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8321C - 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8321C
CN100568321C CNB2003801075838A CN200380107583A CN100568321C CN 100568321 C CN100568321 C CN 100568321C CN B2003801075838 A CNB2003801075838 A CN B2003801075838A CN 200380107583 A CN200380107583 A CN 200380107583A CN 100568321 C CN100568321 C CN 10056832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ixel portions
pixel
emitting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75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32495A (zh
Inventor
岩渊友幸
山崎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32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2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83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832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 single character by selection from a plurality of characters, or by composing the character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e.g. segment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uch display devices for composing words, rows or the like, in a frame with fixed character positions
    • G09G3/0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 single character by selection from a plurality of characters, or by composing the character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e.g. segment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uch display devices for composing words, rows or the like, in a frame with fixed character position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1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 single character by selection from a plurality of characters, or by composing the character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e.g. segment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uch display devices for composing words, rows or the like, in a frame with fixed character position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gas tub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8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independent displays, e.g. for emitting information from two major sides of th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 H10K59/176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independent displays, e.g. for emitting information from two major sides of the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将提供体积小且可模块化的发光装置作为课题。在像素部使用以EL元件等为代表的发光元件,并在一个发光装置内的两处不同的位置设置像素部。第1像素部为呈矩阵状配置了像素的像素部,外围具有给第1像素部传送信号的第1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第2像素部由无源型像素构成,第1像素部与构成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的TFT组,在从衬底背面朝衬底表面的方向由层间薄膜隔开。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特别是涉及可使用于移动电话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个人数字助理)等移动信息终端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发光装置方面,代替具有使用了液晶元件的像素的液晶显示器(LCD),正在对使用了以电致发光(EL)元件等为代表的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进行研究开发。这些发光装置有效地利用发光型所具有的高图像质量、广视角、由于不需要背照光而获得的外形薄、重量轻等优点,正期待着作为移动电话机显示屏或显示器而被广泛利用。
并且,在移动信息终端方面,由于其使用目的多元化而期望高附加值,最近,正在提供一种在通常显示面的背面设置了副显示面的信息终端(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
特开2001-2854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开2001-862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除原来的显示面以外,还设置了副显示面的移动信息终端除了包括背照光等的模块所占据的体积外,还不能忽视安装了驱动这些模块的控制IC等的衬底等所占据的体积,特别是最近提供的移动信息终端,轻薄且较短小化很显著,是高附加值化的折衷产物。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为提供体积小且可模块化的发光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讲述了下述手段:
将以EL元件等为代表的发光元件使用在像素部,在一个发光装置的两处不同的位置上设置像素部。第1像素部采用呈矩阵状配置像素,各像素具有借助于该开关元件逐个控制接通、断开的有源矩阵型结构,并按有源矩阵方式驱动。在第1像素部的外围具有给第1像素部传送信号的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和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等使第1像素部工作的第1驱动部。如第1驱动部那样,把衬底外围或像素部外围设有电路的部分称为外围电路部。第2像素部具有将对置配置的带状上部电极和下部电极的交点部分作为各像素的元源矩阵型结构,并按无源矩阵方式进行驱动。第2像素部是从衬底背面向衬底表面的方向与构成第1像素部的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的TFT组重叠形成的。第2像素部与构成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线驱动电路的TFT组用层间薄膜隔开。即,在形成于构成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的TFT组等的第1驱动部上的层间薄膜上形成第2像素部。第2像素部内的发光元件具有第2像素部内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从衬底背面向衬底表面方向发光的结构。因此,第2像素部内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就不会被相对第2像素部内的发光元件处于衬底背面方向的形成了TFT的层所遮住。因此,第2像素部可在衬底表面方向与构成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线驱动电路的TFT组重叠形成,并能够节省空间。
另外,第2像素部也可以从衬底背面到衬底表面方向与构成带有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以外功能的外围电路,例如,带有图像处理电路或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等功能的外围电路的TFT组重叠形成。
并且,在第1像素部和第2像素部中,亦可以采用把光出射方向内外颠倒的结构。
并且,也可以根据用途选择显示面。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供给发光元件的任何一条电流路径上设置开关元件,在利用第1像素部发光时切断向第2像素部供给电流,在利用第2像素部的发光时切断向第1像素部供给电流。这种场合下,在具有使第1像素部工作的第1驱动部、使第2像素部工作的第2驱动部和分别将信号和电压供给到第1驱动部和第2驱动部的布线的发光装置中,把向第1驱动部和第2驱动部供给信号和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布线变成共用,并设置使上述第1像素部或第2像素部的二者之一工作的装置,并在外部进行切换的结构。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呈矩阵状配置了多个第1像素的第1像素部,
在上述一个表面上与上述第1像素部不同的位置具有配置了多个第2像素的第2像素部,
上述第1像素部具有上述多个第1像素,上述第1像素具有在上述一个表面侧发光的第1发光元件,
上述第2像素部形成在外围电路部上所形成的层间薄膜上,
而且,上述第2像素部具有上述多个第2像素,上述第2像素具有在上述一个表面侧发光的第2发光元件。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呈矩阵状配置了多个第1像素的第1像素部,
在上述一个表面上与上述第1像素部不同的位置具有配置了多个第2像素的第2像素部,上述第1像素部在与上述一个表面的相反方向具有上述多个第1像素,上述第1像素具有发射光的第1发光元件,
上述第2像素部形成在外围电路部上所形成的层间薄膜上,
而且,上述第2像素部具有上述多个第2像素,上述第2像素具有在上述一个表面侧发光的第2发光元件。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上述第1像素部工作的第1驱动部;
使上述第2像素部工作的第2驱动部;以及
分别向上述第1驱动部和上述第2驱动部供给信号和电压的布线,
把分别向上述第1驱动部和上述第2驱动部供给信号和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布线作为共用,
具有使上述第1像素部或第2像素部的两者之一工作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围电路部是使上述第1像素部工作的第1驱动部。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第1像素分别具有开关元件,上述第1像素部按有源矩阵方式来驱动。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像素部按无源矩阵方式进行驱动。
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电子设备中使用上述发光装置。
另外,本说明书中虽然使用了薄膜晶体管(TFT)作为开关元件或驱动元件,但是并不特别只限定于此。例如,同样可以使用诸如MOS晶体管、有机晶体管、分子晶体管等。
按照上述结构,本发明能够提供外形薄且体积小的发光装置。并且,根据显示的屏面切换驱动所需的信号和电压或者使其共用,从而能够减少输入信号个数。
本发明不仅可以适用于使用了电致发光元件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而且亦可适用于其它的发光装置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发光装置的像素部结构之一例的剖面图[实施方案1]。
图2是表示发光装置的像素部结构之一例的剖面图[实施方案2]。
图3是表示发光装置的像素部结构之一例的剖面图[实施方案3]。
图4是表示发光装置的像素部结构之一例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即面板基板的结构的一个实例图[实施例1]。
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即面板基板使用于折叠式移动电话机时的一例结构图[实施例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1)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1(A)是表示第1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剖面图的一例。第1像素部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以图1(A)示出的第1像素,而且第1像素呈矩阵状进行配置。图1(B)是表示第2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剖面图的一例。第2像素部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且与第1像素部不同的位置上具有多个以图1(B)示出的第2像素。在图1(A)和图1(B)中对同一层的部分使用了同样的标号。并且图4示出第1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电路图的一个例子。在图4中,900是像素,901是开关TFT,902是驱动TFT,903是发光元件。
