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0939A - 冷轧中的润滑油供给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轧中的润滑油供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0939A
CN101060939A CNA2005800400234A CN200580040023A CN101060939A CN 101060939 A CN101060939 A CN 101060939A CN A2005800400234 A CNA2005800400234 A CN A2005800400234A CN 200580040023 A CN200580040023 A CN 200580040023A CN 101060939 A CN101060939 A CN 101060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ting oil
emulsion
friction
coefficient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00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6724C (zh
Inventor
高滨义久
白石利幸
小川茂
L·瓦内尔
G·奥雷
M·洛吉耶
P·马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elorMittal France SA
Nippon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rcelor France SA
Nippon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640731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06093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elor France SA, Nippon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Arcelor France SA
Publication of CN101060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0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67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6724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2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lubricating, cooling, or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2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lubricating, cooling, or cleaning
    • B21B45/0239Lubric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22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22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1B1/24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in a continuous or semi-continuous process
    • B21B1/28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in a continuous or semi-continuous process by cold-rolling, e.g. Steckel cold mi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7/00Rolls, roll alloys or roll fabrication; Lubric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rolls while in use
    • B21B27/06Lubric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rolls
    • B21B27/10Lubricating, cooling or heating rolls extern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45/00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45/02Devices for surface or other treatment of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for lubricating, cooling, or cleaning
    • B21B45/0239Lubricating
    • B21B45/0245Lubricating devices
    • B21B45/0248Lubricating devices using liquid lubricants, e.g. for sections, for tubes
    • B21B45/0251Lubricating devices using liquid lubricants, e.g. for sections, for tubes for strips, sheets, or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28Control of flatness or profile during rolling of strip, sheets or plates
    • B21B37/30Control of flatness or profile during rolling of strip, sheets or plates using roll camber control
