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7711A -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77711A
CN1777711A CNA2004800106778A CN200480010677A CN1777711A CN 1777711 A CN1777711 A CN 1777711A CN A2004800106778 A CNA2004800106778 A CN A2004800106778A CN 200480010677 A CN200480010677 A CN 200480010677A CN 1777711 A CN1777711 A CN 1777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ed fabric
bar
coil
needle
engaging zo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106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3924C (zh
Inventor
中山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777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77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39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392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3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7/32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tubular go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00Garments
    • A41D1/04Vests, jerseys, sweater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9/00Undergar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4Hems; Seam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43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upper parts of panties; pan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22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1/24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good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earing apparel
    • D04B1/246Upper torso garments, e.g. sweaters, shirts, leotar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500/00Materials for garments
    • A41D2500/10Knit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具有容易活动的拼条的针织物的外观更加美丽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本发明的接合方法中,至少编织两个筒状针织物,并使这些筒状针织物的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的纵行数不同而重叠接合这些针织物。接合开始前,在相对的针床上,在固定拼条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的织针的针数和固定拼条小的接合区域的线圈的织针的针数为相同针数的区域上,使各接合区域两端部相对,而使前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和后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中一方的拼条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以抽针的状态固定在织针上,另一方的拼条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以总针的状态固定在织针上,然后通过压圈处理和线圈的重叠而在接合部分上形成拼条。

Description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筒状针织物的接合位置上形成拼条的针织物的接合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针织制品的部件之间的接合位置上形成被称为拼条的部分。拼条形成在腋部或下裆部等上,通过在这些位置上形成拼条而在由平面的针织物构成的针织制品上形成厚度,由此形成沿着体型的穿着感觉良好的制品。
本申请人已经开发并提供了一种针织物的接合方法,与接合而形成有拼条的一方的筒状针织物垂直于另一方针织物的状态相比,能够向两针织物之间的间隔扩展的方向以很大的角度旋转(如国际公开第01/88243号小册子所示)。
该接合方法,在接合的两个筒状针织物的双方上形成相同线圈横列的拼条部分,并使离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之间的边界近的一侧的线圈彼此重叠以及离边界远的一侧的线圈彼此重叠,并进行压圈处理,由此在筒状针织物的接合部分上形成拼条。
通过该具有拼条的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可以提供身体活动的自由度更大的针织品。
在上述接合方法中考虑到人的活动时,例如对于针织套衫,前针织物侧比后针织物的拼条更大时,作为针织物的穿着感觉就更好。
使前针织物的拼条大于后针织物时,需要使成为前身片和前袖之间的接合区域的纵行数多于后身片和后袖之间的接合区域的纵行数。
但是当前后的接合区域的纵行数不同而进行针织物的接合时,在结束接合的时刻,拼条少的一侧的针织物(后身片),成为针床上离身片远的一侧的线圈的一部分转移到相反侧的针床(前针床)的状态。
即,如上所述形成在前后的接合区域存在差异的拼条时,拼条大的前针织物部与后针织物部的编织宽度相比变窄。因此,为了使在前后的针床上固定的针织物的宽度尽量没有差异,进行后针织物部的针床上的侧端线圈向相反侧的针床上的侧端线圈的外侧移动的转绕编织。
如上所述进行转绕编织时,在形成拼条之前,固定于离后针床的身片侧最远的针上的线圈会转移到前针床而结束接合。由此将身片和两个袖编织成一个筒状时,原来位于后针床上的线圈会转移到前针床而在其上面形成线圈。
在此,位于后针床上的线圈向前针床转移时,线圈以扭转的状态向前针床的针上转移。在其上面形成线圈时,线圈会被扭转,因而不优选。尤其在袖上扭转的线圈会出现在显眼的位置上,因而不优选。
因而如图18所示,为了防止扭转,在结束拼条形成的时刻,在接合身片和袖之前进行转绕针织物的过程,以使对于袖,离后针织物部的身片远的侧端部的线圈返回到后针床,离前针织物的身片远的侧端部的线圈返回到前针床。
图18(a)表示直至腋部的编织结束的状态,用虚线表示的部分(311a、311b、312a、312b、321a、321b、331a、331b)表示前后针织物的接合区域。图18(b)表示为了进行拼条的形成而对袖进行转绕编织的状态。
但是如图18(b)所示,在预先转绕针织物而形成拼条时,对接合区域进行接合的时候,前针织物的接合,例如与前身片31a的接合区域312a接合的左袖33的接合区域,成为图18(a)时的后针织物的接合区域331b和前针织物的接合区域331a。
以这种状态进行接合时,左右的袖32、33的前后针织物部的边界部分与身片31的前后针织物部的边界部分相比,向前侧产生位置偏差。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拼条的接合开始时使成为前后针织物部的边界的端部线圈不会转绕到另一方的针床上并且能够编织具有容易编织且容易活动的拼条的针织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利用具有至少一对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且前后相对的针床,并且上述相对的针床中的至少前后一方的针床可向左右转移的横机,至少编织两个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在线圈横列方向上连续编织的筒状针织物,并且使在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上拼条大小不同的接合区域重叠而接合这些筒状针织物。
