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8130B - 编织针以及用于该针的杆 - Google Patents

编织针以及用于该针的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8130B
CN101008130B CN2007100072762A CN200710007276A CN101008130B CN 101008130 B CN101008130 B CN 101008130B CN 2007100072762 A CN2007100072762 A CN 2007100072762A CN 200710007276 A CN200710007276 A CN 200710007276A CN 101008130 B CN101008130 B CN 1010081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groove
braiding instrument
braid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72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8130A (zh
Inventor
埃里克·尤尔根斯
托尔斯腾·布策
克劳斯·基尔希迈尔
埃克哈德·费伦巴赫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oz Beckert KG
Original Assignee
Groz Beckert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oz Beckert KG filed Critical Groz Beckert KG
Publication of CN101008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8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08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8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24Sinker heads; Sinker ba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6Sink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06Needle bars; Sinker b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编织工具,特别是编织针(6)具有主体(7),主体7在其窄边上设置有用于对齐的凸起(15、16),凸起(15、16)在它们的端面上具有精确加工的邻接表面(18、19)。邻接表面(18、19)可例如在制造过程中合适的阶段期间加工。凸起(15、16)和附加凸起(17)中的一个可设置有邻接表面(20、21),该邻接表面(20、21)用于纵向定位编织工具。在针杆(1)中相应的凹槽(25、26、27)分配给凸起(15、16、17)。

Description

编织针以及用于该针的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针以及用于容纳该针的沉杆。
背景技术
经编机包括多个杆,这些杆支撑编织工具或纺圈构成工具例如带孔针、构造成复合针的钩针和滑块。在这种情况下,各杆形成与平面、即编织的纺织产品的移动方向横向的方向延伸的长支撑,从而这些支撑保持适当的编织工具或纺圈构成工具,并且可与编织或纺圈构成过程一致的移动。结果,杆的所有编织工具相对于彼此完全同步地移动。在这种情形下,不同杆的编织工具相对于彼此移动。为了产生均匀的编织产品,重要的是保持在编织工具或纺圈构成工具上的针杆应该精确定位。例如,已知包括与滑块关联的编织针(复合针)的经编机。滑块保持在另一杆上并用于打开或关闭编织针的内钩空间。为此,滑块和复合针必须相对于彼此非常精确地定位。这需要编织针正好在针杆中对齐。这对编织针的制造、以及杆的制造提出极度严格的要求,其意味着制造相当的昂贵和复杂。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在低制造成本和劳动强度的情况下实现相应的编织工具的高定位精度的形式,设计编织针、以及还有可能的编织机的杆。
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编织工具,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0中的杆实现。
为了将发明的编织工具连接到杆,所述工具具有带有至少一个窄边的轴,窄边上两个凸起彼此以一定的间距布置。这些凸起远离轴延伸并且在它们远离轴的面上具有邻接表面。邻接表面用于将编织工具在杆上定位。考虑到该杆,剩余窄边构造成使得其不紧靠杆。如果编织工具布置在凹槽中,窄边不会紧靠凹槽底部,而是保持一定的间距,例如十分之几毫米。在这种情况下,间距具有这样的尺寸使得从窄边的平直度或尺寸稳定性的观点、或者从凹槽底部的平直度或尺寸稳定性的观点,制造公差不具有将编织工具定位的因果关系。因此,考虑到编织工具,可充分地减少制造成本和劳动强度。例如,关于凸起,不同过程操作用于精加工和/或校准编织工具,严格来说可将该不同过程操作限制到所述凸起的面。因此,通过该发明的编织工具,可实现制造安全的进步和制造成本以及劳动强度的减少,甚至只考虑到具有直的和连续凹槽底部的传统针。
按前述目的的其它改进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一个或多个,当将编织工具安装到根据权利要求10的杆上时实现。为了容纳编织工具,该杆包括多个彼此平行布置的凹槽,从而通过例如侧面刃铣刀凹槽可加工到杆里面。各凹槽具有例如仅仅0.4mm的宽度。