    • B21B37/32Control of flatness or profile during rolling of strip, sheets or plates using roll camber control by cooling, heating or lubricating the ro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28Control of flatness or profile during rolling of strip, sheets or plates
    • B21B37/44Control of flatness or profile during rolling of strip, sheets or plates using heating, lubricating or water-spray cooling of the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Rolling (AREA)
  • Lubricants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金属板的冷轧时能够不受润滑油供给装置和润滑控制的制约地与多个金属板材质相对应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其中,将组成不相同的两种以上的润滑油(A、B)分别储存在各自的罐中,根据轧制件与工作辊之间的摩擦系数从上述储存的两种以上的润滑油(A、B)中选择出一种、或者选择出多种进行混合,将混合上述润滑油(A、B)和加热水而得到的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

Description

冷轧中的润滑油供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金属板的冷轧中向轧制机输入侧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供给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钢板的冷轧中从轧制作业的稳定化、产品的形状以及表面质量、防止烧结、轧辊的寿命等方面来看,必须将轧制件(钢板)和工作辊之间的摩擦系数维持在适当的值。为了得到适当的摩擦系数,选择与轧制板的材质、尺寸以及轧制条件相适应的润滑油,在轧制机输入侧供给到轧制件和轧辊上。在串列式冷轧中一般使用乳状液润滑。
为了得到适当的摩擦系数,增加乳状液供给量、乳状液浓度是用于提高润滑性、减少摩擦系数的有效方法,但是这会导致成本增加,并且由于设备的制约在现阶段的情况下乳状液供给量、乳状液浓度的增加是有界限的。作为设备的制约,例如在高浓度的乳状液的情况下会出现在配管中堵塞、因罐中的搅拌机的能力而损害高浓度的乳状液的均匀性的情况等等。另外,乳状液供给量因泵的能力而决定了上限。
最近,高强度(张力)钢和TRIP钢等被称作难制造件的轧制件的轧制加工呈现增加的趋势。对于难制造件,由于轧制载荷较高,所以存在有在串列式冷轧机的前段要减少摩擦系数降低轧制载荷,而在轧制速度变高的后段为了防止烧结要减少摩擦系数抑制摩擦生热这样的要求。也就是说,对于难制造件轧制,与普通钢相比较,有要在全部轧制速度区域使摩擦系数减少这样的要求。
若对使用对普通钢而言摩擦系数在允许范围内的润滑油A的情况进行示意性的表示,则如图9所示。摩擦系数的允许范围的下限,是如上所述由于润滑油的性能、设备制约条件等原因摩擦系数不能再继续下降超过该值的界限。另外,还有时即使设备制约方面没有问题,但因为会产生滑动所以不能使摩擦系数继续降低超过该值。另一方面,上限是由润滑油的在极限摩擦区域的耐烧结性决定的。根据此前的操作经验掌握上限,将轧制条件设定为摩擦系数比该上限稍小的条件以下。迄今为止,由于主要是普通钢的轧制所以仅用润滑油A就能够应对。但是,从图9中可明显看出,在轧制抗拉强度为例如1270MPa以上的超高强度钢时,要是仅使用润滑油A的话是不能得到适当的摩擦系数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想出了使用多种润滑油的方法。例如有用同一种润滑油预先准备出低浓度和高浓度的润滑油,供给至不同的供给部位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昭59-33023号公报),或者根据板厚灵活使用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8-155510号公报)。但是,即使如这些方法那样使用同种润滑油来改变浓度,考虑到轧制机的设备上的制约和成本,也难以应对现阶段的多种轧制件。
另外,在其它的润滑油供给方法中,提出了一种准备四个罐并规定种类不同的三种润滑油、根据板厚对其灵活地进行使用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昭59-199109号公报)。该方法有四个罐,并使用三种润滑油和去垢液,但是没有膜厚和摩擦系数的记载,且材质和润滑油的分类方法也很粗略,对近年来严格的表面质量要求和小批量多品种的轧制件构成来说难以全部对应地实施充分的润滑控制,存在难以进行细微具体的控制的问题。
并且,还有一种方法,其按照每种热轧钢带,根据热轧钢带所要求的质量特性,改变至少两种的润滑油的混合比例从而改变润滑油组成,并将由该润滑油和水构成的轧制油供给到至少一台轧制台(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0-351002号公报)。在该方法中,由于仅仅是根据所简单地要求的质量特性来控制润滑油供给量,所以不能进行细微具体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在金属板的冷轧中不受润滑油供给装置和润滑控制的制约、能够对应多个金属板材质的润滑油供给方法。
第一发明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它是在金属板的冷轧中将混合润滑油和加热水而得到的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其中,将组成不相同的两种以上的润滑油分别储存在各自的罐中,根据轧制件与工作辊之间的摩擦系数从上述储存的润滑油中选择出一种,并将混合上述选择出的润滑油和加热水而得到的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
第二发明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它是在金属板的冷轧中将混合润滑油和加热水而得到的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其中,将组成不相同的两种以上的润滑油、或者将至少一种润滑油和至少一种添加剂分别储存在各自的罐中,将根据轧制件与工作辊之间的摩擦系数从上述储存的润滑油中选择出的两种以上的润滑油混合、或者将至少一种选择出的润滑油和至少一种选择出的添加剂混合而形成混合油,进而将在混合油中混合加热水而得到的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
在上述第一发明和第二发明的润滑油供给方法中,可以在上述润滑油中的至少一种中含有添加剂。另外,在上述第二发明的润滑油供给方法中,可以根据轧制速度来控制乳状液润滑油供给量和/或乳状液浓度。
