2a前身片  2b后身片  21下摆部  22侧边部23袖笼部  24肩线部  25领口部  26落肩编织部  27落肩编织部  3左袖  4右袖  31、41袖口部分  100肩部分的理想状态200现有的肩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首先,根据图1至图3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利用所谓的双针床的横机制作针织品,该双针床的横机,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的针床,后针床可左右转移,并且能够在前后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
双针床的横机,在编织筒状的针织品的情况下,在前后的各针床分别利用每隔一个针来进行编织。例如,以前针床的奇数号的针为主,用于编织前身片、袖子的前针织物部等针织品的前侧部分的针织物;以后针床的偶数号的针为主,用于编织后身片、袖子的后针织物部等针织品的后侧部分。
在使用双针床横机的情况下,在编织前侧针织物部时,使后侧针织物部附属于后针床的针,相反地,在编织后侧针织物部时,使前侧针织物部附属于前针床的针,在使前后针织物重叠的状态下编织针织物,从而能够始终确保用于使前后的针织物部移圈至各自相对的针床上的空针。
通过使用所述空针,能够编织凹凸、吊袜带、罗纹等正面线圈和反面线圈混合存在的组织花纹,或者能够使袖子、身片的线圈向线圈横列方向移动而彼此接合。
并且,在使用双针床的横机时,也可以在前后针床的一方或双方的上侧设置移圈底脚片床而编织针织物,在所述移圈底脚片床上并列设置有移圈底脚片。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双针床横机编织针织品,本发明也可以利用由上部前针床、下部前针床、上部后针床以及下部后针床组成的四针床的横机进行编织。
在使用四针床的横机的情况下,例如,使针织物的前侧部分附属于下部前针床,使针织物的后侧部分附属于下部后针床。然后,将上部后针床作为编织前侧部分的针织物时的空针而在前侧部分的针织物的移圈以及反面线圈的形成等中使用,将上部前针床作为编织后侧部分的针织物时的空针而在后侧部分的针织物的移圈以及反面线圈的形成等中使用。
本实施方式,利用上述双针床的横机,对构成针织品的身片部、袖部进行编织,以使其成为无缝的连续筒状。
图1是针织物的针织套衫1的身片部、袖部的零件平面图。图2表示编织针织套衫的肩部分时的编织状态。图3表示本发明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
在本实施方式编织的针织套衫1是具有圆领口的长袖类型的针织套衫,其包括前身片2a、后身片2b、右袖4、左袖3。如图1所示,前身片2a和后身片2b,包括下摆部21、侧边部22、袖笼部23、肩线部24、领口部25。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身片2a和后身片2b,在图1中,在开始形成领口部25的位置即点B、b的上方的形状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身片部分中,前身片2a和后身片2b被编织成筒状,左右的袖子3、4也被编织成筒状。包括本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表示身片、袖子的左右的用语,例如,左袖3、右袖4等的右和左,以穿着针织套衫1状态下的穿衣者作为基准。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针织套衫1的编织顺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身片2b、右袖4和左袖3的后针织物部,主要使用后针床上的偶数号的针进行编织。前身片2a、右袖4和左袖3的前针织物部,主要使用前针床上的奇数号的针进行编织。
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将针织套衫1中的前身片2a、后身片2b以及袖子3、4的编织组织设为平针组织的素织物,将前身片2a、后身片2b的下摆部21和袖子3、4的袖口部分31、41设为罗纹组织。但前身片2a、后身片2b和右袖4、左袖3,也可以设为提花或罗纹等组织花纹的组织。
首先,为了编织身片和编织左右的袖子而准备3个喂纱口,从各喂纱口向针床的针供给针织纱,从而编织右袖、身片、左袖的3个筒状体。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前身片2a、后身片2b,从下摆以筒状编织至开始与袖子接合的位置(A、a)。左袖3和右袖4,从袖口以筒状编织至开始与身片接合的位置(F、f)。然后,身片和袖子在身片的点A和左袖3的点F、身片的点a和右袖4的点f开始接合,身片2a、2b和左袖3、右袖4结合而成为1个筒状体。
身片的袖笼部23,从侧边部22的上端部(图1的A、a位置)形成至作为肩线部24的端部的点(C、c)。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袖笼部23的点B和左袖3的点G,接合袖笼部23的点b和右袖4的点g。然后,接合袖笼部23的点C和左袖3的点H,接合袖笼部23的点c和右袖4的点h,从而完成身片部和袖部之间的接合。
前身片2a的肩线部24,从袖笼部23的上端部(图1的C、c位置)朝向领口部25形成。肩线部24沿着穿着针织物时的肩线而形成。前身片2a的肩线部24,由于在肩部分形成三角形状的落肩编织部26,从而可形成从领口侧朝向袖子侧向下方倾斜的状态。
后身片2b也同样,如图1所示,肩线部24从袖笼部23的上端部(图1的C、c位置)朝向领口部25形成。后身片2b的肩线部24,由于在肩部分形成梯形状的落肩编织部27,从而能够与前身片2a同样地形成从领口侧朝向袖子侧向下方倾斜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身片和袖子的接合结束后,如图2所示,首先通过线圈折回编织方式对后身片2b的落肩编织部27进行编织。此时的线圈折回编织,使形成肩线部24的线圈保持在后针床的休止针上。
接着,通过线圈折回编织方式对前身片2a左侧的落肩编织部26进行编织,该左侧的落肩编织部26的编织结束后,同样通过线圈折回编织方式对右侧的落肩编织部26进行编织。在本实施方式中,编织所述左右的落肩编织部26时,通过本发明的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同时进行压圈处理的编织方法进行编织。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后身片的领口部的编织宽度宽,因而在后身片即使把落肩部的线圈保持在针上,也不易产生针织物的凸起,从而对于后身片,本发明的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同时进行压圈处理的编织方法不适用。但也可以同时编织后身片和前身片的左右的落肩编织部,对于前后针织物,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同时进行压圈处理的编织方法。
