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4324C - 网络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络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44324C
CN100544324C CNB2005100704509A CN200510070450A CN100544324C CN 100544324 C CN100544324 C CN 100544324C CN B2005100704509 A CNB2005100704509 A CN B2005100704509A CN 200510070450 A CN200510070450 A CN 200510070450A CN 100544324 C CN100544324 C CN 10054432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data
destination
respons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704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74562A (zh
Inventor
远木晋作
柴田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74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4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43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432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Reliability checks, e.g. acknowledgments or fault re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06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separate from the image data, e.g. in a different computer file
    • H04N1/32117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separate from the image data, e.g. in a different computer file in a separate transmission or protocol signal prior to or subsequent to the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e.g. in digital identification signal [DIS], in non standard setup [NSS] or in non standard field [NS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7Initiating, continuing or ending a single-mode communication;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2789Details of handshaking
    • H04N1/32791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the handshaking procedure or protocol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12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job, e.g. communication, capture or filing of an image
    • H04N2201/3218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job, e.g. communication, capture or filing of an image of a confirmation, acknowledgement or receip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12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job, e.g. communication, capture or filing of an image
    • H04N2201/3219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job, e.g. communication, capture or filing of an image of a job status, e.g. successful execution

Abstract

一种网络通信装置,具有作为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网络传真装置的功能。传真文件数据被作为电子邮件发送。在发送电子邮件时,按照发送目的地,可设定是否需要基于MDN的传送确认响应请求。由此,可以提供能够防止无用的传送确认响应等待和未传送到报告的记录输出的网络通信装置。

Description

网络通信装置
本发明是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号:03106716.6,申请日:2003.2.27,发明名称:网络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网络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网络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网络化的发展,通过因特网等网络来发送接收电子邮件(E-mail)的网络通信装置被用于各种用途。
例如,还在开发具备扫描功能,不仅可简单地用作图像读取装置,而且可以将读取的图像信息发送到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等装置的网络通信装置。
此外,还在开发除了扫描功能以外,还具备打印功能和电话机功能的网络传真装置。
作为这样的网络传真装置的因特网FAX,通过电话线路连接到因特网提供商,通过因特网提供商的主机连接到因特网,或直接连接到因特网。然后,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因特网FAX同时连接到因特网的状态下,进行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
这里,在上述那样使用电子邮件来发送信息时,例如与用普通的传真机发送信息的情况不同,存在以下问题:在发送端不能判别在接收端是否被正常地接收,或在接收端处理是否适当。
即,与使用通过PSTN(公众电话网)相互实时地进行传真通信的G3传真等情况不同,如果从发送端终端将电子邮件发送到接收端终端,则在从发送端终端发送了电子邮件的时刻,发送端终端不能识别接收端终端中是否正常地接收到电子邮件,或是否进行了适当处理。
因此,以往,为了进行电子邮件的传送确认,最终进行电话确认。
但是,即使这样用电子邮件发送信息,然后用电话进行传送确认的方式需要时间。此外,如果打电话,则会损失与电话不同的不需要进行相互实时对话的电子邮件通信的优点。
