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1015B - 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1015B
CN101031015B CN2007100020683A CN200710002068A CN101031015B CN 101031015 B CN101031015 B CN 101031015B CN 2007100020683 A CN2007100020683 A CN 2007100020683A CN 200710002068 A CN200710002068 A CN 200710002068A CN 101031015 B CN101031015 B CN 1010310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cument
image
read
transparent element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20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1015A (zh
Inventor
西川浩志
丸地典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0512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7967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31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1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31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10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Light Sources And Details Of Projection-Printing Device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当在读取玻璃上供给文档时在读取位置光学地读取文档图像。在相对于文档供给方向的读取位置的上游侧提供用于形成台阶以便防止供给文档的成像表面与读取玻璃接触的文档引导板。读取玻璃能够以指定距离x2在文档供给方向上往复运动。如果定位文档引导板使得文档引导板的下游边缘与读取位置距离x1,则距离x1和x2满足关系x1<x2。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
本申请基于2006年2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051228和2006-051229号,在此引用其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于用作复印机和扫描仪的图像输入设备的文档供给型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于光学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技术中,独立地或同时采用读取放置在压板玻璃上的文档图像的压印板放置方法以及当供给文档时读取文档图像的纸张通过方法。纸张通过方法在其小尺寸、低成本、低噪音、高速图像读取和高打印效率方面是有利的。因此,纸张通过方法通常用于单色复印机,以及同样要求纸张通过方法用于彩色复印机。
在纸张通过方法中,图像读取位置固定在透明元件(一条读取玻璃)上,并且设计读取光学系统聚焦于在读取玻璃上供给的文档的成像表面上。因此,图像读取易于受外来物质例如附着于读取玻璃的灰尘所影响,并且由外来物质遮蔽的部分被读作图像噪声也就是条纹。
粘在读取玻璃上的外来物质通常是粘性物质,例如胶带或胶水的胶、修正液、墨水斑点以及从文档脱落的橡皮屑,并且这些外来物质易于粘在文档压向的读取玻璃的部分上。这些粘性外来物质不容易离开读取玻璃并且引起图像噪声。而且,漂浮物质例如从文档掉落的纸屑和空气中的灰尘沉积在读取玻璃上,这引起图像噪声。在纸张通过方法中,当供给文档时,文档夹在辊之间并且由导板压着。因此,通常由纸制成的文档受到压力,必然,纸屑从文档落下。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9-307695号(参考文献1)和11-146140号(参考文献2)提出,在文档供给方向上读取玻璃上游的位置制造一个台阶使得文档可以被供给而不与读取玻璃接触。在该非接触方法中,可以防止粘性外来物质粘着到读取玻璃上。另一方面,当文档与读取玻璃接触时漂浮外来物质被拖入行进文档中,并且自然地排出。在非接触方法中,行进文档的结尾部分与读取玻璃接触,因为在经过台阶之后结尾部分不再受支撑,并且漂浮外来物质可以被拖入文档的结尾部分中并且可以被排出。
但是,在非接触方法中,与读取玻璃接触的文档的结尾部分面积小,难以确定地将漂浮外来物质从读取玻璃的周围去除。文档容易在其结尾部分具有卷曲和/或褶皱,并且结尾部分可能不平整。因此,文档的结尾部分不一定与读取玻璃接触,并且不能被去除的漂浮外来物质沉积在读取玻璃上。
