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6560A -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 Google Patents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6560A
CN102086560A CN2010105832129A CN201010583212A CN102086560A CN 102086560 A CN102086560 A CN 102086560A CN 2010105832129 A CN2010105832129 A CN 2010105832129A CN 201010583212 A CN201010583212 A CN 201010583212A CN 102086560 A CN102086560 A CN 102086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ed fabric
fabric portion
braiding
yarn
trim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832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6560B (zh
Inventor
冈本一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86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6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6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65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能够不进行使用了集圈的折回编织,而以编织宽度逐渐减小的方式编织前后针织物部,并通过压圈处理接合两针织物部。使用横机,在前后针床上以编织宽度逐渐减小的方式编织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并且通过压圈处理接合两针织物部。此时,在S0中,使用在前身片(前侧针织物部)(2F)的编织中使用的给纱口(8)和在后身片(后侧针织物部)(2B)的编织中使用的给纱口(9),以将这些给纱口(8、9)分开配置在进行压圈处理一侧及其相反侧的方式将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编织1个线圈横列(S3、S5)。接着,使用位于进行压圈处理一侧的给纱口(8),通过压圈处理交替地将前身片(2F)的线圈和后身片(2B)的线圈接合(S6~S8)。

Description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横机而在前后的针床上以编织宽度逐渐减小的方式编织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并且通过压圈处理接合两针织物部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以及通过该编织方法得到的针织物。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前后的针床上分别编织前后的针织物部时,进行通过压圈处理接结前后的针织物部的作业。压圈处理是指,从针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重复进行下述编织的处理:使在针织物的最终线圈横列上接近的线圈彼此重合,与这些重合的双层线圈(重叠线圈)接续而新形成线圈的编织。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事项:在图3所示的具有身片2和袖3的针织套衫1的袖窿部4的上端(图中的点划线的位置)以上的部分中,编织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并且通过压圈处理接合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的编织宽度随着朝向单点划线以上的纵行方向而减少,在袖窿部4一侧通过接合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而形成的倾斜线部6变为沿着人体的肩的形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612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编织方法中,因以下所示的理由有时会在倾斜线部上形成阶梯状的台阶差。
专利文献1的编织方法中,在减少前后的身片的编织宽度时,在袖窿部侧进行集圈的折回编织(参照图4)。该情况下,对于图4的最下方的编织线圈横列,朝向袖窿部侧(纸面右侧)编织1个线圈横列,在最下方的编织线圈横列的线圈上进行集圈后,朝向领口部侧(纸面左侧)编织1个线圈横列。此处,对于各身片,利用以袖窿部侧作为折回端的往复而进行2个线圈横列的编织是因为,若在进行压圈处理一侧留下编织身片的给纱口,则在压圈处理时产生各种不良情况,因此需要使该给纱口退到领口部侧。即,在通过使用了现有的集圈的折回编织而形成倾斜线部的情况下,总是会形成2个线圈横列的台阶差,这成为在倾斜线部产生阶梯状的台阶差的要因。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编织方法中,为了在倾斜线部侧进行折返的折回编织,除了用于分别编织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的2个给纱口以外,还需要使用用于进行压圈处理的第三给纱口。
本发明鉴于上述状况而创立,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进行使用了集圈的折回编织而以编织宽度逐渐减少的方式编织前后的针织物部,并且通过压圈处理接合两针织物部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应用了该编织方法而编织的针织物。