在图1(A)中,以虚线框1010包围的区域是驱动TFT,直接地或通过其他电路元件向发光元件1011提供电流。
发光元件1011是像素电极1012、电场发光层1003和对置电极1004层叠的部位,而且在衬底1000的一个表面侧发光。即,朝着以发光方向1013所示的方向发光。这时,像素电极1012由铝等的反射膜形成,并且具有对向发光方向1013的相反方向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功能。所以,发光元件1011具有选择性地朝着以发光方向1013所示的方向发光的结构。另外,像素电极1012也可以制作成反射膜和在反射膜上层叠了透明导电膜的构造。并且,从电场发光层1003沿发光方向1013示出的方向进行层叠的对置电极1004是透明导电膜或者由可透光的厚度形成的铝膜等,保护膜1005由氮化碳膜等透过膜形成。
在驱动TFT1010的电极1014与像素电极1012之间存在第2层间薄膜1001,并设有接触孔1015以便把驱动TFT的电极1014和像素电极1012电连接起来。相邻的第1像素间设有称作堤防或隔壁的绝缘膜1002。将绝缘膜1002设置成覆盖像素电极1012的端部。如果没有绝缘薄膜1002,则在像素电极1012端部与对置电极1004之间就会发生边缘漏电。该绝缘膜1002具有防止这种漏电的功能。
在图1(B)中,以虚线框1020包围的区域是构成供给使第1像素部工作所需信号的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等外围电路的TFT组。而且在构成该外围电路的TFT组上形成第2像素部。
第2像素部具有发光元件1021。发光元件1021是像素电极1022、电场发光层1003和对置电极1004层叠的部位,而在衬底1000的一个表面侧发光。即,朝着以发光方向1023所示的方向发光。这时,像素电极1022由铝等的反射膜形成,并具有将从发光元件1021向发光方向1023的相反方向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功能。所以,发光元件1021具有选择性地朝着以发光方向1023所示的方向发光的结构。另外,像素电极1022也可以做成反射膜和在反射膜上边层叠透明导电膜的构造。并且,从电场发光层1003沿发光方向1023所示的方向层叠的对置电极1004是透明导电膜或者由可透光的厚度形成的铝膜等,保护膜1005由氮化碳膜等透过膜形成。
在TFT组1020与像素电极1022之间存在着第2层间薄膜1001,并且TFT组1020和像素电极1022并不电连接。在相邻的第2像素之间设有称作堤防或隔壁的绝缘膜1002。将绝缘膜1002设置成覆盖像素电极1022的端部。如果没有绝缘薄膜1002,则在像素电极1022的端部与对置电极1004之间就会发生边缘漏电。该绝缘膜1002有防止这种漏电的功能。
在图1(A)和图1(B)中,电场发光层1003为同一层,但是既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电场发光层,亦可以由对每个像素均不同的材料形成电场发光层。
在图1(A)和图1(B)中,对置电极1004为同一层。但是,既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对置电极,又可以不进行电连接。
在图1(A)和图1(B)中,保护膜1005为同一层,但是,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保护膜。
并且,就电场发光层1003来说,可以是低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中分子材料当中的任意一种材料。
还有,实际上如果到图1为止已经完成,则最好采用气密性很高、漏气少的保护膜(层压薄膜、紫外线硬化树脂薄膜等)或透光性覆盖材料进行封装使之不会暴露在空气中。
并且,驱动TFT1010和TFT组1020采用由公知方法制作的p沟型TFT或n沟型TFT等。
(实施方案2)
图2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2(A)是表示第1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剖面图的一例。在第1像素部中,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以图2(A)示出的第1像素,而且第1像素呈矩阵状配置。图2(B)是表示第2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剖面图的一例。在第2像素部中,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且与第1像素部不同的位置上具有多个以图2(B)示出的第2像素。在图2(A)和图2(B)中,对同一层的部分使用了同样的标号。图4表示第1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电路图的一个例子。在图4中,900是像素,901是开关TFT,902是驱动TFT,903是发光元件。
在图2(A)中,以虚线框2010包围的区域是驱动TFT,直接地或通过其他电路元件向发光元件2011供应电流。
发光元件2011是像素电极2012、电场发光层2003和对置电极2004层叠的部位,而且沿与衬底2000的一个表面相反的方向发光。即,沿发光方向2013示出的方向发光。像素电极2012由透明导电膜形成,从像素电极2012到发光方向2013示出的方向形成的膜、和衬底2000都由透光材料形成。并且将反射膜2006成膜在保护膜2005上,起到将从发光元件2011向发光方向2013的相反方向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作用。所以,发光元件2011具有选择性地朝着发光方向2013示出的方向发光的结构。
在驱动TFT2010的电极2014与像素电极2012之间存在第2层间薄膜2001,并设有接触孔2015以便把驱动TFT2010的电极2014和像素电极2012电连接起来。相邻的第1像素间设有称作堤防或隔壁的绝缘膜2002。将绝缘膜2002设置成覆盖像素电极2012的端部。要是没有绝缘膜2002,则在像素电极2012端部与对置电极2004之间就会发生边缘漏电。该绝缘膜2002有防止这种漏电的功能。
在图2(B)中,以虚线框2020包围的区域是构成提供使第1像素部工作所需信号的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线驱动电路等外围电路的TFT组。在构成该外围电路的TFT组上形成第2像素部。
第2像素部具有发光元件2021。发光元件2021是像素电极2022、电场发光层2003和对置电极2004层叠的部位,并在衬底2000的一个表面侧发光。即,朝着以发光方向2023所示的方向发光。这时,像素电极2022由铝等的反射膜形成,并具有对从发光元件2021向发光方向2023的相反方向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功能。所以,发光元件2021具有选择性地朝着以发光方向2023所示的方向发光的结构。另外,像素电极2022也可以制作成反射膜和在反射膜上边层叠了透明导电膜的构造。并且,从电场发光层2003沿发光方向2023所示的方向层叠的对置电极2004是透明导电膜或者由可透光的厚度形成的铝膜等,保护膜2005由氮化碳膜等透过膜形成。