现在用于容纳编织工具的多个平行凹槽由两个较宽的凹槽横贯,这两个凹槽彼此平行并沿针杆的纵向方向延伸。这些后者的凹槽优选地相对于剩余的较窄的凹槽成直角。这两个横向延伸的凹槽例如具有3mm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比最先提及的容纳编织工具的窄凹槽稍深。它们能够在一个运行中连续的铣成,从而它们的凹槽底部形成用于编织工具凸起的邻接表面或参考表面。由于较宽凹槽铣刀预期减小的刀具磨损、所述铣刀沿针杆行进的较短路径,并且由于两个横向凹槽可以在一个运行中铣成,所以以简单的方式能够实现高加工精度。因此用于容纳编织工具的凹槽的可靠的深度公差可选择得更加大,而不会产生从编织工具定位角度的任何缺点。
从编织工具的主体伸出并用于定位的凸起优选地稍微大于如下差值,该差值为在用于容纳编织工具的凹槽与沿横向方向布置的稍微更深的凹槽之间的深度差值。因此,确保编织工具的窄边不会接触其凹槽的底部,也就是甚至由于更高的制造公差引起容纳凹槽的深度显著地变化时也不接触。
本发明有利的实施例以从属权利要求为特征。例如,本发明能够直接在针杆、甚至在支撑或保持元件或在夹具上实现,该夹具反过来由另一加工元件例如杆支撑。这种夹具可具有或多或少的长杆段、模块、部件支架或等同物。但是优选地,本发明的想法直接在针杆本身上实现。
优选地,编织工具设计成编织针或钩针,其中在一端设置有钩。考虑到通过最小制造成本和劳动强度实现的高定位精度,该钩针用于与滑块协作。在该范围内,钩针还可指的是复合针,即使滑块由另一杆支撑。但是编织工具也可以是另一工具。
优选地,参考本发明的编织工具,窄边设置有凸起并具有基本的直线形状。但是,窄边无需经受任何精加工;如果这种精加工限制到用于定位的凸起就足够了。
例如,邻接表面具有稍微的圆形或球形形状。但是参考优选实施例,这些邻接表面在正面构造成平面,从而所述平面优选地还可位于共同平面上。这样,即使通过作用在编织工具上高的夹紧力,可容忍的面积压力产生在相应的邻接表面上,所以预期不会在编织工具上产生压痕或对编织工具、或对杆的关联表面损坏。
优选地,编织工具是金属片薄片,该金属片薄片带有两个彼此平行的平边和两个窄边,从而平边之间的间距,也就是编织工具的厚度仅仅例如为0.4mm。平边紧靠设置在杆上的凹槽的侧面,因此提供用于编织工具的横向定位。当高度和深度定位由凸起进行时,另一凸起,例如与杆较深的凹槽形成接合、以底座为形式的凸起可提供纵向定位。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底座上的邻接表面相对于凸起的邻接表面成一角度,优选地成直角。
除了两个提及的凸起,还可以提供底座。但是,还可以将凸起中的一个与底座结构地结合。在该情况下,受影响的凸起在其面上(平行于窄边)具有用于高度定位的邻接表面,在其前边和后边具有成一角度和近似直角定向的邻接表面,这些邻接表面用于编织工具的纵向定位。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描述或权利要求,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的细节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示出本发明例证性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针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的针杆的示意剖视图,带有设计成复合针的根据本发明的编织工具,该复合针带有与其关联的、由其本身的杆保持的滑块;
图3是根据图2的复合针的单独视图,根据不同的比例画出;
图4是根据图2的针杆的单独视图,根据不同的比例画出;
图5是根据图4的针杆的剖视立体图,用于进一步说明;和
图6是根据图4的针杆改进实施例的剖视立体图,用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属于经编机的编织系统2的针杆1。编织系统2包括多个构造成杆的夹具,这些夹具包括针杆1、滑杆3以及优选地多个带孔针杆,这些带孔针杆保持带孔针4并且在此未示出。滑杆3设置有滑块5,而编织杆1设置有编织针6。同时,编织针6、滑块5和带孔针4形成编织工具,大量的编织工具以均匀的间距彼此平行保持。在这种情况下,各编织针6正好与一个滑块5相关,这些滑块5必须精确地与编织针6相互合作,这是编织针6和滑块5必须相对于彼此精确定位的原因。
图3是编织针6的单独视图。该针具有主体7,主体7构造成薄片金属部件。为此,主体7具有两个窄边8、9以及两个平边10、11,它们限定出矩形横截面。窄边8、9和平边10、11由平面形成并具有大致的直线结构。在主体的一端,纵向的主体7逐渐变细,也就是窄边8、9之间的间距例如在阶梯12处开始变得越来越小。相连的钩颈13具有优选地指向阶梯12的钩14。
在主体7的相同边上,也就是优选地在窄边8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15、16以及可选的第三个凸起17,所述凸起用于定位编织针6。从侧面观察,凸起15、16具有例如梯形或矩形结构,从而为了能够逐渐变为窄边8,如图所示凸起15、16可以成阶梯状的,或者可选的成圆形的。在凸起15、16远离窄边的面上,设置有邻接表面18、19,它们优选地也可构造成平面。但是,为了具有沿着主体7或与主体7横向延伸的轴,这些表面也可以是稍微成圆形的。但是,由于在编织针6与针杆2之间获得的平面承重类型力传递,所以邻接表面18、19的平面结构是优选的。
凸起15、16的高度,也就是邻接表面18、19(包含平面E1)与窄边8之间的间距优选地为十分之几毫米,并且大致小于凸起15、16平行于窄边8所测量的长度,所述长度例如为两或三毫米。
在凸起17设计成底座并且超出窄边8以及超出平面E1几毫米以上的情况下,情形不一样。凸起17具有矩形或梯形轮廓。在凸起的面向钩14的边上和在远离钩14的边上,该凸起17具有相应的邻接表面20、21,它们用于沿纵向方向定位编织针6。邻接表面20、21优选地彼此平行定向。此外,可以将邻接表面20、21相对于窄边8成一角度布置,所述角度不是直角。
