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3208B -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3208B
CN101003208B CN200710003950XA CN200710003950A CN101003208B CN 101003208 B CN101003208 B CN 101003208B CN 200710003950X A CN200710003950X A CN 200710003950XA CN 200710003950 A CN200710003950 A CN 200710003950A CN 101003208 B CN101003208 B CN 1010032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onding agent
rib
head main
fixe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39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3208A (zh
Inventor
本间裕纪
后藤和敏
柳泽功
大胁宽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03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3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03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32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016Structure of bubble jet print heads
    • B41J2/14024Assembling hea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41J2/14233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of film type, deformed by bending and disposed on a diaphrag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002/14362Assembling elements of heads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防止固定构件的变形,能够长期地、良好地保持液滴的着落位置精度的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多个喷嘴头主体(200);粘接在各头主体(200)的喷嘴板(208)一侧、以规定间隔定位并固定喷嘴头主体(200)的固定构件(300),该多个喷嘴头主体(200)具有:喷嘴板(208);形成有压力发生室(203)的流路形成底板(201);设置在与流路形成底板(201)的喷嘴板(208)相反一侧的头盒(222),并且,通过在固定在固定构件(300)上的各个头主体(200)的间隙,填充规定的粘接剂使之固化而设置加强部(230)。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穿设在喷嘴板上的喷嘴喷出液滴的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尤其涉及由振动板构成与喷嘴连通的压力发生室的一部分,经过设置在该振动板上的压电元件的位移,使墨滴从喷嘴喷出的喷墨式记录头及喷墨式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至今为止,已知有通过用压电元件或发热元件等压力发生机构向液体施加压力,将液滴从喷嘴喷出的液体喷射头,作为其代表例,可以举出喷射墨滴的喷墨式记录头。作为这样的喷墨式记录头(单元),例如,在形成有压力发生室的流路形成基板上接合穿设有记录头开口的喷嘴板等构成记录头主体,这些记录头主体被粘结固定在固定板(固定构件)上,并且被记录头盒覆盖(例如:参考特许文献1)。
另外,在配置有这样的喷墨式记录头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具有对喷墨式记录头的喷嘴开口的喷嘴面进行密封的帽构件,以该帽构件密封喷墨式记录头的喷嘴面的状态,例如,通过进行对帽构件内进行抽吸,强制性地使粘度增加的墨从喷嘴排出的抽吸动作等,而防止喷嘴发生堵塞(例如:特许文献2)。
特许文献1:特开2005-096419号公报
特许文献2:特开2001-293860号公报
如上所述的喷墨式记录头,由多个头主体构成,这些头主体以规定的间隔固定在固定板上。即,在固定于固定板上的各个头主体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当使帽构件与喷墨式记录头的墨喷射面触接时,有可能出现固定板发生变形(弯曲)而使各个喷嘴的朝向发生偏离的问题。而且,像这样喷嘴的朝向发生偏离时,墨滴的命中精度降低,导致印刷质量低下。
另外,不仅喷射墨的喷墨式记录头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喷射墨以外的其它液体的液体喷射头中也同样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固定构件的变形,长期性地、良好地维持液滴的着落位置精度的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解决所述问题的本发明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头主体,该头主体具有穿设有多个喷嘴的喷嘴板、形成有与所述喷嘴连通,并且被压力发生元件施以用于喷射液体的压力的压力发生室的流路形成基板、设于与该流路形成基板的所述喷嘴板相反侧上具有向所述压力发生室供给液体的流路的头盒;被粘接在各头主体的所述喷嘴板侧,以规定间隔定位固定多个所述头主体的固定构件,在被所述固定构件固定的各头主体的间隙中,设置由填充在这些间隙中固化的规定的粘接剂构成的加强部,所述加强部由与用于粘结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头主体的粘接剂相比,在未固化状态下粘度低且在固化状态下硬度低的粘接剂构成。