首先在针织物的接合工序中,在相对的针床上,在固定拼条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的织针的针数和固定拼条小的接合区域的线圈的织针的针数为相同针数的区域上,使各接合区域两端部相对,并使前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和后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中,一方的拼条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以抽针的状态,另一方的拼条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以总针的状态固定在织针上,。
然后,位于接合的筒状针织物的侧端上的接合区域的最终线圈横列的线圈和另一方的筒状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最终线圈横列的线圈重叠,以使离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的边界近的一侧的线圈彼此重叠,并使离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的边界远的一侧的线圈彼此重叠,并且进行压圈处理而在筒状针织物的接合部分上形成拼条,并与所接合的筒状针织物连续地编织一个筒状针织物。
并且优选的是,接合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时的接合开始前的工序通过下述工序来进行。
1)第一工序,使第一针织物的前针织物或后针织物中任一方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上移圈。
2)第二工序,使前后任一方的针床向左右任一方向转移,并对第二针织物进行转绕编织,对第一针织物进行使离第二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的转绕编织,并且反复进行使在第一工序中进行移圈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从离第二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起依次返回到相对的针床上的动作,在第一针织物的接合区域上以抽针状态或总针状态配置线圈。
3)第三工序,在第二针织物的前针织物或后针织物中,在具有与第一工序中移圈的接合区域相同大小的接合区域的针织物中,使接合区域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
4)第四工序,使前后任一方的针床向上述第二工序的逆向转移,并对第一针织物进行转绕编织,对第二针织物进行使离第一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的转绕编织,并反复进行使在第三工序中移圈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从离第一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起依次返回到相对的针床上的动作,在第二针织物的接合区域上以抽针状态或总针状态配置线圈。
另外优选的是,隔着第一针织物而分别编织第二针织物和第三针织物,并且接合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第一针织物和第三针织物时的接合开始前的工序包括下述工序。
1)第一工序,使第一针织物中与第二针织物接合的前后任一方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同时使第三针织物中与第一针织物中进行移圈的接合区域具有相同拼条大小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
2)第二工序,使前后任一方的针床向左右任一方向转移,并对第二针织物进行转绕编织,并对第一针织物以及第三针织物进行使离第二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依次向相对的针床移圈的转绕编织,并反复进行使在第一工序中移圈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从离第二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起依次返回到相对的针床上的动作,在第一针织物以及第三针织物的接合区域上以抽针状态或总针状态配置线圈。
3)第三工序,使第一针织物中与第三针织物接合的、与在第一工序中进行移圈的接合区域具有相同大小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并使第二针织物中与在第一针织物中进行移圈的接合区域具有相同的拼条大小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
4)第四工序,使前后任一方的针床向第二工序的逆向转移,并对第三针织物进行转绕编织,并对第一针织物以及第二针织物进行使离第三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的转绕编织,并且反复进行使在第三工序中移圈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从离第三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起依次返回到相对的针床上的动作,在第一针织物以及第二针织物的接合区域上以抽针状态或总针状态配置线圈。
本发明的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合开始相对前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和后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对于拼条小的接合区域以抽针使线圈固定在针上,对于拼条大的接合区域以总针使线圈固定在针上(包括部分总针的情况),因而使前后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固定在相对的针床的相同个数的针的区域上。其结果,在接合开始时,能够使前针织物部总是固定在前针床上,后针织物部总是固定在后针床上。
通过这样编织,能够容易地进行具有拼条的针织物的编织,并且外观、线条也很好。并且在接合结束后,在前后的针织物部的边界部分上不会产生线圈的扭转,并且接合部分上的前后的边界部分可大致一致,而不会如图18那样偏离。
另外本发明的接合方法,能够适用于筒状针织物为连袜裤或短裤等的右腿部和左腿部的情况,并且也适用于筒状针织物为针织套衫的身片和左右袖的情况。
针织套衫等具有身片和袖的针织物的情况下,使前侧针织物的接合区域变大,另外短裤的情况下,使后侧的针织物的接合区域变大,从而能够提供容易活动的针织品。
说明本发明的作用。例如用四个针床编织本发明的筒状针织物时,在本发明中至少编织两个筒状针织物。这些筒状针织物在针织物的接合工序中,首先使拼条大的接合区域和拼条小的接合区域中的各接合区域两端部相对而使所述接合区域配置在相对的针床上。
例如通过总针编织筒状针织物时,在拼条大的接合区域上,使线圈固定在相邻的针上,在拼条小的接合区域上,在与固定有拼条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的织针的针数相同的区域上使线圈以抽针状态固定在织针上。
另外抽针编织筒状针织物时,在拼条大的接合区域上,使线圈固定在相邻的针上,并在拼条小的接合区域上,在与固定有拼条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的织针的针数相同的区域上以抽针状态使线圈固定在织针上。
例如作为使拼条小的接合区域从总针状态成为抽针的方法,使拼条小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并随着针床的转移动作进行转绕,同时变为抽针状态。另外作为使拼条大的接合区域从抽针状态成为总针的方法,使拼条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并随着针床的转移动作进行转绕,同时变为总针状态。
对于该转绕的旋转方向,使一方的筒状针织物中使接合区域成为抽针或总针状态时的转绕的旋转方向,与另一方的筒状针织物中使接合区域成为抽针或总针状态时的转绕的旋转方向相反。
这样一来,由于一方的筒状针织物转绕的旋转能够进行正逆旋转,因而在接合开始前能够使前针织物部的两侧端部的线圈位于前针床,使后针织物部的两侧端部的线圈位于后针床上。
使用四个针床的横机的情况下,通过总针编织筒状针织物,使拼条小的一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成为抽针状态而固定在针上,并使拼条小的一侧的接合区域成为抽针状态而开始接合。
另外使用四个针床的横机的情况下,以抽针编织来编织筒状针织物时,使拼条大的一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成为总针状态(不抽针的状态)而固定在针上,并使拼条小的一侧的接合区域保持抽针状态而开始接合。
另外通过两个针床的横机进行本发明的接合方法的情况下,以抽针编织来编织筒状针织物。此时拼条小的一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能够成为每隔两个的抽针状态而固定在针上,并由此开始接合。
另外拼条小的一侧的接合区域成为抽针状态后,接合筒状针织物。使位于接合的筒状针织物的侧端上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和另一方的筒状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重叠,以使离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的边界近的一侧的线圈彼此重叠,并使离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的边界远的一侧的线圈彼此重叠,并且进行压圈处理而接合。
