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2896C - 灯 - Google Patents
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72896C CN100572896C CNB200710161106XA CN200710161106A CN100572896C CN 100572896 C CN100572896 C CN 100572896C CN B200710161106X A CNB200710161106X A CN B200710161106XA CN 200710161106 A CN200710161106 A CN 200710161106A CN 100572896 C CN100572896 C CN 10057289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upporting mass
- reflector
- hole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灯,该灯可减少遮光罩在反射器上的安装浪费面,可更有效地利用反射器面,同时,可提高外观性能。前照灯(100a)具有灯泡(150)、透镜(154)、反射器(152)、及挡住灯泡(150)的发射光的一部分的遮光罩(170)。遮光罩(170)具有设于灯泡(150)前方的遮光部(172)和对该遮光部(172)进行支承的支承体(174)。支承体(174)的一端插入到设于反射器(152)的孔部(190)、受到固定。在支承体(174)和孔部(190)中设有相互接合的防脱的楔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光源、透镜、反射器及挡住光源的发射光的一部分的遮光罩的灯。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上设有用于在夜间等对前方进行照明的前照灯。如图17所示那样,前照灯500基本上由光源502、透镜504及反射器506构成。
在光源的发射光较强的场合等,具有这样的前照灯500,该前照灯500具有遮光罩(也称灯罩)508,该遮光罩508为了避免直接将光投往前方而将发射光的一部分挡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遮光罩508由设于光源205的前方的遮光部510和对该遮光部510进行支承的支承体512构成。支承体512为细长形状,一端连接于遮光部510,另一端连接于反射器506的一部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90711号公报
如图17所示那样,遮光罩508的遮光部510通过支承体512连接于反射器506的一部分。可是,在将支承体512连接于反射器506的部位,与反射器506的反射面相对应,稍折曲地固定支承体512的前端512a。
当这样折曲地固定前端512a时,按其面积覆盖反射器506的反射面,成为安装浪费面,可能降低反射能力。另外,前端512a的折曲部位可从前方看到。而且,在相对于反射器506固定前端512a的场合,需要焊接或粘接等工序,不仅麻烦,而且基本上不能拆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考虑到这样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该灯可减少遮光罩在反射器上的安装浪费面,可更有效地利用反射器面,同时,可提高外观性能。
本发明的灯具有光源、透镜、反射器及挡住光源的发射光的一部分的遮光罩,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特征:上述遮光罩具有设于上述光源的前方的遮光部和支承该遮光部的支承体,上述支承体插入到设于上述反射器的孔部。
这样,通过将支承体插入到设于反射器的孔部,从而减少遮光罩的安装浪费面,可更有效地利用反射器面,同时,可提高外观性能。
第二特征:上述支承体在上述反射器的反射面以外的部位由紧固构件固定。由该紧固构件,不减少反射器的反射面,即可更切实地固定支承体。
第三特征:在上述支承体和上述孔部设置相互接合的防脱的楔部。利用该楔部,仅通过将支承体插入到孔部,即可简便地固定支承体。
第四特征:上述支承体的一部分贯通上述孔部,贯通并突出的部分被折曲。这样,可简便而且切实地固定支承体。
第五特征:具有固定上述支承体的固定件和杆状构件;在上述支承体的前端附近设置固定孔;上述固定件具有安装部、接收孔、及纵孔部;该安装部安装于反射器的一部分;该接收孔用于插入支承体的前端;该纵孔部在与插入到上述接收孔的上述支承体的上述固定孔相对应的位置,相对于上述接收孔的延伸方向大致成直角地设置,在其中插入上述杆状构件。当使用这样的固定件时,可简便而且切实地固定支承体。
第六特征:上述反射器具有主反射器和副反射器;该主反射器具有凹部;该副反射器安装于上述凹部,与主反射器一起形成连续的反射面;上述遮光罩具有设于上述光源的前方的遮光部和支承该遮光部的支承体;上述支承体的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凹部,该一端部由上述副反射器覆盖。
这样,支承体在凹部固定,由副反射器覆盖该凹部,从而实质上不减少反射器的反射面,而且可提高外观性能。
按照本发明的灯,通过将支承体插入到设于反射器的孔部,从而可减少遮光罩的安装浪费面,可更有效地利用反射器面,同时可提高外观性能。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灯,支承体在凹部固定,通过由副反射器覆盖该凹部,从而实质上不减少反射器的反射面,而且可提高外观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
图2为机动二轮车的立体图。
图3为第一变形例的机动二轮车的前方部侧视图。
图4为第二变形例的机动二轮车的前方部侧视图。
图5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主视图。
图6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截面侧视图。