因此,在接收到电子邮件时,作为通过接收端终端将传送确认的响应发回到发送端终端来进行传送确认的方法,在RFC2298中规定了MDN(MessageDisposition Notification)的方法。
这里,RFC(Request For Comment)为制定有关因特网技术标准的组织IETF(Intem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正式发行的文件。
作为RFC,例如IP(intemet protocol)、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等因特网中使用的协议、以及其他有关因特网的各种技术规格和主要文件等附带上述RFC2298那样的号码并被公开。
具备该MDN功能的因特网FAX(网络通信装置)记载在(日本)特开2001-309109号公报(2001年11月2日公开)中。该因特网FAX在发送了电子邮件时,在发送结束后,在经过一定时间从接收端还未发送MDN响应的电子邮件时,记录输出用于向用户通知MDN响应(传送确认响应)没有传送的不传送报告。
由此,可以确认接收端终端是否正常地进行发送。
但是,对于上述MDN功能,在网络通信装置通过网络进行通信上不是有义务附带最低限度具备的功能。因此,接收端终端不一定具备MDN功能。
因此,如上述公报中记载的因特网FAX那样,在每次进行通信时请求MDN响应的结构中,在接收端终端不具备MDN功能时,即使电子邮件被传送到接收端终端,由于没有接收到MDN响应,所以仍产生无用的MDN响应等待。
此外,例如即使电子邮件被传送到接收端终端,如果接收端终端不具备MDN功能,则由于发送端终端记录输出未传送到报告,所以仍无用地记录输出报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通信装置,可以防止无用的传送确认响应等待和未传送到报告的记录输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对原稿进行读取的读取部的网络通信装置,在通过网络发送了读取的数据的发送结束后,具有通过从发送目的地接收传送确认响应来确认数据是否被传送到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部件,可在所述数据的每次发送时输入用于所述数据发送的有关发送目的地的发送信息,所述发送信息包含是否需要所述传送确认响应的信息、和从包含PDF的多个文件形式中选择的一个文件形式作为要发送的数据的文件形式,可对PDF的发送进行是否需要传送确认响应的指定。
通常,传送确认响应功能(MDN功能)在网络通信装置通过网络进行通信上不是义务附带的最低限度具备的功能。因此,发送目的地的网络通信装置不一定具备MDN功能。
但是,根据上述结构,在数据发送时输入包含了是否需要传送确认响应的发送信息,所以在发送目的地的网络通信装置不具备MDN功能的情况下,可以输入为不需要传送确认响应响应的请求。
由此,可以防止无用的传送确认响应等待和未传送到报告的记录输出。此外,尽管发送的数据已经传送到发送目的地,但由于发送目的地没有MDN功能而认为数据没能传送到发送目的地,所以可以防止相同数据的重发。
此外,本发明的网络通信装置在通过网络的数据的发送结束后,具有通过从发送目的地接收传送确认响应来确认数据是否被传送到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功能,其中,包括存储部件,存储用于所述数据发送的有关各发送目的地的发送信息;所述发送信息包含是否需要所述传送确认响应的信息、等待接收所述传送确认响应的最大限度时间的传送确认等待时间、要发送的数据的压缩形式、以及从多个文件形式中选择的一个文件形式作为要发送的数据的文件形式中,其中,对于所述传送确认响应,在是所述发送目的地终端没能正常地接收被发送的所述数据的响应时,进行所述数据的重发,该重发次数可登录在所述存储部件中。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包含了是否需要传送确认响应的发送信息被存储在存储部件中,所以在发送目的地的网络通信装置不具备MDN功能时,可以预先登录为不需要传送确认响应的请求。
由此,可以防止无用的传送确认响应等待和未传送到报告的记录输出。此外,尽管发送的数据已经传送到发送目的地,但由于发送目的地没有MDN功能而认为数据没能传送到发送目的地,可以防止相同数据的重发。
此外,通过配有存储部件,可以减轻每次发送数据时输入发送信息的用户输入作业。
而且,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网络通信装置具有作为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网络传真装置的功能,在所述数据的发送时,可进行传送确认响应请求,其中,按照发送目的地,可进行从包含TIFF和PDF的多个文件形式中的要发送数据的文件形式的选择、和是否需要传送确认响应的设定,并且,还能够对PDF的发送进行是否需要传送确认响应的指定。
根据上述结构,可按照发送目的地来设定是否需要传送确认响应请求,所以在发送目的地的网络通信装置不具备MDN功能时,可以设定为不需要传送确认响应的请求。
因此,可以防止无用的传送确认响应等待和未传送到报告的记录输出。此外,尽管发送的数据已经传送到发送目的地,但由于发送目的地没有MDN功能而认为数据没能传送到发送目的地,可以防止相同数据的重发。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以下所示的记载将十分清楚。此外,本发明的优点在参照附图的以下说明中会变得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真/电子邮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表示传真/电子邮件装置中的作为因特网FAX装置的电子邮件的发送处理一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上述发送处理中的重发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经过没有响应的暂停时间情况下的发送处理的一部分流程图。
图5是表示发送开始处理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对方目的地信息的登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屏幕控制部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对方目的地信息一例的图。
图9(a)~图9(e)是在发送开始处理时从触摸屏直接输入电子邮件发送上必需的信息时的输入画面的流程图。
图10(a)~图10(c)是使用对方目的地信息将电子邮件发送上必需的信息进行单触键输入情况下的登录画面的流程图。
图11(a)~图11(d)是工作状况显示画面的流程图。
图12(a)~图12(f)是表示输入对方目的地信息时的输入画面的图。
图13(a)~图13(c)是传送确认响应请求的设定画面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13(c)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作为本实施例的网络通信装置的传真/电子邮件装置,除了具有将数据打印在记录媒体上的打印机/复印机、利用电话线路的普通的传真机(FAX)的功能以外,还具有经由因特网等网络,进行电子邮件(E-mail)的发送接收和与服务器的文件的发送接收的电子邮件(E-mail/FTP(File TransferProtocol))装置、以及因特网传真(以下称为因特网FAX)装置的功能。有关因特网传真装置(网络传真装置)的功能,后面将详细论述。
图1是表示传真/电子邮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该传真/电子邮件装置包括主控制部1、屏幕控制部(输入部件、通知部件)2、控制存储器3、控制缓冲器4、图像存储部5、重发次数计数器6、电子邮件形成部7、读取部8、记录部9、编码/解码控制部11、LAN(Local Area Network)控制部12、调制解调器13、网络控制部(NCU:Network Control Unit)14、传送确认发送接收控制部15、时钟部16、以及工作管理部17。