在本发明中,为了通过加强部实质性地提高固定构件的刚性,即使例如在喷嘴开口的喷嘴面与帽构件等触接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固定构件的变形。所以,喷嘴的朝向不会出现偏离,可以长期地、良好地保持液滴的命中位置精度。并且,可以良好地形成加强部,同时可以防止在形成该加强部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作用下固定构件的变形。
在此,所述头主体被定位固定在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的凹部的底面侧上,优选在该凹部的侧壁和所述头主体的间隙填充有粘接剂,在所述固定构件的周缘部上也设置所述加强部。由此,可以确实地进一步提高固定构件的刚性。
另外,所述加强部也可以由各异的粘接剂构成的多层构成,这种情况下,构成各层的粘接剂的固化状态下的硬度优选越是所述固定构件侧越高。由此,实质性提高固定构件的刚性并防止固定构件的变形,同时还可以确实防止在形成加强部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作用下固定构件的变形。
再者,所述加强部也可以由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侧上的第一层和设置在该第一层上的第二层构成,所述第一层由比构成所述第二层的粘接剂在固化状态下硬度高的粘接剂构成。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优选比第二层的厚度薄。由此,可以防止帽构件等触接时导致的固定板的变形,且能够防止伴随形成加强部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导致的固定板变形。
另外,所述加强部也可以由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侧上的第一层和设置在该第一层上的第二层构成,所述第一层由比构成所述第二层的粘接剂在固化状态下硬度高的粘接剂构成。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层优选由不与头盒接触的左右的厚度形成。由此,可以防止帽构件等触接时引起的固定板变形,且能够确实防止伴随形成加强部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导致的固定板变形。
另外,设置在所述头主体的间隙的加强部的硬度,优选低于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的周缘部的加强部的硬度。由此,实质性提高固定构件的刚性并防止固定构件的变形,同时,还可以确实防止在形成加强部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作用下固定构件的变形。
另外,设置在所述头主体的间隙的加强部,由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侧的第一层和设置在该第一层上的第二层构成,所述第一层由比构成所述第二层的粘接剂在固化状态下硬度高的粘接剂构成。同时,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的周缘部上的加强部也可以仅由所述第一层构成。由此,可以确实防止帽构件等触接时引起的固定板变形,且能够防止伴随形成加强部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导致的固定板变形。
另外,在各头主体的所述头盒侧,还可以具有接合构件,该接合构件与多个头主体接合,同时与各头主体对应的多个流路形成一体。这种情况下,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凹部优选具有所述侧壁的前端到达所述接合构件的深度。由此,侧壁与接合构件触接,可以限制固定构件的变形。
另外,在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侧壁上,也可以对应各头主体设置一对切口部,该切口部分别露出所述头主体的两端侧的一部分。由此,以在固定构件上设置各头主体的状态,头主体的一部分从切口部露出。所以,通过用该切口部保持喷射头主体并使之移动,可以调整相对于固定构件的位置。因此,可以相对于固定构件,高精度地对各头保体进行定位固定。
另外,在所述流路形成基板上在所述压力发生室的外侧区域上设置排液槽,同时该排液槽也可以是其一端通过在所述流路形成基板的侧面上开口的连通部与外部连通的构成,这种情况下,连通部的开口优选被密封件密封,该密封件由比构成所述加强部的粘接剂在未固化状态下的粘度低且在固化状态下的硬度低的粘接剂构成。由此,可以用密封件良好地密封连通部的开口,粘接剂经连通部进入排液槽内,可以防止该粘接剂固化导致流路形成基板出现裂纹。
另外,还可以具有盖罩,该盖罩被设置为覆盖固定在所述固定构件上的各头主体的所述喷嘴的开口的喷嘴面侧,这种情况下,所述固定构件也可以用设置在所述头主体和所述盖罩之间的固定板构成。由此,通过加强部实质性地提高固定板的刚性。
再者,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各种方式的液体喷射头。由此,可以实现头的耐久性及可靠性获得提高的液体喷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记录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记录头的组装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记录头的要部剖面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记录头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记录头主体的剖面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记录头的要部剖面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记录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2的记录头的要部剖面图。
图9是实施方式2的记录头变形例的俯视图及剖面图。
图10是实施方式3的加强部的形成位置的说明概图。
图11是实施方式4的记录头的要部剖面图。
图12是实施方式4的固定板的概略立体图。
图13是实施方式5的流路形成基板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记录头;100墨盒外壳;200记录头主体;230加强部;300固定板;301开口部;303折曲部;400盖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所示为实施方式1的喷墨式记录头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喷墨式记录头的组装立体图,图3是其要部剖面图。
