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7526A - 防粘连可光固化的树脂组合物,包含所述组合物的防粘连构件,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粘连可光固化的树脂组合物,包含所述组合物的防粘连构件,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7526A
CN101037526A CNA2007100052133A CN200710005213A CN101037526A CN 101037526 A CN101037526 A CN 101037526A CN A2007100052133 A CNA2007100052133 A CN A2007100052133A CN 200710005213 A CN200710005213 A CN 200710005213A CN 101037526 A CN101037526 A CN 101037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omposition
curable resin
resin
component
bas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52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道靖二
南野浩正
上田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Pai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Pa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Pa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Pai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37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7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1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pecific function
    • C08K3/013Fillers, pigments or reinforcing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防止例如热塑性膜的层与层之间的粘附(即粘连现象)等问题的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包含含有至少一种或多种树脂的第一组分和选自至少一种或多种单体或低聚物的第二组分,其中第一组分的树脂在施加该组合物后通过相分离被沉淀以在表面上形成微细不平整度。

Description

防粘连可光固化的树脂组合物,包含所述组合物的防粘连构件,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粘连可光固化的树脂组合物,一种包含基材和施加并固化于该基材上的所述树脂组合物的防粘连构件,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当硬涂层被施加到例如PET膜的热塑性膜上时,被涂覆的膜构件在生产过程中有时通过卷绕成卷来保存。当另一层被层压到其上已经形成了硬涂层的树脂基材层(例如PET膜)上时,层与层之间的粘附力和化学力作用会产生粘附。当使用该层压材料时,有时需要施加作用力使层压材料相互分离,有时由于粘附力太大导致很难剥开层压材料或层压材料当被强行分开时发生断裂。
在这种情况下,在基材的相对表面施加将颗粒物质例如粒径为约1μm硅石捏合于其中的涂层组合物形成背面涂层,其中在基材的相对表面并没有施加硬涂层,层压的层之间的粘附由于产生表面的不平整度和层间接触面积的减少而被阻止。例如,JP-A-2004-151937和JP-A-2005-132897披露了一项形成含有颗粒物质的背面涂层的技术。
尽管通过使用颗粒物质来防止层压材料之间粘附的技术很有效,但是因为由颗粒产生的不平整度必须显现在其表面之上,所以涂层膜的厚度必须小于粒径(例如约0.5μm),并且机械强度降低,缺陷例如划痕很容易发生,还会产生其他缺陷例如闪烁(Scintillation)。当是要求透明度的热塑性树脂层时,这些缺陷会由于光学性能和透明度的降低而成为致命缺陷。
当将上述方法用在将颗粒结合于在硬涂层相对一侧的背面涂层中的情况时,同样有一项技术将树脂颗粒混入硬涂层而在表面形成不平整度(JP-A-2004-042653)。当颗粒被混入时,为了在表面形成不平整度需要使膜的厚度变薄,涂层膜的强度降低到使膜容易损坏且涂层膜的性质发生劣化。另外,有时会丧失光化学性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使用颗粒物质而能防止例如热塑性膜的层与层之间的粘附问题(即粘连现象)的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含有至少一种或多种树脂的第一组分和选自至少一种或多种单体或低聚物的第二组分,其中为实现该目的,在施加该组合物以后第一组分的树脂通过相分离被沉淀以在表面上形成微细的不平整度。
优选地,第一组分包含(甲基)丙烯酰基团,并且第二组分包含(甲基)丙烯酰基团。
优选地,所述可固化树脂组合物还包括至少一种无机颗粒或有机颗粒。
更优选第一组分的SP值与第二组分的SP值的差为1.0或以上。
优选第一组分的树脂具有2℃或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2000或以上的重均分子量。
优选所述无机颗粒或有机颗粒具有0.5μm或以下的平均粒径。
优选所述防粘连树脂组合物具有可光固化性。
本发明还提供可通过将上述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固化为膜形状得到的防粘连硬涂层膜,该涂层膜具有总透光率为90%或以上和浊度为2.0%或以下的透明(clear)性能。
优选所述硬涂层膜表面具有0.1μm或以下的Ra(算术平均高度)和0.3μm或以下的Rz JIS(十点平均粗糙度(ten points average roughness))。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粘连层压构件,即层压材料,其包括基材和已经施加并固化于基材上的上述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粘连层压材料卷,所述防粘连层压材料包括基材和已经施加并固化于基材上的上述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层压材料已被卷绕在辊子上。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粘连层压材料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防粘连可固化组合物施加于基材上,干燥该组合物造成相分离,和固化该组合物。
相分离和固化优选通过光照射来实现。
本发明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可以提供一种防粘连层,该防粘连层是在表面上具有不平整度的树脂层,该防粘连层是通过将该组合物施加于基材上,干燥(如果需要),和然后仅仅固化(特别是光固化)形成的。得到的防粘连硬涂层膜比一般的膜更硬并且几乎不会产生划痕。而且,由于本发明没有使用平均粒径超过0.5μm的颗粒物质,所以树脂的光学性质不会损失并且树脂本身的性能得以保存。即使是各自都包括防粘连硬涂层膜和树脂基材的多个防粘连层压材料被层压在一起,其也显示出不发生例如层间粘附的粘连现象的效果。当本发明的防粘连层压材料作为卷提供时,粘连现象(例如,拆卷困难)不会发生。
此外,当按照本发明在表面上形成不平整度时,不平整度的排列是自然确定的,因此可以在涂层膜表面上形成期望的非均匀微细不平整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还进一步引用附图进行详细描述。附图简要描述如下。
图1是本发明防粘连层压材料的示意截面图,其中1表示防粘连层压材料,3表示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且5表示树脂基材层。
图2是参数RzJIS示意图。
图3是总透光率的示意图。
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可以形成应用于树脂基材层并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所述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包括至少两种组分,即第一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和第二组分具有如下性质:在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被施加于基材上的情况下,基于第一和第二组分物理性质的差异而产生第一和第二组分的相分离。