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涉及如下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将钩挂于该针床的织针上的线圈移圈到其他织针的横机,在前后的针床上以编织宽度逐渐减少的方式编织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并且通过压圈处理接合两针织物部。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实施该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之前,使用在前侧针织物部的编织中使用的给纱口和在后侧针织物部的编织中使用的给纱口中的任一个给纱口而将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编织1个线圈横列,或使用各个给纱口而分别将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编织1个线圈横列,由此将上述2个给纱口分开配置在进行压圈处理一侧及其相反侧。接着,使用位于进行压圈处理一侧的给纱口,交替对前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和后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上述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的压圈处理,可使用公知的压圈处理,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使相同针床上的相邻的线圈彼此重合并形成与该重叠线圈接续的新线圈的压圈处理,也可以使用使不同针床上的接近的线圈彼此重合并形成与该线圈接续的新线圈的压圈处理。
作为上述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可以使用一方的给纱口进行前侧针织物部的编织和针对两针织物部的压圈处理,并使用另一方的给纱口进行后侧针织物部的编织和针对两针织物部的压圈处理。该情况下,例如,若朝向进行压圈处理一侧编织前侧针织物部(后侧针织物部),则朝向相反侧编织后侧针织物部(前侧针织物部)后,使用在前侧针织物部(后侧针织物部)的编织中使用的给纱口进行将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接合的压圈处理。
另外,作为上述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可以使用一方的给纱口将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往复编织1个线圈横列,并使用另一方的给纱口进行针对两针织物部的压圈处理。该情况下,往复编织的折回在之后进行压圈处理一侧进行。
另外,作为上述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一方式,在将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编织1个线圈横列时,为了在该1个线圈横列的编织之后进行的压圈处理,优选不将在该1个线圈横列的编织之前形成的重叠线圈作为编织的对象。
另一方面,通过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的针织物,涉及具有前侧针织物部、后侧针织物部和倾斜线部的针织物。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分别具有:具有规定的编织宽度的规定宽度部分;和在该规定宽度部分的纵行方向上连续且随着朝向纵行方向编织宽度变小的小宽度部分。倾斜线部通过利用压圈将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上的小宽度部分的线圈彼此接合而形成。并且,本发明针织物中,其特征是,各针织物部的小宽度部分被按照每1个线圈横列进行压圈,该压圈以与编织前侧针织物部的规定宽度部分和后侧针织物部的规定宽度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规定宽度部分的针织纱相同的针织纱进行编织。
而且,上述本发明针织物中,在其编织的过程中使用另一方的给纱口而进行后侧针织物部的编织和压圈处理的情况下、和使用另一方的给纱口而进行压圈处理的情况下,体现特征性的构成。在前者的情况下,在倾斜线部侧,各针织物部的小宽度部分上的编织线圈横列的端部的线圈在与压圈连接后,与在所述编织线圈横列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编织线圈横列的端部的线圈连接。另一方面,在后者的情况下,在倾斜线部侧,前侧针织物部的小宽度部分上的编织线圈横列的端部的线圈与在纵行方向上位于与该编织线圈横列对应的位置的后侧针织物部的小宽度部分上的编织线圈横列的端部的线圈连接。
根据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每当将前后针织物部编织1个线圈横列时,对该编织线圈横列进行压圈处理,因此在编织前后的各针织物部时,能够不进行使用了集圈的折回编织而编织前后针织物部并将两针织物部接合。此时,不将前后的各针织物部连续编织2个线圈横列,通过压圈处理接合两针织物部的部分形成光滑的倾斜线,因此,能够编织美观的针织物。而且,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将在实施本发明的编织方法以前用于编织前后针织物部的给纱口利用到压圈处理中,因此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使用压圈处理专用的给纱口。
另外,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在将前后的各针织物部编织1个线圈横列时,不将用于压圈处理的重叠线圈作为编织的对象,由此能够防止因编织各针织物部而使该重叠线圈被织下(编み下げられる)。若该重叠线圈被织下,则该重叠线圈被配置在从完成的针织物的倾斜线部偏移的部位,因此有时会损害针织物的美观。相对于此,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编织方法,不会出现用于压圈处理的重叠线圈在倾斜线部上并列因而损害针织物的美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示的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
图2是实施方式2所示的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工序图。
图3是一般的针织套衫的概略图。
图4是用于说明进行折回编织时的不良情况的线圈图。
标号说明
A~P织针
FB前针床BB后针床
1针织套衫(针织物)
2身片2F前身片(前侧针织物部)2B后身片(后侧针织物部)
3袖
4袖窿部
5领口部
6倾斜线部
8、9给纱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编织,均是说明使用了2针床横机的编织例,所述2针床横机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针床、以及用于使钩挂在针床的织针上的线圈移圈的移圈针床(例如参照日本专利3000461号)。此外,即使是不具备移圈针床的2针床横机,也能够通过设置移圈用的空针而实施本实施方式的编织。当然,使用的横机也可以是4针床横机。