在TFT组2020与像素电极2022之间存在第2层间薄膜2001,并且TFT组2020和像素电极2022并不电连接。在相邻的第2像素之间设有称作堤防或隔壁的绝缘膜2002。将绝缘膜2002设置成覆盖像素电极2022端部。如果没有绝缘膜2002,则在像素电极2022端部与对置电极2004之间就会发生边缘漏电。该绝缘膜2002具有防止这种漏电的功能。
在图2(A)和图2(B)中电场发光层2003为同一层,但是既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电场发光层,又可以由每个像素均不同的材料形成电场发光层。
在图2(A)和图2(B)中,对置电极2004为同一层,但是,既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对置电极,又可以不进行电连接。
在图2(A)和图2(B)中,保护膜2005为同一层,但是,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保护膜。
并且,就电场发光层2003来说,也可以是低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中分子材料当中的任意一种材料。
还有,实际上如果到图2为止已经完成,则进而最好采用气密性高、漏气少的保护膜(层压薄膜、紫外线硬化树脂薄膜等)和透光性覆盖材料进行封装使之不暴露在空气中。
并且,驱动TFT2010和TFT组2020采用由公知的方法制作的p沟型TFT或n沟型TFT等。
(实施方案3)
图3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3(A)是表示第1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剖面图的一例。在第1像素部中,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以图3(A)示出的第1像素,而且第1像素呈矩阵状配置。图3(B)是表示第2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剖面图的一例。在第2像素部中,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且与第1像素部不同的位置上具有多个以图3(B)示出的第2像素。在图3(A)和图3(B)中对同一层的部分使用了同样的标号。图4中表示第1像素部中一个像素的电路图的一个例子。在图4中,900是像素,901是开关TFT,902是驱动TFT,903是发光元件。
在图3(A)中,以虚线框3010包围的区域是驱动TFT,直接地或通过其他电路元件给发光元件3011提供电流。
发光元件3011是像素电极3012、电场发光层3003和对置电极3004层叠的部位,而且在衬底3000的一个表面侧发光。即,朝着以发光方向3013示出的方向发光。这时,像素电极3012由铝等的反射膜形成,并具有将向发光方向3013的相反方向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功能。所以,发光元件3011有选择性地朝着以发光方向3013示出的方向发光的结构。另外,像素电极3012也可以变成反射膜和在反射膜上边层叠透明导电膜的构造。并且,从电场发光层3003到衬底表面方向层叠的对置电极3004是透明导电膜或以可透光的厚度形成的铝膜等,保护膜3005是氮化碳等的透过膜,滤色膜3007由彩色抗蚀剂等形成。滤色膜3007的材料若每像素采用不同材料,就能够以各像素均不同的颜色发光。
在驱动TFT3010的电极3014与像素电极3012之间存在第2层间薄膜3001,并设有接触孔3015以便把驱动TFT3010的电极3014和像素电极3012电连接起来。相邻的第1像素间设有称作堤防或隔壁的绝缘膜3002。将绝缘膜3002设置成覆盖像素电极3012的端部。如果没有绝缘薄膜3002,则在像素电极3012的端部与对置电极3004之间就会发生边缘漏电。该绝缘膜3002有防止这种漏电的功能。
在图3(B)中,以虚线框3020包围的区域是构成提供使第1像素部工作所需信号的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或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等外围电路的TFT组。而且在构成该外围电路的TFT组上形成第2像素部。
第2像素部具有发光元件3021。发光元件3021是像素电极3022、电场发光层3003和对置电极3004层叠的部位,而在衬底3000的一个表面侧发光。即,朝着以发光方向3023所示的方向发光。这时,像素电极3022由铝等的反射膜形成,并具有对从发光元件3021向发光方向3023的相反方向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功能。所以,发光元件3021具有选择性地朝着以发光方向3023所示的方向发光的结构。并且,从电场发光层3003沿发光方向3023所示的方向层叠的对置电极3004是透明导电膜或者由可透光的厚度形成的铝膜等,保护膜3005是氮化碳膜等透过膜,滤色膜3007是由彩色抗蚀剂等形成的。滤色膜3007的材料如果采用每像素都不相同的材料,就能够以各像素都不同的颜色发光。
在TFT组3020与像素电极3022之间存在第2层间薄膜3001,并且TFT组3020和像素电极3022并不电连接。在相邻的第2像素之间设有称作堤防或隔壁的绝缘膜3002。将绝缘膜3002设置成覆盖像素电极3022的端部。如果没有绝缘薄膜3002,则在像素电极3022的端部与对置电极3004之间就会发生边缘漏电。该绝缘膜3002具有防止这种漏电的功能。
在图3(A)和图3(B)中,电场发光层3003为同一层,但是既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电场发光层,又可以采用对每像素都不同的材料来形成电场发光层。
在图3(A)和图3(B)中,对置电极3004为同一层,但是,既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对置电极,又可以不进行电连接。
在图3(A)和图3(B)中,保护膜3005为同一层,但是,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保护膜。
滤色膜3007也可以采用每一区域都不相同的材料。
并且,就电场发光层3003来说,可以是低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中分子材料当中的任意一种材料。
还有,实际上如果到图3为止已经完成,则进而最好采用气密性高、漏气少的保护膜(层压薄膜、紫外线硬化树脂薄膜等)和透光性覆盖材料进行封装使之不会暴露在空气中。
此外,驱动TFT3010和TFT组3020采用由公知的方法制作出的p沟型TFT或n沟型TFT等。
(实施例)
下面,记载有关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说明构成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的面板基板的一个例子。