第一组分包括至少一种或多种的树脂且第二组分选自至少一种或多种的单体或低聚物。
第一组分的树脂,例如,包括结构中含有(甲基)丙烯酰类树脂、烯烃树脂、聚醚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硅氧烷树脂、聚硅烷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或氟树脂的树脂等等。这些树脂可以是具有低分子量的所谓低聚物。结构中包含(甲基)丙烯酰类树脂(或(甲基)丙烯酰基团)的树脂包括可通过聚合或共聚合(甲基)丙烯酰单体得到的树脂,可通过共聚合(甲基)丙烯酰单体与其他具有烯属不饱和双键的单体得到的树脂等等。结构中包含烯烃树脂的树脂包括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离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等等。结构中包含聚醚树脂的树脂包括分子中含有醚键的树脂,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二醇等等。结构中包含聚酯树脂的树脂包括分子中含有酯键的树脂,例如不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等。结构中包含聚氨酯树脂的树脂包括分子中含有氨基甲酸酯键的树脂。结构中包含聚硅氧烷树脂的树脂包括分子中含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结构中包含聚硅烷树脂的树脂包括分子中含有硅烷键的树脂。结构中包含聚酰亚胺树脂的树脂包括分子中含有酰亚胺键的树脂。结构中包含氟树脂的树脂包括含有其中聚烯烃的一部分或全部氢被氟取代的结构的树脂。所述树脂可以是包含2种或更多种上述结构的共聚物,或可以是含有所述结构和其他单体的共聚物。
第二组分是单体或低聚物。单体包括多官能单体,例如,通过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酯进行脱醇反应得到的产物,例如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低聚物包括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以及上述第一组分树脂的低分子量的低聚物,其中重复单元数优选为3到10且重均分子量优选小于8000。所述低聚物可以是包括2种或更多种前述树脂结构的共聚物,或可以是包括所述结构和其它单体的共聚物。
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组分优选独立地具有相互反应的官能团。可通过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得到的、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的抗性方面的性质可通过所述官能团之间的反应得到提高。这些官能团组合的例子包括:具有活性氢的官能团例如羟基基团、氨基基团、硫醇基团、羧基基团等与环氧基团的组合;具有活性氢的官能团与异氰酸酯基团的组合;烯属不饱和基团与烯属不饱和基团的组合,其中烯属不饱和基团进行聚合;硅烷醇基团与硅烷醇基团的组合,其中硅烷醇基团进行缩聚;硅烷醇基团和环氧基团的组合;具有活性氢的官能团与具有活性氢的官能团的组合;活性亚甲基与丙烯酰基团的组合;唑啉基与羧基的组合等等。这里,“官能团之间的反应”仅通过将第一和第二组分混合并不能发生,但可以在聚合引发剂、固化剂、催化剂和/或光敏剂的存在下发生。这里可以使用的聚合引发剂包括光聚合引发剂、热聚合引发剂等等。光聚合引发剂包括,例如,2-羟基-2-甲基-1-苯基-丙-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1-酮、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1等等。热聚合引发剂包括例如偶氮二异丁腈的偶氮类热聚合引发剂,和例如过氧化苯甲酰的过氧化物类热聚合引发剂。这里可以使用的催化剂包括酸催化剂、碱催化剂和金属催化剂。这里可以使用的光敏剂包括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thioxantone及其衍生物、蒽醌及其衍生物、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等等。这里可以使用的固化剂的例子包括蜜胺固化剂、(嵌段(block))异氰酸酯固化剂、环氧固化剂等等。
当第一和第二组分独立地具有相互反应的官能团时,第一和第二组分的混合物可以具有例如热可固化性和可光固化性(紫外线可固化性、可见光可固化性、红外线可固化性等等)的固化性能。由于热固化对作为基材的热塑性树脂有影响,因此无热固化反应尤其是可光固化反应是优选的。
第一组分的树脂优选具有2000到100000、更优选5000到50000的重均分子重量。
产生第一和第二组分相分离的第一和第二组分物理性质之间的差异,例如,包括所述组分SP值之间的给定差异和所述组分重均分子量之间的给定差异。
SP值是溶度参数的缩写,因此SP值是溶解度的指标。有证据表明,SP值越大,极性越高,反之,SP值越小,极性越低。
例如,SP值可通过如下方法测量[参见SUH,CLARKE,J.P.S.A-1,5,1671-1681(1967)]。
测量温度:20℃
试样:在一个100ml的烧杯中称量0.5克树脂,用一整根移液管加入10ml良溶剂并用磁力搅拌器溶解树脂。
溶剂:
良溶剂:二氧六环、丙酮等。
不良溶剂:正己烷、离子交换水等。
比浊滴定:用50ml的滴定管将不良溶剂逐滴加入,在产生浑浊的点,将滴定量记录下来。
树脂的SP值δ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δ = ( V ml 1 / 2 δ ml + V mh 1 / 2 δ mh ) / ( V ml 1 / 2 + V mh 1 / 2 )
Vm=V1V2/(φ1V22V1)
δm=φ1δ12δ2
Vi:溶剂的摩尔体积(ml/mol)
φi:在浑浊点溶剂的体积分数
δi:溶剂的SP值
ml:具有低SP的不良溶剂系统(任选混合物)
mh:具有高SP的不良溶剂系统(任选混合物)
当使第一和第二组分发生相分离的第一和第二组分物理性质之间的差异是SP值之间的差异时,第一组分的SP值与第二组分的SP值之间的差优选为1.0或以上。SP值之间的差更优选1.5或以上。SP值之间的差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一般为8或以下。当第一组分的SP值与第二组分的SP值之间的差为1.0或以上时,所述树脂间的相容性较低。据信,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的应用产生了第一和第二组分的相分离。
第一组分的树脂更优选是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第二组分的单体或低聚物更优选是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或其低聚物。本申请说明书中提到的“低聚物”表示含有3到10个重复单元的聚合物。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的例子包括可通过聚合或共聚合(甲基)丙烯酰单体得到的树脂,可通过将(甲基)丙烯酰单体与其它含有烯属不饱和双键的单体共聚得到的树脂,可通过使(甲基)丙烯酰单体与其它含有烯属不饱和双键和环氧基团的单体反应得到的树脂,可通过使(甲基)丙烯酰单体与其它含有烯属不饱和双键和异氰酸酯基团的单体反应得到的树脂等等。这些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这些丙烯酰共聚物。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包括上述多官能单体,例如,通过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酯进行脱醇反应得到的产物,例如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含有聚乙二醇结构的丙烯酸酯单体,例如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由KYOEISHA CHEMICAL Co.,Ltd制造)。这些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这些单体。
作为本发明可以使用的第一和第二组分的其它例子,第一组分优选是结构中包含(甲基)丙烯酰树脂(即(甲基)丙烯酰基团)的树脂,并且第二组分也优选是结构中包含(甲基)丙烯酰树脂(即(甲基)丙烯酰基团)的树脂。第一组分更优选是含有不饱和双键的所述丙烯酰共聚物,并且第二组分更优选是含有不饱和双键的所述多官能单体。
当第一和第二组分如以上描述的那样组合使用时,优选的有机溶剂的例子包括酮类溶剂例如甲乙酮、丙酮、甲基异丁基酮和环己酮;醇类溶剂例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和丁醇;醚类溶剂例如苯甲醚、苯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和二乙二醇二乙醚;等等。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这些有机溶剂。