图4示出针杆1,该针杆1起床身的作用,用于固定地容纳编织针6。如从图1中明显地看出,该杆具有多个凹槽22、23,它们彼此平行定向并且具有稍微大于在各编织针6的平边10、11之间的间距的宽度。因此,编织针6有些平稳地但仍然无可感知的空隙地装配进入凹槽22、23等。凹槽22、23例如已由侧面刃铣刀加工。如从图2至5中明显地看出,这些凹槽具有大致的平底24和横向的平侧面。用于容纳编织工具例如编织针6的凹槽组22、23由两个凹槽25、26横过并且可选地由凹槽27横过,其中两个凹槽25、26彼此平行,凹槽27与凹槽22、23相交成直角。如从图4中明显地看出,特别地第一和第二凹槽25、26比凹槽22、23稍深。结果,凹槽25、26的底部28、29稍微位于凹槽22底部24的下方。相应地,这样应用于所有其它的凹槽23等,它们用于容纳编织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底部24离底部28、29的的间距A2优选地稍微小于间距A1,底部28、29优选地位于共同平面E2上。如从图2中可以看出,间距A1与A2之间的差值在邻接表面18、19紧靠凹槽25、26的底部28、29时产生在窄边8与底部24之间的具有微小的间隙形式的间距。间距A1与A2之间的差值允许相对于凹槽22深度的适当大的公差。因此,凹槽25、26用于相对于如图2、3或4中的垂直方向的精确地定位编织针6或任何其它编织工具。但是,考虑到对应于编织针6纵向方向的水平方向,凹槽25、26或凸起15、16优选地不起任何定位作用。这通过以下的方式实现:使横过凹槽25、26或沿着编织针6的边测量的凸起15、16的长度具有明显小于凹槽25、26宽度的尺寸。因此,纵向定位仅仅由底座或凸起17实现。后者分配给凹槽27(图4),所述凹槽大致比凹槽25、26更深。它们的底部30明显地位于平面E2以下,并且如果编织针6插入凹槽22中,它们的底部30离凸起17的面有一定间距(见图2)。
虽然在凹槽25、26中、底部28、29形成用于将编织针6定位的基准表面,但是在凹槽27中,两个侧面31、32用作基准表面或定位表面。彼此平行定向的侧面31、32例如相对于平面E2成直角地定位。或者,但是这些侧面还可以对着锐角,从而,优选地由邻接表面21、22对着的角度对应于由侧面31、32对着的角度。
为了制造针杆1,机械装置加工多个、例如每杆6000个凹槽22、23,以及凹槽25至27。凹槽22、23单独地或成批(一批包含多个单独凹槽)地以一个接着另一个的方式制造;因此,各凹槽22、23等需要单独的制造步骤。该步骤导致底部24或单独凹槽22、23相对于彼此的间距的扩展,从而影响现有技术的编织工具,也就是关于它们相对于彼此的垂直位置。
凹槽25、26、27可以在平行于沿针杆1的整个长度的纵向方向的一个运行中加工。这可在凹槽22、23等的加工之前或之后进行,凹槽22、23等沿着与凹槽25、26、27的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因此,底部28、29以及侧面31、32可以在一个没有中断的加工周期中加工,其中底部28、29表示用于所有编织针6的垂直位置的基准表面,侧面31、32也形成用于水平位置的基准表面。这确保编织针6相对于彼此的对齐,所述对齐没有扩展或仅仅有最小扩展。所有编织针6的邻接表面18、19接触相同的基准表面28、29。因此,当各凹槽22、23等的底部24以大公差的方式制造时,所述编织针还最优地彼此对齐并对齐滑块5。唯一重要的是间距A2(图4)大致小于间距A1(图3),从而间距之间的差值大于凹槽22、23等深度的公差。
夹具1的另一改进实施例(图6)在于凹槽25至27表示连续的切口,这些切口具有大于凸起15、16的高度A1的深度。这些切口没有底部28、29。为了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垂直对齐并确定编织工具6的垂直位置,使用带有支撑表面38、39的支承装置36、37承担底部28、29的功能。然后,编织针6的凸起15、16的邻接表面18、19紧靠支撑装置36、37的支撑表面38、39。这些支撑装置36、37可设计成凸缘的形式,这些凸缘越过针杆1的长度延伸并与之平行。所述支撑装置通过已知的安装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到针杆1上。或者,支撑装置36、37还可以永久地连接到针杆1上。
通过将编织针6垂直定位的功能从针杆1中分离,所述杆的制造更容易。于是针杆1的制造过程仅仅需要编织工具沿横向于针杆1的纵向方向对齐。于是关于凹槽25、26的深度公差可使用根据现有技术的机械制造过程。通过支撑装置实现垂直对齐。
如从图2中可明显地看出,使用一个或多个夹钳33将编织针6安装到针杆1上。这些夹钳通过合适的安装装置34夹紧就位。夹钳33推压窄边9并因此将邻接表面18、19推压在底部28、29。优选地,夹钳33以这样的方式构造,使得压力施加在编织针6上,特别地施加在凸起15、16的区域中。
本发明的编织工具,特别是编织针6具有主体7,主体7在其窄边上设置有用于对齐的凸起15、16,凸起15、16在它们的端面上具有精确加工的邻接表面18、19。邻接表面18、19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合适的阶段期间加工。在凸起15、16或附加凸起17中的一个可设置有用于编织工具6的纵向定位的邻接表面20、21。凸起15、16、17与针杆1中相应的凹槽25、26、27关联。
附图标记
1针杆,夹具
2编织系统
3滑杆
4带孔针(未示出)
5滑块
6编织针
7主体
8,9窄边
10,11平边
12阶梯
13钩颈
14钩
15,16,17凸起
18,19,20,21邻接表面
22,23凹槽
24底部
25,26,27凹槽
28,29,30底部
31,32侧面
33夹钳
34安装装置
A,A1,A2间距
E,E1,E2平面

Claims (19)

1.一种编织工具(6),