具体根据图3,说明其编织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对左侧的落肩编织部26进行说明,右侧的落肩编织部26也左右对称地进行相同编织。在图3中,仅表示前身片2a的编织工序,省略了前身片和后身片的前后肩线部的线圈的接合、压圈的动作,对于省略的动作,可利用各种公知的编织方法。并且,在图3的下部表示的字母表示前针床的针,左侧数字表示步骤。
落肩编织部26的编织中,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1)喂纱,从袖笼部23的上端部(图1的C、c位置)至领口部25的位置(织针x)编织1线圈横列(步骤1)。接着,折回而在领口侧端部的织针y进行集圈后编织至织针g(步骤2),折回而在织针f进行集圈后,编织至织针w(步骤3)。至此形成第一线圈横列组。
进行第一线圈横列组的线圈折回编织后,使用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1)以外的另一压圈处理用喂纱口(2)重新从织针a喂纱,从保持在织针a上的线圈至保持在织针h上的线圈进行压圈(步骤4)。通过步骤4的压圈处理,保持在织针a至h的线圈从织针释放。
直到织针h的压圈结束时,使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1)喂纱的纱线进折回,在领口侧的织针x进行集圈而编织至织针j(步骤5),折回而在织针i进行集圈后,编织至织针v(步骤6)。该2线圈横列的线圈折回编织成为第二线圈横列组。
进行第二线圈横列组的线圈折回编织后,紧接着刚才的压圈处理从压圈处理用喂纱口(2)喂纱,并且对从保持在织针i上的线圈至保持在织针k上的线圈进行压圈(步骤7)。
之后,反复进行步骤5至步骤7的工序,即,在肩线部的形成结束之前,反复进行如下的动作:每次进行2线圈横列线圈折回编织时进行3线圈的压圈处理。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线圈横列组在进行3线圈横列的线圈折回后进行8线圈的压圈处理,从第二线圈横列组开始每次进行2线圈横列的线圈折回时进行3线圈的压圈处理,从而能够使编织宽度端部的线圈逐渐从织针释放。通过这样编织,向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针织物部分作用有充分的向下的下拉力,可防止针织物的凸起。其结果,能够编织得使领口变大,落肩部的倾斜度也变大。
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通过线圈折回编织保持在织针上的线圈直接进行压圈。也可以如图4所示,不通过线圈折回编织形成线圈而在保持在织针上的线圈上接着形成新线圈,之后对该新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具体来说,这种情况下的落肩编织部26的编织,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1)喂纱,从袖笼部23的上端部(图1的C、c位置)至领口部25的位置(织针x)编织1线圈横列(步骤1)。接着,折回而在领口侧端部的织针y进行集圈后,编织至织针g(步骤2),折回而在织针f进行集圈后,编织至织针w(步骤3)。至此形成第一线圈横列组。
进行第一线圈横列组的线圈折回编织后,使用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1)以外的另一线圈调整用喂纱口(3)从织针a喂纱,从而与保持在织针a至织针e上的线圈连续而形成新线圈(步骤4)。对织针a再使用另一压圈处理用喂纱口(2)重新进行喂纱而从保持在织针a上的线圈至保持在织针c上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步骤5)。通过步骤5的压圈处理,保持在织针a至c的线圈从织针释放。
直到织针c的压圈处理结束时,使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1)喂纱的纱线折回并在领口侧的织针x进行集圈后,编织至织针j(步骤6),折回而在织针i进行集圈后,编织至织针v(步骤7)。
该2线圈横列的线圈折回编织成为第二线圈横列组。进行第二线圈横列组的线圈折回编织后,与刚才新形成的线圈连续,并与保持在织针f至织针h上的线圈接续而从线圈调整用喂纱口(3)喂纱,从而形成新线圈(步骤8)。紧接着刚才的压圈处理,对从保持在织针d上的线圈至保持在织针f上的线圈,从压圈处理用喂纱口(2)喂纱的同时进行压圈处理(步骤9)。
之后,反复进行步骤6至步骤9的工序,即,反复进行如下动作直到肩线部的形成结束:每次进行2线圈横列线圈折回编织时在保持在织针上的线圈上新形成3个线圈,并且从保持在织针上的编织宽度端部的线圈开始进行3线圈的压圈处理。
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横列组,在3线圈横列的线圈折回编织后,即将进行集圈之前保持着的线圈上紧接着形成新线圈。从之后的第二线圈横列组开始,每次进行2线圈横列的线圈折回编织时直到即将进行集圈之前新形成3个线圈,并对所述新线圈以剩下2线圈的方式进行压圈处理。这样,通过形成新线圈而进行压圈处理,从而能够使压圈线圈的状态(形状、大小)成为全部均等连续的状态。其结果,能够防止针织物的凸起,并且能够使外观更加美观,且可以从织针释放编织宽度端部的线圈而进行线圈折回编织。另外,对新线圈的压圈处理,也可以以使新线圈剩余一个的方式进行压圈处理。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用于线圈折回编织的纱线、用于形成调整用线圈的纱线以及用于压圈处理的纱线从不同的喂纱口喂纱,紧接着通过线圈折回编织编织出的线圈(保持线圈),形成用于对齐线圈调整用线圈(上述新线圈),从而形成调整用线圈进行压圈处理后得到的落肩编织部26。
并且,上述各实施方式,生成用于进行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编织方法的编织程序,通过该编织程序由针织机进行编织。在本实施方式中,编织程序在CAD装置中生成,使该生成的程序存储在磁盘等记录介质中。然后,由内置于横机中的计算机读取该记录介质,通过该程序所执行的编织指令,使横机的各机构驱动而编织针织物。
CAD装置具有如下的单元和存储器。输入单元,输入用户设计的编织图案的形状和尺寸。用于记录由输入单元输入的针织物的形状和尺寸的存储器。存储有进行编织所需的压圈处理、放针、收针、线圈折回编织等编织方式的存储器。程序生成单元,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编织图案选择用于编织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并根据编织图案生成使横机编织针织物的编织程序。输出单元,将该程序输出到记录介质。
在程序生成单元中,生成记录编织图案的指令、选择编织方法的选择指令、线圈折回编织设定指令、组设定指令、进行压圈处理的编织指令、选择编织方法的选择指令的程序。
记录编织图案的指令,在输入与用户设计的编织图案各部分对应的形状和尺寸时,根据该输入数据记录编织图案。
选择编织方式的选择指令,选择压圈处理、放针、收针、线圈折回编织等编织方法以编织出记录的编织图案。