作为接合的一个方法,同时进行如下的编织:接合的一侧针织物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进行压圈处理的编织、和使另一方的筒状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从侧端的线圈起重叠在接合区域的线圈上,以使前针织物部彼此重叠,并使后针织物部彼此重叠的编织。在该接合方法中同时进行使接合区域的线圈彼此重叠的编织和进行压圈处理的编织,并独立地进行前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的接合与后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的接合。
在另一个接合方法中,首先通过转绕编织使要接合的筒状针织物向相反方向旋转,并使双方的筒状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固定在相同针床上。因此,进行对所接合的一侧针织物从一方的侧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进行压圈处理的编织,同时另一方的筒状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从侧端的线圈起重叠在接合区域上,以使前针织物部彼此重叠,后针织物部彼此重叠,从而接合。
在该接合方法中,同时进行使接合区域的线圈彼此重叠的编织与进行压圈处理的编织,由此连续地进行前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的接合与后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的接合。
通过上述接合方法接合筒状针织物,由此被接合的筒状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和另一方的筒状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重叠,以使离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的边界近的一侧的线圈彼此重叠,并使离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的边界远的一侧的线圈彼此重叠。其结果,一方的筒状针织物相对另一方的筒状针织物,能够以拼条为中心,向两针织物之间的间隔扩大的方向旋转比以往更大的角度,因而穿着者身体活动的自由度高,并且得到穿着感觉良好的针织物。
附图说明
图1是形成有拼条的针织套衫的展开图以及编织工序图;
图2是图1的针织套衫1的完成图;
图3中,图3(a)是在第二实施例的短裤上形成拼条的编织步骤图;
图3(b)、图3(c)是在第一实施例的针织套衫上形成拼条的编织步骤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三个针织物的接合的编织线圈横列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三个针织物的接合的编织线圈横列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三个针织物的接合的编织线圈横列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三个针织物的接合的编织线圈横列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三个针织物的接合的编织线圈横列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三个针织物的接合的编织线圈横列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三个针织物的接合的编织线圈横列图;
图11是表示在第二实施例中接合两个针织物而形成的短裤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两个针织物的接合的编织线圈横列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两个针织物的接合的编织线圈横列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两个针织物的接合的编织线圈横列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三个针织物的接合的编织线圈横列图;
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三个针织物的接合的编织线圈横列图;
图17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三个针织物的接合的编织线圈横列图;
图18是表示以往的筒状针织物(针织套衫)的接合的编织线圈横列图中的一部分,表示接合结束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下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使用所谓的四个针床的横机来进行针织物的编织。四个针床的横机,在下部前针床和下部后针床之上,具有以与下部针床相同间距排列设置多个织针的上部前针床和上部后针床。
因而能够在前后下部针床之间以及相对的下部针床和上部针床之间进行移圈。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后针床可相对前针床相对地转移的横机。
另外在实施例3,以抽针编织来编织筒状针织物,使拼条大的一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固定在针上而成为总针状态(不为抽针的状态),并使拼条小的一侧的接合区域保持抽针状态而开始接合。
图1是通过本实施例的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在腋部2a、2b上形成拼条3a、3b的针织套衫1的展开图以及编织工序图;图2是针织套衫1的完成图。在图2中,在拼条3a、3b附近表示袖4、5和身片6的纵行方向。本实施例是一种具有拼条的针织物的接合方法,该拼条在身片和袖的前针织物侧的接合区域(纵行数)和在后针织物侧的接合区域(纵行数)的大小不同。
针织套衫1,从身片6的下摆罗纹7以及左右两个袖4、5的袖口8、9开始编织(步骤A),在开始在腋部2a、2b接合袖4、5和身片6之前,作为各自独立的筒状的针织物而编织(步骤B)。
对于袖4、5,结束线I-O和M-P的编织后转移到接合工序(步骤C)。在接合工序中,接合右袖4的I-H和身片6的i-h,接合左袖5的M-L和身片6的m-1,并通过该接合形成拼条3a、3b。
在本实施例中,右袖4的I-H、身片6的i-h,左袖5的M-L、身片6的m-1形成接合区域。并且虽然没有在图1和图2表示,但是身片和袖的前针织物侧的接合区域(纵行数)大于后针织物侧的接合区域(纵行数)。
接着将左右的袖4、5和身片6作为一个筒状的针织物而编织,同时使袖4、5向身片6侧移动而接合右袖4的H-G和身片h-g,并接合左袖5的L-K和身片6的1-k(步骤D)。
结束步骤D时,接合右袖4的G-F和身片的g-f,并接合左袖5的K-J和身片的k-j(步骤E)。在该步骤E中,结束相对袖4、5的喂纱,并在每编织适当线圈横列的身片6时使袖4、5向身片6侧移动而接合袖4、5和身片6。
袖4、5的身片6的接合结束后,在左右的肩部11a、11b接合形成有衣领用开口10的前身片6a和后身片6b而完成针织套衫1。以下在接合工序中接合袖4、5和身片6而形成拼条3a、3b,作为实施例1而说明,短裤的右腿部和左腿部之间的接合部分上形成拼条,作为实施例2而说明。其中由于接合工序以外的编织是公知的,因而只表示接合工序中的编织。
另外本发明中,接合两个针织物的情况和接合三个针织物的情况下编织有所不同,因而使用图3说明各自的编织方法的概要。图3的a表示接合两个针织物的编织,图3的b和c表示接合三个针织物的编织。
在两个针织物的接合中,进行使第一针织物21的前部分21a向第二针织物22的前部分22a侧移动而进行的编织①,以及使第二针织物22的后部分22b向第一针织物21的后部分21b侧移动的编织②而形成拼条3a、3b。编织①和编织②既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按顺序进行。同时进行编织①和编织②时针床的转移次数少,因而能够进行高效的编织。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前针织物的接合区域和后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大小不同,在接合开始前通过将拼条小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以抽针方式固定在针床的针上,而消除了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上的总针数的差别,从而使针床上的前后的接合区域成为相同的大小,因而能够同时进行编织①和编织②。
另外在三个针织物的接合中,例如如图3的b所示,首先进行使第二针织物32的后部分32b向第一针织物31的后部分31b侧移动而进行的编织①,以及使第三针织物33的前部分33a向第一针织物31的前部分31a侧移动而进行的编织②。
接着如图3的c所示,进行使第二针织物32的前部分32a向第一针织物31的前部分31a侧移动而进行的编织③,以及使第三针织物33的后部分33b向第一针织物31的后部分31b侧移动而进行的编织④。通过进行这些编织①~④而形成拼条3a、3b。