图7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遮光罩的立体图。
图8为图6的向视VIII-VIII的截面俯视图。
图9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截面侧视图。
图10为图9的向视X-X的截面俯视图。
图11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截面侧视图。
图12为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1的向视XIII-XIII的截面俯视图。
图14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主视图。
图15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的截面侧视图。
图16为图15的向视XVI-XVI的截面俯视图。
图17为已有技术的前照灯的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16说明本发明的灯。本实施方式的前照灯(灯)搭载于机动二轮车10。首先,说明机动二轮车10。
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机动二轮车10为小型的,在前端具有用轴对前轮WF进行支承的前叉25和连接于该前叉25的对手把26可转向地进行支承的头管27,在后端对后轮WR进行支承的机组摆式发动机(unit swing engine)UE在车架F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可上下摆动地受到支承,在比机组摆式发动机UE更靠前方的部位,将燃料箱28和散热器29搭载于车架F,该散热器29配置到比该燃料箱28更靠后方的位置。另外,在车架F的后部,配置具有前部车座32和后部车座33的双人型车座31。另外,覆盖车架F、上述机组摆式发动机UE的前部、燃料箱28和散热器29的合成树脂制的车身盖34安装于车架F。
机组摆式发动机UE由水冷式发动机E和皮带式无级变速器M构成;该水冷式的发动机E的缸体轴线大体水平;该皮带式无级变速器M由传递皮带和皮带轮将该发动机E的输出无级地变速后传递到后轮WR,该无级变速器M相应于变速用的电动机42的动作,驱动曲轴侧的可动皮带轮,使变速比无级地变化。
上述无级变速器M的变速器箱体43在上述发动机E的曲轴箱44的左侧从发动机E伸出到左侧地连设,延伸到后轮WR的左侧。另外,在上述曲轴箱44的右侧接合图中未示出的摇臂的前端部,后轮WR用轴支承于变速器箱体43的后端部和上述摇臂的后端部之间。
另外,在车架F的后端部连接左右一对的后缓冲器64的上端部,两后缓冲器64的下端部连接于变速器箱体43的后端部和摇臂的后端部。
在机动二轮车10上设置用于在停车时立起的主支架66和侧支架68。
在车座31的下方设置用于收容物品的收容箱70,从车座31的前端下方延伸到后缓冲器64的上部附近。收容箱70由车座31兼作覆盖上面的盖,通过将该车座31朝右侧拉起,从而露出内部空间。
车身盖34中的前整流罩76在上部具有透明的挡风玻璃78和左右一对的后视镜80。内盖82具有覆盖驾驶者的腿部前部的护腿件84和踏板保持架86。踏板保持架86邻接于中间盖88的后部配置,可收容/露出乘坐人员搁脚的后座踏板90地安装。
车身盖34的前方部形成前整流罩76。前整流罩76以减轻空气阻力的方式整体覆盖机动二轮车10的前方部的手把中心部、仪表单元126、及头管27等,形成朝前端减小宽度的平滑的曲面。
前整流罩76具有中间装饰物102、朝左右伸出的侧部104、及设于中间装饰物102上方的挡风玻璃78。中间装饰物102和挡风玻璃78一体而且平滑地连接,使得行驶风容易从中间装饰物102朝挡风玻璃78流动。
中间装饰物102具有设于中央前端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照灯100a、设于左右稍高位置的闪光式方向提示灯110、设于前照灯100a上部的导风入口部112、及设于前端左右位置的一对小导风入口部114。前照灯100a的固定方式为不与手把26连动的方式。
前照灯100a的固定方式不限于不与手把26连动的方式,也可如图3所示那样,为设于覆盖手把26前方部的顶盖120、与手把26的转向一体地回转的方式。另外,也可如图4所示那样,前照灯100a露出整体。前照灯100a也可为四轮车用等。
下面,详细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前照灯100a。在以下的说明中,箭头A1侧为前方,箭头A2侧为后方。
如图5和图6所示那样,前照灯100a具有灯泡(光源)150,设于该灯泡150周围、使光朝前方反射的碟状的反射器152,设于前面的透镜154,及对灯泡150和透镜154进行支承并设于反射器152的壳体156。在反射器152与透镜154的接合面设置密封件157。在前照灯100a中,将位置灯160设于灯泡150的左右。
如图6所示那样,反射器152固定于灯泡150的基座部和壳体156的一部分。前照灯100a由小螺钉162固定于车身。
反射器152和透镜154形成大致密闭的灯室158,灯泡150设于该灯室158内,后方部分固定于壳体156。
灯泡150在图中未示出的灯开关的操作或预定的控制装置的作用下点亮和熄灭。灯泡150只要为具有足够光量的发光体即可,例如可为LED(发光二极管)或EL(电致发光体)等。
另外,前照灯100a具有挡往灯泡150的发射光的一部分的遮光罩170。
如图6和图7所示那样,遮光罩170具有设于灯泡150前方的遮光部172和对该遮光部172进行支承的支承体174。遮光部172为包含朝前方变细的锥部的大致圆锥台形状。由该遮光部172挡住灯泡150的发射光中的朝前方的光。
因此,可由遮光罩170有选择地挡住从灯泡150朝前方投射的直接、过强的光,防止所谓的眩光,不使受照射者产生不快感。另外,灯泡150不直接露出,外观改善。
支承体174由薄板材构成,前端部连接于遮光部172的上部,后端部连接于反射器152。支承体174也可连接到遮光部172上部以外的部位(参照图9、图11)。
支承体174为细长形状,基本上不挡住灯泡150的发射光。
如图7和图8所示那样,支承体174由主部176和后端的窄部178构成。窄部178在主部176的后方一体设置,比主部176形成得稍细。这样,由于支承体174在途中改变宽度、形成台阶,所以,当插入到后述的孔部190中时,简便而且正确地规定插入量。