主控制部1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进行传真/电子邮件装置本体的控制。
屏幕控制部2进行原稿的读入、对方目的地(发送目的地)输入等的指示。屏幕控制部2包括未图示的显示部和操作部,进行画面显示。显示部是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或CRT(布老恩管:Cathode RayTube)显示器等,进行工作状态和发送目的地等显示。操作部配有用于操作的必要键(输入部件)。
本实施例的屏幕控制部2是显示部和操作部形成一体的触摸屏幕形式,有关其结构将后述。从屏幕控制部2的触摸屏幕进行对方目的地的设定。将设定的对方目的地信息(有关发送目的地的发送信息)存储在控制存储器(存储部件)3中。
控制存储器3由ROM(Read Only Memory)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和备用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存储控制程序和对方目的地信息(有关发送目的地的发送信息)。
控制缓冲器4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构成,存储使程序执行上必要的数据。
图像存储部5存储编码的图像数据(数据),同时存储从后述的读取部8读入的数据、或接收的数据、解码后的数据等。
重发次数计数器6在因发送差错而重发电子邮件时,对该重发次数进行计数。
电子邮件形成部7将首标信息附加在编码过的图像数据上,并变换成电子邮件的格式。
读取部8是利用作为原稿读取部件的使用了光电变换元件(CCD:ChargeCoupled Device)的扫描器,将原稿作为规定的解像度的原稿图像来读取。然后,输出读取的结果-点图像数据。
记录部9配有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装置,对通过通信接收的原稿等数据进行硬拷贝(打印输出)。
编码/解码控制部11进行读入的原稿数据的编码或接收时的解码。即,编码/解码控制部11将图像信号进行编码压缩,并且将编码压缩的图像信息(数据)解码为原来的图像信号。编码/解码控制部11可以使用在传真通信中一般使用的MH(Modified Huifinan)、MR(Modified READ)和MMR(Modified Modified READ)等编码方式。
LAN控制部12与LAN(Local Area Network)连接,以便进行经由因特网的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通信和因特网传真的通信。
调制解调器13进行通常的传真通信,由可进行传真通信的传真调制解调器构成。调制解调器13通过网络控制部14与电话线路连接。
网络控制部14被连接到电话线路,进行线路的控制。网络控制部14是进行与模拟的公众电话线路网(PSTN)的线路连接及断开动作的硬件,按照需要将调制解调器13和公众电话线路网相连接。
传送确认发送接收控制部15进行传送确认(传送确认响应)的请求、以及接收的传送确认结果的管理等。传送确认发送接收控制部15使用上述电子邮件形成部7附加的首标信息进行控制。
时钟部16对经过时间进行测定,例如,对后述的暂停时间等进行计数。
工作管理部17对后述的发送开始处理、发送处理、重发处理等的工作状况进行管理。
下面,根据图7说明屏幕控制部2的结构。
如图所示,屏幕控制部2包括操作部100和显示部101。显示部101由液晶显示屏构成,不仅可显示数字和记号,而且可显示图像。该显示部101是触摸屏。因此,输入操作容易,操作部100的按键排列不复杂,可以简化该操作部100的结构。
操作部100用于用户对该传真/电子邮件装置输入条件设定或处理动作的指示。操作部100包括数字键102、清除键103、起动键104、全部清除键(CA键)105、模式选择键107、以及工作状态显示键106。
数字键102...用于输入图像形成张数和册数。清除键103用于清除从数字键102输入的信息等。
起动键104是用于开始对记录媒体的图像输出动作的键。全部清除键105是用于全部清除设定的条件的键。
模式选择键107,例如具有与输出通过因特网接收的数据等的作为打印的打印模式、通过电话线路和因特网向其他装置发送数据的作为FAX的传真模式、以及将从记录媒体中读取的图像数据打印在其他记录媒体上的作为复印机的复印(复制)模式等对应的键(打印键、传真/图像发送键、复制键)。用户通过从这些键中选择任何一个,来选择传真/电子邮件装置的功能。
工作状态显示键106是用于选择显示当前的图像形成工作状况(工作状况)的键。
以下,说明有关该传真/电子邮件装置中的作为因特网FAX装置(网络传真装置)的功能。
该传真/电子邮件装置在作为因特网FAX装置发送传真文件数据(数据、图像数据)时,在电子邮件形成部7中,将编码/解码控制部11中编码过的传真文件数据附加首标信息,变换成电子邮件的格式。
即,因特网FAX装置在作为传真文件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地址)中附加传真文件数据并进行电子邮件化。然后,通过电话线路连接到因特网提供商,通过因特网提供商的主机连接到因特网,或直接连接到因特网后,将该电子邮件传输到因特网上的邮件服务器。
随后,在发送端(该传真/电子邮件装置、发送端终端)和接收端(也连接到因特网的一台传真/电子邮件装置、发送目的地终端、接收端终端)的因特网FAX装置同时连接到因特网的状态下,进行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
这里,该传真/电子邮件装置具有通知发送成功后的消息处理状况的MDN(Message Disposition Notification)功能。在接收到电子邮件时,MDN功能指可通过接收端终端(接收端因特网FAX装置)将传送确认的响应(传送确认响应)发回到发送端来进行传送确认的功能(传送确认响应功能)。
因此,在该传真/电子邮件装置中,在电子邮件的首标部中附加MDN信息组,在该信息组中记述寄送确认邮件的地址(发送端终端的地址或号码),进行传送确认请求(传送确认响应请求)。即,在电子邮件形成部7中,附加使用传送确认发送接收控制部15的MDN信息组(首标信息)。
下面,根据图2至图4来说明发送端因特网FAX装置将传真文件数据作为电子邮件发送到接收端因特网FAX装置的发送处理。
如图2所示,首先,发送端因特网FAX装置(该传真/电子邮件装置)开始发送处理后(S11),连接到因特网,将电子邮件发送到接收端因特网FAX装置(发送目的地)(S12)。
然后,如果电子邮件没能正常地发送(S13中为“否”),则重发电子邮件(S14)。
另一方面,在电子邮件已正常地发送(S13中为“是”),并且如果在发送端因特网FAX装置中有关发送目的地的接收端因特网FAX装置的传送确认的设定被登录为‘无’(在S15中为“否”),则在那里结束发送处理。
这里,在接收端因特网FAX装置中,有关传送确认的设定的有无(是否需要),如后述那样,对于每个发送目的地,预先登录在控制存储器3的对方目的地信息中。此外,发送目的地的地址或号码(发送信息)作为压缩号码登录在对方目的地信息中。即,用户通过输入发送目的地的地址或与号码对应的压缩号码,可以开始数据的发送处理。
再有,发送目的地的地址或号码、传送确认的设定的有无、后述的重发处理次数等的发送信息不限定于预先登录的作为对方目的地信息,在数据的发送时,通过直接输入其状况来进行设定也可以。
此外,在电子邮件可以正常地发送(S13中为“是”),并且如果在发送端因特网FAX装置中有关该发送目的地的接收端因特网FAX装置的传送确认的设定被登录为‘有’(S15中为“是”),则开始作为MDN功能的响应等待(以下称为响应等待),即在时钟部16中开始暂停时间(传送确认等待时间)的计数(S16)。
然后,在有来自接收端因特网FAX装置的传送确认的响应时(S17中为“是”),在该响应中,接收端因特网FAX装置可以接收电子邮件,即如果响应结果为“OK”(S19中为“是”),则在那里结束响应等待(S20),并结束发送处理。
这里,设上述响应要等待至经过暂停时间(等待接收传送确认响应的最大限度的时间)(S17中为“否”,S18中为“否”)。