图示的喷墨式记录头1(以下称作记录头)由作为接合构件的墨盒外壳100、喷墨式记录头主体200(以下称作记录头主体)、粘结在喷嘴板208上,作为对多个记录头主体200进行定位固定的固定构件的固定板300、以及盖罩400所构成。墨盒外壳100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具有分别安装有墨供给机构(液体供给机构)的墨盒(未图示)的墨盒安装部101。另外,在墨盒外壳100的底面侧,设置有一端在各墨盒安装部101开口,另一端在记录头主体200侧开口的多个墨连通路102。再者,在墨盒安装部101的墨连通路102的开口部分,固定有插入到墨盒中的墨供给针103。
在墨盒外壳100的底面上,固定以规定间隔定位的多个(图示例中为4个)记录头主体200而形成记录头1。记录头1的各记录头主体200分别与各色墨对应设置。另外,各记录头主体200由于被固定板300粘结固定,而相互定位。各记录头主体200以这样被定位的状态被固定在墨盒外壳100的底面上。
在此,对记录头主体20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4是记录头主体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记录头主体的剖面图,图6是记录头主体的要部剖面图。如图4~图6所示,构成记录头主体200的流路形成基板201例如由硅单晶基板构成,其一侧预先经过热氧化而形成由二氧化硅构成的弹性膜202。另外,通过对流路形成基板201的另一面进行向各异性蚀刻处理,在流路形成基板201上形成多个压力发生室203。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流路形成基板201上,沿宽度方向并列设置两列压力发生室203。还有,在各列的压力发生室203的长度方向外侧形成连通部205,连通部205与后述设置在保护基板上的贮存部连通,构成成为各压力发生室203的共同墨室的贮存器204。另外,连通部205经过墨供给路206分别与各压力发生室203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连通。
在流路形成基板201的开口面侧用粘接剂或热熔敷膜固定穿设有喷嘴207的喷嘴板208。喷嘴板208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不锈钢(SUS)形成。
相反,在流路形成基板201的表面形成的弹性膜202上,形成由下电极膜209和压电体层210以及上电极膜211构成的压电元件212,下电极膜209例如由白金、铱等金属材料构成,压电体层210例如由锆钛酸铅(PZT)等构成,上电极膜211例如由铱等金属材料构成。
在形成有这样的压电元件212的流路形成基板201上,在与压电元件212相对的区域接合具有为了保护压电元件212的压电元件保持部213的保护基板214。另外,在该保护基板214上形成有如上所述的与流路形成基板201的连通部205连通,构成成为各压力发生室203的共通墨室的贮存器204的贮存部215。
在保护基板214上装有用于驱动各压电元件212的驱动IC216。虽然未图示,该驱动IC216的各个端子经接合线等与从各压电元件212的的个别电极引出的导线电极连接。而且,如图1所示,在驱动IC216的各端子上连接有柔性印刷电路板电缆(FPC)等外部布线217,经过该外部布线217传输印刷信号等各种信号。
在与保护基板214上的贮存器204对应的区域上,例如接合有由不锈钢材料(SUS)构成的柔性基板218。在该柔性基板218上,在与贮存器204对应的区域设有厚度较其它区域薄的可弯曲部219,贮存器204内的压力变化通过可弯曲部219的变形而被吸收。另外,在柔性基板218上形成有与贮存器204连通的墨导入口220。
在柔性基板218上设有墨供给连通路221,该墨供给连通路221与墨导入口220连通,并且与墨盒外壳100的墨连通路102连通,例如,接合有由不锈钢材料(SUS)构成的头盒222。而且,经过这些墨连通路102、墨供给连通路221以及墨导入口220,墨被供给到贮存器204内。还有在该头盒222上在与驱动IC216相对的区域,设有在厚度方向贯通的驱动IC保持部223,虽未图示,但在该驱动IC保持部223内填充有覆盖各驱动IC216的封装剂。
在记录头主体200在内部从贮存器204到喷嘴207都充满墨后,按照驱动IC216发出的记录信号,向对应压力发生室203的各压电元件212施加电压,通过使弹性膜202及压电元件212弯曲变形而向各压力发生室203内的墨施加压力,使墨滴从喷嘴207喷出。
而且,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的这样的记录头主体200,以规定间隔相互定位的状态被粘结固定在固定板300上(参考图6)。在该固定板300上设有例如与各记录头主体200对应的、露出喷嘴207的开口部301。即,在与固定板300的各记录头主体200之间对应的区域,设有梁部302并形成有与各记录头主体200对应的开口部301。在具有这样的梁部302的固定板300上,用粘接剂350接合有各记录头主体200的喷嘴板208侧的周缘部。另外,固定板300的梁部502起到防止墨从墨喷出方向侵入到记录头主体200之间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确保在记录头主体200的喷嘴板208的全周上涂布粘接剂350与固定板300粘结时的粘结区域的功能。
另外,在固定板300的周缘部上,设有在记录头主体200侧折曲的折曲部303。即,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板300,形成为一侧开口的大致箱状,具有以折曲部303为侧壁的凹部304(参考图1),各记录头主体200的喷嘴板208被粘结固定在该凹部304的底面上。
在以规定间隔粘结在这样的固定板300上的各记录头主体200的间隙,设有由规定的粘接剂构成的加强部230。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板300的周缘部上也连续设有加强部230。具体地说,就是加强部230也被连续设置在固定板300的折曲部303与各记录头主体200的间隙。即,将各记录头主体200定位粘结在固定板300上后,向固定板300的凹部304内填充规定的粘接剂并使之固化而形成加强部230。
通过设置这样的加强部230,固定板300的刚性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详细内容如后所述,例如可以防止抽吸动作时等因与其它构件接触而导致固定板300变形。