具有用于容纳在夹具(1)中的主体(7),所述主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窄边(8),在第一窄边(8)上布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凸起(15、16),每个所述第一凸起在其远离主体(7)的边上设置有第一邻接表面(18、19),并且所述第一凸起用于定位所述编织工具(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工具通过在一端设置有钩(14)而设计成编织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邻接表面(18、19)位于共同平面(E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邻接表面(18、19)中的每一个都布置成平行于所述第一窄边(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7)分别具有两个平边(10、11)和与所述第一窄边(8)相对的第二窄边(9),从而所述两个平边之间的间距明显地小于所述第一窄边和第二窄边之间的间距,其中所述两个平边彼此平行并与所述第一窄边(8)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二凸起(17)设置在所述第一窄边(8)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17)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邻接表面(20),该第二邻接表面(20)定向成相对于所述第一窄边(8)成一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17)同时形成所述第一凸起(15、16)中的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织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17)与所述第一凸起(15、16)以一定的间距布置。
10.一种带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工具的杆,具有
设置在面向所述编织工具的一边上的一系列纵向延伸的凹槽(22、23),这一系列纵向延伸的凹槽(22、23)相互平行用于容纳编织工具(6),并且具有
至少第一和第二凹槽(25、26),该第一和第二凹槽与提供用于容纳所述编织工具(6)的纵向延伸的凹槽(22、23)相交,并且至少比所述纵向延伸的凹槽稍深。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25、26)分别具有底部(28、29),这些底部(28、29)表示用于定位所述编织工具(6)的基准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25、26)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凸起(15、16)长度的宽度,其中所述长度平行于所述编织工具(6)的第一窄边(8)测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杆,其特征在于,为了容纳所述凸起,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25、26)分配给所述第一凸起(15、16)。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1)具有第三凹槽(27),该第三凹槽(27)与用于容纳所述编织工具(6)的纵向延伸的凹槽(22、23)相交,所述第三凹槽至少比这些纵向延伸的凹槽更深。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27)具有相当于第二凸起(17)的所述宽度的宽度,该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编织工具(6)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4所述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25、26)彼此平行对齐。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凹槽(25、26)中的每一个具有比所述第一凸起(15、16)的高度(A1)更大的深度,并且为了所述编织工具(6)沿垂直方向的对齐,至少一个支撑装置(36、37)设置成横向于所述杆(1),从而所述编织工具(6)紧靠所述支撑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6、37)具有支撑表面(38、39),这些支撑表面(38、39)与所述编织工具(6)的第一邻接表面(18、19)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6、37)可拆卸地与所述杆连接。
CN2007100072762A 2006-01-25 2007-01-25 编织针以及用于该针的杆 Active CN1010081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001512.0 2006-01-25
EP06001512A EP1813703B1 (de) 2006-01-25 2006-01-25 Wirknadel und Barre für die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8130A CN101008130A (zh) 2007-08-01
CN101008130B true CN101008130B (zh) 2010-06-23

Family