图5(A)是衬底5000为下侧而对置衬底5002为上侧时面板基板的俯视图,而在该面板基板中,以图1(A)示出第1像素部的一个像素的剖面图,以图1(B)示出第2像素部的一个像素的剖面图。图5(B)是横向观看面板基板时的图。在图5(A)和图5(B)中,对相同部分采用同样的标号,并省略说明。在衬底5000上设有第1像素部5010和在与第1像素部5010不同位置的第2像素部5020。在第1像素部5010中,在衬底5000一个表面侧具有多个由图1(A)所示的第1像素,该第1像素呈矩阵状配置。构成第1像素部的第1像素在衬底5000的一个表面侧具有多个发光的第1发光元件。第1像素部5010的发光方向是5013。第2像素部5020在衬底5000的一个表面侧具有多个由图1(B)所示的第2像素。构成第2像素部的第2像素在衬底5000的一个表面侧具有发光的第2发光元件。第2像素部5020的发光方向是5023。
在发光方向5023所示的方向,与提供使第1像素部5010发光所需信号的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5011重叠并形成第2像素部5020。在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5011与第2像素部5020之间存在层间薄膜,并形成为使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5011和第2像素部并不电连接。
衬底5000表面除粘接FPC5003的部分外,还借助于密封材料5001和对置衬底5002,用填充材料密封起来。
在第1像素部5010上连接着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5011、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5012a、5012b,并提供使第1像素部5010发光所需的信号。
在第2像素部5020上连接着第2驱动电路5021,并提供使第2像素部5020发光所需的信号。
通过FPC5003基板面板,提供使第1源极线驱动电路5011、第2驱动电路5021和第1栅极线驱动电路5012a、5012b驱动所需的信号和电压及电流。
假设采用第1像素部5010和第2像素部5020不能同时点亮的结构,则可采用下述结构:使向源极线驱动电路5011和第2源极线驱动电路5021提供信号和电压的一部分和全部布线共用,而且也可以设置使上述第1像素部或上述第2像素部的二者之一工作的装置,并在外部进行切换,其中,源极线驱动电路5011用于提供使第1像素部5010工作所需的信号;而第2源线驱动电路5021用于提供使上述第2像素部5020工作所需的信号。这里,把给驱动电路提供信号的布线叫做信号线,给驱动电路提供电压的布线叫做电源线。
图6是电子设备上使用图5所示面板基板的例子,是折叠式移动电话机使用本面板基板时的一个例子。
图6的折叠式移动电话机由第1壳体5100和第2壳体5200构成。图6(A)示出已打开折叠式电话机的状态。图6(B)示出合上了折叠式电话机的状态。图6(C)示出打开了折叠式电话机状态下的剖面图。在图6(A)~(C)中对相同部分使用同样的标号。并且图6(A)~(C)中对与图5相同部分使用同样的标号。
第1壳体5100具有听筒5101、显示控制器5102和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面板基板。面板基板是用密封材料将衬底5000和对置衬底5002粘贴在一起而形成的,并具有第1像素部5010和第2像素部5020。
第2壳体5200具有天线5201、话筒5202、主体驱动用模块5203、操作键模块5204和电池5205。
图6(A)示出已打开折叠式电话机的状态,使用者可以看到第1像素部5010上映现的图像和第2像素部5020上映现的图像。
图6(B)示出合上了折叠式电话机的状态。
图6(C)示出打开了折叠式电话机状态的剖面图,第1像素部5010的发光方向为5013,第2像素部5020的发光方向为5023。
这里,示出第1像素部5010的发光方向5013和第2像素部5020的发光方向5023为相同方向的例子,但也可以使第1像素部5010的发光方向5013和第2像素部5020的发光方向5023相反,并在第1壳体5100的背面显示第1像素部5010或第2像素部5020的二者之一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可在合上了图6(B)的折叠式电话机的状态下观看二者之一的图像。使第1像素部的发光方向与第2像素部的发光方向相反,为了在第1壳体5100背面显示二者之一的图像,例如,在图5示出的原面板基板上,第1像素部和第2像素部可以采用图2示出的面板基板。
并且,在图5示出的面板基板中,第1像素部和第2像素部如果采用图3示出的面板基板,就能实现彩色显示。
并且,这里示出了将本发明的发光装置用于折叠式电话机的例子,然而在其他构造的移动电话机或无线通信机、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ce:个人数字助理)等移动信息终端上也能使用本发明的发光装置。

Claims (12)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于衬底上的第1像素部,所述第1像素部具有多个第1发光元件和多个第1晶体管;和
形成于衬底上的与所述第1像素部不同的位置的第2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具有多个第2发光元件;
使所述第1像素部工作的第1驱动部,所述第1驱动部具有多个第2晶体管;和
使所述第2像素部工作的第2驱动部;
层间薄膜形成于所述多个第1晶体管和所述多个第2晶体管上,
所述多个第1发光元件和所述多个第2发光元件形成于所述层间薄膜上,而且,
所述第2像素部与所述第1驱动部重叠。
2.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于衬底上的第1像素部,所述第1像素部具有多个第1发光元件和多个第1晶体管;和
形成于衬底上的与所述第1像素部不同的位置的第2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具有多个第2发光元件;
使所述第1像素部工作的第1驱动部,所述第1驱动部具有多个第2晶体管;和
使所述第2像素部工作的第2驱动部;
层间薄膜形成于所述多个第1晶体管和所述多个第2晶体管上,
所述多个第1发光元件和所述多个第2发光元件形成于所述层间薄膜上,
每一个所述多个第2发光元件具有位于所述层间薄膜上的反射膜,位于所述反射膜上的发光层,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层上的透射薄膜,而且,
所述第2像素部与所述第1驱动部重叠。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分别向所述第1驱动部和所述第2驱动部供给信号和电压的多条布线,把每一条所述多条布线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共用,
具有使所述第1像素部和所述第2像素部的两者之一工作的装置。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像素部按有源矩阵方式进行驱动。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像素部按无源矩阵方式进行驱动。
6.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装置。
7.按照权利要求1和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1发光元件是电致发光元件。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1发光元件是电致发光元件。