形成加强部230的粘接剂的种类并不作特别的限定,但优选使用与用于粘结记录头主体200(喷嘴板208)和固定板300的粘接剂350相比在未固化状态下的粘度高、流动性高且在固化状态下硬度低的粘接剂。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作为粘结记录头主体200和固定板300的粘接剂350使用的环氧树脂类材料,作为形成加强部230的粘接剂使用的是硅类材料。
如此,由于作为构成加强部230的粘接剂使用在未固化状态下粘度较低的材料,即使各记录头主体200的间隔狭窄,也可以确实地使粘接剂流入到这些记录头主体200的间隙,从而良好地形成加强部230。还有,由于作为构成加强部230的粘接剂使用在固化状态下硬度较低的材料,可以防止伴随粘接剂的固化收缩发生的固定板300的变形。即,因为固化状态下硬度低的粘接剂伴随固化发生的收缩小,用这样的粘接剂形成加强部230,可以将伴随粘接剂的收缩导致的固定板300的变形抑制到极小。
另外,固定构件即固定板300的材料不作特别的限定,但记录头主体200粘结在固定板300上的部分,优选使用具有与喷嘴板208同等或较低的线膨胀率的材料。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板300的材料,使用的是与喷嘴板208为同一材料的不锈钢(SUS)。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这样被固定在固定板300上的多个记录头主体200的周围,设有用于保护这些多个的记录头主体200不受墨等污染的盖罩400。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盖罩400具有使各记录头主体200分别露出的多个露出开口部401,不用说,也可以具有使多个记录头主体200露出的一个露出开口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罩400被固定在固定有记录头主体200的墨盒外壳100上。详细如图2及图3所示,盖罩400在记录头主体200侧的端部上具有凸缘部403,在该凸缘部403上设有贯通该凸缘部403的固定孔404。相反,在墨盒外壳100的记录头主体200侧的面上,在与盖罩400的固定孔404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突起部104。而且,将该墨盒外壳100的突起部104插入到盖罩400的固定孔404中,通过对该突起部104的前端进行加热铆接后,将盖罩400固定在墨盒外壳100上。
而且,具有这样的构成的记录头1被安装在喷墨式记录装置上。图7是喷墨式记录装置的一例的概图。如图7所示,在具有记录头主体的记录头1A、1B上设有可拆卸的、构成墨供给机构的墨盒2A及2B,该记录头1A、1B安装在托架3上。安装有记录头1A、1B的托架3,设在安装在装置主体4上的托架轴5上,沿轴方向自由移动。而且,由于驱动电动机6的驱动力通过未图示的多个齿轮及同步皮带传递到托架3,从而搭载有记录头1的托架3沿托架轴5移动。另一方面,在装置主体4上沿托架轴5设有压纸卷筒8,由未图示的送纸辊等的作用,将传送的纸等记录介质即记录纸页S传送到压纸卷筒8上。
另外,在与托架3的初始位置对应的位置,即,在托架轴5的一端部附近,设有:对记录头1A、1B的喷嘴开口的喷嘴面进行密封的帽构件9;与帽构件9连接,对帽构件9内进行抽吸的抽吸机构10。该帽构件9通过密封记录头1A、1B的喷嘴面,可以防止记录头1A、1B的喷嘴207附近的墨干燥,并且还起到使墨滴从喷嘴207喷出的喷射动作,或在规定的时机通过抽吸机构10对帽构件9内进行抽吸而强制性地使墨等从喷嘴207排出的抽吸动作时的墨收纳的功能。
用这样的帽构件9对记录头1A、1B的喷嘴面进行密封时,由于帽构件9与记录头1(盖罩400)触接,固定板300与盖罩400一起变形,存在各喷嘴207的朝向发生偏离的危险。即存在因喷嘴207的朝向发生偏离而导致墨滴的着落位置精度降低的问题。然而,如上所述,由于在各记录头主体200的间隙等设有加强部230,所以能够实质性地提高固定板300的刚性,可以防止这样的固定板300的变形。因此,可以良好地维持墨滴的着落位置精度,能够长期地良好地维持良好的印刷品质。再者,由于用在固化状态下比用于粘结各记录头主体200和固定板300的粘接剂350硬度低的粘接剂形成这样的加强部230,从而还可以防止因形成该加强部230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引起的固定板300的变形。另外,通过如此设置加强部230,各记录头主体200和固定板300的粘接力增加,因此还可以实现提高记录头1的耐久性。
再者,因为通过加强部230实质性地提高了固定板300的刚性,所以还可以防止由于记录头主体200的自重引起的固定板300的变形。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4个记录头主体200粘结在固定板300上。因为该固定板300的厚度较薄,所以如此固定多个记录头主体200时,由于记录头主体200的自重也有引起变形的危险,但是因为设置了加强部230,从而也可以防止因记录头主体200的自重引起的变形。
另外,因为在固定板300的凹部304内填充粘接剂而形成加强部230,从而可以防止墨积存在凹部304内。即,当从喷嘴207喷出的墨滴的雾等进入到凹部304内积存时,会发生附着在纸等记录介质上等问题,但由于在凹部304内形成有加强部230,墨不会积存在凹部304内,可以防止记录介质的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实施方式2)
图8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记录头要部的剖面图。本实施方式是对加强部的构成进行变更后的例子,其它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具体地说,就是与实施方式1的加强部230,在厚度方向的全部区域由相同的粘接剂形成,相对与此,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强部230A由不同粘接剂构成的第一层231和第二层232的两层形成。像这样用第一层231和第二层232的两层形成加强部230A时,构成设在固定板300侧的第一层231的粘接剂,采用在固化状态下比构成第二层232的粘接剂硬度高的材料。即,构成加强部230A的各层,越接近记录头1的喷嘴面侧,越由固化状态下硬度更高的粘接剂形成。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层231由环氧树脂类的粘接剂形成,第二层232使用的是硅类的粘接剂。