并且如图3所示,在编织①~④中,既可以同时进行①和②以及③和④,还能够以自由的顺序进行①~④。首先同时进行编织①和②,接着同时进行编织③和④时,或者相反,首先同时进行编织③和④,接着同时进行编织①和②时,针床的转移次数少,因而能够进行高效的编织。
接合三个针织物的情况下,同样地,即使前针织物的接合区域和后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大小不同,也可以在接合开始前通过将拼条小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以抽针方式固定在针床的针上,而消除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上的总针数的差,从而使针床上的前后的接合区域成为相同的大小。
下面作为接合三个针织物的接合方法,以第一实施例说明具有身片和袖的针织套衫,并作为接合两个针织物的接合方法,以第二实施例说明短裤。
(第一实施例)
使用图4至图10的编织线圈横列图,说明接合三个筒状针织物而在图1的针织套衫1上形成拼条3a、3b的编织。第一实施例的针织套衫,具体而言,前针织物的拼条量为8个纵行的量,后针织物的拼条量为4个纵行的量,前针织物的拼条量多于后针织物的拼条量。
并且在本实施例,为了形成拼条,同时进行如下的编织:对身片6的针织物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进行压圈处理的编织;使右袖4的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从侧端的线圈起重叠在身片6的右腋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上,以使前针织物部彼此重叠、后针织物部彼此重叠的编织、使左袖5的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从侧端的线圈起重叠在身片6的左腋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上,以使前针织物部彼此重叠、后针织物部彼此重叠的编织。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虽然同时进行使接合区域的线圈彼此重叠的编织和进行压圈处理的编织,但是也可以独立地进行前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的接合以及后针织物部的接合。即,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同时进行图3的b、c的编织①和②,接着同时进行③和④。
从图4至图10的左端的数字表示步骤编号,FU意味着前上部针床、FD意味着前下部针床、BD意味着后下部针床、BU意味着后上部针床。
图4所示的步骤1表示开始形成拼条3a、3b之前的状态。左侧的虚线3a包围的线圈是形成拼条3a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右侧的虚线3b包围的线圈是形成拼条3b的线圈。
在步骤1所示的拼条3a、3b,固定在后针床上的后针织物接合区域的线圈的一部分最终用作前针织物的拼条。由于后针织物的接合区域少,因而为了与用于前针织物的接合区域上的针数相一致,在下一个步骤中在后针床上,对于拼条小的接合区域,以抽针固定线圈而移动线圈。
首先在步骤2,使身片6的后针织物上的右袖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前上部针床FU移圈,同时使左袖5的后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前上部针床FU移圈。
在步骤3,使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pitch),而对于右袖4,使后针织物的身片侧端部的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的前针织物侧端部的线圈的旁边移圈,并使前针织物的外侧端部的线圈向后下部针床BD的后针织物侧端部的线圈的旁边移圈而进行转绕编织。
并且对于身片6和左袖5,分别在图4中,使右侧端部的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的前针织物侧端部的线圈的旁边移圈而进行转绕编织,并且使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中离右袖4远的侧端部的线圈向后下部针床BD只返回一个线圈。
在步骤4,使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对于身片6和左袖5,使分别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中离右袖4远的侧端部的线圈只向后下部针床BD返回一个线圈。在步骤5进行与步骤3相同的动作。
接合区域的线圈数多时,反复进行从步骤4至步骤5的转移和移圈的动作。通过从步骤4至步骤5的转移和移圈的动作,拼条小的身片6的后针织物的右袖侧接合区域和左袖5的后针织物接合区域的线圈成为通过1次抽针而固定在针上的状态。
并且在步骤6,使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而使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剩余的线圈返回到后下部针床BD。接着对于身片6的左袖侧接合区域以及右袖4的接合区域,进行与上述从步骤2至步骤6相同的转移和移圈的动作(步骤7至步骤11)。此时转移的方向与从步骤2至步骤6的方向相反。
在步骤11的状态下,拼条小的身片6的后针织物的左袖侧接合区域和右袖4的后针织物接合区域的线圈也成为通过1次抽针而固定在针上的状态,虚线3a、3b所示的框内成为各自的接合区域。如步骤11所示,构成后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数(纵行数)成为比构成前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数(纵行数)少四个的状态。
这样虽然构成后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数少,但是筒状针织物在针床上可以配置成前后的长度大致对称。另外与右袖4和左袖5中身片相反侧的端部的线圈不会转绕到相对的针床上,这些端部的线圈与上述步骤1的状态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维持使各袖中与身片相反一侧的端部的线圈以与步骤1相同的状态位于前后的针织物部端部上的状态。因此,不会像以往那样使线圈成为转绕的状态,因而不会产生线圈的扭转。并且即使在接合开始前,也能够在袖上形成线圈。这样如果在接合开始前能够新生成线圈,例如进行1线圈横列的编织,那么即使接合开始前形成重叠线圈,也能够从针取下该重叠线圈而与这些重叠线圈连续地新形成线圈。由于通过这样新形成的线圈能够进行移圈,因而编织变得容易。
并且从该状态形成拼条3a、3b。首先从步骤12至步骤15,进行袖和身片彼此通过重叠线圈而进行的接合。在步骤12,使右前袖4a向后上部针床BU转移,同时使左后袖5b向前上部针床FU移圈。在步骤13使后针床向右转移2间距后,使右前袖4a向前下部针床FD移动,同时使左后袖5b向后下部针床BD移圈。通过该移圈,袖的侧端部上的两个线圈重叠到身片的侧端部的两个线圈上(线圈61、62)。
在步骤14,使右后袖4b向前上部针床FU转移,同时使左前袖5a向后上部针床BU移圈。在步骤15使后针床向左转移2间距后,使右后袖4b向后下部针床BD移动,同时使左前袖5a向前下部针床FD移圈。通过该移圈,袖的侧端部上的两个线圈重叠到身片的侧端部的两个线圈上(线圈63、64)。
并且虽然未图示,从用于身片编织用的喂纱口(纱线供给机)向固定有右袖侧的四个双重线圈61、63的针进行喂纱,从而形成与线圈61、63连续的新的线圈,并从用于左袖编织用的喂纱口向固定有左袖侧的四个双重线圈62、64的针进行喂纱,从而形成与线圈62、64连续的新的线圈。
另外本实施例中,压圈处理在左右的拼条形成区域上分别使用不同的喂纱口(纱线供给机)而进行。但是对于该喂纱口则在编织图中省略。
并且通过步骤16使形成在右后袖4b及其旁边的两个新的线圈65a、65b向前上部针床FU移动,同时使形成在左前袖5a及其旁边的两个新的线圈66a、66b向后上部针床BU移圈。
在步骤17使后针床向左转移1间距后,使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线圈65a、65b向后下部针床BD移动,并使固定在后上部针床BU上的线圈66a、66b向前下部针床FD移圈。通过线圈66a的移圈形成双重线圈67。
在步骤18,形成与后下部针床BD的线圈65a连续的新的线圈68a,并形成与前下部针床FD的线圈67、66b连续的新的线圈68b、68c。在步骤19,进一步使后针床向左转移1间距后,使左前袖5a的身片侧端部的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移圈。通过该移圈形成双重线圈69。
在步骤20,形成与后下部针床BD的线圈65b连续的新的线圈70a,并形成与前下部针床FD的线圈68b、69连续的新的线圈70b、70c。
由此在步骤21,使固定在后下部针床BD上的线圈70a、68a向前上部针床FU移圈,使固定在前下部针床FD上的线圈70b、70c向后上部针床BU移圈。
在步骤22,使后针床向左转移1间距后,使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线圈70a、68a向后下部针床BD移动,并使固定在后上部针床BU上的线圈70b、70c向前下部针床FD移圈。在此通过线圈68a的移圈形成双重线圈71,并通过线圈70b的移圈形成双重线圈72。
由此通过步骤23,从一方的喂纱口向固定有线圈71的针进行喂纱,从而形成与线圈71连续的新的线圈73,并从另一方的喂纱口向固定有线圈72、70c的针进行喂纱,从而形成与线圈72、70c连续的新的线圈74、75。