日本待审专利申请公开2001-223832号(参考文献3)提出对参考文献1公开的装置的改进。参考文献3提出在台阶和读取玻璃之间提供用于捕捉外来物质的捕捉元件。在该结构中,需要对捕捉元件进行麻烦的维护(更换和清洁)。而且,捕捉元件不能位于读取位置,并且捕捉落在读取位置上的灰尘是不可能的。
关于单色读取装置,认为字母的可再现性是重要的,并且字母的清晰再现的图像处理通过提高高密度部分例如字母的可再现性,以及通过降低低密度部分的可再现性来执行。因此,在由单色读取装置形成的图像中,因非常小的漂浮外来物质例如纸屑引起的图像噪声不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关于彩色图像读取装置,认为文档灰度的读取是重要的,因为再现照片等的灰度是重要的。因此,在单色读取装置中不会变得明显的非常小的漂浮外来物质也被读取,所以,噪声作为窄条纹出现在再现图像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张通过型图像读取装置,其中防止了粘性外来物质到用于读取行进文档的图像的透明元件的粘着,其中可以去除漂浮外来物质,以及其中防止噪声条纹出现在再现图像上。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自动文档供给器,用于逐一供给文档使得每个文档经过读取位置;图像读取单元,用于读取行进通过读取位置的每个文档的图像;提供在行进通过读取位置的文档与图像读取单元之间的透明元件;提供在透明元件上读取位置上游侧、具有指定厚度的文档引导元件;以及当文档引导元件与透明元件接触时,使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基本上平行于文档供给方向往复运动的机构。在该图像读取装置中,如果文档引导元件的相对于文档供给方向的下游边缘在距离读取位置x1处,并且如果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相对于彼此移动距离x2,则距离x1和x2满足关系x1<x2。
在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中,文档在透明元件上行进同时因文档引导元件而不与透明元件接触。由此,可以防止粘性外来物质从文档转移到透明元件。此外,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以大于文档引导元件的下游边缘与读取位置之间的距离x1的距离x2基本上平行于文档供给方向而往复运动,使得沉积在读取位置上的外来物质可以从那里去除。因此,不担心条纹噪声可能出现在再现图像上。
在该图像读取装置中,透明元件和文档引导元件至少从行进距离x2变得等于x1的时间到以距离x2的前进运动完成的时间彼此接触。换句话说,透明元件和文档引导元件最迟在文档引导元件的下游边缘到达读取位置时开始彼此接触,并且保持彼此接触直到以距离x2的前进运动完成,使得文档引导元件的下游边缘可以将沉积在读取位置上的外来物质从那里推开。作为选择,如果文档引导元件的下游边缘距离透明元件的相对于文档供给方向的下游边缘距离x3,则距离x2和x3可能满足关系x2≥x3。在该情况下,沉积在读取位置上的外来物质可以从透明元件完全去除。
文档引导元件可以一直与透明元件接触。作为选择,可以构造文档引导元件以在文档供给期间不与透明元件接触,并且开始彼此接触以用于透明元件的清洁。
此外,图像读取装置可以包括与文档引导元件作为整体构造的并且与透明元件的反面接触的片状元件。这使得能够进行透明元件反面的清洁。文档引导元件的相对于文档供给方向的下游边缘可以在俯视图中具有渐变的形状。更具体地说,文档引导元件的相对于文档供给方向的下游边缘不一定必须在纸张供给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笔直,并且可以与文档供给方向成小角度偏斜并且可以是弧形。
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用于输入将由图像读取单元执行的作业的输入元件;用于检测自动文档供给器处于关闭位置以覆盖透明元件的传感器;以及当传感器检测到自动文档供给器处于关闭位置时激励机构以移动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的控制部分。因此,当自动文档供给器处于关闭位置时执行透明元件的清洁。
清洁可以在任何适当的时间执行。例如,清洁可以在输入作业开始或输入作业完成之前执行。清洁也可以在自动文档供给器从暴露透明元件的打开位置变成关闭位置时、当电源开关导通时、当解决自动文档供给器中的卡纸时、或者当图像读取单元正在进行阴影校正时执行。
在多个文档的连续供给期间,清洁可以在前一个文档的结尾部分经过读取位置的时间与下一个文档的开始部分经过读取位置的时间之间执行。清洁可以在前一个文档的结尾边缘经过读取位置之前启动。更具体地说,清洁可以在前一个文档的不经历图像读取的结尾边缘部分的开始点到达读取位置时启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个和其他目的和特征将参考附随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由图1显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基本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3是移动读取玻璃的机构的横截面视图;