这样的构成能够由加强部230A的第一层231确实地提高固定板300的刚性,可以防止如上所述的由帽构件9对记录头1的喷嘴面进行密封时固定板300发生的变形。另外,因为第二层232由固化状态下硬度较低的粘接剂形成,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伴随形成加强部230A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引起的固定板的变形。
另外,构成加强部230A的第一层231及第二层232的厚度比例不作特别的限定,但优选第一层231的厚度比第二层232的厚度薄。由此,可以更加确实地防止伴随形成加强部230A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引起的固定板变形。
再者,如果第一层231的厚度过厚,有伴随所述那样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固定板300发生变形的可能。因此,第一层231的厚度优选尽量薄到能够防止因帽构件9与记录头1触接而引起固定板300变形的程度,至少也要设为薄于第二层232的厚度。特别是第一层231的厚度优选形成为不与头盒222接触的程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形成为不与头盒222接触,同时也不与柔性基板218接触的厚度。如上所述头盒222和柔性基板218,例如由不锈钢材料形成,因为由比硅基板即柔性基板218容易变形的材料(SUS)形成,所以与第一层231接触时伴随粘接剂的固化收缩头盒222有变形的危险,另外随之固定板300也有变形的可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用多层构成加强部230A整体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如图9所示,也可以用多层仅形成设置于记录头主体200的间隙的加强部230B。具体地说就是用所述的第一层231及第二层232形成设置在记录头主体200的间隙的加强部230B,仅用第一层231形成设置在固定板300的周缘部上的加强部230C亦可。如此,可以更加确实地提高固定板300的实质刚性。还有,在固定板300的周缘部,由于构成加强部230C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的影响较小,所以作为加强部230C的粘接剂,即使使用在固化状态下硬度高的粘接剂,固定板300也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第一层231及第二层232的两层构成加强部230A、230B,但不用说也可以用3个以上的层构成加强部。这种情况下,构成加强部230A、230B的各层,以可以由越靠近固定板300侧,在固化状态下的硬度越高的粘接剂形成。
(实施方式3)
图10是实施方式3的加强部的形成位置的说明概图。本实施方式为对加强部的构成进行变更后的例子。本实施方式为因形成加强部的区域而采用不同粘接剂的例子,加强部以外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强部230D,由设在折曲部303和各记录头主体200之间,即固定板300的周缘部上的第一加强部233;和设在各记录头主体200的间隙中的第二加强部234构成。而且,第一加强部233由比形成第二加强部234的粘接剂在固化状态下硬度更高的粘接剂形成。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用硅类粘接剂形成第一加强部233,用环氧树脂类粘接剂形成第二加强部234。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加强部234仅被设置在各记录头主体200之间,第一加强部233被连续设置在固定板300的周缘部上,但不用说,也可以如图9所示,将第二加强部234连续设置到固定板300的端部为止。
因设置本实施方式的这样的加强部230D,也可以防止如所述帽构件9与记录头1触接时发生的固定板300的变形,且还可以防止伴随成为加强部230D的粘接剂的固化收缩引起的固定板300的变形。即,在第一加强部233的作用下,帽构件9触接的部分即固定板300的周缘部的刚性得到大幅提高,因此可以确实地防止帽构件9触接记录头1引起的固定板300的变形。另外,由于设置在各记录头主体200的间隙中的第二加强部234由固化状态下硬度较低的粘接剂形成,可以有效地防止因粘接剂的固化收缩导致的固定板300的变形。
(实施方式4)
图11是实施方式4的记录头要部的剖面图,图12是实施方式4的固定板的立体概图。本实施方式为对固定板的形状进行了变更的例子,其它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具体地说就是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固定板300A的折曲部303A,被形成为达到墨盒外壳100的高度。另外,在该折曲部303A上,在与各记录头主体20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侧对应的部分上分别设有切口部305,在该切口部305内,记录头主体200的表面(端面)露出。还有,在这样的固定板300A的凹部304内,与实施方式1相同也被填充粘接剂而形成加强部230。
在这样的本实施形态的构成中,用帽构件9密封记录头1的喷嘴面时,由加强部230抑制固定板300A的变形,并且折曲部303A与墨盒外壳触接,由此限制固定板300A的变形。所以,可以更加确实地防止固定板300A的变形,能够长期地维持良好的印刷品质。
另外,由于在折曲部303A上设有切口部305,即使折曲部303A形成为到达墨盒外壳100的高度,也可以高精度地将各记录头主体200定位固定在固定板300A上。将各记录头主体200定位固定在固定板300A上时,使记录头主体200以被夹具把持的状态移动。因此,当折曲部303A被形成为到达墨盒外壳100的高度时,与把持折曲部303A和记录头主体200的夹具发生干涉,可能导致不能将记录头主体200良好地定位固定在固定板上。然而,像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在折曲部303A的各记录头主体200被固定的区域,即夹具的移动区域分别设置切口部305,可以良好地对各记录头主体200进行定位并将其粘结固定在固定板300A上。
(实施方式5)