ID=36177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72762A Active CN101008130B (zh) 2006-01-25 2007-01-25 编织针以及用于该针的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49304B2 (zh)
EP (1) EP1813703B1 (zh)
JP (1) JP4348371B2 (zh)
KR (1) KR100859110B1 (zh)
CN (1) CN101008130B (zh)
DE (1) DE502006003709D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2554A (zh) * 2013-03-16 2013-05-29 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经编机用针芯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13703B1 (de) 2006-01-25 2009-05-13 Groz-Beckert KG Wirknadel und Barre für diese
CN101985792A (zh) * 2010-12-03 2011-03-16 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经编机用织针
KR101189586B1 (ko) 2012-05-11 2012-10-10 김건훈 모듈형 캠식 환편기
EP2942429B1 (de) * 2014-05-07 2016-12-07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Wirknadel und nadelbarre
CN104975433B (zh) * 2015-07-20 2016-06-08 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 多梳栉拉舍尔经编机的床身结构
PT3587645T (pt) * 2018-06-29 2020-06-30 Karl Mayer R&D Gmbh Ferramenta de tricotar e método para a produção de uma ferramenta de tricotar
EP3859067B1 (de) * 2021-06-11 2023-08-02 KARL MAYER STOLL R&D GmbH Kettenwirkmaschin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9456A (en) * 1988-12-23 1991-07-09 Theodor Groz & Ernst Beckert Nadelfabrik Kg Vibration-damped, highly elastic knitting tool, particularly high-speed knitting machine need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66112A (en) * 1937-07-08 1941-12-16 Wirth Emil Wirkmaschinenfabrik Pattern presser
US2682163A (en) * 1949-11-17 1954-06-29 Aaron S Staff Trick plate
US3823581A (en) * 1973-02-02 1974-07-16 C Russo Knitting machine needle holder
JPS5272657A (en) 1975-12-12 1977-06-17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Stitch selector
JPS59117691U (ja) * 1983-01-27 1984-08-08 株式会社福原精機製作所 編機用シンカ
DE3420693A1 (de) * 1984-06-02 1985-12-05 Johann 7071 Alfdorf Berger Einspannvorrichtung fuer haekelnadeln
JPS6329755Y2 (zh) * 1985-02-27 1988-08-09
DE3509214A1 (de) * 1985-03-14 1986-09-25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8674 Naila Nadelbarre einer kettenwirkmaschine
JPS6443418A (en) 1987-08-07 1989-02-15 Canon Kk Carry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2951756B2 (ja) 1991-06-25 1999-09-20 福原ニードル株式会社 編機用メリヤス針
US5154069A (en) 1991-09-12 1992-10-13 Exeltor Inc. Knitting needle having force reduction portion
DE4237084C2 (de) 1992-11-03 1995-04-13 Mayer Textilmaschf Wirknadelanordnung und zugehörige Wirknadel
DE4421388C2 (de) * 1994-06-18 1996-04-18 Mayer Textilmaschf Nadel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Wirkmaschinen