图4a,4b和4c是显示由文档引导板清洁读取玻璃的说明;
图5是显示读取玻璃的另一个实例行进距离的说明;
图6a,6b,6c和6d是显示文档引导板的下游边缘的实例形状的俯视图;
图7a,7b和7c是显示由其他实例文档引导板清洁读取玻璃的说明;
图8是显示读取玻璃的反面也可以被清洁的情况的横截面视图;
图9a和9b是显示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图9a显示自动文档供给器关闭的状态,而图9b显示自动文档供给器打开的状态;
图10是显示包括图像读取装置的复印机的控制部分的框图;
图11是显示执行读取玻璃清洁的第一实例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2是显示执行读取玻璃清洁的第二实例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3是显示执行读取玻璃清洁的第三实例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4是显示执行读取玻璃清洁的第四实例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5是显示执行读取玻璃清洁的第五实例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6是显示执行读取玻璃清洁的第六实例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7是显示两个文档连续供给的状态的说明;
图18是显示执行读取玻璃清洁的第七实例控制程序的流程图;以及
图19是显示另一种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随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实施方案。在下面的实施方案中,相同的部分和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参考标记引用,并且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像读取装置,参看图1-6)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图像读取装置1。图像读取装置1采用读取放置在压板玻璃10上的文档(没有显示)的图像的压板放置方法以及读取由自动文档供给器20供给的文档D的图像的纸张通过方法,并提供图像读取光学系统(扫描仪)50。
根据压板放置方法的图像读取如下执行:放置在压板玻璃10上的文档用例如稀有气体荧光灯的灯53照射;由文档反射的光进一步由镜子54,55和56反射,然后进入成像透镜57;以及光成像在图像拾取部分(CCD彩色行式传感器)58上。灯53和镜子54安装在第一滑动器51上,并且镜子55和56安装在第二滑动器52上。第一滑动器51和第二滑动器52在子扫描方向Y上可移动。在压板玻璃10上,在子扫描方向Y的上游侧,提供用于阴影校正的白色基准板11。
自动文档供给器20具有多个辊对21,22,23和24。逐一从托盘25拾取文档D,并且每个文档经过辊对21,22和23并供给到读取玻璃12上。文档D的图像由放置在紧靠读取位置A下面的图像读取光学系统50读取。然后,文档D经过辊对24并排出到托盘26上。
由图像读取光学系统50读出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图像处理部分63(参看图10)并且进一步发送到数字复印机的激光扫描单元(没有显示)。然后,由常规电子照相方法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压板放置方法的该图像读取过程,纸张通过方法的图像读取过程以及电子照相方法的图像形成过程是众所周知的,并且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2是根据纸张通过方法的图像读取部分的放大横截面视图。在读取玻璃12的周围,提供文档引导板25a,25b,26a和26b,以及拾取经过图像读取位置A的文档的拾取板27。此外,在相对于文档供给方向B的读取位置A的上游侧,焊接到安装板35的文档引导板30与读取玻璃12的顶面接触,使得行进文档不会与读取玻璃12接触。
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随着辊对23和24的旋转,文档被供给以直接在引导板30的顶面上滑动,并且经过读取位置A的文档因引导板30的厚度而保持与读取玻璃12不接触。同时,文档图像由读取光学系统50经由读取玻璃12读取。因为文档与读取玻璃12之间存在空间,粘性外来物质例如墨水修正液将不粘着到读取玻璃12。
读取玻璃12由支架13支撑。如图3显示,支架13的轴14连接到曲柄臂15,并且通过旋转驱动电机(步进电机)17以使得偏心轮16旋转一周,曲柄臂15平行于文档供给方向B往复运动。读取玻璃12的行进距离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7的驱动脉冲的数目来调节。移动读取玻璃12的时间将随后描述。