图13是实施方式5的流路形成基板的俯视图。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流路形成基板201A上,在成列设置的压力发生室12的外侧区域设有排液槽240。另外,该排液槽240为通过粘接剂对流路形成基板201A和喷嘴板208进行接合时,多余的粘接剂流出的构件。另外该排液槽240与开口于流路形成基板201A的侧端面的连通孔241相连通,排液槽240经过该连通孔241与外部连通。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用比形成加强部230的粘接剂在未固化状态下粘度低且在固化状态下硬度低的粘接剂构成的密封件242,对该连通孔241的开口进行密封之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密封件242对连通孔241的开口进行密封后,将各记录头主体200固定在固定板300上,通过向固定板300的凹部304内填充所述规定的粘接剂而形成加强部230。
在这样的构成中,构成加强部230的粘接剂经过连通孔241进入到排液槽240内,可以防止因该粘接剂固化发生的流路形成基板201A的破裂。如上所述,加强部230用未固化状态下粘度较低的粘接剂形成。因此,在不对连通孔241的开口进行密封的状态下形成加强部230时,形成加强部230的未固化的粘接剂经连通孔241进入到排液槽240内。而且,当进入到排液槽240内的粘接剂固化时,由于粘接剂固化时的收缩等原因,流路形成基板201A上有发生裂纹的危险。但是,像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如上所述的用密封件242对连通孔241的开口进行密封,即使若干作为密封件242的粘接剂进入到连通孔241内,也可以防止其进入到排液槽240内。因此,即使是粘接剂的固化收缩也不会导致流路形成基板201A出现裂纹。
(其它的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各记录头主体200的周围,即,各记录头主体200的间隙及各记录头主体200与折曲部303之间设置有加强部230,但并不局限于此。即,至少在各记录头主体200的间隙设置加强部230亦可。不用说,即使是这样的构成,也可以防止因帽构件9等与记录头1触接引起的固定板300的变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向压力发生室内的液体施加压力的压力发生元件,列举了弯曲振动型的压电元件,但对压力发生元件并不作特殊限定,例如也可以是使压电材料和电极形成材料交互层叠并沿轴方向伸缩的轴向振动型的压电元件,也可以是发热元件等。
另外,在所述的本实施方式中,列举出喷射墨滴的喷墨式记录头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是以广泛的、全体的液体喷射头为对象。作为液体喷射头,例如可以举出用于复印机等的图像记录装置的记录头;用于制造液晶显示器等的彩色过滤器的色材喷射头;用于有机EL显示器、FED(场发光显示器)等的电极形成的电极材料喷射头;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生物有机物喷射头等。

Claims (12)

1.一种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头主体,该头主体具有穿设有多个喷嘴的喷嘴板、形成有与所述喷嘴连通并由压力发生元件赋予用于喷出液滴的压力的压力发生室的流路形成基板、设于该流路形成基板的与所述喷嘴板相反侧具有用于向所述压力发生室供给液体的流路的头盒;
与各头主体的所述喷嘴板侧粘接,以规定间隔定位固定多个所述头主体的固定构件,
并且,在固定于所述固定构件的各头主体的间隙,设有由填充于这些间隙而固化的规定的粘接剂构成的加强部,
并且,所述加强部利用由比用于粘接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头主体的粘接剂在未固化状态下粘度低且在固化状态下硬度低的粘接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主体定位固定在设于所述固定构件上的凹部的底面侧,在该凹部的侧壁和所述头主体的间隙内填充有粘接剂,在所述固定构件的周缘部也设有所述加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由各异的粘接剂构成的多层构成,构成各层的粘接剂的固化状态下的硬度越向所述固定构件侧越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由设在所述固定构件侧的第一层和设在该第一层上的第二层构成,所述第一层由比构成所述第二层的粘接剂在固化状态下硬度高的粘接剂构成,并且所述第一层的厚度薄于所述第二层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由设在所述固定构件侧的第一层和设在该第一层上的第二层构成,所述第一层由比构成所述第二层的粘接剂在固化状态下硬度高的粘接剂构成,并且所述第一层以不与所述头盒相接程度的厚度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头主体的间隙的加强部的硬度,低于设于所述固定构件的周缘部的加强部的硬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设于头主体间隙的加强部由设在所述固定构件侧的第一层和设在该第一层上的第二层构成,所述第一层由比构成所述第二层的粘接剂在固化状态下硬度高的粘接剂构成,并且设于所述固定构件的周缘部的加强部,仅由所述第一层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在各头主体的所述头盒侧,还有接合构件,该接合构件接合多个各头主体,并且一体形成有与各头主体对应的多个流路,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凹部,具有所述侧壁的前端抵达所述接合构件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侧壁上,与各头主体对应设有分别露出所述头主体的两端侧的一部分的一对切口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路形成基板上,在所述压力发生室的外侧区域设有排液槽,并且该排液槽经由一端在所述流路形成基板的侧面上开口的连通部与外部连通,且该连通部的开口被密封件密封,该密封件由比构成所述加强部的粘接剂在未固化状态下粘度低且在固化状态下硬度低的粘接剂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头,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盖罩,其覆盖固定于所述固定构件的各头主体的所述喷嘴的开口的喷嘴面侧而设置,所述固定构件为设在所述头主体和所述盖罩之间的固定板。
12.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头。
