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6781A - 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6781A
CN101066781A CN 200710052376 CN200710052376A CN101066781A CN 101066781 A CN101066781 A CN 101066781A CN 200710052376 CN200710052376 CN 200710052376 CN 200710052376 A CN200710052376 A CN 200710052376A CN 101066781 A CN101066781 A CN 101066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balt
calcining
solution
temperature
oxa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523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66781B (zh
Inventor
赵中友
黄敏
杨锋
林贡
王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XING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XIANTAO
Original Assignee
ZHONGXING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XIANT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XING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XIANTAO filed Critical ZHONGXING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XIANTAO
Priority to CN2007100523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667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66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6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66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67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工艺。在该工艺中,参加沉钴反应的钴溶液和草酸铵溶液的混合采用并流加料反应方法,这样便于对两溶液的流量、温度、pH值等重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因而可明显改善草酸钴结晶体的质量,使产出的钴结晶体形貌好、粒度适中,且分散好。另一方面,本发明对草酸钴的煅烧采取煅烧—粉碎—再煅烧—再粉碎的工艺,以保证草酸钴煅烧后完全分解为四氧化三钴,从而克服了传统煅烧法对钴原料煅烧时易产生结块,晶粒易变形、有杂相、颗粒不均匀等缺点。采用本发明工艺,可明显提高四氧化三钴粉体的分散性,并且产品纯度高、活性高、晶粒大小适中。

Description

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的电压高,放电平稳,大电流放电性能佳,比能量高、无污染、循环性好等优点。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产业日渐成熟,因此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中,随着锂离子电池性能不断的改进、提高,作为锂离子电池中重要的正极材料——钴酸锂,也对其关键原材料——四氧化三钴的品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其具有纯度高、晶粒形貌好、粒度适中并且分布均匀、松装密度及振实密度大,价格便宜等特点。
目前制备四氧化三钴主要是采用钴盐与沉淀剂(碳酸钠、草酸胺等)反应制取含钴沉淀物,然后经高温煅烧,得到四氧化三钴。如中国专利申请CN1544340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公开了以草酸钴或氢氧化钴或碳酸钴为煅烧原料,进行三段煅烧之后分解为四氧化三钴的技术方案;另外该方法还进一步公开了所述草酸钴由沉淀剂喷雾加入至钴盐溶液中进行沉钴反应而制成。该方法的煅烧工艺过于复杂,需要使用纯净氮气,这样无形之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由于其沉钴反应采用喷雾加料方式,因此其钴盐结晶颗粒的粒度较小,生产规模也难以做大,最终影响产品的产业化。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CN1648054公开了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其通过在钴盐溶液中加入草酸盐等溶液,而生成钴盐化合物的前驱体沉淀物,然后经过滤、洗涤,得到前驱体;再经焙烧,破碎得到晶形为团状多面体或八面体的四氧化三钴产品。该方法的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以致沉淀反应中的钴结晶粒度无法控制,并且由于其焙烧的方法和温度不够合理,因此对产品的纯度和晶粒形貌造成一定影响。