文档引导板30具有0.65mm的厚度,也就是,由引导板30形成的台阶具有0.65mm的高度。引导板30由具有低滑动阻力(优选地,具有最大0.3的摩擦系数)的材料例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通过使用具有低滑动阻力的材料,在读取玻璃12移动期间读取玻璃12上的负荷小,并且可以避免麻烦例如噪声的出现。
文档引导板25b用于校正文档D的姿势。为了稳定的图像读取,读取玻璃12与文档D之间的间隙设计为1.2mm。如果间隙变得大于1.4mm,则文档的姿势不稳定,并且文档的平滑供给是不可能的。因此,读取图像的密度变得不均匀。
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文档在读取玻璃12上供给而不与读取玻璃12接触,因此,不担心粘性外来物质会从文档转移到读取玻璃12。同时,漂浮外来物质,例如从文档落下的纸屑,落到读取玻璃12上,并且大部分外来物质被拖入行进文档中并从读取玻璃12排出。但是,如由图4a中的标记“E”所示,百分之几的漂浮外来物质,例如纸屑和空气中的灰尘,保留在读取玻璃12上,在从引导板30的相对于文档供给方向B的下游边缘到读取位置A的区域中。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图像读取装置1中,读取玻璃12由驱动电机17和偏心轮16往复运动,使得外来物质E由文档引导板30的下游边缘从读取位置A推开。由此,可以防止条纹图像噪声出现在再现图像上。由偏心轮16产生的读取玻璃12的行进距离x2被设计得大于引导板30的下游边缘与读取位置A之间的距离x1。引导板30在与纸张供给方向B垂直的方向上是长的,并且引导板30的下游边缘与读取玻璃12均匀接触。因此,外来物质E可以确定地从读取位置A排出。在该实施方案中,具体地,距离x1是6mm,并且距离x2是10mm。
首先,如图4a显示,上面有外来物质E的读取玻璃12从起始位置在与文档供给方向B相反的方向上移动距离x2(10mm)(参看图4b)。由此,外来物质E从读取位置A被收集走。然后,当读取玻璃12返回到起始位置时,读取位置A已经清洁干净(参看图4c)。因为漂浮在空气中的外来物质E不粘着到读取玻璃12,所以外来物质E可以由引导板30的下游边缘容易地去除。而且,因为引导板30由具有低滑动阻力的材料制成,所以不担心读取玻璃12会被引导板30产生划伤。
如图5显示,读取玻璃12的行进距离x2可以设计得大于引导板30的下游边缘与读取玻璃12的相对于文档供给方向B的下游边缘之间的距离x3。在该情况下,通过使读取玻璃12以距离x2往复运动,外来物质E被推过读取玻璃12的下游边缘,所以,外来物质E可以从读取玻璃12完全排出。
虽然已经在上面描述移动读取玻璃12的结构,使文档引导板30往复运动而固定读取玻璃12的结构也是可以的。用于移动读取玻璃12或文档引导板30的机构可以通过组合任何常规机构来实现。
文档引导板30的下游边缘可以就俯视图来说具有任何形状。如图6a显示,引导板30的下游边缘30a通常设计得在与文档供给方向B垂直的方向上笔直。但是,引导板30的下游边缘30a可以设计得逐渐变化。例如,下游边缘30a可以如图6b所示偏斜,可以如图6c所示以中心为边界偏斜,以及可以如图6d所示为弧形。
无论引导板30的下游边缘30a是何种形状,与读取位置A的距离x1是引导板30的下游边缘30a的最上游点与读取位置A之间的距离。
(另一种类型的文档引导板:参看图7a,7b和7c)
如图7a,7b和7c显示,文档引导板30能够在轴31上上下转动。随着引导板30的转动,引导板30的下游边缘与读取玻璃12接触以及远离读取玻璃12。文档引导板30经由轴31安装到自动文档供给器20的框架。
当引导板30的下游边缘保持远离读取玻璃12时,引导板30在文档供给方向B上引导文档(参看图7a)。为了去除外来物质E,引导板30向下转动并且与读取玻璃12接触,并且在这种状态下,读取玻璃12从起始位置移动距离x2(参看图7b)。此后,读取玻璃12返回到起始位置,并且引导板30向上转动(参看图7c)。这样,外来物质E从读取位置A去除。
(读取玻璃反面的清洁,参看图8)
如图8显示,同样可以对于读取玻璃12的反面提供清洁板32。清洁板32与引导板30一样,由具有低滑动阻力的材料制成并且固定到安装板36。随着读取玻璃12以距离x2的往复运动,板32将外来物质从读取玻璃12的反面清除。仅清洁读取玻璃12的反面的结构是可行的。
(读取玻璃的清洁的控制)
接下来,描述读取玻璃12的往复运动的控制以将外来物质从读取位置A去除。在引导板30代替读取玻璃12往复运动的结构中,控制以相同的时序执行。
图9a和9b显示图像读取装置1的外观。图像读取装置1设置在数字复印机5上。自动文档供给器20以后侧40为轴旋转并且可以设置在关闭位置以覆盖压板玻璃10和读取玻璃12(参看图9a),以及设置在打开位置(参看图9b)。手动执行自动文档供给器20的旋转,并且提供用于检测自动文档供给器20处于打开/关闭位置的传感器41。在图像读取装置1的前侧,提供用于作业输入的操作/显示面板45。在面板45中,提供读取开始(打印开始)按钮,输入复印数量的数字键等,以及显示各种作业模式设置画面。“作业模式”意思是使用单面复印或双面复印的单面读取或双面读取,放大比例以及各种完成处理例如排序、装订等的组合。