9.按照权利要求1和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2发光元件是电致发光元件。
10.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第2发光元件是电致发光元件。
11.按照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发光元件向从衬底背面到衬底顶表面的方向发光,并且,所述第2发光元件向从衬底背面到衬底顶表面的方向发光。
12.按照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发光元件向从衬底顶表面到衬底背面的方向发光,并且,所述第2发光元件向从衬底背面到衬底顶表面的方向发光。
CNB2003801075838A 2002-12-26 2003-12-15 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832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7139/2002 2002-12-26
JP2002377139 2002-1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2495A CN1732495A (zh) 2006-02-08
CN100568321C true CN100568321C (zh) 2009-12-09

Family

ID=32677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758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8321C (zh) 2002-12-26 2003-12-15 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7176858B2 (zh)
JP (1) JP4849801B2 (zh)
KR (1) KR101019140B1 (zh)
CN (1) CN100568321C (zh)
AU (1) AU2003289346A1 (zh)
TW (1) TWI377861B (zh)
WO (1) WO20040596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50404B (en) * 2002-12-13 2011-10-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ght emitting device
AU2003289346A1 (en) * 2002-12-26 2004-07-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4531341B2 (ja) * 2003-02-28 2010-08-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952979B2 (ja) * 2003-03-25 2007-08-0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表示駆動装置及び表示装置並びに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US7622863B2 (en) * 2003-06-30 2009-11-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JP3936365B2 (ja) * 2004-09-14 2007-06-27 ソニーケミカル&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機能素子実装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19186B2 (ja) 2005-04-19 2011-01-2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
KR100899428B1 (ko) * 2008-01-28 2009-05-27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2010049041A (ja) * 2008-08-22 2010-03-04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5392545B2 (ja) * 2009-03-13 2014-01-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1626054B1 (ko) 2009-10-19 2016-06-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2015204237A (ja) * 2014-04-15 2015-11-1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0026910B2 (en) 2014-12-03 2018-07-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flexible display panel
KR102637151B1 (ko) * 2015-02-06 2024-02-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900676B (zh) * 2015-04-29 2018-06-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5355646B (zh) * 2015-11-13 2019-03-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6316901B2 (ja) * 2016-10-27 2018-04-25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CN110660338A (zh) * 2019-11-06 2020-01-07 季华实验室 基于tft玻璃基板的led显示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53791A (ja) * 1988-04-01 1989-10-11 Hosiden Electron Co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H02134696A (ja) 1989-04-12 1990-05-23 Seiko Epson Corp 音発生装置
JPH074793Y2 (ja) * 1989-04-13 1995-02-0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El素子の構造
JPH05298257A (ja) 1992-04-16 1993-11-12 Toshiba Corp 携帯型電子機器
WO1994011980A1 (en) 1992-11-09 1994-05-26 Patoroma Research Yugenkaisha Portable communicator