除上述方法外,制备四氧化三钴的方法还有:如比利时UMICO公司采用的钴盐溶液喷雾焙烧法,该方法生产的四氧化三钴虽然质量高,但所采用的设备极其昂贵,因此生产成本较高。此外,还有如中国专利申请CN1715193A公开的一种制备高品质四氧化三钴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氯化钴为前驱体,直接通过特殊设计的专用反应炉烧结分解制成四氧化三钴。该方法设备要求高,需专门设计,其在简化工艺上所做的努力并不足以抵消设备上的投入,因而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采用液相沉淀法加煅烧工艺制备四氧化三钴是一种生产成本较低,相对成熟的技术,但该技术工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确实又制约了四氧化三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就必须对现有的方法或工艺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和优化,这样才能适应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从而为其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四氧化三钴原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生产所存在的工艺复杂、产品杂相多、产品晶粒过大或过小、粒度分布不集中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同时还解决了现有技术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生产所存在对设备性能要求高,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溶液:将氯化钴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过滤,以除去溶液中杂质,接着加入一定量盐酸(氯化氢)调酸,制得PH值为0.8-1.0,浓度为0.7-0.9mol/L的氯化钴溶液,然后将温度升至65℃-75℃备用;将草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过滤,接着加入液氨反应,制得PH值为3.8-4.0,浓度为0.8-1.0mol/L的草酸铵溶液,然后将温度升至65℃-75℃备用。
B.反应合成:将上述氯化钴溶液和草酸铵溶液分别以0.9-1.1m3/h的流量同时并流至反应罐中进行反应,并将该反应液的PH值控制在1.4-1.6,反应3-5分钟,然后流入陈化槽中陈化(陈化可让晶粒生长均匀,使其形貌更加完整),在陈化过程中,为了防止结晶颗粒聚集,反应液要继续搅拌25-35分钟,最后成为草酸钴浆料。
C.洗涤、过滤:将草酸钴浆料倒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洗涤,洗涤至压滤机出来的洗涤水检测无氯离子后,卸料至调浆槽中加水进行调浆,调浆后转入压滤机再次洗涤,洗涤至压滤机出来的洗涤水检测无氯离子后,再次卸料至调浆槽中加水进行调浆,经过上述严格的洗涤过程后,草酸钴浆料中的各种离子得以彻底祛除,最后将其送入离心机甩干后得到纯净的草酸钴固体;
D.二次煅烧:将草酸钴固体放入窑炉内煅烧,煅烧温度设定在450-500℃,恒温煅烧4-5小时后取出粉碎;然后再次放入窑炉进行第二次煅烧,其煅烧温度设定在850-880℃,恒温煅烧3-4小时后再进行粉碎,得到四氧化三钴粉体。
在本发明上述工艺中,参加沉钴反应的钴溶液和草酸铵溶液的混合采用并流加料反应方法(简称并流法),这样便于对两溶液的流量、温度、PH值等重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因此使用并流法并结合对溶液流量、温度等参数的调整,就可对反应中草酸钴晶核的形成和生长进行有效的控制。本发明的反应温度控制在65℃-75℃之间,流量控制在0.9-1.1m3/h之间,因而其草酸钴晶核生长的更迅速、更粗壮。
在现已公开的制备四氧化三钴的沉钴反应中,其加料方式主要是采用正加法(如CN1648054),即沉淀剂加入到钴液中;也有采用反加法(如CN1544340),即钴液加入到沉淀剂中。发明人通过对上述三种加料反应方式进行对比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见表1):正加法的沉淀产物发生严重的团聚,不易洗涤;反加法的粒度分布偏离正态,粒径过小;并流加料(流量为0.9-1.1m3/h,温度65℃-75℃)可明显改善草酸钴结晶体的质量,使产出的钴结晶体形貌好(粗短棒)、粒度适中,且分散好,从而为下道工序打下良好基础。
表1:不同加料方式的试验结果(温度70℃,PH值1.5)
  序号   加料方式  粒度D50  电镜(SEM)   现象
  1   正加法  27.73  细长棒   严重团聚
  2   反加法  4.05  细短棒   分散好
  3   并流法  8.89  粗短棒   分散好
在沉钴反应中,除了流量、PH值、温度等对草酸钴晶核的形成(包括粒度、松装密度等)有影响外,其反应溶液的钴浓度对草酸钴晶核的形成也会产生影响。因此本发明对参加沉钴反应的钴溶液和草酸铵溶液的浓度进行了优化,其中氯化钴溶液的浓度以0.7-0.9mol/L为宜,最佳为0.8mol/L;草酸铵溶液的浓度以0.8-1.0mol/L为宜,最佳为0.9mol/L。
另一方面,对草酸钴在空气气氛下煅烧进行差热分析表明:草酸钴的热分解从0-1000℃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失去结晶水,温度在120-249.4℃之间,失重19.8%;第二阶段草酸钴分解成四氧化三钴,温度在249.4-420℃之间,失重37.4%;第三阶段部分四氧化三钴分解成氧化亚钴,温度在880-932℃之间,失重2.90%,932℃以上为氧化亚钴。因此本发明对草酸钴的煅烧采取煅烧—粉碎—再煅烧—再粉碎的工艺,并且将第一次煅烧温度控制在450-500℃,第二次煅烧温度控制在850-880℃,以保证草酸钴煅烧后完全分解为四氧化三钴,从而克服了传统煅烧法对钴原料煅烧时易产生结块,晶粒易变形、有杂相(含氧化亚钴)、颗粒不均匀等缺点。
因此,本发明工艺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钴回收率高、产品质量高等特点。采用本发明工艺,可明显提高四氧化三钴粉体的分散性,并且产品纯度高、活性高、晶粒大小适中。在5000倍电镜下显示其晶体形貌为球形多面体,粒度分布集中,平均粒径为6-8цm,其松装密度为1.8~2.5g/cm3,振实密度为2.5~3.5g/cm3,钴含量在73.4%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四氧化三钴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四氧化三钴的晶体衍射图;
图3是四氧化三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用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方法制备四氧化三钴,其步骤为:
A.将经过计量的氯化钴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过滤,接着缓慢加入盐酸进行调酸,制得PH值为0.8,浓度为0.9mol/L的氯化钴溶液,然后将温度升至75℃备用;将经过计量的草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过滤,接着加入液氨反应,制得PH值为4.0,浓度为0.8mol/L的草酸铵溶液,然后将温度升至75℃备用;B.将上述氯化钴溶液和草酸铵溶液分别以0.9m3/h的流量同时并流至反应罐中进行反应,并将该反应液的PH值控制在1.5,反应5分钟,然后流入陈化槽中陈化,并继续搅拌30分钟使之成为草酸钴浆料;C.将草酸钴浆料倒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洗涤,洗涤至压滤机出来的洗涤水检测无氯离子后,卸料至调浆槽中加水进行调浆,调浆后转入压滤机再次洗涤,洗涤至压滤机出来的洗涤水检测无氯离子后,再次卸料至调浆槽中加水进行调浆,最后送入离心机甩干后得到草酸钴固体;D.将草酸钴固体放入窑炉内煅烧,煅烧温度设定在450℃,恒温煅烧5小时后取出放入破碎筛粉机粉碎;然后再次放入窑炉进行第二次煅烧,其煅烧温度设定在850℃。恒温煅烧3小时后再进行粉碎,得到四氧化三钴粉体。
实施例2:用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方法制备四氧化三钴,其步骤为:
A.将经过计量的氯化钴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过滤,接着缓慢加入盐酸进行调酸,制得PH值为1.0,浓度为0.7mol/L的氯化钴溶液,然后将温度升至70℃备用;将经过计量的草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过滤,接着加入液氨反应,制得PH值为3.8,浓度为1.0mol/L的草酸铵溶液,然后将温度升至70℃备用;B.将上述氯化钴溶液和草酸铵溶液分别以1.1m3/h的流量同时并流至反应罐中进行反应,并将该反应液的PH值控制在1.6,反应3分钟,然后流入陈化槽中陈化,并继续搅拌25分钟使之成为草酸钴浆料;C.将草酸钴浆料倒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洗涤,洗涤至压滤机出来的洗涤水检测无氯离子后,卸料至调浆槽中加水进行调浆,调浆后转入压滤机再次洗涤,洗涤至压滤机出来的洗涤水检测无氯离子后,再次卸料至调浆槽中加水进行调浆;最后送入离心机甩干后得到草酸钴固体;D.将草酸钴固体放入窑炉内煅烧,煅烧温度设定在500℃,恒温煅烧4小时后取出放入破碎筛粉机粉碎;然后再次放入窑炉进行第二次煅烧,其煅烧温度设定在880℃。恒温煅烧4小时后取出放入粉碎机再进行粉碎,得到四氧化三钴粉体。
实施例3:用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方法制备四氧化三钴,其步骤为:
A.将经过计量的氯化钴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过滤,接着缓慢加入盐酸进行调酸,制得PH值为0.9,浓度为0.8mol/L的氯化钴溶液,然后将温度升至65℃备用;将经过计量的草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过滤,接着加入液氨反应,制得PH值为3.9,浓度为0.9mol/L的草酸铵溶液,然后将温度升至65℃备用;B.将上述氯化钴溶液和草酸铵溶液分别以1.0m3/h的流量同时并流至反应罐中进行反应,并将该反应液的PH值控制在1.4,反应4分钟,然后流入陈化槽中陈化,并继续搅拌35分钟使之成为草酸钴浆料;C.将草酸钴浆料倒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洗涤,洗涤至压滤机出来的洗涤水检测无氯离子后,卸料至调浆槽中加水进行调浆,调浆后转入压滤机再次洗涤,洗涤至压滤机出来的洗涤水检测无氯离子后,再次卸料至调浆槽中加水进行调浆;最后送入离心机甩干后得到草酸钴固体;D.将草酸钴固体放入窑炉内煅烧,煅烧温度设定在480℃,恒温煅烧5小时后取出放入破碎筛粉机粉碎;然后再次放入窑炉进行第二次煅烧,其煅烧温度设定在870℃。恒温煅烧3小时后再进行粉碎,得到四氧化三钴粉体。
图2是采用本发明工艺制备出来的四氧化三钴的晶体衍射图(XRD)。其为完整的四氧化三钴晶相,主含量稳定,图中主峰边上没有氧化亚钴的特征峰,因此不含氧化亚钴相。
图3是采用本发明工艺四氧化三钴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5000倍)。其粉体形貌接近球体,颗粒较大,平均粒径D50为6-8цm。

Claims (2)

1.一种锂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在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溶液:将氯化钴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过滤,接着加入盐酸调酸,制得PH值为0.8-1.0,浓度为0.7-0.9mol/L的氯化钴溶液,然后将温度升至65℃-75℃备用;将草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过滤,接着加入液氨反应,制得PH值为3.8-4.0,浓度为0.8-1.0mol/L的草酸铵溶液,然后将温度升至65℃-75℃备用;
B.反应合成:将上述氯化钴溶液和草酸铵溶液分别以0.9-1.1m3/h的流量同时并流至反应罐中进行反应,并将该反应液的PH值控制在1.4-1.6,反应3-5分钟,然后流入陈化槽中陈化,并继续搅拌25-35分钟,最后成为草酸钴浆料;
C.洗涤、过滤:将草酸钴浆料到入压滤机中进行压滤洗涤,洗涤至压滤机出来的洗涤水检测无氯离子后,卸料至调浆槽中加水进行调浆,调浆后转入压滤机再次洗涤,洗涤至压滤机出来的洗涤水检测无氯离子后,再次卸料至调浆槽中加水进行调浆,最后送入离心机甩干后得到草酸钴固体;
D.二次煅烧:将草酸钴固体放入窑炉内煅烧,煅烧温度设定在450-500℃,恒温煅烧4-5小时后取出粉碎;然后再次放入窑炉进行第二次煅烧,其煅烧温度设定在850-880℃,恒温煅烧3-4小时后再进行粉碎,得到四氧化三钴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在配制溶液步骤中,所述氯化钴溶液的浓度为0.8mol/L,草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9mol/L。