第三发明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它是在金属板的冷轧中将混合润滑油和加热水而得到的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的润滑供给方法,其中,将组成不相同的两种润滑油、或者润滑油和添加剂分别储存在各自的罐中,对于上述两种润滑油、或者润滑油和添加剂,根据摩擦系数预先设定第一混合比例和第二混合比例的两种混合比例,将以上述第一混合比例生成的第一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在轧制中的推定摩擦系数大于目标摩擦系数时增加乳状液供给量而降低摩擦系数,在通过上述乳状液供给量的增加摩擦系数没有降低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乳状液切换成以上述第二混合比例生成的第二乳状液将第二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在轧制中的推定摩擦系数小于目标摩擦系数值时将上述第二乳状液切换成上述第一乳状液,同时降低乳状液供给量,将第一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
在上述第三发明的润滑油供给方法中,可以在上述润滑油中的至少一种中含有添加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第一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组成不相同的润滑油A、B的适用范围RA、RB与两种钢种(普通钢和超高强度钢)之间的关系的线图。
图2是模式化地表示实施第一发明的方法的轧制设备的图。
图3是表示润滑油A的适用范围RA与两种钢种(普通钢和低·中级高强度钢)之间的关系的线图。
图4是表示在第二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组成不同的润滑油A、C的适用范围RA、RC与两种钢种(普通钢和低·中级高强度钢)之间的关系的线图。
图5是模式化地表示实施第二发明的方法的轧制设备的图。
图6是模式化地表示用图5的轧制设备进行两种润滑油的混合以及混合油和加热水的混合的图。
图7是表示润滑油A的适用范围RA与两种钢种(普通钢和低·中级高强度钢)之间的关系的线图。
图8是表示在第三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组成不同的润滑油A、D的适用范围RA、RD和两种钢种(普通钢和低·中级高强度钢)之间的关系的线图。
图9是表示在以往的润滑油供给方法中一种润滑油A的适用范围RA和两种钢种(普通钢和超高强度钢)之间的关系的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钢板的冷轧中,对普通钢和超高强度钢进行轧制。使用组成不同的润滑油A和润滑油B两种润滑油,分别将它们各自储存在两台罐中。作为润滑油使用矿物油、天然油、合成酯等。根据轧制条件,也可以在这些润滑油中以相对于基油为1~5vol%左右的程度添加乳化剂、高压润滑油添加剂、增油剂、以及其它添加剂。另外润滑油基油不必局限于两种,若为两种以上则选择的自由度更高,所以优选。但是,若以两种以上进行叙述则说明复杂,所以为了简便下面以两种润滑油进行叙述。
润滑油A以及润滑油B作为乳状液被供给到轧制机的输入侧,在润滑油的适用范围内进行应用。在此,所谓润滑油的适用范围,是指该润滑油的乳状液可带来轧制作业上和产品的质量上所允许的摩擦系数的范围。润滑油的适用范围是由润滑油的种类、乳状液供给量及乳状液浓度而决定的。
如图1所示,润滑油A的适用范围RA和润滑油B的适用范围RB相互独立,没有重合的部分。普通钢被完全收纳在适用范围RA内,而超高强度钢被完全收纳在适用范围RB内。因此,根据轧制件和工作辊之间的摩擦系数切换两台润滑油罐,选择要供给的润滑油。各个润滑油的轧制速度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适用范围,通过实验轧钢机、实际操作预先求得,以列表或公式存储在例如由计算机构成的润滑控制装置中。
将选择的润滑油与加热水混合而形成乳状液,供给至轧制机输入侧。润滑油与加热水混合的比例,按照各个钢种、润滑油,预先通过实验轧钢机、实际作业等求出适当的值,作为基准乳状液浓度设定到润滑控制装置中。加热水的温度为50~90℃左右。
图2是表示实施第一发明的润滑油供给方法的冷轧设备的一个例子。轧制设备例如由5台构成,在图2中仅示出了前段的轧制机10以及后段的轧制机12。轧制机10、12是具有工作辊14以及支承辊16的四段轧制机。
上述轧制设备具有分别储存润滑油A、B的润滑油罐20A、20B、加热水罐40以及冷却水罐50。各个润滑油罐20A、20B的润滑油管21A、21B与主管25连接,主管25与由静态混合器构成的润滑油·加热水混合器30连接。在各个润滑油管21A、21B上安装有润滑油泵22A、22B、润滑油流量调节阀23A、23B以及止回阀24A、24B。另外,加热水罐40经由安装有加热水泵42和加热水流量调节阀43的加热水管41而与上述主管25连接。
在上述前段的轧制机10以及后端的轧制机12的输入侧分别配置有乳状液集管45。在前段的轧制机10的乳状液集管45上,与钢板1和工作辊14相接近、并沿着板宽方向地设置有多个乳状液喷嘴47。在轧制速度变高的后段的轧制机12的乳状液集管45上,考虑到离水展着时间而在轧辊咬入区的上游侧留有距离地并沿着板宽方向地配置有多个乳状液喷嘴47。乳状液喷嘴47和轧辊咬入区之间的距离为0.2~3m左右。上述润滑油·加热水混合器30经由乳状液供给管31而与乳状液集管45连接。
在各个轧制机10、12的输出侧分别配置有冷却水集管55。在冷却水集管55上沿着板宽方向配置有多个冷却喷嘴57。在上述冷却水罐50上连接着安装有冷却水泵52以及冷却水流量调节阀53的冷却水管51。
轧制设备具有由计算机构成的润滑控制装置60。在润滑控制装置60中预先设定了乳状液供给量、上述基准乳状液浓度等,根据这些而向上述润滑油流量调节阀23A、23B和加热水流量调节阀43等输出操作信号。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轧制设备中,在钢板1为普通钢时,润滑油A借助润滑油泵22A从润滑油罐20A经由润滑油管21A被送至主管25中。并且,润滑油B的润滑油流量调节阀23B被关闭,流量为0。另外,加热水借助加热水泵42从加热水罐40经由加热水管41被送至主管25中。加热水在加热水罐40内被加热,维持在例如65℃。润滑油A以及加热水在主管25中混合,流入润滑油·加热水混合器30中。
混合的润滑油A以及加热水被润滑油·加热水混合器30搅拌,生成润滑油A的乳状液EA。根据来自润滑控制装置60的操作信号分别对润滑油流量调节阀23A和加热水流量调节阀43的流量进行调节,调节到上述基准乳状液浓度CA(混合比例)。乳状液EA经由乳状液供给管31以及乳状液集管45从乳状液喷嘴47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另外,工作辊14由从冷却水57喷散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