此外,即使有响应时,如果该响应是接收端因特网FAX装置没能正常地接收电子邮件(在接收端因特网FAX装置中,完整地接收发送端因特网FAX装置发送的电子邮件)的响应(S19中为“否”),则如图3所示,开始电子邮件的重发处理(S31)。
这里,如果该重发处理没有达到作为对方目的地预先设定的规定次数(S32中为“否”),则执行重发处理(S34),再次从响应等待(S16)起重复进行。
另一方面,在该重发处理达到预先设定的规定次数时(S32中为“是”),通过屏幕控制部2向用户通知发送差错(S33),结束响应等待(S20),并结束处理。
此外,如果经过没有响应的暂停时间(产生暂停差错时)(S18中为“是”),如图4所示,作为发送目的地的对方目的地信息,在传送确认的设定被登录为‘有’时,即发送目的地被作为压缩拨号登录时(S41中为“是”),如果该暂停差错是预先设定的规定次数的暂停差错(S42中为“是”),则将传送确认的设定变更为‘无’(解除传送确认‘有’的设定)(S43)。
然后,通过屏幕控制部2向用户通知暂停差错和将传送确认的设定变更为‘无’(S44),结束响应等待(S20),并结束发送处理。
另一方面,作为发送目的地的对方目的地信息,在传送确认的设定被登录为‘无’时(S41中为“否”),即在发送目的地未作为压缩拨号被登录,用户通过屏幕控制部2直接输入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时,以及在传送确认的设定被登录为‘有’而不是规定次数的暂停差错时(S42中为“否”),在通过屏幕控制部2向用户通知暂停差错后(S45),结束响应等待(S20),并结束发送处理。
这里,有关暂停差错,预先设定的规定次数是向该发送目的地发送多少次数据,在每次产生暂停差错时,指解除传送确认‘有’的设定前的暂停差错的产生次数的限度。而且,在产生了规定次数暂停差错时,解除传送确认‘有’的设定。
但是,在发送端因特网FAX装置将传真文件数据作为电子邮件发送到接收端因特网FAX装置的上述发送处理前,首先必须进行发送开始处理。
下面,根据图5来说明发送开始处理的一例。首先,在读取部8中设置要作为电子邮件发送的原稿(S51、S52)。
在使用控制存储器3中存储的对方目的地信息时(S53中为“是”),键按压输入或触摸键输入作为对方目的地登录的发送目的地的压缩号码(S54)。有关该对方目的地信息的例子将后述。
这里,压缩号码的键按压输入指例如在控制存储器3中将发送目的地设定为压缩号码‘009’时,在图7所示的操作部100的数字键102...中,通过顺序地按压‘0’、‘0’、‘9’,来输入‘009’。
而触摸键输入指通过依次直接触摸图7所示的显示部101的触摸屏上显示的数字‘0’、‘0’、‘9’,来输入‘009’。
接着,如果用户按压图7所示的起动键104(S61),则开始读取设置在读取部8中的原稿(S62)。然后,如果结束原稿的读取,则结束发送开始处理(S63)。
另一方面,在不使用对方目的地信息时(S53中为“否”),例如从图7所示的显示部101的触摸屏直接输入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E-mail地址)(S55)。
然后,输入TIFF和PDF等要发送的原稿的文件形式(文件格式),以及MH和MMR等压缩形式(S56)。
这里,在将传送确认设定为‘无’时(S57中为“否”),按压起动键104(S61)。
另一方面,在将传送确认设定为‘有’时(S57中为“是”,S58),输入上述暂停时间(传送确认等待时间)(S59)。然后,输入接收端因特网FAX装置没能接收电子邮件的响应时的重发处理次数(规定次数)(S60),并按压起动键104(S61)。
这里,根据图9(a)~图9(e)来说明从触摸屏直接输入(触摸键输入)上述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是否需要传送确认、暂停时间、以及重发处理的次数(电子邮件发送上必需的信息、发送信息)时的输入画面的一例。
首先,在S55中,触摸图9(a)所示的输入画面的‘地址输入’键。接着,在图9(b)所示的输入画面中触摸‘因特网FAX地址’键。
然后,如果显示图9(c)所示的输入画面,则通过触摸字母键等,来输入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
接着,在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后,在将传送确认设定为‘无’时,触摸‘OK’键,结束该输入。
另一方面,在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后,在将传送确认设定为‘有’时,通过触摸图9(c)所示的输入画面的‘传送确认请求’键,可以将传送确认设定为‘有’。
此外,如果触摸图9(c)所示的输入画面的‘传送确认等待暂停时间’键,则出现图9(d)所示的输入画面,在S59中可以从1~240小时中设定暂停时间。
而且,如果触摸图9(c)所示的输入画面的‘传送差错接收时的重发次数’键,则出现图9(e)所示的输入画面,在S60中可以从0~15次中设定重发处理的次数。
在图9(d)、图9(e)所示的显示画面中,如果结束各个设定,则触摸处于输入画面右上部的‘OK’键,结束该输入。
此外,在上述的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原稿的文件形式-压缩形式、是否需要传送确认、暂停时间、以及重发处理的次数(发送信息)被作为对方目的地信息等录时,这些信息例如图8所示那样被存储在控制存储器3中。
如图8所示,在压缩号码‘001’、‘002’...中,分别分配对方目的地,对应于各压缩号码来登录对方目的地名和其电子邮件地址(E-mail地址)。
此外,对应于各个压缩号码,可以登录TIFF和PDF等原稿的文件形式(文件格式)、MH和MMR等压缩形式、是否需要传送确认(传送确认设定的‘有’/‘无’)、暂停时间(传送确认等待时间)、以及重发处理的次数(传送差错接收时的重发次数)。
再有,这里,对于暂停时间可登录为1~240小时,重发处理的次数可登录为0~15次,但不限定于此。
下面根据图10(a)~图10(c)、图12(a)~图12(f)来说明通过触摸键输入登录情况下的将这样的对方目的地信息登录在对方目的地信息登录画面(屏幕控制部2)的一例。这里,说明压缩号码‘001’。
在图10(a)所示的登录画面中,选择‘因特网FAX’键。然后,登录对方目的地名和在其后检索该目的地名时使用的检索字符。这里,图12(a)表示输入对方目的地名时的输入画面,图12(b)表示输入检索字符时的输入画面。
而且,在图10(a)所示的登录画面中,如果选择‘索引’键,则打开图12(c)所示的输入画面,可以选择要登录的对方目的地的索引名。这里,分成6个索引(用户1~6)来登录对方目的地。此外,频繁使用(发送接收)的对方目的地也可以登录在‘老客户目的地’的索引中。
在图10(a)所示的登录画面中,如果选择‘地址’键,则打开图12(d)所示的输入画面,可以输入要登录的对方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如果选择‘键名称’键,则打开图12(e)所示的输入画面,可以输入要登录的对方目的地的键名称。
在图10(a)所示的登录画面中,如果选择‘压缩形式’键,则打开图12(f)所示的输入画面,可以输入发送给要登录的对方目的地的电子邮件的压缩形式。这里,选择MH形式。
而且,在图10(a)所示的登录画面中,通过触摸‘传送确认请求’键,可以将传送确认设定为‘有’。如果触摸图10(a)所示的输入画面的‘传送确认等待暂停时间’键,则出现图10(b)所示的输入画面,可以从1~240小时中设定暂停时间。如果触摸图10(a)所示的输入画面的‘传送差错接收时的重发次数’键,则出现图10(c)所示的输入画面,可以从0~15次中设定重发处理的次数。
这里,根据图6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对方目的地信息的登录的一例。
首先,按压‘用户设定’键(S71),然后选择(触摸)‘对方目的地登录键’(S72),进而选择‘压缩号码’键(S73)。由此,可以打开上述的登录画面。
接着,发送部件(使用的功能)、即这里输入因特网FAX(S74)。然后,键输入发送目的地名(对方目的地名)(S75),选择要登录的‘压缩号码’(S76)。