线圈折回编织设定指令,在线圈折回编织后进行压圈处理的情况下,设定根据编织图案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全部编织线圈横列数。
组设定指令,将所设定的线圈折回编织的全部编织线圈横列数分为至少2个线圈横列组。
进行压圈处理的编织指令,以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喂纱,每次编织在各线圈横列组设定的线圈折回编织线圈横列数时,从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不同的压圈处理用喂纱口喂纱,从而对在编织宽度端部不形成线圈而保持在织针上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内置于横机中的计算机从记录有编织程序的记录介质读取编织指令,在该横机中根据编织指令编织针织物。通过这样进行编织,能够自动地编织出不会产生针织物的凸起、领口变大、落肩部的倾斜角度也变大的穿着时的外观美观的针织物。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编织方法和编织程序,适合于使用横机通过无缝制方式编织具有落肩部且领口较大的针织物的情况。

Claims (6)

1.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横机在线圈折回编织后施行压圈处理,该横机,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的至少前后一对的针床,前后针床中的至少一方可左右转移,并且能够在前后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其特征在于,进行通过线圈折回编织减少编织宽度的编织时,反复进行如下的工序: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喂纱而进行规定线圈横列数的线圈折回编织后,从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不同的压圈处理用喂纱口喂纱,从而对在编织宽度端部不形成线圈而保持在织针上的至少1个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全部编织线圈横列数至少分为2个线圈横列组,每次编织在各线圈横列组设定的线圈折回编织线圈横列数时,对在编织宽度端部不形成线圈而保持在织针上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圈处理,对线圈折回编织后在编织宽度端部不形成线圈而保持在织针上的线圈,从压圈处理用喂纱口喂纱而直接进行压圈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圈处理,紧接着线圈折回编织后在编织宽度端部不形成线圈而保持在织针上的至少1个线圈,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和压圈处理用喂纱口以外的喂纱口喂纱而形成作为调整用线圈的新线圈,对该新线圈从压圈处理用喂纱口喂纱而进行压圈处理。
5.一种编织程序,其中,使内置计算机的横机根据以下指令在线圈折回编织后施行压圈处理而编织针织物:
线圈折回编织设定指令,设定进行线圈折回编织的全部编织线圈横列数;
组设定指令,将线圈折回编织的全部编织线圈横列数至少分为2个线圈横列组;
编织指令,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喂纱,每次编织在各线圈横列组设定的线圈折回编织线圈横列数时,从与线圈折回编织用喂纱口不同的压圈处理用喂纱口喂纱,从而对在编织宽度端部不形成线圈而保持在织针上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所述横机,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的至少前后一对的针床,前后针床中的至少一方可左右转移,并且能够在前后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
6.一种针织物,使用横机进行编织,该横机,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的至少前后一对的针床,前后针床中的至少一方可左右转移,并且能够在前后针床间进行线圈的移圈,其特征在于,紧接着通过线圈折回编织方式编织出的线圈,新形成用于对齐线圈的调整用线圈,对调整用线圈进行压圈处理,在线圈折回中使用的纱线和用于形成调整用线圈的纱线以及压圈处理用纱线是从不同的喂纱口喂纱的纱线。
CN2005800421264A 2004-12-09 2005-12-05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29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7334/2004 2004-12-09
JP2004357334A JP4336298B2 (ja) 2004-12-09 2004-12-09 編地の編成方法、編地を編成させるための編成プログラム
PCT/JP2005/022319 WO2006062068A1 (ja) 2004-12-09 2005-12-05 編地の編成方法、編地を編成させるための編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編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2907A true CN101072907A (zh) 2007-11-14
CN101072907B CN101072907B (zh) 2012-01-25

Family

ID=36577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212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2907B (zh) 2004-12-09 2005-12-05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693599B2 (zh)
EP (1) EP1829996B1 (zh)
JP (1) JP4336298B2 (zh)
KR (1) KR101172341B1 (zh)
CN (1) CN101072907B (zh)
WO (1) WO2006062068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6560A (zh) * 2009-12-04 2011-06-0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CN102471960A (zh) * 2009-08-12 2012-05-2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2534981A (zh) * 2010-12-10 2012-07-0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压圈方法及针织物