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图3所示的一般的针织套衫1的编织中应用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例子。首先,将针织套衫1一直编织到针织套衫1的身片2与袖3、3的接合部分即袖窿部4的上端(图3中的点划线)。然后,根据图1所示的编织工序,编织袖窿部4的上端以上的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并且通过压圈处理接合前身片(前侧针织物部)2F和后身片(后侧针织物部)2B。此时,减少前后身片2F、2B的编织宽度,形成沿着穿着者的肩线的、前后身片2F和2B的接合部即倾斜线部6。
图1是表示图3所示的针织套衫1的左肩部分(图3的纸面右侧)上的编织的编织工序图,纸面右侧为针织套衫1的倾斜线部6侧,纸面左侧为领口部5侧。在图1的左侧记载的“字母+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FB表示前针床,BB表示后针床,
Figure BSA00000382730500061
表示给纱口,字母表示针床的针的位置。另外,图1中的○表示针织编织,V字表示集圈编织,用口包围的F(B)表示对前身片2F(后身片2B)的线圈进行的压圈处理。此外,所说明的图的观察方法在后述的图2中也相同。
图1的S0中,表示如下状态:通过来自给纱口8的针织纱在FB的针E~P上形成前身片2F的线圈(规定宽度部分的线圈),通过来自给纱口9的针织纱在BB的针A~P上形成后身片2B的线圈(规定宽度部分的线圈)。该状态相当于将图3的针织套衫1一直编织到图中的点划线的位置的状态。
从上述S0的状态开始,形成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的在规定宽度部分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小宽度部分(图3的点划线以上的部分)。小宽度部分是分别在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上与规定宽度部分相比编织宽度逐渐变小的部分。
首先,使给纱口8向倾斜线部6侧移动,在FB的针E~O上形成线圈,并且使给纱口9向领口部5侧移动,在BB的针P、N~A上形成线圈(S1)。
接着,通过给纱口8供给针织纱,并且对FB的针P的线圈(参照S0)进行压圈处理,对BB的针P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S2)。FB(BB)的针P上的压圈处理是,与钩挂在该针P上的线圈接续形成新线圈,并使该新线圈移圈到在领口部5侧相邻的FB(BB)的针O上。
进而,使给纱口9向倾斜线部6侧移动,在BB的针A~N上形成线圈(S3),通过来自相同给纱口9的针织纱对BB的针O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S4)。S4的压圈处理是与通过专利文献1所示的现有的折回编织进行的集圈编织相当的处理,是防止在针织套衫1上开孔的处理。该S4的压圈处理中,与在上述S2中在BB的针O上形成的重叠线圈接续而形成新线圈,并使该新线圈移圈到相比BB的针O靠领口部5侧的FB的针N上,在该针N上形成用于下一个压圈处理的重叠线圈。
此处,在进行S4的压圈处理时使在S3中形成的后身片2B一直固定到通过S2的压圈处理钩挂重叠线圈的位置(BB的针O的线圈)的前一个线圈(BB的针N的位置),由此不会使该重叠线圈被后身片2B织下。结果,能够在图3所示的针织套衫1中防止该重叠线圈被配置于从前后的针织物部2F、2B的连接线圈即倾斜线部6偏离的位置。
此外,也可以将在S3中编织的后身片2B固定在BB的针M的位置,与在S4中在BB的针O的线圈上进行的压圈处理接续地,对FB的针O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后,对BB的针N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接着,使给纱口8向领口部5侧移动,在FB的针M~E上形成前身片2F的线圈(S5)。在S5的编织结束的时刻,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各编织了1个线圈横列,因此,接下来,通过压圈处理依次接合这些编织线圈横列。此时,在进行压圈处理的倾斜线部6侧仅存在给纱口9,给纱口8退到领口部5侧,因此移动给纱口9进行压圈处理。本实施方式中,对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分别进行3个线圈的压圈处理(S6~S8)。此处,在S5中,将开始编织前身片2F的位置设定为FB的针M是因为,与上述的S3中仅将后身片2B一直编织到针N的位置同样,没有将用于压圈处理的重叠线圈织下。
在S8的编织后,使位于领口部5侧的给纱口8向倾斜线部6侧移动而编织前身片2F(S9)。然后,使用相同给纱口8对钩挂于FB的前身片2F中倾斜线部6侧的端部的线圈(FB的针L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后,使给纱口9向领口部5侧移动而将后身片2B编织1个线圈横列(S10)。在该S10的编织结束的时刻,再次将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各编织1个线圈横列,因此接下来进行压圈处理(S11、S12)。此外,在S12中,使用给纱口9在BB上将后身片2B也编织1个线圈横列。
此处,若观察S12中的给纱口8、9的位置关系和前后身片2F、2B的形成状态,则成为与S3大致相同的状态。因此,包含S12的以后的编织,重复进行与S3~S11所示的编织同样的编织即可。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的编织,是每当将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编织1个线圈横列时(S5、S3),通过依次对各编织线圈横列的倾斜线部6侧端部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而将其从FB、BB的针释放的编织(S4、S6~S8)。即,在增加前后身片2F、2B的编织线圈横列的过程中,不在特定的针上继续钩挂针织纱而不阻碍针织物的织下,因此能够相对于编织线圈横列形成倾斜较大的倾斜线部6。而且,在该实施方式1的编织工序中,在进行压圈处理一侧不使用进行集圈的折回编织,因此,不会将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按每两个线圈横列地进行编织,也不需要压圈处理专用的给纱口。