接着,输入发送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S77),输入原稿的文件形式-压缩形式9(S78)。
然后,在传送确认的设定为‘无’时(S79中为“否”),原封不动地选择登录的结束(S85),结束压缩号码的登录。
另一方面,在传送确认的设定为‘有’时(S79中为“是”),选择‘传送确认请求’(S80)。
然后,选择‘传送确认等待时间’(S81),输入暂停时间(S82)。此外,选择‘传送差错接收时的重发次数’(S83),在输入重发次数(S84)后,选择登录的结束(S85),结束压缩号码的登录。
以下,根据图11(a)~图11(d)说明工作状况显示画面。通过按压工作状态显示键106(参照图7),使当前的工作状况显示在显示部101(参照图7)的画面上。
在以往的工作状况显示画面中,无论MDN功能的有无,都显示电子邮件的发送中或是待机中的工作状况。
相反,在本传真/电子邮件装置的工作状况显示画面中,按照传送确认工作的通信状况(工作状况),来变化显示内容。由此,可以向用户通知传送确认的通信状况(MDN功能中的工作状况)。
例如,在图11(a)所示的工作状况显示画面中,对应于压缩号码‘001’的发送目的地是数据(电子邮件)发送中,在向对应于压缩号码‘002’的发送目的地发送两次数据后,处于等待接收传送确认中(待确认),在向对应于压缩号码‘003’的发送目的地发送一次数据后,是等待接收传送确认中(待确认)。
这里,图中‘发送后待确认2’等所示的数字表示发送某个数据的次数。因此,如果进行两次重发处理,则该数据被发送3次,所以显示为‘发送后待确认3’。
此外,在以‘无’来设定传送确认的设定时,在进行发送后没有待确认,所以发送后仅显示‘发送OK’。
这里,例如,作为对应于压缩号码‘001’的发送目的地的对方目的地信息,说明在进行1次重发后已经能够发送情况下的其工作状况显示画面。再有,这里传送确认的设定被登录为‘有’,重发次数被登录为1次。
首先,连接到网络,开始对发送目的地的数据发送处理。此时的工作状况显示画面如图11(a)所示。
然后,等待从发送目的地发送的传送确认,但在这期间的工作状况显示画面中,如图11(b)所示,显示‘发送后待确认1’。
然后,在从发送目的地接收到接收的结果是有差错的传送确认响应时,进行重发处理,再次等待从发送目的地发送的传送确认。在此时的工作状况显示画面上,如图11(c)所示,显示‘发送后待确认2’。
在通过该重发处理接收到已经能够数据发送的传送确认响应时,发送处理结束。在此时的工作状况显示画面上,如图11(d)所示,显示‘发送OK’。
再有,发送后待确认的数字的计数方法不限定于上述的依次增加数字的方法。例如,在与上述同样地将重发次数登录为1次时,也可以是按‘发送后待确认2’、‘发送后待确认1’的顺序显示的依次减小数字的方法。
此外,在未向发送目的地发送数据,例如在向对应于压缩号码‘001’的发送目的地发送了数据后有预定被发送的(发送处理待机中)数据时,也可以在工作状况显示画面中显示‘待机中’。
如以上那样,本传真/电子邮件装置(网络通信装置)具有作为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网络传真装置的功能。在本传真/电子邮件装置具有作为该网络传真装置的功能时,在结束通过网络的数据发送后,通过从发送目的地接收传送确认响应来确认传真文件数据(数据)是否传送到发送目的地,从而具有确认传送确认响应功能(MDN功能)。
在将上述传真文件数据作为电子邮件发送时,按照其发送目的地,可以设定是否需要基于MDN的传送确认响应。
通常,传送确认响应功能(MDN功能)不是网络通信装置通过网络进行通信上义务附带的最低配备的功能。因此,发送目的地的网络通信装置不一定具备MDN功能。
但是,通过可按照发送目的地设定是否需要传送确认,从而在发送目的地的网络通信装置不具备MDN功能时,可以设定为不需要传送确认(传送确认的设定为‘无’)。
由此,可以防止无用的传送确认等待(传送确认响应等待)和未传送到报告的记录输出。此外,尽管发送的数据可以传送到发送目的地,但由于发送目的地没有MDN功能而认为数据不能传送到发送目的地,所以可以防止相同数据的重发。
此外,作为上述发送信息,包含等待接收传送确认响应的最大限度的时间的暂停时间,在经过该暂停时间还没有接收到传送确认时,在控制存储器3的对方目的地信息中,设定对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的响应请求为无效。
通常,在经过暂停时间还没有接收到传送确认时,发送目的地不具备MDN功能的可能性高。
因此,在经过暂停时间还没有接收到传送确认时,在存储部件中,通过在控制存储器3的对方目的地信息中设定对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的响应请求为无效,可以从下次起防止发生无用的传送确认等待。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每个数据的发送目的地设定是否需要来自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对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请求),但并不限定于此,在传送确认响应请求的设定画面上,例如也可以对发送数据的所有发送目的地设定为可请求传送确认响应。
图13(a)~图13(c)说明上述传送确认响应请求的设定画面(屏幕控制部2)的一例。
如果选择图13(a)所示画面的‘特别功能’,则打开图13(b)所示的画面,这里如果选择‘传送确认请求集中设定’,则打开图13(c)所示的设定画面。
在该设定画面中,如果选择(触摸)‘请求所有的接收目的地’,则可以将发送数据的所有发送目的地设定为可请求传送确认响应。
如果选择‘不请求所有的接收目的地’,则可以将发送数据的所有发送目的地设定为可不请求传送确认响应。
或者,如果选择‘请求每个接收目的地的设定’,则如上所述,可以对每个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设定是否需要来自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
如以上那样,在通过网络的数据的发送结束后,具有通过从发送目的地接收传送确认响应来确认数据是否被传送到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功能的网络通信装置中,本发明的网络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输入部件,在所述数据的发送时输入用于所述数据发送的有关发送目的地的发送信息,所述发送信息包含是否需要所述传送确认响应的信息。
通常,传送确认响应功能(MDN功能)不是网络通信装置通过网络进行通信上义务附带的最低配备的功能。因此,发送目的地的网络通信装置不一定具备MDN功能。
但是,根据上述结构,在数据发送时输入包含是否需要传送确认响应的发送信息,所以在发送目的地的网络通信装置不具备MDN功能时,可以设定为不需要来自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
由此,可以防止无用的传送确认等待和未传送到报告的记录输出。此外,尽管发送的数据可以传送到发送目的地,但由于发送目的地没有MDN功能而认为数据不能传送到发送目的地,所以可以防止相同数据的重发。
此外,在通过网络的数据的发送结束后,具有通过从发送目的地接收传送确认响应来确认数据是否被传送到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功能的网络通信装置中,本发明的网络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存储部件,存储用于所述数据发送的有关各发送目的地的发送信息;所述发送信息包含是否需要所述传送确认响应的信息。
根据该结构,在存储部件中存储包含是否需要传送确认响应的发送信息,所以在发送目的地的网络通信装置不具备MDN功能时,可以预先登录为传送确认响应的请求无效。
由此,可以防止无用的传送确认等待和未传送到报告的记录输出。此外,尽管发送的数据可以传送到发送目的地,但由于发送目的地没有MDN功能而认为数据不能传送到发送目的地,所以可以防止相同数据的重发。
此外,通过配有存储部件,可以减轻每次发送数据时用户输入发送信息的输入作业。