优选第一组分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限为2℃或以上,更优选为10℃或以上,进一步更优选为50℃或以上。另一方面,该树脂具有20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上限,优选150℃。玻璃化转变温度可通过与根据常规动态粘弹性测量Tg类似的方法得出。Tg可以通过使用例如RHEO VIBRON MODELRHEO2000和3000(商品名称;由ORIENTEC Co.,Ltd制造)等来测量。当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2℃时,防粘连性能下降。
本发明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除了第一和第二组分之外还可以含有常规树脂。然而,本发明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的实质特点在于可由上述第一和第二组分形成具有不平整度的树脂层,而无需使用除了第一和第二组分以外的任何树脂颗粒等。因此,优选本发明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除了第一和第二组分之外不含有任何树脂颗粒。然而,本发明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如果必要可以含有至少一种无机颗粒或有机颗粒或它们的组合。这些颗粒的加入不是为了在表面形成不平整度,而是为了控制相分离、沉淀和形成更均匀和微细的不平整度。当对于所得到的涂层膜的透明度有要求时,这些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μm或以下,优选0.01到0.3μm。当粒径超过0.5μm时,透明度会略有降低。
无机颗粒的例子包括至少一种下述无机颗粒:硅石、氧化铝、二氧化钛、沸石、云母、合成云母、氧化钙、氧化锆、氧化锌、氟化镁、绿土,合成绿土、蛭石、ITO(氧化铟/氧化锡)、ATO(氧化锑/氧化锡)、氧化锡、氧化铟和氧化锑。
有机颗粒的例子包括至少一种下述有机颗粒:丙烯酰(acryl)、烯烃、聚醚、聚酯、氨基甲酸酯、聚酯、硅酮、聚硅烷、聚酰亚胺和氟颗粒。
本发明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的制备包括混合第一和第二组分,如果需要,与溶剂、聚合引发剂、催化剂、光敏剂和/或固化剂一起混合。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中第一组分:第二组分的重量比优选为0.1∶99.9到50∶50,更优选0.3∶99.7到20∶80,进一步更优选0.5∶99.5到10∶90。当使用聚合引发剂、催化剂和/或光敏剂时,基于100重量份第一和第二组分以及其它任选的树脂(这里,第一和第二组分和其它任选的树脂被称为“树脂组分”),可加入0.01到20重量份,优选1到10重量份这些试剂。当使用固化剂时,基于100重量份树脂组分,可加入0.1到50重量份,优选1到30重量份的该试剂。当使用溶剂时,基于100重量份树脂组分,可加入1到9900重量份、优选10到900重量份的溶剂。
本发明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中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并且考虑第一和第二组分、涂层下基底的材料、组合物的涂覆方法等进行合适选择。特别地,溶剂的例子包括芳族溶剂例如甲苯、二甲苯;酮类溶剂例如甲乙酮、丙酮、甲基异丁基酮和环己酮;醚类溶剂例如二乙醚、异丙醚、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丙二醇单甲醚、苯甲醚和苯乙醚;酯类溶剂例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酸异丙酯和乙二醇二醋酸酯;酰胺类溶剂例如二甲基甲酰胺、二乙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溶纤剂溶剂例如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和丁基溶纤剂;醇类溶剂例如甲醇、乙醇和丙醇;卤素溶剂例如二氯甲烷和氯仿;等等。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两种或以上组合使用。在这些溶剂中,酯类溶剂、醚类溶剂、醇类溶剂和酮类溶剂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如果必要可以含有任何添加剂。添加剂包括常规添加剂例如抗静电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
防粘连硬涂层膜
本发明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固化成膜形状得到防粘连硬涂层膜。固化方法和固化条件包括以下防粘连层压材料中描述的那些。
防粘连层压材料
本发明的防粘连层压构件,即层压材料,包括树脂基材层和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可以通过上述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形成。
所述层的树脂基材包括各种塑料膜、塑料板等。塑料膜包括,例如,三乙酰纤维素(TAC)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二乙炔纤维素(diacetylenecellulose)膜、醋酸丁酸纤维素膜、聚醚砜膜、聚丙烯酰树脂膜、聚氨酯树脂膜、聚酯膜、聚碳酸酯膜、聚砜膜、聚醚膜、聚甲基戊烯膜、聚醚酮膜、(甲基)丙烯腈膜等等。树脂基材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应用适当选择,一般为约25到约1000μm。
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可通过在树脂基材层上施加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形成。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施加方法可根据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和涂布工艺条件适当选择。施加可通过例如浸渍涂布法、气刀涂布法、帘式涂布法、辊涂布法、绕线棒涂布法、凹槽辊涂布法、挤压涂布法(参见USP2681294)等方式实施。
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且可以考虑各种因素进行适当设定。例如,可以施加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使干燥膜的厚度为0.01到20μm。
施加于树脂基材层上的涂层膜可以在室温下使之发生相分离,或者在固化前使之干燥,且相分离可以在固化前预先进行。当涂层膜在固化前被干燥或加热时,相分离可以通过在30到200℃,更优选40到150℃干燥涂层膜0.01到30分钟,更优选0.1到10分钟预先进行。当第一和第二组分的混合物具有可光固化性时,为了预先进行相分离而在固化前干燥混合物带来这样的优点:可以从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中有效除去溶剂,并可得到具有期望尺寸的不平整度。
作为在固化前实施相分离的其它方法,也可以利用将光照射于涂层膜之上以实施相分离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曝光量为0.1到3.5J/cm2,优选0.5到1.5J/cm2的照射光。对照射光没有特别限定,但可以包括例如波长为360nm或以下的照射光等等。例如,当使用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作为光引发剂时,优选将波长约310nm的光作为照射光进行照射,更优选用波长约360nm的光作为照射光进行照射。这样的光可以由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等来得到。一旦进行光照射,就可发生相分离和固化。存在这样的优点:表面上不期望的不规则性,即白色表面不规则性(white surfaceirregularity),其由于干燥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中包含的任何溶剂而产生的表面不规则而产生,可以通过为了实施相分离实施的光照射防止其出现。
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可以通过固化可由/由施加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涂层膜或通过固化经干燥的涂层膜形成。当第一和第二组分的混合物为热固性的时,所述混合物可以通过在40到280℃、更优选80到250℃加热0.1到180分钟、更优选1到60分钟来进行固化。当第一和第二组分的混合物是可光固化的时,所述混合物可以使用根据需要发射具有给定波长光的光源通过光照射进行固化。如以上描述的那样光照射也可以用来实施相分离。