另外,经过该编织工序得到的针织套衫1中,各身片2F、2B上的在纵行方向上相邻的2个编织线圈横列经由压圈而连接。例如,若以后身片2B为例,则S3的后身片2B的编织线圈横列经由S4、S6~S8的压圈而与S10的后身片2B的编织线圈横列连接。这样,通过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编织而成的针织套衫1中,各身片2F、2B不是2个线圈横列连续而形成,因此不会在倾斜线部6上形成2线圈横列的台阶差。结果,能够形成具有比现有的针织套衫光滑的倾斜线部6的针织套衫1。
另外,根据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进行并线(doubling)时,能够自由地选择进行并线的线圈。该并线是指下述处理:通过压圈处理而接合罗纹组织等的前后身片时,使在各身片的纵行方向端部上并列的线圈的一部分重合,以减少在该端部上并列的线圈的数量。此处,在使用了现有的集圈的折回编织中,通过集圈形成重叠线圈。重叠线圈难以移圈,因此难以选择通过集圈形成的重叠线圈作为进行并线的线圈。相对于此,本发明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在编织前后身片时,不使用集圈,因此能够自由选择进行并线的线圈。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如下的编织方法:以通过一方的给纱口8编织前身片2F、通过另一方的给纱口9编织后身片2B的方式,确定通过各给纱口8、9编织的身片。相对于此,实施方式2中,基于图2说明下述例子:将一方的给纱口9专用于前后身片2F、2B的编织,将另一方的给纱口8专用于压圈处理。
首先,与实施方式1同样,将针织套衫1一直编织到图3的单点划线的位置,开始图2所示的编织。在图2的T0~T3中,进行与图1的S0~S3完全相同的编织。
接着,使给纱口9向纸面右方向移动而编织后身片2B(T3),接着使给纱口9向纸面左方向移动而编织前身片2F(T4)。通过这些T3、T4的编织,将后身片2B和前身片2F各编织1个线圈横列。
由于将前后身片2F、2B编织了1个线圈横列,因此接着开始压圈处理。此时,在倾斜线部6侧仅留下给纱口8,因此移动给纱口8,依次通过压圈处理接合前后身片2F、2B的倾斜线部6侧端部(T5~T7)。在T5中进行的压圈处理,是在T2中在针P上形成新线圈并将该新线圈移圈到针O的处理。另外,在T6(T7)中进行的压圈处理,是形成与在T5(T6)中在针N(针M)上形成的重叠线圈接续的新线圈,并使该新线圈移圈到针M(针L)上的处理。
接着,使给纱口9往复移动,而将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各编织1个线圈横列(T8),然后,移动给纱口8,依次通过压圈处理接合前后身片2F、2B的倾斜线部6侧端部(T9~T11)。
图2的T12以后的编织,重复进行与上述的T3~T11同样的编织而编织前后身片2F、2B,并且通过压圈处理接合前后身片2F、2B即可。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2的编织工序,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在压圈处理一侧不使用进行集圈的折回编织,而能够编织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T3,T4),并且通过压圈处理接合两身片2F、2B(T5~T7)。
另外,经过该实施方式2的编织工序得到的针织套衫1中,在倾斜线部6侧前身片2F和后身片2B的端部的线圈彼此连接(T3,T4),这些端部的线圈被进行压圈处理(T5~T7)。即,该针织套衫1中也是,各身片2F、2B不是2个线圈横列连续而形成,因此不会在倾斜线部6上形成2个线圈横列的台阶差。

Claims (7)

1.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将钩挂于该针床的织针上的线圈移圈到其他织针的横机,在前后的针床上以编织宽度逐渐减少的方式编织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并且通过压圈处理接合两针织物部,其特征在于,
在实施该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之前,使用在前侧针织物部的编织中使用的给纱口和在后侧针织物部的编织中使用的给纱口中的任一个给纱口而将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编织1个线圈横列,或使用各个给纱口而分别将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编织1个线圈横列,由此将所述2个给纱口分开配置在进行压圈处理一侧及其相反侧,
接着,使用位于进行压圈处理一侧的给纱口,交替对前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和后侧针织物部的线圈进行压圈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一方的给纱口进行前侧针织物部的编织和针对两针织物部的压圈处理,并使用另一方的给纱口进行后侧针织物部的编织和针对两针织物部的压圈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一方的给纱口将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往复编织1个线圈横列,并使用另一方的给纱口进行针对两针织物部的压圈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前侧针织物部和后侧针织物部编织1个线圈横列时,
为了在该1个线圈横列的编织之后进行的压圈处理,不将在该1个线圈横列的编织之前形成的重叠线圈作为编织的对象。
5.一种针织物,是使用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且能够将钩挂于该针床的织针上的线圈移圈到其他织针的横机而编织的针织物,具有:
前侧针织物部,包括具有规定的编织宽度的规定宽度部分、和在该规定宽度部分的纵行方向上连续且随着朝向纵行方向编织宽度变小的小宽度部分;
后侧针织物部,包括具有规定的编织宽度的规定宽度部分、和在该规定宽度部分的纵行方向上连续且随着朝向纵行方向而编织宽度变小的小宽度部分;以及
倾斜线部,通过利用压圈将所述前侧针织物部的小宽度部分和后侧针织物部的小宽度部分的线圈彼此接合而形成,
所述针织物的特征在于,
各针织物部的小宽度部分被按照每1个线圈横列进行压圈,
该压圈以与编织前侧针织物部的规定宽度部分和后侧针织物部的规定宽度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规定宽度部分的针织纱相同的针织纱进行编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倾斜线部侧,各针织物部的小宽度部分上的编织线圈横列的端部的线圈在与压圈连接后,与在所述编织线圈横列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编织线圈横列的端部的线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倾斜线部侧,前侧针织物部的小宽度部分上的编织线圈横列的端部的线圈与在纵行方向上位于与该编织线圈横列对应的位置的后侧针织物部的小宽度部分上的编织线圈横列的端部的线圈连接。