CN2007100523767A 2007-06-04 2007-06-04 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工艺 Active CN1010667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523767A CN101066781B (zh) 2007-06-04 2007-06-04 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523767A CN101066781B (zh) 2007-06-04 2007-06-04 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6781A true CN101066781A (zh) 2007-11-07
CN101066781B CN101066781B (zh) 2010-11-03

Family

ID=38879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523767A Active CN101066781B (zh) 2007-06-04 2007-06-04 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66781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3659A (zh) * 2010-08-10 2010-12-15 江苏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级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01585559B (zh) * 2009-06-14 2011-02-16 宁波科博特钴镍有限公司 电池级高安全性球形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01982422A (zh) * 2010-10-21 2011-03-02 江苏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大晶粒度高安全性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01982421A (zh) * 2010-10-21 2011-03-02 江苏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氧化钴的制备方法
CN101607885B (zh) * 2008-11-20 2012-07-18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低松比草酸钴工业生产方法
CN107814417A (zh) * 2016-09-13 2018-03-20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钴氧化物、其制备方法、锂钴氧化物、和锂二次电池
CN112763522A (zh) * 2020-12-23 2021-05-07 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
CN113233516A (zh) * 2021-05-28 2021-08-10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小粒度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13292106A (zh) * 2020-02-24 2021-08-24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大粒径掺铝四氧化三钴的三次煅烧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8334A (en) * 1992-01-16 1994-08-16 Institute Of Gas Technology Process for preparing submicron/nanosize ceramic powders from precursors incorporated within a polymeric foam
CN1163416C (zh) * 1994-07-02 2004-08-25 雷慧绪 电子工业用氧化钴、氧化镍粉末的生产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7885B (zh) * 2008-11-20 2012-07-18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低松比草酸钴工业生产方法
CN101585559B (zh) * 2009-06-14 2011-02-16 宁波科博特钴镍有限公司 电池级高安全性球形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01913659A (zh) * 2010-08-10 2010-12-15 江苏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级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01982421B (zh) * 2010-10-21 2013-06-12 江苏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氧化钴的制备方法
CN101982421A (zh) * 2010-10-21 2011-03-02 江苏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氧化钴的制备方法
CN101982422B (zh) * 2010-10-21 2013-04-10 江苏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大晶粒度高安全性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01982422A (zh) * 2010-10-21 2011-03-02 江苏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大晶粒度高安全性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07814417A (zh) * 2016-09-13 2018-03-20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钴氧化物、其制备方法、锂钴氧化物、和锂二次电池
CN107814417B (zh) * 2016-09-13 2020-03-03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钴氧化物、其制备方法、锂钴氧化物、和锂二次电池