所述网络通信装置是发送信息最好包含等待接收所述传送确认响应的最大限度时间的传送确认等待时间。
根据该结构,可以按照发送目的地来设定传送确认等待时间(暂停时间)。
因此,可以进行与发送目的地的邮件服务器的连接状态对应的传送确认等待时间的设定,例如,可以适当地进行传送确认等待时间的设定。
上述网络通信装置的发送信息最好至少包含要发送的数据的文件形式或压缩形式的任何一个。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将文件形式(例如TIFF、PDF)和压缩形式(例如MH、MMR)作为发送信息在发送时输入或登录在存储部件中,可以简单地进行数据的发送。
上述网络通信装置的对存储部件的所述发送信息的存储最好在将表示发送目的地的地址或号码登录到对应的压缩号码时进行。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进行压缩号码登录并同时存储对存储部件的发送信息,可以预先登录发送信息,可以减轻用户的输入作业。
上述网络通信装置的发送信息包含等待接收传送确认响应的最大限度时间的传送确认等待时间,在经过该传送确认等待时间后仍未接收到传送确认响应时,最好在存储部件中存储对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的请求为不需要的信息。
通常,在不清楚发送目的地(接收端终端)是否具备MDN功能时,作为具备MDN功能的情况来发送数据,但在经过传送确认等待时间还没有接收到传送确认响应时,发送目的地不具备MDN功能的可能性高。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在经过传送确认等待时间还没有接收到传送确认响应时,在存储部件中,通过存储(设定)对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请求为无效,可以从下次起防止发生无用的传送确认响应等待。
上述网络通信装置的发送信息包含等待接收传送确认响应的最大限度时间的传送确认等待时间,在经过该传送确认等待时间后没有接收到传送确认响应的数据发送已连续了规定次数以上时,最好在存储部件中存储对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的请求为不需要的信息。
通常,在经过传送确认等待时间仍连续没有接收到传送确认响应时,发送目的地不具备MDN功能的可能性高。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在经过传送确认等待时间没有接收到传送确认响应的数据发送已连续了规定次数以上时,通过在存储部件中设定对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请求为无效,可以从下次起防止发生无用的传送确认响应等待。
上述网络通信装置最好包括通知部件,如果对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的请求为无效,则将存储部件中设定的信息通知用户。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发送目的地不具备MDN功能的可能性高,所以可以向用户通知将传送确认请求设定为无效。
上述网络通信装置在传送确认响应中,在是发送目的地终端不能正常地接收被发送的数据的响应时,进行数据的重发,该重发次数最好登录在存储部件中。
根据上述结构,在从发送元、即发送端终端发送的数据完全没有被发送目的地终端接收时(在传送确认响应中,是发送的数据没能被发送目的地终端正常接收的响应时),可以进行存储部件中登录的次数的数据重发。因此,发送目的地终端可以按照发送目的地适当进行数据的重发。
此外,本发明的网络通信装置具有作为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网络传真装置的功能,在所述数据的发送时,是可进行传送确认响应请求的网络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发送目的地,可设定是否需要所述传送确认响应。
根据该结构,通过可按照发送目的地来设定是否需要传送确认响应请求,从而在发送目的地的网络通信装置不具备MDN功能时,可以设定为传送确认响应请求无效。
因此,可以防止无用的传送确认等待和未传送到报告的记录输出。此外,尽管发送的数据可以传送到发送目的地,但由于发送目的地没有MDN功能而认为数据不能传送到发送目的地,所以可以防止相同数据的重发。
发明的详细说明项中形成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终究是用于使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清楚,而不是限定于这样的具体例并被狭义地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Claims (7)

1.一种具有对原稿进行读取的读取部的网络通信装置,在通过网络发送了读取的数据的发送结束后,具有通过从发送目的地接收传送确认响应来确认数据是否被传送到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功能,其特征在于:
包括输入部件,可在所述数据的每次发送时输入用于所述数据发送的有关发送目的地的发送信息,
所述发送信息包含是否需要所述传送确认响应的信息、和从包含PDF的多个文件形式中选择的一个文件形式作为要发送的数据的文件形式,
该网络通信装置对PDF的发送进行是否需要传送确认响应的指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信息包含等待接收所述传送确认响应的最大限度时间的传送确认等待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信息包含要发送的数据的压缩形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传送确认响应,在为所述发送目的地不能正常地接收被发送的所述数据的响应时,所述发送信息包含进行所述数据重发的重发次数。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网络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文件形式中包含TIFF。
6.一种网络通信装置,在通过网络的数据的发送结束后,具有通过从发送目的地接收传送确认响应来确认数据是否被传送到发送目的地的传送确认响应功能,其特征在于:
包括存储部件,存储用于所述数据发送的有关各发送目的地的发送信息;
所述发送信息包含是否需要所述传送确认响应的信息、等待接收所述传送确认响应的最大限度时间的传送确认等待时间、要发送的数据的压缩形式、以及从多个文件形式中选择的一个文件形式作为要发送的数据的文件形式,
其中,对于所述传送确认响应,在是所述发送目的地终端没能正常地接收被发送的所述数据的响应时,进行所述数据的重发,该重发次数登录在所述存储部件中。
7.一种网络通信装置,具有作为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网络传真装置的功能,在所述数据的发送时,可进行传送确认响应请求,其特征在于:
具有传送确认响应功能,通过从发送目的地接收到传送确认响应来确认数据是否被传送到发送目的地,
在上述数据的每次发送时,进行从包含TIFF和PDF的多个文件形式中的要发送数据的文件形式的选择、和是否需要传送确认响应的设定,
并且,该网络通信装置还能够对PDF的发送进行是否需要传送确认响应的指定。
CNB2005100704509A 2002-02-28 2003-02-27 网络通信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443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54754/2002 2002-02-28
JP54754/02 2002-02-28