在超高强度钢的情况下,关闭润滑油流量调节阀23A,将润滑油B从润滑油罐20B经由润滑油管21B供给到主管25。润滑油B的乳状液生成以及轧制机输入侧的供给与润滑油A的情况相同地进行。
(第二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以往的轧制中,超高强度钢的比例为百分之几左右,而抗拉强度为600MPa以下的低·中级高强度钢以及普通钢占绝大多数。在图3中示出了低·中级高强度钢所要求的摩擦系数的范围。由于低·中级高强度钢在串列式冷轧的前段的低速部分时的载荷增加较之普通钢要小,所以只要能够实现普通钢程度的摩擦系数即可。但是,要实现高速轧制时就会产生烧结,所以为了抑制摩擦生热必须减少摩擦系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此前所使用的润滑油A不能满足在中速以上的速度范围内要求的摩擦系数范围,所以在以往不得不只能进行低速轧制,而不能实现高速轧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混合组成不相同的两种润滑油来实现低速轧制和高速轧制。例如,使用能够获得如图4所示的摩擦系数范围的润滑油C。润滑油C较之润滑油A含有较多的高压润滑油添加剂、增油剂等添加剂,一般来说比较贵。因此,润滑油C的使用量越多成本越高。因此,将润滑油A和润滑油C混合,根据润滑油A和润滑油C所能获得的摩擦系数范围,以一个混合比例从低速到高速进行轧制。
本发明者们发现,除了特殊的情况之外,即使将润滑油A和润滑油C混合也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混合时的摩擦系数在润滑油A和润滑油C的摩擦系数之间。作为混合方法,先准备储存有润滑油A和润滑油C的两台润滑油罐,一边按照所需的比例改变从各个润滑油罐供给的比例一边在配管中途进行混合,在润滑油静态混合器中搅拌从而成为混合油。接下来,将混合油与加热水混合,在混合油·加热水静态混合器中搅拌成乳状液后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
特别是,在如图4所示存在润滑油A的适用范围和润滑油C的适用范围相重合的部分的情况下,大多情况下都能以一个混合比例实现。即使在两者的适用范围分开的情况下,只要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就能设定一种混合比例。能够从低速到高速轧制地实现各自的适用范围的混合比例预先通过实验轧钢机求出。根据钢种来预先设定一种混合比例,从控制上来说也很简单,由于钢种存储在润滑控制装置中,所以能够不依赖操作员而一边根据轧制件与工作辊之间的摩擦系数设定混合比例一边进行轧制。
在将乳状液供给量以及乳状液浓度设为与使用润滑油A时相同的情况下,若只是使润滑油A和润滑油C的混合比例恒定不变,就会出现例如在高速润滑时不能实现充分小的摩擦系数的情况。在使用了润滑油A的一般轧制时,由于大多将乳状液供给量和乳状液浓度都设定在最大值以下,所以能够将乳状液供给量和乳状液浓度从适用润滑油A时的值变更。因此,通过根据轧制速度来改变乳状液供给量和乳状液浓度,也能实现高速轧制。一般来说,容易根据轧制速度变化的是乳状液供给量。因此,首先使乳状液供给量变化。当即便如此也没能得到所需的摩擦系数时,优选使用使乳状液浓度变化的方法。
对于乳状液供给量或乳状液浓度的控制来说,在线地对摩擦系数进行测定,改变乳状液供给量或乳状液浓度使得测定摩擦系数与目标值一致;或者,预先求出轧制速度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根据轧制速度来控制乳状液供给量或乳状液浓度。另外,在不对摩擦系数进行测定的情况下,可能会受到轧辊磨损的影响。由于轧辊磨损与轧制吨数之间的相关性较高,所以预先求出轧制吨数与磨损量之间的关系,在与轧制速度相应的润滑控制中对轧辊磨损进行修正。
图5示出了实施第二发明的润滑油供给方法的冷轧设备的一个例子。在图5中,对与图2所示的轧制机相同的装置、部件附加相同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在轧制件为普通钢的情况下将润滑油A的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此时的情况与上述第一发明的情况相同。
在图5中,从各个润滑油罐20A、20C伸出的润滑油管21A、21C,与润滑油混合管27连接。润滑油混合管27与润滑油混合器33连接,润滑油混合器33经由安装有止回阀35的主管34而与润滑油·加热水混合器36连接。在止回阀35和润滑油·加热水混合器36之间的主管34上连接有加热水管41。润滑油·加热水混合器36经由乳状液供给管37而与乳状液集管45连接。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轧制设备中,在轧制件为高强度钢的情况下,在摩擦系数进入润滑油A的适用范围RA内的低速区,从润滑油罐20A经由润滑油管21A以及混合管27向主管34供给润滑油A。在主管27中润滑油A和来自加热水罐40的加热水混合。接下来,混合的润滑油A和加热水在润滑油·加热水混合器36中搅拌,生成了润滑油A的乳状液EA。由润滑油流量调节阀23A和加热水流量调节阀43调节各自的流量,从而调整润滑油A和加热水的混合比例。润滑油A的乳状液EA经由乳状液供给管37和乳状液集管45从乳状液喷嘴47分别供给到轧制机10、12的输入侧。
在图4中摩擦系数不在润滑油A和润滑油C的适用范围RA、RC内的中间速度区,使用润滑油A和润滑油C的混合油。润滑油A从润滑油罐20A经由润滑油管21A供给到混合管27,而润滑油C从润滑油罐20C经由润滑油管21C供给到混合管27。如图6所示,润滑油A和润滑油C在混合管27中混合,混合油MAC被送至主管34。另一方面,加热水从加热水罐40经由加热水管41供给到主管34,与混合油MAC混合。混合的混合油MAC和加热水在润滑油·加热水混合器36中搅拌,从而生成润滑油A和润滑油C的混合油MAC的乳状液EAC。通过润滑油流量调节阀23A、23C和加热水流量调节阀43调节各自的流量,从而调整润滑油A和润滑油C的混合比例。混合油MAC的乳状液EAC经由乳状液供给管37和乳状液集管45从乳状液喷嘴47分别供给到轧制机10、12的输入侧。
在高速区,由于摩擦系数收纳在润滑油C的适用范围RC内,所以和低速区的润滑油A一样地生成润滑油C的乳状液MAC,并分别供给到轧制机10、12的输入侧。
在该实施方式中两台润滑油罐都储存了润滑油,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一个罐中储存润滑油,在另一个罐中储存添加剂,供给混合润滑油和添加剂而成的混合油的乳状液。罐也可以有三台以上。例如,在有四个罐的情况下既可以在三个罐中储存组成不相同的三种润滑油而在另一个罐中储存添加剂,也可以在两个罐中储存组成不相同的两种润滑油而在另两个罐中储存组成不相同的两种添加剂。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以三种润滑油的混合、三种润滑油和一种添加剂的混合、两种润滑油和两种添加剂的混合以及其它的组合来进行混合。
(第三发明的实施方式)