图10显示控制部分的一般结构。控制部分的中央元件是CPU 60,并且提供存储有程序的ROM 61和临时存储有参数的RAM 62。图像形成过程控制部分64,图像读取过程控制部分65,用于处理由图像拾取部分(CCD)58拾取的图像的读取图像处理部分63等连接到CPU60。而且,CPU 60从用于检测自动文档供给器20处于打开/关闭位置的传感器41,用于检测读取玻璃12处于起始位置的传感器42,用于检测托盘25上的文档的传感器43等接收检测信号。
(第一实例控制程序,参看图11)
首先,当检测到文档位于托盘25上时(步骤S1处“是”),在步骤S2检查自动文档供给器20是否处于关闭位置。如果自动文档供给器20打开,关闭自动文档供给器20的警告在步骤S3显示在面板45上。如果自动文档供给器20处于关闭位置,在步骤S4检查读取玻璃12是否处于起始位置。如果读取玻璃12没有处于起始位置,在步骤S5开启驱动电机17以将读取玻璃12返回到起始位置。当读取玻璃12处于起始位置时,在步骤S6输出信号READY以指示图像读取的准备已经完成。
此后,在步骤S7输入作业,并且当开启打印开始按钮时(步骤S8处“是”),在步骤S9开启驱动电机17。由此,读取玻璃12往复运动,并且当读取玻璃12返回到其起始位置时(步骤S10处“是”),在步骤S11关闭驱动电机17。这样,读取玻璃12进行一次往复运动,并且读取玻璃12上的外来物质从读取位置A去除。然后,在步骤S12,根据作业的内容执行文档供给、图像读取、打印。
根据第一实例控制程序,仅当自动文档供给器20处于关闭位置时,移动读取玻璃12以清洁。因此,读取玻璃12破损的可能性达到最小。而且,因为读取玻璃12在作业开始之前立即清洁,图像读取总是在读取玻璃12干净时执行。    
(第二实例控制程序,参看图12)
根据第二实例控制程序,读取玻璃12在作业完成之后清洁。在图像读取装置1和复印机5的准备运动完成之后(步骤S21处“是”),在步骤S22输入作业。此后,当开启打印开始按钮时(步骤S23处“是”),在步骤S24执行作业。然后,当作业完成时(步骤S25处“是”),在步骤S26清洁读取玻璃12(参看图11中的步骤S9,S10和S11),并且在步骤S27输出信号READY。在步骤S24执行的作业取决于在步骤S22输入的内容。
(第三实例控制程序,参看图13)
根据第三实例控制程序,当自动文档供给器20从打开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时,清洁读取玻璃12。在步骤S31检测到信号READY之后,当检测到自动文档供给器20处于打开位置(步骤S32处“是”)且进一步当检测到自动文档供给器20变成关闭位置(步骤S33处“是”)时,在步骤S34清洁读取玻璃12(参看图11中的步骤S9,S10和S11)。
当打开自动文档供给器20时,空气中的灰尘可能粘着于读取玻璃12,和/或用户可能用手接触读取玻璃12,由此灰尘可能粘着于读取玻璃12。根据第三实例控制程序,灰尘和/或污垢可以从读取玻璃12去除。
(第四实例控制程序,参看图14)
根据第四实例控制程序,当电源接通时,清洁读取玻璃12。当在步骤S41导通电源时,在步骤S42检查自动文档供给器20是否处于关闭位置。当自动文档供给器20处于关闭位置时,在步骤S43清洁读取玻璃12(参看图11中的步骤S9,S10和S11),并且在步骤S44输出信号READY。当电源关闭时,检查自动文档供给器20处于关闭位置还是处于打开位置是不可能的。因此,当电源导通时,检查自动文档供给器20是否处于关闭位置,并且当检查到自动文档供给器20处于关闭位置时,清洁读取玻璃12。
(第五实例控制程序,参看图15)
根据第五实例控制程序,在解决自动文档供给器20中的卡纸之后,清洁读取玻璃12。在作业期间(步骤S51),当检测到卡纸时(步骤S52处“是”),清除卡住的纸。当完成卡住的纸的清除时(步骤S53处“是”),在步骤S54清洁读取玻璃12(参看图11中的步骤S9,S10和S11)。卡住的纸的清除的完成可以通过例如检测自动文档供给器20的框架打开以清除卡住的纸,此后框架关闭来检测。
当卡纸发生时,卡住的文档因与引导板的碰撞而具有太大的压力,并且纸屑和外来物质可能从文档落下。而且,当清除卡住的纸时,用户可能触摸读取玻璃12,由此外来物质会粘着于读取玻璃12。因此,在卡住的纸清除完成之后清洁读取玻璃12是有效的。
(第六实例控制程序,参看图16)
根据第六实例控制程序,当图像读取光学系统50执行阴影校正时,清洁读取玻璃12。为了读取文档的图像,图像读取光学系统50点亮灯53并且使用图像拾取部分(CCD)58读取从文档反射的光量,并且将读出的密度处理成图像数据。在读取多个文档的图像时,灯53长时间保持点亮。在该情况下,当点亮灯53时,从灯53发出的光量最大,此后,随着时间过去,光量减弱。然后,在一段时间过去之后,光量变得稳定。因此,与点亮灯53的初始状态相比较,进入图像拾取部分(CCD)58的光量小,并且读出的图像判断为暗(高密度)图像。为了避免该问题,在从灯53发出的光量减弱到参考值之下时,再次读取白色基准板11以执行阴影校正。
在执行阴影校正时,读取光学系统50移动至紧靠白色基准板11下面的位置,并且文档供给和图像读取临时停止。根据第六实例控制程序,甚至在作业期间,当执行阴影校正时,清洁读取玻璃12。由此,可以去除由文档的连续供给而沉积在读取玻璃12上的外来物质。
当开启打印开始按钮时(步骤S61处“是”),首先,图像读取光学系统50在步骤S62执行阴影校正。此后,读取光学系统50在步骤S63移动至读取位置A。然后,点亮灯53,同时计时器在步骤S64启动。