图1是按照本方法形成的防粘连层压材料的示意截面图。防粘连层压材料(1)包括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3)和树脂基材层(5)。由于本发明防粘连层压材料的表面不平整度是自然排列的,因此可以在树脂层的表面形成期望的非均匀不平整形状。
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表面的不平整度形状可根据参数Rz JIS(十点平均粗糙度(ten points average roughness))来评估。这里,Rz JIS是一个定义于JIS B0601附件1的表1中的参数。Rz JIS是一个体现表面上不平整度的粗糙度高度的指标。图2是参数Rz JIS的示意图。在该图中波动的曲线显示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的脊线。十点平均粗糙度(Rz JIS)可以根据JIS B0601的附件1使用例如由Keyence Corporation生产的超深轮廓测量显微镜(ultra-deepprofile measuring microscope)等等来进行测量。这里,JIS B0601是与ISO 4287对应的Japan Indnstrial Standard,它是未改变技术标准和表述形式的ISO 4287的译文。
本发明的防粘连层压材料优选具有0.1μm或以下的Ra(算术平均高度)。当Ra超过0.1μm时,膜的浊度值增加,因此透明度下降。Ra更优选为0.07μm或以下。下限优选为0.01μm。
本发明的防粘连层压材料优选具有0.5μm或以下的Rz JIS。这里,Rz JIS是粗糙度曲线的十点平均粗糙度(ten points average roughness),并且是定义于JIS B0601-2001中的参数。Rz JIS更优选为0.3μm或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0.2μm或以下。下限优选为0.01μm。为了控制不平整度的形状,本发明的防粘连层压材料可以包含具有0.5μm或以下的平均粒径、作为抗聚集剂(antiaggregation agent)的颗粒,其可以防止在相分离过程中由于树脂沉淀而导致的聚集。使用所述颗粒不是用来产生防粘连性能,并且该颗粒不产生闪烁。当防粘连层压材料的Rz JIS值(十点平均粗糙度)超过0.5μm时,存在这样的缺点:在防粘连层压材料上出现白色浑浊,即白色表面不规则性,浊度上升,并因而丧失了透明度。
当本发明的防粘连层压材料具有透明度时,透明度由总透光率和浊度来表示。总透光率为85%或以上、优选90%或以上,且浊度为2.0%或以下、优选1.8%或以下、更优选1.5%或以下。总透光率(Tt(%))按照以下公式由测量的入射到防粘连材料上的入射光强度(T0)和测量的总透射光强度(T1)(即通过防粘连层压材料的光的强度)来计算。图3是总透光率的示意图。
T t ( % ) = T 1 T 0 × 100
总透光率的测量可通过浊度计,例如,由Suga Test Instruments Co.,Ltd制造的浊度计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可以制造具有优越的透明性能的防粘连硬涂层膜,如上所述由于降低的浊度其不会对基材的透明度产生不利影响。
浊度可以根据JIS K7105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H ( % ) = T d T t × 100
H:浊度(混浊度值)(%)
Td:散射透光率(diffusion transmittance)(%)
Tt:总透光率(%)
浊度的测量可通过浊度计,例如,由Suga Test Instruments Co.,Ltd制造的浊度计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防粘连层压材料,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表面的期望的非均匀不平整度形状的排列是自然确定的。
卷材
当层压材料中使用多个树脂基材层时,本发明的防粘连层压材料表现出防粘连性能。防粘连层压材料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均被考虑,但是包括例如其中树脂基材已被卷绕的卷材。
此类卷材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根据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的卷材:将本发明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施加于树脂基材层上,固化所述组合物和卷起所述基材。
尽管上面仅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质上不脱离本发明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情况下很容易可以想到对这些示范性实施方式进行改进。因此,所有的这些改进都被纳入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
本发明引用如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这里,“份”指重量份,除非另有说明。
制备实施例1
丙烯酰共聚物的制备
将1263.6克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18.9克甲基丙烯酸甲酯和67.5克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将该混合物在3小时内匀速逐滴加入装在5000毫升反应器中并在氮气气氛下在110℃加热的2430克丙二醇单甲醚中,该反应器装有搅拌桨、氮气导入管、冷凝器和滴液漏斗,然后该混合物在110℃下反应30分钟。
在30分钟内逐滴加含有67.5克己酸叔丁基过氧-2-乙酯(tert-butylperoxy-2-ethyl hexanoate)的540克丙二醇单甲醚溶液,得到数均分子量为2700和重均分子量为5200的丙烯酰共聚物。该树脂的SP值为10.2且Tg为113℃。
制备实施例2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的制备
将441.6克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8.4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20克丙烯酸乙基己酯和30克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将该混合物与含有6.0克己酸叔丁基过氧-2-乙酯的240.0克丙二醇单甲醚溶液一起在3小时内匀速逐滴加入装在5000毫升反应器中并在氮气气氛下在110℃加热的1080克丙二醇单甲醚中,该反应器装有搅拌桨、氮气导入管、冷凝器和滴液漏斗,然后混合物在110℃下反应1小时。
随后,将含有0.6克己酸叔丁基过氧-2-乙酯的51克丙二醇单甲醚溶液逐滴加入,混合物在110℃下反应30分钟。
将含有4.5克四丁基溴化铵和0.17克对苯二酚的6克丙二醇单甲醚溶液加入反应混合物。再将51.9克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15.0克丙二醇单甲醚的溶液在进行空气鼓泡的同时在一个小时内逐滴加入,然后混合物进一步反应5小时。
得到数均分子量为6700和重均分子量为15000的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该树脂的SP值为9.8且Tg为55℃。
制备实施例3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的制备
将187.2克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2.8克甲基丙烯酸甲酯和10.0克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将该混合物与含有2.0克己酸叔丁基过氧-2-乙酯的80.0克丙二醇单甲醚溶液一起在3小时内匀速逐滴加入装在1000毫升反应器中并在氮气气氛下在110℃加热的360克丙二醇单甲醚中,该反应器装有搅拌桨、氮气导入管、冷凝器和滴液漏斗,然后该混合物在110℃下反应1小时。
随后,将含有0.2克己酸叔丁基过氧-2-乙酯的17克丙二醇单甲醚溶液逐滴加入,混合物在110℃下反应30分钟。
将含有1.5克四丁基溴化铵与0.1克对苯二酚的6克丙二醇单甲醚溶液加入反应混合物。再将24.4克丙烯酸4-羟基丁酯缩水甘油醚和5.0克丙二醇单甲醚的溶液在进行空气鼓泡的同时在一个小时内逐滴加入,然后混合物进一步反应5小时。
得到数均分子量为5500和重均分子量为18000的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该树脂的SP值为9.7且Tg为92℃。
制备实施例4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的制备