根据润滑油的种类,会出现如图7所示的润滑油D那样适用范围RD与润滑油A的适用范围RA相去甚远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钢种会出现仅用一个混合比例不能实现从低速到高速的轧制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普通钢在整个轧制速度区中使用润滑油A。对于低·中级高强度钢来说,如图8所示预先设定第一混合比例和第二混合比例这两个混合比例。第二混合比例只要根据轧制件等任意设定即可。这样,根据摩擦系数从两个混合比例中选择一个混合比例,将以选择的混合比例混合的润滑油A和D的混合油MAD的乳状液EAD,以润滑油A的乳状液的EA所使用的乳状液供给量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
另外,有时候因为即使增加上述乳状液供给量向轧辊咬入区的导入油量也不会增加,所以摩擦系数不能减少到某个值以下。图8在考虑到这种情况之后,设定了两个适用范围RAD1以及RAD2。在即使增加乳状液供给量摩擦系数也不会减少的情况下使乳状液浓度变高。
进而,在即使增加乳状液浓度摩擦系数也不减少的情况下,使用增加了润滑性较好的润滑油D的第二混合比例。在使轧制速度从低速增加到高速时在线地对摩擦系数进行测定,在摩擦系数没有因乳状液供给量的增加发生变化时,则使其向预先设定为高速轧制用的第二混合比例变化。在更换卷材时等返回到低速轧制的情况下,用第二混合比例摩擦系数会变得过小从而也会产生滑动。在这种情况下将混合比例返回到最初的第一混合比例。预先准备的混合比例可以不是两种。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变为例如第二混合比例、第三混合比例,润滑性较好的润滑油D的比例增加,这样在用第二混合比例时摩擦系数仍较大的话就向第三混合比例变更,在用第三混合比例时摩擦系数还较大的话就向第四混合比例变更。
润滑油D可以是在润滑油A中添加添加剂而得到的。添加剂在以往多用于控制高速轧制时的摩擦系数。由于添加剂一般较贵,所以在本发明中在低速轧制时不使用添加剂,而仅在高速轧制时使用。由此,能够抑制添加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轧制成本。
并且,第三发明的润滑供给方法能够用第二发明的实施中所使用的图5所示的同样的轧制设备来实施。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轧制件除了钢以外还可以是钛、铝、镁、铜等金属以及这些金属各自的合金。
储存在罐中的润滑油也可以预先添加有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使用乳化剂、高压润滑油添加剂、增油剂和其它添加剂。在第二发明或第三发明中将两种润滑油混合的情况下,可以是双方都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混合、双方都不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混合、或者仅有一方含有添加剂的润滑油的混合。另外,在将润滑油和添加剂混合时,混合的添加剂既可以与预先添加在润滑油中的添加剂为同一种类,也可以是其它种类。
实施例
使用单台4Hi的实验轧钢机,对用于模拟一般的冷轧而接合的两根卷材实施轧制。轧制件、润滑油、乳状液供给量以及轧制速度范围如下。
轧制件:普通钢以及590MPa高强度钢
        润滑油:润滑油A(含有35%的棕榈油、65%的合成脂、且在40℃时
        粘度为39cSt的润滑油)
        润滑油B(合成脂100%、且在40℃时粘度为80cSt的润滑
        油)
乳状液供给量:5升/分钟
轧制速度范围:200~1500mpm
(1)使用润滑油A的浓度为5%的乳状液对普通钢进行轧制。结果,从加减速区的200pmp到最高速的1500mpm为止没有出现烧结缺陷等问题地完成了轧制。
(2)使用润滑油B的浓度为5%的乳状液对普通钢进行轧制。结果,摩擦系数过小从而产生滑动。
(3)使用润滑油B的浓度为3%的乳状液对普通钢进行轧制。结果,滑动和烧结都没有发生。
(4)使用润滑油B的浓度为2.5%的乳状液对普通钢进行轧制。结果在1500mpm时在轧制中产生了烧结缺陷。关于润滑油A和润滑油B的购买价格,润滑油B是润滑油A的2.2倍,所以从(1)的结果和(3)的结果可以确认对于普通钢使用润滑油A更经济。
(5)使用润滑油A的浓度为3%的乳状液对590MPa高强度钢进行轧制。在500mpm时产生了烧结缺陷。
(6)使用润滑油B的浓度为3%的乳状液对590MPa高强度钢进行轧制。结果,从200mpm到1500mpm为止没有产生烧结缺陷。
(7)从成本来看在整个速度区都使用润滑油B不是个好方法、且若在整个速度区都使用润滑油B也会有滑动的危险,因此研究出相对于润滑油B混合润滑油A的方法。生成润滑油A和润滑油B各以50%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混合油,使用该混合油的浓度为3%的乳状液对590MPa高强度钢进行轧制。结果,从200mpm到1800mpm为止没有发生烧结缺陷和滑动。
工业上的可应用性
第一发明的润滑油供给方法,根据轧制件和工作辊之间的摩擦系数从两种以上的润滑油中选择出一种,将选择出的润滑油的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因此,起到的效果是润滑油供给装置的结构简单、容易进行润滑控制。
第二发明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将根据轧制件和工作辊之间的摩擦系数从储存的润滑油中选择出两种以上的润滑油混合成混合油、或者将至少一种选择出的润滑油和至少一种选择出的添加剂混合成混合油,将该混合油的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这时,通过准备两种以上的可体现与要求接近的摩擦系数的混合油,能够得到可体现与要求更接近的摩擦系数的混合油。因此,能够进行细微具体的润滑控制。
第三发明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对于两种润滑油、或者润滑油和添加剂,根据摩擦系数预先设定出第一混合比例和第二混合比例这两个混合比例,根据轧制中的推定摩擦系数选择出两个混合比例中的一个,供给以选择的混合比例生成的混合油的乳状液。这样即便要求的摩擦系数在某种程度的范围内变化,也能够选择与要求的摩擦系数接近的混合油。因此,起到能够细微具体、且高精度地进行润滑控制的效果。

Claims (6)

1.一种冷轧中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它是在金属板的冷轧中将混合润滑油和加热水而成的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组成不相同的两种以上的润滑油分别各自储存在罐中,根据轧制件与工作辊之间的摩擦系数从上述储存的润滑油中选择出一种,将混合上述选择出的润滑油和加热水而成的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