主部176为了相对反射器152的安装部180的位置适当地保持遮光部172的位置和方向,具有2级平缓的弯曲部。
窄部178具有比其中央部稍靠前方侧的突出到左右的楔凸部(楔部)182和比中央部稍靠后方侧的设于左右的凹部184。楔凸部182为前方的宽度大、朝后方变窄的楔形。
如图6和图8所示那样,安装部180形成得比反射器152的其它部分厚,具有从前方的反射面连通到后端面的孔部190。孔部190为与支承体174的厚度对应的薄孔,形成为可插入主部176后方的一部分和窄部178的形状。孔部190的厚度和宽度设定得比支承体174稍窄,压入支承体174。由该压入切实地固定支承体174,起到防水功能、防尘功能。孔部190不一定非要贯通到后方,在非贯通的场合,防水功能、防尘功能提高。
窄部178中的、比凹部184更靠后方的短后端部186贯通孔部190,凹部184正好位于反射器152的后端面。贯通孔部190地突出的后端部186以接触于反射器152的后端面的方式大致折曲90°(参照图6),可简便而且更切实地固定支承体174。利用凹部184容易折曲后端部186。为了容易理解,在图7和图8(及后述的图10)中,示出后端部186折曲之前的状态。
另外,在孔部190的与楔凸部182对应的位置,设置朝左右凹下的楔凹部192。楔凹部192与楔凸部182的形状对应,为前方的宽度大、朝后方变窄的楔形。将支承体174插入(压入)到孔部190,即可使楔凸部182与楔凹部192相互接合、起到防脱作用,可简便地固定支承体174。
按照这样构成的前照灯100a,通过将支承体174插入到设于反射器152的孔部190,使得已有技术的安装浪费面(参照图17的512a)实质上不存在,可更有效地利用反射器152的反射面。另外,如图6所示那样,由于没有安装浪费面,所以,可提高外观性能。
另外,关于支承体174的固定,只要插入到孔部190、折曲后端部186即可,不需要焊接或粘接等工序,非常简便。当然,也可对应于设计条件对支承体174的一部分进行焊接或粘接等。
下面,参照图9和图10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照灯100b。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前照灯100a相同的构成部位采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前照灯100b与上述前照灯100a相比,不同点在于,透镜154和反射器152的形状不同,安装部180设于下方,另外,不同点还在于支承体174由自攻螺钉(紧固构件)194固定。
即,在支承体174中的插入到孔部190的部分的大致中央,设有小孔(固定孔)196。另一方面,在安装部180的与该小孔196对应的位置,设置与支承体174的面大致垂直方向的纵孔198。纵孔198朝下面开口。在纵孔198和小孔196中拧入自攻螺钉194,更切实地固定支承体174。另外,如图9所示那样,支承体174在反射器152的反射面以外的部位由自攻螺钉194固定,所以,不会减少反射器152的反射面。
小孔196(和后述的小孔201)也可为切口等。自攻螺钉194也可为压入或拧入到小孔196的其它杆状构件。
下面,参照图11~图13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前照灯100c。
如图11所示那样,前照灯100c与上述前照灯100a相比,不同点在于,透镜154和反射器152的形状不同,安装部180设于下方,另外,支承体174由固定件200和自攻螺钉194固定。固定件200为安装于安装部180后方的构件。
如图12所示那样,在支承体174中的从孔部190突出的部分的大致中央,设置小孔(固定孔)201。在该支承体174上未设置上述凹部184(参照图8)。
如图12和图13所示那样,固定件200为前方开口的箱形,设有安装于安装部180的处于前方的安装部202、用于插入支承体174的后端部186的接收孔204、及在与插入到该接收孔204中的后端部186的小孔201对应的位置相对于支承体174的面大致垂直方向(相对于接收孔204的延伸方向大致成直角)的纵孔206。安装部202为可插入安装部180的方孔形状,在内面设置导向条202a以便正确地插入安装部180。安装部202为与孔部190的后方开口部相同的高度,设定为与孔部190的后端部相同的厚度和宽度。纵孔206在固定件200的后方部下面开口。小孔201和纵孔206为与上述小孔196和纵孔198相同的形状。
在这样的前照灯100c中,在将支承体174压入(插入)到孔部190后,相对于安装部180从后方安装固定件200。这样,后端部186插入到固定件200的接收孔204,小孔201与纵孔206配置于同轴位置。然后,通过将自攻螺钉194拧入到纵孔206,支承体174与固定件200一起简便而且切实地相对于安装部180进行固定。由固定件200使得接收孔204不连通到后方,所以,防水功能、防尘功能提高。
下面,参照图14~图16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前照灯100d。
如图14~图16所示那样,前照灯100d与上述前照灯100a相比较,不同点在于,在反射器152的一部分形成凹部210,在该凹部210上安装副反射器212。在副反射器212上设置楔形的杆212a,可由该杆212a相对于凹部210切实地固定。副反射器212的前面成为反射面,与反射器152一起形成连续而且平滑的反射面。即,在前照灯100d中,反射器152相对于副反射器212作为主反射器起作用。
在凹部210的后方设置具有横孔214的安装部216。横孔214有底,防水功能和防尘功能优良。
支承体174的后方部(一端部)218对应于凹部210的底面朝上方折曲成大致直角,在与横孔214相向的位置设有小孔220。在小孔220和横孔214中拧入自攻螺钉194,切实地固定支承体174。支承体174也可相对于凹部210通过焊接或粘接等固定。
在由自攻螺钉194固定支承体174的后方部218后,从前方安装副反射器212。这样,副反射器212与反射器152一起形成连续的反射面,同时,凹部210和后方部218由副反射器212覆盖。
按照这样的前照灯100d,支承体174在凹部210被固定并由副反射器212覆盖该凹部210,从而由副反射器212补充反射器152,可实质上不会减少反射面地提高外观性能。另外,如图16所示那样,副反射器212相对于反射器152基本上没有间隙地安装,而且形成连续的反射面,所以,可进一步提高外观性能。