将97.2克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2.8克甲基丙烯酸甲酯、90.0克丙烯酸乙基己酯和10.0克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将该混合物与含有2.0克己酸叔丁基过氧-2-乙酯的80.0克丙二醇单甲醚溶液一起在3小时内匀速逐滴加入装在1000毫升反应器中并在氮气气氛下在110℃加热的360克丙二醇单甲醚中,该反应器装有搅拌桨、氮气导入管、冷凝器和滴液漏斗,然后该混合物在110℃下反应1小时。
随后,将含有0.2克己酸叔丁基过氧-2-乙酯的17克丙二醇单甲醚溶液逐滴加入,混合物在110℃下反应30分钟。
将含有1.5克四丁基溴化铵与0.1克对苯二酚的6克丙二醇单甲醚溶液加入反应混合物。再将17.3克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5.0克丙二醇单甲醚的溶液在进行空气鼓泡的同时在一个小时内逐滴加入,然后混合物进一步反应5小时。得到数均分子量为4800和重均分子量为9200的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该树脂的SP值为9.9且Tg为2℃。
制备实施例5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的制备
将187.2克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2.8克甲基丙烯酸甲酯和10.0克甲基丙烯酸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将该混合物与含有20.0克己酸叔丁基过氧-2-乙酯的80.0克丙二醇单甲醚溶液一起在3小时内匀速逐滴加入装在一个1000毫升反应器中并在氮气气氛下在110℃加热的360克丙二醇单甲醚中,该反应器装有搅拌桨、氮气导入管、冷凝器和滴液漏斗,然后该混合物在110℃下反应1小时。
随后,将含有0.2克己酸叔丁基过氧-2-乙酯的17克丙二醇单甲醚溶液逐滴加入,然后混合物在110℃下反应30分钟。
将含有1.5克四丁基溴化铵和0.1克对苯二酚的6克丙二醇单甲醚溶液加入反应混合物。再将17.3克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5.0克丙二醇单甲醚的溶液在进行空气鼓泡的同时在1个小时内逐滴加入,然后混合物进一步反应5小时。
得到数均分子量为1650和重均分子量为2800的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该树脂的SP值为10.5且Tg为113℃。
实施例1
将99重量份作为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该单体的SP值:12.7),1重量份制备实施例1的丙烯酰共聚物(该树脂的SP值:9.9,Tg:113℃,并且Mw=5200)和7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与作为溶剂的异丙醇混合,得到非挥发性组分比例为40重量%的溶液。
在23℃下将该溶液用刮条涂覆器(No.8)刮涂在PET膜基材上,并在80℃下干燥1分钟去除溶液中的溶剂使膜的厚度为5μm,然后该膜用超高压汞灯照射固化使紫外线能量为400mJ/cm2。对于制得的防粘连层压材料(基材:PET膜基材和防粘连硬涂层膜),ΔSP值、总透光率(%)、浊度(%)、Ra、Rz JIS94、AB(防粘连)性能、白色表面不规则性(外观)、硬度和钢丝绒抗性(steel woolresistance)根据如下所述方法进行评估。结果示于表1。第一和第二组分、含量、SP值、Tg(仅对于第一组分)和分子量(仅对于第一组分)也列于表1中。所述颗粒、类型、平均粒径和颗粒含量也列于表1中。
图4是通过超深轮廓测量显微镜测量的实施例1的防粘连层压材料中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表面的三维图像。
透光率(Tt)
照到膜上的入射光强度(T0)和总透射光强度(T1)(即通过该膜的光的强度)用浊度计(由Suga Test Instruments Co.,Ltd制造)进行测量,总透光率(Tt(%))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T t ( % ) = T 1 T 0 × 100
浊度(混浊度值)
膜的散射透光率(Td(%))和总透光率(Tt(%))用浊度计(由Suga TestInstruments Co.,Ltd制造)测量,浊度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H ( % ) = T d T t × 100
H:浊度(混浊度值)(%)
Td:散射透光率(%)
Tt:总透光率(%)
算术平均高度(Ra)
表面上不平整度的脊曲线的算术平均高度(Ra)根据JIS-601用KeyenceCorporation制造的超深轮廓测量显微镜进行测量,并得出Ra值。
十点平均粗糙度(Rz JIS)
表面上不平整度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 JIS)根据JIS-B0601的附件1用Keyence Corporation制造的超深轮廓测量显微镜进行测量,并得出Rz JIS值。
AB(防粘连)性能
将用所述组合物形成的构件切割成2×5cm的尺寸,并层压到PET膜上(在没有施加易粘接层的那一侧)。将层压材料夹在两片玻璃板中间,在200g/cm2的条件下室温放置24小时,然后目测粘连现象(AB性能)。
白色表面不规则性
用所述组合物形成的构件在明亮的房间里以锐角(接近水平)进行观察,并且目测膜的白色浑浊度。
硬度
硬度根据JIS-K5400(铅笔硬度测试)进行评价。
钢丝绒抗性
用钢丝绒(#0000)在500gf/cm2的压力下在构件上往复10次,并且目测该构件是否被摩擦破坏。
实施例2
将99.0重量份作为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该单体的SP值:12.7)、1重量份制备实施例2的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该树脂的SP值:9.8,Tg:55℃,并且Mw=15000)和7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与作为溶剂的异丙醇混合,得到非挥发性组分比例为40重量%的溶液。
在23℃将该溶液用刮条涂覆器(No.8)刮涂在PET膜基材上,然后在80℃干燥1分钟去除溶液中的溶剂使膜的厚度为5μm,然后该膜置于超高压汞灯照射下固化使紫外线能量为400mJ/cm2
按照实施例1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将99重量份作为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该单体的SP值:12.7)、1重量份制备实施例3的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该树脂的SP值:9.7,Tg:92℃,并且Mw=18000)和7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与作为溶剂的甲基异丁基酮混合,得到非挥发性组分比例为50重量%的溶液。
在23℃将该溶液用刮条涂覆器(No.8)刮涂在PET膜基材上,然后在80℃干燥1分钟去除溶液中的溶剂使膜的厚度为5μm,然后该膜置于超高压汞灯照射下固化使紫外线能量为400mJ/cm2
按照实施例1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将98.5重量份作为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该单体的SP值:12.7)、1.5重量份制备实施例3的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该树脂的SP值:9.7,Tg:92℃,并且Mw=18000)和7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与作为溶剂的甲基异丁基酮混合,得到非挥发性组分比例为50重量%的溶液。
在23℃将该溶液用刮条涂覆器(No.8)刮涂在PET膜基材上,然后在80℃下干燥1分钟去除溶液中的溶剂使膜的厚度为5μm,然后该膜置于超高压汞灯照射下固化使紫外线能量为400mJ/cm2
按照实施例1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图5是用超深轮廓测量显微镜测量的实施例4的防粘连层压材料中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表面的三维图像。
实施例5
将98.5重量份作为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该单体的SP值:12.7)、1.5重量份制备实施例3的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该树脂的SP值:9.7,Tg:92℃,并且Mw=18000)、10重量份有机硅石溶胶(MIBK-ST:粒径20nm,由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制造)和作为光引发剂的7重量份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与作为溶剂的甲基异丁基酮混合,得到非挥发性组分比例为50重量%的溶液。