在步骤24中,使后针床向左转移1间距后,使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右端的线圈向后下部针床BD移动而重叠于线圈70a(线圈76)。另外使固定在后上部针床BU上的左端的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移圈而重叠于线圈75(线圈77)。
通过步骤25,从一方的喂纱口向固定有线圈76的针进行喂纱而形成与线圈76连续的新的线圈78,并从另一方的喂纱口向固定有线圈74、77的针进行喂纱而形成与线圈74、77连续的新的线圈79、80。
在步骤26,使固定在后下部针床BD上的线圈78、73向前上部针床FU移圈,并使固定在前下部针床FD上的线圈79、80向后上部针床BU移圈。
反复进行从步骤17至步骤26的动作,当接合区域的线圈消失时,如步骤27所示,使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右袖4的后针织物4b和固定在后上部针床BU上的左袖5的前针织物5a向后下部针床BD和前下部针床FD移动。
到此为止的动作中,同时进行右袖4的后针织物4b和身片6的后针织物6b之间的接合、左袖5的前针织物5a和身片6的前针织物6a之间的接合、以及身片的压圈处理。
接着从步骤28至步骤39中,进行右袖4的前针织物4a和身片6的前针织物6a之间的接合、左袖5的后针织物5b和身片6的后针织物6b之间的接合、以及身片的压圈处理。
在步骤28,使右前袖4a和前身片6a的右袖侧端部的2线圈向后上部针床BU移动,同时使左后袖5b和后身片6b的左袖侧端部的2线圈向前上部针床FU移圈。
在步骤29,使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后,使固定在后上部针床BU上的前身片6a的右袖侧端部的2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移动(线圈81、82)。使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后身片6b的左袖侧端部的2线圈向后下部针床BD移圈(线圈83、84)。在这些线圈中,线圈82形成双重线圈。在步骤30,形成与前下部针床FD的线圈81、82连续的新的线圈85a、85b,并形成与后下部针床BD的线圈83连续的新的线圈85c。
在步骤31,进一步使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后,使右前袖4a的身片侧端部的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移圈。通过该移圈形成双重线圈86。在步骤32,形成与前下部针床FD的线圈86、85b连续的新的线圈87a、87b,并形成与后下部针床BD的线圈84连续的新的线圈87c。
在步骤33,使固定在前下部针床FD上的线圈87a、87b向后上部针床BU移圈,并使固定在后下部针床BD上的线圈85c、87c向前上部针床FU移圈。
在步骤34,使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后,使固定在后上部针床BU上的线圈87a、87b向前下部针床FD移动,并使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线圈85c、87c向后下部针床BD移圈。在此通过线圈87b的移圈形成双重线圈88,并通过线圈85c的移圈形成双重线圈89。
通过步骤35,形成与前下部针床FD的线圈87a、88连续的新的线圈90a、90b,并形成与后下部针床BD的线圈89连续的新的线圈90c。
在步骤36,使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后,使固定在后上部针床BU上的右端的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移动而重叠于线圈90a(线圈91)。另外使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左端的线圈向后下部针床BD移圈而重叠于线圈87c(线圈92)。
由此通过步骤37,形成与前下部针床FD的线圈91、90b连续的新的线圈93a、93b,并形成与后下部针床BD的线圈92连续的新的线圈93c。
在步骤38,使固定在前下部针床FD上的线圈93a、93b向后上部针床BU移圈,并使固定在后下部针床BD上的线圈90c、93c向前上部针床FU移圈。
反复进行从步骤29至步骤38的动作,当接合区域的线圈消失时,如步骤39所示,使固定在后上部针床BU上的右袖4的前针织物4a和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左袖5的后针织物5b向前下部针床FD和后下部针床BD移动。
通过从步骤27至步骤39的动作,进行右袖4的前针织物4a和身片6的前针织物6a之间的接合、左袖5的后针织物5b和身片6的后针织物6b之间的接合、以及身片的压圈处理。另外结束接合时成为步骤39的状态,由此完成拼条的形成。
(第二实施例)
以下以编织图11所示的短裤41的情况为例,使用图12至图14的编织线圈横列图对接合两个针织物的编织进行说明。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同时进行上述图3的a的编织①和②的情况。短裤41由右腿部42和左腿部43以及主体部分44构成,在右腿部42和左腿部43的接合位置上形成拼条45a、45b。并且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形成抽针后不进行线圈的重叠(第一实施例的步骤12至步骤15)而立即开始拼条的形成。
右腿部42,在图3的a中左腿部43对应第一针织物21,右腿部42对应第二针织物22。图12的步骤1为开始拼条的形成前,并且右腿部42与左腿部43邻接。虚线45包围的线圈为形成拼条的整个接合区域的线圈。
图12至图14的左端的数字表示步骤编号,FU意味着前上部针床、FD意味着前下部针床、BD意味着后下部针床、BU意味着后上部针床。
在步骤1所示的拼条中,固定在后针床上的后针织物的线圈的一部分最终用作前针织物的拼条。由于后针织物的接合区域小,因而为了与用于前针织物的接合区域上的针数相一致,下一个步骤中在后针床上,以抽针使线圈固定,从而使线圈移动。
首先在步骤2中,使左腿部43的后针织物上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前上部针床FU移圈。
在步骤3,使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而对于右腿部42,使后针织物的左腿部侧端部的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移圈,并使前针织物的外侧端部的线圈向后下部针床BD移圈,从而进行转绕编织。并且对于左腿部43,在图12中使右侧端部的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移圈而进行转绕编织,并且使离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接合区域的右腿侧远的端部的线圈只向后下部针床BD返回一个线圈。
在步骤4,使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对于左腿部43,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中离右腿部42远的侧端部的线圈只向后下部针床BD返回一个线圈。
由此在接合区域的线圈数多的情况下,反复进行从步骤4至步骤5的转移和移圈的动作。通过从步骤4至步骤5的转移和移圈的动作,左腿部43的后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线圈成为通过1针抽针而固定在针上的状态。
并且在步骤6,转移1间距而使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剩余的线圈返回到后下部针床BD上。
接着对于右腿部42的接合区域,进行与上述从步骤2至步骤6相同的转移和移圈的动作(步骤7至步骤11)。此时转移的方向与步骤2至步骤6的方向相反。
在步骤11的状态下,用虚线表示的框451内形成前针织物侧的接合区域,框452内形成后针织物侧的接合区域。如步骤11所示,构成后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数(纵行数)成为比构成前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数(纵行数)少四个的状态。
这样虽然构成后针织物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数少,但是筒状针织物能够在针床上配置成使前后的长度大致对称。右腿部42和左腿部43的外侧端部的线圈不会转绕到相对的针床上,并且这些端部的线圈与上述步骤1的状态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维持右腿部42和左腿部43的前后针织物的端部的线圈在各自的针床上位于端部的状态。其结果,由于不会发生线圈的扭转,因而即使在接合开始前,也能够在右腿部42和左腿部43上形成线圈。
并且从该状态开始形成拼条。在图13所示的步骤12,使左前腿部43a的线圈向后上部针床BU移圈,同时使留下右腿部42的左腿部43侧的侧端线圈而使右后腿部42b的线圈向前上部针床FU移圈。
在步骤13,使后针床向左转移1间距,并且右前腿部42a的左腿部43侧的侧端线圈46与后上部针床BU上的左前腿部43a的右腿部42侧的侧端线圈重叠而形成重叠线圈48。