随后,文档供给和图像读取在步骤S65开始,并且当文档经过读取位置A时,在步骤S67检测下一个文档的供给是否是必需的。如果不存在更多的文档将被供给,在步骤S68停止文档供给,在步骤S69关闭灯53,以及在步骤S70输出信号READY。
另一方面,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文档将被供给,在步骤S71,从计时器的计数值T判断是否再次执行阴影校正以便符合从灯53发出的光量的减弱。如果是时候再次执行阴影校正,则读取光学系统50移动至紧靠白色基准板11下面的位置,并且在步骤S72执行阴影校正。此后,读取光学系统50在步骤S73移动至读取位置A。同时,在步骤S74清洁读取玻璃12(参看图11中的步骤S9,S10和S11)。
(第七实例控制程序,参看图17和18)
根据第七实例控制程序,在前一个文档的结尾边缘经过读取位置A的时间与下一个文档的开始边缘达到读取位置A的时间之间,清洁读取玻璃12。在该情况下,读取玻璃12的清洁可以在前一个文档的结尾边缘经过读取位置A之前启动,并且可能在前一个文档的不经历图像读取的结尾边缘部分的开始点到达读取位置A时启动。
如图17显示,自动文档供给器20在读取位置A的上游侧具有文档传感器44。当传感器44检测到前一个文档D1的结尾边缘之后指定时间过去时,也就是,当前一个文档D1的结尾边缘已经经过读取位置A时,开始读取玻璃12的前进运动,由此启动读取玻璃12的清洁。然后,直到下一个文档D2的开始边缘到达读取位置A时,读取玻璃12的回退运动完成,由此读取玻璃12的清洁完成。
顺便提及,文档可能在边缘部分具有褶皱,并且边缘部分可能走偏。因此,准确地读取边缘部分中图像的密度和线性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可以读取边缘部分中的图像,使用复印机5精细地直到纸张的边缘部分再现图像是不可能的。因此,通常,边缘部分(距离各自边缘大约5mm宽度的区域)不经历图像读取。防止读取玻璃12在图像读取期间移动是必要的。但是,即使读取玻璃12在具有5mm宽度的结尾边缘部分经过读取位置A时移动,它对图像读取也将没有影响。因此,在第七实例控制程序中,文档之间的读取玻璃12可以移动以进行清洁的间隔意味着前一个文档与下一个文档之间的间隔,包括前一个文档的不经历图像读取的具有5mm宽度的结尾边缘部分。
图18具体地显示控制程序。当按下打印开始按钮时(步骤S81处“是”),首先,由读取光学系统50在步骤S82执行阴影校正。接下来,读取光学系统50在步骤S83移动至读取位置A,并且在步骤S84点亮灯53。
接下来,文档供给和图像读取在步骤S85开始。当由传感器44检测到文档的结尾边缘时(步骤S86处“是”),在步骤S87启动计时器。当从计时器的计数值判断文档的结尾边缘或者考虑不经历图像读取的部分时文档的结尾边缘之前5mm的点到达读取位置A时(步骤S88处“是”),在步骤S89执行读取玻璃12的清洁(参看图11中的步骤S9,S10和S11)。
在读取玻璃A的清洁期间,在步骤S90检查是否存在另一个文档将被供给。如果不存在另外的文档,在步骤S91停止文档供给,在步骤S92关闭灯53,以及在步骤S93输出信号READY。如果存在另一个文档将被供给,程序返回到步骤S85。
(另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参看图19)
图19显示图像读取装置1的备选结构。在该结构中,自动文档供给器20由螺丝9固定到图像读取装置1的主框架,使得可以禁止自动文档供给器20的向上旋转导致读取玻璃12的暴露。这是为了防止用户太过容易地将自动文档供给器20移动至打开位置。同样存在自动文档供给器20与图像读取装置1的主框架作为整体构造使得基本上禁止自动文档供给器20向上旋转的情况。
对于禁止打开动作型的图像读取装置1,如图9中所示的打开/关闭检测传感器41是多余的,并且也不需要从传感器41的状态判断读取玻璃12的清洁是否可能。
(其他实施方案)
供给文档的机构以及读取光学系统的结构可以任意地设计。
虽然本发明已经结合上面优选实施方案描述,应当注意,各种变化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可能的。

Claims (17)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自动文档供给器,用于逐一供给文档使得每个文档经过读取位置;
图像读取单元,用于读取行进通过读取位置的每个文档的图像;
提供在行进通过读取位置的文档与图像读取单元之间的透明元件;
在读取位置上游侧提供在透明元件上并与所述透明元件接触的、具有指定厚度的文档引导元件,所述文档引导元件在文档供给方向上的端部处具有下游边缘;以及
使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基本上平行于文档供给方向往复运动的机构,并且所述文档引导元件与所述透明元件彼此保持接触;