在23℃将该溶液用刮条涂覆器(No.8)刮涂在PET膜基材上,然后在80℃干燥1分钟去除溶液中的溶剂使膜的厚度为5μm,然后该膜置于超高压汞灯照射下固化使紫外线能量为400mJ/cm2
按照实施例1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图6是用超深轮廓测量显微镜测量的实施例5的防粘连层压材料中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表面的三维图像。
实施例6
将98.5重量份作为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该单体的SP值:12.7)、1.5重量份制备实施例3的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该树脂的SP值:9.7,Tg:92℃,并且Mw=18000)、10重量份硅石颗粒(NIPSEAL E-220A:粒径1.5μm,由Nippon Silica Industry Co.,Ltd.制造)和7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与作为溶剂的甲基异丁基酮混合,得到非挥发性组分比例为50重量%的溶液。
在23℃将该溶液用刮条涂覆器(No.8)刮涂在PET膜基材上,然后在80℃干燥1分钟去除溶液中的溶剂使膜的厚度为5μm,然后该膜置于超高压汞灯照射下固化使紫外线能量为400mJ/cm2
按照实施例1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7
将98.5重量份作为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该单体的SP值:12.7)、1.5重量份制备实施例4的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该树脂的SP值:9.9,Tg:2℃,并且Mw=9200)和7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与作为溶剂的甲基异丁基酮混合,得到非挥发性组分比例为50重量%的溶液。
在23℃将该溶液用刮条涂覆器(No.8)刮涂在PET膜基材上,然后在80℃干燥1分钟去除溶液中的溶剂使膜的厚度为5μm,然后该膜置于超高压汞灯照射下固化使紫外线能量为400mJ/cm2
按照实施例1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8
将98.5重量份作为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该单体的SP值:12.7)、1.5重量份制备实施例5的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该树脂的SP值:10.5,Tg:113℃,并且Mw=2800)和7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与作为溶剂的甲基异丁基酮混合,得到非挥发性组分比例为50重量%的溶液。
在23℃将该溶液用刮条涂覆器(No.8)刮涂在PET膜基材上,然后在80℃干燥1分钟去除溶液中的溶剂使膜的厚度为5μm,然后该膜置于超高压汞灯照射下固化使紫外线能量为400mJ/cm2
按照实施例1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对比实施例l
将100重量份作为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该单体的SP值:12.7)和7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与作为溶剂的甲基异丁基酮混合,得到非挥发性组分比例为50重量%的溶液。
在23℃将该溶液用刮条涂覆器(No.8)刮涂在PET膜基材上,然后在80℃干燥1分钟去除溶液中的溶剂使膜的厚度为5μm,然后该膜置于超高压汞灯照射下固化使紫外线能量为400mJ/cm2
按照实施例1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对比实施例2
将100重量份作为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该单体的SP值:12.7),10重量份有机硅石溶胶(MIBK-ST:粒径20nm,由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制造)和7重量份作为光引发剂的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与作为溶剂的甲基异丁基酮混合,得到非挥发性组分比例为50重量%的溶液。
在23℃将该溶液用刮条涂覆器(No.8)刮涂在PET膜基材上,然后在80℃干燥1分钟去除溶液中的溶剂使膜的厚度为5μm,然后该膜置于超高压汞灯照射下固化使紫外线能量为400mJ/cm2
按照实施例1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中。
表1
                             实施例
  1   2   3   4   5
第一组分 丙烯酰共聚物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
  含量(wt%)   1   1   1   1.5   1.5
  SP1   10.2   9.8   9.7   9.7   9.7
  Tg   113   55   92   92   92
  分子量   5200   15000   18000   18000   18000
第二组分   单体   单体   单体   单体   单体
  含量(wt%)   99   99   99   98.5   98.5
  SP2   12.7   12.7   12.7   12.7   12.7
  颗粒   含有的颗粒   -   -   -   -   硅石
  平均粒径   -   -   -   -   20nm
  含量(wt%)   -   -   -   -   10
  ΔSP   2.5   2.9   3.0   3.0   3.0
  浊度(%)   0.8   1.1   1.0   1.1   1.1
  总透光率(%)   91   92   92   92   92
  Ra(μm)   0.05   0.05   0.05   0.05   0.05
  Rz JIS94   0.16   0.14   0.14   0.16   0.14
  AB性能   ○   ○   ○   ○   ○
  白色表面不规则性(外观)   透明   透明   透明   几乎透明   透明
  硬度   3H   3H   3H   3H   3H
  钢丝绒抗性   无划痕   无划痕   无划痕   无划痕   无划痕
表2
                实施例       对比实施例
  6   7   8   1   2
第一组分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   含有不饱和双键的丙烯酰共聚物 - -
  含量(wt%)   1.5   1.5   1.5   0   0
  SP1   9.7   9.9   10.5   -   -
  Tg   92   2   113   -   -
  分子量   18000   9200   2800   -   -
第二组分   单体   单体   单体   单体   单体
  含量(wt%)   98.5   98.5   98.5   100   100
  SP2   12.7   12.7   12.7   12.7   12.7
  颗粒   含有的颗粒   硅石   -   -   -   硅石
  平均粒径   1.5μm   -   -   -   20nm
  含量(wt%)   10   -   -   -   10
  ΔSP   3.0   2.8   2.2   -   -
  浊度(%)   4.0   0.9   0.5   0.4   0.7
  总透光率(%)   90   92   92   92   92
  Ra(μm)   0.24   0.05   0.04   0.05   0.04
  Rz JIS94   0.67   0.15   0.15   0.15   0.16
  AB性能   ○   ○   ○   ×   ×
  白色表面不规则性(外观)   白色浑浊   透明   透明   透明   透明
  硬度   3H   3H   3H   3H   3H
  钢丝绒抗性   无划痕   几乎无划痕   无划痕   无划痕   无划痕
-:无
○:优越的防粘连性
×:较差的防粘连性
如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清楚显示的那样,在1到8每个实施例中都制得了具有高防粘连性能的层压材料。通过实施例4与实施例5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为了控制不平整度的结构的颗粒存在下(实施例5),本发明的树脂(第一组分)产生的相分离可以产生不平整度来获得更透明且不存在由于形成不平整度而产生的白色混浊的防粘连层。
                        附图简述
图1是本发明防粘连层压材料的示意截面图;
图2是参数Rz JIS示意图;
图3是总透光率的示意图;