在步骤14,进一步使后针床向左转移1间距,并且使上述重叠线圈48向前下部针床FD移动而与右腿部42的左腿部43侧的侧端线圈重叠,从而形成三重线圈49。
在步骤15,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并且固定在后下部针床BD上的右后腿部42b的左腿部43侧的侧端线圈47向前上部针床FU移动而形成重叠线圈50。
在步骤16,后针床向左转移1间距,并且上述重叠线圈50与固定在后下部针床BD上的左后腿部43b的右腿部42侧的侧端线圈51重叠而形成三重线圈52。
另外在步骤17,形成与上述三重线圈49连续的新的线圈53,并在步骤18,形成与上述三重线圈52连续的新的线圈54。
从步骤19至步骤30,对于以步骤13至步骤18相同的编织作为对象的线圈进行。在步骤30,右前腿部42a的右端部的线圈形成三重线圈59,固定在后下部针床BD上的线圈向前上部针床FU移圈而形成双重线圈60。
在步骤31,固定在前上部针床FU上的右后腿部42b的全部线圈与在步骤30形成的双重线圈60一同向后下部针床BD移圈。并且固定在后上部针床BU上的左前腿部43a的全部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移圈。由此如步骤31所示,结束右腿部42和左腿部43的接合而形成拼条45a、45b。通过上述编织形成的拼条45a、45b,通过使左前腿部43a与右前腿部42a的线圈重叠而在前侧形成拼条45a,并通过使右后腿部42b与左后腿部43b的线圈重叠而在后侧形成拼条45b。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使前针织物侧的拼条变大,但是也可以使后针织物的拼条变大。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利用四个针床的横机并以抽针编织来编织筒状针织物,同时接合三个筒状针织物而形成图1的针织套衫1。在第三实施例中,使拼条大的一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成为总针状态而固定在针上,然后形成拼条。
图15至图17所示的编织线圈横列图表示从编织三个筒状针织物至腋部的状态至接合开始前的编织工序。第三实施例的针织套衫也同样使前针织物的拼条量多于后针织物的拼条量。
本实施例的图15至图17中,左端的数字同样表示步骤编号。本实施例的针织套衫虽然使用四个针床的横机而进行编织,但是在编织工序图中省略前上部针床和后上部针床,并用FD表示前下部针床,用BD表示后下部针床。
如图15所示的步骤1表示接合袖4、5和身片6之前的状态,各筒状针织物在前后的针床上以抽针方式进行编织。在步骤1中,虚线30包围的线圈为用于形成拼条的接合区域的线圈。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在后针床上的后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的一部分最终用作前针织物的拼条。由于后针织物的接合区域小,因而对于拼条大的接合区域,以总针状态使线圈固定在针上,而使接合区域的线圈移动。
首先在步骤2,使身片6的前针织物6a上的右袖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后下部针床BD的空针上移圈,同时使左袖5的前针织物5a上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后下部针床BD的空针上移圈。
在步骤3,使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对于右袖4使后针织物的身片侧端部的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的前针织物侧端部的线圈旁边移圈,并使前针织物的外侧端部的线圈向后下部针床BD的后针织物侧端部的线圈旁边移圈,从而进行转绕编织。
并且对于身片6和左袖5,固定在后下部针床BD上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中离右袖4远的侧端部的线圈只向前下部针床FD返回一个线圈,并且身片6的左袖侧端部的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的前针织物侧端部的线圈旁边移圈,从而进行转绕编织。
在步骤4,使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对于身片6和左袖5,分别固定在后下部针床BD上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中离右袖4远的侧端部的线圈只向前下部针床FD返回一个线圈。
在步骤5,使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对于身片6和左袖5,分别固定在后下部针床BD上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中离右袖4远的侧端部的线圈只向前下部针床FD返回一个线圈。离左袖5的后针织物的身片远的侧端部的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的前针织物侧端部的线圈旁边移圈,从而进行转绕编织。
在步骤6,使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对于身片6和左袖5,分别固定在后下部针床BD上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中离右袖4远的侧端部的线圈只向前下部针床FD返回一个线圈。右袖4的后针织物的身片侧端部的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的前针织物侧端部的线圈旁边移圈,从而进行转绕编织。
步骤7进行与步骤4相同的动作。当前后的接合区域比本实施例大时,反复进行从步骤3至步骤7的动作,直至在步骤1的接合区域30上构成前针织物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消失。另外在步骤8,使后针床向左转移2间距,而对于身片6和左袖5,分别固定在后下部针床BD上的右袖侧端部的线圈只向前下部针床FD移动一个线圈。
在步骤9,使后针床向右转移1间距,并且身片6的前针织物6a上的左袖侧的接合区域线圈向后下部针床BD的空针上移圈,同时左袖4的前针织物4a上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后下部针床BD的空针上移圈。
并且对于身片6的左袖侧接合区域以及右袖4的接合区域,进行与上述从步骤2至步骤7相同的转移和移圈的动作(步骤10至步骤14)。此时转移的方向与步骤2至步骤7的方向相反。
另外在步骤15,使后针床向左转移1间距,对于身片6和右袖4,分别固定在后下部针床BD上的右袖侧端部的两个线圈向前下部针床FD移圈。
在步骤16的状态下,拼条大的身片6的前针织物6a的接合区域和左右的袖4、5的前针织物4a、5a的接合区域301a、301b的线圈以不抽针的总针状态固定在针上。拼条小的接合区域302a、302b仍然是抽针状态。优选的是,从步骤16的状态开始新编织1线圈横列。
这样在以抽针方式编织筒状针织物时构成后针织物侧接合区域的线圈数也少,但是筒状针织物能够配置成在针床上前后的长度大致对称。另外与右袖4和左袖5的身片相反一侧的端部的线圈不会转绕到相对的针床上,这些端部的线圈与上述步骤1的状态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也能够维持使与各袖的身片相反一侧的端部的线圈以与步骤1相同的状态位于前后的针织物部端部上的状态。因此不会像以往那样成为使线圈转绕的状态,因而不会产生线圈的扭转。因此即使在接合开始前,也能够在袖上形成线圈。
因此,从步骤16的状态起新编织1线圈横列时,由于能够通过新形成的线圈进行移圈,因而编织变得容易。
并且从该状态开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地形成拼条。本实施例也同样为了形成拼条,同时进行如下所述的编织:使身片6的针织物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进行压圈处理的编织;使右袖4的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从侧端的线圈起重叠在身片6的右腋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上,以使前针织物部彼此和后针织物部彼此重叠的编织;使左袖5的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从侧端的线圈起重叠在身片6的左腋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上,以使前针织物部彼此重叠和后针织物部彼此重叠的编织。
另外在第三实施例中也同时进行使接合区域的线圈彼此重叠的编织和进行压圈处理的编织,但是也可以独立地进行前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的接合和后针织物部的接合。即,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同时进行上述图3的b、c的编织①和②,接着同时进行③和④。
另外如第三实施例所述,以抽针方式编织筒状针织物,并使拼条大的接合区域成为总针状态的接合方法,能够适用于如第二实施例的短裤或连袜裤类型是不言而喻的。

Claims (3)