2.一种冷轧中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它是在金属板的冷轧中将混合润滑油和加热水而成的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组成不相同的两种以上的润滑油、或者将至少一种润滑油和至少一种添加剂分别各自储存在罐中,根据轧制件与工作辊之间的摩擦系数将从上述储存的润滑油中选择出的两种以上的润滑油混合、或者将至少一种选择出的润滑油和至少一种选择出的添加剂混合而形成混合油,进而将在该混合油中混合加热水而成的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轧中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轧制速度控制乳状液润滑油供给量和/或乳状液浓度。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冷轧中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润滑油中的至少一种中含有添加剂。
5.一种冷轧中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它是在金属板的冷轧中将混合润滑油和加热水而成的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组成不相同的两种润滑油、或者润滑油和添加剂,分别各自储存在罐中,对于上述两种润滑油、或者润滑油和添加剂,根据摩擦系数预先设定第一混合比例和第二混合比例这两种混合比例,将以上述第一混合比例生成的第一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在轧制中的推定摩擦系数大于目标摩擦系数时增加乳状液供给量降低摩擦系数,在通过上述乳状液供给量的增加而摩擦系数没有降低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乳状液切换成以上述第二混合比例生成的第二乳状液,将第二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在轧制中的推定摩擦系数小于目标摩擦系数值时将上述第二乳状液切换成上述第一乳状液并降低乳状液供给量,将第一乳状液供给到轧制机输入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轧中的润滑油供给方法,其中,在上述润滑油中的至少一种中含有添加剂。
CNB2005800400234A 2004-11-22 2005-11-17 冷轧中的润滑油供给方法 Active CN1004867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7305/2004 2004-11-22
JP2004337305A JP4355278B2 (ja) 2004-11-22 2004-11-22 冷間圧延における潤滑油供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0939A true CN101060939A (zh) 2007-10-24
CN100486724C CN100486724C (zh) 2009-05-13

Family

ID=36407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400234A Active CN100486724C (zh) 2004-11-22 2005-11-17 冷轧中的润滑油供给方法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2) US8720244B2 (zh)
EP (1) EP1829625B2 (zh)
JP (1) JP4355278B2 (zh)
KR (1) KR100867018B1 (zh)
CN (1) CN100486724C (zh)
BR (1) BRPI0517997B1 (zh)
ES (1) ES2392856T5 (zh)
PL (1) PL1829625T5 (zh)
RU (1) RU2351419C1 (zh)
SI (1) SI1829625T1 (zh)
TW (1) TWI267408B (zh)
WO (1) WO200605478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9212A (zh) * 2013-11-27 2014-03-19 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 冷轧机轧制油液量控制方法
CN108506355A (zh) * 2018-04-08 2018-09-07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微油滴润滑启停保护的水润滑轴承的润滑方法
CN111947002A (zh) * 2020-08-20 2020-11-17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水润滑的过载保护润滑油线供给系统及过载保护方法
CN113646103A (zh) * 2019-04-09 2021-11-12 丹尼尔和科菲森梅克尼齐有限公司 用于冷轧铝制产品的工艺及相关的冷轧设施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50392A1 (de) 2008-06-18 2009-12-24 Sms Siemag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chmieren von Walzen und eines Walzbandes eines Walzgerüsts
DE102009056262A1 (de) 2009-12-01 2011-06-09 Sms Siemag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Walzen eines Walzguts
DE102009056264A1 (de) 2009-12-01 2011-06-09 Sms Siemag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Walzen eines Walzguts
WO2011117892A2 (en) 2010-03-25 2011-09-29 Indian Oil Corporation Ltd. Composition of oil for high speed thin and thick gauge steel sheet rolling in tandem mills
KR101230151B1 (ko) 2010-12-28 2013-02-15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열간압연공정에서의 압연유량 제어방법
JP5756341B2 (ja) * 2011-01-24 2015-07-29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圧延における潤滑油供給方法および潤滑油供給装置