JP3078188B2 (ja) 1994-11-29 2000-08-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H10187052A (ja) * 1996-12-26 1998-07-14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両面表示器
JPH10255976A (ja) 1997-03-11 1998-09-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268250A (ja) * 1997-03-26 1998-10-09 Seiko Epson Corp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FI104658B (fi) 1997-05-26 2000-03-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Kahden näytön näyttöjärjestely ja päätelaite
US6035180A (en) * 1997-10-07 2000-03-07 Ericsson Inc. Communication module having selectively programmable exterior surface
WO1999047969A1 (fr) * 1998-03-19 1999-09-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positif d'affichage a cristaux liquides et son procede de production
JPH11321384A (ja) * 1998-05-18 1999-11-24 Denso Corp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2001155856A (ja) 1998-10-30 2001-06-08 Tdk Corp 有機el表示装置
US6512504B1 (en) * 1999-04-27 2003-01-2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y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0307027B1 (ko) * 1999-06-17 2001-11-01 서평원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표시장치
JP2001051251A (ja) 1999-08-12 2001-02-23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3942770B2 (ja) * 1999-09-22 2007-07-1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El表示装置及び電子装置
JP2001184000A (ja) * 1999-12-27 2001-07-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
US6559594B2 (en) 2000-02-03 2003-05-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US6869635B2 (en) * 2000-02-25 2005-03-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7194085B2 (en) * 2000-03-22 2007-03-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JP4286428B2 (ja) * 2000-03-27 2009-07-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JP3670192B2 (ja) 2000-03-30 2005-07-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および表示内容変更方法
JP2001297885A (ja) * 2000-04-12 2001-10-26 Tsuchiya Kogyo Kk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305525A (ja) 2000-04-18 2001-10-31 Hosiden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JP2001312228A (ja) 2000-04-28 2001-11-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と表示部内蔵携帯型装置
JP2001332392A (ja) * 2000-05-19 2001-11-30 Sony Corp 両面発光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両面発光型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1345184A (ja) * 2000-06-01 2001-12-14 Nippon Menbrane:Kk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JP2001356714A (ja) 2000-06-12 2001-12-26 Alpine Electronics Inc 表示装置
JP2002006787A (ja) * 2000-06-26 2002-01-11 Citizen Watch Co Ltd 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14336A (ja) * 2000-06-29 2002-01-18 Casio Comput Co Ltd 反射/透過素子及び反射/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JP3479266B2 (ja) 2000-08-04 2003-12-15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機
JP3530475B2 (ja) * 2000-09-25 2004-05-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折畳式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情報表示方法
JP2002123208A (ja) * 2000-10-13 2002-04-26 Nec Corp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2148604A (ja) * 2000-11-07 2002-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型情報通信装置
JP2002158757A (ja) * 2000-11-22 2002-05-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電話