JP2002054754A JP3745290B2 (ja) 2002-02-28 2002-02-28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67166A Division CN100496026C (zh) 2002-02-28 2003-02-27 网络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4562A CN1674562A (zh) 2005-09-28
CN100544324C true CN100544324C (zh) 2009-09-23

Family

ID=277509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6716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96026C (zh) 2002-02-28 2003-02-27 网络通信装置
CNB200510070450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44324C (zh) 2002-02-28 2003-02-27 网络通信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6716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96026C (zh) 2002-02-28 2003-02-27 网络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34794B2 (zh)
JP (1) JP3745290B2 (zh)
CN (2) CN10049602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16999B2 (ja) * 2002-11-25 2010-02-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4654056B2 (ja) * 2004-03-12 2011-03-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JP4331191B2 (ja) * 2006-09-22 2009-09-1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情報通信装置
JP4956126B2 (ja) * 2006-09-29 2012-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通知方法
KR101157654B1 (ko) * 2007-05-21 2012-06-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에서 전자메일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전자메일의전송이 가능한 화상형성장치
KR101948645B1 (ko) * 2011-07-11 2019-02-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그래픽 오브젝트를 이용한 컨텐츠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095627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Avaya Inc. Likelihood of Receiving a Timely Response
JP6432370B2 (ja) 2015-02-02 2018-1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
JP6632329B2 (ja) * 2015-10-30 2020-0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4717A (ja) 1996-02-02 1997-08-15 Murata Mach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H10210086A (ja) 1997-01-17 1998-08-07 Ricoh Co Ltd 通信制御方法
JPH1115755A (ja) 1997-06-20 1999-01-22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 Syst Inc ファクシミリ型電子メール装置
JP4557318B2 (ja) * 1997-08-21 2010-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による画像ファイ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H11261628A (ja) * 1998-03-09 1999-09-24 Canon Inc 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3942267B2 (ja) * 1998-04-21 2007-07-1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
US6751670B1 (en) * 1998-11-24 2004-06-15 Drm Technologies, L.L.C. Track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JP3599313B2 (ja) 1998-12-15 2004-1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00041364A1 (fr) 1998-12-28 2000-07-13 Ntt Docomo, Inc.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dispositif serveur, terminal, dispositif de relais et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US6650440B1 (en) * 1999-03-26 2003-11-1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fax transmission status outcalls from a FAX-to-SMTP gateway
US6687742B1 (en) * 1999-06-03 2004-02-03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mail system
JP2001043154A (ja) 1999-07-28 2001-02-16 Toshiba Tec Corp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の通信制御方法
JP4316730B2 (ja) 1999-06-03 2009-08-1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の通信制御方法、電子メール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848039B2 (ja) * 1999-09-06 2006-11-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1265675A (ja) * 1999-09-24 2001-09-28 Ricoh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ATE409590T1 (de) 1999-10-29 2008-10-15 Seiko Epson Corp Tintenpatrone zur benutzung in einem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JP2001265698A (ja) 2000-03-15 2001-09-28 Ricoh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3847523B2 (ja) 2000-04-21 2006-11-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通信装置