1.一种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具有至少一对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且前后相对的针床,并且上述相对的针床中的至少前后一方的针床可向左右转移的横机,至少编织两个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在线圈横列方向上连续编织的筒状针织物,并且使在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上拼条大小不同的接合区域重叠而接合这些筒状针织物,
在针织物的接合工序中,在相对的针床上,在固定拼条大的接合区域的线圈的织针的针数和固定拼条小的接合区域的线圈的织针的针数为相同针数的区域上,使各接合区域两端部相对,而使前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和后针织物部的接合区域中一方的拼条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以抽针的状态固定在织针上,另一方的拼条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以总针的状态固定在织针上,
使位于接合的筒状针织物的侧端上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和另一方的筒状针织物的接合区域的线圈重叠,以使离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的边界近的一侧的线圈彼此重叠,并使离前针织物部和后针织物部的边界远的一侧的线圈彼此重叠,并且进行压圈处理而在筒状针织物的接合部分上形成拼条,并与所接合的筒状针织物连续地编织一个筒状针织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接合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时,第一针织物和第二针织物的接合开始前的工序包括以下的工序:
1)第一工序,使第一针织物的前针织物或后针织物中任一方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上移圈;
2)第二工序,使前后任一方的针床向左右任一方向转移,并对第二针织物进行转绕编织,对第一针织物进行使离第二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的转绕编织,并且反复进行使在第一工序中进行移圈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从离第二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起依次返回到相对的针床上的动作,在第一针织物的接合区域上以抽针状态或总针状态配置线圈;
3)第三工序,在第二针织物的前针织物或后针织物中,在具有与第一工序中进行移圈的接合区域相同大小的接合区域的针织物中,使接合区域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
4)第四工序,使前后任一方的针床向上述第二工序的逆向转移,并对第一针织物进行转绕编织,对第二针织物进行使离第一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的转绕编织,并反复进行使在第三工序中移圈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从离第一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起依次返回到相对的针床上的动作,在第二针织物的接合区域上以抽针状态或总针状态配置线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隔着第一针织物而分别编织第二针织物和第三针织物,并且将第二针织物和第三针织物接合于第一针织物时,第一针织物、第二针织物和第三针织物的接合开始前的工序包括下述工序:
1)第一工序,使第一针织物中与第二针织物接合的前后任一方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并使第三针织物中与第一针织物中进行移圈的接合区域具有相同拼条大小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
2)第二工序,使前后任一方的针床向左右任一方向转移,并对第二针织物进行转绕编织,并对第一针织物以及第三针织物进行使离第二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依次向相对的针床移圈的转绕编织,并且反复进行使在第一工序中移圈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从离第二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起依次返回到相对的针床上的动作,在第一针织物以及第三针织物的接合区域上以抽针状态或总针状态配置线圈;
3)第三工序,使第一针织物中与第三针织物接合的、与在第一工序中进行移圈的接合区域具有相同大小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并使第二针织物中与在第一针织物中进行移圈的接合区域具有相同的拼条大小的接合区域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
4)第四工序,使前后任一方的针床向第二工序的逆向转移,并对第三针织物进行转绕编织,并对第一针织物以及第二针织物进行使离第三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向相对的针床移圈的转绕编织,并且反复进行使在第三工序中移圈的接合区域的线圈从离第三针织物远的端部的线圈起依次返回到相对的针床上的动作,在第一针织物以及第二针织物的接合区域上以抽针状态或总针状态配置线圈。
CNB2004800106778A 2003-04-21 2004-03-24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39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6375/2003 2003-04-21
JP2003116375 2003-04-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77711A true CN1777711A (zh) 2006-05-24
CN100503924C CN100503924C (zh) 2009-06-24

Family

ID=33307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1067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3924C (zh) 2003-04-21 2004-03-24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222504B2 (zh)
EP (1) EP1626112B1 (zh)
JP (1) JP4375802B2 (zh)
KR (1) KR101013363B1 (zh)
CN (1) CN100503924C (zh)
DE (1) DE602004022156D1 (zh)
WO (1) WO2004094711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6560A (zh) * 2009-12-04 2011-06-0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CN102452341A (zh) * 2010-10-18 2012-05-16 苏州老人头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布套的拼接方法
CN102471960A (zh) * 2009-08-12 2012-05-2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2534981A (zh) * 2010-12-10 2012-07-0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压圈方法及针织物
CN102965823A (zh) * 2011-03-01 2013-03-1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CN112609306A (zh) * 2020-12-10 2021-04-06 斓帛职业培训学校(桐乡)有限公司 一种全成型横机服装的夹位结构编织方法及其夹位结构
CN113846411A (zh) * 2021-09-24 2021-12-28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全成型马鞍肩袖笼结构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74309B2 (ja) * 2004-11-29 2009-12-0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で編まれたニットウエア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JP4374310B2 (ja) * 2004-12-01 2009-12-02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編成方法
KR101232701B1 (ko) * 2005-06-01 2013-02-13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시마세이키 세이사쿠쇼 몸통 통모양부에 트임부를 구비하는 니트웨어 및 그편성방법