US10892484B2 (en) 2016-09-13 2021-01-12 Samsung Sdi Co., Ltd. Cobalt oxide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lithium cobalt oxide formed from the cobalt oxide,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positive electrode including the lithium cobalt oxide
US11482704B2 (en) 2016-09-13 2022-10-25 Samsung Sdi Co., Ltd. Lithium cobalt oxide for a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positive electrod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292106A (zh) * 2020-02-24 2021-08-24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大粒径掺铝四氧化三钴的三次煅烧制备方法
CN112763522A (zh) * 2020-12-23 2021-05-07 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掺铝四氧化三钴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
CN113233516A (zh) * 2021-05-28 2021-08-10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晶小粒度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6781B (zh) 201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6781B (zh) 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的制备工艺
CN101913659B (zh) 电池级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JP7021795B2 (ja) 粒形が制御可能な酸化インジウム球形粉体の調製方法
KR20110128862A (ko) 도펀트를 가진 니켈-코발트-망간 다중-원소 리튬 이온 배터리의 양극 물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8439490B (zh) 一种三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设备及制备方法
CN101333000B (zh) 液相法合成高纯电子级钛酸钡的工艺
CN109179516B (zh) 掺铝小颗粒球形四氧化三钴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11098B (zh) 一种高放射状、高振实的镍钴铝酸锂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0932B (zh) 一种碳酸钠沉淀制备窄分布超细氧化钇的方法
CN104269548B (zh) 一种镍钴锰前驱体材料制备过程中优化粒度分布的方法
CN111908519A (zh) 一种高容量富镍前驱体、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65085B (zh) 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2736233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活性物质、制备方法及其电极和电池
CN104134786A (zh) 一种小粒度高密度球形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CN104167541B (zh) 用于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制备工艺
CN114195204B (zh) 一种高球形度富锰碳酸盐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014293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07256A (zh) 一种钴氧化物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10776015A (zh) 一种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的合成方法
CN105390691A (zh) 一种液相模板法制备球形镍钴锰酸锂的方法
CN113388882A (zh) 一种三元单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50162B (zh) 一种倍率型镍钴铝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70179A (zh) 球形碳酸盐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CN116199270B (zh) 一种减少钴氧化物生产过程废水的处理工艺
CN1288092C (zh) 一种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rocess of preparing cobalto-cobaltic oxide for lithium ion cell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9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Pledgee: China Development Bank Co.

Pledgor: XIANTAO ZHONGXING ELECTRONIC MATERIAL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3420000017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12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