CN102057092B (zh) * 2008-06-05 2012-08-2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折回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CN102965802A (zh) * 2011-09-01 2013-03-1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折回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3866481A (zh) * 2012-12-07 2014-06-1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CN113818131A (zh) * 2021-10-23 2021-12-21 斓帛职业培训学校(桐乡)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全成型灯笼袖袖口不平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14960014A (zh) * 2022-06-07 2022-08-30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全成型高领两侧凸起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02489B1 (en) * 2009-02-25 2016-04-06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Tube-shaped knitted fabric, and knitting method therefor
JP6025484B2 (ja) 2012-10-03 2016-11-16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伏目方法、および編地
JP6084047B2 (ja) * 2013-01-24 2017-02-2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ニットデザイン方法とニットデザイン装置
US9863070B2 (en) 2014-12-08 2018-01-09 Federal-Mogul Powertrain Llc Tubular protective sleeve with curl resistant knit end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KR200479016Y1 (ko) 2015-10-05 2015-12-09 나종현 마치부 강도가 개선된 무봉제 니트웨어
US10337130B2 (en) 2016-02-01 2019-07-02 The Boeing Company Metal alloy knit fabric for high temperature insulating materials
CN106480592B (zh) * 2016-12-29 2018-12-04 湖州汉和制衣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毛衣编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US11877605B2 (en) 2020-11-19 2024-01-23 Nike, Inc. Knit lower-body gar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1107B2 (ja) 1986-09-05 1995-06-05 株式会社東芝 炊飯器
JPH01168579U (zh) * 1988-05-20 1989-11-28
JP3164528B2 (ja) * 1997-02-17 2001-05-0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よる編地の接合編成方法
JPH11256456A (ja) 1998-03-10 1999-09-21 Knit Globe Kk 弾性糸により端部処理を施してなる編み地およびその編み地の端部処理方法
JP3967922B2 (ja) * 1999-12-27 2007-08-2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分岐部を有する編地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TW480299B (en) * 2000-01-26 2002-03-21 Shima Seiki Mfg Method of knitting neck portion of knit wear by weft knitting machine and the knit wear
US6658899B2 (en) * 2000-02-29 2003-12-09 Shima Seiki Mfg., Ltd. Method of knitting neck of knit wear by weft knitting machine and the knit wear
JP3968018B2 (ja) * 2001-02-19 2007-08-29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編成方法
JP3560058B2 (ja) 2001-02-20 2004-09-02 きくやニット株式会社 ニット製品におけるスカラップの編み方
EP1375718B1 (en) * 2001-03-02 2008-08-06 Shima Seiki Mfg., Ltd Knitted fabric having opening portion and knitting method therefor
CN100400730C (zh) * 2001-12-28 2008-07-0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衣领形成方法
EP1605083B1 (en) * 2003-02-14 2014-06-25 Shima Seiki Mfg., Ltd Method of knitting knitwear
JP4344210B2 (ja) * 2003-10-08 2009-10-14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ラグラン袖を有するニットウェアの編成方法およびラグラン袖を有するニットウェア
JP4503352B2 (ja) * 2004-05-25 2010-07-14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編成方法と編地並びに編成プログラム