图4是用超深轮廓测量显微镜测量的实施例1的防粘连层压材料中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表面的三维图像;
图5是用超深轮廓测量显微镜测量的实施例4的防粘连层压材料中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表面的三维图像;和
图6是用超深轮廓测量显微镜测量的实施例5的防粘连层压材料中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表面的三维图像。
附图中的参考字母
1:防粘连层压材料
3:具有微细不平整度的涂层膜
5:树脂基材层
本文使用的术语“一”和“所述”以及描述本发明的类似用语(特别是以下权利要求的上下文中)应当理解为覆盖单数和复数两种情况,除非本文有其它说明或被上下文明确否定。术语“包括”、“具有”、“包含”和“含有”应当理解为开放式术语(即,意思是“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有其它说明。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数值范围的叙述仅仅是作为一种单独提及每一个落入该范围的独立数值的简单方法,并且每一个单独数值都如同其已经在文中被单独提及一样被纳入说明书中。除非有其它指示或被上下文明确否定,否则这里描述的所有方法可以按照任何合适的顺序实施。本文中任何以及所有实施例或示范性语言(例如“例如”)的使用,仅仅是为了更好的描述本发明,并不造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除非另有说明。说明书中的任何语言都不应被理解为表示那些未要求保护的元素对于实施本发明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包括发明人已知的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通过阅读前述说明书来对那些优选实施方式进行变化,发明者希望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采用这些变化,并且发明者期望本发明可以按照不同于本文明确描述的其它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包括权利要求所述主题在相应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所有改进的和等同的方式。而且,上述元素的任何组合在其所有可能的变化方式中都被包括在本发明范围之内,除非本文有其它说明或被上下文明确否定。
2006年1月1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2480包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在内的全部公开内容被合并在本文中作为参考。

Claims (13)

1、一种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其包含含有至少一种或多种树脂的第一组分和选自至少一种或多种单体或低聚物的第二组分,其中在施加所述组合物以后所述第一组分的树脂通过相分离被沉淀以在表面上形成微细的不平整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组分包含丙烯酰基团和/或甲基丙烯酰基团,第二组分包含丙烯酰基团和/或甲基丙烯酰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种无机颗粒或有机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组分的SP值和所述第二组分的SP值之间的差为1.0或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组分的树脂具有2℃或以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2000或以上的重均分子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无机颗粒或有机颗粒具有0.5μm或以下的平均粒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其具有可光固化性。
8、一种可通过将根据权利要求1到7任一项所述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固化成膜形状制得的防粘连硬涂层膜,其具有总透光率为90%或以上和浊度为2.0%或以下的透明性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粘连硬涂层膜,其表面具有0.1μm或以下的算术平均高度Ra和0.3μm或以下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JIS。
10、一种防粘连层压材料,其包括基材和已经施加并固化于该基材上的权利要求1到7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
11、一种防粘连层压材料卷,所述防粘连层压材料包括基材和已施加并固化于基材上的权利要求1到7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层压材料已被卷绕在辊子上。
12、一种防粘连层压材料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在基材上施加根据权利要求1到7任一项所述的防粘连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干燥所述组合物造成相分离和固化所述组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相分离和固化是通过光照射进行的。
CNA2007100052133A 2006-01-10 2007-01-10 防粘连可光固化的树脂组合物,包含所述组合物的防粘连构件,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10375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02480A JP2007182519A (ja) 2006-01-10 2006-01-10 アンチブロッキング性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それを基材上に被覆硬化したアンチブロッキング性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法
JP2006002480 2006-01-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7526A true CN101037526A (zh) 2007-09-19

Family

ID=38338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052133A Pending CN101037526A (zh) 2006-01-10 2007-01-10 防粘连可光固化的树脂组合物,包含所述组合物的防粘连构件,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182519A (zh)
KR (1) KR20070075327A (zh)
CN (1) CN101037526A (zh)
TW (1) TW20073632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3078A (zh) * 2009-11-18 2011-05-25 惠和株式会社 光学薄片以及使用它的背光单元
CN104204013A (zh) * 2012-03-30 2014-12-1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积体和卷状层积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33740B2 (ja) * 2007-10-26 2012-09-26 帝人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JPWO2009128414A1 (ja) * 2008-04-14 2011-08-04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複合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GB2466251B (en) * 2008-12-16 2011-03-09 Ind Tech Res Inst Encapsulant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encapsulant materials
WO2010073797A1 (ja) 2008-12-26 2010-07-01 帝人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及び透明タッチパネル