JP2001345989A (ja) 2000-06-02 2001-12-14 Murata Mach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3606790B2 (ja) * 2000-06-22 2005-01-05 パナソニック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および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通信方法
US7685239B2 (en) * 2000-06-28 2010-03-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mag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emory medium
JP3848063B2 (ja) 2000-06-28 2006-11-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装置及び画像通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02033898A (ja) 2000-07-17 2002-01-31 Ricoh Co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およびファクシミリ中継装置
JP2002032318A (ja) 2000-07-17 2002-01-31 Ricoh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
US6898625B2 (en) * 2001-12-18 2005-05-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ocument tracking methods and system therefor
US7274476B2 (en) * 2001-12-20 2007-09-25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Facsimile apparatus having a function of archiving an image data into an external device through a network
US7283269B2 (en) * 2001-12-28 2007-10-16 Murata Kakai Kabushiki Kaisha Internet facsimile machine
US20030164990A1 (en) * 2002-02-19 2003-09-04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Facsimil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7191221B2 (en) * 2003-10-30 2007-03-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aging electronic mail receipts using audio-visual notification enhancem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163574A1 (en) 2003-08-28
US7734794B2 (en) 2010-06-08
JP3745290B2 (ja) 2006-02-15
JP2003258933A (ja) 2003-09-12
CN1674562A (zh) 2005-09-28
CN100496026C (zh) 2009-06-03
CN1441581A (zh) 2003-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9258B2 (en)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0544324C (zh) 网络通信装置
JPH11252347A (ja) 通信端末装置
JP2001069331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及びファクシミリシステム
JP4420601B2 (ja)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JP366696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4142541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3857192B2 (ja) 通信装置、データ受信処理方法及びデータ送信処理方法、データ送信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受信処理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4232359B2 (ja) インタ−ネット・ファクス装置
JP2002204330A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処理プログラムを提供する媒体
JP20051673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88664A (ja)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装置
JP390678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の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JP3744001B2 (ja) 通信端末装置からのデータ収集装置と通信端末装置の診断システム
JP400099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の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JP2002135515A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3931762B2 (ja) 通信端末装置
JP3661867B2 (ja) データ収集装置
JP3908741B2 (ja) 画像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インタネットfax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画像データ転送方法
JP3606236B2 (ja) インタ−ネット・ファクス装置
JP2002044358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03259063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3259062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2135513A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2003309689A (ja) ファクシミリocr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23