BR112014000684A2 (pt) * 2011-07-21 2017-02-14 Mitsubishi-Hitachi Metals Machinery Inc equipamento de resfriamento, e equipamento de produção e método de produção de chapa de aço laminada a quente
RU2605740C2 (ru) * 2011-08-30 2016-12-27 Прайметалз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Аустриа ГмбХ Реверсивный прокатный стан и способ его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DE102011090098A1 (de) * 2011-12-29 2013-07-04 Sms Siemag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Walzen von Walzgut sowie Verwendung eines Kühlschmierstoffes
IN2014DN05743A (zh) 2012-02-15 2015-04-10 Siemens Vai Metals Tech Gmbh
JP2016512174A (ja) 2013-03-15 2016-04-25 ノベリ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Novelis Inc. 熱間金属圧延における指向性潤滑のた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687893B2 (en) * 2013-04-01 2017-06-27 Hitachi Metals,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artensite-based stainless steel for edged tools
KR101871094B1 (ko) * 2014-05-09 2018-06-25 노벨리스 인크. 하이브리드 유냉식 및 수냉식 롤링
JP6461697B2 (ja) * 2015-04-23 2019-01-30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調質圧延方法、圧延液供給装置及び調質圧延設備
CA2967255A1 (en) * 2016-05-17 2017-11-17 Flexxaire Inc. Coolant distribution system
KR101978646B1 (ko) 2018-08-23 2019-05-15 전갑열 사상압연기의 베어링 윤활유 제어시스템
CN114406021B (zh) * 2021-12-30 2023-07-04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改变冷轧冷却润滑液浓度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2237A (en) * 1972-05-26 1974-04-09 United States Steel Corp Localized strip shape control and display
JPS5633115A (en) 1979-08-28 1981-04-03 Nippon Kokan Kk <Nkk> Rolling mill
JPS6049041B2 (ja) 1981-06-10 1985-10-30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冷間圧延における圧延潤滑制御方法
JPS5933023A (ja) 1982-08-16 1984-02-22 Sumitomo Metal Ind Ltd 薄鋼板の冷間圧延方法
JPS59199109A (ja) 1983-04-26 1984-11-12 Kawasaki Steel Corp 冷間圧延油の使用方法
DE3835460A1 (de) * 1988-10-18 1990-04-19 Schloemann Siemag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uehlung und schmierung spanlos umgeformter metalle, insbesondere zur kuehlung und schmierung von walzen und walzgut beim kaltwalzen in einem walzgeruest
US5224051A (en) * 1989-05-19 1993-06-29 Cincinnati Milacron, Inc. Fluid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system for a metalworking fluid central system
GB8925856D0 (en) * 1989-11-15 1990-01-04 Davy Mckee Sheffield The rolling of metal strip
JPH08155510A (ja) 1994-11-30 1996-06-18 Sumitomo Metal Ind Ltd 冷間圧延油の供給方法
JP3519856B2 (ja) 1996-03-18 2004-04-19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冷間タンデム圧延機の圧延方法
WO1997034715A1 (fr) 1996-03-18 1997-09-25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Procede de laminage en tandem a froid et laminoir en tandem a froid
JPH10298586A (ja) 1997-04-22 1998-11-10 Sumitomo Metal Ind Ltd ステンレス鋼板の圧延方法と圧延油の供給装置
DE19744503A1 (de) * 1997-10-09 1999-04-15 Schloemann Siemag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einflussung der Reibungsverhältnisse zwischen einer oberen und einer unteren Walze eines Walzgerüstes
JP4191838B2 (ja) 1999-02-02 2008-12-03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冷間タンデム圧延方法