JP2002304136A (ja) * 2001-01-17 2002-10-18 Seiko Epson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02343564A (ja) * 2001-05-18 2002-11-29 Sharp Corp 転写用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3098545A (ja) * 2001-09-20 2003-04-03 Sharp Corp 両面表示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型電子機器
JP2003157030A (ja) * 2001-11-19 2003-05-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GB0130176D0 (en) * 2001-12-18 2002-02-0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US6909240B2 (en) * 2002-01-18 2005-06-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JP4120259B2 (ja) 2002-04-26 2008-07-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217426B2 (ja) * 2002-05-28 2009-02-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両面表示装置
JP2004070225A (ja) * 2002-08-09 2004-03-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
JP4234376B2 (ja) * 2002-08-28 2009-03-04 東芝松下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60072047A1 (en) * 2002-12-06 2006-04-06 Kanetaka Sekiguchi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350404B (en) * 2002-12-13 2011-10-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ght emitting device
AU2003289346A1 (en) * 2002-12-26 2004-07-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4098747B2 (ja) * 2003-05-28 2008-06-11 三星エスディアイ株式会社 両面発光型表示装置
KR100527191B1 (ko) * 2003-06-03 2005-11-0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저저항 캐소드를 사용하는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KR20050029426A (ko) * 2003-09-22 2005-03-2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칼라필터층 또는 색변환층을 갖는 풀칼라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19140B1 (ko) 2011-03-04
JP4849801B2 (ja) 2012-01-11
US7808457B2 (en) 2010-10-05
US7176858B2 (en) 2007-02-13
CN1732495A (zh) 2006-02-08
US20070126670A1 (en) 2007-06-07
WO2004059600A1 (ja) 2004-07-15
AU2003289346A1 (en) 2004-07-22
KR20050088212A (ko) 2005-09-02
TW200421908A (en) 2004-10-16
TWI377861B (en) 2012-11-21
JPWO2004059600A1 (ja) 2006-04-27
US20050052142A1 (en) 2005-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8321C (zh) 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US7615785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7019714B2 (en) Mobile terminal provided with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s
US9105594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0468811C (zh) 发光设备、液晶显示设备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US7554263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transparent film varying refractive index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988196B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电子设备
JP2017054112A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1322170A (zh) 显示模块以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KR20050050650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040263064A1 (en) Integrated double-sid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US20080108393A1 (en) Multi-panel display apparatus
CN111863842B (zh) 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及其显示面板
TW200531582A (en) Dual-display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KR20050050717A (ko) 양방향 표시용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그 제조방법 및 하나의구동ic를 이용한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구동방법
KR20060067332A (ko) 인쇄회로기판을 개선한 평판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