JP5980465B2 (ja) * 2009-08-26 2016-08-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5700777B2 (ja) * 2009-11-18 2015-04-15 恵和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6110051B2 (ja) * 2009-11-18 2017-04-05 恵和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5755429B2 (ja) * 2009-11-18 2015-07-29 恵和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US8617778B2 (en) 2009-12-28 2013-12-3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bearing memb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5502038B2 (ja) * 2010-08-12 2014-05-28 エルジー ケム. エルティーディ. 熱硬化性保護膜樹脂組成物
CN102372826A (zh) 2010-08-12 2012-03-14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保护膜的热固化树脂组合物
WO2012026446A1 (ja) * 2010-08-27 2012-03-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598308B2 (ja) * 2010-12-21 2014-10-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627061B (zh) * 2012-06-21 2018-06-21 迪愛生股份有限公司 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活性能量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之製造方法、塗料、塗膜及薄膜
JP6040828B2 (ja) * 2013-03-26 2016-12-07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膜形成用塗料、ハードコート膜形成用塗料の製造方法、ハードコート膜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プラスチック基材、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
JP6656799B2 (ja) 2013-11-29 2020-03-04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アンチニュートンリング積層体およびそのアンチニュートンリング積層体を用いた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JP6367577B2 (ja) * 2014-02-28 2018-08-01 ソマール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膜用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
JP2016121206A (ja) * 2014-12-24 2016-07-07 Dic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を含有する塗料、その塗膜、及び該塗膜を有する積層フィルム
JP6924202B2 (ja) * 2016-11-01 2021-08-25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光学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機器ならびに転写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78716B2 (ja) * 2018-07-05 2020-11-04 ソマール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77578B2 (ja) * 2001-12-17 2009-12-02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042653A (ja) * 2002-07-12 2004-02-12 Nitto Denko Corp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4737915B2 (ja) * 2002-10-30 2011-08-03 株式会社きもと 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WO2005073763A1 (ja) * 2004-01-29 2005-08-11 Nippon Paint Co., Ltd. 防眩性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3078A (zh) * 2009-11-18 2011-05-25 惠和株式会社 光学薄片以及使用它的背光单元
CN104204013A (zh) * 2012-03-30 2014-12-1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积体和卷状层积体
CN104204013B (zh) * 2012-03-30 2017-06-3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积体和卷状层积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36327A (en) 2007-10-01
JP2007182519A (ja) 2007-07-19
KR20070075327A (ko) 200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37526A (zh) 防粘连可光固化的树脂组合物,包含所述组合物的防粘连构件,以及它们的生产方法
CN1305942C (zh) 显示装置表面保护薄膜
CN1040015C (zh) 防雾耐磨涂料组合物及用其涂覆的合成树脂制品
CN1300606C (zh) 偏光板保护薄膜用基材
CN101080467A (zh)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1052521A (zh) 包含环烯烃共聚物的光学膜
CN1655927A (zh) 剥离膜
JP7182358B2 (ja) 低屈折率層含有粘接着シート、低屈折率層含有粘接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デバイス
CN1961032A (zh) 积层聚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585807A (zh) 混合粘合剂、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63720A (zh) 抗反射膜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914523A (zh) 防炫性涂料组合物、防炫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558824A (zh) 硬涂层薄膜、层压有硬涂层薄膜的基材以及设置有该薄膜和基材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249714A (zh) 易粘合性的聚酯薄膜
JP2014040017A (ja) 樹脂フィルム、樹脂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813022A (zh) 一种具有改善的防粘连性和剥离性的含微粒的硅酮隔离涂料
KR101900742B1 (ko) 수지제품
CN1955762A (zh) 光学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950404A (zh) 光盘保护膜用组合物
JP2013010323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TW201538597A (zh) 熱塑性樹脂薄膜、拉伸薄膜、偏光子保護薄膜及偏光板
CN100350001C (zh) 可固化树脂组合物、使用此组合物的层压体的制造方法、转写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转写产品
JP2007216610A (ja)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CN1659194A (zh) 多两性超吸收共聚物
CN1849363A (zh) (甲基)丙烯酸类薄膜和用该薄膜制备膜和受体片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