当然,本发明的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地获得多种构成。
Claims (6)
1.一种灯,具有光源、透镜、反射器、及挡住上述光源的发射光的一部分的遮光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罩具有设于上述光源的前方的遮光部和支承该遮光部的支承体,
上述支承体插入到设于上述反射器的孔部,
在上述支承体和上述孔部设置相互接合的防脱的楔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体在上述反射器的反射面以外的部位由紧固构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体的一部分贯通上述孔部,贯通并突出的部分被折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具有固定上述支承体的固定件和杆状构件;
在上述支承体的前端附近设置固定孔;
上述固定件具有安装部、接收孔及纵孔部;
该安装部安装于反射器的一部分上;
该接收孔用于插入支承体的前端;
该纵孔部在与插入到上述接收孔的上述支承体的上述固定孔相对应的位置,相对于上述接收孔的延伸方向大致成直角地设置,在其中插入上述杆状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具有固定上述支承体的固定件和杆状构件;
在上述支承体的前端附近设置固定孔;
上述固定件具有安装部、接收孔及纵孔部;
该安装部安装于反射器的一部分上;
该接收孔用于插入支承体的前端;
该纵孔部在与插入到上述接收孔的上述支承体的上述固定孔相对应的位置,相对于上述接收孔的延伸方向大致成直角地设置,在其中插入上述杆状构件。
6.一种灯,具有光源、透镜、反射器、及挡住上述光源的发射光的一部分的遮光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射器具有主反射器和副反射器;
该主反射器具有凹部;
该副反射器安装于上述凹部,与主反射器一起形成连续的反射面;
上述遮光罩具有设于上述光源的前方的遮光部和支承该遮光部的支承体;
上述支承体的一端部固定于上述凹部,该一端部由上述副反射器覆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347541 | 2006-12-25 | ||
JP2006347541A JP4804333B2 (ja) | 2006-12-25 | 2006-12-25 | ライ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10659A CN101210659A (zh) | 2008-07-02 |
CN100572896C true CN100572896C (zh) | 2009-12-23 |
Family
ID=39610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16110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896C (zh) | 2006-12-25 | 2007-12-18 | 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804333B2 (zh) |
CN (1) | CN100572896C (zh) |
BR (1) | BRPI0704847B1 (zh) |
TW (1) | TW200827201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49923B2 (ja) * | 2008-08-27 | 2012-10-17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ヘッドランプと燃料タンクの支持構造 |
JP5211020B2 (ja) * | 2009-11-26 | 2013-06-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灯火器構造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06405A (ja) * | 1999-04-23 | 2000-11-02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車両用灯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09721B2 (ja) * | 1990-08-07 | 1995-11-22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輌用前照灯 |
JP3254898B2 (ja) * | 1994-05-24 | 2002-02-12 |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灯具 |
JP3007269B2 (ja) * | 1994-06-27 | 2000-02-07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両用前照灯 |
JP3184100B2 (ja) * | 1996-08-19 | 2001-07-09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輌用前照灯 |
JPH10255509A (ja) * | 1997-03-12 | 1998-09-25 | Koito Mfg Co Ltd | 車両用灯具 |
JPH10261303A (ja) * | 1997-03-19 | 1998-09-29 | Toyota Motor Corp | クリアランスランプ一体型ヘッドランプ |
JPH11224505A (ja) * | 1998-02-10 | 1999-08-17 | Koito Mfg Co Ltd | 車両用灯具 |
JP2000036212A (ja) * | 1998-07-17 | 2000-02-02 | Koito Mfg Co Ltd | 車両用前照灯 |