CN201010583212.9A 2009-12-04 2010-12-06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65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6107A JP5349268B2 (ja) 2009-12-04 2009-12-04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JP2009-276107 2009-12-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6560A true CN102086560A (zh) 2011-06-08
CN102086560B CN102086560B (zh) 2014-05-14

Family

ID=4380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8321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6560B (zh) 2009-12-04 2010-12-06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330240B1 (zh)
JP (1) JP5349268B2 (zh)
CN (1) CN10208656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0950A (zh) * 2013-07-08 2013-09-25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紧密度收针的方法
CN103849992A (zh) * 2012-11-30 2014-06-11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针织机及编织方法
CN104695122A (zh) * 2013-12-06 2015-06-10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物的编成方法
CN105220337A (zh) * 2015-10-20 2016-01-06 珠海建轩服装有限公司 不规则形状毛织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42546A (zh) * 2019-05-06 2019-07-23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全成型前后变化收针的编织方法及其成型织物
CN113699660A (zh) * 2021-08-10 2021-11-26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无锯齿感一体收针、加针编织的编织工艺、织物及鞋面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74908B2 (ja) * 2014-02-27 2018-02-07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伏目方法
JP7204414B2 (ja) * 2018-10-23 2023-01-16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接合方法及び接合された編地
CN113818129B (zh) * 2021-11-08 2023-01-13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全成型侧缝开口镂空组织及其编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4529A1 (de) * 1992-08-26 1994-03-02 H. Stoll GmbH & Co.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ormgerechten, einstückigen Flachgestricks, für ein mit Ärmeln versehenes Kleidungsstück
EP1004695A2 (en) * 1998-11-26 2000-05-31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Method of knitting a knitwear forming therein a connecting part
CN1143909C (zh) * 1996-02-09 2004-03-3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类衣服的针织方法
WO2006040952A1 (ja) * 2004-10-13 2006-04-20 Shima Seiki Mfg., Ltd. 横編機で編まれたvネックニットウエア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CN1777711A (zh) * 2003-04-21 2006-05-2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
CN101072907A (zh) * 2004-12-09 2007-11-1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用于编织针织物的编织程序以及针织物
JP2008261074A (ja) * 2007-04-12 2008-10-30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
JP2009068124A (ja) * 2007-09-11 2009-04-02 Shima Seiki Mfg Ltd 筒状編地及びその編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60448A (ja) 1982-03-17 1983-09-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衛生洗浄装置
IT1290915B1 (it) * 1996-02-09 1998-12-14 Shima Seiki Mfg Metodo di lavorazione a maglia su una macchina rettilinea per maglieria e tessuto a maglia cosi' prodotto.