JP4374309B2 (ja) * 2004-11-29 2009-12-0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で編まれたニットウエア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7092B (zh) * 2008-06-05 2012-08-2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折回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CN102471960A (zh) * 2009-08-12 2012-05-2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2471960B (zh) * 2009-08-12 2013-11-27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2086560B (zh) * 2009-12-04 2014-05-1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CN102086560A (zh) * 2009-12-04 2011-06-0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CN102534981A (zh) * 2010-12-10 2012-07-0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压圈方法及针织物
CN102965802A (zh) * 2011-09-01 2013-03-1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折回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2965802B (zh) * 2011-09-01 2014-07-09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折回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3866481A (zh) * 2012-12-07 2014-06-1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CN103866481B (zh) * 2012-12-07 2016-03-02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CN113818131A (zh) * 2021-10-23 2021-12-21 斓帛职业培训学校(桐乡)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全成型灯笼袖袖口不平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13818131B (zh) * 2021-10-23 2023-01-31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全成型灯笼袖袖口不平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14960014A (zh) * 2022-06-07 2022-08-30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全成型高领两侧凸起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14960014B (zh) * 2022-06-07 2023-08-15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全成型高领两侧凸起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161231A (ja) 2006-06-22
CN101072907B (zh) 2012-01-25
US7693599B2 (en) 2010-04-06
US20090173108A1 (en) 2009-07-09
JP4336298B2 (ja) 2009-09-30
EP1829996A4 (en) 2011-04-20
WO2006062068A1 (ja) 2006-06-15
EP1829996A1 (en) 2007-09-05
EP1829996B1 (en) 2015-04-15
KR20070089672A (ko) 2007-08-31
KR101172341B1 (ko) 2012-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2907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0554551C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1155953B (zh)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1263251B (zh) 具有衣领的针织品的编织方法
CN100554549C (zh) 针织短裤的编织方法、针织短裤
CN1226476C (zh) 用横机形成的针织物的衣领针织方法及其针织设计装置
CN101395313B (zh)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筒状针织物
CN1313663C (zh) 由横机进行的针织品的领部针织方法及其针织品
CN100435679C (zh) 具有高支撑特性的无缝手套
JP2001115365A (ja) 丸編による編物及び丸編による編物からの布製品の形成方法
CN100537869C (zh) 具有插肩袖的针织品的编织方法和具有插肩袖的针织品
CN100415972C (zh)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JP5584356B2 (ja) 丸編機、それを用いた編み製品の編み方法、及び衣類
JP5372753B2 (ja)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筒状編地
CN101849053B (zh) 二重筒状编织物的端部连接方法
CN100420780C (zh) 筒状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ER Developments in apparel knitting technology
CN217973587U (zh) 一种双针床三贾卡经编机
CN113073418B (zh) 一种控制筒状织物边缘线圈大小均匀的编织方法
ITMI972869A1 (it) Procedimento per la produzione di manufatti mediante macchine per maglieria o calzetteria ad effetto di compressione o di conteniment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