其中如果所述文档引导元件的所述下游边缘在距离读取位置距离x1处,并且如果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相对于彼此移动距离x2,则距离x1和x2满足关系x1<x2。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至少从行进距离x2变为等于x1的时间到距离x2的前进运动完成的时间,透明元件和文档引导元件彼此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如果文档引导元件相对于文档供给方向的下游边缘与透明元件相对于文档供给方向的下游边缘的距离为x3,则距离x2和x3满足关系x2≥x3。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在文档引导元件的下游边缘与透明元件之间,形成防止行进文档与透明元件接触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使得文档引导元件与透明元件接触并使得从透明元件离开的第二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与文档引导元件作为整体构造并且与透明元件的反面接触的片状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文档引导元件相对于文档供给方向的下游边缘具有在俯视图中逐渐变化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
用于输入将由图像读取单元执行的作业的输入元件;
用于检测自动文档供给器处于关闭位置以覆盖透明元件的传感器;以及
当传感器检测到自动文档供给器处于关闭位置时激励机构以移动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的控制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控制部分激励机构以在输入作业开始之前移动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控制部分激励机构以在输入作业完成之后移动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控制部分激励机构以当传感器检测到自动文档供给器从打开位置以暴露透明元件变成关闭位置时移动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控制部分激励机构以当图像读取装置的电源开关导通时移动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8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控制部分激励机构以当解决输入作业开始之后检测到的自动文档供给器中的卡纸时移动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8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控制部分激励机构以当输入作业开始之后图像读取单元正在进行阴影校正时移动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
15.根据权利要求8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控制部分激励机构以在前一个文档的结尾部分经过读取位置的时间与下一个文档的开始部分到达读取位置的时间之间移动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控制部分开始激励机构以在前一个文档的结尾边缘经过读取位置之前移动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图像读取装置,控制部分开始激励机构以在前一个文档的不经历图像读取的结尾边缘部分的开始点到达读取位置时移动透明元件或文档引导元件。
CN2007100020683A 2006-02-27 2007-01-18 图像读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10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51228A JP4479674B2 (ja) 2006-02-27 2006-02-27 画像読取り装置
JP2006051229A JP4479675B2 (ja) 2006-02-27 2006-02-27 画像読取り装置
JP2006051229 2006-02-27
JP2006051228 2006-02-27
JP2006-051228 2006-02-27
JP2006-051229 2006-0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1015A CN101031015A (zh) 2007-09-05
CN101031015B true CN101031015B (zh) 2011-04-20

Family

ID=38555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206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31015B (zh) 2006-02-27 2007-01-18 图像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479674B2 (zh)
CN (1) CN1010310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11342B2 (ja) * 2007-11-26 2010-02-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読取装置
JP4511608B2 (ja) * 2008-03-21 2010-07-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US8854706B2 (en) * 2009-07-07 2014-10-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uto document feeding device
JP2011101087A (ja) * 2009-11-04 2011-05-19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012929B2 (ja) 2010-02-15 2012-08-2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US8848263B2 (en) * 2012-06-22 2014-09-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1015A (zh) 2007-09-05
JP2007235251A (ja) 2007-09-13
JP4479674B2 (ja)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55813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5749945B2 (ja) 印字用紙の再利用可否判定装置、消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印字用紙の再利用可否判定方法
JP409787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101031015B (zh) 图像读取装置
US11240393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for reading an image of a documen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4424437B1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
JP4479675B2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
JP2010034680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9327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457011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9094884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94810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4915247B2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
JP2007336278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4445816B2 (ja) 原稿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79512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4905236B2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54152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1223832A (ja) 原稿読取装置
JP2017028642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14584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624890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99301A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44227B2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
JP4615437B2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