CN200710003950XA 2006-01-19 2007-01-19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032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11630 2006-01-19
JP2006011630 2006-01-19
JP2006011630 2006-01-19
JP2006343584 2006-12-20
JP2006343584A JP5050521B2 (ja) 2006-01-19 2006-12-20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343584 2006-1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3208A CN101003208A (zh) 2007-07-25
CN101003208B true CN101003208B (zh) 2010-04-14

Family

ID=38262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395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03208B (zh) 2006-01-19 2007-01-19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31333B2 (zh)
JP (1) JP5050521B2 (zh)
CN (1) CN1010032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8821B2 (ja) * 2007-05-15 2010-03-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136752B2 (ja) * 2007-08-30 2013-02-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310660B2 (ja) * 2010-07-01 2013-10-0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5556457B2 (ja) * 2010-07-09 2014-07-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215373B2 (ja) * 2010-12-10 2013-06-1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JP5861343B2 (ja) * 2011-09-14 2016-0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23963B2 (ja) * 2011-12-13 2016-05-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US9144980B2 (en) 2012-08-17 2015-09-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6075123B2 (ja) * 2013-03-05 2017-0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65819B2 (ja) * 2014-02-28 2018-08-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6030383A (ja) * 2014-07-29 2016-03-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
JP2016175188A (ja) * 2015-03-18 2016-10-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562204B2 (ja) * 2015-07-17 2019-08-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17105026A (ja) * 2015-12-08 2017-06-15 エスアイアイ・プ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液体噴射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6213605B2 (ja) * 2016-04-20 2017-10-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
JP6292258B2 (ja) * 2016-07-20 2018-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WO2021118605A1 (en) * 2019-12-13 2021-06-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ic device die
EP4134241A1 (en) * 2021-08-10 2023-0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 cover member for a droplet forming uni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1091A (en) * 1984-10-19 1990-0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hea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590099A (zh) * 2003-08-27 2005-03-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头单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79916A (ja) * 1997-12-24 1999-07-06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該ヘッ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ヘッド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JP3485082B2 (ja) 1999-10-12 2004-0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US6729717B2 (en) 2000-08-30 2004-05-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head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JP3812344B2 (ja) 2000-08-30 2006-08-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2002096478A (ja) * 2000-09-22 2002-04-02 Brother Ind Ltd 薄板状部品の積層接着構造