TW490521B (en) * 2000-06-02 2002-06-11 Shima Seiki Mfg Method of knitting neck portion of knit wear by flat knitting machine and the knit wea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4529A1 (de) * 1992-08-26 1994-03-02 H. Stoll GmbH & Co.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ormgerechten, einstückigen Flachgestricks, für ein mit Ärmeln versehenes Kleidungsstück
CN1143909C (zh) * 1996-02-09 2004-03-31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类衣服的针织方法
EP1004695A2 (en) * 1998-11-26 2000-05-31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Method of knitting a knitwear forming therein a connecting part
CN1777711A (zh) * 2003-04-21 2006-05-2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
WO2006040952A1 (ja) * 2004-10-13 2006-04-20 Shima Seiki Mfg., Ltd. 横編機で編まれたvネックニットウエア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CN101072907A (zh) * 2004-12-09 2007-11-1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用于编织针织物的编织程序以及针织物
JP2008261074A (ja) * 2007-04-12 2008-10-30 Shima Seiki Mfg Ltd 編地の編成方法
JP2009068124A (ja) * 2007-09-11 2009-04-02 Shima Seiki Mfg Ltd 筒状編地及びその編成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9992A (zh) * 2012-11-30 2014-06-11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针织机及编织方法
CN103849992B (zh) * 2012-11-30 2015-09-30 江苏景盟针织企业有限公司 带有仿缝合缝份的织物与编织该织物的针织机及编织方法
CN103320950A (zh) * 2013-07-08 2013-09-25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紧密度收针的方法
CN104018285A (zh) * 2013-07-08 2014-09-03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紧密度收针的方法
CN104018285B (zh) * 2013-07-08 2016-01-27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紧密度收针的方法
CN104695122A (zh) * 2013-12-06 2015-06-10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编织物的编成方法
CN105220337A (zh) * 2015-10-20 2016-01-06 珠海建轩服装有限公司 不规则形状毛织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42546A (zh) * 2019-05-06 2019-07-23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全成型前后变化收针的编织方法及其成型织物
CN113699660A (zh) * 2021-08-10 2021-11-26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无锯齿感一体收针、加针编织的编织工艺、织物及鞋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17102A (ja) 2011-06-16
EP2330240A1 (en) 2011-06-08
CN102086560B (zh) 2014-05-14
JP5349268B2 (ja) 2013-11-20
EP2330240B1 (en)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6560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CN101910485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1395313B (zh)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筒状针织物
CN101263251B (zh) 具有衣领的针织品的编织方法
CN102808276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KR19980033237A (ko) 2×1고무편직조직을 가지는 통상편지의 편성방법
CN102191616B (zh) V领尖端部的编织方法及具有v领的编织物
CN102859057A (zh) 相邻的针织物部的接合方法及针织物
KR100854959B1 (ko) 횡편기로 편성되는 칼라를 부착한 니트웨어 및 그 편성방법
KR20140043864A (ko) 코빼기 방법 및 편성포
CN103806207B (zh)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CN102041609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JP5567565B2 (ja) 袖と身頃を有するニットウェア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EP2385160B1 (en) Knitting method of tubular knitted fabric
CN102292486B (zh) 具有领口部的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具有领口部的筒状针织物
CN102995267B (zh)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及针织物
KR101844739B1 (ko) 통모양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CN103866481B (zh)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CN102345197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KR100872365B1 (ko) 칼라 형성방법
EP2199444A1 (en) Knitted fabric having an arcuate knitted portion in at least a part of its peripheral edge portion, and its knitting method
CN104746224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03726205A (zh) 针织物及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EP2392708B1 (en) Method for knitting knitwear with collar having v-neck point and knitted fabric
CN100362155C (zh) 具有前领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带前领的针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