JP2014114513A (ja) 2012-12-07 2014-06-26 Shima Seiki Mfg Ltd 筒状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筒状編地
WO2020123455A1 (en) 2018-12-10 2020-06-18 Nike Innovate C.V. Knitting method using needle bed racking and related knitted component for use as a shoe upper, and a knitting machine with extreme racking capability
CN113993412A (zh) 2019-06-19 2022-01-28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具有插入元件的针织部件
US11877605B2 (en) 2020-11-19 2024-01-23 Nike, Inc. Knit lower-body gar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57588A (fr) * 1969-10-31 1971-03-16 Courtaulds Ltd Procede de tricotage sur metier d'une ebauche destinee a la confection d'un vetement tricote
DE2841836A1 (de) * 1977-10-04 1979-04-05 Courtaulds Ltd Verfahren zum stricken eines mit aermel versehenen kleidungsstuecks
IT1290915B1 (it) * 1996-02-09 1998-12-14 Shima Seiki Mfg Metodo di lavorazione a maglia su una macchina rettilinea per maglieria e tessuto a maglia cosi' prodotto.
JP3164528B2 (ja) * 1997-02-17 2001-05-0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による編地の接合編成方法
TW446774B (en) * 1998-08-28 2001-07-21 Shima Seiki Mfg Knitwear knitting method
TW491918B (en) 2000-05-17 2002-06-21 Shima Seiki Mfg Method of joining knitted fabrics and joined knitted fabric
WO2002092895A1 (fr) * 2001-05-11 2002-11-21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Procede de tricotage sur machine de tricotage rectiligne, et programme de tricotage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1960A (zh) * 2009-08-12 2012-05-2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2471960B (zh) * 2009-08-12 2013-11-27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02086560A (zh) * 2009-12-04 2011-06-08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CN102086560B (zh) * 2009-12-04 2014-05-1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和针织物
CN102452341A (zh) * 2010-10-18 2012-05-16 苏州老人头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布套的拼接方法
CN102534981A (zh) * 2010-12-10 2012-07-04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针织物的压圈方法及针织物
CN102965823A (zh) * 2011-03-01 2013-03-1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CN102965823B (zh) * 2011-03-01 2015-05-13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筒状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筒状针织物
CN112609306A (zh) * 2020-12-10 2021-04-06 斓帛职业培训学校(桐乡)有限公司 一种全成型横机服装的夹位结构编织方法及其夹位结构
CN112609306B (zh) * 2020-12-10 2022-04-05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全成型横机服装的夹位结构编织方法及其夹位结构
CN113846411A (zh) * 2021-09-24 2021-12-28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全成型马鞍肩袖笼结构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CN113846411B (zh) * 2021-09-24 2023-01-31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全成型马鞍肩袖笼结构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26112A1 (en) 2006-02-15
KR101013363B1 (ko) 2011-02-14
CN100503924C (zh) 2009-06-24
US7222504B2 (en) 2007-05-29
JP4375802B2 (ja) 2009-12-02
DE602004022156D1 (de) 2009-09-03
EP1626112A4 (en) 2006-08-09
KR20060002910A (ko) 2006-01-09
WO2004094711A1 (ja) 2004-11-04
EP1626112B1 (en) 2009-07-22
US20060236725A1 (en) 2006-10-26
JPWO2004094711A1 (ja) 200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77711A (zh) 针织物的接合方法
CN101068964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277968C (zh) 具有开口部的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133764C (zh) 具有可动线圈形成板的横向针织机
CN1171569C (zh) 胸罩
CN1925760A (zh) 针织外衣向人体模型的穿着模拟方法、其装置及其程序
CN1910312A (zh) 针织短裤的编织方法、针织短裤以及利用横机编织短裤的编织程序
CN1867714A (zh) 具有插肩袖的针织品的编织方法和具有插肩袖的针织品
CN1429294A (zh) 织物的接合方法和接合的织物
CN1925761A (zh) 针织外衣的穿着模拟方法、其装置及其程序
JP5349268B2 (ja)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編地
RU2517126C2 (ru) Способ вязания изделий, таких как колготк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ая машина и изделие
CN1678781A (zh) 手套及其编织方法
CN1693566A (zh) 缝纫机
CN1283084A (zh) 改进的针织品
JP4203323B2 (ja) 横編機で編まれた衿付きニットウエア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JPH1077556A (ja) 衿付衣服の編成方法
CN1245906C (zh) 用于创作针织服装及其式样的方法
CN1611650A (zh) 缝纫机
CN1833058A (zh) 具有不对称接合的衣服的编织方法和具有不对称接合的衣服以及针织设计装置
CN1630750A (zh) 成圈压片、有成圈压片的横机和使用成圈压片的针织物编织方法
JP2006161231A (ja) 編地の編成方法、編地を編成させるための編成プログラム
CN1833057A (zh) 具有不对称接合的衣服的编织方法和具有不对称接合的衣服以及针织设计装置
CN1532318A (zh) 锁眼机及形成锁眼针迹的方法
CN1656268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603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