JP3731487B2 (ja) * 2001-03-21 2006-01-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733936B2 (ja) * 2002-08-21 2006-0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ヘッド
JP4183119B2 (ja) * 2003-02-19 2008-11-19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光造形装置
US7404613B2 (en) * 2004-06-30 2008-07-2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nkjet print cartridge having an adhesive with improved dimensional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1091A (en) * 1984-10-19 1990-0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recording hea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590099A (zh) * 2003-08-27 2005-03-0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头单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31333B2 (en) 2010-06-08
JP2007216666A (ja) 2007-08-30
US20070165070A1 (en) 2007-07-19
JP5050521B2 (ja) 2012-10-17
CN101003208A (zh) 2007-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3208B (zh)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1306607B (zh)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TWI273982B (en) Droplet ejection head and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US7810914B2 (en) Liquid jet head and liquid jet device
CN100594130C (zh)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7585060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06183421B (zh) 液体喷射头单元、液体喷射装置、擦拭方法以及印刷方法
CN202965512U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02211454A (zh)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头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2218918A (zh) 液体喷射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19104181A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ユニット及び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CN101422985B (zh) 液体喷射头、该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及液体喷射装置
US7832827B2 (en) Inkjet head
CN102211456A (zh)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14054835A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1306608B (zh)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1491973B (zh) 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1844443B (zh) 喷液头、喷液装置及致动装置
CN100431840C (zh) 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头的制造方法
CN105984222A (zh) 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07216474A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03252998B (zh) 液体喷射头和液体喷射装置
US8998380B2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4992615B2 (ja) 流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流体噴射装置
JP5741146B2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