US5937673A (en) 1997-05-01 1999-08-17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Compound needle of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DE29819109U1 (de) * 1998-10-27 1999-01-07 Mattes & Ammann Gmbh & Co Kg Zungennadel für Maschinen zur Herstellung von Maschenware
DE19855711C2 (de) * 1998-12-03 2003-08-28 Mayer Textilmaschf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von Wirkelementen an der Barre einer Kettenwirkmaschine
DE10335464B4 (de) * 2003-08-02 2006-06-14 Groz-Beckert Kg Verfahren zum maschinellen Maschenbilden mit zugehörigen Maschenbildungselementen
DE10348557B3 (de) * 2003-10-20 2005-06-30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Barre einer Wirkmaschine, insbesondere Kettenwirkmaschine
EP1813703B1 (de) 2006-01-25 2009-05-13 Groz-Beckert KG Wirknadel und Barre für dies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9456A (en) * 1988-12-23 1991-07-09 Theodor Groz & Ernst Beckert Nadelfabrik Kg Vibration-damped, highly elastic knitting tool, particularly high-speed knitting machine need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2554A (zh) * 2013-03-16 2013-05-29 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经编机用针芯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197892A (ja) 2007-08-09
CN101008130A (zh) 2007-08-01
EP1813703A1 (de) 2007-08-01
EP1813703B1 (de) 2009-05-13
DE502006003709D1 (de) 2009-06-25
KR20070078066A (ko) 2007-07-30
US20070169518A1 (en) 2007-07-26
KR100859110B1 (ko) 2008-09-18
US7549304B2 (en) 2009-06-23
JP4348371B2 (ja) 2009-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8130B (zh) 编织针以及用于该针的杆
US7878028B2 (en) Knitting machine tool, in particular for the finest division
JPH05321126A (ja) タフティングマシン用ゲージングモジュール組立体,タフティングマシンおよびその製作方法
KR100979088B1 (ko) 편직기용 공구 세트 및 바
EP2961504B1 (en) Modular fixture plate system for positioning a workpiece during a manufacturing and/or inspection process
CN101844302B (zh) 用于装载针板的插入辅助物
JP4829283B2 (ja) 縦編み機
EP3448140A1 (de) Positioniereinrichtung in portalbauweise
KR102072196B1 (ko) 편성 도구 및 편성 도구의 제조 방법
US4528921A (en) Knife blocks
CN108213243B (zh) 柱形件的三角定位夹具及柱形件端面的专用打孔机构
CN210649637U (zh) 一种机床快换定位板
US6675729B2 (en) Modular block assembly for tufting machine
EP4247587A1 (en) Pallet clamping and positioning system
CN110485077B (zh) 一种实现换色时面线同步的绣花机
ITTO990968A1 (it) Letto degli aghi per macchina per maglieria.
KR101799892B1 (ko) 캐리어를 갖는 기계 프레임, 캐리어 정렬 방법, 및 캐리어
CN205167827U (zh) 丝网印刷机的掩模保持器
JP2022027704A (ja) 編み具バーおよび編み具を交換する方法
ES2400115B1 (es) Sistema de guiado para desplazamiento longitudinal
DE20204682U1 (de) Werkstückvorrichtung für Werkzeugmaschinen
JPH07148529A (ja) プレスブレーキ用金型及びダイ
CH711585A2 (en) Shuttle embroidery machine with single needle gui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