JP2000149638A (ja) * | 1998-11-16 | 2000-05-30 | Koito Mfg Co Ltd | 車両用前照灯 |
JP4122771B2 (ja) * | 2002-01-08 | 2008-07-23 |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 ヘッドランプ |
JP3920117B2 (ja) * | 2002-03-13 | 2007-05-30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両用灯具 |
JP2005038764A (ja) * | 2003-07-17 | 2005-02-10 | Koito Mfg Co Ltd | 自動車用前照灯 |
-
2006
- 2006-12-25 JP JP2006347541A patent/JP480433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10-22 TW TW096139532A patent/TW200827201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12-18 CN CNB200710161106XA patent/CN10057289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2-19 BR BRPI0704847-5A patent/BRPI0704847B1/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06405A (ja) * | 1999-04-23 | 2000-11-02 |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 車両用灯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317706B (zh) | 2009-12-01 |
JP4804333B2 (ja) | 2011-11-02 |
BRPI0704847A (pt) | 2008-08-19 |
CN101210659A (zh) | 2008-07-02 |
JP2008159429A (ja) | 2008-07-10 |
BRPI0704847B1 (pt) | 2018-05-29 |
TW200827201A (en) | 2008-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298605B1 (en) | Motorcycle headlamp | |
KR101195731B1 (ko) | 자동이륜차의 포지션 라이트 및 등화 장치 | |
CN101290096B (zh) | 用于摩托车的尾灯结构 | |
CN100507351C (zh) | 摩托车的尾灯装置 | |
EP3222910B1 (fr) | Module optique de dispositif d'éclairage et/ou de signalisation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 |
US7314297B2 (en) | Vehicle lighting apparatus | |
CN103402861A (zh) | 用于车辆的照明装置以及用于该装置的安装结构 | |
US10391925B2 (en) | Vehicle headlight with a plurality of inner non spherical lenses transmitting light from a high beam and a low beam light source | |
CN104203736A (zh) | 两轮摩托车的头灯装置 | |
US8342724B2 (en) | Rear light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 |
JP6116935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前照灯装置 | |
CN102865539A (zh) | 车辆用前照灯 | |
WO2019187427A1 (ja) | 鞍乗型車両のコーナリングライト | |
CN101469821B (zh) | 车辆用照明器结构 | |
CN100572896C (zh) | 灯 | |
WO2022269006A1 (fr) | Dispositif lumineux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avec une lentille de projection commune pour deux ensembles optiques | |
JP3328611B2 (ja) | 自動二輪車用前照灯 | |
JP6975843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コーナリングライト | |
CN103322485A (zh) | 汽车灯具 | |
WO2024115129A1 (fr) | Dispositif lumineux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 |
KR20130136108A (ko) | 차량용 조명장치 | |
CN109070958B (zh) | 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 |
CN101376353A (zh) | 两轮车用照明器 | |
JP5578035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ヘッドランプ装置 | |
CN102285399A (zh) | 车辆的后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3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