JP2000351002A (ja) 1999-06-08 2000-12-19 Kawasaki Steel Corp 熱延鋼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仕上タンデム圧延機
EP1193004B1 (en) * 2000-03-09 2006-08-23 JFE Steel Corporation Rolling oil supplying method for cold rolling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9212A (zh) * 2013-11-27 2014-03-19 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 冷轧机轧制油液量控制方法
CN103639212B (zh) * 2013-11-27 2018-01-09 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 冷轧机轧制油液量控制方法
CN108506355A (zh) * 2018-04-08 2018-09-07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微油滴润滑启停保护的水润滑轴承的润滑方法
CN113646103A (zh) * 2019-04-09 2021-11-12 丹尼尔和科菲森梅克尼齐有限公司 用于冷轧铝制产品的工艺及相关的冷轧设施
CN111947002A (zh) * 2020-08-20 2020-11-17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水润滑的过载保护润滑油线供给系统及过载保护方法
CN111947002B (zh) * 2020-08-20 2021-06-29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水润滑的过载保护润滑油线供给系统及过载保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29625B2 (en) 2020-07-08
PL1829625T3 (pl) 2013-01-31
JP2006142347A (ja) 2006-06-08
KR100867018B1 (ko) 2008-11-10
SI1829625T1 (sl) 2013-02-28
US8720244B2 (en) 2014-05-13
CN100486724C (zh) 2009-05-13
RU2007123398A (ru) 2008-12-27
ES2392856T3 (es) 2012-12-14
JP4355278B2 (ja) 2009-10-28
BRPI0517997A (pt) 2008-10-21
WO2006054780A1 (ja) 2006-05-26
EP1829625B1 (en) 2012-08-22
US20080087066A1 (en) 2008-04-17
EP1829625A4 (en) 2008-09-03
ES2392856T5 (es) 2021-06-08
EP1829625A1 (en) 2007-09-05
TW200624190A (en) 2006-07-16
PL1829625T5 (pl) 2020-11-16
RU2351419C1 (ru) 2009-04-10
KR20070072605A (ko) 2007-07-04
US20140109640A1 (en) 2014-04-24
BRPI0517997B1 (pt) 2019-06-04
TWI267408B (en) 2006-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0939A (zh) 冷轧中的润滑油供给方法
CN100566865C (zh) 冷轧中的润滑油供给方法
CN101993770B (zh) 一种用于高速拉丝的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9300A (zh) 铝镁合金轧制油
CN105924828B (zh) 抗紫外、耐磨、耐刮伤信用卡面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5878A (zh) 钢材用热轧油以及钢材的热轧方法
CN106221871A (zh) 一种齿轮用润滑油
CN111748397A (zh) 一种金属线材用拉丝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58C (zh) 高铬不锈钢的热轧用润滑剂
CN1093875C (zh) 用于钢板水分散冷轧油的润滑油
JP2002322487A (ja) 金属加工用潤滑油組成物
JP2008212940A (ja) 金属板の冷間圧延方法及び冷間タンデム圧延機
JP2507562B2 (ja) 冷間圧延油剤
CN107312591A (zh) 润滑油组合物及其用途
JP5884762B2 (ja) 潤滑油供給装置および潤滑油供給方法
JP2885011B2 (ja) 熱間圧延加工用潤滑剤組成物
JP4252759B2 (ja) 冷間圧延油組成物及び冷間圧延方法
CN108728226A (zh) 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
JP2000317510A (ja) 冷間圧延方法
JPH06234989A (ja) 熱間圧延用潤滑剤および熱間圧延用潤滑剤の供給方法
CN105087117A (zh) 环保型线切割专用水基工作液
JP2006110555A (ja) 熱間圧延における圧延油供給装置および鋼材の熱間圧延方法
CN106497639A (zh) 一种炼铁搅笼机水下轴头用润滑脂及制备方法
CN116333797A (zh) 一种高光泽度水基不锈钢轧制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0172A (zh) 一种磨头用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IN NIPPON STEEL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Patentee after: Arcelor France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Patentee before: Arcelor Franc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Co-patentee after: Arcelor France

Patentee after: Nippon Iron & Stee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Arcelor France

Patentee before: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